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0036B - 有機發光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機發光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40036B TWI740036B TW107115103A TW107115103A TWI740036B TW I740036 B TWI740036 B TW I740036B TW 107115103 A TW107115103 A TW 107115103A TW 107115103 A TW107115103 A TW 107115103A TW I740036 B TWI740036 B TW I740036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is
- diyl
- injection layer
- electron injection
- organic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有機發光裝置,以及關於一種製造有機發光裝置之方法。
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裝置具有高亮度、輕薄、以及無視角差等特性,因而為極具潛力的新一代顯示器。一般而言,有機發光二極體裝置包括陽極、電洞注入層、電洞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電子注入層、以及陰極。當有機發光二極體裝置導通電壓時,電洞將自陽極注入,並通過電洞注入層和電洞傳輸層後進入發光層。電子則自陰極注入,並通過電子注入層和電子傳輸層後進入發光層。因此,電子和電洞於發光層中複合(recombination)產生激子(exciton)。激子再通過發光機制鬆弛而發射光。
然而,電子和電洞在裝置中傳導時,容易受到各層間的能障差異及界面的影響,造成大量的載子堆積於各層之間的界面,進而產生耗損和複合率下降,降低了裝置的 壽命。解決此問題的方法之一係將電子與電洞傳輸材料導入發光層,以單層(發光層)取代傳統之三層(電洞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結構。如此,除了可以簡化裝置的製造製程外,還可避免因載子堆積而導致能量耗損之問題,進而提升裝置的壽命。
傳統上,鹼金屬氟化物(例如LiF、NaF或CsF等)經常被用作電子注入層之材料。然而,在前述之單層結構裝置中,發光層與電子注入層之間不具有電子傳輸層。因此,鹼金屬氟化物中的鹼金屬離子容易擴散至發光層內,進而與發光層內之活性物質產生不利反應而影響裝置的壽命。
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方式,顯然仍存在不便與缺陷,而有待改進。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相關領域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仍未發展出適當的解決方案。
本發明之一態樣係提供一種有機發光裝置,包括一第一電極、一發光層、一電子注入層、以及一第二電極。發光層設置於第一電極之上。電子注入層設置於發光層之上,電子注入層包括(a)包括式(I)或式(II)之結構之一有機銨鹽;或
其中R1、R2、R3、R4、以及R5係烷基,X-係一價陰離子,環A係雜芳基,n係3到12之整數,m係1到4之整數,*表示連接鍵。第二電極設置於電子注入層之上。
在本發明某些實施方式中,X-係碘陰離子、溴陰離子或氯陰離子。
在本發明某些實施方式中,環A係吡咯基、咪唑基、吡啶基或嘧啶基。
在本發明某些實施方式中,有機銨鹽或有機化合物之分子量為100至1000。
在本發明某些實施方式中,有機銨鹽係選自由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銨、(11-巰基十一烷基)三甲基溴化銨、(E)-1,1'-((2,2'-二氧代-[3,3'-雙吲哚乙烯基]-1,1'-二基)雙(己烷-6,1-二基))雙(吡啶-1-鎓)溴化物、(E)-1,1'-((2,2'-二氧代-6,6'-二苯基-[3,3'-雙吲哚乙烯基]-1,1'-二基)雙(己烷-6,1-二基))雙(吡啶-1-鎓)溴化物、以及(E)-1,1'-((2,2'-二氧代-6,6'-二(噻吩-2-基)-[3,3'-雙 吲哚乙烯基]-1,1'-二基)雙(己烷-6,1-二基))雙(吡啶-1-鎓)溴化物所組成之群組。
在本發明某些實施方式中,有機化合物係選自由(E)-3,3'-((2,2'-二氧代-[3,3'-雙吲哚乙烯基]-1,1'-二基)雙(己烷-6,1-二基))雙(二甲基銨二基))雙(丙烷-1-磺酸酯)、(E)-(6,6'-二苯基-[3,3'-雙吲哚乙烯基]-1,1'-二基)-雙(己烷-6,1-二基))雙(二甲基銨二基))雙(丙烷-1-磺酸酯)、(E)-3,3'-(((2,2'-二氧代-6,6'-二(噻吩-2-基)-[3,3'-雙吲哚乙烯基]-1,1'-二基)雙(己烷-6,1-二基))雙(二甲基銨二基))雙(丙烷-1-磺酸酯)、3-(二甲基(3-磺丙基)銨基)丙烷-1-磺酸酯、以及4-(二甲基(4-磺丁基)銨基)丁烷-1-磺酸酯所組成之群組。
