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5591B - 自行車後變速器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後變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5591B
TWI775591B TW110133069A TW110133069A TWI775591B TW I775591 B TWI775591 B TW I775591B TW 110133069 A TW110133069 A TW 110133069A TW 110133069 A TW110133069 A TW 110133069A TW I775591 B TWI775591 B TW I7755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main body
base
chute
rear derailleu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3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1109A (zh
Inventor
陳柏誠
Original Assignee
傳誠技研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傳誠技研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傳誠技研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330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559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55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559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11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1109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種自行車後變速器,其包含:一第一主體,具有一第一連接部及一第一基座,該第一連接部固設於一車架;一第二主體,具有一第二連接部及一第二基座;一連桿機構,具有一第一連桿,其一端以可移動之方式連接於該第一基座,另一端則樞接於該第二基座;一驅動裝置,連接該連桿機構,可帶動該連桿機構,使該第二主體相對於該第一主體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間移動;以及一導鏈器組,連接在該第二連接部,並隨著該第二主體一起移動。

Description

自行車後變速器
本發明係關於自行車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自行車後變速器。
傳統自行車的傳動系統係包含一鏈條繞接於一後變速器的導鏈器組以及一齒盤組。使用者於騎乘過程中,為了因應不同的地形起伏狀況,可透過調整變速器,切換鏈條鏈接於不同齒盤上,達到變速的效果。進行變速時,係操作一金屬線拉動該後變速器位移,進而改變該鏈條繞接於該飛輪組上的不同齒盤位置。
現今市面上已出現電動式後變速器,其主要是透過馬達作為驅動,並利用齒輪與齒排的組合,使後變速器可產生移動,藉此帶動一鏈條在自行車的不同尺寸齒盤中進行變換,該後變速器的操作方式可以是有線的電性操作,也可以是藉由無線信號控制。然而,因為後變速器的位移距離會受限於齒排的長度,導致一般齒輪與齒排組合結構的後變速器需要有較大的體積,才能滿足該後變速器的位移距離需求。
此外,後變速器換檔時的平穩程度亦對於使用者騎乘時的感受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當遇到路況不佳時,後變速器結構可能會因過度晃動而影響到鏈條與齒盤的嚙合程度,進而導致上、下鏈時有卡頓的情形發生,抑或是 上下鏈的失敗,如此一來便會對於騎乘體驗產生不良的影響,甚至還需額外增加調校鏈條與後變速器的負擔。
是以,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行車後變速器,其具有平穩作動結構及體積小型化的功效。
