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5260B - 具有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聚醯胺酸感測膜及聚醯亞胺膜 - Google Patents

具有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聚醯胺酸感測膜及聚醯亞胺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5260B
TWI715260B TW108138103A TW108138103A TWI715260B TW I715260 B TWI715260 B TW I715260B TW 108138103 A TW108138103 A TW 108138103A TW 108138103 A TW108138103 A TW 108138103A TW I715260 B TWI715260 B TW I71526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compound
group
diamine compound
polyim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8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6736A (zh
Inventor
陳燿騰
郭育嘉
楊博名
曹芙瑞
陳敬遠
陳玉振
洪萬墩
Original Assignee
臺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臺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臺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381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526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5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526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16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6736A/zh

Links

Landscapes

  •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Forming Nitrogen-Containing Linkag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具有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聚醯胺酸感測膜及聚醯亞胺膜。此合成方法藉由對多環芳香烴依序進行氧化反應、硝化反應、環化反應與還原反應,而可製得具有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其中,此合成方法不須藉由氫化反應之機制來形成各反應步驟的中間產物。

Description

具有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 法、聚醯胺酸感測膜及聚醯亞胺膜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特別是提供一種具有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隨著醫學之發達,早期診斷治療已為現代醫學亟欲達成之目標。其中,藉由檢驗數值之變化與其趨勢,醫生可早期發現病兆,並進一步治療,以降低疾病對於患者之危害。為及早發現身體之變化,一般民眾亦會購買簡易之檢驗器材(例如:血壓計、血糖計、體脂肪量測計、尿液量測計)來量測數值。
為了便於攜帶或收納,此些檢驗器材的感測元件尺寸亦有所限制,故易具有較大之量測誤差,且易受到外界環境之干擾,故一般之檢驗器材無法精確測得數值。據此,檢驗器材之精準度取決於感測元件之性質。
一般而言,為提升感測元件與目標測定物的接觸面積,感測元件係製作為膜材。然而,現有感測膜之材料常須藉由複雜或反應性較激烈之化學合成步驟(例如:高溫高壓反應或氫化反應等)方可製得,而降低感測膜之產率。另外,對於目標測定物(例如:過氧化氫),現有感測膜之材料亦不具有良好之感測效果。
聚醯胺酸經過環化形成聚醯亞胺膜,具有適用溫度廣、耐化學性及高強度等優點,可用於航空業、電子業、液晶、燃料電池、5G通訊等。
有鑑於此,亟須提供一種具有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聚醯胺酸感測膜及聚醯亞胺膜,以改進習知合成方法之缺陷。
因此,本發明之一態樣是在提供一種具有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藉由特定之反應物與合成步驟,可更有效地製得具有雜環芳香基之側鏈結構的二胺化合物。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是在提供一種聚醯胺酸感測膜,此感測膜係以聚醯胺酸所製成,且其重複單元具有利用前述之合成方法所製得之二胺化合物的衍生物。
