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9211B - 鎖具及其模式操控模組 - Google Patents

鎖具及其模式操控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9211B
TWI759211B TW110118466A TW110118466A TWI759211B TW I759211 B TWI759211 B TW I759211B TW 110118466 A TW110118466 A TW 110118466A TW 110118466 A TW110118466 A TW 110118466A TW I759211 B TWI759211 B TW I75921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odule
mode control
ridge
lock
latch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8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6110A (zh
Inventor
胡至斌
潘申安
張哲維
呂紋君
Original Assignee
東洋建蒼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東洋建蒼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東洋建蒼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184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921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9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921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6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6110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Abstract

一種鎖具及其模式操控模組,用以解決習知鎖具會有未能準確切換操作模式的問題。本發明的模式操控模組係包含:一轉軸;一安裝座,具有數個凹槽環繞一貫孔設置,在樞轉切換角度較大的二凹槽之間具有一防停駐結構;及一連動盤,位於該安裝座中,該連動盤具有一盤體及至少一定位組件,該轉軸貫穿該貫孔並穿入該盤體的一帶動孔,該定位組件可彈性伸縮地設於該盤體。本發明的鎖具具有前述的模式操控模組。

Description

鎖具及其模式操控模組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鎖具及其組件,尤其是可操作樞轉以切換操作模式的鎖具及其模式操控模組。
目前,在許多樞轉操控式的鎖具中,例如燃油車、電動車或油電車等車用主開關鎖,該鎖具的一殼體都設有數個凹槽以對應不同的操作模式;透過操控一旋鈕來連動一盤體相對於該殼體樞轉,使該盤體上的鋼珠可以離開原本對應的凹槽,經過相鄰凹槽之間的平面,再卡入另一凹槽中,以將該鎖具切換至不同的操作模式,並回饋操作手感以便使用者確認已成功切換操作模式。類似於前述鎖具的其中一實施例,已揭露於申請人之中華民國公告第M555822號專利案當中。
然而,由於有些操作模式之間的樞轉切換角度較大,使得相鄰凹槽之間的平面較為寬闊,若使用者未將該旋鈕轉足預定角度,該鋼珠可能會在離開原本對應的凹槽後,停止在該平面上而未能主動滑入目標的凹槽。如此,實務操作上偶爾會發生使用者未確實將該旋鈕樞轉至定位,以致後續發生操作困難或危險的問題。舉例而言,假設前述情況是發生於ON與OFF二操作模式之間,若未能確實將該旋鈕從ON樞轉至OFF,將會有該旋鈕所連動的構件未能樞轉至預定位置而無法被鎖定的問題;相對地,若未能確實將該旋鈕從OFF樞轉至ON,該旋鈕則可能會隨行車震動而跳到ON或OFF 位置,惟一旦跳到OFF位置,將發生行車期間突然斷電的危險情況。
