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8229B - 發送裝置及發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發送裝置及發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8229B
TWI758229B TW110134888A TW110134888A TWI758229B TW I758229 B TWI758229 B TW I758229B TW 110134888 A TW110134888 A TW 110134888A TW 110134888 A TW110134888 A TW 110134888A TW I758229 B TWI758229 B TW I75822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pdu
legacy
channel bandwidth
field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4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1941A (zh
Inventor
坂本剛憲
本塚裕幸
入江誠隆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松下電器(美國)知識產權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松下電器(美國)知識產權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松下電器(美國)知識產權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1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1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82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822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3Signal structure ensuring backward compatibility with legacy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using multiple parity bits
    • H03M13/1102Codes on graphs and decoding on graphs, e.g.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4Pilot insertion in the transmitter chain, e.g. pilot overlapping with data, insertion in time or frequency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28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modulators, e.g.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a scrambling 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在發送裝置中,複製部會將第1實體層收斂協定資料單元(PPDU)當中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第1之PPDU,在頻率軸方向上複製(N-1)個(N為2以上的整數)。GI插入部會對以前述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第1之PPDU、前述已複製之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第1之PPDU、在前述第1之PPDU當中以前述標準通道頻帶寬度的N倍之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第1之PPDU、以及以前述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第2之PPDU,分別附加保護間隔,而輸出聚合實體層收斂協定資料單元(A-PPDU)。RF前端會發送前述A-PPDU。

Description

發送裝置及發送方法
發明領域
本揭示是與無線通訊相關連,更具體來說,是有關於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的構成聚合實體層收斂協定資料單元(PPDU:PLCP協定資料單元(PLCP Protocol Data Unit)),且進行發送的裝置及方法。
發明背景
對於使用毋須授權的60GHz頻帶之毫米波網路的關注已日漸加深。無線HD(Hi-Definition(高清晰度))技術,是業界最初使用60GHz頻帶的無線通訊規格,且可做到在家用電子機器、個人電腦、及移動設備之間,對高清晰度的聲訊、視訊、及資料的至少1個進行由每秒數十億位元(gigabit)形成之無線串流傳送之實施。
在60GHz頻段進行動作的其他無線通訊中有WiGig技術,這是藉由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而作為IEEE802.11ad規格來被標準化。
WiGig技術可以藉由使用2.16GHz的標準頻帶寬度,來實施最大到6.7Gbps的實體層資料傳送速度。WiGig技術是支援SC(Single Carrier(單載波))調變及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分頻多工))調變之雙方。又,為了提升傳送效率,WiGig技術是支援Aggregate-PPDU(聚合實體層收斂協定資料單元,以下記載為「A-PPDU」)(參照非專利文獻1)。
A-PPDU是指在2個以上的PPDU之間不設置IFS(Inter-frame Spacing(框間隔時間))或前文(preamble)而傳送的技術。
WiGig技術可以作為有線數位介面的纜線之替代來使用。例如,WiGig技術可以為了實現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無線HDMI(註冊商標)(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解析度多媒體介面))鏈接下的視訊串流傳送中的瞬時同步用之無線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匯流排))鏈接而使用。
最新的有線數位介面(例如,USB3.5及HDMI1.3),可做到最大數十Gbps的資料傳送速度,從而,WiGig技術也進化成可與這些相匹敵。所期望的是,NG60(Next Generation 60GHz(下一代60GHz))WiGig技術,是為了達成數十Gbps的實體層資料傳送速度,而維持與現有的WiGig(舊有WiGig)技術之向下相容性,並支援由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以上的可變通道頻帶寬度形成之資料傳送的技術。
先前技術文獻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IEEE 802.11ad-2012 P237 9.13a DMG A-PPDU operation
發明概要
NG60WiGig(非舊有WiGig)元件為了保持與舊有WiGig元件的向下相容性,會要求使用IEEE802.11ad所定義的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之LF(Legacy Format(舊有格式))PPDU、及使用可變通道頻帶寬度的MF(Mixed Format(複合格式))PPDU之雙方的支援。
因此,所要求的是,令NG60WiGig(非舊有WiGig)元件定義可以將傳送效率最大化的A-PPDU之格式及發送方法。
本揭示之非限定的實施例有助於提供一種可以提升傳送效率的非舊有A-PPDU之發送裝置。
本揭示之一態樣,是一種發送裝置,其包含:複製部,將包含舊有STF、舊有CEF、舊有標頭欄位、非舊有STF和非舊有CEF、包含1個以上的非舊有標頭之1個以上的非舊有標頭欄位、及包含1個以上的酬載(payload)資料之1個以上的資料欄位之第1實體層收斂協定資料單元(PPDU)當中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第1之PPDU,即前述舊有STF、前述舊有CEF、前述舊有標頭欄位、及配置在開頭的非舊有標頭欄位,在頻率軸方向上複製(N-1)個(N為2以上的整數);保護間隔插入部,對以前述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 的第1之PPDU、前述已複製之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第1之PPDU、在前述第1之PPDU當中以前述標準通道頻帶寬度的N倍之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第1之PPDU,即前述非舊有STF、前述非舊有CEF、前述1個以上的資料欄位、和在包含1個以上的非舊有標頭欄位、及1個以上的資料欄位的第2之PPDU當中以前述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前述非舊有標頭欄位、前述1個以上的資料欄位,來分別附加保護間隔,並作為聚合實體層收斂協定資料單元(A-PPDU)而輸出;及無線部,發送前述A-PPDU。
本說明書中所揭示的技術是一種發送裝置,該發送裝置會生成並發送非舊有A-PPDU,該非舊有A-PPDU是由舊有STF(Short Training Field(短訓練欄位))、舊有CEF(Channel Estimation Field(通道估測欄位))、舊有標頭欄位、非舊有STF、非舊有CEF、複數個非舊有標頭欄位、及複數個資料欄位所構成,前述舊有STF、前述舊有CEF、前述舊有標頭欄位、及配置在前述非舊有A-PPDU的開頭之PPDU的非舊有標頭欄位,是使用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另一方面,前述非舊有STF、前述非舊有CEF、配置在前述非舊有A-PPDU的第2個以後的PPDU之非舊有標頭欄位、以及前述複數個資料欄位,是使用前述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又,其為下述的發送裝置:在SC模式中,前述非舊有A-PPDU的全部欄位是以SC調變來發送,另一方面,在OFDM模式中,前述舊有 STF、前述舊有CEF、前述舊有標頭欄位、前述非舊有STF、及配置在前述開頭之PPDU的非舊有標頭欄位,是以SC調變來發送,而前述非舊有CEF、配置在前述第2個以後的PPDU之非舊有標頭欄位、以及前述複數個資料欄位,是以OFDM調變來發送。
再者,一般的或特定的各種實施形態,可作為系統、方法、積體電路、電腦程式、儲存媒體、或這些的任意的選擇性之組合來實現。
藉由使用本揭示之非舊有A-PPDU的發送裝置及發送方法,可以提升傳送效率。
本揭示之實施形態的更進一步之優點及效果,藉由本說明書及圖式將變得清楚明白。這些優點及/或效果,可以藉由本說明書及圖式的各種的實施形態及特徵來一個個地掌握,並毋須為了掌握所述的優點及/或效果的一個以上,而提示這些全部。
1~4:埠
100,401,402,403:LF SC PPDU
101,404,501,804,901,1101,1304,1404,1501,1601,1804,1904,2004,2404,2504:舊有STF
102,405,502,805,902,1102,1305,1405,1502,1602,1805,1905,2005,2405,2505:舊有CEF
103,406,408,410,503,806,808,810,903,1103,1306,1406,1503,1603,1806,1906,2006,2406,2506:舊有標頭欄位
104,407,409,411,504,807,809,811,907,1107,1310,1312,1314,1410,1412,1414,1507,1607,1810,1812,1814,1910,1914,2010,2012,2014,2410,2412,2414,2510,2514:資料欄位
105,412,505,812,908,1108,1315,1415,1508,1608,1815,1915,2015,2415,2515:AGC子欄位
106,413,506,813,909,1109,1316,1416,1509,1609,1816,1916,2016,2416,2516:TRN-R/T子欄位
107,414,416,910,911,1110,1317,1319,1417,1418,1419,1422,1423,1510,1610,2017,2018,2019,2020,2024,2417,2517:最後SC區塊
