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1676B - 彈性伸縮模組及使用該模組之升降裝置 - Google Patents

彈性伸縮模組及使用該模組之升降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1676B
TWI721676B TW108143510A TW108143510A TWI721676B TW I721676 B TWI721676 B TW I721676B TW 108143510 A TW108143510 A TW 108143510A TW 108143510 A TW108143510 A TW 108143510A TW I721676 B TWI721676 B TW I7216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onstant force
force spring
plate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3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0858A (zh
Inventor
鄭建緯
Original Assignee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435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21676B/zh
Priority to US16/913,772 priority patent/US1121531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16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167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0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0858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4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hangeable in height or length of legs, also for transport only, e.g. by means of tubes screwed into each other
    • F16M11/26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hangeable in height or length of legs, also for transport only, e.g. by means of tubes screwed into each other by telescoping, with or without folding
    • F16M11/28Undercarriages for supports with one single telescoping pill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4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hangeable in height or length of legs, also for transport only, e.g. by means of tubes screwed into each 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2200/00Details of stands or supports
    • F16M2200/04Balancing means
    • F16M2200/048Balancing means for balancing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the undercarri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ring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一種升降裝置,係包括一底座,底座上具有一支架,支 架上設有一彈性伸縮模組,彈性伸縮模組連接一轉接件。其中,彈性伸縮模組係包括一第一框體,第一框體之內部具有一第一容納空間,供定位一第一定力彈簧,第二框體之內部具有一第二容納空間,供定位一第二定力彈簧。第二框體之頂端位於第一框體之底端下方,第一定力彈簧之一端穿出第一容納空間,並固定於第二框體之底端,第二定力彈簧之一端穿出第二容納空間,並固定於第一框體之頂端,藉以讓第一定力彈簧與第二定力彈簧交互包覆,使第一框體與第二框體能相對反向移動。

Description

彈性伸縮模組及使用該模組之升降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彈性伸縮模組及使用該模組之升降裝置,尤指一種安裝於顯示器之後側面,而可讓結構更輕薄,可延長產品使用壽命,並增加顯示器之升降行程者。