本發明之又一態樣是在提供一種聚醯亞胺膜,此聚醯亞胺膜係藉由對前述之聚醯胺酸進行環化反應所製成。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提出一種具有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此合成方法係先對多環芳香烴進行氧化反應,以形成具有二個羧酸基之第一聯苯化合物。然後,對第一聯苯化合物進行硝化反應,以形成具有二個羧酸基與二個硝基之第二聯苯化合物,並對第二聯苯化合物與具有胺基之芳香化合物進行環化反應,以形成具有雜環芳香基與二個硝基之中間產物。其中,第二聯苯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所示之結構。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03-33
接著,對中間產物之二個硝基進行還原反應,即可形成具有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其中,此合成方法排除氫化反應。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於進行前述之環化反應前,此合成方法可進一步對第二聯苯化合物進行醯氯化反應,以將每一個羧酸基反應為醯氯基。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前述合成方法之反應環境的氧含量不大於0.01體積百分比,且水含量不大於0.01體積百分比。
依據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前述合成方法之反應壓力為1atm至2atm,且反應溫度為90℃至120℃。
依據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前述具有胺基之芳香化合物為鄰苯二胺或2-胺基苯酚。
依據本發明之又另一實施例,前述之二胺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I)所示之結構: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04-2
於式(II)中,R代表苯並咪唑基或苯並噁唑基,其中咪唑基或噁唑基與聯苯基團鍵結。
依據本發明之再另一實施例,前述二胺化合物之產率不小於70%。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聚醯胺酸感測膜。此聚醯胺酸感測膜係藉由前述之二胺化合物所製成,且此聚醯胺酸感測膜係用以量測過氧化氫濃度。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出一種聚醯亞胺膜。此聚醯亞胺膜係藉由前述之聚醯胺酸感測膜所製成。此聚醯亞胺膜之聚醯亞胺具有如下式(III)所示之重複單元: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04-3
於式(III)中,Ar代表二酐化合物的衍生物,且二酐化合物包含均苯四甲酸二酐、3,3',4,4'-聯苯四甲酸二酐、4,4'-氧酸鄰苯二甲酸酐及/或1,4,5,8-萘四甲酸酐;且R代表苯並咪唑基或苯並噁唑基,其中咪唑基或噁唑基與聯苯基團鍵結。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前述之聚醯亞胺係藉由對聚醯胺酸進行醯亞胺化反應所形成,且聚醯胺酸之固有黏度為0.20dL/g至1.0dL/g。
應用本發明之具有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聚醯胺酸感測膜及聚醯亞胺膜,其係藉由特定之反應物與反應步驟來形成側鏈結構為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其中,此合成方法於常溫常壓環境下即可進行反應,而可更簡便地製得此二胺化合物。其次,本發明之二胺化合物可進一步與二酐化合物反應,而形成聚醯胺酸,所製得之聚醯胺酸可製成聚醯胺酸感測膜,而可用以量測目標測定物(例如:過氧化氫)的濃度。另外,進一步可將聚醯胺酸藉由環化反應形成聚醯亞胺,聚醯亞胺膜材可應用於航空業、電子業、液晶、燃料電池、5G通訊等。
以下仔細討論本發明實施例之製造和使用。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實施例提供許多可應用的發明概念,其可實施於各式各樣的特定內容中。所討論之特定實施例僅供說明,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範圍。
本發明之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係於常溫常壓下進行,而可避免習知須高溫高壓之反應條件所導致的不穩 定性。可理解的是,前述「合成方法係於常溫常壓下進行」之描述係指本發明之合成方法中的每一個反應步驟均係於常溫常壓下進行,而可具有較佳之反應控制性。在一些具體例中,「常溫」係指反應溫度為15℃至45℃,而「常壓」係指反應環境之壓力為1atm至2atm。其次,本發明之合成方法排除氫化反應的進行,而可更簡便地製得具有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換言之,本發明之合成方法中的每一個反應步驟均不涉及氫化反應機制,故每一個反應步驟所形成之中間產物均不係藉由氫化反應來製作。可理解的是,二胺反應一般主要以氫化反應來進行。氫化反應是一種用氫氣和其他化合物反應的單元操作,通常發生在鎳、鈀、鉑等催化劑表面。其次,氫化通常用於還原未飽和的有機化合物或其他化合物。據此,碳氫化合物的氫化可以還原掉分子中的雙鍵和三鍵。
其次,為進一步提升各反應步驟之產率,並確保其反應性,本發明之合成方法係於低氧低水之環境中進行。較佳地,本發明之合成方法係於無氧無水之環境中進行。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合成方法的反應環境之氧含量係不大於0.01體積百分比,且水含量係不大於0.01體積百分比。在其他實施例中,合成方法的反應環境之氧含量係0.0001體積百分比至0.01體積百分比,且水含量係0.001體積百分比至0.01體積百分比。可理解的是,此處所稱之水含量包含反應系統所存在之水氣及/或反應物所殘餘之水。