108,108a,417a,508,509,815,912,912a,1111,1320a,1420a,1421a,1511a,1611a,2022a,2023a,2420a,2520a,2523:GI
109,510:舊有標頭
110,511,814,914,2522:酬載資料
1300,1400,2000:MF SC A-PPDU
1500,1600,1801,1802,1803,1901,1902,1903,2401,2402,2403,2501,2502,2503:MF OFDM PPDU
1800,1900,2400,2500:MF OFDM A-PPDU
2208,2708:複製部
2418,2419,2518,2519:最後OFDM符號
2B:可變通道頻帶寬度
300:LF SC PPDU發送裝置
301,701,2201,2701:基頻訊號處理部
302,702,2202,2702:DAC
303,703,2203,2703:RF前端
304,704,2204,2704:天線
305,705,2205,2705:攪亂器
306,706,2206,2706:LDPC編碼器
307,707:調變器
308,2209:符號編塊部
309,710,2210,2711:GI插入部
400:LF SC A-PPDU
415,1318:SC區塊
500,801,802,803:LF OFDM PPDU
700:LF OFDM PPDU發送裝置
708,2709:子載波映射部
709,2710:IFFT部
800:LF OFDM A-PPDU
900,1100,1301,1302,1303,1401,1402,1403,2001,2002,2003:MF SC PPDU
904,1104,1307,1311,1313,1407,1411,1413,1504,1604,1807,1811,1813,1907,1911,1913,2007,2011,2013,2407,2411,2413,2507,2511,2513:非舊有標頭欄位
905,1105,1308,1408,1505,1605,1808,1908,2008,2408,2508:非舊有STF
906,1106,1309,1409,1506,1606,1809,1909,2009,2409,2509:非舊有CEF
913,2100,2521:非舊有標頭
2101,2102,2103:複製非舊有標頭
2200:MF SC A-PPDU發送裝置
2207,2707:調變部
2301:延遲器
2302:合成器
2303:選擇器
2700:MF OFDM A-PPDU發送裝置
B:標準通道頻帶寬度
2B:可變通道頻帶寬度
B/2:頻率偏移
NGI,ND,NNLH:符號數
NSD:資料子載波數
TD:資料期間
TGI:GI期間
TNLH:非舊有標頭期間
S2801~S2808:步驟
圖1是顯示以往技術之LF SC PPDU格式之一例的圖。
圖2是顯示以往技術之LF SC PPDU的舊有標頭(legacy header)的構造之一例的圖。
圖3是顯示以往技術之LF SC PPDU的發送裝置的構成之一例的圖。
圖4是顯示以往技術之LF SC A-PPDU格式之一例的圖。
圖5是顯示以往技術之LF OFDM PPDU格式之一例的圖。
圖6是顯示以往技術之LF OFDM PPDU的舊有標頭的構造之一例的圖。
圖7是顯示以往技術之LF OFDM PPDU的發送裝置的構成之一例的圖。
圖8是顯示以往技術之LF OFDM A-PPDU格式之一例的圖。
圖9是顯示在本揭示中的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MF SC PPDU格式之一例的圖。
圖10是顯示本揭示中的非舊有標頭的構造之一例的圖。
圖11是顯示在本揭示中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的2倍之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MF SC PPDU格式之一例的圖。
圖12是顯示本揭示中之MF SC PPDU的資料欄位中之SC區塊的詳細構成之一例的圖。
圖13是顯示在本揭示中的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MF SC A-PPDU格式之一例的圖。
圖14是顯示在本揭示中的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的2倍之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MF SC A-PPDU格式之一例的圖。
圖15是顯示在本揭示中的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MF OFDM PPDU格式之一例的圖。
圖16是顯示在本揭示中的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的2倍之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MF OFDM PPDU格式之一例的圖。
圖17是顯示本揭示中的對於MF OFDM PPDU的資料欄位之子載波映射(Subcarrier Mapping)之一例的圖。
圖18是顯示在本揭示中的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MF OFDM A-PPDU格式之一例的圖。
圖19是顯示在本揭示中的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的2倍之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MF OFDM A-PPDU格式之一例的圖。
圖20是顯示在本揭示的實施形態1中的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的2倍之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MF SC A-PPDU格式之一例的圖。
圖21是顯示本揭示的實施形態1中之MF SC A-PPDU的非舊有標頭欄位中之SC區塊的詳細構成之一例的圖。
圖22是顯示本揭示之實施形態1中的MF SC A-PPDU的發送裝置的構成之一例的圖。
圖23是顯示本揭示之實施形態1中的複製部的構成之一例的圖。
圖24是顯示在本揭示的實施形態2中的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MF OFDM A-PPDU格式之一例的圖。
圖25是顯示在本揭示的實施形態2中的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的2倍之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MF OFDM A-PPDU格式之一例的圖。
圖26是顯示本揭示的實施形態2中的MF OFDM A-PPDU的非舊有標頭欄位的子載波映射之一例的圖。
圖27是顯示本揭示之實施形態2中的MF OFDM A-PPDU的發送裝置的構成之一例的圖。
圖28是顯示在本揭示的實施形態3中的變更了GI期間的情況下之MF SC A-PPDU的非舊有標頭欄位中的SC區塊的生成方法之一例的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參照附加的圖式來詳細地說明本揭示的各種實施形態。在以下的說明中,為了明確性與簡潔性,在本說明書中省略了已納入之習知的功能及構成的詳細說明。
圖1是顯示以往技術之LF SC PPDU100的格式之一例的圖。LF SC PPDU100包含舊有STF101、舊有CEF102、舊有標頭欄位103、資料欄位104、任意的AGC子欄位105、及任意的TRN-R/T子欄位106。
舊有STF101是使用於封包檢測、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自動增益控制))、頻率偏移推定、及同步。舊有CEF102是使用於通道推定。舊有標頭欄位103包含有定義LF SC PPDU100的詳細內容之舊有標頭109。圖2是顯示包含在各舊有標頭109的複數個欄位。
資料欄位104包含LF SC PPDU100的酬載資料110。在酬載資料110中,可包含有聲訊、視訊、及資 料的至少1種。資料欄位104的資料八位元組數,是藉由各舊有標頭109的長度(Length)欄位所指定,而資料欄位104中所使用的調變方式及編碼率,是藉由舊有標頭109的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調變及編碼機制))欄位所指定。
AGC子欄位105與TRN-R/T子欄位106是存在於將LF SC PPDU100使用在波束的微調整或追蹤控制時。AGC子欄位105與TRN-R/T子欄位106的長度,是藉由舊有標頭109的訓練長度(Training(Length)欄位來指定。
TRN-R/T子欄位106是否作為TRN-R子欄位來使用、或是否作為TRN-T子欄位來使用,是藉由舊有標頭109的封包類型(Packet Type)來指定。
如圖1所示,LF SC PPDU100的全部欄位是使用2.16GHz的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並以SC調變來發送。
圖3是顯示以往技術之LF SC PPDU的發送裝置300的構成之一例的圖。發送裝置300具備有基頻訊號處理部301、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數位類比轉換器))302、RF(Radio Frequency(無線頻率))前端303、及天線304,此外,基頻訊號處理部301具備有攪亂器305、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低密度奇偶檢查))編碼器306、調變器307、符號編塊(Symbol blocking)部308、GI(Guard Interval(保護間隔))插入部309。
攪亂器305是對舊有標頭欄位103與資料欄 位104的位元進行攪亂。攪亂器305是依照舊有標頭109的攪亂器初始化(Scrambler Initialization)欄位而被初始化,且從舊有標頭109的MCS欄位開始進行攪亂。
LDPC編碼器306是對於舊有標頭欄位103,以3/4的編碼率來進行LDPC編碼,並生成LDPC代碼字(Code word)。調變器307是使用π/2-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2進制相位偏移調變)),將LDPC代碼字轉換為448個複數星座點(complex constellation point)。符號編塊部308是以448個單位將複數星座點區塊化,而生成符號區塊。GI插入部309是將事前定義之由長度64個符號的葛雷(Golay)序列所構成的GI108附加到符號區塊的開頭,而生成SC區塊。
LDPC編碼器306是對於資料欄位104,以舊有標頭的MCS欄位所指定的編碼率來對酬載資料110進行LDPC編碼,而生成LDPC代碼字。調變器307是使用以舊有標頭的MCS欄位所指定的調變方式來將LDPC代碼字轉換為複數個複數(complex)星座點。
符號編塊部308是以448個單位將複數星座點區塊化,而生成符號區塊。
GI插入部309是將與舊有標頭欄位103相同的GI108,附加在各符號區塊的開頭,而生成SC區塊107。此外,為了容易形成頻域等化,GI插入部309會在資料欄位104的最後SC區塊107的末尾附加GI108a。也就是說,當舊有標頭的附加(Additional)PPDU欄位不是1的情況 下,即附加GI108a。
DAC302會將包含以基頻訊號處理部301所生成之LF SC PPDU100的數位基頻訊號轉換至類比基頻訊號。
RF前端303是藉由頻率轉換、放大等之處理,而將包含LF SC PPDU100的類比基頻訊號轉換成無線頻率訊號。天線304是將無線頻率訊號朝空間放射。
圖4是顯示以往技術之LF SC A-PPDU400的格式之一例的圖。LF SC A-PPDU400是以3個LF SC PPDU401、402、403所構成。各LF SC PPDU是在其間不設置IFS及前文(preamble)而連結,且包含舊有標頭欄位406、408、410及資料欄位407、409、411。
例如,配置在LF SC A-PPDU400的開頭之LF SC PPDU401包含舊有標頭欄位406、資料欄位407、舊有STF404、及舊有CEF405。配置在LF SC A-PPDU400的最末尾之LF SC PPDU403包含舊有標頭欄位410、資料欄位411、任意的AGC子欄位412、及任意的TRN-R/T子欄位413。
由於舊有STF404、舊有CEF405、舊有標頭欄位406、408、410、AGC子欄位412、及TRN-T/R子欄位413的定義,是與圖1的LF SC PPDU100的對應的欄位之定義相同,因此省略說明。
由於除了LF SC PPDU403以外,例如,LF SC PPDU401是藉由另外的LF SC PPDU402而被接續, 因此LF SC PPDU403的舊有標頭欄位410之附加(Additional)PPDU欄位是設定為0,其他的LF SC PPDU401、402的舊有標頭欄位406、408之附加(Additional)PPDU欄位是設定為1。
