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0783B - 生物檢測卡匣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生物檢測卡匣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0783B
TWI760783B TW109122969A TW109122969A TWI760783B TW I760783 B TWI760783 B TW I760783B TW 109122969 A TW109122969 A TW 109122969A TW 109122969 A TW109122969 A TW 109122969A TW I760783 B TWI760783 B TW I7607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iological detection
tank
flow channel
sample
detection casset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2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3357A (zh
Inventor
邱祈翰
廖書賢
Original Assignee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3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33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07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078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02Form or structure of the vesse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42Integrated assemblies, e.g. cassettes or cartridg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02Form or structure of the vessel
    • C12M23/08Flask, bottle or test tub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38Caps; Covers; Plugs; Pouring mea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48Holding appliances; Racks; Suppor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5/00Means for supporting, enclosing or fixing the microorganisms, e.g. immunocoatings
    • C12M25/02Membranes; Filters
    • C12M25/04Membranes; Filters in combination with well or multiwell plates, i.e. culture inser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41/0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 C12M41/46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of cellular or enzymatic activity or functionality, e.g. cell viabil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02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viable microorganisms
    • C12Q1/18Testing for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a materia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生物檢測卡匣包含具加樣口之加樣槽、供樣本培養於其中之複數個培養槽、管道系統、複數個定量槽、以及複數個凹陷結構。管道系統包含一彎曲流道及複數個入口流道,彎曲流道與加樣槽連通,且每一入口流道與彎曲流道及一對應之培養槽連通。每一定量槽設置於一對應之入口流道及一對應之培養槽之間。每一凹陷結構設置於一對應之定量槽與一對應之培養槽之間,且凹陷結構包含靠近培養槽設置的第一開孔。

Description

生物檢測卡匣及其操作方法
本案係關於一種生物檢測卡匣及其操作方法,尤指一種應用於藥敏性檢測的生物檢測卡匣及其操作方法。
現有的標準藥敏性檢測(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是使用96孔盤進行測試,第1圖即顯示進行藥敏性檢測所用之96孔盤。如第1圖所示,96孔盤1上設置有96個孔槽W,藥敏性檢測方法則說明如下。首先將抗微生物藥劑(antimicrobial medicines),例如抗生素(antibiotics),滴入孔槽W內,接著再滴菌液在含有抗微生物藥劑的孔槽W內,經過16至20小時的培養後,即可從96孔盤1的底部透過肉眼來觀察細菌是否有生長,進而判定細菌抗藥性的程度。此方法之優點在於,可同時進行多種藥敏性和菌種的檢測,且可直接以肉眼觀測結果,故為目前藥敏性檢測的金標準。
