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1863B - 半導體結構 - Google Patents

半導體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1863B
TWI751863B TW109146389A TW109146389A TWI751863B TW I751863 B TWI751863 B TW I751863B TW 109146389 A TW109146389 A TW 109146389A TW 109146389 A TW109146389 A TW 109146389A TW I751863 B TWI751863 B TW I75186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layer
present disclosur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6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25087A (zh
Inventor
蔡明志
張祐維
Original Assignee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463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1863B/zh
Priority to CN202110601162.0A priority patent/CN1146896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1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186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25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508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 G01N27/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 G01N27/1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a solid body in dependence upon absorption of a fluid; of a solid body in dependence upon reaction with a fluid, for detecting components in the flui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28Electrolytic cell components
    • G01N27/30Electrodes, e.g. test electrodes; Half-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Fluid Adsorption Or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半導體結構。半導體結構包含一基板。半導體結構也包含一感測電極,感測電極設置於基板之上,且被區分為複數個感測區塊。半導體結構更包含一感測層,感測層設置於感測區塊之間。感測層包含一金屬氧化物部分及一氮化硼部分,氮化硼部分披覆於金屬氧化物部分之上。

Description

半導體結構
本揭露實施例是有關於一種半導體結構,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包含具有氮化硼之感測層的半導體感測結構。
常見的環境偵測器可分為頻率型偵測器(例如,石英晶體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QCM))、電流型偵測器(例如,光離子化偵測器(photoionisation detector, PID))或電阻型偵測器(例如,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化學電阻(MOX chemiresistor))。由於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可塗佈於位於最外層結構的感測電極進行感測,且容易與微電子裝置整合,故非常適合用於大量製造微型化的氣體感測器。
然而,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在偵測環境時容易被環境因子影響,導致感測性能不理想。因此,如何於偵測環境的同時,保有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的感測功能、並進一步延長使用壽命,是目前業界努力的目標。
本揭露實施例是有關於一種將氮化硼(boron nitride)應用於金屬氧化物之上的半導體(感測)結構。在本揭露實施例的半導體結構中,氮化硼提供金屬氧化物保護,以降低金屬氧化物在偵測環境時受到環境因子的影響,並保有金屬氧化物良好的感測性能。同時,氮化硼具有良好的熱傳導性,對需要設置加熱裝置的半導體感測裝置,或者一般室溫型的半導體感測裝置皆十分適合。
本揭露實施例包含一種半導體結構。半導體結構包含一基板。半導體結構也包含一感測電極,感測電極設置於基板之上,且被區分為複數個感測區塊。半導體結構更包含一感測層,感測層設置於感測區塊之間。感測層包含一金屬氧化物部分及一氮化硼部分,氮化硼部分披覆於金屬氧化物部分之上。
以下的揭露內容提供許多不同的實施例或範例以實施本案的不同特徵。以下的揭露內容敘述各個構件及其排列方式的特定範例,以簡化說明。當然,這些特定的範例並非用以限定。例如,若是本揭露實施例敘述了一第一特徵部件形成於一第二特徵部件之上或上方,即表示其可能包含上述第一特徵部件與上述第二特徵部件是直接接觸的實施例,亦可能包含了有附加特徵部件形成於上述第一特徵部件與上述第二特徵部件之間,而使上述第一特徵部件與第二特徵部件可能未直接接觸的實施例。