例如,由於除了LF SC PPDU403的資料欄位411以外,資料欄位407的最後SC區塊414是接續有另外的LF SC PPDU402的舊有標頭欄位408之開頭的SC區塊415,因此可將GI417a的附加省略,但是由於LF SC PPDU403的資料欄位411之最後SC區塊416的末尾並沒有接續的SC區塊,因此附加有GI417a。也就是說,當舊有標頭的附加(Additional)PPDU欄位為1的情況下,會省略GI417a的附加。
再者,LF SC A-PPDU400的全部欄位均是使用2.16GHz的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並以SC調變來發送。
圖5是顯示以往技術之LF OFDM PPDU500格式之一例的圖。LF OFDM PPDU500包含舊有STF501、舊有CEF502、舊有標頭欄位503、資料欄位504、任意的AGC子欄位505、及任意的TRN-R/T子欄位506。
由於舊有STF501、舊有CEF502、AGC子欄位505、及TRN-R/T子欄位506的定義,是與圖1的LF SC PPDU100的對應的欄位之定義相同,因此省略說明。
舊有標頭欄位503包含定義LF OFDM PPDU500的詳細內容之舊有標頭510。於圖6顯示包含在舊有標頭510的複數個欄位。資料欄位504包含LF OFDM PPDU500的酬載資料511。
再者,LF OFDM PPDU500的全部欄位均是使用2.16GHz的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
又,舊有STF501、舊有CEF502、AGC子欄位505、及TRN-R/T子欄位506是以SC調變來發送,而舊有標頭欄位503與資料欄位504是以OFDM調變來發送。
以OFDM調變來發送的舊有標頭欄位503、資料欄位504,是以比用SC調變來發送的舊有STF501、舊有CEF502、AGC子欄位505、及TRN-R/T子欄位更快的取樣率(Sampling Rate)來發送。從而,在舊有CEF502與舊有標頭欄位503的交界、以及資料欄位504與AGC子欄位505的交界,會變得需要取樣率轉換處理。
圖7是顯示以往技術之LF OFDM PPDU的發送裝置700的構成之一例的圖。發送裝置700具備有基頻訊號處理部701、DAC702、RF前端703、及天線704,此外,基頻訊號處理部701具備有攪亂器705、LDPC編碼器706、調變器707、子載波映射部708、IFFT部709、及GI插入部710。
攪亂器705是對舊有標頭欄位503與資料欄位504的位元進行攪亂。攪亂器705是依照舊有標頭的攪亂器初始化(Scrambler Initialization)欄位而被初始化,且從舊有標頭的MCS欄位開始進行攪亂。
LDPC編碼器706是將舊有標頭510,以3/4的編碼率來進行LDPC編碼,並生成LDPC代碼字(Code word)。調變器707是使用QSP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4進制相位偏移調變)),將LDPC代碼字轉換為336個複數星座點(complex constellation point)。子載波映射部708是依照事前定義的規則,將336個複數星座點映射到336條資料子載波。
子載波全部共有512條,剩下的176條子載波是作為DC子載波、引導子載波(Pilot Subcarrier)、及保護帶(Guard Band)來使用。IFFT部709會將已在頻域中被子載波映射的舊有標頭510藉由512點IFFT處理,而轉換至時域訊號。GI插入部710是將IFFT部709的輸出訊號之後端的128個樣本複製來作為GI507並接合到IFFT輸出訊號的前端,以生成OFDM符號。再者,GI相對於OFDM符號,有時會稱為CP(Cyclic prefix(循環前綴))。
LDPC編碼器706是以舊有標頭510內的MCS欄位所指定的編碼率,來對酬載資料511進行LDPC編碼,而生成LDPC代碼字。調變器707是使用以舊有標頭510內的MCS欄位所指定的調變方式來將LDPC代碼字轉換為複數個複數(complex)星座點。
子載波映射部708是依照事前定義的規則,以336個單位來將複數星座點映射到336條資料子載波。子載波全部共有512條,剩下的176條子載波是作為DC子載波、引導子載波、及保護帶來使用。
IFFT部709會將已在頻域中被子載波映射的酬載資料511藉由512點IFFT處理而轉換至時域訊號。GI 插入部710是將IFFT部709的輸出訊號之後端的128個樣本複製來作為GI508、509並接合到IFFT輸出訊號的前端,以生成OFDM符號。
DAC702會將包含以基頻訊號處理部701所生成之LF OFDM PPDU100的數位基頻訊號轉換至類比基頻訊號。RF前端703是藉由頻率轉換、放大等之處理,而將包含LF OFDM PPDU100的類比基頻訊號轉換成無線頻率訊號。天線704是將無線頻率訊號朝空間放射。
圖8是顯示以往技術之LF OFDM A-PPDU800的格式之一例的圖。LF OFDM A-PPDU800是以3個LF OFDM PPDU801、802、803所構成,且各LF OFDM PPDU801、802、803是在其間不設置IFS及前文(preamble)而連結,並包含舊有標頭欄位806、808、810及資料欄位807、809、811。
再者,配置在LF OFDM A-PPDU800的開頭之LF OFDM PPDU801包含舊有標頭欄位806、資料欄位807、舊有STF804、及舊有CEF805。
配置在LF OFDM A-PPDU800的最末尾之LF OFDM PPDU803包含舊有標頭欄位810、資料欄位811、任意的AGC子欄位812、及TRN-R/T子欄位813。
由於舊有STF804、舊有CEF805、舊有標頭欄位806、808、810、資料欄位807、809、811、AGC子欄位812、及TRN-R/T子欄位813的定義,是與圖5的LF OFDM PPDU500的對應的欄位之定義相同,因此省略說 明。
在圖8中,由於LF OFDM PPDU801、802是藉由另外的LF OFDM PPDU802、803而被接續,因此LF OFDM PPDU801、802的舊有標頭欄位806、808之附加(Additional)PPDU欄位是設定為1,而沒有接續的LF OFDM PPDU之LF OFDM PPDU803的舊有標頭欄位810之附加(Additional)PPDU欄位是設定為0。
在圖8中,LF OFDM A-PPDU800的全部欄位均是使用2.16GHz的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LF OFDM A-PPDU800的舊有STF804、舊有CEF805、AGC子欄位812、及TRN-R/T子欄位813是以SC調變來發送,而舊有標頭806、808、810與資料欄位807、809、811是以OFDM調變來發送。
再者,在圖8中,位於各LF OFDM PPDU的最後段之酬載資料814的後段上,亦可不附加GI815。
圖9是顯示在本揭示中的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MF SC PPDU900的格式之一例的圖。MF SC PPDU900包含舊有STF901、舊有CEF902、舊有標頭欄位903、非舊有標頭欄位904、非舊有STF905、非舊有CEF906、資料欄位907、任意的AGC子欄位908、及任意的TRN-R/T子欄位909。
但是,當資料欄位907是使用SISO(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單輸入單輸出))來發送的情況下,由於可以將以舊有STF901調整的AGC等級、及以舊有 CEF902得到的通道推定結果使用於資料欄位907,因此會有省略非舊有STF905及非舊有CEF906的情形。
由於舊有STF901、舊有CEF902、舊有標頭欄位903、AGC子欄位908、及TRN-R/T子欄位909的定義,是與圖1的LF SC PPDU100的對應的欄位之定義相同,因此省略說明。
非舊有標頭欄位904包含定義MF SC PPDU900的詳細內容之非舊有標頭913。圖10是顯示包含在非舊有標頭的複數個欄位。
再者,當MF SC PPDU900中存在有非舊有STF905或非舊有CEF906的情況下,為了容易形成頻域等化,在非舊有標頭欄位904的最後SC區塊910的末尾附加有GI912。
非舊有STF905是使用於AGC的再調整。非舊有CEF906是使用於資料欄位907的通道推定。
資料欄位907包含MF SC PPDU900的酬載資料914。資料欄位907的資料八位元組數,是藉由非舊有標頭的PSDU長度(Length)欄位所指定,而在資料欄位907中所使用的調變方式及編碼率,是藉由非舊有標頭的非舊有MCS欄位所指定。為了容易形成頻域等化,在資料欄位907的最後SC區塊911的末尾上,附加有GI912.a。
再者,MF SC PPDU900的全部欄位均是使用2.16GHz的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並以SC調變來發送。
圖11是顯示在本揭示中的以標準通道頻帶 寬度的2倍之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MF SC PPDU1100的格式之一例的圖。MF SC PPDU1100包含舊有STF1101、舊有CEF1102、舊有標頭欄位1103、非舊有標頭欄位1104、非舊有STF1105、非舊有CEF1106、資料欄位1107、任意的AGC子欄位1108、及任意的TRN-R/T子欄位1109。
由於舊有STF1101、舊有CEF1102、舊有標頭欄位1103、非舊有標頭欄位1104、AGC子欄位1108、及TRN-R/T子欄位1109的定義,是與圖9的MF SC PPDU900的對應的欄位之定義相同,因此省略說明。
由於資料欄位1107與舊有STF1101及舊有CEF1106的通道頻帶寬度不同,因此MF SC PPDU1100中存在有非舊有STF1105及非舊有CEF1106。從而,在非舊有標頭欄位1104的最後SC區塊1110的末尾會附加有使用2.16GHz的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之GI1111。
在圖11中,是將舊有STF1101、舊有CEF1102、舊有標頭欄位1103、及非舊有標頭欄位1104複製,且分別賦與標準通道頻帶寬度B的一半的頻帶(=1.08GHz)之頻率偏移B/2而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B(=2.16GHz)來發送。
另一方面,非舊有STF1105、非舊有CEF1106、資料欄位1107、AGC子欄位1108、及TRN-R/T子欄位1109,是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B的2倍頻帶即可變通道頻帶寬度2B(=4.32GHz)來發送。從而,可在非舊有標 頭欄位1104與非舊有STF1105的交界上進行取樣率轉換處理。再者,MF SC PPDU1100的全部欄位均是以SC調變來發送。
再者,在圖11中,雖然是考慮各欄位的佔用頻帶寬度來圖示,但在之後的圖中,為了簡化圖式是使用通道頻帶寬度來圖示。
圖12是顯示本揭示中之MF SC PPDU的資料欄位中之SC區塊的詳細構成之一例的圖。所顯示的是,使用標準通道頻帶寬度時的GI之符號數NGI、使用標準通道頻帶寬度時的每個SC區塊的酬載資料之符號數ND、GI期間TGI、酬載資料的資料期間TD、標準通道頻帶寬度與可變通道頻帶寬度的比率(=可變通道頻帶寬度/標準通道頻帶寬度)RCB
因此,RCB=1是顯示圖9的資料欄位907中的SC區塊之構成,RCB=2是顯示圖11的資料欄位1107中的SC區塊之構成。
再者,在符號編塊及GI插入中,所要求的是維持對於多路徑延遲波的避免干擾性能及傳送效率,亦即,在不論RCB的情形下將GI期間保持為TGI,使GI期間TGI與資料期間TD的比率為一定。
由於GI及酬載資料的符號長,是與RCB成比例而變短,因此藉由將GI尺寸設定為RCB×NGI,即可將GI期間保持為TGI。又,藉由將資料尺寸(data size)設定為RCB×ND,即可將資料期間保持為TD。藉由上述設定,可 將GI期間與資料期間的比率保持為一定。
再者,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非舊有標頭欄位中的SC區塊之構成,與RCB=1的情況是相同的。
圖13是顯示在本揭示中的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MF SC A-PPDU1300的格式之一例的圖。MF SC A-PPDU1300包含3個MF SC PPDU1301、1302、1303,各MF SC PPDU是在其間不設置IFS及前文(preamble)而連結,且包含非舊有標頭欄位及資料欄位。
例如,配置在MF SC A-PPDU1300的開頭之MF SC PPDU1301包含非舊有標頭欄位1307、資料欄位1310、舊有STF1304、舊有CEF1305、舊有標頭欄位1306、非舊有STF1308、非舊有CEF1309。
但是,當資料欄位1310、1312、1314是使用SISO來發送的情況下,由於可以將以舊有STF1304調整的AGC等級、以舊有CEF1305得到的通道推定結果使用於資料欄位1310、1312、1314,因此亦可省略非舊有STF1308及非舊有CEF1309。
