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8901B - 機殼組件 - Google Patents

機殼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8901B
TWI718901B TW109108264A TW109108264A TWI718901B TW I718901 B TWI718901 B TW I718901B TW 109108264 A TW109108264 A TW 109108264A TW 109108264 A TW109108264 A TW 109108264A TW I718901 B TWI718901 B TW I71890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cover
edge
stop
hou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8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35625A (zh
Inventor
施富仁
Original Assignee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082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890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8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890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35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5625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種機殼組件包含殼體以及蓋體。殼體具有開口以及連接開口的內表面,並包含止擋結構與開口相對。蓋體可拆卸地覆蓋開口,並部分地卡合於內表面與止擋結構之間。

Description

機殼組件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機殼組件。
目前,一些具有SIM卡插槽的習知電子裝置,會以虛設SIM卡密合地插入電子裝置之殼體上的開口,並以設置於殼體內之主機板上的卡座體與其配合,藉以防止虛設SIM卡在組裝時不慎掉到殼體內。在組裝時,卡座體是在主機板打件時安裝的,虛設SIM卡再由殼體外側插入殼體上的開口。
然而,上述兩件式組件會增加零件成本以及組裝時間。不僅如此,由於卡座體是以背膠貼附於主機板上,因此當由殼體外側將虛設SIM卡插入殼體上的開口時,很容易會把卡座體由主機板上推掉。若卡座體沒有固定在正確的位置,則虛設SIM卡會在插入殼體上的開口後掉到殼體內。
因此,如何提出一種可解決上述問題的機殼組件,是目前業界亟欲投入研發資源解決的問題之一。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可有解決上述問題的機殼組件。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一種機殼組件包含殼體以及蓋體。殼體具有開口以及連接開口的內表面,並包含止擋結構與開口相對。蓋體可拆卸地覆蓋開口,並部分地卡合於內表面與止擋結構之間。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蓋體包含本體部以及彈臂部。本體部可拆卸地銜接開口的內緣。彈臂部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第一端連接本體部。第二端配置以抵接內表面。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彈臂部包含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具有前述第一端,並朝向止擋結構延伸。第二延伸部具有前述第二端,並與第一延伸部連接。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蓋體進一步包含扣合部。扣合部連接本體部,並配置以扣合至內表面。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彈臂部與扣合部係分別位於本體部的相反兩側。扣合部由本體部遠離彈臂部延伸。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蓋體包含本體部以及抵接部。本體部可拆卸地銜接開口的內緣。抵接部連接本體部,並配置以抵接止擋結構。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止擋結構具有止擋面面向開口。止擋面配置以供蓋體抵接。機殼組件進一步包含導引結構。導引結構連接止擋面,並具有導引面。導引面相對止擋面傾斜。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導引面具有相對的第一邊緣以及第二邊緣。第一邊緣至止擋面的距離係大於第二邊緣至止擋面的距離。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二邊緣與止擋面的邊緣的一部分重合。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蓋體包含抵接部。抵接部配置以抵接止擋面,並具有凹陷。凹陷配置以容納導引結構的至少一部分。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機殼組件中,藉由在具有開口之殼體上設計與開口相對的止擋結構,即可採用單件式蓋體覆蓋開口並作為虛設功能卡片之用途,且止擋結構可有效地防止蓋體在插入開口後掉到殼體內。於一些實施方式中,藉由蓋體上用以抵接殼體之內表面的彈臂部,即可在拆卸蓋體時簡單地藉由按壓彈臂部而使其離開內表面,從而允許蓋體由開口取下。於一些實施方式中,藉由蓋體上遠離彈臂部延伸且同樣用以抵接內表面之扣合部,即可在組裝蓋體時先將扣合部插入開口內,再旋轉蓋體而使彈臂部通過開口(經彈性變形)以迅速地且便利地將蓋體安裝在開口。於一些實施方式中,藉由將導引結構設置於止擋結構面向開口的止擋面上,功能卡片(例如SIM卡)在插入開口後即可由導引結構導引而繞過止擋結構,從而正確地安裝於殼體內部(例如,正確地耦接至殼體內之主機板上的連接器)。