本發明後述之「中心結構」係指二胺化合物中,二胺基團所鍵結之主要結構,而「側鏈結構」係指二胺化合物中,除二胺基團外,鍵結於中心結構的側鏈基團。據此,本發明所製得之二胺化合物可包含中心結構、側鏈結構與二胺基團,其中側鏈結構與二胺基團係鍵結於中心結構上。較佳地,側鏈結構與二胺基團係鍵結於中心結構中不同之碳原子上。
於本發明之合成方法中,先對多環芳香烴進行氧化反應,以使芳香烴具有二個羧酸基,而形成第一聯苯化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依據所欲製得二胺化合物之結構,本案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選擇適當之多環芳香烴,以藉由後述之反應步驟,進一步形成二胺化合物之中心結構。在一些具體例中,多環芳香烴可包含但不限於菲,或者其他適當之多環芳香烴。
舉例而言,對菲進行氧化反應時,其反應機制可如下示之流程(i)所示。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07-4
於流程(i)中,菲之氧化反應係藉由添加乙酸與濃度為40%之過氧化氫來進行,其中氧化反應之反應溫度可為80℃至120℃。於氧化反應中,過氧化氫可氧化菲,而反應形成具有二個羧酸基之聯苯化合物。在一些具體例中,具有二個羧酸基之聯苯化合物的產率可為50%至80%。
然後,對前述氧化反應所形成之第一聯苯化合物進行硝化反應,以形成具有二個羧酸基與二個硝基之第二聯苯化合物。其中,硝基係形成於聯苯中心結構之對位位置。
舉例而言,接續前述之流程(i),對具有二個羧酸基之聯苯化合物進行硝化反應,其反應機制可如下示之流程(ii)所示。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08-5
於流程(ii)中,硝化反應係藉由添加硝酸與硫酸來進行,以使聯苯中心結構之對位反應為硝基,而可製得具有二個羧酸基與二個硝基之聯苯化合物。其中,硝酸濃度可為40%至65%,硫酸濃度可為55%至60%,而硝化反應之反應溫度可為-20℃至50℃。在一些具體例中,具有二個羧酸基與二個硝基之聯苯化合物的產率可為50%至80%。
於進行硝化反應後,對所形成之聯苯化合物進行接枝環化反應,以形成所欲製得之二胺化合物的側鏈結構。其中,接枝環化反應係藉由添加具有至少一個胺基之芳香化合物至反應系統中,而可與聯苯中心結構之羧酸基產生接枝環化反應,以形成中間產物。可理解的是,為形成環化反應,此芳香化合物具有彼此位於鄰位的取代基(其中一者須為胺基),且此些取代基可與中心結構所具有之羧酸基產生環化反應。在一些具體例中,芳香化合物可包含但不限於 鄰苯二胺、其他適當之芳香化合物,或上述芳香化合物之任意混合。
舉例而言,接續前述之流程(ii),對硝化反應所形成之聯苯化合物與鄰苯二胺進行接枝環化反應,其反應機制如下示之流程(iii)所示。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09-6
流程(iii)中,於觸媒之存在下,聯苯化合物之羧酸基與鄰苯二胺的二個胺基可反應形成中間產物之側鏈結構(即苯並咪唑基)。在一些具體例中,此觸媒可包含但不限於鈀觸媒(Pd)、其他適當之觸媒材料與上述觸媒材料之任意混合。環化接枝反應之反應溫度可為90℃至200℃。在一些具體例中,中間產物的產率可為20%至50%。
於進行接枝環化反應後,對其所形成之中間產物進行還原反應,即可製得本發明之具有二個側鏈結構為雜環芳香基的二胺化合物(為明確區別,以下稱之為第一二胺化合物)。於進行還原反應時,中間產物之二個硝基均被還原為胺基。其中,由於此些硝基係位於聯苯中心結構之對位位置,故二個胺基基團係位於中心結構之對位位置。
舉例而言,接續前述之流程(iii),對所形成之中間產物進行還原反應,其反應機制如下示之流程(iv)所示。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10-7
流程(iv)中,於觸媒與聯氨(hydrazine)之存在下,中間產物之二個硝基可被還原為二個胺基,而可製得本發明之二胺化合物。在一些具體例中,此觸媒可包含但不限於鈀觸媒(Pd)、其他適當之觸媒材料與上述觸媒材料之任意混合。還原反應之反應溫度可為40℃至70℃。在一些具體例中,二胺化合物的產率可為60%至85%。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進行前述之接枝環化反應前,可對硝化反應所形成之聯苯化合物進行醯氯化反應,以將此聯苯化合物之二個羧酸基反應為醯氯基。據此,經醯氯化反應所形成之聯苯化合物具有二個硝基與二個醯氯基。然後,對此聯苯化合物進行前述之接枝環化反應,以形成雜環芳香基之側鏈結構。相同地,於進行接枝環化反應時,芳香化合物中位於鄰位之取代基可與醯氯基反應,而形成中間產物之雜環芳香基。在一些具體例中,具有至少一個胺基之芳香化合物可包含但不限於2-胺基苯酚、其他適當之芳香化合 物,或上述芳香化合物之任意混合。接著,對所形成之中間產物進行還原反應,即可製得此些實施例之二胺化合物(為明確區別,以下稱之為第二二胺化合物)。
可理解的是,相較於前述之實施例,醯氯化反應主要係將中心結構之取代基(即聯苯化合物之羧酸基)反應為醯氯基,以進一步藉由接續之接枝環化反應形成側鏈結構。據此,此些實施例所製得之第二二胺化合物與前述第一二胺化合物之差異僅在於側鏈結構之雜環芳香基。