在本發明某些實施方式中,電子注入層之厚度為5至20奈米。
在本發明某些實施方式中,有機發光裝置進一步包括一電洞注入層,其設置於第一電極與發光層之間。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提供一種製造有機發光裝置之方法,包括(i)提供一第一電極;(ii)形成一發光層於第一電極之上;(iii)形成一電子注入層於發光層之上,其中電子注入層包括:
其中R1、R2、R3、R4、以及R5係烷基,X-係一價陰離子,環A係雜芳基,n係3到12之整數,m係1到4之整數,*表示連接鍵;以及(iv)形成一第二電極於電子注入層之上。
在本發明某些實施方式中,在步驟(iii)中,是經由執行一旋轉塗佈製程、一刮刀塗佈製程或一刮刀旋轉塗佈製程以形成電子注入層。
以下將以實施方式對上述之說明作詳細的描述,並對本發明之技術方案提供更進一步的解釋。
100‧‧‧有機發光二極體裝置
110‧‧‧陽極
120‧‧‧電洞注入層
130‧‧‧電洞傳輸層
140‧‧‧發光層
150‧‧‧電子傳輸層
160‧‧‧電子注入層
170‧‧‧陰極
第1圖為傳統之有機發光二極體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有機發光二極體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第3圖為實施例和比較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裝置之電流-電壓關係圖。
為了使本揭示內容的敘述更加詳盡與完備,下文針對了本發明的實施態樣與具體實施例提出了說明性的描述;但這並非實施或運用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唯一形式。以下所揭露的各實施例,在有益的情形下可相互組合或取代,也可在一實施例中附加其他的實施例,而無須進一步的記載或說明。在以下描述中,將詳細敘述許多特定細節以使讀者能夠充分理解以下的實施例。然而,可在無此等特定細節之情況下實踐本發明之實施例。
茲將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詳細說明如下,但本發明並非局限在實施例範圍。
第1圖繪示傳統之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裝置100的立體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傳統之有機發光二極體裝置100包括一陽極110、設置於陽極110上之一電洞注入層120、設置於電洞注入層120上之一電洞傳輸層130、設置於電洞傳輸層130上之一發光層140、設置於發光層140上之一電子傳輸層150、設置於電子傳輸層150上之一電子注入層160、以及設置於電子注入層160上之一陰極170。然而,如前所述,電子和電洞在裝置中傳導時,容易受到各層間的能障差異及界面的影響,進而產生耗損、降低裝置壽命等問題。因此, 減少裝置中的層數可以避免上述問題,進而提升裝置的壽命。
第2圖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有機發光二極體裝置100的立體示意圖。有機發光二極體裝置100包括一陽極110、設置於陽極110上之一電洞注入層120、設置於電洞注入層120上之一電洞傳輸層130、設置於電洞傳輸層130上之一發光層140、設置於發光層140上之一電子注入層160、以及設置於電子注入層160上之一陰極170。
然而,如前所述,在裝置不具有電子傳輸層的情況下,傳統上常作為電子注入層160之鹼金屬氟化物中的鹼金屬離子容易擴散至發光層140內,進而與發光層140內之活性物質產生不利反應而影響裝置的壽命。本發明人透過研究發現,將特定有機材料用作電子注入層160的材料,可解決上述之問題。具體而言,本揭示內容之電子注入層160包括(a)包括式(I)或式(II)之結構之一有機銨鹽;或
其中R1、R2、R3、R4、以及R5係烷基,X-係一價陰離子,環A係雜芳基,n係3到12之整數,m係1到4之整數,*表示連接鍵。在一些實施例中,R1、R2、R3、R4、以及R5係甲基、乙基或丙基。在一些實施例中,X-係碘陰離子、溴陰離子或氯陰離子。在一些實施例中,環A係吡咯基、咪唑基、吡啶基或嘧啶基。在一些實施例中,n係4、6、8或10。在一些實施例中,m係2或3。
在一些實施例中,有機銨鹽或有機化合物之分子量為100至1000,例如為150、200、300、500、700、800或900。須說明的是,當有機銨鹽或有機化合物之分子量小於100時,有機銨鹽或有機化合物可能會擴散至陰極170,並與陰極170之材料產生不利反應而影響裝置的壽命。但當有機銨鹽或有機化合物之分子量大於1000時,則不易純化,造成較高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式(I)或式(II)之結構中的鎓陽 離子(即或)與一價陰離子(即X-)之間具 有特定範圍之偶極矩,使得包括有機銨鹽之電子注入層160可降低陰極170與發光層140之間的能障,從而電子可順利進入發光層140。類似地,式(III)之結構中的鎓陽離子基與 磺酸陰離子基之間(即)亦具有特定範圍之偶 極矩,因此包括有機化合物之電子注入層160可達到相同之功效。
