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1912B - 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 - Google Patents
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51912B TWI751912B TW110105975A TW110105975A TWI751912B TW I751912 B TWI751912 B TW I751912B TW 110105975 A TW110105975 A TW 110105975A TW 110105975 A TW110105975 A TW 110105975A TW I751912 B TWI751912 B TW I751912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asing
- airflow
- motor
- grinding tool
- hotness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包含一機殼及一驅動組件,該機殼分為一頭部及一身部,該機殼包含複數殼件,該機殼具有一設於該身部的進氣口及一設於該頭部遠離該身部一側的出氣口,該機殼於該頭部成形一馬達罩體,該馬達罩體未接觸該些殼件令該機殼成形一氣流通道。該驅動組件包含一設於該機殼的電路板,一置入該馬達罩體的馬達及一與該馬達同步轉動的氣流產生件,該氣流產生件轉動時產生一經該氣流通道並對該電路板及該頭部散熱的第一散熱氣流,及一對該馬達面對該氣流產生件一側散熱的第二散熱氣流。
Description
本發明涉及一種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尤指一種令散熱氣流流通於該機殼內以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
查,研磨工具機經長時間使用後馬達容易產生熱能,當前研磨工具機雖在馬達一側設置有風扇,並且該風扇隨一輸出軸轉動後朝向該馬達輸出一風流。惟,習往該風流僅能朝向該馬達面對該風扇一側流動,使得習用馬達未面對該風扇一側無法獲得散熱,造成該馬達散熱不均而馬達上的熱能仍會不斷地累積並傳遞至馬達外殼上。
進一步地,現有馬達多配置於對應使用者握持研磨工具機的位置,而習用研磨工具機為減少粉塵流入工具機內部多以工具機外殼封閉機體內部,使得工具機內部的氣體無法流動,當馬達長時間使用後大量的熱能容易累積於馬達未面對該風扇一側,並透過熱輻射傳遞至研磨工具機外殼,導致研磨工具機外殼發熱而不利於使用者握持。
為解決前述研磨工具機內部不易散熱的問題,美國專利號US 7270598公開習用研磨工具機引以外部空氣對進入研磨工具機內部進行散熱的技術。具體來說,習用研磨工具機藉由吸塵管吸取研磨所產生的含塵氣體時令工具機內部的氣體壓力產生變化,使得外部空氣得以由進氣口進入工具機內部並進入該吸塵管中,外部空氣朝該吸塵管方向流動過程中行經該馬達並對該馬達進行散熱。惟,習用散熱機制因外部空氣流入工具機內部後的流動方向與含塵氣流的流動方向不同,使得外部空氣與含塵氣流容易產生干擾而產生紊流。再者,習用吸塵管在抽取粉塵時,吸塵氣流必須經工具機內部的空間進入吸塵管中,使得研磨工具機無法阻隔吸塵氣流中的粉塵流入研磨工具機內部,導致習用馬達與其他電子元件上容易堆積粉塵而影響元件運作。
又,為解決前述問題,CN 110270930A與US 9408513B等專利不再使用習用散熱機制進行散熱,也就是說,CN 110270930A與US 9408513B等專利所揭的研磨工具機未設置有供外部空氣進入的進氣口,而是令研磨工具機外殼封閉工具機內部以減少粉塵累積的問題。進一步地說,CN 110270930A與US 9408513B等專利利用馬達與研磨工具機外殼間隔設置,藉此減少馬達所累積的熱能傳遞到研磨工具機殼體上。惟,CN 110270930A與US 9408513B的研磨工具機仍然僅能對馬達局部進行散熱,使得馬達上仍存在有散熱不均的情況,而馬達未接觸研磨工具機外殼的散熱方案僅能降低馬達熱量傳遞至殼體的速度,無法具體解決馬達上熱能累積以及馬達上的熱量傳遞至機殼的問題。再者,由於習用風扇無法引以外部空氣進入工具機內部,使得該風扇僅能帶動工具機內部的氣體形成該風流,當習用研磨工具機長時間使用後,研磨工具機內的馬達與電路板上所累積的熱量將造成工具機內部的氣體溫度上升,而該風扇所產生的該風流亦隨之升溫而無法提供該馬達良好散熱,使得工具機外殼仍會接受馬達上的熱能而發燙。此外,由於習用研磨工具機為封閉結構,外部空氣無法流入工具機內部冷卻工具機內部的空氣,使得研磨工具機外殼受內部空氣影響而有升溫的可能,不利於使用者握持。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解決習用引以外部空氣的散熱機制容易令粉塵進入研磨工具機內部的問題。