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1789B - 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 - Google Patents

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1789B
TWI781789B TW110138023A TW110138023A TWI781789B TW I781789 B TWI781789 B TW I781789B TW 110138023 A TW110138023 A TW 110138023A TW 110138023 A TW110138023 A TW 110138023A TW I781789 B TWI781789 B TW I78178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lock core
lock
transmission
ca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8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6018A (zh
Inventor
劉天靠
Original Assignee
安得烈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安得烈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安得烈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380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81789B/zh
Priority to GB2116468.6A priority patent/GB2611827A/en
Priority to EP21209430.4A priority patent/EP4166738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17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178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16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6018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9/00Lock casings or latch-mechanism casings ; Fastening locks or fasteners or parts thereof to the wing
    • E05B9/10Coupling devices for the two halves of double cylinder locks, e.g. devices for coupling the rotor with the locking ca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20Means independent of the locking mechanism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pening, e.g. for securing the bolt in the fastening position
    • E05B17/2084Means to prevent forced opening by attack, tampering or jimmying
    • E05B17/2092Means responsive to tampering or attack providing additional lock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9/00Lock casings or latch-mechanism casings ; Fastening locks or fasteners or parts thereof to the wing
    • E05B9/04Casings of cylinder locks
    • E05B9/041Double cylinder loc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9/00Lock casings or latch-mechanism casings ; Fastening locks or fasteners or parts thereof to the wing
    • E05B9/04Casings of cylinder locks