傳統的顯示器除了能調整仰角之外,大多會再增加一升降裝置以調整高度,使符合不同體型的使用者需求。而一般升降裝置主要是利用具有固定規格的固定滑軌與活動滑軌的相對移動,讓顯示器上升或下降,並經由至少一定力彈簧做為回彈力之來源。而在實際使用時,僅是藉由單一定力彈簧的拉伸定位,由於所有的支撐力量皆是由該定力彈簧所承擔,定力彈簧的整體體積將顯得龐大,如此一來,在薄型化的要求上即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因此,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用發明第CN208703490U號之「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即包括支架、板狀滑動元件、彈力模組及輔助彈力模組,其中板狀滑動元件的板狀滑動件滑動部在支架的長形限位槽中滑移,並且彈力模組和輔助彈力模組均容置於支架的導槽內並連接支架的另一窄側內面,彈力模組連接板狀滑動件以隨著升降運動,板狀滑動件的滑動部分別穿設有輔助調整單元和輔助摩擦單元,可選擇通過輔助調整單元連接或不連接輔助彈力模組,藉此來增加或維持板狀滑動元件對抗載重的恒定彈性作用力,從 而可搭配或不搭配輔助摩擦單元提供支撐作用。
惟,前「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專利案所揭示之結構,各彈力模組的定力彈簧之自由端係在不彎折的狀態下,分別以螺絲鎖附固定於支架之一側面上,其在各個定力彈簧的實際拉伸過程中,將使得各個定力彈簧分別形成弧形彎曲的形狀,抵壓到支架之側板面上,而與支架相互摩擦,甚至於會因為側板面過度的壓迫定力彈簧,提高定力彈簧斷裂或錯位變形的風險;再者,由於需要多組定力彈簧才能滿足實際拉伸力量之需求,但現行的定力彈簧固定方式,都要預先拉伸出一段彈簧片,致使其所需較大的組裝空間,而越長的組裝空間,即會相對的壓縮顯示器的升降行程。有鑑於此,為了提供一種有別於習用技術之結構,並改善上述之缺點,發明人積多年的經驗及不斷的研發改進,遂有本發明之產生。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提供一種彈性伸縮模組及使用該模組之升降裝置,俾能解決習用技術之升降裝置僅是藉由單一定力彈簧的拉伸定位,而使得升降裝置受限於定力彈簧的尺寸,造成整體體積過於龐大,無法有效的薄型化,且讓單一定力彈簧平均分擔所有的上下升降支撐力量所產生使用壽命縮短等習知技術之問題,而本發明能讓結構模組化且更輕薄,以滿足更小尺寸之定力彈簧的使用及安裝需求,方便於製造及組裝,又能滿足整體薄型化的外型需求,避免佔用空間。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提供一種彈性伸縮模組及使用該模組之升降裝置,俾能解決習用技術之定力彈簧的拉伸變形以及在使用多組定力彈簧時,所產生的壓縮升降行程問題,而能經由交互包覆式的定力彈簧組裝方式,有效分擔上下升降支撐力量,再加上改變螺絲鎖附的位置以引導定力彈簧在拉伸過程 中保持不拱起,以延長產品使用壽命;並縮小各個定力彈簧所需要的組裝空間,以達成更長的行程範圍,讓使用更具有彈性。
為達上述發明之目的,本發明所設之彈性伸縮模組係包括一第一框體、一第二框體、一第一定力彈簧以及一第二定力彈簧。其中,第一框體之內部具有一第一容納空間;第二框體之頂端位於第一框體之底端下方,第二框體之內部具有一第二容納空間;第一定力彈簧定位於第一框體的第一容納空間之中,第一定力彈簧之一端穿出第一容納空間,並固定於第二框體之底端;第二定力彈簧定位於第二框體的第二容納空間之中,第二定力彈簧之一端穿出第二容納空間,並固定於第一框體之頂端。
實施時,第一框體之頂端具有一上凸弧形面,第二定力彈簧之一端具有預設變形之一弧形段,弧形段供對應連接固定於上凸弧形面。
實施時,第二定力彈簧之弧形段進一步透過一第一緊迫件鎖固於第一框體之上凸弧形面。
實施時,第一框體之頂端具有一上定位部,供定位第二定力彈簧之一端所具有的一連接段。
實施時,上定位部係為一凸塊,連接段具有一第二孔,供套接上定位部,上定位部之頂端具有一勾狀結構,供防止第二定力彈簧之一端輕易鬆脫。
實施時,第一框體包括一頂板、二個第一側板及一第一止擋板,頂板與二個第一側板框圍成第一容納空間,第一止擋板之兩端分別連接二個第一側板,第一止檔板上具有一突出之頂邊及一第一弧凹面,第一弧凹面對應承接第一定力彈簧,第一止擋板之頂邊、頂板與二個第一側板共同框圍成一第一窗口,供第一定力彈簧之一端向外穿出。
實施時,第一框體之頂端的相對兩側邊分別形成一具有開口之階部,各第一側板之間具有相互平行之二個第一通道;其中一第一通道鄰接第一容置空間,以連通第一容置空間及第一框體頂端一側邊之一階部開口,供第二定力彈簧之彈簧片通過,另一第一通道鄰接第一窗口,以連通第一窗口及第一框體頂端相對側邊之另一階部開口,供第一定力彈簧之彈簧片通過。
實施時,第二框體之底端具有一下凸弧形面,第一定力彈簧之一端具有預設變形之一弧形段,供對應連接固定於下凸弧形面。
實施時,第一定力彈簧之弧形段透過一第二緊迫件鎖固於第二框體之下凸弧形面。
實施時,第二框體之底端具有一下定位部,供定位第一定力彈簧之一端所具有的一連接段。
實施時,下定位部係為一凸塊,連接段具有一第一孔,供套接下定位部,下定位部之底端具有一勾狀結構,供防止第一定力彈簧之一端輕易鬆脫。
實施時,第二框體包括一底板、二個第二側板及一第二止擋板,底板與二個第二側板框圍成第二容納空間,第二止擋板之兩端分別連接二個第二側板,第二止檔板下具有一突出之底邊及一第二弧凹面,第二弧凹面對應承接第二定力彈簧,第二止擋板之底邊、底板與二個第二側板共同框圍成一第二窗口,供第二定力彈簧之一端向外穿出。
