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7528B - 用於運輸風力渦輪機之組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運輸風力渦輪機之組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7528B
TWI777528B TW110115234A TW110115234A TWI777528B TW I777528 B TWI777528 B TW I777528B TW 110115234 A TW110115234 A TW 110115234A TW 110115234 A TW110115234 A TW 110115234A TW I777528 B TWI777528 B TW I77752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ort
self
transport frame
propelled
suppo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5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10713A (zh
Inventor
彼得 安德森
麥可米爾貝屈 歐爾森
Original Assignee
丹麥商西門子歌美颯再生能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丹麥商西門子歌美颯再生能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丹麥商西門子歌美颯再生能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10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0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75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752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3/00Assembly, mounting or commissioning of wind motors;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wind motor components
    • F03D13/4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wind motor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20/00Application
    • F05B2220/70Applic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 F05B2220/706Applic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n electrical gene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30/00Manufacture
    • F05B2230/60Assembly methods
    • F05B2230/61Assembly methods using auxiliary equipment for lifting or hol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用於將風力渦輪機之組件(1)、尤其是風力渦輪發電機及/或包含風力渦輪發電機的組件運輸至存放位置(19、27)之方法,其中組件(1)安裝在尤其扁平的運輸機架(2)上,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提供一運輸設備(6),包含至少二個長狀可調整高度的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尤其是SPMT單元;將其上安裝有組件(1)之運輸機架(2)定位至運輸設備(6)上,使得平行的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彼此隔開達至少一段預界定之橫側距離(10);使用運輸設備(6)將組件(1)滾裝至已定位至少一個支撐裝置(20)的存放位置(19、27),使得至少一個支撐裝置(20)之至少一部分坐落於一對至少二個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之間;降低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使得運輸機架(2)擱置在至少一個支撐裝置(20)上;由所支撐的運輸機架(2)之下移除運輸設備(6)。

Description