有鑑於此,習知鎖具確實仍有加以改善之必要。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鎖具的模式操控模組,其定位組件通過跨距稍大的二凹槽之間時,該定位組件不易停駐且能主動滑入目標的凹槽中,以導引該鎖具確實切換操作模式。
本發明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鎖具的模式操控模組,可維持其電導接件與開關盤之間的電連接狀態穩定。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鎖具的模式操控模組,可提升組裝及操作便利性。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鎖具,具有前述的模式操控模組。
本發明依鎖栓的軸向定義為Y方向,且Y方向為前、後向,X方向為左、右向,Z方向為上(頂)、下(底)向;另,本發明全文所述如「內」、「外」、「側面」等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語,主要係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各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語僅用以輔助說明及理解本發明的各實施例,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本發明全文所記載的元件及構件使用「一」或「一個」之量詞,僅是為了方便使用且提供本發明範圍的通常意義;於本發明中應被解讀為包括一個或至少一個,且單一的概念也包括複數的情況,除非其明顯意指其他意思。
本發明全文所述「結合」、「組合」或「組裝」等近似用語,主要包含連接後仍可不破壞構件地分離,或是連接後使構件不可分離等型態, 係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依據欲相連之構件材質或組裝需求予以選擇者。
本發明之鎖具的模式操控模組,包含:一轉軸;一安裝座,具有一套筒,一筒底面與該套筒的開口相對,該安裝座具有自該筒底面凹陷的數個凹槽,該數個凹槽環繞一貫孔設置,各該凹槽的槽底面具有一中心線延伸通過該貫孔的中心,其中二相鄰凹槽的中心線的夾角大於20度且小於90度,一防停駐結構位於該二相鄰的凹槽之間,該防停駐結構具有一脊部;及一連動盤,位於該套筒中,該連動盤具有一盤體及至少一定位組件,該轉軸貫穿該貫孔並穿入該盤體的一帶動孔,該定位組件可彈性伸縮地設於該盤體;其中,該轉軸連動該連動盤樞轉時,該定位組件沿一弧形路徑從該二相鄰凹槽的其中一者內脫離,並經過該防停駐結構再卡掣入該二相鄰凹槽的另一者內,其中該定位組件抵接該防停駐結構的脊部時,該定位組件受壓縮而彈性縮入該盤體。
本發明之鎖具,包含:一本體;一前述之鎖具的模式操控模組,該轉軸穿設於該本體,該安裝座結合該本體;一旋鈕,連接該轉軸;及一開關盤,鄰接該連動盤,該旋鈕透過該轉軸連動該連動盤相對於該開關盤樞轉。
據此,本發明的鎖具及其模式操控模組,係可藉由該防停駐結構的導引,有效防止該定位組件停駐於樞轉切換角度較大的二凹槽之間,使該連動盤可準確樞轉達預期角度,從而確實地切換操作模式,避免後續發生操作困難或危險的問題,具有提升操作便利性與安全性等功效。
其中,該盤體可以具有一安裝柱,該定位組件可以具有一彈性件及一卡掣件位於該安裝柱的一沉孔中,該彈性件可以推抵該卡掣件局部凸出該安裝柱,各該凹槽可以具有二斜槽壁連接該槽底面的二側,該卡掣件可以抵接其中一凹槽的二斜槽壁。如此,可以由簡易的結構使該卡掣件具有伸 縮功能,具有提升製造及組裝便利性等功效。
其中,該卡掣件可以為一球形體,該安裝柱的一端可以具有一抓持部,該抓持部的最小口徑可以小於該球形體的直徑,且該抓持部可以位於該防停駐結構不會路過的部位。如此,不僅該定位組件可易於製造及組裝,還能避免該抓持部在該連動盤樞轉的過程中與該防停駐結構發生干涉,具有提升製造、組裝及操作便利性等功效。
其中,該卡掣件可以為一套體,該彈性件的局部可以穿入該卡掣件中,該卡掣件的外緣可以呈半球狀並凸出該安裝柱。如此,可簡化該盤體的結構,並有效避免該卡掣件在伸縮的過程中脫出,且不會在該連動盤樞轉的過程中與該防停駐結構發生干涉,具有提升製造、組裝及操作便利性等功效。
