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9024B -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9024B
TWI769024B TW110127191A TW110127191A TWI769024B TW I769024 B TWI769024 B TW I769024B TW 110127191 A TW110127191 A TW 110127191A TW 110127191 A TW110127191 A TW 110127191A TW I769024 B TWI769024 B TW I76902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optical film
light
light source
suppor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7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5475A (zh
Inventor
張忠成
侯珮棻
蔡宇恆
Original Assignee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271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9024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9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902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05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5475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一種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該背光模組主要包含一支撐結構設置在基板上,且該支撐結構具有至少一定位部延伸至該光源組件中至少一光源的頂面上;及光學膜片設有一限位孔對應該定位部。利用該支撐結構同步達到背光模組薄化與機構設計的固定效果,減少傳統多部材設計所衍生出部材搭配不良的問題,增加產品生產良率,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顯示技術,特別是一種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目前顯示裝置的設計趨勢由以往的體積龐大、厚重的外型朝薄型化以及輕量化的方向發展,而且顯示裝置的邊框寬度漸漸趨向窄邊框的設計,使得顯示裝置整體的體積縮小且在相同尺寸的顯示裝置下所能看到的顯示畫面的面積更大,視覺效果更好。
由於顯示裝置邊框窄化的趨勢,習知窄邊框顯示裝置必須克服背光模組中的光學膜片或顯示裝置中的面板的固定問題。習知背光模組的背板或膠框除了作為承載面板之用,其中還設有至少一凸柱,以供光學膜片上的一掛耳掛附。然而,習知背光模組的背板或膠框必須有一定的厚度設置該凸柱,以供光學膜片的該掛耳定位,換言之,習知背光模組的窄邊框極限在於背板或膠框的凸柱。此外,該光學膜片的掛耳也容易受到應力而斷裂,整體背光模組的良率也不佳。
面對顯示裝置薄型化的需求,習知背光模組中的背板通常至少一側設有U型彎折部,其中,該U型彎折部的內部空間容置燈條,該U型彎折部的底面用以承載導光板,而相對一側的頂面用以承載面板,以致於習知背光模組的厚度無法降低。再者,燈條上方以一反射片遮蔽漏光,由於U型彎折部的組裝空間較小,導致反射片的組裝貼附難度較高,不僅定位不易,且組裝工時長,爾後的重工維修也不易完成。
綜上所述,習知窄邊框顯示裝置有以下缺失:1.需要利用較多部材 組裝以達到機構設計的固定效果,例如前述位於燈條上方的反射片需以一張雙面膠貼附於背板的U型彎折部內側,以及另一張雙面膠貼附於導光板;2.背板通常是以金屬件沖壓,其U型彎折部的製程,容易發生毛邊異物殘留,組裝前尚需一道清潔工序,導致組裝工時較長;3.背板的材料成本較高,且U型彎折部內部元件的組裝不易容易發生重工,導致整體背光模組的成本較高;4.前述位於燈條上方的反射片需以一張雙面膠貼附於背板的U型彎折部內側,以及另一張雙面膠貼附於導光板,組裝操作複雜,組裝工時長。這些缺失使整體背光模組厚度與成本都居高不下。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背光模組新型設計架構,利用支撐結構達到背光模組薄化與邊框窄化的效果,還可同時達到多部材固定,簡化組裝工序與縮短工時之功效。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背光模組新型設計架構,提升部材搭配良率,組裝或重工工序簡易,可以降低整體部材成本或因組裝不良造成材料重工成本。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包含:一底板及至少一側壁,該側壁圍與該底板之間形成一空間;一導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及一連接該入光面的出光面,該導光板設置在該底板上;一光源組件包含一基板及複數個光源,所述光源設置在該基板上,且所述光源鄰設於該導光板的入光面;一支撐結構設置在該基板上,且該支撐結構具有至少一定位部延伸至該光源組件中至少一光源的頂面上;及至少一光學膜片設有一限位孔對應所述定位部。
