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2530B - 履帶式拉曳機與拉曳方法 - Google Patents

履帶式拉曳機與拉曳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2530B
TWI712530B TW107117107A TW107117107A TWI712530B TW I712530 B TWI712530 B TW I712530B TW 107117107 A TW107117107 A TW 107117107A TW 107117107 A TW107117107 A TW 107117107A TW I712530 B TWI712530 B TW I71253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ulling
tool
chain
tool holder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7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0467A (zh
Inventor
湯瑪士 克米爾
約格 林德布赫
德克 赫斯伯格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Sms集團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Sms集團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Sms集團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0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04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2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253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1/00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metal wire, metal rods, metal tubes by drawing
    • B21C1/16Metal drawing by machines or apparatus in which the drawing action is effected by other means than drums, e.g. by a longitudinally-moved carriage pulling or pushing the work or stock for making metal sheets, bars, or tubes
    • B21C1/27Carriages; Drives
    • B21C1/30Drives, e.g. carriage-traversing mechanisms; Driving elements, e.g. drawing chains; Controlling the drive
    • B21C1/305Linear motor pull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1/00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metal wire, metal rods, metal tubes by drawing
    • B21C1/16Metal drawing by machines or apparatus in which the drawing action is effected by other means than drums, e.g. by a longitudinally-moved carriage pulling or pushing the work or stock for making metal sheets, bars, or tubes
    • B21C1/27Carriages; Drives
    • B21C1/30Drives, e.g. carriage-traversing mechanisms; Driving elements, e.g. drawing chains; Controlling the dr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1/00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metal wire, metal rods, metal tubes by drawing
    • B21C1/16Metal drawing by machines or apparatus in which the drawing action is effected by other means than drums, e.g. by a longitudinally-moved carriage pulling or pushing the work or stock for making metal sheets, bars, or tubes
    • B21C1/20Metal drawing by machines or apparatus in which the drawing action is effected by other means than drums, e.g. by a longitudinally-moved carriage pulling or pushing the work or stock for making metal sheets, bars, or tubes from stock of essentially unlimited 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1/00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metal wire, metal rods, metal tubes by drawing
