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7054B - 針織物品 - Google Patents

針織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7054B
TWI777054B TW108110574A TW108110574A TWI777054B TW I777054 B TWI777054 B TW I777054B TW 108110574 A TW108110574 A TW 108110574A TW 108110574 A TW108110574 A TW 108110574A TW I777054 B TWI777054 B TW I77705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row
loop
weft
doub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0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3946A (zh
Inventor
曾煥智
Original Assignee
雁丞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雁丞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雁丞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JP20190912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JP6878497B2/ja
Priority to CN201910401978.1A priority patent/CN110499568A/zh
Priority to KR1020190057759A priority patent/KR102184635B1/ko
Priority to EP19175064.5A priority patent/EP3575460A3/en
Priority to US16/415,036 priority patent/US20190368083A1/en
Publication of TW2020039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39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70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7054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所提供之針織物品,係包含有彼此相鄰之單列與雙列,其中,該單列具有以一第一紗線以針織形成之單列緯圈,而該雙列則具有以一第二紗線以針織形成之雙列緯圈,並使該雙列緯圈以間隔預設數量空針數地套疊於該單列緯圈上,同時使該單列緯圈於針織成型時之喂紗張力大於該雙列緯圈形成時之喂紗張力,以及使該第一紗線含有疏水性纖維而該第二紗線則含有纖維素長纖。

Description

針織物品
本發明係與紡織技術有關,特別是關於一種針織物品,其係具有較佳之立體狀態,而可達成更佳之透氣功效者。
按,涼感衣雖可將降低穿著之悶熱感,但由於其大都採用疏水性材料作為纖維之主要成分,因此,在穿著後易堆積靜電,造成穿著時之不適,而棉質等纖維素長纖雖具有與人體肌膚較佳之親合性,但其在吸收汗水後若未能獲得適當之散逸時,將反而造成人體穿著上之不適,因此,如何將疏水性纖維與纖維素長纖併用作為如涼感衣之紗線構造,仍有其研究之必要。
再者,發熱衣係大多採用聚丙烯酸酯(Acrylate)作為纖維之主要成分,其主要係將人體放出的水蒸氣阻隔於衣服內,再透過纖維將人體放出的水蒸氣凝結成水時所放出的熱量,藉以達到保暖效果。但是,在纖維吸收水分後若未能獲得適當之散逸時,則會浸濕發熱衣,反而造成穿著時有不舒服的悶濕感;但如果沒有適當保濕,反而造成燥熱感。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具有排濕保暖濕度調節的衣料,確有改良之處。
因此,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即係在提供一種針織物品,其係以疏水性纖維與纖維素長纖作為紗線之成分,並藉由特定之針織方法,提高織物本身之立體程度,以利於空氣之流通,達到降溫之效果者。
緣是,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之針織物品,係包含有彼此相鄰之單列與雙列,其中,該單列具有以一第一紗線以針織形成之單列緯圈,而該雙列則具有以一第二紗線以針織形成之雙列緯圈,並使該雙列緯圈以間隔預設數量空針數地套疊於該單列緯圈上,同時使該單列緯圈於針織成型時之喂紗張力大於該雙列緯圈形成時之喂紗張力,以及使該第一紗線含有疏水性纖維而該第二紗線則含有纖維素長纖。
藉由相異列緯圈形成時之不同喂紗張力,係可使單列與雙列所形成之緯圈彼此間具有較大之高度落差,從而提高織物表面之突出高度差,以提高織物整體之立體程度,以及相異列間之較大凹凸狀態,而可增加空氣之流通以提高織物之透氣性。
而為進一步增加織物之立體程度,係可使該第一紗線及/或該第二紗線具有彈性纖維,以提高緯圈之收縮程度,進一步使織物獲得更大之凹凸立體程度表現。