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解決習用具有封閉式殼體的研磨工具機無法具體減少工具機外殼發燙的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包含一機殼以及一驅動組件,該機殼區分有一頭部及一身部,該機殼由至少二殼件組成,該機殼具有一成形於該身部的進氣口及一成形於該頭部遠離該身部一側的出氣口,該機殼於該頭部設有一馬達罩體,該馬達罩體面對一研磨件一端為開放狀,該馬達罩體與該些殼件間存有間隙令該機殼內成形一經該進氣口進入由該出氣口排出的氣流通道。該驅動組件包含一設於該機殼內的電路板,一置入該馬達罩體並連接該電路板以帶動該研磨件旋轉的馬達,及一遮蔽該馬達罩體面對該研磨件一側並與該馬達同步轉動的氣流產生件,該氣流產生件轉動時令該機殼內產生一經該氣流通道而可對該電路板及該機殼的該頭部進行散熱的第一散熱氣流,以及一可對該馬達面對該氣流產生件一側進行散熱的第二散熱氣流。
一實施例中,該研磨工具機包含一設於該機殼內並位在該氣流通道的導風件,該導風件具有一受風端以及一高於該受風端的出風端。
一實施例中,該馬達罩體為圓桶狀,該導風件沿著該馬達罩體邊緣成形一主導引面以及二設於該主導引面兩側且導流方向不同於該主導引面的輔助導引面。
一實施例中,該導風件兩側分別延伸於該馬達罩體側邊與該頭部內壁之間的間隙中並成形有一引道,該引道的入口高於出口。
一實施例中,該導流件位在該身部與該頭部的交界。
一實施例中,該馬達包含一輸出軸以及一供該研磨件組接並受該輸出軸驅動的承座,該氣流產生件包含一組接該承座的安裝座,一自該安裝座延伸的端板,以及複數設於該端板面對該馬達罩體一側的扇葉。
一實施例中,該些扇葉立於該端板上。
一實施例中,該承座包含二錯位設置的塊體,該安裝座具有一成形相符該二塊體的容置空間。
一實施例中,該安裝座上設有至少二用以限制該承座脫離的限制臂。
一實施例中,該容置空間貫穿該安裝座兩端,該安裝座於該容置空間遠離該些扇葉的一端設有一限位牆,該限位牆與該二限制臂共同限制該承座。
一實施例中, 該研磨工具機包含一設於該馬達罩體呈開放狀一端的端蓋。
一實施例中,該些殼件分為一下部殼體以及一上部殼體,該下部殼體組接該馬達罩體,該上部殼體未接觸該馬達罩體並與該下部殼體共同形成該氣流通道。
一實施例中,該研磨工具機包含一與該機殼組接且位於該頭部的防塵遮罩以及一設於該防塵遮罩上的集塵管。
一實施例中,該電路板設於該身部,該研磨工具機包含一設於該身部並可對該電路板進行散熱的散熱座,該下部殼件具有一提供該散熱座放置其中的定位槽,該進氣口成形於該定位槽內。
一實施例中,該進氣口是由複數條狀孔所組成。
依前述發明內容所揭,相較於習用技術,本發明具有以下特點:本發明除以習用散熱機制對該馬達一側進行散熱外,本發明在該機殼組裝完成後,令該馬達罩體與該些殼件之間未接觸以在該機殼內形成該氣流通道,使得該氣流產生件轉動時該第一散熱氣流可流經該氣流通道以對該電路板與該機殼的該頭部散熱。
本發明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茲配合圖式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至圖6,本發明提供一種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10,該研磨工具機10與一研磨件30搭配使用,並且該研磨工具機10包含一機殼11以及一驅動組件14。該機殼11區分有一頭部111以及一身部112,具體來說,該機殼11的該頭部111為一使用者在操作該研磨工具機10時手掌抓握處,該機殼11的該身部112為該使用者在操作該研磨工具機10時可供使用者手腕或是手臂抵靠的地方。該機殼11由至少二殼件113組成,該些殼件113用以構成該研磨工具機10外形,該機殼11具有一成形於該身部112的進氣口115以及一成形於該頭部111遠離該身部112一側的出氣口116,該進氣口115與該出氣口116分別位於使用者操作該研磨工具機10時不會受使用者遮蔽的位置。又,該機殼11於該頭部111設有一馬達罩體117,該馬達罩體117於面對該研磨件30一側為開放狀。更詳細來說,該些殼件113組裝完成後,該馬達罩體117未接觸該些殼件113而存在有空隙,進而使該機殼11之間形成一連通該進氣口115與該出氣口116的氣流通道118。
承上,該驅動組件14包含一設於該機殼11內的電路板141,一電性連接該電路板141的馬達142,以及一與該馬達142同步轉動的氣流產生件143。具體地,該馬達142由該馬達罩體117呈開放的一側置入並局部被該馬達罩體117所遮蔽,該氣流產生件143位於該馬達142面對該研磨件30一側,該氣流產生件143組裝完成後遮蔽該馬達罩體117呈開放的一端,使該馬達142未受該馬達罩體117遮蔽一端面對該氣流產生件143。又,該馬達142接受該電路板141電力後啟動,並令該馬達142的一輸出軸144旋轉以帶動該研磨件30進行研磨作業。另外,該馬達142運作時更令該氣流產生件143同步旋轉,該氣流產生件143於轉動時產生一第一散熱氣流60與一第二散熱氣流70。
