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9489B - 輸入接收器 - Google Patents

輸入接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9489B
TWI739489B TW109121261A TW109121261A TWI739489B TW I739489 B TWI739489 B TW I739489B TW 109121261 A TW109121261 A TW 109121261A TW 109121261 A TW109121261 A TW 109121261A TW I739489 B TWI739489 B TW I73948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eld effect
effect transistor
type field
coupled
n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1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1905A (zh
Inventor
紫藤泰平
Original Assignee
華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華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華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212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3948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9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948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01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1905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 Log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種輸入接收器,包括第一電流源電路、第二電流源電路、第一軌對軌放大器電路、第一反相器電路以及第二反相器電路。第一電流源電路根據第一偏壓信號調整通過第一節點的操作電流。第二電流源電路根據第二偏壓信號調整通過第二節點的接地電流。第一軌對軌放大器電路與第一反相器電路並接於第一節點與第二節點之間。第一軌對軌放大器電路接收輸入信號,並將輸入信號與參考電壓進行比較,據以輸出放大信號。第二反相器電路耦接於操作電壓與接地電壓之間。第二反相器電路根據第一反相器電路所輸出的反相信號產生輸出信號。

Description

輸入接收器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輸入接收器,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採用多級反相器電路結構的輸入接收器。
隨著科技的發展,消費型的電子裝置逐漸被普及,半導體裝置已成為電子裝置中重要的元件。在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半導體裝置中具備接收來自外部的輸入信號的輸入接收器。作為輸入接收器,一般使用將輸入信號與參考電壓進行比較,並根據其電壓差而生成放大信號的差動型之放大器電路。
近年來,除了DRAM的功耗日益降低之外,DRAM的存取速度也不斷提升。在習知的傳統設計中,可以透過配置在輸入接收器的輸出級的分路電阻(shunt resistance)來使輸入接收器在高速的環境下也能正確地動作。然而,由於漏電流影響,使用分路電阻會造成額外的功耗,從而降低DRAM整體的效能。
本發明提供一種輸入接收器,可利用與放大器電路並聯於相同節點之間的反相器電路結構來代替傳統設計中的分路電阻。
本發明的輸入接收器包括第一電流源電路、第二電流源電路、第一軌對軌放大器電路、第一反相器電路以及第二反相器電路。第一電流源電路耦接於操作電壓與第一節點之間,根據第一偏壓信號調整通過第一節點的操作電流。第二電流源電路耦接於第二節點與接地電壓之間,根據第二偏壓信號調整通過第二節點的接地電流。第一軌對軌放大器電路耦接於第一節點與第二節點之間。第一軌對軌放大器電路接收輸入信號,並將輸入信號與參考電壓進行比較,據以輸出放大信號。第一反相器電路與第一軌對軌放大器電路並接於第一節點與第二節點之間。第一反相器電路被配置為接收放大信號,且提供反相信號。第二反相器電路耦接於操作電壓與接地電壓之間。第二反相器電路被配置為根據反相信號產生輸出信號。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輸入接收器中,反相器電路與軌對軌放大器電路並接於兩個節點之間。由於反相器電路可用以操作在與軌對軌放大器電路所輸出的放大信號相同的電壓擺幅,輸入接收器在高速的環境下也能正確地動作,並且同時兼顧操作速度與功耗。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輸入接收器的方塊示意圖,而圖2繪示圖1實施例的輸入接收器的電路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1與圖2,輸入接收器100適用於DRAM及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等揮發性記憶體元件、亦適用於快閃記憶體、相變化記憶體、電阻式記憶體等非揮發性記憶體元件或其他需要對輸入信號的邏輯準位進行判讀的電路元件。在本實施例中,輸入接收器100包括第一電流源電路110、第二電流源電路120、第一軌對軌放大器電路130、第一反相器電路140以及第二反相器電路150。
第一電流源電路110耦接於操作電壓VDD與第一節點ND1之間。第一電流源電路110可根據第一偏壓信號pbias調整通過第一節點ND1的操作電流IDD。如圖2所示,第一電流源電路110包括由電晶體PS1所構成的電流源,其根據第一偏壓信號pbias提供操作電流IDD。
