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3612B - 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3612B
TWI733612B TW109136963A TW109136963A TWI733612B TW I733612 B TWI733612 B TW I733612B TW 109136963 A TW109136963 A TW 109136963A TW 109136963 A TW109136963 A TW 109136963A TW I733612 B TWI733612 B TW I73361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eripheral wall
frame
outer peripheral
unit
filling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6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16481A (zh
Inventor
林季進
Original Assignee
鑫永銓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鑫永銓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鑫永銓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36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3361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3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361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16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6481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Abstract

一種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及其製造方法,該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包含一框體單元及一外周壁單元。該框體單元包括一內周壁、二側壁及數個補強壁。該外周壁單元連接於該等補強壁及該等側壁。該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的製造方法是先製備一框體下模具、一框體上模具、一外周壁下模具、一外周壁上模具、數個纖維布及一第一填充材料與一第二填充材料。將該等纖維布模壓成一框基件與一外周基件,再將該框基件與該第一填充材料製成該框體單元,並將該外周基件與該第二填充材料製成該外周壁單元後再熔接固結即可製得該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

Description

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輪框,特別是指一種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及其製造方法。
自行車的重量是影響自行車性能的關鍵之一,因此許多自行車製造商紛紛投入大量的資金與人力開發不同的材質的自行車構件,以達到輕量化的目的。其中,碳纖維材質由於具有高硬度、高強度且重量輕的特性,因此成為現今自行車構件材質的研發主流。
目前市面上的碳纖維輪框為了減少重量及製作成本,通常是設計成中空管狀的環形結構。然而,碳纖維材料的加工難度較金屬高,因此往往需要較多的製作工序,而且製成的碳纖維輪框品質也常不如預期。
舉例而言,中華民國專利證書公開編號TW 201231312 A1所揭示的一種現有的碳纖維輪框是將數個碳纖維強化堆疊層堆疊於碳纖維外框並放置於一母膜形成初胚,再將氣袋放入該初胚進行充氣,並將該母模加熱,就能藉此將該碳纖維強化堆疊層與該碳纖維外框結合成一體而形成輪圈成胚。待取出輪圈成胚並取出該氣袋後就能製成該現有的碳纖維輪框。
然而,在上述製造的過程中,該母模加熱時容易使該碳纖維強化堆疊層黏著於該氣袋,造成該氣袋不易完整地取出而容易部分附著於該現有的碳纖維輪框,進而影響轉動平衡,而且利用上述製造方式所製成的該現有的碳纖維輪框的截面是呈中空的封閉環狀,難以在該現有的碳纖維輪框內部成型有效的補強結構而造成強度不足的問題,因此亟待改善。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解決先前技術缺點的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解決先前技術缺點的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的製造方法。