然而此方法仍具有缺點。舉例來說,由於抗微生物藥劑須經系列稀釋以形成濃度梯度,使得滴樣操作繁雜。再者,96孔盤1上方只放置一個蓋子蓋住開口,故在運輸96孔盤1時容易造成交叉汙染。又,96孔盤1本體的體積大且滴樣體積也大(例如約100~150 μl),故會增加廢棄物處理的費用和汙染的風險。
因此,為了改善現有技術之缺失,實有必要開發一種改良的生物檢測卡匣及改良的藥敏性檢測之操作方法,以簡化滴樣操作且避免汙染。
本案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改良的生物檢測卡匣及其操作方法,可達成液體自動填充,簡化滴樣操作且有利藥敏性檢測。
本案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改良的生物檢測卡匣及其操作方法,可將微生物集中在培養槽底部,便於觀測培養結果。
本案之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改良的生物檢測卡匣及其操作方法,可有效定量進樣,避免滴樣誤差。
本案之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改良的生物檢測卡匣及其操作方法,可防止汙染和感染風險,並提供安全防護及良好的培養環境。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提供一種生物檢測卡匣,包含:一加樣槽,具有一加樣口供一樣本加入;複數個培養槽,供樣本培養於其中;一管道系統,包含一彎曲流道及複數個入口流道,其中彎曲流道與加樣槽連通,且每一入口流道與彎曲流道及一對應之培養槽連通;複數個定量槽,每一定量槽設置於一對應之入口流道及一對應之培養槽之間;以及複數個凹陷結構,每一凹陷結構設置於一對應之定量槽與一對應之培養槽之間,且每一凹陷結構包含靠近培養槽設置之一第一開孔。
在一實施例中,彎曲流道大致呈連續S型流道,且每一入口流道係與彎曲流道遠離培養槽的一彎曲處連接。
在一實施例中,當生物檢測卡匣垂直擺放以使培養槽位於定量槽下方時,入口流道與彎曲流道的一連接處位於彎曲流道之一相對高點處。
在一實施例中,凹陷結構包含位於定量槽底端之一漸縮結構、位於培養槽頂端之一漸縮結構、以及連接兩漸縮結構之一頸部。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開孔設置於位於培養槽頂端之漸縮結構上。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開孔的直徑為0.1 mm至1 mm。
在一實施例中,凹陷結構之最窄寬度為1 mm 至4 mm。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個培養槽容置不同量的抗微生物藥劑。
在一實施例中,培養槽具有一圓弧底部或一底部尖端。
在一實施例中,底部尖端具有一斜面。
在一實施例中,生物檢測卡匣更包含一底層、一流道層、及一上蓋層,其中底層和上蓋層的至少其中之一為一親水膜。
在一實施例中,生物檢測卡匣更包含一卡匣本體及一上蓋層,其中上蓋層為一親水膜。
在一實施例中,生物檢測卡匣更包含一廢液槽,其係與彎曲流道的一下游端連接,其中廢液槽具有一排出孔。
在一實施例中,生物檢測卡匣更包含一第二開孔,其係設置於定量槽上。
在一實施例中,生物檢測卡匣第一開孔的設置位置係偏向於每一培養槽之一側壁,且遠離加樣槽。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更提供一種生物檢測卡匣之操作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 提供一生物檢測卡匣,其中生物檢測卡匣包含具有一加樣口之一加樣槽、供一樣本培養於其中之複數個培養槽、一管道系統、以及複數個定量槽,其中管道系統包含一彎曲流道及複數個入口流道,彎曲流道與加樣槽連通,且每一入口流道與彎曲流道及一對應之培養槽連通,其中每一定量槽設置於一對應之入口流道及一對應之培養槽之間;(b) 將生物檢測卡匣斜放以使加樣槽高於管道系統,並將樣本從加樣口滴入,使樣本流入彎曲流道以及每一入口流道及定量槽;以及(c) 將生物檢測卡匣垂直擺放,使樣本往下流入培養槽中。
在一實施例中,於步驟(a)中,複數個培養槽容置不同量的抗微生物藥劑。
在一實施例中,於步驟(b)中,生物檢測卡匣係放置於一加樣架上,其中生物檢測卡匣更包含複數個凹陷結構,每一凹陷結構設置於一對應之定量槽與一對應之培養槽之間,每一凹陷結構包含靠近培養槽設置之一第一開孔,且樣本流入凹陷結構並停留在凹陷結構之第一開孔的位置。
在一實施例中,於步驟(c)中,生物檢測卡匣係插入一培養架之一插槽中。
在一實施例中,生物檢測卡匣之更包含於生物檢測卡匣上貼上一膜片以封住其開口的步驟。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式在本質上為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案。
第2圖顯示本案第一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示意圖。如圖所示,生物檢測卡匣2包含一加樣槽21、複數個培養槽22、一管道系統23、複數個定量槽24、及複數個凹陷結構25。加樣槽21具有一加樣口211,以供一樣本加入,而培養槽22係供樣本培養於其中。管道系統23架構於將樣本送入每一培養槽22,且管道系統23包含一彎曲流道231及複數個入口流道232。彎曲流道231與加樣槽21連通,每一入口流道232與彎曲流道231及對應之培養槽22連通,使得樣本可經由加樣槽21、彎曲流道231、及入口流道232而流入每一培養槽22。每一定量槽24設置於對應之入口流道232及對應之培養槽22之間,換言之,定量槽24的兩端分別與入口流道232及培養槽22連通。每一凹陷結構25設置於對應之定量槽24與對應之培養槽22之間,換言之,凹陷結構25的兩端分別與定量槽24及培養槽22連通。