用於運輸風力渦輪機之組件的方法
本發明有關用於運輸風力渦輪機的組件、尤其是風力渦輪發電機及/或包含風力渦輪發電機之組件的方法及系統,其中此組件安裝在尤其是平坦之運輸機架上。
用於風力渦輪機的沉重、緊湊型組件(通常重達數噸)之運輸仍然是一項挑戰。此等沉重組件的範例尤其包括完全組裝的風力渦輪發電機組件(機艙、發電機及轂部)、部分組裝(機艙和發電機)及作為個別組件之轂部、發電機及/或機艙的風力渦輪發電機組件。已知兩種允許在船舶上運輸此組件的一般概念。
第一種概念已知為滾裝/滾卸(roll-on/roll-off;RORO)。於此方法中,組件使用自推進模組化運輸機(SPMT)或其他自推進運輸機滾裝上船舶及自船舶上滾卸。為了能夠施行此操作,將組件安裝在沉重且昂貴之軸隧機架上。
於稱為吊上吊下式(lift-on/lift-off;LOLO)的替代方法中,組件可安裝在較便宜且不太複雜之扁平運輸機架上,然而,於此船舶需要配備起重機等以將機架上的組件吊裝至船舶上。
與LOLO相比,RORO允許較快速之裝載/卸載,這使其成為較便宜的替代方案,然而,扁平機架不適合RORO概念,因為SPMT或另一自推進運輸機不能由沒有軸隧之機架釋放。
本發明之目的係允許在RORO方法中使用未帶軸隧之較便宜的扁平運輸機架。
此目的係藉由提供根據獨立請求項之方法及系統來達成。於附屬請求項中敘述有利的實施例。
在第一態樣中,本發明有關用於將風力渦輪機之組件、尤其是風力渦輪發電機及/或包含風力渦輪發電機的組件運輸至存放位置之方法,其中此組件安裝在尤其扁平的運輸機架上。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提供一運輸設備,包含至少二個長狀可調整高度的自推進運輸機單元,尤其是SPMT單元; 將其上安裝有組件之運輸機架定位至運輸設備上,使得平行的自推進運輸機單元彼此隔開達至少一段預界定之橫側距離; 使用運輸設備將組件滾裝至已定位至少一個支撐裝置的存放位置,使得至少一個支撐裝置之至少一部分坐落於一對至少二個自推進運輸機單元之間; 降低自推進運輸機單元,使得運輸機架擱置在至少一個支撐裝置上; 由所支撐的運輸機架之下移除運輸設備。
關於這一點,橫側距離係在垂直於長狀自推進運輸機單元的縱長方向之水平、橫側方向中的距離。較佳地,雖然平行之自推進運輸器單元彼此隔開達至少預界定的橫側距離,但自推進運輸器單元之前邊緣及/或後邊緣係齊平的,及/或自推進運輸器單元具有相同之長度。
尤其是,待承納在至少一對自推進運輸機單元之間、亦即於藉由橫側距離所跨越的自由空間中之至少一個支撐裝置具有最大預界定的橫側距離之寬度。換句話說,預界定的橫側距離可界定為待坐落於此對自推進運輸機單元之間的至少一個支撐裝置之寬度,尤其另外包含預界定的公差值,此公差值敘述支撐裝置與自推進運輸機單元之間的所需剩餘間隙。
因此,本發明提出以平行方式佈置至少一對自推進運輸器單元,並以使得在那些二個自推進運輸器單元之間產生自由空間的方式,其中當將運輸機架運輸至存放位置時,亦即在前導端或前端,此自由空間至少在所得到之運輸設備的移動方向中係打開/可進出。例如,如果在與前面相反之後端以機械方式連接的至少二個自推進運輸器單元,例如可與叉式升降機相比,得到叉狀構造。藉由相對支撐裝置移動帶有運輸機架及其上之組件的運輸設備,可將支撐裝置承納於自由空間中,使得尤其是扁平之運輸機架可方便地放置在支撐裝置上方。如果現在降低於其上帶有組件的運輸機架,則此運輸機架將擱置在至少一個支撐裝置上。尤其是自推進運輸機單元之運輸設備不再承載運輸機架及組件的負載,且因此再次由於至少一對自推進運輸機單元之間的自由空間係在至少一端部打開之事實,尤其於反轉移動方向之後可由支撐運輸機架之下移除。
換言之,如下所述,具有其自推進運輸機單元、尤其是SPMT的運輸設備係構成為在像「叉式升降機」或完全打開之構造,使得其能以適當製備的支撐裝置定位於其間。以此方式,其上帶有組件之運輸機架一方面可在展開的運輸設備上移動,而於運輸期間允許負載分佈及穩定之支撐,且另一方面,藉由能夠尤其是附加地提供在運輸機架的中心區域中承載負載之中心支撐裝置而穩定地存放於存放位置中,在此通常承載來自風力渦輪機組件的最大負載。以此方式,尤其亦可防止或減少機架之中心區域中的偏轉及/或彎曲。
藉由能夠輕易及穩定之運輸以及於支撐裝置上的輕易及穩定存放,其亦可定位在運輸機架之中心區域中,本發明尤其允許利用具有配備RORO的船舶之低成本的扁平運輸機架。允許於扁平之運輸機架上裝載及卸載風力渦輪機組件,而無需起重機。然而,除了使用於船舶以外,根據第一態樣的方法亦可應用於其他存放位置,例如用於倉庫中之臨時存放等。總之,沒有軸隧的低成本扁平運輸機架可使用在配備用於RORO方法之低成本船舶。在運輸機架上的組件可使用SPMT或類似之自推進運輸機裝卸,而無需起重機。
如於根據本發明的包含運輸設備及至少一個支撐裝置之運輸系統中所見,這些組件在它們的尺寸及功能性中彼此匹配。例如,運輸設備適於構成為使得至少一個支撐裝置之至少一部分裝入至少一對自推進運輸機單元之間的自由空間。亦即,預界定之橫側距離分別等於、尤其是包括公差值、或至少略大於至少一個支撐裝置或其零件的對應寬度。至少一個支撐元件之高度落入可對自推進運輸機單元進行調節的範圍,使得當運輸機架放置在至少一個支撐裝置上方時,此等自推進運輸機單元可調整至較大高度,且當運輸機架將被放置於至少一個支撐元件上或自推進運輸機單元將被定位在仍然支撐於至少一個支撐元件上之運輸機架下方時,此等自推進運輸機單元可調節至較小高度。根據本發明的運輸系統亦可包含尤其是扁平之運輸機架。就此點而言,分別設計至少一個支撐元件的尺寸,且運輸設備可構成為穩定地承載運輸機架。
