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5050B - 均勻加熱方法 - Google Patents

均勻加熱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5050B
TWI745050B TW109129012A TW109129012A TWI745050B TW I745050 B TWI745050 B TW I745050B TW 109129012 A TW109129012 A TW 109129012A TW 109129012 A TW109129012 A TW 109129012A TW I745050 B TWI745050 B TW I74505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mold
foamed
energy
hea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9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8147A (zh
Inventor
林柏昌
Original Assignee
正合林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正合林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正合林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290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4505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5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505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08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8147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一種均勻加熱方法,其步驟包含:將一待加熱物引入一模具中;該模具依序包含可相互結合之一上蓋、一中蓋與一下蓋,其中:該上蓋與該下蓋、該中蓋與該下蓋或該上蓋與該中蓋間為凹凸配合並於其中形成一容置空間,該待加熱物引入該容置空間中,該模具包含一內部加熱源可通透之部分;對該待加熱物施予該內部加熱源於特定加工時間後;以及待該待加熱物冷卻後得到一被加熱物成品;本發明所提供的加熱製程與模具搭配下,能夠改善既有技術容易加熱不均勻的問題,改善既有技術單一加熱源或內外兩種加熱源的搭配依然無法有效地成型發泡體的問題。

Description

均勻加熱方法
本發明提供一種加熱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均勻加熱的方法。
本發明所提供的加熱方法是首先運用於發泡成型技術與食品加熱領域上,並以下詳細說明其技術內容與實施方式,但本發明並不因此而侷限於此一應用或所製之成品,任何形式的等效改變或所製產品均落入或不超出本發明所揭露的範圍。
傳統發泡成型方式多以外部加熱形式加工,以電熱方式加熱為例,透過在成型模具外部施加電熱加熱源,在以高溫高壓的方式進行發泡成型,由於是自外部施加加熱源的方式,所以要等熱量通透到整體材料所需加熱時間長,對於部分結晶或結晶型發泡材料以及物理型發泡材料來說,易造成發泡材料因高壓、加熱過度或加熱不足等種種因素,而對發泡成型產生不良影響。透過外部熱源的加熱傳導,促使發泡材料中的發泡劑發泡的加熱方式,主要依靠自材料的外部向內部傳導,容易加熱不均勻導致發泡材料的品質難以控制。
以近年來相當熱門的膨脹熱塑性聚氨酯(ETPU或發泡珠粒)發泡材料成型為墊體的技術為例,以外部加熱模具與發泡材料後,其發泡體的剖面狀況係以越接近模具的發泡材料,越容易受外部加熱之溫度影響而黏結成型,其溫度隨著離模具距離越遠,發泡材料接受到的溫度越低,其成型多為假性成型,黏結強度低,且易受外力影響而剝離,而位於模具中心點的發泡材料,因熱傳導性不足,成型之機率相對更低,因此多為假性成型或無成型。基於此,目前亟需一種能夠均勻加熱物質的加工製程與適配的模具,以解決或至少提供一種能夠改善的替代方案。
