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1500A - 一种bwp组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bwp组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51500A
CN112351500A CN201910736424.7A CN201910736424A CN112351500A CN 112351500 A CN112351500 A CN 112351500A CN 201910736424 A CN201910736424 A CN 201910736424A CN 112351500 A CN112351500 A CN 1123515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wp
target
bwp group
group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364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51500B (zh
Inventor
邢艳萍
缪德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3642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51500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10736424.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2351500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2063 priority patent/WO202102747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351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15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515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15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3Transmission in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3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 to a mobile station, i.e.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 H04B7/18539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radio, resources, i.e. for establishing or releasing a connection
    • H04B7/18541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radio, resources, i.e. for establishing or releasing a connection for handover of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204Multiple access
    • H04B7/2041Spot beam multiple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BWP组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所述BWP组切换方法包括:向所述终端发送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其中,基站为所述终端预先配置有至少两个BWP组,每个BWP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BWP和至少一个下行BWP;所述目标BWP组为基站从所述至少两个BWP组中进行选择得到。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以较小时延进行小区切换。

Description

一种BWP组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WP组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背景技术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一个波束对应一个小区,例如一颗卫星有四个波束,分别占用400MHz带宽,四个波束共占用1.6GHz带宽,四个波束分别对应不同的小区。此外,卫星通信相对地面通信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卫星会高速移动,进而导致更加频繁的小区切换。例如,即使终端在卫星静止,此时由于卫星的移动,终端也可能是秒级的小区切换。
而在传统的地面通信系统中,小区切换是通过高层信令触发的,例如网络侧通过高层信令触发终端进行小区切换,终端解析高层信令并按照网络侧的指示进行切换,然后在目标小区发送切换完成消息。但是在卫星通信系统中每个波束对应一个小区,如果卫星通信系统采用与地面通信系统相同的基于高层信令的小区切换机制,即终端小区之间的切换需要采用高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实现,则会导致小区切换时延较大,而由于卫星通信的切换非常频繁,切换时延过大会导致通信中断的时间比例过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BWP组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以实现卫星通信系统中以较小的切换时延进行小区之间的切换。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BWP组切换方法,所述BWP组切换方法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其中,
基站为所述终端预先配置有至少两个BWP组,每个BWP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BWP和至少一个下行BWP;所述目标BWP组为基站从所述至少两个BWP组中进行选择得到。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BWP切换方法,所述BWP切换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其中,
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预先配置有至少两个BWP组,每个BWP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BWP和至少一个下行BWP,所述目标BWP组为所述至少两个BWP组中的其中一个。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BWP组切换装置,所述BWP组切换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其中,
基站为所述终端预先配置有至少两个BWP组,每个BWP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BWP和至少一个下行BWP;所述目标BWP组为基站从所述至少两个BWP组中进行选择得到。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BWP组切换装置,所述BWP组切换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
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其中,