    • B21C1/16Metal drawing by machines or apparatus in which the drawing action is effected by other means than drums, e.g. by a longitudinally-moved carriage pulling or pushing the work or stock for making metal sheets, bars, or tubes
    • B21C1/27Carriages; Dr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1/00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metal wire, metal rods, metal tubes by drawing
    • B21C1/16Metal drawing by machines or apparatus in which the drawing action is effected by other means than drums, e.g. by a longitudinally-moved carriage pulling or pushing the work or stock for making metal sheets, bars, or tubes
    • B21C1/27Carriages; Drives
    • B21C1/28Carriages; Connections of grippers thereto; Gripp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 Extraction Processes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履帶式拉曳機及一種方法,用於拉曳一沿縱向延伸之工件,可具有至少一拉曳工具轉動固定於一工具保持器上,及/或具有至少二相同拉曳凹空,可選擇進入一拉曳位置,使可能之疲勞現象之影響降至最低。出於相同理由,一履帶式拉曳機有利者是,履帶機組之兩鏈條皆為塊環鏈條,且各經由一由共轉滾子構成之共轉滾子鏈條支拄在一按壓樑上。

Description

履帶式拉曳機與拉曳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履帶式拉曳機。本發明亦係關於一種拉曳方法。
此類履帶式拉曳機及此類拉曳方法例如見於EP 0 864 382 A1,DE 199 47 806 A1,EP 1 385 647 B1,WO 2006/002613 A1,EP 0 548 723 B2,EP 2 197 601 B1,或見於EP 1 210 187 B1,其作用係藉一在拉曳方向設於拉模後方之履帶式機組,在拉曳方向沿一拉曳線經由拉模拉曳沿縱向延伸之工件。履帶機組具有至少二循環之鏈條,各鏈條具有至少一工具保持器,在拉曳位置承載一拉曳工具,及具有按壓裝置,以一對準拉曳線之分力對拉曳工具施加一按壓力。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出一種此類之履帶式拉曳機,及一種拉曳方法,將可能之疲勞現象降至最低。
本發明之此目的經由具有獨立請求項特徵之履帶式拉曳機及拉曳方法而達成。其餘或可能之獨立、有利設計見於附屬請求項及以下說明。
一用於在拉曳方向沿一拉曳線經由一拉模拉曳一沿縱向延伸之工件之履帶式拉曳機可包括拉 模,及一在拉曳方向設於拉模後方之履帶機組,其具有至少二循環之鏈條,各鏈條至少具有一工具保持器,工具保持器在一拉曳位置承載一工具,鏈條並有按壓裝置,以一對準拉曳線之分力對拉曳工具施加一按壓力,而各拉曳工具至少具有一拉曳凹空,在其拉曳位置在履帶機組之一夾取區以其拉曳凹空之一與工件接著,且藉由按壓裝置按壓在工件上,其特徵為,至少拉曳工具之一以可轉動之方式固定在工具保持器上,俾便將疲勞現象降至最低。在適當作法上,可對製作拉曳工具之材料疲勞現象之反應特別有效,其方式為拉曳工具例如轉動。
拉曳工具在工具保持器上之此種轉動固定使拉曳工具例如可轉動180°,而拉曳凹空亦可轉動180°。經由此180°轉動,可在適當設計下,以同一拉曳凹空在兩個拉曳方向用於多個拉曳過程。
此處一方面工具轉動180°並在轉後位置可繼續用於拉曳,以例如對抗一單向決定之摩擦力,該單向摩擦力可能造成疲勞現象,例如產生微裂或粗度差異。因而工具使用壽命顯著延長。
可想而知,工件亦可僅轉動90°,則在工具上以設置二互成直角之拉曳凹空為佳。此處可通過拉曳工具在工具保持器上之轉動固定,以簡單之構造為後續拉曳過程選用一新的拉曳凹空,此亦有利於對抗疲勞現象。必要時亦可90°錯開設置不同之拉曳凹空,使各拉曳工具經過轉動快速且可靠地適應不同工件。另一方面,有利者是,設置完全相同之拉曳凹空,可透過轉動 90°或180°有效應對疲勞現象之危險。
各拉曳工具在對應工具保持器上之轉動固定容許各拉曳工具在各工具保持器上快速且可靠地執行適當之移位。
此外,一履帶式拉曳機,其用於在一拉曳方向經過拉模沿一拉曳線拉曳一縱向延伸之工件者,可包括拉模及一在拉曳方向設於拉模後方之履帶機組,具有至少二循環鏈條,各循環鏈條至少具有一工具保持器,各工具保持器在一拉曳位置承載一工具,鏈條並有按壓裝置,以一對準拉曳線之分力對拉曳工具施加一按壓力,而各拉曳工具至少具有一拉曳凹空,在其拉曳位置在履帶機組之一夾取區以其拉曳凹空之一與工件接著,且藉由按壓裝置按壓在工件上,其特徵為,至少拉曳工具之一具有至少二個相同拉曳凹空,其可選擇進入一拉曳位置,俾便將疲勞現象之影響至最低。在適當施作中,對製作拉曳工具之材料疲勞現象之應對特別有效,其方式為拉曳工具例如轉動或位移,俾便相同拉曳凹空之一選擇進入拉曳位置,使總體拉曳工具在其拉曳凹空區域不致快速疲勞。
二相同拉曳凹空容許在適當施作中降低工具磨耗,這是由於經由相同拉曳凹空間之切換,總體在凹空區域作用在拉曳工具上之負荷可相應降低。