需注意的是,本發明前述所提的任何技術並非承認其即為本領域基礎知識或公知常識的全部或一部份。
為了解決前述現有的單一外部加熱源無法有效且均勻地成型發泡體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均勻加熱方法,以解決前揭技術問題。
本發明一種均勻加熱方法,其步驟包含: 將一待加熱物引入一模具中; 該模具依序包含可相互結合之一上蓋、一中蓋與一下蓋,其中:該上蓋與該下蓋、該中蓋與該下蓋或該上蓋與該中蓋間為凹凸配合並於其中形成一容置空間,該待加熱物引入該容置空間中,該模具包含一內部加熱源可通透之部分; 對該待加熱物施予該內部加熱源於特定加工時間後;以及 待該待加熱物冷卻後得到一被加熱物成品。
其中,對該待加熱物施予該內部加熱源於特定加工時間後,進一步施予另一內部加熱源或一外部加熱源於另一特定加工時間。
其中,施予該內部加熱源及/或該外部加熱源同時施加一加熱輔助能量,該加熱輔助能量為高壓靜電場。
其中,施予該內部加熱源後執行一冷卻步驟;或施予該內部加熱源及/或該外部加熱源後執行一冷卻步驟。
其中,該外部加熱源為熱水加熱、蒸氣加熱、電阻加熱元件加熱、火力加熱、導電加熱、感應電磁加熱、電容介電加熱、電熱管加熱、熱風加熱、熱油加熱;以及該內部加熱源為輻射加熱,包含紅外線(IR)加熱、射頻輻射(RF)加熱、微波(MW)加熱。
其中,該待加熱物包含一發泡材料或一食品,該發泡材料為無發泡、微發泡、已發泡狀態。
其中,該模具的該中蓋與該上蓋或含該下蓋為凹凸配合關係包含螺紋旋合結構、可伸縮結構,以壓縮該容置空間中所容納該待加熱物的空間大小。
其中,該模具材質為塑膠、橡膠、矽膠、矽橡膠、玻璃,陶瓷、金屬或複合合金材質。
其中,該模具進一步包含一溫度監控裝置。
藉由上述說明可知,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與優勢:
1. 本發明所提供的加熱製程與模具搭配下,能夠改善既有技術容易加熱不均勻的問題,改善既有技術單一加熱源或內外兩種加熱源的搭配依然無法有效地成型發泡體的問題。
2. 本發明進一步可以透過模具鎖模、高壓充填或加壓動作,先使發泡材料與模具更緊密接觸,並排除材料間之空氣或孔隙後,利用外部加熱方式使發泡材料之表層成型,而內部假性成型,再透過內部加熱方式,使其內部之發泡材料黏結成型;或亦可先透過內部加熱使發泡材料內部成型,再透過外部加熱方式,使發泡體表層成型,達到更為均勻發泡效果,進而改善前述之問題。
為了能更為詳細瞭解本發明的技術特徵及其實用功效,並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具以實施,進一步如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第一較佳實施例>
請參考圖1,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是使用待加熱物為發泡珠粒進行發泡成型的加熱方法,其步驟包含: 步驟S1) 將一發泡材料(或又可稱為待加熱物),例如本實施例所採用的發泡珠粒引入一模具中; 步驟S2) 對該發泡材料施予一第一加熱能量; 步驟S3) 待該第一加熱能量冷卻或稍加冷卻後施予一第二加熱能量; 步驟S4) 待該第二加熱能量冷卻後得到一發泡成型體(或又可稱為被加熱物);以及 步驟S5) 將該發泡成型體自該模具上取下。
其中,前述的該第一加熱能量與該第二加熱能量可以分別為外部加熱源、內部加熱源,或內部加熱源、外部加熱源的搭配。該外部加熱源的種類可以包含但不限於熱水加熱、蒸氣加熱、電阻加熱元件、火力、導電加熱(歐姆加熱)、感應加熱(電磁加熱)、電容加熱(介電加熱)、電熱管加熱、熱風加熱、熱油加熱等等。該內部加熱源的較佳實施例為紅外線(IR)加熱、射頻輻射(RF)加熱、微波(MW)加熱等形式。對本發明其他有益情況下,前述施予該第一、第二加熱能量時,可同時施予一加熱輔助能量,例如施加高壓靜電場,提高被加熱物中所含液體(如水份)之蒸發效率,使液體蒸發後之霧滴/蒸氣粒徑減小及/或外部加熱源而來的加熱蒸氣之粒徑尺寸更小,並更均勻分布於待加熱物之間,在搭配加熱作用下,將有助於縮短製程時間,以及提高加熱均勻性。
