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7181B - 控制裝置及水車馬達設備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裝置及水車馬達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7181B
TWI717181B TW108148567A TW108148567A TWI717181B TW I717181 B TWI717181 B TW I717181B TW 108148567 A TW108148567 A TW 108148567A TW 108148567 A TW108148567 A TW 108148567A TW I717181 B TWI717181 B TW I71718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p wall
cable
adapter
box structure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8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7762A (zh
Inventor
蕭家祥
葉建志
Original Assignee
威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威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威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485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718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71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718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7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7762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控制裝置及水車馬達設備。水車馬達設備包含控制裝置及水車馬達。控制裝置固定於水車馬達上,控制裝置包含殼體,殼體內具有容置槽,用以設置電路板。殼體外設置有轉接盒結構,蓋體固定於轉接盒結構,而蓋體、轉接盒結構及殼體共同形成轉接空間。電路板連接的電線能通過殼體的穿線孔,與位於轉接空間中的轉接模組相連接。轉接模組連接外部線纜,線纜用以與外部供電設備連接。殼體外側具有斜面,以導引流體向殼體周緣流動。殼體設置有兩個限位結構,以與線纜相互固定,而使線纜呈彎曲狀。

Description

控制裝置及水車馬達設備
本發明涉及一種控制裝置及馬達設備,特別是一種適用於水車馬達的控制裝置及水車馬達設備。
常見的魚塭,為了提升水中的氧氣量,相關人員會在魚塭中設置水車。透過水車反覆地拍打水池,以讓空氣中的氧氣能進入水池中,藉此,可讓水池內的生物有更好的生長環境。
一般來說,水車馬達是設置於水池中的平台上,且水車馬達必須拉線纜至陸地上,以與相關的供電設備相連接。由於部分的線纜是在陸地上,因此,常會發生設置於陸地上的線纜被拉扯,而導致線纜與水車馬達相互分離的問題。
本發明公開一種控制裝置及水車馬達設備,主要用以改善現有的水車馬達設備,在線纜被拉扯時,容易由水車馬達上脫落的問題。
本發明的其中一實施例公開一種控制裝置,其適用於安裝在一水車馬達,控制裝置包含:一殼體、一電路板、一電路板、一轉接盒結構、一線纜連接器、一蓋體、一轉接模組及至少兩個限位結構。殼體的一側具有一開口,殼體由形成開口的一側內凹形成有一容置槽,殼體具有多個結合結構,多個結合結構用以與水車馬達相互固定;殼體相反於形成有所開口的一壁體定義為一頂壁,頂壁的一側形成有至少兩個斜面,各個斜面能導引流體向殼體的周緣的方向流動。電路板固定設置於殼體,且電路板位於容置槽中,電路板設置有至少一控制器,控制器用以控制水車馬達。轉接盒結構固 定設置於頂壁形成有斜面的一側,轉接盒結構與頂壁共同形成一轉接槽。線纜連接器固定設置於轉接盒結構,線纜連接器用以連接一線纜,線纜用以連接一供電設備。蓋體固定設置於轉接盒結構,蓋體、轉接盒結構及頂壁能共同形成一轉接空間,頂壁具有一穿線孔,轉接槽能通過穿線孔與容置槽相互連通。轉接模組設置於頂壁,且轉接模組位於轉接槽中,轉接模組用以使線纜連接器所連接的線纜與通過穿線孔的電線相連接,而供電設備則能通過線纜提供水車馬達電力。至少兩個限位結構固定設置於頂壁,其中一個限位結構位於轉接槽中,另一個限位結構位於轉接盒結構外,各個限位結構用以使線纜呈彎曲狀地固定於頂壁形成有斜面的一側。