因而第二個相同之拉曳凹空可設置成例如對第一拉曳凹空成直角。為啟用此第二相同拉曳凹空,工具旋轉90°。第二拉曳凹空選擇與第一凹空完全相同,使第二相同凹空可用於同一拉曳過程及用於拉曳相 同大小之工件。可理解,該轉動亦可利用另一種位移為之,例如一側向滑動或類似運動,對應改變兩拉曳凹空之位置。經由此,工具磨耗顯著降低。在拉曳過程中存在例如任意多次經由工件位移而在拉曳凹空之間切換之可能性,使二相同之拉曳凹空,特別是在雙向,皆可用並可磨耗。經由此,整體拉曳工具磨耗均勻,而拉曳工具整體顯著持續較久,無須提早更換工具,更換工具導致中斷且使時間節拍惡化。
可理解,必要時一拉曳凹空亦可在雙向使用,俾便設置一第二相同拉曳凹,其同樣用於使整體疲勞現象最小化。
同樣可想而知,第一拉曳凹空特別在雙向使用至其完全磨耗,接著該例如90°錯開之第二相同拉曳凹空開始用於拉曳過程。其產生之優點為,在第一拉曳凹空磨耗後,不像先前技術需要停機及更換全部工具,而是只要工具移轉,例如90°或180°,取代完全更換工具,這是由於可繼續以第二相同且尚未磨耗之拉曳凹空繼續拉曳。必要時亦可在此實施一反向投入,使拉曳凹空以180°錯開使用。
同樣有利者是,第二相同拉曳凹空用於二拉曳方向。僅在一方向使用上,拉曳凹空之表面可能相對變形。經由在另一方向之拉曳,該表面將變形復原,使整體拉曳凹空可顯著使用較久。這樣做,變形誤差部分甚至可能消除或降至最低。
可理解,二相同之拉曳凹空例如可以任意角度互相布置在拉曳工具上。若希望由第一拉曳凹空更加 快速切換至第二拉曳凹空,則十分有利的是例如讓工件僅需轉動90°。亦可以此方式在一拉曳工具上設置更多拉曳凹空。另一方面可理解,拉曳凹空亦可相鄰或互相保持空間關係定位於各拉曳工具上,只要各該拉曳工具之各拉曳凹空能進入其拉曳位置即可,而確定有利的,是該進入盡可能簡單及可靠地執行。基於後者,拉曳凹空在一可轉動之拉曳工具中設置成互相有角度或在一可側向移動之拉曳工具中相鄰,甚為有利。
最好至少各鏈條之拉曳工具之一,特別是最好一鏈條或兩鏈條之所有拉曳工具,以可轉動之方式固定在工具保持器上,及/或具有至少二相同拉曳凹空,其能選擇進入一拉曳位置。經由此,相關優點可供相關拉曳工具利用。因而各拉曳工具可旋轉且其拉曳凹空可進入拉曳位置。
拉曳工具之一最好轉動固定在工具保持器上,且具有至少二不同之拉曳凹空,可選擇進入拉曳位置。經由二不同之拉曳凹空,可拉曳例如不同大小之工件。例如在一拉曳過程中,工件直徑為A,使用直徑為A之拉曳工具,而在一直徑為B之第二生產過程中,使用直徑為B之拉曳工具,在兩過程間無須耗繁昂貴之工具轉換。在此類生產過程之間,僅需工件旋轉90°即可,這是由於對第一拉曳凹空轉90°之不同之第二拉曳凹空已備妥適合第二生產過程之直徑。此處同一工具可用於多個不同直徑或輪廓之工件,無須更換工具。這殆無疑義地使工作節拍改善,這是由於工具無須完全更換,完全更換往往導致機器停擺。
此外,一種方法,可用於藉一在拉曳方向設於拉模後方之履帶機組,在一拉曳方向沿一拉曳線經由一拉模拉曳沿縱向延伸之工件,履帶機組具有至少二循環之鏈條,各鏈條至少具有一工具保持器,工具保持器在一拉曳位置承載一拉曳工具,兩鏈條安裝及循環之情形為,被其承載之拉曳工具在其拉曳位置以一拉曳凹空接觸在工件上,按壓工件,且以此方式在工件上施加拉力,其特徵為,在拉曳工件時,或拉曳工件之後,若拉曳工具未壓住工件,則至少拉曳工具之一在工具保持器上停留轉動,使疲勞現象之影響降至最低。經由該轉動,可快速且可靠地使各拉曳工具之另一區域,特別是例如另一拉曳凹空或當前拉曳凹空之另一對準方向,進入拉曳位置,使得在其餘適當程序執行上,可將疲勞現象降至最低。
一種方法,亦可用於藉一在拉曳方向設於拉模後方之履帶機組,在一拉曳方向沿一拉曳線經由一拉模拉曳沿縱向延伸之工件,其具有至少二循環之鏈條,各鏈條至少具有一工具保持器,工具保持器在一拉曳位置承載一拉曳工具,而兩鏈條安裝及循環之情形為,被其承載之拉曳工具在其拉曳位置以一拉曳凹空接觸在工件上,按壓工件,且以此方式在工件上施加拉力,其特徵為,至少拉曳工件之一之至少另一相同之拉曳凹空進入一拉曳位置,使可能之疲勞現象之影響降至最低。此處該拉曳凹空以各適當方式進入各拉曳位置,特別是經由滑動或轉動,只要確保妥善之交換即可。因而此處一般適當設計之程序執行亦可使疲勞現象之影響降至 最低。
可理解,僅在單一拉曳工具適當設計時,或僅在一拉曳工具相應進入另一位置時,前述優點即已存在。而特別有利的是,所有工具皆依此設計,使得所有拉曳工具之疲勞現象均可解除。根據具體之程序執行,亦可所有拉曳工具均進入在二拉曳過程間之其他位置,但亦可想而知,僅讓有相應或巨大疲勞現象之拉曳工具相應進入另一拉曳位置,而其餘拉曳工具仍留在其原位。
有利者是,在拉曳一工件時,或拉曳後,若各拉曳工具並未按壓工件,則所有拉曳工具在其各自之工具保持器上停留轉動,且至少所拉曳工具之一另外之相同拉曳凹空進入一拉曳位置,這是由於拉曳工具未受負荷,且拉曳工具之轉動或位移至另一位置比較簡單,且可比較妥善實施。
此外,一設計成旋轉碟片之拉曳工具特別有利,這是由於旋轉碟片在適當設計下可在拉曳工具與工具保持器之間提供極佳之力量傳遞。此外旋轉碟片極易轉動,因而可經由最小之耗費轉動碟片,使另一拉曳凹空進入位置,且拉曳凹空可特別容易例如轉動180°或90°。可以理解,在其他設計中,拉曳工具亦可設計成任意其他形狀。
同樣有利者是,可在拉曳工具之拉曳位置之至少一個位置上,配給拉曳工具一拉曳平面,該拉曳平面由拉曳線,及朝向拉曳線之按壓力之分力構成。一種此類之拉曳平面確保拉曳過程運轉妥善,這是由於經由 拉曳平面,拉曳工具可被正確啟用,及被控制,以檢驗拉曳工具是否正確啟用。特別是,此處拉曳凹空相對於拉曳線之位置可控及可修正。此外,可經由一此類拉曳平面檢驗拉曳平面對拉模之位置,使得例如對應拉曳工具之拉曳平面互相平行。因而拉曳工具之位置錯誤可被及時察覺及修正。
為能達到一均勻之施力,旋轉碟片可設於工具保持器之一支撐凹空內,該支撐凹空係由工具保持器一垂直於拉曳平面設置之側開設在工具保持器內,旋轉碟片並支拄在該支撐凹空之邊緣上。因而能以簡單構造提供一妥善可靠之工作程序,這是由於一種此類之支拄將非均勻施力之危險降至最低。特別是,一非常均勻之支拄亦將可能之磨耗降至最低。
有利者是,拉曳工具可對,並將對,一位於拉曳平面之軸轉動,以此方式可實現拉曳工具之極簡構造。例如拉曳工具構造方式可為,拉曳工具之轉軸位於一圓形拉曳工具之圓心。可理解,一種如此之拉曳工具之構造具有最優之力量傳遞。若拉曳工具之轉軸對拉曳平面錯置,則存在力量傳遞非最優化之危險,有時可能導致拉曳工具扭曲(Verzug)。
拉曳工具亦可藉由一垂直於拉曳平面作用之捕捉裝置可被,及被,捕捉在所屬之工具保持器上。此捕捉裝置能以簡單構造產生拉曳工具之穩定定位。特別是,可經由捕捉裝置在拉曳工具未安壓工件時,準確將之保持在所選之拉曳位置上。放開捕捉,則拉曳工具可輕易轉動或進入其他拉曳位置。
