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2277B - 頻寬部分切換之後的無線電鏈路監測/無線電鏈路失效重新組態 - Google Patents

頻寬部分切換之後的無線電鏈路監測/無線電鏈路失效重新組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2277B
TWI712277B TW107140794A TW107140794A TWI712277B TW I712277 B TWI712277 B TW I712277B TW 107140794 A TW107140794 A TW 107140794A TW 107140794 A TW107140794 A TW 107140794A TW I712277 B TWI712277 B TW I71227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link
link monitoring
bandwidth portion
configuration
radio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0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4251A (zh
Inventor
西瓦 伊卡若 L J 達
范銳
穆哈瑪德 肯米
海爾卡-麗娜 瑪騰
伊亞娜 席歐米納
Original Assignee
瑞典商Lm艾瑞克生(Publ)電話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典商Lm艾瑞克生(Publ)電話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典商Lm艾瑞克生(Publ)電話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4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4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22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227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48Time-out mechanisms
    • H04L1/1851Time-out mechanisms using multiple tim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04L1/203Details of error rate determination, e.g. BER, FER or 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在一使用者設備(UE) (110)中之方法。該方法包括獲得(701)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各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與至少一頻寬部分相關聯。該方法包括判定(702)該UE將從一源頻寬部分切換至一目標頻寬部分。該方法包括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所獲得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703)無線電鏈路監測。

Description

頻寬部分切換之後的無線電鏈路監測/無線電鏈路失效重新組態
本發明大體上係關於無線通信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提供減小之傳輸功率控制頻率操作之最佳化。
在長期演進(LTE)中之無線電鏈路監測(RLM)處置中,關鍵問題係使用者設備(UE)如何產生同步(IS)及非同步(OOS)事件。RLM功能之一個目的係UE將在RRC_CONNECTED狀態中監測伺服小區之下行鏈路(DL)無線電鏈路品質。其係基於與一給定LTE小區相關聯且從實體小區識別符(PCI)導出之小區特定參考信號(CRS)。當在RRC_CONNECTED狀態中時,此使UE能夠判定其是否相對於其伺服小區同步或非同步。
出於RLM之目的,比較UE對DL無線電鏈路品質之估計與OOS及IS臨限值(分別係Qout及Qin)。依據來自伺服小區之一假設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傳輸之區塊錯誤率(BLER)表達此等臨限值。特定言之,Qout對應於一10% BLER而Qin對應於一2% BLER。可在具有及不具有不連續接收(DRX)之情況下應用相同臨限值位準。
基於CRS之DL品質與假設PDCCH BLER之間的映射取決於UE實施方案。然而,藉由針對各種環境定義之一致性測試驗證效能。另外,基於整個頻帶內之CRS之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計算DL品質,因為UE未必知道將在何處排程PDCCH。此係因為PDDCH可排程在整個DL傳輸頻寬內之任一處,如關於下文圖1描述。
圖1繪示可如何在整個DL傳輸頻寬內排程PDCCH之一實例。更特定言之,圖1繪示各具有10 ms之一持續時間之複數個無線電訊框10。各無線電訊框10係由十個子訊框15組成,各子訊框15具有1 ms之一持續時間。針對RLM,一UE每無線電訊框10執行一個樣本。如上文提及,基於整個頻帶內之CRS之RSRP計算DL品質,因為UE未必知道PDCCH將排程在何處。
當未組態DRX時,在最後200 ms週期內估計之DL無線電鏈路品質變得比臨限值Qout更差時發生OOS。類似地,在不具有DRX之情況下,在最後100 ms週期內估計之DL無線電鏈路品質變得比臨限值Qin更佳時發生IS。在偵測OOS之後,UE起始IS之評估。
在LTE中之無線電鏈路失效(RLF)模型化中,關鍵問題係較高層在偵測到無法由網路在RRC_CONNECTED中達成時如何使用來自RLM之內部產生IS/OOS事件來控制UE自主行動。在LTE中,由UE之實體層在內部向其較高層報告OOS及IS事件之發生,此繼而可將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層3 (即,較高層)濾波應用於評估RLF,如關於下文圖2更詳細描述。
圖2繪示用於評估RLF之一例示性程序。在步驟201,UE偵測一第一OOS事件。在步驟203,UE偵測至多N310個連續非同步事件且起動計時器T310 (如RRC規範3GPP TS 38.331中描述,下文摘錄其之部分)。在步驟205,計時器T310期滿,且發生RLF。接著在40 ms內關閉UE傳輸器,且開始RRC重建程序。UE起動計時器T311,且UE搜尋最佳小區。在步驟207,UE選擇一目標(即,最佳)小區。在步驟209,UE獲取目標小區之系統資訊(SI)且將一隨機存取通道(RACH)前置項發送至目標小區。在步驟211,UE獲取一UL授予且發送一RRC連接重建請求訊息。
如上文提及,在RRC規範(3GPP TS 38.331)中擷取與RLF相關之詳細UE行動。下文摘錄3GPP TS 38.331之一部分: 5.2.2.9 接收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2之後的行動 在接收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2之後,UE應: 1> 應用包含於radioResourceConfigCommon中之組態; … 1> 若在RRC_CONNECTED中且UE經組態為具有接收於rlf-TimersAndConstants內之RLF計時器及常數值: 2> 不更新ue-TimersAndConstants中之其計時器及常數值,惟計時器T300之值除外; … 5.3.10 無線電資源組態 5.3.10.0 概述 UE應: … 1> 若所接收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包含rlf-timersAndConstants: 2> 重新組態如5.3.10.7中指定之計時器及常數值; … 5.3.10.7 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常數重新組態 UE應: 1> 若所接收rlf-TimersAndConstants經設定以釋放: 2> 使用如包含於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2 (或NB-IoT中之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2-NB)中所接收之ue-TimersAndConstants中之計時器T301、T310、T311及常數N310、N311之值; 1> 否則: 2> 根據所接收rlf-TimersAndConstants重新組態計時器及常數之值; 1> 若所接收rlf-TimersAndConstantsSCG經設定以釋放: 2> 若計時器T313正在運行,則使其停止,且 2> 釋放計時器t313以及常數n313及n314之值; 1> 否則: 2> 根據所接收rlf-TimersAndConstantsSCG重新組態計時器及常數之值; … 5.3.10.11 SCG專用資源組態 UE應: … 1> 若所接收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SCG包含rlf-TimersAndConstantsSCG: 2> 重新組態如5.3.10.7中指定之計時器及常數之值; … 5.3.11 無線電鏈路失效相關行動 5.3.11.1 RRC_CONNECTED中之實體層問題之偵測 UE應: 1> 在T300、T301、T304及T311皆不運行時從較低層接收PCell之N310個連續「非同步」指示之後: 2> 起動計時器T310; 1> 在T307不運行時從較低層接收PSCell之N313個連續「非同步」指示之後: 2> 起動T313; 註釋:實體層監測及相關自主行動不應用於SCell,惟PSCell除外。 5.3.11.2 實體層問題之恢復 在T310運行時從較低層接收PCell之N311個連續「同步」指示之後,UE應: 1> 停止計時器T310; 1> 若計時器T312正在運行,則使其停止; 註釋1:在此情況中,UE在不具有顯式發信之情況下維持RRC連接,即,UE維持整個無線電資源組態。 註釋2:其中層1既不報告「同步」亦不報告「非同步」之時間週期並不影響連續「同步」或「非同步」指示之數目之評估。 在T313運行時從較低層接收PSCell之N314個連續「同步」指示之後,UE應: 1> 停止計時器T313; 5.3.11.3 無線電鏈路失效之偵測 UE應: 1> 在T310期滿之後;或 1> 在T312期滿之後;或 1> 在T300、T301、T304及T311皆不運行時從MCG MAC接收隨機存取問題指示之後;或 1> 在從MCG RLC接收SRB或MCG或分裂DRB已達到最大重傳次數之指示之後: 2> 考量針對MCG (即,RLF)偵測無線電鏈路失效; 2> 除NB-IoT以外,藉由如下般設定其欄位而將以下無線電鏈路失效資訊儲存於VarRLF-Report中: 3> 清除包含於VarRLF-Report中之資訊(若存在); 3> 將connectionFailureType設定為rlf; 3> 將c-RNTI設定為用於PCell中之C-RNTI; 3> 將rlf-Cause設定為用於偵測無線電鏈路失效之觸發器; 2> 若尚未啟動AS安全性: 3> 若UE係一NB-IoT UE: 4> 執行如5.3.12中指定之保持RRC_CONNECTED之後的行動,釋放原因係「RRC連接失敗」; 3> 否則: 4> 執行如5.3.12中指定之保持RRC_CONNECTED之後的行動,釋放原因係「其他」; 2> 否則: 3> 起始如5.3.7中指定之連接重建程序; UE應: 1> 在T313期滿之後;或 1> 在從SCG MAC接收隨機存取問題指示之後;或 1> 在從MCG RLC接收SCG或分裂DRB已達到最大重傳次數之指示之後: 2> 考量針對SCG (即,SCG-RLF)偵測無線電鏈路失效; 2> 起始如5.6.13中指定之SCG失效資訊以報告SCG無線電鏈路失效; 在斷電或卸離之後,UE可在偵測到無線電鏈路失效後的48小時摒棄無線電鏈路失效資訊,即,釋放UE變量VarRLF-Report。 5.3.12 保持RRC_CONNECTED之後的UE行動 在保持RRC_CONNECTED之後,UE應: 1> 重設MAC; 1> 停止正在運行之全部計時器,惟T320、T322、T325、T330除外; 1> 若藉由暫停RRC而觸發保持RRC_CONNECTED: … 1> 否則: 2> 釋放全部無線電資源,包含釋放RLC實體、MAC組態及用於全部建立RB之相關聯PDCP實體; 2> 指示RRC連接至上層之釋放以及釋放原因; … 資訊元素(IE) RLF-TimersAndConstants含有適用於RRC_CONNECTED中之UE之UE特定計時器及常數。下文展示RLF-TimersAndConstants IE之抽象語法記法1 (ASN.1)。 --ASN1START
Figure 02_image001
Figure 02_image003
--ASN1STOP
下文表1提供RLF-TimersAndConstants IE之欄位描述。 1
Figure 107140794-A0304-0001
在下文表2及表3中分別提供關於計時器及常數之額外資訊。 2 :計時器
Figure 107140794-A0304-0002
3 :常數
Figure 107140794-A0304-0003
當DRX在使用中時,擴展OOS及IS評估週期以便能夠節省足夠UE功率。在此一案例中,OOS及IS評估週期之長度取決於經組態DRX循環長度。每當發生OOS時,UE開始IS評估。因此,相同週期(TEvaluate_Qout_DRX)用於OOS及IS之評估。然而,在開始RLF計時器(T310)直至其期滿之後,IS評估週期縮短至100 ms,此相同於不具有DRX之情況。若計時器T310歸因於N311個連續IS指示而停止,則UE根據基於DRX之週期(TEvaluate_Qout_DRX)執行IS評估。
用於LTE中之RLM之整個方法論(即,量測CRS以「估計」PDCCH品質依賴於UE連接至一LTE小區之事實,該LTE小區係傳輸PDCCH及CRS之單一連接能力實體。
總而言之,已指定LTE中之RLM,使得網路無需組態任何參數(即,UE在內部從較低層至較高層產生IS/OOS事件以控制無線電鏈路問題之偵測)。另一方面,RLF/次要小區群組(SCG)失效程序由RRC加以控制且經由計數器(例如,N310、N311、N313、N314 (其用作濾波器以過早避免觸發RLF)及計時器(例如,T310、T311、T313及T314)藉由網路進行組態。
在IE rlf-TimersAndConstants或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 IE中組態RLF參數。可在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2 (或窄頻物聯網(NB-IoT)中之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2-NB)中傳輸rlf-TimersAndConstants IE。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 IE可在諸如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或RRCConnectionResume及RRCConnectionSetup之RRC訊息內。
在可在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SCG-r12 IE中傳輸之IE rlf-TimersAndConstantsSCG中組態SCG失效參數。可在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內傳輸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SCG-r12。
在新無線電(NR)中,亦出於類似於LTE中之一目的定義RLM (即,在RRC_CONNECTED狀態中監測伺服小區之DL無線電鏈路品質)。然而,不同於LTE,已依據用於產生IS/OOS之參考信號(RS)類型/波束/RLM資源組態及BLER臨限值針對NR中之RLM介紹某種程度之可組態度。
關於RS類型/波束/RLM資源組態,在NR中,針對L3移動性定義兩種RS類型:實體廣播通道(PBCH)/同步信號(SS)區塊(SSB或SS區塊);及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SSB基本上包括等效於LTE中之主要同步信號(PSS)及次要同步信號(SSS)之同步信號及PBCH/解調參考信號(DMRS)。L3移動性之CSI-RS更可組態且經由專用發信進行組態。定義兩種RS類型存在不同原因,其之一者係在寬波束中傳輸SSB且在窄波束中傳輸CSI-RS之可能性。
在RAN1# NR AdHoc#2中,認為在NR中,用於RLM之RS類型亦係可組態的(支援基於CSI-RS之RLM及基於SSB之RLM兩者)。看似自然地,應經由RRC發信組態RLM之RS類型。在RAN1#90中,認為每次僅針對一UE之不同RLM-RS資源支援單一RLM-RS類型。
由於NR可以非常高頻率(高於6 GHz,但至多100 GHz)操作,所以用於RLM之此等RS類型可經波束形成。換言之,取決於部署或操作頻率,UE可經組態以監測波束形成參考信號而無關於RLM選擇哪一RS類型。因此,不同於LTE,可在多個波束中傳輸RLM之RS。
在CSI-RS之情況中,可使用時間/頻率資源及序列。由於可存在多個波束,所以UE需要知道哪些者監測RLM及如何產生IS/OOS事件。在SSB之情況中,可藉由(從PBCH中之一時間索引及/或一PBCH/DMRS擾亂導出之)一SSB索引識別各波束。在RAN1#90中,認為此係可組態的且在NR中可藉由RRC發信、與SS區塊或CSI-RS相關之X個RLM資源組態網路。一個RLM-RS資源可為一個PBCHSS區塊或一個CSI-RS資源/埠。至少在基於CSI-RS之RLM之情況中,RLM-RS資源經UE特定組態。當UE經組態以對一或多個RLM-RS資源執行RLM時:若對應於至少基於全部經組態X個RLM-RS資源中之Y個RLM-RS資源之假設PDCCH BLER之估計鏈路品質高於Q_in臨限值,則指示週期性IS;若對應於基於全部經組態X個RLM-RS資源之假設PDCCH BLER之估計鏈路品質低於Q_out臨限值,則指示週期性OOS。RLM資源之數目亦可存在一改變。
關於IS/OOS及BLER臨限值組態,UE需要知道監測哪些資源以及如何產生IS/OOS事件以在內部向較高層報告。關於(若干) IS/OOS指示之產生,在RAN1#89及RAN1#90中,認為RAN1計劃至少提供週期性IS/OOS指示且假設PDCCH BLER用作用於判定基於PBCH/SS區塊及基於CSI-RS之RLM兩者之IS/OOS條件之度量。
不同於LTE,其中信號對干擾加雜訊比(SINR)映射至一10% BLER以用於產生OOS事件且SINR映射至一2% BLER以用於產生IS事件,可在NR中定義可組態值。在RAN1 #90中,認為NR支援一假設PDCCH之一個以上同步BLER值及非同步BLER值,但是在RAN1#AdHoc中,認為每次可針對一UE從(由RAN4決定之)兩個可能值對組態一單一IS BLER及OOS BLER對。因此,不同於LTE,用於IS/OOS產生之BLER臨限值在NR中將係可組態的。
雖然RLM功能性具有NR之顯著改變(即,已定義一更可組態程序,其中網路可定義RS類型、待監測之精確資源及甚至IS及OOS指示之BLER),但與LTE相比,RLF不具有NR之大改變。在布拉格(Prague)之RAN2#99-bis中,認為(1)將在RRC規範中(如在LTE中)針對NR指定RLF偵測且(2)在12月7日,RLF將係基於來自L1 (即,此係相同於LTE之框架)之週期性IS/OOS指示。再者,認為針對連接模式,歸因於DL OOS偵測、隨機存取程序失效偵測及RLC失效偵測,UE在計時器期滿之後宣告RLF。進一步研究(FFS)最大自動重複請求(ARQ)重傳是否係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失效之唯一準則。亦認為在NR RLM程序中,實體層執行OOS/IS指示且RRC宣告RLF。亦認為出於RLF目的,RAN2參考係OOS/IS指示應為一每小區指示,目標係用於多波束及單波束操作之一單一程序。
在柏林之RAN2#99中,進一步認為RAN2對RAN1協議之理解係至少實體層向RRC告知週期性OOS/IS指示,且在不存在來自較低層之與波束失效/恢復相關之指示時,基線行為係(1)RRC在接收連續N1個週期性OOS指示之情況下偵測到一DL無線電鏈路問題且(2)RRC在計時器運行時接收連續N2個週期性IS指示之情況下停止計時器。換言之,如在LTE中,吾人可假定亦將藉由以下參數或等效物控管NR中之RLF:計數器N310、N311、N313、N314;及計時器310、T311、T301、T313、T314。
下文重現可如何在NR及如當前對NR達成一致之UE行為中組態RLF變量。 5.3.11 無線電鏈路失效相關行動 5.3.11.1 RRC_CONNECTED中之實體層問題之偵測 UE應: 1> 在T311不運行時從較低層接收PCell之N310個連續「非同步」指示之後: 2> 起動計時器T310; 1> 在T307不運行時從較低層接收PSCell之N313個連續「非同步」指示之後: 2> 起動T313; FFS:在哪種條件下執行實體層問題偵測,例如T300、T301、T304及T311皆不運行。此取決於用於RRC連接建立/繼續/重建及RRC連接重新組態之RRC程序之協調。 FFS:計時器之命名。 5.3.11.2 實體層問題之恢復 在T310運行時從較低層接收PCell之N311個連續「同步」指示之後,UE應: 1> 停止計時器T310; FFS:是否支援T312在NR中之早期RLF宣告。 註釋1:在此情況中,UE在不具有顯式發信之情況下維持RRC連接,即,UE維持整個無線電資源組態。 註釋2:其中層1既不報告「同步」亦不報告「非同步」之時間週期並不影響連續「同步」或「非同步」指示之數目之評估。 在T313運行時從較低層接收PSCell之N314個連續「同步」指示之後,UE應: 1> 停止計時器T313; 5.3.11.3 無線電鏈路失效之偵測 UE應: 1> 在T310期滿之後;或 1> 在T311不運行時從MCG MAC接收隨機存取問題指示之後;或 FFS:在哪種條件下執行實體層問題偵測,例如T300、T301、T304及T311皆不運行。此取決於用於RRC連接建立/繼續/重建及RRC連接重新組態之RRC程序之協調。 1> 在從MCG RLC接收SRB或MCG或分裂DRB已達到最大重傳次數之指示之後: FFS 最大ARQ重傳是否係RLC失效之唯一準則。 2> 考量針對MCG (即,RLF)偵測無線電鏈路失效; FFS 與波束失效恢復相關之指示是否可影響RLF之宣告。 FFS:如何處置MCG DRB及SRB之CA複製中之RLC失效。 FFS:RLF相關量測報告,例如在NR中支援VarRLF-Report。 2> 若尚未啟動AS安全性: 3> 執行如x.x.x中指定之保持RRC_CONNECTED之後的行動,釋放原因係「其他」; 2> 否則: 3> 起始如x.x.x中指定之連接重建程序; UE應: 1> 在T313期滿之後;或 1> 在從SCG MAC接收隨機存取問題指示之後;或 1> 在從SCG RLC接收SCG SRB、SCG或分裂DRB已達到最大重傳次數之指示之後: 2> 考量針對SCG (即,SCG-RLF)偵測無線電鏈路失效; FFS:如何處置SCG DRB及SRB之CA複製中之RLC失效。 2> 起始如5.6.4中指定之SCG失效資訊程序以報告SCG無線電鏈路失效;
在下文表4及表5中分別提供關於可在NR中組態之計時器及常數之額外資訊。 4 :計時器
Figure 107140794-A0304-0004
5 :常數
Figure 107140794-A0304-0005
如上文提及,IE RLF-TimersAndConstants含有適用於RRC_CONNECTED中之UE之UE特定計時器及常數。下文展示RLF-TimersAndConstants IE之ASN.1可如何出現在NR中之一實例。
Figure 02_image005
Figure 02_image007
RAN1引入頻寬部分(BWP)之概念,其旨在用可小於實際載波頻寬之一操作頻寬組態UE。此類似於在LTE (Cat-M1)中處置無法在整個載波頻寬上操作之「頻寬減小」UE。應注意,此描述主要係關於跨越若干100 MHz之載波及例如「僅」支援100 MHz載波之UE。換言之,此概念解決支援與Cat-M1相比寬100倍之一操作頻寬之UE。如在LTE Cat-M1中,經組態BWP可不與載波之SSB (PSS/SSS/PBCH/主資訊區塊(MIB))重合且在此等情況中必須判定UE如何獲取小區同步、如何執行量測及如何獲取系統資訊區塊(SIB)。除BWP功能性之此核心部分以外,RAN1亦論述其他變化(例如,具有相同載波中或相同BWP中之額外SSB)以及用若干可能重疊BWP組態一UE之可能性,其中網路可藉由L1控制信號(例如,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進行切換。
圖3繪示頻寬部分之一實例。更特定言之,圖3繪示由數個實體資源區塊(PRB) 1至N組成之一單一寬分量載波300之頻寬。在圖3之實例中,展示三個BWP:BWP 305A、305B及305C。BWP 305A係一第一UE (UE1)之一第一頻寬部分。BWP 305B係一第二UE (UE2)之一第一頻寬部分。BWP 305C係第二UE (UE2)之一第二頻寬部分。UE1之BWP 305A對應於UE1之最大頻寬,而BWP 305C對應於UE2之最大頻寬。
DL及UL BWP判定UE接收及傳輸資料通道(例如,實體DL共用通道(PDSCH)及實體UL共用通道(PUSCH))及對應控制通道(PDCCH及實體UL控制通道(PUCCH))所需之頻率範圍。作為一起點,一BWP無法跨越超過經組態載波頻寬。因此,一BWP小於或等於(但不大於)載波頻寬。
BWP概念之一關鍵態樣(相對於僅使用載波頻寬)係支援無法處置整個載波頻寬之UE。支援全載波寬度之UE亦可利用整個載波。因此,設想網路根據UE能力在專用發信中組態DL BWP及UL BWP。
例如,可在連接建立之後(即,當網路知道UE能力時)的第一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中藉由專用發信組態BWP。然而,在該時間點之前,UE必須讀取PDCCH及PDSCH以獲取SIB1以接收傳呼訊息且接收(隨機存取程序之)Msg2、Msg4及上述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因此,UE必須組態有一「初始BWP」。在RAN1中,認為存在對一UE有效之一初始作用中DL/UL BWP對直至UE在建立RRC連接期間或之後明確組態(或重新組態)有(若干) BWP。進一步認為初始作用中DL/UL頻寬被限制在給定頻帶之UE最小頻寬內。初始作用中DL/UL BWP之細節有待進一步研究。
在一些情況中,一網路可決定組態寬於一些UE所支援之一初始BWP。例如,若網路希望藉由使用一更寬頻寬來最佳化SIB獲取時間或連接建立時間,則情況可為如此。但若一舊型網路尚不支援具有較低複雜性之UE,則亦可發生此情境。UE發現此係基於在MIB中組態之初始BWP且由於其無法獲取SIB1,所以其應將小區視為阻斷。
在成功建立連接之後,網路應根據UE能力組態一BWP。BWP組態係特定於一伺服小區(即,網路必須組態各伺服小區之至少一DL BWP)。UL BWP經組態用於具有經組態UL之主要小區(PCell)及次要小區(SCell)。
圖4繪示預設頻寬部分之一實例。更特定言之,圖4繪示由數個PRB 1至N組成之一單一寬分量載波400之頻寬。另外,分量載波400亦包含一SSB。在圖4之實例中,展示四個BWP:BWP 405A、405B、405C及405D。BWP 405A係一第一頻寬部分,而BWP 405B係BWP 405A之預設頻寬部分。類似地,BWP 405C係一第二頻寬部分,而BWP 405D係BWP 405C之預設BWP。
在LTE中,各小區係藉由以下各者特性化:其中心頻率(分頻雙工(FDD)之UL+DL)、載波頻寬及在PSS/SSS中傳達之PCI。PSS/SSS曾處於載波之中心頻率。然而,在NR中,SSB頻率未必係中心頻率,此將需要發信兩個值或一個值及一偏移(如已在無線電資源管理(RRM)量測之內容脈絡中論述)。在初始存取之後,UE必須發現(一個) SSB,獲取同步,獲取MIB且接著嘗試讀取SIB1。此時,UE已選擇小區(即,特定頻率上之一SSB)。
當UE建立一RRC連接時,網路可組態一專用BWP。該BWP可與SSB之頻率重疊。若如此,則UE能夠在任何時間獲取(或重新獲取) SSB以便恢復同步且執行基於SS之量測。若UE之DL BWP與UE之伺服小區之SSB頻率重合,則UE無需頻率間量測間隙以獲取(或重新獲取) SSB且執行基於SS之量測。
若一小區(載波)之操作頻寬係寬的且若許多UE具有顯著窄於載波頻寬之一操作頻寬,然而網路會將UE分配至不與SSB頻率重合之BWP以便平衡負載且最大化系統容量。在圖4中繪示此一案例,其中BWP 405A及405C不與分量載波400上之SSB重合。如在LTE Cat-M1中,此暗示此等UE需要(頻率間、載波內)量測間隙以與其伺服小區之SSB重新同步且偵測及量測鄰近小區。換言之,若UE之DL BWP不與UE之伺服小區之SSB頻率重合,則UE需要頻率間(載波內)量測間隙以獲取(或重新獲取) SSB且執行基於SS之量測。
此係決定僅用一單一SSB及系統資訊之一單次出現部署具有一寬操作頻寬之一小區之一自然結果。無論如何,RAN1建議引入向一UE告知一載波內之額外SSB頻率且藉此確保各/更多UE在其經組態BWP中找到一SSB之可能性。乍看之下,此將無需量測間隙。然而,其不符合RAN2定義RRM量測之方式。在大多數RRM量測事件中,UE比較一鄰近小區與伺服小區。如上文說明,一小區係藉由一特定頻率上之一SSB及相關聯SIB1特性化。UE (例如,在交遞(HO) SCell添加期間)選擇此小區(初始存取)或組態有該伺服小區。此看似建議組態有含有其自身SSB之一BWP之一UE應移動至該小區(即,UE必須進行從其原始伺服小區之SSB至BWP之SSB之一頻率間HO)。若該SSB亦與系統資訊(至少SIB1)相關聯,則UE可預占該SSB,其實際上僅為另一小區。因此,用一BWP及該BWP內部之一SSB組態一UE等效於一頻率間HO (若該SSB與至少SIB1相關聯)。
此確保全部RRM量測定義保持不變(即,UE僅將該新SSB視為其伺服小區且(通常)在相同頻率上搜尋鄰近小區之SSB)。
BWP之一改變通常將需要重新調諧UE之射頻(RF)。例如,在LTE中之SCell Activation/Deactivation之後發生此RF重新調諧。基於RAN4評估,其至少按一子訊框之順序造成中斷(例如,脈衝干擾)。發現啟動一新載波需要約30 ms。RAN4尚未調查在BWP中切換可需要多長時間。其可取決於BWP是否使用相同於同步參考之SSB且取決於一個BWP是否僅為另一BWP之一子集。RAN1論述經由RRC組態若干可能重疊BWP且接著藉由L1控制發信更動態地轉變之可能性。