再者,配置在MF SC A-PPDU1300的最末尾之MF SC PPDU1303包含非舊有標頭欄位1313、資料欄位1314、任意的AGC子欄位1315、任意的TRN-R/T子欄位1316。
由於舊有STF1304、舊有CEF1305、舊有標頭欄位1306、非舊有標頭欄位1307、1311、1313、非舊有STF1308、非舊有CEF1309、AGC子欄位1315、及 TRN-T/R子欄位1316的定義,與圖9的MF SC PPDU900的對應的欄位之定義是相同的,因此省略說明。
由於MF SC PPDU1303並未藉由另外的MF SC PPDU而被接續,因此MF SC PPDU1303的非舊有標頭欄位1313之附加(Additional)PPDU欄位是設定為0,且由於MF SC PPDU1301、1302是藉由另外的MF SC PPDU1302、1303而被接續,因此非舊有標頭欄位(1307、1311)的附加(Additional)PPDU欄位是設定為1。
再者,為了使舊有元件將MF SC A-PPDU1300作為以往的LF SC PPDU來接收,舊有標頭欄位1306內的附加(Additional)PPDU欄位是設定為0。
除了MF SC PPDU1303的資料欄位1314以外,例如,由於資料欄位1310的最後SC區塊1317被接續於接續的MF SC PPDU1302的非舊有標頭欄位1311的開頭之SC區塊1318,因此可省略GI1320a的附加,而沒有接續的MF SC PPDU之MF SC PPDU1303的資料欄位1314的最後SC區塊1319,可在末尾附加有GI1320a。也就是說,在非舊有標頭的附加(Additional)PPDU欄位為1的情況下,會省略GI1320a的附加。
MF SC A-PPDU1300的全部欄位均是使用2.16GHz的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並以SC調變來發送。
圖14是顯示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的2倍之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MF SC A-PPDU1400的格式之一例的圖。MF SC A-PPDU1400是以3個MF SC PPDU1401、1402、1403所構成。各MF SC PPDU是在其間不設置IFS及前文(preamble)而連結,且包含非舊有標頭欄位及資料欄位。
例如,配置在MF SC A-PPDU1400的開頭之MF SC PPDU1401包含非舊有標頭欄位1407、資料欄位1410、舊有STF1404、舊有CEF1405、舊有標頭欄位1406、非舊有STF1408、及非舊有CEF1409。
再者,配置在MF SC A-PPDU1400的最末尾之MF SC PPDU1403包含非舊有標頭欄位1407、資料欄位1410、任意的AGC子欄位1415、及任意的TRN-R/T子欄位1416。
由於舊有STF1404、舊有CEF1405、舊有標頭欄位1406、非舊有標頭欄位(1407、1411、1413)、非舊有STF1408、非舊有CEF1409、AGC子欄位1415、及TRN-T/R子欄位1416的定義,與圖11的MF SC PPDU1100的對應的欄位之定義是相同的,因此省略說明。
例如,由於MF SC PPDU1403並未藉由另外的MF SC PPDU而被接續,因此非舊有標頭欄位1413的附加(Additional)PPDU欄位是設定為0,且由於其他的MF SC PPDU1401、1402是藉由另外的MF SC PPDU而被接續,因此非舊有標頭欄位1407、1411的附加(Additional)PPDU欄位是設定為1。
再者,為了使舊有元件將MF SC A-PPDU1400作為以往的LF SC PPDU來接收,包含在舊 有標頭欄位1406的舊有標頭之附加(Additional)PPDU欄位是設定為0。
由於資料欄位1410、1412、1414是以比非舊有標頭欄位1407、1411、1413更寬的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因此在MF SC PPDU1402、1403中,即使在非舊有標頭欄位1411、1413之後緊接著資料欄位1412、1414的情況下,仍可在非舊有標頭欄位1411、1413的最後SC區塊1418、1422的末尾附加GI1420a。
由於MF SC PPDU1403並未藉由另外的MF SC PPDU而被接續,因此可在資料欄位1414的最後SC區塊1419的末尾附加GI1421.a。
另一方面,雖然MF SC PPDU1401、1402是藉由另外的MF SC PPDU1402、1403而被接續,但由於資料欄位1410、1412與接續之非舊有標頭欄位1411、1413的通道頻帶寬度不同,因此與MF SC PPDU1403同樣地,可在資料欄位1410、1412的最後SC區塊1417、1423的末尾附加GI1421a。
又,在資料欄位1410、1412與接續之非舊有標頭欄位1411、1413的交界上,會實施取樣率轉換處理。
在圖14中,是將舊有STF1404、舊有CEF1405、舊有標頭欄位1406、非舊有標頭欄位1407在頻域複製,且分別賦與標準通道頻帶寬度B的一半的頻帶之頻率偏移B/2(=1.08GHz),並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B(=2.16GHz)來發送。
另一方面,非舊有STF1408、非舊有CEF1409、資料欄位1410、1412、1414、AGC子欄位1415、TRN-R/T子欄位1416,是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B的一半的頻帶之可變通道頻帶寬度2B(=4.32GHz)來發送。又,MF SC A-PPDU1400的全部欄位均是以SC調變來發送。
圖15是顯示在本揭示中的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MF OFDM PPDU1500的格式之一例的圖。MF OFDM PPDU1500包含舊有STF1501、舊有CEF1502、舊有標頭欄位1503、非舊有標頭欄位1504、非舊有STF1505、非舊有CEF1506、資料欄位1507、任意的AGC子欄位1508、及任意的TRN-R/T子欄位1509。再者,當資料欄位1507是使用SISO來發送的情況下,由於可以將以舊有STF1501調整的AGC等級、以舊有CEF1502得到的通道推定結果使用於資料欄位1507,因此亦可省略非舊有STF1505及非舊有CEF1506。
由於舊有STF1501、舊有CEF1502、舊有標頭欄位1503、AGC子欄位1508、及TRN-R/T子欄位1509的定義,與圖5的LF OFDM PPDU500的對應的欄位之定義是相同的,因此省略說明。包含在非舊有標頭欄位1504的非舊有標頭之構成,與圖10相同。
在圖15中,MF OFDM PPDU1500的全部欄位均是使用2.16GHz的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舊有STF1501、舊有CEF1502、舊有標頭欄位1503、非舊有標 頭欄位1504、非舊有STF1505、AGC子欄位1508、TRN-R/T子欄位1509是以SC調變來發送,而非舊有CEF1506、及資料欄位1507是以OFDM調變來發送。
從而,即使是沒有非舊有STF1505與非舊有CEF1506的情況下,仍可在非舊有標頭欄位1504的最後SC區塊1510中將GI1511.a附加到末尾。
又,與圖5的LF OFDM PPDU500同樣地以OFDM調變來發送的非舊有CEF1506、及資料欄位1507,是以比以SC調變來發送的舊有STF1501、舊有CEF1502、舊有標頭欄位1503、非舊有標頭欄位1504、非舊有STF1505、AGC子欄位1508、TRN-R/T子欄位1509更快的取樣率來發送。從而,可在非舊有STF1505與非舊有CEF1506的交界、以及資料欄位1507與AGC子欄位1508的交界上實施取樣率轉換處理。
圖16是顯示在本揭示中的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B的2倍之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MF OFDM PPDU1600的格式之一例的圖。MF OFDM PPDU1600包含舊有STF1601、舊有CEF1602、舊有標頭欄位1603、非舊有標頭欄位1604、非舊有STF1605、非舊有CEF1606、資料欄位1607、任意的AGC子欄位1608、及任意的TRN-R/T子欄位1609。
由於舊有STF1601、舊有CEF1602、舊有標頭欄位1603、非舊有標頭欄位1604、AGC子欄位1608、及TRN-R/T子欄位1609的定義,與圖15的MF OFDM PPDU1500的對應的欄位之定義是相同的,因此省略說明。
由於資料欄位1607會與舊有STF1601及舊有CEF1602通道頻帶寬度不同,因此MF OFDM PPDU1600中存在有非舊有STF1605及非舊有CEF1606。從而,可在非舊有標頭1604的最後SC區塊1610的末尾附加GI1611a。
在圖16中,是將舊有STF1601、舊有CEF1602、舊有標頭欄位1603、及非舊有標頭欄位1604複製,且分別賦與標準通道頻帶寬度B的一半頻帶之頻率偏移B/2(=1.08GHz),並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B(=2.16GHz)來發送。另一方面,非舊有STF1605、非舊有CEF1606、資料欄位1607、AGC子欄位1608、TRN-R/T子欄位1609,是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B的2倍頻帶之可變通道頻帶寬度2B(=4.32GHz)來發送。從而,可在非舊有標頭欄位1604與非舊有STF1605的交界上實施取樣率轉換處理。
又,舊有STF1601、舊有CEF1602、舊有標頭欄位1603、非舊有標頭欄位1604、非舊有STF1605、AGC子欄位1608、及TRN-R/T子欄位1609是以SC調變來發送,而非舊有CEF1606、及資料欄位1607是以OFDM調變來發送。從而,可在非舊有STF1605與非舊有CEF1606的交界、以及資料欄位1607與AGC子欄位1608的交界上實施取樣率轉換處理。
圖17是顯示本揭示中之MF OFDM PPDU1500、1600的資料欄位1507、1607中的子載波映射之一例的圖。在圖17中所顯示的是,標準通道頻帶寬度B、使用標準通道頻帶寬度時的資料子載波數NSD(=酬載資料的符號數)、標準通道頻帶寬度與可變通道頻帶寬度的比率(=可變通道頻帶寬度/標準通道頻帶寬度)RCB
雖然為了簡單而只在圖17中顯示資料子載波,但在實際的MF OFDM PPDU中,頻帶內也存在有DC子載波、引導子載波、及保護頻帶。
在圖17中,由於MF OFDM PPDU是使資料子載波數與RCB成比例來增加,因此映射於資料子載波的酬載資料之符號數也是與RCB成比例而增加。
圖18是顯示在本揭示中的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MF OFDM A-PPDU1800的格式之一例的圖。MF OFDM A-PPDU1800是以3個MF OFDM PPDU1801、1802、1803所構成。各MF OFDM PPDU是在其間不設置IFS及前文(preamble)而連結,且包含非舊有標頭欄位及資料欄位。
例如,配置在MF OFDM A-PPDU1800的開頭之MF OFDM PPDU1801包含非舊有標頭欄位1807、資料欄位1810、舊有STF1804、舊有CEF1805、舊有標頭欄位1806、非舊有STF1808、非舊有CEF1809。
再者,當資料欄位1810、1812、1814是使用SISO來發送的情況下,由於可以將以舊有STF1804調整的AGC等級、以舊有CEF1805得到的通道推定結果使用於 資料欄位1810、1812、1814,因此亦可省略非舊有STF1808及非舊有CEF1809。
配置在MF OFDM A-PPDU1800的最末尾之MF OFDM PPDU1803包含非舊有標頭欄位1807、資料欄位1810、任意的AGC子欄位1815、及任意的TRN-R/T子欄位1816。
由於MF OFDM A-PPDU1800的舊有STF1804、舊有CEF1805、舊有標頭欄位1806、非舊有標頭欄位1807、1811、1813、非舊有STF1808、非舊有CEF1809、AGC子欄位1815、及TRN-T/R子欄位1816的定義,與圖15的MF OFDM PPDU1500的對應的欄位之定義是相同的,因此省略說明。
由於MF OFDM PPDU1803並未藉由另外的MF OFDM PPDU而被接續,因此MF OFDM PPDU1803的非舊有標頭欄位1813之附加(Additional)PPDU欄位是設定為0,由於其他的MF SC PPDU1801、1802是藉由另外的MF OFDM PPDU而被接續,因此非舊有標頭欄位1807、1811的附加(Additional)PPDU欄位是設定為1。
再者,為了使舊有元件將MF OFDM A-PPDU1800作為以往的LF OFDM PPDU來接收,包含在舊有標頭欄位1806的舊有標頭之附加(Additional)PPDU欄位是設定為0。