本發明的其中一實施例公開一種水車馬達設備,其包含水車馬達及控制裝置。控制裝置包含:一殼體、一電路板、一電路板、一轉接盒結構、一線纜連接器、一蓋體、一轉接模組及至少兩個限位結構。殼體的一側具有一開口,殼體由形成開口的一側內凹形成有一容置槽,殼體具有多個結合結構,多個結合結構用以與水車馬達相互固定;殼體相反於形成有所開口的一壁體定義為一頂壁,頂壁的一側形成有至少兩個斜面,各個斜面能導引流體向殼體的周緣的方向流動。電路板固定設置於殼體,且電路板位於容置槽中,電路板設置有至少一控制器,控制器用以控制水車馬達。轉接盒結構固定設置於頂壁形成有斜面的一側,轉接盒結構與頂壁共同形成一轉接槽。線纜連接器固定設置於轉接盒結構,線纜連接器用以連接一線纜,線纜用以連接一供電設備。蓋體固定設置於轉接盒結構,蓋體、轉接盒結構及頂壁能共同形成一轉接空間,頂壁具有一穿線孔,轉接槽能通過穿線孔與容置槽相互連通。轉接模組設置於頂壁,且轉接模組位於轉接槽中,轉接模組用以使線纜連接器所連接的線纜與通過穿線孔的電線相連接,而供電設備則能通過線纜提供水車馬達電力。至少兩個限位結構固定設置於頂壁,其中一個 限位結構位於轉接槽中,另一個限位結構位於轉接盒結構外,各個限位結構用以使線纜呈彎曲狀地固定於頂壁形成有斜面的一側。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控制裝置及水車馬達設備,透過多個限位結構的設置,可以使線纜的部分區段呈現為彎曲狀,而線纜受拉扯時,線纜將被限位結構限制,而不易相對於殼體移動,從而可以改善線纜受拉扯時,容易脫離的問題。
為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附圖,但是此等說明與附圖僅用來說明本發明,而非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作任何的限制。
A:水車馬達設備
100:水車馬達
101:線孔
200:控制裝置
2:殼體
2A:開口
2B:容置槽
2C:周緣
2D:穿線孔
21:結合結構
22:頂壁
221:斜面
23:固定結構
24:擋水牆
241:導引斜面
25:墊高結構
3:電路板
31:控制器
4:轉接盒結構
4A:轉接槽
41:擋牆
411:排水孔區段
412:斜面區段
5:線纜連接器
6:蓋體
6A:周緣
61:環狀防水件
62:導引斜面
7:轉接模組
71:基座
72:螺絲
73:導電片
731:穿孔
74:外蓋
8:限位結構
81:第一限位結構
811:牆體
8111:凹口
82:第二限位結構
82A:限位通道
821:限位牆
9:環狀防水件
L:線纜
S1:間隙
S2:架高間隙
SP:轉接空間
H:排水孔
圖1為本發明的水車馬達設備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水車馬達設備的局部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控制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控制裝置的側視圖。
圖5為本發明的控制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6、7為本發明的控制裝置未設置蓋體的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的控制裝置的未設置蓋體的俯視圖。
於以下說明中,如有指出請參閱特定圖式或是如特定圖式所示,其僅是用以強調於後續說明中,所述及的相關內容大部份出現於該特定圖式中,但不限制該後續說明中僅可參考所述特定圖式。
請參閱圖1,其顯示為本發明的水車馬達設備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水車馬達設備A包含:一水車馬達100及一控制裝置200。水車馬達100用以驅動相關的扇葉,而使扇葉反覆地拍打水面。關於水車馬達100的外型、種類等,可依據需求選擇,於此不加以限制。
控制裝置200固定設置於水車馬達100上方。控制裝置200連接一線纜L,線纜L用以連接供電設備(圖未示,例如是發電機等)。在實際應用中,線纜L除了連接供電設備外,線纜L還可以同時連接相關的控制設備(例如電腦等),而線纜L不但可以是用來傳遞電力,還可以用來傳輸訊號;當然,線纜L也可以是僅用來傳輸電力。控制裝置200用以控制水車馬達100運作,舉例來說,控制裝置200可以控制水車馬達100的啟閉、轉速、轉向等。在實際應用中,水車馬達設備A也可以是包含所述線纜L。
請一併參閱圖1至圖3,圖2顯示為本發明的水車馬達設備的局部分解示意圖,圖3顯示為本發明的控制裝置的分解示意圖。如圖所示,控制裝置200包含:一殼體2、一電路板3、一轉接盒結構4、一線纜連接器5、一蓋體6、一轉接模組7及兩個限位結構8。