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预先配置有至少两个BWP组,每个BWP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BWP和至少一个下行BWP,所述目标BWP组为所述至少两个BWP组中的其中一个。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BWP组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通过向终端发送BWP组切换消息,且在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使得终端能够根据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从预先配置的BWP组中获取到目标BWP组,进而能够切换至目标BWP组,从而能够实现通过BWP组的切换实现小区之间的切换,这相较于通过高层信令实现卫星通信系统中小区之间切换的方式,缩短了小区切换时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BWP组切换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BWP组切换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BWP组的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BWP组切换装置的模块框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BWP组切换装置的模块框图之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或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新空口(New Radio,NR)中支持网络侧为终端在一个小区中配置最多4个下行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和4个上行BWP。此外,在NR中同样支持基于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的BWP切换,即网络侧发送DCI,其中携带BWP编号以及在BWP内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或者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资源分配。
而针对现有基于高层信令的小区切换机制,若将采用该机制实现卫星通信中的波束(小区)切换,则会产生切换时延较大的问题,此时基于卫星通信的切换非常频繁,切换时延过大会导致通信中断的时间比例较大。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可以通过预先为小区配置BWP组,然后通过BWP组的切换实现小区切换,即波束切换,从而实现较短时延的波束切换。
针对上述思想,下面对本申请进行具体介绍。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BWP组切换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一,该BWP组切换方法包括:
步骤101:向终端发送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
具体的,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
此外,具体的,基站为终端预先配置有至少两个BWP组,每个BWP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BWP和至少一个下行BWP。基于每个BWP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BWP和至少一个下行BWP,使得终端能够在每个BWP组内实现上下行的数据传输。
另外,具体的,目标BWP组为基站从至少两个BWP组中进行选择得到。这使得当基站将BWP组切换消息发送给终端时,基于目标BWP组为基站从预先配置的至少两个BWP组中选择得到,终端能够根据BWP组切换消息中所携带的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从预先配置的BWP组中获取得到目标BWP组,从而能够进一步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目标BWP组,进而基于BWP组的切换,实现小区的切换。
具体的,每个BWP组对应一个不同的小区,这使得终端在切换BWP组时,能够对应切换小区,从而实现小区的切换,进而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实现波束的切换。
例如,假设基站为终端预先配置有标识为0、1、2和3的四个BWP组,且卫星具有4个波束,则可以BWP组0对应波束1,BWP组1对应波束2,BWP组2对应波束3,BWP组3对应波束4。再例如,每个BWP组内可以设置2个上行BWP和1个下行BWP。此时若基站确定终端待切换至波束3,则可以将BWP组2确定为目标BWP组,并将该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发送给终端,从而使得终端能够根据该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获取到BWP组2,并切换至BWP组2,进而实现基于BWP组2对应波束3,通过BWP组的切换实现波束的切换。
当然,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并不具体限定为终端预先配置的BWP组的组数,也并不具体限定每个BWP组中的BWP的个数。当然,较优的,可以设置不同BWP组与所有波束中不同波束(小区)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使得能够实现每个波束均能够对应一个不同的BWP组,进而实现在需要切换到目标波束时,能够获取到与目标波束所对应的目标BWP组,并进行切换。
这样,基站通过向终端发送BWP组切换消息,且在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使得终端能够根据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从预配置的BWP组中获取到目标BWP组,进而能够切换至目标BWP组,实现了通过BWP组的切换实现小区之间的切换,这相较于通过高层信令实现小区之间切换的方式,缩短了小区切换时延。
具体的,基站可以在确定终端需要进行小区切换时,向终端发送BWP组切换消息。
此外,具体的,基站在向终端发送BWP组切换消息时,可以通过物理层消息、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消息或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BWP组切换消息。具体的,物理层消息可以为DCI消息。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基站在向终端发送BWP组切换消息之前,还需要为终端配置至少两个BWP组。具体的,基站在为终端配置至少两个BWP组时,可以基于相同的预设参考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位置,对所述至少两个BWP组内每个BWP的频域位置进行配置;或者,基于不同的预设参考RB位置,对每个BWP组内BWP的频域位置进行配置。
具体的,在基于不同的预设参考RB位置,对每个BWP组内BWP的频域位置进行配置时,可以不同的BWP组内的频域位置基于不同的预设参考RB位置进行配置,例如对每个BWP组内的BWP频域位置进行配置时,可以基于该BWP组所对应的小区的起始RB位置进行配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基站在向终端发送BWP组切换消息之后,还可以接收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BWP组内发送的上行信号,然后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确定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成功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
具体的,基站在接收终端在所述目标BWP组内发送的上行信号时,可以接收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BWP组中目标上行BWP内的PUSCH上,所发送的上行数据;或者,接收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BWP组的PRACH上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这样,基站接收到终端在目标BWP组内发送的上行信号时,说明终端已成功切换至目标BWP组,实现了基站通过接收上行信号的BWP组判断终端是否成功切换了BWP组。
另外,具体的,在此对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进行介绍。其中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两种情况下的任意一种:
其一,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包括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基站可以显式通知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即可以直接将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作为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从而使得终端能够直接根据目标BWP组的标识进行确定目标BWP组。
其二,当基站预先配置每个BWP的标识信息与每个BWP组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时,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或所述目标BWP组所对应的任意一个BWP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当基站预先配置每个BWP的标识信息与每个BWP组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时,基站可以隐式通知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即将目标BWP组所对应的任意一个BWP的标识信息作为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例如,假设基站预设配置标识为0的BWP 0与BWP组0、标识为5的BWP 5与BWP组1之间相对应,则基站在需要将BWP组1作为目标BWP组时,则可以将BWP5的标识信息作为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此时终端则可以根据BWP的标识信息与BWP组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到目标BWP组。
另外,具体的,基站同样可以直接将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作为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即在该种情况下,基站可以选择采用何种方式对目标BWP组进行指示。
当然,BWP组切换消息中除携带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之外,还可以携带有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目标BWP组内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目标BWP组内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以及上行定时提前量。
具体的,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均为目标BWP组内多个BWP中需要进行激活的BWP。
下面分别对所述目标BWP组内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以及目标BWP组内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进行具体介绍。
其中,针对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可以通过下述方式确定所述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
其一,所述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上行BWP的标识信息和目标下行BWP的标识信息。
在该种方式中,基站可以直接将目标上行BWP的标识信息和目标下行BWP的标识信息,分别作为目标上行BWP的指示信息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从而使得终端能够直接根据目标上行BWP的标识信息和目标下行BWP的标识信息,确定目标BWP组内的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
其二,当基站预先指示每个BWP组中默认激活的上行BWP和下行BWP时,将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
在该种方式中,当基站预先配置每个BWP中默认激活的上行BWP和下行BWP时,终端在根据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确定目标BWP组时,便能够根据目标BWP组中默认激活的上行BWP和下行BWP,确定默认激活的上行BWP和下行BWP即为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基于此,基站无需再重复发送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即可以直接将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确定为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即通过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对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进行指示。
其三,当基站预先对每个BWP组内的上行BWP和下行BWP进行成对配置,且设置有配对编号时,所述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上行BWP或目标下行BWP所对应的配对编号。
在该种方式中,当基站成对配置BWP组内的上下行BWP且配置相应的BWP配对编号时,终端能够根据配对编号直接获取到成对配置的上行BWP和下行BWP。基于此,基站可以直接将目标上行BWP或目标下行BWP所对应的配对编号确定为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
其四,当基站预先对每个BWP组内的上行BWP和下行BWP配置有对应关系时,所述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上行BWP的标识信息或目标下行BWP的标识信息。
在该种方式中,当基站预先对每个BWP组内的上行BWP和下行BWP配置有对应关系时,终端能够根据该对应关系中的其中一个BWP,获取到该对应关系中的另一个BWP。基于此,基站可以将目标上行BWP的标识信息或目标下行BWP的标识信息确定为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从而使得终端能够基于BWP组内的上行BWP和下行BWP配置有对应关系,根据目标上行BWP的标识信息或目标下行BWP的标识信息,确定对应的下行BWP或上行BWP。
这样,通过上述几种方式对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进行指示,使得终端能够根据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的目标BWP组内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确定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
此外,针对目标BWP组内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进行说明。
所述上行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目标BWP组中目标上行BWP内的PUSCH资源分配信息,或者所述目标BWP组内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资源信息。
具体的,所述PRACH资源信息包括频域资源信息和时域资源信息。PRACH资源信息中的频域资源信息可以为,PRACH的绝对频域资源信息,或者在目标BWP组所对应的小区内的频域资源,或者PRACH在目标上行BWP内的频域资源。此外,PRACH资源信息中的时域资源信息可以为,确定的传输机会或者时间段。
这样,基站通过在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中包括目标BWP组中目标上行BWP内的PUSCH资源分配信息,使得在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上行资源分配信息时,终端能够根据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中的目标上行BWP内的PUSCH资源分配信息,确定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PUSCH资源,进而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此外,通过在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中包括目标BWP组内的PRACH资源信息,使得终端能够根据该PRACH资源信息,在目标BWP组的PRACH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