第二電流源電路120耦接於第二節點ND2與接地電壓VSS之間。第二電流源電路120可根據第二偏壓信號nbias調整通過第二節點ND2的接地電流ISS。如圖2所示,第二電流源電路120包括由電晶體NS1所構成的電流源以及致能電晶體NE1。電晶體NS1根據第二偏壓信號nbias而提供接地電流ISS。致能電晶體NE1在第二節點ND2與接地電壓VSS之間的電路路徑上與電晶體NS1串接,並且根據致能信號En導通或斷開。致能信號En表示輸入接收器100是否被致能。舉例來說,當致能信號En為低邏輯準位時,致能電晶體NE1斷開,輸入接收器100無法運作。當致能信號En為高邏輯準位時,致能電晶體NE1導通,輸入接收器100即可進行運作。在本實施例中,致能電晶體NE1耦接於電晶體NS1與接地電壓VSS之間,而在另一實施例中,致能電晶體NE1亦可耦接於第二節點ND2與電晶體NS1之間,本發明並不依此為限。
第一軌對軌(Rail-to-Rail)放大器電路130耦接於第一節點ND1與第二節點ND2之間。第一軌對軌放大器電路130用以接收輸入信號IN,並將輸入信號IN與參考電壓VREF進行比較,據以輸出放大信號Rcv_n。
第一軌對軌放大器電路130包括第一差動放大器電路132及第二差動放大器電路134。如圖2所示,第一差動放大器電路132及第二差動放大器電路134為互補電路組態,也就是說,P型場效電晶體與N型場效電晶體的配置方式彼此相反。
更詳細來說,第一差動放大器電路132包括第一P型場效電晶體P1、第二P型場效電晶體P2、第一N型場效電晶體N1以及第二N型場效電晶體N2。第一P型場效電晶體P1與第二P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一端共通地耦接至第一節點ND1。第一P型場效電晶體P1的控制端接收輸入信號IN。第二P型場效電晶體P2的控制端接收參考電壓VREF。第一N型場效電晶體N1的第一端耦接第一P型場效電晶體P1的第二端。第二N型場效電晶體N2的第一端耦接第二P型場效電晶體P2的第二端。第二N型場效電晶體N2與第一N型場效電晶體N1的第二端共通地耦接至第二節點ND2。第一N型場效電晶體N1與第二N型場效電晶體N2的控制端共通地耦接至第二N型場效電晶體N2的第一端。其中,操作電壓VDD例如為1.5伏特,參考電壓VREF例如為操作電壓VDD的二分之一。
第二差動放大器電路134包括第三P型場效電晶體P3、第四P型場效電晶體P4、第三N型場效電晶體N3以及第四N型場效電晶體N4。第三P型場效電晶體P3與第四P型場效電晶體P4的第一端共通地耦接至第一節點ND1。第三P型場效電晶體P3與第四P型場效電晶體P4的控制端共通地耦接至第三P型場效電晶體P3的第二端。第三P型場效電晶體P3的第二端耦接至第二N型場效電晶體N2的第一端。第四P型場效電晶體P4的第二端耦接第一N型場效電晶體N1的第一端。第三N型場效電晶體N3的第一端耦接第三P型場效電晶體P3的第二端。第三N型場效電晶體N3與第四N型場效電晶體N4的第二端共通地耦接至第二節點ND2。第三N型場效電晶體N3的控制端接收參考電壓VREF。第四N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第四P型場效電晶體P4的第二端,並且在第四N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一端上可提供放大信號Rcv_n。第四N型場效電晶體N4的控制端接收輸入信號IN。
第一軌對軌放大器電路130可利用參考電壓VREF作為基準來檢測出輸入信號IN為高邏輯準位還是低邏輯準位。當輸入信號IN的電壓增加時,第一P型場效電晶體P1的導通電阻變大,第四N型場效電晶體N4的導通電阻變小,從而可拉低在第四N型場效電晶體N4的第一端上所提供的放大信號Rcv_n的電壓。
另一方面,當參考電壓VREF的電壓增加時,第二P型場效電晶體P2的導通電阻變大,第三N型場效電晶體N3的導通電阻變小,從而使第一N型場效電晶體N1的控制端的電壓變小、第四P型場效電晶體P4的控制端的電壓變小。如此一來,可拉高在第四N型場效電晶體N4的第一端上所提供的放大信號Rcv_n的電壓。基於上述操作原理,當輸入信號IN大於參考電壓VREF時,放大信號Rcv_n的電壓會被拉低,以輸出作為低邏輯準位的放大信號Rcv_n。當輸入信號IN小於參考電壓VREF時,放大信號Rcv_n的電壓會被拉高,以輸出作為高邏輯準位的放大信號Rcv_n。
第一反相器電路140例如為CMOS反相器,與第一軌對軌放大器電路130並接於第一節點ND1與第二節點ND2之間。第一反相器電路140的輸入端接收放大信號Rcv_n。第一反相器電路140的輸出端提供反相信號Rcv_t。
第二反相器電路150也是例如為CMOS反相器。與第一反相器電路140不同的是,第二反相器電路150耦接於操作電壓VDD與接地電壓VSS之間。於本實施例中,第二反相器電路150接收反相信號Rcv_t,據以產生並輸出輸出信號OUT。輸出信號OUT的電壓擺幅範圍等於操作電壓VDD。
在本發明的輸入接收器100中,放大信號Rcv_n以及反相信號Rcv_t的電壓擺幅範圍取決於第一節點ND1的電壓準位sp以及第二節點ND2的電壓準位sn(顯示於圖3中)。第一軌對軌放大器電路130可根據輸入信號IN產生與輸入信號IN相位相反而將電壓擺幅範圍放大至電壓準位sp與電壓準位sn之間的放大信號Rcv_n。第一反相器電路140可根據放大信號Rcv_n產生與輸入信號IN相位相同而將電壓擺幅範圍維持在電壓準位sp與電壓準位sn之間的反相信號Rcv_t。
圖3A至圖3E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輸入接收器的信號波形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2及圖3A至圖3E,在本實施例中,如圖3A所示,輸入信號IN的佔空比(duty ratio)為50%,電壓準位sp與電壓準位sn的平均值維持在操作電壓VDD的二分之一(等同於參考電壓VREF)。在理想的情況下,如圖3B至圖3C所示,放大信號Rcv_n及反相信號Rcv_t的佔空比皆與輸入信號IN的佔空比相同。舉例來說,操作電壓VDD為1.5伏特,接地電壓VSS為0伏特,電壓準位sp為1.0伏特,電壓準位sn為0.5伏特,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實際上,放大信號Rcv_n的準位上升時間與準位下降時間會取決於製程變異而不同。舉例來說,當製作出來的P型場效電晶體的臨界電壓較高,且N型場效電晶體的臨界電壓較低時,如圖3D所示,第一軌對軌放大器電路130所提供的放大信號Rcv_n的上升斜率變小,且下降斜率變大,從而導致放大信號Rcv_n的佔空比會小於50%,產生佔空比不均(duty broken)的情況。
