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5039B - 防拆裝置 - Google Patents

防拆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5039B
TWI735039B TW108133329A TW108133329A TWI735039B TW I735039 B TWI735039 B TW I735039B TW 108133329 A TW108133329 A TW 108133329A TW 108133329 A TW108133329 A TW 108133329A TW I735039 B TWI735039 B TW I73503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elastic element
accommodating space
lower cover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3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3245A (zh
Inventor
吳長諺
藍天偉
Original Assignee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33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3503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13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32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50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5039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案係提供一種防拆裝置,包含上蓋、下蓋、彈性元件、磁性物、複數個珠體及套蓋,上蓋具有包含凹槽的插銷。下蓋可分離地與上蓋相接合,且下蓋包含具有容置空間的插設部。彈性元件、磁性物及複數個珠體容置於容置空間內,磁性物位於彈性元件及容置空間之開口處之間,珠體位於磁性物與及容置空間之開口處之間,套蓋套設於插設部上而覆蓋容置空間之開口處,插銷經由穿設套蓋、插設部、磁性物及彈性元件而至少部分容置於容置空間內,珠體係部分容置於凹槽內,受到磁性物及套蓋之抵頂而固定於凹槽內,俾使下蓋與上蓋相固接。

Description

防拆裝置
本案係關於一種防拆裝置,其係一種外觀上不具拆卸處的防拆裝置。
目前的電子元件大多由防拆裝置進行包覆,以利用防拆裝置來避免電子元件的損傷或防止使用者誤拆而暴露出電子元件。現今的防拆裝置係包含上蓋及下蓋,且主要分成兩種方式將上蓋及下蓋相固接,以達到防拆之目的,其中一種方式係利用螺絲鎖附方式將上蓋及下蓋進行固接,然而以螺絲鎖附的方式因在外觀上具有拆卸處,且使用者容易取得螺絲起子對螺絲進行拆卸,故較容易發生誤拆,導致損及內部電子元件。另一種方式則是以卡勾卡合的方式將上蓋及下蓋進行固接,雖然以卡勾卡合的方式較不易被使用者誤拆,但在防拆裝置有拆卸需求的情況下,必須利用破壞性的方式對上蓋及下蓋進行拆卸,導致防拆裝置之外觀上具有不可逆的拆卸痕跡,同時可能造成上蓋與下蓋損壞。
因此,如何發展一種克服上述缺點的防拆裝置,實為目前迫切之需求。
本案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防拆裝置,其係在外觀上不具拆卸處而可防止誤拆,且在拆卸時不會留下拆卸痕跡。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一較廣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防拆裝置,包含上蓋、下蓋、至少一彈性元件、至少一磁性物、複數個珠體及至少一套蓋。上蓋具有至少一插銷,插銷上具有凹槽。下蓋可分離地與上蓋相接合,且包含至少一插設部,插設部與插銷對應設置,且具有容置空間。至少一彈性元件容置於容置空間內。至少一磁性物容置於容置空間內,而位於彈性元件及容置空間之開口處之間,且與彈性元件相抵頂。複數個珠體容置於容置空間內,而位於磁性物與及容置空間之開口處之間,且與磁性物相接觸。至少一套蓋套設於插設部上而覆蓋容置空間之開口處。插銷經由穿設套蓋、插設部、磁性物及彈性元件而至少部分容置於容置空間內,且每一珠體係部分容置於凹槽內,而磁性物藉由彈性元件之彈力而與套蓋相配合,使複數個珠體分別受到磁性物及套蓋之抵頂而固定於凹槽內,俾使下蓋與上蓋相固接。
1:防拆裝置
2:上蓋
21:插銷
211:凹槽
212:第一表面
213:第二表面
22:內側面
3:下蓋
31:插設部
32:內側面
33:容置空間
34:外側面
4:彈性元件
40a:第一端
40b:第二端
41:第三穿孔
5:磁性物
50a:第一面
50b:第二面
51:第二穿孔
52:內圓周
53:外圓周
6:珠體
7:套蓋
71:突起部
72:弧形壁面
73:第一穿孔
8:磁力件
9:定位柱
h:水平深度
R:半徑
第1圖為本案之防拆裝置之較佳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第2圖為第1圖所示之防拆裝置之結構爆炸示意圖。