其中,該防停駐結構的脊部可以不凸伸超出該筒底面。如此,具有易於加工成型等功效。
其中,該防停駐結構可以凸出於該筒底面,該防停駐結構的脊部可以呈平面狀,該脊部的寬度可以小於該卡掣件的直徑的二分之一。如此,該卡掣件將不易停駐於該脊部,使該防停駐結構能有效導引該連動盤準確樞轉以切換操作模式。
其中,該二相鄰凹槽的二相鄰的斜槽壁各可以具有一切線通過最外凸處,該二切線可以具有一交點,該交點至該筒底面具有一第一高度,該脊部至該筒底面具有一第二高度,該第二高度可以小於或等於該第一高度。如此,可避免提高樞轉該旋鈕的阻力而影響操作性,具有提升操作順暢度等功效。
其中,該第二高度可以大於或等於該第一高度的三分之一。如此,該防停駐結構能有效防止該卡掣件停駐於二凹槽之間以準確切換操作模 式,具有提升操作便利性與安全性等功效。
其中,該防停駐結構可以凸出於該筒底面,該防停駐結構可以具有二導引段分別位於該脊部的二側,該二導引段可以分別與該二相鄰凹槽的一斜槽壁相接,該導引段至相鄰凹槽的槽底面的縱向間距可以往該脊部連續遞增。如此,該導引段可形成弧面或斜面,以便該卡掣件更加平順地通過該防停駐結構,使操作手感較佳。
其中,該防停駐結構可以具有二導引段分別位於該脊部的二側,該導引段至相鄰凹槽的槽底面的縱向間距可以不連續地往該脊部遞增。如此,該導引段可形成斜面與平面交錯的爬升結構,使該脊部至相鄰槽底面的縱向間距得以降低,具有大幅節省模具成本及提升組裝便利性等功效。
1:本體
11:容室
12:鎖栓
13:栓孔
2:轉軸
3:旋鈕
4:安裝座
4a:套筒
4b:盒體
41:貫孔
42:筒底面
43:凹槽
43a:第一凹槽
43b:第二凹槽
431:槽底面
432:斜槽壁
44:防停駐結構
441:脊部
442:導引段
5:連動盤
51:盤體
511:安裝柱
512:沉孔
513:抓持部
52:帶動孔
53:定位組件
531:彈性件
532:卡掣件
54:電導接件
541:接點
55:彈性件
6:開關盤
61:接腳
D1:直徑
D2,D3:縱向間距
H1:第一高度
H2:第二高度
L1:中心線
L2,L3:切線
M:模式操控模組
P:交點
W:寬度
θ:夾角
〔第1圖〕本發明鎖具的第一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
〔第2圖〕本發明模式操控模組的第一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分解立體圖。
〔第3圖〕本發明卡掣件為球形體的連動盤的分解立體圖。
〔第4圖〕本發明模式操控模組的第一實施例的仰視圖。
〔第5圖〕沿第4圖的A-A線剖面圖,並示意卡掣件位於其中一凹槽中的狀態。
〔第6圖〕沿第4圖的A-A線剖面圖,並示意卡掣件位於防停駐結構的脊部的狀態。
〔第7圖〕沿第4圖的A-A線剖面放大圖。
〔第8圖〕本發明模式操控模組的第二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分解立體圖。
〔第9圖〕本發明卡掣件為套體的連動盤的分解立體圖。
〔第10圖〕本發明模式操控模組的第二實施例的局部剖面圖。
〔第11圖〕本發明模式操控模組的另一實施例的局部剖面圖。
〔第12圖〕本發明模式操控模組的又一實施例的局部剖面圖。
〔第13圖〕本發明模式操控模組的再一實施例的局部剖面圖。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照第1圖所示,其係本發明鎖具的第一實施例,係包含一本體1、一轉軸2、一旋鈕3、一安裝座4、一連動盤5及一開關盤6,該安裝座4結合該本體1,該連動盤5位於該安裝座4中,該開關盤6鄰接該連動盤5;該轉軸2連接該旋鈕3並穿入該安裝座4,以於轉動該旋鈕3時,透過該轉軸2連動該連動盤5相對於該開關盤6樞轉。
其中,該轉軸2、該安裝座4及該連動盤5可構成一模式操控模組M。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的模式操控模組M係可應用於各種樞轉操控式的鎖具,特別是如燃油車、電動車或油電車等車用主開關鎖等,以下茲舉應用於感應型車用主開關鎖為例進行說明,其係搭配免鑰匙啟動系統(keyless)來取代使用實體鑰匙控制的鑰匙型車用主開關鎖,但不以此為限。