另外,傳統上係利用熱蒸鍍製程來形成以鹼金屬氟化物作為材料之電子注入層160。然而,藉由熱蒸鍍製程所形成之電子注入層160的厚度需控制在0.3奈米至0.8奈米之間。因為當厚度小於0.3奈米時,會有島狀成膜的情況,使得裝置在導通電壓時,發光區域有不均勻的現象。而當厚度大於0.8奈米時,將導致發射光的波長轉移。但本揭示內容之電子注入層160的材料所包括的式(I)、式(II)或式 (III)之結構中,具有直碳鏈部分(即),可讓有機銨 鹽或有機化合物針對諸如甲醇之溶劑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因此,可藉由諸如旋轉塗佈、刮刀塗佈或刮刀旋轉塗佈等之液態製程來形成電子注入層160。據此,本揭示內容之電子注入層160的厚度範圍可為5奈米至20奈米之間,例如為6奈米、8奈米、10奈米、12奈米、14奈米、16奈米或18奈米。當電子注入層160的厚度在此範圍內時,電子注入層160具有良好的電子注入能力,且驅動電壓無實質的增加。詳細而言,當電子注入層160的厚度小於5奈米時,若進行大面積的塗佈,容易產生膜厚不均勻的現象。當電子注入層160的厚度大於20奈米時,則會導致發射光的亮度降低。換言之,傳統上以鹼金屬氟化物作為材料,並藉由熱蒸鍍製程所形成 的電子注入層160的厚度範圍較窄,而改以本揭示內容之有機銨鹽或有機化合物為材料,並藉由液態製程所形成的電子注入層160的厚度範圍則較寬。因此,在形成電子注入層160時,較容易地控制厚度於限定範圍內,從而改善裝置的製造良率。另外,傳統上,利用熱蒸鍍製程來形成電子注入層160,常有蒸鍍材料附著於蒸鍍室內壁之情況,造成材料之浪費。藉由改以液態製程可避免材料之浪費,從而節省裝置的製造成本。
在一些實施例中,有機銨鹽係選自由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銨(Dodec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DTAB)、(11-巰基十一烷基)三甲基溴化銨((11-mercaptoundec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MUTAB)、(E)-1,1'-((2,2'-二氧代-[3,3'-雙吲哚乙烯基]-1,1'-二基)雙(己烷-6,1-二基))雙(吡啶-1-鎓)溴化物((E)-1,1’-((2,2’-Dioxo-[3,3’-biindolinylidene]-1,1’-diyl)bis(hexane-6,1-diyl))bis(pyridin-1-ium)bromide,IID-PyBr)、(E)-1,1'-((2,2'-二氧代-6,6'-二苯基-[3,3'-雙吲哚乙烯基]-1,1'-二基)雙(己烷-6,1-二基))雙(吡啶-1-鎓)溴化物((E)-1,1’-((2,2’-Dioxo-6,6’-diphenyl-[3,3’-biindolinylidene]-1,1’-diyl)bis(hexane-6,1-diyl))bis(pyridin-1-ium)bromide,IIDPh-PyBr)、以及 (E)-1,1'-((2,2'-二氧代-6,6'-二(噻吩-2-基)-[3,3'-雙吲哚乙烯基]-1,1'-二基)雙(己烷-6,1-二基))雙(吡啶-1-鎓)溴化物((E)-1,1’-((2,2’-Dioxo-6,6’-di(thiophen-2-yl)-[3,3’-biindolinylidene]-1,1’-diyl)bis(hexane-6,1-diyl))bis(pyridin-1-ium)bromide,IIDTH-PyBr)所組成之群組。
在一些實施例中,有機化合物係選自由(E)-3,3'-((2,2'-二氧代-[3,3'-雙吲哚乙烯基]-1,1'-二基)雙(己烷-6,1-二基))雙(二甲基銨二基))雙(丙烷-1-磺酸酯)((E)-3,3’-(((2,2’-Dioxo-[3,3’-biindolinylidene]-1,1’-diyl)bis(hexane-6,1-diyl))bis(dimethylammoniumdiyl))bis(propane-1-sulfonate),IID-NSB)、(E)-(6,6'-二苯基-[3,3'-雙吲哚乙烯基]-1,1'-二基)-雙(己烷-6,1-二基))雙(二甲基銨二基))雙(丙烷-1-磺酸酯)((E)-(6,6’-Diphenyl-[3,3’-biindolinylidene]-1,1’-diyl)-bis(hexane-6,1-diyl))bis(dimethylammoniumdiyl))bis(propane-1-sulfonate),IIDPh-NSB)、(E)-3,3'-(((2,2'-二氧代-6,6'-二(噻吩-2-基)-[3,3'-雙吲哚乙烯基]-1,1'-二基)雙(己烷-6,1-二基))雙(二甲基銨二基))雙(丙烷-1-磺酸酯)((E)-3,3’-(((2,2’-Dioxo-6,6’-di(thiophen-2-yl)-[3,3’-biindolinylidene]-1,1’-diyl)bis(hexane-6,1-diyl))b is-(dimethylammoniumdiyl))bis(propane-1-sulfonate),IIDTh-NSB)、3-(二甲基(3-磺丙基)銨基)丙烷-1-磺酸酯(3-(dimethyl(3-sulfopropyl)ammonio)propane-1-sulfonate,DSAPS)、以及4-(二甲基(4-磺丁基)銨基)丁烷-1-磺酸酯(4-(dimethyl(4-sulfobutyl)ammonio)butane-1-sulfonate,DSABS)所組成之群組。