在RAN2#99-bis中論述BWP及每載波多SSB之話題且針對CONNECTED模式中之BWP操作達成以下協議。RRC發信支援針對一伺服小區(PCell、PSCell)組態(用於DL BWP及UL BWP兩者之)一或多個BWP。RRC發信支援針對一伺服小區SCell (至少1個DL BWP)組態(用於DL BWP及UL BWP兩者之) 0個、1個或更多BWP。針對一UE,PCell、PSCell及各SCell在頻率上具有一單一相關聯SSB (RAN1術語係「小區定義SSB」)。可藉由PCell/PSCell之同步重新組態及SCell之SCell釋放/添加改變小區定義SS區塊。需要由UE量測之各SS區塊頻率應組態為一個別量測目標(即,一個量測目標對應於一單一SS區塊頻率)。小區定義SS區塊被視為伺服小區之時間參考,且用於基於SSB之RRM伺服小區量測(無關於啟動哪一BWP)。是否需要進一步最佳化以藉由不涉及L2之實體層參數之RRC重新組態改變SS區塊在頻率上之位置(但不改變PCI且不改變系統訊框號碼(SFN))有待進一步研究。
考量可藉由組態PBCH/SS區塊或CSI-RS資源而執行RLM,且針對一給定小區,將僅存在一個PBCH/SS區塊且可能不屬於作用中BWP,在BWP之內容脈絡中存在RLM組態之一些問題。主要問題係在改變BWP時(例如,使用L1發信或依靠一基於計時器之解決方案,其中在計時器期滿時UE應從一個BWP切換至另一BWP),UE可需要使用量測間隙來執行RRM量測,甚至針對此等經組態以基於PBCH/SS區塊且伺服小區之PBCH/SS區塊不在UE所切換至之作用中BWP內之情況中之伺服小區亦如此。另外,改變BWP可導致UE監測之RLM資源之改變(尤其在PDCCH組態亦改變時)。此外,可需要改變UE監測之RS類型,此係因為目標作用中BWP可不包含UE在先前作用中BWP中監測之RS類型/資源。RLM資源之數目亦可存在一改變。
為用現有解決方案解決前述問題,揭示一種在一UE中之方法。該方法包括獲得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各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與至少一頻寬部分相關聯。該方法包括判定該UE將從一源頻寬部分切換至一目標頻寬部分。該方法包括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所獲得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在某些實施例中,獲得該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包括在來自一網路節點之一訊息中接收該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在某些實施例中,獲得該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包括根據一或多個預定義規則判定該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包括:一組無線電資源,其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及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其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組無線電資源可包括一CSI-RS資源。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組無線電資源可包括一SSB。
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可包括以下之一或多者:一或多個濾波參數;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一評估週期;宣告無線電鏈路失效之前的重傳次數;一假設通道組態;一假設信號組態;及一經量測鏈路品質與一假設通道區塊錯誤率之一映射函數。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可包括一或多個濾波參數且該一或多個濾波參數可包括N310、N311及N313、N314計數器之一或多者。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可包括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且該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可包括T310、T311、T313及T314計時器之一或多者。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所獲得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至少一者可包括一預設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預設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與一預設頻寬部分相關聯。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可包括執行一第一頻寬部分及一第二頻寬部分之一下行鏈路通道品質之監測。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執行監測可包括:在一第一時間週期期間根據與該第一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估計該第一頻寬部分之一無線電鏈路品質;及在一第二時間週期期間根據與該第二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估計該第二頻寬部分之一無線電鏈路品質,其中該第二時間週期至少部分與該第一時間週期重疊。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第一頻寬部分可包括該源頻寬部分且該第二頻寬部分可包括該目標頻寬部分。在某些實施例中,可基於該第一頻寬部分及該第二頻寬部分之一或多者之一啟動速率而觸發該監測。
在某些實施例中,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包括複數組無線電資源,且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選擇該複數組無線電資源之一或多者以用於基於一預定義規則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在某些實施例中,複數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且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經由下行鏈路控制資訊接收一指令以使用該複數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一者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在某些實施例中,與該源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及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使用相同無線電資源,且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所獲得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可包括使用先前執行之量測及先前執行之量測樣本之一或多者產生非同步及同步事件。
在某些實施例中,與該源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及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使用不同無線電資源。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所獲得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可包括將一關係函數應用於先前執行之量測及先前執行之量測樣本之一或多者以產生非同步及同步事件而不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或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所獲得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可包括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在某些實施例中,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可包括重設與非同步事件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相關聯之一組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且容許與同步事件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相關聯之一組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繼續。在某些實施例中,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可包括重設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而不重設任何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
亦揭示一種UE。該UE包括一接收器、一傳輸器及耦合至該接收器及該傳輸器之處理電路。該處理電路經組態以獲得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各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與至少一頻寬部分相關聯。該處理電路經組態以判定該UE將從一源頻寬部分切換至一目標頻寬部分。該處理電路經組態以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所獲得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亦揭示一種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包括經組態以執行上文描述之一UE中之方法之指令。
亦揭示一種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式產品包括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包括一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包括當在一處理器上執行時經組態以執行上文描述之一UE中之方法之電腦可執行指令。
亦揭示一種在一網路節點中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判定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各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與至少一頻寬部分相關聯。該方法包括組態一UE以根據與一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在某些實施例中,組態該UE以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可包括將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一指示發送至該UE。在某些實施例中,將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該指示發送至該UE包括在該目標頻寬部分之一頻寬部分組態內之一資訊元素中發送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一指示。在某些實施例中,將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該指示發送至該UE可包括在一伺服小區組態內之一資訊元素中發送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一指示。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指示可包括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識別符。
在某些實施例中,組態該UE以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可包括組態該UE以根據一或多個預定義規則判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包括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一組無線電資源及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組無線電資源可包括一CSI-RS資源。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組無線電資源可包括一SSB。
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包括以下之一或多者:一或多個濾波參數;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一評估週期;宣告無線電鏈路失效之前的重傳次數;一假設通道組態;一假設信號組態;及一經量測鏈路品質與一假設通道區塊錯誤率之一映射函數。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可包括一或多個濾波參數且該一或多個濾波參數可包括N310、N311及N313、N314計數器之一或多者。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可包括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且該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可包括T310、T311、T313及T314計時器之一或多者。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所判定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至少一者可包括一預設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預設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與一預設頻寬部分相關聯。
在某些實施例中,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包括複數組無線電資源,且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組態該UE以選擇該複數組無線電資源之一或多者以用於基於一預定義規則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在某些實施例中,複數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且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將一指令發送至該UE以使用該複數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一者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在某些實施例中,與一源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及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使用相同無線電資源,且組態該UE以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可包括組態該UE以使用先前執行之量測及先前執行之量測樣本之一或多者產生非同步及同步事件。
在某些實施例中,與一源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及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使用不同無線電資源。在某些實施例中,組態該UE以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可包括組態該UE以將一關係函數應用於一或多個先前執行之量測及先前執行之量測樣本以產生非同步及同步事件而不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或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在某些實施例中,組態該UE以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可包括組態該UE以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在某些實施例中,組態該UE以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可包括:組態該UE以重設與非同步事件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相關聯之一組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及組態該UE以容許與同步量測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相關聯之一組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繼續。在某些實施例中,組態該UE以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可包括組態該UE以重設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而不重設任何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
亦揭示一種網路節點。該網路節點包括一接收器、一傳輸器及耦合至該接收器及該傳輸器之處理電路。該處理電路經組態以判定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各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與至少一頻寬部分相關聯。該處理電路經組態以組態一UE以根據與一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亦揭示一種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包括經組態以執行上文描述之一網路節點中之方法之指令。
亦揭示一種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式產品包括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包括一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包括當在一處理器上執行時經組態以執行上文描述之一網路節點中之方法之電腦可執行指令。.
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可提供一或多個技術優點。例如,某些實施例可有利地在UE改變頻寬部分時實現無線電鏈路監測/無線電鏈路失效組態之一有效改變。此可有利地容許避免頻繁量測間隙而不具有過度額外發信。熟習此項技術者可容易地明白其他優點。某些實施例可不具有陳述優點、可具有一些或全部陳述優點。
一般言之,本文中使用之全部術語應根據其在相關技術領域中之普通含義來解釋,除非明確給出及/或從使用其之內容脈絡暗示一不同含義。對「一/該元件、裝置、組件、構件、步驟等」之全部參考應開放性地解釋為指代該元件、裝置、組件、構件、步驟等之至少一例項,除非另外明確規定。本文中揭示之任何方法之步驟並非必須按所揭示的確切順序執行,除非一步驟明確描述為在另一步驟之後或之前及/或暗示一步驟必須在另一步驟之後或之前。本文中揭示之實施例之任一者之任何特徵可在適當情況下應用於任何其他實施例。同樣地,實施例之任一者之任何優點可應用於任何其他實施例且反之亦然。從以下描述將明白所揭示實施例之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
如上文描述,在NR中,可藉由組態PBCH/SS區塊或CSI-RS資源而執行RLM,且針對一給定小區,將僅存在一個PBCH/SS區塊(其可能不屬於作用中BWP)。因此,在BWP之內容脈絡中可發生RLM組態之某些問題。例如,當改變BWP時,UE可需要使用量測間隙來執行RRM量測,甚至針對其中RRM量測經組態以基於PBCH/SS區塊且伺服小區之PBCH/SS區塊不在UE所切換至之作用中BWP內之情況中之伺服小區亦如此。
針對伺服小區上之RRM量測,量測間隙可在LTE中用作Cat-M1 UE。然而,與RRM量測相比,應更頻繁地執行用於計算SINR (以接著映射至相對於一映射BLER之一Qout/Qin臨限值,使得可產生IS/OOS事件)之RLM量測(在LTE中約為平常之4倍)。換言之,雖然通常每40 ms執行RRM量測,但每無線電訊框(即,每10 ms)執行RLM量測。此將意謂使用非常頻繁之量測間隙(例如,在其中針對RLM監測之RS類型及/或頻率資源係在作用中BWP外部之組態中),此係不可行的。在下文更詳細描述之圖5A及圖5B中繪示PBCH/SS區塊之放置可對量測間隙之需求具有之影響。
圖5A及圖5B繪示具有一單一SSB頻率位置及多個BWP之一寬頻分量載波。在圖5A中,繪示三個BWP 505A、505B及505C。另外,存在一單一SSB 510A。如從圖5A可見,SSB 510A屬於BWP 505A、505B及505C之各者。因此,當(例如,經由L1發信)在BWP 505A、505B及505C之間切換時,無需在切換BWP時重新組態RRM量測。因此,在圖5A中繪示之案例中無需間隙。
同時,圖5B繪示三個BWP 505D、505E及505F。圖5B亦描繪一單一SSB 510B。與圖5A中繪示之案例相比,在圖5B中,僅BWP之一者(BWP 505E)包含SSB 510B。因此,當(例如,經由L1發信)在BWP之間切換時,若作用中BWP經重新組態為BWP 505D或BWP 505F,則一UE可需要間隙(即,需要在BWP切換之後重新組態或至少UE應開始使用先前組態之間隙(啟動一先前組態之間隙))。針對RLM,此將發生得過於頻繁且將不太有效(尤其在SSB 510B用於RLM時)。
除需要使用量測間隙來執行如上文描述之RRM量測以外,在BWP之內容脈絡中可發生RLM組態之其他問題。作為一額外實例,改變BWP可導致UE監測之RLM資源之改變(尤其在PDCCH組態亦改變時)。作為另一實例,可需要改變UE監測之RS類型,此係因為目標作用中BWP可不包含UE在先前作用中BWP中監測之RS類型/資源。作為又另一實例,RLM資源之數目亦可存在一改變。
一可能替代方案可為依賴於RRC發信(例如,RRC連接重新組態)用於其中變為作用中之目標BWP不包含UE出於RLM目的在源BWP中監測之資源之案例。然而,此將意謂每當從一源BWP改變為一目標BWP時(是否經由L1發信或基於RAN1已同意之計時器完成)將需要RRC發信。此違背針對BWP切換之發信最佳化之目的。
另外,一經量測通道品質(例如,SINR)與假設控制通道BLER之間的關係(及因此映射)可取決於BWP而不同。此外,一舊BWP可含有SS區塊且因此基於SS區塊之RLM可經組態,而一新BWP可不含有SS區塊且因此基於CSI-RS之RLM (其中CSI-RS包含於新BWP內)可更有用。
本發明之某些態樣及本文中描述之實施例可提供此等或其他挑戰之解決方案。根據一項例示性實施例,揭示一種在一無線器件(WD) (例如,一UE)中之方法。該WD獲得一或多個RLM組態,各RLM組態與至少一BWP相關聯。在某些實施例中,WD可藉由在來自一網路節點(例如,一gNB)之一訊息中接收一或多個RLM組態而獲得一或多個RLM組態。在某些實施例中,WD可藉由根據一或多個預定義規則判定一或多個RLM組態而獲得一或多個RLM組態。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LM組態可包括用於在其相關聯BWP內執行RLM之一組無線電資源及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RLM之一或多個組態參數。WD判定WD將從一源BWP切換至一目標BWP。WD根據與目標BWP相關聯之一所獲得RLM組態對目標BWP執行RLM。
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揭示一種在一網路節點(例如,一gNB)中之方法。網路節點判定一或多個RLM組態,各RLM組態與至少一BWP相關聯。網路節點組態一WD以根據與一目標BWP相關聯之一RLM組態對目標BWP執行RLM。在某些實施例中,網路節點可將與目標BWP相關聯之RLM組態之一指示發送至WD (例如,在目標BWP之一BWP組態內之一IE中及/或在一伺服小區組態內之一IE中)。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指示可包括一RLM組態識別符。
現在將參考附圖更全面描述本文中預期之一些實施例。然而,其他實施例包含於本文中揭示之標的物之範疇內,所揭示標的物不應解釋為僅限於本文中陳述之實施例;實情係,此等實施例藉由實例而提供以將標的物之範疇傳達給熟習此項技術者。
圖6繪示根據某些實施例之一例示性無線通信網路。儘管本文中描述之標的物可在使用任何適合組件之任何適當類型之系統中實施,然係關於一無線網路描述(諸如圖6中繪示之例示性無線網路)本文中揭示之實施例。為簡明起見,圖6之無線網路僅描繪網路106、網路節點160及160b以及無線器件(WD) 110、110b及110c。在實踐中,一無線網路可進一步包含適合於支援無線器件之間或一無線器件與另一通信器件(諸如一內陸電話、一服務提供商或任何其他網路節點或終端器件)之間的通信之任何額外元件。在所繪示組件中,使用額外細節描繪網路節點160及WD 110。無線網路可將通信及其他類型之服務提供至一或多個無線器件以促進無線器件對藉由或經由無線網路提供之服務之存取及/或使用。
無線網路可包括任何類型之通信、電信、資料、蜂巢式及/或無線電網路或其他類似類型之系統及/或與其介接。在一些實施例中,無線網路可經組態以根據特定標準或其他類型之預定義規則或程序來操作。因此,無線網路之特定實施例可實施:通信標準,諸如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長期演進(LTE)及/或其他適合2G、3G、4G或5G標準;無線區域網路(WLAN)標準,諸如IEEE 802.11標準;及/或任何其他適當無線通信標準,諸如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iMax)、藍芽、Z波及/或ZigBee標準。
網路106可包括一或多個空載傳輸網路、核心網路、IP網路、公用交換電話網路(PSTN)、封包資料網路、光學網路、廣域網路(WAN)、區域網路(LAN)、無線區域網路(WLAN)、有線網路、無線網路、都會區域網路及其他網路以實現器件之間的通信。
網路節點160及WD 110包括下文更詳細描述之各種組件。此等組件共同工作以便提供網路節點及/或無線器件功能性,諸如提供一無線網路中之無線連接。在不同實施例中,無線網路可包括任何數目個有線或無線網路、網路節點、基地台、控制器、無線器件、中繼站及/或無論經由有線或無線連接促進或參與資料及/或信號之通信之任何其他組件或系統。
如本文中使用,網路節點係指能夠、經組態、配置及/或可操作以直接或間接與一無線器件及/或與無線網路中之其他網路節點或設備通信以實現及/或提供對無線器件之無線存取及/或執行無線網路中之其他功能(例如,管理)之設備。網路節點之實例包含(但不限於)存取點(AP) (例如,無線電存取點)、基地台(BS) (例如,無線電基地台、節點B、演進節點B (eNB)及NR NodeB (gNB))。基地台可基於其提供之覆蓋量(或以不同方式陳述,其之傳輸功率位準)進行分類且因此亦可稱為毫微微基地台、微微基地台、微型基地台或巨型基地台。一基地台可為控制一中繼器之一中繼節點或一中繼施體節點。一網路節點亦可包含一分佈式無線電基地台之一或多個(或全部)部分,諸如集中式數位單元及/或遠端無線電單元(RRU),有時稱為遠端無線電頭(RRH)。此等遠端無線電單元可與或可不與一天線整合為一天線整合無線電。一分佈式無線電基地台之部分亦可稱為一分佈式天線系統(DAS)中之節點。然而,網路節點之進一步實例包含多標準無線電(MSR)設備(諸如MSR BS)、網路控制器(諸如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或基地台控制器(BSC))、收發器基地台(BTS)、傳輸點、傳輸節點、多小區/多播協調實體(MCE)、核心網路節點(例如,MSC、MME)、O&M節點、OSS節點、SON節點、定位節點(例如,E-SMLC)及/或MDT。作為另一實例,一網路節點可為如下文更詳細描述之一虛擬網路節點。然而,更一般言之,網路節點可表示能夠、經組態、配置及/或可操作以實現及/或提供一無線器件對無線網路之存取或將某服務提供至已存取無線網路之一無線器件之任何適合器件(或器件群組)。
在圖6中,網路節點160包含處理電路170、器件可讀媒體180、介面190、輔助設備184、電源186、電源電路187及天線162。儘管圖6之例示性無線網路中繪示之網路節點160可表示包含所繪示硬體組件組合之一器件,然其他實施例可包括具有不同組件組合之網路節點。應理解,一網路節點包括執行本文中揭示之任務、特徵、功能及方法所需之硬體及/或軟體之任何適合組合。再者,雖然網路節點160之組件描繪為定位於一較大框內或嵌套於多個框內之單一框,但在實踐中,一網路節點可包括形成一單一所繪示組件之多個不同實體組件(例如,器件可讀媒體180可包括多個單獨硬碟機以及多個RAM模組)。
類似地,網路節點160可由多個實體分離組件(例如,一NodeB組件及一RNC組件或一BTS組件及一BSC組件等)組成,其可各具有其自身各自組件。在其中網路節點160包括多個單獨組件(例如,BTS及BSC組件)之某些案例中,可在若干網路節點中共用單獨組件之一或多者。例如,一單一RNC可控制多個NodeB。在此一案例中,各唯一NodeB及RNC對在一些例項中可被視為一單一單獨網路節點。在一些實施例中,網路節點160可經組態以支援多個無線電存取技術(RAT)。在此等實施例中,可複製一些組件(例如,用於不同RAT之單獨器件可讀媒體180)且可再使用一些組件(例如,可由RAT共用相同天線162)。網路節點160亦可包含用於整合至網路節點160中之不同無線技術(諸如例如GSM、WCDMA、LTE、NR、WiFi或藍芽無線技術)之多組各種所繪示組件。此等無線技術可整合至相同或不同晶片或晶片組及網路節點160內之其他組件中。
