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6818B - 滾柱式線性滑軌 - Google Patents
滾柱式線性滑軌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66818B TWI766818B TW110141463A TW110141463A TWI766818B TW I766818 B TWI766818 B TW I766818B TW 110141463 A TW110141463 A TW 110141463A TW 110141463 A TW110141463 A TW 110141463A TW I766818 B TWI766818 B TW I76681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load
- turning
- cover
- cover plat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一種滾柱式線性滑軌,包括:軌道、套設於軌道之滑塊及裝設於滑塊兩端的端蓋單元,其中一個端蓋單元,包括,第一蓋板、第二蓋板、開放式端蓋、外端蓋,其中,第一蓋板具有複數連通非負荷通道的貫孔,第二蓋板裝設於第一蓋板且具有連通貫孔之穿孔,開放式端蓋裝設於該滑塊之其中一端並具有連通穿孔之通孔,外端蓋封閉通孔,使複數滾動件迴流,本創作藉由開放式端蓋之通孔、第二蓋板之穿孔、第一蓋板之貫孔與非負荷通道連通,因此,能夠同時灌入四列滾動件。
Description
本發明與線性滑軌有關,特別係指一種具有迴流系統的線性滑軌。
線性滑軌之迴流系統一般係包含滾動件、迴流通道及迴流模組等,而線性滑軌的迴流系統又大致分為獨立零件組合方式及一體成形之方式。
迴流系統為獨立零件組合方式可參照中華民國專利公告號TWI422762, 參照圖1A-1B,此設計之第一迴轉道R1由第一回流管91、第一迴流部92、第一通道93形成,而裝設於第一迴轉道R1之滾柱W係透過貫通於該第一迴流管91之第一裝柱孔911灌入,另參照圖2A-2B所示,在第一回流管91外另覆蓋一蓋板J,蓋板J的轉向部J1完全封閉該第一裝柱孔911,在覆蓋該蓋板J後,可參照圖3A-3B所示,第二迴流管97、第二回流部98及蓋板J的迴轉部J2形成一第二迴轉道R2,而迴轉部J2上開設一第二裝柱孔J21,裝設於該第二迴轉道R2之滾柱W係透過第二裝柱孔J21灌入。
然而,此設計在組裝時係需先灌入容置於第一迴轉道R1內的兩列滾柱W,再蓋上蓋板J封閉該第一裝柱孔911後才能夠透過第二裝柱孔J21灌入另兩列的滾柱W,最後再安裝端蓋,如此一來,將造成無法同時灌入四列滾柱的問題,進而增加組裝工序、延長組裝時間。
本發明提供一種滾柱式線性滑軌,其主要目的在於解決無法於滑塊同側一次灌入四列滾柱,造成組裝效率不佳的問題。
為達成前述目的,本發明滾柱式線性滑軌,包括:
一軌道;
一滑塊,可滑動的套設於該軌道,並具有複數非負荷通道,且該滑塊與該軌道共同形成複數負荷通道;
二端蓋單元,裝設於該滑塊的兩端,該等端蓋單元與該等負荷通道及該等非負荷通道構成一循環路徑供複數滾動件迴流,其中一個該端蓋單元,包括:
一第一蓋板,裝設於該滑塊,該第一蓋板具有複數連通該等非負荷通道的貫孔;
一第二蓋板,裝設於該第一蓋板面對該滑塊之另一側,該第二蓋板與該第一蓋板之間形成一第一迴轉道,該第一迴轉道與該負荷通道、該非負荷通道連通,該第二蓋板具有複數分別連通該第一蓋板之該等貫孔的穿孔;
一開放式端蓋,裝設於該滑塊之其中一端並位於該第二蓋板面對該第一蓋板之另一側,該開放式端蓋與該第二蓋板之間形成一第二迴轉道,該第二迴轉道之延伸方向與該第一迴轉道之延伸方向之間具有夾角,該開放式端蓋具有複數分別連通該等穿孔的通孔;
一外端蓋,裝設於該開放式端蓋並封閉該等通孔。
由上述可知,本創作因開放式端蓋之通孔、第二蓋板之穿孔、第一蓋板之貫孔與非負荷通道連通,因此,滾動件能夠直接透過該通孔、穿孔、貫孔灌入非負荷通道內,進而能夠同時灌入四列滾動件,而不需翻面或分批次灌入滾動件,進而能夠大幅減少組裝工時,提高自動化的可能性。
本發明提供一種滾柱式線性滑軌,於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請參照圖4-16所示,包含:
一軌道10、一滑塊20及二端蓋單元Q,各該端蓋單元Q分別裝設於該滑塊20之兩端,其中一個該端蓋單元Q包含一第一蓋板40、一第二蓋板50、一開放式端蓋60、一外端蓋70,另一個該端蓋單元Q包含該第一蓋板40、該第二蓋板50及一封閉式端蓋80,其中:
該軌道10,為一長型構件,該軌道10的外周面具有一第一滾動溝11、一第二滾動溝12、一第三滾動溝13及一第四滾動溝14;
該滑塊20,係可滑動的套設於該軌道10,該滑塊20沿著一滑動方向X設有四個非負荷通道21,定義該等非負荷通道21為一第一非負荷通道211、一第二非負荷通道212、一第三非負荷通道213、一第四非負荷通道214,該第一非負荷通道211鄰近於該第二非負荷通道212且位於該滑塊20之其中一側,該第三非負荷通道213鄰近於該第四非負荷通道214且位於該滑塊20之另一側,該滑塊20沿著該滑動方向X具有一第一滾動面221、一第二滾動面222、一第三滾動面223及一第四滾動面224,該滑塊20沿著該滑動方向X定義出一第一端20A及一第二端20B。
該滑塊20與該軌道10共同形成四個負荷通道T,定義該等負荷通道T為一第一負荷通道T1、一第二負荷通道T2、一第三負荷通道T3、一第四負荷通道T4,該第一滾動溝11與該第一滾動面221共同形成該第一負荷通道T1,該第二滾動溝12與該第二滾動面222共同形成該第二負荷通道T2,該第三滾動溝13與該第三滾動面223共同形成該第三負荷通道T3,該第四滾動溝14與該第四滾動面224共同形成該第四負荷通道T4。
較佳的,另包括二保持架30,該二保持架30裝設於該滑塊20,用以保持複數滾動件R,其中一個該保持架30面對該第一滾動面221、第二滾動面222,另一個該保持架30面對該第三滾動面223、第四滾動面224。
如圖5-7所示,該等第一蓋板40具有一主體部41及連接於該主體部41之四個迴流管42,該等迴流管42分別貫穿一貫孔H,該些貫孔H貫通該主體部41,其中一個該第一蓋板40設置於該滑塊20之第一端20A,另一個該第一蓋板40設置於該滑塊20之第二端20B,該等主體部41沿著該滑動方向X具有相反之一內側41A及一外側41B,該些迴流管42連接於該內側41A,定義該等迴流管42為一第一迴流管421、一第二迴流管422、一第三迴流管423及一第四迴流管424,位於該第一端20A之第一蓋板40的該第一迴流管421插設於該第一非負荷通道211,該第二迴流管422插設於該第二非負荷通道212,該第三迴流管423插設於該第三非負荷通道213,該第四迴流管424插設於該第四非負荷通道214,位於該第二端20B之第一蓋板40的該第一迴流管421插設於該第三非負荷通道213並與另一個該第一蓋板40的第三迴流管423對接,位於該第二端20B之第一蓋板40的該第二迴流管422插設於該第四非負荷通道214並與另一個該第一蓋板40的第四迴流管424對接,位於該第二端20B之第一蓋板40的該第三迴流管423插設於該第一非負荷通道211並與另一個該第一蓋板40的第一迴流管421對接,位於該第二端20B之第一蓋板40的該第四迴流管424插設於該第二非負荷通道212並與另一個該第一蓋板40的第二迴流管422對接,進而使該等迴流管42之貫孔H對接而連通,該些貫孔H供以容納該等滾動件R。
各該主體部41之外側41B分別具有二第一迴轉部411,該二第一迴轉部411沿著一第一迴轉方向Y1延伸,其中一個該第一迴轉部411連接該第一迴流管421,另一個該第一迴轉部411連接該第四迴流管424。
如圖5、7所示,該等第二蓋板50設置於該第一蓋板40之外側41B,該等第二蓋板50沿著該滑動方向X具有相反之一內對應側51及一外對應側52,該內對應側51具有二第一迴轉面511,該等第一迴轉面511為弧面,該等第一迴轉面511沿著該第一迴轉方向Y1延伸,該等第一迴轉面511係面對該等第一迴轉部411並共同形成一第一迴轉道K1;
請參照圖10、15,位於該第一端20A之其中一個該第一迴轉道K1與該第一非負荷通道211、第二負荷通道T2連通,另一個該第一迴轉道K1與該第四非負荷通道214、第三負荷通道T3連通,位於該第二端20B之其中一個該第一迴轉道K1與該第二非負荷通道212、第一負荷通道T1連通,另一個該第一迴轉道K1與該第三非負荷通道213、第四負荷通道T4連通。