一般而言,作為本揭示內容之陽極110係形成於一基板(未繪示)上,此基板可為任何習知的可用於有機發光二極體裝置之基板,例如為玻璃基板或其他可撓性基板。作為本揭示內容之陽極110的形成方式,可藉由電子束蒸發、物理氣相沉積或濺射沉積技術,沈積諸如氧化銦錫(ITO)之高功函數材料於基板上以形成陽極110。
作為本揭示內容之電洞注入層120的形成方式,可藉由刮刀塗佈製程,塗佈用於形成電洞注入層120之材料於陽極110上以形成電洞注入層120。刮刀塗佈條件可根據用於形成電洞注入層120之材料和所欲形成之結構而變化。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洞注入層120之材料可為N,N'-二苯基-N,N'-雙[4-(苯基-間甲苯基-胺基)-苯基]-聯苯-4,4'-二胺(DNTPD)、聚苯胺/樟腦磺酸(Pani/CSA) 或聚(3,4-伸乙基二氧噻吩)/聚(4-苯乙烯磺酸酯)(PEDOT/PSS),但不以此為限。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洞注入層120的厚度為80奈米至100奈米,例如為85奈米、90奈米或95奈米。當電洞注入層120的厚度在此範圍內時,電洞注入層120具有良好的電洞注入能力,且驅動電壓無實質的增加。
作為本揭示內容之電洞傳輸層130的形成方式,可藉由刮刀塗佈製程,塗佈用於形成電洞傳輸層130之材料於電洞注入層120上以形成電洞傳輸層130。刮刀塗佈條件可根據用於形成電洞傳輸層130之材料和所欲形成之結構而變化。應理解的是,藉由電洞傳輸層130之設置,可使有機發光二極體裝置的啟動電壓下降,並且可大幅提高發光層140的成膜均勻性,從而增加發光效率。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洞傳輸層130之材料可為聚(9,9-二辛基茀-共-N-(4-丁基苯基)二苯基胺)(Poly(9,9-dioctylfluorenyl-2,7-diyl)-co-(4,4'-(N-(4-sec-butylphenyl)diphenylamine),TFB)、參(4-咔唑基-9-基苯基)胺(Tris(4-carbazoyl-9-ylphenyl)amine,TCTA)、二-[4-(N,N-二-對-甲苯基胺基)苯基]環己烷(Di-[4-(N,N-di-p-tolyl-amino)-phenyl]cyclohexane,TAPC)、4,4'-雙(咔唑-9-基)聯苯(4,4'-Bis(carbazol-9-yl)biphenyl,CBP)、雙[3,5-二(9H-咔唑-9-基)苯基]二苯基矽烷 (Bis[3,5-di(9H-carbazol-9-yl)phenyl]diphenylsilane,SimCP2)、9,9-二(4,4'-雙(3,6-二-第三丁基咔唑)苯基-9H-芴(9,9-di(4,4'-bis(3,6-Di-tert-butylcarbazole)-phenyl)-9H-fluorene,TBCPF)、6,60-(4,40-(9H-芴-9,9-二基)雙(4,1-伸苯基))雙(6H吲哚[2,3-b]喹呃啉(6,60-(4,40-(9H-fluorene-9,9-diyl)bis(4,1-phenylene))bis(6Hindolo[2,3-b]quinoxaline,BIQF)或3,6-雙(3,6-二-第四丁基-9-咔唑基)-N-苯基咔唑(3,6-bis(3,6-di-tert-butyl-9-carbazolyl)-N-phenylcarbazole,BTCC-36),但不以此為限。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洞傳輸層130的厚度為10奈米至15奈米。當電洞傳輸層130的厚度在此範圍內時,電洞傳輸層130具有良好的電洞傳輸能力,且驅動電壓無實質的增加。
作為本揭示內容之發光層140的形成方式,可藉由刮刀塗佈製程,塗佈用於形成發光層140之材料於電洞注入層120上以形成發光層140。刮刀塗佈條件可根據用於形成發光層140之材料和所欲形成之結構而變化。在一些實施例中,發光層140可包括摻雜有客發光體之螢光主體材料或磷光主體材料。須說明的是,螢光主體材料或磷光主體材料具有良好的載子注入效率,而所摻雜的客發光體則具有相較於螢光主體材料或磷光主體材料小的能隙、高的發光效率、以及短的複合生命期等特性。從而,螢光主體材料或磷光主體材料的激子可藉由能量轉移至客發光體。據此,除了 可以提高發光效率外,還可藉由摻雜客發光體,發出特定波長的光。