舉例而言,在此些實施例中,於進行流程(ii)之硝化反應後,對所形成之聯苯化合物進行醯氯化反應,以形成具有二個硝基與二個醯氯基之聯苯化合物(其反應機制如下示之流程(iii’-1)所示)。然後,對此聯苯化合物與2-胺基苯酚進行接枝環化反應,以形成中間產物,其反應機制如下示之流程(iii’-2)所示。接著,將中間結構之硝基還原為胺基,即可製得第二二胺化合物,其反應機制如下示之流程(iv’)所示。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11-10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11-11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12-9
於流程(iii’-1)中,醯氯化反應係藉由添加亞硫醯氯(SOCl2)至反應系統中,以將硝化反應所獲得之聯苯化合物的二個羧酸基反應為醯氯基。醯氯化反應之溫度可為30℃至120℃。在一些具體例中,具有醯氯基之聯苯化合物的產率可為90%至99.5%。
於流程(iii’-2)中,於觸媒之存在下,聯苯化合物之醯氯基可與2-胺基苯酚的胺基與羥基接枝環化,而形成苯並噁唑基之側鏈結構。在一些具體例中,此觸媒可包含但不限於鈀觸媒(Pd)、其他適當之觸媒材料與上述觸媒材料之任意混合。環化接枝反應之反應溫度可為100℃至230℃。在一些具體例中,中間產物的產率可為35%至50%。
於流程(iv’)中,相同於前述之流程,還原反應係藉由使用觸媒與聯氨來進行,以分別將位於對位之二個硝基還原為二個胺基。流程(iv’)所使用之觸媒材料可相同於或不同於前述流程(iv)所使用之觸媒材料。其次,由於流程(iv’)係藉由相同之反應機制來進行,故流程(iv’)之反應條件可相同於前述流程(iv)之條件,故在此不另贅述。在一些具體例中,二胺化合物的產率可為60%至85%。
在一些具體例中,本發明之合成方法所製得的二胺化合物可具有如下式(II)所示之結構: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13-12
於式(II)中,R代表苯並咪唑基或苯並噁唑基,且R之苯並咪唑基或苯並噁唑基與聯苯基團鍵結。據此,R可為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13-13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13-14
,其中「*」代表與聯苯基團鍵結之位置。
在一些應用例中,所製得之二胺化合物可先與二酐化合物反應形成聚醯胺酸,再進一步藉由環化反應(即醯亞胺化反應)形成聚醯亞胺。在此些應用例中,二酐化合物可包含但不限於均苯四甲酸二酐(Pyromellitic Dianhydride;PMDA)、3,3',4,4'-聯苯四甲酸二酐(3,3',4,4'-Biphenyl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BPDA)、4,4'-氧酸鄰苯二甲酸酐(4,4'-Oxydiphthalic anhydride;ODPA)、1,4,5,8-萘四甲酸酐(1,4,5,8-Naphthalene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及/或其他適當之二酐化合物。
據此,所製得聚醯亞胺之重複單元可具有如下式(III)所示之結構: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14-15
於式(III)中,Ar代表二酐化合物的衍生物,且R代表雜環芳香基。
在一些具體例中,Ar可包含但不限於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14-16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14-17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14-18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14-19
,而 雜環芳香基可包含但不限於苯並咪唑基(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14-20
)或苯並 噁唑基(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14-21
),其中「*」代表與聯苯基團鍵結之位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為提升所製得聚醯亞胺的性質,所使用之二胺化合物可包含其他二胺單體。在一些實施例中,二胺單體可包含但不限於2,2'-二甲基聯苯二胺(2,2’-dimethylbenzidine;DMB)、2,2'-二(三氟甲基)二胺基聯苯(2,2'-Bis(trifluoromethyl)benzidine)、9,9-雙(4-胺基苯基)芴(4,4’-(9-Fluorenylidene)dianiline)、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14-22
,及/或其他適當之二胺單體。
本發明所製得之聚醯胺酸可製作為用以感測目標測定物濃度的感測膜,其中聚醯胺酸感測膜與目標測定物 之間會產生氧化還原反應。故,藉由量測此電流,即可對應獲得目標測定物之濃度。
當聚醯酸胺具有雜環芳香基之側鏈基團時,由於雜環芳香基之立體障礙效應,故所形成之感測膜可與目標測定物(例如:過氧化氫)具有較大之接觸面基,而具有較佳之感測性與靈敏度,進而可提供較準確之感測結果。
於形成本發明之聚醯胺酸感測膜的方法中,當聚醯胺酸之固有黏度(inherent viscosity)為0.20dL/g至1.0dL/g時,聚醯胺酸較易塗佈成膜,且經環化反應所形成之聚醯亞胺膜可具有較佳之膜特性,而對目標測定物具有較佳之感測效果。在一些實施例中,聚醯胺酸之固有黏度較佳為0.45dL/g至0.70dL/g。
以下利用實施例以說明本發明之應用,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
製備聚醯胺酸感測膜與聚醯亞胺膜 實施例1-1
