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8498B - 投影鏡頭 - Google Patents

投影鏡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8498B
TWI778498B TW110101963A TW110101963A TWI778498B TW I778498 B TWI778498 B TW I778498B TW 110101963 A TW110101963 A TW 110101963A TW 110101963 A TW110101963 A TW 110101963A TW I778498 B TWI778498 B TW I7784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projection lens
positive
projection
lens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1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29966A (zh
Inventor
張碩傑
賴慶隆
陳信德
王國權
Original Assignee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01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8498B/zh
Priority to CN202110436725.5A priority patent/CN114815465A/zh
Priority to US17/577,362 priority patent/US20220229268A1/en
Publication of TW202229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9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8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849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0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wo components on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2Adjusting of projection op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6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for use in conjunction with image converters or intensifiers, or for use with projectors, e.g. objectives for projection TV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4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02B13/143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for use with ultraviolet radi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種投影鏡頭,其自一放大側到一縮小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組以及一第二透鏡組。第一透鏡組與第二透鏡組由一鏡頭鏡筒的最小內徑處區隔。第一透鏡組包括4至6片的球面透鏡,且第一透鏡組的屈光度為負。第二透鏡組包括4至6片的透鏡,其中一片透鏡為一非球面透鏡,且第二透鏡組的屈光度為正。投影鏡頭在365奈米波長下的透射率大於等於75%。

Description

投影鏡頭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鏡頭,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定焦投影鏡頭。
光學鏡頭通常應用於取像或投影,因此其使用波段通常是可見光或紅外光。然而,隨著科技進步,應用於紫外光(Ultraviolet light)的產品逐漸增加。例如,使用紫外光光源的3D列印機。因此,亟需發展出能提供良好成像或取像效果,以及提供較小像差的光學鏡頭。
本發明提供一種投影鏡頭,其在紫外光波段能提供良好的光學效果。
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投影鏡頭,其自一放大側到一縮小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組以及一第二透鏡組。第一透鏡組與第二透鏡組由一鏡頭鏡筒的最小內徑處區隔。第一透鏡組包括4至6片的球面透鏡,且第一透鏡組的屈光度為負。第二透鏡組包括4至6 片的透鏡,其中一片透鏡為一非球面透鏡,且第二透鏡組的屈光度為正。投影鏡頭在365奈米波長下的透射率大於等於75%。
