TWI782576B - 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探針頭與導板組以及探針頭調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探針頭與導板組以及探針頭調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2576B
TWI782576B TW110121506A TW110121506A TWI782576B TW I782576 B TWI782576 B TW I782576B TW 110121506 A TW110121506 A TW 110121506A TW 110121506 A TW110121506 A TW 110121506A TW I782576 B TWI782576 B TW I7825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probe
fixing hole
bolt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1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27828A (zh
Inventor
林進億
蘇耿民
林哲緯
洪欣呈
Original Assignee
旺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旺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旺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21115774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20736A/zh
Priority to US17/565,075 priority patent/US11619656B2/en
Priority to DE102022100003.6A priority patent/DE102022100003A1/de
Publication of TW202227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7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25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2576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 Testing Or Measuring Of Semiconduc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探針頭,包含有一中導板、至少其中之一包含有能拆卸地固定於中導板且能拆卸地相互固定之內、外層導板的上、下導板單元,以及複數穿過上、下導板單元之挫曲狀探針,該外層導板具有一自其內表面凹陷之安裝槽,該內層導板具有一接於外層導板之內表面的外連接面、一接於中導板之內連接面,以及具有一於外連接面凸出且位於安裝槽內的凸出部及一於內連接面凹陷且位置對應於凸出部之凹陷部的一探針安裝區塊,凸出部與安裝槽的槽側面有一橫向距離;藉此,該外層導板可橫向微調以使探針位置符合需求。

Description

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探針頭與導板組以及探針頭調整方法
本發明係與探針卡之探針頭有關,特別是關於一種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探針頭與導板組,以及探針頭調整方法。
請參閱圖1,習用之探針卡的探針頭10主要包含有一探針座11及複數探針12(實際有數百甚至上千根探針,僅繪製三根探針代表),該探針座11通常包含有一中導板13,以及分別設於中導板13之上、下表面的上、下導板單元14、15,該等探針12係穿設於該探針座11,各探針12之底端係凸出至下導板單元15下方,用以點觸待測物(圖中未示)之導電接點,各探針12之頂端係凸出至上導板單元14上方且頂抵於一設於一主電路板16與探針頭10之間的空間轉換器19底面之導電接點(圖中未示),或者亦可能無空間轉換器19,則各探針12之頂端係直接頂抵於主電路板16底面之導電接點。
上、下導板單元14、15通常分別包含有一與中導板13相接之內層導板142、152,以及一與內層導板142、152相接之外層導板144、154,各該導板單元之內、外層導板通常係藉由螺栓17相互固定並固定於中導板13。此外,上、下導板單元14、15之內、外層導板142、152、144、154分別設有多個尺寸相當微小、供探針12穿過之探針孔18,當發生前述之對位問題時,可能使得探針12無法安裝於探針座11,或者,在探針12安裝完成後,其頂、底端需進行平整化加工,此步驟可能使探針12局部有些微位移,進而使得探針12抵靠於探針孔18之孔壁的位置不符合需求。
有鑑於上述缺失,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探針頭,其導板可在探針安裝完成後橫向微調以使探針位置符合需求。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之探針頭包含有一中導板、分別設於該中導板之上、下表面的上、下導板單元,以及複數探針。上、下導板單元至少其中之一為一可調式導板單元,該可調式導板單元包含有能拆卸地固定於該中導板且能拆卸地相互固定之一內層導板及一外層導板,該外層導板具有一內表面、一外表面,以及一自該內表面凹陷之安裝槽,該內層導板具有一與該外層導板之內表面相接的外連接面、一與該中導板相接之內連接面,以及一探針安裝區塊,該探針安裝區塊具有一於該外連接面凸出且位於該外層導板之安裝槽內的凸出部,以及一於該內連接面凹陷且位置對應於該凸出部之凹陷部,該凸出部與該安裝槽的至少一槽側面之間有沿一橫軸向之一橫向距離,該凹陷部與該中導板之一貫穿其上、下表面的容置孔共同形成一探針容置空間。各該探針具有一穿過該下導板單元之針頭、一穿過該上導板單元之針尾,以及一位於該探針容置空間之針身,各該探針之針頭及針尾係沿橫軸向相互錯開而使得針身呈挫曲狀。