請參照圖7,該第二蓋板50具有四個貫穿之穿孔53,該等穿孔53分別為一第一穿孔531、一第二穿孔532、一第三穿孔533及一第四穿孔534,該第一穿孔531之位置對應該第一非負荷通道211,該第二穿孔532之位置對應該第二非負荷通道212,該第三穿孔533之位置對應該第三非負荷通道213,該第四穿孔534之位置對應該第四非負荷通道214,請參照圖8,該外對應側52具有二第二迴轉部521,該二第二迴轉部521沿著一第二迴轉方向Y2延伸,該第二迴轉方向Y2與該第一迴轉方向Y1之間具有一夾角,較佳的,該第二迴轉方向Y2與該第一迴轉方向Y1為垂直。
如圖5、8、9所示,該開放式端蓋60罩設於該第一蓋板40、第二蓋板50外,該開放式端蓋60位於該滑塊20之第一端20A,該開放式端蓋60沿著該滑動方向X具有相反之一第一側61及一第二側62,該第一側61面對該第二蓋板50,該第二側62背對該第二蓋板50,該第一側61具有二第二迴轉面611,該二第二迴轉面611沿著該第二迴轉方向Y2延伸,該等第二迴轉面611為弧面,該等第二迴轉面611係面對該等第二迴轉部521並共同形成一第二迴轉道K2,請參照圖15,該第二迴轉道K2於該滑動方向X的位置與該第一迴轉道K1於滑動方向X的位置不同,該第一迴轉道K1較該第二迴轉道K2接近該滑塊20,其中一個該第二迴轉道K2與該第二非負荷通道212、第一負荷通道T1連通,另一個該第二迴轉道K2與該第三非負荷通道213、第四負荷通道T4連通。
請參照圖8、9,該開放式端蓋60具有四個貫穿之通孔63,該等通孔63分別為一第一通孔631、一第二通孔632、一第三通孔633及一第四通孔634,該第一通孔631之位置對應該第一穿孔531,該第二通孔632之位置對應該第二穿孔532,該第三通孔633之位置對應該第三穿孔533,該第四通孔634之位置對應該第四穿孔534,該第二側62具有一容置槽621。
如圖9所示,該外端蓋70具有四個遮擋部71,該等遮擋部71係分別封閉該第一通孔631、該第二通孔632、該第三通孔633及該第四通孔634,其中二個該遮擋部71與另二個該遮擋部71之間連接一連接部72,該連接部72容設於該容置槽621內,於本實施例中,該些遮擋部71為凸塊,該些遮擋部71沿著該滑動方向X延伸,該些遮擋部71分別具有一引導面711,該些引導面711為弧面,該些引導面711形成為該第一迴轉道K1或第二迴轉道K2之側壁,該些引導面711供以引導該些滾動件R迴轉。
於較佳實施例中,請參照圖9、15,該等遮擋部71可進一區分為二第一遮擋部71A及二第二遮擋部71B,該二第一遮擋部71A封閉該第一通孔631、該第四通孔634,該二第二遮擋部71B封閉該第二通孔632、該三通孔633,該第一遮擋部71A沿著滑動方向X的長度大於該第二遮擋部71B沿著滑動方向X的長度,該二第一遮擋部71A之引導面711為第一引導面711A,該第一引導面711A為該第一迴轉道K1之側壁,該二第二遮擋部71B之引導面711為第二引導面711B,該第二引導面711B為該第二迴轉道K2之側壁。
如圖5、16所示,該封閉式端蓋80罩設於該第一蓋板40、第二蓋板50外,該封閉式端蓋80位於該滑塊20之第二端20B,該封閉式端蓋80具有一封閉內側81,該封閉內側81係面對該第二蓋板50,該封閉內側81具有二曲部82,該曲部82沿著該第二迴轉方向Y2延伸,該等曲部82係面對該等第二迴轉部521並與該第二迴轉部521共同形成一第三迴轉道K3,請參照圖15,該第三迴轉道K3於該滑動方向X的位置與該第一迴轉道K1於滑動方向X的位置不同,該第一迴轉道K1較該第三迴轉道K3接近該滑塊20,其中一個該第三迴轉道K3與該第一非負荷通道211、第二負荷通道T2連通,另一個該第三迴轉道K3與該第四非負荷通道214、第三負荷通道T3連通,該封閉內側81另具有二封閉凸部83,其中一個封閉凸部83封閉該第一穿孔531,另一個該封閉凸部83封閉該第四穿孔534。
較佳的,請參照圖5,另具有二固定件C,其中一個該固定件C鎖設於該開放式端蓋60,以使該外端蓋70位於該固定件C及開放式端蓋60之間,以固定該外端蓋70,另一個該固定件C鎖設於該封閉式端蓋80,以固定該封閉式端蓋80。
於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中,請參照圖17,包括:
一軌道10、一滑塊20及二端蓋單元Q,各該端蓋單元Q分別裝設於該滑塊20之兩端,該二端蓋單元Q分別包含一第一蓋板40、一第二蓋板50、一開放式端蓋60、一外端蓋70:
該滑塊20,可滑動的套設於該軌道10,並具有複數非負荷通道21,且該滑塊20與該軌道10共同形成複數負荷通道T,該滑塊20沿著該滑動方向X定義出該第一端20A及該第二端20B;
該等第一蓋板40,分別裝設於該滑塊20之第一端20A及第二端20B,該第一蓋板40具有複數連通該等非負荷通道21的貫孔H;
該等第二蓋板50,分別裝設於該滑塊20之第一端20A及第二端20B,該等第二蓋板50分別裝設於該第一蓋板40面對該滑塊20之另一側,該第二蓋板50與該第一蓋板40之間形成該第一迴轉道K1,該第一迴轉道K1與該負荷通道T、該非負荷通道21連通,該第二蓋板50具有複數分別連通該第一蓋板40之該等貫孔H的穿孔53;
二開放式端蓋60,分別裝設於該滑塊20之該第一端20A及該第二端20B,各該開放式端蓋60位於其中一該第二蓋板50面對該第一蓋板40之另一側,該開放式端蓋60與該第二蓋板50之間形成該第二迴轉道K2,該第二迴轉道K2之延伸方向與該第一迴轉道K1之延伸方向之間具有夾角,該開放式端蓋60具有複數分別連通該等穿孔53的通孔63;以及
二外端蓋70,分別裝設於該等開放式端蓋60並封閉該等通孔63。
以上所述即為本創作各實施例主要構件的組態說明,至於本創作的作動方式及功效說明如下:
請參考圖10、15,該等滾動件R於滾動時,可由第一非負荷通道211移動至該第一端20A,並通過該第一迴轉道K1移動至該第二負荷通道T2,移動至該第二端20B後再通過該第三迴轉道K3再次進入該第一非負荷通道211;請參照圖11、15,位於第二非負荷通道212之滾動件R移動至該第一端20A,並通過該第二迴轉道K2移動至該第一負荷通道T1,移動至該第二端20B後再通過該第一迴轉道K1再次進入該第二非負荷通道212;而滾動件R於該第三負荷通道T3、第四負荷通道T4、第三非負荷通道213、第四非負荷通道214的循環方式與在第一負荷通道T1、第二負荷通道T2,第一非負荷通道211、第二非負荷通道212的循環方式相同,故不加以贅述。
請參照圖12,本創作因開放式端蓋60之通孔63、第二蓋板50之穿孔53、第一蓋板40之貫孔H與非負荷通道21連通,因此,該等滾動件R能夠直接透過該通孔63、穿孔53、貫孔H灌入該非負荷通道21內,進而能夠同時灌入四列滾動件R,而不需翻面或分批次灌入滾動件R,能夠大幅減少組裝工時,提高自動化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本創作因可在滑塊20之第一端20A及第二端20B對稱裝設一模一樣的第一蓋板40、第二蓋板50,相較於習知技術於開放端、封閉端的元件設計不相同,可節省開模的費用,並可提升自動化組裝的效率。
《習知技術》
91:第一回流管
911:第一裝柱孔
92:第一迴流部
93:第一通道
R1:第一迴轉道
97:第二迴流管
98:第二回流部
R2:第二迴轉道
J:蓋板
J1:轉向部
J2:迴轉部
J21:第二裝柱孔
W:滾柱
《本創作》
10:軌道
11:第一滾動溝
12:第二滾動溝
13:第三滾動溝
14:第四滾動溝
20:滑塊
20A:第一端
20B:第二端
21:非負荷通道
211:第一非負荷通道
212:第二非負荷通道
213:第三非負荷通道
214:第四非負荷通道
221:第一滾動面
222:第二滾動面
223:第三滾動面
224:第四滾動面
30:保持架
40:第一蓋板
41:主體部
411:第一迴轉部
41A:內側
41B:外側
42:迴流管
421:第一迴流管
422:第二迴流管
423:第三迴流管
424:第四迴流管
50:第二蓋板
51:內對應側
511:第一迴轉面
52:外對應側
521:第二迴轉部
53:穿孔
531:第一穿孔
532:第二穿孔
533:第三穿孔
534:第四穿孔
60:開放式端蓋
61:第一側
611:第二迴轉面
62:第二側
621:容置槽
63:通孔
631:第一通孔
632:第二通孔
633:第三通孔
634:第四通孔
70:外端蓋
71:遮擋部
71A:第一遮擋部
71B:第二遮擋部
711:引導面
711A:第一引導面
711B:第二引導面
72:連接部
80:封閉式端蓋
81:封閉內側
82:曲部
83:封閉凸部
C:固定件
X:滑動方向
Y1:第一迴轉方向
Y2:第二迴轉方向
T:負荷通道
T1:第一負荷通道
T2:第二負荷通道
T3:第三負荷通道
T4:第四負荷通道
R:滾動件
K1:第一迴轉道
K2:第二迴轉道
K3:第三迴轉道
H:貫孔
Q:端蓋單元