一種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包含一框體單元,及一外周壁單元。
該框體單元由纖維材質及熱塑性材質原料製成,並包括一繞一中心軸線呈環狀的內周壁、二由該內周壁的兩相反側分別朝遠離於該中心軸線的方向延伸並呈環狀的側壁、一由該內周壁與該等側壁界定出的容置空間,及數個設於該容置空間並繞該中心軸線間隔設置且連接於該內周壁及該等側壁的補強壁。
該外周壁單元由纖維材質及熱塑性材質原料製成。該外周壁單元繞該中心軸線呈環狀並設於該容置空間且連接於該等補強壁及該等側壁。該外周壁單元的底面承靠於該等補強壁的頂緣。
一種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的製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至步驟(D)。
步驟(A)製備一框體下模具、一框體上模具、一外周壁下模具、一外周壁上模具、一加熱成型機、數個纖維布、一第一填充材料,及一第二填充材料。該框體下模具具有一第一容室。該框體下模具與該框體上模具的其中一者形成有一連通該第一容室的第一流道。該外周壁下模具具有一第二容室。該外周壁下模具與該外周壁上模具的其中一者形成有一連通該第二容室的第二流道。該第一填充材料包括熱塑性材質的原料。該第二填充材料包括熱塑性材質的原料。
步驟(B)將該第一填充材料與該第二填充材料放入該加熱成型機預熱。
步驟(C)製作一框體單元及一外周壁單元。
該框體單元的製造步驟包括(C1)將其中數個纖維布疊置並模壓成型而形成一框基件後,將該框基件置於該第一容室,並將該框體下模具與該框體上模具結合,且將預熱後的該第一填充材料經由該第一流道擠入該第一容室。該框基件與該第一填充材料結合成一體而形成該框體單元。該框基件與部分的該第一填充材料形成該框體單元的一內周壁及分別連接於該內周壁的兩相反側的兩個側壁,而剩餘的該第一填充材料則形成數個間隔設置且連接於該內周壁及該等側壁之間的補強壁。
該外周壁單元的製作步驟包括(C2)將其中數個纖維布疊置並模壓成型而形成一外周基件後,將該外周基件置於該第二容室,將該外周壁下模具與該外周壁上模具結合,並將預熱後的該第二填充材料經由該第二流道擠入該第二容室。該外周基件與該第二填充材料結合成一體而形成該外周壁單元。
步驟(D)將該外周壁單元的底面承靠於該等補強壁的頂緣並與該框體單元進行熔接,使該外周壁單元固結於該框體單元的該等補強壁及該等側壁。
本發明的功效在於:藉由製造該框體單元及該外周壁單元後,再將該框體單元與該外周壁單元熔接成一體,能簡化製造步驟,並避免其他的物質殘留於該框體單元及該外周壁單元的表面而能提升成品品質,且該框體單元在製造的過程中在內部形成供該外周壁單元承靠的該等補強壁,因此能夠對來自地面、輪胎的作用力產生支撐並增加該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的剛度而減小變形。
參閱圖1~圖4,本發明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的一實施例,包含一框體單元2、一外周壁單元3,及一輻條單元9。該輻條單元9包括多數個輻條91。其中,要特別說明的是,為清楚揭露該輻條單元9與該框體單元2的連接關係,因此在圖1中該輻條單元9是以假想線的方式繪製。
該框體單元2由纖維材質及熱塑性材質原料製成,並包括一繞一中心軸線L呈環狀的內周壁21、二由該內周壁21的兩相反側分別朝遠離於該中心軸線L的方向延伸並呈環狀的側壁22、一由該內周壁21與該等側壁22界定出的容置空間23、數個設於該容置空間23並繞該中心軸線L間隔設置且連接於該內周壁21及該等側壁22的補強壁24,及數個穿過該內周壁21且繞該中心軸線L間隔設置並供該等輻條91安裝的輻條安裝孔25。該等補強壁24固接於該內周壁21及該等側壁22。在本實施例中,該熱塑性材質原料為高剛性工程塑膠,並且該框體單元2由該熱塑性材質原料包覆該纖維材質製成。
該外周壁單元3由纖維材質及熱塑性材質原料製成,並繞該中心軸線L呈環狀且設於該容置空間23並固接於該等補強壁24及該等側壁22。該外周壁單元3的底面承靠於該等補強壁24的頂緣。在本實施例中,該熱塑性材質原料為高剛性工程塑膠,並且該外周壁單元3由該熱塑性材質原料包覆該纖維材質製成。
該框體單元2的每一側壁22具有一供該等補強壁24連接的第一部221、一相鄰該第一部221並供該外周壁單元3連接的第二部222,及一連接於該第二部222相反於該第一部221的一側並凸出於該外周壁單元3的第三部223。在本實施例中,每一側壁22還具有一凹設於該第二部222面對另一側壁22的一面的卡合槽224,及數個凸設於該第一部221的補強肋225。該卡合槽224能供該外周壁單元3卡合,以加強該外周壁單元3與該側壁22之間的定位與固接性。該等補強肋225設置於該第一部221面對另一側壁22的一面,並位於該第一部221未連接於該等補強壁24的位置。在本實施例中,該等補強肋225是交錯設置而呈格網狀(見圖5及圖6;其中,圖5為清楚揭示該等補強壁24與該等補強肋225的位置與差異,因此僅揭示部分的該等補強肋225)。
該框體單元2的該等補強壁24與該外周壁單元3將該容置空間23界定出一位於該外周壁單元3外側的第一空間231,及數個位於該外周壁單元3內側的第二空間232。
參閱圖2、圖5、圖6,該框體單元2的該等補強壁24是由該內周壁21朝遠離該中心軸線L的方向輻射狀地徑向延伸,並實質上垂直於該內周壁21與該外周壁單元3,且該等補強壁24的延伸方向垂直於該中心軸線L。