藉此,本發明中的可調式導板單元係以能拆卸之固定方式固定於中導板,且內、外層導板亦以能拆卸之固定方式相互固定,此外,內層導板之凸出部與外層導板之安裝槽的槽側面之間有該橫向距離,因此,若因探針之安裝或平整化加工等因素而使得探針之局部相對於可調式導板單元的位置不符合需求,例如,在該下導板單元為可調式導板單元的情況下,若探針之針頭抵靠於下導板單元供探針穿設之穿孔孔壁的位置不符合需求,則安裝人員可先解除內、外層導板之相互固定關係,再橫向微調外層導板之位置而使探針位置符合需求。
舉例而言,該外層導板可具有貫穿其內表面及外表面且位於該安裝槽外圍之至少一第一外固定孔及至少一第二外固定孔,該內層導板可具有貫穿其內連接面及外連接面且位於該探針安裝區塊外圍之至少一與第一外固定孔連通之第一內固定孔及至少一與第二外固定孔連通之第二內固定孔;該探針頭可更包含有至少一透過第一外固定孔而穿設於第一內固定孔之第一螺栓,以及至少一能供該外層導板沿該橫軸向微調位置地穿設於第二外固定孔及第二內固定孔之第二螺栓,該第一螺栓係能拆卸地固定於該中導板而使該內層導板固定於該中導板,該第二螺栓係能拆卸地固定於該中導板而使該外層導板固定於該內層導板及該中導板,在此態樣下,則可進行下述之本發明所提供之探針頭調整方法,以使探針位置符合需求。該探針頭調整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驟:
鬆開設於該可調式導板單元之第二螺栓;
沿該橫軸向地調整該可調式導板單元之外層導板的位置;以及
鎖緊設於該可調式導板單元之第二螺栓。
本發明更提供一種導板組,包含有一固定單元(例如為如前述之中導板),以及一包含有一內層導板及一外層導板之可調式導板單元,該可調式導板單元之內、外層導板具有如前述之第一、二內固定孔及第一、二外固定孔,且其中設有如前述之第一、二螺栓,各該第一、二螺栓包含有一螺栓頭及一螺桿,該第一螺栓之螺栓頭係設於該第一外固定孔及該第一內固定孔至少其中之一並與其孔壁間隔一空隙,該第二螺栓位於該第二外固定孔內的部分皆與該第二外固定孔之孔壁間隔一空隙,藉以使該外層導板能如前述地橫向微調。
有關本發明所提供之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探針頭與導板組以及探針頭調整方法的詳細構造、特點、組裝或使用方式,將於後續的實施方式詳細說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發明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能瞭解,該等詳細說明以及實施本發明所列舉的特定實施例,僅係用於說明本發明,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專利申請範圍。
申請人首先在此說明,在以下將要介紹之實施例以及圖式中,相同之參考號碼,表示相同或類似之元件或其結構特徵。需注意的是,圖式中的各元件及構造為例示方便並非依據真實比例及數量繪製,且若實施上為可能,不同實施例的特徵係可以交互應用。
請先參閱圖2,本發明一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探針頭20主要包含有一中導板30、一上導板單元40A、一下導板單元40B、複數第一螺栓61、複數第二螺栓62,以及複數探針70。
在此需先說明的是,本發明之結構主要係以圖2至圖5之剖視圖呈現,並以圖6及圖7之平面圖輔助說明上、下導板單元40A、40B與第一、二螺栓61、62的相對位置關係,為了簡化圖式並便於說明,圖6及圖7中未顯示出上、下導板單元40A、40B供探針70穿過之微孔(亦即下文將會詳述之內、外探針孔)。此外,圖8至圖10之立體圖主要是為了更清楚地顯示出中導板30及上、下導板單元40A、40B之外觀形狀,而未顯示出供探針70穿過之微孔以及供第一、二螺栓61、62穿過之固定孔(亦即下文將會詳述之第一、二上、下固定孔)。再者,為了簡化圖式並便於說明,圖2至圖4中示意性地顯示出一第一螺栓61、一第二螺栓62,以及其對應之固定孔,圖5中示意性地顯示出另一第一螺栓61、另一第二螺栓62,以及其對應之固定孔,且圖2至圖5所示之第一、二螺栓61、62及固定孔的位置並未對應於圖6及圖7所示之第一、二螺栓61、62及固定孔的位置。
如圖8至圖10所示,本實施例之中導板30係呈矩形,其中央設有一貫穿其上表面31及下表面32之矩形容置孔33。此外,如圖2至圖5所示,該中導板30之上表面31設有位於該容置孔33外圍之複數上螺孔34,該中導板30之下表面32設有位於該容置孔33外圍之複數下螺孔35。
如圖8至圖10所示,本實施例之上、下導板單元40A、40B分別包含有一內層導板41及一外層導板42,各該內、外層導板41、42係呈矩形且尺寸小於該中導板30。各該內層導板41具有一外連接面411、一內連接面412,以及一探針安裝區塊413,該探針安裝區塊413具有一於該外連接面411凸出之矩形凸出部414,以及一於該內連接面412凹陷之矩形凹陷部415,該凹陷部415之位置係對應於該凸出部414且尺寸小於該凸出部414。各該外層導板42具有一內表面421、一外表面422,以及一自該內表面421凹陷之矩形安裝槽423。如圖2及圖5所示,上、下導板單元40A、40B之內層導板41係以其內連接面412分別與該中導板30之上、下表面31、32相接,上、下導板單元40A、40B之外層導板42係以其內表面421與內層導板41之外連接面411相接,且內層導板41之凸出部414係位於外層導板42之安裝槽423內。