實施時,第二框體之底端的相對兩側邊分別形成一具有開口之階部,第二側板之間具有相互平行之二個第二通道;其中一第二通道鄰接第二容置空間,連通第二容置空間及第二框體底端一側邊之一階部開口,供第一定力彈簧之彈簧片通過,另一第二通道鄰接第二窗口,連通第二窗口及第二框體底端相對側邊之一階部開口,供第二定力彈簧之彈簧片通過。
本發明所設之升降裝置係包括如上所述之一彈性伸縮模組,以及一底座、一支架、一轉接件。其中,支架係站立並連結於底座之頂面,支架之一側面內凹形成一長形限位槽,彈性伸縮模組之第一框體定位於長形限位槽,長形限位槽之左右對應兩內側設有一對導軌,並限制彈性伸縮模組之第二框體縱向升降移動於長形限位槽中;轉接件之左右兩側分別連結一對導軌,且轉接件之一端連接彈性伸縮模組之第二框體,供帶動第二框體相對於於支架與第一框體形成升降移動。
實施時,轉接件之該端具有一凸板,第二框體之頂端凹設有一第二限位槽,供凸板以水平方向插入定位,支架之長形限位槽內具有另一凸板,第一框體之底端凹設有一第一限位槽,供另一凸板以水平方向插入定位;藉以在轉接件之凸板向下抵壓該第二框體期間,支架之另一凸板頂住該第一框體,使第二框體遠離第一框體;並在轉動件帶動該第二框體向上回升期間,透過這兩個定力彈簧之彈力作用,使第二框體逐步復位並靠攏對接第一框體。
實施時,第一限位槽之相對兩側邊分別設有至少一第一凸榫及至少一第一榫孔,第二限位槽之相對兩側邊分別設有至少一第二凸榫及至少一第二榫孔,至少一第二凸榫對應接合於至少一第一榫孔,至少一第一凸榫對應接合於至少一第二榫孔,使第一限位槽與第二限位槽相對接而形成一插槽。
實施時,轉接件之凸板具有一斜面,第二限位槽內形成二個第二槽內斜面,供凸板之斜面對應搭接於其中之一第二槽內斜面。
實施時,支架之另一凸板具有一斜面,第一限位槽內形成二個第一槽內斜面,供另一凸板之斜面對應搭接於其中之一第一槽內斜面。
實施時,第一框體之一側面設有一第一縱向溝槽,長形限位槽之內壁面設有一縱向軌道,縱向軌道與第一縱向溝槽相互對接。
實施時,第二框體之一側面設有一第二縱向溝槽,長形限位槽之內壁面設有一縱向軌道,縱向軌道與第二縱向溝槽相互對接。
為便於對本發明能有更深入的瞭解,茲詳述於後:
1:升降結構
11:底座
12:支架
121:長形限位槽
122,123:導軌
124,131:凸板
1241,132:斜面
125:縱向軌道
13:轉接件
14:顯示器後背板
2:彈性伸縮模組
3:第一框體
31:頂板
311:上凸弧形面
312:上定位部
32:第一側板
33:第一止擋板
331:第一弧凹面
34:第一容納空間
341,351:第一通道
35:第一窗口
342,352:階部
36:第一限位槽
361:第一凸榫
362:第一榫孔
363,364:第一槽內斜面
37:第一縱向溝槽
4:第二框體
41:底板
411:下凸弧形面
412:下定位部
42:第二側板
43:第二止擋板
431:第二弧凹面
441,451:第二通道
44:第二容納空間
45:第二窗口
442,452:階部
46:第二限位槽
461:第二凸榫
462:第二榫孔
463,464:第二槽內斜面
47:第二縱向溝槽
5:第一定力彈簧
51:第一孔
52,62:弧形段
53,63:連接段
54:第一緊迫件
6:第二定力彈簧
61:第二孔
64:第二緊迫件
第1圖係為本發明升降結構之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發明升降結構在下降定位時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發明之支架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發明升降結構之較佳實施例之部份元件分解圖。
第5圖係為本發明彈性伸縮模組與轉接件連結時之組合剖面圖。
第6圖係為本發明彈性伸縮模組之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第7~8圖係為本發明彈性伸縮模組在升、降時之較佳實施例之組合剖面圖。
第9~10圖係為本發明彈性伸縮模組在升、降時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請參閱第1~8圖所示,其為本發明升降結構1之較佳實施例,係包括一底座11、一支架12、一轉接件13以及彈性伸縮模組2。其中,底座11係供放置於桌面上;支架12之底面連結於底座11之頂面,使長直狀之支架12立起於底座11上而形成站立姿態,支架12之一側面內凹形成一長形限位槽121,為了使彈性伸縮模組2之一端部(第二框體4及第二定力彈簧6之另端捲簧部)與其相對端部(第一框體3及第一定力彈簧5之另端捲簧部)之間彼此可相互離合,彈性伸縮模組2之相對端部定位於該長形限位槽121之後側內壁,長形限位槽121之左右對應兩內側設有一對導軌(122,123),以限制該彈性伸縮模組2之該端部縱向升降移動於該長形限位槽121中,使該彈性伸縮模組2之該端部能夠穩定地遠離或靠攏 接合該彈性伸縮模組2之相對端部;轉接件13具有長方體外形,轉接件13夾置於二個導軌(122,123)之間,並容納於長形限位槽121內,轉接件13之左右兩側分別連結二個導軌(122,123),實施例如在該轉動件13之側面設有複數個V型軸承搭接作為該導軌(122,123)之軌道或是可拆式圓棒,亦或是例如使一滾珠滑軌之活動短內軌連結該轉動件13之側面,且將該滾珠滑軌之固定長外軌或甚至包含其內之滾珠保持器做為該導軌(122,123),如此使轉接件13之頂端連接一電子裝置的顯示器後背板14,且轉接件13之一端連接彈性伸縮模組2之第二框體4,轉接件13之該端還具有水平延伸之一凸板131,以插接第二框體4之頂端凹設有的第二限位槽46,第二限位槽46內形成相對稱設置之二個第二槽內斜面(463,464),第二限位槽46供凸板131以水平方向插入定位後,讓凸板131之斜面132對應搭接於其中一個第二槽內斜面463。