    • E05B2009/046Cylinder locks operated by knobs or han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其包含:一鎖體,其一端組設有一鎖心,另一端則組設有一旋鈕,鎖心及旋鈕間設置有一凸輪,且鎖心一端傳動設有一傳動塊;該旋鈕設有一鎖桿,且依序設置有一彈性元件、一卡掣元件及一傳動器,該卡掣元件具有一抵接部,且該抵接部末端徑向凸設有一承接部;一座體,其配置有至少一止動組件;藉以於一初始位置時,傳動器及傳動塊係相互抵頂,而卡掣元件之承接塊係對應彈性抵頂於該承接部外緣; 並於一鎖死位置時,所述承接塊將落至該承接部及該鎖桿之間,且所述止動塊將位於該座體與該套筒於徑向方向之連接處,藉以限制卡掣元件被鎖心一端之構件推回,使傳動塊無法連接並傳動凸輪,從而達致自動鎖死之功效;而旋鈕一端可透過軸向移動而達致一解鎖位置時,使該鎖桿之徑向推動承接塊,令止動塊及承接塊之抵接處對應於該座體與該套筒於徑向方向之連接處,而仍得進行開鎖,不致使鎖體因鎖心遭破壞而反鎖者。

Description

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尤指一種於鎖體一端之鎖心遭破壞後即自動鎖死,使遭破壞之一端無法開鎖,而另一端之旋鈕仍可進行解鎖並開鎖者。
按,習用之鎖具通常係藉由鎖心內之上下珠以達致鎖掣及防盜之效果;就一般而言,宵小習見之竊盜手法,即係藉由挑動撥弄鎖心之上下珠,使所述上下珠於開鎖位置,即能轉動凸輪而開啟該鎖具;然而,若鎖座及鎖心內上下珠之設置過於複雜,而致難以挑動使上下珠於開鎖位置,此時,宵小仍可直接由外部破壞鎖座,使鎖座與鎖心之結合處斷裂,藉以取出鎖心,再予以直接轉動凸輪即可開鎖,此手法仍可於數分鐘之內開鎖,故無論何者複雜程度之鎖心,若宵小破壞鎖具之力度大於鎖座之剛性強度,即能破壞鎖座而取出鎖心,因此,其防盜性仍有不足之虞。
而習知提供一種概如中國大陸發明專利公開第105649408 A號之「鎖具機構」一案,其主要係藉由於第一離合次總成設置壓縮彈簧及第一離合構件,該第一離合構件包含階狀軸,該階狀軸具有驅動構件,且該第一離合構 件包含圓筒狀強韌化的鋼插塞裝在其軸向之開孔內,此外,該第一離合構件包含有可徑向移動之鎖銷,其被壓縮彈簧徑向地朝外偏壓;而第二離合總成包含第二離合構件,其含有階狀軸並有徑向伸出之驅動構件;該第二離合總成包含有推迫銷,其軸向安裝靠抵該第二離合構件之較大直徑部份;藉此,當第二鎖筒單獨或與第二鎖作動件殼體被移除時,則其推迫銷及第二離合構件將掉落,使壓縮彈簧推動第一離合構件,進而使鎖銷受彈簧之抵頂而伸出套合該第一鎖筒上之鎖銷孔而鎖住離合器;該鎖銷亦會伸出穿過該鎖銷孔來套合該凸輪軸上之鎖銷孔;藉以令凸輪受第一鎖筒限制,故使外部之入侵者無法轉動凸輪開鎖,而內部之人員仍可藉以傳動第一鎖作動件而開鎖者。
惟此,由於其位於室內之人員於需開鎖時,主要係透過推压该指栓以與钥匙组件結合後,即可轉動開鎖,而非對锁销進行解鎖,因此,若外部入侵者於第二鎖筒與第二鎖作動件殼體整體被移除時,則有直接透過工具破壞並轉動第一离合构件而開鎖之疑慮。
有鑑於此,吾等發明人乃潛心進一步研究破壞時自動鎖定之鎖具,並著手進行研發及改良,期以一較佳發明以解決上述問題,且在經過不斷試驗及修改後而有本發明之問世。
爰是,本發明之目的係為解決前述問題,為達致以上目的,吾等發明人提供一種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其包含:一鎖體,其一端組設有一鎖心,另一端則組設有一旋鈕,而該鎖體於該鎖心及該旋鈕間具有一凸輪;該鎖心朝該凸輪一端傳動設有一傳動塊,而該傳動塊於相對該凸輪 一端設有一彈性單元,該傳動塊係於一開鎖位置時對應組接並傳動於該凸輪;該鎖體於該旋鈕一端設有一套筒,該套筒係對應傳動於該凸輪,而該旋鈕設有一鎖桿,該鎖桿係軸向活動套接於該套筒內,並於旋轉方向傳動於該套筒,且該鎖桿朝該凸輪一端依序設置有一彈性元件、一卡掣元件及一傳動器,該卡掣元件具有一抵接部,且該抵接部末端徑向凸設有一承接部;該凸輪設有一對應於該傳動器及該傳動塊之通槽;一座體,其係組設於該鎖體一端,且該座體係對應套設於該套筒,該座體於該套筒之徑向方向配置有至少一止動組件,所述止動組件係包含一彈性體、一止動塊及一承接塊,而該套筒設有對應容置所述承接塊之承接孔,所述彈性體係朝該卡掣元件之方向彈性抵頂於所述止動塊及所述承接塊,並於一初始位置時,所述止動塊及所述承接塊之抵接處係對應於該座體與該套筒於徑向方向之連接處;而該鎖桿朝該凸輪方向之末端設有對應徑向推動所述承接塊之導面;藉之,於該初始位置時,該傳動器及該傳動塊係於該通槽內直接或間接的相互抵頂,而所述承接塊係對應彈性抵頂於該承接部外緣;並於一鎖死位置時,係該傳動塊未受彈性單元抵頂,致該彈性元件將彈性推動該卡掣元件及該傳動器,使將該傳動塊推離該開鎖位置,同時令該承接部未徑向對位並承接所述承接塊,令所述承接塊受所述彈性體彈性推動而抵接於該抵接部,並位該承接部及該鎖桿之間,且所述止動塊將位於該座體與該套筒於徑向方向之連接處;而於一解鎖位置時,係透過軸向移動該旋鈕,使該鎖桿之導面徑向推動所述承接塊,令所述止動塊及所述承接塊之抵接處係對應於該座體與該套筒於徑向方向之連接處者。
據上所述之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其中,該套筒更設有一限位槽,而該鎖桿組設有對應於該限位槽之導引部件。
據上所述之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其中,該鎖桿更徑向凹設有一連接槽,而該彈性體係於該連接槽內彈性抵頂於該抵接部者。
據上所述之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其中,該套筒及該凸輪間更對應傳動設置有一帶動塊,且該套筒係藉由該帶動塊對應傳動於該凸輪者。
據上所述之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其中,該傳動器側緣更設有一限位部件;該通槽徑向配置有對應於該限位部件之限位單元,該限位部件及其對應之該限位單元間,係於相互對位時彈性組接者;於該初始位置時,所述限位單元係非對位於所述限位部件;而於該鎖死位置時,該傳動器將受彈性元件之抵頂而將該傳動塊推離,使該限位部件及該限位單元可相互對位而組接者。