在圖18中,MF OFDM A-PPDU1800的全部欄位均是使用2.16GHz的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
又,舊有STF1804、舊有CEF1805、舊有標頭欄位1806、非舊有標頭欄位1807、1811、1813、非舊有STF1808、AGC子欄位1815、及TRN-R/T子欄位1816是以SC調變來發送,而非舊有CEF1809、及資料欄位1810、1812、1814是以OFDM調變來發送。
從而,可在資料欄位1810與非舊有標頭欄位1811的交界、非舊有標頭欄位1811與資料欄位1812的交界、資料欄位1812與非舊有標頭欄位1813的交界、以及非舊有標頭欄位1813與資料欄位1814的交界上,實施取樣率轉換處理。
圖19是顯示在本揭示中的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B的2倍之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MF OFDM A-PPDU1900的格式之一例的圖。
MF OFDM A-PPDU1900是以3個MF OFDM PPDU1901、1902、1903所構成。各MF OFDM PPDU是在其間不設置IFS及前文(preamble)而連結,且包含非舊有標頭欄位及資料欄位。
例如,配置在MF OFDM A-PPDU1900的開頭之MF OFDM PPDU1901包含非舊有標頭欄位1907、資料欄位1910、舊有STF1904、舊有CEF1905、舊有標頭欄位1906、非舊有STF1908、及非舊有CEF1909。
配置在MF OFDM A-PPDU1900的最末尾之MF OFDM PPDU1903包含非舊有標頭欄位1913、資料欄位1914、任意的AGC子欄位1915、任意的TRN-R/T子 欄位1916。
由於舊有STF1904、舊有CEF1905、舊有標頭欄位1906、非舊有標頭欄位1907、1911、1913、非舊有STF1908、非舊有CEF1909、AGC子欄位1915、及TRN-T/R子欄位1916的定義,與圖16的MF OFDM PPDU1600的對應的欄位之定義是相同的,因此省略說明。
由於MF OFDM PPDU1903並未藉由另外的MF OFDM PPDU而被接續,因此MF OFDM PPDU1903的非舊有標頭欄位1913之附加(Additional)PPDU欄位是設定為0,由於其他MF SC PPDU1901、1902是藉由另外的MF OFDM PPDU1902、1903而被接續,因此非舊有標頭欄位1907、1911的附加(Additional)PPDU欄位是設定為1。
再者,為了使舊有元件將MF OFDM A-PPDU1900作為以往的LF OFDM PPDU來接收,包含在舊有標頭欄位1906的舊有標頭之附加(Additional)PPDU欄位是設定為0。
在圖19中,是將舊有STF1904、舊有CEF1905、舊有標頭欄位1906、非舊有標頭欄位1907、1911、1913複製,且分別賦與標準通道頻帶寬度B的一半頻帶之頻率偏移B/2(=1.08GHz),並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B(=2.16GHz)來發送。另一方面,非舊有STF1908、非舊有CEF1909、資料欄位1910、1912、1914、AGC子欄位1015、TRN-R/T子欄位1916,是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B的 2倍頻帶之可變通道頻帶寬度2B(=4.32GHz)來發送。
又,舊有STF1904、舊有CEF1905、舊有標頭欄位1906、非舊有標頭欄位1907、1911、1913、非舊有STF1908、AGC子欄位1915、及TRN-R/T子欄位1916是以SC調變來發送,而非舊有CEF1909、及資料欄位1910、1912、1914是以OFDM調變來發送。
從而,可在資料欄位1910與非舊有標頭欄位1911的交界、非舊有標頭欄位1911與資料欄位1912的交界、資料欄位1912與非舊有標頭欄位1913的交界、以及非舊有標頭欄位1913與資料欄位1914的交界上,實施取樣率轉換處理。
(實施形態1)
圖20是顯示在本揭示的實施形態1中的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的2倍之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MF SC A-PPDU2000的格式之一例的圖。MF SC A-PPDU2000是以3個MF SC PPDU2001、2002、2003所構成。各MF SC PPDU是在其間不設置IFS及前文(preamble)而連結,且包含非舊有標頭欄位、資料欄位。在資料欄位中,可包含有聲訊、視訊、及資料的至少1者。
例如,配置在MF SC A-PPDU2000的開頭之MF SC PPDU2001包含非舊有標頭欄位2007、資料欄位2010、舊有STF2004、舊有CEF2005、舊有標頭欄位2006、非舊有STF2008、非舊有CEF2009。配置在MF SC A-PPDU2000的最末尾之MF SC PPDU2003包含非舊有 標頭欄位2013、資料欄位2014、任意的AGC子欄位2015、及任意的TRN-R/T子欄位2016。
由於舊有STF2004、舊有CEF2005、舊有標頭欄位2006、非舊有STF2008、非舊有CEF2009、AGC子欄位2015、及TRN-T/R子欄位2016的定義,與圖14的MF SC A-PPDU1400的對應的欄位之定義是相同的,因此省略說明。
將圖14的MF SC A-PPDU1400與圖20的MF SC A-PPDU2000的差異記載於以下。
在圖20中,配置在開頭的MF SC PPDU2001的非舊有標頭欄位是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B來發送,而配置在第2個以後的MF SC PPDU2002、2003的非舊有標頭欄位2011、2013是以可變通道頻帶寬度2B來發送。
也就是說,在圖20中,雖然將非舊有標頭欄位2007複製,且分別賦與標準通道頻帶寬度B的一半頻帶之頻率偏移B/2(=1.08GHz),並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B(=2.16GHz)來發送,但非舊有標頭欄位2011、2013是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B的2倍頻帶之可變通道頻帶寬度2B(=4.32GHz)來發送。從而,雖然可在非舊有標頭欄位2007的最後SC區塊2017的末尾附加GI2022a,但在非舊有標頭欄位2011、2013的最後SC區塊2019、2020的末尾並未附加有GI2023a。
圖21是顯示本揭示的實施形態1中之非舊有標頭欄位中的SC區塊的詳細構成之一例的圖。在圖21中所 顯示的是,使用標準通道頻帶寬度時的GI之符號數NGI、使用標準通道頻帶寬度時的每個SC區塊的非舊有標頭之符號數NNLH、GI期間TGI、非舊有標頭期間TNLH、標準通道頻帶寬度與可變通道頻帶寬度的比率(=可變通道頻帶寬度/標準通道頻帶寬度)RCB
因此,RCB=1是相當於圖20的非舊有標頭欄位2007中的SC區塊之構成,RCB=2是相當於圖20的非舊有標頭欄位2011、2013中的SC區塊之構成。RCB=4包含非舊有標頭2100、複製非舊有標頭2101、複製非舊有標頭2102、及複製非舊有標頭2103。
在圖21中,與圖12同樣地,為了維持對於多路徑延遲波的避免干擾性能及傳送效率,所要求的是即使對於非舊有標頭欄位,也在不論RCB的情形下將GI期間保持為TGI,使GI期間與非舊有標頭期間的比率為一定。但是,與資料欄位不同,由於非舊有標頭的位元數是固定的,故與RCB成比例而增加符號數是困難的,因此將非舊有標頭複製RCB個,且將其等配置於1個SC區塊中,藉此即可以將非舊有標頭期間TNLH保持為一定。再者,關於GI,與圖12所示的構成是相同的。如此進行,可將非舊有標頭欄位的SC區塊中的GI期間與非舊有標頭期間的比率(=TGI/TNLH)保持為一定。
圖22是顯示本揭示之實施形態1中的MF SC A-PPDU的發送裝置2200的構成之一例的圖。發送裝置2200具備基頻訊號處理部2201、DAC2202、RF前端 2203、及天線2204,且基頻訊號處理部2201具備攪亂器2205、LDPC編碼器2206、調變部2207、複製部2208、符號編塊部2209、及GI插入部2210。
由於除了複製部2208、符號編塊部2209、GI插入部2210以外,發送裝置2200是與發送裝置300為相同構成,因此省略說明。
複製部2208在複製非舊有標頭2100時,亦可使用例如圖23的構成。圖23包含延遲器2301、合成器2302、選擇器2303,且對應到RCB=4為止。如圖21所示,由於是將非舊有標頭是在SC區塊內複製(RCB-1)個,且賦與NNLH個符號的時間差而連結,因此複製部2208是對於非舊有標頭2100賦與1×NNLH個符號、2×NNLH個符號、3×NNLH個符號的延遲,來生成3個複製非舊有標頭2101、2102、2103,並對作為輸入訊號而賦與的非舊有標頭2100及複製非舊有標頭2101、2102、2103進行合成。
選擇器2303是依照輸入的RCB,使合成訊號通過。例如,在RCB=2時,選擇器2303是選擇埠(port)2的輸入訊號。由於埠2的訊號是非舊有標頭2100、及延遲了NNLH個符號的複製非舊有標頭2101之合成訊號,因此相當於圖21的RCB=2之構成。
在RCB=4時,選擇器2303是選擇埠4的輸入訊號。由於埠4的訊號,是非舊有標頭2100、延遲了1×NNLH個符號的複製非舊有標頭2101、延遲了2×NNLH個符號的複製非舊有標頭2102、及延遲了3×NNLH個符號的複製非 舊有標頭2103之合成訊號,因此相當於圖21的RCB=4之構成。
符號編塊部2209對於非舊有標頭欄位2007、2011、2013是以RCB×NNLH個單位來生成符號區塊,而對於資料欄位2010、2012、2014是以RCB×ND個單位來生成符號區塊。
GI插入部2210是將RCB×NGI個符號的GI附加在符號區塊的開頭,而生成SC區塊。
再者,調變部2207與複製部2208也可以更換順序。
根據本實施形態1,由於除了配置在開頭的MF SC PPDU2001的非舊有標頭2007以外,非舊有標頭欄位2011、2013與資料欄位2010、2012、2014是以相同的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因此可以省略在非舊有標頭欄位2011、2013的最後SC區塊2019、2020的末尾附加GI2022a之作法,又,除了配置在末尾的MF SC PPDU2003的資料欄位2014以外,可以省略在資料欄位2010、2012的最後SC區塊2018、2024的末尾附加GI2023a之作法。再者,亦可在資料欄位2010、2012、2014的末尾附加GI2023a。
從而,可以比圖14所示的MF SC A-PPDU1400更加提升傳送效率。又,由於在資料欄位2010與非舊有標頭欄位2011的交界、非舊有標頭欄位2011與資料欄位2012的交界、資料欄位2012與非舊有標頭欄位2013的交界、以及非舊有標頭欄位2013與資料欄位 2014的交界上的取樣率轉換處理變得不需要,因此變得可做到消耗電力的減少。
(實施形態2)
圖24是顯示在本揭示的實施形態2中的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MF OFDM A-PPDU2400的格式之一例的圖。MF OFDM A-PPDU2400是以3個MF OFDM PPDU2401、2402、2403所構成。各MF OFDM PPDU是在其間不設置IFS及前文(preamble)而連結,且包含非舊有標頭欄位及資料欄位。
例如,配置在MF OFDM A-PPDU2400的開頭之MF OFDM PPDU2401包含非舊有標頭欄位2407、資料欄位2410、舊有STF2404、舊有CEF2405、舊有標頭欄位2406、非舊有STF2408、非舊有CEF2409。
再者,當資料欄位2410、2412、2414是使用SISO來發送的情況下,由於可以將以舊有STF2404調整的AGC等級、以舊有CEF2405得到的通道推定結果使用於資料欄位2410、2412、2414,因此亦可省略非舊有STF2408及非舊有CEF2409。
配置在MF OFDM A-PPDU2400的最末尾之MF OFDM PPDU2403包含非舊有標頭欄位2413、資料欄位2414、任意的AGC子欄位2415、任意的TRN-R/T子欄位2416。
由於MF OFDM A-PPDU2400的舊有STF2404、舊有CEF2405、舊有標頭欄位2406、非舊有 STF2408、AGC子欄位2415、及TRN-T/R子欄位2416的定義,與圖18的MF OFDM PPDU1800的對應的欄位之定義是相同的,因此省略說明。
將圖18的MF OFDM A-PPDU1800與圖24的MF OFDM A-PPDU2400的差異記載於以下。
在圖24中,配置在開頭的MF OFDM PPDU2401的非舊有標頭欄位2407是以SC調變來發送,而配置在第2個以後的MF OFDM PPDU2402、2403的非舊有標頭欄位2411、2413是以OFDM調變來發送。
從而,雖然可在非舊有標頭欄位2407的最後SC區塊2417的末尾附加GI2420a,但是可以省略在非舊有標頭欄位2411、2413的最後OFDM符號2418、2419的末尾附加GI2420a之作法。