本發明最優選的情況下,是首先採用該內部加熱源進行加熱,接著再使用另一種內部加熱源或選用外部加熱源的方式進行加熱,達到均勻加熱的效果,而本發明所適用的模具則至少包含可使內部加熱源通透的材質,其它部分則可使用相對耐用的材質,例如高強度塑膠或金屬。
於本實施例中,若首先將該第一加熱能量選用為該外部加熱源,該第二加熱能量為該內部加熱源時,主要的發泡加熱機制是先利用該外部加熱源將該發泡珠粒表面加熱並形成連續結合之皮層,內部之該發泡珠粒則可能部分假性黏結或無黏結,接著再利用該第二加熱能量為該內部加熱源對內部的該發泡珠粒進行發泡成型。如此即可使該發泡成型體具有均勻的發泡效果,改善既有技術的假性成型或無成型的問題。本實施例亦可將前述該第一加熱能量選用為該外部加熱源以及該第二加熱能量為該內部加熱源的順序置換,依然能夠得到發泡效果均勻的該發泡成型體。
<第二較佳實施例>
請參考圖2,本發明的第二較佳實施例同樣以待加熱物為發泡珠粒作為發泡材料,並以兩階段加熱能量但不同的加熱時機呈現方式加以敘述,本實施例的步驟包含: 步驟S1) 將該發泡材料引入該模具中; 步驟S2) 施加該第一加熱能量予該發泡材料一特定加工時間後; 步驟S3) 接著施加該第二加熱能量予該發泡材料另一特定加工時間; 步驟S4) 待該第一加熱能量與該第二加熱能量皆冷卻後得到該發泡成型體; 步驟S5) 將該發泡成型體自該模具上取下。
本實施例步驟S2、S3所謂的特定加工時間是依據每次該發泡材料的特性以及所欲成型的狀態而定,通常加工時間越久能得到發泡倍率更高的產品,或發泡珠粒間熔融黏合/結合狀態更高的產品。本實施例同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般,透過兩階段的加熱能量施予於該發泡材料,達到均勻加熱的效果,但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不同的是,本發明的該第一加熱能量與該第二加熱能量施予的過程中,有部分重疊的加熱時間,如此可以提供更高強度的加熱方式,適用於需要較為高強度加熱能源的發泡材料。同樣地,本實施例於施加該第一加熱能量與該第二加熱能量時,一樣可以施用加熱輔助能量來提升能量的分佈均勻性
本實施例所使用的該第一加熱能量與該第二加熱能量可為外部加熱源與內部加熱源的搭配選用,依據所欲成型的發泡材料特性,適應性的選用不同加熱源並以兩階段,甚至是多階段方式進行加熱成型,達到改善假性成型或無成型的問題,提供一種更為均勻的發泡成型效果。
進一步地,本發明的該發泡材料引入該模具中時,可以透過模具鎖模後高壓充填或加壓動作,先使發泡材料與模具更緊密接觸,並排除材料間之空氣或孔隙後再執行本發明兩階段或多階段的加熱步驟,如此能夠使熱能更為均勻地傳導於該發泡材料。前述的模具除了透過鎖模後的高壓填充或加壓動作,使發泡材料與模具更為緊貼外,如圖3所示,亦可透過模具設計具有可螺紋旋合結構,或是圖4般具有可伸縮結構,對該發泡材料額外施加壓力使得該模具中容納該發泡材料的空間更為壓縮,以達到使發泡材料更緊貼模具的相同效果。
前述的模具詳細而言,如圖3所示的具有可螺紋旋合結構可具有一上蓋11與一下蓋13,該上蓋11的外表面具有一上蓋螺紋111,對應該下蓋13的外表面同樣具有一下蓋螺紋131,該上蓋螺紋111與該下蓋螺紋131可以相互旋合使其內部容納該發泡材料的容置空間大小改變,繼而增進該發泡材料的熱量傳導效果。更優選的是,該上蓋11與該下蓋13具有凹凸配合的結構關係,例如該上蓋11的底部較佳係外凸並可蓋合於該下蓋13的內凹部位並形成該容置空間。進一步地,另外優選的方案是,該上蓋11與該下蓋13間也可以選擇性的增設一中蓋14,此時該上蓋11可以選擇性地不具有外凸的結構,而改以該中蓋14具有外凸的結構,以該中蓋14與該下蓋13形成該容置空間,同樣可以改變模具內部容納該發泡材料的密閉空間大小,對該發泡材料達到不同程度的加壓。同樣優選的方案是以前述的該模具所包含的配件,該上蓋11與該中蓋14間同樣包含容置空間,該待加熱物亦可選擇性地放入該上蓋11與該中蓋14間所形成的容置空間進行加熱,基於施用者的需求而選用,於此不限定。
如圖4所示的具有可伸縮結構模具的設計,其於該上蓋11與該下蓋13對應蓋合後,進一步設置可於模具內部伸縮並改變其空間大小的一可伸縮部件21,透過外部施加壓力於該可伸縮部件21即可對應縮小模具內部的空間,並對該發泡材料施加壓力,達到使發泡材料更緊貼模具與更好的熱量傳輸效果。