據上所述之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其中,該鎖心於對應於該凸輪一端,更於旋轉方向上傳動設置一傳動輪,該傳動輪內軸向穿設有一傳動槽,且於所述傳動槽內設有該傳動塊;該傳動塊於徑向方向凸設一對應傳動於該傳動槽之凸塊;該通槽於徑向方向設有分別對應於該凸塊之滑槽,所述滑槽係配置為令所述凸塊可於軸向方向上位移,且於旋轉方向上可傳動該凸輪旋轉者。
據上所述之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其中,該鎖心更軸向穿設有一鎖孔,所述鎖心之鎖孔於對應於該凸輪一端處更設有一鎖心擋體,該鎖心擋體係位於該鎖心及該傳動塊之間,以對應於所述鎖孔之軸向方 向上遮蔽該傳動塊,該鎖心擋體於相對所述鎖心一端係可對應抵頂於該傳動塊者。
據上所述之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其中,該鎖心擋體更設有至少一限位臂,所述限位臂朝該鎖心彎折設置有一延伸臂,且所述延伸臂末端設有一止動部,而該鎖心徑向之側緣設有對應於所述延伸臂及所述止動部之止動槽。
據上所述之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其中,該傳動輪更設有一對應於所述限位臂之凹槽,且所述凹槽係對應連通於所述傳動槽。
據上所述之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其中,該鎖心擋體於相對所述鎖心一端更設有一承接桿,該承接桿係承接並設置該彈性單元,且該鎖心擋體係藉由該承接桿及該彈性單元以對應抵頂於該傳動塊者。
是由上述說明及設置,顯見本發明主要具有下列數項優點及功效,茲逐一詳述如下:
1.本發明藉由旋鈕配置彈性元件、卡掣元件及傳動器,藉以於初始位置時,該傳動器及該傳動塊係於該通槽內直接或間接的相互抵頂,而所述承接塊係對應彈性抵頂於該承接部外緣,並於位於另一端之鎖心遭破壞取出時,因其傳動塊將不再受其彈性單元抵頂,將使彈性元件彈性推動該卡掣元件及該傳動器,令該承接部未徑向對位並承接所述承接塊,令所述承接塊受所述彈性體彈性推動而抵接於該抵接部,並位該承接部及該鎖桿之間,且所述止動塊將位於該座體與該套筒於徑向方向之連接處,因此,在未經解鎖狀態之情形下,無論透過被破壞之一端,或由旋鈕之一端,揭無法轉動凸輪而開鎖,而需待於軸向移動該旋鈕至解鎖位置時,鎖桿將可徑向推動所述承接塊,使止動塊 及所述承接塊之抵接處係對應於該座體與該套筒於徑向方向之連接處,方可透過旋轉旋鈕而開鎖,而不致使鎖心遭破壞而反鎖者;藉此,可提升本發明可適用之場合,以增進本發明整體之適用性者。
2.本發明遭破壞一端之鎖心,其傳動輪及傳動塊可透過設置一限位擋片及止擋部件之設置而無法由凸輪移除,且仍與凸輪形成空轉,藉可對傳動器形成防護,避免受外力敲擊而破解之。
3.本發明透過鎖心擋體之設置,藉可由鎖孔處遮蔽傳動塊,藉使無法透過鎖孔而直接觀及或觸及傳動塊,使有效防止竊盜者透過工具直接伸入鎖孔破壞傳動塊而開鎖,使鎖心擋體可確實對傳動塊進行防護,藉以更進一步增進本發明之防盜性及安全性者。
1:鎖體
11:連接桿
111:環槽
12:襯套
13:組合孔
14:插孔
15:固定銷
2:鎖心
21:傳動塊
211:凸塊
212:固接槽
22:彈性單元
23:傳動輪
231:傳動槽
232:止擋部件
233:彈性構件
234:環形槽
235:凹槽
24:鎖孔
25:鎖心擋體
251:限位臂
252:延伸臂
253:止動部
26:止動槽
27:承接桿
3:旋鈕
31:鎖桿
311:導面
312:導引部件
313:連接槽
32:彈性元件
33:卡掣元件
331:抵接部
332:承接部
34:傳動器
341:限位部件
4:凸輪
41:通槽
411:滑槽
42:限位單元
421:卡塊
4211:組接部件
422:彈性部件
43:組接孔
431:定位元件
44:鎖掣凸部
45:承接槽
46:固接孔
461:限位擋片
47:環接槽
48:固接環
481:固接部
5:套筒
51:限位槽
52:帶動塊
53:承接孔
6:座體
61:容置槽
7:止動組件
71:彈性體
72:止動塊
73:承接塊
第1圖係本發明之立體示意圖。
第2圖係本發明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3圖係本發明於初始位置時之剖視示意圖。
第4圖係本發明於初始位置時,於限位單元處之剖視示意圖。
第5圖係本發明於初始位置插設正確鎖匙時之剖視示意圖。
第6圖係本發明於鎖死位置時之剖視示意圖。
第7圖係本發明於鎖死位置時,於限位單元處之剖視示意圖。
第8圖係本發明於解鎖位置時之剖視示意圖。
關於吾等發明人之技術手段,茲舉數種較佳實施例配合圖式於下文進行詳細說明,俾供 鈞上深入了解並認同本發明。
請先參閱第1圖至第3圖所示,本發明係一種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其包含:一鎖體1,其一端組設有一鎖心2,另一端則組設有一旋鈕3,而該鎖體1於該鎖心2及該旋鈕3間具有一凸輪4;可知悉者,鎖體1係用以安裝於一分隔物件(圖未繪示),如:門體,並藉由凸輪4達致分隔物件防盜之目的,而就習見之使用習慣而言,係可將旋鈕3配置於一欲進行防盜之室內,而鎖心2一端則係配置於相對之室外處;而鎖心2在一實施例中,係可為需透過正確之鎖匙方可予旋動者,其設置係屬習知技術,故在此不予贅述,且鎖心2之設置形式係僅惟舉例說明,並不以此作為限定;該鎖心2朝該凸輪4一端傳動設有一傳動塊21,而該傳動塊21於相對該凸輪4一端設有一彈性單元22,該傳動塊21係於一開鎖位置時對應組接並傳動於該凸輪4;該鎖體1於該旋鈕3一端設有一套筒5,該套筒5係對應傳動於該凸輪4,而該旋鈕3設有一鎖桿31,該鎖桿31係軸向活動套接於該套筒5內,並於旋轉方向傳動於該套筒5,且該鎖桿31朝該凸輪4一端依序設置有一彈性元件32、一卡掣元件33及一傳動器34,該卡掣元件33具有一抵接部331,且該抵接部331末端徑向凸設有一承接部332;該凸輪4設有一對應於該傳動器34及該傳動塊21之通槽41;一座體6,其係組設於該鎖體1一端,且該座體6係對應套設於該套筒5,該座體6於該套筒5之徑向方向配置有至少一止動組件7,而該套筒5設有 