作為優選方式,該定位部的厚度是等於或大於所述限位孔的深度。更佳的是,所述定位部橫跨所述光源上方,且所述定位部的二端各具有向下 延伸的輔助支撐部。
作為優選方式,該支撐結構包含一本體部與複數個延伸部,該些延伸部自該本體部分別延伸至該光源組件中任兩相鄰的光源之間。該支撐結構的該些延伸部的端面與該導光板的入光面接觸。
作為優選方式,該支撐結構的該本體部與該基板間以一第一黏貼件固定,且該第一黏貼件具有複數個延伸段及複數個彎折段,其中,所述延伸段對應該支撐結構的該些延伸部,所述延伸段位於所述延伸部與該基板之間,所述彎折段分別與所述延伸段一對一連接,所述彎折段延伸至該導光板與該些延伸部的端面之間。
作為優選方式,所述光學膜片的數量為複數,最靠近所述光源的光學膜片為一反射片,該反射片具有一結合部延伸至該些光源後方。該支撐結構包含一本體部,該反射片的結合部與該支撐結構的該本體部的頂面以一第二黏貼件固定,該第二黏貼件相對於該支撐結構的該定位部形成凹槽。更佳的是,位於該反射片上方的其它光學膜片亦具有一對應該定位部的限位孔。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再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包含:一底板及至少一側壁,該側壁與該底板之間形成一空間;一導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及一連接該入光面的出光面,該導光板設置在該底板上;一光源組件包含一基板及複數個光源,所述光源設置在該基板上,且所述光源鄰設於該導光板的入光面;一支撐結構設置在該基板上,且該支撐結構具有至少一階梯部,該階梯部位於該些光源與該側壁之間;及至少一光學膜片設有一定位部對應所述階梯部。
作為優選方式,該階梯部包含有複數個貼合部,所述光學膜片的數量為複數個,所述光學膜片的定位部是分別對應所述貼合部。更佳的是,該階梯部包含一第一貼合部及一第二貼合部,該第二貼合部高於該第一貼合 部,所述光學膜片包含一第一光學膜片、一第二光學膜片及一第三光學膜片,該第一光學膜片具有一第一定位部,該第一定位部對應該階梯部的第一貼合部及第二貼合部將該第一光學膜片定位,該第二光學膜片具有一第二定位部,該第二定位部小於該第一定位部,且該第二定位部對應該階梯部的第二貼合部將該第二光學膜片定位,該第二光學膜片與該第一貼合部固定結合,該第三光學膜片與該第二貼合部固定結合。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利用一種背光模組新型設計架構,藉由支撐結構達到背光模組薄化與邊框窄化的效果,還可確保多部材的固定效果,減少傳統多部材設計所衍生出部材搭配不良的問題,且組裝工序簡易,可以降低組裝不良造成材料重工成本。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結構包含:前述之背光模組,及一顯示面板鄰設於所述背光模組中該導光板的出光面。
作為優選方式,所述背光模組中的定位部與該側壁高度相同以支撐該顯示面板。更佳的是,所述背光模組中的定位部或階梯部與該側壁高度相同以支撐該顯示面板。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具有下列特點,背光模組新型設計架構,利用支撐結構及其定位部延伸至該光源組件中至少一光源的頂面,或位於該些光源與該側壁之間的階梯部,同步達到背光模組薄化與邊框窄化的效果,還可確保多部材的固定效果,減少傳統多部材設計所衍生出部材搭配不良的問題,提升部材搭配良率,縮短組裝或重工工時,增加產品生產良率,降低成本。
100:背光模組
110:底板
120:側壁
130:空間
200:導光板
210:入光面
220:出光面
230:反射片
300:光源組件
310:基板
320:光源
330:第一黏貼件
331:延伸段
332:彎折段
340:第二黏貼件
341:凹槽
400:支撐結構
410:本體部
420:定位部
421:輔助支撐部
430:延伸部
431:端面
440:階梯部
441:第一階梯部
442:第二階梯部
450:貼合部
451:第一貼合部
452:第二貼合部
500:光學膜片
510:限位孔
520:反射片
521:結合部
530:第一光學膜片
531:第一定位部
540:第二光學膜片
541:第二定位部
550:第三光學膜片
600:顯示裝置
700:顯示面板
[圖1]為本案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局部爆炸示意圖。
[圖2]為圖1實施例的組合後的A-A局部組合剖面示意圖。
[圖3]為圖1實施例的組合後的B-B局部組合剖面示意圖。
[圖4]為本案光源組件與支撐結構的爆炸示意圖。
[圖5]為本案光源組件與支撐結構的局部組合示意圖。
[圖6]為本案光學膜片與支撐結構的組合示意圖。
[圖7]為本案支撐結構的另一實施示意圖。
[圖8]為本案實施例中顯示裝置的局部示意圖。
茲配合圖式將本發明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其所附圖式主要為簡化之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之基本結構,因此在該等圖式中僅標示與本發明有關之元件,且所顯示之元件並非以實施時之數目、形狀、尺寸比例等加以繪製,其實際實施時之規格尺寸實為一種選擇性之設計,且其元件佈局形態有可能更為複雜。