處理電路170經組態以執行本文中描述為由一網路節點提供之任何判定、計算或類似操作(例如,某些獲得操作)。由處理電路170執行之此等操作可包含藉由例如將所獲得資訊轉換為其他資訊、比較所獲得資訊或經轉換資訊與儲存於網路節點中之資訊及/或基於所獲得資訊或經轉換資訊執行一或多個操作而處理由處理電路170獲得之資訊且由該處理作出一判定。
處理電路170可包括以下一或多者之一組合:一微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中央處理單元、數位信號處理器、特定應用積體電路、場可程式化閘陣列或任何其他適合計算器件、資源或可操作以單獨或結合其他網路節點160組件(諸如器件可讀媒體180)提供網路節點160功能性之硬體、軟體及/或經編碼邏輯之組合。例如,處理電路170可執行儲存於器件可讀媒體180中或處理電路170內之記憶體中之指令。此功能性可包含提供本文中論述之各種無線特徵、功能或優點之任一者。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電路170可包含一系統單晶片(SOC)。
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電路170可包含射頻(RF)收發器電路172及基頻處理電路174之一或多者。在一些實施例中,射頻(RF)收發器電路172及基頻處理電路174可在分開晶片(或晶片組)、板或單元(諸如無線電單元及數位單元)上。在替代實施例中,RF收發器電路172及基頻處理電路174之部分或全部可在相同晶片或晶片組、板或單元上。
在某些實施例中,可藉由處理電路170執行儲存於器件可讀媒體180或處理電路170內之記憶體上之指令而執行本文中描述為由一網路節點、基地台、eNB或其他此網路器件提供之一些或全部功能性。在替代實施例中,可由處理電路170在不執行儲存於一單獨或離散器件可讀媒體上之指令的情況下(諸如以一硬接線方式)提供一些或全部功能性。在該等實施例之任一者中,無論是否執行儲存於一器件可讀儲存媒體上之指令,處理電路170可經組態以執行所描述功能性。由此功能性提供之優點不限於單獨處理電路170或網路節點160之其他組件,而由網路節點160整體及/或由終端使用者及無線網路普遍享有。
器件可讀媒體180可包括任何形式之揮發性或非揮發性電腦可讀記憶體,包含(但不限於)永久儲存器、固態記憶體、遠端安裝記憶體、磁性媒體、光學媒體、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大容量儲存媒體(例如,一硬碟)、可抽換式儲存媒體(例如,一快閃隨身碟、一光碟(CD)或一數位影音光碟(DVD))及/或儲存可由處理電路170使用之資訊、資料及/或指令之任何其他揮發性或非揮發性、非暫時性器件可讀及/或電腦可執行記憶體器件。器件可讀媒體180可儲存任何適合指令、資料或資訊,包含一電腦程式、軟體、一應用程式(包含邏輯、規則、程式碼、表等之一或多者)及/或能夠由處理電路170執行且由網路節點160利用之其他指令。器件可讀媒體180可用於儲存由處理電路170進行之任何計算及/或經由介面190接收之任何資料。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電路170及器件可讀媒體180可被視為一體的。
介面190用於網路節點160、網路106及/或WD 110之間的發信及/或資料之有線或無線通信。如繪示,介面190包括(若干)埠/(若干)終端194以例如透過一有線連接將資料發送至網路106及從網路106接收資料。介面190亦包含無線電前端電路192,其可耦合至天線162或在某些實施例中係天線462之一部分。無線電前端電路192包括濾波器198及放大器196。無線電前端電路192可連接至天線162及處理電路170。無線電前端電路可經組態以調節在天線162與處理電路170之間傳送之信號。無線電前端電路192可接收待經由一無線連接發送出至其他網路節點或WD之數位資料。無線電前端電路192可使用濾波器198及/或放大器196之一組合將數位資料轉換為具有適當通道及頻寬參數之一無線電信號。接著可經由天線162傳輸無線電信號。類似地,當接收資料時,天線162可收集無線電信號,接著藉由無線電前端電路192將該等無線電信號轉換為數位資料。數位資料可傳遞至處理電路170。在其他實施例中,介面可包括不同組件及/或不同組件組合。
在某些替代實施例中,網路節點160可不包含單獨無線電前端電路192,代替地,處理電路170可包括無線電前端電路且可在不具有單獨無線電前端電路192的情況下連接至天線162。類似地,在一些實施例中,全部或一些RF收發器電路172可被視為介面190之一部分。在另外其他實施例中,介面190可包含一或多個埠或終端194、無線電前端電路192及RF收發器電路172作為一無線電單元(未展示)之部分,且介面190可與基頻處理電路174 (其係一數位單元(未展示)之部分)通信。
天線162可包含經組態以發送及/或接收無線信號之一或多個天線或天線陣列。天線162可耦合至無線電前端電路190且可為能夠無線地傳輸及接收資料及/或信號之任何類型之天線。在一些實施例中,天線162可包括可操作以傳輸/接收介於例如2 GHz與66 GHz之間的無線電信號之一或多個全向、扇區或面板天線。一全向天線可用於在任何方向上傳輸/接收無線電信號,一扇區天線可用於從一特定區域內之器件傳輸/接收無線電信號,且一面板天線可為用於在一相對直線中傳輸/接收無線電信號之一視線天線。在一些例項中,一個以上天線之使用可稱為MIMO。在某些實施例中,天線162可與網路節點160分開且可透過一介面或埠連接至網路節點160。
天線162、介面190及/或處理電路170可經組態以執行本文中描述為由一網路節點執行之任何接收操作及/或某些獲得操作。可從一無線器件、另一網路節點及/或任何其他網路設備接收任何資訊、資料及/或信號。類似地,天線162、介面190及/或處理電路170可經組態以執行本文中描述為由一網路節點執行之任何傳輸操作。可將任何資訊、資料及/或信號傳輸至一無線器件、另一網路節點及/或任何其他網路設備。
電源電路187可包括或耦合至電源管理電路且經組態以為網路節點160之組件供應電力以執行本文中描述之功能性。電源電路187可從電源186接收電力。電源186及/或電源電路187可經組態以將電力以適合於各自組件之一形式(例如,處於各自組件所需之一電壓及電流位準)提供至網路節點160之各種組件。電源186可包含於電源電路187及/或網路節點160中或在其外部。例如,網路節點160可經由一輸入電路或介面(諸如一電纜)連接至一外部電源(例如,一電插座),藉此外部電源將電力供應至電源電路187。作為一進一步實例,電源186可包括呈連接至電源電路187或整合於其中之一電池或電池包之形式之一電源。若外部電源故障,則電池可提供備用電力。亦可使用其他類型之電源,諸如光伏打器件。
網路節點160之替代實施例可包含除圖6中展示以外的額外組件,其可負責提供網路節點之功能性之某些態樣,包含本文中描述之功能性之任一者及/或支援本文中描述之標的物所需之任何功能性。例如,網路節點160可包含使用者介面設備以容許將資訊輸入至網路節點160且容許從網路節點160輸出資訊。此可容許一使用者執行診斷、維護、修復及網路節點160之其他管理功能。
如本文中使用,無線器件(WD)係指能夠、經組態、配置及/或可操作以與網路節點及/或其他無線器件無線地通信之一器件。除非另外提及,否則術語WD可在本文中與使用者設備(UE)互換地使用。無線地通信可涉及使用電磁波、無線電波、紅外波及/或適合於透過空氣傳達資訊之其他類型之信號傳輸及/或接收無線信號。在一些實施例中,一WD可經組態以在不具有直接人類互動的情況下傳輸及/或接收資訊。例如,一WD可經設計以在由一內部或外部事件觸發時或回應於來自網路之請求而按一預定排程將資訊傳輸至一網路。一WD之實例包含(但不限於)一智慧型電話、一行動電話、一手機、一語音加載於IP (VoIP)電話、一無線本地迴路電話、一桌上型電腦、一個人數位助理(PDA)、一無線相機、一遊戲機或器件、一音樂儲存器件、一重播器具、一穿戴式終端器件、一無線端點、一行動台、一平板電腦、一膝上型電腦、一膝上型嵌入設備(LEE)、一膝上型安裝設備(LME)、一智慧型器件、一無線用戶終端設備(CPE)、一載具安裝無線終端器件等。一WD可支援器件至器件(D2D)通信(例如藉由針對側鏈路通信實施一3GPP標準)、載具至載具(V2V)、載具至基礎設施(V2I)、載具至全部事物(V2X)且在此情況中可稱為一D2D通信器件。作為又另一特定實例,在一物聯網(IoT)案例中,一WD可表示執行監測及/或量測且將此等監測及/或量測之結果傳輸至另一WD及/或一網路節點之一機器或其他器件。在此情況中,WD可為一機器至機器(M2M)器件,其可在一3GPP內容脈絡中稱為一MTC器件。作為一個特定實例,WD可為實施3GPP窄頻物聯網(NB-IoT)標準之一UE。此等機器或器件之特定實例係感測器、計量器件(諸如功率計)、工業機械或家用或個人器具(例如,冰箱、電視等)、個人穿戴式器件(例如,手錶、健身追蹤器等)。在其他案例中,一WD可表示能夠監測及/或報告其操作狀態或與其操作相關聯之其他功能之一載具或其他設備。如上文描述之一WD可表示一無線連接之端點,在此情況中,器件可稱為一無線終端。此外,如上文描述之一WD可為行動的,在此情況中,其亦可稱為一行動器件或一行動終端。
如繪示,無線器件110包含天線111、介面114、處理電路120、器件可讀媒體130、使用者介面設備132、輔助設備134、電源136及電源電路137。WD 110可包含用於由WD 110支援之不同無線技術(諸如例如GSM、WCDMA、LTE、NR、WiFi、WiMAX或藍芽無線技術,僅提及幾個)之一或多個所繪示組件之多個組。此等無線技術可整合至與WD 110內之其他組件相同或不同之晶片或晶片組中。
天線111可包含經組態以發送及/或接收無線信號之一或多個天線或天線陣列且連接至介面114。在某些替代實施例中,天線111可與WD 110分開且可透過一介面或埠連接至WD 110。天線111、介面114及/或處理電路120可經組態以執行本文中描述為由一WD執行之任何接收或傳輸操作。可從一網路節點及/或另一WD接收任何資訊、資料及/或信號。在一些實施例中,無線電前端電路及/或天線111可被視為一介面。
如繪示,介面114包括無線電前端電路112及天線111。無線電前端電路112包括一或多個濾波器118及放大器116。無線電前端電路114連接至天線111及處理電路120,且經組態以調節在天線111與處理電路120之間傳送之信號。無線電前端電路112可耦合至天線111或可為天線111之一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WD 110可不包含單獨無線電前端電路112;實情係,處理電路120可包括無線電前端電路且可連接至天線111。類似地,在一些實施例中,一些或全部RF收發器電路122可被視為介面114之一部分。無線電前端電路112可接收待經由一無線連接發送出至其他網路節點或WD之數位資料。無線電前端電路112可使用濾波器118及/或放大器116之一組合將數位資料轉換為具有適當通道及頻寬參數之一無線電信號。接著可經由天線111傳輸無線電信號。類似地,當接收資料時,天線111可收集無線電信號,接著藉由無線電前端電路112將該等無線電信號轉換為數位資料。數位資料可傳遞至處理電路120。在其他實施例中,介面可包括不同組件及/或不同組件組合。
處理電路120可包括以下一或多者之一組合:一微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中央處理單元、數位信號處理器、特定應用積體電路、場可程式化閘陣列或任何其他適合計算器件、資源或可操作以單獨或結合其他WD 110組件(諸如器件可讀媒體130)提供WD 110功能性之硬體、軟體及/或經編碼邏輯之組合。此功能性可包含提供本文中論述之各種無線特徵或優點之任一者。例如,處理電路120可執行儲存於器件可讀媒體130中或處理電路120內之記憶體中之指令以提供本文中揭示之功能性。
如繪示,處理電路120包含RF收發器電路122、基頻處理電路124及應用程式處理電路126之一或多者。在其他實施例中,處理電路可包括不同組件及/或不同組件組合。在某些實施例中,WD 110之處理電路120可包括一SOC。在一些實施例中,RF收發器電路122、基頻處理電路124及應用程式處理電路126可在分開晶片或晶片組上。在替代實施例中,部分或全部基頻處理電路124及應用程式處理電路126可組合為一個晶片或晶片組,且RF收發器電路122可在一分開晶片或晶片組上。在另外替代實施例中,部分或全部RF收發器電路122及基頻處理電路124可在相同晶片或晶片組上,且應用程式處理電路126可在一分開晶片或晶片組上。在又其他替代實施例中,部分或全部RF收發器電路122、基頻處理電路124及應用程式處理電路126可組合於相同晶片或晶片組中。在一些實施例中,RF收發器電路122可為介面114之一部分。RF收發器電路122可調節處理電路120之RF信號。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中描述為由一WD執行之一些或全部功能性可由執行儲存於器件可讀媒體130上之指令之處理電路120提供,在某些實施例中,器件可讀媒體130可為一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在替代實施例中,可由處理電路120在不執行儲存於一單獨或離散器件可讀儲存媒體上之指令的情況下(諸如以一硬接線方式)提供一些或全部功能性。在該等特定實施例之任一者中,無論是否執行儲存於一器件可讀儲存媒體上之指令,處理電路120可經組態以執行所描述功能性。由此功能性提供之優點不限於單獨處理電路120或WD 110之其他組件,而由WD 110整體及/或由終端使用者及無線網路普遍享有。
處理電路120可經組態以執行本文中描述為由一WD執行之任何判定、計算或類似操作(例如,某些獲得操作)。如由處理電路120執行之此等操作可包含藉由例如將所獲得資訊轉換為其他資訊、比較所獲得資訊或經轉換資訊與由WD 110儲存之資訊及/或基於所獲得資訊或經轉換資訊執行一或多個操作而處理由處理電路120獲得之資訊且由該處理作出一判定。
器件可讀媒體130可操作以儲存一電腦程式、軟體、一應用程式(包含邏輯、規則、程式碼、表等之一或多者)及/或能夠由處理電路120執行之其他指令。器件可讀媒體130可包含電腦記憶體(例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或唯讀記憶體(ROM))、大容量儲存媒體(例如,一硬碟)、可抽換式儲存媒體(例如,一光碟(CD)或一數位影音光碟(DVD))及/或儲存可由處理電路120使用之資訊、資料及/或指令之任何其他揮發性或非揮發性、非暫時性器件可讀及/或電腦可執行記憶體器件。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電路120及器件可讀媒體130可被視為一體的。
使用者介面設備132可提供容許一人類使用者與WD 110互動之組件。此互動可具有許多形式,諸如視覺、聽覺、觸覺等。使用者介面設備132可操作以向使用者產生輸出且容許使用者將輸入提供至WD 110。互動類型可取決於安裝於WD 110中之使用者介面設備132之類型而變化。例如,若WD 110係一智慧型電話,則互動可為經由一觸控螢幕;若WD 110係一智慧型電錶,則互動可為透過提供使用量之一螢幕(例如,所使用之加侖數)或提供一聲響警報之一揚聲器(例如,若偵測到煙霧)。使用者介面設備132可包含輸入介面、器件及電路及輸出介面、器件及電路。使用者介面設備132經組態以容許將資訊輸入至WD 110且連接至處理電路120以容許處理電路120處理輸入資訊。使用者介面設備132可包含例如一麥克風、一近接性或其他感測器、按鍵/按鈕、一觸控顯示器、一或多個相機、一USB埠或其他輸入電路。使用者介面設備132亦經組態以容許從WD 110輸出資訊且容許處理電路120從WD 110輸出資訊。使用者介面設備132可包含例如一揚聲器、一顯示器、振動電路、一USB埠、一耳機介面或其他輸出電路。在使用使用者介面設備132之一或多個輸入及輸出介面、器件及電路的情況下,WD 110可與終端使用者及/或無線網路通信且容許其受益於本文中描述之功能性。
輔助設備134可操作以提供通常可不由WD執行之更特定功能性。此可包括用於進行各種目的之量測之專用感測器、用於額外類型之通信(諸如有線通信)之介面等。輔助設備134之組件之包含及類型可取決於實施例及/或案例而變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源136可呈一電池或電池包之形式。亦可使用其他類型之電源,諸如一外部電源(例如,一電插座)、光伏打器件或電池。WD 110可進一步包括用於將來自電源136之電力遞送至WD 110之各種零件之電源電路137,WD 110需要來自電源136之電力以實行本文中描述或指示之任何功能性。在某些實施例中,電源電路137可包括電源管理電路。另外或替代地,電源電路137可操作以從一外部電源接收電力;在此情況中,WD 110可經由輸入電路或一介面(諸如一電力電纜)連接至外部電源(諸如一電插座)。在某些實施例中,電源電路137亦可操作以將來自一外部電源之電力遞送至電源136。此可用於例如為電源136充電。電源電路137可對來自電源136之電力執行任何格式化、轉換或其他修改以使電力適合於電力所供應之WD 110之各自組件。
如上文描述,在NR中,WD 110可需要從一第一BWP (即,一源BWP)切換至一第二BWP (即,一目標BWP)。WD 110切換BWP之需求可導致關於RLM及RLF之問題,諸如上文描述之問題。如下文詳細描述,本文中描述之各種實施例係關於一WD (例如,WD 110)及網路(例如,網路節點160)在BWP切換之後的RLM組態及RLF之內容脈絡中執行之行動,其可解決與BWP切換相關之此等及/或其他問題。
在某些實施例中,WD 110 (例如,一UE)獲得一或多個RLM組態。各RLM組態可與至少一BWP相關聯。例如,一或多個RLM組態可包含與一目標BWP相關聯之一RLM組態。在某些實施例中,網路節點160 (例如,一gNB)可判定一或多個RLM組態。
WD 110可以任何適合方式獲得一或多個RLM組態。作為一個實例,WD 110可藉由網路節點160組態有一或多個RLM組態。例如,WD 110可藉由在來自網路節點160之一訊息中接收一或多個RLM組態而獲得一或多個RLM組態。在一些情況中,來自網路節點160之訊息可作為組態WD 110之網路節點160之部分發送以根據與一BWP (例如,一目標BWP)相關聯之一RLM組態對該BWP執行RLM。在某些實施例中,訊息可包含與該BWP相關聯之RLM組態之一指示。在一些情況中,指示可包含於BWP之一BWP組態內之一IE中。在一些情況中,指示可包含於一伺服小區組態內之一IE中。在一些情況中,指示可包括一RLM組態識別符。
作為另一實例,WD 110可藉由(例如,根據一或多個預定義規則)判定一或多個RLM組態而獲得一或多個RLM組態。例如,WD 110可判定一或多個RLM組態參數。在一些情況中,判定可係基於一作用中BWP或一組作用中BWP。在某些實施例中,網路節點160可組態WD 110以根據一或多個預定義規則判定與一BWP相關聯之RLM組態。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獲得RLM組態之一者可為一作用中RLM組態。在某些實施例中,WD 110可判定RLM組態之一者係一作用中RLM組態。WD 110可以任何適合方式判定RLM組態之一者係一作用中RLM組態。作為一個實例,WD 110可藉由網路節點160組態有一作用中RLM組態。換言之,所獲得一或多個RLM組態之一者可藉由網路節點160組態為一作用中RLM組態。作為另一實例,WD 110可(例如,基於一預定義規則)判定作用中RLM組態。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獲得一或多個RLM組態之一者可為一預設RLM重新組態。預設RLM組態可由網路(例如,由網路節點160)組態、由標準指定及/或由WD 110 (例如,基於一預定義規則)判定。在一些情況中,預設RLM組態可與一預設BWP相關聯。在一些情況中,預設RLM組態可不與一預設BWP相關聯。
各RLM組態可包含與RLM相關之資訊。一般言之,各RLM組態包含用於在其相關聯BWP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一組無線電資源以及用於在其相關聯BWP內執行RLM之一或多個組態參數。無線電資源之實例包含CSI-RS資源、SSB (亦稱為SS/PBCH區塊或SS區塊)或適合於RLM之其他無線電資源。可包含於RLM組態中之用於執行RLM之組態參數之實例係濾波參數(例如,N310、N311、N313、N314計數器或另一適合計數器)、(若干) RLF計時器(例如,T310、T311、T313、T314 RLF計時器或另一適合計時器)、一評估週期、宣告RLF之前的重傳次數、一假設通道/信號組態、經量測鏈路品質與假設通道BLER之間的一映射函數或其他適合組態參數。下文更詳細描述可包含於一RLM組態中之資訊。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LM組態可包含以下類型之資訊之一者或一組合。
各RLM組態可包含應針對RLM監測之(若干) RS類型(即,PBCH/SS區塊、CSI-RS或CSI-RS資源與SSB資源之一組合)。
各RLM組態可包含用於針對RLM監測之經組態RS類型之特定資源。作為一個實例,針對其中使用CSI-RS資源之情況,各RLM組態可包含時間/頻率及正合序列中之特定RLM CSI-RS資源。作為另一實例,針對其中使用SS/PBCH區塊資源之情況,各RLM組態可包含特定SS/PBCH區塊索引。在某些實施例中,SS/PBCH區塊索引可藉由WD 110導出。在某些實施例中,可明確指示特定SS/PBCH區塊索引。作為另一實例,針對其中使用SSB與CSI-RS資源之一組合之情況,各RLM組態可包含SSB與CSI-RS資源之組合(例如,時間/頻率及正合序列中之特定RLM CSI-RS資源以及特定SS/PBCH區塊索引)。
各RLM組態可包含鏈路及/或通道品質相關臨限值(例如,SINR臨限值及/或用於IS及OOS事件產生之一對BLER臨限值)。此等參數可在BWP改變時改變。
各RLM組態可包含一或多個RLM/RLF相關計時器或計數器(例如,T310計時器及N310計數器)。可另外(或作為一替代例)包含其他計時器及計數器,諸如本文中描述之其他類型之計時器及計數器。
各RLM組態可包含判定SINR與BLER之間的映射或一映射函數、映射規則或映射表之一或多個參數。應注意,可藉由網路(例如,藉由網路節點160)明確組態或控制由WD 110使用之映射。
各RLM組態可包含在映射至一通道品質(例如,一假設控制通道BLER)之前應用於SINR之一補償因數。在某些實施例中,補償因數可取決於例如BWP、RLM資源之類型、BLER、RLM之量測頻寬、數字參數集(諸如副載波間隔、符號長度或循環首碼(CP)長度)、頻率及其他適合準則之一或多者。
各RLM組態可包含RLM之一鏈路評估週期及/或待用於鏈路評估之樣本數目。
各RLM組態可包含假設通道(例如,一假設PDCCH)之一或多個組態參數,諸如頻寬、彙總等級(aggregation level)、DCI大小、符號數目、控制通道能量對SSS資源元素(RE)能量之一比或其他適合組態參數之一或多者。
在某些實施例中,WD 110可獲得一RLF/SCG失效組態。在一些情況中,RLF/SCG失效組態可包含於RLM組態中。在一些情況中,RLF/SCG失效組態可與RLM組態分離。在此一案例中,WD 110可以類似於上文關於獲得一或多個RLM組態之WD 110描述之一方式獲得RLF/SCG失效組態。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LF/SCG失效組態可包含以下之一或多者:計時器(例如,計時器T310、T311、T313、T314之一或多者);及計數器(例如,計數器N310、N311、N313、N314之一或多者)。
在某些實施例中,WD 110判定WD 110將從一源BWP切換至一目標BWP。例如,WD 110可接收一指令以(例如,經由DCI)從一源BWP切換至一目標BWP。WD 110根據與目標BWP相關聯之一所獲得RLM組態對目標頻寬部分執行RLM。在某些實施例中,在啟動一新BWP之後,WD 110可基於各種規則及/或準則啟動一先前組態之RLM組態。
在一項例示性實施例中,目標BWP及源BWP之一或多者可為一DL BWP (例如,用於一成對頻譜或FDD)。在另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目標BWP及源BWP之一或多者可為一DL/UL BWP (例如,用於非成對頻譜或TDD),其中DL BWP及UL BWP具有相同頻率中心且同時啟動,即使其可具有相同或不同頻寬。在又另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目標BWP及源BWP之一或多者可為一UL BWP,其潛在地亦可影響RLM/RLF之組態方式。
為繪示上文,現在將描述一特定例示性實施例。WD 110可獲得與K2個BWP組態相關聯之K1個RLM組態(例如,RLM組態k1*與BWP組態k2*相關聯)。如上文描述,WD 110可基於從網路節點160接收之一訊息獲得K1個RLM組態及/或(例如,基於一預定義規則)判定K1個RLM組態。WD 110可判定(例如,基於一預定義規則或標準導出或從一組預定義值選擇)K1個RLM組態中之至少一RLM組態之至少一RLM組態參數。在觸發啟動一給定BWP (例如,k2*)之後,WD 110啟動相關聯RLM組態k1*。
RLM及BWP組態可以各種方式相關聯。作為一第一實例,各RLM組態可提供為各BWP組態內之一IE。作為一第二實例,各RLM組態可提供為伺服小區組態內之一IE且與一RLM組態識別符相關聯,其中僅RLM組態識別符係各BWP組態IE之部分。此有利地容許在RRC發信中有效地傳達RLM組態。作為一第三實例,各RLM組態可提供為伺服小區組態內之一IE,且各RLM組態IE內可存在一BWP ID清單。每BWP之RLM組態可為上述情況之任一者中之BWP組態中之選用欄位。換言之,若WD 110切換至一BWP而不具有RLM組態,則假定可存在一基於小區之預設RLM組態。
源(即,舊) BWP及目標(即,新作用中) BWP之組態在RS類型方面可相同或不同。如下文更詳細描述,可存在不同組合。作為一第一實例,與源BWP組態相關聯之RLM組態可定義RS類型=SS區塊且與目標BWP組態相關聯之RLM組態亦可定義RS類型=SS區塊。在一些情況中,用於RLM量測之新(即,目標) SSB可在與舊(即,源) SSB相同之頻率位置中。在一些情況中,用於RLM量測之新SSB可在與舊SSB不同之一頻率位置中。在一些情況中,用於RLM量測之新SSB可具有與舊SSB相同之時域圖案。在一些情況中,用於RLM量測之新SSB可具有與舊SSB不同之一時域圖案。在一些情況中,用於RLM量測之新SSB可具有與舊SSB相同之實體小區識別符(PCID)。在一些情況中,用於RLM量測之新SSB可具有與舊SSB不同之一PCID。在一些情況中,用於RLM量測之新SSB可定義與舊SSB相同之RLM資源(即,SSB索引)。在一些情況中,用於RLM量測之新SSB可定義與舊SSB不同之RLM資源(即,SSB索引)。此等可為額外資源或更少資源。
作為一第二實例,與源BWP組態相關聯之RLM組態可定義RS類型=CSI-RS且與目標BWP組態相關聯之RLM組態可定義RS類型=CSI-RS。在一些情況中,用於RLM量測之新CSI-RS資源可在與舊CSI-RS資源相同之頻率位置中。在一些情況中,用於RLM量測之新CSI-RS資源可在與舊CSI-RS資源不同之頻率位置中。在一些情況中,舊及新CSI-RS組態可定義相同CSI-RS量測頻寬。在一些情況中,舊及新CSI-RS組態可定義不同CSI-RS量測頻寬。在一些情況中,用於RLM量測之(若干)新CSI-RS資源可具有與用於RLM之(若干)舊CSI-RS資源相同之時域圖案。在一些情況中,用於RLM量測之(若干)新CSI-RS資源可具有與用於RLM之(若干)舊CSI-RS資源不同之一時域圖案。在一些情況中,用於RLM量測之(若干)新CSI-RS資源可具有與(若干)舊CSI-RS資源相同之序列。在一些情況中,用於RLM量測之(若干)新CSI-RS資源可具有與(若干)舊CSI-RS資源不同之一序列。在一些情況中,用於RLM量測之新CSI-RS資源可定義與舊CSI-RS相同之RLM資源(即,CSI-RS時間/頻率/序列)。在一些情況中,用於RLM量測之新CSI-RS資源可定義與舊CSI-RS不同之RLM資源(即,CSI-RS時間/頻率/序列)。
在其中RLM RS係CSI-RS之情況中,WD 110可藉由網路(例如,網路節點160)組態有基於一或多組CSI-RS資源(其可能分配於整個小區頻寬之不同部分中(即,包括多個BWP))之一或多個RLM組態。因此,在切換至一新作用中BWP之後,WD 110停止使用用於RLM之源BWP內之(若干)先前使用之CSI-RS資源(即,WD 110停止對(若干)先前使用之CSI-RS資源執行(若干)量測且停止將此等映射至BLER臨限值以產生IS/OOS事件)且開始使用用於RLM之新BWP內之(若干)經組態CSI-RS資源(即,WD 110執行SINR量測以映射至經組態BLER值)。
在某些實施例中,多個經組態CSI-RS資源可位於新BWP內。在此一案例中,網路節點160可組態WD 110以選擇一或多組無線電資源以用於(例如,基於一預定義規則)對目標BWP執行RLM。WD 110可選擇一或多組無線電資源以用於(例如,基於預定義規則)對目標BWP執行RLM。WD 110可以任何適合方式判定哪些CSI-RS資源用於RLM監測。在某些實施例中,此判定可係基於一預定義規則(例如,控管哪一WD 110應用於RLM監測之一規則)。作為一個實例,規則可為WD 110選擇具有最高頻率分量之CSI-RS資源以用於RLM監測。作為另一實例,規則可為WD 110跨越在BWP內組態之全部CSI-RS執行RLM量測。替代地,在某些實施例中,WD 110可經組態以任意選擇多個經組態CSI-RS資源之一者進行RLM監測。
類似地,SSB之多個組態及對應WD 110行為在RLM RS類型設定為SSB時係可行的。換言之,網路節點160可組態WD 110以選擇一或多組無線電資源(在此例項中,SSB資源)以用於對目標頻寬部分執行RLM,且WD 110可選擇複數組無線電資源之一或多者以用於(例如,基於一預定義規則,諸如上文針對其中組態多組CSI-RS資源之案例描述之規則)對目標BWP部分執行RLM。
在某些實施例中,網路節點160可提供與相同BWP相關聯之多個RLM RS組態(例如,經組態BWP之各者之一或多個RS組態)。例如,網路節點160可為WD 110提供使用SSB之一個RLM組態及使用CSI-RS之一個RLM組態,該兩者皆與相同BWP相關聯。作為另一實例,網路節點160可為WD 110提供相同RS類型之多個RS組態(例如,皆使用一CSI-RS組態或皆使用一SSB之兩個RLM組態)。在任一例示性案例中,網路節點160可(例如,在為BWP切換排序之DCI中)指示與目標BWP相關聯之哪些RS組態應用於RLM。在某些實施例中,網路節點160亦可啟動一對應RS (例如,除非其已針對另一WD使用相同BWP啟動)。
在某些實施例中,可以一類似方式處置不同BLER臨限值組態之使用。換言之,可存在與相同BWP相關聯之多個BLER臨限值組態,且網路節點160可為WD 110提供多個BLER臨限值組態之哪一者應與用於RLM之BWP一起使用之一指示。
替代地,在某些實施例中,網路節點160可提供不與BWP相關聯之一RLM RS組態清單。在此一案例中,網路節點160可在為一BWP切換排序之DCI中指示所列出RS組態之哪一者應用於新BWP中之RLM。亦可以相同方式處置不同BLER臨限值組態。
除上文描述之實例以外,一RLM/RLF組態亦可以各種其他方式(包含下文描述之例示性規則)與一BWP相關聯。此等規則可由網路(例如,網絡節點160)用於組態RLM/RLF及BWP (或BWP與RLM/RLF組態之間的關聯)或由WD 110用於在改變該組作用中BWP之後選擇適當RLM/RLF組態。下文更詳細描述可用於在某些實施例中使一RLM/RLF組態與一BWP相關聯之規則實例。