此外,上、下導板單元40A、40B之內層導板41更具有複數位於該凹陷部415內且貫穿該凸出部414之內探針孔416,以及貫穿內、外連接面412、411且位於探針安裝區塊413外圍之至少一第一內固定孔417(如圖4所示)及至少一第二內固定孔418(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之第一內固定孔417為具有大、小徑部之沉頭孔、第二內固定孔418為一般等徑之通孔。同樣地,上、下導板單元40A、40B之外層導板42具有複數分別與內探針孔416連通之外探針孔424、至少一與第一內固定孔417連通之第一外固定孔425(如圖4所示),以及至少一與第二內固定孔418連通之第二外固定孔426(如圖3所示),各該外探針孔424係貫穿外層導板42之外表面422及安裝槽423之一槽底面423a,第一、二外固定孔425、426係貫穿外層導板42之內、外表面421、422且位於該安裝槽423外圍,本實施例之第一外固定孔425為一般等徑之通孔、第二外固定孔426為具有大、小徑部之沉頭孔。舉例而言,本發明中所述之沉頭孔係如同圖3所示之第二外固定孔426,具有內徑較大之大徑部427及內徑較小之小徑部428,以供螺栓(例如圖3所示之第二螺栓)之螺栓頭622及螺桿624分別設於大徑部427及小徑部428。
如圖6及圖7所示,上、下導板單元40A、40B之外層導板42可分別設有交錯設置之二個第一外固定孔425及二個第二外固定孔426,亦即上、下導板單元40A、40B之內層導板41亦分別設有對應之二個第一內固定孔417及二個第二內固定孔418,同一導板單元之內、外固定孔425、426、417、418與該探針頭20之中心的距離係相同(亦即設於同一圈徑),且上、下導板單元40A、40B之固定孔的位置可相互錯開,例如圖6中上導板單元40A之第一、二外固定孔425、426位置對應於外層導板42之四角落,圖7中下導板單元40B之第一、二外固定孔425、426位置對應於外層導板42之四側邊。
上、下導板單元40A、40B及該中導板30更分別具有一植針定位孔43、36(如圖4所示),在尚未安裝探針70時,上、下導板單元40A、40B之相對位置並非如圖2所示,而是以該等植針定位孔43、36相互連通之方式設置,此時,一定位銷52(如圖4所示)穿設於該等植針定位孔43、36,該上導板單元40A之內、外探針孔416、424與下導板單元40B之內、外探針孔416、424同軸對應,各探針70係呈直線狀地沿一縱軸向(Y軸)由上而下地穿過上、下導板單元40A、40B同軸對應之內、外探針孔416、424。全部探針70都穿設完成後,定位銷52退出植針定位孔43、36,上、下導板單元40A、40B再沿一橫軸向(X軸)相對位移,例如本實施例係以該上導板單元40A朝X軸負向移動至圖2所示之位置,使得上導板單元40A之植針定位孔43與中導板30及下導板單元40B之植針定位孔36、43錯開,且上、下導板單元40A、40B之內層導板41的凹陷部415位置相互對應並與該中導板30之容置孔33共同形成一探針容置空間22,此時,如圖2所示,各該探針70能定義出一穿過該下導板單元40B之針頭72、一穿過該上導板單元40A之針尾74,以及一位於該探針容置空間22之針身76,各該探針70之針頭72及針尾74係沿該橫軸向(X軸)相互錯開而使得針身76呈挫曲狀,而且,上、下導板單元40A、40B之內層導板41的凸出部414與外層導板42之安裝槽423的二槽側面423b、423c之間分別有一沿該橫軸向(X軸)之橫向距離d1。
在前述之藉由該上導板單元40A沿該橫軸向(X軸)移動而產生錯位效果之組裝方式中,該下導板單元40B能在植針前先藉由第一、二螺栓61、62而固定於該中導板30,如圖2至圖4所示,該第一螺栓61係透過第一外固定孔425而穿設於第一內固定孔417並螺接於該中導板30之下螺孔35而使下導板單元40B之內層導板41固定於該中導板30,該第二螺栓62係穿設於第二外固定孔426及第二內固定孔418並螺接於該中導板30之下螺孔35而使下導板單元40B之外層導板42固定於內層導板41及中導板30。在前述植針及錯位步驟完成後,該上導板單元40A再藉由第一、二螺栓61、62而固定於該中導板30,如圖5所示,該第一螺栓61透過第一外固定孔425而穿設於第一內固定孔417並螺接於該中導板30之上螺孔34而使該上導板單元40A之內層導板41固定於該中導板30,該第二螺栓62係穿設於第二外固定孔426及第二內固定孔418並螺接於該中導板30之上螺孔34而使該上導板單元40A之外層導板42固定於內層導板41及中導板30。然後,各探針70之針頭72底端及針尾74頂端會再進行平整化加工,若探針70無局部位移之問題,該探針頭20即組裝完成,如圖2所示,該中導板30接近其外緣處係透過一或複數固定件54而固定於一主電路板56,各探針70之針尾74頂端係頂抵於一空間轉換器58,如此,該探針頭20與該主電路板56及該空間轉換器58組裝成一探針卡。
藉由前述之結構,本實施例之探針頭20的上、下導板單元40A、40B皆為可調式導板單元,同一可調式導板單元之內、外層導板41、42係能拆卸地相互固定且能拆卸地固定於該中導板30,外層導板42在第二螺栓62未鎖緊時能相對於內層導板41沿水平方向(例如該橫軸向(X軸))微調位置,因此,若探針70因安裝或平整化加工等因素而有局部位移,使得探針70相對於可調式導板單元的位置不符合需求,則可利用一探針頭調整方法進行微調,該探針頭調整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驟:
a) 鬆開設於該可調式導板單元之第二螺栓62。舉例而言,若探針70之針頭72抵靠於下導板單元40B之外探針孔424孔壁的位置不符合需求,則安裝人員可先鬆開設於下導板單元40B之第二螺栓62,以解除下導板單元40B之內、外層導板41、42的相互固定關係。
