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2741B - 主機殼安裝架及主機殼 - Google Patents

主機殼安裝架及主機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2741B
TWI742741B TW109121736A TW109121736A TWI742741B TW I742741 B TWI742741 B TW I742741B TW 109121736 A TW109121736 A TW 109121736A TW 109121736 A TW109121736 A TW 109121736A TW I742741 B TWI742741 B TW I74274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frame
hole
frame body
rotating
ma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1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2021A (zh
Inventor
石東和
唐自勇
劉耀之
Original Assignee
新加坡商鴻運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新加坡商鴻運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新加坡商鴻運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217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4274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2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274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02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2021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種主機殼安裝架,包括安裝架本體、固定板、連接件、轉動件和旋轉件,固定板設於安裝架本體的側邊且設有抵持結構,連接件設於安裝架本體內。轉動件設於安裝架本體上,並與連接件連接,能夠帶動連接件在安裝架本體內移動,且能夠帶動安裝架本體和連接件一起移動。旋轉件設於安裝架本體的外側壁上,並與連接件連接,連接件能夠帶動旋轉件運動,以使旋轉件抵持或脫離抵持結構。還涉及一種主機殼,採用該主機殼安裝架,可使安裝架本體更穩定的移動,避免移動過程中發生傾斜,進而避免連接器在對接的過程中出現間隙,造成連接不穩定的情況。

Description

主機殼安裝架及主機殼
本申請涉及一種主機殼內的省力元件,尤其涉及一種主機殼安裝架及主機殼。
現有的大型機箱中,通常採用類似於抽屜式的固定架來固定一些機構,如擴展卡、連接器等。而在該些主機殼中,也伴隨著各種機構之間的連接,如擴展卡需要插入連接器中,或兩個連接器需要相互連接等。原先的方式是通過手柄轉動帶動設於固定架上的一個連接器移動,進而與另一個連接器連接。但是在連接的過程中,因手柄只是設在固定架的一側,在操作手柄時,會導致固定架出現傾斜,從而使得兩連接器連接後之間存在間隙,導致連接不穩定的情況發生。
有鑑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主機殼安裝架及主機殼,旨在避免出現安裝架本體發生傾斜的情況,使得兩連接器更好的連接。
提供一種主機殼安裝架,所述主機殼安裝架包括: 安裝架本體;固定板,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的側邊,且所述固定板上設有抵持結構;連接件,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轉動件,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上,並與所述連接件連接,能夠帶動所述連接件在所述安裝架本體內移動,且能夠帶動所述安裝架本體和所述連接件一起移動;旋轉件,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的側壁上,並與所述連接件連接,所述連接件能夠帶動所述旋轉件運動,以使所述旋轉件抵持或脫離所述抵持結構。
在至少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轉動件上設有第一凸伸柱,所述安裝架本體上開設有第一通孔,所述連接件上開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第二通孔之間設有預定角度,所述第一凸伸柱位於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中。
在至少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旋轉件上設有第二凸伸柱,所述安裝架本體上開設於第三通孔,所述連接件上開設於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與所述第四通孔之間設有另一預定角度,所述第二凸伸柱位於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中;當所述轉動件帶動所述連接件移動時,所述第二凸伸柱同時在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中移動,以帶動所述旋轉件轉動。