作為一第一例示性規則,在某些實施例中,在一第一BWP(BWP1)係作用中時,RLM係基於一第一頻寬(BW1) (例如,基於SSB之RLM之SSB或基於CSI-RS之RLM之CSI-RS),而在第二BWP(BWP2)係作用中時,RLM係基於一第二頻寬(BW2) (例如,基於SSB之RLM之SSB或基於CSI-RS之RLM之CSI-RS)。在此一案例中,第一頻寬小於或等於第二頻寬(即,BW1<=BW2)且BWP1之頻寬不大於BWP2之頻寬。
作為一第二例示性規則,在某些實施例中,在SS區塊包括於一BWP內時使用一第一類型之RLM RS (例如,包括於SS區塊中之信號),否則使用一第二類型之RLM RS (例如,CSI-RS)。
作為一第三例示性規則,在某些實施例中,在RLM係基於一第一RLM RS類型(例如,基於SS區塊)時使用一第一類型之臨限值、計時器及/或計時器,而在RLM係基於一第二RLM RS類型(例如,CSI-RS)時使用一第二類型之臨限值、計時器及/或計數器。
作為一第四例示性規則,在某些實施例中,在一第一BWP係作用中時應用一第一補償因數,而在一第二BWP係作用中時應用一第二補償因數。在此一案例中,第一及第二補償因數之至少一者將RLM量測(例如,SINR)改變為一不同值(例如,非零補償因數(若其添加至SINR)或不等於1 (若其按比例調整SINR))。
作為一第五例示性規則,在某些實施例中,在一第一BWP係作用中時使用假設通道(例如,假設控制通道)之一第一組組態參數(例如,頻寬、彙總等級、DCI大小、符號數目、控制通道能量對SSS RE能量之比等),而在一第二BWP係作用中時使用假設通道之一第二組組態參數。
作為一第六例示性規則,在某些實施例中,一第一RLM RS之一較長RLM評估週期(例如,具有時間及/或頻率上之一更稀疏RE結構)及一第二RLM RS之一較短RLM評估週期(例如,具有時間及/或頻率上之一更密集RE結構)用於相同BLER。此外,在某些實施例中,評估週期可在歸因於BWP改變而改變RLM RS之後重新開始,而RLM/RLF相關計時器及計數器可繼續。
作為一第七例示性規則,在某些實施例中,若假設通道及/或BWP之頻寬減小,則評估週期延長,而若假設通道及/或BWP之頻寬增加,則評估週期縮短。在某些實施例中,評估週期可為在過渡時間期間(即,當評估週期在BWP改變之後未重新開始時)對應於新及舊BWP之評估週期之間最長。
如上文描述,執行RLM需要使用量測產生OOS及IS事件。在某些實施例中,WD 110可在需要改變BWP時執行與量測相關之特定行動。此等行動可係關於例如是否(及如何)可在一新啟動BWP中使用在一先前BWP中執行之量測、可如何使用在先前BWP中產生之OOS及IS事件以及WD 110及網路節點160如何管理此等事件之計數器(例如,N310、N311、N313、N314計數器)及計時器(例如,T310、T311、T313及T314計時器)。下文詳細描述關於WD 110如何在改變BWP時處置其量測之各種例示性實施例。
例如,在一些情況中,用於RLM之假設通道組態可針對新BWP而不同。在此一案例中,WD 110可更新用於RLM之假設通道組態。類似地,其他變量(諸如RLM量測頻寬、用於RLM之BLER或BLER對、補償因數及一RLM量測(例如,SINR)與BLER之間的映射)可針對新BWP而不同。若RLM量測頻寬針對新BWP而不同,則WD 110可改變其RLM量測頻寬。若用於RLM之BLER或BLER對針對新BWP而不同,則WD 110可更新用於RLM之BLER或BLER對。若新BWP之補償因數不同,則WD 110可應用一不同補償因數。若一RLM量測與BLER之間的映射針對新BWP而不同,則WD 110可使用一RLM量測與BLER之間的一新映射。
作為另一實例,在一些情況中,新作用中BWP之評估週期可不同。在此一案例中,WD 110可改變RLM評估週期。例如,可如上文關於用於使一RLM/RLF組態與一BWP相關聯之第六及第七例示性規則描述般改變評估週期。
在一些情況中,可在新作用中BWP (即,目標BWP)中使用相同RS類型及資源。在此一案例中,WD 110可繼續使用先前執行之量測或量測樣本以產生OOS及IS事件(即,WD 110保持計數)。在某些實施例中,WD 110維持計數器變量(例如,N310、N311、N313、N314)。因此,計數器變量基於所產生OOS及/或IS事件而保持增加/減小。換言之,從一較高層角度而言,如何產生IS/OOS事件仍為透明的。在某些實施例中,在新作用中BWP中使用相同RS類型及資源時,網路節點160可組態WD 110以使用先前執行之量測及先前執行之量測樣本之一或多者產生OOS及IS事件。
然而,在一些情況中,當啟動一新BWP時,可無法再使用RLM量測。若在啟動一新BWP時無法再使用RLM量測,則WD 110可重新開始一或多個計時器或計數器。否則(即,若可再使用RLM量測),WD 110可繼續使用計時器或計數器之至少一者(例如,如上文描述)。
當在新作用中BWP中使用不同資源時,WD 110可以各種方式處置用於產生IS/OOS事件之計數器及計時器。下文更詳細描述詳述WD 110在新作用中BWP中使用不同資源時之表現方式之不同例示性實施例。
在一項例示性實施例中,若不同RLM RS用於不同BWP,則WD 110將一關係函數應用於量測以容許RLM評估繼續且容許繼續計時器及計數器。在一個實例中,關係函數可為基於一第一RLM RS (相較於基於一第二RLM RS)而應用於SINR之一偏移。在某些實施例中,網路節點160可組態WD 110以將一關係函數應用於一或多個先前執行之量測及先前執行之量測樣本以產生OOS及IS事件而不在新作用中BWP中使用不同RLM RS時重設一RLF計時器或一RLF計數器。
在另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當RLM RS在BWP改變之後係不同的時,WD 110重設計時器或計數器之至少一者。在某些實施例中,網路節點160可組態WD 110以在新作用中BWP中使用不同資源時重設一RLF計時器及一RLF計數器之至少一者。
在另一例示性實施例中,WD 110重設一組計時器及計數器(例如,用於RLM OOS)且容許另一組計時器及計數器繼續(例如,用於RLM IS)。在某些實施例中,網路節點160可組態WD 110以重設一組RLF計時器及RLF計數器(例如,用於OOS事件)且組態WD 110以在新作用中BWP中使用不同RLM RS時容許一組RLF計時器及RLF計數器(例如,用於IS事件)繼續。
在另一例示性實施例中,WD 110容許計時器繼續而不容許計數器繼續。在某些實施例中,網路節點160可組態WD 110以在新作用中BWP中使用不同RLM RS時重設一或多個RLF計時器而不重設任何RLF計數器。
在另一例示性實施例中,WD 110將一偏移(例如,用以在觸發一行動之前延長時間或增加所容許RLM實體層報告之數目)應用於至少一計數器或計時器。在某些實施例中,網路節點160可組態WD 110以在新作用中BWP中使用不同RLM RS時將一偏移應用於至少一計數器或計時器。
如上文描述,WD 110可獲得一RLF/SCG失效組態,且各RLF/SCG失效組態可包含以下之一者或此等參數之一組合:計時器(例如,計時器T310、T311、T313、T314之一或多者);及計數器(例如,計數器N310、N311、N313、N314之一或多者)。下文更詳細描述關於RLF/SCG失效參數之組態之各種實施例。
在一些情況中,當觸發一BWP切換時,觸發RLF或SCG失效之計時器之至少一者可正在運行。下文更詳細描述在觸發RLF或SCG失效之計時器之任一者在觸發BWP切換時正在運行之情況下可藉由WD 110執行之各種例示性行動。出於以下實例之目的,應假定當觸發BWP切換時,觸發RLF或SCG失效之計時器之一者正在運行。
作為一第一實例,在一些情況中,RLM RS類型可為舊(即,源) BWP及新(即,目標) BWP兩者中之SSB,且新作用中BWP內之新BWP可不具有與其相關聯之新SSB。換言之,WD 110可經組態以繼續使用相同SSB進行RRM量測及RLM。在此一案例中,在某些實施例中,WD 110執行以下行動:WD 110不重設(若干)計時器;WD 110不摒棄先前執行之量測;WD 110不摒棄先前產生之IS/OOS事件;且WD 110繼續使(若干)計數器累加。
作為一第二實例,在一些情況中,舊BWP中之RLM RS類型可已為SSB或CSI-RS且新BWP中之RLM RS類型可為SSB。另外,新作用中BWP內之新BWP可具有與其相關聯之一新SSB以用於RRM量測及/或RLM。在此一案例中,在某些實施例中,WD 110執行以下行動:WD 110重設(若干)計時器;WD 110摒棄(若干)先前執行之量測;WD 110摒棄(若干)先前產生之IS/OOS事件;且WD 110重設(若干)計數器。
作為一第三實例,在一些情況中,舊BWP及新BWP兩者中之RLM RS類型可為CSI-RS,且新作用中BWP內之新BWP可不具有與其相關聯之新CSI-RS組態。換言之,WD 110可經組態以繼續使用相同CSI-RS組態進行RRM量測及RLM。在此一案例中,在某些實施例中,WD 110執行以下行動:WD 110不重設(若干)計時器;WD 110不摒棄(若干)先前執行之量測;WD 110不摒棄(若干)先前產生之IS/OOS事件;且WD 110使(若干)計數器保持累加。
作為一第四實例,在一些情況中,舊BWP中之RLM RS類型可已為SSB或CSI-RS且新BWP中之RLM RS類型可為CSI-RS。另外,新作用中BWP內之新BWP可具有與其相關聯之一新CSI-RS組態。在此一案例中,在某些實施例中,WD 110執行以下行動:WD 110不重設(若干)計時器;WD 110不摒棄(若干)先前執行之量測;WD 110不摒棄(若干)先前產生之IS/OOS事件;WD 110使計數器保持累加。
作為一第五實例,在一些情況中,舊BWP中之RLM RS類型可已為SSB或CSI-RS且新BWP中之RLM RS類型可為CSI-RS。另外,新作用中BWP內之新BWP可具有與其相關聯之一新CSI-RS組態。在此一案例中,在某些實施例中,WD 110執行以下行動:WD 110重設(若干)計時器;WD 110摒棄(若干)先前執行之量測;WD 110摒棄(若干)先前產生之IS/OOS事件;且WD 110重設(若干)計數器。
應注意,關於上文描述之與藉由WD 110執行之行動有關之各種例示性實施例,當觸發RLF或SCG失效之計時器之至少一者在觸發BWP切換時正在運行時,描述為藉由WD 110執行之行動可依任何順序執行且本發明不限於依上文描述之順序執行行動。
再者,可藉由WD 110執行之上文描述之行動在某些案例中不旨在為限制性或詳盡性。在一些情況中,WD 110之其他行動可適當地與BWP切換結合以用於不同RLM RS類型情況。因此,在某些實施例中,可在一些切換情況中使用相反行為(或上文描述之例示性實施例之變化)。因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當WD 110從一個BWP切換至另一BWP時,其中新BWP具有一新RS類型或相同RS類型之一新組態,WD 110可使(若干)計時器及(若干)計數器保持運行且保持(若干)先前執行之量測及(若干)先前產生之IS/OOS事件。在某些實施例中,此可在更細粒度之實施例分解。例如,若新BWP中之RS類型係相同的,則WD 110可保持(若干)計時器、(若干)計數器、(若干)量測及(若干)事件,否則WD 110不保持(若干)計時器、(若干)計數器、(若干)量測及(若干)事件。
在某些實施例中,WD 110所採取之關於重設(若干)計時器及/或(若干)計數器或基於對RLM資源組態之一更新而維持其之行動可由網路進行組態。不改變RLM狀態變量背後之邏輯係WD 110仍保持在相同小區上。因此,若WD 110難以同步且具有舊BWP中之足夠好通道品質,則改變BWP不太可能改變此情況。另一方面,由於一BWP改變導致(或至少可導致)一PDCCH組態更新(例如,CORESET組態更新),其亦可能改變PDCCH之波束成形性質,所以網路可希望重設與RLM及RLF相關之狀態變量。
在某些實施例中,網路(例如,網路節點160)可以各種方式組態WD 110所採取之關於重設或維持(若干)計時器及/或(若干)計數器之行動(諸如上文描述之WD 110之各種行動)。在某些實施例中,可在組態BWP時提供藉由WD 110執行之行動之組態。例如,以可應用於全部BWP切換之一單一一般行動規則組態之形式。在某些實施例中,一般行動規則組態可指定應執行相同行動而無關於切換中涉及之BWP。在某些實施例中,一般行動規則組態可指定應取決於BWP切換之類型(例如,依據上文之不同案例,即,RS類型是否改變、RS資源組態是否改變)而執行不同行動。替代地,在某些實施例中,網路可組態與各經組態BWP相關聯之單獨行動。例如,可在WD 110切換至一特定BWP時執行與該特定BWP相關聯之行動。作為另一實例,可在UE從一特定BWP切換至另一BWP時執行與該特定BWP相關聯之行動。作為又另一實例,網路節點160 (例如,一gNB)可將一行動組態清單提供至WD 110。行動組態清單可不包含BWP關聯。網路節點160可(例如,在為一BWP切換排序之DCI中)指示WD 110應結合所關注BWP切換應用所列出行動組態之哪一者。
在某些實施例中,WD 110可估計無線電鏈路品質以出於RLM之目的(例如,用於OOS及IS評估)在至少一部分重疊時間週期(例如,評估週期)內(例如,基於CSI-RS或SSB信號)監測至少兩個不同BWP中之DL鏈路品質。在一些情況中,此可在本文中稱為RLM之不同BWP中之DL鏈路品質之「並行監測」或「部分並行監測」。
在一些情況中,每一樣本處之一最佳波束之品質可與產生OOS/IS事件有關。基於CSI-RS之RLM之OOS及IS評估週期之實例分別為100 ms及200 ms (例如,當OOS/IS評估係基於在CSI-RS上量測之DL鏈路品質時)。基於SSB之RLM之OOS及IS評估週期之實例分別為3*TSSB 及6*TSSB (例如,當OOS/IS評估係基於在SSB信號上量測之DL鏈路品質時且其中TSSB 係在WD 110處針對RLM組態之SS叢發週期性)。
如下文更詳細描述,根據一項例示性實施例,WD 110可執行兩個或兩個以上BWP中之DL鏈路品質之並行監測而無關於啟動此等BWP之速率。在另一例示性實施例中,WD 110可取決於啟動兩個或兩個以上BWP之速率而執行此等BWP中之DL鏈路品質之並行監測。例如,若UE經組態以在某一時間週期內每T1個時間單位(例如,T1=10 ms)至少啟動各BWP一次,則WD 110可執行任何兩個BWP中之DL鏈路品質之並行監測。例如,此規則將需要WD 110僅在兩個或兩個以上BWP連續保持在作用中達一較短持續時間(例如,短於DL無線電鏈路品質之評估週期)之情況下並行監測此等BWP中之DL鏈路品質。
在某些實施例中,WD 110可經組態以選擇性地及/或基於一或多個準則並行執行兩個或兩個以上BWP中之DL鏈路品質之並行評估(即,在至少一部分重疊時間週期期間)。準則可為任何適合準則。準則之實例包含(但不限於):UE在一或多個經組態BWP中保持在作用中之一持續時間;WD 110在不同作用中BWP之間切換之速率。更特定言之,WD 110可進一步經組態以基於BWP之一或多者針對UE保持在作用中之持續時間在至少部分重疊時間週期內並行執行兩個或兩個以上BWP中之DL鏈路品質之並行評估。
為繪示,考量以下例示性實施例。出於此實例之目的,假定WD 110經組態(例如,經由RRC)有兩個BWP:一第一BWP (BWP1)及一第二BWP (BWP2)。進一步假定在一個時間例項中,WD 110可經組態(例如,經由DCI)有僅一個作用中BWP (即,WD 110之經啟動或作用中BWP在當前實例中係BWP1或BWP2)。若WD 110在短於某一時間臨限值(Ta)之一持續時間內組態有作用中BWP1或作用中BWP2,則每當WD 110在各自BWP中變為在作用中時,WD 110可執行BWP1及BWP2兩者中之DL信號之DL無線電鏈路監測。但是,若WD 110在等於或大於時間臨限值Ta之一持續時間內組態有作用中BWP1或作用中BWP2,則WD 110僅執行在Ta之後保持在作用中之BWP中之DL信號之DL RLM。Ta之實例包含10 ms、100 ms等。
在前者情況中(當BWP1或BWP2處於作用中達小於時間臨限值Ta時),在某些實施例中,WD 110可進一步基於跨BW1及BW2量測之DL無線電鏈路品質之一組合評估OOS或IS偵測。作為另一實例,在某些實施例中,WD 110可基於跨BW1及BW2量測之無線電鏈路品質獨立地評估OOS及IS偵測。在某些實施例中,WD 110是否應將一組合度量用於OOS及IS偵測或將DL無線電鏈路品質獨立地應用於OOS及IS偵測可經預定義為標準中之一規則。在某些實施例中,WD 110是否應將一組合度量用於OOS及IS偵測或將DL無線電鏈路品質獨立地應用於OOS及IS偵測可在UE處藉由網路節點160進行組態(例如,經由RRC、MAC及/或PDCCH上DCI或某一其他適合方式)。獲得DL無線電鏈路品質之組合之度量之實例包含(但不限於)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或某一其他適合度量。此機制將增強RLM效能且導致WD 110處之電力節省,此係因為WD 110無需始終執行對多個BPW中之OOS及IS偵測之並行評估(代替地,其可選擇性地如此做)。
在某些實施例中,WD 110可經組態有N個BWP。經組態N個BWP之一者可經組態為一預設BWP。在此一案例中,在某些實施例中,WD 110可始終估計無線電鏈路品質以(例如,基於CSI-RS或SSB信號)監測預設BWP中之DL鏈路品質。另外,在某些實施例中,在當前作用中BWP並非預設BWP時,WD 110可監測當前作用中BWP之無線電鏈路品質。在一些情況中,可使用一計時器(例如,若WD 110無法在某時間T內接收作用中BWP中之DCI,則WD 110可返回至預設BWP)。若WD 110正在監測來自兩個不同BWP之無線電鏈路品質,則OOS及IS指示可與指示哪一BWP導致該指示之一指示(例如,一標籤)相關聯。
在某些實施例中,WD 110可經組態以將BWP組態資訊(例如,與RLM組態及RLF相關)儲存於RLF報告中,該報告可在重建之後(例如,在發生RLF之後)傳輸至網路。在某些實施例中,可在一給定BWP中發生RLF時儲存資訊。WD 110可在一RLF報告中包含發生RLF時之BWP組態。在某些實施例中,WD 110亦可包含其他資訊,諸如RLF是否與一BWP切換一起發生及(若是)是否藉由一DCI發信或一計時器導致切換。在某些實施例中,假使RLF與從一舊BWP至一新BWP之一切換一起發生,RLF報告亦可包含關於舊BWP之資訊。在某些實施例中,一些或全部此資訊可(另外或替代地)包含於一RRC連接重建請求中。
在某些實施例中,網路節點160可以上文描述之各種方式之一或多者組態WD 110。除如上文描述般組態WD 110以外,在某些實施例中,網路節點160亦可在(若干)特定資源中傳輸不同參考信號。例如,網路節點160可在每經組態BWP之(若干)特定資源中傳輸不同參考信號。作為另一實例,網路節點160可在啟動一給定BWP之後啟動某些參考信號。例如,在某些實施例中,可藉由啟動至少一WD之BWP而觸發RLM RS之傳輸(例如,事實上網路節點開始在該WD之該新啟動BWP中傳輸PDCCH)。
以下章節繪示可如何將上文描述之實施例之一或多者實施為一標準之一例示性方法。下文描述反映一個可行方法,且本發明不限於下文描述之實例。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之情況下,可對下文描述之例示性方法作出修改、添加或省略。
當存在針對一UE組態之多個BWP時,如何進行RLM具有兩個選項。一第一選項係始終監測當前作用中BWP。一第二選項係監測RLM專用BWP。如在RAN1中議定,SSB及CSI-RS兩者可經組態為RLM RS。由於並非每一BWP可經組態有SSB而每一BWP可經組態有CSI-RS,故如何進行RLM可針對每RS而不同。如在RAN2中議定,一載波中僅存在一個小區定義SSB。小區定義SSB被視為伺服小區之時間參考,且用於基於SSB之RRM伺服小區量測。若SSB經組態為RLM RS,則其可有益於遵循關於伺服小區RRM量測之類似原理。即,小區定義SSB係用於RLM。此意謂在當前作用中BWP內不存在小區定義SSB時,一UE出於RLM目的必須切換至具有小區定義SSB之BWP。RRM量測亦為此情況。即,當UE需要進行伺服小區RRM量測且SSB不在作用中BWP內時,UE需要切換至具有小區定義SSB之BWP以進行RRM量測。根據RAN1,在不處於UE作用中BWP內之一RS上量測意謂需要一間隙。因此,針對基於SSB之RLM,RLM係在具有小區定義SSB之BWP中。當作用中BWP不具有小區定義SSB時,在量測間隙中承載RLM。
針對基於CSI-RS之RLM,各作用中BWP必須經組態有CSI-RS。因此,RLM始終在作用中BWP中係非常自然的。換言之,針對基於CSI-RS之RLM,RLM可始終在作用中BWP中。
由於需要支援基於SSB之RLM及基於CSI-RS之RLM兩者,所以建議應支援作用中BWP中之RLM及指定BWP中之RLM兩者且選擇哪一者取決於哪一RS組態為RLM RS。由於基於SSB之RLM並非BWP相依,所以RLM相關參數之組態可處於小區層級。當基於CSI-RS之RLM係BWP相依時,UE需要知道在作用中BWP中監測之CSI-RS資源,因此除一些共同參數(例如,由不同BWP共用之計時器及常數)以外,亦應存在某一BWP特定RLM組態(例如,待監測之CSI-RS資源在何處)。因此,建議基於CSI-RS之RLM包含小區群組及BWP特定組態兩者。
關於波束失效/恢復及RLF觸發,應考量波束失效相關事件是否可明確地成為其之部分,考量以下RAN1協議:若相同RS係用於波束失效恢復及RLM程序,則NR應致力於提供基於波束失效恢復程序之(若干)非週期性指示以協助無線電鏈路失效(RLF)程序。作為一第一實例,基於波束失效恢復程序之(若干)非週期性指示可重設/停止T310。作為一第二實例,基於波束失效恢復程序之(若干)非週期性指示。若使用不同RS,則使用基於波束失效恢復程序之(若干)非週期性指示來協助RLF程序有待進一步研究。
即,可存在來自L1之非週期性指示,其指示波束失效恢復程序之成功或失敗。需要解決如何在RLM/RLF程序中使用此非週期性指示。波束失效及恢復程序可總結如下:UE監測(若干)經組態DL波束/(若干)波束對且UE可基於其偵測波束失效;在偵測失效之後,UE可選擇(若干)新DL波束/對(其可來自相同小區或來自一不同小區(若經組態));在選擇(若干)新波束之後,UE可藉由通知網路(UL訊息)而觸發一波束恢復嘗試;UE監測一網路回應以最終宣告一成功恢復。
因此,若相同RS係用於波束失效恢復及RLM程序,則提供基於波束失效恢復程序之(若干)非週期性指示以協助無線電鏈路失效(RLF)程序可為有用的。需要決定此非週期性指示符是否可影響RLM/RLF,且若是,則需要決定此非週期性指示符如何影響RLM/RLF。若假定一成功波束恢復(可能藉由接收選定波束上之網路訊息而指示)將導致產生IS事件,且一旦UE在一成功恢復之後開始量測用於RLM之RS,則IS事件之數目將可能增加且在某時,RLF計時器應歸因於此而停止。然而,若T310在波束恢復成功時即將期滿,則儘管偵測鏈路之恢復僅係時間問題,UE可宣告RLF。出於該原因,可認為一成功恢復之偵測應立即停止RLF計時器。然而,儘管一成功波束恢復指示非常可能恢復鏈路,然週期性IS事件可能係一更安全機制,其中較高層可確保鏈路不僅已經恢復而且亦隨時間穩定。因此,應考量組態UE以不僅在發生一成功波束恢復之後停止RLF計時器而且基於歸因於波束恢復外加數個可組態週期性IS事件而產生之非週期性IS指示(其可為小於等效於LTE中之N311之計數器之值)之可能性。在某極端情況下,可不存在足夠週期性IS事件以停止RLF計時器,即使波束失效恢復係成功的。因此,建議成功波束恢復可與週期性IS一起用於停止RLF計時器。
關於波束失效恢復之失敗,假定此從較低層角度而言僅意謂將不繼續進一步波束失效恢復程序。因此,UE是否可在發送波束失效恢復失敗之指示之後恢復其鏈路係不清楚的。假定此取決於波束失效恢復程序嘗試之次數或此波束失效恢復程序之持續時間。若嘗試次數係小的或此波束失效恢復程序之持續時間係短的,則UE非常可能仍可恢復其鏈路,即使其不繼續波束失效恢復程序。例如,UE被一障礙阻擋,且隨後移除了此障礙。因此,在接收波束恢復在某情況中失敗之指示時立即宣告RLF可為不合理的。另一方面,在某一其他情況中不考量此指示符亦可為不合理的。UE是否可在接收波束失效恢復失敗之指示之後恢復其鏈路係案例相依的。建議波束恢復失敗可與週期性OOS一起使用以起動T310 (若其尚未起動)或宣告RLF。
此外,亦可針對RLM/RLF程序考量波束恢復之成功或失敗之指示、恢復波束失效之嘗試。一可能案例係UE偵測到一波束失效且例如藉由在發送一相關聯UL恢復請求之前選擇一新波束而開始準備波束恢復。在該程序期間,RLF計時器可正在運行,使得雖然UE仍嘗試恢復,但可潛在地宣告一RLF,儘管一成功程序之高可能性(例如,若UE已選擇足夠強大且穩定之一新波束)。若如針對成功情況建議,UE甚至在恢復嘗試時亦停止RLF計時器且嘗試不成功,則在RLF計時器再次起動之前將花費一較長時間(即,基於OOS時間)且UE將在更長時間內不必要地無法達到。因此,為避免過早停止RLF計時器,一可能性可為在恢復嘗試期間將其暫停。若波束失效恢復係成功的,則可應用提議1,若不成功,則可應用提議2。建議波束恢復嘗試可用於暫停RLF。
在LTE中,RLF模型化具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LTE中觸發RLF計時器之前發生且第二階段在此之後開始。在RLF計時器期滿之後,一第二階段之存在係懸而未決之問題。在LTE中,在觸發重建之前,觸發一第二計時器且容許基於UE之移動性/小區重選。
建議在RLF計時器期滿時,「第二階段」計時器起動且容許UE執行基於UE之移動性(即,小區重選)。
在LTE中,當RLF計時器期滿時,觸發RRC連接重建程序,其中UE首先執行小區重選。若新選定小區仍為一LTE小區,則UE起始對該小區之隨機存取程序,且接著朝向網路發送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Request訊息。若新選定小區係一RAT間小區,則UE應執行保持RRC_CONNECTED之後的行動。
在NR中,應進一步論述之與第二階段相關之一額外態樣涉及其中UE重選先前已經組態以執行波束恢復之一小區之情況。換言之,網路可組態UE以在波束失效之後從PCell選擇一波束或從另一小區選擇一波束。在宣告RLF之後,重選此等經組態小區之一者,沒有理由不對此等小區之一者執行波束恢復以代替通常RRC連接重新組態。
NR中考量之一額外態樣係UE在RLF之後重選一LTE小區之可能性。若新選定小區係連接至下一代核心之一LTE小區,則吾人認為UE不必保持RRC_CONNECTED狀態且不必從頭開始選擇小區。即使此新選定小區係一RAT間小區,UE亦應繼續RRC重建程序而非保持RRC_CONNECTED。此可為合理的,因為UE可在LTE小區中從舊NR小區建立其內容脈絡,因為兩個小區使用相同核心網路。若新選定小區係連接至舊EPC或其他RAT間小區之一LTE小區,則UE應執行保持RRC_CONNECTED之後的行動。建議當UE在NR中遭遇RLF且重新選擇連接至5GC之一NR小區或一LTE小區時,應用RRC連接重建程序。否則,UE執行保持RRC_CONNECTED之後的行動。
圖7係根據某些實施例之一UE中之一方法700之一流程圖。方法700開始於步驟701,其中UE獲得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各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與至少一頻寬部分相關聯。
在某些實施例中,獲得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包括在來自一網路節點之一訊息中接收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在某些實施例中,獲得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包括根據一或多個預定義規則判定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包括:一組無線電資源,其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及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其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組無線電資源可包括一CSI-RS資源。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組無線電資源可包括一SSB。
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可包括以下之一或多者:一或多個濾波參數;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一評估週期;宣告無線電鏈路失效之前的重傳次數;一假設通道組態;一假設信號組態;及一經量測鏈路品質與一假設通道區塊錯誤率之一映射函數。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可包括一或多個濾波參數且該一或多個濾波參數可包括N310、N311及N313、N314計數器之一或多者。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可包括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且該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可包括T310、T311、T313及T314計時器之一或多者。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獲得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至少一者可包括一預設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在某些實施例中,預設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與一預設頻寬部分相關聯。
在步驟702,UE判定UE將從一源頻寬部分切換至一目標頻寬部分。
在步驟703,UE根據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所獲得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可包括執行一第一頻寬部分及一第二頻寬部分之一下行鏈路通道品質之監測。在某些實施例中,執行監測可包括:在一第一時間週期期間根據與第一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估計第一頻寬部分之一無線電鏈路品質;及在一第二時間週期期間根據與第二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估計第二頻寬部分之一無線電鏈路品質,其中第二時間週期至少部分與第一時間週期重疊。在某些實施例中,第一頻寬部分可包括源頻寬部分且第二頻寬部分可包括目標頻寬部分。在某些實施例中,可基於第一頻寬部分及第二頻寬部分之一或多者之一啟動速率而觸發監測。