參閱圖3及圖7~圖11,本發明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的製造方法的一實施例, 包含下列步驟(A)至步驟(D)。
步驟(A):製備一框體下模具61、一框體上模具62、一外周壁下模具71、一外周壁上模具72、一加熱成型機8、數個纖維布400、一第一填充材料600、一第二填充材料500,及數個該等輻條91(見圖1)。該框體下模具61具有一第一容室611。該框體上模具62形成有一連通該第一容室611的第一流道621。該外周壁下模具71具有一第二容室711。該外周壁上模具72形成有一連通該第二容室711的第二流道721。該第一填充材料600包括熱塑性材質的原料。該第二填充材料500包括熱塑性材質的原料。
在本實施例中,該每一纖維布400是單向碳纖維布,並預浸有黏著料(例如:熱塑性的聚苯硫醚等),該第一填充材料600的熱塑性材質的原料是高剛性工程塑膠PEEK,該第二填充材料還包括,該第二填充材料500的熱塑性材質的原料是高剛性工程塑膠PEEK,該第二填充材料500還包括複數碳纖維,此外,該加熱成型機8是一射出成型機。
步驟(B):將該第一填充材料600與該第二填充材料500放入該加熱成型機8預熱。
步驟(C):製作該框體單元2及該外周壁單元3。
該框體單元2的製造步驟包括步驟(C1)及步驟(C1-1)。
步驟(C1)是將其中數個纖維布400疊置並模壓成型而形成一截面概呈U字形的框基件20後(見圖7),將該框基件20置於於該框體下模具61的該第一容室611內,並將該框體下模具61與該框體上模具62結合,且將預熱後的該第一填充材料600經由該第一流道621擠入該第一容室611, 該框基件20與該第一填充材料600結合成一體而形成該框體單元2。該框基件20與部分的該第一填充材料600形成該框體單元2的該內周壁21及分別連接於該內周壁21的兩相反側的該等側壁22,而剩餘的該第一填充材料600則形成間隔設置且連接於該內周壁21及該等側壁22之間的該等補強壁24,此外,每一側壁22形成有該卡合槽224及該等補強肋225。
步驟(C1-1)是對該框體單元2進行沖孔加工,以形成該等輻條安裝孔25。
該外周壁單元3的製作步驟包括步驟(C2)。
步驟(C2)是將其中數個纖維布400疊置並模壓成型而形成一外周基件30後(見圖8),將該外周基件30置於該外周壁下模具71的該第二容室711中,將該外周壁下模具71與該外周壁上模具72結合,並將預熱後的該第二填充材料500經由該第二流道721擠入該第二容室711,該外周基件30與該第二填充材料500結合成一體而形成該外周壁單元3。在本實施例中,依據該步驟(C2)所製成的該外周壁單元3是呈具有一缺口312的環狀(見圖2)。
步驟(D):該等輻條91(見圖1)裝設於該等輻條安裝孔25後,將該外周壁單元3的底面承靠於該等補強壁24的頂緣並卡合於該等卡合槽224,再將該外周壁單元3與該框體單元2進行熔接,使該外周壁單元3固結於該框體單元2的該等補強壁24及該等側壁22。在本實施例中,是先將該外周壁單元3卡合於該等側壁22的該等卡合槽224,並以高週波熔接封閉該缺口312並將該外周壁單元3固結於該框體單元2。要說明的是,由於本案在製成該外周壁單元3與該框體單元2後,兩者的接觸面的材質都是高剛性工程塑膠PEEK,在材質相同的情況下能很簡易地透過高週波熔接的方式接合在一起。
利用上述連續的步驟即可製得該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
值得說明的是,在圖9及圖10中的該框體下模具61、該框體上模具62、該外周壁下模具71與該外周壁上模具72僅為示意圖,針對該等側壁22的該等第三部223朝該容置空間23凸出的勾胎唇形狀,現有技藝已有一些脫模方案,例如:US6347839,不再贅述。此外,圖9及圖10因圖式比例緣故未示出該框基件20與該外周基件30。
由於該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的製造方法是藉由該框體下模具61、該框體上模具62、該外周壁下模具71,及該外周壁上模具72製造該框體單元2及該外周壁單元3後,再將該框體單元2與該外周壁單元3熔接成一體,因此能簡化製造步驟,並避免其他的物質殘留於該框體單元2及該外周壁單元3的表面,故能使成品的表面均勻而能提升品質。在將該框體單元2與該外周壁單元3熔接成一體時,該等補強壁24還能提供該外周壁單元3靠抵定位,如此也能簡化製造步驟而提升成品品質。
另外,由於該框體單元2與該外周壁單元3是分開製成再熔接成一體,因此該框體單元2的截面是呈U型開放狀,在製造的過程中能很容易地在內部形成有效的補強結構,也就是間隔設置的該等補強壁24以及該等補強肋225。由於每一補強壁24供該外周壁單元3承靠,因此能夠對來自地面、輪胎的作用力產生支撐,而且每一補強壁24連接於該內周壁21、該等側壁22與該外周壁單元3,並實質上垂直於該內周壁21與該外周壁單元3,能有效增加該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的剛度。此外,該外周壁單元3卡合於該等卡合槽224能強化該外周壁單元3與該框體單元2的固接程度,因此當該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受到較大的徑向衝擊力時(例如:遇到路面顛簸、車輪離地後落地),能均勻地將受力分散至該等側壁22,並能經由該等補強壁24與該等側壁22進一步均勻地將受力傳遞至該內周壁21,因此能減少該外周壁單元3、該等側壁22與該等內周壁21的連接處的變形。
