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5318U - 膜片組件、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膜片組件、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5318U
TWM565318U TW107202816U TW107202816U TWM565318U TW M565318 U TWM565318 U TW M565318U TW 107202816 U TW107202816 U TW 107202816U TW 107202816 U TW107202816 U TW 107202816U TW M565318 U TWM565318 U TW M56531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lm
positioning groove
lug
disposed
lug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28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明正
趙永杰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瑞儀光電(蘇州)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瑞儀光電(蘇州)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瑞儀光電(蘇州)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653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5318U/zh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種膜片組件、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此膜片組件包含框體以及至少二光學膜片。框體包含至少一定位槽。光學膜片設置在框體中。每一個光學膜片具有至少一凸耳對應設置在定位槽中。光學膜片設置在同一定位槽中的凸耳具有不同的尺寸。最下層光學膜片的凸耳的尺寸小於最上層光學膜片的凸耳的尺寸。

Description

膜片組件、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膜片組件及其應用,且特別是指可應用於背光模組之膜片組件、及使用此膜片組件之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目前的背光模組中所需的光學膜片主要是設置在導光板之出光側,藉以達到均勻化或調整從導光板出光之光線的目的。目前固定光學膜片的做法主要是在背板上設置定位結構、或是增加其他配件來供光學膜片設置定位。
然而,在背板中額外設置定位結構或增加配件的方式已無法滿足顯示螢幕的窄邊框以及超薄化設計趨勢。
因此,本新型之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種膜片組件及使用此膜片組件的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透過膜片組件的設計,可使得背光模組與顯示裝置符合窄邊框與薄型化的設計需求。
根據本新型之上述目的,提出一種膜片組件。此 膜片組件包含框體以及至少二光學膜片。框體包含至少一定位槽。光學膜片設置在框體中,其中每一個光學膜片具有至少一凸耳對應設置在定位槽中。而且,光學膜片設置在同一定位槽中的凸耳具有不同的尺寸。其中,最下層光學膜片的凸耳的尺寸小於最上層光學膜片的凸耳的尺寸。
依據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上述之定位槽包含階梯結構,且定位槽包含至少二階梯部。階梯部的數量與設置在定位槽中的凸耳數量相對應,且凸耳是分別承載於階梯部上。
依據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上述之階梯部分別具有不同的高度,且設置在高度較低的階梯部的凸耳的尺寸小於設置在高度較高的階梯部的凸耳的尺寸。
依據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上述之框體具有延伸方向。定位槽包含主開口以及縮口,且主開口沿著延伸方向之寬度是大於縮口沿著延伸方向之寬度。每一個凸耳具有設置在主開口中之卡合部以及設置在縮口中之頸部。卡合部沿著延伸方向之寬度是大於頸部沿著延伸方向之寬度。
依據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上述之定位槽更包含至少一限位部,由縮口朝向主開口的方向延伸,且與定位槽之底面相間隔。其中,凸耳是設置在限位部以及定位槽之底面之間。
根據本新型之上述目的,另提出一種背光模組。此背光模組包含前述之膜片組件、導光板以及光源。導光板設置在光學膜片的下方。光源鄰設於導光板之入光面。
根據本新型之上述目的,另提出一種顯示裝置。此顯示裝置包含膜片組件、導光板、光源以及顯示面板。導光 板設置在光學膜片的下方。光源鄰設於導光板之入光面。顯示面板承載在框體之上方。
依據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上述之框體之上表面設有黏固件,且黏固件貼附於最上層光學膜片的凸耳。顯示面板是透過黏固件而固定在框體上。
由上述可知,本新型是在光學膜片上設計具有不同尺寸的凸耳,以供組裝人員透過將凸耳以從小到大的方式,對應放置在定位槽中,來達到限位光學膜片的目的。而且,透過從小到大的凸耳依序裝配各光學膜片的設計除了可方便組裝人員檢視光學膜片之組裝數量以及確保光學膜片之組裝位置正確外,亦可避免增加整體顯示面板之厚度。