b) 沿該橫軸向(X軸)地調整該可調式導板單元之外層導板42的位置。如前所述,內層導板41之凸出部414與外層導板42之安裝槽423之間有橫向距離d1,而且,如圖2及圖3所示,第二外固定孔426之大徑部427的直徑Ø1略大於第二螺栓62之螺栓頭622的直徑D1,且第二外固定孔426之小徑部428的直徑Ø2略大於第二螺栓62之螺桿624的直徑D2,因此,接續前述之例子,下導板單元40B之外層導板42在未受第二螺栓62固定時能沿該橫軸向(X軸)微調位置,使得探針70之針頭72抵靠於下導板單元40B之外探針孔424孔壁的位置符合需求。
c) 鎖緊設於該可調式導板單元之第二螺栓62,使得內、外層導板41、42相互固定。
由前述內容可得知,根據不同的使用需求,可能只需要調整探針70之針頭72或針尾74與外層導板42之外探針孔424的相對位置,或者亦可能針頭72及針尾74皆有調整需求,因此,本發明之探針頭20可上、下導板單元40A、40B皆為如前述之可調式導板單元,或者上、下導板單元40A、40B僅其中之一為可調式導板單元。本發明之探針頭20更可供使用者藉由外探針孔424或植針定位孔43觀察出可調式導板單元是否有進行過外層導板42之橫向微調,例如圖11係顯示從外探針孔424朝內層導板41觀察之情況,可從外探針孔424右側看到內探針孔416之局部孔壁所產生之陰影,若大多數的外探針孔424皆可觀察到此陰影,且陰影係由同一方向出現,即表示並非單一外探針孔424有定位問題,而是外層導板42已向右微調而使得外探針孔424一致地向右位移。
本發明藉由內層導板41具有凸出部414及凹陷部415而呈帽子狀且外層導板42具有容納該凸出部414之安裝槽423的設計,可使得外層導板42之跨距D3(亦即安裝槽423沿X軸之寬度)小且外層導板42之一外壁厚W1大,如圖3所示,該外壁厚W1為外層導板42之外周面429與安裝槽423之槽側面423b、423c沿該橫軸向之距離,上、下導板單元40A、40B之外層導板42的跨距小或外壁厚W1大,係使得探針頭20有較佳的結構強度,而且,在上導板單元40A之外表面422需設置容置槽422a(如圖6所示;可為凹槽或通槽)以容納上方之空間轉換器56底面設置之元件(圖中未示)的狀況下,上導板單元40A之外壁厚W1大,可使得該容置槽422a更有機會設置在上導板單元40A之外層導板42較厚之處(亦即非對應安裝槽423之處)。此外,上、下導板單元40A、40B之外層導板42的跨距小或外壁厚W1大,亦使得第一、二螺栓61、62之位置能更靠近該探針容置空間22且能加大鎖固範圍進而增強探針頭20之穩固性,更明確地說,各該第一、二螺栓61、62之螺桿614、624與該探針容置空間22之間有一沿該橫軸向之鎖固距離d2,該鎖固距離d2係大於該橫向距離d1與內層導板41之一內壁厚W2的總和,如圖3及圖4所示,該內壁厚W2為內層導板41之凸出部414的外周面414a與凹陷部415的內周面415a沿該橫軸向之距離。如前所述,本實施例中同一可調式導板單元之內、外固定孔425、426、417、418與該探針頭20之中心的距離係相同,因此,穿設於同一可調式導板單元之第一、二螺栓61、62的螺桿614、624與該探針容置空間22之間的鎖固距離d2係相同,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同一可調式導板單元所設置之第一、二螺栓61、62的鎖固距離d2亦可不相同,可依照實際的設計需求進行調整。
值得一提的是,在內、外層導板41、42具有可供調整之前述橫向距離d1的前提之下,若內層導板41只具有凹陷部415而不具有凸出部414,亦即內層導板41不具有一自探針安裝區塊413向外延伸之延伸部419(亦即帽子狀之帽簷部位;如圖2所示),則內層導板41無法藉由該延伸部419設於外層導板42較厚之處與中導板30之間並供第一、二螺栓61、62鎖固,如此一來,內層導板41之內壁厚W2需設計得更大以供螺栓鎖固,則外層導板42之跨距D3也必須對應增大。因此,本發明之內層導板41具有凸出部414及凹陷部415之設計,可在達成外層導板42可橫向微調之功能的前提下,產生較佳之結構強度。
基於前述探針頭調整方法之步驟b)中橫向調整外層導板42之需求,內層導板41之凸出部414與外層導板42之安裝槽423的橫向距離d1係以大於或等於0.05毫米(mm)且小於或等於2毫米為較佳之設計,該橫向距離d1若小於0.05毫米,外層導板42可微調之範圍較為不足,而該橫向距離d1若大於2毫米,將會使外層導板42之跨距較大且外壁厚W1較小。基於使外層導板42之跨距小且外壁厚W1大之設計需求,內層導板41之內壁厚W2僅大於0.1毫米即可,該外壁厚W1係大於該內壁厚W2。此外,為了使內、外層導板41、42有加工精度之容許空間且易於相互組裝,內層導板41的凸出部414與外層導板42之安裝槽423的槽底面423a之間可有一沿該縱軸向(Y軸)之縱向距離d3,該縱向距離d3係以大於或等於0毫米且小於或等於2毫米為較佳之設計,若該縱向距離d3大於2毫米,會使得外層導板42之結構強度較差。
綜上所陳,本發明之探針頭20的上、下導板單元40A、40B至少其中之一可為外層導板能橫向微調之可調式導板單元,其內、外層導板41、42係以能拆卸之固定方式固定於中導板30,且亦以能拆卸之固定方式相互固定,因此可提高導板調整之自由度而可使得探針位置符合需求,且外層導板42跨距小、外壁厚W1大,因此結構強度佳並可讓出更多較厚的部分以設置容納元件之容置槽422a。若是僅有上導板單元40A可為外層導板能橫向微調之可調式導板單元,則下導板單元40B與中導板30可以做成一體成形,反之,若是僅有下導板單元40B可為外層導板能橫向微調之可調式導板單元,則上導板單元40A與中導板30可以做成一體成形。