於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一反相器電路140與第一軌對軌放大器電路130的製程條件相同,因此第一反相器電路140所提供的反相信號Rcv_t的斜率也會隨著放大信號Rcv_n變化。如圖3E所示,反相信號Rcv_t的下降斜率變大,反相信號Rcv_t的上升斜率變小,從而可以補償放大信號Rcv_n的佔空比減少的部分。如此一來,反相信號Rcv_t的佔空比又可以恢復成與輸入信號IN的佔空比相同的50%。
之後,第二反相器電路150可根據反相信號Rcv_t產生與輸入信號IN相位相反而將電壓擺幅範圍放大至操作電壓VDD與接地電壓VSS之間的輸出信號OUT。基於上述,本發明實施例的輸入接收器100可採用與第一軌對軌放大器電路130並聯於第一節點ND1與第二節點ND2之間的第一反相器電路140來代替傳統設計中的分路電阻,藉此對放大信號Rcv_n的佔空比不均進行補償,從而在高速的環境下也能正確地動作。
在本發明的輸入接收器100中,可以更包括偏壓信號產生器。偏壓信號產生器用以產生第一偏壓信號pbias以及第二偏壓信號nbias。藉由適當地配置第一偏壓信號pbias以及第二偏壓信號nbias,可將電壓準位sp與電壓準位sn的平均值維持在等於參考電壓VREF。
舉例來說,圖4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偏壓信號產生器的電路示意圖。在圖4中,偏壓信號產生器200包括第三電流源電路210、第四電流源電路220、第二軌對軌放大器電路230、第三反相器電路240以及運算放大器電路250。
第三電流源電路210耦接於操作電壓VDD與第三節點ND3之間。如圖4所示,第三電流源電路210包括電晶體PS2、電晶體PS3及電流源IS,以藉由由電晶體PS2、PS3所構成的電流鏡提供電流至第三節點ND3。第三電流源電路210可根據電流源IS所產生的電流提供第一偏壓信號pbias。
第四電流源電路220耦接於第四節點ND4與接地電壓VSS之間。第四電流源電路220可根據第二偏壓信號nbias調整通過第四節點ND4的電流。如圖4所示,第四電流源電路220包括由電晶體NS2所構成的電流源以及致能電晶體NE2。電晶體NS2根據第二偏壓信號nbias而提供通過第四節點ND4的電流。致能電晶體NE2在第四節點ND4與接地電壓VSS之間的電路路徑上與電晶體NS2串接,並且根據致能信號En導通或斷開。致能信號En表示偏壓信號產生器200是否被致能。舉例來說,當致能信號En為低邏輯準位時,致能電晶體NE2斷開,偏壓信號產生器200無法運作。當致能信號En為高邏輯準位時,致能電晶體NE2導通,偏壓信號產生器200即可進行運作。在本實施例中,致能電晶體NE2耦接於電晶體NS2與接地電壓VSS之間,而在另一實施例中,致能電晶體NE2亦可耦接於第四節點ND4與電晶體NS2之間,本發明並不依此為限。
第二軌對軌放大器電路230耦接於第三節點ND3與第四節點ND4之間。第二軌對軌放大器電路230包括第三差動放大器電路232及第四差動放大器電路234。如圖4所示,第三差動放大器電路232及第四差動放大器電路234為互補電路組態。
更詳細來說,第三差動放大器電路232包括第五P型場效電晶體P5、第六P型場效電晶體P6、第五N型場效電晶體N5以及第六N型場效電晶體N6。第三差動放大器電路232與第一差動放大器電路132幾乎相同,差別在於第三差動放大器電路232的第五P型場效電晶體P5的控制端接收參考電壓VREF。
第四差動放大器電路234包括第七P型場效電晶體P7、第八P型場效電晶體P8、第七N型場效電晶體N7以及第八N型場效電晶體N8。第四差動放大器電路234與第二差動放大器電路134幾乎相同,差別在於第四差動放大器電路234的第八N型場效電晶體N8的控制端接收參考電壓VREF,並且第八N型場效電晶體N8的第一端提供比較信號CMP給運算放大器電路250及第五P型場效電晶體P5與第六P型場效電晶體P6之間的節點。基於上述電路的配置,第二軌對軌放大器電路230可根據參考電壓VREF輸出比較信號CMP至運算放大器電路250。
第三反相器電路240例如為CMOS反相器,與第二軌對軌放大器電路230並接於第三節點ND3與第四節點ND4之間。第三反相器電路240的輸入端也接收參考電壓VREF。
運算放大器電路250的非反相輸入端接收參考電壓VREF。運算放大器電路250的反相輸入端接收比較信號CMP。運算放大器電路250的輸出端輸出第二偏壓信號nbias至第四電流源電路220。基於上述電路的配置,偏壓信號產生器200可產生適當的第一偏壓信號pbias以及第二偏壓信號nbias,以將電壓準位sp與電壓準位sn的平均值維持在參考電壓VREF。
圖5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輸入接收器的電路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輸入接收器300包括第一電流源電路310、第二電流源電路320、第一軌對軌放大器電路330以及第一反相器電路340。上述元件的功能係與前述實施例中對應元件的功能相同或相似,故其詳細內容在此不再贅述。
與上述實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輸入接收器300在第二反相器電路360與第一反相器電路340之間更包括第四反相器電路350,且以第二反相器電路360取代第二反相器電路150。如圖5所示,第四反相器電路350包括第九P型場效電晶體P9、第十P型場效電晶體P10、第九N型場效電晶體N9以及第十N型場效電晶體N10。第九P型場效電晶體P9的第一端接收操作電壓VDD。第九P型場效電晶體P9的控制端接收接地電壓VSS。第十P型場效電晶體P10的第一端耦接第九P型場效電晶體P9的第二端。第十P型場效電晶體P10的第二端提供中間信號INT。第十P型場效電晶體控制端接收反相信號Rcv_t。第九N型場效電晶體N9的第一端耦接第十P型場效電晶體P10的第二端。第九N型場效電晶體N9的控制端接收反相信號Rcv_t。第十N型場效電晶體N10的第一端耦接第九N型場效電晶體N9第二端。第十N型場效電晶體N10的第二端耦接至接地電壓VSS。第十N型場效電晶體N10的控制端接收操作電壓VDD。