具體來說,該氣流產生件143轉動時令該頭部111內產生氣體壓力變化,使外部空氣由該進氣口115進入並轉變為該第一散熱氣流60,該第一散熱氣流60進入該機殼11後沿該氣流通道118流動,由於該馬達142受該馬達罩體117遮蔽,使該第一散熱氣流60無法流入該馬達142內而沿著該馬達罩體117與該頭部111內壁面流動,於後該第一散熱氣流60受該氣流產生件143導引由該出氣口116排出。該第一散熱氣流60在流動過程中與該電路板141熱交換,並在流經該頭部111時與該馬達罩體117熱交換,藉此以帶走積存於該電路板141上的熱能,並減少該馬達142的熱量傳遞至該馬達罩體117上。另一方面,該氣流產生件143在轉動時令該馬達142面對該氣流產生件143一側產生氣體壓力變化進而產生該第二散熱氣流70,該第二散熱氣流70與該馬達142面對該氣流產生件143一側產生熱交換,並且在該第二散熱氣流70在流動過程中受該氣流產生件143導引而由該出氣口116排出至外部,承此該第二散熱氣流70得以提供該馬達142面對該氣流產生件143一側散熱,並令該馬達142面對該氣流產生件143一側的熱量得以排出該機殼11外。
承上,本發明除以該第二散熱氣流70對該馬達142面對該氣流產生件143一側散熱外,本發明更利用該機殼11組裝完成後,該馬達罩體117未接觸該些殼件113進而形成該氣流通道118,使得該第一散熱氣流60得流動於該氣流通道118並令該機殼11內產生氣流變化,藉此減少習用研磨工具機因內部空氣不流通而導致電路板與馬達上的熱能熱輻射至機殼的情況,同時解決習用研磨工具機散熱不均的問題。再者,該第一散熱氣流60流動於該氣流通道118時,由於該馬達142受該馬達罩體117遮蔽,使得該第一散熱氣流60無法流入該馬達142內而沿該馬達罩體117表面以及該頭部111內壁面流動,藉此令該第一散熱氣流60得以對該馬達罩體117與該頭部111熱交換,並減少該第一散熱氣流60中的粉塵流入該馬達142內。另外,本發明該第一散熱氣流60流動於該機殼11時,該第一散熱氣流60除對該馬達142散熱外,該第一散熱氣流60更可同時對該電路板141進行熱交換,該第一散熱氣流60流動過程中帶走該電路板141積存的熱量,減少該電路板141熱量傳遞至該機殼11,藉此以避免該機殼11發燙。
一實施例中,請參閱圖2至圖8,該研磨工具機10包含一設於該機殼11內的導風件16,該導風件16位在該氣流通道118上以承接該身部112而來的該第一散熱氣流60,該導風件16具有一受風端161以及一出風端162,該出風端162高於該受風端161,該出風端162與該受風端161導引該第一散熱氣流60沿該導風件16表面流動。具體地說,該導風件16設於該馬達罩體117面對該身部112一側並位於該身部112與該頭部111的交界,該馬達罩體117為圓桶狀,該導風件16位於該馬達罩體117邊緣並至少沿該馬達罩體117半圓周設置,該導風件16成形一主導引面163以及二輔助導引面164,該二輔助導引面164分別設於該主導引面163兩側,並由該主導引面163分別朝向該馬達罩體117側邊與該頭部111內壁間的間隙延伸,該二輔助導引面164的氣流導引方向與該主導引面163的氣流導引方向不同,具體來說,該主導引面163導引部分的該第一散熱氣流60流向該氣流通道118中位於該馬達罩體117頂部與該些殼件113之間的部分,使部分的該第一散熱氣流60與該頭部111中接觸該使用者掌心的部分進行熱交換,該二輔助導引面164分別導引部分的該第一散熱氣流60流入該氣流通道118中位於該馬達罩體117側邊與該些殼件113之間的部分,使部分的該第一散熱氣流60與該頭部111中供該使用者手指抓握的部分進行熱交換。
承上,該導風件16兩側分別伸入該馬達罩體117側邊並與該頭部111內壁面接觸以形成一引道165,實際上,該引道165以該導風件16上的一凹槽狀結構實施,且該頭部11內壁面封閉該凹槽狀結構的一側,使該頭部111與該導風件16共同界定出該引道165,該引道165導引位於該氣流通道118的部分該第一散熱氣流60。該引道165的一入口166連接該主導引面163並承接該主導引面163而來的部分該第一散熱氣流60,該引道165的一出口167低於該引道165的該入口166以導引部分該第一散熱氣流60朝向該出氣口116流動。又,在本實施例中,該引道165由該導風件16與該上部殼體128共同形成,於其他實施例中,該引道165可由該導風件16所形成。此外,一實施例中,該導風件16成形一位於該主導引面163上的過線口168,該過線口168提供一連接該馬達142與該電路板141的電力線145穿過。