以上所述僅係用以闡述本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及其產生的功效等等,本發明之具體細節將在下文的實施方式及相關圖式中詳細介紹。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請參照第1A圖以及第1B圖。第1A圖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機殼組件100的局部立體組合圖。第1B圖為繪示第1A圖中之機殼組件100的立體分解圖。如第1A圖以及第1B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機殼組件100包含殼體110以及蓋體120。殼體110具有開口111以及連接開口111的內表面112。蓋體120可拆卸地覆蓋開口111。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機殼組件100為筆記型電腦主機外殼,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殼體110的開口111為功能卡片(例如SIM卡)插入口,而蓋體120係密合地插入並覆蓋開口111以作為虛設功能卡片之用途,從而避免外部髒汙(例如,灰塵)經由開口111進入殼體110內,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如第1A圖以及第1B圖所示,殼體110還包含止擋結構113。止擋結構113與殼體110的開口111相對。此處所謂之「相對」,係指止擋結構113與開口111在開口111的貫穿方向上相互對齊。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止擋結構113是殼體110一體連接的一部分。藉由此結構配置,即可藉由止擋結構113可靠地防止蓋體120在插入開口111後掉到殼體110內,從而有效解決習知之卡座體容易由主機板上被推掉的問題,以及虛設SIM卡在插入開口後掉到殼體內的後續衍生問題。並且,本實施方式僅需採用單件式蓋體120,因此可同時降低零件成本以及組裝時間。
如第1B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蓋體120包含本體部121以及彈臂部122。本體部121可拆卸地銜接殼體110的開口111的內緣(可先參考第2B圖)。彈臂部122具有第一端E1以及第二端E2。第一端E1連接本體部121。第二端E2配置以抵接殼體110的內表面112。彈臂部122係配置以受力而彈性變形,進而改變第一端E1與第二端E2之間的距離。舉例來說,在蓋體120安裝於開口111且彈臂部122未被按壓的情況下(可先參考第2B圖),第二端E2處於與殼體110的內表面112抵接之狀態;當彈臂部122受壓而使得第一端E1與第二端E2之間的距離減少時,第二端E2可離開內表面112而解除與內表面112抵接之狀態,從而允許蓋體120由開口111取下。
具體來說,如第1B圖所示,彈臂部122包含第一延伸部122a以及第二延伸部122b。第一延伸部122a具有前述第一端E1,並朝向止擋結構113延伸。第二延伸部122b具有前述第二端E2,並與第一延伸部122a連接。第一延伸部122a與第二延伸部122b例如構成第1B圖所示之V字形結構。當第二延伸部122b被朝向第一延伸部122a按壓時,兩者會靠攏,使得第一端E1與第二端E2之間的距離減少,從而可選擇性地使第二端E2抵靠以及脫離內表面112。
請參照第2A圖以及第2B圖。第2A圖為繪示第1A圖中之蓋體120組裝至殼體110前的剖面示意圖。第2B圖為繪示第1A圖中之蓋體120組裝至殼體110後的剖面示意圖。第2A圖與第2B圖所繪示之橫剖面僅剖過殼體110並通過開口111。如第1B圖至第2B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蓋體120還進一步包含扣合部123。扣合部123連接本體部121,並配置以扣合至殼體110的內表面112。具體來說,彈臂部122與扣合部123係分別位於本體部121的相反兩側。扣合部123由本體部121遠離彈臂部122延伸。扣合部123由本體部121延伸而出的長度係小於彈臂部122由本體部121延伸而出的長度,且扣合部123的厚度也較彈臂部122大,因此扣合部123具有較大的結構強度而不易變形,從而可在蓋體120安裝於殼體110的開口111時較穩固地扣合至殼體110的內表面112。
另外,蓋體120還進一步包含抵接部124。抵接部124連接本體部121。止擋結構113具有止擋面113a(見第2B圖)面向開口111,並配置以供抵接部124抵接。換言之,殼體110的內表面112用以供彈臂部122與扣合部123抵接的部分與止擋結構113的止擋面113a係向面對的。因此,藉由彈臂部122與扣合部123抵接殼體110的內表面112,並藉由抵接部124抵接止擋結構113的止擋面113a,即可達到使蓋體120部分地卡合於內表面112與止擋結構113之間的目的。