在一實施例中,凹陷結構25包含位於定量槽24底端之一漸縮結構252、位於培養槽22頂端之一漸縮結構253、以及連接兩漸縮結構252、253之一頸部254,其中,頸部254為凹陷結構25中最窄部位,且頸部254的直徑也小於定量槽24及培養槽22的直徑。凹陷結構25具有一第一開孔251,設置於靠近培養槽22的一端,例如設置於位於培養槽22頂端之漸縮結構253上,其中,第一開孔251的設置位置係偏向於培養槽22之一側壁,例如偏向於培養槽22的右側壁或左側壁,以形成不對稱的結構。換言之,第一開孔251是設置於通過入口流道232之縱斷面的右側或左側,藉此形成不對稱的結構。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開孔251係遠離加樣槽21而設置,如第2圖所示,加樣槽21設置於通過入口流道232之縱斷面的左側,而第一開孔251則設置於通過入口流道232之縱斷面的右側。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開孔251的直徑約為0.1 mm至1 mm,且第一開孔251於每一凹陷結構25上的數量不限於一個,亦可為多個,只要能形成不對稱的結構,皆可適用於本案。
在一實施例中,凹陷結構25之頸部254的寬度小於定量槽24的寬度及培養槽22的寬度,且凹陷結構25之最窄寬度約為1 mm 至4 mm,可防止樣本自培養槽22逆流至定量槽24。
在一實施例中,彎曲流道231大致呈連續S型流道,且每一入口流道232係與彎曲流道231遠離培養槽22的彎曲處連接,故當生物檢測卡匣2垂直擺放以使培養槽22位於定量槽24下方時,入口流道232與彎曲流道231連接處即位於彎曲流道231之相對高點處,且入口流道232大致呈垂直走向。
在一實施例中,樣本為包含待測微生物的生物樣本,而複數個培養槽22係預先容置不同量的抗微生物藥劑,以進行藥敏性檢測。當加入定量生物樣本後,複數個培養槽22便包含不同濃度的抗微生物藥劑,故可觀察微生物在不同濃度抗微生物藥劑下的生長情形,進而判定微生物抗藥性的程度。
在一實施例中,培養槽22於遠離定量槽24的一側具有圓弧底部,當將生物檢測卡匣2垂直擺放進行培養時,圓弧底部的設計有助於將微生物集中在培養槽22底部,以便於操作人員進行觀測。
在一實施例中,彎曲流道231的下游端與一廢液槽26連接,可用來收集多餘的樣本,且廢液槽26具有一排出孔261以利排氣。
在一實施例中,生物檢測卡匣2係由透明材質所製成,以便於觀測液體於卡匣內的流動,以及培養槽22內微生物的生長情形。
第3圖顯示第2圖之生物檢測卡匣的爆炸圖。如第3圖所示,生物檢測卡匣2包含一底層201、一流道層202、及一上蓋層203,流道層202設有管道及槽體結構,上蓋層203設有加樣口211、第一開孔251、及排出孔261,底層201為卡匣底部支撐部和抗微生物藥劑乾燥的區域,且上蓋層203及底層201分別覆蓋於流道層202的上下兩側,以與流道層202共同定義出生物檢測卡匣2內部的管道及槽體。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底層201和上蓋層203的至少其中之一為親水膜,以降低流道阻力,使流體可順利在管道中流動。
在一實施例中,上蓋層203可透過一第一黏合層204黏合於流道層202之上方,且第一黏合層204具有與流道層202之管道及槽體結構對應之開口。類似地,底層201可透過一第二黏合層205黏合於流道層22之下方,且第二黏合層205具有與流道層202之管道及槽體結構對應之開口。舉例而言,第一黏合層204及第二黏合層205可為雙面膠,或是直接塗佈於兩結構層之間的膠體,但不以此為限。當然,上蓋層203及底層201亦可透過超音波熔接結合在流道層202上,而無需黏合層的設置。抑或是,上蓋層203及底層201的其中一層可與流道層202一體成型,另一層再與流道層202黏合或超音波熔接而結合。
第4圖顯示生物檢測卡匣的操作流程示意圖,第5圖顯示將生物檢測卡匣斜放之示意圖。首先在加樣前,先將生物檢測卡匣2 (簡稱卡匣2)斜放以使加樣槽21高於管道系統23。舉例來說,可將卡匣2放在傾斜的治工具3上(如第5圖所示),以將加樣槽21一側之卡匣2墊高,其中卡匣2的傾斜角度θ係大於10o ,例如介於10o 至80o 之間,但不以此為限。接著如第4圖之步驟(a)所示,從加樣口211將樣本滴入加樣槽21中,隨後如步驟(b)所示,樣本會因為重力和毛細力的關係自加樣槽21流入彎曲流道231以及各個入口流道232、定量槽24、及凹陷結構25,並停留在凹陷結構25之第一開孔251的位置。由於第一開孔251的設置位置係偏向於一側壁,例如第4圖所示為向右偏,故當樣本停留在第一開孔251處時,樣本前緣是呈現不對稱的型態。
之後,將卡匣2自傾斜的治工具3上取下,並將卡匣2垂直擺放,亦即沿第5圖所示之Y軸方向擺放,以使培養槽22位於定量槽24下方,且入口流道232與彎曲流道231連接處位於彎曲流道231之相對高點處。此時在入口流道232及定量槽24內的樣本會因為液體左右不平衡和重力的關係,使液體往下沉降到培養槽22中,故入口流道232和定量槽24內的液體會完全排空,使得培養槽22中的液體與殘留在彎曲流道231中的液體斷開。又因為重力的關係,殘留在彎曲流道231中的液體會保持在相對低點的彎曲處,進而隔開每一個培養槽22,藉此避免交叉汙染,如第4圖之步驟(c)所示。換言之,本案之彎曲流道231及入口流道232共同提供截斷功效,可隔開每一個培養槽22,以防止汙染和感染風險,並提供安全防護。此外,由於流入定量槽24的液體會先停留在第一開孔251的位置,之後再沉降到培養槽22中,故可進一步定量流入培養槽22的液體量。
在一實施例中,於加樣完成後,可在卡匣2上方貼上膜片或蓋上蓋子將卡匣2上所有開口都封住,以防止樣本在培養時揮發。最後以垂直擺放卡匣2的方式進行微生物的培養,並在培養一段時間,例如16至20小時後,再將卡匣2置於觀測架上以肉眼觀測培養結果。此時樣本會因為凹陷結構25之防逆流設計而困在培養槽22內。
第6圖顯示本案第二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示意圖。與第2圖所示的生物檢測卡匣2差別在於,除了第一開孔251之外,第6圖所示的生物檢測卡匣2A更包含一或更多第二開孔241。第二開孔241可設置於入口流道232與凹陷結構25之間,亦即第二開孔241設置於定量槽24上,且同樣開孔於上蓋層203。舉例來說,定量槽24於靠近入口流道232的一側具有兩個呈對稱設置的第二開孔241,但不以此為限。