支架12之長形限位槽121內具有另一凸板124,且在彈性伸縮模組2之一第一框體3之底端凹設有一第一限位槽36,第一限位槽36內形成相對稱設置之二個第一槽內斜面(363,364),第一限位槽36供另一凸板124以水平方向插入定位後,另一凸板124之斜面1241對應搭接於其中一個第一槽內斜面364;透過將第一框體3與第二框體4相互對接,並將一第一定力彈簧5與一第二定力彈簧6分別置入各自框體中,再預拉第一定力彈簧5之一端彈簧片穿過第二框體4及越過第二定力彈簧6之捲簧部,以包覆在彈性伸縮模組2之一端(第二框體4之底端),又再預拉第二定力彈簧6之一端彈簧片穿過第一框體3及越過第一定力彈簧5之捲簧部,以包覆在彈性伸縮模組2之相對端(第一框體3之頂端),形成交互包覆之樣態,後續藉以讓顯示器、轉接件13與第二框體4相對於支架12與第一框體3形成上下升降移動。
其次,在支架12之長形限位槽121中,其一側內壁面還設有一縱向軌道125,另一凸板124垂直於縱向軌道125,第二框體4之一側面設有一第二縱向溝槽47,使第二縱向溝槽47與縱向軌道125相互對接,方便於組裝至定位,接續 讓第二框體4沿著縱向軌道125在長形限位槽121內穩定地上下升降移動;更甚者,還能讓第一框體3之一側面設有一第一縱向溝槽37,使第一縱向溝槽37與縱向軌道125相互對接,同樣方便於組裝至定位。
請同時參閱第4~10圖所示,其為本發明彈性伸縮模組2之較佳實施例,係包括一第一框體3、一第二框體4、一第一定力彈簧5以及一第二定力彈簧6。後續為各組成構件之結構部位及各部位連接關係說明。
第一框體3具有頂端及反向於頂端之底端,第一框體3包括一頂板31、二個相互平行之第一側板32及一第一止擋板33,頂板31之頂端具有一上凸弧形面311,上凸弧形面311之表面上具有一凸塊,該凸塊做為上定位部312,上定位部312之頂端具有一勾狀結構。頂板31與二個第一側板32框圍成一第一容納空間34。第一止擋板33之前、後兩端分別連接二個第一側板32,使各第一側板32的左右兩板緣分別對應長形限位槽121之左右兩對應內側壁面,第一止檔板33上具有一突出之頂邊及一第一弧凹面331,第一弧凹面331是從頂邊斜降而趨平且位於第一容置空間34內,供對應承接第一定力彈簧5,且讓第一止擋板33之頂邊、頂板31之下方與二個第一側板32之間共同框圍成一第一窗口35,供第一定力彈簧5之一端彈簧片向外穿出。一第一限位槽36係凹設在第一框體3之第一止擋板33底端,第一限位槽36之相對兩側邊分別設有至少一第一凸榫361及至少一第一榫孔362。第一框體3之頂端的相對兩側邊分別形成一階部(342,352),各階部(342,352)均具有開口;各個第一側板32之間具有相互平行之二第一通道(341,351),一第一通道341鄰接第一容置空間34,呈縱向並連通第一容置空間34及第一框體3頂端一側邊之一(斜)階部342開口,以利於供第二定力彈簧6之彈簧片通過而使其一端貼靠在上凸弧形面311;另一第一通道351鄰接第一窗口35,亦呈縱向並連通第一窗口35及第一框體3頂端相對側邊之另一(平)階部352開口,以利於供第一定力彈簧5之彈簧片通過。
第二框體4具有頂端及反向於頂端之底端,第二框體4之頂端位於第一框體3之底端下方,第二框體4包括一底板41、二個相互平行之第二側板42及一第二止擋板43,底板41之底端具有一下凸弧形面411,下凸弧形面411之表面上具有一凸塊,該凸塊做為下定位部412,下定位部412之底端具有一勾狀結構。底板41與二個第二側板42框圍成一第二容納空間44。第二止擋板43之前、後兩端分別連接二個第二側板42,使各個第二側板42的左右兩板緣分別對應長形限位槽121之左右兩對應內側壁面,第二止檔板43具有一突出之底邊及一第二弧凹面431,第二弧凹面431是從該底邊斜升而趨平且位於第二容置空間44內,供對應承接第二定力彈簧6,且第二止擋板43之底邊、底板41之上方與二個第二側板42之間共同框圍成一第二窗口45,供第二定力彈簧6之一端彈簧片向外穿出。一第二限位槽46係凹設在第二框體4之第二止擋板43頂端,第二限位槽46之相對兩側邊分別設有至少一第二凸榫461及至少一第二榫孔462,至少一第二凸榫461對應接合至少一第一榫孔462,至少一第一凸榫461對應接合至少一第二榫孔462,使第一限位槽36與第二限位槽46相對接而形成一插槽,讓凸板131與另一凸板124均插置於插槽中。第二框體4之底端的相對兩側邊分別形成一具有開口的階部(442,452),各階部(442,452)均具有開口;且在各個第二側板42之間具有相互平行之二個第二通道(441,451),各自保護兩個定力彈簧分別被預拉出之彈簧片通過,其中,一第二通道441鄰接第二容置空間44,呈縱向並連通第二容置空間44及第二框體4底端一側邊之一(斜)階部442開口,以利於供第一定力彈簧5之彈簧片通過而使其一端貼靠在下凸弧形面411,另一第二通道451鄰接第二窗口45,呈縱向並連通第二窗口45及第二框體4底端相對側邊之一(平)階部452開口,以利於供第二定力彈簧6之彈簧片通過。
第一定力彈簧5係以其另端捲簧部定位於第一框體3的第一容納空間34之中,更可用一樞軸樞接定位,第一定力彈簧5之一端彈簧片具有預設變形 之一弧形段52,並在該端彈簧片具有一連接段53,該連接段53具有一第一孔51;第一定力彈簧5之一端彈簧片的弧形段52及連接段53從第一容置空間34中經由第一框體3之第一窗口35向外穿出,接續通過另一第一通道351及其相連之一第二通道441,再穿出第二框體4底端之一(斜)階部442的開口,並在越過第二框體4的下凸弧形面411之後,讓連接段53之第一孔51通過下定位部412底端之勾狀結構,使連接段53套接在第二框體4底端之下定位部412以形成定位,防止第一定力彈簧5之一端彈簧片輕易鬆脫,還讓該弧形段52對應貼靠下凸弧形面411而使接續伸出之彈簧片能夠伸直,更佳是再透過一第一緊迫件54(例如螺絲)鎖接,讓第一定力彈簧5之弧形段52連接固定於第二框體4之底板41底端之下凸弧形面411,防止拱起並穩定第一定力彈簧5之彈簧片的伸直動作。