圖1A 為習知滾柱式線性滑軌將滾柱裝填於第一迴轉道之示意圖。
圖1B 為圖1A之剖視圖。
圖2A 為習知滾柱式線性滑軌覆蓋蓋板後之示意圖。
圖2B 為圖2A之剖視圖。
圖3A 為習知滾柱式線性滑軌將滾柱裝填於第二迴轉道之示意圖。
圖3B 為圖3A之剖視圖。
圖4 為本創作之立體圖。
圖5 為本創作之爆炸圖。
圖6 為本創作之立體圖,顯示第一蓋板與滑塊。
圖7 為本創作之立體圖,顯示第一蓋板的另一視角與第二蓋板。
圖8 為本創作之立體圖,顯示第二蓋板的另一視角與開放式端蓋。
圖9 為本創作之立體圖,顯示開放式端蓋的另一視角與外端蓋。
圖10 為本創作第一蓋板裝設於滑塊之示意圖。
圖11 為本創作第二蓋板裝設於第一蓋板外之示意圖。
圖12 為本創作開放式端蓋罩設於第一蓋板、第二蓋板外之示意圖。
圖13 為圖11的13-13剖視圖。
圖14 為圖11的14-14剖視圖。
圖15 為圖4的15-15剖視圖。
圖16 為裝設於滑塊第二端之第二蓋板、封閉式端蓋之立體圖。
圖17 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爆炸圖。
10:軌道
11:第一滾動溝
12:第二滾動溝
13:第三滾動溝
14:第四滾動溝
20:滑塊
20A:第一端
20B:第二端
21:非負荷通道
211:第一非負荷通道
212:第二非負荷通道
213:第三非負荷通道
214:第四非負荷通道
221:第一滾動面
222:第二滾動面
223:第三滾動面
224:第四滾動面
30:保持架
40:第一蓋板
41:主體部
411:第一迴轉部
41A:內側
41B:外側
42:迴流管
421:第一迴流管
422:第二迴流管
423:第三迴流管
424:第四迴流管
50:第二蓋板
51:內對應側
52:外對應側
521:第二迴轉部
60:開放式端蓋
61:第一側
62:第二側
70:外端蓋
71:遮擋部
80:封閉式端蓋
C:固定件
X:滑動方向
R:滾動件
H:貫孔
Q:端蓋單元
Claims (10)
- 一種滾柱式線性滑軌,包含: 一軌道; 一滑塊,可滑動的套設於該軌道,並具有複數非負荷通道,且 該滑塊與該軌道共同形成複數負荷通道; 二端蓋單元,裝設於該滑塊的兩端,該等端蓋單元與該等負荷通道及該等非負荷通道構成一循環路徑供複數滾動件迴流,其中一個該端蓋單元,包括: 一第一蓋板,裝設於該滑塊,該第一蓋板具有複數連通該等非負荷通道的貫孔; 一第二蓋板,裝設於該第一蓋板面對該滑塊之另一側,該第二蓋板與該第一蓋板之間形成一第一迴轉道,該第一迴轉道與該負荷通道、該非負荷通道連通,該第二蓋板具有複數分別連通該第一蓋板之該等貫孔的穿孔; 一開放式端蓋,裝設於該滑塊之其中一端並位於該第二蓋板面對該第一蓋板之另一側,該開放式端蓋與該第二蓋板之間形成一第二迴轉道,該第二迴轉道之延伸方向與該第一迴轉道之延伸方向之間具有夾角,該開放式端蓋具有複數分別連通該等穿孔的通孔; 一外端蓋,裝設於該開放式端蓋並封閉該等通孔。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滾柱式線性滑軌,其中,該第二迴轉道之延伸方向與該第一迴轉道之延伸方向為垂直。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滾柱式線性滑軌,其中,另一個該端蓋單元包括一個該第一蓋板、一個該第二蓋板及一封閉式端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滾柱式線性滑軌,其中,另一個該端蓋單元包括一個該第一蓋板、一個該第二蓋板、一個該開放式端蓋及一個該外端蓋。
- 如請求項3所述之滾柱式線性滑軌,其中,該滑塊沿著一滑動方向設有四個滾動面,該滑塊沿著該滑動方向定義出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等非負荷通道貫穿該滑塊的該第一端及該第二端; 該軌道之外周面具有複數相對之滾動溝,該等滾動溝與該等滾動面共同形成該等負荷通道,該等負荷通道及該等非負荷通道之數量為四; 其中一個該第一蓋板置於該滑塊之第一端,另一個該第一蓋板置於該滑塊之第二端,該等第一蓋板具有一主體部及連接於該主體部並與該等貫孔連通之四個迴流管,該等主體部沿著該滑動方向具有相反之一內側及一外側,該等迴流管連接於該內側並分別插設於該等非負荷通道,該主體部之外側具有二第一迴轉部; 該等第二蓋板分別置於該等第一蓋板之外側,該等第二蓋板沿著該滑動方向具有相反之一內對應側及一外對應側,該內對應側具有二第一迴轉面,該等第一迴轉面係面對該等第一迴轉部並共同形成該等第一迴轉道,該外對應側具有二第二迴轉部,該等第二蓋板上的穿孔數量為四; 該開放式端蓋位於該第一端,該開放式端蓋具有面對該第二蓋板之一第一側,該第一側具有二第二迴轉面,該等第二迴轉面係面對該等第二迴轉部並共同形成該等第二迴轉道,該通孔之數量為四。