在至少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安裝架本體上設有第一限位柱,所述連接件在與所述第一限位柱對應的位置處設有第一凹槽;當所述連接件沿朝向所述第一限位柱的方向移動預設距離後,所述第一限位柱卡固於所述第一凹槽內。
在至少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安裝架本體和所述連接件之間設有相互配合的第二限位柱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柱位於所述限位孔內。
在至少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轉動件包括轉動部和與所述轉動部連接的操作部,所述轉動部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上,並與所述連接件連接,所述操作部用於帶動所述轉動部轉動。
在至少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主機殼安裝架包括兩所述旋轉件,兩所述旋轉件對稱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的外側壁上,所述安裝架本體上設有兩所述抵持結構,每一所述旋轉件與一所述抵持結構相配合。
在至少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旋轉件在與所述抵持結構相對應的位置處開設有第二凹槽,所述抵持結構抵持於所述第二凹槽的內壁上。
一種主機殼,包括箱體、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所述第一連接器設於所述箱體內,所述主機殼還包括上述中任一所述的主機殼安裝架,所述主機殼安裝架可移動的設於所述箱體內,所述第二連接器設於所述主機殼安裝架上;當所述主機殼安裝架沿朝向所述第一連接器的方向移動另一預設距離後,所述第一連接器連接所述第二連接器。
在至少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主機殼還包括彈性件,所述彈性件設於所述箱體內,並與所述第一連接器連接。
本申請提供的主機殼安裝架通過操作所述轉動件,所述轉動件在帶動所述連接件移動後,還可帶動所述連接件和所述安裝架本體一起移動,在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上的旋轉件抵持於抵持結構上後,使得所述安裝架本體更加穩定。從而避免了所述安裝架本體出現傾斜的情況,還涉及一種主機殼,該主機殼採用所述主機殼安裝架,所述主機殼內的兩連接器連接在連接後,二者之間可避免出現因安裝本體傾斜而造成的間隙。
100:主機殼
1:主機殼安裝架
10:安裝架本體
11:第一底板
111:第一通孔
112:第一限位柱
113、122、132:第二限位柱
12:第一側板
121、131:第三通孔
13:第二側板
14:蓋板
20:連接件
21:第二底板
211:第二通孔
212:第一凹槽
213、222、232:限位孔
22:第三側板
221、231:第四通孔
23:第四側板
30:轉動件
31:轉動部
311:第一凸伸柱
32:操作部
40:旋轉件
41:旋轉部
411:第二凹槽
42:第二凸伸柱
43:旋轉銷
50:固定板
51:抵持結構
2:箱體
3:第一連接器
4:第二連接器
6:固定架
61:固定螺柱
7:彈性件
8:第一上蓋
9:第二上蓋
圖1為一實施方式中主機殼安裝架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主機殼安裝架的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的主機殼安裝架的分解示意圖。
圖4所示的轉動件轉動後,連接件和旋轉件運動後的示意圖。
圖5為另一實施方式中主機殼的立體示意圖。
圖6為圖5所示的主機殼的分解示意圖。
圖7為圖5所示的主機殼的局部放大圖。
圖8為主機殼安裝架位於箱體內的俯視示意圖。
圖9為在圖8的基礎上,將部分主機殼安裝架拉出箱體的俯視示意圖。
圖10為在圖9的基礎上,第一連接器脫離第二連接器的俯視示意圖。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需要說明的是,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設於”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設置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頂”、“底”、“上”、“下”、“左”、“右”、“前”、“後”、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於本發明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發明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於限制本發明。
本申請提供一種主機殼安裝架,所述主機殼安裝架包括安裝架本體、固定板、連接件、轉動件和旋轉件。所述固定板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的側邊,且所述固定板上設有抵持結構。所述連接件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所述轉動件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上,並與所述連接件連接,能夠帶動所述連接件在所 述安裝架本體內移動,且能夠帶動所述安裝架本體和所述連接件一起移動。所述旋轉件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的側壁上,並與所述連接件連接,所述連接件能夠帶動所述旋轉件運動,以使所述旋轉件抵持或脫離所述抵持結構。