首先,將0.6563公克之第一二胺化合物添加至5mL之N-甲基吡咯烷酮(N-Methyl pyrrolidone;NMP)中,以形成反應溶液。然後,將0.3437公克之均苯四甲酸二酐添加至反應溶液中。於室溫反應3至4小時後,即可製得實施例1之聚醯胺酸(固有黏度(inherent viscosity)為0.96dL/g)。接著,將聚醯胺酸塗佈成膜,並經70℃至120 ℃之溫度烘烤1小時後,即可製得實施例1-1之聚醯胺酸感測膜。
然後,升溫至80℃,以烘烤聚醯胺酸感測膜。經烘烤30分鐘後,拭乾烘箱式窗上的溶劑蒸氣。之後,升溫至300℃,並烘烤2小時,以進行環化反應,即可製得實施例1-1之聚醯亞胺膜,且聚醯亞胺之重複單元如下式(A1)所示。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16-23
實施例1-2至1-3與實施例2-1至2-3
實施例1-2至1-3與實施例2-1至2-3係使用與實施例1之聚醯胺酸感測膜與聚醯亞胺膜的製作方法相同之製備方法,不同之處在於實施例1-2至1-3與實施例2-1至2-3係改變二酐化合物之種類,其中實施例1-2與實施例2-2係使用3,3',4,4'-聯苯四甲酸二酐,實施例1-3與實施例2-3係使用4,4'-氧酸鄰苯二甲酸酐,而實施例2-1係使用均苯四甲酸二酐。實施例1-2至1-3與實施例2-1至2-3之配方及聚醯胺酸的固有黏度分別如第1表所示,此處不另贅述。
於實施例1-2至1-3與實施例2-1至2-3所製得之聚醯亞胺膜中,聚醯亞胺的重複單元分別如下式(B1)至式(C1)與式(A2)至式(C2)所示。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17-24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17-25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17-26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18-27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18-28
Figure 108138103-A0101-12-0018-29
依據前述之說明可知,本發明可藉由特定之合成步驟,反應形成具有側鏈結構為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其中,藉由此些合成步驟,二胺化合物可更簡便且更有效地被製作。
其次,本發明之二胺化合物可進一步與二酐化合物形成聚醯胺酸,以製成聚醯胺酸感測膜。其中,聚醯胺酸感測膜可與目標測定物(例如:過氧化氫)產生氧化還原反應,因此藉由量測所形成之電流即可獲得目標測定物之濃度。如此一來,對於衰退速度較快之目標測定物,本發明之聚醯胺酸感測膜可即時地測得其濃度,而提供較佳之感測結果。
其中,由於本發明之聚醯胺酸感測膜係藉由側鏈結構之雜環芳香環與目標測定物產生氧化還原反應,故由分子結構觀之,感測膜中之側鏈結構可更有效地與目標測定物接觸,而具有更佳之感測效果。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在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任何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0)

  1. 一種具有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含:對多環芳香烴進行一氧化反應,以形成具有二個羧酸基之一第一聯苯化合物;對該第一聯苯化合物進行一硝化反應,以形成具有二個羧酸基與二個硝基之一第二聯苯化合物,其中該第二聯苯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所示之結構;
    Figure 108138103-A0305-02-0022-1
    對該第二聯苯化合物與具有胺基之芳香化合物進行一環化反應,以形成具有二個硝基之一中間產物;以及對該中間產物之該些硝基進行一還原反應,以形成具有雜環芳香基之該二胺化合物,且其中該合成方法排除氫化反應。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有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於進行該環化反應前,該合成方法更包含:對該第二聯苯化合物進行一醯氯化反應,以將每一該些羧酸基反應為醯氯基。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具有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中該合成方法之一 反應環境的氧含量不大於0.01體積百分比,且水含量不大於0.01體積百分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具有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中該合成方法之反應壓力為1atm至2atm,且反應溫度為90℃至120℃。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具有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中具有胺基之該芳香化合物為鄰苯二胺或2-胺基苯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具有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中該二胺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I)所示之結構:
    Figure 108138103-A0305-02-0023-2
    於該式(II)中,R代表苯並咪唑基或苯並噁唑基,其中該咪唑基或該噁唑基與該聯苯基團鍵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具有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中該二胺化合物之產率不小於70%。
  8. 一種聚醯胺酸感測膜,藉由對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之任一項所述之二胺化合物與二酐化合物進行一反應所製成,其中該聚醯胺酸感測膜係用以量測過氧化氫濃度。
  9. 一種聚醯亞胺膜,藉由對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聚醯胺酸感測膜進行一環化反應所製成,其中該聚醯亞胺膜之聚醯亞胺具有如下式(III)所示之重複單元:
    Figure 108138103-A0305-02-0024-3
    於該式(III)中,Ar代表二酐化合物的衍生物,且該二酐化合物包含均苯四甲酸二酐、3,3',4,4'-聯苯四甲酸二酐、4,4'-氧酸鄰苯二甲酸酐及/或1,4,5,8-萘四甲酸酐;且R代表苯並咪唑基或苯並噁唑基,其中該咪唑基或該噁唑基與該聯苯基團鍵結。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聚醯亞胺膜,其中該聚醯亞胺係藉由對一聚醯胺酸進行一醯亞胺化反應所形成,且該聚醯胺酸之一固有黏度為0.20dL/g至1.0dL/g。
TW108138103A 2019-10-22 2019-10-22 具有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聚醯胺酸感測膜及聚醯亞胺膜 TWI7152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8103A TWI715260B (zh) 2019-10-22 2019-10-22 具有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聚醯胺酸感測膜及聚醯亞胺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8103A TWI715260B (zh) 2019-10-22 2019-10-22 具有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聚醯胺酸感測膜及聚醯亞胺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5260B true TWI715260B (zh) 2021-01-01
TW202116736A TW202116736A (zh) 2021-05-01

Family

ID=75237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8103A TWI715260B (zh) 2019-10-22 2019-10-22 具有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聚醯胺酸感測膜及聚醯亞胺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1526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59163B (en) * 2007-04-24 2012-03-01 Nat Taiwan Technology University Polyimide and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thereo
TWI389951B (zh) * 2009-11-27 2013-03-21 Mortech Corp 不透明聚醯亞胺薄膜及其製造方法
TWI428372B (zh) * 2010-06-28 2014-03-01 Mortech Corp 黑色不透光聚醯亞胺薄膜及其製造方法
TWI602853B (zh) * 2016-10-26 2017-10-21 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Polyadimide containing adamantane imine preparation
TWI613149B (zh) * 2016-12-05 2018-02-01 達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聚醯亞胺膜的製造方法與使用其之石墨膜的製造方法
TWI634141B (zh) * 2016-11-30 2018-09-01 達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聚醯亞胺膜的製造方法及聚醯亞胺膜
TWI658069B (zh) * 2013-11-27 2019-05-01 日商宇部興產股份有限公司 聚醯亞胺前驅體組成物、聚醯亞胺之製造方法、聚醯亞胺、聚醯亞胺膜及基板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59163B (en) * 2007-04-24 2012-03-01 Nat Taiwan Technology University Polyimide and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thereo
TWI389951B (zh) * 2009-11-27 2013-03-21 Mortech Corp 不透明聚醯亞胺薄膜及其製造方法