既然根據本發明之運輸系統將使用於施行根據本發明的任何方法,因此關於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的所有特徵及備考亦應用於根據本發明之運輸系統,且反之亦然。
應注意,自推進運輸器單元的高度可調整性較佳可藉由液壓裝置所提供,然而,亦可採用其他調整手段、例如包含電致動器之那些手段。
關於待運輸的風力渦輪機組件,此組件較佳可包含具有容納在其中之風力渦輪發電機的機艙及轂部。然而,此組件亦可為風力渦輪發電機本身、不帶發電機之機艙或轂部、或具有容納於其中的發電機之機艙。當然,亦可使用本發明的方法及系統來運輸風力渦輪機之其他組件。
當然,運輸設備亦可使用於在稍後的時間點將帶有組件之運輸機架由存放位置運輸離開,或由先前的存放位置運輸以將其運輸至當前存放位置。例如,此一過程可包含以下步驟: 將運輸設備定位於其存放位置中的運輸機架之下,使得至少一個支撐裝置的至少一部分坐落於一對至少二個自推進運輸機單元之間,所述至少二個自推進運輸機單元彼此隔開達至少預界定的橫側距離; 增加自推進運輸機單元之高度,使得運輸機架由至少一個支撐裝置升高並支撐在自推進運輸機上;及 使用運輸設備將運輸機架運輸離開存放位置。
原則上,自推進運輸機單元相對運輸機架的相對定向是任意的,運輸機架較佳具有至少基本上矩形之基底形狀。然而,如果自推進運輸機單元係配置成平行於運輸機架的至少一對平行基底側,則可為有利的。亦即,尤其是,機架具有至少基本上矩形之基底形狀,此基底形狀具有兩對正交的平行基底側,其中自推進運輸機單元佈置成平行於其中一對之基底側。這可在運輸組件時簡化操縱。
如業已簡短討論,自推進運輸機單元可藉由於自推進運輸機單元的後端採用間隔單元以機械方式隔開,或自推進運輸機單元可藉由同步地控制自推進運輸機單元以電子方式隔開。在第一具體實施例中,藉由使用間隔單元作為運輸設備之一部分來實施像叉式升降機的構造。間隔單元可較佳具有等於預界定之橫側距離的寬度,並可在它們之端部耦接至一對自推進運輸機單元的兩者,例如使得形成叉狀佈置及/或就像長U形之形狀。間隔單元以機械方式實現自推進運輸機單元的平行度以及預界定之橫側距離及因此實現此自由空間。
然而,於替代的第二實施例中,一旦已調整界定自由空間之構造,亦可藉由分別控制自推進運輸機單元來以電子方式實現至少預界定橫側距離的此平行度及一致,以用同步方式操作。此同步模式業已得知用於自推進運輸機單元、尤其是SMPT之控制系統。
應注意,獨立於這些二個替代實施例,根據本發明的運輸系統當然可包含用於控制自推進運輸機單元/運輸設備之操作的控制裝置。尤其是,控制裝置或其一部分可為運輸設備之一部分及/或甚至允許自主操作,尤其是當將具有組件的運輸機架驅動至存放位置及/或當存放時由運輸機架之下移除運輸設備時。當然,控制裝置亦可構成為以控制自推進運輸機單元的高度調整手段之操作。
在較佳實施例中,可使用複數個支撐裝置,其中當運輸機架下降至支撐裝置上時,待坐落於此對自推進運輸機單元之間的至少一個支撐裝置在中心地支撐運輸機架,且其中定位該等支撐裝置的至少一者,使得當運輸機架下降至支撐裝置上時,支撐裝置橫側地支撐運輸機架。例如,可使用三個、尤其是長狀支撐裝置,一個支撐裝置中心地支撐運輸機架,而其它二個支撐裝置在側面支撐。於一具體實施例中,尤其是長狀、平行定向之三個支撐裝置定位在存放位置,使得二個自推進運輸機單元的每一者移動進入二個支撐裝置之間的空間。
例如,大致上,樑及/或混凝土塊可使用作為至少一個支撐裝置之至少一者。雖然樑、尤其是包含接口裝置及/或扣持結構以提供運輸機架的更好固持之樑較佳使用於船舶上,但在具有不橫移/不側傾的底板之存放位置中,簡單的混凝土塊可足以提供帶有風力渦輪機組件之運輸機架的牢固站立。
於尤其較佳之實施例中,至少一個支撐裝置的至少一者包含用於將所支撐之運輸機架扣持在其存放位置中的扣持結構及/或用於將所支撐之運輸機架緊固在其存放位置中的緊固手段,尤其是在其與對應機架結構接合及/或承納該對應機架結構之上表面上的突起部。以此方式,尤其是於船舶上,提供具有組件及至少一個支撐裝置之運輸機架的更穩定及牢固之站立。例如,至少一個支撐元件可包含突起部,例如三角形或銷狀突起部,其接合進入凹部、開口、切口或另一機架結構。突起部可較佳為錐形,使得它們可被導引進入對應的機架結構,且在降低運輸機架之同時達成一種自動對齊。附加或替代地,可提供緊固手段,例如機械式連接,像插銷及/或螺栓連接、夾緊連接、鉤子連接等。
於有利的實施例中,尤其是在至少一個支撐裝置上之填隙片元件及/或機械調整手段可使用於為複數個支撐裝置構成預界定、尤其是平衡的支撐負載分佈。尤其是當使用具有複數個支撐表面及/或複數個支撐裝置之支撐裝置時,可存在不均勻的負載分佈,其可導致穩定性降低及/或局部磨損效應。藉由使用填隙片元件及/或機械調整手段、例如可調整之支撐表面,可尤其是關於平衡的負載分佈最佳化負載分佈。例如,在其中使用中心支撐裝置及二個側向支撐裝置之案例中,可於側向支撐裝置上利用填隙片元件或機械調整手段,以確保該負載亦藉由側向支撐裝置所承載,且不僅是藉由中心支撐裝置所承載,在此將坐落風力渦輪機組件、尤其是風力渦輪發電機的重心。
本發明較佳使用於運輸至船舶、尤其是水船上之存放位置,以便能夠使用此船舶以將風力渦輪機組件運輸至目的地、例如裝配場。