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投影鏡頭,其自一放大側到一縮小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組以及一第二透鏡組。第一透鏡組由3至5片的球面透鏡組成,第一透鏡組的屈光度為負,且第一透鏡組設於一第一鏡筒內。第二透鏡組包括一非球面透鏡,由5至7片透鏡組成。第二透鏡組的屈光度為正,且第二透鏡組設於一第二鏡筒內。投影鏡頭在365奈米波長下的透射率大於等於75%。
基於上述,由於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投影鏡頭在365奈米波長下的透射率大於等於75%,因此,投影鏡頭適於使用於紫外光波段。
100、200、300、400:投影鏡頭
110、140:蓋玻璃
120:穿透式平順圖像裝置
130:稜鏡
150:數位微鏡元件
L1、L2、L3、L4、L5、L6、L7、L8、L9、L10:透鏡
A1:放大側
A2:縮小側
B1、B2:鏡筒
G1、G2:透鏡組
I:光軸
MB:主鏡筒
S:光圈
S1、S2、S3、S4、S5、S6、S7、S8、S9、S10、S11、S12、S13、S14、S15、S16、S17、S18、S19、S20、S21、S22、S23、S24、S25、S26、S27、S28、S29、S30:表面
圖1繪示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投影鏡頭的剖面示意圖。
圖2繪示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投影鏡頭的剖面示意圖。
圖3繪示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投影鏡頭的剖面示意圖。
圖4繪示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投影鏡頭的剖面示意圖。
圖1繪示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投影鏡頭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1,在本實施例中,投影鏡頭100自放大側A1到縮 小側A2依序包括透鏡組G1以及透鏡組G2。
在本實施例中,透鏡組G1(可稱為第一透鏡組)包括4至6片球面透鏡,且透鏡組G1的屈光度為負。詳細來說,透鏡組G1沿光軸I自放大側A1到縮小側A2依序包括透鏡L1(可稱為第一透鏡)、透鏡L2(可稱為第二透鏡)、透鏡L3(可稱為第三透鏡)、透鏡L4(可稱為第四透鏡)、透鏡L5(可稱為第五透鏡)以及透鏡L6(可稱為第六透鏡)。透鏡組G1的透鏡L1至透鏡L6皆為玻璃球面透鏡。此外,透鏡L1至透鏡L6的屈光度分別為正、負、負、負、正、正。
在另一實施例中,透鏡組G1也可由3至5片的球面透鏡組成,例如圖4的投影鏡頭400。
在本實施例中,透鏡組G2(可稱為第二透鏡組)包括4至6片的透鏡。透鏡組G2的屈光度為正,且透鏡組G2的其中一片透鏡為一非球面透鏡。詳細來說,透鏡組G2沿光軸I自放大側A1到縮小側A2依序包括透鏡L7(可稱為第七透鏡)、透鏡L8(可稱為第八透鏡)、透鏡L9(可稱為第九透鏡)以及透鏡L10(可稱為第十透鏡)。透鏡組G2的透鏡L7至透鏡L9皆為玻璃球面透鏡。透鏡L10設計為玻璃非球面透鏡,用以消除光學像差。此外,透鏡L7至透鏡L10的屈光度分別為負、正、正、正。
在另一實施例中,透鏡組G2也可由5至7片透鏡組成,例如圖4的投影鏡頭400。
在本實施例中,透鏡組G1設於鏡筒B1(可稱為第一鏡 筒)內,且透鏡組G2設於鏡筒B2(可稱為第二鏡筒)內。投影鏡頭100更包括主鏡筒MB,且鏡筒B1與鏡筒B2設於主鏡筒MB內。其中,鏡筒B1包覆鏡筒B2,且主鏡筒MB包覆鏡筒B1與鏡筒B2。此外,透鏡組G1與透鏡組G2由一鏡頭鏡筒的最小內徑處區隔。鏡頭鏡筒的最小內徑處例如是在透鏡L6與透鏡L7之間的光圈S的位置。
在一實施例中,投影鏡頭100包括十片透鏡,其屈光度自放大側A1到縮小側A2依序為正、負、負、負、正、正、負、正、正、正。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投影鏡頭100被設計為在紫外光波段有良好光學效果,投影鏡頭100較佳是不具有膠合鏡片。也就是說,投影鏡頭100的透鏡較佳是以機構件維持之間的間距。
在本實施例中,投影鏡頭100在365奈米波長下的透射率大於等於75%。而且,投影鏡頭100的每一透鏡的材質,在365奈米波長且10毫米厚的透射率大於等於80%,使投影鏡頭100適於使用於紫外光波段。
在本實施例中,投影鏡頭100滿足以下的條件式:13≦TTL/H≦21,其中TTL為投影鏡頭100的總長,且H為投影鏡頭100在縮小側A2的一成像面的像高,其中成像面例如是數位微鏡元件150的位置。
在本實施例中,投影鏡頭100的投射比(throw ratio),即投影鏡頭100與在放大側A1的投影畫面的之間距離(投影距離) 相對於投影畫面的寬度的比值,為1.0。
在本實施例中,投影鏡頭100的光圈值(F-number,Fno)為2.2。
在本實施例中,透鏡組G1與透鏡組G2各自在相對於在縮小側A2的一成像面之間的距離為可變的。
在本實施例中,投影鏡頭100的光學畸變像差(Optical Distortion)小於0.25%。
在本實施例中,投影鏡頭100的有效焦距(Effective Focal Length,EFL)大於等於8毫米且小於等於14毫米。
而於本例中,前述的各元件的實際設計可見於下列表一。
Figure 110101963-A0305-02-0007-1