螢光主體材料或磷光主體材料可為本領域習知的任何螢光主體材料或磷光主體材料,例如為參(8-羥基喹啉)鋁(Tri-8-quinolinolatoaluminum,Alq3)、4,4'-N,N'-二咔唑-聯苯(4,4'-Bis(N-carbazolyl)-1,1'-biphenyl,CBP)、聚(N-乙烯基咔唑)(Poly(N-vinylcarbazole),PVK)、9,10-二(萘-2-基)蒽(9,10-Di(2-naphthyl)anthracene,AND)、參(4-咔唑基-9-基苯基)胺(Tris(4-carbazoyl-9-ylphenyl)amine,TCTA)、1,3,5-參(N-苯基苯并咪唑-2-基)苯(1,3,5-Tris(N-phenylbenzimidazol-2-yl)benzene,TPBI)、3-第三丁基-9,10-二-2-萘基蒽(2-(tert-Butyl)-9,10-di(2-naphthalenyl)anthracene,TBADN)或聯苯乙烯(distyrylarylene,DSA),但不以此為限。客發光體可為本領域習知的任何客發光體,例如為PtOEP、Ir(piq)3或Btp2Ir(acac)等紅色摻雜劑,但不以此為限。
應理解的是,為了使電子和電洞能順利地傳導至發光層140中,可將電子傳輸材料和電洞傳輸材料導入發光層140。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依據情況,調整電洞傳輸材料和電子傳輸材料之比例以用於製備發光層140。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洞傳輸材料和電子傳輸材料之重量比值為0.25至4,例如為0.5、1、1.5、2、2.5、3或3.5。在一些實施例 中,電子傳輸材料可為2,7-雙(二苯基磷氧基)-9,9'-旋環雙芴(2,7-Bis(diphenylphosphoryl)-9,9'-spirobifluorene,SPPO13)、二(9,9'-旋環雙芴-2-基)-苯基-氧化膦(Di(9,9-spirobifluoren-2-yl)-phenyl-phosphineoxide,Dspiro-PO)、2,6-雙(3-(9H-咔唑-9-基)苯基吡啶(2,6-Bis(3-(9H-carbazol-9-yl)phenyl)pyridine,26DCzPPy)、1,3,5-參[(3-吡啶基)苯-3-基]苯(1,3,5-Tri[(3-pyridyl)-phen-3-yl]benzene,TmPyPB)、ETM735(購自昱鐳光電)、2-(聯苯-4-基)-4,6-雙(4'-(吡啶-2-基)聯苯-4-基)-1,3,5-三氮雜苯(2-(biphenyl-4-yl)-4,6-bis(4'-(pyridin-2-yl)biphenyl-4-yl)-1,3,5-triazine,DPyBPTz)或2,8-雙(聯苯基磷氧基)二苯并[b,d]噻吩(2,8-Bis(diphenylphosphoryl)dibenzo[b,d]thiophene,PPT),但不以此為限。電洞傳輸材料則可為前述用於形成電洞傳輸層130之材料,故在此不另加以贅述。在一些實施例中,發光層140的厚度為60奈米至100奈米,例如為70奈米、80奈米或90奈米。當發光層140的厚度在此範圍內時,發光層140具有良好的發光效率,且驅動電壓無實質的增加。
作為本揭示內容之陰極170的形成方式,可藉由熱蒸鍍製程,沉積諸如鋰、鎂或鋁等低功函數材料於電子注入層160上以形成陰極170。在一些實施例中,陰極170 的厚度為80奈米至150奈米,例如為90奈米、100奈米、110奈米、120奈米、130奈米或140奈米。
以下藉由實施例和比較例來詳細說明本揭示內容,但各層所使用之材料、厚度以及濃度,並非用以限制本揭示內容之範圍。
實施例:本揭示內容之有機發光裝置之製備
將聚(3,4-伸乙基二氧噻吩)/聚(4-苯乙烯磺酸酯)(PEDOT/PSS)和乙醇以1:2.5的比例混和後,以微量滴管(Pipette)滴在刮刀和氧化銦錫(ITO)陽極上。啟動線性馬達使刮刀移動而均勻地覆蓋陽極。在基板溫度、刮速、以及加速度分別為50至60℃、15至30mm/s、以及45至55mm/s2的條件下,形成厚度為80至100奈米的電洞注入層於氧化銦錫(ITO)陽極上。
接著,將聚(9,9-二辛基茀-共-N-(4-丁基苯基)二苯基胺)(TFB)以0.5至1.0wt%的濃度溶於三氯甲烷中。於手套箱中,在基板溫度、刮速、以及加速度別為50至55℃、30至35mm/s、以及45至55mm/s2的條件下,進行刮刀塗佈製程以形成厚度為10至15奈米的電洞傳輸層於電洞注入層上。
接著,將磷光主體材料、客發光體、電子傳輸材料、以及電洞傳輸材料以0.5至1.5wt%的濃度溶於三氯甲烷中。於手套箱中,在基板溫度、刮速、以及加速度分別為50至55℃、400至800mm/s、以及200至400mm/s2的條件下,進行刮刀塗佈製程以形成厚度為60至100奈米的發光 層於電洞傳輸層上。隨後,置於60至100℃的加熱基板上,退火10分鐘。
接著,將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銨(DTAB)以0.1至1.0wt%的濃度溶於甲醇中。在基板溫度、刮速、以及加速度分別為50至80℃、400至800mm/s、以及200至400mm/s2的條件下,進行刮刀塗佈製程以形成厚度為10至15奈米的電子注入層於發光層上。
接著,藉由熱蒸鍍製程,以鋁(Al)作為材料,形成厚度為80至150奈米的陰極於電子注入層上。