因此,在第二態樣中,本發明亦提供用於在船舶上運輸風力渦輪機之組件、尤其是風力渦輪發電機及/或包含風力渦輪發電機的組件之方法。此方法包含: 使用根據第一態樣的方法將組件運輸至船舶上之存放位置;及 將船舶移動至目的地,同時將組件存放於存放位置中。
所使用之船舶尤其可為水船(water vessel)、例如海船(ship)。以此方式,風力渦輪機組件可運輸至海上目的地,在此將裝配風力渦輪機。
於船舶抵達其目的地之後,可施行以下步驟: 在其存放位置中將運輸設備定位於運輸機架之下,使得至少一個支撐裝置的至少一部分坐落於一對至少二個自推進運輸機單元之間,所述至少二個自推進運輸機單元彼此隔開達至少預界定的橫側距離; 增加自推進運輸機單元之高度,使得運輸機架由至少一個支撐裝置升高並支撐在自推進運輸機上; 使用運輸設備由船舶滾卸組件。
如關於第一態樣業已討論者,運輸設備亦可有利地使用於將帶有組件的運輸機架運輸遠離存放位置,例如運輸至卡車上之另一存放或運輸位置或直接運輸至裝配場。
在有利的實施例中,於存放位置中將運輸機架降低至支撐裝置上之後,運輸機架及/或至少一個支撐裝置可藉由附加的鎖固手段鎖固就位。尤其是,運輸機架可尤其藉由插銷或螺栓連接固定到至少一個支撐裝置,例如使用業已提及之緊固手段。替代地或附加地,運輸機架及/或至少一個支撐裝置可向下拉繫至船舶的甲板上,以將運輸機架鎖固在存放位置中。於具體實施例中,運輸機架之至少一個拉繫手段及/或至少一個支撐裝置、尤其是包含D形環及/或切口係使用於將運輸機架及/或至少一個支撐裝置向下拉繫至船舶的甲板上。
圖1係示意性顯示安裝至沒有軸隧的扁平運輸機架2上之風力渦輪機組件1。於此情況下,運輸機架2仍然藉由其生產支腳3所支撐,亦即製備好拾取並運輸至中間的貯藏所、例如倉庫,直至需要風力渦輪機組件1來裝配風力渦輪機。
在此實施例中,風力渦輪機組件1包含業已安裝於其中之風力渦輪發電機的機艙4及轂部5。然而,組件1亦可為風力渦輪發電機本身、機艙4或沒有發電機之轂部5、或在其中容納有發電機的機艙4,但尚未附接之轂部5。
例如,帶有生產支腳3(例如生產樑)的扁平運輸機架2及安裝於其上之組件1可已使用內部運輸移動器系統運輸至拾取位置,例如在中間存放站上的生產設施外側。
於以下圖式中,雖然仍然存在,但為了敘述及解釋之簡單起見,由圖式中大部分省略組件1。
圖2係顯示用於將其上帶有組件1的運輸機架2運輸至存放位置之業已製備的運輸設備6之示意圖。運輸設備6包含二個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在此案例中為SMTP,它們為長狀且兩者具有相同的長度。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係佈置成平行地,並使得它們之前邊緣8以及它們的後邊緣9齊平。平行之自推進運輸機單元8具有界定的橫側距離10,使得於此對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之間建立自由空間11。在圖2中,已使用最小的橫側距離10,其可輕易地藉由使用間隔單元12機械式地提供,此間隔單元將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以機械方式耦接在一起,使得它們平行地定向並具有橫側距離10。然而,其亦可能如所示地佈置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且其後使用同步之操作模式,使得維持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的相對位置及定向。大致上,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之操作可藉由控制裝置13所控制,此控制裝置13亦可藉由連接控制總成14以機械方式包括進入運輸設備6,或可配置為無線地控制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
於圖2所示的配置中,在此使用間隔單元12,可與叉式升降機相比,得到像叉子之幾何形狀,因為自由空間11於一端部15打開,在此案例中,其當運輸帶有組件1的運輸機架2時關於移動方向將為前導端(前端)。因此,間隔單元12在相反端部16、亦即後端連接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
選擇橫側距離10,使得如將稍後解釋之支撐裝置可藉由相對支撐裝置移動運輸設備6而承納於自由空間11中。
為了運輸其上安裝有風力渦輪機組件1的扁平機架2,在製備好如圖2中所示的運輸設備之後,如圖3及圖4中所分別示意性顯示運輸設備6於運輸機架2下方移動的俯視圖及側視圖。如可看出,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在生產支腳3之間的運輸機架2下方移動。
於以下步驟中,如圖5中所說明,為簡單起見僅在圖5中指示,液壓高度調整手段17係藉由控制裝置13所控制,以增加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之高度,因此由生產支腳3向上升高運輸機架2並釋放任何扣持耦接。此過程係藉由箭頭18所指示。
