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98718U - 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 - Google Patents

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98718U
CN220798718U CN202322300703.3U CN202322300703U CN220798718U CN 220798718 U CN220798718 U CN 220798718U CN 202322300703 U CN202322300703 U CN 202322300703U CN 220798718 U CN220798718 U CN 2207987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outlet
box body
wire
outlet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007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尧弟
易国华
孙建玲
杨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ongshe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ongshe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ongshe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ongshe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007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987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98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987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包括箱体,箱体包括箱体底面和至少一箱体侧面,且箱体底面和箱体侧面的连接处形成第一棱边,导线出线装置包括构造于第一棱边上且向内凹陷的沉台;沉台的一端向箱体底面方向延伸,并在箱体底面上形成内凹的第一出线凹槽,沉台的另一端向箱体侧面方向延伸,并在箱体侧面上形成内凹的第二出线凹槽;沉台具有沉台底面,且沉台底面上设有出线孔,吊顶电器的导线经出线孔穿出后,可经第一出线凹槽从箱体底面出线,也可经第二出线凹槽从箱体侧面出线,如此,可根据实际安装场景选择合适的出线方向,灵活性强,提高了实用性。

Description

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顶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
背景技术
吊顶电器(例如换气扇、浴霸等)是吊装设置并与吊顶集成的电器,其带有的导线(例如互联软线)一般是从箱体的箱体侧面或箱体底面(朝向天花板的一面)出线,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出线位置,因此,在复杂的安装环境下,经常会出现因导线出线位置造成安装困难甚至无法安装的情况。
因此,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吊顶电器只能从箱体侧面或箱体底面出线,不能自由选择,灵活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吊顶电器只能从箱体侧面或箱体底面出线,不能自由选择,灵活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所述吊顶电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箱体底面和至少一箱体侧面,且所述箱体底面和所述箱体侧面的连接处形成第一棱边,所述导线出线装置包括构造于所述第一棱边上且向内凹陷的沉台;
所述沉台的一端向所述箱体底面方向延伸,并在所述箱体底面上形成内凹的第一出线凹槽,所述沉台的另一端向所述箱体侧面方向延伸,并在所述箱体侧面上形成内凹的第二出线凹槽;
所述沉台具有沉台底面,且所述沉台底面上设有出线孔,所述吊顶电器的导线经所述出线孔穿出后,可经所述第一出线凹槽从所述箱体底面出线,也可经所述第二出线凹槽从所述箱体侧面出线。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设有可拆卸的出线板,所述出线板包括设于所述箱体底面上的第一板体和设于所述箱体侧面上的第二板体,所述沉台设于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连接处形成的第二棱边上。
进一步的,所述沉台包括所述沉台底面和位于所述沉台底面两侧的沉台侧壁,且所述沉台底面呈矩形,所述沉台侧壁呈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沉台与所述出线板为一体成型构造。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设有接线槽,所述接线槽凹陷于所述箱体外表面设置,所述出线板盖设在所述接线槽上,且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相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出线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接线槽上对应设有第二安装孔,定位螺丝拧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将所述出线板拧紧在所述箱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出线装置还包括引导所述出线板在所述接线槽上定位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出线板内表面上的定位筋和对应设置在所述接线槽上的裙边,所述定位筋沿着所述出线板的边缘延伸,所述裙边沿着所述接线槽的槽壁设置;
其中,所述定位筋沿着所述裙边放置,以引导所述出线板在所述接线槽上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筋上设有插舌,所述裙边上设有插槽,所述插舌可插设在所述插槽内,以引导所述出线板在所述接线槽上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出线板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对应所述定位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沉台底面的外表面上设有翻边凸环,所述翻边凸环围绕所述出线孔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通过在第一棱边上构造沉台,其中,沉台底面上设有出线孔,沉台在所述箱体底面上形成内凹的第一出线凹槽,在所述箱体侧面形成内凹的第二出线凹槽,当所述吊顶电器的导线经所述出线孔穿出后,向所述第一出线凹槽方向弯折,可向所述箱体底面方向延伸,即可从所述箱体底面出线;向所述第二出线凹槽内弯折,可向所述箱体侧面方向延伸,即可从所述箱体侧面出线,如此,可根据实际安装场景选择合适的出线方向,灵活性强,提高了实用性,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吊顶电器只能从箱体侧面或箱体底面出线,不能自由选择,灵活性差的技术问题。
(2)出线板可拆卸地盖设在接线槽上,以便于接线、维修和更换,提高了实用性。
(3)所述导线出线装置还包括引导所述出线板在所述接线槽上定位的定位部,通过设置所述定位部引导所述出线板在所述接线槽上的安装,可提高安装效率。