第二定力彈簧6係以其另端捲簧部定位於第二框體4的第二容納空間44之中,實施時,更可用一樞軸樞接定位,第二定力彈簧6之一端彈簧片具有預設變形之一弧形段62,並在該端彈簧片具有一連接段63,連接段63具有一第二孔61;第二定力彈簧6一端彈簧片的弧形段62及連接段63從第二容置空間44中經由第二框體4之第二窗口45向外穿出,接續通過另一第二通道451及其相連之一第一通道341,再穿出第一框體3頂端之一(斜)階部342的開口,並在越過第一框體3的上凸弧形面311之後,讓連接段63之第二孔61通過上定位部312頂端之勾狀結構,使連接段63套接在第一框體3頂端之上定位部312以形成定位,防止第二定力彈簧6之一端彈簧片輕易鬆脫,還讓弧形段62對應貼靠上凸弧形面311而使接續伸出之彈簧片能夠伸直,更佳是再透過一第二緊迫件64(例如螺絲)鎖接,讓第二定力彈簧6之弧形段62連接固定於第一框體3之頂板31頂端之上凸弧形面311,防止拱起並穩定第二定力彈簧6之彈簧片的伸直動作。
藉此,由於轉接件13之左右兩側分別連結於二個導軌(122,123),二個導軌(122,123)分別容納並限位於支架12一側面的長形限位槽121內,並搭配 長形限位槽121內之一縱向軌道125,有助於將整個彈性伸縮模組2裝入至定位,再加上轉接件13之凸板131與支架12之另一凸板124分別水平插入第一框體3與第二框體4之間的插槽內,凸板131與另一凸板124是以各自之平面相接,防止各框體歪傾,除了可以提供轉接件13左右方向的夾持作用之外,還可以提供後方向之夾持作用,更兼具有導引和對抗扭轉之功效,使顯示器能穩定且平順的上下升降。而當顯示器與轉接件13向下移動的過程中,轉接件13之凸板131向下抵壓第二框體4期間,支架12之另一凸板124頂住第一框體3,則使轉動件13可以帶動第二框體4相對於支架12與第一框體3向下移動,使第二框體4及其內部之第二定力彈簧6之另端捲簧部遠離第一框體3及其內部之第一定力彈簧5之另端捲簧部,讓第一定力彈簧5之一端彈簧片與第二定力彈簧6一端的彈簧片同步逐漸伸直,並與支架12之兩側壁面平行;反之,在轉動件13帶動第二框體4向上回升期間,透過這兩個定力彈簧之彈力作用會使第二框體4被拉回,則轉接件13會以其凸板131抵住第二框體4以同步逐漸回升,再加上第二框體4之第二縱向溝槽47搭配縱向軌道125以穩定導引,防止發生回彈碰撞之情形,直至復位並再次靠攏對接第一框體3。而在顯示器與轉接件13之升降過程中,經由第一定力彈簧5與第二定力彈簧6之彈力分擔及恆定彈性作用力所支撐,則可讓顯示器停滯在固定之高度上。
因此,本發明具有以下之優點:
1、本發明係以至少二個定力彈簧交互包覆的組裝方式,平均分擔顯示器的所有上下升降支撐力量,以延長產品使用壽命,又能縮小組裝空間,因此,能讓整體結構更輕薄以滿足更小的外型需求,更增加升降行程範圍,進而有助於增加所能適用的顯示器尺寸及類型,提升使用便利性。
2、本發明係採用交互包覆式的定力彈簧組裝方式,將至少二個定力彈簧 之一端彈簧片分別預先拉伸,並經由這兩個框體之窗口、通道及階部開口等空間與結構分別引導及保護,使各定力彈簧所具有之弧形段能夠分別對應貼靠在第一、第二框體所設置之上、下凸弧形面,並利用凸弧形面及具有勾狀結構之凸塊形成定位,更甚者是再改變螺絲或其他緊迫件鎖附的位置以引導定力彈簧能伸直而不拱起,因此,在二個定力彈簧同時拉伸的過程中,能讓逐漸伸出之彈簧片有效避免形成弧形彎曲的形狀而與支架側面相互摩擦,並使各彈簧片被各自框體保護,讓整體動作更順暢、延長產品使用壽命,並縮小各個定力彈簧所需要的組裝空間,以達成更長的行程範圍,讓使用更具有彈性。
3、本發明之彈性伸縮模組的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可以共用同一模組,因而在這兩個框體上、下對接,接續再將第一定力彈簧和第二定力彈簧分別裝入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並預先拉伸彈簧片交互包覆組裝之後,再以模組化之方式安裝於支架一側面的長形限位槽內,因此,能讓組裝過程更方便,並簡化作業程序以節省維修及組裝成本。
本發明雖為實現上述目的而揭露了較佳的具體實施例,惟其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構造特徵,任何該技術領域之通常知識者應知,在本發明的技術精神下,任何輕易思及之變化或修飾皆是可能的,且皆為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12:支架
121:長形限位槽
122,123:導軌
131:凸板
13:轉接件
14:顯示器後背板
2:彈性伸縮模組
3:第一框體
31:頂板
311:上凸弧形面
312:上定位部
32:第一側板
33:第一止擋板
34:第一容納空間
35:第一窗口
36:第一限位槽
4:第二框體
41:底板
411:下凸弧形面
42:第二側板
44:第二容納空間
46:第二限位槽
461:第二凸榫
462:第二榫孔
5:第一定力彈簧
51:第一孔
52,62:弧形段
53,63:連接段
6:第二定力彈簧
61:第二孔
64:第二緊迫件

Claims (20)