既然現在由生產支腳3釋放於其上安裝有組件1的運輸機架2,其可使用運輸設備6運輸至業已如圖6中所顯示地製備之倉庫中的存放位置19。在存放位置19處,於此案例中為混凝土塊21、21a之複數個支撐元件20業已定位在特定圖案中,具有二個橫側排22及中心定位於那些外排22之間的單一中心混凝土塊21a。
現在,可選自主地控制運輸設備6,使得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根據指示移動方向之箭頭23在支撐裝置20上方移動運輸機架2。由於在前導端15可進出的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之間的自由空間11,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可移動,使得所述混凝土塊21a承納於自由空間11中,如圖7之俯視圖及圖8的側視圖中所指示。現在可再次控制高度調整手段17,以減少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之高度,使得運輸機架2降低至混凝土塊21、21a上,如圖9中所示並藉由箭頭24所指示。既然於倉庫中的存放位置19之底板不移動,像例如在海船上,混凝土塊21、21a足以作為支撐裝置20,用於穩定地、尤其是在更長之時間段內支撐運輸機架2,而其上安裝有風力渦輪機組件1。
尤其是,中心支撐裝置20、亦即混凝土塊21a於運輸機架2及組件1的重心處承納負載,如此防止運輸機架2之下垂、尤其是偏轉及/或彎曲,可由於如相對於圖2所敘述的運輸設備6之有利配置而使用混凝土塊。
一旦運輸機架2已下降至支撐裝置20上,在此案例中為混凝土塊21,運輸設備6可尤其是藉由反轉移動方向而由運輸機架2之下移除,使得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能以自由空間11的打開端15通過混凝土塊21a。
如果稍後將使用風力渦輪機組件1來架設風力渦輪機,則運輸設備6接著可使用於將其上具有風力渦輪機組件1之運輸機架2運輸至船舶上、尤其是船舶上的存放位置。運輸設備6可再次被帶入運輸機架2之下的位置,如業已關於圖3及圖4所討論,其中混凝土塊21不會由於圖2中所示之運輸設備6的配置中之自由空間11而造成任何問題。然後將機架2由混凝土塊21、21a升高,並可運輸至船舶25上,在此案例中為海船,如藉由圖10中的箭頭26所指示。
如圖11中所顯示,船舶25上之存放位置27業已藉由定位三個平行樑28、28a作為支撐裝置20所製備。再者,二個側向支撐裝置20、亦即樑28定位鄰近中心支撐裝置20、亦即樑21a。
圖12顯示長狀樑28的有利具體實施例。如可看出,側樑28在它們之表面上具有突起部29,於此案例中界定用於承納機架2的對應結構特徵之空間。亦即,突起部29形成與對應機架結構接合的扣持結構。中心樑28a亦包含作為扣持結構之三角形突起部30。應注意,突起部29及突起部30兩者可為錐形的,以促進運輸機架2在支撐元件20上之正確對齊,亦於突起部29在它們的內側上之案例下。
樑28亦可具有用於將運輸機架2緊固至樑28、28a的緊固手段,然而,這些緊固手段未顯示在圖12中。再者,如將相對於圖14及圖15所討論,樑28包含機械調整手段以提供平衡之負載分佈。
圖11亦示意性顯示在移動方向31中移動朝存放位置27的運輸設備6。如可看出,每一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係於樑28、28a的其中二者之間移動,使得中心樑28a承納在自由空間11中,不妨礙將運輸機架移動至作為支撐裝置20的樑28、28a上方。
所得配置示意性顯示於圖13及14中,分別提供俯視圖及側視圖。
再次,如果運輸機架2係藉由減少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之高度而降低,則運輸機架2藉由作為支撐裝置20的樑28、28a所支撐,如圖15中所示。運輸設備6、尤其是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不再承載運輸機架2及安裝於其上之組件1的負載並可自由地移除。
在將運輸機架2降低至樑28上之前或期間,可最佳化至樑28、28a的負載分佈。可採用機械調整手段32,其可形成至少側樑28之一部分,以調整支撐表面及/或扣持結構(突起部29、30)的高度。然而,如圖14中所指示,可附加地或替代地使用填隙片元件33。以此方式,負載不僅藉由中心樑28a所支承,而且亦藉由側樑28所支承。
現在例如可再次將運輸設備6驅動離開,以收集具有製備用於酬載量之風力渦輪機組件1的下一運輸機架2。所得配置示意性顯示在圖16中且用於圖17中示範具體實施例。在圖17之實施例中,作為扣持結構的突起部29承納作為機架結構之機架2的橫樑34。
如圖18中所示,具有風力渦輪機組件1之運輸機架2可藉由繩索35拉繫至船舶甲板36上,於此尤其是在橫樑34處可使用機架2的對應拉繫手段、例如D形環及/或切口。
應當注意,尤其是另外亦可能藉由機械鎖固手段、例如插銷及/或螺栓連接將運輸機架2固定至樑28、28a。
為了於船舶25之目的地卸載具有組件1之運輸機架2,可再次採用運輸設備6,如業已敘述者。
儘管已參考較佳實施例詳細敘述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不受限於所揭示的範例,技術人員能夠由此得出其他變動而未脫離本發明之範圍。