本發明適用於前述該發泡材料發泡成型的模具,材質較佳可以選用塑膠/樹脂(包含含氟樹脂,例如鐵氟龍)、橡膠、矽膠、矽橡膠、玻璃,陶瓷、金屬、複合合金材質或前述材料之搭配,用以搭配所選用的不同加熱源形式。將該發泡材料放置於該上蓋11、該中蓋14及/或該下蓋13凹凸配合所形成的該容置空間中,透過該上蓋11或該中蓋14凸出部分可以壓住固定該發泡材料,使其可以均勻貼覆該下蓋13,達到更為均勻受熱的效果。該上蓋11或該中蓋12可以透過氣動式、電動式或油壓式等外部機械力加壓,使其能有效蓋合於該下蓋13。
進一步地,本發明該上蓋11外表面與該下蓋分13的內表面有搭配的螺紋結構(111, 131)時,較佳是搭配使用該中蓋12,且該中蓋12裝置於該下蓋13後不會與該上蓋11連動旋轉,因此可以成型為非圓形或其他非對稱結構,且可透過該上蓋11旋轉下壓的程度來調控受熱均勻性與成型效果。
進一步地,本發明該下蓋13可裝設有溫度監控設備,可於製程中即時監控加熱溫度。
另外,對應上述製程與模具,本發明使用之發泡材料基本可分為三種,其一是加入模具前無發泡過的狀態,其二則是進入模具前未完全發泡或微發泡的狀態,其三則是進入模具前已發泡的狀態。所謂無發泡過的狀態是指該發泡材料在導入本發明所提供的加熱製程前的混練步驟並無發泡產生;而未完全發泡或則係該發泡材料導入本發明所提供的加熱製程前的混練步驟已有發泡產生,但發泡未完全(或可稱微發泡),例如發泡劑未完全反應或添加兩種以上高低溫發泡劑,此種發泡材料可以是小顆粒的微發泡體狀態呈現;而已發泡則係該發泡材料在導入本發明所提供的加熱製程前已有發泡產生,例如以高壓流體為物理發泡劑,透過連續熔融壓出造粒/板材、高壓流體浸漬、溶解平衡、一次加熱發泡、二次加熱發泡、載壓處理等技術產生發泡材料,例如較佳的可以是透過如超臨界流體發泡形成發泡珠粒,或是發泡熱塑性聚氨酯(E-TPU),而型態較佳可為珠粒、板材、條狀、星型或其他型態。
本發明所提供的發泡成型技術適用於物理型發泡材料或化學型發泡材料,且其中可針對所選用的加熱源種類不同,而對應添加能夠導致熱量傳輸、傳導更迅速與均勻的添加劑。舉例而言,若發泡材料的加熱源選用之內部加熱源為微波時,該發泡材料中可以添加能夠產生微波共振加熱的成分,例如水或液體,如此即可提升本發明加熱發泡成型時的熱量更為均勻地傳輸,得到更優異的發泡成型效果。該發泡材料除了前述二較佳實施例所述之發泡珠粒外,也可以是常態熔融的發泡材料,也可以是已經成半發泡狀態的發泡材料,於此不限定。
經過本發明加熱方法處理後的該發泡成型體則可分為連續發泡結構與非連續發泡結構,所謂的連續發泡結構指得是由無發泡過的該發泡材料加入模具中進行發泡,所得之該發泡成型體之發泡結構連續;而所謂的非連續發泡結構則是指使用前述未完全發泡/微發泡以及已完全發泡的該發泡材料,利用本發明所提供的加熱製程完成該發泡成型體,使未完全發泡的該發泡材料能再次發泡成型或已發泡的該發泡材料相互黏合得到該發泡成型體。
<第三較佳實施例>
利用上述該模具,本發明提供同樣能達到均勻加熱效果的第三較佳實施例,其步驟包含:
將一待加熱物,例如本實施例所採用的發泡珠粒引入一模具中;
該模具依序包含前述可相互結合之該上蓋11、該中蓋14與該下蓋13,其中:該上蓋11與該下蓋13、該中蓋14與該下蓋13或該上蓋11與該中蓋14間,可同時或分別形成凹凸配合並於其中形成該容置空間,該待加熱物引入該容置空間中;
於本實施例中,該模具較佳包含有可使內部加熱源通透的部分,例如可以是該上蓋11與該中蓋14包含能使該內部加熱源通透的部分,接著對該發泡材料施予該內部加熱源一段時間後,透過該模具配件間緊密配合與熱量效率地傳導下,該待加熱物也同樣能夠被均勻加熱,可以無須如同前述施用兩種加熱源或多階段加熱步驟即可達到相同均勻加熱效果。
請接著參考圖5A~5B、圖6A~6B與圖7A~7B,其為本發明所提供的發泡方法所製成之該發泡成型體剖面SEM圖(圖5A為放大倍率50、圖5B為放大倍率100),以既有單一加熱源所製之發泡不足的發泡成型體剖面SEM圖(圖6A為放大倍率50、圖6B為放大倍率100),以及發泡過度的發泡成型體剖面SEM圖(圖7A為放大倍率50、圖7B為放大倍率100)。首先,圖5A~5B之本發明發泡成型體泡孔均勻且小,表示加熱均勻與成型性佳。反觀圖6A~6B、圖7A~7B的發泡成型體,雖然成品外表與本發明無異,但剖面內部在相同倍率下,發泡泡孔大且不均,表示潰縮越嚴重,成型不足或過度成型,主要是因為內部溫度過高而使氣體團聚所致。由此可知,利用本發明所提供的加熱方法,確實能夠達到相較於一般既有的加熱技術更為均勻與優異的發泡效果。