如前所述,本發明之內層導板41具有凸出部414及凹陷部415而呈帽子狀且外層導板42具有容納該凸出部414之安裝槽423的設計,係有利於探針頭20之整體結構,然而,本發明中可調式導板單元之外層導板42能橫向微調之特點,不一定要由前述之帽子狀結構來達成,又,如前所述,本發明中的上、下導板單元40A、40B可僅其中之一為可調式導板單元,因此,本發明之第二及第三較佳實施例分別提供一導板組81、82,如圖12及圖13所示,各該導板組81、82包含有一固定單元90、一可調式導板單元,以及第一、二螺栓61、62,其中,導板組81之可調式導板單元40B係類同於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中的下導板單元40B,導板組82之可調式導板單元40A係類同於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中的上導板單元40A,惟,導板組81、82之可調式導板單元40B、40A不具有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中的帽子狀結構,其外層導板42於導板組外周所定義出之厚度T1係大於或等於內層導板41於導板組外周所定義出之厚度T2,且螺栓之鎖固方式亦略有不同,詳述如下。
各該第一螺栓61及第二螺栓62包含有一螺栓頭612、622及一螺桿614、624,在圖12及圖13中,該第一螺栓61之螺栓頭612係設於該第一外固定孔425,且該第一螺栓61之螺栓頭612的周圍與該第一外固定孔425的孔壁間隔一空隙C1,該第一螺栓61之螺桿614係鎖固於該內層導板41及該固定單元。在此需說明的是,在圖12及圖13所示之實施例中,該固定單元90僅包含有如前述之中導板30,該第一螺栓61之螺桿614係鎖固於該中導板30。然而,如前所述,該中導板30除了一側設有該可調式導板單元,另一側亦設有可調式或非可調式之另一導板單元,因此,該第一螺栓61之螺桿614不限於鎖固於該中導板30,亦即該固定單元90不限於僅包含有該中導板30。以圖13為例,該可調式導板單元40A為設於該中導板30之上表面31的上導板單元,而該中導板30之下表面32可設有一下導板單元,該下導板單元可同樣為可調式導板單元,或者為包含有單一導板或複數導板之非可調式導板單元,則該第一螺栓61之螺桿614除了可鎖固於該中導板30,亦可能穿過該中導板30而鎖固於該下導板單元之所述單一導板或所述複數導板其中之一,或者,上、下導板單元之間亦可能無中導板30(或者中導板與下導板單元一體成形),則該可調式導板單元40A之內層導板41係受該第一螺栓61直接固定於下導板單元,亦即該第一螺栓61之螺桿614係鎖固於該下導板單元。換言之,該固定單元90可能僅包含有該中導板30,亦可能包含有該中導板30及另一導板單元之整體或部分導板,或者亦可能僅包含有所述另一導板單元之整體或部分導板而不包含有中導板。
此外,該第二螺栓62之螺栓頭622係設於該外層導板42之外表面422,該第二螺栓62之螺桿624係穿過該第二外固定孔426並鎖固於該內層導板41及該固定單元90,且該第二螺栓62之螺桿624位於該第二外固定孔426內的部分之周圍係與該第二外固定孔426的孔壁間隔一空隙C2。藉此,只要鬆開該第二螺栓62,即可橫向微調該外層導板42之位置,而且,圖12及圖13之實施例亦可避免外層導板42跨距過大,並仍可於外層導板42之外表面422留有足夠之面積,以設置如前述之用以容納元件(圖中未示)之容置槽422a,例如圖13所示之容置槽422a可用以容納上導板單元40A上方之空間轉換器底面設置之元件。
值得一提的是,圖12及圖13之螺栓鎖固方式亦可應用於前述之第一較佳實施例,而第一較佳實施例之螺栓鎖固方式亦可應用於圖12及圖13所示之無帽子狀結構的態樣。換言之,圖12及圖13中的第一內固定孔417亦可為如圖4所示之沉頭孔而包含有大、小徑部417a、417b,並以該大徑部417a與該第一外固定孔425共同容置該第一螺栓61之螺栓頭612,甚至該第一螺栓61之螺栓頭612亦可完全位於該第一內固定孔417之大徑部417a內,則該第一螺栓61之螺栓頭612亦與該第一內固定孔417之大徑部417a的孔壁間隔一空隙。同樣地,圖12及圖13中的第二外固定孔426亦可為如圖3所示之沉頭孔而包含有大、小徑部427、428,並以該大徑部427容置該第二螺栓62之螺栓頭622,則該第二螺栓62之螺栓頭622及螺桿624位於該第二外固定孔426內的部分分別與該第二外固定孔426之大、小徑部427、428的孔壁間隔一空隙。
圖12及圖13之導板組81、82實際應用時亦設有如圖2及圖4所示之植針定位孔36、43及內、外探針孔416、424,藉以穿設探針70,因此,不論是第一、第二或第三較佳實施例,該外層導板42之外表面422能定義出一用以穿設複數探針70之探針區A,如圖6及圖7所示,亦即外層導板42設有外探針孔424的區域(如前所述,圖6及圖7中未顯示出外探針孔,僅以假想線示意出探針區A),該探針區A係位於該等第一、二外固定孔425、426之間,且該探針區A之位置係對應於前述之探針容置空間22。當可調式導板單元40A、40B已有進行過外層導板42之橫向微調,使用者可藉由如前述及圖11所示之方式觀察出來,亦即藉由內、外層導板41、42相互連通之穿孔,使用者可從外層導板42之該穿孔(例如外探針孔424)觀察是否有內層導板41之該穿孔(例如內探針孔416)之局部孔壁所產生之陰影,若有類同圖11所示之情況,表示該二穿孔非同軸對應,即可得知外層導板42已進行過橫向微調。此外,使用者亦可藉由該第一螺栓61與該第一外固定孔425之相對位置確認可調式導板單元40A、40B是否已有進行過外層導板42之橫向微調,詳而言之,該第一螺栓61及該第一外固定孔425能分別定義出一中心軸線L1、L2,在外層導板42未曾橫向微調時中心軸線L1、L2係如圖12及圖13所示地共線,若使用者觀察到該第一螺栓61之中心軸線L1偏離該第一外固定孔425之中心軸線L2,即可得知外層導板42已進行過橫向微調。