為此,拉曳工具可追加或替換成藉由一垂直於拉曳平面作用之保持裝置保持在其拉曳位置上,經由此,同樣可達到以簡單構造產生拉曳工具之穩定保險。特別是,可經由保持裝置一方面在履帶機組運轉時可靠地防止各拉曳工具垂直於拉曳平面解脫。對應於運轉速度,有顯著離心力作用在拉曳工具上,此可被保持裝置沖銷。另一方面,經由打開保持裝置,可確保拉曳工具容易被取出。
特別有利者是,捕捉裝置及保持裝置包括相同構造群組,這可在簡單構造下達到最好之拉曳工具之穩定保險,因為無論捕捉裝置或保持裝置皆無需額外特殊且昂貴之構造群組。此處可在適當設計下,捕捉裝置經由一彈簧力確保各拉曳工具之位置,而拉曳工具進入其他拉曳位置或取出拉曳工具則可克服彈簧力為之。
為達到構造盡可能簡單,拉曳工具可具有一捕捉軸頸及/或保持軸頸,此捕捉-及/或保持軸頸以一組件平行於拉曳平面延伸,而工具保持器具有一對應之捕捉-及/或保持凹空。如此設計產生一種極穩定之拉曳工具及工具保持器之組合構造,且能以最小構造成本完成,這是由於透過軸頸與凹空可簡單確保拉曳工具在工具保持器上被穩定保險在其位置上。
另外特別有利者是,兩鏈條皆為塊環鏈(Blockketten)。塊環鏈非常穩定,因而適合選用為承擔極大力量,例如亦可用於需要顯著較高力量之大尺寸工件。此外,塊環鏈對以端部施加按壓力之支拄設施容許特別密切之接觸。
鏈條以塊環鏈為佳,每一經由連接件連接之鏈條環節均為一塊環。替換作法可為,使用塊環-襟片-鏈條,其中除使用塊環外亦使用襟片作為鏈條環節,藉由對鏈條活動之連接件互相連接。此處可想而知,每個鏈條環節具有多個襟片,亦或平行於一塊環另設一或多個襟片於一鏈條環節上。
一用於在拉曳方向沿一拉曳線經由一拉模拉曳一沿縱向延伸之工件之履帶式拉曳機亦可包括拉模及一在拉曳方向設於拉模後方之履帶機組,其具有至少二循環之鏈條,各鏈條至少具有一工具保持器,工具保持器在一拉曳位置承載一工具,鏈條並有按壓裝置,以一對準拉曳線之分力對拉曳工具施加一按壓力,而各拉曳工具至少具有一拉曳凹空,在其拉曳位置在履帶機組之一夾取區以其拉曳凹空之一接著在工件上,且藉由按壓裝置按壓在工件上,其特徵為,兩鏈條皆為塊環鏈,且各經由一由共轉滾子構成之共轉滾子鏈條各支拄在一按壓樑上,將可能之疲勞現象之影響降至最低。在適當操作時,特別可將在共轉滾子上或在鏈條環節上之磨耗降至最低。後者特別是與EP 0 864 382 A1區隔處,在該EP文件中只公開個別滾子籠,但無共轉滾子,亦與DE 199 47 806 A1或EP 0 548 723 B2區隔,該等文件中並無塊環鏈條,而係塊環襟片鏈條。此處特別證實共轉滾子鏈條一方面與塊環鏈條結合,另一方面證明如此特別有利,這是由於可確保組件依序特別均勻之運轉。
各塊環鏈條之鏈條環節最好在一側具有二 襟片而在對立側具有一襟片,而一鏈條環節之該一襟片介於相鄰鏈條環節之二襟片間,且一以插銷為佳之連接件被導引通過此三襟片,以關節方式連接鏈條環節。
根據各具體設計,插銷還可承載鏈條滾子,鏈輪可齧入其中,驅動鏈條,可確保一種特別穩定及均勻之驅動。
共轉滾子以延伸過整個鏈條環節及/或按壓樑長度為佳,這使按壓力均勻分佈。這再度使磨耗危險最小化。
共轉滾子以超過鏈條環節及/或與此接觸之按壓樑全寬為佳,此容許特別均勻之力量分佈。因而經由此可進一步降低磨耗危險。
塊環鏈條亦容許塊環做為工具保持器使用,產生一精簡之履帶機組之構造。
有利者是,至少工具保持器之一由鏈條之一鏈條環節構成,這是由於此類鏈條環節容許鏈條有極精簡之構造。經由此,特別是可能之橫向力矩及類似者,其可能導致進一步負荷者,降至最低,這是由於鏈條在高度上可構建成盡可能精簡。
在各連接件以坐設鏈條滾子為佳,使鏈條容易被鏈輪捕捉以及驅動與換向。
按壓力可由各先前技術中習知之按壓裝置為之,擇其適合此類履帶機組設置者。因而例如共轉滾子共同運轉,其自身支拄在按壓樑上,且作用在工具保持器上。同樣可對應設置滾子樑或作用在鏈條滾子上之支拄樑,以增加或替代方式使用之。
經由使用塊環鏈條,可特別在運轉之共轉滾子與各該鏈條間確保一比較大面積之接觸,這又舒緩疲勞現象之危險。
同樣有利者是,兩鏈條在其每一鏈條環節上皆具有一工具保持器。經由此,整體鏈條更加穩定,這是由於各鏈條環節負荷相同。因而鏈條適用於較高力量且改善在工件上之力量分佈。特別有利者是,一此種組合與一塊環鏈條結合,可達到非常高之拉曳工具密度。
可理解,前述特徵及在請求項中說明之解決方案必要時亦可結合,俾便累加優點。
10‧‧‧履帶式拉曳機
11‧‧‧工件
12‧‧‧拉模
13‧‧‧拉曳機組
14‧‧‧鏈條
15‧‧‧鏈輪
16‧‧‧鏈條滾子
17‧‧‧鏈條環節
17A‧‧‧襟片
17B‧‧‧襟片
18‧‧‧夾取區
19‧‧‧插銷
20‧‧‧拉曳線
21‧‧‧拉曳方向
22‧‧‧按壓力朝拉曳線20之分力
23‧‧‧拉曳平面
24‧‧‧軸
25‧‧‧垂直於拉曳平面23之平面
30‧‧‧工具保持器
31‧‧‧工具保持器30垂直於拉曳平面23之設置側
32‧‧‧支拄凹空
33‧‧‧支拄凹空32之邊緣
34‧‧‧插銷
35‧‧‧把手
36‧‧‧彈簧
37‧‧‧保險蓋
38‧‧‧插銷34、彈簧36及保險蓋37之容納孔
39‧‧‧導軌
40‧‧‧拉曳工具
41‧‧‧拉曳凹空
42‧‧‧旋轉碟片
43‧‧‧觸發孔
44‧‧‧支拄面
45‧‧‧捕捉面
46‧‧‧保持後切
47‧‧‧拉曳顎
48‧‧‧離心轉動導引
49‧‧‧承載體
50‧‧‧捕捉裝置
51‧‧‧捕捉軸頸
52‧‧‧捕捉凹空
60‧‧‧保持裝置
61‧‧‧保持軸頸
62‧‧‧保持凹空
71‧‧‧捕捉-及保持銷
72‧‧‧捕捉-及保持孔
73‧‧‧捕捉-及保持球
74‧‧‧凹空
75‧‧‧彈簧保持器(示意標示)
76‧‧‧距離保持器(示意標示)
77‧‧‧把手軸
78‧‧‧柄
79‧‧‧凸起
80‧‧‧共轉滾子
81‧‧‧共轉滾子鏈條
82‧‧‧按壓樑
本發明之其他優點、目的及特徵將根據以下對實施例之說明進一步解說,該實施例特別亦顯示於圖式中。圖中顯示:圖1 一履帶式拉曳機之側視圖;圖2 通過圖1中履帶式拉曳機二鏈條環節之截面圖;圖3 圖2所示鏈條環節之拉曳工具之一之上視圖;圖4 根據圖3之拉曳工具之一立體視圖,斜視其拉曳凹空;圖5 根據圖3及4之拉曳工具之一立體視圖,斜視其捕捉軸頸及/或保持軸頸; 圖6 在拉曳方向所見另一拉曳工具之視圖;圖7 根據圖6之拉曳工具之上視圖;圖8 在拉曳方向所見另一拉曳工具之視圖;圖9 根據圖8之拉曳工具之上視圖;圖10 一立體視圖,顯示根據圖1之履帶式拉曳機之拉曳機組之鏈條及所屬之具有根據圖8及9之拉曳工具之鏈輪;圖11 在拉曳方向對另一拉曳工具之視圖;圖12 沿圖13中之線XII-XII切過另一拉曳工具之一截面圖,其中拉曳顎打開;圖13 沿圖12中之線XIII-XIII切過根據圖12之拉曳工具之一截面圖;圖14 沿圖15中之線XIV-XIV切過根據圖12及13之拉曳工具之一截面圖,其中拉顎關閉;圖15 沿圖14中線XV-XV切過根據圖12至14之拉曳工具之一截面圖;圖16 在拉顎關閉下由拉曳方向對另一拉曳工具之視圖;圖17 在拉曳顎打開下由拉曳方向對根據圖16之拉曳工具之視圖;圖18 在拉曳顎關閉下由拉曳方向對另一拉曳工具之視圖;圖19 對根據圖18之實施例把手之一上視圖。