比較例:傳統有機發光裝置之製備
除了電子注入層之外,傳統有機發光裝置的其他各層之形成方式皆與前述實施例相同。傳統有機發光裝置之電子注入層係利用熱蒸鍍製程,以CsF作為材料,形成厚度為0.3至0.8奈米的電子注入層於發光層上。
接下來,進行實施例和比較例之有機發光裝置的電流-電壓特性測定。首先,使用電源供應器KEITHLEY-2400提供實施例和比較例之有機發光裝置電壓及電流。並以分光輝度計PR-655量測兩裝置所產生的亮度。接著,電源供應器和分光輝度計將兩裝置在不同電壓及電流狀態下所發出的光強度資訊匯入電腦分析軟體中,並進行分析,結果繪示於第3圖。如第3圖所示,在電壓為8V時,實施例之有機發光裝置的電流效率為8.89cd/A,而比較例之有機發光裝置的電流效率則為15cd/A。亦即,相較於比較例之有機發光裝置,實施例之有機發光裝置的電流效率有 些許的下降。雖然如此,實施例之有機發光裝置仍具有良好的電流效率。換言之,雖然改變了電子注入層的材料,但實施例之有機發光裝置仍具有良好的發光效率。
由上述發明實施例可知,在此揭示的電子注入層的材料針對諸如甲醇之溶劑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因此,可藉由液態製程來形成電子注入層。據此,增加了電子注入層的厚度範圍,從而改善裝置的製造良率。
另一方面,使用本揭示內容之電子注入層的材料,避免了傳統上使用鹼金屬氟化物作為材料時,鹼金屬離子擴散至發光層內,進而產生不利反應而影響裝置壽命之問題。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但其他實施方式亦有可能。因此,所請請求項之精神與範圍並不限定於此處實施方式所含之敘述。
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可明瞭,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有機發光二極體裝置
110‧‧‧陽極
120‧‧‧電洞注入層
130‧‧‧電洞傳輸層
140‧‧‧發光層
160‧‧‧電子注入層
170‧‧‧陰極
Claims (8)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有機發光裝置,其中該X-係碘陰離子、溴陰離子或氯陰離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有機發光裝置, 其中該有機銨鹽係選自由(E)-1,1'-((2,2'-二氧代-[3,3'-雙吲哚乙烯基]-1,1'-二基)雙(己烷-6,1-二基))雙(吡啶-1-鎓)溴化物、(E)-1,1'-((2,2'-二氧代-6,6'-二苯基-[3,3'-雙吲哚乙烯基]-1,1'-二基)雙(己烷-6,1-二基))雙(吡啶-1-鎓)溴化物、以及(E)-1,1'-((2,2'-二氧代-6,6'-二(噻吩-2-基)-[3,3'-雙吲哚乙烯基]-1,1'-二基)雙(己烷-6,1-二基))雙(吡啶-1-鎓)溴化物所組成之群組。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有機發光裝置,其中該有機化合物係選自由(E)-3,3'-((2,2'-二氧代-[3,3'-雙吲哚乙烯基]-1,1'-二基)雙(己烷-6,1-二基))雙(二甲基銨二基))雙(丙烷-1-磺酸酯)、(E)-(6,6'-二苯基-[3,3'-雙吲哚乙烯基]-1,1'-二基)-雙(己烷-6,1-二基))雙(二甲基銨二基))雙(丙烷-1-磺酸酯)、(E)-3,3'-(((2,2'-二氧代-6,6'-二(噻吩-2-基)-[3,3'-雙吲哚乙烯基]-1,1'-二基)雙(己烷-6,1-二基))雙(二甲基銨二基))雙(丙烷-1-磺酸酯)、3-(二甲基(3-磺丙基)銨基)丙烷-1-磺酸酯、以及4-(二甲基(4-磺丁基)銨基)丁烷-1-磺酸酯所組成之群組。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有機發光裝置, 其中該電子注入層之厚度為5至20奈米。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有機發光裝置,進一步包括一電洞注入層,其設置於該第一電極與該發光層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製造有機發光裝置之方法,其中在步驟(iii)中,是經由執行一旋轉塗佈製程、一刮刀塗佈製程或一刮刀旋轉塗佈製程以形成該電子注入層。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115103A TWI740036B (zh) | 2018-05-03 | 2018-05-03 | 有機發光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CN201810597351.3A CN110444674A (zh) | 2018-05-03 | 2018-06-11 | 有机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115103A TWI740036B (zh) | 2018-05-03 | 2018-05-03 | 有機發光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47008A TW201947008A (zh) | 2019-12-16 |