最後,必須再次說明,本發明於前揭實施例中所揭露的構成元件,僅為舉例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案之範圍,其他等效元件的替代或變化,亦應為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10:探針頭 11:探針座 12:探針 13:中導板 14:上導板單元 142:內層導板 144:外層導板 15:下導板單元 152:內層導板 154:外層導板 16:主電路板 17:螺栓 18:探針孔 19:空間轉換器 20:探針頭 22:探針容置空間 30:中導板 31:上表面 32:下表面 33:容置孔 34:上螺孔 35:下螺孔 36:植針定位孔 40A:上導板單元(可調式導板單元) 40B:下導板單元(可調式導板單元) 41:內層導板 411:外連接面 412:內連接面 413:探針安裝區塊 414:凸出部 414a:外周面 415:凹陷部 415a:內周面 416:內探針孔 417:第一內固定孔 417a:大徑部 417b:小徑部 418:第二內固定孔 419:延伸部 42:外層導板 421:內表面 422:外表面 422a:容置槽 423:安裝槽 423a:槽底面 423b,423c:槽側面 424:外探針孔 425:第一外固定孔 426:第二外固定孔 427:大徑部 428:小徑部 429:外周面 43:植針定位孔 Ø1,Ø2,D1,D2:直徑 D3:跨距 d1:橫向距離 d2:鎖固距離 d3:縱向距離 W1:外壁厚 W2:內壁厚 52:定位銷 54:固定件 56:主電路板 58:空間轉換器 61:第一螺栓 612:螺栓頭 614:螺桿 62:第二螺栓 622:螺栓頭 624:螺桿 70:探針 72:針頭 74:針尾 76:針身 81,82:導板組 90:固定單元 C1,C2:空隙 L1,L2:中心軸線 T1,T2:厚度 A:探針區
圖1為習用之探針卡的探針頭、主電路板及空間轉換器之剖視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探針頭、一主電路板及一空間轉換器之剖視示意圖。 圖3及圖4為圖2中的探針頭之局部放大圖。 圖5為該探針頭、該主電路板及該空間轉換器之另一剖視示意圖。 圖6概為該探針頭之一上導板單元及複數第一、二螺栓的頂視示意圖,惟未顯示出探針孔。 圖7概為該探針頭之一下導板單元及複數第一、二螺栓的底視示意圖,惟未顯示出探針孔。 圖8概為該探針頭之上、下導板單元及一中導板的立體組合圖,惟未顯示出探針孔及固定孔。 圖9及圖10概為該探針頭之上、下導板單元及中導板的立體分解圖,惟未顯示出探針孔及固定孔。 圖11為該探針頭之局部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一第二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一導板組的剖視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一第三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一導板組的剖視示意圖。
20:探針頭
22:探針容置空間
30:中導板
31:上表面
32:下表面
33:容置孔
40A:上導板單元
40B:下導板單元
41:內層導板
411:外連接面
412:內連接面
413:探針安裝區塊
414:凸出部
415:凹陷部
416:內探針孔
419:延伸部
42:外層導板
421:內表面
422:外表面
423:安裝槽
424:外探針孔
54:固定件
56:主電路板
58:空間轉換器
61:第一螺栓
62:第二螺栓
70:探針
72:針頭
74:針尾
76:針身
Figure 110121506-A0101-11-0003-14
1,D1:直徑
D3:跨距

Claims (17)

  1. 一種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探針頭,能定義出相互垂直之一橫軸向及一縱軸向,該探針頭包含有:一中導板,具有一上表面、一下表面,以及一貫穿該上表面及該下表面之容置孔;一上導板單元及一下導板單元,係分別設於該中導板之上表面及下表面,該上導板單元及該下導板單元至少其中之一為一可調式導板單元,該可調式導板單元包含有能拆卸地固定於該中導板且能拆卸地相互固定之一內層導板及一外層導板,該外層導板具有一內表面、一外表面,以及一自該內表面凹陷之安裝槽,該內層導板具有一與該外層導板之內表面相接的外連接面、一與該中導板相接之內連接面,以及一探針安裝區塊,該探針安裝區塊具有一於該外連接面凸出且位於該外層導板之安裝槽內的凸出部,以及一於該內連接面凹陷且位置對應於該凸出部之凹陷部,該凸出部與該安裝槽的至少一槽側面之間有一沿橫軸向之橫向距離,該凹陷部與該中導板之容置孔共同形成一探針容置空間;以及複數探針,各該探針具有一穿過該下導板單元之針頭、一穿過該上導板單元之針尾,以及一位於該探針容置空間之針身,各該探針之針頭及針尾係沿橫軸向相互錯開而使得針身呈挫曲狀。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探針頭,其中該橫向距離大於或等於0.05毫米且小於或等於2毫米。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探針頭,其中該內層導板的凸出部與該外層導板之安裝槽的一槽底面之間有一沿該縱軸向之縱向距離。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探針頭,其中該縱向距離大於或等於0毫米且小於或等於2毫米。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探針頭,其中該外層導板具有貫穿其內表面及外表面且位於該安裝槽外圍之至少一第一外固定孔及至少一第二外固定孔,該內層導板具有貫穿其內連接面及外連接面且位於該探針安裝區塊外圍之至少一與第一外固定孔連通之第一內固定孔及至少一與第二外固定孔連通之第二內固定孔;該探針頭更包含有至少一透過第一外固定孔而穿設於第一內固定孔之第一螺栓,以及至少一能供該外層導板沿該橫軸向微調位置地穿設於第二外固定孔及第二內固定孔之第二螺栓,該第一螺栓係能拆卸地固定於該中導板而使該內層導板固定於該中導板,該第二螺栓係能拆卸地固定於該中導板而使該外層導板固定於該內層導板及該中導板。