應理解的是,額外的操作步驟可實施於所述方法之前、之間或之後,且在所述方法的其他實施例中,部分的操作步驟可被取代或省略。
此外,其中可能用到與空間相關用詞,例如「在… 下方」、「之下」、「較低的」、「在… 上方」、「之上」、「較高的」及類似的用詞,這些空間相關用詞係為了便於描述圖示中一個(些)元件或特徵部件與另一個(些)元件或特徵部件之間的關係,這些空間相關用詞包括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裝置之不同方位,以及圖式中所描述的方位。當裝置被轉向不同方位時(旋轉90度或其他方位),則其中所使用的空間相關形容詞也將依轉向後的方位來解釋。
在說明書中,「約」、「大約」、「大抵」之用語通常表示在一給定值或範圍的20%之內,或10%之內,或5%之內,或3%之內,或2%之內,或1%之內,或0.5%之內。在此給定的數量為大約的數量,亦即在沒有特定說明「約」、「大約」、「大抵」的情況下,仍可隱含「約」、「大約」、「大抵」之含義。
除非另外定義,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語(包括技術及科學用語)具有與此篇揭露所屬之一般技藝者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義。能理解的是,這些用語,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義的用語,應被解讀成具有與相關技術及本揭露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應以一理想化或過度正式的方式解讀,除非在本揭露實施例有特別定義。
以下所揭露之不同實施例可能重複使用相同的參考符號及/或標記。這些重複係為了簡化與清晰的目的,並非用以限定所討論的不同實施例及/或結構之間有特定的關係。
氮化硼因具有優異的導熱性、應力強度、絕緣特性以及抗水汽能力,能於小空間限制下達到導熱、優良的機械性質、絕緣、隔絕水汽等需求,非常適合用於微型化的裝置。尤其,氮化硼與金屬氧化物半導體之性能相近,因而本揭露實施例將氮化硼應用於具有金屬氧化物的半導體(感測)結構中。
第1A圖是顯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製造半導體結構100在一階段的部分俯視圖。第1B圖至第4圖是顯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製造半導體結構100在不同階段的部分剖面圖。舉例來說,第1B圖可為沿著第1A圖的剖面線A-A’所切的剖面圖。應注意的是,為了簡便起見,第1A圖至第4圖中可能省略半導體結構100的部分部件。
參照第1A圖與第1B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將一感測電極20形成於一基板10之上。舉例來說,基板10可包含元素半導體(例如,矽或鍺)、化合物半導體(例如,碳化矽、氮化鎵、砷化鎵、磷化鎵、磷化銦、砷化銦、銻化銦等)、合金半導體(例如,矽鍺(silicon germanium)、砷磷化鎵(gallium arsenide phosphide)、磷化鋁銦(aluminum indium phosphide)、砷化鋁鎵(aluminum gallium arsenide)、砷化鎵銦(gallium indium arsenide)、磷化鎵銦(gallium indium phosphide)、砷磷化鎵銦(gallium indium arsenide phosphide)等或前述之組合,但本揭露實施例並非以此為限。基板10可為絕緣層上半導體(semiconductor-on-insulator (SOI))基板。前述絕緣層上半導體基板可包含底板、設置於前述底板上的埋藏氧化層以及設置於前述埋藏氧化層上的半導體層。或者,基板10可為一半導體晶圓(例如,矽晶圓或其他適當之半導體晶圓)。再者,基板10亦可為一高分子基板,高分子基板例如包含苯環丁烯(benzocyclobutene, BCB)、環氧樹脂(epoxy)、聚醯亞胺(polyimide, PI)、聚苯唑(polybenzoxazole)等或前述之組合。
感測電極20可包含導電材料,例如金屬、金屬矽化物、類似的材料或前述之組合,但本揭露實施例並非以此為限。舉例來說,金屬可包含金(Au)、鎳(Ni)、鉑(Pt)、鈀(Pd)、銥(Ir)、鈦(Ti)、鉻(Cr)、鎢(W)、鋁(Al)、銅(Cu)、類似的材料、前述之合金或前述之組合。此外,感測電極20可透過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物理氣相沉積(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PVD)、原子層沉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LD)、蒸鍍(evaporation)、濺鍍(sputtering)、電鍍(electroplating)、積層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即3D列印)、其他適當的製程或前述之組合形成於基板10之上,但本揭露實施例並非以此為限。
如第1A圖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感測電極20為一指叉電極(interdigital electrode),因而在第1B圖的剖面圖中,感測電極20被區分為複數個感測區塊20S,但本揭露實施例並非以此為限。
參照第2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將一絕緣層30形成於基板10之上。具體而言,絕緣層30可形成於基板10之上未被感測電極20所佔據的空間。亦即,絕緣層30可形成於感測區塊20S之間。絕緣層30可例如包含苯環丁烯、環氧樹脂、聚醯亞胺、氮化鋁、氮化矽或其他合適的材料,但本揭露實施例並非以此為限。此外,絕緣層30可透過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原子層沉積、分子束磊晶、液相磊晶、類似的製程或前述之組合形成於基板10之上,但本揭露實施例並非以此為限。
參照第3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將一附著層40形成於絕緣層30之上,並位於感測區塊20S之間。如第3圖所示,附著層40可形成於各感測區塊20S的側壁。在一些實施例中,附著層40包含帶電離子。舉例來說,附著層40可包含帶正電的離子,例如:季銨(