並且,藉由前述結構配置,在組裝蓋體120時,可先將扣合部123斜插入殼體110的開口111內(如第2A圖所示),再旋轉蓋體120而使彈臂部122通過開口111(經彈性變形)。待完整通過開口111之後,彈臂部122即彈性恢復而使得其第二端E2抵靠內表面112(如第2B圖所示),同時扣合部123與抵接部124分別抵接內表面112與止擋結構113的止擋面113a,從而可達到迅速地且便利地將蓋體120安裝在開口111的目的。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如第2A圖所示,殼體110進一步包含限位部114。限位部114係連接於內表面112並鄰近開口111。限位部114具有容置槽114a,且容置槽114a的入口位於限位部114朝向開口111的一側。容置槽114a配置以容納插入開口111的扣合部123。藉此,即可防止蓋體120在以扣合部123斜插入開口111時整體掉入殼體110內。
如第1B圖與第2A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機殼組件100進一步包含導引結構130。導引結構130連接止擋結構113的止擋面113a,並具有導引面131。導引面131相對止擋面113a傾斜。具體來說,導引面131具有相對的第一邊緣131a以及第二邊緣131b。第一邊緣131a至止擋面113a的距離係大於第二邊緣131b至止擋面113a的距離。
舉例來說,如第1B圖所示,導引面131的第一邊緣131a實質上與開口111的下邊緣相對(或較靠近),導引面131的第二邊緣131b實質上與開口111的上邊緣相對(或較靠近)。藉此,在插入開口111期間,功能卡片(圖未示)會經由導引結構130導引而由導引面131的第一邊緣131a朝向第二邊緣131b滑動而上,從而可繞過止擋結構113而正確地安裝於殼體110內部(例如,正確地耦接至殼體110內之主機板上的連接器)。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邊緣131a至止擋面113a的距離為零,亦即第一邊緣131a位於止擋面113a上(如第2A圖所示),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如第2A圖所示,導引面131的第二邊緣131b與止擋面113a的邊緣的一部分重合。藉此,當功能卡片插入殼體110的開口111並滑動至第二邊緣131b時,會恰好爬上止擋結構113的頂面,使得功能卡片在插入開口111的過程中較為順暢,並減少功能卡片與止擋結構113之間的相互磨損。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導引結構130的導引面131為平面,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於實際應用中,導引結構130的導引面131亦可為曲面。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導引結構130是殼體110一體連接的一部分,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如第1B圖至第2B圖所示,蓋體120的抵接部124具有凹陷124a。凹陷124a配置以容納導引結構130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導引結構130的上半部)。凹陷124a可視為抵接部124相對於導引結構130的讓位設計。不僅如此,凹陷124a也可視為抵接部124相對於導引結構130的防呆設計。當蓋體120插入殼體110的開口111時,若蓋體120的抵接部124與導引結構130發生結構干涉,即代表蓋體120是以錯誤的方位插入殼體110的開口111。具體來說,如第1B圖所示,凹陷124a係由蓋體120的抵接部124的底部往上凹入,使得抵接部124的底部與頂部具有不對稱的輪廓,從而達到前述防呆之功能。
由以上對於本發明之具體實施方式之詳述,可以明顯地看出,在本發明的機殼組件中,藉由在具有開口之殼體上設計與開口相對的止擋結構,即可採用單件式蓋體覆蓋開口並作為虛設功能卡片之用途,且止擋結構可有效地防止蓋體在插入開口後掉到殼體內。於一些實施方式中,藉由蓋體上用以抵接殼體之內表面的彈臂部,即可在拆卸蓋體時簡單地藉由按壓彈臂部而使其離開內表面,從而允許蓋體由開口取下。於一些實施方式中,藉由蓋體上遠離彈臂部延伸且同樣用以抵接內表面之扣合部,即可在組裝蓋體時先將扣合部插入開口內,再旋轉蓋體而使彈臂部通過開口(經彈性變形)以迅速地且便利地將蓋體安裝在開口。於一些實施方式中,藉由將導引結構設置於止擋結構面向開口的止擋面上,功能卡片在插入開口後即可由導引結構導引而繞過止擋結構,從而正確地安裝於殼體內部(例如,正確地耦接至殼體內之主機板上的連接器)。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不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機殼組件 110:殼體 111:開口 112:內表面 113:止擋結構 113a:止擋面 114:限位部 114a:容置槽 120:蓋體 121:本體部 122:彈臂部 122a:第一延伸部 122b:第二延伸部 123:扣合部 124:抵接部 124a:凹陷 130:導引結構 131:導引面 131a:第一邊緣 131b:第二邊緣 E1:第一端 E2:第二端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 第1A圖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機殼組件的立體組合圖。 第1B圖為繪示第1A圖中之機殼組件的局部立體分解圖。 第2A圖為繪示第1A圖中之蓋體組裝至殼體前的剖面示意圖。 第2B圖為繪示第1A圖中之蓋體組裝至殼體後的剖面示意圖。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00:機殼組件
110:殼體
111:開口
112:內表面
113:止擋結構
114:限位部
120:蓋體
121:本體部
122:彈臂部
122a:第一延伸部
122b:第二延伸部
123:扣合部
124:抵接部
124a:凹陷
130:導引結構
131:導引面
131a:第一邊緣
131b:第二邊緣
E1:第一端
E2:第二端