1:風力渦輪機組件 2:運輸機架 3:生產支腳 4:機艙 5:轂部 6:運輸設備 7:運輸機單元 8:前邊緣 9:後邊緣 10:橫側距離 11:自由空間 12:間隔單元 13:控制裝置 14:控制總成 15:一端部 16:相反端部 17:高度調整手段 18:箭頭 19:存放位置 20:支撐元件 21:混凝土塊 21a:混凝土塊 22:橫側排 23:箭頭 24:箭頭 25:船舶 26:箭頭 27:存放位置 28:平行樑 28a:平行樑 29:突起部 30:突起部 31:移動方向 32:機械調整手段 33:填隙片元件 34:橫樑 35:繩索 36:船舶甲板
本發明之其他目的及特徵將由以下結合附圖所考量之詳細敘述而變得明顯。然而,附圖只是僅為說明之目的而設計之原理草圖,且不限制本發明。附圖顯示: 圖1係具有安裝在其上的風力渦輪機組件之運輸機架,並藉由生產支腳所支撐; 圖2係用於將運輸機架運輸至存放位置的製備好之運輸設備; 圖3係顯示在運輸機架下方將運輸設備定位於其生產支腳上的示意性俯視圖; 圖4係圖3之情況的示意性側視圖; 圖5係圖4之藉由運輸設備升高運輸機架之後的示意性側視圖; 圖6係製備包含作為支撐設備之混凝土塊的支撐裝置; 圖7係顯示定位在圖6之支撐設備上方的運輸機架之示意性俯視圖; 圖8係圖7的情況之示意性側視圖; 圖9係圖8的在將運輸機架降低至支撐設備上之後的示意性側視圖; 圖10係運輸進入船舶之運輸機架; 圖11係顯示作為船舶及運輸設備上的支撐設備之三個樑的所製備支撐裝置之示意性俯視圖; 圖12係圖11的樑之具體實現; 圖13係顯示定位於圖11的支撐設備上方之運輸機架的示意性俯視圖; 圖14係圖13之情況的示意性側視圖; 圖15係圖14之在將運輸機架降低至支撐設備上之後的示意性側視圖; 圖16係圖15之在移除運輸設備之後的情況之示意性俯視圖; 圖17係圖16的情況下之具體實施例的立體圖;及 圖18係圖17之向下拉繫至船舶的甲板之具體實施例。
6:運輸設備
7:運輸機單元
11:自由空間
12:間隔單元
14:控制總成
20:支撐元件
27:存放位置
28:平行樑
28a:平行樑
31:移動方向

Claims (11)

  1. 一種用於將風力渦輪機之組件(1)運輸至存放位置(19、27)之方法,其中該組件(1)安裝在扁平的運輸機架(2)上,該運輸機架(2)具有矩形的基底形狀,該基底形狀具有正交的二對平行基底側,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提供一運輸設備(6),包含至少二個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該等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之每一者係為長狀的且高度可調整的,該運輸設備(6)係被構造成叉狀構造,使得該等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係藉由在該等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的後端(16)採用間隔單元(12)以機械方式隔開;將其上安裝有該組件(1)之運輸機架(2)定位至該運輸設備(6)上,使得該等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彼此隔開達至少一段預界定之橫側距離(10);使用該運輸設備(6)將該組件(1)滾裝至已定位長狀且平行定向的三個支撐裝置(20)的存放位置(19、27),使得該等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之每一者移動進入該三個支撐裝置(20)中二個相鄰者之間的空間;降低該等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使得該運輸機架(2)擱置在該三個支撐裝置(20)上;由該運輸機架(2)之下移除該運輸設備(6)。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組件(1)是風力渦輪發電機及/或包含風力渦輪發電機的組件。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等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佈置成平行於該運輸機架(2)的二對平行基底側中的其中一對平行基底側。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三個支撐裝置(20)中的一個支撐裝置係被定位於該等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之間且當該運輸機架下降至該三個支撐裝置(20)上時在中心地支撐該運輸機架(2),且其中定位該三個支撐裝置(20)中的其他二個支撐裝置,使得當該運輸機架下降至該三個支撐裝置(20)上時,該三個支撐裝置(20)中的其他二個支撐裝置橫側地支撐該運輸機架(2)。
  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樑(28、28a)及/或混凝土塊(21、21a)係使用作為該三個支撐裝置(20)的至少一者。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三個支撐裝置(20)的至少一者包含用於扣持所支撐之運輸機架(2)的扣持結構及/或用於將所支撐之運輸機架(2)緊固在其存放位置(19、27)中的緊固手段。