為達上述的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自行車後變速器,包含有:一第一主體,具有一第一連接部及一第一基座,該第一連接部固設於一車架;一第二主體,具有一第二連接部及一第二基座;一連桿機構,具有一第一連桿,其一端以可移動之方式連接於該第一基座,另一端則樞接於該第二基座;該連桿機構具有一第二連桿,其一端以可移動之方式連接於該第二基座,另一端則樞接於該第一基座;該第一與該第二連桿於中段位置相互樞接在一起;一驅動裝置,設置於該第一主體與該第二主體之其中一者,並連接該連桿機構;該驅動裝置帶動該連桿機構,使該第二主體相對於該第一主體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間移動;當該第二主體由該第一位置往該第二位置移動時,該第二主體朝向遠離該第一主體的方向移動;當該第二主體由該第二位置往該第一位置移動時,該第二主體朝向接近該第一主體的方向移動;以及一導鏈器組,連接於該第二主體的第二連接部,並隨著該第二主體一起移動。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主體之第一基座具有一第一滑槽;該第二主體之第二基座具有一第二滑槽;該第一連桿之一端連接於該第一滑槽,並可沿該第一滑槽移動;該第二連桿之一端連接於該第二滑槽,並可沿該第二滑槽移動。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主體之第一基座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一滑槽連通至該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一連桿之一端進入該第一容置空間後,以可移動之方式連接於該第一滑槽。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二主體之第二基座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間,該第二滑槽連通至該第二容置空間;該第二連桿之一端進入該第二容置空間後,以可移動之方式連接於該第二滑槽。
在一實施例中,該連桿機構更具有一樞軸以及一離合裝置;該樞軸穿過該第一與該第二連桿,使該第一與該第二連桿相互樞接在一起;該離合裝置連接該樞軸與該第一連桿,在該自行車後變速器受到撞擊時離合該第一連桿與該第二連桿,避免該驅動裝置受損。
在一實施例中,該離合裝置具有一固定端以及一頂抵段;該固定端連接於該第一連桿,使該頂抵段壓抵於該樞軸。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連桿上設有一溝槽,在該溝槽的底面設有一槽孔;該離合裝置之固定端插入該槽孔中。
在一實施例中,該樞軸上設有一凹槽,該離合裝置的頂抵段位於該凹槽中。
在一實施例中,該驅動裝置具有一馬達以及一帶動軸;該帶動軸將該第二連桿樞接於該第一主體之第一基座;該馬達設置於該第一主體,並連接該帶動軸,藉以帶動該第二連桿轉動。
以下即依本發明的目的、功效及結構組態,茲舉出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
10:第一主體
11:第一連接部
111:第一筒柱
112:車架連接孔
113:連接板片
12:第一基座
121:第一滑槽
122:第一轉軸孔
123:第一容置空間
20:第二主體
21:第二連接部
211:第二筒柱
212:導鏈器連接孔
22:第二基座
221:第二滑槽
222:第二轉軸孔
223:第二容置空間
30:連桿機構
31:第一連桿
311:樞軸孔
312:溝槽
313:槽孔
314:第一端
315:第二端
32:第二連桿
321:軸座孔
322:第一端
323:第二端
33:活動軸
34:固定軸
35:樞軸
351:軸桿
352:凹槽
353:軸座
36:離合裝置
37:彈性體
371:固定端
372:頂抵段
40:驅動裝置
41:馬達
411:蝸桿
42:齒輪組
421:第一齒輪
422:第二齒輪
43:帶動軸
431:減速齒輪
432:帶動軸桿
50:導鏈器組
51:第一導桿
511:第一桿體
52:第二導桿
521:第二桿體
53:第一導輪
54:第二導輪
60:車架
70:鏈條
80:飛輪
第1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2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分解圖。
第3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顯示該第二主體位於該第一位置。
第4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顯示該第二主體位於該第二位置。
第5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顯示該鏈條結合於該最小齒盤時,該導鏈器組之位置。
第6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顯示該鏈條結合於該最大齒盤時,該導鏈器組之位置。
請參閱第1圖所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揭示一自行車後變速器,包含有:一第一主體10、一第二主體20、一連桿機構30、一驅動裝置40以及一導鏈器組50。
請參閱第2圖所示,該第一主體10具有一第一連接部11與一第一基座12。該第一連接部11具有一概呈圓形之第一筒柱111以及一由該第一筒柱111向外延伸之連接板片113。該第一筒柱111上設有一車架連接孔112。該連接板片113的寬度由該第一筒柱111向外漸增,並且相連該第一基座12。該第一基座12概呈矩形且具有一第一滑槽121、一第一轉軸孔122以及一第一容置空間123,該第一滑槽121與該第一轉軸孔122排列成一直線,該第一容置空間123具有一開口,且與該第一滑槽121及該第一轉軸孔122相通。