殼體2的一側具有一開口2A,殼體2由形成開口2A的一側內凹形成有一容置槽2B。關於開口2A的外型、口徑等可依據水車馬達100的外型設計,本實施例圖中所示僅為其中一示範態樣。
殼體2具有多個結合結構21,多個結合結構21用以與水車馬達100相互固定。具體來說,多個結合結構21可以是鎖孔,而多個鎖孔可以是環繞開口2A的周緣設置,水車馬達100同樣具有多個鎖孔,而殼體2可以通過多個螺絲,以鎖固於水車馬達100上。
在實際應用中,控制裝置200還可以是包含有一環狀防水件9,環狀防水件9固定設置於所述殼體2的開口2A,當殼體2固定設置於水車馬達100上時,環狀防水件9則對應位於水車馬達100與殼體2相連接處。透過環狀防水件9的設置,將可提升控制裝置200的防水效果,而可降低外部流體進入容置槽2B的機率。在實際應用中,環狀防水件9的外型及其材質可以是依據需求變化,於此不加以限制。在沒有設置有環狀防水件9的實施例中,也可以是於殼體2與水車馬達100相互固定的連接處塗佈防水膠。
殼體2相反於形成有開口2A的一壁體定義為一頂壁22,頂壁22的一側形成有至少兩個斜面221,各個斜面221能導引流體向殼體2的周緣2C的方向流動。如圖4所示,其顯示為本發明的控制裝置的側視圖。透過使頂壁22的一側形成兩個斜面221的設計,當流體落在任一個斜面221上時,流體將被斜面221導引,而向殼體2的周緣2C方向流動,而流體將不易停留於頂壁22上,如此,控制裝置200的頂壁22將不易出現積水的問題。關於斜面221的傾斜程度,可以是依據需求變化,不以圖中所示為限。在實際應用中,頂壁22的一側形成的斜面221的數量,不以兩個為限。
請一併參閱圖2及圖5所示,圖5顯示為本發明的控制裝置的剖面示意圖。電路板3固定設置於殼體2,且電路板3位於容置槽2B中,電路板3設置有至少一控制器31。當電路板3通過多條電線與水車馬達100電性連接時,控制器31能控制水車馬達100作動。在實際應用中,電路板3也可以是設置有無線傳輸模組(例如藍芽、WiFi等),而相關人員可以是以無線的方式,通過無線傳輸模組傳遞控制訊號給所述控制器31,藉此,相關人員即可在陸地上直接控制在水池中的水車馬達100的運作。電路板3可以是依據需求,設置有任何用來控制水車馬達100的電子零組件,於此不加以限制。如圖2所示,水車馬達100可以是具有一線孔101,而水車馬達100的相關電線可以是穿出線孔101,以與電路板3相連接。
在具體的應用中,殼體2的頂壁22位於所述容置槽2B中的一側,可以是設置有多個固定結構23,電路板3則是固定設置於多個固定結構23;當電路板3與多個固定結構23相互固定時,電路板3與頂壁22之間將對應形成有一間隙S1,而電路板3的部分電線(圖未示)將可容置於間隙S1中。其中,於此所指的部分電線,即是用來與線纜L(如圖1所示)相連接的電線。
具體來說,電路板3及固定結構23可以是具有相對應的鎖孔,而電路板3可以是配合多個螺絲與固定結構23相互固定。在固定結構23包含 有鎖孔的實施例中,固定結構23可以是與頂壁22一體成型地設置。當然,固定結構23也可以是不具有鎖孔,而固定結構23僅是用來使電路板3與頂壁22之間形成間隙S1。關於固定結構23的外型、數量及設置位置等,可依據需求變化,圖中所示僅為其中一示範態樣。
請參閱圖1、圖3及圖6,圖6顯示為本發明的控制裝置為設置有蓋體的示意圖。轉接盒結構4固定設置於頂壁22形成有兩個斜面221的一側。轉接盒結構4可以是包含有四個擋牆41,四個擋牆41相互連接,且四個擋牆41與頂壁22共同形成一轉接槽4A。關於擋牆41的數量、外型及其設置於頂壁22的位置,不以圖中所示為限。
蓋體6固定設置於轉接盒結構4相反於頂壁22的一側,而蓋體6、轉接盒結構4及頂壁22共同形成一轉接空間SP(如圖5所示)。蓋體6與轉接盒結構4是可拆卸地相互固定,舉例來說,蓋體6與轉接盒結構4可以是分別具有相對應的多個鎖孔,而蓋體6與轉接盒結構4可以是利用多個螺絲相互鎖固。
在實際應用中,蓋體6與轉接盒結構4之間可以是設置有一環狀防水件61,當蓋體6與轉接盒結構4相互固定時,環狀防水件61將對應位於蓋體6與轉接盒結構4之間,而環狀防水件61則可以降低外部流體進入轉接空間SP的機率。關於環狀防水件61的外型及材質可以是依據需求變化,不以圖中所示為限。
值得一提的是,蓋體6相反於轉接盒結構4的一側,可以是形成有至少一導引斜面62,導引斜面62用以導引流體向蓋體6的周緣6A方向流動,而避免流體停留於蓋體6。透過使蓋體6的一側形成導引斜面62,以及使頂壁22的一側形成有斜面221的設計,當流體流到蓋體6上時,流體將會被蓋體6的導引斜面62及頂壁22的斜面221導引,而向殼體2的周緣2C流動,如 此,將可有效地避免頂壁22或是蓋體6發生積水的問題,從而可大幅降低流體進入轉接空間SP或容置槽2B的機率。