第3圖為第2圖所示之防拆裝置之上下顛倒視角之結構爆炸示意圖。
第4圖為第1圖所示之防拆裝置之剖面結構爆炸示意圖。
第5圖為第1圖所示之防拆裝置之部分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6圖為第1圖所示之防拆裝置之珠體及凹槽之結構示意圖。
第7A圖為第1圖所示之防拆裝置於上蓋與下蓋相接合時之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7B圖為第1圖所示之防拆裝置於上蓋與下蓋完全相固接時之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7C圖為第1圖所示之防拆裝置於磁性物被磁力件吸引時之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8A圖至第8F圖為第1圖所示之防拆裝置之部份元件在組裝時的步驟圖。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示在本質上當作說明之用,而非架構於限制本案。
請參閱第1圖至第6圖,其中第1圖為本案之防拆裝置之較佳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第2圖為第1圖所示之防拆裝置之結構爆炸示意圖,第3圖為第2圖所示之防拆裝置之上下顛倒視角之結構爆炸示意圖,第4圖為第1圖所示之防拆裝置之剖面結構爆炸示意圖,第5圖為第1圖所示之防拆裝置之部分剖面結構示意圖,第6圖為第1圖所示之防拆裝置之珠體及凹槽之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案之防拆裝置1係用以包覆電子元件(未圖示),且包含上蓋2、下蓋3、至少一彈性元件4、至少一磁性物5、複數個珠體6及至少一套蓋7。
上蓋2具有至少一插銷21,插銷21設置於上蓋2之內側面22上,且上蓋2及插銷21可為但不限於一體成型的結構,或上蓋2及插銷21可為分離並組裝固定的形式。其中插銷21更可為圓柱狀結構,且具有凹槽211,凹槽211係環繞於插銷21的外圓周上,且由插銷21的外圓周內凹而形成。
下蓋3係可分離地與上蓋2相接合,以與上蓋2共同包覆電子元件,且包含至少一插設部31,插設部31係由下蓋3的內側面32朝向上蓋2的方向 垂直延伸而形成,且插設部31與插銷21相對應設置,此外,插設部31為中空結構而形成容置空間33,容置空間33的開口處係朝向上蓋2的方向。
彈性元件4可為但不限於彈簧,且容置於容置空間33內,其中彈性元件4的第一端40a與下蓋3的內側面32相抵頂。磁性物5具有被一磁力件8(如第7C圖所示),吸引而可移動之特性,其中磁性物5例如但不限為鐵片或其他磁性材質組成,且為中空圓盤狀結構,磁性物5係容置於容置空間33內,且位於彈性元件4及容置空間33的開口處之間,此外,磁性物5具有相對的第一面50a以及第二面50b,其中第一面50a與彈性元件4之第二端40b相抵頂。
複數個珠體6的數量可為但不限於第2圖所示的四個,只要是複數個珠體6的數量能夠達到穩固地容置於插銷21的凹槽211內,俾使下蓋3與上蓋2相固接的作用即可。複數個珠體6容置於容置空間33內,且位於磁性物5及容置空間33的開口處之間,其中複數個珠體6更與磁性物5之第二面50b相接觸。套蓋7可為中空結構,其係用以於彈性元件4、磁性物5及複數個珠體6容置於容置空間33時,套設於插設部31上而覆蓋於容置空間33的開口處,使彈性元件4、磁性物5及複數個珠體6無法退出容置空間33。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當上蓋2與下蓋3相接合時,插銷21實際上係經由穿設套蓋7、插設部31、磁性物5及彈性元件4而至少部分容置於容置空間33內,且每一珠體6部分容置於插銷21的凹槽211內,而磁性物5藉由彈性元件4之彈力而與套蓋7相配合,使複數個珠體6分別受磁性物5及套蓋7之抵頂而固定於凹槽211內,使每一珠體6無法由凹槽211內退出,俾使下蓋3與上蓋2相固接。
以下將說明防拆裝置1之上蓋2與下蓋3之間的組裝方式及拆卸方式。請參閱第7A圖至第7C圖,並配合第1圖至第6圖,其中第7A圖為第1圖所示 之防拆裝置於上蓋與下蓋相接合時之剖面結構示意圖,第7B圖為第1圖所示之防拆裝置於上蓋與下蓋完全相固接時之剖面結構示意圖,第7C圖為第1圖所示之防拆裝置於磁性物被磁力件吸引時之剖面結構示意圖。當上蓋2欲與下蓋3相固接時,如第7A圖所示,上蓋2的插銷21係經由穿設套蓋7、插設部31、磁性物5及彈性元件4而逐漸容置於容置空間33內。當插銷21繼續朝容置空間33內移動而使上蓋2與下蓋3完全固接時,如第7B圖所示,複數個珠體6將部分容置於插銷21的凹槽211內,同時由於彈性元件4會因自身彈力而施力於磁性物5上,使得磁性物5同步施力於複數個珠體6,又因套蓋7覆蓋於容置空間33的開口處,使得複數個珠體6將分別與套蓋7及磁性物5相抵頂而被限制移動,故複數個珠體6便被固定於凹槽211內而無法由凹槽211內退出,如此一來,下蓋3與上蓋2即相固接而無法相互拆卸。
反之,如欲將相固接之上蓋2與下蓋3進行拆卸,則如第7C圖所示,可在下蓋3的外側面34對應於磁性物5的設置位置上放置磁力件8,磁性物5係受磁力件8的吸引沿著容置空間33而朝向下蓋3的內側面32的方向移動,又由於磁性物5與彈性元件4相抵頂,故磁性物5便帶動彈性元件4同步朝向下蓋3的內側面32的方向壓縮,如此一來,磁性物5便不再施力於複數個珠體6,使複數個珠體6可由插銷21的凹槽211內退出,並於磁性物5上同步隨著磁性物5朝向下蓋3的內側面32的方向移動,故上蓋2的插銷21便可脫離容置空間33,以使上蓋2與下蓋3相互拆卸。磁力件8例如是一永久磁鐵或一電磁鐵,而彈性元件4例如是一彈簧。於一些實施例中,當磁力件8達到下述表示式(1)的磁場強度時,珠體6可由插銷21的凹槽211內退出,使上蓋2與下蓋3相互拆卸。