以下各實施例的說明是參考附加的圖式,用以例示本發明可據以實施的特定實施例。本發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前」、「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以說明及理解本申請,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請。另外,在說明書中,除非明確地描述為相反的,否則詞語“包括”將被理解為意指包括所述元件,但是不排除任何其它元件。
請參照圖1、圖2及圖3,為本發明背光模組之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爆炸示意圖及局部組合剖面圖。一背光模組100,該背光模組100包含:一底板110及至少一側壁120,該側壁120與該底板110之間形成一空間130,該空間130用以容置組成該背光模組100的元件。
一導光板200具有一入光面210及一連接該入光面210的出光面 220,該導光板200設置在該底板110上。
一光源組件300包含一基板310及複數個光源320,光源320可以是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所述光源320間隔設置在該基板310上,且所述光源320鄰設於該導光板200的入光面210。如圖2所示,所述光源320位於該導光板200與該側壁120之間。
在一實施應用上,該光源組件300為軟性電路板,軟性電路板的邊緣延伸至該導光板200與該底板110之間,軟性電路板是利用一黏貼件(圖中未示)貼附於該底板110。該導光板200與該底板110之間進一步設置一反射片(Reflector sheet)230,用於將該導光板200內的光線朝出光面220反射,且前述用以黏貼該軟性電路板的黏貼件也可延伸至該反射片230底下,該黏貼件同時將該反射片230貼附於該底板110。如此,可節省黏貼件的數量、材料成本與組裝工時。
一支撐結構400包含一本體部410及至少一定位部420,其中,該本體部410設置在該基板310上,且位於所述光源320相對於該導光板200的後方,其中該本體部410的厚度較佳是至少與該光源320高度相同,所述定位部420自該本體部410延伸至所述光源320的頂面上(如圖2所示),所述定位部420用以定位至少一光學膜片500。在一實施應用上,所述定位部420橫跨所述光源320上方,所述定位部420的二端各具有向下延伸的輔助支撐部421,所述輔助支撐部421位於兩相鄰所述光源320之間並抵靠於該基板310上(如圖3所示),增加所述定位部420的支撐強度,以便疊加其他背光模組的元件或顯示面板後,能藉以分散前述元件或顯示面板施予所述光源320的壓力,使該背光模組100能夠更穩固支撐顯示面板。更佳的是,所述輔助支撐部421與該基板310之間以黏貼件固定。
此外,藉由位於所述光源320上方的該支撐結構400的定位部420 來實現該光學膜片500的定位配置,不需佔用背板或膠框的厚度,便能達到背光模組100窄化與多部材的固定效果。
在一實施應用上,該光學膜片500包含一限位孔510,舉例而言,該限位孔510為一穿孔,該支撐結構400的定位部420為一凸柱,該定位部420的厚度較佳是等於或大於所需使用的光學膜片500的限位孔510的深度,如此可確保該光學膜片500掛設於該定位部420時不易脫出,進而實現光學膜片500的定位配置,不僅達到多部材固定,簡化組裝工序與縮短工時之功效,還可提升部材搭配良率,降低整體部材成本或因組裝不良造成材料重工成本。
在一實施應用上,該支撐結構400還可包含複數個延伸部430,該些延伸部430自該本體部410分別延伸至所述光源組件300中任兩相鄰的光源320之間,該些延伸部430的端面431與該導光板200的入光面210接觸。
請參照圖4及圖5,為本案光源組件300與支撐結構400的爆炸示意圖及局部組合關係示意圖。在一實施例中,該支撐結構400的該本體部410與該基板310間以一第一黏貼件330固定,該第一黏貼件330具有複數個延伸段331及複數個彎折段332。其中,所述延伸段331對應該支撐結構400的該些延伸部430,所述延伸段331位於所述延伸部430與該基板310之間,所述彎折段332較佳是分別與所述延伸段331一對一連接,所述彎折段332延伸至該導光板200與該些延伸部430的端面431之間(如圖4所示)。藉此,第一黏貼件330可同時貼附固定該支撐結構400與光源組件300,以及該支撐結構400與該導光板200的側面進行定位,本發明的支撐結構400不僅可實現光學膜片500的定位配置,還能同時固定該導光板200,達到多部材相互搭配的固定效果,具有降低成本、縮短工時之功效。
請參照圖6,為本案光學膜片500與支撐結構400的組合關係示意圖。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光學膜片500的數量為複數,用來調整背光模組100的光學需求。舉例而言,最靠近所述光源320的光學膜片500為一反射片520,該反射片520是設置於所述光源320的上方,用以遮蔽該些光源320所發出較大角度的光線,確保該導光板200的光學品味。該反射片520具有一結合部521,該結合部521延伸至該些光源320後方的該支撐結構400的上方。該反射片520的結合部521與該支撐結構400的該本體部410的頂面以一第二黏貼件340固定,且該第二黏貼件340相對於該支撐結構400的該定位部420形成凹槽341。當然,該反射片520與位於其上方的其他光學膜片500亦具有一對應該定位部420的限位孔510。組裝固定上,透過該支撐結構400上方設有該第二黏貼件340與所述光學膜片500黏貼固定,該第二黏貼件340的該凹槽341對應該定位部420,以確保該反射片520藉由該限位孔510定位於該定位部420時,該反射片520可平貼於該支撐結構400上,且該第二黏貼件340沿著所述光源320的上方朝向該導光板200延伸,並與該導光板200黏貼固定,具有增加光學膜片500的固定及簡化組裝工序與縮短工時之功效。