在實施例中所示之之履帶式拉曳機10包括一拉曳線20上側及下側之各二鏈輪15,鏈條14對二鏈輪運轉。鏈輪15在此實施例中構建成鏈輪對,然而亦可在其他實施例中設計成單一或有多個鏈輪葉片。鏈條14,如特別由圖10所示,設計成塊環鏈條,鏈條14之各鏈條環節17在一前端側具有二側邊襟片17A,而在在一對面之前端側具有一中間襟片17B。此處一鏈條環節17之襟片17A雙側接著在另一鏈條環節17之一中間襟片17B上,而兩鏈條環節17被一插銷19連接,該插銷作為連接件貫穿襟與片17A與17B,連結兩者。
在此實施例中,在插銷上設置鏈條滾子16,鏈輪15可齧入其中,驅動及導引鏈條14。
在此實施例中,鏈條14之鏈條環節17設計成工具保持器30,但在與此不同之實施例中,其亦可設計成承載獨立之工具保持器,但在構造上將較不精簡。工具保持器30承載拉曳工具40,拉曳工具能對一工件11產生拉曳作用,使工件被拉曳。
鏈條14與鏈輪15之組合構成一拉曳機組13。拉曳線20位於兩鏈條14之間。工件11可沿拉曳線20在拉曳方向21被拉曳機組13拉過一拉模12,履帶式拉曳機10可經此完成其基本任務。
為能經由拉模12在拉曳方向21施加拉曳力,拉曳機組13具有按壓樑82,與共轉滾子鏈條81連接之共轉滾子80可在按壓樑上運轉,而共轉滾子自 身又與鏈條14之鏈條環節17共轉,其方式為,其在鏈條環節17遠離拉曳工具40之側運轉。以此方式可在一夾取區18施加一朝向拉曳線20之按壓力之分力22。
在此實施例中,共轉滾子鏈條81在鏈輪15之鏈輪對之間循環運轉。在不同實施例中可設置較短之共轉滾子鏈條81,在鏈輪15之前運轉。
由鏈條14與拉曳線20可定義出一拉曳平面23,其平行於運轉之鏈條14,且切拉曳線20。垂直於此拉曳平面23可定義出另一平面25,其同樣切拉曳線20。則二鏈條14各在此平面25之上方與下方或兩側。
如直接由圖2可看出,兩共轉滾子鏈條81之共轉滾子80在鏈條環節17及工具保持器30以及各按壓樑82之寬度上平行於平面25。其亦在整個寬度上在必需之公差及量測精度範圍內與之接觸,使能確保一種非常具有保護性之力量分佈。此亦特別經由使用塊環鏈條作為鏈條14,及使用共轉滾子鏈條81導引共轉滾子80,獲得保證。
拉曳工具40位於工具保持器30之一垂直於拉曳平面23之側31。工具保持器30之此側31面向平面25。
在所示之實施例中,鏈條環節17藉由一捕捉裝置50及藉由一保持裝置60保險拉曳工具40。
因而在圖1至圖10所示之實施例中,拉曳工具40被一插銷34保險,該插銷齧入一捕捉軸頸51之一捕捉凹空52或一保持軸頸61之一保持凹空62中。為此,插銷34以一彈簧36抵住一捕捉面45,且設在一 保持後切(Haltehinterschneidung)46之後,該保持後切開設在捕捉軸頸51或在保持軸頸61上,使拉曳工具一方面經由對捕捉面45之按壓力在其旋轉位置相對於工具保持器30保險,另一方面經由保持後切46同時防止離開工具保持器30。
插銷34與一把手35連接,經由該把手可克服彈簧36之彈簧力釋放保持後切46。此設計容許拉曳工具40在需要時被取出。在適當選擇彈簧36之彈簧力情況下,無須觸動把手35各拉曳工具即可轉動,但透過觸動把手35更加容易。
為使彈簧36預力,藉由一保險蓋37保持彈簧36,保險蓋37固定設置於容納插銷34及彈簧36之一容納孔38中。
在圖1至圖10所示之實施例中,捕捉軸頸51及保持軸頸61沿一軸24對準,該軸位於拉曳平面23。可直接看出,在此實施例中,捕捉裝置50及保持裝置60由相同且重複作用之構造群組實現,是一種簡單且精小之解決方案。
所有實施例之拉曳工具40皆具有拉曳凹空41,可與各工件11產生拉曳互動,且以適當及習知方式適應各工件11。
此處圖1至圖10及圖12至圖15中之實施例之拉曳工具設計成旋轉碟片42,其各具有一支拄面44,旋轉碟片42藉此支拄面支拄在工具保持器30之一支拄凹空32之邊緣33上。此設計容許一特別均勻之支拄,可降低材料之疲勞現象。
為使旋轉碟片42可簡單轉動,其在圖1至圖10之實施例中具有觸發孔43,可根據需要將一轉柄置入其中,以利轉動。在圖12至圖15之實施例中必要時亦可設置對應之裝置。
可直接看出,圖2至圖5所示之實施例中之拉曳工具40僅有一拉曳凹空41。經由拉曳工具40轉動180°,拉曳工具40與工件11及工具保持器30間之作用方向即改變,此又降低疲勞現象。這在圖6至圖9之實施例中亦屬可能,這些實施例中具有兩個拉曳凹空41。一個90°轉動容許在拉曳凹空41間切換,在圖6與圖7所示之實施例中,拉曳凹空41構造完全相同,容許更加對抗疲勞現象,而在圖8與圖9所示之實施例中拉曳凹空41係不同設計,因而在這些實施例中可拉曳及部署不同工件11。
圖11所示之實施例包括一側向沿平面25可位移之拉曳工具40,具有二相同之拉曳凹空41,由一導軌39保持在工具保持器30中,可側向移動。經由一捕捉-及保持銷71,其具有一手柄35,可將一捕捉-及保持球73由一捕捉-及保持孔72中釋放出來,其方式為,將捕捉-及保持球73之捕捉-及保持銷71之一凹空74預留作為返回之用。然後拉曳工具40可側向位移,必要時甚至被由工具保持器30取出。如在圖6與圖7所示之實施例中,可在如此之二相同拉曳凹空間41之間互換,解除拉曳工具40之負荷。
經由分開之拉曳顎47,在圖12至圖19所示之實施例中可改變拉曳凹空41,以適應不同工件11。 為此,圖12至圖15所示之實施例中之拉曳顎47藉由一離心轉動導引48被承載於一承載體49中,該承載體本身則具有一捕捉-及保持軸頸51、61,俾便整個組合可轉動180°,這又有使拉曳工具40疏壓作用。經由個別拉曳顎47錯開轉動,可改變其距離。
在圖16至圖19所示之實施例中,二拉曳顎47被導軌39保持在工具保持器30內,可側向及平行於平面25移動。彈簧36為便於捕捉被置於彈簧保持器內75,其在平面25方向壓迫距離保持器76。在圖16與圖17所示之實施例中,距離保持器76必須手動壓迫彈簧36,使拉曳顎47側向移動。在圖18與圖19所示之實施例中,為此目的設置一具有一凸起79之把手軸77,可由一柄78觸動。根據具體實施,距離保持器既可如前述作為一捕捉器,亦可作為一保持器,其方式為,其容許以及防止拉曳顎47由導軌39側向被取出。