再就上述之喂紗張力而言,其於該單列緯圈形成時係
Figure 02_image001
,而於該雙列緯圈形成時係
Figure 02_image003
,如不使用張力送紗器可介於0.3克至0.5克間。
另外就該第一紗線與該第二紗線之粗細程度比而言,係使該第一紗線與該第二紗線之支數比介於0.5:1至1.3:1之間。
再者,為獲得較佳之穿著舒適感,係可使該雙列緯圈之環大於該單列緯圈之環,從而使該第二紗線之針織狀態相對於該第一紗線而言更為鬆散。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即係在提供一種針織物品,其係以疏水性纖維與纖維素長纖作為紗線之成分,並藉由特定之針織方法,加上毛圈沉片起毛,提高織物本身之立體程度,使紗線之間的空隙能保留空氣,達到保暖之效果者。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之針織物品,係包含有:一單列,具有以一第一紗線以針織形成之單列緯圈;一雙列,係相鄰於該單列,具有一第二紗線以針織形成之雙列緯圈,並使該雙列緯圈以間隔預設數量空針數地套疊於該單列緯圈上;一第三紗線,係使用毛圈沉片加疊於該第一紗線或該第二紗線上,並於針織形成緯圈時,使該第三紗線之環係對應大於該第一紗線之環或該第二紗線之環;且使該第一紗線含有疏水性纖維,而該第二紗線則含有纖維素長纖,該第三紗線含有疏水性纖維。
而為進一步增加織物之立體程度,係可使該第一紗線及/或該第二紗線具有彈性纖維,以提高緯圈之收縮程度,進一步使織物獲得更大之凹凸立體程度表現。
再就上述之喂紗張力而言,該單列緯圈時之喂紗張力係
Figure 02_image005
,而該雙列緯圈時之喂紗張力係
Figure 02_image007
,且第三紗線喂紗張力係
Figure 02_image009
。藉由相異列緯圈形成時之不同喂紗張力,係提高織物整體之立體程度,以及相異列間之較大凹凸狀態,而可增加空氣之流通以提高織物之透氣性。
另外就該第一紗線與該第二紗線之粗細程度比而言,係使該第一紗線與該第二紗線之支數比介於1:1至1.3:1之間,該第三紗線與該第二紗線之支數比介於0.5:1至1.3:1之間。
首先,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四圖所示,在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所提供之針織物品(10),其係為緯編之針織物,而沿著經向方向依序交錯排列有彼此以環圈相互套疊之多數單列(11)與多數之雙列(12),並使該些單列(11)係由第一紗線(20)進行針織,而該些雙列(12)則係由不同之第二紗線(30)進行針織者,惟關於緯編針織之方法乃屬一般之習知技術,且為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業已知悉者,因此,本發明及本實施例自無需就該等習知技術再為冗陳,但就涉及本發明之技術特徵者,則予以詳細敘明如后。
其中,該些單列(11)與該些雙列(12)在分別以該第一紗線(20)與該第二紗線(30)以圓編機進行針織時,係使該第一紗線(20)之喂紗張力大於該第二紗線(30)之喂紗張力,從而使其所分別形成之單列緯圈與雙列緯圈各具有不同之緊密程度,具體來說,在較大喂紗張力進行針織所形成之該些單列(11)在結構上較為緊密,而以較小喂紗張力進行針織所形成之該些雙列(12)在結構上則相對較為鬆散。
同時,為避免結構鬆散之該些雙列(12)與該些單列(11)間因喂紗張力差異,造成雙列緯圈過度堆積於單列緯圈上,因此,於針織形成該些雙列(12)時,係以間隔預設數量之空針數進行針織者,且空針之數量與位置並可依據實際之需求而作變動,例如使空針數量介於1至3針,並使彼此最近之兩個雙列(12)間,空針位置為交錯之狀態,藉以保持針織物品整體之平整程度,同時增加孔隙,以提高透氣之效果。
其中,於本實施例中所設定之喂紗張力,係於利用一張力送紗器形成該些單列緯圈時,對該第一紗線施加
Figure 02_image009
之喂紗張力,而在利用該張力送紗器形成該些雙列(12)緯圈時,則對該第二紗線所施加
Figure 02_image011
之喂紗張力,如不使用張力送紗器可介於0.3克至0.5克間,同時使該些雙列緯圈之環的尺寸大於該些單列緯圈之環的尺寸,另外,該第一紗線(30)在線體粗細的大小上與該第二紗線(20)之支數比係可被限定為介於0.5:1至1.3:1之間。
藉由上述技術,係可使該針織物品(10)具有相對於習知技術在構造上更為立體之表現,使得織物表面突出的最高點與最低點間的差值介於0.022公釐至0.44公釐間,同時藉由該些雙列(12)與該些單列(11)之構成,使織物具有凹凸及良好的透氣效果。
進一步所需再加以提出說明者係,該第一紗線(20)除可選用如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或尼龍等疏水性纖維(21)外,亦可加入彈性纖維(22),相同地,該第二紗線(30)則可選用棉、麻或螺縈等纖維素長纖(31)外,亦可加入彈性纖維(32),避免織物過於鬆散。其中,纖維素長纖(31)更能調節水氣,以防止靜電產生。
此外,該第二紗線(30)所包含的纖維素長纖(31)與彈性纖維(32)之間亦可依據實際之需求改變空針之數量與位置,舉例來說,在第一圖及第六圖中,該第二紗線(30)之纖維素長纖(31)與彈性纖維(32)間的空針之數量與位置皆相同,而該彈性纖維(32)收縮後,使該纖維素長纖(31)凹凸明顯,達到提高織物整體之立體程度及透氣性;而在第五圖及第七圖中,該第二紗線(30)之彈性纖維(32)並不隨著該第二紗線(30)之纖維素長纖(31)以間隔預設數量之空針數進行針織,使得該纖維素長纖(31)係呈略為凹凸的狀態。