圖7為本案支撐結構400的另一實施示意圖。該支撐結構400的本體部410也可以具有至少一階梯部440,該階梯部440也是用以實現光學膜片500的定位配置,該階梯部440較佳是位於該些光源320與該側壁120之間。該階梯部440包含有複數個貼合部450,每個貼合部450是分別對應不同張光學膜片。
以該階梯部440是二階為說明例,用以對應三張光學膜片的定位,其中最靠近導光板的光學膜片為第一光學膜片530,依序向上堆疊分別為第二光學膜片540及第三光學膜片550。該階梯部440包含一第一貼合部451 在第一階梯部441的頂面,及一第二貼合部452在第二階梯部442的頂面,該第二貼合部452高於該第一貼合部451。
該第一光學膜片530具有一第一定位部531,該第一定位部531對應該階梯部440將該第一光學膜片530定位,即該第一光學膜片530的該第一定位部531對應該階梯部440,將該第一貼合部451及第二貼合部452露出,且該第一光學膜片530固定在該支撐結構400的本體部420表面。更佳的是,該第一光學膜片530的表面與該第一貼合部451表面齊平。
該第二光學膜片540具有一第二定位部541,該第二定位部541小於該第一定位部531,且該第二定位部541對應該第一階梯部441將該第二光學膜片540定位,該第二光學膜片540固定在該第一階梯部441的該第一貼合部451表面。更佳的是,該第二光學膜片540的表面與該第二貼合部452表面齊平。最後該第三光學膜片550為最上方的膜片,實施上可以選擇不設置該限位孔510,該第三光學膜片550可直接與第二階梯部442的該第二貼合部452固定結合,如此將可以使顯示器的光學品味更好。實施工序上,可透過設置在該支撐結構400的本體部420表面、第一貼合部451及第二貼合部452的貼合件(圖中未示),就可定位固定所述光學膜片500的所有膜片。如此,可同時達到多部材固定、提升部材搭配良率、簡化組裝或重工工序、縮短組裝或重工工時及降低成本等功效。較佳的是,第一光學膜片530與其下方貼合件和其上方貼合件的總厚度,與該第一階梯部441的厚度相同,有利於貼附第二光學膜片540的平整度;同理,第二光學膜片540與其上方的貼合件的總厚度,與該第二階梯部442的厚度相同,不僅有利於貼附第三光學膜片550的平整度,還可確保該第三光學膜片550不需設置用以定位的破孔(即限位孔510),有利於提高顯示器的光學品味。本發明背光模組中,該支撐結構400可依照需求選擇以定位部420或階梯部440來定位 光學膜片。
本案的背光模組100透過新型設計架構,利用該支撐結構400達到背光模組薄化與邊框窄化的效果,不僅可達到多部材固定,簡化組裝工序與縮短工時之功效,還能利用支撐結構的設計提升部材搭配良率,簡化組裝或重工工序,降低整體部材成本或因組裝不良造成材料重工成本。
圖8為本發明顯示裝置的局部示意圖。前述背光模組100應用於一顯示裝置600,包含一顯示面板700及前述背光模組100,該顯示面板700設於所述背光模組100的該導光板200的出光面220,即該顯示面板700設於該背光模組100的上方。
於一實施應用中,所述背光模組100的定位部420的高度較佳是與該側壁120的高度相同,或者所述背光模組100的階梯部420的高度較佳是與該側壁120的高度相同,藉由該側壁120與該支撐結構400兩者共同支撐在該背光模組100上方的該顯示面板700。如此,本發明顯示裝置取消了習知彎折部,減少彎折部的壁厚,有助於背光模組薄型化,而且改以該支撐結構400來承載該顯示面板700,不僅可達成邊框窄化的需求,也能降低組裝難度,達成縮短工時之功效;此外,取消習知背板或膠框上的凸柱設計,將用以固定光學膜片的該定位部420重疊於該光源320上方,可使本發明顯示裝置達到邊框窄化之功效。
上述揭示的實施形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原理、特點及其功效,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可實施範疇,任何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形態進行修飾與改變。任何運用本發明所揭示內容而完成之等效改變及修飾,均仍應為下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100:背光模組
110:底板
120:側壁
130:空間
200:導光板
210:入光面
220:出光面
230:反射片
300:光源組件
310:基板
320:光源
400:支撐結構
410:本體部
420:定位部
430:延伸部
431:端面
500:光學膜片
510:限位孔

Claims (15)