第7圖顯示本案第三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示意圖。與第2圖所示的生物檢測卡匣2差別在於,第7圖所示的生物檢測卡匣2B不包含廢液槽,且為了使液體順利流入最後一個定量槽24,最後一個入口流道232’係與彎曲流道231之相對低點處連接並斜向流入最後一個定量槽24。
第8圖顯示本案第四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示意圖。與第7圖所示的生物檢測卡匣2B差別在於,第8圖所示的生物檢測卡匣2C更包含一陰性對照培養槽27,其係為僅添加培養液而非含有微生物的生物樣本的培養槽,以作為微生物培養的陰性對照組。此外,陰性對照培養槽27具有自己的加樣口271,以供培養液加入。
第9圖顯示使用紅血球溶液實際進行生物檢測卡匣的操作實驗流程圖,其中紅血球溶液之血容比(HCT)為4%。首先將卡匣放在傾斜的治工具上(步驟(a)),接著將1500 μL的紅血球溶液從加樣口滴入,接著液體會自動流到各個入口流道、定量槽及凹陷結構並停留在第一開孔的位置(步驟(b))。之後再將卡匣垂直擺放,此時各個入口流道、定量槽及凹陷結構內的液體會沉降到培養槽(步驟(c))。透過紅色血球可清楚呈現卡匣內液體的流動方式,且從此模擬實驗可看出,本案之生物檢測卡匣具有便於加樣、定量、及觀測之優點。
第10圖顯示使用菌液實際進行生物檢測卡匣的操作實驗結果。將1500 μL的菌液從加樣口滴入,並在菌液自動填充至各個培養槽後,於36o C進行細菌培養20小時,之後便在培養槽底部觀察到細菌生長的團塊B。
第11圖顯示本案第五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生物檢測卡匣2D的加樣槽21、培養槽22、管道系統23、定量槽24、凹陷結構25、及陰性對照培養槽27的配置與第8圖所示第四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2C大致相同,主要差異在於培養槽22底部的結構設計。在前述第一至第四實施例中,培養槽22具有圓弧底部,而在本實施例中,培養槽22底部則具有明顯漸縮的尖端221,有助於讓微生物更集中在培養槽22底部的漸縮尖端221,使得操作人員更容易進行觀測。
第12圖顯示本案第五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爆炸圖。不同於第3圖所示的生物檢測卡匣2包含底層201、流道層202、及上蓋層203,本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2D包含卡匣本體202’及上蓋層203’,換言之,流道層直接與底層一體成型為卡匣本體202’,故第五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2D不具有獨立的底層。在本實施例中,上蓋層203’為親水膜,可降低流道阻力,使流體可順利在管道中流動,且親水膜可包括黏合層,以利黏合於卡匣本體202’上。另外,上蓋層203’較佳為透明層,以利操作及培養過程之觀測。
第13圖顯示第12圖之卡匣本體的不同視角示意圖,並以虛線顯示槽體的內部結構。如第13圖所示,培養槽22的尖端221處更具有一斜面222,其係大致由卡匣本體202’之底面往頂面傾斜。當將生物檢測卡匣2D垂直擺放以進行培養時,斜面222有助於樣本及微生物順著斜面222下滑並聚集至培養槽22底部最尖端的部位,以利後續培養及觀測。在一些變化實施態樣中,斜面222可為連續斜面,或是多階段斜面,也可以是斜面加曲面的組合,但不以此為限。
第14圖顯示第五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置放於加樣架上之示意圖。如第14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生物檢測卡匣2D更具有防呆設計,有助於將生物檢測卡匣2D正確置放於加樣架4上,以利加樣的進行。具體而言,生物檢測卡匣2D與加樣架4分別具有對應的對位或卡合結構,例如生物檢測卡匣2D具有一凹部28,加樣架4具有一對應的凸部41。當欲進行加樣時,只要將生物檢測卡匣2D的凹部28與加樣架4的凸部41對位,即可正確置放生物檢測卡匣2D於加樣架4上。由於加樣槽21側被墊高,當樣本經加樣口211滴入加樣槽21後,樣本便可因為重力和毛細力的關係自加樣槽21流入彎曲流道231以及各個入口流道232、定量槽24、及凹陷結構25,並停留在凹陷結構25之第一開孔251的位置。在加樣完成後,卡匣上方可進一步封膜將所有開口都封住,以防止樣本在培養時揮發。
當然,防呆結構不限於前述的凹部28及凸部41,其他可達成防呆效果的結構設計皆可應用於本案。此外,加樣架4可設有置放樣本瓶的容置槽42,可使加樣操作更加方便。
另一方面,第五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2D之培養槽22底部的尖端221及斜面222設計,以及防呆設計等亦可應用於本案第一至第四實施例之結構中。
第15圖顯示第五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置放於培養架上之示意圖。在完成加樣及封膜後,便可將卡匣2D從加樣架4上取下,並將卡匣2D垂直擺放於培養架5中進行培養。在將卡匣2D垂直擺放以使培養槽22位於定量槽24下方時,入口流道232及定量槽24內的樣本便會因為液體左右不平衡和重力的關係,使液體往下沉降到培養槽22中,且各個培樣槽22的液體彼此隔開,故可在培養過程中避免交叉汙染。另外,培養架5設有複數個插槽51,可供複數個卡匣2D垂直插入,以利同時進行多重培養,例如不同樣本或不同抗微生物藥劑的多重培養。
第16圖顯示第五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的操作流程示意圖。首先在加樣前,先將卡匣2D斜放以使加樣槽21高於管道系統23。舉例來說,如第14圖及第16圖之步驟(a)所示,將卡匣2D放在加樣架4上,以將加樣槽21側之卡匣2D墊高。接著如第16圖之步驟(b)所示,從左側加樣口211將樣本滴入加樣槽21中,以及從右側加樣口271將培養液滴入陰性對照培養槽27中。隨後如第16圖之步驟(c)所示,從左側加樣口211滴入的樣本會因為重力和毛細力的關係自加樣槽21流入彎曲流道231以及各個入口流道232、定量槽24、及凹陷結構25,並停留在凹陷結構25之第一開孔251的位置,且樣本前緣呈現不對稱的型態。同樣地,從右側加樣口271滴入的培養液也會停留在第一開孔251的位置,且培養液前緣呈現不對稱的型態。之後,將卡匣2D進行封膜後再從加樣架4上取下,並將卡匣2D以垂直擺放的方式插入培養架5的插槽51中,使樣本往下流入培養槽22中進行微生物的培養,如第16圖之步驟(d)所示。