據此,本發明所提供之針織物品(10)係可將與人體肌膚親和之纖維素長纖織入織物中,並透過使之相對於其他針織組織較為鬆散之構造,令該等素材得以相對地浮凸於織物用以與人體肌膚接觸之表面上,以達到舒適之穿著感受,同時並兼具有良好的透氣功效。
如第八圖至第九圖所示,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的主要差異在於針織物品(10A)更包括有一含有疏水性纖維之第三紗線(40),係使用毛圈沉片加疊於該第一紗線(20A)或該第二紗線(30A)上,並於針織形成緯圈時,使該第三紗線(40)之環係對應大於該第一紗線(20A)或該第二紗線(30A);具體來說,該第三紗線(40)與該第一紗線(20A)彼此係以相鄰連接方式或纏繞連接方式而對應組合形成該單列緯圈,或是該第三紗線(40)與該第二紗線(30A)彼此係以相鄰連接方式或纏繞連接方式而對應組合形成該雙列緯圈。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三紗線(40)所包含外徑較大之環係交疊於該第二紗線(30A)上,並以針織形成之雙列緯圈。
再者,以圓編機針織形成該雙列緯圈時,使該第三紗線(40)之環係對應大於該第二紗線(30A)之環,且環的大小與尺寸並可依據實際之需求而作變動,其中,該第二紗線(30A)之環在結構上係作為紗線間相互套疊固定之用,而該第三紗線(40)之環則作為提高針織物品(10A)蓬鬆程度之用,具體來說,於彼此最近的兩個環之間具有較大之高度落差,意即該第三紗線(40)之環的局部係相對遠離該第二紗線(30A)之環所在的平面,從而提高織物表面之突出高度差,以提高織物整體之立體程度,同時於紗線之間增加作為保留空氣的空隙,以提高保暖之效果。在其他的實施態樣中,該第三紗線(40)所包含外徑較大之環係交疊於該第一紗線(20A)上,並以針織形成之單列緯圈,且使該第三紗線(40)之環係對應大於該第一紗線(20A)之環,同樣用以增加織物整體之立體程度,達到提高保暖之效果;此外,該第一紗線(20A)所包含的疏水性纖維(21A)與彈性纖維(22A)之間也可依據實際之需求改變空針之數量與位置(如第十一圖至第十三圖所示)。
其中,於本實施例中所設定之喂紗張力,係於利用該張力送紗器形成該些單列緯圈時,對該第一紗線(20A)施加約介於
Figure 02_image005
之喂紗張力,而在利用該張力送紗器形成該些雙列緯圈時,則對該第二紗線(30A)所施加
Figure 02_image007
喂紗張力,如不使用張力送紗器可介於0.3克至0.5克間,並且第三紗線喂紗張力係
Figure 02_image007
。藉此,使得該些雙列緯圈之環與該些單列緯圈之環的尺寸皆可依據實際需求來改變。
另外,在線體粗細的大小上,該第一紗線(20A)相對於該第二紗線(30A)之支數比為1:1至1.3:1之間,該第三紗線(40)與該第二紗線(30A)之支數比介於0.5:1至1.3:1之間。
據此,本發明所提供之針織物品(10A)係可將與人體肌膚親和之纖維素長纖入織物中,再加上毛圈沉片起毛,能具有較為蓬鬆且透氣之構造,除了令該等素材得以相對地浮凸於織物用以與人體肌膚接觸之表面上,以達到舒適之穿著感受之外,同時使紗線之間的空隙能保留空氣,而兼具有良好的保暖及排濕調節功效。
(10)、(10A)‧‧‧針織物品(11)‧‧‧單列(12)‧‧‧雙列(20) 、(20A)‧‧‧第一紗線(21)、(21A)‧‧‧疏水性纖維(22)、(22A)彈性纖維(30)、(30A)第二紗線(31)、(31A)‧‧‧纖維素長纖(32)、(32A)‧‧‧彈性纖維(40)‧‧‧第三紗線
第一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針織圖一,其顯示雙列係以間隔1個空針的數量進行針織。 第二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局部背視圖。 第三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實物之局部顯微相片,係顯示正面之狀態。 第四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實物之局部顯微相片,係顯示背面之狀態。 第五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針織圖二,其顯示第二紗線之纖維素長纖係以間隔1個空針的數量進行針織,而第二紗線之彈性纖維並不空針而直接進行針織。 第六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針織圖三,其顯示雙列係以間隔3個空針的數量進行針織。 第七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針織圖四,其顯示第二紗線之纖維素長纖係以間隔3個空針的數量進行針織,而第二紗線之彈性纖維並不空針而直接進行針織。 第八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針織圖一,其顯示第三紗線所包含外徑較大之環係交疊於第二紗線上,且雙列係以間隔1個空針的數量進行針織。 第九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局部背視圖。 第十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實物之局部顯微相片,係顯示正面之狀態。 