對應於所述止動組件7之承接孔53;所述止動組件7係包含一彈性體71、一止動塊72及一承接塊73,所述承接塊73係對應容置於承接孔53內,並由卡掣元件33對應承接之,而彈性體71及止動塊72則係對應設置於座體6內,具體而言,座體6係可設置有容置槽61以對應容置彈性體71及止動塊72;所述彈性體71係朝該卡掣元件33之方向彈性抵頂於所述止動塊72及所述承接塊73,並於一初始位置時,如第3圖所示,所述止動塊72及所述承接塊73之抵接處係對應於該座體6與該套筒5於徑向方向之連接處,故此時係可透過旋轉旋鈕3,進而透過鎖桿31依序傳動於套筒5及凸輪4而開鎖;而該鎖桿31朝該凸輪4方向之末端設有對應徑向推動所述承接塊73之導面311;藉之,於該初始位置時,如第3圖及第5圖所示,該傳動器34及該傳動塊21係於該通槽41內直接或間接的相互抵頂,而所述承接塊73係對應彈性抵頂於該承接部332外緣;就傳動器34及傳動塊21間之抵頂而言,其係可被配置為如本實施例所述,兩者於通槽41內相互直接抵頂,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依據使用需求或傳動器34於軸向之長度的配置需求等因素,而使傳動器34及傳動塊21間可間接的相互抵頂,惟其僅係舉例說明,並不以此作為限定;且如前述者,配置有旋鈕3一端,係可透過旋轉旋鈕3而藉由鎖桿31依序傳動於套筒5及凸輪4而開鎖,而於配置鎖心2一端,則係可如習知技術般,透過於鎖心2插設正確之鎖匙後,鎖匙可直接或間接的推動傳動塊21至如第5圖所示之開鎖位置,令傳動塊21可傳動組於凸輪4,進而於旋轉鎖心2時,可透過傳動塊21傳動於凸輪4而開鎖,而其具體配置方式,係可如習知技術之配置,而於一較佳之實施例中,亦可如本發明之設置方式,其說明容後詳述之。
而如第6、7圖所示者,當該傳動塊21未受彈性單元22抵頂時,如:鎖心2因直接受外力破壞而取出時,因傳動塊21係受鎖心2所傳動設置,故受破壞一端之傳動塊21將因鎖心2被取出而致未受彈性單元22抵頂,此時,將致使該彈性元件32彈性推動該卡掣元件33及該傳動器34,使將該傳動塊21推離該開鎖位置,令傳動塊21無法與凸輪4相互傳動組接,同時,因卡掣元件33受彈性元件32推動,因此,將使承接部332未徑向對位並承接所述承接塊73,故而令所述承接塊73受所述彈性體71彈性推動而抵接於該抵接部331,並位該承接部332及該鎖桿31之間,使卡掣元件33無法由遭破壞之一端而推回,而所述止動塊72將位於該座體6與該套筒5於徑向方向之連接處,因此,受止動塊72之卡抵,故被破壞之一端將無法旋轉凸輪4而開鎖,且於此情形之下,即使直接或間接的旋轉旋鈕3,仍將因止動塊72卡抵座體6與套筒5於徑向方向之連接處而無法開鎖,因此,可達致破壞後自動鎖死之目的,進而達致絕佳防盜性之功效。
需特別說明的是,由於旋鈕3可能受傳動而使套筒5之承接孔53並未完全對位於座體6之容置槽61,致使此時之止動塊72係受彈性體71之抵頂而抵掣於套筒5之外表面,而非承接孔53,其將使自動鎖死之功能失效,而於尚未鎖死時,如前述者,旋鈕3係可對應於凸輪4之轉動而被轉動,因此,在一較佳之實施例中,係可於套筒5徑向配置多個承接孔53,且每一承接孔53皆對應容置一承接塊73,藉以令竊盜者於破壞鎖心2後試圖旋轉凸輪4時,一旦其一承接孔53對位於容置槽61,即可如前所述啟動自動鎖死之機制,使凸輪4受止動塊72卡抵座體6與套筒5於徑向方向之連接處,故將無法再受旋轉,藉以達致周全之防盜機制。
而若需操作旋鈕3而進行開鎖時,如第8圖所示,必須由旋鈕3之一端(如:室內),透過軸向推動旋鈕3,使該鎖桿31之導面311徑向推動所述承接塊73,令所述止動塊72及所述承接塊73之抵接處係對應於該座體6與該套筒5於徑向方向之連接處,此時,方可旋轉旋鈕3而開鎖;而可知悉者,為令軸向推動旋鈕3時,可令鎖桿31之導面311徑向推動所述承接塊73,故導面311係可為對應之斜面,或於承接塊73配置對應之導引面,進而達致其目的及功效,惟其僅係舉例說明,並不以此作為限定。
就鎖桿31與套筒5間之傳動接設方式而言,係於該套筒5更配置有一限位槽51,其係呈軸向方向設置,而該鎖桿31組設有對應於該限位槽51之導引部件312,藉此,由於套筒5係樞接於於座體6,故僅能呈旋轉方向轉動,而無法於軸向方向上位移於座體6,而透過限位槽51及導引部件312之設置,將使鎖桿31可軸向的位移於套筒5,進而可如前述者,可予軸向推動該旋鈕3,進而達致該解鎖位置,此外,亦可於旋轉方向傳動於該套筒5,以透過套筒5之旋轉而傳動於凸輪4而開鎖。
而就彈性體71及卡掣元件33之配置而言,在一具體之實施例中,係可於鎖桿31徑向凹設有一連接槽313,而該彈性體71係於該連接槽313內彈性抵頂於該抵接部331,藉使彈性體71不會因受力歪斜而喪失其彈性抵頂之作用,以確保本發明整體傳動之穩定性。
另就套筒5對於凸輪4之傳動方式而言,其係可藉由直接組接以傳動者,在本實施例中,係透過於套筒5及凸輪4間對應傳動設置有一帶動塊52,且該套筒5係藉由該帶動塊52以對應傳動於該凸輪4,藉以降低其零件之複雜度,以利於各構件之製成及配置者,惟其僅係舉例說明,並不以此作為限定。