該本體1的型態可依據安裝處的空間限制,或是供其他構件組裝定位等需求予以調整,不以本實施例圖式所揭示型態為限。在本實施例中,該本體1的底端可以呈開放狀並具有一容室11,一鎖栓12可沿Y方向位移地設於該本體1的一栓孔13,該栓孔13可以連通該容室11。
該轉軸2在組裝完成的狀態下係沿Z方向穿設於該本體1,其中該轉軸2的下端位於該容室11中,該轉軸2的上端則穿出該本體1以連接 該旋鈕3。該鎖具組裝至車體後,該旋鈕3可裸露於車體外,以便使用者捏持及操控樞轉。其中,樞轉該旋鈕3可以切換不同的操作模式,同時也可由該旋鈕3連動設於該本體1內的數個部件,以對應該操作模式產生接通電源(ON)、斷開電源(OFF)或開啟置物箱或能源箱等控制動作,而該等機構或控制並非本發明之重點所在,故於此不再詳述。
請參照第1、2圖所示,該安裝座4具有一套筒4a可供容設該連動盤5,該套筒4a可以連接於一盒體4b的外表面,該安裝座4具有一貫孔41以連通該套筒4a與該盒體4b內部。該安裝座4具有一筒底面42與該套筒4a的開口相對,該安裝座4另具有自該筒底面42往該盒體4b方向凹陷的數個凹槽43,且該數個凹槽43環繞該貫孔41設置。各該凹槽43具有一槽底面431鄰接該盒體4b,各該凹槽43可以具有二斜槽壁432連接該槽底面431的二側,使各該凹槽43在開口處較寬,而在該槽底面431處較窄。
樞轉該旋鈕3可透過該轉軸2連動該連動盤5,該連動盤5樞轉預定角度後可卡掣於其中一凹槽43中,再樞轉時可離開該凹槽43而卡掣至另一凹槽43中,達到切換操作模式的效果。為提升前述卡掣動作的穩定性,本實施例可選擇使該凹槽43的數量為偶數個,且在每個操作模式下,該連動盤5可同時卡掣於相間隔的二個凹槽43中;較佳地,對應相同模式的二個凹槽43可以該貫孔41為中心呈180度的直線相對。
請參照第4圖所示,在該套筒4a的徑向平面上,各該凹槽43的槽底面431具有一中心線L1延伸通過該貫孔41的中心,任二相鄰凹槽43的中心線L1具有一夾角θ。該夾角θ大於20度且小於90度時,該二相鄰的凹槽43之間具有一防停駐結構44,用以防止該連動盤5在樞轉過程中,停駐於該筒底面42位於二相鄰凹槽43之間的部位,且可藉由該防停駐結構44導引該連動盤5卡掣入預期的凹槽43,以準確切換操作模式。
請參照第1、3圖所示,該連動盤5位於該套筒4a中,該連動盤5具有一盤體51,該盤體51的中心位置具有一帶動孔52,該帶動孔52具有與該轉軸2下端呈非圓形截面部位相匹配的孔形,該轉軸2貫穿該貫孔41並穿入該帶動孔52,使該連動盤5可受該轉軸2連動樞轉。該連動盤5另可以具有至少一定位組件53及至少一電導接件54,該定位組件53及該電導接件54分別位於該盤體51軸向上的二端。
該定位組件53設於該盤體51且可相對於該盤體51的軸向彈性伸縮,該定位組件53呈伸出狀態時係卡掣於一個前述的凹槽43中(如第5圖所示)。同樣地,為提升前述卡掣動作的穩定性,本實施例可選擇使該定位組件53的數量為二個,且該二個定位組件53可以該帶動孔52為中心呈180度的直線相對。更詳言之,本實施例的盤體51可以具有數個安裝柱511,該數個安裝柱511可以呈等角度地環繞該帶動孔52設置;舉例而言,該安裝柱511的數量可以為四個,但不以此為限,其中二個安裝柱511可供組設該二個定位組件53,另二個安裝柱511則可分別組設一個前述的電導接件54。
請參照第3、5圖所示,該定位組件53可以包含一彈性件531及一卡掣件532,該彈性件531與該卡掣件532同位於該安裝柱511的一沉孔512中,藉由該彈性件531的推抵,使該卡掣件532的外緣可以凸出於該安裝柱511,以便卡掣定位於其中一個前述的凹槽43中。此外,當該卡掣件532為一球形體(例如鋼珠)時,該安裝柱511的一端可具有一抓持部513,該抓持部513的最小口徑可以小於該球形體的直徑D1,以限制該卡掣件532至少有超過一半的體積位於該安裝柱511中,可避免該卡掣件532在伸縮的過程中脫出。其中,為避免該抓持部513在該連動盤5樞轉的過程中與該防停駐結構44發生干涉,較佳選擇使該抓持部513位於該防停駐結構44不會路過的部位,例如設於鄰近該安裝柱511外側處。