  1. 一種彈性伸縮模組,係包括:一第一框體,其具有一頂端及反向於該頂端之一底端,該第一框體之內部具有一第一容納空間;一第二框體,其具有一頂端及反向於該頂端之一底端,該第二框體之該頂端係位於該第一框體之該底端下方,第二框體之內部具有一第二容納空間;一第一定力彈簧,係定位於該第一框體的第一容納空間之中,該第一定力彈簧之一端穿出第一容納空間,並固定於該第二框體之該底端;以及一第二定力彈簧,係定位於該第二框體的第二容納空間之中,該第二定力彈簧之一端穿出第二容納空間,並固定於該第一框體之該頂端。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彈性伸縮模組,其中該第一框體之頂端具有一上凸弧形面,該第二定力彈簧之一端係具有預設變形之一弧形段,該弧形段供對應連接固定於該上凸弧形面。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彈性伸縮模組,其中該第二定力彈簧之弧形段係進一步透過一第一緊迫件鎖固於該第一框體之上凸弧形面。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彈性伸縮模組,其中該第一框體之頂端具有一上定位部,供定位該第二定力彈簧之一端所具有的一連接段。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彈性伸縮模組,其中該上定位部係為一凸塊,該連接段具有一第二孔,供套接該上定位部,該上定位部之頂端具有一勾狀結構,供防止該第二定力彈簧之一端輕易鬆脫。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彈性伸縮模組,其中該第一框體包括一頂板、二個第一側板及一第一止擋板,該頂板與該二個第一側板框圍成該第一容納空間,該第一止擋板之兩端分別連接該二個第一側板,該第一止檔板上具有一突出之頂邊及一第一弧凹面,該第一弧凹面供對應承接該第一定力彈簧, 該第一止擋板之頂邊、該頂板與該二個第一側板共同框圍成一第一窗口,供該第一定力彈簧之一端向外穿出。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彈性伸縮模組,其中該第一框體之頂端的相對兩側邊分別形成一具有開口之階部,各該第一側板之間具有相互平行之二個第一通道;其中一第一通道鄰接該第一容置空間,以連通該第一容置空間及該第一框體頂端一側邊之一階部開口,供該第二定力彈簧之彈簧片通過,另一第一通道鄰接該第一窗口,以連通該第一窗口及該第一框體頂端相對側邊之另一階部開口,供該第一定力彈簧之彈簧片通過。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彈性伸縮模組,其中該第二框體之底端具有一下凸弧形面,該第一定力彈簧之一端係具有預設變形之一弧形段,供對應連接固定於該下凸弧形面。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彈性伸縮模組,其中該第一定力彈簧之弧形段係在透過一第二緊迫件鎖固於該第二框體之下凸弧形面。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彈性伸縮模組,其中該第二框體之底端具有一下定位部,供定位該第一定力彈簧之一端所具有的一連接段。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彈性伸縮模組,其中該下定位部係為一凸塊,該連接段具有一第一孔,供套接該下定位部,該下定位部之底端係具有一勾狀結構,供防止該第一定力彈簧之一端輕易鬆脫。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彈性伸縮模組,其中該第二框體包括一底板、二個第二側板及一第二止擋板,該底板與該二個第二側板框圍成該第二容納空間,該第二止擋板之兩端分別連接該二個第二側板,該第二止檔板下具有一突出之底邊及一第二弧凹面,該第二弧凹面供對應承接該第二定力彈簧,該第二止擋板之底邊、該底板與該二個第二側板共同框圍成一第二窗口,供該第二定力彈簧之一端向外穿出。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彈性伸縮模組,其中該第二框體之底端的相對兩側邊分別形成一具有開口之階部,該第二側板之間具有相互平行之二個第二通道;其中一第二通道鄰接該第二容置空間,連通該第二容置空間及該第二框體底端一側邊之一階部開口,供該第一定力彈簧之彈簧片通過,另一第二通道鄰接該第二窗口,連通該第二窗口及該第二框體底端相對側邊之一階部開口,供該第二定力彈簧之彈簧片通過。
  14. 一種使用如請求項1至13其中任一項所述彈性伸縮模組之升降裝置,其更包括:一底座;一支架,係站立並連結於該底座之頂面,該支架之一側面內凹形成一長形限位槽,該彈性伸縮模組之該第一框體定位於該長形限位槽,該長形限位槽之左右對應兩內側設有一對導軌,並限制該彈性伸縮模組之該第二框體縱向升降移動於該長形限位槽中;以及一轉接件,其左右兩側分別連結該一對導軌,且該轉接件之一端連接該彈性伸縮模組之該第二框體,供帶動該第二框體相對於該支架與該第一框體形成升降移動。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升降裝置,其中該轉接件之該端還具有一凸板,該第二框體之頂端凹設有一第二限位槽,供該凸板以水平方向插入定位,該支架之長形限位槽內具有另一凸板,該第一框體之底端凹設有一第一限位槽,供該另一凸板以水平方向插入定位;藉以在該轉接件之凸板向下抵壓該第二框體期間,該支架之另一凸板頂住該第一框體,使該第二框體遠離該第一框體;並在該轉接件帶動該第二框體向上回升期間,透過這兩個定力彈簧之彈力作用,使該第二框體逐步復位並靠攏對接該第一框體。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升降裝置,其中該第一限位槽之相對兩側邊分別設有至少一第一凸榫及至少一第一榫孔,該第二限位槽之相對兩側邊分別設有至少一第二凸榫及至少一第二榫孔,該至少一第二凸榫對應接合於該至少一第一榫孔,該至少一第一凸榫對應接合於該至少一第二榫孔,使該第一限位槽與該第二限位槽相對接而形成一插槽。