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填充材料600與該第二填充材料500中所添加的碳纖維能夠增加整體的結構強度,而該第一填充材料600與該第二填充材料500中的高剛性工程塑膠PEEK在其他的實施例中,也可以替換成PA/PP合膠,或者其他的熱塑性塑膠。此外,在本實施例中,該每一纖維布400是單向碳纖維布,在其他的實施態樣中,該每一纖維布400也可以是玻璃纖維布。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該外周壁單元3是先製成具有一缺口312的環狀(見圖2),再透過高週波熔接封閉該缺口312,然而,在其他的實施例中,該外周壁單元3也可以製成數段的圓弧狀(該外周基件30的形狀也應隨之調整),在後續高週波熔接時再熔接成一個環狀。
綜上所述,本發明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及其製造方法,藉由以該框體下模具61、該框體上模具62、該外周壁下模具71,及該外周壁上模具72製造該框體單元2及該外周壁單元3後,再將該框體單元2與該外周壁單元3熔接成一體,因此能簡化製造步驟,並避免其他的物質殘留於該框體單元2及該外周壁單元3的表面,因此能使製成的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的表面均勻而能提升品質,而且該框體單元2的截面是呈U型開放狀,在製造的過程中能很容易地在內部形成有效的補強結構,也就是間隔設置的該等補強壁24以及該等補強肋225。而藉由設置該等補強壁24,該等補強壁24供該外周壁單元3承靠,因此能夠對來自地面、輪胎的作用力產生支撐並能有效增加該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的剛度而減小變形,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的範圍內。
2:框體單元 20:框基件 21:內周壁 22:側壁 221:第一部 222:第二部 223:第三部 224:卡合槽 225:補強肋 23:容置空間 231:第一空間 232:第二空間 24:補強壁 25:輻條安裝孔 3:外周壁單元 30:外周基件 312:缺口 400:纖維布 500:第二填充材料 600:第一填充材料 61:框體下模具 611:第一容室 62:框體上模具 621:第一流道 71:外周壁下模具 711:第二容室 72:外周壁上模具 721:第二流道 8:加熱成型機 9:輻條單元 91:輻條 L:中心軸線
本發明的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本發明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的一實施例的一立體組合圖; 圖2是該實施例的一框體單元與一外周壁單元的一立體分解圖; 圖3是該實施例的該框體單元與該外周壁單元一剖視圖; 圖4是該實施例的該框體單元與該外周壁單元的另一剖視圖; 圖5是該實施例的該框體單元與該外周壁單元的又另一剖視圖; 圖6是圖5的一局部放大圖; 圖7是該實施例的製造方法的數個纖維布製成一框基件的一示意圖; 圖8是該實施例的製造方法的另外數個纖維布製成一外周基件的一示意圖; 圖9是該實施例的製造方法的一框體下模具、一框體上模具、一加熱成型機,及一第一填充材料的一示意圖; 圖10是該實施例的製造方法的一外周壁下模具、一外周壁上模具、該加熱成型機,及一第二填充材料的一示意圖;及 圖11是該實施例的製造方法的一流程圖。
2:框體單元
21:內周壁
22:側壁
225:補強肋
23:容置空間
232:第二空間
24:補強壁
25:輻條安裝孔
3:外周壁單元
312:缺口
L:中心軸線

Claims (9)

  1. 一種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的製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製備一框體下模具、一框體上模具、一外周壁下模具、一外周壁上模具、一加熱成型機、數個纖維布、一第一填充材料,及一第二填充材料,該框體下模具具有一第一容室,該框體下模具與該框體上模具的其中一者形成有一連通該第一容室的第一流道,該外周壁下模具具有一第二容室,該外周壁下模具與該外周壁上模具的其中一者形成有一連通該第二容室的第二流道,該第一填充材料包括熱塑性材質的原料,該第二填充材料包括熱塑性材質的原料;(B)將該第一填充材料與該第二填充材料放入該加熱成型機預熱;(C)製作一框體單元及一外周壁單元,該框體單元的製造步驟包括(C1)將其中數個纖維布疊置並模壓成型而形成一框基件後,將該框基件置於該第一容室,並將該框體下模具與該框體上模具結合,且將預熱後的該第一填充材料經由該第一流道擠入該第一容室,該框基件與該第一填充材料結合成一體而形成該框體單元,該框基件與部分的該第一填充材料形成該框體單元的一內周壁及分別連接於該內周壁的兩相反側的兩個側壁,而剩餘的該第一填充材料則形成數個間隔設置且連接於該內周壁及該等側壁之間的補強壁, 該外周壁單元的製作步驟包括(C2)將其中數個纖維布疊置並模壓成型而形成一外周基件後,將該外周基件置於該第二容室,將該外周壁下模具與該外周壁上模具結合,並將預熱後的該第二填充材料經由該第二流道擠入該第二容室,該外周基件與該第二填充材料結合成一體而形成該外周壁單元;及(D)將該外周壁單元的底面承靠於該等補強壁的頂緣並與該框體單元進行熔接,使該外周壁單元固結於該框體單元的該等補強壁及該等側壁。