如圖5所示,第二反相器電路360包括第十一P型場效電晶體P11、第十二P型場效電晶體P12、第十一N型場效電晶體N11以及第十二N型場效電晶體N12。第十一P型場效電晶體P11的第一端接收操作電壓VDD。第十一P型場效電晶體P11的控制端耦接第二節點ND2。第十二P型場效電晶體P12的第一端耦接第十一P型場效電晶體P11的第二端。第十二P型場效電晶體P12的第二端提供輸出信號OUT。第十二P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接收中間信號INT。第十一N型場效電晶體N11的第一端耦接第十二P型場效電晶體N12的第二端。第十一N型場效電晶體N11的控制端接收中間信號INT。第十二N型場效電晶體N12的第一端耦接第十一N型場效電晶體N11的第二端。第十二N型場效電晶體N12的第二端耦接至接地電壓VSS。第十二N型場效電晶體N12的控制端耦接第一節點ND1。基於上述,本發明實施例的輸入接收器300新增了第四反相器電路350。如此一來,反相器電路結構又增加了一級,藉此獲得更好的性能。此外,用以提供輸出信號OUT的第二反相器電路360更受控於第二節點ND2以及第一節點ND1的電壓,可降低其電壓擺幅。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輸入接收器中,反相器電路與軌對軌放大器電路並接於兩個節點之間。反相器電路可用以對軌對軌放大器電路所輸出的放大信號進行補償,以使反相器電路所輸出反相信號的佔空比可以恢復成與輸入至軌對軌放大器電路的信號的佔空比相同。藉此,可使輸入接收器在高速的環境下也能正確地動作,並且同時兼顧操作速度與功耗。
100、300:輸入接收器 110、310:第一電流源電路 120、320:第二電流源電路 130、330:第一軌對軌放大器電路 132:第一差動放大器電路 134:第二差動放大器電路 140、340:第一反相器電路 150、360:第二反相器電路 200:偏壓信號產生器 210:第三電流源電路 220:第四電流源電路 230:第二軌對軌放大器電路 232:第三差動放大器電路 234:第四差動放大器電路 240:第三反相器電路 250:運算放大器電路 350:第四反相器電路 CMP:比較信號 IDD:操作電流 IN:輸入信號 INT:中間信號 IS:電流源 ISS: 接地電流 N1~N12:第一~第十二N型場效電晶體 ND1:第一節點 ND2:第二節點 ND3:第三節點 ND4:第四節點 NE1、NE2:致能電晶體 NS1~NS2、PS1~PS3:電晶體 nbias:第二偏壓信號 OUT:輸出信號 P1~P12:第一~第十二P型場效電晶體 pbias:第一偏壓信號 Rcv_n:放大信號 Rcv_t:反相信號 sn、sp:電壓準位 VDD:操作電壓 VREF:參考電壓 VSS:接地電壓
圖1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輸入接收器的方塊示意圖。 圖2繪示圖1實施例的輸入接收器的電路示意圖。 圖3A至圖3E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輸入接收器的信號波形示意圖。 圖4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偏壓信號產生器的電路示意圖。 圖5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輸入接收器的電路示意圖。
100:輸入接收器
110:第一電流源電路
120:第二電流源電路
130:第一軌對軌放大器電路
140:第一反相器電路
150:第二反相器電路
IDD:操作電流
IN:輸入信號
ISS:接地電流
ND1:第一節點
ND2:第一節點
nbias:第二偏壓信號
OUT:輸出信號
pbias:第一偏壓信號
Rcv_n:放大信號
Rcv_t:反相信號
VDD:操作電壓
VREF:參考電壓
VSS:接地電壓

Claims (12)

  1. 一種輸入接收器,包括: 一第一電流源電路,耦接於一操作電壓與一第一節點之間,被配置為根據一第一偏壓信號調整通過該第一節點的一操作電流; 一第二電流源電路,耦接於一第二節點與一接地電壓之間,被配置為根據一第二偏壓信號調整通過該第二節點的一接地電流; 一第一軌對軌放大器電路,耦接於該第一節點與該第二節點之間,被配置為接收一輸入信號,並將該輸入信號與一參考電壓進行比較,據以輸出一放大信號; 一第一反相器電路,與該第一軌對軌放大器電路並接於該第一節點與該第二節點之間,被配置為接收該放大信號,且提供一反相信號;以及 一第二反相器電路,耦接於該操作電壓與該接地電壓之間,被配置為根據該反相信號產生一輸出信號。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輸入接收器,該第二電流源電路包括: 一電流源,被配置為根據該第二偏壓信號調整該接地電流;以及 一致能電晶體,在該第二節點與該接地電壓之間的電路路徑上與該電流源串接,且被配置為根據一致能信號導通或斷開。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輸入接收器,其中該第一軌對軌放大器電路包括一第一差動放大器電路及一第二差動放大器電路,該第一差動放大器電路及該第二差動放大器電路為互補電路組態。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輸入接收器,其中該第一差動放大器電路包括: 一第一P型場效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節點,該第一P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接收該輸入信號; 一第二P型場效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節點,該第一P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接收該參考電壓; 一第一N型場效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P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該第一N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耦接該第二節點;以及 一第二N型場效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二P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該第二N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耦接該第二節點,該第二N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該第二N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一端及該第一N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 其中該第二差動放大器電路包括: 