又,可以在資料欄位2410與非舊有標頭欄位2411的交界、非舊有標頭欄位2411與資料欄位2412、資料欄位2412與非舊有標頭欄位2413、以及非舊有標頭欄位2413與資料欄位2414的交界上,省略取樣率轉換處理。
圖25是顯示在本揭示的實施形態2中的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的2倍之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MF OFDM A-PPDU2500的格式之一例的圖。
MF OFDM A-PPDU2500是以3個MF OFDM PPDU2501、2502、2503所構成。各MF OFDM PPDU是在其間不設置IFS及前文(preamble)而連結,且包含非舊有標頭欄位及資料欄位。
例如,配置在MF OFDM A-PPDU2500的開頭之MF OFDM PPDU2501包含非舊有標頭欄位2507、資料欄位2510、舊有STF2504、舊有CEF2505、舊有標頭欄位2506、非舊有STF2508、非舊有CEF2509。
配置在MF OFDM A-PPDU2500的最末尾之MF OFDM PPDU2503包含非舊有標頭欄位2513、資料欄位2514、任意的AGC子欄位2515、任意的TRN-R/T子欄位2516。
由於舊有STF2504、舊有CEF2505、舊有標頭欄位2506、非舊有STF2508、非舊有CEF2509、資料欄位2510、2512、2514、AGC子欄位2515、及TRN-T/R子欄位2516的定義,與圖19的MF OFDM A-PPDU1900的對應的欄位之定義是相同的,因此省略說明。
將圖19的MF OFDM A-PPDU1900與圖25的MF OFDM A-PPDU2500的差異記載於以下。
在圖25中,配置在開頭的MF OFDM PPDU2501的非舊有標頭欄位2507是使用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並以SC調變來發送,而配置在第2個以後的MF OFDM PPDU2502、2503的非舊有標頭欄位2511、2513是使用標準通道頻帶寬度B的2倍的頻帶之可變通道頻帶寬度2B並以OFDM調變來發送。
也就是說,如圖25所示,雖然將非舊有標頭欄位2507複製,且分別被賦與標準通道頻帶寬度B的一半頻帶之頻率偏移B/2(=1.08GHz),並使用標準通道頻帶寬 度B(=2.16GHz)且以SC調變來發送,但非舊有標頭欄位2511、2513是使用標準通道頻帶寬度B的2倍頻帶之可變通道頻帶寬度2B(=4.32GHz)且以OFDM調變來發送。
從而,可在非舊有標頭欄位2507的最後SC區塊2517的末尾附加GI2520a,而在非舊有標頭欄位2511、2513的最後OFDM符號2518、2519的末尾則可以省略GI2520a的附加。
又,可以在資料欄位2510與非舊有標頭欄位2511的交界、非舊有標頭欄位2511與資料欄位2512的交界、資料欄位2512與非舊有標頭欄位2513的交界、以及非舊有標頭欄位2513與資料欄位2514的交界上,省略取樣率轉換處理。
圖26是顯示本揭示的實施形態2中之非舊有標頭欄位2711、2713中的子載波映射之一例的圖。在圖26中所顯示的是,標準通道頻帶寬度B、使用標準通道頻帶寬度B時的資料子載波數NSNLH(=非舊有標頭的符號數)、標準通道頻帶寬度與可變通道頻帶寬度的比率(=可變通道頻帶寬度/標準通道頻帶寬度)RCB
雖然為了簡單,在圖26中是針對資料子載波來顯示,但在實際的MF OFDM PPDU中,頻帶內也存在有DC子載波、引導子載波、及保護頻帶。
在圖26中,由於MF OFDM PPDU是使資料子載波數與RCB成比例來增加,因此映射於資料子載波的非舊有標頭之符號數也是與RCB成比例而增加。但是,與 資料欄位不同,由於非舊有標頭的位元數是固定的,故與RCB成比例來增加非舊有標頭的符號數是困難的,因此將非舊有標頭複製RCB個,且映射於RCB×NSNLH條的資料子載波。
圖27是顯示本揭示之實施形態2中的MF OFDM A-PPDU的發送裝置2700的構成之一例的圖。發送裝置2700具備基頻訊號處理部2701、DAC2702、RF前端2703、及天線2704。基頻訊號處理部2701更具備攪亂器2705、LDPC編碼器2706、調變器2707、複製部2708、子載波映射部2709、IFFT部2710、GI插入部2711。
由於除了複製部2708、子載波映射部2709、IFFT部2710、GI插入部2711以外,發送裝置2700是與發送裝置700為相同構成,因此省略說明。
複製部2708是將非舊有標頭複製RCB個。
子載波映射部2709對於非舊有標頭欄位2511、2513是以RCB×NSNLH個單位來將非舊有標頭2521映射於資料子載波,而對於資料欄位2510、2512、2514是以RCB×ND個單位來將酬載資料2522映射於資料子載波。
IFFT部2710是藉由RCB×512點IFFT處理,而將在頻域中進行子載波映射的非舊有標頭2521或酬載資料2522轉換至時域訊號。
GI插入部2010是將IFFT部2710的輸出訊號之後端的RCB×NGI個樣本(GI2523)複製並接合到IFFT輸 出訊號的開頭,以生成OFDM符號。
再者,調變部2707與複製部2708也可以更換順序。
根據本實施形態2,由於除了配置在開頭的MF OFDM PPDU以外,非舊有標頭欄位是使用與資料欄位相同的通道頻帶寬度並以OFDM調變來發送,因此可以省略對非舊有標頭2521的末尾之GI2523的附加,且在前述的非舊有標頭欄位與資料欄位的交界上變得不需要速率轉換處理,而可以減少消耗電力。
(實施形態3)
在NG60 WiGig中,是以變更圖10所示之非舊有標頭的GI長度(Length)欄位的設定之作法,而可以將MF SC PPDU的資料欄位的SC區塊之GI期間、或MF OFDM PPDU的資料欄位之OFDM符號的GI期間變更為短(short)、一般(normal)、以及長(long)。
在本揭示的實施形態3中,是針對在實施形態1中的圖20之MF SC A-PPDU2000中,變更GI期間的情況之非舊有標頭欄位的SC區塊之生成方法來說明。
在本實施形態中,在MF SC A-PPDU2000中變更GI期間時,是將配置在開頭的MF SC A-PPDU2001的非舊有標頭欄位2007的GI長度(Length)設定為所期望之值。
在以往的MF SC PPDU中,GI長度(Length)的變更是適用於資料欄位,但在本揭示的實施形態3中, 也可適用於配置在MF SC A-PPDU2000的開頭之MF SC PPDU2001的資料欄位2010以後的全部欄位。亦即,前述GI期間的變更也適用於配置在第2個以後的MF SC PPDU(2002、2003)的非舊有標頭欄位(2011、2013)。
因此,可將第2個以後的MF SC PPDU2002、2003的非舊有標頭欄位2011、2013之GI長度(Length)欄位,設定變更為與配置在開頭的MF SC PPDU2001的非舊有標頭欄位2007之GI長度(Length)欄位相同的值。
再者,配置在開頭的MF SC PPDU2001的非舊有標頭欄位2007之GI期間,與GI長度(Length)欄位的設定無關而為一般(normal),並不變更。
以下,參照圖28來說明已將GI期間變更為短(short)GI的情況之配置在第2個以後的MF SC PPDU之非舊有標頭欄位的SC區塊之生成方法。在此作為一個例子,是針對將非舊有標頭的尺寸設為64位元,且以RCB=2的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情況進行說明。又,短(short)GI是比一般(normal)GI更少NS符號的符號數。
(步驟S2801)
64位元的非舊有標頭會被攪亂,而得到64位元的攪亂器輸出訊號。
(步驟S2802)
可在64位元的攪亂器輸出訊號的末尾附加440(=504-64)位元的0,並可藉由編碼率3/4的LDPC編碼 而得到編碼長672位元的LDPC代碼字。
(步驟S2803)
從LDPC代碼字中刪除位元65~504-NS/RCB的440-NS/RCB位元以及位元665~672的8位元,得到224+NS/RCB位元的第一位元序列。
(步驟S2804)
從LDPC代碼字中刪除位元65~504-NS/RCB的440-NS/RCB位元以及位元657~664的8位元,得到224+NS/RCB位元的預備位元序列。此外,對於將步驟S2801中所使用的攪亂器之移位暫存器(Shift Register)初始化為全1而得到的PN(Pseudo random Noise(偽隨機雜訊))序列與預備位元序列進行XOR運算,而得到224+NS/RCB位元的第二位元序列。
(步驟S2805)
連結第一位元列與第二位元列,得到448+NS位元的第三位元列。
(步驟S2806)
連結RCB個第三位元列而得到RCB×(448+NS)位元的第四位元列。
(步驟S2807)
對第四位元列進行π/2-BPSK調變,得到RCB×(448+NS)符號的符號區塊。
(步驟S2808)
將RCB×(NGI-NS)符號的GI附加於符號區塊的開頭,而 得到RCB×(NGI+448)符號的SC區塊。
再者,可以將步驟S2807與步驟S2808的順序更換。
再者,將GI期間變更為長(long)GI的情況下,可令長GI比一般(normal)GI更多NL符號,並在上述步驟S2801至步驟S2808中將NS替換為-NL
根據本揭示的實施形態3,由於可以因應於非舊有標頭的GI長度(Length)欄位的設定,來變更SC區塊內的GI期間與非舊有標頭期間,因此變得可以靈活地對應傳送路徑狀況。
作為本揭示之實施形態的各種態樣,可包含以下的態樣。
第1揭示之發送裝置,包含:複製部,將包含舊有STF、舊有CEF、舊有標頭欄位、非舊有STF及非舊有CEF、包含1個以上的非舊有標頭之1個以上的非舊有標頭欄位、及包含1個以上的酬載資料之1個以上的資料欄位之第1實體層收斂協定資料單元(PPDU)當中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第1之PPDU、即前述舊有STF、前述舊有CEF、前述舊有標頭欄位、及配置在開頭的非舊有標頭欄位,在頻率軸方向上複製(N-1)個(N為2以上的整數);保護間隔插入部,對以前述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第1之PPDU、前述已複製之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第1之PPDU、在前述第1之PPDU當中以前述標準通道 頻帶寬度的N倍之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第1之PPDU、即前述非舊有STF、前述非舊有CEF、前述1個以上的資料欄位、以及在包含1個以上的非舊有標頭欄位、及1個以上的資料欄位的第2之PPDU當中以前述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前述非舊有標頭欄位、前述1個以上的資料欄位,來分別附加保護間隔,並作為聚合實體層收斂協定資料單元(A-PPDU)而輸出;及無線部,發送前述A-PPDU。
第2揭示之發送裝置,是上述第1揭示的發送裝置,且當前述無線部藉由單載波來發送前述第1之PPDU及前述第2之PPDU的情況下,前述第2之PPDU的前述1個以上之非舊有標頭欄位包含1個以上的單載波區塊,前述複製部是在前述第2之PPDU的前述1個以上之非舊有標頭欄位中,按每個前述單載波區塊,來將前述非舊有標頭在時間軸方向上複製(N-1)個。
第3揭示之發送裝置,是上述第2揭示的發送裝置,且以前述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第1之PPDU之前述1個以上的非舊有標頭欄位,包含1個以上的單載波區塊,前述保護間隔插入部更進一步地在以前述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第1之PPDU之前述1個以上的非舊有標頭欄位的每一個前述單載波區塊,對NNLH符號(NNLH為1以上的整數)的前述非舊有標頭,附加NGI符號(NGI為1以上的整數)的前述保護間隔,在前述第2之PPDU的非舊有標頭欄位的每個前述單載波區塊,對NNLH-M符號(M為0以上的整 數)的前述非舊有標頭附加(NGI+M)×N符號的保護間隔,對於NNLH+M符號的前述非舊有標頭附加(NGI-M)×N符號的保護間隔。
第4揭示之發送裝置,是上述第1揭示的發送裝置,且前述無線部在藉由多載波來發送前述第2之PPDU的情況下,是藉由單載波來發送以前述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第1之PPDU之前述1個以上的非舊有標頭欄位,且藉由多載波來發送以前述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第1之PPDU之前述1個以上的資料欄位。
第5揭示之發送裝置,是上述第4揭示的發送裝置,且前述複製部是在前述第2之PPDU的前述1個以上之非舊有標頭欄位的每一個中,將NSNLH符號的前述非舊有標頭複製N-1個,而前述無線部是發送已映射於N×NSNLH條的資料子載波的前述非舊有標頭及前述N-1個已複製的非舊有標頭。