此外,透過定位槽之縮口搭配凸耳之頸部的設計,可避免光學膜片沿著垂直於框體之延伸方向的方向位移。再者,透過定位槽之限位部的設計,可將光學膜片的凸耳限位在限位部以及定位槽底面之間,進而達到加強限位光學膜片之目的。
100‧‧‧顯示裝置
110‧‧‧顯示面板
120‧‧‧黏固件
200‧‧‧背光模組
210‧‧‧導光板
211‧‧‧入光面
220‧‧‧光源
300‧‧‧膜片組件
310‧‧‧框體
311‧‧‧定位槽
311a‧‧‧底面
311b‧‧‧階梯部
311c‧‧‧階梯部
311d‧‧‧階梯部
312‧‧‧主開口
313‧‧‧縮口
314‧‧‧限位部
321‧‧‧第一光學膜片
321a‧‧‧凸耳
321b‧‧‧卡合部
321c‧‧‧頸部
322‧‧‧第二光學膜片
322a‧‧‧凸耳
322b‧‧‧卡合部
322c‧‧‧頸部
323‧‧‧第三光學膜片
323a‧‧‧凸耳
323b‧‧‧卡合部
323c‧‧‧頸部
324‧‧‧第四光學膜片
324a‧‧‧凸耳
324b‧‧‧卡合部
324c‧‧‧頸部
400‧‧‧膜片組件
410‧‧‧框體
411‧‧‧定位槽
411a‧‧‧底面
411b‧‧‧階梯部
411c‧‧‧階梯部
411d‧‧‧階梯部
421‧‧‧第一光學膜片
422‧‧‧第二光學膜片
423‧‧‧第三光學膜片
424‧‧‧第四光學膜片
511‧‧‧定位槽
W1‧‧‧寬度
W2‧‧‧寬度
為了更完整了解實施例及其優點,現參照結合所附圖式所做之下列描述,其中:〔圖1〕係繪示依照本新型之第一實施方式之一種顯示裝置之裝置示意圖;〔圖2〕係繪示依照本新型之第一實施方式之一種膜片組 件之局部裝置示意圖;〔圖3〕係繪示依照本新型之第一實施方式之一種框體之局部結構示意圖;〔圖4〕係繪示依照本新型之第二實施方式之一種膜片組件之局部裝置示意圖;〔圖5〕係繪示依照本新型之第二實施方式之一種框體之局部結構示意圖;〔圖6〕係繪示依照本新型之第三實施方式之一種膜片組件之局部裝置示意圖;以及〔圖7〕係繪示依照本新型之第三實施方式之一種框體之局部結構示意圖。
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前」、「後」、「左」、「右」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而非用來限制本新型。
請同時參照圖1及圖2,圖1係繪示依照本新型之第一實施方式之一種顯示裝置之裝置示意圖,圖2係繪示依照本新型之第一實施方式之一種膜片組件之局部裝置示意圖。本實施方式之顯示裝置100主要包含背光模組200、膜片組件300以及顯示面板110。膜片組件300設置在背光模組200與顯示面板110之間。背光模組200所產生之光線通過膜片組件300後,可進入顯示面板110中,作為顯示裝置100所需之光源。
如圖1所示,背光模組200主要包含導光板210以 及鄰設於導光板210之入光面211的光源220。膜片組件300包含框體310以及至少二光學膜片(本實施方式是以第一光學膜片321、第二光學膜片322、第三光學膜片323以及第四光學膜片324共四張光學膜片為例說明,並非用以限制本新型)。在本實施例中,框體310為U字型框體,且主要是用來限位導光板210,並可承載光學膜片與顯示面板110。在一例子中,框體310可為前框。
請繼續參照圖1及圖2,第一光學膜片321、第二光學膜片322、第三光學膜片323以及第四光學膜片324是依序堆疊設置在導光板210上,且承載在框體310上。在本實施例中,框體310包含至少一定位槽311。第一光學膜片321具有凸耳321a、第二光學膜片322具有凸耳322a、第三光學膜片323具有凸耳323a、以及第四光學膜片324具有凸耳324a。其中,凸耳321a、凸耳322a、凸耳323a以及凸耳324a是從定位槽311的底面311a(例如圖3所示)依序向上堆疊排列,且凸耳321a、凸耳322a、凸耳323a以及凸耳324a分別具有不同的尺寸。
請同時參照圖2及圖3,圖3係繪示依照本新型之第一實施方式之一種框體之局部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之定位槽311包含至少二階梯部,例如階梯部311b、階梯部311c以及階梯部311d,其中階梯部311d的高度是高於階梯部311c的高度,階梯部311c的高度是高於階梯部311b,且階梯部311b的高度是高於定位槽311的底面311a。如圖2所示,第一光學膜片321的凸耳321a是設置在定位槽311的底面311a上,第二光 學膜片322的凸耳322a是設置在階梯部311b上,第三光學膜片323的凸耳323a是設置在階梯部311c上,且第四光學膜片324的凸耳324a是設置在階梯部311d上。在本實施例中,設置在高度較低的階梯部的凸耳的尺寸小於設置在高度較高的階梯部的凸耳的尺寸。藉此,組裝人員可依據凸耳的尺寸由小而大地依序放置在定位槽的階梯部的方式,進而將光學膜片放置到正確的位置。
請一併參照圖1,在本實施例中,框體310具有延伸方向(X方向)。定位槽311包含主開口312以及縮口313,且主開口312沿著X方向的寬度W1是大於縮口313沿著X方向之寬度W2。而且,每一個光學膜片的凸耳包含卡合部以及頸部。例如第一光學膜片321的凸耳321a包含卡合部321b以及頸部321c,第二光學膜片322的凸耳322a包含卡合部322b以及頸部322c,第三光學膜片323的凸耳323a包含卡合部323b以及頸部323c,且第四光學膜片324的凸耳324a包含卡合部324b以及頸部324c。其中,卡合部321b、322b、323b以及324b是設置在主開口312中,頸部321c、322c、323c以及323d是位於縮口313中,藉以避免第一光學膜片321、第二光學膜片322、第三光學膜片323以及第四光學膜片324沿著垂直於框體310之延伸方向的方向(Y方向)位移。此外,由於凸耳是對應承載於不同階梯部上,故階梯部的設計亦可避免光學膜片沿著X方向位移。