請再參照第1、3圖所示,該電導接件54可例如為導電性佳的銅片,該電導接件54具有凸出於底面的數個接點541,該數個接點541彼此具有間距。該電導接件54可以被固定於該安裝柱511的預定位置,並由該數個接點541接觸該開關盤6;或者,該電導接件54較佳可小幅地相對於該安裝柱511軸向位移,並搭配在該安裝柱511的沉孔512中設置一彈性件55,以推抵該電導接件54向下伸出,使該電導接件54能維持以該數個接點541接觸該開關盤6的狀態,避免因各組件的製造公差造成該數個接點541未能準確接觸該開關盤6。
請參照第4圖所示,該盤體51樞轉時,該定位組件53的卡掣件532會在該套筒4a的徑向平面上沿一弧形路徑位移,且該防停駐結構44位於該弧形路徑上。請參照第5、7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該防停駐結構44可以凸出於該筒底面42,該防停駐結構44具有在縱向上最遠離相鄰凹槽43的槽底面431的一脊部441,二導引段442分別位於該脊部441的二側,且該二導引段442分別較該脊部441鄰近於二相鄰凹槽43的斜槽壁432,較佳可分別與該二相鄰凹槽43的斜槽壁432相接。其中,該脊部441至相鄰凹槽43的槽底面431的縱向間距D2係可以大於該導引段442至相鄰凹槽43的槽底面431的縱向間距D3;例如但不限制地,該導引段442至相鄰凹槽43的槽底面431的縱向間距D3係可以往該脊部441遞增,且可以呈連續遞增而形成弧面或斜面,其中又以凸弧面較佳。
請參照第1、5圖所示,就本實施例的鎖具而言,相距較遠的二相鄰凹槽43係可分別對應於OFF與ON的操作模式,為方便說明,以下將對應OFF模式的凹槽43稱為「第一凹槽43a」,將對應ON模式的凹槽43稱為「第二凹槽43b」。假設該連動盤5的定位組件53原本是卡掣於該第一凹槽43a,即由該卡掣件532抵接該第一凹槽43a的二斜槽壁432,則順時針 樞轉該旋鈕3的過程中,該轉軸2可連動該連動盤5樞轉,使該卡掣件532順著該第一凹槽43a左邊(依第5圖而言)的斜槽壁432往該防停駐結構44的脊部441位移,並於沿該導引段442爬升的過程中,推抵該卡掣件532逐漸往該安裝柱511內彈性縮入。
請參照第1、6圖所示,當該卡掣件532爬升到該防停駐結構44的脊部441時,由於該卡掣件532與該脊部441的接觸面積很小,使得該卡掣件532不易停駐於該脊部441;加上樞轉該旋鈕3的力量助推,使該卡掣件532可以順著鄰近於該第二凹槽43b的導引段442往該第二凹槽43b滑動,且該卡掣件532可逐漸往該安裝柱511外彈性伸出以維持抵接該導引段442,從而被該卡掣件532壓抵於該導引段442的反作用力,將該卡掣件532往該第二凹槽43b的方向推動,使該卡掣件532能被準確地導引卡掣入該第二凹槽43b,以將操作模式從OFF模式轉換成ON模式。另一方面,該連動盤5的電導接件54亦可與該開關盤6上指定的數個接腳61相導通。
其中,該防停駐結構44的脊部441若太高,則樞轉該旋鈕3的阻力會變大而影響操作性;相對地,該防停駐結構44的脊部441若太低,則防止該卡掣件532停駐於二凹槽43b之間的效果會變差。因此,為能更順暢且有效地由該防停駐結構44將該卡掣件532自該第一凹槽43a導引至該第二凹槽43b(或相反),請參照第6、7圖所示,該第一凹槽43a與該第二凹槽43b相鄰的二斜槽壁432各具有一切線L2、L3通過最外凸處,該二切線L2、L3具有一交點P,該交點P至該筒底面42具有一第一高度H1,該脊部441至該筒底面42則具有一第二高度H2,該第二高度H2小於或等於該第一高度H1,且較佳大於或等於該第一高度H1的三分之一。其中,本實施例的斜槽壁432呈凸弧狀,故該二切線L2、L3通過最外凸處;在該斜槽壁432呈斜平面的實施例中,該二切線L2、L3即沿該斜槽壁432的延伸。
請參照第8圖所示,其係本發明模式操控模組M的第二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該防停駐結構44可以具有較長的凸起範圍,例如使該防停駐結構44的凸起範圍與該凹槽43的凹陷範圍相同,使該防停駐結構44形成一個長型的凸塊,與前述第一實施例在該筒底面42上形成一個凸片的型態不同,但都可以達到如前述之導引該卡掣件532順利切換所卡掣凹槽43的效果。