本發明所提供的均勻加熱方法可適用於製造微發泡、低發泡或高發泡等各式發泡產品,包含地墊、鞋墊或床墊等等,該加熱方法也可拓及於其他加熱需求上,例如食品加熱領域。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主張權利範圍,凡其它未脫離本發明所揭露的精神所完成的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括在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S1~S5:發泡成型步驟 11:上蓋 111:上蓋螺紋 13:下蓋 131:下蓋螺紋 14:中蓋 21:可伸縮部件
圖1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適用模具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適用模具的第二較佳實施例示意圖。 圖5A~5B為本發明所提供的發泡方法所製成之該發泡成型體剖面SEM圖(圖5A為放大倍率50、圖5B為放大倍率100)。 圖6A~6B為以既有單一加熱源所製之發泡不足的發泡成型體剖面SEM圖(圖6A為放大倍率50、圖6B為放大倍率100)。 圖7A~7B為以既有單一加熱源所製之發泡過度的發泡成型體剖面SEM圖(圖7A為放大倍率50、圖7B為放大倍率100)。
S1~S5:發泡成型步驟

Claims (8)

  1. 一種均勻加熱方法,其步驟包含:將一待加熱物引入一模具中,該待加熱物為一發泡材料;該模具依序包含可相互結合之一上蓋、一中蓋與一下蓋,其中:該上蓋與該下蓋、該中蓋與該下蓋或該上蓋與該中蓋間為凹凸配合並於其中形成一容置空間,該待加熱物引入該容置空間中,該模具包含一內部加熱源可通透之部分;對該待加熱物施予一第一加熱能量於特定加工時間後;進一步施予一第二加熱能量於另一特定加工時間,其中該第一加熱能量與該第二加熱能量分別為該內部加熱源與一外部加熱源,或該第一加熱能量與該第二加熱能量分別為該外部加熱源與該內部加熱源,其中:該外部加熱源為熱水加熱、蒸氣加熱、電阻加熱元件加熱、火力加熱、導電加熱、感應電磁加熱、電容介電加熱、電熱管加熱、紅外線加熱、熱風加熱、熱油加熱;及該內部加熱源為輻射加熱,包含紅外線加熱、射頻輻射加熱、微波加熱;以及待該待加熱物冷卻後得到一被加熱物成品。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均勻加熱方法,其中,施予該第一加熱能量及/或該第二加熱能量同時施加一加熱輔助能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均勻加熱方法,其中,施予該第一加熱能量及/或該第二加熱能量後分別執行一冷卻步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均勻加熱方法,其中,該發泡材料為無發泡、微發泡、已發泡狀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均勻加熱方法,其中,該模具所形成的凹凸配合關係包含螺紋旋合結構、可伸縮結構,以壓縮該容置空間中所容納該待加熱物的空間大小。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均勻加熱方法,該模具材質為塑膠、橡膠、矽膠、矽橡膠、玻璃,陶瓷、金屬或複合合金材質。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均勻加熱方法,其中,該模具進一步包含一溫度監控裝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均勻加熱方法,其中,該加熱輔助能量為高壓靜電場。
TW109129012A 2020-08-25 2020-08-25 均勻加熱方法 TWI745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9012A TWI745050B (zh) 2020-08-25 2020-08-25 均勻加熱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9012A TWI745050B (zh) 2020-08-25 2020-08-25 均勻加熱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45050B true TWI745050B (zh) 2021-11-01