25~100N spring<N magnet......(1)
其中,上述表示式(1)中,N代表力牛頓,Spring代表彈性元件4(彈簧),magnet代表磁力件8,25~100代表倍數,意指磁力件8的力量必須大於彈性元件4的力量25~100倍。
由上可知,本案之防拆裝置1係利用位於上蓋2的內側面22上的插銷21及位於下蓋3之內側面32上之套蓋7、插設部31、磁性物5、彈性元件4及複數個珠體6之間的相互配合,使上蓋2及下蓋3相接合時可同步固接,因此相較於以螺絲鎖附方式使上蓋及下蓋進行固接之傳統防拆裝置,本案之防拆裝置1於外觀上並不存在任何拆卸處,故可防止使用者任意拆卸防拆裝置1之上蓋2與下蓋3。此外,本案之防拆裝置1若欲拆卸下蓋3與上蓋2,更需要另外使用一磁力件8才能進行拆卸作動,故防拆裝置1的防拆效果更為提升。更甚者,由於本案之防拆裝置1在上蓋2與下蓋3相固接時,乃利用磁力件8吸引磁性物5,以壓縮彈性元件4,進而使得複數個珠體6由插銷21的凹槽211內退出,以使上蓋2與下蓋3相互拆卸,而非以破壞性的方式拆卸上蓋2與下蓋3,故本案之防拆裝置1在拆卸上蓋2與下蓋3時,外觀上不會留下拆卸痕跡,也不會造成上蓋2與下蓋3之損壞。
於一些實施例中,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套蓋7具有第一穿孔73,第一穿孔73貫穿於套蓋7之中心處。磁性物5具有第二穿孔51,第二穿孔51貫穿於磁性物5之中心處。彈性元件4為螺旋狀結構,且具有第三穿孔41,第三穿孔41貫穿於彈性元件4之螺旋狀結構之中心處。此外,套蓋7之第一穿孔73、磁性物5之第二穿孔51及彈性元件4之第三穿孔41的位置係相對應,故上蓋2的插銷21可經由穿設套蓋7之第一穿孔73、插設部31、磁性物5之第二穿孔51及彈性元件4之第三穿孔41而至少部分容置於容置空間33內。
於複數個珠體6設置於磁性物5上,但插銷21尚未容置於容置空間33時,為了避免複數個珠體6落入磁性物5之第二穿孔51內,本案之防拆裝置1更可採用下述兩種技術手段之至少一種來達成該目的。第一種技術手段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供複數個珠體6設置之磁性物5之第二面50b可沿磁性物5之內圓周52朝向外圓周53的方向逐漸靠近下蓋3而呈傾斜結構。而第二種技術手段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套蓋7更包含弧形壁面72及突起部71,其中弧形壁面72由套蓋7之一側形成而與複數個珠體6相鄰,且弧形壁面72的一側相接於第一穿孔73中相對鄰近於下蓋3的內側面32的一開口處,此外,弧形壁面72之部分弧形結構更與珠體6的外圓周面的弧形結構相對應,當上蓋2與下蓋3相固接時,弧形壁面72可部分與複數個珠體6相接觸。突起部71由弧形壁面72上與第一穿孔73之相接處朝下蓋3的內側面32的方向所突出,且突起部71與磁性物5之間的距離小於珠體6的直徑,因此當複數個珠體6設置於磁性物5上,但插銷21尚未容置於容置空間33時,突起部71可限制複數個珠體6維持在磁性物5上,以防止複數個珠體6落入磁性物5之第二穿孔51內。
請再參閱第6圖,於一些實施例中,凹槽211的水平深度h等於0.6倍的珠體6的半徑R。另外,凹槽211可為錐型凹槽,且具有第一表面212及第二表面213,第一表面212及第二表面213之間的夾角為120度。
以下將再說明彈性元件4、磁性物5、複數個珠體6、套蓋7與插設部31之間的組裝方式。請參閱第8A圖至第8F圖並配合第1圖至第6圖,其中第8A圖至第8F圖係為第1圖所示之防拆裝置之部份元件在組裝時的步驟圖。首先,如第8A圖所示,先依序將彈性元件4及磁性物5容置於容置空間33內,使彈性元件4的第一端40a與下蓋3的內側面32相抵頂,而磁性物5位於彈性元件4及容置空間 33之開口處之間,且磁性物5之第二穿孔51與彈性元件4之第三穿孔41的位置係相對應。接著,如第8B圖所示,額外提供一定位柱9來穿設磁性物5之第二穿孔51及彈性元件4之第三穿孔41。接著,如第8C圖所示,將複數個珠體6容置於容置空間33內而與磁性物5之第二面50b相接觸,其中由於第二穿孔51及第三穿孔41已被定位柱9穿設,故複數個珠體6無法落入第二穿孔51及第三穿孔41內。接著,如第8D圖所示,將套蓋7經由第一穿孔73套設於定位柱9後,更套設於插設部31上而覆蓋容置空間33的開口處,此時,突起部71可限制複數個珠體6維持在磁性物5上。接著,如第8E圖所示,將定位柱9取出,此時,由於套蓋7之突起部71已限制複數個珠體6維持在磁性物5上,故可防止複數個珠體6落入磁性物5之第二穿孔51及彈性元件4之第三穿孔41內。接著,如第8F圖所示,防拆裝置1之下蓋3、彈性元件4、磁性物5、複數個珠體6及套蓋7則完成組裝。
綜上所述,本案之防拆裝置係利用位於上蓋的內側面上的插銷及位於下蓋之內側面上之套蓋、插設部、磁性物、彈性元件及複數個珠體之間的相互配合,使上蓋及下蓋相接合時可同步固接,因此相較於以螺絲鎖附方式使上蓋及下蓋進行固接之傳統防拆裝置,本案之防拆裝置於外觀上並不存在任何拆卸處,故可防止使用者任意拆卸防拆裝置之上蓋與下蓋。此外,本案之防拆裝置若欲拆卸下蓋與上蓋,更需要另外使用一磁力件才能進行拆卸作動,故防拆裝置的防拆效果更為提升。更甚者,由於本案之防拆裝置在上蓋與下蓋相固接時,乃利用磁力件吸引磁性物,以壓縮彈性元件,進而使得複數個珠體由插銷的凹槽內退出,以使上蓋與下蓋相互拆卸,而非以破壞性的方式拆卸上蓋與下蓋,故本案之防拆裝置在拆卸上蓋與下蓋時,外觀上不會留下拆卸痕跡,也不會造成上蓋與下蓋之損壞。