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步驟(A)所製備的該等纖維布預浸有熱塑性黏著料。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的製造方法,其中,在該步驟(C)製作的該框體單元的每一側壁具有一形成於面對另一側壁的一面的卡合槽,該步驟(D)是將該外周壁單元卡合於該等卡合槽後再進行熔接。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步驟(A)所製備的該第一填充材料的熱塑性材質的原料與該第二填充材料的熱塑性材質的原料同材質,該第一填充材料還包括有複數碳纖維,該第二填充材料還包括有複數碳纖維。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步驟(A)還製備數個輻條,在該步驟(C1)形成該框體單元後,還包括一接續於該步驟(C1)後的步驟 (C1-1),該步驟(C1-1)是對該框體單元進行沖孔加工,以形成數個輻條安裝孔,在步驟(D)是先將該等輻條裝設於該等輻條安裝孔後,再將該外周壁單元的底面承靠於該等補強壁的頂緣。
  6. 一種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包含:一框體單元,由纖維材質及熱塑性材質原料製成,並包括一繞一中心軸線呈環狀的內周壁、二由該內周壁的兩相反側分別朝遠離於該中心軸線的方向延伸並呈環狀的側壁、一由該內周壁與該等側壁界定出的容置空間,及數個設於該容置空間並繞該中心軸線間隔設置且連接於該內周壁及該等側壁的補強壁;及一外周壁單元,由纖維材質及熱塑性材質原料製成,該外周壁單元繞該中心軸線呈環狀並設於該容置空間且連接於該等補強壁及該等側壁,該外周壁單元的底面承靠於該等補強壁的頂緣,其中,該框體單元的每一側壁具有一形成於面對另一側壁的一面的卡合槽,該外周壁單元卡合於該等卡合槽固接於該等補強壁及該等側壁。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其中,該框體單元的該等補強壁是由該內周壁朝遠離該中心軸線的方向輻射狀地徑向延伸。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其中,該框體單元的每一側壁還具有數個形成於面對另一側壁的一面的補強肋。
  9. 如請求項6所述的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其中,該框體單元的熱塑性材質原料與該外周壁單元的熱塑性材質原料為同材質。
TW109136963A 2020-10-23 2020-10-23 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及其製造方法 TWI7336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6963A TWI733612B (zh) 2020-10-23 2020-10-23 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及其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6963A TWI733612B (zh) 2020-10-23 2020-10-23 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3612B true TWI733612B (zh) 2021-07-11
TW202216481A TW202216481A (zh) 2022-05-01

Family

ID=77911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6963A TWI733612B (zh) 2020-10-23 2020-10-23 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3361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70961Y (zh) * 2007-08-02 2008-06-11 彼得·伦纳德·汉兹 自行车复合材质轮框结构
EP2030765A2 (de) * 2007-08-29 2009-03-04 CarbonSports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elgenrings, Verfahren zur Befestigung von Speichen, ferner Felgenring, Drahtreifenfelge und Fahrrad
TW201235228A (en) * 2011-02-23 2012-09-01 A Pro Tech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icycle rim