此外,請參照第8、9圖所示,本實施例還揭示了另一種型態的卡掣件532;即,該卡掣件532可以選擇為一套體,使該彈性件531的局部可以穿入該卡掣件532中,且該卡掣件532的外緣呈半球狀以凸出於該安裝柱511。由於該卡掣件532容設於該安裝柱511中的體積足夠,故該卡掣件532為套體型態時,該安裝柱511的一端可不必設置前述的抓持部513(標示於第3圖中),也能避免該卡掣件532在伸縮的過程中脫出,且不會在該連動盤5樞轉的過程中與該防停駐結構44發生干涉。
請參照第8、10圖所示,本實施例的模式操控模組M,當該卡掣件532抵接該第一凹槽43a的二斜槽壁432時,樞轉該轉軸2可連動該連動盤5同步樞轉,使該卡掣件532於順著該防停駐結構44爬升的過程中,逐漸往該安裝柱511內彈性縮入,及於順著該防停駐結構44下降的過程中,逐漸往該安裝柱511外彈性伸出;且通過該防停駐結構44的脊部441後,該卡掣件532可以被導引往,以準確地切換操作模式。
請參照第11圖所示,在該卡掣件532為套體型態的其他實施例中,該防停駐結構44的脊部441也可以不凸伸超出該筒底面42;例如但不限制地,本實施例圖中所示為該脊部441通過該筒底面42的延伸面,該防停駐結構44的二導引段442則低於該筒底面42,並分別與該第一凹槽43a與該第二凹槽43b的斜槽壁432相接。該卡掣件532對位於該第一凹槽43a時, 可以穩固抵接該第一凹槽43a的二斜槽壁432;該連動盤5樞轉時,該卡掣件532可相對於該安裝柱511彈性伸縮,並於通過該防停駐結構44的脊部441後,由該防停駐結構44的導引段442導引該卡掣件532滑向該第二凹槽43b,且該卡掣件532能夠穩固抵接該第二凹槽43b的二斜槽壁432。
請參照第12圖所示,在又一實施例中,該防停駐結構44的脊部441也可以呈平面狀,使整個脊部441至相鄰凹槽43的槽底面431的縱向間距D2都相等,且該平面狀脊部441的寬度W可以小於該卡掣件532的直徑D1的二分之一。
請參照第13圖所示,在再一實施例中,該防停駐結構44的導引段442至相鄰凹槽43的槽底面431的縱向間距D3,可以不連續地往該脊部441遞增,以形成斜面與平面交錯的爬升結構;如此,相較於前述該導引段442至該脊部441呈連續斜面或弧面的實施例,本實施例的該脊部441至相鄰凹槽43的槽底面431的縱向間距D2可以降得較低。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鎖具及其模式操控模組,係可藉由該防停駐結構的導引,有效防止該定位組件停駐於樞轉切換角度較大的二凹槽之間,使該連動盤可準確樞轉達預期角度,從而確實地切換操作模式,避免後續發生操作困難或危險的問題,具有提升操作便利性與安全性等功效。
雖然本發明已利用上述較佳實施例揭示,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之內,相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更動與修改仍屬本發明所保護之技術範疇,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2:鎖栓
2:轉軸
4:安裝座
4a:套筒
4b:盒體
41:貫孔
42:筒底面
43:凹槽
431:槽底面
432:斜槽壁
44:防停駐結構
5:連動盤
51:盤體
511:安裝柱
512:沉孔
513:抓持部
52:帶動孔
53:定位組件
532:卡掣件
54:電導接件
541:接點
6:開關盤
61:接腳
M:模式操控模組

Claims (11)

  1. 一種鎖具的模式操控模組,包含:一轉軸;一安裝座,具有一套筒,一筒底面與該套筒的開口相對,該安裝座具有自該筒底面凹陷的數個凹槽,該數個凹槽環繞一貫孔設置,各該凹槽的槽底面具有一中心線延伸通過該貫孔的中心,其中二相鄰凹槽的中心線的夾角大於20度且小於90度,一防停駐結構位於該二相鄰的凹槽之間,該防停駐結構具有一脊部;及一連動盤,位於該套筒中,該連動盤具有一盤體及至少一定位組件,該轉軸貫穿該貫孔並穿入該盤體的一帶動孔,該定位組件可彈性伸縮地設於該盤體;其中,該轉軸連動該連動盤樞轉時,該定位組件沿一弧形路徑從該二相鄰凹槽的其中一者內脫離,並經過該防停駐結構再卡掣入該二相鄰凹槽的另一者內,其中該定位組件抵接該防停駐結構的脊部時,該定位組件受壓縮而彈性縮入該盤體。
  2. 如請求項1之鎖具的模式操控模組,其中,該盤體具有一安裝柱,該定位組件具有一彈性件及一卡掣件位於該安裝柱的一沉孔中,該彈性件推抵該卡掣件局部凸出該安裝柱,各該凹槽具有二斜槽壁連接該槽底面的二側,該卡掣件抵接其中一凹槽的二斜槽壁。