在培養一段時間後,例如培養約16至20小時後,便可進行培養結果的觀測,且當卡匣2D仍置放於培養架5上時,即可直接觀測培養結果。而為了便於觀測,本案亦提供觀測架之設計。第17圖顯示第五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置放於觀測架上之示意圖。如第17圖所示,觀測架6具有一斜面61,供卡匣2D以底面貼附於觀測架6之斜面61的方式置放於觀測架6上。根據不同的觀測目標,亦可調整觀測架6之斜面61的顏色以利觀察。例如要觀測細菌團塊時,觀測架6可提供黑色背景,以使略呈白色的細菌團塊更為明顯。若是要觀測指示劑的顏色變化,觀測架6則可提供白色背景,以使顏色變化更為明顯。舉例來說,觀測架6背景色的調整方式可透過於斜面61上放置不同顏色的色紙或色板來達成,或是透過以不同顏色塑料形成觀測架6的方式來達成,但不以此為限。
第18圖顯示使用第五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進行實際操作的流程圖。首先如步驟(a)所示,打開滅菌後的包裝以將卡匣取出,並接著如步驟(b)所示,將卡匣2D及樣本瓶7放在加樣架4上。隨後如步驟(c)所示,從左側加樣口滴入1.5 mL的樣本,以及從右側加樣口滴入0.1 mL的培養液。接著如步驟(d)所示,於卡匣2D上貼上封膜片8以封住開口。之後如步驟(e)所示,將卡匣2D以垂直擺放的方式插入培養架5的插槽中,使樣本往下流入培養槽中進行微生物的培養。於培養約16至20小時後,便可將卡匣2D置放於觀測架6上觀察微生物的生長情形。例如步驟(f)左側圖式顯示培養槽尖端處有細菌生長的團塊B,右側則顯示在陰性對照組中並無細菌生長情形。
因此,本案更提供一種生物檢測卡匣之操作方法。首先提供以上任一實施例所述之生物檢測卡匣,並將生物檢測卡匣斜放以使加樣槽高於管道系統,例如將生物檢測卡匣放置於加樣架上,以將加樣槽側之生物檢測卡匣墊高。接著將樣本從加樣口滴入加樣槽中,使樣本流入彎曲流道以及各個入口流道、定量槽、及凹陷結構,並停留在凹陷結構之第一開孔的位置。之後,於生物檢測卡匣上貼上膜片以封住其開口,並將生物檢測卡匣插入培養架的插槽中以將生物檢測卡匣垂直擺放,使樣本往下流入培養槽中。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後,再將生物檢測卡匣置放於觀測架上觀察培養結果。
根據上述,藉由本案生物檢測卡匣的管道和開孔設計,只要將樣本經加樣口滴入後,樣本就會自動填充到多個培養槽內。又,培養槽之底部具有圓弧或尖端設計,有助於將微生物集中在培養槽底部,以便於操作人員進行觀測。再者,本案之生物檢測卡匣具有定量槽,且配合第一開孔的設計,可使流入定量槽的液體先停留在第一開孔的位置再流入培養槽,故可進一步定量流入培養槽的液體。此外,本案之生物檢測卡匣具有彎曲流道及入口流道的設計,可在卡匣垂直擺放後,透過液體重力而完全截斷和隔開每一個培養槽,以防止汙染和感染風險,並提供安全防護及良好的培養環境。又,本案之生物檢測卡匣包含複數個培養槽,可預先容置不同量的抗微生物藥劑,故可進一步應用於藥敏性檢測。
縱使本發明已由上述實施例詳細敘述而可由熟悉本技藝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
1:96孔盤 2、2A、2B、2C、2D:生物檢測卡匣 201:底層 202:流道層 202’:卡匣本體 203、203’:上蓋層 204:第一黏合層 205:第二黏合層 21:加樣槽 211:加樣口 22:培養槽 221:尖端 222:斜面 23:管道系統 231:彎曲流道 232、232’:入口流道 24:定量槽 241:第二開孔 25:凹陷結構 251:第一開孔 252、253:漸縮結構 254:頸部 26:廢液槽 261:排出孔 27:陰性對照培養槽 271:加樣口 28:凹部 3:治工具 4:加樣架 41:凸部 42:容置槽 5:培養架 51:插槽 6:觀測架 61:斜面 7:樣本瓶 8:封膜片 B:團塊 W:孔槽 X、Y、Z:軸 θ:傾斜角度
第1圖顯示進行藥敏性檢測所用之96孔盤。 第2圖顯示本案第一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示意圖。 第3圖顯示第2圖之生物檢測卡匣的爆炸圖。 第4圖顯示生物檢測卡匣的操作流程示意圖。 第5圖顯示將生物檢測卡匣斜放之示意圖。 第6圖顯示本案第二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示意圖。 第7圖顯示本案第三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示意圖。 第8圖顯示本案第四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示意圖。 第9圖顯示使用紅血球溶液實際進行生物檢測卡匣的操作實驗流程圖。 第10圖顯示使用菌液實際進行生物檢測卡匣的操作實驗結果。 第11圖顯示本案第五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示意圖。 第12圖顯示本案第五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爆炸圖。 第13圖顯示第12圖之卡匣本體的不同視角示意圖。 第14圖顯示第五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置放於加樣架上之示意圖。 第15圖顯示第五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置放於培養架上之示意圖。 第16圖顯示第五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的操作流程示意圖。 第17圖顯示第五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置放於觀測架上之示意圖。 第18圖顯示使用第五實施例的生物檢測卡匣進行實際操作的流程圖。