  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填隙片元件(33)及/或機械調整手段(32)係使用於為該等複數個支撐裝置(20)構成平衡的支撐負載分佈。
  8. 一種用於在船舶(25)上運輸風力渦輪機之組件(1)之方法,包含:使用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方法將該組件(1)運輸至該船舶(25)上的存放位置(27);及 將該船舶(25)移動至目的地,同時將該組件(1)存放於該存放位置(27)中。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在該船舶(25)抵達其目的地之後,施行以下步驟:在其存放位置(27)中將該運輸設備(6)定位於該運輸機架(2)之下,使得該三個支撐裝置(20)中的一個支撐裝置位於該等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之間,該等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彼此隔開達至少該預界定的橫側距離(10);增加該等自推進運輸機單元(7)之高度,使得該運輸機架(2)自該三個支撐裝置(20)被抬升並支撐在該等自推進運輸機(7)上;使用該運輸設備(6)由該船舶(25)滾卸該組件(1)。
  10. 如請求項8或9之方法,其中於該存放位置(27)中在將該運輸機架(2)降低至該三個支撐裝置(20)上之後,該運輸機架(2)係藉由附加的鎖固手段連接固定到該三個支撐裝置(20),及/或該運輸機架(2)及/或該三個支撐裝置(20)向下拉繫至該船舶(25)之甲板(36)。
  11.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中該運輸機架(2)及/或該三個支撐裝置(20)的至少一個拉繫手段係使用於將該運輸機架(2)及/或該三個支撐裝置(20)向下拉繫至該船舶(25)的甲板(36)。
TW110115234A 2020-04-28 2021-04-28 用於運輸風力渦輪機之組件的方法 TWI7775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171804.6A EP3904675A1 (en) 2020-04-28 2020-04-28 Methods and system for transporting a component of a wind turbine
EP20171804.6 2020-04-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0713A TW202210713A (zh) 2022-03-16
TWI777528B true TWI777528B (zh) 2022-09-11

Family

ID=70480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5234A TWI777528B (zh) 2020-04-28 2021-04-28 用於運輸風力渦輪機之組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86292B2 (zh)
EP (1) EP3904675A1 (zh)
CN (1) CN113565695A (zh)
TW (1) TWI7775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02215A1 (en) * 2021-12-22 2023-06-28 Nordex Energy Spain, S.A.U. System for handling a nacelle of a wind turbine and related method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056740A1 (en) * 2018-08-14 2020-02-20 Lamprell Energy Ltd. Grillag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ing and Making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46567B2 (ja) * 2000-07-19 2010-04-07 山九株式会社 重量構造物の搬送方法
ES2764375T3 (es) * 2013-12-30 2020-06-03 Vestas Wind Sys As Mejoras relacionadas con la manipulación de componentes, en particular la manipulación de componentes de turbina eólica