一第三P型場效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節點,該第三P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耦接該第三P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及該第二N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一端; 一第四P型場效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節點,該第四P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耦接該第一N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一端,該第四P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該第三P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 一第三N型場效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三P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該第三N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耦接該第二節點,該第三N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接收該參考電壓;以及 一第四N型場效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該第四P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並且提供該放大信號,該第四N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耦接該第二節點,該第四N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接收該輸入信號。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輸入接收器,更包括一偏壓信號產生器,該偏壓信號產生器包括: 一第三電流源電路,耦接於該操作電壓與一第三節點之間,該第三電流源電路包括一第一電流源,並被配置為根據該第一電流源提供該第一偏壓信號以及通過該第三節點的電流; 一第四電流源電路,耦接於一第四節點與該接地電壓之間,被配置為根據該第二偏壓信號調整通過該第四節點的電流; 一第二軌對軌放大器電路,耦接於該第三節點與該第四節點之間,被配置為根據該參考電壓輸出一比較信號; 一第三反相器電路,與該第二軌對軌放大器電路並接於該第三節點與該第四節點之間,被配置為接收該參考電壓; 一運算放大器電路,被配置為接收該參考電壓與該比較信號,並輸出該第二偏壓信號。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輸入接收器,其中該第四電流源電路包括: 一第二電流源,被配置為根據該第二偏壓信號調整通過該第四節點的電流;以及 一致能電晶體,在該第四節點與該接地電壓之間的電路路徑上與該第二電流源串接,且被配置為根據一致能信號導通或斷開。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輸入接收器,其中該第二軌對軌放大器電路包括一第三差動放大器電路及一第四差動放大器電路,該第三差動放大器電路及該第四差動放大器電路為互補電路組態。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輸入接收器,其中該第三差動放大器電路包括: 一第五P型場效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三節點,該第五P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接收該參考電壓; 一第六P型場效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三節點,該第六P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接收該參考電壓; 一第五N型場效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五P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該第五N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耦接該第四節點,該第五N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接收該參考電壓;以及 一第六N型場效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該第六P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該第六N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耦接該第四節點,該第六N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接收該參考電壓, 其中該第四差動放大器電路包括: 一第七P型場效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三節點,該第七P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接收該參考電壓; 一第八P型場效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三節點,該第八P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耦接該第五N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一端,該第八P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接收該參考電壓; 