第6揭示之發送方法,是:將包含舊有STF、舊有CEF、舊有標頭欄位、非舊有STF及非舊有CEF、包含1個以上的非舊有標頭之1個以上的非舊有標頭欄位、及包含1個以上的酬載資料之1個以上的資料欄位之第1實體層收斂協定資料單元(PPDU)當中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第1之PPDU、即前述舊有STF、前述舊有CEF、前述舊有標頭欄位、及配置在開頭的非舊有標頭欄位,在頻率軸方向上複製(N-1)個(N為2以上的整數); 對以前述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第1之PPDU、前述已複製之以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第1之PPDU、在前述第1之PPDU當中以前述標準通道頻帶寬度的N倍之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第1之PPDU、即前述非舊有STF、前述非舊有CEF、前述1個以上的資料欄位、以及在包含1個以上的非舊有標頭欄位、及1個以上的資料欄位的第2之PPDU當中以前述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前述非舊有標頭欄位、前述1個以上的資料欄位,來分別附加保護間隔,並作為聚合實體層收斂協定資料單元(A-PPDU)而輸出;及發送前述A-PPDU。
第7揭示之發送方法,是上述第6揭示的發送方法,且在藉由單載波來發送前述第1之PPDU及前述第2之PPDU的情況下,前述第2之PPDU的前述1個以上之非舊有標頭欄位包含1個以上的單載波區塊,此外,在前述第2之PPDU的前述1個以上之非舊有標頭欄位中,按每個前述單載波區塊,來將前述非舊有標頭在時間軸方向上複製(N-1)個。
第8揭示之發送方法,是上述第7揭示的發送方法,且以前述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第1之PPDU之前述1個以上的非舊有標頭欄位,包含1個以上的單載波區塊,此外,在以前述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第1之PPDU之前述1個以上的非舊有標頭欄位的每一個前述單載波區塊,對NNLH符號(NNLH為1以上的整數)的前述非舊 有標頭,附加NGI符號(NGI為1以上的整數)的前述保護間隔,在前述第2之PPDU的非舊有標頭欄位的每個前述單載波區塊,對NNLH-M符號(M為0以上的整數)的前述非舊有標頭附加(NGI+M)×N符號的保護間隔,對於NNLH+M符號的前述非舊有標頭附加(NGI-M)×N符號的保護間隔。
第9揭示之發送方法,是上述第6揭示的發送方法,且在藉由多載波來發送前述第2之PPDU的情況下,是藉由單載波來發送以前述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第1之PPDU之前述1個以上的非舊有標頭欄位,且藉由多載波來發送以前述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的第1之PPDU之前述1個以上的資料欄位。
第10揭示之發送方法,是上述第9揭示的發送方法,且在前述第2之PPDU的前述1個以上之非舊有標頭欄位的每一個中,將NSNLH符號的前述非舊有標頭複製N-1個,並發送已映射於N×NSNLH條的資料子載波的前述非舊有標頭及前述N-1個已複製的非舊有標頭。
以上,雖然參照著圖式對各種實施形態作了說明,但是本揭示當然並不限定於所述例子。顯然地,只要是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以在專利申請範圍中所記載的範疇內想到各種變更例或修正例,且理應了解的是,關於該等亦當屬於本揭示的技術性範圍。又,在不脫離揭示之要旨的範圍內,亦可將上述實施形態中的各構成要素任意組合。
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中,雖然本揭示是舉使用 硬體而構成之例子來作說明,但本揭示亦可做到在與硬體的協同合作下以軟體來實現。
又,於上述各實施形態之說明中所用到的各個功能區塊,典型上是作為具有輸入端子及輸出端子的積體電路之LSI而實現。這些可以個別地集成為1個晶片,亦可以藉包含一部分或全部的方式來集成1個晶片。在此,雖然是做成LSI,但按照集成度的差異,也會有稱為IC、System LSI(系統LSI)、Super LSI(特大型LSI)與Ultra LSI(超大型LSI)之情形。
又,積體電路化的手法並不限於LSI,亦可利用專用電路或通用處理器來實現。亦可利用在LSI製造後可程式設計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現場可程式閘陣列))、可再構成LSI內部之電路電池的連接或設定之可重組態處理器(Reconfigurable Processor)上。
此外,若是因為半導体技術之進歩或藉由衍生之其他技術而有可替換LSI之積體電路化的技術出現,當然亦可使用該技術來進行功能區塊的集成化。可具有生物技術之應用等的可能性。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揭示可以適用於在傳送接收動態圖像(視訊)、靜態圖像(圖片)、文字資料、聲音資料、及控制資料的蜂巢式網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終端、及電視終端之無線通訊系統中,構成並發送聚合PPDU(實體層收斂協 定資料單元)的方法。
100:LF SC PPDU
101:舊有STF
102:舊有CEF
103:舊有標頭欄位
104:資料欄位
105:AGC子欄位
106:TRN-R/T子欄位
107:最後SC區塊
108,108a:GI
109:舊有標頭
110:酬載資料

Claims (10)

  1. 一種發送裝置,其具備訊號處理部及發送部,前述訊號處理部生成包含第1之實體層收斂協定資料單元(PPDU)和第2之PPDU的聚合PPDU(A-PPDU),前述第1之PPDU包含第1部分及第2部分,前述訊號處理部將前述第1之PPDU的前述第1部分在頻率軸方向上複製N-1個(N為2以上的整數),前述第2之PPDU包含非舊有標頭欄位及資料欄位,前述發送部是以主通道及副通道來發送前述第1之PPDU的前述第1部分與N-1個前述複製的前述第1部分,前述主通道與前述副通道各自具有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且前述發送部是使用前述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之N倍的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前述第1之PPDU的前述第2部分,使用前述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前述第2之PPDU,在前述發送部是藉由單載波來發送前述A-PPDU的情況下,前述第2之PPDU中的前述非舊有標頭欄位包含N個資料區塊的重複。
  2. 如請求項1之發送裝置,其中在藉由前述單載波來發送前述A-PPDU的情況下,前述非舊有標頭欄位包含在時間軸方向上複製的N-1個重複。
  3. 如請求項1之發送裝置,其中前述訊號處理部在前述第1之PPDU的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1之PPDU的前述第2部分及前述第2之PPDU分別附加保護間隔。
  4. 如請求項1之發送裝置,其中前述第1之PPDU的前述第1部分包含舊有前文欄位、舊有標頭欄位及非舊有標頭欄位,且前述第1之PPDU的前述第2部分包含非舊有前文欄位。
  5. 如請求項4之發送裝置,其中在前述發送部是藉由多載波來發送前述第2之PPDU的情況下,前述第1之PPDU的前述第1部分中的前述非舊有標頭欄位是使用前述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並藉由單載波來發送,前述第2之PPDU中的前述資料欄位是使用前述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並藉由多載波來發送。
  6. 一種發送方法,生成包含第1之實體層收斂協定資料單元(PPDU)和第2之PPDU的聚合PPDU(A-PPDU),前述第1之PPDU包含第1部分及第2部分,將前述第1之PPDU的前述第1部分在頻率軸方向上複製N-1個(N為2以上的整數),前述第2之PPDU包含非舊有標頭欄位及資料欄位,以主通道及副通道來發送前述第1之PPDU的前述第1部分與N-1個前述複製的前述第1部分,前述主通道與前述副通道各自具有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使用前述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之N倍的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前述第1之PPDU的前述第2部分,使用前述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來發送前述第2之PPDU, 在藉由單載波來發送前述A-PPDU的情況下,前述第2之PPDU中的前述非舊有標頭欄位包含N個資料區塊的重複。
  7. 如請求項6之發送方法,其中在藉由前述單載波來發送前述A-PPDU的情況下,前述非舊有標頭欄位包含在時間軸方向上複製的N-1個重複。
  8. 如請求項6之發送方法,其中在前述第1之PPDU的前述第1部分、前述第1之PPDU的前述第2部分及前述第2之PPDU分別附加有保護間隔。
  9. 如請求項6之發送方法,其中前述第1之PPDU的前述第1部分包含舊有前文欄位、舊有標頭欄位及非舊有標頭欄位,且前述第1之PPDU的前述第2部分包含非舊有前文欄位。
  10. 如請求項9之發送方法,其中在藉由多載波來發送前述第2之PPDU的情況下,前述第1之PPDU的前述第1部分中的前述非舊有標頭欄位是使用前述標準通道頻帶寬度並藉由單載波來發送,前述第2之PPDU中的前述資料欄位是使用前述可變通道頻帶寬度並藉由多載波來發送。
TW110134888A 2016-09-01 2017-08-29 發送裝置及發送方法 TWI7582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71216 2016-09-01
JP2016-171216 2016-09-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1941A TW202201941A (zh) 2022-01-01
TWI758229B true TWI758229B (zh) 2022-03-11

Family

ID=6130092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4888A TWI758229B (zh) 2016-09-01 2017-08-29 發送裝置及發送方法
TW106129322A TWI741016B (zh) 2016-09-01 2017-08-29 發送裝置及發送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9322A TWI741016B (zh) 2016-09-01 2017-08-29 發送裝置及發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3) US10721793B2 (zh)
EP (2) EP3780533B1 (zh)
JP (2) JP7009373B2 (zh)
KR (2) KR102548542B1 (zh)
CN (2) CN109565492B (zh)
AU (1) AU2017318439B2 (zh)
BR (1) BR112019002773A2 (zh)
ES (2) ES2960700T3 (zh)
MX (1) MX2019001644A (zh)
RU (1) RU2707742C1 (zh)
TW (2) TWI758229B (zh)
WO (1) WO2018043368A1 (zh)
ZA (1) ZA2019011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43368A1 (ja) 2016-09-01 2018-03-08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送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US11539455B2 (en) * 2017-06-26 2022-12-27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a physical layer protocol data unit (PPDU)
WO2019079011A1 (en) 2017-10-18 2019-04-25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PHYSICAL LAYER PROTOCOL DATA UNIT (PPDU)
US20220385437A1 (en) * 2021-05-25 2022-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ndwidth indications for a secondary 160 mhz channel