為進一步提升本發明整體之防盜性,藉以於該鎖死位置時,令入侵者無法透過鑽孔傳動、敲擊或破壞等方式而由被破壞之一端傳動於凸輪4,故較佳者,係可於該傳動器34側緣更設有一限位部件341;該通槽41徑向配置有對應於該限位部件341之限位單元42,該限位部件341及其對應之該限位單元42間,係於相互對位時彈性組接者;於該初始位置時,如第3圖至第5圖所示者,所述限位單元42係非對位於所述限位部件341;而於該鎖死位置時,如第6圖及第7圖所示,該傳動器34將受彈性元件32之抵頂而將該傳動塊21推離,使該限位部件341及該限位單元42可相互對位而組接者。
為提升所述限位部件341及限位單元42間定位之穩固性,故所述限位部件341為一略呈矩形之切槽,而所述限位單元42係包含一卡塊421及至少一彈性部件422,所述卡塊421係呈對應於所述限位部件341之形狀設置,藉使卡塊421可大面積的組接於限位部件341,以防止於鎖掣位置時,傳動器34受力敲擊而致卡塊421而彈出限位部件341而致其自動鎖死功能失效;而所述彈性部件422係設置並抵頂於該通槽41之內壁面,並彈性抵頂於對應之卡塊421,而於如第3、4圖所示,當位於初始位置時,由於限位部件341尚未與限位單元42對位,故卡塊421將受彈性部件422彈性的抵頂於傳動器34、傳動塊21或期間之所設置之滑塊之側緣,並於該鎖死位置時,如第6、7圖所示,卡塊421將對位於所述限位部件341,使卡塊421彈性組設於對應之所述限位部件341,且為降低於受外力敲擊時彈性部件422不易受卡塊421之彈動而壓縮,故係可設置複數的彈性部件422,以增加其彈性係數,以降低其彈動壓縮之可能性,此外,為防止彈性部件422受敲擊而歪斜,故所述卡塊421設有對應組接所述彈性部件422之組接部件4211,在一具體之實施例中,組接部件4211可為一對應於彈性部件422之凹孔, 藉以對應組接彈性部件422,使彈性部件422不易脫離而歪斜致使對於限位部件341之組接失效。
是以,當如前述於解鎖位置時,因傳動器34與凸輪4間,係藉由限位部件341及限位單元42間於軸向方向上予以鎖定,故使凸輪4與旋鈕3仍可於旋轉方向上同步傳動,故旋轉旋鈕3時,仍可透過傳動器34傳動於凸輪4而開鎖,令位於旋鈕3一端之使用者不因另端遭受破壞而被反鎖。
此外,就卡塊421與彈性部件422之配置方式而言,係可於該凸輪4於對應於所述限位單元42處穿設有一組接孔43,所述彈性部件422及至少部分之所述卡塊421係設於該組接孔43內,較佳者,為利於進行組裝,故所述組接孔43係呈貫通設置,以於至少一端穿設凸輪4,且所述組接孔43於相對所述卡塊421一端固設有一定位元件431,所述彈性部件422係彈性抵頂於所述定位元件431及所述卡塊421之間;而在一實施例中,由於凸輪4係凸設有用以鎖掣門體之鎖掣凸部44,故所述組接孔43之設置需迴避鎖掣凸部44,再加上為利於傳動器34之形狀配置,故所述限位部件341係可傾斜切設成型為前述略呈矩形之切槽,藉使傳動器34整體之形狀簡單,無須繁複之設計即可達致傳動及破壞後自動鎖掣之功效者。
另就鎖體1對於鎖心2及旋鈕3之配置而言,在一實施例中,該鎖體1之二側端更分別設置有一連接桿11,所述連接桿11於對應鎖心2一端係連接一襯套12,而鎖心2則係設置於該趁套內,而另端則係設置該座體6;連接桿11係可供令入侵者透過敲擊方式移除鎖心2及襯套12時,易於由連接桿11斷裂,而不致鎖體1於非連接桿11之部分斷裂而有喪失自動鎖掣之疑慮,故在一實施例 中,連接桿11係可設有一環槽111,使弱化其結構剛性,使更利於受力敲擊而由環槽111處斷裂,使不易直接破壞到鎖體1。
而就鎖心2與傳動塊21之具體配置,在一實施例中,該鎖心2於對應於該凸輪4一端,更於旋轉方向上傳動設置一傳動輪23,該傳動輪23內軸向穿設有一傳動槽231,且於所述傳動槽231內設有該傳動塊21;該傳動塊21於徑向方向凸設一對應傳動於該傳動槽231之凸塊211;該通槽41於徑向方向設有分別對應於該凸塊211之滑槽411,所述滑槽411係配置為令所述凸塊211可於軸向方向上位移,且於旋轉方向上可傳動該凸輪4旋轉者。
而在一實施例中,為令鎖心2被破壞時,使其傳動塊21無法被移除凸輪4,並予遮蔽於位於另一端之傳動器34,另其無法再被敲擊破壞,故較佳者,所述傳動輪23係可被配置為空轉定位於凸輪4,如第2圖所示者,傳動塊21於徑向方向之側緣更切設有一固接槽212,傳動輪23則分別設有一對應於所述固接槽212之止擋部件232,且其係透過一彈性構件233以抵頂於傳動塊21壁面,藉以於鎖死位置時,該止擋部件232係可對應組接於固接槽212,令傳動塊21與傳動輪23間相互固設,使傳動塊21無法再軸向位移,故傳動塊21將無法被移除,進而可達致如前述之遮蔽效果,且如前述者,因於鎖死位置下,傳動塊21已被推離滑槽411,因此,其傳動塊21及傳動輪23,僅能空轉於凸輪4,完全無法對凸輪4進行傳動。
此外,就傳動輪23與凸輪4間之定位而言,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傳動輪23於徑向方向凹設有一環形槽234,而該凸輪4軸向凹設有對應容納所述傳動輪23之承接槽45,且該凸輪4徑向穿設有對應於所述環形槽234之固接孔46,並於所述固接孔46處設有一對應位於所述環形槽234之限位擋片461;藉此, 由於鎖體1整體係設置於門體內,因此,限位擋片461亦將被遮蔽於門體內部,而限位擋片461將徑向的插接於環形槽234,致使傳動輪23將於軸向方向被限位,而環形槽234係環設於傳動輪23之徑向側緣,因此,傳動輪23係可空轉並軸向定位於凸輪4;而藉此設置,將使鎖心2被移除後,傳動輪23仍將被軸向定位於凸輪4,而無法被取出,故可達致對於另端之帶動塊52及傳動器34之遮蔽效果,以防止被敲擊而破解,使大幅提升本發明之防盜性。