請一併參閱圖6、圖7及圖8,圖6及圖7顯示為本發明的控制裝置未設置有蓋體時的不同視角的示意圖,圖8顯示為本發明的控制裝置未示設置有蓋體時的俯視圖。在實際應用中,轉接盒結構4的其中兩個擋牆41與頂壁22可以是分別形成有一排水孔H,若容置槽2B中有流體時,流體將會被頂壁22的斜面221導引,而通過排水孔H向外流出。
在實際應用中,與頂壁22共同形成有排水孔H的擋牆41,可以是區隔有兩個斜面區段412及一排水孔區段411,排水孔區段411位於兩個斜面區段412之間,兩個斜面區段412面對轉接空間SP的一側,是向排水孔區段411的方向傾斜,排水孔H形成於排水孔區段411。透過兩個斜面區段412的設計,位於容置槽2B中的流體,將先後受頂壁22的斜面221及擋牆41的兩個斜面區段412的導引,而通過排水孔H向外流出,以離開容置槽2B。在不同的應用中,未形成有排水孔H的擋牆41,其位於容置槽2B中的一側同樣可以是具有斜面,以輔助導引位於容置槽2B中的流體向排水孔H的方向流動。
另外,頂壁22還可以是設置有兩個擋水牆24,兩個擋水牆24位於轉接槽4A中,且各個擋水牆24面對一個排水孔H設置。各個擋水牆24可以是與頂壁22一體成形地設置,擋水牆24可以是呈現為V字型,且擋水牆24面對排水孔H的一側形成有導引斜面241,導引斜面241用以導引流體向擋牆41的方向流動。透過擋水牆24的設計,當流體通過排水孔H進入轉接槽4A時,流體將會被擋水牆24阻擋,並被擋水牆24的導引斜面241、頂壁22的斜面221及擋牆41的斜面區段412導引,而向排水孔H方向流動。依上所述,透過頂壁22的斜面221、擋牆41的斜面區段412、擋水牆24及排水孔H的設計,轉接槽4A將不容易發生積水的問題。
請復參圖1及圖3,線纜連接器5設置於轉接盒結構4的其中一擋牆41,線纜連接器5用以使線纜L固定於轉接盒結構4。在實際應用中,線纜連接器5例如可以是單純用來固定線纜L的組件,或者線纜連接器5也可以是電連接插頭、插座等。關於線纜連接器5的設置位置可以是依據需求變化,不以圖中所示為限。另外,在特殊的應用中,線纜連接器5的數量也可以是兩個以上。當然,線纜連接器5與轉接盒結構4相互連接的位置,可以是塗有防水膠或是兩者之間可以是設置有相關的防水構件,藉以避免外部流體進入轉接槽4A。線纜連接器5所連接的線纜L是與供電設備(圖未示,例如發電機等)相連接。
如圖5及圖6所示,頂壁22對應於轉接槽4A的位置,形成有一穿線孔2D,轉接槽4A能通過穿線孔2D與容置槽2B相互連通,而電路板3所連接的部分電線(圖未示),則可以通過穿線孔2D進入轉接槽4A,亦即,透過穿線孔2D的設計,轉接空間SP可以與容置槽2B相互連通。關於穿線孔2D的外型、設置位置、尺寸等,可依據需求變化,圖中所示僅為其中一示範態樣。
特別說明的是,在具體應用中,與電路板3相連接的電線(圖未示)穿過穿線孔2D後,穿線孔2D可以是填充有防水膠,藉此,避免進入轉接槽4A的流體通過穿線孔2D而進入容置槽2B中。當然,在不同的應用中,也可以是利用任何防水手段,來防止流體直接通過穿線孔2D進入容置槽2B中。
如圖3及圖5所示,轉接模組7設置於頂壁22,且轉接模組7位於轉接空間SP及轉接槽4A中,轉接模組7用以使線纜連接器5所連接的線纜L與通過穿線孔2D的電線(圖未示)相連接,而供電設備則能通過線纜L、轉接模組7及通過穿線孔2D的電線與電路板3電性連接,如此,供電設備能傳遞電力給水車馬達100。
如圖5所示,轉接模組7可以是包含有一基座71、多個螺絲72、多個導電片73及一外蓋74,多個導電片73固定於基座71,基座71具有多個鎖孔(圖未示),各個導電片73具有穿孔731。各個螺絲72能通過穿孔731並鎖固於鎖孔,而將導電片73固定於基座71上,外蓋74固定於基座71上,而外蓋74對應遮蔽多個螺絲72及多個導電片73。線纜L(如圖1所示)包含有多條電線(圖未示),各電線的芯線(圖未示,例如是銅線)末端被螺絲72固定於導電片73上,穿過穿線孔2D的電線的芯線(圖未示,例如是銅線)末端同樣是被螺絲固定於導電片73上,而線纜的多條電線將可通過導電片73與電路板3的電線電性連接。
由於線纜L的部分區段是位於陸地上,線纜L的部分區段是位於水池中,因此,線纜L經長期使用後,其外皮容易磨損,而相關人員必須定期更換線纜L。本發明的控制裝置200,使線纜L的電線是經過轉接模組7而與電路板3的電線相互電性連接的設計,可以讓相關人員在進行線纜L更換作業時,僅需要卸下轉接模組7中用以固定線纜L的電線的螺絲72,以及線纜連接器5,即可進行線纜L的更換。
值得一提的是,如圖5及圖6所示,在實際應用中,頂壁22還可以是設置有多個墊高結構25,多個墊高結構25對應位於轉接槽4A中,轉接模組7固定設置於墊高結構25上。當轉接模組7固定於墊高結構25上時,轉接模組7與頂壁22之間將對應形成有一架高間隙S2,如此,縱使流體進入轉接槽4A中,流體仍不容易直接與轉接模組7相接觸。