上述的主機殼安裝架通過操作所述轉動件,所述轉動件在帶動所述連接件移動後,還可帶動所述連接件和所述安裝架本體一起移動,在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上的旋轉件抵持於抵持結構上後,使得所述安裝架本體更加穩定。從而避免了所述安裝架本體出現傾斜的情況,還涉及一種主機殼,該主機殼採用所述主機殼安裝架,所述主機殼內的兩連接器連接在連接後,二者之間可避免出現因安裝本體傾斜而造成的間隙。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申請的一些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至圖3,提供一種主機殼安裝架1,所述主機殼安裝架1包括安裝架本體10、固定板50、連接件20、轉動件30和旋轉件40。所述固定板50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10的側邊,且所述固定板50上設有抵持結構51。所述連接件20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10。所述轉動件30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10上,並與所述連接件20連接,能夠帶動所述連接件20在所述安裝架本體10內移動,且能夠帶動所述安裝架本體10和所述連接件20一起移動。所述旋轉件40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10的側壁上,並與所述連接件20連接,所述連接件20能夠帶動所述旋轉件40運動,以使所述旋轉件40抵持或脫離所述抵持結構51。
請參閱圖3,所述安裝架本體10為中空的長方體結構,所述安裝架本體10包括第一底板11、第一側板12、第二側板13和蓋板14。所述第一側板12和所述第二側板13設於所述第一底板11的相對兩端,且所述第一側板12和所述第二側板13分別與所述第一底板11垂直設置,所述蓋板14設於所述第一側板12和所述第二側板13上,且與所第一底板11平行。
所述第一底板11在靠近前端部的位置處開設有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一通孔111為弧形孔,且弧形孔的弧形邊緣有預定的長度,即表明所述第一通孔111有預設距離。所述第一底板11上還設有第一限位柱112和第二限位 柱113,所述第一限位柱112靠近所述第一底板11前端的邊緣位置處,所述第二限位柱113設於所述第一限位柱112的周側。
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底板11上設於三個所述第二限位柱113,三個所述第二限位柱113設於所述第一限位柱112的周側。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111的形狀不限於此。所述第二限位柱113的數量不限於此,所述第二限位柱113的設置位置也可進行替換。
請參閱圖3,所述第一側板12上開設有第三通孔121,所述第二側板13在與所述第一側板12上的第三通孔121相對應的位置處也開設有第三通孔131。所述第三通孔為弧形孔,且弧形孔的弧形邊緣也設有預定的長度,與所述第一通孔111相同,即所述第三通孔也有預設距離。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側板12和所述第二側板13上的第三通孔的形狀不限於此。所述第一側板12和所述第三側板22上的第三通孔的位置也可不對應。
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側板12上也設有第二限位柱122,所述第二側板13在相對應的位置處也設有第二限位柱132,所述第二限位柱122、132對所述連接件20起到導向的作用,使得所述連接件20能夠平穩地移動。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側板12上的第二限位柱122和所述第二側板13上的第二限位柱132無需相對應。
所述安裝架本體10還包括兩封板(圖未標示),所述封板垂直設於所述第一底板11上,且分別與所述第一側板12和所述第二側板13連接,從而形成一中空的長方體形結構。
請參閱圖3,所述連接件20大致呈U形結構,且所述連接件20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10的內部,所述連接件20包括第二底板21、第三側板22和第四側板23。所述第二底板21貼附於所述第一底板11上,所述第三側板22和所述第四側板23設於所述第二底板21的相對兩側,且所述第三側板22和所 述第四側板23分別與所述第二底板21垂直設置。進一步的,所述第三側板22貼附於所述第一側板12上,所述第四側板23貼附於所述第二側板13上。
所述第二底板21在與所述第一通孔111相對應的位置處開設有第二通孔211,所述第二通孔211為長圓孔且沿左右方向設置。所述第二底板21在前端的邊緣處開設有第一凹槽212,所述第一凹槽212與所述第一限位柱112相對應。當所述連接件20在所述安裝架本體10中朝所述第一限位柱112移動時,所述第二限位柱113卡固於所述限位孔213內,以止檔所述連接件20。所述第二底板21上還開設有限位孔213,所述限位孔213為長圓孔且沿前後方向設置。所述第二限位柱113位於所述限位孔213內,使所述連接件20平穩移動。
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底板21上的限位孔213的數量與所述第一底板11上第二限位柱113的數量相同。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底板21上限位孔213的數量可隨所述第二限位柱113的數量變化。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柱113也可設於所述第二底板21上,所述限位孔213可開設於所述第一底板11上,同樣可起到利用所述第二限位柱113和所述限位孔213之間的配合來起到限制所述連接件20的作用。