1:防拆裝置
2:上蓋
21:插銷
3:下蓋
31:插設部
32:內側面
33:容置空間
34:外側面
4:彈性元件
40a:第一端
40b:第二端
41:第三穿孔
5:磁性物
50a:第一面
50b:第二面
51:第二穿孔
52:內圓周
53:外圓周
6:珠體
7:套蓋
73:第一穿孔

Claims (5)

  1. 一種防拆裝置,包含:一上蓋,具有至少一插銷,該插銷上具有一凹槽;一下蓋,可分離地與該上蓋相接合,且包含至少一插設部,該插設部與該插銷對應設置,且具有一容置空間;至少一彈性元件,容置於該容置空間內,且具有一第三穿孔;至少一磁性物,容置於該容置空間內,而位於該彈性元件及該容置空間之開口處之間,且與該彈性元件相抵頂,且具有一第二穿孔;複數個珠體,容置於該容置空間內,而位於該磁性物與及該容置空間之開口處之間,且與該磁性物相接觸;以及至少一套蓋,套設於該插設部上而覆蓋該容置空間之開口處,且具有一第一穿孔,其中該第一穿孔、該第二穿孔及該第三穿孔的位置係相對應;其中該插銷經由穿設該套蓋的該第一穿孔、該插設部、該磁性物的該第二穿孔及該彈性元件的該第三穿孔而至少部分容置於該容置空間內,且每一該珠體係部分容置於該凹槽內,而該磁性物藉由該彈性元件之彈力而與該套蓋相配合,使該複數個珠體分別受到該磁性物及該套蓋之抵頂而固定於該凹槽內,俾使該下蓋與該上蓋相固接,其中該磁性物為一中空圓盤狀結構,且該第二穿孔貫穿於該磁性物之中心處,其中該磁性物沿該磁性物之一內圓周朝向一外圓周的方向逐漸靠近該下蓋而呈傾斜結構。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防拆裝置,其中該套蓋包含一弧形壁面及一突起部,該弧形壁面由該套蓋之一側形成而與該複數個珠體相鄰,且該弧形壁面的一側相接於該第一穿孔中相對鄰近於該下蓋的一開口處,該突起部由該 弧形壁面上與該第一穿孔之相接處朝該下蓋的方向所突出,且該突起部與該磁性物之間的距離小於該珠體的直徑。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防拆裝置,其中該凹槽的水平深度等於0.6倍的該珠體的半徑。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防拆裝置,其中該凹槽為錐型凹槽,且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二表面之間的夾角為120度。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防拆裝置,其中該上蓋與該插銷為一體成型。
TW108133329A 2019-09-17 2019-09-17 防拆裝置 TWI7350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3329A TWI735039B (zh) 2019-09-17 2019-09-17 防拆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3329A TWI735039B (zh) 2019-09-17 2019-09-17 防拆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3245A TW202113245A (zh) 2021-04-01
TWI735039B true TWI735039B (zh) 2021-08-01

Family

ID=76604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3329A TWI735039B (zh) 2019-09-17 2019-09-17 防拆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350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0016A (zh) * 2021-12-24 2022-04-12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硬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防拆结构及其锁定解锁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2449B (zh) * 2011-05-13 2013-07-21 Wistron Corp 電子裝置及其固定裝置
CN105024211A (zh) * 2014-04-23 2015-11-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
TWI507858B (zh) * 2014-08-19 2015-1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防拆電子裝置
CN105449449A (zh) * 2014-08-26 2016-03-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