另外,上行定时提前量为指示PUSCH发送的上行定时提前量。
通过在BWP组内携带上行定时提前量,使得终端能够根据上行定时提前量进行PUSCH发送时间的确定。
这样,本实施例通过在确定终端需要进行小区切换时,向终端发送BWP组切换消息,且该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基于基站已预先为终端配置有至少两个BWP组,且目标BWP组为基站从至少两个BWP组中进行选择得到,使得终端能够基于预先配置的BWP组,根据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进行BWP组的切换,进而实现小区的切换,这相较于采用高层信令实现小区切换的方式,缩短了小区切换时延。
此外,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BWP组切换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二,该BWP组切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基站发送的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
在本步骤中,具体的,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
具体的,基站为终端已预先配置有至少两个BWP组,每个BWP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BWP和至少一个下行BWP。此外,目标BWP组为所述至少两个BWP组中的其中一个。
这使得当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BWP组切换消息时,能够根据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的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从预先配置的BWP组中确定目标BWP组。
此外,具体的,每个BWP组对应一个不同的小区,这使得终端在切换至目标BWP组时,能对应切换到该目标BWP组所对应的小区,进而实现了小区的切换。
当然,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在接收基站发送的BWP组切换消息时,可以通过物理层消息、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消息或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层消息,接收基站发送的BWP组切换消息。
步骤22:根据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
在本步骤中,具体的,基于终端已预先配置有至少两个BWP组,且目标BWP组为所述至少两个BWP组中的其中一个,使得终端在接收到BWP组切换消息之后,能够根据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从所预先配置的BWP组中确定目标BWP组,并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目标BWP组,从而实现了通过BWP组的切换进行小区的切换。
这样,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有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的BWP组切换消息,并根据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切换至目标BWP组,进而实现了通过BWP组的切换实现小区的切换,针对卫星通信系统,这相较于采用高层信令实现波束切换的方式,缩短了波束切换时延。
此外,进一步地,在接收基站发送的BWP组切换消息之后,还可以根据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在目标BWP组所对应的下行资源上进行时间和/或频率同步。
例如,终端可以通过目标BWP组中的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Block,SSB)或下行参考信号进行下行时间和/或频率同步。
另外,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此对BWP组切换消息中所携带的BWP组的指示信息进行说明。其中,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或者所述目标BWP组所对应的任意一个BWP的标识信息。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可以根据BWP组切换消息中所携带的BWP组的指示信息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方式,根据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进行BWP组切换。在此进行说明:
其一,当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为所述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时,若检测到当前所在的BWP组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不同,则将所述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
具体的,当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为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时,终端可以通过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判断是否进行BWP组切换,即可以检测该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与当前所在的BWP组的标识信息是否相同,此时若检测到不同,则可以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目标BWP组,从而实现小区的切换。
其二,当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为所述BWP的标识信息时,根据预先配置的每个BWP的标识信息与每个BWP组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BWP所对应的BWP组;将所述BWP所对应的BWP组确定为目标BWP组,并在检测到当前所在的BWP组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不同时,将所述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
具体的,当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为BWP的标识信息时,可以确定基站已预先配置每个BWP的标识信息与每个BWP组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此时终端可以基于该对应关系获取到BWP所在的BWP组,并将该BWP组确定为目标BWP组;然后终端可以检测该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与当前所在的BWP组的标识信息是否相同,此时若检测到不同,则可以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目标BWP组,从而实现小区的切换。
这样,终端根据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的不同,进行不同的BWP组切换过程,实现了BWP组的灵活切换。
另外,进一步地,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BWP组切换消息中还可以携带有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目标BWP组内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目标BWP组内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以及上行定时提前量。
当然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信息仅为BWP组切换消息中所携带信息的一种示例,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BWP组切换消息中增加其他信息,在此并不对此进行具体限定。