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探針頭,其中該內層導板能定義出一內壁厚,該內壁厚為該凸出部之一外周面與該凹陷部之一內周面沿該橫軸向之距離,各該第一螺栓及第二螺栓包含有一局部設於該中導板之螺桿,各該螺桿與該探針容置空間之間有一沿該橫軸向之鎖固距離,該鎖固距離係大於該橫向距離與該內層導板之內壁厚的總和。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探針頭,其中該第二外固定孔為一沉頭孔,包含有一大徑部及一小徑部,該第二螺栓包含有一位於該第二外固定孔之大徑部內的螺栓頭,該大徑部之直徑係大於該螺栓頭之直徑。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探針頭,其中該第二螺栓包含有一設於該外層導板、該內層導板及該中導板的螺桿,該第二外固定孔供該第二螺栓之螺桿穿設的部分之直徑係大於該螺桿之直徑。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探針頭,其中該外層導板能定義出一外壁厚,該外壁厚為該外層導板之一外周面與安裝槽之槽側面沿該橫軸向之距離,該內層導板能定義出一內壁厚,該內壁厚為該凸出部之一外周面與該凹陷部之一內周面沿該橫軸向之距離,該內壁厚係大於0.1毫米,該外壁厚係大於該內壁厚。
  10. 一種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導板組,包含有:一固定單元;一可調式導板單元,包含有一內層導板及一外層導板,該外層導板具有一內表面、一外表面,以及貫穿該內表面及該外表面之至少一第一外固定孔及至少一第二外固定孔,該內層導板具有一與該外層導板之內表面相接的外連接面、一與該固定單元相接的內連接面,以及貫穿該內連接面及該外連接面之至少一與該第一外固定孔連通之第一內固定孔及至少一與該第二外固定孔連通之第二內固定孔; 至少一第一螺栓,係透過該第一外固定孔而穿設於該第一內固定孔且能拆卸地固定於該固定單元而使該內層導板固定於該固定單元;以及至少一第二螺栓,係穿設於該第二外固定孔及該第二內固定孔且能拆卸地固定於該固定單元而使該外層導板固定於該內層導板及該固定單元;其中,各該第一螺栓及第二螺栓包含有一螺栓頭及一螺桿,該第一螺栓之螺栓頭係設於該第一外固定孔及該第一內固定孔至少其中之一並與其孔壁間隔一空隙,該第二螺栓位於該第二外固定孔內的部分皆與該第二外固定孔之孔壁間隔一空隙。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導板組,其中該內層導板及該外層導板能分別於該導板組之外周定義出一厚度,該外層導板之厚度係大於或等於該內層導板之厚度。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導板組,其中該外層導板之外表面設有一用以容納一元件之容置槽。
  13.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導板組,其中該內層導板及該外層導板分別設有一用以供一探針及一定位銷二者其中之一穿過的穿孔,該內層導板之該穿孔與該外層導板之該穿孔係相互連通且非同軸對應。
  14.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導板組,其中該第一螺栓及該第一外固定孔能分別定義出一中心軸線,該第一螺栓之中心軸線係偏離該第一外固定孔之中心軸線。
  15.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導板組,其中該固定單元包含有一中導板,該中導板具有一上表面、一下表面,以及一貫穿該上表面及該下表面之容置孔,該外層導板具有一自該內表面凹陷之安裝槽,該內層導板具有一探針安裝區塊,該探針安裝區塊具有一於該外連接面凸出且位於該外層導板之安裝槽內的凸出部,以及一於該內連接面凹陷且位置對應於該凸出部之凹陷部,該凸出部與該安裝槽的至少一槽側面之間有一橫向距離,該凹陷部與該中導板之容置孔共同形成一探針容置空間。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導板組,其中該外層導板之外表面能定義出一用以穿設複數探針之探針區,該探針區之位置係對應於該探針容置空間。
  17.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導板組,其中該外層導板之外表面能定義出一用以穿設複數探針之探針區,該探針區係位於該至少一第一外固定孔與該至少一第二外固定孔之間。
TW110121506A 2021-01-07 2021-06-11 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探針頭與導板組以及探針頭調整方法 TWI7825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7408.1A CN114720736A (zh) 2021-01-07 2021-12-21 具有能横向微调的导板的探针头与导板组以及探针头调整方法
US17/565,075 US11619656B2 (en) 2021-01-07 2021-12-29 Probe head and die set having horizontally fine adjustable die and probe head adjusting method
DE102022100003.6A DE102022100003A1 (de) 2021-01-07 2022-01-03 Sondenkopf und matrizensatz mit horizontal fein einstellbarer matrize und verfahren zur einstellung des sondenkopf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34735P 2021-01-07 2021-01-07
US63/134,735 2021-01-07