TWI740036B true TWI740036B (zh) | 2021-09-21 |
Family
ID=68427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15103A TWI740036B (zh) | 2018-05-03 | 2018-05-03 | 有機發光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444674A (zh) |
TW (1) | TWI74003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1157908A (ja) * | 2020-03-26 | 2021-10-07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発光素子、照明装置、ならびに照明装置と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CN116322114A (zh) * | 2021-12-17 | 2023-06-23 |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材料、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31901A (zh) * | 2005-05-31 | 2006-02-08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有机/高分子顶发射发光器件及其应用 |
TW200738595A (en) * | 2006-03-20 | 2007-10-16 | Gen Electric | Opto-electronic devices exhibiting enhanced efficiency |
CN107968153A (zh) * | 2017-11-20 | 2018-04-27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oled器件及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58368A1 (ja) * | 2005-11-18 | 2007-05-24 |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 高分子化合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高分子発光素子 |
US20070215879A1 (en) * | 2006-03-20 | 2007-09-20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Opto-electronic devices exhibiting enhanced efficiency |
-
2018
- 2018-05-03 TW TW107115103A patent/TWI740036B/zh active
- 2018-06-11 CN CN201810597351.3A patent/CN11044467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31901A (zh) * | 2005-05-31 | 2006-02-08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有机/高分子顶发射发光器件及其应用 |
TW200738595A (en) * | 2006-03-20 | 2007-10-16 | Gen Electric | Opto-electronic devices exhibiting enhanced efficiency |
CN107968153A (zh) * | 2017-11-20 | 2018-04-27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oled器件及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47008A (zh) | 2019-12-16 |
CN110444674A (zh) | 2019-11-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999684B2 (ja) | 電子デバイス、当該電子デバイス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ならびに当該電子デバイスを含む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 | |