TW202208147A TW202208147A (zh) 2022-03-01

Family

ID=79907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9012A TWI745050B (zh) 2020-08-25 2020-08-25 均勻加熱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45050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908093A (zh) * 2017-07-24 2019-03-01 永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樹脂光學鏡片的熱壓成型模具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908093A (zh) * 2017-07-24 2019-03-01 永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樹脂光學鏡片的熱壓成型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8147A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18538A (zh)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导电纤维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
TWI745050B (zh) 均勻加熱方法
RU2015149492A (ru) Смесь растворимого напитка
WO2021147645A1 (zh) 可伸缩模具结构以及其发泡制备方法
WO2022042115A1 (zh) 均匀加热方法
JP4838141B2 (ja) 生分解性発泡体の生成方法および装置
TWM620931U (zh) 具有均勻加熱效果的模具
JPH02233233A (ja) ラテツクス―フオームの製造方法
US20220030675A1 (en) A microwave oven cooking utensil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734353B (zh) 可伸縮模具結構的發泡製程
TW202128391A (zh) 可伸縮模具結構
KR101628111B1 (ko) 식품 포장용 종이관 용기 제작방법 및 그에 의해 제작된 종이관 용기
JP2003191264A (ja) 生分解性成形物の製造方法
TWM604269U (zh) 可伸縮模具結構
CN206644235U (zh) 一种防渗漏工艺模具及该模具制作的泡沫板和泡沫箱
TWI804765B (zh) 一種提升加熱均勻性的方法
JPS58118225A (ja) 熱可塑性樹脂発ぽう体の成形方法
TWI738163B (zh) 模製熱膨脹結構及其模製方法
CN111605117B (zh) 一种二次压模成型e-tpu材质手机保护壳工艺
WO2019134336A1 (zh) 机构件产品及其成型方法
KR20080109369A (ko) 주방용기 제조방법
JPH0622917B2 (ja) 遠赤外線放射物質を含有する合成樹脂発泡体
KR20160033669A (ko) 고강도 표피층이 형성된 압축발포 성형물 및 이의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CN117207496A (zh) 一种无纺布复合加工的冷敷定型工艺、设备及其产品
CN114434720A (zh) 一种提升加热均匀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