另一方面,復請參閱圖2至圖6,一實施例中,該馬達142更包含一與該輸出軸144組接的本體140以及一供該研磨件30組接並受該輸出軸144驅動的承座146,該本體140即為該領域具通常知識者所稱的定轉子,該本體140與該電路板141電性連接以驅動該輸出軸144轉動,該承座146連接該輸出軸144未面對該本體140一側,該承座146與該氣流產生件143組接,該承座146在該馬達142啟動時受該輸出軸144帶動,並令該氣流產生件143與該研磨件30隨之轉動。一實施例中,該氣流產生件143與該承座146組裝完成後令該氣流產生件143側向面對該出氣口116,該氣流產生件143轉動後導引該第一散熱氣流60與該第二散熱氣流70朝該出氣口116方向流動。具體來說,該氣流產生件143具有一組接該承座146的安裝座147,一自該安裝座147延伸的端板148,以及複數設於該端板148的扇葉149。其中,該端板148設於該安裝座147面對該馬達142一側,該些扇葉149設於該端板148上並面對該馬達142一側,一實施例中,該些扇葉149面對該端板148一側組接該端板148,而該些扇葉149未面對該端板148一側朝遠離該端板148方向延伸,使得該些扇葉149以立姿設於該端板148上。該些扇葉149在該氣流產生件143轉動過程中側向面對該出氣口116,該些扇葉149在該氣流產生件143轉動後帶動該第一散熱氣流60與該第二散熱氣流70,令該第一散熱氣流60與該第二散熱氣流70朝向該端板148外周緣方向流動並由該出氣口116排出。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安裝座147具有一供該承座146設置的容置空間150,該承座146具有二錯位設置的塊體151,該容置空間150的樣態與該二塊體151相符。一實施例中,為令該承座146與該氣流產生件143穩定組接,該安裝座147上設有至少二限制臂152,該至少二限制臂152用以限制該二塊體151中的其一。又,該容置空間150貫穿該安裝座147兩端,也就是說該安裝座147兩端呈開放,為避免該承座146與該氣流產生件143分離,該安裝座147於該容置空間150遠離該端板148一側設有一限位牆153,該限位牆153與該至少二限制臂152共同限制該二塊體151中的其一。
承上,於前述實施例中,該研磨工具機10不具有集塵結構,又為減少研磨時的粉塵四散,該研磨工具機10於研磨時可額外搭配一集塵設備實施。於另一實施例中,請參閱圖8至圖10,本實施例的該研磨工具機10具備集塵功能,具體來說,該研磨工具機10研磨時不以該第一散熱氣流60與該第二散熱氣流70進行吹塵,而是使用額外的氣流路徑來吸塵。進一步地,本發明該機殼11具有一設於該頭部111的裝配開口119,該裝配開口119供該氣流導引件143設置其中,該裝配開口119的尺寸與該端板148的尺寸相符。換句話來說,本發明該研磨工具機10以該端板148將該頭部111區隔為上下部分,該頭部111中以該端板148遠離該研磨件30一側容置該馬達142並且令該第一散熱氣流60與該第二散熱氣流70流動其中,該頭部111中以該端板148面對該研磨件30一側未供該第一散熱氣流60與該第二散熱氣流70流動,而令一吸塵氣流80流動其中。更進一步解釋,該研磨工具機10包含一位於該頭部111的防塵遮罩18以及一設於該防塵遮罩18的集塵管19,該防塵遮罩18位於該機殼11面對研磨件30一側並組接於該裝配開口119,該防塵遮罩18組裝完成後面對該研磨件30,該集塵管19透過該防塵遮罩18與該裝配開口119連通並進而形成一氣流路徑。該研磨件30研磨時產生至少一粉塵,該粉塵受該端板148阻擋而活動於該裝配開口119中,該防塵遮罩18避免該粉塵快速向外部擴散。該集塵管19啟動後產生高壓的該吸塵氣流80,該吸塵氣流80流動於該氣流路徑上並帶動該粉塵,使得該粉塵沿該氣流路徑流入該集塵管19中並減少流向該氣流通道118中。
另一方面,請參閱圖6至圖10,於一實施例中,該研磨工具機10包含一設於該馬達罩體117呈開放狀一端的端蓋21,該端蓋21組接該馬達罩體117面對該氣流產生件143一側,該端蓋21組裝完成後與該馬達罩體117共同遮蔽該馬達142並令該馬達142穩定工作。
進一步地,復請參閱圖2、圖3與圖8,為令該碾輪12於未受該推動盤166抵頂時可相對該傳動桿161復歸,又為方面說明該碾輪12,因此定義該碾輪12面對該支撐件162的一側為一底端122,而該碾輪12未面對該支撐件162的一側則為一頂端123。該碾輪調整組件16包含一設於該傳動桿161上並接觸該頂端123的位置穩定件172,一套於該傳動桿161上並推抵該位置穩定件172的第二彈性件173,以及一設於該傳動桿161上並位於該第二彈性件173未接觸該位置穩定件172一端的擋板174。本發明藉由該第二彈性件173的兩端分別抵頂於該擋板174與該位置穩定件172,一旦該第二彈性件173未受到該碾輪12作用於該位置穩定件172的壓迫時,該第二彈性件173一側抵於該擋板174上,另側則推動該位置穩定件172,令該位置穩定件172推頂該碾輪12的該頂端123,使該碾輪12受作用而相對該傳動桿161朝遠離該位置穩定件172方向位移,藉此以改變該碾輪12相對該碾座11的位置。