  1. 一種背光模組,包含:一底板及至少一側壁,該側壁與該底板之間形成一空間;一導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及一連接該入光面的出光面,該導光板設置在該底板上;一光源組件,包含一基板及複數個光源,所述光源設置在該基板上,且所述光源鄰設於該導光板的入光面;一支撐結構,設置在該基板上,且位於所述光源相對於該導光板的後方,該支撐結構具有至少一定位部延伸至該光源組件中至少一光源的頂面上;及至少一光學膜片,設有一限位孔對應所述定位部;其中,該支撐結構的所述至少一定位部橫跨所述至少一光源的上方,所述定位部的二端各具有向下延伸的輔助支撐部頂撐於該光源組件的該基板或該底板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定位部的厚度是等於或大於所述限位孔的深度。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支撐結構包含一本體部與複數個延伸部,該些延伸部自該本體部分別延伸至該光源組件中任兩相鄰的光源之間。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支撐結構的該些延伸部的端面與該導光板的入光面接觸。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支撐結構的該本體部與該基板間以一第一黏貼件固定,且該第一黏貼件具有複數個延伸段及複數個彎折段,其中,所述延伸段對應該支撐結構的該些延伸部,所述延伸段位於所 述延伸部與該基板之間,所述彎折段分別與所述延伸段一對一連接,所述彎折段延伸至該導光板與該些延伸部的端面之間。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所述光學膜片的數量為複數,最靠近所述光源的光學膜片為一反射片,該反射片具有一結合部延伸至該些光源後方。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支撐結構包含一本體部,該反射片的結合部與該支撐結構的該本體部的頂面以一第二黏貼件固定,該第二黏貼件相對於該支撐結構的該定位部形成凹槽。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位於該反射片上方的其它光學膜片具有一對應該定位部的限位孔。
  9. 一種背光模組,包含:一底板及至少一側壁,該側壁與該底板之間形成一空間;一導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及一連接該入光面的出光面,該導光板設置在該底板上;一光源組件,包含一基板及複數個光源,所述光源設置在該基板上,且所述光源鄰設於該導光板的入光面;一支撐結構,設置在該基板上,且該支撐結構具有至少一階梯部,該階梯部位於該些光源與該側壁之間;及至少一光學膜片,設有形成凹槽的一定位部對應所述階梯部。
  10.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階梯部包含有複數個貼合部,所述光學膜片的數量為複數個,所述光學膜片的定位部是分別對應所述貼合部。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階梯部包含一第一 貼合部及一第二貼合部,該第二貼合部高於該第一貼合部,所述光學膜片包含一第一光學膜片、一第二光學膜片及一第三光學膜片,該第一光學膜片具有一第一定位部,該第一定位部對應該階梯部的第一貼合部及第二貼合部將該第一光學膜片定位,該第二光學膜片具有一第二定位部,該第二定位部小於該第一定位部,且該第二定位部對應該階梯部的第二貼合部將該第二光學膜片定位,該第二光學膜片與該第一貼合部固定結合,該第三光學膜片與該第二貼合部固定結合。
  12.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如請求項1至8中任意一項所述之背光模組,以及;一顯示面板,該顯示面板設於該導光板的出光面。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所述背光模組中的定位部與該側壁高度相同以支撐該顯示面板。
  14.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如請求項9至11中任意一項所述之背光模組,以及;一顯示面板,該顯示面板設於該導光板的出光面。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所述背光模組中的階梯部與該側壁高度相同以支撐該顯示面板。
TW110127191A 2021-07-23 2021-07-23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TWI7690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7191A TWI769024B (zh) 2021-07-23 2021-07-23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7191A TWI769024B (zh) 2021-07-23 2021-07-23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69024B true TWI769024B (zh) 2022-06-21
TW202305475A TW202305475A (zh) 2023-02-01

Family