(4)所述出线板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对应所述定位筋设置,可起到减缓所述出线板外表面变形的作用。
(5)通过在出线孔周围设置翻边凸环,能进一步起到防水作用,从而保证吊顶电器的正常工作和提高吊顶电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吊顶电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侧面出线);
图2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吊顶电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顶面出线);
图4为图3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出线板的外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吊顶电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出线板的内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接线槽在箱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吊顶电器只能从箱体侧面或箱体底面出线,不能自由选择,灵活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在第一棱边上构造沉台,其中,沉台底面上设有出线孔,沉台在所述箱体底面上形成内凹的第一出线凹槽,在所述箱体侧面形成内凹的第二出线凹槽,当所述吊顶电器的导线经所述出线孔穿出后,向所述第一出线凹槽方向弯折,可向所述箱体底面方向延伸,即可从所述箱体底面出线;向所述第二出线凹槽内弯折,可向所述箱体侧面方向延伸,即可从所述箱体侧面出线,如此,可根据实际安装场景选择合适的出线方向,灵活性强,提高了实用性,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吊顶电器只能从箱体侧面或箱体底面出线,不能自由选择,灵活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导线出线装置设置在吊顶电器的箱体100上,供吊顶电器的导线140出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出线装置也可设置在其他产品上,在此并不限制。
如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所述吊顶电器包括箱体100,所述箱体100包括箱体底面110和至少一箱体侧面120,且所述箱体底面110和所述箱体侧面120的连接处形成第一棱边130,所述线出线装置包括构造于所述第一棱边130上且向内(指的是向吊顶电器内)凹陷的沉台210;
所述沉台210一端向所述箱体底面110方向延伸,在所述箱体底面110上形成内凹的第一出线凹槽213,所述沉台210另一端向所述箱体侧面120方向延伸,在所述箱体侧面120形成内凹的第二出线凹槽214;
所述沉台210具有沉台底面211,且所述沉台底面211上设有出线孔212;所述吊顶电器的导线140经所述出线孔212穿出后,可通过所述第一出线凹槽213从所述箱体底面110出线,如图3、4所示,也可通过所述第二出线凹槽214从所述箱体侧面120出线,如图1、2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箱体底面110指的是吊顶电器安装时朝向天花板的一面,所述箱体侧面120是与所述箱体底面110相邻的一面。另外,所述导线140可以是互联软线,为软线,可在一定程度上弯折。
经由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吊顶电器通过在第一棱边130上构造沉台210,其中,沉台底面211上设有出线孔212,沉台210在所述箱体底面110上形成内凹的第一出线凹槽213,在所述箱体侧面120形成内凹的第二出线凹槽214,当所述吊顶电器的导线140经所述出线孔212穿出后,向所述第一出线凹槽213方向弯折,可向所述箱体底面110方向延伸,即可从所述箱体底面110出线;向所述第二出线凹槽214内弯折,可向所述箱体侧面120方向延伸,即可从所述箱体侧面120出线,如此,可根据实际安装场景选择合适的出线方向,灵活性强,提高了实用性,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吊顶电器只能从箱体侧面或箱体底面出线,不能自由选择,灵活性差的技术问题。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所述箱体100上设有可拆卸的出线板200。如图5~7所示,所述出线板200包括设于所述箱体底面110上的第一板体220和设于所述箱体侧面120上的第二板体230,且所述沉台210设于所述第一板体220与第二板体230连接处形成的第二棱边上。
进一步的,如图5~7所示,所述沉台210包括所述沉台底面211和位于所述沉台底面211两侧的沉台侧壁216,所述沉台底面211呈矩形,所述沉台侧壁216呈三角形,如此,可构造成适于使用的第一出线凹槽213和第二出线凹槽214。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依然如图5~7所示,所述沉台210与所述出线板200为一体成型构造。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箱体100上设有接线槽140,所述接线槽140凹陷于所述箱体100外表面设置,所述出线板200盖设在所述接线槽140上,且与所述箱体100的外表面相平齐。
具体的,出线板200可拆卸地盖设在接线槽140上,以便于接线、维修和更换,提高了实用性。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5~8所示,所述出线板20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231,所述接线槽140上对应设有第二安装孔141,定位螺丝拧入所述第一安装孔231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孔141内,并将出线板200拧紧在所述箱体100上。
具体的,所述出线板200的四角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安装孔231,所述接线槽140的四角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二安装孔141,且第一安装孔231和第二安装孔141一一对应,定位螺丝将出线板200稳定的拧紧在所述箱体100上。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7、8所示,所述导线出线装置还包括引导所述出线板200在所述接线槽140上定位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出线板200内表面(朝向箱体100的一面)上的定位筋250和对应设置在所述接线槽140上的裙边142,所述定位筋250沿着所述出线板200的边缘延伸,所述裙边142沿着所述接线槽140的槽壁设置;
其中,所述定位筋250沿着所述裙边142放置,以引导所述出线板200在所述接线槽140上定位。
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定位部引导所述出线板200在所述接线槽140上的安装,可提高安装效率。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依然如图7、8所示,所述定位筋250上设有插舌251,所述裙边142上设有插槽143,所述插舌251可插设在所述插槽143内,以引导所述出线板200在所述接线槽140上定位。
具体的,插舌251与插槽143的配合,可进一步提高安装效率,同时也便于定位后拧紧定位螺丝。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所述出线板200的外表面(与箱体100背离的一面)上设有凹槽240,且所述凹槽240对应所述定位筋250设置。