在某些實施例中,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包括複數組無線電資源,且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選擇複數組無線電資源之一或多者以用於基於一預定義規則對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在某些實施例中,複數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且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經由下行鏈路控制資訊接收一指令以使用複數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一者對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在某些實施例中,與源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及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使用相同無線電資源,且根據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所獲得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可包括使用先前執行之量測及先前執行之量測樣本之一或多者產生非同步及同步事件。
在某些實施例中,與源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及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使用不同無線電資源。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所獲得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可包括將一關係函數應用於先前執行之量測及先前執行之量測樣本之一或多者以產生非同步及同步事件而不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或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所獲得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可包括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在某些實施例中,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可包括重設與非同步事件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相關聯之一組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且容許與同步事件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相關聯之一組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繼續。在某些實施例中,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可包括重設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而不重設任何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
圖8係根據某些實施例之一虛擬化裝置之一示意性方塊圖。更特定言之,圖8繪示一無線網路(例如,圖6中展示之無線網路)中之一裝置800之一示意性方塊圖。裝置可在一無線器件(例如,圖6中展示之無線器件110)中實施。裝置800可操作以實行參考圖7描述之例示性方法及可能本文中揭示之任何其他程序或方法。亦應理解,圖7之方法未必僅藉由裝置800實行。該方法之至少一些操作可由一或多個其他實體執行。
虛擬裝置800可包括處理電路(其可包含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或微控制器)以及其他數位硬體(其可包含數位信號處理器(DSP))、專用數位邏輯及類似物。處理電路可經組態以執行儲存於記憶體中之程式碼,記憶體可包含一或若干類型之記憶體,諸如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快取記憶體、快閃記憶體器件、光學儲存器件等。在若干實施例中,儲存於記憶體中之程式碼包含用於執行一或多個電信及/或資料通信協定之程式指令以及用於實行本文中描述之技術之一或多者之指令。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處理電路可用於導致接收單元802、判定單元804、通信單元806及裝置800之任何其他適合單元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執行對應功能。
在某些實施例中,裝置800可為一UE。如在圖8中繪示,裝置800包含接收單元802、判定單元804及通信單元806。接收單元802可經組態以執行裝置800之接收功能。例如,接收單元802可經組態以獲得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各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與至少一頻寬部分相關聯。在某些實施例中,接收單元802可經組態以在來自一網路節點之一訊息中接收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
作為另一實例,在某些實施例中,複數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且接收單元802可經組態以經由下行鏈路控制資訊接收一指令以使用複數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一者對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接收單元802可(例如,從一無線器件或另一網路節點)接收任何適合資訊。接收單元802可包含一接收器及/或一收發器,諸如上文關於圖6描述之RF收發器電路122。接收單元802可包含經組態以接收訊息及/或信號(例如,無線或有線)之電路。在特定實施例中,接收單元802可將所接收訊息及/或信號傳送至判定單元804及/或裝置800之任何其他適合單元。在某些實施例中,接收單元802之功能可在一或多個相異單元中執行。
判定單元804可執行裝置800之處理功能。例如,判定單元804可經組態以獲得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各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與至少一頻寬部分相關聯。在某些實施例中,判定單元804可經組態以根據一或多個預定義規則判定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作為另一實例,判定單元804可經組態以判定UE將從一源頻寬部分切換至一目標頻寬部分。
作為又另一實例,判定單元804可經組態以根據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所獲得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在某些實施例中,判定單元804可經組態以執行一第一頻寬部分及一第二頻寬部分之一下行鏈路通道品質之監測。在某些實施例中,判定單元804可經組態以:在一第一時間週期期間根據與第一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估計第一頻寬部分之一無線電鏈路品質;及在一第二時間週期期間根據與第二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估計第二頻寬部分之一無線電鏈路品質,其中第二時間週期至少部分與第一時間週期重疊。
作為又另一實例,在某些實施例中,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包括複數組無線電資源,且判定單元804可經組態以選擇複數組無線電資源之一或多者以用於基於一預定義規則對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作為另一實例,在某些實施例中,與源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及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使用相同無線電資源,且判定單元804可經組態以使用先前執行之量測及先前執行之量測樣本之一或多者產生非同步及同步事件。
作為另一實例,在某些實施例中,與源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及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使用不同無線電資源,且為根據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所獲得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判定單元804可經組態以將一關係函數應用於先前執行之量測及先前執行之量測樣本之一或多者以產生非同步及同步事件而不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或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在某些實施例中,判定單元804可經組態以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在某些實施例中,判定單元804可經組態以重設與非同步事件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相關聯之一組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且容許與同步事件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相關聯之一組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繼續。在某些實施例中,判定單元804可經組態以重設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而不重設任何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
判定單元804可包含一或多個處理器或包含於一或多個處理器中,諸如上文關於圖6描述之處理電路120。判定單元804可包含經組態以執行上文描述之判定單元804及/或處理電路120之功能之任一者之類比及/或數位電路。在某些實施例中,判定單元804之功能可在一或多個相異單元中執行。
通信單元806可經組態以執行裝置800之傳輸功能。通信單元806可傳輸訊息(例如,至一無線器件及/或另一網路節點)。通信單元806可包含一傳輸器及/或一收發器,諸如上文關於圖6描述之RF收發器電路122。通信單元806可包含經組態以(例如,透過無線或有線構件)傳輸訊息及/或信號之電路。在特定實施例中,通信單元806可從判定單元804或裝置800之任何其他單元接收訊息及/或信號以用於傳輸。在某些實施例中,通信單元804之功能可在一或多個相異單元中執行。
術語單元可具有電子學、電器件及/或電子器件之領域中之習知含義且可包含例如用於實行各自任務、程序、計算、輸出及/或顯示功能等(諸如本文中描述之功能)之電及/或電子電路、器件、模組、處理器、記憶體、邏輯固態及/或離散器件、電腦程式或指令。
圖9係根據某些實施例之一網路節點中之一方法900之一流程圖。方法900開始於步驟901,其中網路節點判定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各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與至少一頻寬部分相關聯。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包括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一組無線電資源及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組無線電資源可包括一CSI-RS資源。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組無線電資源可包括一SSB。
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包括以下之一或多者:一或多個濾波參數;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一評估週期;宣告無線電鏈路失效之前的重傳次數;一假設通道組態;一假設信號組態;及一經量測鏈路品質與一假設通道區塊錯誤率之一映射函數。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可包括一或多個濾波參數且一或多個濾波參數可包括N310、N311及N313、N314計數器之一或多者。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可包括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且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可包括T310、T311、T313及T314計時器之一或多者。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判定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至少一者可包括一預設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在某些實施例中,預設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與一預設頻寬部分相關聯。
在步驟902,網路節點組態一UE以根據與一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在某些實施例中,組態UE以根據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可包括將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一指示發送至UE。在某些實施例中,將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指示發送至UE可包括在目標頻寬部分之一頻寬部分組態內之一資訊元素中發送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一指示。在某些實施例中,將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指示發送至UE可包括在一伺服小區組態內之一資訊元素中發送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一指示。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指示可包括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識別符。
在某些實施例中,組態UE以根據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可包括組態UE以根據一或多個預定義規則判定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
在某些實施例中,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包括複數組無線電資源,且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組態UE以選擇複數組無線電資源之一或多者以用於基於一預定義規則對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在某些實施例中,複數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且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將一指令發送至UE以使用複數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一者對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在某些實施例中,與一源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及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使用相同無線電資源,且組態UE以根據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可包括組態UE以使用先前執行之量測及先前執行之量測樣本之一或多者產生非同步及同步事件。
在某些實施例中,與一源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及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使用不同無線電資源。在某些實施例中,組態UE以根據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可包括組態UE以將一關係函數應用於一或多個先前執行之量測及先前執行之量測樣本以產生非同步及同步事件而不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或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在某些實施例中,組態UE以根據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可包括組態UE以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在某些實施例中,組態UE以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可包括組態UE以重設與非同步事件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相關聯之一組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且組態UE以容許與同步量測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相關聯之一組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繼續。在某些實施例中,組態UE以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可包括組態UE以重設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而不重設任何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
圖10係根據某些實施例之一虛擬化裝置之一示意性方塊圖。更特定言之,圖10繪示一無線網路(例如,圖6中展示之無線網路)中之一裝置1000之一示意性方塊圖。裝置可在一網路節點(例如,圖6中展示之網路節點160)中實施。裝置1000可操作以實行參考圖9描述之例示性方法及可能本文中揭示之任何其他程序或方法。亦應理解,圖9之方法未必僅藉由裝置1000實行。該方法之至少一些操作可由一或多個其他實體執行。
虛擬裝置1000可包括處理電路(其可包含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或微控制器)以及其他數位硬體(其可包含數位信號處理器(DSP))、專用數位邏輯及類似物。處理電路可經組態以執行儲存於記憶體中之程式碼,記憶體可包含一或若干類型之記憶體,諸如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快取記憶體、快閃記憶體器件、光學儲存器件等。在若干實施例中,儲存於記憶體中之程式碼包含用於執行一或多個電信及/或資料通信協定之程式指令以及用於實行本文中描述之技術之一或多者之指令。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處理電路可用於導致接收單元1002、判定單元1004、通信單元1006及裝置1000之任何其他適合單元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執行對應功能。
在某些實施例中,裝置1000可為一eNB或一gNB。如在圖10中繪示,裝置1000包含接收單元1002、判定單元1004及通信單元1006。接收單元1002可經組態以執行裝置1000之接收功能。接收單元1002可(例如,從一無線器件或另一網路節點)接收任何適合資訊。接收單元1002可包含一接收器及/或一收發器,諸如上文關於圖6描述之RF收發器電路172。接收單元1002可包含經組態以接收訊息及/或信號(例如,無線或有線)之電路。在特定實施例中,接收單元1002可將所接收訊息及/或信號傳送至判定單元1004及/或裝置1000之任何其他適合單元。在某些實施例中,接收單元1002之功能可在一或多個相異單元中執行。
判定單元1004可執行裝置1000之處理功能。例如,判定單元1004可經組態以判定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各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與至少一頻寬部分相關聯。作為另一實例,判定單元1004可經組態以組態一UE以根據與一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在某些實施例中,判定單元1004可經組態以組態UE以根據一或多個預定義規則判定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在某些實施例中,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包括複數組無線電資源,且判定單元1004可經組態以組態UE以選擇複數組無線電資源之一或多者以用於基於一預定義規則對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在某些實施例中,與一源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及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使用相同無線電資源,且判定單元1004可經組態以組態UE以使用先前執行之量測及先前執行之量測樣本之一或多者產生非同步及同步事件。在某些實施例中,與一源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及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使用不同無線電資源,且判定單元1004可經組態以組態UE以將一關係函數應用於一或多個先前執行之量測及先前執行之量測樣本以產生非同步及同步事件而不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或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在某些實施例中,判定單元1004可經組態以組態UE以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在某些實施例中,判定單元1004可經組態以組態UE以重設與非同步事件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相關聯之一組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且組態UE以容許與同步量測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相關聯之一組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繼續。在某些實施例中,判定單元1004可經組態以組態UE以重設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而不重設任何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
判定單元1004可包含一或多個處理器或包含於處理器中,諸如上文關於圖6描述之處理電路170。判定單元1004可包含經組態以執行上文描述之判定單元1004及/或處理電路170之功能之任一者之類比及/或數位電路。在某些實施例中,判定單元1004之功能可在一或多個相異單元中執行。
通信單元1006可經組態以執行裝置1000之傳輸功能。例如,在某些實施例中,複數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可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且通信單元1006可經組態以將一指令發送至UE以使用複數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一者對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作為另一實例,通信單元1006可經組態以將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一指示發送至UE。在某些實施例中,通信單元1006可經組態以在目標頻寬部分之一頻寬部分組態內之一資訊元素中發送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一指示。在某些實施例中,通信單元1006可經組態以在一伺服小區組態內之一資訊元素中發送與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一指示。
通信單元1006可傳輸訊息(例如,至一無線器件及/或另一網路節點)。通信單元1006可包含一傳輸器及/或一收發器,諸如上文關於圖6描述之RF收發器電路172。通信單元1006可包含經組態以(例如,透過無線或有線構件)傳輸訊息及/或信號之電路。在特定實施例中,通信單元1006可從判定單元1004或裝置1000之任何其他單元接收訊息及/或信號以用於傳輸。在某些實施例中,通信單元1004之功能可在一或多個相異單元中執行。
術語單元可具有電子學、電器件及/或電子器件之領域中之習知含義且可包含例如用於實行各自任務、程序、計算、輸出及/或顯示功能等(諸如本文中描述之功能)之電及/或電子電路、器件、模組、處理器、記憶體、邏輯固態及/或離散器件、電腦程式或指令。
圖11繪示根據某些實施例之一UE之一項實施例。如本文中使用,在擁有及/或操作相關器件之一人類使用者之意義上,一使用者設備或UE不必具有一使用者。代替地,一UE可表示旨在銷售給一人類使用者或由人類使用者操作但其可不或其最初可不與一特定人類使用者相關聯之一器件。一UE亦可包括由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識別之任何UE,包含不旨在銷售給一人類使用者或由人類使用者操作之一NB-IoT UE。如圖11中繪示,UE 1100係經組態用於根據由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發佈之一或多個通信標準(諸如3GPP之GSM、UMTS、LTE及/或5G標準)進行通信之一WD之一個實例。如先前提及,術語WD及UE可互換地使用。因此,儘管圖11係一UE,然本文中論述之組件同樣可適用於一WD且反之亦然。
在圖11中,UE 1100包含處理電路1101,其可操作地耦合至輸入/輸出介面1105、射頻(RF)介面1109、網路連接介面1111、記憶體1115 (包含隨機存取記憶體(RAM) 1117、唯讀記憶體(ROM) 1119及儲存媒體1121或類似物)、通信子系統1131、電源1113及/或任何其他組件或其之任何組合。儲存媒體1121包含作業系統1123、應用程式1125及資料1127。在其他實施例中,儲存媒體1121可包含其他類似類型之資訊。某些UE可利用圖11中展示之全部組件或僅組件之子集。組件之間的整合位準可在UE之間變化。此外,某些UE可含有一組件之多個例項,諸如多個處理器、記憶體、收發器、傳輸器、接收器等。
在圖11中,處理電路1101可經組態以處理電腦指令及資料。處理電路1101可經組態以實施可經操作以執行作為機器可讀電腦程式儲存於記憶體中之機器指令之任何循序狀態機,諸如一或多個硬體實施狀態機(例如,在離散邏輯、FPGA、ASIC等中);可程式化邏輯連同適當韌體;一或多個所儲存程式、通用處理器(諸如一微處理器或數位信號處理器(DSP))連同適當軟體;或上文之任何組合。例如,處理電路1101可包含兩個中央處理單元(CPU)。資料可為呈適合於由一電腦使用之一形式之資訊。
在所描繪實施例中,輸入/輸出介面1105可經組態以將一通信介面提供至一輸入器件、輸出器件或輸入及輸出器件。UE 1100可經組態以經由輸入/輸出介面1105使用一輸出器件。一輸出器件可使用相同類型之介面埠作為一輸入器件。例如,一USB埠可用於將輸入提供至UE 1100且從UE 1100提供輸出。輸出器件可為一揚聲器、一音效卡、一視訊卡、一顯示器、一監測器、一印表機、一致動器、一發射器、一智慧卡、另一輸出器件或其之任何組合。UE 1100可經組態以經由輸入/輸出介面1105使用一輸入器件以容許一使用者將資訊擷取至UE 1100中。輸入器件可包含一觸敏或對存在敏感之顯示器、一相機(例如,一數位相機、一數位攝影機、一網路相機等)、一麥克風、一感測器、一滑鼠、一軌跡球、一方向墊、一軌跡墊、一滾輪、一智慧卡及類似物。對存在敏感之顯示器可包含一電容式或電阻式觸控感測器以感測來自一使用者之輸入。例如,一感測器可為一加速計、一陀螺儀、一傾斜感測器、一力感測器、一磁力計、一光學感測器、一近接性感測器、另一類似感測器或其之任何組合。例如,輸入器件可為一加速計、一磁力計、一數位相機、一麥克風及一光學感測器。
在圖11中,RF介面1109可經組態以將一通信介面提供至RF組件(諸如一傳輸器、一接收器及一天線)。網路連接介面1111可經組態以將一通信介面提供至網路1143a。網路1143a可涵蓋有線及/或無線網路,諸如一區域網路(LAN)、一廣域網路(WAN)、一電腦網路、一無線網路、一電信網路、另一類似網路或其之任何組合。例如,網路1143a可包括一Wi-Fi網路。網路連接介面1111可經組態以包含用於根據一或多個通信協定(諸如乙太網路、TCP/IP、SONET、ATM或類似物)透過一通信網路而與一或多個其他器件通信之一接收器及一傳輸器介面。網路連接介面1111可實施適合於通信網路鏈路(例如,光學、電及類似物)之接收器及傳輸器功能性。傳輸器及接收器功能可共用電路組件、軟體或韌體或替代地可單獨實施。