在實際應用中,部分的墊高結構25可以是與頂壁22一體成型地設置,部分的墊高結構25及轉接模組7可以是具有相對應的多個鎖孔,轉接模組7可以是利用多個螺絲,鎖固於墊高結構25。部分的墊高結構25可以是與轉接模組7相互卡合,據以限制墊高結構25的活動範圍。關於墊高結構25的數量、位置、外型等,皆可依據需求變化。
如圖1、圖6至圖8所示,頂壁22還設置有兩個限位結構8,其中一個限位結構8位於轉接槽4A中,另一個限位結構8位於轉接盒結構4外,各個限位結構8用以使線纜L呈彎曲狀地固定於頂壁22的一側。透過限位結構8的設置,當線纜L受到外力拉扯時,線纜L與線纜連接器5的連接將不易分離,線纜L與轉接模組7的連接也不易分離。在實際應用中,各個限位結構8可以是與頂壁22一體成形地設置,但不以此為限,在不同的應用中,限位結構8也可以是利用黏合、卡合、鎖固等方式固定於頂壁22。
更具體來說,兩個限位結構8分別定義為一第一限位結構81及一第二限位結構82。第一限位結構81位於轉接槽4A外,第一限位結構81的外型呈L字型,且第一限位結構81包含兩個牆體811,各個牆體811具有至少一凹口8111,卡合於兩個凹口8111的部分線纜L的至少一區段將呈現為彎曲狀。透過第一限位結構81的設計,當線纜L受拉扯時,卡合於第一限位結構81的線纜L將受第一限位結構81的限制,而不會輕易移動,如此,線纜L將不易脫離線纜連接器5。
特別強調的是,第一限位結構81的外型,不以L字型為限,第一限位結構81可以是任意外型,只要第一限位結構81可以與線纜L相互固定,並使線纜L的部分區段呈現為彎曲狀即可,舉例來說,第一限位結構81也可以是呈現為V字型。
第二限位結構82可以是包含有兩個限位牆821,兩個限位牆821固定於頂壁22的一側,兩個限位牆821及頂壁22共同形成一限位通道82A,限位通道82A的至少一區段呈現為彎曲狀,而設置於限位通道82A中的部分線纜L的至少一區段將呈現為彎曲狀。透過第二限位結構82的設計,當位於線纜連接器5周圍的線纜L被拉扯時,位於轉接槽4A中的線纜L將會被第二限位結構82限制,而線纜L所包含的相關電線將不易與轉接模組7相互分離。在實際應用中,限位牆821的高度、厚度及其外型等,皆可依據需求 變化,不以圖中所示為限,只要兩個限位牆821所形成的限位通道82A具有至少一個彎曲區段即可。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同的應用中,第一限位結構81也可以是與第二限位結構82具有完全相同的外型。
依上所述,透過第一限位結構81及第二限位結構82的設計,將可以大幅改善線纜L受外力拉扯時,線纜L脫離線纜連接器5的問題或是線纜L脫離轉接模組7的問題。
上述本實施例的說明,是以水車馬達設備A僅連接有單一條線纜L為例,但水車馬達設備A不以連接單一條線纜L為限,在不同的實施例中,水車馬達設備A也可以是連接兩條以上的線纜L,在水車馬達設備A連接兩條以上的線纜L的實施例中,限位結構8的數量也可以對應增加,舉例來說,每一條線纜L可以與兩個限位結構8相互固定而部分區段呈彎曲狀。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控制裝置及水車馬達設備,透過限位結構的設計,可以讓線纜不容易與線纜連接器或轉接模組相互分離,且透過使頂壁的一側形成斜面的設計,配合排水孔、擋水牆、具有導引斜面的蓋體等設計,可以讓水車馬達外的流體不易進入轉接空間中,縱使流體進入轉接空間中,流體仍可被導引而由排水孔向外排出。
反觀現有常見的水車馬達,線纜是直接與水車馬達上的相關連接器相連接,當線纜受拉扯時,線纜將容易直接被拔離連接器,從而導致水車馬達無法正常運作,甚至可能發生漏電的問題。另外,現有的水車馬達於相關控制盒上方,容易發生積水的問題,在流體長期積留在水車馬達上面的情況下,流體將容易滲入水車馬達中,從而導致水車馬達無法正常運作。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侷限本發明的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A:水車馬達設備
100:水車馬達
200:控制裝置
2:殼體
22:頂壁
221:斜面
4:轉接盒結構
5:線纜連接器
6:蓋體
6A:周緣
62:導引斜面
811:牆體
8111:凹口
L:線纜

Claims (10)