另就凸輪4與鎖體1間之配置而言,在一較佳之實施例中,凸輪4於徑向方向之外緣更凹設有至少一環接槽47;而前述之固接孔46係可設置於環接槽47內;至少一固接環48,其係對應套接於所述環接槽47,藉以定位該限位擋片461;且所述固接環48於徑向一端設置有一固接部481,而該鎖體1凹設有對應容置所述固接部481之組合孔13,藉此,透過固接環48之設置,藉可令固接環48可承接定位凸輪4,並使凸輪4仍可於固接環48內予以旋轉,而更重要的是,透過環接槽47及固接環48間之配置,使鎖體1可確實定位凸輪4之位置,以防止鎖心2受外力破壞時,其力量衝擊凸輪4而致產生偏移,藉可確保於鎖心2遭外力破壞而取出時,使另一端傳動器34之限位部件341可確實被限位單元42定位組接,以確保本發明自動鎖死功能之有效性;而就固接部481之定位而言,在一實施例中,組合孔13係設置於鎖體1底端,而鎖體1側端於對應組合孔13處更設有至少一插孔14,而所述固接部481為利於可套接於環接槽47,故固接環48係可略呈C型設置,藉以於一端形成一缺口,以可予沿徑向方向開展並扣接於環接槽47,故此,固接部481係可位於固接環48於缺口處之二末端,並係可圍繞形成環型,藉此,當固接部481伸入組合孔13時,即可透過一固定銷15以透過插孔14插組於固接部481之環型中心,藉以達致對固接環48之穩固定位。
另就傳動塊21之傳動配置而言,在一實施例中,為令插設鎖匙於鎖心2時,可推動傳動塊21,使傳動塊21之傳動塊21可位於凸輪4之滑槽411內,使可藉由旋轉鎖心2而經由傳動輪23、傳動塊21及凸塊211而傳動凸輪4旋轉,故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鎖心2更軸向穿設有一鎖孔24,所述鎖心2之鎖孔24於對應於該凸輪4一端處更設有一鎖心擋體25,所述鎖心擋體25係位於鎖心2及所述傳動塊21之間,以對應於所述鎖孔24之軸向方向上遮蔽所述傳動塊21,鎖心擋體25係可呈片狀或塊狀設置,本實施例係以鎖心擋體25呈片狀設置以舉例說明,惟並不以此作為限定;,所述鎖心擋體25於相對所述鎖心2一端係可對應抵頂於所述傳動塊21者;藉此,鎖心擋體25將會遮擋於鎖孔24朝向傳動塊21之一端,使遮擋傳動塊21,故由鎖心2之外部將無法直接觀及或觸及傳動塊21,故當竊盜者直接使用長形之工件伸入鎖孔24時,將會被鎖心擋體25所遮擋,而無法直接破壞傳動塊21而開鎖,因此可更進一步增進本發明之防盜性及安全性;並於插設鎖匙時,如第4圖所示,鎖匙將可透過推動鎖心擋體25,進而移動傳動塊21,使如前述者,凸塊211可被位移至凸輪4之滑槽411內;而為予定位鎖心擋體25及限制鎖心擋體25之移動距離,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鎖心擋體25更設有至少一限位臂251,所述限位臂251朝所述鎖心2彎折設置有一延伸臂252,且所述延伸臂252末端設有一止動部253,而所述鎖心2徑向之側緣設有對應於所述延伸臂252及所述止動部253之止動槽26;藉可知悉者,所述止動槽26係可具有一遮擋部以限制止動部253,藉可達致軸向限位鎖心擋體25移動距離之效果;而為防止傳動輪23干涉鎖心擋體25之位移,故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傳動輪23更設有一對應於所述限位臂251之凹槽235,且所述凹槽235係對應連通於所述傳動槽231,藉以令鎖心擋體25被鎖匙推動時,限位臂251可伸入凹槽235內,令鎖心擋體25可確 實推抵傳動塊21,且較佳者,對於傳動塊21之配置,係於該鎖心擋體25於相對所述鎖心2一端設有一承接桿27,該承接桿27係承接並設置該彈性單元22,且該鎖心擋體25係藉由該承接桿27及該彈性單元22以對應抵頂於該傳動塊21,令鎖心擋體25可確實且穩定的推抵傳動塊21,並使彈性單元22不產生歪斜之情事;並如第4圖所示者,當正確之鎖匙插入鎖心2後,將如前述者,藉由鎖心擋體25推動傳動塊21,使傳動塊21之凸塊211伸入滑槽411內,此時,若透過鎖匙轉動鎖心2,鎖心2將傳動於傳動輪23,使傳動輪23藉由傳動槽231傳動於傳動塊21之凸塊211,並藉由凸塊211與滑槽411間之組接,進而可轉動凸輪4而開鎖。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手段確能有效解決習知等問題,並達致預期之目的與功效,且申請前未見諸於刊物、未曾公開使用且具長遠進步性,誠屬專利法所稱之發明無誤,爰依法提出申請,懇祈 鈞上惠予詳審並賜准發明專利,至感德馨。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數種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鎖體
11:連接桿
111:環槽
12:襯套
14:插孔
15:固定銷
2:鎖心
21:傳動塊
211:凸塊
212:固接槽
22:彈性單元
23:傳動輪
231:傳動槽
232:止擋部件
233:彈性構件
234:環形槽
235:凹槽
24:鎖孔
25:鎖心擋體
251:限位臂
252:延伸臂
253:止動部
26:止動槽
27:承接桿
3:旋鈕
31:鎖桿
311:導面
312:導引部件
32:彈性元件
33:卡掣元件
331:抵接部
332:承接部
34:傳動器
341:限位部件
4:凸輪
41:通槽
42:限位單元
421:卡塊
422:彈性部件
431:定位元件
44:鎖掣凸部
46:固接孔
461:限位擋片
47:環接槽
48:固接環
481:固接部
5:套筒
51:限位槽
52:帶動塊
53:承接孔
6:座體
61:容置槽
7:止動組件
71:彈性體
72:止動塊
73:承接塊

Claims (10)