2:生物檢測卡匣
21:加樣槽
211:加樣口
22:培養槽
23:管道系統
231:彎曲流道
232:入口流道
24:定量槽
25:凹陷結構
251:第一開孔
252、253:漸縮結構
254:頸部
26:廢液槽
261:排出孔

Claims (20)

  1. 一種生物檢測卡匣,包含:一加樣槽,具有一加樣口供一樣本加入;複數個培養槽,供該樣本培養於其中;一管道系統,包含一彎曲流道及複數個入口流道,其中該彎曲流道與該加樣槽連通,且每一該入口流道與該彎曲流道及一對應之該培養槽連通;複數個定量槽,每一該定量槽設置於一對應之該入口流道及一對應之該培養槽之間;以及複數個凹陷結構,每一該凹陷結構設置於一對應之該定量槽與一對應之該培養槽之間,且每一該凹陷結構包含靠近該培養槽設置之一第一開孔,其中該樣本在自該加樣槽流入該彎曲流道以及每一該入口流道、該定量槽及該凹陷結構後,係先停留在該凹陷結構之該第一開孔的位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檢測卡匣,其中該彎曲流道大致呈連續S型流道,且每一該入口流道係與該彎曲流道遠離該培養槽的一彎曲處連接。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檢測卡匣,其中當該生物檢測卡匣垂直擺放以使該培養槽位於該定量槽下方時,該入口流道與該彎曲流道的一連接處位於該彎曲流道之一相對高點處。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檢測卡匣,其中該凹陷結構包含位於該定量槽底端之一漸縮結構、位於該培養槽頂端之一漸縮結構、以及連接該兩漸縮結構之一頸部。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生物檢測卡匣,其中該第一開孔設置於位於該培養槽頂端之該漸縮結構上。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檢測卡匣,其中該第一開孔的直徑為0.1mm至1mm。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檢測卡匣,其中該凹陷結構之最窄寬度為1mm至4mm。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檢測卡匣,其中該複數個培養槽容置不同量的抗微生物藥劑。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檢測卡匣,其中該培養槽具有一圓弧底部或一底部尖端。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生物檢測卡匣,其中該底部尖端具有一斜面。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檢測卡匣,更包含一底層、一流道層、及一上蓋層,其中該底層和該上蓋層的至少其中之一為一親水膜。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檢測卡匣,更包含一卡匣本體及一上蓋層,其中該上蓋層為一親水膜。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檢測卡匣,更包含一廢液槽,其係與該彎曲流道的一下游端連接,其中該廢液槽具有一排出孔。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檢測卡匣,更包含一第二開孔,其係設置於該定量槽上。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檢測卡匣,其中該第一開孔的設置位置係偏向於每一該培養槽之一側壁,且遠離該加樣槽。
  16. 一種生物檢測卡匣之操作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提供一生物檢測卡匣,其中該生物檢測卡匣包含具有一加樣口之一加樣槽、供一樣本培養於其中之複數個培養槽、一管道系統、複數個定量槽、以及複數個凹陷結構,其中該管道系統包含一彎曲流道及複數個入口流道,該彎曲流道與該加樣槽連通,且每一該入口流道與該彎曲流道及一對應之該培養槽連通,其中每一該定量槽設置於一對應之該入口流道及一對應之該培養槽之間, 每一該凹陷結構設置於一對應之該定量槽與一對應之該培養槽之間,且每一該凹陷結構包含靠近該培養槽設置之一第一開孔;(b)將該生物檢測卡匣斜放以使該加樣槽高於該管道系統,並將該樣本從該加樣口滴入,使該樣本流入該彎曲流道以及每一該入口流道、該定量槽及該凹陷結構,且該樣本停留在該凹陷結構之該第一開孔的位置;以及(c)將該生物檢測卡匣垂直擺放,使該樣本往下流入該培養槽中。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操作方法,其中於步驟(a)中,該複數個培養槽容置不同量的抗微生物藥劑。
  18. 如請求項16所述之操作方法,其中於步驟(b)中,該生物檢測卡匣係放置於一加樣架上。
  19. 如請求項16所述之操作方法,其中於步驟(c)中,該生物檢測卡匣係插入一培養架之一插槽中。
  20. 如請求項16所述之操作方法,更包含於該生物檢測卡匣上貼上一膜片以封住其開口的步驟。
TW109122969A 2019-09-16 2020-07-08 生物檢測卡匣及其操作方法 TWI7607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900763P 2019-09-16 2019-09-16
US62/900,763 2019-09-16