RAM 1117可經組態以經由匯流排1102介接至處理電路1101以在軟體程式(諸如作業系統、應用程式及器件驅動程式)之執行期間提供資料或電腦指令之儲存或快取。ROM 1119可經組態以將電腦指令或資料提供至處理電路1101。例如,ROM 1119可經組態以儲存用於基本系統功能(諸如基本輸入及輸出(I/O)、啟動)之不變式低階系統碼或資料,或來自一鍵盤之待儲存於一非揮發性記憶體中之鍵擊之接收。儲存媒體1121可經組態以包含記憶體,諸如RAM、ROM、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PROM)、可抹除式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PROM)、電可抹除式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EPROM)、磁碟、光碟、軟碟、硬碟、可抽換式匣或快閃隨身碟。在一個實例中,儲存媒體1121可經組態以包含作業系統1123、應用程式1125 (諸如一網頁瀏覽器應用程式、一介面工具集或機件引擎或另一應用程式)及資料檔案1127。儲存媒體1121可儲存多種作業系統或作業系統組合之任一者以供UE 1100使用。
儲存媒體1121可經組態以包含數個實體驅動單元,諸如獨立磁碟冗餘陣列(RAID)、軟碟機、快閃記憶體、USB快閃隨身碟、外部硬碟機、拇指碟、筆碟(pen drive)、鑰匙碟(key drive)、高密度數位多功能光碟(HD-DVD)光碟機、內部硬碟機、藍光光碟機、全像數位資料儲存器(HDDS)光碟機、外部迷你雙列記憶體模組(DIMM)、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DRAM)、外部微型DIMM SDRAM、智慧卡記憶體(諸如一用戶識別模組或一可抽換式使用者識別(SIM/RUIM)模組)、其他記憶體或其之任何組合。儲存媒體1121可容許UE 1100存取儲存於暫時性或非暫時性記憶體媒體上之電腦可執行指令、應用程式或類似物以卸載資料或上載資料。一製品(諸如利用一通信系統之製品)可有形地體現在儲存媒體1121中,其可包括一器件可讀媒體。
在圖11中,處理電路1101可經組態以使用通信子系統1131而與網路1143b通信。網路1143a及網路1143b可為相同網路或若干網路或不同網路或若干網路。通信子系統1131可經組態以包含用於與網路1143b通信之一或多個收發器。例如,通信子系統1131可經組態以包含一或多個收發器,其用於根據一或多個通信協定(諸如IEEE 802.QQ2、CDMA、WCDMA、GSM、LTE、UTRAN、WiMax或類似物)與能夠無線通信之另一器件(諸如另一WD、UE或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之基地台)之一或多個遠端收發器通信。各收發器可包含傳輸器1133及/或接收器1135以分別實施適合於RAN鏈路之傳輸器或接收器功能性(例如,頻率分配及類似物)。此外,各收發器之傳輸器1133及接收器1135可共用電路組件、軟體或韌體或替代地可單獨實施。
在所繪示實施例中,通信子系統1131之通信功能可包含資料通信、語音通信、多媒體通信、短程通信(諸如藍芽)、近場通信、基於位置之通信(諸如使用全球定位系統(GPS)判定一位置)、另一類似通信功能或其之任何組合。例如,通信子系統1131可包含蜂巢式通信、Wi-Fi通信、藍芽通信及GPS通信。網路1143b可涵蓋有線及/或無線網路,諸如一區域網路(LAN)、一廣域網路(WAN)、一電腦網路、一無線網路、一電信網路、另一類似網路或其之任何組合。例如,網路1143b可為一蜂巢式網路、一Wi-Fi網路及/或一近場網路。電源1113可經組態以將交流(AC)或直流(DC)電源提供至UE 1100之組件。
本文中描述之特徵、優點及/或功能可在UE 1100之組件之一者中實施或跨UE 1100之多個組件分割。此外,本文中描述之特徵、優點及/或功能可在硬體、軟體或韌體之任何組合中實施。在一個實例中,通信子系統1131可經組態以包含本文中描述之組件之任一者。此外,處理電路1101可經組態以透過匯流排1102而與此等組件之任一者通信。在另一實例中,此等組件之任一者可由儲存於記憶體中之程式指令表示,該等程式指令在由處理電路1101執行時執行本文中描述之對應功能。在另一實例中,可在處理電路1101與通信子系統1131之間分割此等組件之任一者之功能性。在另一實例中,可在軟體或韌體中實施此等組件之任一者之非計算密集功能,且可在硬體中實施計算密集功能。
圖12係繪示根據某些實施例之一虛擬化環境之一示意性方塊圖。更特定言之,圖12係繪示其中可虛擬化由一些實施例實施之功能之一虛擬化環境1200之一示意性方塊圖。在本內容脈絡中,虛擬化意謂產生裝置或器件之虛擬版本,其可包含虛擬化硬體平台、儲存器件及網路連結資源。如本文中使用,虛擬化可應用於一節點(例如,一虛擬化基地台或一虛擬化無線電存取節點)或一器件(例如,一UE、一無線器件或任何其他類型之通信器件)或其組件且係關於其中功能性之至少一部分實施為一或多個虛擬組件之一實施方案(例如,經由在一或多個網路中之一或多個實體處理節點上執行之一或多個應用程式、組件、功能、虛擬機或容器)。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中描述之一些或全部功能可實施為由在硬體節點1230之一或多者所託管之一或多個虛擬環境1200中實施之一或多個虛擬機執行之虛擬組件。此外,在其中虛擬節點並非一無線電存取節點或無需無線電連接性(例如,一核心網路節點)之實施例中,網路節點可完全虛擬化。
可由可經操作以實施本文中揭示之一些實施例之一些特徵、功能及/或優點之一或多個應用程式1220 (其可替代地稱為軟體例項、虛擬器具、網路功能、虛擬節點、虛擬網路功能等)實施該等功能。應用程式1220在虛擬化環境1200中運行,虛擬化環境1200提供包括處理電路1260及記憶體1290之硬體1230。記憶體1290含有可由處理電路1260執行之指令1295,藉此應用程式1220可操作以提供本文中揭示之特徵、優點及/或功能之一或多者。
虛擬化環境1200包括包含一組一或多個處理器或處理電路1260之通用或專用網路硬體器件1230,處理器或處理電路1260可為商用現貨(COTS)處理器、專用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或包含數位或類比硬體組件或專用處理器之任何其他類型之處理電路。各硬體器件可包括記憶體1290-1,其可為用於臨時儲存由處理電路1260執行之指令1295或軟體之非永久性記憶體。各硬體器件可包括一或多個網路介面控制器(NIC) 1270 (亦稱為網路介面卡),其包含實體網路介面1280。各硬體器件亦可包含非暫時性、永久性、機器可讀儲存媒體1290-2,其中儲存可由處理電路1260執行之軟體1295及/或指令。軟體1295可包含任何類型之軟體,包含用於樣例化一或多個虛擬化層1250 (亦稱為超管理器)之軟體、用以執行虛擬機1240之軟體以及容許其執行關於本文中描述之一些實施例描述之功能、特徵及/或優點之軟體。
虛擬機1240包括虛擬處理、虛擬記憶體、虛擬網路連結或介面及虛擬儲存器且可由一對應虛擬化層1250或超管理器運行。可在虛擬機1240之一或多者上實施虛擬器具1220之例項之不同實施例且可以不同方式進行實施方案。
在操作期間,處理電路1260執行軟體1295以樣例化超管理器或虛擬化層1250,其有時可稱為一虛擬機監測器(VMM)。虛擬化層1250可將看似網路連結硬體之一虛擬操作平台呈現至虛擬機1240。
如圖12中展示,硬體1230可為具有一般或特定組件之一獨立網路節點。硬體1230可包括天線12225且可經由虛擬化實施一些功能。替代地,硬體1230可為(例如,諸如一資料中心或用戶終端設備(CPE)中之)一較大硬體叢集之部分,其中許多硬體節點一起工作且經由管理及編排(MANO) 12100進行管理,管理及編排(MANO) 12100尤其監督應用程式1220之生命週期管理。
硬體之虛擬化在一些內容脈絡中稱為網路功能虛擬化(NFV)。NFV可用於將許多網路設備類型固結至可定位於資料中心及用戶終端設備中之工業標準高容量伺服器硬體、實體開關及實體儲存器上。
在NFV之內容脈絡中,虛擬機1240可為一實體機器之一軟體實施方案,該實體機器就像其在一實體、非虛擬化機器上執行一樣運行程式。虛擬機1240之各者及執行該虛擬機之硬體1230之該部分,無論係專用於該虛擬機之硬體及/或由該虛擬機與其他虛擬機1240共用之硬體,形成一單獨虛擬網路元件(VNE)。
又在NFV之內容脈絡中,虛擬網路功能(VNF)負責處理在硬體網路連結基礎設施1230之頂部上之一或多個虛擬機1240中運行之特定網路功能且對應於圖12中之應用程式1220。
在一些實施例中,各包含一或多個傳輸器12220及一或多個接收器12210之一或多個無線電單元12200可耦合至一或多個天線12225。無線電單元12200可經由一或多個適當網路介面直接與硬體節點1230通信且可與虛擬組件組合使用以提供具有無線電能力之一虛擬節點(諸如一無線電存取節點或一基地台)。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控制系統12230實現一些發信,控制系統12230可替代地用於硬體節點1230與無線電單元12200之間的通信。
圖13繪示根據某些實施例之經由一中間網路連接至一主機電腦之一例示性電信網路。參考圖13,根據一實施例,一通信系統包含電信網路1310 (諸如一3GPP型蜂巢式網路),其包括存取網路1311 (諸如一無線電存取網路)及核心網路1314。存取網路1311包括複數個基地台1312a、1312b、1312c,諸如NB、eNB、gNB或其他類型之無線存取點,其各定義一對應覆蓋區域1313a、1313b、1313c。各基地台1312a、1312b、1312c可透過一有線或無線連接1315連接至核心網路1314。定位於覆蓋區域1313c中之一第一UE 1391經組態以無線地連接至對應基地台1312c或由其傳呼。覆蓋區域1313a中之一第二UE 1392可無線地連接至對應基地台1312a。雖然在此實例中繪示複數個UE 1391、1392,但所揭示實施例同樣適用於其中一唯一UE在覆蓋區域中或其中一唯一UE連接至對應基地台1312之一處境。
電信網路1310本身連接至主機電腦1330,主機電腦1330可體現在一獨立伺服器、一雲端實施伺服器、一分佈式伺服器之硬體及/或軟體中或作為一伺服器場中之處理資源。主機電腦1330可由一伺服器提供商擁有或控制,或可由服務提供商操作或代表服務提供商。電信網路1310與主機電腦1330之間的連接1321及1322可直接從核心網路1314延伸至主機電腦1330或可通過一選用中間網路1320。中間網路1320可為一公用、一私人或託管網路之一者或其之一者以上之一組合;中間網路1320 (若存在)可為一骨幹網路或網際網路;特定言之,中間網路1320可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子網路(未展示)。
圖13之通信系統作為整體實現所連接UE 1391、1392與主機電腦1330之間的連接性。連接性可描述為一雲上(OTT)連接1350。主機電腦1330及所連接UE 1391、1392經組態以經由OTT連接1350、使用存取網路1311、核心網路1314、任何中間網路1320及可能進一步基礎設施(未展示)作為中間物傳送資料及/或發信。在OTT連接1350所通過之參與通信器件不知道UL及DL通信之路由的意義上,OTT連接1350可為透明的。例如,可不向或無需向基地台1312告知與源於主機電腦1330轉發(例如,交遞)至一所連接UE 1391之資料之一傳入下行鏈路通信之過去路由。類似地,基地台1312無需知道源於UE 1391朝向主機電腦1330之一傳出UL鏈路通信之未來路由。
圖14繪示根據某些實施例之經由一基地台透過一部分無線連接而與一UE通信之一主機電腦之一實例。根據一實施例,現在將參考圖14描述前述段落中論述之UE、基地台及主機電腦之例示性實施方案。在通信系統1400中,主機電腦1410包括包含通信介面1416之硬體1415,通信介面1416經組態以設立且維持與通信系統1400之一不同通信器件之一介面之一有線或無線連接。主機電腦1410進一步包括處理電路1418,其可具有儲存及/或處理能力。特定言之,處理電路1418可包括經調適以執行指令之一或多個可程式化處理器、特定應用積體電路、場可程式化閘陣列或此等之組合(未展示)。主機電腦1410進一步包括軟體1411,其儲存於主機電腦1410中或可由主機電腦1410存取且可由處理電路1418執行。軟體1411包含主機應用程式1412。主機應用程式1412可經操作以將一服務提供至一遠端使用者,諸如經由在UE 1430及主機電腦1410處終止之OTT連接1450連接之UE 1430。在將服務提供至遠端使用者時,主機應用程式1412可提供使用OTT連接1450傳輸之使用者資料。
通信系統1400進一步包含基地台1420,其提供在一電信系統中且包括使其能夠與主機電腦1410及UE 1430通信之硬體1425。硬體1425可包含用於設立且維持與通信系統1400之一不同通信器件之一介面之一有線或無線連接之通信介面1426以及用於設立且維持與定位於由基地台1420伺服之一覆蓋區域(圖14中未展示)中之UE 1430之至少無線連接1470之無線電介面1427。通信介面1426可經組態以促進至主機電腦1410之連接1460。連接1460可為直接的或其可通過電信系統之一核心網路(圖14中未明確展示)及/或通過電信系統外部之一或多個中間網路。在所展示實施例中,基地台1420之硬體1425進一步包含處理電路1428,其可包括經調適以執行指令之一或多個可程式化處理器、特定應用積體電路、場可程式化閘陣列或此等之組合(未展示)。基地台1420進一步具有儲存於內部或可經由一外部連接存取之軟體1421。
通信系統1400進一步包含已提及之UE 1430。其硬體1435可包含無線電介面1437,其經組態以設立且維持與伺服UE 1430當前所定位之一覆蓋區域之一基地台之無線連接1470。UE 1430之硬體1435進一步包含處理電路1438,其可包括經調適以執行指令之一或多個可程式化處理器、特定應用積體電路、場可程式化閘陣列或此等之組合(未展示)。UE 1430進一步包括軟體1431,其儲存於UE 1430中或可由UE 1430存取且可由處理電路1438執行。軟體1431包含用戶端應用程式1432。用戶端應用程式1432可經操作以在主機電腦1410之支援下經由UE 1430將一服務提供至一人類或非人類使用者。在主機電腦1410中,一執行主機應用程式1412可經由在UE 1430及主機電腦1410處終止之OTT連接1450而與執行用戶端應用程式1432通信。在將服務提供至使用者時,用戶端應用程式1432可從主機應用程式1412接收請求資料且回應於請求資料而提供使用者資料。OTT連接1450可轉移請求資料及使用者資料兩者。用戶端應用程式1432可與使用者互動以產生其提供之使用者資料。
應注意,圖14中繪示之主機電腦1410、基地台1420及UE 1430可分別類似或相同於圖13之主機電腦1330、基地台1312a、1312b、1312c之一者及UE 1391、1392之一者。即,此等實體之內部工作可如圖14中展示且獨立地,周圍網路拓撲可為圖13之拓撲。
在圖14中,已抽象地繪製OTT連接1450以繪示主機電腦1410與UE 1430之間經由基地台1420之通信,而不明確提及任何中間器件及經由此等器件之精確訊息路由。網路基礎設施可判定路由,該路由可經組態以隱瞞UE 1430或操作主機電腦1410之服務提供商或兩者。雖然OTT連接1450在作用中,但網路基礎設施可藉由(例如,基於網路之負載平衡考量或重新組態)動態地改變路由而進一步作出決定。
UE 1430與基地台1420之間的無線連接1470係根據貫穿本發明描述之實施例之教示。各種實施例之一或多者改良使用OTT連接1450 (其中無線連接1470形成最後片段)提供至UE 1430之OTT服務之效能。更精確地,此等實施例之教示可改良電力消耗且藉此提供諸如延長電池壽命及減少使用者等待時間之優點。
可出於監測資料速率、延遲及一或多項實施例改良之其他因素之目的而提供一量測程序。可進一步存在用於回應於量測結果之變化而重新組態主機電腦1410與UE 1430之間的OTT連接1450之一選用網路功能性。可在主機電腦1410之軟體1411及硬體1415中或在UE 1430之軟體1431及硬體1435中或兩者中實施用於重新組態OTT連接1450之量測程序及/或網路功能性。在實施例中,感測器(未展示)可部署於OTT連接1450所通過之通信器件中或與通信器件相關聯;感測器可藉由供應上文例示之監測量之值或供應軟體1411、1431可用以計算或估計監測量之其他物理量之值而參與量測程序。OTT連接1450之重新組態可包含訊息格式、重傳設定、較佳路由等;重新組態無需影響基地台1420,且其可為基地台1420未知或感覺不到的。此等程序及功能性可為此項技術中已知且實踐的。在某些實施例中,量測可涉及促進主機電腦1410對處理量、傳播時間、延遲及類似物之量測之專屬UE發信。可實施量測,其中軟體1411及1431在其監測傳播時間、誤差等時導致使用OTT連接1450傳輸訊息(特定言之,空或「虛設」訊息)。
圖15係根據某些實施例之在一通信系統中實施之一方法之一流程圖。通信系統包含一主機電腦、一基地台及一UE,其可為參考圖13及圖14描述之組件。為本發明之簡明起見,此章節中將僅包含對圖15之圖式參考。在步驟1510中,主機電腦提供使用者資料。在步驟1510之子步驟1511 (其可為選用的)中,主機電腦藉由執行一主機應用程式而提供使用者資料。在步驟1520中,主機電腦起始將使用者資料攜載至UE之一傳輸。根據貫穿本發明描述之實施例之教示,在步驟1530 (其可為選用的)中,基地台將攜載於主機電腦起始之傳輸中之使用者資料傳輸至UE。在步驟1540 (其亦可為選用的)中,UE執行與由主機電腦執行之主機應用程式相關聯之一用戶端應用程式。
圖16係根據某些實施例之在一通信系統中實施之一方法之一流程圖。通信系統包含一主機電腦、一基地台及一UE,其可為參考圖13及圖14描述之組件。為本發明之簡明起見,此章節中將僅包含對圖16之圖式參考。在該方法之步驟1610中,主機電腦提供使用者資料。在一選用子步驟(未展示)中,主機電腦藉由執行一主機應用程式而提供使用者資料。在步驟1620中,主機電腦起始一傳輸以將使用者資料攜載至UE。根據貫穿本發明描述之實施例之教示,傳輸可通過基地台。在步驟1630 (其可為選用的)中,UE接收攜載於傳輸中之使用者資料。
圖17係根據某些實施例之在一通信系統中實施之一方法之一流程圖。通信系統包含一主機電腦、一基地台及一UE,其可為參考圖13及圖14描述之組件。為本發明之簡明起見,此章節中將僅包含對圖17之圖式參考。在步驟1710 (其可為選用的)中,UE接收由主機電腦提供之輸入資料。另外或替代地,在步驟1720中,UE提供使用者資料。在步驟1720之子步驟1721 (其可為選用的)中,UE藉由執行一用戶端應用程式而提供使用者資料。在步驟1710之子步驟1711 (其可為選用的)中,UE執行一用戶端應用程式,其回應於由主機電腦提供之所接收輸入資料而提供使用者資料。在提供使用者資料時,所執行之用戶端應用程式可進一步考量從使用者接收之使用者輸入。無關於提供使用者資料之特定方式,UE在子步驟1730 (其可為選用的)中起始將使用者資料傳輸至主機電腦。根據貫穿本發明描述之實施例之教示,在該方法之步驟1740中,主機電腦接收從UE傳輸之使用者資料。
圖18係根據某些實施例之在一通信系統中實施之一方法之一流程圖。通信系統包含一主機電腦、一基地台及一UE,其可為參考圖13及圖14描述之組件。為本發明之簡明起見,此章節中將僅包含對圖18之圖式參考。在步驟1810 (其可為選用的)中,根據貫穿本發明描述之實施例之教示,基地台從UE接收使用者資料。在步驟1820 (其可為選用的)中,基地台起始將所接收使用者資料傳輸至主機電腦。在步驟1830 (其可為選用的)中,主機電腦接收攜載於由基地台起始之傳輸中之使用者資料。
可透過一或多個虛擬裝置之一或多個功能單元或模組執行本文中揭示之任何適當步驟、方法、特徵、功能或優點。各虛擬裝置可包括數個此等功能單元。此等功能單元可經由處理電路(其可包含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或微控制器)以及其他數位硬體(其可包含數位信號處理器(DSP))、專用數位邏輯及類似物實施。處理電路可經組態以執行儲存於記憶體中之程式碼,記憶體可包含一或若干類型之記憶體,諸如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快取記憶體、快閃記憶體器件、光學儲存器件等。儲存於記憶體中之程式碼包含用於執行一或多個電信及/或資料通信協定之程式指令以及用於實施本文中描述之技術之一或多者之指令。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處理電路可用於導致各自功能單元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施例執行對應功能。
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之情況下,可對本文中描述之系統及裝置作出修改、添加或省略。可整合或分離系統及裝置之組件。再者,可藉由更多、更少或其他組件執行系統及裝置之操作。另外,可使用包括軟體、硬體及/或其他邏輯之任何適合邏輯執行系統及裝置之操作。如此文獻中使用,「各」係指一組之各部件或一組之一子組之各部件。
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之情況下,可對本文中描述之方法作出修改、添加或省略。該等方法可包含更多、更少或其他步驟。另外,可依任何適合順序執行步驟。
儘管已依據某些實施例描述本發明,然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明白該等實施例之更改及交換。因此,實施例之上文描述並不約束本發明。如由以下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定義,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之情況下,其他改變、替換及更改係可行的。
可在本發明中使用至少一些以下縮寫字。若縮寫字之間存在不一致,則應優先考慮其在上文之用法。若下文多次列出,則首先列出的應優先於任何隨後列出的。 1x RTT CDMA2000 1x無線電傳輸技術 3GPP 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 5G 第五代 ABS 幾乎空白子訊框 ARQ 自動重複請求 ASN.1 抽象語法記法1 AWGN 加成性白高斯雜訊 BCCH 廣播控制通道 BCH 廣播通道 BLER 區塊錯誤率 BWP 頻寬部分 CA 載波聚合 CC 載波分量 CCCH SDU 公共控制通道SDU CDMA 分碼多工存取 CGI 全球小區識別符 CIR 通道脈衝回應 CORESET 控制資源組 CP 循環首碼 CPICH 公共導頻通道 CPICH Ec/No CPICH之每晶片接收能量除以頻帶中之功率密度 CQI 通道品質資訊 C-RNTI 小區RNTI CRS 小區特定參考信號 CSI 通道狀態資訊 CSI-RS 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 DCCH 專用控制通道 DCI 下行鏈路控制資訊 DL 下行鏈路 DM 解調 DMRS 解調參考信號 DRB 資料無線電承載 DRX 非連續接收 DTX 非連續傳輸 DTCH 專用訊務通道 DUT 受測試器件 E-CID 增強型小區ID (定位方法) E-SMLC 演進伺服行動定位中心 E-UTRAN 演進通用地面無線電存取網路 ECGI 演進CGI eNB E-UTRAN NodeB ePDCCH 增強型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 E-SMLC 演進伺服行動定位中心 E-UTRA 演進UTRA E-UTRAN 演進UTRAN FDD 分頻雙工 FFS 進一步研究 GERAN GSM EDGE無線電存取網路 gNB NR中之基地台 GNSS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 GSM 全球行動通信系統 HARQ 混合自動重複請求 HO 交遞 HSPA 高速封包存取 HRPD 高速率封包資料 IE 資訊元素 IoT 物聯網 IS 同步 L1 層1 L2 層2 LOS 視線 LPP LTE定位協定 LTE 長期演進 MAC 媒體存取控制 MBMS 多媒體廣播多播服務 MBSFN 多媒體廣播多播服務單頻網路 MBSFN ABS MBSFN幾乎空白子訊框 MCG 主小區群組 MDT 最小化驅力測驗 MIB 主資訊區塊 MME 移動性管理實體 MSC 行動交換中心 NB 窄頻 NB-IoT 窄頻物聯網 NPDCCH 窄頻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 NR 新無線電 NW 網路 OCNG OFDMA通道雜訊產生器 OFDM 正交分頻多工 OFDMA 正交分頻多重存取 OOS 非同步 OSS 作業支援系統 OTDOA 觀察到達時間差 O&M 操作及維護 PBCH 實體廣播通道 P-CCPCH 主要公共控制實體通道 PCell 主要小區 PCFICH 實體控制格式指示符通道 PCI 實體小區識別 PDCCH 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 PDP 剖面延遲剖面 PDSCH 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 PGW 分封閘道 PHICH 實體混合-ARQ指示符通道 PHY 實體層 PLMN 公用陸地行動網路 PMI 預編碼器矩陣指示符 PRACH 實體隨機存取通道 PRB 實體資源區塊 PRS 定位參考信號 PSCell 主要次要小區 PSS 主要同步信號 PUCCH 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 PUSCH 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通道 QAM 正交調幅 RACH 隨機存取通道 RAN 無線電存取網路 RAT 無線電存取技術 RE 資源元件 RLC 無線電鏈路控制 RLF 無線電鏈路失效 RLM 無線電鏈路監測 RNC 無線電網路控制器 RNTI 無線電網路臨時識別符 RRC 無線電資源控制 RRH 遠端無線電頭 RRM 無線電資源管理 RRU 遠端無線電單元 RS 參考信號 RSCP 接收信號碼功率 RSRP 參考符號接收功率或 參考信號接收功率 RSRQ 參考信號接收品質或 參考符號接收品質 RSSI 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 RSTD 參考信號時間差 SCH 同步通道 SCell 次要小區 SCG 次要小區群組 SDU 服務資料單元 SFN 系統訊框號碼 SGW 伺服閘道 SI 系統資訊 SIB 系統資訊區塊 SINR 信號對干擾加雜訊之比 SNR 信號雜訊比 SON 自最佳化網路 SRB 信號無線電承載 SS 同步信號 SSB SS區塊 SSS 次要同步信號 TDD 分時雙工 TDOA 到達時間差 TOA 到達時間 TSS 三級同步信號 TTI 傳輸時間間隔 UE 使用者設備 UL 上行鏈路 UMTS 通用行動電信系統 UP 使用者平面 USIM 通用用戶識別模組 UTDOA 上行鏈路到達時間差 UTRA 通用地面無線電存取 UTRAN 通用地面無線電存取網路 WCDMA 寬CDMA WD 無線器件 WLAN 廣域區域網路
10‧‧‧無線電訊框 15‧‧‧子訊框 106‧‧‧網路 110‧‧‧無線器件(WD) 110b‧‧‧無線器件(WD) 110c‧‧‧無線器件(WD) 111‧‧‧天線 112‧‧‧無線電前端電路 114‧‧‧介面 116‧‧‧放大器 118‧‧‧濾波器 120‧‧‧處理電路 122‧‧‧射頻(RF)收發器電路 124‧‧‧基頻處理電路 126‧‧‧應用程式處理電路 130‧‧‧器件可讀媒體 132‧‧‧使用者介面設備 134‧‧‧輔助設備 136‧‧‧電源 137‧‧‧電源電路 160‧‧‧網路節點 160b‧‧‧網路節點 162‧‧‧天線 170‧‧‧處理電路 172‧‧‧射頻(RF)收發器電路 174‧‧‧基頻處理電路 180‧‧‧器件可讀媒體 184‧‧‧輔助設備 186‧‧‧電源 187‧‧‧電源電路 190‧‧‧介面 192‧‧‧無線電前端電路 194‧‧‧埠或終端 196‧‧‧放大器 198‧‧‧濾波器 201‧‧‧步驟 203‧‧‧步驟 205‧‧‧步驟 207‧‧‧步驟 209‧‧‧步驟 211‧‧‧步驟 300‧‧‧分量載波 305A‧‧‧頻寬部分(BWP) 305B‧‧‧頻寬部分(BWP) 305C‧‧‧頻寬部分(BWP) 400‧‧‧分量載波 405A‧‧‧頻寬部分(BWP) 405B‧‧‧頻寬部分(BWP) 405C‧‧‧頻寬部分(BWP) 405D‧‧‧頻寬部分(BWP) 505A‧‧‧頻寬部分(BWP) 505B‧‧‧頻寬部分(BWP) 505C‧‧‧頻寬部分(BWP) 505D‧‧‧頻寬部分(BWP) 505E‧‧‧頻寬部分(BWP) 505F‧‧‧頻寬部分(BWP) 510A‧‧‧同步信號區塊(SSB) 510B‧‧‧同步信號區塊(SSB) 700‧‧‧方法 701‧‧‧步驟/獲得 702‧‧‧步驟/判定 703‧‧‧步驟/執行 800‧‧‧虛擬裝置 802‧‧‧接收單元 804‧‧‧判定單元 806‧‧‧通信單元 900‧‧‧方法 901‧‧‧步驟/判定 902‧‧‧步驟/組態 1000‧‧‧裝置 1002‧‧‧接收單元 1004‧‧‧判定單元 1006‧‧‧通信單元 1100‧‧‧使用者設備(UE) 1101‧‧‧處理電路 1102‧‧‧匯流排 1105‧‧‧輸入/輸出介面 1109‧‧‧射頻(RF)介面 1111‧‧‧網路連接介面 1113‧‧‧電源 1115‧‧‧記憶體 1117‧‧‧隨機存取記憶體(RAM) 1119‧‧‧唯讀記憶體(ROM) 1121‧‧‧儲存媒體 1123‧‧‧作業系統 1125‧‧‧應用程式 1127‧‧‧資料 1131‧‧‧通信子系統 1133‧‧‧傳輸器 1135‧‧‧接收器 1143a‧‧‧網路 1143b‧‧‧網路 1200‧‧‧虛擬化環境 1220‧‧‧應用程式 1230‧‧‧硬體節點/硬體/硬體器件/硬體網路連結基礎設施 1240‧‧‧虛擬機 1250‧‧‧虛擬化層 1260‧‧‧處理電路 1270‧‧‧網路介面控制器(NIC) 1280‧‧‧實體網路介面 1290-1‧‧‧記憶體 1290-2‧‧‧機器可讀儲存媒體 1295‧‧‧指令/軟體 1310‧‧‧電信網路 1311‧‧‧存取網路 1312a‧‧‧基地台 1312b‧‧‧基地台 1312c‧‧‧基地台 1313a‧‧‧覆蓋區域 1313b‧‧‧覆蓋區域 1313c‧‧‧覆蓋區域 1314‧‧‧核心網路 1315‧‧‧有線或無線連接 1320‧‧‧中間網路 1321‧‧‧連接 1322‧‧‧連接 1330‧‧‧主機電腦 1350‧‧‧雲上(OTT)連接 1391‧‧‧第一使用者設備(UE) 1392‧‧‧第二使用者設備(UE) 1400‧‧‧通信系統 1410‧‧‧主機電腦 1411‧‧‧軟體 1412‧‧‧主機應用程式 1415‧‧‧硬體 1416‧‧‧通信介面 1418‧‧‧處理電路 1420‧‧‧基地台 1421‧‧‧軟體 1425‧‧‧硬體 1426‧‧‧通信介面 1427‧‧‧無線電介面 1428‧‧‧處理電路 1430‧‧‧使用者設備(UE) 1431‧‧‧軟體 1432‧‧‧用戶端應用程式 1435‧‧‧硬體 1437‧‧‧無線電介面 1438‧‧‧處理電路 1450‧‧‧雲上(OTT)連接 1460‧‧‧連接 1470‧‧‧無線連接 1510‧‧‧步驟 1511‧‧‧子步驟 1520‧‧‧步驟 1530‧‧‧步驟 1540‧‧‧步驟 1610‧‧‧步驟 1620‧‧‧步驟 1630‧‧‧步驟 1710‧‧‧步驟 1711‧‧‧子步驟 1720‧‧‧步驟 1721‧‧‧子步驟 1730‧‧‧步驟 1740‧‧‧步驟 1810‧‧‧步驟 1820‧‧‧步驟 1830‧‧‧步驟 12200‧‧‧無線電單元 12210‧‧‧接收器 12220‧‧‧傳輸器 12225‧‧‧天線 12230‧‧‧控制系統