Figure 02_image001
)、叔胺(
Figure 02_image003
)、仲胺(
Figure 02_image005
)、伯胺(
Figure 02_image007
)或前述之組合,但本揭露實施例並非以此為限。此外,附著層40可透過沉積製程形成於絕緣層30與感測區塊20S(的側壁)之上。沉積製程的範例如前所述,在此不多加贅述。附著層40可作為後續形成的感測層50(見第4圖)的吸附促進劑(adhesion promoter)。
參照第4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將一感測層50形成於感測區塊20S之間,以形成半導體結構100。如第4圖所示,感測層50可形成於附著層40之上。亦即,附著層40可設置於感測層50與感測電極20之間,而絕緣層30可設置於感測層50(或附著層40)與基板10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感測層50包含一金屬氧化物部分及一氮化硼部分,氮化硼部分披覆於金屬氧化物部分之上。舉例來說,金屬氧化物部分可包含金屬青銅類氧化物(metal oxide bronze, MOB),其化學式可為ABO 3,其中A為可形成一價離子的原子(例如,H、Li、Na、K),而B為可形成四價至六價離子的原子(例如,Mo、W、Ti、Si),但本揭露實施例並非以此為限。
如第4圖所示,在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結構100包含一基板10。半導體結構100也包含一感測電極20,感測電極20設置於基板10之上,且被區分為複數個感測區塊20S。半導體結構100更包含一感測層50,感測層50設置於感測區塊20S之間。感測層50包含一金屬氧化物部分及一氮化硼部分,氮化硼部分披覆於金屬氧化物部分之上。
在本揭露實施例的半導體結構100中,氮化硼部分提供金屬氧化物部分適當的保護,以降低金屬氧化物部分在偵測環境時受到環境因子的影響,同時亦保有金屬氧化物部分良好的感測性能。此外,本揭露實施例的半導體結構100不需要額外設置加熱裝置,也可具有良好的感測能力,因而可應用於在室溫中使用的半導體感測裝置。然而,也可透過調整氮化硼部分的濃度,使半導體結構100應用於需要設置加熱裝置的半導體感測裝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感測層50為金屬青銅類氧化物-氮化硼複合物。金屬青銅類氧化物-氮化硼複合物會形成片層式的珊瑚礁狀型態,此片層式珊瑚礁狀型態的孔洞構造提供了許多接觸面,當氣體存在時,提供了更多接觸面積,故會提供更好的感測性質。此外,在沒有任何額外的保護之下,將感測層50直接暴露在相對溼度70% RH、溫度攝氏25度的環境中,感測層50仍呈現穩定的電阻值。
在一些實施例中,金屬青銅類氧化物-氮化硼是易流動、揚起的粉末,其不易沉積到基材之上。附著層40可作為幫助金屬青銅類氧化物-氮化硼沉積的黏附促進劑,使得金屬青銅類氧化物-氮化硼可沉積於絕緣層之上,但本揭露實施例並非以此為限。
第5圖是顯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的半導體結構100的俯視圖。參照第5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結構100進一步包含一疏水層60,疏水層60對應設置於感測電極20與感測層50之上。在一些實施例中,疏水層60包含矽烷(silane)。舉例來說,疏水層60可包含烷基矽烷(alkylsilane),例如:二甲基矽烷(dimethylsilane)、三甲基矽烷(trimethylsilane)、四甲基矽烷(tetramethylsilane)、四乙氧基矽烷(tetraethoxysilane, TEOS)、乙基三甲氧基矽烷(ethyltrimethoxysilane)、乙基三乙氧基矽烷(ethyltriethoxysilane)、乙基三丙氧基矽烷(ethyltriacetoxysilane)、丙基三甲氧基矽烷(propyltrimethoxysilane)、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propylmethyldimethoxysilane)、丙基二甲基甲氧基矽烷(propyldimethylmethoxysilane)、丙基三乙氧基矽烷(propyltriethoxysilane)、丁基三甲氧基矽烷(n-butyltrimethoxysilane)、丁基三乙氧基矽烷(n-butyltriethoxysilane)、戊基三乙氧基矽烷(pentyltriethoxysilane)、己基三乙氧基矽烷(hexyltriethoxysilane)、辛基三甲氧基矽烷(octyltrimethoxysilane)、辛基二甲基甲氧基矽烷(octyldimethylmethoxysilane)、辛基三乙氧基矽烷(octyltriethoxysilane)、辛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octylmethyldiethoxysilane)、癸基三乙氧基矽烷(decyltriethoxysilane)、十二烷基三乙氧基矽烷(dodecyltriethoxysilane)、十二烷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dodecylmethyldiethoxysilane)等,或其組合。舉例來說,疏水層60亦可包含氟烷基矽烷(fluoroalkylsilane),例如: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3,3-trifluoropropyl)trimethoxysilane)、三氟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3,3-trifluoropropyl)methyldimethoxysilane)等,或其組合,但本揭露實施例並非以此為限。更進一步地,疏水層60可同時包含烷基矽烷與氟烷基矽烷。