所述第三側板22在與所述第三通孔121相對應的位置處開設有第四通孔221,所述第四通孔221為長圓孔且沿上下方向設置。所述第三側板22上還設有限位孔222,所述限位孔222為長圓孔且沿前後方向設置。所述第二限位柱122位於所述限位孔內,用於限制所述連接件20。
所述第四側板23在與所述第三通孔131相對應的位置處開設有第四通孔231,所述第四通孔231為長圓孔且沿上下方向設置。所述第四側板23上還設有限位孔232,所述限位孔232為長圓孔且沿前後方向設置。所述第二限位柱132位於所述限位孔232內,用於限制所述連接件20。
可以理解的是,若所述第一底板11上的第二限位柱113和所述第二底板21上的限位孔213配合後,足以用於使所述連接件20穩定地移動時,所述第三側板22和所述第四側板23上的限位孔222、232可以取消設置,相應的所述第一側板12和所述第二側板13上的第二限位柱122、132可對應取消。
請參閱圖3,所述轉動件30設於所述第一底板11背離所述第二底板21的一側,所述第一限位柱112將所述轉動件30固定於所述第一底板11上。進一步的,所述轉動件30可相對於所述安裝架本體10發生轉動,並以所述第一限位柱112為圓形。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轉動件30包括轉動部31和操作部32,所述操作部32設於所述轉動部31上。所述轉動部31與所述第一底板11連接,通過拉動所述操作部32,可使得所述轉動部31相對於所述安裝架本體10發生轉動。
所述轉動部31上設有第一凸伸柱311,所述第一凸伸柱311位於所述第一通孔111和所述第二通孔211中。當拉動所述操作部32時,所述操作部32帶動所述轉動部31轉動,所述轉動部31則帶動所述第一凸伸柱311在所述第一通孔111和所述第二通孔211中移動。根據所述第一凸伸部運動的方向,可將其分解為沿前後方向和左右方向的運動,從而可帶動所述連接件20在所述安裝架本體10中移動,且從所述第二通孔211的一端移動至另一端。
在一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轉動部31為連接片,所述操作部32為手柄。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轉動部31還可替換為轉動桿或連接板,所述操作部32還可替換為手把或替他能夠帶動所述轉動部31運動的結構。
所述轉動件30在帶動所述連接件20在所述安裝架本體10中移動預設距離後,所述第二限位柱113、122、132抵持於所述連接件20上。再繼續轉動所述轉動件30時,所述轉動件30能夠帶動所述安裝架本體10和所述連接件20一起移動。
請參閱圖3,所述旋轉件40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10的側壁上,進一步的,所述旋轉件40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10的外側壁上。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主機殼安裝架1包括兩所述旋轉件40,兩所述旋轉件40分別設於所述第一側板12和第二側板13的端部位置處。所述旋轉件40包括旋轉部41和第二凸伸柱42,所述第二凸伸柱42設於所述旋轉部41上,且所述第二凸伸柱42位於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中。當所述連接件20在所述安裝架本體10中移動時, 所述第二凸伸柱42在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中移動,從而帶動所述旋轉件40轉動。
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旋轉件40還包括旋轉銷43,所述旋轉部41通過所述旋轉銷43固定於所述第一側板12和所述第二側板13上。所述旋轉部41在轉動的過程中,以所述旋轉銷43為中心進行旋轉。
所述旋轉部41在下端位置處開設有第二凹槽411,所述第二凹槽411大致呈U形,所述旋轉部41轉動時,所述第二凹槽411的內壁抵持於所述抵持結構51上或從所述抵持結構51上脫離。
請再參閱圖3,所述固定板50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10的側邊,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主機殼安裝架1包括兩所述固定板50,兩所述固定板50分別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10的左右兩側。進一步的,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50的長度與所述安裝架本體10的長度大致相同。
每一所述固定板50的下端位置處設有所述抵持結構51,所述抵持結構51的設置位置與所述第二凹槽411相對應,以使得兩所述旋轉件40上的第二凹槽411分別有一所述抵持結構51可以抵持。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抵持結構51為抵持柱。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抵持結構51還可替換為卡扣、卡勾或其他可起到等同功效或作用的結構。
請結合圖3,所述轉動件30還未轉動前,所述第一限位柱112還未卡固於所述連接件20的第一凹槽212內,所述第一凸柱311位於所述第二通孔211的左端,所述第二限位柱113、122、132位於所述限位孔213、222、232的前端,所述第二凹槽411的內壁的後端抵持於所述抵持結構51上。