再另一方面,請參閱圖6至圖10,一實施例中,該電路板141設置於該身部112,該研磨工具機10包含一設於該身部112的散熱座22,該散熱座22用以對該電路板141散熱,該些殼件113成形一提供該散熱座22設置的定位槽120,該進氣口115位於該定位槽120內使該散熱座22面對該進氣口115設置。進一步地,該進氣口115是由複數條狀孔121所組成,該散熱座22包含一設於該電路板141的基板221以及複數設於該基板221上的散熱鰭片222,該些散熱鰭片222未干涉該進氣口115,具體地說,該些散熱鰭片222採間隔設置並且該些散熱鰭片222不設置於該些條狀孔121的進氣路徑上,承此,該些散熱鰭片222不影響該些條狀孔121進氣。
又,一實施例中,該些殼件113分為一下部殼體127以及一上部殼體128,該下部殼體127組接該馬達罩體117,該上部殼體128未接觸該馬達罩體117並與該下部殼體127共同界定出該氣流通道118。一實施例中,該下部殼體127成形有該進氣口115,該下部殼體127提供該第一散熱氣流60進入該機殼中,並令該第一散熱氣流60流動於該上部殼體128與該下部殼體127之間。於另一實施例中,該馬達罩體117可由該些殼件113中被區分為該下部殼體127中的其中一者成形出。進一步地,該上部殼體128包含一組接該下部殼體127並與該下部殼體127共同成形該身部112的組接部122,以及一自該組接部122延伸並與該下部殼體127共同形成該頭部111的延伸部123,該組接部122上組接一可供操作的操作壓板124,該延伸部123罩於該馬達罩體117上並與該馬達罩體117之間形成有該氣流通道118。一實施例中,該延伸部123成形有一組接孔125,該馬達罩體117成形有一與該組接孔125配合的組接結構126,該組接結構126組接於該組接孔125內以輔助該馬達罩體117穩定設置於該頭部111中。
綜上所述者,僅爲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範圍,即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的專利涵蓋範圍。
10:研磨工具機
11:機殼
111:頭部
112:身部
113:殼件
115:進氣口
116:出氣口
117:馬達罩體
118:氣流通道
119:裝配開口
120:定位槽
121:條狀孔
122:組接部
123:延伸部
124:操作壓板
125:組接孔
126:組接結構
127:下部殼體
128:上部殼體
14:驅動組件
140:本體
141:電路板
142:馬達
143:氣流產生件
144:輸出軸
145:電力線
146:承座
147:安裝座
148:端板
149:扇葉
150:容置空間
151:塊體
152:限制臂
153:限位牆
16:導風件
161:受風端
162:出風端
163:主導引面
164:輔助導引面
165:引道
166:入口
167:出口
168:過線口
18:防塵遮罩
19:集塵管
21:端蓋
22:散熱座
221:基板
222:散熱鰭片
30:研磨件
60:第一散熱氣流
70:第二散熱氣流
80:吸塵氣流
圖1,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部分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3,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剖面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4,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部分元件俯視示意圖。
圖5,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氣流示意圖(一)。
圖6,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氣流示意圖(二)。
圖7,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8,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9,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氣流示意圖(一)。
圖10,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氣流示意圖(二)。
10:研磨工具機
111:頭部
112:身部
113:殼件
115:進氣口
116:出氣口
117:馬達罩體
118:氣流通道
119:裝配開口
122:組接部
123:延伸部
124:操作壓板
141:電路板
143:氣流產生件
145:電力線
147:安裝座
148:端板
149:扇葉
152:限制臂
16:導風件
165:引道
166:入口
167:出口
18:防塵遮罩
21:端蓋
22:散熱座
221:基板
222:散熱鰭片
30:研磨件
60:第一散熱氣流
70:第二散熱氣流
Claims (15)