Figure 110101963-A0305-02-0008-2
Figure 110101963-A0305-02-0009-3
請同時參照圖1、表一。具體來說,本實施例中的投影鏡頭100,透鏡L1由放大側A1至縮小側A2依序為表面S3與表面S4,透鏡L2由放大側A1至縮小側A2依序為表面S5與表面S6,依此類推,各元件所對應的表面則不再重複贅述。其中,光圈S與數位微鏡元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150的顯示面分別以表面S15與表面S30來表示,且其曲率半徑為無限大(即為垂直光軸I的平面)。
此外,表一中的間隔為該表面由放大側A1至縮小側A2的下一個表面之間的間隔,例如是,透鏡L1的厚度為2.96E+00毫米,透鏡L1和透鏡L2的距離1.00E-01毫米,透鏡L2的厚度為1.37E+00毫米、透鏡L2和透鏡L3的距離3.36E+00毫米,以此類推而不再重複贅述。
其中,透鏡L1的表面S3的半徑為正,且透鏡L1的表面S4的半徑為0,因此,透鏡L1為平凸透鏡,其中,半徑為正是代表表面的中央朝向放大側A1偏移,如表面S3那樣,此外,半徑為負是代表表面的中央朝向縮小側A2偏移,如表面S11那樣。而透鏡L2的表面S5的半徑為正,透鏡L2的表面S6的半徑為正,且透鏡L2的表面S5的半徑的絕對值小於透鏡L2的表面S6的半徑的絕對值,因此,透鏡L2為凹面朝向縮小側A2的負彎月形透鏡;依此類推,透鏡L3為凹面朝向縮小側A2的負彎月形透鏡; 透鏡L4為平凹透鏡;透鏡L5為凹面朝向放大側A1的正彎月形透鏡;透鏡L6為凹面朝向放大側A1的負彎月形透鏡;透鏡L7為平凹透鏡;透鏡L8為平凸透鏡;透鏡L9為雙凸透鏡;透鏡L10為雙凸透鏡。
在本實施例中,投影鏡頭100的總長(TTL,透鏡L1的表面S3至透鏡L10的表面S23的距離)為76.98毫米。投影鏡頭100的視角(Field of View,FOV)為50.38度,且投影鏡頭100的有效焦距(Effective Focal Length,EFL)為8.37毫米。
在本實施例中,投影鏡頭100的其中兩片透鏡之間的間隔小於等於0.01毫米,且該其中兩片透鏡為非膠合透鏡。例如,透鏡L7與透鏡L8之間的間隔為0.001毫米。由於投影鏡頭100被設計為在紫外光波段有良好光學效果,因此,在投影鏡頭100的間隔小於等於0.01毫米的兩片透鏡中,此兩片透鏡為非膠合透鏡,而較佳是以機構件維持之間的間距。
再者,在本實施例中,可選用尺寸較小的數位微鏡元件150,並配合穿透式平順圖像裝置(transmissive smooth picture,TSP)120來取代既有較高規格的產品,因此可節省成本。其中,穿透式平順圖像裝置120為一平板,可經由振動而使得投影後的影像之畫素點很小程度地暈開,以避免畫素的顆粒狀被使用者觀察出來。
下方表二列出透鏡L10的表面S22與表面S23的二次曲面係數值K與各階非球面係數。非球面多項式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Figure 110101963-A0305-02-0011-4
其中,x為光軸I方向之偏移量(sag),c’是密切球面(Osculating Sphere)的半徑之倒數,也就是接近光軸處的曲率半徑的倒數,K是二次曲面係數,y是非球面高度,即為從透鏡中心往透鏡邊緣的高度。A-G分別代表非球面多項式的各階非球面係數。
Figure 110101963-A0305-02-0011-5
基於上述,由於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投影鏡頭100在365奈米波長下的透射率大於等於75%,因此,投影鏡頭100適於使用於紫外光波段。再者,透鏡組G2包括用以消除光學像差的一非球面透鏡,使投影鏡頭100能提供良好的光學效果。
以下將說明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投影鏡頭,其各元件的實際設計可見於下列表三。
Figure 110101963-A0305-02-0011-6
Figure 110101963-A0305-02-0012-7
Figure 110101963-A0305-02-0013-8
圖2繪示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投影鏡頭的剖面示意圖。同時參考圖2與表三。在本實施例中,投影鏡頭200包括九片透鏡,其屈光度自放大側A1到縮小側A2依序為正、負、負、正、正、負、正、正、正。此外,光圈S設於透鏡L5與透鏡L6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透鏡L1為凹面朝向縮小側A2的正彎月形透鏡;透鏡L2為凹面朝向縮小側A2的負彎月形透鏡;透鏡L3為雙凹透鏡;透鏡L4為凹面朝向放大側A1的正彎月形透鏡;透鏡L5為凹面朝向放大側A1的正彎月形透鏡;透鏡L6為凹面朝向放大側A1的負彎月形透鏡;透鏡L7為凹面朝向放大側A1的正彎月形透鏡;透鏡L8為雙凸透鏡;透鏡L9為雙凸透鏡。
值得一提的是,於表三的實施例,投影鏡頭200的總長為74.47毫米(表三中表面S3至表面S21的間隔數值總合)。投影鏡頭200的視角為50.37度,且投影鏡頭200的有效焦距為8.37毫米。
下方表四列出透鏡L9的表面S20與表面S21的二次曲面係數值K與各階非球面係數,其中非球面方程式可參照上述公式(1)。
Figure 110101963-A0305-02-0014-9
以下將說明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投影鏡頭,其各元件的實際設計可見於下列表五。