請參閱圖3至圖5,在拉動所述操作部32,使得所述轉動件30沿逆時針轉動,所述轉動件30先轉動預定角度後,所述轉動件30帶動所述連接件20在所述安裝架本體10內朝所述安裝架本體10的前端移動。此時,所述第一限位柱112卡固於所述第一凹槽212內,所述第一凸伸柱311從所述第二通孔211的右端移動至左端,所述第二凸伸柱42從所述第四通孔的下端移動至上端,第二限位柱113、122、132從所述限位孔213、222、232的前端移動至後端,所 述連接件20帶動所述旋轉件40轉動,所述第二凹槽411的內壁的前端抵持於所述抵持結構51上。
再繼續使所述轉動件30沿逆時針轉動,因所述第二限位柱113、122、132無法再相對於所述限位孔213、222、232移動,所述第一凸伸柱311在帶動所述連接件20移動的過程中,所述安裝架本體10也隨著所述連接件20一起移動。同時,所述連接件20帶動所述旋轉件40轉動,所述旋轉件40因抵持於所述抵持結構51上,使得所述安裝架本體10在移動的過程中,兩端更加平穩。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轉動件30的轉動方向可調整為沿順時針方向,也可達到上述的運動的效果。
請參閱圖6和圖7,在另一實施方式中,還提供一種主機殼100,所述主機殼100包括箱體2、第一連接器3和第二連接器4,所述主機殼100還包括上述任一實施例中的主機殼安裝架1,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實施例具有的效果,在此,不再對所述主機殼安裝架1進行贅述。所述主機殼安裝架1可移動的設於所述箱體2內,所述第一連接器3設於所述箱體2內,所述第二連接器4設於所述主機殼安裝架1上。
當所述主機殼安裝架1沿朝向所述第一連接器3的方向移動另一預設距離後,所述第一連接器3連接所述第二連接器4。
請參閱圖6和圖7,所述箱體2為一中空的且無上蓋的長方體,所述第一連接器3設於所述箱體2的後端,所述第二連接器4設於所述主機殼安裝架1的後端。
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箱體2內可收容多個所述主機殼安裝架1,相應的,所述箱體2內可設置多個所述第一連接器3與設於所述主機殼安裝架1上的第二連接器4連接。所述固定板50固定於所述箱體2內,相鄰兩所述主機殼安裝架1可共用同一所述固定板50,從而節省了主機殼整體的成本。
請參閱圖6和圖7,所述主機殼還包括固定架6、彈性件7、第一上蓋8和第二上蓋9。所述固定架6設於所述箱體2內,所述第一連接器3設於 所述固定架6上。所述彈性件7設於所述固定架6背離所述主機殼安裝架1的一側,且部分所述固定架6與所述彈性件7連接。所述第一上蓋8和所述第二上蓋9分別可拆卸地蓋合於所述箱體2上,從而將所述箱體2的上端覆蓋。所述第一上蓋8的面積大於所述第二上蓋9的面積,且所述第二上蓋9位於所述第一連接器3和所述第二連接器4的上端,若需要替換或維修所述第一連接器3或所述第二連接器4時,僅拆卸所述第二上蓋9即可。
所述請參閱圖7,所述固定架6通過固定螺柱61固定於所述箱體2內,所述固定螺柱61設於所述固定孔位置處,所述固定孔沿前後方向的距離大於所述固定螺柱61的直徑,使得所述第一連接器3和所述第二連接器4在對接的過程中,所述固定架6能夠有一定的緩衝距離。避免在對接的過程中,所述第一連接器3受到所述第二連接器4較大的插接力時,所述固定架6出現斷裂的情況。進一步的,所述固定螺柱61與固定架6沿上下方向之間也留有間隙,同樣是對所述固定架6起到一個緩衝的作用。
所述彈性件7大致呈L形,部分所述固定架6與所述彈性件7連接,所述彈性件7可提供所述固定架6支撐力,以應對所述第二連接器4插接於所述第一連接器3的過程中所受到的插接力。所述彈性件7對所述固定架6起到保護的作用。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彈性件7為彈片。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彈性件7還可替換為彈性支架或其他具有等同功用或效果的結構。
以下將介紹所述第一連接器3和所述第二連接器4的脫離及對接的過程。
請參閱圖8,當所述主機殼安裝架1位於所述箱體2內部時,所述第一連接器3和所述第二連接器4是對接好且二者之間沒有間隙。若操作所述主機殼安裝架1在所述箱體2中移動時:
請參閱9和圖10,並結合圖4中所述連接件20和所述旋轉件40的運動情況。當拉動所述操作部32,使所述轉動件30沿逆時針轉動,所述轉動件30可帶動所述連接件20朝遠離所述第一連接器3的方向移動。
再繼續操作所述轉動件30,所述轉動件30可帶動所述連接件20和所述主機殼安裝架1同時朝遠離所述第一連接器3的方向移動。此時,所述第二連接器4部分脫離所述第一連接器3。
若繼續朝遠離所述第一連接器3的方向拉動所述安裝架本體10,所述抵持結構51將不再抵持所述旋轉件40,所述安裝架本體10帶動所述連接件20、所述轉動件30、所述旋轉件40及所述第二連接器4在所述箱體2內移動,並可移動出所述箱體2外。
請再結合圖8至圖10,若要將所述第一連接器3和所述第二連接器4進行對接。
先朝所述第一連接器3的方向推動所述主機殼安裝架1,至所述第二凹槽411的內壁的前側接觸所述抵持結構51後,部分所述第二連接器4對接所述第一連接器3。
沿順時針轉動所述轉動件30,所述第一限位柱112不再卡固於所述第一凹槽212內,所述第一凸伸柱311從所述第二通孔211的左端移動至右端,所述第二凸伸柱42從所述第四通孔的上端移動至下端,所述第二限位柱113、122、132從所述限位孔213、222、232的後端移動至前端,所述連接件20帶動所述旋轉件40轉動,所述第二凹槽411的內壁的後端抵持於所述抵持結構51上。
再繼續使所述轉動件30沿順時針轉動,因所述第二限位柱113、122、132無法再相對於所述限位孔213、222、232移動,所述第一凸伸柱311在帶動所述連接件20移動的過程中,所述安裝架本體10也隨著所述連接件20一起移動。同時,所述連接件20帶動所述旋轉件40轉動,所述旋轉件40因抵持於所述抵持結構51上,使得所述安裝架本體10在移動的過程中,所述抵持結構51所提供的力均勻的分佈在所述安裝架本體10的兩側,使得所述安裝架本體10穩定的移動。所述第二連接器4穩定的插接於所述第一連接器3上。