該第二主體20具有一第二連接部21與一第二基座22。該第二連接部21具有一概呈圓形之第二筒柱211。該第二筒柱211設有一導鏈器連接孔212,用以與該導鏈器組50連接,且該第二連接部21連接於該第二基座22。該第二基座22概呈矩形且具有一第二滑槽221、一第二轉軸孔222以及一第二容置空間223,該第二滑槽221與該第二轉軸孔222排列成一直線,該第二容置空間223具有一開口,且與該第二滑槽221及該第二轉軸孔222相通。
該連桿機構30具有一第一連桿31、一第二連桿32、二活動軸33、一固定軸34、一樞軸35以及一離合裝置36。該第一連桿31具有一樞軸孔311、二溝槽312、二槽孔313、一第一端314以及一第二端315,該樞軸孔311為一概呈圓角矩形之長孔,約略位於該第一連桿31中央處,該二溝槽312概呈矩形,其長軸向與該樞軸孔311之長軸向平行,且分別位於該樞軸孔311之兩側,該二槽孔313概呈圓形孔洞,且分別位於該二溝槽312之底面。
該第二連桿32具有一軸座孔321、一第一端322以及一第二端323,該軸座孔321為一圓形孔洞,約略位於該第二連桿32中央處。該二活動軸33分別穿過該第一連桿31之第一端314與該第二連桿32之第一端322,並且該二活動軸33分別進入該第一滑槽121與該第二滑槽221,使該第一連桿31之第一端314與該第二連桿32之第一端322分別可滑動於該第一滑槽121與該第二滑槽221內。該固定軸34穿過該第一連桿31之第二端315,並且該固定軸34進入該第二轉軸孔222,使該第一連桿31之第二端315固定於該第二轉軸孔222內。
該樞軸35具有一軸桿351與一軸座353,該軸桿351頂部具有二凹槽352,該軸桿351為一長形圓柱,穿過該樞軸孔311及該軸座353,並且部分進入該 軸座孔321;該軸座353為一軸承,設置於該軸座孔321。該樞軸35將該第一連桿31與該第二連桿32之中央位置固定,使該第一連桿31與該第二連桿32成樞接狀態,並具有連動之運動關係,透過該驅動裝置40驅動可產生相對位移,並且帶動該第二主體20,使其與該第一主體10產生開口與合口之相對關係。該離合裝置36具有二彈性體37,該二彈性體37分別各具有二相距一預定距離之固定端371以及一頂抵段372,該二固定端371分別插入該二槽孔313,該頂抵段372概呈V形且位於該二固定端371之間並連接該二固定端371,該二彈性體37之該頂抵段372分別抵靠於該軸桿351上之該二凹槽352,在該自行車後變速器受到撞擊時離合該第一連桿31與該第二連桿32,避免該驅動裝置40受損,並將該樞軸35限位於該樞軸孔311。
該驅動裝置40包含有一馬達41、一齒輪組42以及一帶動軸43,且該驅動裝置40與該連桿機構30連接。該馬達41具有一蝸桿411,該蝸桿411與該齒輪組42嚙合,該齒輪組42具有一第一齒輪421與一第二齒輪422,該帶動軸43具有一減速齒輪431以及一帶動軸桿432,該減速齒輪431與該齒輪組42嚙合,該帶動軸桿432為一概呈圓形之長柱,連接於該減速齒輪431,並且穿過該第二連桿32之第二端323,使該第二連桿32可受該驅動裝置40之控制而轉動,進而帶動該連桿機構30,使該第二主體20相對於該第一主體10在一第一位置(第3圖)與一第二位置間移動(第4圖)。
該驅動裝置40的該馬達41可藉由適當有線控制方式或無線控制方式來達成。無線控制方式可以在該驅動裝置40上安裝一無線接收器且電性連接該馬達41,於車把手安裝一無線發射器用以發出一控制信號至該無線接收器, 進而控制該馬達41正反轉以帶動該連桿機構30與該導鏈器組50。上述的無線發射器與該無線接收器係用以收發的無線信號係包含但不限制為藍牙信號。
該導鏈器組50包含一第一導桿51、一第二導桿52、一第一導輪53以及一第二導輪54。該第一導桿51與該第二導桿52係相互樞接結合,使該第一導桿51與該第二導桿52可相對轉動。該第一導桿51包含二支相對的第一桿體511,該第一導輪53可轉動的安裝在相對的二該第一桿體511之間。該第二導桿52包含二支相對的第二桿體521,該第二導輪54可轉動的安裝在相對的二該第二桿體521之間。
當該馬達41正向轉動時,可透過該連桿機構30驅動該第二主體20由該第二位置往該第一位置移動,此時,該第一連桿31之第一端314沿該第一滑槽121往遠離該第二連桿32之第二端323之方向移動;而且該第二連桿32之第一端322沿該第二滑槽221往遠離該第一連桿31之第二端315移動,使該第二主體20往接近該第一主體10之方向移動。當該第二主體20到達該第一位置時(第3圖),該第一主體10之第一基座12接觸該第二主體20之第二基座22。
當該馬達41反向轉動時,則可驅動該第二主體20由該第一位置往該第二位置移動。此時,該第一與該第二連桿31,32之第一端314,322分別沿該第一與該第二滑槽121,221往接近該第二與該第一連桿32,31之第二端323,315的方向移動,造成該第二主體20往遠離該第一主體10之方向移動,而到達該第二位置(第4圖),此時,該第一與該第二連桿31,32之第一端314,322分別到達該第一與該第二滑槽121,221最接近該第二與該第一連桿32,31之第二端323,315之位置。