WO2024049029A1 (ko) * 2022-09-02 2024-03-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병합 물리 계층 프로토콜 데이터 유닛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24049034A1 (ko) * 2022-09-02 2024-03-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병합 물리 계층 프로토콜 데이터 유닛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29201A1 (ja) * 2015-02-13 2016-08-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813207B2 (en) * 2013-07-26 2017-11-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74676B2 (en) * 2004-09-10 2009-01-06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Frame aggreg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20060291436A1 (en) * 2005-06-23 2006-12-28 Intel Corporation Block acknowledgement in aggregated frame sequences
US8619658B2 (en) * 2005-09-21 2013-12-3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80130538A1 (en) * 2006-12-05 2008-06-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management frame aggreg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KR20100027935A (ko) * 2008-09-03 2010-03-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에러제어를 위한 데이터 생성 장치 및 방법
KR101646721B1 (ko) * 2009-04-13 2016-08-12 마벨 월드 트레이드 리미티드 Wlan용 물리층 프레임 포맷
KR101621103B1 (ko) * 2010-02-26 2016-05-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전송 채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KR101584873B1 (ko) * 2010-11-12 2016-01-13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채널 통합 및 매체 접근 제어 재전송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3074917A1 (en) * 2011-11-16 2013-05-23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Frequency duplication mode for use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s)
KR101585366B1 (ko) * 2012-02-14 2016-0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유닛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CN105519067B (zh) 2013-09-18 2020-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令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15081132A1 (en) 2013-11-27 2015-06-04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9985814B2 (en) * 2013-12-30 2018-05-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unit in WLAN
US10194388B2 (en) * 2014-03-31 2019-01-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nable low power synchronization for large bandwidth wireless LAN systems
EP3203668B1 (en) 2014-10-01 2019-09-11 LG Electronics Inc.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WO2016057258A1 (en) 2014-10-08 2016-04-14 Newracom,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ation for ofdma transmission
CN104410479B (zh) * 2014-10-15 2017-08-29 江苏中兴微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mimo通信系统单载波两种带宽的数据通信方法
US9893784B2 (en) 2014-10-28 2018-02-13 Newracom, Inc. LTF design for WLAN system
WO2016126034A1 (en) * 2015-02-02 2016-08-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he-sig b
US10021695B2 (en) * 2015-04-14 2018-07-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d transmitting data frames
CN107409111B (zh) * 2015-06-03 2020-11-2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集合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传输装置和传输方法
JP6745488B2 (ja) 2015-11-04 2020-08-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180063299A1 (en) * 2016-08-29 2018-03-01 Intel IP Corporation Transition intervals for channel bond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18043368A1 (ja) 2016-09-01 2018-03-08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送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13207B2 (en) * 2013-07-26 2017-11-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WO2016129201A1 (ja) * 2015-02-13 2016-08-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305226A1 (en) 2020-09-24
RU2019137436A (ru) 2019-12-20
KR102548542B1 (ko) 2023-06-28
ES2848714T3 (es) 2021-08-11
KR20190046817A (ko) 2019-05-07
JP7009373B2 (ja) 2022-01-25
US20190182893A1 (en) 2019-06-13
TW201813362A (zh) 2018-04-01
KR102368745B1 (ko) 2022-02-28
MX2019001644A (es) 2019-07-04
CN114448768B (zh) 2024-09-20
EP3509260A4 (en) 2019-08-21
RU2019137436A3 (zh) 2022-02-22
CN109565492B (zh) 2022-02-22
RU2707742C1 (ru) 2019-11-29
EP3509260B1 (en) 2020-11-18
EP3780533A1 (en) 2021-02-17
TW202201941A (zh) 2022-01-01
EP3509260A1 (en) 2019-07-10
US11700159B2 (en) 2023-07-11
CN109565492A (zh) 2019-04-02
BR112019002773A2 (pt) 2019-05-14
US10721793B2 (en) 2020-07-21
ZA201901186B (en) 2021-06-30
CN114448768A (zh) 2022-05-06
US11172538B2 (en) 2021-11-09
WO2018043368A1 (ja) 2018-03-08
ES2960700T3 (es) 2024-03-06
JP7304981B2 (ja) 2023-07-07
EP3780533B1 (en) 2023-07-19
AU2017318439A1 (en) 2019-02-28
US20220030663A1 (en) 2022-01-27
TWI741016B (zh) 2021-10-01
KR20220025299A (ko) 2022-03-03
AU2017318439B2 (en) 2022-03-03
JP2022043326A (ja) 2022-03-15
JPWO2018043368A1 (ja) 2019-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8229B (zh) 發送裝置及發送方法
JP6664124B2 (ja) 集約物理層プロトコルデータユニットの伝送装置および伝送方法
KR102017960B1 (ko) 복소 차원 당 작은 프로젝션을 갖는 코드북 생성 시스템 및 방법과 이들의 활용
EP3094036B1 (en) Modulation of signal field in a wlan frame header
WO2016138632A1 (zh) 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127324A1 (zh) 一种降低峰均比的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WO2016090588A1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
US1073514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t mapping in multiple access
CN109547149B (zh) 数据传输方法、同步序列构造方法及装置
WO2021218434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芯片系统,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62805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RU2776306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дачи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CN110024346B (zh) 用于数据处理的方法和发送端设备
RU2780474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дачи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агрегированного протокольного блока данных физического уровня
CN117997696A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