為更完全理解所揭示實施例及其特徵及優點,現在參考結合附圖進行之以下描述,其中: 圖1繪示可如何在整個DL傳輸頻寬內排程PDCCH之一實例; 圖2繪示用於評估RLF之一例示性程序; 圖3繪示頻寬部分之一實例; 圖4繪示預設頻寬部分之一實例; 圖5A及圖5B繪示具有一單一SSB頻率位置及多個頻寬部分之一寬頻分量載波; 圖6繪示根據某些實施例之一例示性無線通信網路; 圖7係根據某些實施例之一UE中之一方法之一流程圖; 圖8係根據某些實施例之一虛擬化裝置之一示意性方塊圖; 圖9係根據某些實施例之一網路節點中之一方法之一流程圖; 圖10係根據某些實施例之一虛擬化裝置之一示意性方塊圖; 圖11繪示根據某些實施例之一UE之一項實施例; 圖12係繪示根據某些實施例之一虛擬化環境之一示意性方塊圖; 圖13繪示根據某些實施例之經由一中間網路連接至一主機電腦之一例示性電信網路; 圖14繪示根據某些實施例之經由一基地台透過一部分無線連接而與一UE通信之一主機電腦之一實例; 圖15係根據某些實施例之在一通信系統中實施之一方法之一流程圖; 圖16係根據某些實施例之在一通信系統中實施之一方法之一流程圖; 圖17係根據某些實施例之在一通信系統中實施之一方法之一流程圖;及 圖18係根據某些實施例之在一通信系統中實施之一方法之一流程圖。
700‧‧‧方法
701‧‧‧步驟/獲得
702‧‧‧步驟/判定
703‧‧‧步驟/執行

Claims (88)

  1. 一種在一使用者設備(UE)(110)中之方法,其包括:獲得(701)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各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與至少一頻寬部分相關聯;判定(702)該UE將從一源頻寬部分切換至一目標頻寬部分;及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所獲得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703)無線電鏈路監測。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獲得該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包括在來自一網路節點(160)之一訊息中接收該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獲得該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包括根據一或多個預定義規則判定該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各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包括:一組無線電資源,其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及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其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5.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該組無線電資源包括一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資源。
  6.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該組無線電資源包括一同步信號區塊(SSB)。
  7.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包括以下之一或多者:一或多個濾波參數;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一評估週期;宣告無線電鏈路失效之前的重傳之一次數;一假設通道組態;一假設信號組態;及一經量測鏈路品質與一假設通道區塊錯誤率之一映射函數。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包括一或多個濾波參數;且該一或多個濾波參數包括N310、N311及N313、N314計數器之一或多者。
  9.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包括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且 該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包括T310、T311、T313及T314計時器之一或多者。
  10.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所獲得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至少一者包括一預設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
  11.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中該預設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與一預設頻寬部分相關聯。
  12.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執行一第一頻寬部分及一第二頻寬部分之一下行鏈路通道品質之監測,該執行監測包括:在一第一時間週期期間根據與該第一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估計該第一頻寬部分之一無線電鏈路品質;及在一第二時間週期期間根據與該第二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估計該第二頻寬部分之一無線電鏈路品質,其中該第二時間週期至少部分與該第一時間週期重疊。
  13. 如請求項12之方法,其中:該第一頻寬部分包括該源頻寬部分;且該第二頻寬部分包括該目標頻寬部分。
  14. 如請求項12之方法,其中基於該第一頻寬部分及該第二頻寬部分之一或多者之一啟動速率而觸發該監測。
  1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包括複數組無線電資源,且該方法進一步包括:選擇該複數組無線電資源之一或多者以用於基於一預定義規則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1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複數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且該方法進一步包括:經由下行鏈路控制資訊接收一指令以使用該複數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一者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1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與該源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及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使用相同無線電資源,且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所獲得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包括:使用先前執行之量測及先前執行之量測樣本之一或多者產生非同步及同步事件。
  18.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與該源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及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使用不同無線電資源。
  19.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所獲得 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包括:將一關係函數應用於先前執行之量測及先前執行之量測樣本之一或多者以產生非同步及同步事件而不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或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
  20.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所獲得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包括: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
  21. 如請求項20之方法,其中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包括:重設與非同步事件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相關聯之一組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及容許與同步事件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相關聯之一組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繼續。
  22. 如請求項20之方法,其中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包括:重設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而不重設任何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
  23. 一種在一網路節點(160)中之方法,其包括: 判定(901)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各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與至少一頻寬部分相關聯;組態(902)一使用者設備(UE)(110)以根據與一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24. 如請求項23之方法,其中組態該UE以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包括:將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一指示發送至該UE。
  25. 如請求項24之方法,其中將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該指示發送至該UE包括:在該目標頻寬部分之一頻寬部分組態內之一資訊元素中發送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一指示。
  26. 如請求項24之方法,其中將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該指示發送至該UE包括:在一伺服小區組態內之一資訊元素中發送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一指示。
  27. 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中該指示包括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識別符。
  28. 如請求項23之方法,其中組態該UE以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包括:組態該UE以根據一或多個預定義規則判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
  29. 如請求項23至2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各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包括:一組無線電資源,其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及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其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30. 如請求項29之方法,其中該組無線電資源包括一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資源。
  31. 如請求項29之方法,其中該組無線電資源包括一同步信號區塊(SSB)。
  32. 如請求項29之方法,其中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包括以下之一或多者:一或多個濾波參數;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一評估週期; 宣告無線電鏈路失效之前的重傳之一次數;一假設通道組態;一假設信號組態;及一經量測鏈路品質與一假設通道區塊錯誤率之一映射函數。
  33. 如請求項32之方法,其中: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包括一或多個濾波參數;且該一或多個濾波參數包括N310、N311及N313、N314計數器之一或多者。
  34. 如請求項32之方法,其中: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包括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且該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包括T310、T311、T313及T314計時器之一或多者。
  35. 如請求項23至2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所判定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至少一者包括一預設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
  36. 如請求項35之方法,其中該預設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與一預設頻寬部分相關聯。
  37. 如請求項23至2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包括複數組無線電資源,且該方法進一步包括:組態該UE以選擇該複數組無線電資源之一或多者以用於基於一預定義規則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38. 如請求項23至2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複數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且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將一指令發送至該UE以使用該複數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一者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39. 如請求項23至2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與一源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及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使用相同無線電資源,且組態該UE以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包括:組態該UE以使用先前執行之量測及先前執行之量測樣本之一或多者產生非同步及同步事件。
  40. 如請求項23至2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與一源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及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使用不同無線電資源。
  41. 如請求項40之方法,其中組態該UE以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包括: 組態該UE以將一關係函數應用於一或多個先前執行之量測及先前執行之量測樣本以產生非同步及同步事件而不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或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
  42. 如請求項40之方法,其中組態該UE以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包括:組態該UE以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
  43. 如請求項42之方法,其中組態該UE以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包括:組態該UE以重設與非同步事件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相關聯之一組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及組態該UE以容許與同步量測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相關聯之一組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繼續。
  44. 如請求項42之方法,其中組態該UE以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包括:組態該UE以重設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而不重設任何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
  45. 一種使用者設備(UE)(110),其包括:一接收器(114、122); 一傳輸器(114、122);及處理電路(120),其耦合至該接收器及該傳輸器,該處理電路經組態以:獲得(701)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各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與至少一頻寬部分相關聯;判定(702)該UE將從一源頻寬部分切換至一目標頻寬部分;及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所獲得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703)無線電鏈路監測。
  46. 如請求項45之UE,其中經組態以獲得該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該處理電路進一步經組態以在來自一網路節點(160)之一訊息中接收該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
  47. 如請求項45之UE,其中經組態以獲得該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該處理電路進一步經組態以根據一或多個預定義規則判定該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
  48. 如請求項45至47中任一項之UE,其中各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包括:一組無線電資源,其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及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其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49. 如請求項48之UE,其中該組無線電資源包括一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資源。
  50. 如請求項48之UE,其中該組無線電資源包括一同步信號區塊(SSB)。
  51. 如請求項48之UE,其中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包括以下之一或多者:一或多個濾波參數;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一評估週期;宣告無線電鏈路失效之前的重傳之一次數;一假設通道組態;一假設信號組態;及一經量測鏈路品質與一假設通道區塊錯誤率之一映射函數。
  52. 如請求項51之UE,其中: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包括一或多個濾波參數;且該一或多個濾波參數包括N310、N311及N313、N314計數器之一或多者。
  53. 如請求項51之UE,其中: 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包括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且該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包括T310、T311、T313及T314計時器之一或多者。
  54. 如請求項45至47中任一項之UE,其中該所獲得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至少一者包括一預設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
  55. 如請求項54之UE,其中該預設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與一預設頻寬部分相關聯。
  56. 如請求項45至47中任一項之UE,其中該處理電路進一步經組態以執行一第一頻寬部分及一第二頻寬部分之一下行鏈路通道品質之監測,經組態以執行監測之該處理電路進一步經組態以:在一第一時間週期期間根據與該第一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估計該第一頻寬部分之一無線電鏈路品質;及在一第二時間週期期間根據與該第二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估計該第二頻寬部分之一無線電鏈路品質,其中該第二時間週期至少部分與該第一時間週期重疊。
  57. 如請求項56之UE,其中:該第一頻寬部分包括該源頻寬部分;且該第二頻寬部分包括該目標頻寬部分。
  58. 如請求項56之UE,其中該處理電路進一步經組態以基於該第一頻寬部分及該第二頻寬部分之一或多者之一啟動速率而觸發該監測。
  59. 如請求項45至47中任一項之UE,其中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包括複數組無線電資源,且該處理電路進一步經組態以:選擇該複數組無線電資源之一或多者以用於基於一預定義規則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60. 如請求項45至47中任一項之UE,其中複數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且該處理電路進一步經組態以:經由下行鏈路控制資訊接收一指令以使用該複數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一者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61. 如請求項45至47中任一項之UE,其中與該源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及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使用相同無線電資源,且經組態以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所獲得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處理電路進一步經組態以:使用先前執行之量測及先前執行之量測樣本之一或多者產生非同步及同步事件。
  62. 如請求項45至47中任一項之UE,其中與該源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及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使用不同無線電資源。
  63. 如請求項62之UE,其中經組態以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所獲得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處理電路進一步經組態以:將一關係函數應用於先前執行之量測及先前執行之量測樣本之一或多者以產生非同步及同步事件而不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或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
  64. 如請求項62之UE,其中經組態以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所獲得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處理電路進一步經組態以: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
  65. 如請求項64之UE,其中經組態以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之該處理電路進一步經組態以:重設與非同步事件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相關聯之一組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及容許與同步事件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相關聯之一組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繼續。
  66. 如請求項62之UE,其中經組態以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之該處理電路進一步經組態以:重設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而不重設任何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
  67. 一種網路節點(160),其包括:一接收器(190、172);一傳輸器(190、172);及處理電路(170),其耦合至該接收器及該傳輸器,該處理電路經組態以:判定(901)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各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與至少一頻寬部分相關聯;組態(902)一使用者設備(UE)(110)以根據與一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68. 如請求項67之網路節點,其中經組態以組態該UE以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處理電路進一步經組態以:將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一指示發送至該UE。
  69. 如請求項68之網路節點,其中經組態以將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該指示發送至該UE之該處理電路進一步經組態以:在該目標頻寬部分之一頻寬部分組態內之一資訊元素中發送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一指示。
  70. 如請求項68之網路節點,其中經組態以將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該指示發送至該UE之該處理電路進一步經組態以:在一伺服小區組態內之一資訊元素中發送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一指示。
  71. 如請求項70之網路節點,其中該指示包括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識別符。
  72. 如請求項67之網路節點,其中經組態以組態該UE以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處理電路進一步經組態以:組態該UE以根據一或多個預定義規則判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
  73. 如請求項67至72中任一項之網路節點,其中各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包括: 一組無線電資源,其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及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其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74. 如請求項73之網路節點,其中該組無線電資源包括一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資源。