  3. 如請求項2之鎖具的模式操控模組,其中,該卡掣件為一球形體,該安裝柱的一端具有一抓持部,該抓持部的最小口徑小於該球形體的直徑,且該抓持部位於該防停駐結構不會路過的部位。
  4. 如請求項2之鎖具的模式操控模組,其中,該卡掣件為一套體,該彈性件的局部穿入該卡掣件中,該卡掣件的外緣呈半球狀並凸出該安 裝柱。
  5. 如請求項4之鎖具的模式操控模組,其中,該防停駐結構的脊部不凸伸超出該筒底面。
  6. 如請求項2之鎖具的模式操控模組,其中,該防停駐結構凸出於該筒底面,該防停駐結構的脊部呈平面狀,該脊部的寬度小於該卡掣件的直徑的二分之一。
  7. 如請求項2之鎖具的模式操控模組,其中,該二相鄰凹槽的二相鄰的斜槽壁各具有一切線通過最外凸處,該二切線具有一交點,該交點至該筒底面具有一第一高度,該脊部至該筒底面具有一第二高度,該第二高度小於或等於該第一高度。
  8. 如請求項7之鎖具的模式操控模組,其中,該第二高度大於或等於該第一高度的三分之一。
  9. 如請求項1之鎖具的模式操控模組,其中,該防停駐結構凸出於該筒底面,該防停駐結構具有二導引段分別位於該脊部的二側,該二導引段分別與該二相鄰凹槽的一斜槽壁相接,該導引段至相鄰凹槽的槽底面的縱向間距係往該脊部連續遞增。
  10. 如請求項1之鎖具的模式操控模組,其中,該防停駐結構具有二導引段分別位於該脊部的二側,該導引段至相鄰凹槽的槽底面的縱向間距係不連續地往該脊部遞增。
  11. 一種鎖具,包含:一本體;一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鎖具的模式操控模組,該轉軸穿設於該本體,該安裝座結合該本體;一旋鈕,連接該轉軸;及 一開關盤,鄰接該連動盤,該旋鈕透過該轉軸連動該連動盤相對於該開關盤樞轉。
TW110118466A 2021-05-21 2021-05-21 鎖具及其模式操控模組 TWI7592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8466A TWI759211B (zh) 2021-05-21 2021-05-21 鎖具及其模式操控模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8466A TWI759211B (zh) 2021-05-21 2021-05-21 鎖具及其模式操控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59211B true TWI759211B (zh) 2022-03-21
TW202246110A TW202246110A (zh) 2022-12-01

Family

ID=81710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8466A TWI759211B (zh) 2021-05-21 2021-05-21 鎖具及其模式操控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5921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84113U (en) * 2003-05-22 2004-04-11 Kwang Yang Motor Co Power combination lock for motorbike
CN107575099A (zh) * 2017-09-29 2018-01-12 锐库(上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二轮车的电子锁系统和二轮车及其解锁控制方法
TWM555822U (zh) * 2017-10-23 2018-02-21 Toyo Jiann Tsang Electric Co Ltd 車輛用電路開關
EP3680865A1 (en) * 2019-01-10 2020-07-15 Yuan Wen Shing Industries Corp. Control system for interconnecting electric bike and electronic lock