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滾柱式線性滑軌,其中,定義該等非負荷通道為一第一非負荷通道、一第二非負荷通道、一第三非負荷通道、一第四非負荷通道,定義該等負荷通道為一第一負荷通道、一第二負荷通道、一第三負荷通道、一第四負荷通道; 定義該等迴流管為一第一迴流管、一第二迴流管、一第三迴流管及一第四迴流管,位於該第一端之第一蓋板的該第一迴流管插設於該第一非負荷通道,該第二迴流管插設於該第二非負荷通道,該第三迴流管插設於該第三非負荷通道,該第四迴流管插設於該第四非負荷通道,位於該第二端之第一蓋板的該第一迴流管插設於該第三非負荷通道,該第二迴流管插設於該第四非負荷通道,該第三迴流管插設於該第一非負荷通道,該第四迴流管插設於該第二非負荷通道; 位於該第一端之第一迴轉道的數量為二,其中一個該第一迴轉道與該第一非負荷通道、第二負荷通道連通,另一個該第一迴轉道與該第四非負荷通道、第三負荷通道連通,位於該第二端之第一迴轉道的數量為二,其中一個該第一迴轉道與該第二非負荷通道、第一負荷通道連通,另一個該第一迴轉道與該第三非負荷通道、第四負荷通道連通; 該第二迴轉道之數量為二,其中一個該第二迴轉道與該第二非負荷通道、第一負荷通道連通,另一個該第二迴轉道與該第三非負荷通道、第四負荷通道連通。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滾柱式線性滑軌,其中,該等第一迴轉面及該等第一迴轉部沿著一第一迴轉方向延伸,該等第二迴轉面及該等第二迴轉部沿著一第二迴轉方向延伸,該第一迴轉方向與該第二迴轉方向為垂直。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滾柱式線性滑軌,其中,該外端蓋具有四個遮擋部,該等遮擋部分別封閉該通孔,等遮擋部沿著該滑動方向延伸,該等遮擋部區分為二第一遮擋部及二第二遮擋部,該第一遮擋部沿著該滑動方向的長度大於該第二遮擋部沿著滑動方向的長度,該等遮擋部具有一引導面,該等引導面為弧面並供以引導該些滾動件迴轉,該等第一遮擋部之引導面為第一引導面,該等第二遮擋部之引導面為第二引導面,該第一引導面為該第一迴轉道之側壁,該第二引導面為該第二迴轉道之側壁。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滾柱式線性滑軌,其中,該封閉式端蓋位於該第二端,該封閉式端蓋具有一面對該第二蓋板的封閉內側,該封閉內側具有二曲部及二封閉凸部,該等曲部係面對該等第二迴轉部並共同形成二第三迴轉道,其中一個該第三迴轉道與該第一非負荷通道、第二負荷通道連通,另一個該第三迴轉道與該第四非負荷通道、第三負荷通道連通,該等封閉凸部封閉該穿孔。
- 如請求項8所述之滾柱式線性滑軌,其中,該開放式端蓋具有相反於該第一側之一第二側,該第二側具有一容置槽,其中二個該遮擋部與另二個該遮擋部之間連接一連接部,該連接部容設於該容置槽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141463A TWI766818B (zh) | 2021-11-08 | 2021-11-08 | 滾柱式線性滑軌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141463A TWI766818B (zh) | 2021-11-08 | 2021-11-08 | 滾柱式線性滑軌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66818B true TWI766818B (zh) | 2022-06-01 |
TW202319658A TW202319658A (zh) | 2023-05-16 |
Family