請參閱第5圖所示,當該第二主體20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導鏈器組50距離該第一主體10距離最近,此時繞過該導鏈器組50之一鏈條70鏈接於該飛輪80之最小齒盤上;請參閱第6圖所示,當該連桿機構30受該驅動裝置40驅動使該第二主體20達到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二主體20與該第一主體10達到可張開之最大距離,該導鏈器組50距離該第一主體10距離最遠,此時該鏈條70鏈接於該飛輪80之最大齒盤上。藉由該第二主體20於該第一位置及該第二位置間的位移,而使該鏈條70可任意地在該飛輪80上之任一齒盤鏈接。
綜合上述內容可知,藉由該第一連桿31與該第二連桿32的組合,可對該導鏈器組50提供更大的位移距離,或是在滿足該導鏈器組50位移距離的要求下,藉由該第一連桿31與該第二連桿32的組合可以使該連桿機構30具有較小體積,並且透過該第一連桿31與該第二連桿32同步連動的位移方式,可提供該導鏈器組50平穩的切換於不同齒盤之間。
以上乃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以及設計圖式,惟較佳實施例以及設計圖式僅是舉例說明,並非用於限制本發明技藝之權利範圍,凡以均等之技藝手段、或為下述「申請專利範圍」內容所涵蓋之權利範圍而實施者,並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而為申請人之權利範圍。
10:第一主體
20:第二主體
30:連桿機構
40:驅動裝置
50:導鏈器組

Claims (9)

  1. 一種自行車後變速器,其包含:一第一主體,具有一第一連接部及一第一基座,該第一連接部固設於一車架;一第二主體,具有一第二連接部及一第二基座;一連桿機構,具有一第一連桿,其一端以可移動之方式連接於該第一基座,另一端則樞接於該第二基座;該連桿機構具有一第二連桿,其一端以可移動之方式連接於該第二基座,另一端則樞接於該第一基座;該第一與該第二連桿於中段位置相互樞接在一起;一驅動裝置,設置於該第一主體與該第二主體之其中一者,並連接該連桿機構;該驅動裝置帶動該連桿機構,使該第二主體相對於該第一主體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間移動;當該第二主體由該第一位置往該第二位置移動時,該第二主體朝向遠離該第一主體的方向移動;當該第二主體由該第二位置往該第一位置移動時,該第二主體朝向接近該第一主體的方向移動;以及一導鏈器組,連接於該第二主體的第二連接部,並隨著該第二主體一起移動。
  2. 依據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該第一主體之第一基座具有一第一滑槽;該第二主體之第二基座具有一第二滑槽;該第一連桿之一端連接於該第一滑槽,並可沿該第一滑槽移動;該第二連桿之一端連接於該第二滑槽,並可沿該第二滑槽移動。
  3. 依據請求項2所述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該第一主體之第一基座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一滑槽連通至該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一連桿之一端進入該第一容置空間後,以可移動之方式連接於該第一滑槽。
  4. 依據請求項2所述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該第二主體之第二基座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間,該第二滑槽連通至該第二容置空間;該第二連桿之一端進入該第二容置空間後,以可移動之方式連接於該第二滑槽。
  5. 依據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該連桿機構更具有一樞軸以及一離合裝置;該樞軸穿過該第一與該第二連桿,使該第一與該第二連桿相互樞接在一起;該離合裝置連接該樞軸與該第一連桿,在該自行車後變速器受到撞擊時離合該第一連桿與該第二連桿,避免該驅動裝置受損。
  6. 依據請求項5所述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該離合裝置具有一固定端以及一頂抵段;該固定端連接於該第一連桿,使該頂抵段壓抵於該樞軸。
  7. 依據請求項6所述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該第一連桿上設有一溝槽,在該溝槽的底面設有一槽孔;該離合裝置之固定端插入該槽孔中。
  8. 依據請求項6所述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該樞軸上設有一凹槽,該離合裝置的頂抵段位於該凹槽中。
  9. 依據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該驅動裝置具有一馬達以及一帶動軸;該帶動軸將該第二連桿樞接於該第一主體之第一基座;該馬達設置於該第一主體,並連接該帶動軸,藉以帶動該第二連桿轉動。