  1. 一種控制裝置,其適用於安裝在一水車馬達,所述控制裝置包含:一殼體,其一側具有一開口,所述殼體由形成所述開口的一側內凹形成有一容置槽,所述殼體具有多個結合結構,多個所述結合結構用以與所述水車馬達相互固定;所述殼體相反於形成有所述開口的一壁體定義為一頂壁,所述頂壁的一側形成有至少兩個斜面,各個所述斜面能導引流體向所述殼體的周緣的方向流動;一電路板,其固定設置於所述殼體,且所述電路板位於所述容置槽中,所述電路板設置有至少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水車馬達;一轉接盒結構,其固定設置於所述頂壁形成有所述斜面的一側,所述轉接盒結構與所述頂壁共同形成一轉接槽;一線纜連接器,其固定設置於所述轉接盒結構,所述線纜連接器用以連接一線纜,所述線纜用以連接一供電設備;一蓋體,其固定設置於所述轉接盒結構,所述蓋體、所述轉接盒結構及所述頂壁能共同形成一轉接空間,所述頂壁具有一穿線孔,所述轉接槽能通過所述穿線孔與所述容置槽相互連通;一轉接模組,其設置於所述頂壁,且所述轉接模組位於所述轉接槽中,所述轉接模組用以使所述線纜連接器所連接的所述線纜與通過所述穿線孔的電線相連接,而所述供電設備則能通過所述線纜提供所述水車馬達電力;至少兩個限位結構,其固定設置於所述頂壁,其中一個所述限位結構位於所述轉接槽中,另一個所述限位結構位於所述轉接盒結構外,各個所述限位結構用以使所述線纜呈彎曲狀地固定於所述頂壁形成有所述斜面的一側。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控制裝置,其中,位於所述轉接槽中的所述限位結構,包含有兩個限位牆,兩個所述限位牆及所述頂壁共同形成一限位通道,設置於所述限位通道中的部分所述線纜的至少一區段呈現為彎曲狀。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控制裝置,其中,位於所述轉接盒結構外的所述限位結構的外型呈L字型,且所述限位結構包含兩個牆體,各個所述牆體具有至少一凹口,卡合於兩個所述凹口的部分所述線纜的至少一區段呈現為彎曲狀。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控制裝置,其中,所述頂壁設置有多個固定結構,各個所述固定結構位於所述容置槽中,所述電路板固定於所述固定結構,且所述電路板與所述頂壁之間對應形成有一間隙,所述間隙用以容置連接所述電路板的電線,與所述電路板連接的電線能通過所述穿線孔,而與所述轉接模組相連接;所述頂壁設置有多個墊高結構,所述墊高結構位於所述轉接槽中,所述轉接模組固定設置於所述墊高結構,而所述轉接模組與所述頂壁之間形成有一架高間隙。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控制裝置,其中,所述轉接盒結構具有多個擋牆,至少一個所述擋牆與所述頂壁共同形成一排水孔;所述頂壁設置有至少一擋水牆,所述擋水牆面對所述排水孔設置;所述蓋體相反於所述頂壁的一側形成有至少一導引斜面,所述導引斜面用以導引流體向所述轉接盒結構的周緣流動;形成有所述排水孔的所述擋牆位於所述轉接槽的一側,區隔有兩個斜面區段及一排水孔區段,所述排水孔區段位於兩個所述斜面區段之間,所述排水孔位於所述排水孔區段,兩個所述斜面區段能導引流體向所述排水孔方向流動。
  6. 一種水車馬達設備,其包含一水車馬達;以及一控制裝置,其包含:一殼體,其一側具有一開口,所述殼體由形成所述開口的一側內凹形成有一容置槽,所述殼體具有多個結合結構,多個所述結合結構用以與所述水車馬達相互固定;所述殼體相反於形成有所述開口的一壁體定義為一頂壁,所述頂壁的一側形成有至少兩個斜面,各個所述斜面能導引流體向所述殼體的周緣的方向流動;一電路板,其固定設置於所述殼體,且所述電路板位於所述容置槽中,所述電路板設置有至少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水車馬達;一轉接盒結構,其固定設置於所述頂壁形成有所述斜面的一側,所述轉接盒結構與所述頂壁共同形成一轉接槽;一線纜連接器,其固定設置於所述轉接盒結構,所述線纜連接器用以連接一線纜,所述線纜用以連接一供電設備;一蓋體,其固定設置於所述轉接盒結構,所述蓋體、所述轉接盒結構及所述頂壁能共同形成一轉接空間,所述頂壁具有一穿線孔,所述轉接槽能通過所述穿線孔與所述容置槽相互連通;一轉接模組,其設置於所述頂壁,且所述轉接模組位於所述轉接槽中,所述轉接模組用以使所述線纜連接器所連接的所述線纜與通過所述穿線孔的電線相連接,而所述供電設備則能通過所述線纜提供所述水車馬達電力;至少兩個限位結構,其固定設置於所述頂壁,其中一個 所述限位結構位於所述轉接槽中,另一個所述限位結構位於所述轉接盒結構外,各個所述限位結構用以使所述線纜呈彎曲狀地固定於所述頂壁形成有所述斜面的一側。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水車馬達設備,其中,位於所述轉接槽中的所述限位結構,包含有兩個限位牆,兩個所述限位牆及所述頂壁共同形成一限位通道,設置於所述限位通道中的部分所述線纜的至少一區段呈現為彎曲狀。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水車馬達設備,其中,位於所述轉接盒結構外的所述限位結構的外型呈L字型,且所述限位結構包含兩個牆體,各個所述牆體具有至少一凹口,卡合於兩個所述凹口的部分所述線纜的至少一區段呈現為彎曲狀。