US16/886,414 US20210079331A1 (en) 2019-09-16 2020-05-28 Biological detection cartridg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US16/886,414 2020-05-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3357A TW202113357A (zh) 2021-04-01
TWI760783B true TWI760783B (zh) 2022-04-11

Family

ID=74868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2969A TWI760783B (zh) 2019-09-16 2020-07-08 生物檢測卡匣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79331A1 (zh)
CN (1) CN112500999A (zh)
TW (1) TWI7607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8309A (zh) * 2021-04-06 2022-10-14 医流体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式微流体芯片及抗生素感受性测试的操作方法
CN113376320B (zh) * 2021-04-28 2023-12-05 吉林夏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检测卡匣
CN113946045A (zh) * 2021-10-14 2022-01-18 广州市微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载玻片及载玻片的使用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94516U (en) * 2006-02-27 2006-07-21 Wei Jiu Technology Co Ltd Chassis structure improvement of micro-organism culture tank
CN204874495U (zh) * 2015-07-31 2015-12-16 郑州点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板
US20170058249A1 (en) * 2010-11-15 2017-03-02 Cornell University OPTOFLUIDIC PHOTOBIOREACTOR APPARATUS,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TWM547671U (zh) * 2017-06-02 2017-08-21 保生國際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離心式試劑盤
CN108043478A (zh) * 2017-12-04 2018-05-18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微流控芯片、手动离心装置及核酸检测方法
CN109499633A (zh) * 2018-12-13 2019-03-22 迪亚莱博(张家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床旁诊断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44622B2 (en) * 1996-04-03 2007-07-17 Applera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analyte detection
US7476533B2 (en) * 2002-04-19 2009-01-13 Adhesives Research, Inc. Diagnostic devices for use in the assaying of biological fluids
WO2007052648A1 (ja) * 2005-11-02 2007-05-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試料分析用ディスク
US8007999B2 (en) * 2006-05-10 2011-08-30 Theranos, Inc. Real-time detection of influenza virus
KR101305976B1 (ko) * 2007-02-12 2013-09-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연속희석을 위한 원심력 기반의 미세유동장치 및 이를포함하는 미세유동시스템
JP2010213649A (ja) * 2009-03-18 2010-09-30 Seiko Epson Corp 生体試料反応容器及び生体試料反応方法
CN201999938U (zh) * 2011-03-08 2011-10-05 史跃杰 细菌药敏试验自动填充测试卡
US9103754B2 (en) * 2011-08-01 2015-08-11 Denovo Sciences, Inc. Cell capture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US9050593B2 (en) * 2011-11-23 2015-06-09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Self-loading microfluidic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e
US20140017806A1 (en) * 2012-07-11 2014-01-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icrofluidic structure, microfluid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microfluidic device