TW110106326 2021-02-23
TW110106326 2021-02-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7828A TW202227828A (zh) 2022-07-16
TWI782576B true TWI782576B (zh) 2022-11-01

Family

ID=83436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1506A TWI782576B (zh) 2021-01-07 2021-06-11 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探針頭與導板組以及探針頭調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8257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29921A (en) * 2006-11-30 2008-07-16 Nihon Micronics Kk Electric connection device and its assembling method
TW201821806A (zh) * 2016-07-28 2018-06-16 義大利商探針科技公司 電子裝置測試設備的測試頭及對應之探針卡
TW201823732A (zh) * 2016-12-27 2018-07-01 南韓商特普斯有限公司 可調節接觸力的直探針卡
US20190113539A1 (en) * 2016-07-28 2019-04-18 Technoprobe S.P.A. Probe card for electronic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29921A (en) * 2006-11-30 2008-07-16 Nihon Micronics Kk Electric connection device and its assembling method
TW201821806A (zh) * 2016-07-28 2018-06-16 義大利商探針科技公司 電子裝置測試設備的測試頭及對應之探針卡
US20190113539A1 (en) * 2016-07-28 2019-04-18 Technoprobe S.P.A. Probe card for electronic devices
TW201823732A (zh) * 2016-12-27 2018-07-01 南韓商特普斯有限公司 可調節接觸力的直探針卡
US20190377002A1 (en) * 2016-12-27 2019-12-12 Teps Co., Ltd. Probe card including straight needle having adjustable contact for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7828A (zh) 2022-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70004221B1 (ko) 고밀도 커넥터 시스템
US20100075516A1 (en) Hermaphroditic Electrical Connector
JP3040419B2 (ja) 基体に固定するための手段を具備するコネクタ
TWI782576B (zh) 具有能橫向微調之導板的探針頭與導板組以及探針頭調整方法
EP146072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02333430B (zh) 基板模块及打印机
US11191161B2 (en) Electronic circuit
JP2001307800A (ja) 基板介在構造体
WO2016183778A1 (zh) 分体式卡托和用户设备
US8578596B2 (en) Tools for seating connectors on substrates
JPH11288760A (ja) ドッキングコネクタ
JP4936457B2 (ja) バンプ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720736A (zh) 具有能横向微调的导板的探针头与导板组以及探针头调整方法
US1134925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mounted upon PCB
US5896649A (en) Seating tool for installing electrical connectors to printed circuit boards
CN217507757U (zh) 金属射出成型的连接器
CN217507797U (zh) 具备对插方向调节功能的后插拔连接器
CN219659011U (zh) 一种连接器装配结构
CN216850600U (zh) 电连接装置
US11881671B2 (en) Method for making an interconnect device for electronic circuits
TWI747206B (zh) 電連接器
US9629256B2 (en) Tools for seating connectors on substrates
CN216599393U (zh) 变频器
WO2022268140A1 (zh) 一种三维布线的电路板结构
US6389708B1 (en) Tab and slot design optimized for blind alignment of compon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