請再次參照圖2及圖3,在一些實施例中,定位槽311更包含至少一限位部314。限位部314是由縮口313朝向主 開口312的方向延伸,且與定位槽311之底面311a相間隔。其中,凸耳321a、322a、323a與324a是設置在限位部312以及定位槽311的底面311a之間。藉此,限位部314可用以限制第一光學膜片321、第二光學膜片322、第三光學膜片323以及第四光學膜片324沿著Z方向位移而從框體310中脫落。
請再次參照圖1及圖2,定位槽311是從框體310的上表面往下表面的方向凹陷的凹槽。當凸耳321a、322a、323a與324a設置在定位槽311中時,可將黏固件120貼附在框體310的上表面以及最上層的凸耳324a上,以進一步將凸耳321a、322a、323a與324a固定在定位槽311中。在一些例子中,黏固件120可為雙面膠。藉此,顯示面板110可透過黏固件120固定在框體310上。
欲陳明者,前述之定位槽311為T字形凹槽僅為示範說明用,並非用以限制本新型。在其他實施例中,定位槽亦可有不同的設計形狀。請參照圖4及圖5,其係分別繪示依照本新型之第二實施方式之一種膜片組件之局部裝置示意圖以及框體之局部結構示意圖。如圖4所示,圖4之膜片組件400的結構大致上與前述膜片組件300的結構相同,差異僅在於膜片組件400之定位槽411為L字形凹槽,且二相鄰的L字形凹槽是以對稱的方式排列。
請繼續參照圖4及圖5,膜片組件400包含框體410以及至少二光學膜片(例如第一光學膜片421、第二光學膜片422、第三光學膜片423以及第四光學膜片424)。框體410具有定位槽411,且定位槽包含階梯部411b、階梯部411c以及階梯 部411d。第一光學膜片421的凸耳421a是設置在定位槽411的底面411a上,第二光學膜片422的凸耳422a是設置在階梯部411b上,第三光學膜片423的凸耳423a是設置在階梯部411c上,且第四光學膜片424的凸耳424a是設置在階梯部411d上。欲陳明者,本實施例之凸耳設計以及階梯部設計均與前述圖1至圖3的設計方式相同,故於此不再贅述。藉此,透過將光學膜片之凸耳設置在定位槽中的階梯部的方式,同樣可達到限位光學膜片之目的。
在其他實施例中,請參照圖6及圖7所示,其係分別繪示依照本新型之第三實施方式之一種膜片組件之局部裝置示意圖以及框體之局部結構示意圖。圖6及圖7之定位槽511以及光學膜片之凸耳是設計成具有頭部以及漸縮部之蕈菇形,同樣可達到與前述相同之限位光學膜片之目的,故於此不再贅述。
必須注意到的是,為了清楚表達本新型之結構,圖1中所繪示的凸耳相對於整張光學膜片、以及定位槽相對於整個框體的比例並非實際比例,且凸耳的尺寸及形狀均可依據定位槽的結構不同而有不同的設計方式。
欲陳明者,本新型說明書中使用如「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等用語,僅用來表示元件的名稱,並非表示順序或數量。而且,前述之光學膜片的數量以及凸耳的形狀與數量均可依據顯示面板的實際需求而設計,並非限於上述實施例之形態。
由上述本新型實施方式可知,本新型是在光學膜 片上設計具有不同尺寸的凸耳,以供組裝人員透過將凸耳以從小到大的方式,對應放置在定位槽中,來達到限位光學膜片的目的。而且,透過從小到大的凸耳依序裝配各光學膜片的設計除了可方便組裝人員檢視光學膜片之組裝數量以及確保光學膜片之組裝位置正確外,亦可避免增加整體顯示面板之厚度。
此外,透過定位槽之縮口搭配凸耳之頸部的設計,可避免光學膜片沿著垂直於框體之延伸方向的方向位移。再者,透過定位槽之限位部的設計,可將光學膜片的凸耳限位在限位部以及定位槽底面之間,進而達到加強限位光學膜片之目的。
雖然本新型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新型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新型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8)

  1. 一種膜片組件,包含:一框體,包含至少一定位槽;以及至少二光學膜片,設置在該框體中,其中每一該些光學膜片具有至少一凸耳對應設置在該定位槽中,且該些光學膜片設置在同一該定位槽中的該些凸耳具有不同的尺寸,其中,最下層光學膜片的該凸耳的尺寸小於最上層光學膜片的該凸耳的尺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膜片組件,其中該至少一定位槽包含一階梯結構,且該定位槽包含至少二階梯部,其中該些階梯部的數量與設置在該定位槽中的該些凸耳數量相對應,且該些凸耳是分別承載於該些階梯部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膜片組件,其中該些階梯部分別具有不同的高度,且設置在高度較低的該階梯部的該凸耳的尺寸小於設置在高度較高的該階梯部的該凸耳的尺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膜片組件,其中該框體具有一延伸方向;該定位槽包含一主開口以及一縮口,且該主開口沿著該延伸方向之寬度是大於該縮口沿著該延伸方向之寬度;以及每一該些凸耳具有設置在該主開口中之一卡合部以及設 置在該縮口中之一頸部,其中該卡合部沿著該延伸方向之寬度是大於該頸部沿著該延伸方向之寬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膜片組件,其中該定位槽更包含至少一限位部,由該縮口朝向該主開口的方向延伸,且與該定位槽之一底面相間隔,其中該些凸耳是設置在該限位部以及該定位槽之該底面之間。
  6. 一種背光模組,包含: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膜片組件;一導光板,設置在該些光學膜片的下方;以及一光源,鄰設於該導光板之一入光面。
  7.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膜片組件;一導光板,設置在該些光學膜片的下方;一光源,鄰設於該導光板之一入光面;以及一顯示面板,承載在該框體之上方。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框體之一上表面設有一黏固件,且該黏固件貼附於最上層光學膜片的該凸耳,該顯示面板是透過該黏固件而固定在該框體上。