EP1794255B1 (en)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comprising buffer layer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 |
EP2139970B1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 |
EP2663609B1 (en) | Compound for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including th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 |
JP5441308B2 (ja) | 高効率の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 |
JP6929777B2 (ja) | 量子ドット発光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表示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 |
CN106220638B (zh) | 一种基于氧杂蒽酮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7994062B (zh) | 发光层形成用组合物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造方法 | |
CN113135945B (zh) | 一种有机硼半导体材料及oled器件应用 | |
CN110492009B (zh) | 一种基于激基复合物体系搭配含硼有机化合物的电致发光器件 | |
TWI658619B (zh) | Charge transport coating | |
TWI599647B (zh) | Processing liquid containing ionic compound,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 | |
TWI660027B (zh) | 發光電化學元件和具有該發光電化學元件的發光裝置 | |
Jou et al. | Highly efficient gre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with a novel solution processable iridium complex emitter | |
TW201712915A (zh) | 電化學發光電池以及電化學發光電池之發光層形成用組合物 | |
Lu et al. | Tuning hole transport layers and optimizing perovskite films thickness for high efficiency CsPbBr3 nanocrystals electroluminescence light-emitting diodes | |
TWI740036B (zh) | 有機發光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
EP2752905B1 (en) | Stack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 |
Peng et al. | A linear deep-blue bipolar fluorescent material with the CIEy< 0.065 serving as the emitter and host for high-performance monochromatic and hybrid white OLEDs | |
KR20210027055A (ko) | 발광 소자 | |
Agda et al. |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electroluminescent molecules based on thiophene and oxadiazole. 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s | |
TW201237138A (en)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illuminating device | |
US11895855B2 (en) | Light-emitting device | |
Cho et al. | Investigation of operation and degradation mechanisms in ZnTeSe blue quantum-dot light-emitting diodes by identifying recombination zone | |
US20220384756A1 (en)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