- 一種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包含: 一機殼,區分有一頭部及一身部,該機殼由至少二殼件組成,該機殼具有一成形於該身部的進氣口及一成形於該頭部遠離該身部一側的出氣口,該機殼於該頭部設有一馬達罩體,該馬達罩體面對一研磨件一端為開放狀,該馬達罩體與該些殼件間存有間隙令該機殼內成形一經該進氣口進入由該出氣口排出的氣流通道;以及 一驅動組件,包含一設於該機殼內的電路板,一置入該馬達罩體並連接該電路板以帶動該研磨件旋轉的馬達,及一遮蔽該馬達罩體面對該研磨件一側並與該馬達同步轉動的氣流產生件,該氣流產生件轉動時令該機殼內產生一經該氣流通道而可對該電路板及該機殼的該頭部進行散熱的第一散熱氣流,以及一可對該馬達面對該氣流產生件一側進行散熱的第二散熱氣流。
- 如請求項1所述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其中,該研磨工具機包含一設於該機殼內並位在該氣流通道的導風件,該導風件具有一受風端以及一高於該受風端的出風端。
- 如請求項2所述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其中,該馬達罩體為圓桶狀,該導風件沿著該馬達罩體邊緣成形一主導引面以及二設於該主導引面兩側且導流方向不同於該主導引面的輔助導引面。
- 如請求項2或3所述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其中,該導風件兩側分別延伸於該馬達罩體側邊與該頭部內壁之間的間隙中並成形有一引道,該引道的入口高於出口。
- 如請求項2所述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其中,該導風件位在該身部與該頭部的交界。
- 如請求項1至3任一項所述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其中,該馬達包含一輸出軸以及一供該研磨件組接並受該輸出軸驅動的承座,該氣流產生件包含一組接該承座的安裝座,一自該安裝座延伸的端板,以及複數設於該端板面對該馬達罩體一側的扇葉。
- 如請求項6所述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其中,該些扇葉立於該端板上。
- 如請求項6所述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其中,該承座包含二錯位設置的塊體,該安裝座具有一成形相符該二塊體的容置空間。
- 如請求項8所述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其中,該安裝座上設有至少二用以限制該承座脫離的限制臂。
- 如請求項9所述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其中,該容置空間貫穿該安裝座兩端,該安裝座於該容置空間遠離該些扇葉的一端設有一限位牆,該限位牆與該至少二限制臂共同限制該承座。
- 如請求項1至3任一項所述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更包含一設於該馬達罩體呈開放狀一端的端蓋。
- 如請求項1至3任一項所述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其中,該些殼件分為一下部殼體以及一上部殼體,該下部殼體組接該馬達罩體,該上部殼體未接觸該馬達罩體並與該下部殼體共同形成該氣流通道。
- 如請求項1至3任一項所述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更包含一與該機殼組接且位於該頭部的防塵遮罩以及一設於該防塵遮罩上的集塵管。
- 如請求項1至3任一項所述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其中,該電路板設於該身部,該研磨工具機包含一設於該身部並可對該電路板進行散熱的散熱座,該些機殼成形一提供該散熱座放置其中的定位槽,該進氣口成形於該定位槽內。
- 如請求項14所述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其中,該進氣口是由複數條狀孔所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105975A TWI751912B (zh) | 2021-02-20 | 2021-02-20 | 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105975A TWI751912B (zh) | 2021-02-20 | 2021-02-20 | 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51912B true TWI751912B (zh) | 2022-01-01 |
TW202233350A TW202233350A (zh) | 2022-09-01 |