一第七N型場效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七P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該第七N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耦接該第四節點,該第七N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接收該參考電壓;以及 一第八N型場效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該第八P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並且提供該比較信號,該第八N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耦接該第四節點,該第八N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接收該參考電壓。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輸入接收器,更包括: 一第四反相器電路,耦接於該第一反相器電路與該第二反相器電路之間,且被配置為接收該放大信號以提供一中間信號至該第二反相器電路。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輸入接收器,其中該第四反相器電路包括: 一第九P型場效電晶體,其第一端接收該操作電壓,該第九P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接收該接地電壓; 一第十P型場效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九P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該第十P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提供該輸出信號,該第十P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接收該反相信號,; 一第九N型場效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該第十P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該第九N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接收該反相信號;以及 一第十N型場效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九N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該第十N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接收該接地電壓,該第十N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接收該操作電壓。
  11. 如請求項9所述的輸入接收器,其中該第二反相器電路被配置為受控於該第一節點及該第二節點上的電壓,且該第二反相器電路接收該中間信號以輸出該輸出信號。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輸入接收器,其中該第二反相器電路包括: 一第十一P型場效電晶體,其第一端接收該操作電壓,該第十一P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該第二節點; 一第十二P型場效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該第十一P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該第十二P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提供該輸出信號,該第十二P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接收該中間信號; 一第十一N型場效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該第十二P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該第十一N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接收該中間信號;以及 一第十二N型場效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該第十一N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該第十二N型場效電晶體的第二端接收該接地電壓,該第十二N型場效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該第一節點。
TW109121261A 2020-06-23 2020-06-23 輸入接收器 TWI7394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1261A TWI739489B (zh) 2020-06-23 2020-06-23 輸入接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1261A TWI739489B (zh) 2020-06-23 2020-06-23 輸入接收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9489B true TWI739489B (zh) 2021-09-11
TW202201905A TW202201905A (zh) 2022-01-01

Family

ID=78778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1261A TWI739489B (zh) 2020-06-23 2020-06-23 輸入接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3948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06744B1 (en) * 2003-10-03 2004-10-19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High speed 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to rail-to-rail single ended converter