ID=83104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7191A TWI769024B (zh) 2021-07-23 2021-07-23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6902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35065U (zh) * 2012-10-24 2013-03-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5425465A (zh) * 2015-12-28 2016-03-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组
TWM565318U (zh) * 2018-02-22 2018-08-11 大陸商瑞儀光電(蘇州)有限公司 膜片組件、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CN111474769A (zh) * 2020-05-13 2020-07-3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结构、背光模组结构制程方法及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35065U (zh) * 2012-10-24 2013-03-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5425465A (zh) * 2015-12-28 2016-03-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组
TWM565318U (zh) * 2018-02-22 2018-08-11 大陸商瑞儀光電(蘇州)有限公司 膜片組件、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CN111474769A (zh) * 2020-05-13 2020-07-3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结构、背光模组结构制程方法及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5475A (zh) 2023-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67622U (zh) 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CN101165566A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
WO2017084423A1 (zh) 背光模组后盖、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
WO2017084425A1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JP2008009010A (ja) 表示装置
WO2022116658A1 (zh) 显示装置
WO2017067101A1 (zh)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KR20160114799A (ko) 표시 장치
CN115167033B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KR101630342B1 (ko) 액정 표시장치 및 그 조립방법
KR101866394B1 (ko) 평판형 영상 표시장치 및 그 조립방법
TWI769024B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TWI515479B (zh) 顯示裝置及背光模組
WO2023000283A1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15070575A1 (zh) 一种液晶模组及显示设备
JP3215799U (ja) 光学レンズ、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及び表示装置
JP3238441U (ja) 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及び表示装置
WO2019210765A1 (zh) 光源、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215954687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4669983U (zh) 一种前框内接安装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15895186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9928172U (zh) 液晶模组
CN115691309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I774591B (zh) 顯示裝置、背光模組及其光源模組定位結構
TWI393953B (zh) 液晶顯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