Family
ID=80809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05975A TWI751912B (zh) | 2021-02-20 | 2021-02-20 | 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751912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96281B (zh) * | 2022-11-10 | 2023-03-11 | 鼎朋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電動研磨工具機及其殼體 |
TWI802391B (zh) * | 2022-04-29 | 2023-05-11 | 鼎朋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研磨工具機 |
EP4286097A1 (en) | 2022-06-01 | 2023-12-06 | X'Pole Precision Tools Inc. | Tool grinding machin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23670B (zh) * | 2022-11-10 | 2023-11-21 | 鼎朋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電動研磨工具機及其研磨盤遮罩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206633A (en) * | 2010-08-10 | 2012-02-16 | X Pole Prec Tools Inc | Dustproof structure for tool machine |
TW201300197A (zh) * | 2011-06-28 | 2013-01-01 | X Pole Prec Tools Inc | 雙向交叉氣流工具機 |
TW201307014A (zh) * | 2011-08-02 | 2013-02-16 | X Pole Prec Tools Inc | 改善輸出效率的手持工具機 |
TW201628781A (zh) * | 2015-02-05 | 2016-08-16 | X Pole Prec Tools Inc | 改善散熱效率的電動研磨手工具 |
WO2017150030A1 (ja) * | 2016-02-29 | 2017-09-08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動力工具 |
TW201731631A (zh) * | 2015-12-09 | 2017-09-16 | 歐陸賽達米立歐塔維歐有限責任公司 | 用於拋光或磨蝕物品之裝置、其使用方法及具有該裝置之拋光設備 |
TW201739573A (zh) * | 2016-05-06 | 2017-11-16 | Jenn Feng New Energy Co Ltd | 研磨機 |
US20190273421A1 (en) * | 2018-03-02 | 2019-09-05 | Black & Decker Inc. | Motor having an external heat sink for a power tool |
US10786894B2 (en) * | 2015-10-14 | 2020-09-29 | Black & Decker Inc. | Brushless motor system for power tools |
-
2021
- 2021-02-20 TW TW110105975A patent/TWI751912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206633A (en) * | 2010-08-10 | 2012-02-16 | X Pole Prec Tools Inc | Dustproof structure for tool machine |
TW201300197A (zh) * | 2011-06-28 | 2013-01-01 | X Pole Prec Tools Inc | 雙向交叉氣流工具機 |
TW201307014A (zh) * | 2011-08-02 | 2013-02-16 | X Pole Prec Tools Inc | 改善輸出效率的手持工具機 |
TW201628781A (zh) * | 2015-02-05 | 2016-08-16 | X Pole Prec Tools Inc | 改善散熱效率的電動研磨手工具 |