TW107202816U 2018-02-22 2018-03-02 膜片組件、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TWM56531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63219.4U CN207814997U (zh) 2018-02-22 2018-02-22 膜片组件、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201820263219.4 2018-02-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5318U true TWM565318U (zh) 2018-08-11

Family

ID=63036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2816U TWM565318U (zh) 2018-02-22 2018-03-02 膜片組件、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217367U (zh)
CN (1) CN207814997U (zh)
TW (1) TWM5653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9024B (zh) * 2021-07-23 2022-06-21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2962A (zh) * 2019-05-30 2019-08-02 伟志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9024B (zh) * 2021-07-23 2022-06-21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14997U (zh) 2018-09-04
JP3217367U (ja) 2018-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34054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2493079B1 (ko) 표시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TWI579621B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KR102272319B1 (ko) 곡면 표시 장치
WO2016107049A1 (zh) 框体组件及包含该框体组件的显示装置
KR20170135528A (ko)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201335677A (zh) 背光模組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KR20110027039A (ko) 렌즈기판을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18205837A1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TWM565318U (zh) 膜片組件、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KR20140094694A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488235B1 (ko) 백라이트 장치의 광학시트 고정 구조
WO2012111521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9551894B2 (en) Display
US20120257405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ght guide plate fixture thereof
CN210835510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I675238B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TWI654469B (zh) 背光模組和顯示裝置
KR20140042313A (ko) 액정 표시장치 및 그 조립방법
US20170108633A1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 plate, edge-li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1243569A1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以及交通工具
TWI785888B (zh) 顯示裝置、背光模組以及背光模組的組裝方法
TWM537230U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US20170168228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TWM569434U (zh) 背光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