TWI428372B (zh) * 2010-06-28 2014-03-01 Mortech Corp 黑色不透光聚醯亞胺薄膜及其製造方法
TWI658069B (zh) * 2013-11-27 2019-05-01 日商宇部興產股份有限公司 聚醯亞胺前驅體組成物、聚醯亞胺之製造方法、聚醯亞胺、聚醯亞胺膜及基板
TWI602853B (zh) * 2016-10-26 2017-10-21 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Polyadimide containing adamantane imine preparation
TWI634141B (zh) * 2016-11-30 2018-09-01 達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聚醯亞胺膜的製造方法及聚醯亞胺膜
TWI613149B (zh) * 2016-12-05 2018-02-01 達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聚醯亞胺膜的製造方法與使用其之石墨膜的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6736A (zh) 2021-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8069B (zh) 聚醯亞胺前驅體組成物、聚醯亞胺之製造方法、聚醯亞胺、聚醯亞胺膜及基板
WO2020143265A1 (zh) 氟离子显色传感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TW201833187A (zh) 用來製備聚醯胺-醯亞胺膜之方法
JPH0338229A (ja) ポリイミド分離膜
CN107001662A (zh) 聚酰亚胺膜、聚酰亚胺前体和聚酰亚胺
JPH0365214A (ja) 気体分離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メンブレン
JP2011052064A (ja) ポリイミ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715260B (zh) 具有雜環芳香基之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聚醯胺酸感測膜及聚醯亞胺膜
JP2017137443A (ja) ポリイミド、ポリイミド溶液、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および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を含有するプラスチック基板材料
Yu et al.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 study of partially aliphatic copolyimides for preparation of flexible and transparent polyimide films
Chiriac et al. A novel approach towards crown-ether modified polyimides with affinity for alkali metal ions recognition
Kim et al. Synthesis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benzimidazole using a highly pure monomer under mild conditions
CN102959461B (zh)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KR20020016868A (ko) 폴리이미드 및 폴리아미드산
JPH01207324A (ja) 溶媒可溶なポリイミド
CN100582748C (zh) 聚酰亚胺的溶解速度评估方法、制造方法及聚酰亚胺
JPH06507167A (ja) 過弗素アルキル化アミン及びこれらより造られた重合体
WO2022241956A1 (zh) 柔性衬底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Lu et al. Optical, thermal and gas separation properties of acetate-containing copoly (ether-imide) s based on 6FDA and fluorenyl diamines
JP7220872B2 (ja) ポリマー組成物
JP2018193343A (ja) ジアミンおよびポリイミド、並びにそれらの利用
JP7125846B2 (ja) ポリ(アミド-イミド)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ポリ(アミド-イミド)共重合体フィルム、表示装置用ウィンドウおよび表示装置
JPH11140186A (ja) 光反応性溶媒可溶型ポリイミド
Song et al. Gas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polyimide membranes based on triphenylamine unit
JP2002322280A (ja) 無色透明なポリイミ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積層構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