ID=83103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41463A TWI766818B (zh) | 2021-11-08 | 2021-11-08 | 滾柱式線性滑軌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766818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593482U (zh) * | 2019-02-12 | 2020-04-11 |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反向器及具有該反向器的滾珠絲杠和線性滑軌 |
CN112096742A (zh) * | 2020-10-09 | 2020-12-18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静压轴承及静压导轨组件 |
-
2021
- 2021-11-08 TW TW110141463A patent/TWI766818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593482U (zh) * | 2019-02-12 | 2020-04-11 |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反向器及具有該反向器的滾珠絲杠和線性滑軌 |
CN112096742A (zh) * | 2020-10-09 | 2020-12-18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静压轴承及静压导轨组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19658A (zh) | 2023-05-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568453B2 (ja) | 運動案内装置 | |
JP3137444U (ja) | 線形スライドレールの回転循環案内構造 | |
JP5711960B2 (ja) | 転動体収容ベルト及び転動体収容ベルト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直線案内機構 | |
JPH04194413A (ja) | 四条列無限直動案内ユニット | |
JPH109264A (ja) | 摺動案内装置及びその有端転動体チェーン | |
TW201430231A (zh) | 運動導引裝置 | |
JPH0643345U (ja) | 直動転がり案内ユニットの潤滑装置 | |
TWI766818B (zh) | 滾柱式線性滑軌 | |
JPS58155426U (ja) | 軌道案内軸受 | |
JPH112241A (ja) | 転動体付ベルト | |
JPH0672612B2 (ja) | ボ−ルチェイン | |
US4799806A (en) | Miniature linear guide apparatus | |
JPH042809B2 (zh) | ||
US7121723B2 (en) | Linear guide apparatus | |
JP4071212B2 (ja) | 転がり素子案内モジュール | |
US7458721B2 (en) | Linear motion rolling guide unit | |
US11603883B1 (en) | Roller-type linear guideway | |
WO2014119122A1 (ja) | 運動案内装置 | |
JPH0531683B2 (zh) | ||
JPH0672611B2 (ja) | ボ−ルチェイン | |
CN116136232A (zh) | 滚柱式线性滑轨 | |
JP2006105296A (ja) | ローラ式リニアガイドウェイ | |
JPS5831428U (ja) | 軌道案内軸受 | |
TWM469978U (zh) | 線性滑軌及其端蓋模組 | |
JP2008089004A (ja) | 転がり案内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