第十一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針織圖二,其顯示第三紗線所包含外徑較大之環係交疊於第一紗線上,且第二紗線之纖維素長纖係以間隔1個空針的數量進行針織,而第二紗線之彈性纖維並不空針而直接進行針織。 第十二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針織圖三,其顯示第三紗線所包含外徑較大之環係交疊於第一紗線上,且雙列係以間隔3個空針的數量進行針織。 第十三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針織圖四,其顯示第三紗線所包含外徑較大之環係交疊於第一紗線上,且第二紗線之纖維素長纖係以間隔3個空針的數量進行針織,而第二紗線之彈性纖維並不空針而直接進行針織。
(11)‧‧‧單列
(12)‧‧‧雙列
(20)‧‧‧第一紗線
(21)‧‧‧疏水性纖維
(22)‧‧‧彈性纖維
(30)‧‧‧第二紗線
(31)‧‧‧纖維素長纖
(32)‧‧‧彈性纖維

Claims (16)

  1. 一種針織物品,包含有:一單列,具有以一第一紗線以針織形成之單列緯圈;一雙列,係相鄰於該單列,具有以一第二紗線以針織形成之雙列緯圈,並使該雙列緯圈以間隔預設數量空針數地套疊於該單列緯圈上,且該單列緯圈與該雙列緯圈係以非疊紗地於同一平面上彼此相互交錯排列;且使該第一紗線含有疏水性纖維,而該第二紗線則含有纖維素長纖,並於針織形成該單列緯圈與該雙列緯圈時,使該單列緯圈形成時之喂紗張力大於該雙列緯圈形成時之喂紗張力,致使該雙列緯圈的環大於該單列緯圈的環;其中,針織形成該雙列緯圈時之喂紗張力係介於0.3克至0.5克間;其中,該第二紗線係更包含有一彈性纖維。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針織物品,其中,針織形成該單列緯圈時之喂紗 張力係
    Figure 108110574-A0305-02-0012-1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針織物品,其織物表面之突出之最高點與突出之最低點差異值係介於0.022公釐至0.44公釐間。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針織物品,其中,該第一紗線相對於該第二紗線之支數比為0.5:1至1.3:1。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針織物品,其中,該雙列緯圈之環係大於該單列緯圈之環。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針織物品,其中,該第一紗線係更包含有一彈性纖維。
  7. 如請求項1、5或6所述之針織物品,其中,該單列緯圈係間隔有預設數量之空針數。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針織物品,其中,該雙列緯圈之空針數係為1、2或3針。
  9. 一種針織物品,包含有:一單列,具有以一第一紗線以針織形成之單列緯圈;一雙列,係相鄰於該單列,具有一第二紗線以針織形成之雙列緯圈,並使該雙列緯圈以間隔預設數量空針數地套疊於該單列緯圈上,且該單列緯圈與該雙列緯圈係以非疊紗地於同一平面上彼此相互交錯排列;一第三紗線,係使用毛圈沉片加疊於該第一紗線或該第二紗線其中一者上,並於針織形成緯圈時,使該單列緯圈形成時之喂紗張力大於該雙列緯圈形成時之喂紗張力,致使該雙列緯圈的環大於該單列緯圈的環,並使該第三紗線之環係對應大於該第一紗線之環或該第二紗線之環;且使該第一紗線含有疏水性纖維,而該第二紗線則含有纖維素長纖,該第三紗線含有疏水性纖維;其中,針織形成該針織形成該雙列緯圈時之喂紗張力係介於0.3克至0.5克間;其中,該第二紗線係更包含有一彈性纖維。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針織物品,其中,該第三紗線喂紗張力係
    Figure 108110574-A0305-02-0013-2
  11. 如請求項9或10所述之針織物品,其中,針織形成該單列緯圈時 之喂紗張力係
    Figure 108110574-A0305-02-0013-3
  12. 如請求項9所述之針織物品,其織物表面之突出之最高點與突出之最低點差異值係介於0.022公釐至0.44公釐間。
  13. 如請求項9所述之針織物品,其中,該第一紗線相對於該第二紗線之支數比為1:1至1.3:1之間,該第三紗線與該第二紗線之支數比介於0.5:1至1.3:1之間。
  14. 如請求項9所述之針織物品,其中,該第一紗線係更包含有一彈性纖維。
  15. 如請求項9、13或14所述之針織物品,其中,該單列緯圈係間隔有預設數量之空針數。
  16. 如請求項9所述之針織物品,其中,該雙列緯圈之空針數係為1、2或3針。
TW108110574A 2018-05-18 2019-03-27 針織物品 TWI7770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91231A JP6878497B2 (ja) 2018-05-18 2019-05-14 編地
CN201910401978.1A CN110499568A (zh) 2018-05-18 2019-05-15 针织物品
KR1020190057759A KR102184635B1 (ko) 2018-05-18 2019-05-17 편직물품