TW110133069A 2021-09-06 2021-09-06 自行車後變速器 TWI7755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3069A TWI775591B (zh) 2021-09-06 2021-09-06 自行車後變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3069A TWI775591B (zh) 2021-09-06 2021-09-06 自行車後變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5591B true TWI775591B (zh) 2022-08-21
TW202311109A TW202311109A (zh) 2023-03-16

Family

ID=83807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3069A TWI775591B (zh) 2021-09-06 2021-09-06 自行車後變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7559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35301A1 (en) * 2004-12-20 2006-06-22 Shimano Inc. Rear derailleur for bicycle
TWI423900B (zh) * 2011-08-10 2014-01-21 Chang Hui Lin Rear derailleur
TW201838869A (zh) * 2017-02-20 2018-11-01 義大利商坎帕克諾羅公司 自行車電動後變速系統
TW202009175A (zh) * 2018-08-22 2020-03-0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後變速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35301A1 (en) * 2004-12-20 2006-06-22 Shimano Inc. Rear derailleur for bicycle
TWI423900B (zh) * 2011-08-10 2014-01-21 Chang Hui Lin Rear derailleur
TW201838869A (zh) * 2017-02-20 2018-11-01 義大利商坎帕克諾羅公司 自行車電動後變速系統
TW202009175A (zh) * 2018-08-22 2020-03-0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後變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1109A (zh) 2023-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5290B (zh) 自行車後變速器
TWI558615B (zh) 自行車撥鏈器
US8744699B2 (e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ultiple bicycl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US10858067B2 (en)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TWI547416B (zh) 自行車撥鏈器
TWI498251B (zh) 腳踏車變速器及方法
US7097190B2 (en) Bicycle with swing arm and transmission
CN101786486B (zh) 自行车拨链器
US9963198B2 (en) In line derailleur
US9950769B2 (en) Electric front derailleur
US10343748B2 (en) Electronic rear derailleur for bicycle
CN104340329A (zh) 自行车变速器
US9033833B2 (en) Gear transmission and derailleur system
EP1568587A2 (en) Gear reduction apparatus for a bicycle component
CN1676415A (zh) 自行车换档机构
KR100584832B1 (ko) 자전거용 변속장치
WO2012103454A1 (en) Gear transmission and derrailleur system
TWI775591B (zh) 自行車後變速器
US8070174B2 (en) Multi-mode tandem bicycle
CN215794304U (zh) 自行车后变速器
WO2000068068A1 (en) Gear device amd method for driving a bicycle
EP2711289B1 (en) Gear transmission and derailleur system
TWI679150B (zh) 自行車後變速器
CN217022792U (zh) 拨链机构及自行车
CN210258737U (zh) 自行车前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