CN109996958B (zh) * 2016-11-11 2021-08-24 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公司 运输组件
CN207241559U (zh) * 2017-08-02 2018-04-17 田承泰 Spmt车辆用的塔筒固定装置及运输系统
DK3617499T3 (da) * 2018-08-29 2022-12-12 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 As Transportering af en vindmøllekomponent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056740A1 (en) * 2018-08-14 2020-02-20 Lamprell Energy Ltd. Grillag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ing and Mak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86292B2 (en) 2023-06-27
TW202210713A (zh) 2022-03-16
US20210332794A1 (en) 2021-10-28
EP3904675A1 (en) 2021-11-03
CN113565695A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83652A (en) Engine mounting and transportation apparatus
US914486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wind turbine tower sections
CN106414998B (zh) 塔架分段
CN108569620B (zh) 抓取器和具有至少一个抓取器的吊梁
CN111867362B (zh) 保护结构的建造方法及其建造套件
US20050225104A1 (en) System for handling containers
US8932000B2 (en) Methods for positioning a large load into a transport position and for positioning a large load into a storage position, trailer and/or lorry
CN105620673A (zh) 用于在运输船上运输风力涡轮机塔架段的系统和方法
TWI777528B (zh) 用於運輸風力渦輪機之組件的方法
US2011029996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a nacelle of a wind turbine
US9701235B2 (en) Method of mounting a wind turbine
US3178216A (en) Cargo pallet construction
KR101820768B1 (ko) 레일 이동형 계단 운용 대차
KR100868843B1 (ko) 컨테이너 화물의 하역 및 선적시스템
US20230137516A1 (en) Mobile lif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porting a component of a wind turbine
US20190241379A1 (en)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standardised containers between a container ship and a quay
US20040160085A1 (en) External support structure for use in the transporting of a house
JP2011173526A (ja) バージ船、roモジュールの組み立てシステム、roモジュールの組み立て方法
JP4131733B2 (ja) ロケット整備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ロケット起立支援装置
EP4202215A1 (en) System for handling a nacelle of a wind turbine and related methods
JP5322506B2 (ja) 重量物の運搬システムおよび運搬方法
KR102615496B1 (ko) 사용후 핵연료 금속 및 콘크리트 운반 또는 저장 용기 공용 운반 시스템
US11465863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ving containers between vehicles and platforms
CN218708621U (zh) 一种多功能轧机机架吊具
JP3408756B2 (ja) コンテ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