  75. 如請求項73之網路節點,其中該組無線電資源包括一同步信號區塊(SSB)。
  76. 如請求項73之網路節點,其中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包括以下之一或多者:一或多個濾波參數;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一評估週期;宣告無線電鏈路失效之前的重傳之一次數;一假設通道組態;一假設信號組態;及一經量測鏈路品質與一假設通道區塊錯誤率之一映射函數。
  77. 如請求項76之網路節點,其中: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一或多個組態 參數包括一或多個濾波參數;且該一或多個濾波參數包括N310、N311及N313、N314計數器之一或多者。
  78. 如請求項76之網路節點,其中:用於在其相關聯頻寬部分內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一或多個組態參數包括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且該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包括T310、T311、T313及T314計時器之一或多者。
  79. 如請求項67至72中任一項之網路節點,其中該所判定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至少一者包括一預設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
  80. 如請求項79之網路節點,其中該預設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與一預設頻寬部分相關聯。
  81. 如請求項67至72中任一項之網路節點,其中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包括複數組無線電資源,且該處理電路進一步經組態以:組態該UE以選擇該複數組無線電資源之一或多者以用於基於一預定義規則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82. 如請求項67至72中任一項之網路節點,其中複數個無線電鏈路監測 組態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且該處理電路進一步經組態以:將一指令發送至該UE以使用該複數個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之一者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
  83. 如請求項67至72中任一項之網路節點,其中與一源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及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使用相同無線電資源,且經組態以組態該UE以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處理電路進一步經組態以:組態該UE以使用先前執行之量測及先前執行之量測樣本之一或多者產生非同步及同步事件。
  84. 如請求項67至72中任一項之網路節點,其中與一源頻寬部分相關聯之一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及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使用不同無線電資源。
  85. 如請求項84之網路節點,其中經組態以組態該UE以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處理電路進一步經組態以:組態該UE以將一關係函數應用於一或多個先前執行之量測及先前執行之量測樣本以產生非同步及同步事件而不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或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
  86. 如請求項84之網路節點,其中經組態以組態該UE以根據與該目標頻寬部分相關聯之該無線電鏈路監測組態對該目標頻寬部分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測之該處理電路進一步經組態以:組態該UE以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
  87. 如請求項86之網路節點,其中經組態以組態該UE以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之該處理電路進一步經組態以:組態該UE以重設與非同步事件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相關聯之一組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及組態該UE以容許與同步量測之無線電鏈路監測相關聯之一組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繼續。
  88. 如請求項86之網路節點,其中經組態以組態該UE以重設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及一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之至少一者之該處理電路進一步經組態以:組態該UE以重設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時器而不重設任何無線電鏈路失效計數器。
TW107140794A 2017-11-16 2018-11-16 頻寬部分切換之後的無線電鏈路監測/無線電鏈路失效重新組態 TWI7122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87360P 2017-11-16 2017-11-16
US62/587,360 2017-11-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4251A TW201924251A (zh) 2019-06-16
TWI712277B true TWI712277B (zh) 2020-12-01

Family

ID=64572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0794A TWI712277B (zh) 2017-11-16 2018-11-16 頻寬部分切換之後的無線電鏈路監測/無線電鏈路失效重新組態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11424878B2 (zh)
EP (1) EP3711341A1 (zh)
JP (1) JP7079326B2 (zh)
KR (2) KR102520464B1 (zh)
BR (1) BR112020009644A2 (zh)
RU (1) RU2745448C1 (zh)
TW (1) TWI712277B (zh)
WO (1) WO2019097432A1 (zh)
ZA (1) ZA2020025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30459B2 (en) * 2017-11-17 2022-05-10 Nokia Technologies Oy Gap sharing for RLM IN NR
CN113301596B (zh) * 2017-11-24 2023-06-06 北京禾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BR112020011126A2 (pt) * 2017-12-04 2020-11-17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de usuário e método de radiocomunicação
RU2020100213A (ru) * 2018-02-05 2021-07-16 Гуандун Оппо Мобайл Телекоммьюникейшнс Корп., Лтд.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качества канала связи и оконе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KR102512908B1 (ko) 2018-03-29 2023-03-22 베이징 시아오미 모바일 소프트웨어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정보를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대역폭 파트에 기초한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EP3761732B1 (en) * 2018-05-07 2022-09-2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spending rrc connection,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11895516B2 (en) * 2018-05-14 2024-02-06 Mediatek Inc. Spatial quasi-co-location for 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new rad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MX2020012491A (es) * 2018-05-21 2021-02-16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de usuario y metodo de comunicacion por radio.
US11470517B2 (en) * 2018-06-12 2022-10-11 Nokia Technologies Oy Two-step addition of a primary-secondary cell, PSCell, in a multi-connected handover
WO2020004923A1 (en) * 2018-06-26 2020-01-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measurement and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CN110798903B (zh) * 2018-08-01 2022-05-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重配方法及终端
JP7320848B2 (ja) * 2018-08-09 2023-08-0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WO2020041366A1 (en) * 2018-08-20 2020-02-27 Intel Corporation Control resource set selection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based radio link monitoring
US11140722B2 (en) * 2018-11-01 2021-10-05 Ofinno, Llc Pathloss measurement in multiple cells
US11457376B2 (en) * 2019-02-01 2022-09-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obust radio link monitoring framework for unlicensed spectrum
US11228976B2 (en) * 2019-02-15 2022-01-18 Mediatek Inc. Power saving for new radio carrier aggregation
WO2020180071A1 (en) * 2019-03-01 2020-09-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rat rrc re-establishment procedure and irat resume procedure
EP3942718A4 (en) * 2019-03-28 2022-05-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MOTE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632394A (zh) * 2019-03-29 2021-11-09 苹果公司 用于新空口未许可(nr-u)无线电链路监测的方法和装置
JP7426383B2 (ja) * 2019-04-26 2024-02-01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
US11647410B2 (en) * 2019-06-28 2023-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MTC compliant search and measurement scheduling
CN112351500A (zh) * 2019-08-09 2021-02-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bwp组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US11582745B2 (en) * 2019-08-14 2023-02-14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BWP operating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EP3799518A1 (en) * 2019-09-27 2021-03-31 Apple Inc. Secondary cell link recovery request transmission
CN112584443A (zh) * 2019-09-27 2021-03-30 苹果公司 辅助小区链路恢复请求传输
CN112654085A (zh) * 2019-10-11 2021-04-13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配置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2911634A (zh) * 2019-11-19 2021-06-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监测方法和终端
US11450392B2 (en) 2019-12-17 2022-09-20 Micron Technology, Inc. Selective read disturb sampling
CN114788334A (zh) * 2020-01-03 2022-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传输质量检测的评估时长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230013393A1 (en) * 2020-01-07 2023-01-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laring radio link failure in multiple active bandwidth par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10095389A (ko) * 2020-01-23 2021-08-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이동통신에서 랜덤 액세스 보고를 위한 갱신 방법
CN113225169B (zh) * 2020-02-06 2023-06-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Bwp切换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US11581938B2 (en) 2020-03-25 2023-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link monitoring across multiple frequenci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3543037A (zh) * 2020-04-14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226836A1 (en) * 2020-05-12 2021-11-18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enhanced failure report mechanism for mcg and scg
WO2021229136A1 (en) * 2020-05-13 2021-11-18 Nokia Technologies Oy Prolonging voice service in an active state
US20230180204A1 (en) * 2020-05-29 2023-06-08 Apple Inc.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in 5G New Radio Dual Connectivity
EP4162751A1 (en) * 2020-06-24 2023-04-12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653245B2 (en) * 2020-08-03 2023-05-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determining beam failure or radio link failure
EP4184990A4 (en) * 2020-08-07 2023-08-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825321B2 (en) * 2020-09-23 2023-1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failure detection using mixed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
WO2022151382A1 (zh) * 2021-01-15 2022-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714481B (zh) * 2021-03-26 2021-07-0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wp的切换方法和基站设备
US11765733B2 (en) * 2021-03-31 2023-09-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easurement gap configurations
US11659422B2 (en) * 2021-06-02 2023-05-23 Apple Inc. Mechanisms for radio link failure (RLF) reporting to network
CN113438694B (zh) * 2021-06-29 2023-08-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带宽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16987A (zh) * 2021-06-30 2021-11-09 南京体育学院 后压腿训练装置
KR20240042530A (ko) * 2021-10-15 2024-04-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링크 모니터링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43988A1 (en) * 2012-08-09 2014-0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new carrier type (nct) in a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12401B2 (en) 2010-04-16 2014-04-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link monitoring (RLM) and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 (RSRP) measurement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8995366B2 (en) * 2012-03-23 2015-03-31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a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
PT3503665T (pt) * 2012-11-13 2021-04-0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istemas e métodos para modificar valores de parâmetros para extensão de longo alcance
US9173109B2 (en) * 2013-03-15 2015-10-27 Blackberry Limited Radio link quality monitoring
CN104469945B (zh) * 2013-09-12 2019-01-25 索尼公司 Nct scc的激活控制装置和方法、管理方法、以及基站装置
EP3100507B1 (en) * 2014-01-27 2020-05-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user equipment for adaptive radio link monitoring
CN111669774B (zh) * 2017-08-07 2023-09-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监测的方法及终端
WO2019031899A1 (en) * 2017-08-10 2019-0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RADIO LINK FAILURE IN A SYSTEM USING MULTIPLE REFERENCE SIGNALS
JP6922997B2 (ja) * 2017-11-13 2021-08-1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およびその方法
CN116456485A (zh) * 2017-11-13 2023-07-1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户设备、基站及其所用的方法
JP2019092059A (ja) * 2017-11-15 2019-06-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43988A1 (en) * 2012-08-09 2014-0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new carrier type (nct) in a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l Corporation,"RLM and RLF",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9bis, R2-1710625,Prague, Czech Republic, 9th – 13th October 2017 *
Intel Corporation,"RLM and RLF",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9bis, R2-1710625,Prague, Czech Republic, 9th – 13th October 2017。
Samsung, "NR RLM and RLF procedure",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9bis, R2-1711414, Prague, Czech, 9th – 13th ctobor 2017 *
Samsung, "NR RLM and RLF procedure",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9bis, R2-1711414, Prague, Czech, 9th – 13th ctobor 2017。
Samsung,"RLM/RLF for bandwidth part", 3GPP TSG-RAN WG2 #99bis R2-1711404 Prague, Czech, 9th – 13th Octobor 2017。
Samsung,"RLM/RLF for bandwidth part", 3GPP TSG-RAN WG2 #99bisR2-1711404 Prague, Czech, 9th – 13th Octobor 201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4251A (zh) 2019-06-16
US20220376863A1 (en) 2022-11-24
ZA202002595B (en) 2023-10-25
WO2019097432A1 (en) 2019-05-23
KR102520464B1 (ko) 2023-04-11
US20200344019A1 (en) 2020-10-29
KR20200069355A (ko) 2020-06-16
EP3711341A1 (en) 2020-09-23
CN111345058A (zh) 2020-06-26
US11424878B2 (en) 2022-08-23
JP2021503754A (ja) 2021-02-12
KR20220016282A (ko) 2022-02-08
RU2745448C1 (ru) 2021-03-25
JP7079326B2 (ja) 2022-06-01
BR112020009644A2 (pt) 202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2277B (zh) 頻寬部分切換之後的無線電鏈路監測/無線電鏈路失效重新組態
JP7449230B2 (ja) Rlm及びビームモニタリングパラメータの最適化された再設定
CN112956230B (zh) 用于nr-dc中的测量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67710B (zh) 基于dl cca操作信息适配ue服务小区过程
CN111434146B (zh) 用于进行测量报告的方法和设备
CN113519204A (zh) 从用户设备到网络的针对无线电链路监视、波束失败检测和波束失败恢复的报告
JP2022523040A (ja) ビーム情報に基づく条件付きモビリティトリガリング
JP2022506427A (ja) モビリティプロシージャ
EP3994954B1 (en) Early radio link issue indication
US20230262546A1 (en) Dual active protocol stack and connection/link failure handling
CN114902732A (zh) 用于条件切换候选的测量报告
JP2021505027A (ja) Lte−nrインターワーキングにおける測定をトリガすることに関する
CN115669198A (zh) Rlf报告中的重连小区id
US20230397080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oviding Handover Related Information
CN111345058B (zh) 无线电链路监测/无线电链路故障重新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US11595929B2 (en) Methods providing release and re-direct message contents and UE behavior and related wireless devices
CN112075096B (zh) 能够进行测量报告的无线设备、网络节点及其方法
EP4193651A1 (en) Configuring and/or detecting measurement report triggering events based on unbalanced reference signals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network nodes
CN116076112A (zh) 用于新无线电(nr)的用户设备定位
CN112075096A (zh) 测量报告定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