  17.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升降裝置,其中該轉接件之凸板具有一斜面,該第二限位槽內形成二個第二槽內斜面,供該凸板之斜面對應搭接於其中之一第二槽內斜面。
  18.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升降裝置,其中該支架之另一凸板具有一斜面,該第一限位槽內形成二個第一槽內斜面,供該另一凸板之斜面對應搭接於其中之一第一槽內斜面。
  19. 如請求項14所述的升降裝置,其中該第一框體之一側面設有一第一縱向溝槽,該長形限位槽之內壁面設有一縱向軌道,該縱向軌道與該第一縱向溝槽相互對接。
  20. 如請求項14所述的升降裝置,其中該第二框體之一側面設有一第二縱向溝槽,該長形限位槽之內壁面設有一縱向軌道,該縱向軌道與該第二縱向溝槽相互對接。
TW108143510A 2019-11-28 2019-11-28 彈性伸縮模組及使用該模組之升降裝置 TWI7216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3510A TWI721676B (zh) 2019-11-28 2019-11-28 彈性伸縮模組及使用該模組之升降裝置
US16/913,772 US11215317B2 (en) 2019-11-28 2020-06-26 Elastic telescopic module and an elevat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3510A TWI721676B (zh) 2019-11-28 2019-11-28 彈性伸縮模組及使用該模組之升降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21676B true TWI721676B (zh) 2021-03-11
TW202120858A TW202120858A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35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3510A TWI721676B (zh) 2019-11-28 2019-11-28 彈性伸縮模組及使用該模組之升降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215317B2 (zh)
TW (1) TWI72167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4447B (zh) * 2021-06-28 2022-08-1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滑軌結構的顯示器支架及其顯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5295B (zh) * 2021-03-03 2022-02-11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螢幕旋轉快拆結構
CN114030963B (zh) * 2021-12-22 2023-05-05 无锡和亿云联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电动车检测系统
CN218468667U (zh) * 2022-10-28 2023-02-10 东莞市宏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恒力装置及恒力升降机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745947U (zh) * 2016-05-13 2016-11-30 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升降式支撑装置
CN205877609U (zh) * 2016-08-02 2017-01-11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升降装置
CN207455111U (zh) * 2017-11-03 2018-06-05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超细升降立柱及其支撑架
CN207864969U (zh) * 2018-02-11 2018-09-14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定力弹簧连接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69893A (en) * 1993-09-29 1998-06-23 Shah; Mrugesh K.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moting growth and repair of soft tissue