EP19175064.5A EP3575460A3 (en) 2018-05-18 2019-05-17 Knitted fabric
US16/415,036 US20190368083A1 (en) 2018-05-18 2019-05-17 Knitted Good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7045 2018-05-18
TW107117045 2018-05-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3946A TW202003946A (zh) 2020-01-16
TWI777054B true TWI777054B (zh) 2022-09-11

Family

ID=69942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0574A TWI777054B (zh) 2018-05-18 2019-03-27 針織物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7705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66284B (en) * 1998-01-19 2001-12-01 Asahi Chemical Ind Lint-free wiper
CN1820098A (zh) * 2003-08-14 2006-08-16 旭化成繊维株式会社 纱线
WO2012049870A1 (ja) * 2010-10-12 2012-04-19 旭化成せんい株式会社 多層構造編地
TW201713815A (zh) * 2015-09-28 2017-04-16 Asahi Chemical Ind 多層構造圓形編織物
WO2017209006A1 (ja) * 2016-05-31 2017-12-07 花王株式会社 長繊維不織布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66284B (en) * 1998-01-19 2001-12-01 Asahi Chemical Ind Lint-free wiper
CN1820098A (zh) * 2003-08-14 2006-08-16 旭化成繊维株式会社 纱线
WO2012049870A1 (ja) * 2010-10-12 2012-04-19 旭化成せんい株式会社 多層構造編地
CN103154344A (zh) * 2010-10-12 2013-06-12 旭化成纤维株式会社 多层结构针织坯布
TW201713815A (zh) * 2015-09-28 2017-04-16 Asahi Chemical Ind 多層構造圓形編織物
WO2017209006A1 (ja) * 2016-05-31 2017-12-07 花王株式会社 長繊維不織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3946A (zh) 2020-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15271B2 (en) Wet-activated cooling fabric
CA2904754C (en) Seamless silhouette with engineered insulation property
CN101410039B (zh) 用于粘弹性泡沫床垫的罩
CN104168970B (zh) 透气图案技术以及纤度差分区衣服
US11639567B2 (en) Wet-activated cooling fabric
US20220258450A1 (en) Multi-layer apparel and accessory construction for cooling and ventilation
CN103710998B (zh) 一种具有动态吸附及转移功能的多孔材料的设计原理及制作方法
JP5718682B2 (ja) タイツ
TWI777054B (zh) 針織物品
TW202003938A (zh) 疊紗與夾入織物
CN208121304U (zh) 一种速干针织面料
CN108866777A (zh) 一种双层空气层纯分离随型裁面料
JP6878497B2 (ja) 編地
CN212895218U (zh) 一种具有波纹毛圈且穿着舒适不易变形的针织上衣
CN218539966U (zh) 一种多重保暖结构针织内衣面料
JPH1037052A (ja) 衣料用帯状テープおよびその製法
JP3907718B2 (ja) 通気性着物用腹部、腰部体型補整パット
US20240215669A1 (en) Multi-layer apparel and accessory construction for cooling and ventilation
CN215328604U (zh) 一种提花双面底抓毛针织保暖面料
CN216610378U (zh) 吸湿排汗抗菌面料
CN212051831U (zh) 一种经编发热绒面料
KR20210138939A (ko) 기능성 니트웨어
CN116288890A (zh) 纬编热湿自调节凹凸孔隙结构织物
WO2022251328A1 (en) Wet-activated cooling fabric
JP2022061180A (ja) マス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