綜上所述,本申請提供的主機殼安裝架1及主機殼,通過所述轉動件30帶動所述連接件20和所述安裝架本體10移動,使所述安裝架本體10 在受到外部提供的力時,其兩端所受到的力相同。進而使得在主機殼中採用所述主機殼安裝架1時,所述安裝架本體10在帶動所述第二連接器4移動的過程中,第二連接器4的受力及方向均較為穩定,從而在連接至所述第一連接器3上時,二者之間沒有間隙。該主機殼安裝架1結構簡單,方便使用,可有效避免所述第一連接器3和所述第二連接在對接的過程中出現偏移的情況。可以連接的是,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如在對接擴展卡和連接器時也可採用本申請所提供的主機殼安裝架1。
另外,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方式僅是用來說明本發明,而並非用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只要在本發明的實質精神範圍之內,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適當改變和變化都落在本發明要求保護的範圍之內。
10:安裝架本體
11:第一底板
111:第一通孔
112:第一限位柱
113、122:第二限位柱
12:第一側板
121、131:第三通孔
13:第二側板
14:蓋板
20:連接件
21:第二底板
211:第二通孔
212:第一凹槽
213、222、232:限位孔
22:第三側板
221、231:第四通孔
23:第四側板
30:轉動件
31:轉動部
311:第一凸伸柱
32:操作部
40:旋轉件
41:旋轉部
411:第二凹槽
42:第二凸伸柱
43:旋轉銷
50:固定板
51:抵持結構

Claims (10)

  1. 一種主機殼安裝架,其中,所述主機殼安裝架包括:安裝架本體;兩固定板,分別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的兩側邊,且所述固定板上設有抵持結構;連接件,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轉動件,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上,並與所述連接件連接,能夠帶動所述連接件在所述安裝架本體內移動,且能夠帶動所述安裝架本體和所述連接件一起移動;兩旋轉件,分別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的兩側壁上,並與所述連接件連接,所述連接件能夠帶動所述旋轉件運動,以使所述旋轉件抵持或脫離所述抵持結構。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主機殼安裝架,其中,所述轉動件上設有第一凸伸柱,所述安裝架本體上開設有第一通孔,所述連接件上開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第二通孔之間設有預定角度,所述第一凸伸柱位於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中。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主機殼安裝架,其中,所述旋轉件上設有第二凸伸柱,所述安裝架本體上開設於第三通孔,所述連接件上開設於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與所述第四通孔之間設有另一預定角度,所述第二凸伸柱位於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中;當所述轉動件帶動所述連接件移動時,所述第二凸伸柱同時在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中移動,以帶動所述旋轉件轉動。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主機殼安裝架,其中,所述安裝架本體上設有第一限位柱,所述連接件在與所述第一限位柱對應的位置處設有第一凹槽;當所述連接件沿朝向所述第一限位柱的方向移動預設距離後,所述第一限位柱卡固於所述第一凹槽內。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主機殼安裝架,其中,所述安裝架本體和所述連接件之間設有相互配合的第二限位柱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柱位於所述限位孔內。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主機殼安裝架,其中,所述轉動件包括轉動部和與所述轉動部連接的操作部,所述轉動部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上,並與所述連接件連接,所述操作部用於帶動所述轉動部轉動。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主機殼安裝架,其中,所述主機殼安裝架包括兩所述旋轉件,兩所述旋轉件對稱設於所述安裝架本體的外側壁上,所述主機殼安裝架包括兩所述固定板,每一所述固定板上設有所述抵持結構,每一所述旋轉件與一所述抵持結構相配合。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主機殼安裝架,其中,所述旋轉件在與所述抵持結構相對應的位置處開設有第二凹槽,所述抵持結構抵持於所述第二凹槽的內壁上。