  1. 一種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其包含:一鎖體,其一端組設有一鎖心,另一端則組設有一旋鈕,而該鎖體於該鎖心及該旋鈕間具有一凸輪;該鎖心朝該凸輪一端傳動設有一傳動塊,而該傳動塊於相對該凸輪一端設有一彈性單元,該傳動塊係於一開鎖位置時對應組接並傳動於該凸輪;該鎖體於該旋鈕一端設有一套筒,該套筒係對應傳動於該凸輪,而該旋鈕設有一鎖桿,該鎖桿係軸向活動套接於該套筒內,並於旋轉方向傳動於該套筒,且該鎖桿朝該凸輪一端依序設置有一彈性元件、一卡掣元件及一傳動器,該卡掣元件具有一抵接部,且該抵接部末端徑向凸設有一承接部;該凸輪設有一對應於該傳動器及該傳動塊之通槽;一座體,其係組設於該鎖體一端,且該座體係對應套設於該套筒,該座體於該套筒之徑向方向配置有至少一止動組件,所述止動組件係包含一彈性體、一止動塊及一承接塊,而該套筒設有對應容置所述承接塊之承接孔;所述彈性體係朝該卡掣元件之方向彈性抵頂於所述止動塊及所述承接塊,並於一初始位置時,所述止動塊及所述承接塊之抵接處係對應於該座體與該套筒於徑向方向之連接處;而該鎖桿朝該凸輪方向之末端設有對應徑向推動所述承接塊之導面;藉之,於該初始位置時,該傳動器及該傳動塊係於該通槽內直接或間接的相互抵頂,而所述承接塊係對應彈性抵頂於該承接部外緣;並於一鎖死位置時,係該傳動塊未受彈性單元抵頂,致該彈性元件將彈性推動該卡掣元件及該傳動器,使將該傳動塊推離該開鎖位置,同時令該承接部未徑向對位並承 接所述承接塊,令所述承接塊受所述彈性體彈性推動而抵接於該抵接部,並位該承接部及該鎖桿之間,且所述止動塊將位於該座體與該套筒於徑向方向之連接處;而於一解鎖位置時,係透過軸向移動該旋鈕,使該鎖桿之導面徑向推動所述承接塊,令所述止動塊及所述承接塊之抵接處係對應於該座體與該套筒於徑向方向之連接處者。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其中,該套筒更設有一限位槽,而該鎖桿組設有對應於該限位槽之導引部件。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其中,該鎖桿更徑向凹設有一連接槽,而該彈性體係於該連接槽內彈性抵頂於該抵接部者。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其中,該套筒及該凸輪間更對應傳動設置有一帶動塊,且該套筒係藉由該帶動塊對應傳動於該凸輪者。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其中,該傳動器側緣更設有一限位部件;該通槽徑向配置有對應於該限位部件之限位單元,該限位部件及其對應之該限位單元間,係於相互對位時彈性組接者;於該初始位置時,所述限位單元係非對位於所述限位部件;而於該鎖死位置時,該傳動器將受彈性元件之抵頂而將該傳動塊推離,使該限位部件及該限位單元可相互對位而組接者。
  6.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5中任一項所述之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其中,該鎖心於對應於該凸輪一端,更於旋轉方向上傳動設置一傳動輪,該傳動輪內軸向穿設有一傳動槽,且於所述傳動槽內設有該傳動塊; 該傳動塊於徑向方向凸設一對應傳動於該傳動槽之凸塊;該通槽於徑向方向設有分別對應於該凸塊之滑槽,所述滑槽係配置為令所述凸塊可於軸向方向上位移,且於旋轉方向上可傳動該凸輪旋轉者。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其中,該鎖心更軸向穿設有一鎖孔,所述鎖心之鎖孔於對應於該凸輪一端處更設有一鎖心擋體,該鎖心擋體係位於該鎖心及該傳動塊之間,以對應於所述鎖孔之軸向方向上遮蔽該傳動塊,該鎖心擋體於相對所述鎖心一端係可對應抵頂於該傳動塊者。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其中,該鎖心擋體更設有至少一限位臂,所述限位臂朝該鎖心彎折設置有一延伸臂,且所述延伸臂末端設有一止動部,而該鎖心徑向之側緣設有對應於所述延伸臂及所述止動部之止動槽。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其中,該傳動輪更設有一對應於所述限位臂之凹槽,且所述凹槽係對應連通於所述傳動槽。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其中,該鎖心擋體於相對所述鎖心一端更設有一承接桿,該承接桿係承接並設置該彈性單元,且該鎖心擋體係藉由該承接桿及該彈性單元以對應抵頂於該傳動塊者。
TW110138023A 2021-10-13 2021-10-13 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 TWI7817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8023A TWI781789B (zh) 2021-10-13 2021-10-13 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
GB2116468.6A GB2611827A (en) 2021-10-13 2021-11-16 Automatically-locked lock after being bumped
EP21209430.4A EP4166738A1 (en) 2021-10-13 2021-11-19 Automatically-locked lock after being bumpe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8023A TWI781789B (zh) 2021-10-13 2021-10-13 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81789B true TWI781789B (zh) 2022-10-21