TWM617402U (zh) * 2021-05-21 2021-09-21 東洋建蒼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鎖具及其模式操控模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84113U (en) * 2003-05-22 2004-04-11 Kwang Yang Motor Co Power combination lock for motorbike
CN107575099A (zh) * 2017-09-29 2018-01-12 锐库(上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二轮车的电子锁系统和二轮车及其解锁控制方法
TWM555822U (zh) * 2017-10-23 2018-02-21 Toyo Jiann Tsang Electric Co Ltd 車輛用電路開關
EP3680865A1 (en) * 2019-01-10 2020-07-15 Yuan Wen Shing Industries Corp. Control system for interconnecting electric bike and electronic lock
TWM617402U (zh) * 2021-05-21 2021-09-21 東洋建蒼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鎖具及其模式操控模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6110A (zh) 2022-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08810B2 (en) Engaging mechanism for locks
US7628354B2 (en) Apparatus for deploying wing of guided missile
CN101183759A (zh) 具有拉片的电连接器
US4317015A (en) Multi-circuit switch assembly
TWI759211B (zh) 鎖具及其模式操控模組
US8552319B2 (en) Turning direction indicator device
JP3585550B2 (ja) 車両用キースイッチ装置
TWM617402U (zh) 鎖具及其模式操控模組
JP2000268680A (ja) 自動車用複合スイッチレバー
CN215731443U (zh) 锁具及其模式操控模块
JP2006269422A (ja) 電気ピン及びソケットコネクタのためのプラグインシステム
JP6097981B1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CN115394595A (zh) 锁具及其模式操控模块
EP0102394A1 (en) Electrical switch with a plurality of operation buttons
JP2004349006A (ja) スイッチ装置
CN108915377B (zh) 无源锁芯
CA3194405A1 (e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lock
CN216957853U (zh) 多段式电源锁
JP2009280968A (ja) シリンダ錠装置
EP1291241B1 (en) Complex switch lever for automobile
JP2000268681A (ja) 自動車用複合スイッチレバー
CN220088598U (zh) 一种供电结构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418678U (zh) 用于电梯的触点开关的开关插座、触点开关及电梯系统
JP4018394B2 (ja) シリンダ錠
KR101233817B1 (ko) 자동차 도어락용 스위치 조립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