US9750148B1 (en) * 2016-05-24 2017-08-29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Anti-tamper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07011134U (zh) * 2017-05-31 2018-02-13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卡固结构及具有该卡固结构的电子装置
CN207333416U (zh) * 2017-10-29 2018-05-08 温州市大炜标准件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螺栓
US20180343757A1 (en) * 2017-01-13 2018-11-29 Lite-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Limited Electronic module with an improved shell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2449B (zh) * 2011-05-13 2013-07-21 Wistron Corp 電子裝置及其固定裝置
CN105024211A (zh) * 2014-04-23 2015-11-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
TWI507858B (zh) * 2014-08-19 2015-1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防拆電子裝置
CN105449449A (zh) * 2014-08-26 2016-03-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
US9750148B1 (en) * 2016-05-24 2017-08-29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Anti-tamper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80343757A1 (en) * 2017-01-13 2018-11-29 Lite-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Limited Electronic module with an improved shell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207011134U (zh) * 2017-05-31 2018-02-13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卡固结构及具有该卡固结构的电子装置
CN207333416U (zh) * 2017-10-29 2018-05-08 温州市大炜标准件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螺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3245A (zh) 2021-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2526218A (ja) マグネットロック、マグネットキーおよびその組み合わせ
KR101963487B1 (ko) 전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2533401B (zh) 防拆装置
TWI735039B (zh) 防拆裝置
JPH0834114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WO1981002602A1 (en) Magnetic decoupler
CN107743412A (zh) 用于游戏控制器的用户可替换摇杆顶部
JP2020518943A (ja) コネクタ、電子コンポーネント、及び電子装置
WO2021175219A1 (zh) 用于led显示屏的连接装置
JP2018195532A (ja) 端子着脱装置
JP3204416U (ja) 一種のマグネットブロック
CN108320957B (zh) 一种按键以及电子设备
KR200468823Y1 (ko) 블록형 자석놀이완구
US20210054862A1 (en) Lateral positioning device
JP2014008410A (ja) ボタン開閉装置
EP0455577B1 (en) A lock for an antitheft device
US11925876B2 (en) Magnet-type plate toy
TWM551553U (zh) 拖曳臂之鐵套的拆卸器(一)
JP7326040B2 (ja) 係合具
JP4452567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0090561A (ja) スイッチ付マグネットキャッチ
US20210053164A1 (en) Lateral positioning method
JP2826758B2 (ja) 係合具
KR20240049108A (ko) 팽이 완구
JP3075365U (ja) 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