US5556428A (en) * 1993-09-29 1996-09-17 Shah; Mrugesh K.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moting growth and repair of soft tissue
CA2488331C (en) * 2002-06-07 2011-03-01 Krueger International, Inc. Quick crank adjustable height table
JP4412990B2 (ja) * 2003-12-18 2010-02-10 株式会社村上開明堂 ディスプレイ昇降調整装置
US8157225B2 (en) * 2009-08-03 2012-04-17 Richard Earl Kephart Monopod for camera
TWM526800U (zh) * 2016-02-03 2016-08-01 信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可升降式支撐裝置
CN206018174U (zh) * 2016-03-08 2017-03-15 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升降装置
CN208703490U (zh) 2018-09-14 2019-04-05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立式支撑装置的升降调整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745947U (zh) * 2016-05-13 2016-11-30 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升降式支撑装置
CN205877609U (zh) * 2016-08-02 2017-01-11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升降装置
CN207455111U (zh) * 2017-11-03 2018-06-05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超细升降立柱及其支撑架
CN207864969U (zh) * 2018-02-11 2018-09-14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定力弹簧连接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4447B (zh) * 2021-06-28 2022-08-1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滑軌結構的顯示器支架及其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15317B2 (en) 2022-01-04
TW202120858A (zh) 2021-06-01
US20210164606A1 (en) 2021-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1676B (zh) 彈性伸縮模組及使用該模組之升降裝置
US11147366B1 (en) Desktop workspace that adjusts vertically
US20160345740A1 (en) Electric support system for sofa
KR20070109009A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용 지지장치
TWM520666U (zh) 螢幕支撐裝置
CN217206064U (zh) 一种联动移门
KR101703230B1 (ko) 스탠딩 책상의 높이조절장치
KR20110125477A (ko) 무전원 파티션 승강기능을 갖는 책상
CN112901919B (zh) 弹性伸缩模组及使用该模组的升降装置
KR101724827B1 (ko) 차량용 윈도우 글라스 이동장치
CN212579727U (zh) 一种可双向伸缩房车的底板支撑组件
CN113447228A (zh) 一种电子产品跌落测试装置
CN202269658U (zh) 抽屉面板调节机构
CN205118610U (zh) 荧幕支撑装置
JP3207712U (ja) 任意の位置に停止可能な表示デバイス昇降設置フレーム
CN217771842U (zh) 一种能够前后移动坐垫的椅座结构
TWM556814U (zh) 立式升降結構
CN217039248U (zh) 一种伸缩桌
CN219473180U (zh) 薄型升降结构
CN220607995U (zh) 升降屏风及桌子
CN217799383U (zh) 排烟天窗用切板装置
CN210294775U (zh) 一种新型白底及无影免抠图产品照片获取设备
CN218378451U (zh) 显示器支架用滑轨组件、滑轨装置及显示器支架
CN220028294U (zh) 一种合金弯折辅助装置
CN219414101U (zh) 一种具有锁扣结构的显示屏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