  9. 一種主機殼,包括箱體、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所述第一連接器設於所述箱體內,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機殼還包括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主機殼安裝架,所述主機殼安裝架可移動的設於所述箱體內,所述第二連接器設於所述主機殼安裝架上;當所述主機殼安裝架沿朝向所述第一連接器的方向移動另一預設距離後,所述第一連接器連接所述第二連接器。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主機殼,其中,所述主機殼還包括彈性件,所述彈性件設於所述箱體內,並與所述第一連接器連接。
TW109121736A 2020-06-24 2020-06-24 主機殼安裝架及主機殼 TWI7427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1736A TWI742741B (zh) 2020-06-24 2020-06-24 主機殼安裝架及主機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1736A TWI742741B (zh) 2020-06-24 2020-06-24 主機殼安裝架及主機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42741B true TWI742741B (zh) 2021-10-11
TW202202021A TW202202021A (zh) 2022-01-01

Family

ID=80782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1736A TWI742741B (zh) 2020-06-24 2020-06-24 主機殼安裝架及主機殼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4274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49424B1 (en) * 2002-02-28 2003-04-15 Garmin Ltd. Electronic equipment module mou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WI369935B (en) * 2009-10-22 2012-08-01 Inventec Corp Remov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TWM483460U (zh) * 2014-02-27 2014-08-01 Aic Inc 電子周邊裝置的熱插拔結構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49424B1 (en) * 2002-02-28 2003-04-15 Garmin Ltd. Electronic equipment module mou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WI369935B (en) * 2009-10-22 2012-08-01 Inventec Corp Remov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TWM483460U (zh) * 2014-02-27 2014-08-01 Aic Inc 電子周邊裝置的熱插拔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2021A (zh) 2022-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42281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storage device
TWI469724B (zh) 用於電子卡之基於軌道的支撐系統
JPH0140519B2 (zh)
JP2010250699A (ja) ドッキング装置
JP2004165657A (ja) 基板用カセット
WO2018018869A1 (zh) It设备支架、机箱及服务器
JP2003084868A (ja) スイッチ/ラッチ機構
TW201626876A (zh) 伺服器
JP2009283937A (ja) ガイドレールのインターロッキング装置
JP5953431B2 (ja) ブレードサーバ・スライドイン・モジュール用の装置
KR20040080890A (ko) 라킹 시스템을 구비한 모듈형 컴퓨터
US6946602B1 (en) Quadrifold housing assembly for electronics
WO2022111656A1 (zh) 可拆卸的电子设备
TWI742741B (zh) 主機殼安裝架及主機殼
US7518855B2 (e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detachable base support
CN107872939B (zh) 用于机架的滑轨安装配件总成
JP6738029B1 (ja) 電子機器システムおよび支持装置
CN113840486B (zh) 机箱安装架及机箱
JP2003077585A (ja)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TW202032314A (zh) 插拔組件
CN214822173U (zh) 智慧黑板
KR101488584B1 (ko) 액정 패널 적재 카세트
US20200194744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9237676A1 (zh) 交互智能平板及其边框组件
TWI754353B (zh) 資料存儲裝置固定結構及機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