WO2017213500A1 (en) * 2016-06-07 2017-12-14 Hsv Moulded Foams Group N.V. Wheel
CN209581026U (zh) * 2019-01-25 2019-11-05 厦门连科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轮圈结构
TWM608090U (zh) * 2020-10-23 2021-02-21 鑫永銓股份有限公司 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70961Y (zh) * 2007-08-02 2008-06-11 彼得·伦纳德·汉兹 自行车复合材质轮框结构
EP2030765A2 (de) * 2007-08-29 2009-03-04 CarbonSports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elgenrings, Verfahren zur Befestigung von Speichen, ferner Felgenring, Drahtreifenfelge und Fahrrad
TW201235228A (en) * 2011-02-23 2012-09-01 A Pro Tech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icycle rim
WO2017213500A1 (en) * 2016-06-07 2017-12-14 Hsv Moulded Foams Group N.V. Wheel
CN209581026U (zh) * 2019-01-25 2019-11-05 厦门连科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轮圈结构
TWM608090U (zh) * 2020-10-23 2021-02-21 鑫永銓股份有限公司 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6481A (zh) 2022-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7887B (zh) 无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US20070205654A1 (en) Wheel Rim
WO2010095655A1 (ja) タイヤ、及び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US20140292061A1 (en) Bicycle Wheel with Asymmetric Carbon Fiber Rims
TWM608090U (zh) 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
TWI733612B (zh) 熱塑複合材料自行車輪框及其製造方法
TW201634243A (zh) 用於製造輪圈環的方法,用於安裝輻條的方法,輪圈,特別是緊鉗式輪圈,以及自行車
US5015315A (en) Method of making a pneumatic tire
KR101150799B1 (ko) 트레드 몰드 세그먼트, 이를 포함하는 타이어 가류금형, 및 타이어 가류금형의 조립방법
DK2440399T3 (en)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wheel-tire assembly, as well as the product thus obtained
CN107444009A (zh) 自行车用轮圈
JP2015217727A (ja) 車両用アンダーカバー及び車両用アンダーカバーの製造方法
KR101857959B1 (ko) 림 제조용 몰드 및 이를 이용한 림 제조방법
JP5084637B2 (ja) 非空気圧タイヤの成形型、および非空気圧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TWI530388B (zh) 複合材輪圈之模具、使用該模具之複合材輪圈之製造方法以及使用該製造方法所製造之複合材輪圈
EP0594737A1 (en) A vehicle wheel and a method of fabricating same
CN110891758B (zh) 制造改进的充气轮胎的方法
CN105452014A (zh) 充气轮胎
TWI611913B (zh) 車輪輪圈之成型方法
CN102039679B (zh) 复合材料轮圈的制作成型工艺
JP2022034665A (ja) エアレス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TW202003279A (zh) 自行車輪緣及車輪
CN213704364U (zh) 一种放射型自行车胎硫化胶囊注射生产结构
CN212097451U (zh) 两复合轮胎胎侧压出口型装置
CN210502085U (zh) 一种车轮结构及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