TWI509066B (zh) * 2012-12-28 2015-11-21 中原大學 多通道微流體光盤檢測系統及其應用
CN205839018U (zh) * 2016-07-27 2016-12-28 史跃杰 细菌鉴定或药敏试验用测试卡
CN206292243U (zh) * 2016-12-16 2017-06-30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用于血型检测的微流控芯片
CN208684959U (zh) * 2018-05-24 2019-04-02 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核酸扩增检测微流控芯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94516U (en) * 2006-02-27 2006-07-21 Wei Jiu Technology Co Ltd Chassis structure improvement of micro-organism culture tank
US20170058249A1 (en) * 2010-11-15 2017-03-02 Cornell University OPTOFLUIDIC PHOTOBIOREACTOR APPARATUS,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CN204874495U (zh) * 2015-07-31 2015-12-16 郑州点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板
TWM547671U (zh) * 2017-06-02 2017-08-21 保生國際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離心式試劑盤
CN108043478A (zh) * 2017-12-04 2018-05-18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微流控芯片、手动离心装置及核酸检测方法
CN109499633A (zh) * 2018-12-13 2019-03-22 迪亚莱博(张家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床旁诊断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0999A (zh) 2021-03-16
TW202113357A (zh) 2021-04-01
US20210079331A1 (en) 2021-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60783B (zh) 生物檢測卡匣及其操作方法
JP4230816B2 (ja) 試料の一部を自動的に貯蔵するプレート
JP4578682B2 (ja) 微生物をカウントおよび特徴決定するためのカード
JP4350897B2 (ja) 試料担体
FI93147C (fi) Kertakäyttölaite, joka on tarkoitettu käytettäväksi kemiallisissa, immunokemiallisissa ja mikro-organismien analyyseissä
US10119112B2 (en) Multi-reactor unit for dynamic cell culture
US781586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fluids for analysis
US11975324B2 (en) Microfluidic chip
US7718124B2 (en) Counting, viability assessment, analysis and manipulation chamber
IL49468A (en) The container is divided into compartments for test samples
JPH09119928A (ja) 改良試料カード
US20050019222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particles for analysis
US8043580B2 (en) Testing device
CN111936614A (zh) 在微流控芯片中具有不通气的气体腔的微流控芯片
KR102127765B1 (ko) 고형화된 유체의 이탈을 방지할 수 있는 신속한 세포배양검사 장치
US6645737B2 (en) Method for maintaining test accuracy within a microbiological test array
ES2676523T3 (es) Método y aparato para cultivar células vivas
ES2273929T3 (es) Control del flujo de liquido en una matriz de ensayo biologico.
CN107683413B (zh) 利用液体样本使吸水介质吸水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213518A1 (zh) 阵列式微流体芯片及抗生素感受性测试的操作方法
KR102145842B1 (ko) 정확한 관찰이 용이한 신속한 세포배양검사 장치
KR102003859B1 (ko) 미세액적 생성용 지그
JP7412420B2 (ja) 試料装填カートリッジ
TWI778569B (zh) 陣列式微流體晶片及抗生素感受性測試的操作方法
TWI715176B (zh) 生物檢測卡匣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