  9. 如請求項6所述的水車馬達設備,其中,所述頂壁設置有多個固定結構,各個所述固定結構位於所述容置槽中,所述電路板固定於所述固定結構,且所述電路板與所述頂壁之間對應形成有一間隙,所述間隙用以容置連接所述電路板的電線,與所述電路板連接的電線能通過所述穿線孔,而與所述轉接模組相連接;所述頂壁設置有多個墊高結構,所述墊高結構位於所述轉接槽中,所述轉接模組固定設置於所述墊高結構,而所述轉接模組與所述頂壁之間形成有一架高間隙。
  10. 如請求項6所述的水車馬達設備,其中,所述轉接盒結構具有多個擋牆,至少一個所述擋牆與所述頂壁共同形成一排水孔;所述頂壁設置有至少一擋水牆,所述擋水牆面對所述排水孔設置;所述蓋體相反於所述頂壁的一側形成有至少一導引斜面,所述導引斜面用以導引流體向所述轉接 盒結構的周緣流動;形成有所述排水孔的所述擋牆位於所述轉接槽的一側,區隔有兩個斜面區段及一排水孔區段,所述排水孔區段位於兩個所述斜面區段之間,所述排水孔位於所述排水孔區段,兩個所述斜面區段能導引流體向所述排水孔方向流動。
TW108148567A 2019-12-31 2019-12-31 控制裝置及水車馬達設備 TWI7171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8567A TWI717181B (zh) 2019-12-31 2019-12-31 控制裝置及水車馬達設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8567A TWI717181B (zh) 2019-12-31 2019-12-31 控制裝置及水車馬達設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7181B true TWI717181B (zh) 2021-01-21
TW202127762A TW202127762A (zh) 2021-07-16

Family

ID=75237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8567A TWI717181B (zh) 2019-12-31 2019-12-31 控制裝置及水車馬達設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1718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3068A (zh) * 2021-11-12 2022-03-01 深圳市海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盒中用于电路板的固定结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49851B2 (en) * 2003-01-21 2005-09-27 Minebea Co., Ltd. Motor housing for an electric motor
US9127666B2 (en) * 2010-11-03 2015-09-08 Nidec Motor Corporation Pump motor control assembly
TWM539184U (zh) * 2016-12-21 2017-04-01 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無線通信功能之伺服馬達
US9985268B2 (en) * 2013-09-06 2018-05-29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Battery module hous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10180029B2 (en) * 2013-03-15 2019-01-15 Springs Window Fashions, Llc Window covering motorized lift and control system motor and operation
TWI656713B (zh) * 2017-12-22 2019-04-11 群貿企業有限公司 Built-in capacitor motor wire frame improved structur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49851B2 (en) * 2003-01-21 2005-09-27 Minebea Co., Ltd. Motor housing for an electric motor
US9127666B2 (en) * 2010-11-03 2015-09-08 Nidec Motor Corporation Pump motor control assembly