TW202316018A TW202316018A (zh) 2023-04-16

Family

ID=78725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8023A TWI781789B (zh) 2021-10-13 2021-10-13 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166738A1 (zh)
GB (1) GB2611827A (zh)
TW (1) TWI78178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50660A (zh) * 2012-06-04 2013-12-16 Fed Lock Co Ltd 防破壞之鎖心結構
CN111101760A (zh) * 2019-12-16 2020-05-05 佛山市南海区美品五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锁芯及锁具
TW202026510A (zh) * 2019-01-10 2020-07-16 安得烈股份有限公司 基於破壞後自動鎖死之鎖心結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918742D0 (en) 2009-10-26 2009-12-09 Avocet Hardware Ltd Lock mechanism
CN107905632B (zh) * 2017-12-28 2022-09-30 上海悦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暴力破坏旋钮锁芯
GB2591512A (en) * 2020-01-31 2021-08-04 Uap Ltd Thumbturn lock actuator
TWI725809B (zh) * 2020-04-08 2021-04-21 安得烈股份有限公司 基於破壞後自動鎖掣之鎖心傳動結構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50660A (zh) * 2012-06-04 2013-12-16 Fed Lock Co Ltd 防破壞之鎖心結構
TW202026510A (zh) * 2019-01-10 2020-07-16 安得烈股份有限公司 基於破壞後自動鎖死之鎖心結構
CN111101760A (zh) * 2019-12-16 2020-05-05 佛山市南海区美品五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锁芯及锁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66738A1 (en) 2023-04-19
TW202316018A (zh) 2023-04-16
GB2611827A (en) 2023-04-19
GB202116468D0 (en) 2021-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51273C2 (ru) Замковый механизм
RU2223373C2 (ru) Цилиндровый замок с противовзломны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JP5587889B2 (ja) 移動可能な鍵組み合わせ部材を持つ鍵装置および錠アセンブリー
US8707746B1 (en) Lock with replaceable bottom pins
JP2007526415A (ja) 前面取り付け式錠組立体
US6880376B1 (en) Anti-twist key lock with changeable locking device
US20090293563A1 (en) Lock with multiply circled cylinder
TWI666369B (zh) 基於破壞後自動鎖死之鎖心結構
TWI781789B (zh) 破壞後自動鎖死之旋鈕式鎖心傳動結構
CN211007980U (zh) 辅助锁
US20030136164A1 (en) Lock device with removable core
TWI725809B (zh) 基於破壞後自動鎖掣之鎖心傳動結構
CA2603301A1 (en) Door lock assembly having a support structure to support a tailpiece and a retaining plate
US20050231363A1 (en) Self-adjusting cam assembly
TW202300768A (zh) 基於破壞後自動鎖死之鎖心傳動結構
TWI727892B (zh) 隱藏鎖芯
CN111287564B (zh) 兼具安全逃生及防盗的锁心结构
JP4713216B2 (ja) シリンダ錠
SK5681Y1 (en) Cylinder lock
CN220849192U (zh) 一种门锁用凸轮结构
US11746560B2 (en) Handle catch assemblies
JP5280146B2 (ja) シリンダ錠
CN109779404B (zh) 防撬锁具及与其配合使用的钥匙
KR200329235Y1 (ko) 도어용 잠금장치
KR200303972Y1 (ko) 도어의 잠금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