下面针对上述信息进行说明。
针对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进行说明。
其中,所述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包括下述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目标上行BWP的标识信息和目标下行BWP的标识信息、所述目标上行BWP或目标下行BWP所对应的配对编号、所述目标上行BWP的标识信息或者所述目标下行BWP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当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包括目标上行BWP的标识信息和目标下行BWP的标识信息时,终端可以直接根据目标上行BWP的标识信息和目标下行BWP的标识信息,确定目标BWP组内的待激活的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
此外,当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包括目标上行BWP或目标下行BWP所对应的配对编号时,此时基站已成对配置BWP组内的上下行BWP且配置相应的BWP配对编号,因此终端能够根据配对编号直接获取到成对配置的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
另外,当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包括目标上行BWP的标识信息或者所述目标下行BWP的标识信息时,此时基站已预先对每个BWP组内的上行BWP和下行BWP配置有对应关系,因此终端能够基于该对应关系,根据目标上行BWP的标识信息或目标下行BWP的标识信息,获取到相对应的目标下行BWP或目标上行BWP。
当然,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若基站预先配置每个BWP中默认激活的上行BWP和下行BWP,则终端可以直接根据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目标BWP组中默认激活的上行BWP和下行BWP确定为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即对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进行隐性指示。
此外,针对上行资源分配信息进行说明。
上行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目标BWP组中目标上行BWP内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资源分配信息,或者所述目标BWP组内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Access Channel,PRACH)资源信息;其中,所述PRACH资源信息包括频域资源信息和时域资源信息。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针对该上行资源分配信息的具体介绍可以参见基站侧的具体实施例,在此不再进行过多赘述。
另外,进一步地,终端还可以根据BWP组切换消息中所携带信息的不同,来根据BWP组切换消息中所携带的信息,进行后续操作。下面对此进行具体说明。
其一,当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目标BWP组内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时,终端在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之后,可以根据所述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中的上行BWP切换至所述目标上行BWP,并由当前所在的BWP组中的下行BWP切换至所述目标下行BWP。
具体的,当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时,即基站已指定待激活的上下行BWP,则终端需要根据该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分别将上行由当前所在的上行BWP切换至目标上行BWP,将下行由当前所在的下行BWP切换至目标下行BWP,以实现BWP组的切换过程。
其二,本实施例在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之后,还可以在目标BWP组内发送上行信号。此时,具体的,可以根据上行资源分配信息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上行信号的发送方式。
例如,当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且所述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为所述目标BWP组中目标上行BWP内的PUSCH资源分配信息时,可以在所述PUSCH资源分配信息所对应的PUSCH上发送上行数据。
再例如,当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所述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且所述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为所述目标BWP组内的PRACH资源信息时,可以在所述PRACH资源信息所对应的PRACH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
其三,当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上行定时提前量时,终端在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之后,可以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下行定时和所述上行定时提前量,确定PUSCH的上行发送时间,并根据所述PUSCH的上行发送时间,进行PUSCH发送。
当然,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若BWP组切换消息中未携带有上行定时提前量,则可以根据自身维护的上行定时提前量来进行PUSCH的发送。
这样,终端根据BWP组切换消息中所携带的信息,在BWP组切换后,根据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的除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之外的其他信息,进行后续数据发送前的操作过程,保证了上行数据的正常发送。
这样,本实施例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有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的BWP组切换消息,并根据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切换至目标BWP组,进而实现了通过BWP组的切换实现小区的切换,这相较于采用高层信令实现小区切换的方式,缩短了小区切换时延。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假设基站为终端配置了4个BWP组,分别对应BWP组标识(ID)0-3,并在每个BWP内配置一个下行BWP(下行BWP ID0)和两个上行BWP(上行BWP ID0和上行BWP ID1)。此外,每个BWP组对应一个波束(小区),即参见图3,BWP组ID0对应波束1,BWP组ID1对应波束2,BWP组ID2对应波束3,BWP组ID3对应波束4。另外,不同BWP组内的BWP的频域位置可以相对一个参考RB位置进行配置,也可以参考不同的参考RB位置进行配置,例如各自参考所对应的波束的起始RB位置。
此时假设终端当前工作在波束1(BWP组ID0)的下行BWP ID0和上行BWP ID1。当基站确定终端需要从波束1切换到波束2时,则可以向终端发送BWP组切换消息。
下面以基站通过MAC层消息向终端发送BWP组切换消息为例进行说明。
假设基站在BWP组ID0的下行BWP ID0对应的资源中发送PDSCH,PDSCH承载的MAC消息中携带了BWP组切换消息。其中BWP组切换消息中包括如下指示信息:目标BWP组ID为1,目标下行BWP ID为0,目标上行BWP ID为0,指示BWP组ID1中的上行BWP ID0内的PUSCH资源分配或PARCH资源,且指示PUSCH发送的上行定时提前量。
此时,终端接收并解析基站发送的BWP组切换消息。可选地,终端在BWP组ID1对应的下行资源上进行时间和/或频率同步,例如通过BWP组ID1中的SSB或者下行参考信号进行下行时间和/或频率同步。