US10180029B2 (en) * 2013-03-15 2019-01-15 Springs Window Fashions, Llc Window covering motorized lift and control system motor and operation
US9985268B2 (en) * 2013-09-06 2018-05-29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Battery module hous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TWM539184U (zh) * 2016-12-21 2017-04-01 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無線通信功能之伺服馬達
TWI656713B (zh) * 2017-12-22 2019-04-11 群貿企業有限公司 Built-in capacitor motor wire frame improved structur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3068A (zh) * 2021-11-12 2022-03-01 深圳市海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盒中用于电路板的固定结构
CN114123068B (zh) * 2021-11-12 2023-08-22 深圳市海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盒中用于电路板的固定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7762A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31837B2 (en) Waterproof jacket assembly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EP1385254B1 (en) Electric motor
TWI717181B (zh) 控制裝置及水車馬達設備
US20180310422A1 (en) Cable management structure and robot
EP3413406B1 (en) Industrial connector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US20100255729A1 (en) Connector plug with movable conducting pole
WO2021134500A1 (zh) 控制装置及水车马达设备
WO2021253753A1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电子设备及可移动平台
US20110163543A1 (en) Signal line wiring in nacelle of wind turbine generator
EP3998485A1 (en) Power monitoring device
CN117254292A (zh) 一种束线布线的多信号传输连接器及插头、插座连接器
JP2018156942A (ja) 安全技術に関する電子モジュール
CN109792191A (zh) 电机、动力套装及无人飞行器
JP2018018664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06471784U (zh) 接线盒
CN105742859A (zh) 一种柱型电连接器
CN220798718U (zh) 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
CN108298047B (zh) 潜水器的云台的出线结构
JP2007299649A (ja)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JP3164427U (ja) コンセント
CN219917703U (zh) 一种连接线束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4957207U (zh) 一种电池箱扩展结构
CN208226507U (zh) 一种电气设备及其电缆固定头
CN107947103A (zh) 一种高强度安装便利的电缆接头盒
JP3810761B2 (ja) 圧縮機用モータ保護装置のクラスタブロッ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