US10786894B2 (en) * | 2015-10-14 | 2020-09-29 | Black & Decker Inc. | Brushless motor system for power tools |
TW201731631A (zh) * | 2015-12-09 | 2017-09-16 | 歐陸賽達米立歐塔維歐有限責任公司 | 用於拋光或磨蝕物品之裝置、其使用方法及具有該裝置之拋光設備 |
WO2017150030A1 (ja) * | 2016-02-29 | 2017-09-08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動力工具 |
TW201739573A (zh) * | 2016-05-06 | 2017-11-16 | Jenn Feng New Energy Co Ltd | 研磨機 |
US20190273421A1 (en) * | 2018-03-02 | 2019-09-05 | Black & Decker Inc. | Motor having an external heat sink for a power tool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02391B (zh) * | 2022-04-29 | 2023-05-11 | 鼎朋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研磨工具機 |
EP4286097A1 (en) | 2022-06-01 | 2023-12-06 | X'Pole Precision Tools Inc. | Tool grinding machine |
TWI796281B (zh) * | 2022-11-10 | 2023-03-11 | 鼎朋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電動研磨工具機及其殼體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33350A (zh) | 2022-09-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51912B (zh) | 降低機殼發燙的研磨工具機 | |
TWI512442B (zh) | 手持電子裝置之散熱系統 | |
JP3629257B2 (ja) | 電子機器 | |
US7434610B2 (en) |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 |
WO2009046647A1 (en) | A heat sink system, a heat sink apparatus and a heat sink method for a computer | |
CN109947202A (zh) | 散热效果好的计算机主机箱 | |
KR20230053651A (ko) | 탈모 장치 | |
CN219108087U (zh) | 通风散热结构及其激光美容仪 | |
CN110209251A (zh) | 一种提高计算机内部散热空间的计算机机箱 | |
US20220297254A1 (en) | Grinding machine tool for reducing hotness of casing | |
CN214642211U (zh) | 电主轴轴承座的隔热冷却机构 | |
JP2003037383A (ja) | 電子機器及び空冷式の冷却装置 | |
CN114952544A (zh) | 降低机壳发烫的研磨工具机 | |
CN206249189U (zh) | 一种强力散热型电脑机箱结构 | |
TWI753301B (zh) | 熱交換裝置及具有該熱交換裝置的液冷散熱系統 | |
KR20060011811A (ko) | 히트싱크 및 이를 포함한 전원공급장치 일체형 냉각유닛 | |
CN214393694U (zh) | 降低机壳发烫的研磨工具机 | |
EP4059662A1 (en) | Grinding machine tool for reducing hotness of casing | |
CN210466267U (zh) |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的数据处理器 | |
US20220297255A1 (en) | Air guider | |
TWI753530B (zh) | 電動研磨工具機 | |
JPH07321487A (ja) | 基板の冷却装置 | |
KR20090104555A (ko) | 냉각 모듈 및 냉각 모듈이 설치된 컴퓨터 | |
TWM539219U (zh) | 除塵裝置與散熱模組 | |
CN220629922U (zh) | Dtu配电站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