11‧‧‧工件
17‧‧‧鏈條環節
20‧‧‧拉曳線
22‧‧‧按壓力朝拉曳線20之分力
23‧‧‧拉曳平面
24‧‧‧軸
25‧‧‧垂直於拉曳平面23之平面
30‧‧‧工具保持器
31‧‧‧工具保持器30垂直於拉曳平面23之設置側
32‧‧‧支拄凹空
33‧‧‧支拄凹空32之邊緣
34‧‧‧插銷
35‧‧‧把手
36‧‧‧彈簧
37‧‧‧保險蓋
38‧‧‧插銷34、彈簧36及保險蓋37之容納孔
40‧‧‧拉曳工具
50‧‧‧捕捉裝置
51‧‧‧捕捉軸頸
52‧‧‧捕捉凹空
60‧‧‧保持裝置
61‧‧‧保持軸頸
62‧‧‧保持凹空
80‧‧‧共轉滾子
81‧‧‧共轉滾子鏈條
82‧‧‧按壓樑

Claims (27)

  1. 一種履帶式拉曳機(10),用於在一拉曳方向(21)沿一拉曳線(20)經由一拉模(12)拉曳一沿縱向延伸之工件(11),包括拉模(12),及一在拉曳方向(21)設於拉模(12)後方之履帶機組(13),其具有至少二循環之鏈條(14),各鏈條至少具有一工具保持器(30),工具保持器在一拉曳位置承載一工具(40),鏈條並有按壓裝置,以一朝向拉曳線(20)之分力(22)對各拉曳工具(40)施加一按壓力,而各拉曳工具(40)至少具有一拉曳凹空(41),在其拉曳位置在履帶機組(13)之一夾取區(18)以其拉曳凹空(41)之一接著在工件(11)上,且藉由按壓裝置按壓在工件(11)上,其特徵為,至少拉曳工具(40)之一以可轉動之方式固定在工具保持器(30)上,及/或具有至少二完全相同之拉曳凹空(41),可選擇進入一拉曳位置。
  2. 如請求項1之履帶式拉曳機(10),其特徵為,至少拉曳工具(40)之一以可轉動之方式固定在工具保持器(30)上,且至少具有二不同之拉曳凹空(41),其可選擇進入一拉曳位置。
  3. 一種方法,用於在一拉曳方向(21)沿一拉曳線(20)經由一拉模(12)拉曳一沿縱向延伸之工件(11),藉由一在拉曳方向(21)設於拉模(12)後方之履帶機組(13),其具有至少二循環之鏈條(14),各鏈條至少具有一工具保持器(30),工具保持器在一拉曳位置承載一工具(40),而兩鏈條(14)之設置及 運轉情形為,被其承載之工具(40)在其拉曳位置以一拉曳凹空(41)接著在工件(11)上,且按壓在工件(11)上,以及以此方式對工件(11)施加拉曳力,其特徵為,在一工件(11)之拉曳中或拉曳後,若拉曳工具(40)不按壓工件(11),則至少拉曳工具(40)之一停留在工具保持器(30)上並轉動,及/或至少拉曳工具(40)之一之至少另一完全相同之拉曳凹空(41)進入一拉曳位置。
  4. 如請求項3之拉曳方法,其特徵為,在一工件(11)之拉曳中或拉曳後,若各拉曳工具(40)並不按壓工件(11),則所有拉曳工具(40)停留在其各工具保持器上,並被轉動,及/或至少所有拉曳工具(40)之另一完全相同之拉曳凹空(41)進入一拉曳位置。
  5. 如請求項1或2之履帶式拉曳機(10),其特徵為,拉曳工具(40)設計成旋轉碟片(42)。
  6. 如請求項1之履帶式拉曳機(10),其特徵為,一拉曳平面(23)可配置給在至少其拉曳位置之一之拉曳工具(40),該拉曳平面係由拉曳線(20)及按壓力朝向拉曳線(20)之分力(22)構成。
  7. 如請求項1之履帶式拉曳機(10),其特徵為,旋轉碟片(42)設於工具保持器(30)之支拄凹空(32)內,且支拄在其邊緣(33)上,該支拄凹空由一垂直於拉曳平面(23)設置之工具保持器(30)之側(31)開設至工具保持器(30)內。
  8. 如請求項1之履帶式拉曳機(10),其特徵為,拉曳 工具(40)對位於拉曳平面(23)之一軸(24)可旋轉及被旋轉。
  9. 如請求項1之履帶式拉曳機(10),其特徵為,拉曳工具(40)藉由一垂直於拉曳平面(23)作用之捕捉裝置(50)在所屬之工具保持器(30)上可捕捉及被捕捉。
  10. 如請求項1之履帶式拉曳機(10),其特徵為,拉曳工具(40)藉由一垂直於拉曳平面(23)作用之保持裝置(60)在其各拉曳位置被保持。
  11. 如請求項9或10之履帶式拉曳機(10),其特徵為,捕捉裝置(50)及保持裝置(60)包含相同構造群組。
  12. 如請求項1之履帶式拉曳機(10),其特徵為,拉曳工具(40)具有一以一分量平行於拉曳平面(23)延伸之捕捉-及/或保持軸頸(51、61),且工具保持器(30)具有一對應之捕捉-及/或保持凹空(52、62)。
  13. 如請求項1之履帶式拉曳機(10),其特徵為,兩鏈條(14)為塊環鏈條。
  14. 一種履帶式拉曳機(10),用於在一拉曳方向(21)沿一拉曳線(20)經由一拉模(12)拉曳一沿縱向延伸之工件(11),包括拉模(12),及一在拉曳方向(21)設於拉模(12)後方之履帶機組(13),其具有至少二循環之鏈條(14),各鏈條至少具有一工具保持器(30),工具保持器在一拉曳位置承載一工具(40),鏈條並有按壓裝置,以一朝向拉曳線(20) 之分力(22)對各拉曳工具(40)施加一按壓力,而各拉曳工具(40)至少具有一拉曳凹空(41),在其拉曳位置在履帶機組(13)之一夾取區(18)以其拉曳凹空(41)之一接著在工件(11)上,且藉由按壓裝置按壓在工件(11)上,其特徵為,兩鏈條(14)皆為塊環鏈條,且各經由一由共轉滾子(80)構成之共轉滾子鏈條(81)支拄在一按壓樑(82)上。
  15. 如請求項14之履帶式拉曳機(10),其特徵為,共轉滾子(80)延伸超過鏈條環節(17)及/或按壓樑(82)之整個寬度,且最好超過鏈條環節(17)及/或按壓樑(82)之整個寬度,與之接觸。
  16. 如請求項1或14之履帶式拉曳機(10),其特徵為,至少工具保持器(30)之一由鏈條(14)之一鏈條環節(17)構成。
  17. 如請求項1或14之履帶式拉曳機(10),其特徵為,兩鏈條(14)之每一個鏈條環節(17)皆具有一工具保持器(30)。
  18. 如請求項3之拉曳方法,其特徵為,拉曳工具(40)設計成旋轉碟片(42)。
  19. 如請求項3之拉曳方法,其特徵為,一拉曳平面(23)可配置給在至少其拉曳位置之一之拉曳工具(40),該拉曳平面係由拉曳線(20)及按壓力朝向拉曳線(20)之分力(22)構成。
  20. 如請求項3之拉曳方法,其特徵為,旋轉碟片(42)設於工具保持器(30)之支拄凹空(32)內,且支拄在其邊緣(33)上,該支拄凹空由一垂直於拉曳平面(23)設置之工具保持器(30)之側(31)開設至工具保持器(30)內。
  21. 如請求項3之拉曳方法,其特徵為,拉曳工具(40)對位於拉曳平面(23)之一軸(24)可旋轉及被旋轉。