Figure 110101963-A0305-02-0014-10
Figure 110101963-A0305-02-0015-11
Figure 110101963-A0305-02-0016-12
圖3繪示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投影鏡頭的剖面示意圖。同時參考圖3與表五。在本實施例中,投影鏡頭300包括十片透鏡,其屈光度自放大側A1到縮小側A2依序為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正。此外,光圈S設於透鏡L5與透鏡L6之間。透鏡L7與透鏡L8之間的間隔為0.001毫米。
在本實施例中,透鏡L1為凹面縮小側A2的正彎月形透鏡;透鏡L2為凹面朝向縮小側A2的負彎月形透鏡;透鏡L3為雙凹透鏡;透鏡L4為雙凸透鏡;透鏡L5為雙凸透鏡;透鏡L6為雙凹透鏡;透鏡L7為平凹透鏡;透鏡L8為平凸透鏡;透鏡L9為雙凸透鏡;透鏡L10為雙凸透鏡。
值得一提的是,於表五的實施例,投影鏡頭300的總長為80.26毫米(表五中表面S3至表面S23的間隔數值總合)。投影鏡頭300的視角為48.00度,且投影鏡頭300的有效焦距為13.00 毫米。
下方表六列出透鏡L10的表面S22與表面S23的二次曲面係數值K與各階非球面係數,其中非球面方程式可參照上述公式(1)。
Figure 110101963-A0305-02-0017-13
以下將說明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投影鏡頭,其各元件的實際設計可見於下列表七。
Figure 110101963-A0305-02-0017-14
Figure 110101963-A0305-02-0018-15
Figure 110101963-A0305-02-0019-16
圖4繪示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投影鏡頭的剖面示意圖。同時參考圖4與表七。在本實施例中,投影鏡頭400包括十片透鏡,其屈光度自放大側A1到縮小側A2依序為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正。此外,光圈S設於透鏡L5與透鏡L6之間。透鏡L7與透鏡L8之間的間隔為0.001毫米。
在本實施例中,透鏡L1為平凸透鏡;透鏡L2為凹面朝向縮小側A2的負彎月形透鏡;透鏡L3為雙凹透鏡;透鏡L4為雙凸透鏡;透鏡L5為雙凸透鏡;透鏡L6為雙凹透鏡;透鏡L7為平凹透鏡;透鏡L8為平凸透鏡;透鏡L9為雙凸透鏡;透鏡L10為雙凸透鏡。
於表七的實施例,投影鏡頭400的總長為76.51毫米(表七中表面S3至表面S23的間隔數值總合)。投影鏡頭400的視角為50.08度,且投影鏡頭400的有效焦距為12.7毫米。
下方表八列出透鏡L10的表面S22與表面S23的二次曲面係數值K與各階非球面係數,其中非球面方程式可參照上述公 式(1)。
Figure 110101963-A0305-02-0020-17
本發明在一些實施例中,投影鏡頭的光圈值>2.2,且光學畸變(Optical Distortion)<0.25%,較佳。而在鏡頭結構中,單片透鏡在365nm波長的光照射下,穿透率>80%,鏡頭無膠合透鏡,且第一透鏡組與第二透鏡組,相對於鏡頭縮小側成像面的距離為可變更佳。
綜上所述,由於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投影鏡頭在365奈米波長下的透射率大於等於75%,因此,投影鏡頭適於使用於紫外光波段。再者,第二透鏡組包括用以消除光學像差的一非球面透鏡,使投影鏡頭能提供良好的光學效果。
雖然本發明以上述實施例作說明,但是對於此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可以在不變更實質條件的情況下作修正,例如,為了增加製造可行性,將一片曲率高且厚度大的透鏡,以二片透鏡取代;或是為了縮小體積、減少成本,將二片透鏡縮 減為一片透鏡。因此,本發明中的透鏡數量,對於此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可以在不變更實質條件的情況下作一般性的調整,而不限於實施例中的透鏡數量。請求項所述的透鏡數量,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從說明書實施例合理預測的等同替代方式或明顯變型方式,並具備相同的性能或用途者。發明保護範圍,仍應視請求項內容而定。
100:投影鏡頭 110、140:蓋玻璃 120:穿透式平順圖像裝置 130:稜鏡 150:數位微鏡元件 L1、L2、L3、L4、L5、L6、L7、L8、L9、L10:透鏡 A1:放大側 A2:縮小側 B1、B2:鏡筒 G1、G2:透鏡組 I:光軸 MB:主鏡筒 S:光圈 S1、S2、S3、S4、S5、S6、S7、S8、S9、S10、S11、S12、S13、S14、S15、S16、S17、S18、S19、S20、S21、S22、S23、S24、S25、S26、S27、S28、S29、S30:表面

Claims (18)

  1. 一種投影鏡頭,包括:自一放大側到一縮小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組以及一第二透鏡組;該第一透鏡組與該第二透鏡組由一鏡頭鏡筒的最小內徑處區隔;該第一透鏡組包括4至6片球面透鏡,且該第一透鏡組的屈光度為負;該第二透鏡組包括4至6片的透鏡,其中一片透鏡為一非球面透鏡,且該第二透鏡組的屈光度為正;以及該投影鏡頭在365奈米波長下的透射率大於等於75%。