Claims (9)

  1. 一種機殼組件,包含:一殼體,具有一開口以及連接該開口的一內表面,並包含一止擋結構與該開口相對;以及一蓋體,可拆卸地覆蓋該開口,並部分地卡合於該內表面與該止擋結構之間,其中該蓋體包含:一本體部,可拆卸地銜接該開口的內緣;以及一彈臂部,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連接該本體部,該第二端配置以抵接該內表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機殼組件,其中該彈臂部包含:一第一延伸部,具有該第一端,並朝向該止擋結構延伸;以及一第二延伸部,具有該第二端,並與該第一延伸部連接。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機殼組件,其中該蓋體進一步包含:一扣合部,該扣合部連接該本體部,並配置以扣合至該內表面。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機殼組件,其中該彈臂部與該扣合部係分別位於該本體部的相反兩側,且該扣 合部由該本體部遠離該彈臂部延伸。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機殼組件,其中該蓋體包含:一抵接部,連接該本體部,並配置以抵接該止擋結構。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機殼組件,其中該止擋結構具有一止擋面面向該開口,該止擋面配置以供該蓋體抵接,並且該機殼組件進一步包含:一導引結構,連接該止擋面,並具有一導引面,該導引面相對該止擋面傾斜。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機殼組件,其中該導引面具有相對的一第一邊緣以及一第二邊緣,該第一邊緣至該止擋面的距離係大於該第二邊緣至該止擋面的距離。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機殼組件,其中該第二邊緣與該止擋面的一邊緣的一部分重合。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機殼組件,其中該蓋體包含一抵接部,該抵接部配置以抵接該止擋面,並具有一凹陷,且該凹陷配置以容納該導引結構的至少一部分。
TW109108264A 2020-03-12 2020-03-12 機殼組件 TWI718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8264A TWI718901B (zh) 2020-03-12 2020-03-12 機殼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8264A TWI718901B (zh) 2020-03-12 2020-03-12 機殼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8901B true TWI718901B (zh) 2021-02-11
TW202135625A TW202135625A (zh) 2021-09-16

Family

ID=75745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8264A TWI718901B (zh) 2020-03-12 2020-03-12 機殼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1890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6558A (zh) * 2008-06-26 2009-12-30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盖板闭合组件
CN105847480A (zh) * 2016-05-25 2016-08-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
CN209845502U (zh) * 2018-12-12 2019-12-24 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拆卸不易损坏的电器盒组件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6558A (zh) * 2008-06-26 2009-12-30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盖板闭合组件
CN105847480A (zh) * 2016-05-25 2016-08-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
CN209845502U (zh) * 2018-12-12 2019-12-24 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拆卸不易损坏的电器盒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5625A (zh) 2021-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980591B1 (ja) 基板取付装置
US8213182B2 (en) Housing case for housing electronic circuit boar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264831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PCI card
TWI424619B (zh) 卡片邊緣連接器
US776051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EMI shielding assembly
US20130107442A1 (en) Flash drive with protecting casings
CN112445299B (zh) 扩充卡固定架
TWI718901B (zh) 機殼組件
US8064196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ssembly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unit, and bracket
TWI702899B (zh) 擴充卡安裝結構及電路組件
JP5634644B2 (ja) シャーシ組付構造
JP2001296816A (ja) 携帯機器のlcd配置構造
CN113365446A (zh) 机壳组件
JP3841346B2 (ja) 接続部品、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TWM625803U (zh) 連接結構與具有該連接結構的電子裝置
TW417332B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4138074A (zh) 锁固结构
JP4804124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CN107783604B (zh) 主板组件
TWI720858B (zh) 電池載體
CN217485376U (zh) 防触电断路器
CN220627401U (zh) 电子装置及挡片
US2004026411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JP4166441B2 (ja) 遊技機の制御基板収納ケース
TWI836738B (zh) 遮蔽裝置及機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