  22. 如請求項3之拉曳方法,其特徵為,拉曳工具(40)藉由一垂直於拉曳平面(23)作用之捕捉裝置(50)在所屬之工具保持器(30)上可捕捉及被捕捉。
  23. 如請求項3之拉曳方法,其特徵為,拉曳工具(40)藉由一垂直於拉曳平面(23)作用之保持裝置(60)在其各拉曳位置被保持。
  24. 如請求項3之拉曳方法,其特徵為,拉曳工具(40)具有一以一分量平行於拉曳平面(23)延伸之捕捉-及/或保持軸頸(51、61),且工具保持器(30)具有一對應之捕捉-及/或保持凹空(52、62)。
  25. 如請求項3之拉曳方法,其特徵為,兩鏈條(14)為塊環鏈條。
  26. 如請求項3之拉曳方法,其特徵為,至少工具保持器(30)之一由鏈條(14)之一鏈條環節(17)構成。
  27. 如請求項3之拉曳方法,其特徵為,兩鏈條(14)之每一個鏈條環節(17)皆具有一工具保持器(30)。
TW107117107A 2017-05-26 2018-05-18 履帶式拉曳機與拉曳方法 TWI7125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2017111557.9 2017-05-26
DE102017111557.9 2017-05-26
DE102017111557 2017-05-26
DE102018108355 2018-04-09
??102018108355.6 2018-04-09
DE102018108355.6 2018-04-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0467A TW201900467A (zh) 2019-01-01
TWI712530B true TWI712530B (zh) 2020-12-11

Family

ID=62200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7107A TWI712530B (zh) 2017-05-26 2018-05-18 履帶式拉曳機與拉曳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260440B2 (zh)
EP (1) EP3406362B1 (zh)
JP (1) JP7251925B2 (zh)
DE (1) DE102018111731A1 (zh)
ES (1) ES2773273T3 (zh)
RU (1) RU2699694C1 (zh)
TW (1) TWI7125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106362A1 (de) 2019-01-04 2020-07-09 Sms Group Gmbh Verfahren zum Wechsel des Kaliberbereichs einer Kettenglieder umfassenden Ziehkette einer Raupenzugziehmaschine sowie Raupenzugziehmaschine
CN110270714A (zh) * 2019-03-27 2019-09-24 佛山市腾华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头双锯牵引机
CN110479782A (zh) * 2019-08-12 2019-11-22 浙江铜加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履带联拉机
CN110697496A (zh) * 2019-11-12 2020-01-17 合肥神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平皮带牵引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6010A (en) * 1991-12-24 1994-07-05 Danieli & C. Officine Meccaniche Spa Traction unit for a drawing machine
CN101801554A (zh) * 2007-09-20 2010-08-11 达涅利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拉拔机的拉拔组件及相关方法
US8132617B2 (en) * 2008-10-27 2012-03-13 David Brian Magnus Gripper block
CN102667185A (zh) * 2009-08-28 2012-09-12 赛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盘管注入器的改进夹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991338B (it) * 1973-07-23 1975-07-30 Danieli Off Mecc Dispositivo di tiro continuo a cingoli per eseguire l operazione di trafilatura rettilinea pelatura rettifica di filo o tubo metallico
JPS5893308U (ja) * 1981-12-16 1983-06-24 住友軽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引張り装置
FR2731925B1 (fr) * 1995-03-24 1997-05-23 Trefimetaux Dispositif d'etirage automatique
DE19711101C1 (de) 1997-03-07 1998-04-23 Mannesmann Ag Kettenziehmaschine zum kontinuierlichen Ziehen von Stangen und Rohren
JP2986758B2 (ja) * 1997-04-01 1999-12-06 宮崎鉄工株式会社 抽伸機
US5918671A (en) * 1997-10-31 1999-07-06 Willard P. Bridges D/B/A Coiled Tubing Products Skate roller bearing for coiled tubing