终端按照该BWP组切换消息,切换BWP组。具体的,将下行从BWP组ID0的下行BWPID0切换到BWP组ID1的下行BWP ID0,上行从BWP组ID0的上行BWP ID1切换到BWP组ID1的上行BWP ID0。此外,终端根据BWP组ID1的下行定时以及BWP组切换消息中的上行定时提前量确定PUSCH的上行发送时间,并在所指示的PUSCH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或者在所指示的BWP组ID1的PRACH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
然后,基站通过在BWP组ID1的上行BWP ID0内的PUSCH上,接收到上行数据,判定终端成功切换至目标BWP组;或者,基站通过在BWP组ID1的PRACH资源上接收到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判定终端成功切换至目标BWP组。
下面再以基站通过物理层消息中的DCI消息向终端发送BWP组切换消息为例进行说明。
假设基站在配置BWP组时,同时配置了默认激活的上行BWP和下行BWP,假设均为BWP ID0。此外,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以下指示信息:目标BWP组的ID为1,指示BWP组ID1中的上行BWP ID0内的PUSCH资源分配。
此时,终端接收并解析基站发送的BWP组切换消息。可选地,终端在BWP组ID1对应的下行资源上进行时间和/或频率同步,例如通过BWP组ID1中的SSB或者下行参考信号进行下行时间和/或频率同步。
终端按照该BWP组切换消息,切换BWP组至BWP组ID1,并进一步切换至BWP组ID1中的上下行BWP ID0。此外,终端根据BWP组ID1的下行定时以及自身维护的上行定时提前量确定PUSCH发送的上行定时提前量,并在所指示的PUSCH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此时基站通过在BWP组ID1的上行BWP ID0内的PUSCH上,接收到上行数据,判定终端成功切换至目标BWP组。
这样,本实施例中,基站在确定终端需要进行小区切换时,向终端发送BWP组切换消息,且该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然后终端根据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进行BWP组切换,实现了通过BWP组的切换实现小区的切换,这相较于采用高层信令实现小区切换的方式,缩短了小区切换时延。
此外,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BWP组切换装置的模块框图之一,该BWP组切换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401,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其中,
基站为所述终端预先配置有至少两个BWP组,每个BWP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BWP和至少一个下行BWP;所述目标BWP组为基站从所述至少两个BWP组中进行选择得到。
此外,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BWP组切换装置的模块框图之二,该BWP组切换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
切换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其中,
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预先配置有至少两个BWP组,每个BWP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BWP和至少一个下行BWP,所述目标BWP组为所述至少两个BWP组中的其中一个。
另外,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或终端的实体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6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620、存储器(memory)630和通信总线640,其中,处理器610,通信接口620,存储器630通过通信总线6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610可以调用存储在存储器630上并可在处理器6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向所述终端发送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其中,基站为所述终端预先配置有至少两个BWP组,每个BWP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BWP和至少一个下行BWP;所述目标BWP组为基站从所述至少两个BWP组中进行选择得到。
可选地,每个BWP组对应一个不同的小区。
可选地,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包括:当确定终端需要进行小区切换时,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BWP组切换消息。
可选地,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包括:通过物理层消息、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消息或无线资源控制RR层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BWP组切换消息。
可选地,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或者,当基站预先配置每个BWP的标识信息与每个BWP组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时,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或所述目标BWP组所对应的任意一个BWP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还携带有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目标BWP组内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目标BWP组内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以及上行定时提前量。
可选地,所述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上行BWP的标识信息和目标下行BWP的标识信息;或者,当基站预先指示每个BWP组中默认激活的上行BWP和下行BWP时,将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或者,当基站预先对每个BWP组内的上行BWP和下行BWP进行成对配置,且设置有配对编号时,所述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上行BWP或目标下行BWP所对应的配对编号;或者,当基站预先对每个BWP组内的上行BWP和下行BWP配置有对应关系时,所述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上行BWP的标识信息或目标下行BWP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上行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目标BWP组中目标上行BWP内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资源分配信息,或者所述目标BWP组内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信息。
可选地,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之前,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如下步骤:为所述终端配置至少两个BWP组,具体包括:基于相同的预设参考资源块RB位置,对所述至少两个BWP组内每个BWP的频域位置进行配置;或者,基于不同的预设参考RB位置,对每个BWP组内BWP的频域位置进行配置。