US7342418B2 (en) * 2005-03-11 2008-03-11 Lg Electronics Inc. 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 receiver
US7558125B2 (en) * 2006-12-15 2009-07-07 Micron Technology, Inc. Input buffer and method with AC positive feedback, and a memory device and computer system using same
WO2009140656A2 (en) * 2008-05-15 2009-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speed low-power latches
US9094003B2 (en) * 2010-08-31 2015-07-28 Magnachip Semiconductor Ltd. Buffering circuit,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s thereof
WO2016025070A1 (en) * 2014-08-13 2016-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to convert electrical signals from small-signal format to rail-to-rail forma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06744B1 (en) * 2003-10-03 2004-10-19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High speed 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to rail-to-rail single ended converter
US7342418B2 (en) * 2005-03-11 2008-03-11 Lg Electronics Inc. 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 receiver
US7558125B2 (en) * 2006-12-15 2009-07-07 Micron Technology, Inc. Input buffer and method with AC positive feedback, and a memory device and computer system using same
WO2009140656A2 (en) * 2008-05-15 2009-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speed low-power latches
US9094003B2 (en) * 2010-08-31 2015-07-28 Magnachip Semiconductor Ltd. Buffering circuit,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s thereof
WO2016025070A1 (en) * 2014-08-13 2016-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to convert electrical signals from small-signal format to rail-to-rail forma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1905A (zh) 2022-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98896B2 (ja) 半導体チップ
JP5197691B2 (ja) ヒステリシスコンパレータ
TW202008702A (zh) 電壓調節器及動態洩流電路
US20130222039A1 (en) Input buffer
KR100744148B1 (ko) 안정적인 감지 증폭 동작을 수행하는 감지 증폭기 및 이를구비하는 입출력 감지 증폭 장치
JP2013038603A (ja) 全差動増幅器
KR100718044B1 (ko) 반도체 장치의 입력회로
TW201624477A (zh) 單端位線記憶體的具有動態參考電壓的差動傳感電路
US8130034B2 (en) Rail-to-rail amplifier
TWI479800B (zh) 差動放大器電路
JP6978549B1 (ja) 入力レシーバ
US8878609B2 (en) Differential amplifier circuit
TWI739489B (zh) 輸入接收器
US7768307B2 (en) Current mode logic-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converter
JP2004032689A (ja) 電流センス増幅器
US8081015B2 (en) Differential amplifier with a feedback unit
KR102350180B1 (ko) 입력 리시버
TWI389449B (zh) 訊號接收器以及電壓補償方法
JP5699515B2 (ja) 基準電圧発生回路
CN113889164A (zh) 输入接收器
US7071772B2 (en) Differential amplifier
JP2018148304A (ja) 増幅回路
KR100866133B1 (ko) 입력 버퍼 회로
KR20170094683A (ko) 버퍼 회로
US11848649B2 (en) Low power VB class AB amplifier with local common mode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