此外,可透過對半導體結構100進行表面處理,使疏水層60部分覆蓋於感測電極20與感測層50之上。具體而言,前述疏水層60的材料可依據不同的比例形成於感測電極20與感測層50之上。疏水層60可提供半導體結構100進一步的保護,防止水汽進入以降低水汽對半導體結構100的感測結果的影響,同時允許揮發性有機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例如,酒精)進入。
如第5圖所示,疏水層60可形成為一網格結構,但本揭露實施例並非以此為限。第6圖與第7圖顯示半導體結構100的疏水層的不同範例。如第6圖所示,疏水層62也可形成為一網格結構,但疏水層62的網格的方向與第5圖所示的疏水層60的網格的方向不同。如第7圖所示,疏水層64可包含複數個圓形孔洞。應注意的是,本揭露實施例的疏水層的形狀與尺寸(例如,面積)並未限定於前述實施例。
第8圖是顯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的半導體結構102的部分剖面圖。第9圖是顯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的半導體結構102的部分俯視圖。
參照第8圖,半導體結構102包含一基板10。半導體結構102也包含一感測電極20,感測電極20設置於基板10之上,且被區分為複數個感測區塊20S。半導體結構102更包含一感測層52,感測層52設置於感測電極20之上。具體而言,感測層52設置於感測區塊20S之間,且感測層52也設置於感測區塊20S之上。感測層52包含一金屬氧化物部分及一氮化硼部分,氮化硼部分披覆於金屬氧化物部分之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結構102包含一絕緣層30,絕緣層30設置於感測層52與基板10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結構102包含一附著層42,附著層42設置於感測層52與感測電極20(及/或絕緣層30)之間。
參照第9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結構102進一步包含一疏水層60,疏水層60設置於感測層52之上。舉例來說,疏水層60可設置於感測層52的頂表面52S(見第8圖)之上。應注意的是,疏水層60也可以第6圖所示的疏水層62、第7圖所示的疏水層64或其他合適的疏水層所取代。
在一些實施例中,疏水層60與感測層52的頂表面的接觸面積與感測層52的頂表面52S的比例介於約10%至約90%,但本揭露實施例並非以此為限。可依據實際需求調整疏水層60的尺寸。
綜上所述,在本揭露實施例的半導體結構中,氮化硼提供金屬氧化物保護,以降低金屬氧化物在偵測環境時受到環境因子的影響,並保有金屬氧化物良好的感測性能。此外,本揭露實施例的半導體結構不需要額外設置加熱裝置,便可具有良好的感測能力,可應用於一般室溫型的半導體感測裝置,但也可應用於需要設置加熱裝置的半導體感測裝置中。
以上概述數個實施例的部件,以便在本揭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更理解本揭露實施例的觀點。在本揭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該理解,他們能以本揭露實施例為基礎,設計或修改其他製程和結構以達到與在此介紹的實施例相同之目的及/或優勢。在本揭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也應該理解到,此類等效的結構並無悖離本揭露的精神與範圍,且他們能在不違背本揭露之精神和範圍之下,做各式各樣的改變、取代和替換。因此,本揭露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另外,雖然本揭露已以數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露。
整份說明書對特徵、優點或類似語言的引用,並非意味可以利用本揭露實現的所有特徵和優點應該或者可以在本揭露的任何單個實施例中實現。相對地,涉及特徵和優點的語言被理解為其意味著結合實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徵、優點或特性包括在本揭露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因而,在整份說明書中對特徵和優點以及類似語言的討論可以但不一定代表相同的實施例。
再者,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可以任何合適的方式組合本揭露的所描述的特徵、優點和特性。根據本文的描述,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將意識到,可在沒有特定實施例的一個或多個特定特徵或優點的情況下實現本揭露。在其他情況下,在某些實施例中可辨識附加的特徵和優點,這些特徵和優點可能不存在於本揭露的所有實施例中。
100,102:半導體結構 10:基板 20:感測電極 20S:感測區塊 30:絕緣層 40,42:附著層 50,52:感測層 52S:頂表面 60,62,64:疏水層 A-A’:剖面線
以下將配合所附圖式詳述本揭露實施例。應注意的是,各種特徵部件並未按照比例繪製且僅用以說明例示。事實上,元件的尺寸可能經放大或縮小,以清楚地表現出本揭露實施例的技術特徵。 第1A圖是顯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製造半導體結構在一階段的部分俯視圖。 第1B圖是顯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製造半導體結構在一階段的部分剖面圖。 第2圖是顯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製造半導體結構在一階段的部分剖面圖。 第3圖是顯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製造半導體結構在一階段的部分剖面圖。 第4圖是顯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的半導體結構的部分剖面圖。 第5圖是顯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的半導體結構的俯視圖。 第6圖顯示半導體結構的疏水層的另一範例。 第7圖顯示半導體結構的疏水層的另一範例。 第8圖是顯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的半導體結構的部分剖面圖。 第9圖是顯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的半導體結構的部分俯視圖。