US6230955B1 (en) * 1999-03-17 2001-05-15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Multiple contour coiled tubing gripper block
IT1310892B1 (it) 1999-08-26 2002-02-22 Danieli Ct Maskin Spa Cingolo per gruppo di traino di macchine trafilatrici
DE19947806B4 (de) 1999-10-05 2014-12-11 Sms Meer Gmbh Kettenziehmaschine zum kontinuierlichen Ziehen von Ziehgut
DE10122340A1 (de) 2001-05-08 2002-11-28 Peter Kalkenings Kettenziehmaschine zum kontinuierlichen Ziehen von Ziehgut, insbesondere stangen- oder rohrförmigen Ziehgut
DE102004031843A1 (de) 2004-06-30 2006-01-26 Schumag Ag Ziehmaschine
ITUD20130153A1 (it) 2013-11-19 2015-05-20 Danieli Off Mecc Gruppo di traino per macchine trafilatrici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6010A (en) * 1991-12-24 1994-07-05 Danieli & C. Officine Meccaniche Spa Traction unit for a drawing machine
CN101801554A (zh) * 2007-09-20 2010-08-11 达涅利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拉拔机的拉拔组件及相关方法
US8132617B2 (en) * 2008-10-27 2012-03-13 David Brian Magnus Gripper block
CN102667185A (zh) * 2009-08-28 2012-09-12 赛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盘管注入器的改进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8111731A1 (de) 2018-11-29
JP7251925B2 (ja) 2023-04-04
EP3406362B1 (de) 2019-12-25
ES2773273T3 (es) 2020-07-10
US11260440B2 (en) 2022-03-01
EP3406362A1 (de) 2018-11-28
TW201900467A (zh) 2019-01-01
RU2699694C1 (ru) 2019-09-09
JP2018199160A (ja) 2018-12-20
US20180339328A1 (en) 2018-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2530B (zh) 履帶式拉曳機與拉曳方法
EP2607029B1 (de) Werkzeugwechselsystem
DE2330297A1 (de) Werkzeuganordnung bei bergbaulichen vortriebs- bzw. abbaumaschinen
CA1271126A (en) Shearing machine
JP2018199160A5 (zh)
DE3709210A1 (de) Falteinrichtung fuer einen naehautomaten
DE3004861C2 (de) Transfervorrichtung
FR2664185A1 (fr) Machine a cintrer pour des materiaux en echeveau, en particulier des fils.
DE3709232A1 (de) Falteinrichtung fuer einen naehautomaten
EP2846955B1 (en) Filing fixture
DE3723249C1 (de) Vorrichtung zum Zentrieren und Spannen von Werkstuecken
DE112014000292B4 (de) Spannvorrichtung
CA2897824C (en) Rail tie gripping mechanism having gripper fingers with teeth
FR3070019A1 (fr) Machine d'usinage de barres en aluminium, en alliages legers, en pvc ou similaires.
KR101254193B1 (ko) 중장비 작업기의 퀵체인지 구조
EP1231027A2 (de) Pressenkopf für das Verbinden von Rohrleitungen
KR101743611B1 (ko) 자동용접기용 가이드레일
DE2621633B1 (de) Nahtreibemaschine
CN211870959U (zh) 片材堆垛侧面打齐装置
CN211661217U (zh) 一种卷料拉直装置及包括其的卷料剪切组件
CN210025056U (zh) 活动翻转夹
RU49749U1 (ru) Рычаж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базирования и зажима рельсового проката
TWI628017B (zh) 用於軸向鎖緊原料棒材之進料裝置之鉗以及用於依次裝入原料棒材到切削單元之主軸之進料裝置
CN203901125U (zh) 机械板坯夹钳
DE115966C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