  2. 一種投影鏡頭,自一放大側到一縮小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組以及一第二透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組與該第二透鏡組由一鏡頭鏡筒的最小內徑處區隔;該第一透鏡組由3至5片的球面透鏡組成,該第一透鏡組的屈光度為負,且該第一透鏡組設於一第一鏡筒內;該第二透鏡組包括一非球面透鏡,由5至7片透鏡組成,該第二透鏡組的屈光度為正,且該第二透鏡組設於一第二鏡筒內;以及該投影鏡頭在365奈米波長下的透射率大於等於75%。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投影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組設於該第一鏡筒內,該第二透鏡組設於該第二鏡筒內,且該第二鏡筒被該第一鏡筒所包覆。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投影鏡頭,其中更包括一主鏡筒,且該第一鏡筒與該第二鏡筒設於該主鏡筒內。
  5.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的投影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組不包括非球面透鏡。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投影鏡頭,其中該投影鏡頭包括十片透鏡,該十片透鏡滿足以下條件之一:(1)該十片透鏡的屈光度自該放大側到該縮小側依序為正、負、負、負、正、正、負、正、正、正;(2)該十片透鏡的屈光度自該放大側到該縮小側依序為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正。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投影鏡頭,其中該投影鏡頭包括九片透鏡,該九片透鏡的屈光度自該放大側到該縮小側依序為正、負、負、正、正、負、正、正、正。
  8. 如請求項5所述的投影鏡頭,其中該投影鏡頭之該第一透鏡組與該第二透鏡組,相對於在該投影鏡頭的該縮小側的一成像面的距離為可變。
  9. 如請求項5所述的投影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組的透鏡皆為玻璃球面透鏡。
  10. 如請求項5所述的投影鏡頭,其中該投影鏡頭的透鏡皆為玻璃透鏡。
  11. 如請求項5所述的投影鏡頭,其中該投影鏡頭滿足以下的條件式:13≦TTL/H≦21,其中TTL為該投影鏡頭的總長,且H為該投影鏡頭在該縮小側的一成像面的像高。
  12. 如請求項5所述的投影鏡頭,其中該投影鏡頭的投射比為1.0。
  13. 如請求項5所述的投影鏡頭,其中該投影鏡頭的光圈值為2.2。
  14. 如請求項5所述的投影鏡頭,其中該投影鏡頭的光學畸變像差小於0.25%。
  15. 如請求項5所述的投影鏡頭,其中該投影鏡頭不具有膠合鏡片。
  1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投影鏡頭,其中該投影鏡頭的每一透鏡的材質,在365奈米波長且10毫米厚的透射率大於等於80%。
  17. 如請求項5所述的投影鏡頭,其中該投影鏡頭的有效焦距大於等於8毫米且小於等於14毫米。
  18. 如請求項5所述的投影鏡頭,其中該投影鏡頭的其中兩片透鏡之間的間隔小於等於0.01毫米,且該其中兩片透鏡為非膠合透鏡。
TW110101963A 2021-01-19 2021-01-19 投影鏡頭 TWI7784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1963A TWI778498B (zh) 2021-01-19 2021-01-19 投影鏡頭
CN202110436725.5A CN114815465A (zh) 2021-01-19 2021-04-22 投影镜头
US17/577,362 US20220229268A1 (en) 2021-01-19 2022-01-17 Projection len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1963A TWI778498B (zh) 2021-01-19 2021-01-19 投影鏡頭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9966A TW202229966A (zh) 2022-08-01
TWI778498B true TWI778498B (zh) 2022-09-21

Family

ID=82406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1963A TWI778498B (zh) 2021-01-19 2021-01-19 投影鏡頭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29268A1 (zh)
CN (1) CN114815465A (zh)
TW (1) TWI77849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5115A (zh) * 1999-12-02 2001-07-25 株式会社尼康 变焦透镜系统