100:半導體結構
10:基板
20:感測電極
20S:感測區塊
30:絕緣層
40:附著層
50:感測層

Claims (11)

  1. 一種半導體結構,包括:一基板;一感測電極,設置於該基板之上,且被區分為複數個感測區塊;一感測層,設置於該些感測區塊之間;以及一附著層,設置於該感測層與該感測電極之間,其中該感測層包括一金屬氧化物部分及一氮化硼部分,該氮化硼部分披覆於該金屬氧化物部分之上。
  2.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金屬氧化物部分包括金屬青銅類氧化物。
  3. 如請求項2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附著層包括帶電離子。
  4. 如請求項2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附著層包括季銨 (
    Figure 109146389-A0305-02-0016-1
    )、叔胺(
    Figure 109146389-A0305-02-0016-2
    )、仲胺(
    Figure 109146389-A0305-02-0016-3
    )、伯胺(
    Figure 109146389-A0305-02-0016-4
    )或前述之組合。
  5.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結構,更包括:一絕緣層,設置於該感測層與該基板之間。
  6. 如請求項5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絕緣層包括苯環丁烯、環氧樹脂、聚醯亞胺、氮化鋁或氮化矽。
  7.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感測層進一步設置於該些感測區塊之上。
  8. 如請求項7之半導體結構,更包括:一疏水層,設置於該感測層的頂表面之上。
  9. 如請求項8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疏水層包括矽烷。
  10. 如請求項8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疏水層與該感測層的頂表面的接觸面積與該感測層的頂表面的比例介於10%至90%。
  11.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結構,更包括:一疏水層,對應設置於該感測電極與該感測層之上。
TW109146389A 2020-12-28 2020-12-28 半導體結構 TWI7518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6389A TWI751863B (zh) 2020-12-28 2020-12-28 半導體結構
CN202110601162.0A CN114689665A (zh) 2020-12-28 2021-05-31 半导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6389A TWI751863B (zh) 2020-12-28 2020-12-28 半導體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51863B true TWI751863B (zh) 2022-01-01
TW202225087A TW202225087A (zh) 2022-07-01

Family

ID=80809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6389A TWI751863B (zh) 2020-12-28 2020-12-28 半導體結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89665A (zh)
TW (1) TWI75186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6980B (zh) * 2022-03-28 2023-03-21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材料及包含其之半導體結構
TWI800415B (zh) * 2022-06-24 2023-04-21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感測層及包含其之半導體結構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71674A (zh) * 2012-06-22 2015-03-25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图案化涂层的方法
TW201825605A (zh) * 2017-01-11 2018-07-16 華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感測器、複合材料及其製造方法
TW202035788A (zh) * 2018-11-15 2020-10-01 日商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金屬被覆粒子、粒子連結體、粒子連結體之製造方法、連接材料及連接結構體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71674A (zh) * 2012-06-22 2015-03-25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图案化涂层的方法
TW201825605A (zh) * 2017-01-11 2018-07-16 華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感測器、複合材料及其製造方法