具体的,当出线板200内表面上的所述定位筋250出现变形时,可能会影响到出线板200的外表面,因此,通过在出线板200的外表面上设置所述凹槽240,可起到减缓所述出线板200外表面变形的作用。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所述沉台底面211的外表面上设有翻边凸环215,所述翻边凸环215围绕所述出线孔212设置。
具体的,所述出线孔212的孔径大小是根据导线140的粗细来设置的,以尽量与导线140的直径接近,从而使所述导线140密封地通过所述出线孔212,以防止水或灰尘自导线140与出线孔212之间的间隙进入接线槽140内,从而影响吊顶电器的工作和使用寿命。
同时,通过在出线孔212周围设置翻边凸环215,能进一步起到防水作用,从而保证吊顶电器的正常工作和提高吊顶电器的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量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外、中间、内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申请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申请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所述吊顶电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箱体底面和至少一箱体侧面,且所述箱体底面和所述箱体侧面的连接处形成第一棱边,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出线装置包括构造于所述第一棱边上且向内凹陷的沉台;
所述沉台的一端向所述箱体底面方向延伸,并在所述箱体底面上形成内凹的第一出线凹槽,所述沉台的另一端向所述箱体侧面方向延伸,并在所述箱体侧面上形成内凹的第二出线凹槽;
所述沉台具有沉台底面,且所述沉台底面上设有出线孔,所述吊顶电器的导线经所述出线孔穿出后,可经所述第一出线凹槽从所述箱体底面出线,也可经所述第二出线凹槽从所述箱体侧面出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有可拆卸的出线板,所述出线板包括设于所述箱体底面上的第一板体和设于所述箱体侧面上的第二板体,所述沉台设于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连接处形成的第二棱边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台包括所述沉台底面和位于所述沉台底面两侧的沉台侧壁,且所述沉台底面呈矩形,所述沉台侧壁呈三角形。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台与所述出线板为一体成型构造。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有接线槽,所述接线槽凹陷于所述箱体外表面设置,所述出线板盖设在所述接线槽上,且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相平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接线槽上对应设有第二安装孔,定位螺丝拧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将所述出线板拧紧在所述箱体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出线装置还包括引导所述出线板在所述接线槽上定位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出线板内表面上的定位筋和对应设置在所述接线槽上的裙边,所述定位筋沿着所述出线板的边缘延伸,所述裙边沿着所述接线槽的槽壁设置;
其中,所述定位筋沿着所述裙边放置,以引导所述出线板在所述接线槽上定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筋上设有插舌,所述裙边上设有插槽,所述插舌可插设在所述插槽内,以引导所述出线板在所述接线槽上定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板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对应所述定位筋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台底面的外表面上设有翻边凸环,所述翻边凸环围绕所述出线孔设置。
CN202322300703.3U 2023-08-25 2023-08-25 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 Active CN220798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0703.3U CN220798718U (zh) 2023-08-25 2023-08-25 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0703.3U CN220798718U (zh) 2023-08-25 2023-08-25 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98718U true CN220798718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61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00703.3U Active CN220798718U (zh) 2023-08-25 2023-08-25 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987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37295B2 (en) Weatherproof electrical box
US8158884B2 (en) Angled slots for installation of outdoor metallic boxes
CN206346452U (zh) 一种双线槽踢脚线结构
FI88554B (fi) Uttagsdosa foer koaxialkontakter
WO2006043325A1 (ja) 屋外設置機器
CN220798718U (zh) 带有导线出线装置的吊顶电器
JP6384793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US20160261055A1 (en) Integrated electrical assembly for housing modular unit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thereof
CN210608447U (zh) 一种母线槽
CN106500456A (zh) 冰箱主控板盒组件与冰箱
TWI717181B (zh) 控制裝置及水車馬達設備
CN205793812U (zh) 线控器
JP2009087975A (ja) コンデンサ接続具及びコンデンサユニット
CN110518512A (zh) 组合式线槽
CN2494045Y (zh) 快速电气接线头装置
CN211670576U (zh) 一种新型线槽
CN208819763U (zh) 一种继电器控制模块
WO2021134500A1 (zh) 控制装置及水车马达设备
CN209963675U (zh) 一种组合式线槽
KR200274781Y1 (ko) 빌딩용 시스템박스
CN208656592U (zh) 一种水泵电机控制板的安装结构
CN218040236U (zh) 柜内转角处用线槽
CN213272820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8923774U (zh) 防水型母线槽
CN218005631U (zh) 配电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