CN102540412A (zh) * 2010-11-22 2012-07-04 株式会社尼康 光学系统、光学设备和光学系统制造方法
CN103235401A (zh) * 2008-08-13 2013-08-07 株式会社尼康 变焦镜头系统、配备变焦镜头系统的光学设备和用于将变焦镜头系统变焦的方法
TWI410673B (zh) * 2009-01-22 2013-10-01 Young Optics Inc 變焦鏡頭
TW202011070A (zh) * 2018-09-12 2020-03-16 光芒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US10656397B2 (en) * 2015-06-25 2020-05-19 Young Optics Inc. Optical lens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72124U (en) * 2005-01-07 2005-08-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Zoom lens of digital camera
CN107479169B (zh) * 2016-06-07 2020-08-14 佳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定焦投影镜头
TWI664469B (zh) * 2018-07-25 2019-07-01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定焦鏡頭
CN209765153U (zh) * 2019-05-29 2019-12-10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变焦投影镜头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5115A (zh) * 1999-12-02 2001-07-25 株式会社尼康 变焦透镜系统
CN103235401A (zh) * 2008-08-13 2013-08-07 株式会社尼康 变焦镜头系统、配备变焦镜头系统的光学设备和用于将变焦镜头系统变焦的方法
TWI410673B (zh) * 2009-01-22 2013-10-01 Young Optics Inc 變焦鏡頭
CN102540412A (zh) * 2010-11-22 2012-07-04 株式会社尼康 光学系统、光学设备和光学系统制造方法
US10656397B2 (en) * 2015-06-25 2020-05-19 Young Optics Inc. Optical lens system
TW202011070A (zh) * 2018-09-12 2020-03-16 光芒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9966A (zh) 2022-08-01
US20220229268A1 (en) 2022-07-21
CN114815465A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84924B (zh) 目镜光学系统和光学装置
JP4989079B2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画像投射装置
TWI439722B (zh) 定焦鏡頭
JP5455572B2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5486415B2 (ja) 投写用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TWI662291B (zh) 光學鏡頭
CN114859559A (zh) 光学镜头
TWI512329B (zh) 變焦鏡頭
JP2007017984A (ja) 撮像用光学系
JP2007225877A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画像投射装置
TWI658288B (zh) 光學鏡頭
JP5745186B2 (ja) 接眼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9169414A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2006201674A (ja) 広角撮像レンズ
TWI695993B (zh) 定焦鏡頭
US8000023B2 (en) Zoom lens
KR101858645B1 (ko) 광각 렌즈 및 이를 구비한 촬영 장치
JP6219183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003504B2 (ja) 接眼光学系、光学機器
JP2022136208A (ja) 観察装置
JP2009003105A (ja) ファインダー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TWI537595B (zh) Zoom lens
JP2012252253A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TWI407143B (zh) 定焦鏡頭
TWI778498B (zh) 投影鏡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