TW202035788A (zh) * 2018-11-15 2020-10-01 日商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金屬被覆粒子、粒子連結體、粒子連結體之製造方法、連接材料及連接結構體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6980B (zh) * 2022-03-28 2023-03-21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材料及包含其之半導體結構
TWI800415B (zh) * 2022-06-24 2023-04-21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感測層及包含其之半導體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89665A (zh) 2022-07-01
TW202225087A (zh) 202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1863B (zh) 半導體結構
TWI491006B (zh) 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8530320B2 (en) High-nitrogen content metal resistor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CN109256375B (zh) 用于焊盘开口和沟槽的钝化结构
US9548161B2 (en) Dielectric thin film element, antifuse element,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dielectric thin film element
TW200915429A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60133689A1 (en) Reliability improvement of polymer-based capacitors by moisture barrier
US20140357047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4179545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CN102891251A (zh) 一种石墨烯霍尔元件的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US5953628A (en) Method for forming wiring for a semiconductor device
US8716125B2 (en) Methods of in-situ vapor phase deposition of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as copper adhesion promoters and diffusion barriers
US10115504B2 (en) Thin-film resist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S63152147A (ja)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配線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367310B (zh) 互连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US20170301747A1 (en) Metal resistors having nitridized metal surface layers with different nitrogen content
CN107785351B (zh) 零温度系数电阻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Fan et al. Low temperature photosensitive polyimide based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for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applications
US8344343B2 (en) Composite film for phase change memory devices
US7037828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 capping layer including cobalt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8630534A (zh) 在氮化物半导体材料上形成欧姆电极的方法
US20240130248A1 (en) Graphene hall sensor, fabrication and use thereof
US20240063224A1 (en) Support substrate for passive electronic component, passive electronic component, semiconductor device, matching circuit, and filter circuit
US10439020B2 (en) In-situ plasma treatment for thin film resistors
US20190331742A1 (en) Layouts for interlevel crack prevention in fluxgate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