可选地,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之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如下步骤:接收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BWP组内发送的上行信号;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确定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成功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
可选地,所述接收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BWP组内发送的上行信号,包括:接收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BWP组中目标上行BWP内的PUSCH上,所发送的上行数据;或者,接收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BWP组的PRACH上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还例如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其中,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预先配置有至少两个BWP组,每个BWP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BWP和至少一个下行BWP,所述目标BWP组为所述至少两个BWP组中的其中一个。
可选地,每个BWP组对应一个不同的小区。
可选地,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包括:通过物理层消息或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消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BWP组切换消息。
可选地,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或者所述目标BWP组所对应的任意一个BWP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包括:当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为所述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时,若检测到当前所在的BWP组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不同,则将所述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或者,当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为所述BWP的标识信息时,根据预先配置的每个BWP的标识信息与每个BWP组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BWP所对应的BWP组;将所述BWP所对应的BWP组确定为目标BWP组,并在检测到当前所在的BWP组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不同时,将所述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
可选地,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还携带有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目标BWP组内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目标BWP组内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以及上行定时提前量。
可选地,所述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包括下述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目标上行BWP的标识信息和目标下行BWP的标识信息、所述目标上行BWP或目标下行BWP所对应的配对编号、所述目标上行BWP的标识信息或者所述目标下行BWP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当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目标BWP组内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时,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之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如下步骤:根据所述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中的上行BWP切换至所述目标上行BWP,并由当前所在的BWP组中的下行BWP切换至所述目标下行BWP。
可选地,所述上行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目标BWP组中目标上行BWP内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资源分配信息,或者所述目标BWP组内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信息。
可选地,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之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如下步骤:在所述目标BWP组内发送上行信号。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目标BWP组内发送上行信号,包括:当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所述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且所述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为所述目标BWP组中目标上行BWP内的PUSCH资源分配信息时,在所述PUSCH资源分配信息所对应的PUSCH上发送上行数据;或者,当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所述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且所述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为所述目标BWP组内的PRACH资源信息时,在所述PRACH资源信息所对应的PRACH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
可选地,当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所述上行定时提前量时,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之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如下步骤: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下行定时和所述上行定时提前量,确定PUSCH的上行发送时间;根据所述PUSCH的上行发送时间,进行PUSCH发送。
可选地,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之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如下步骤: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在所述目标BWP组所对应的下行资源上进行时间和/或频率同步。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6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向所述终端发送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其中,基站为所述终端预先配置有至少两个BWP组,每个BWP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BWP和至少一个下行BWP;所述目标BWP组为基站从所述至少两个BWP组中进行选择得到。再例如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其中,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预先配置有至少两个BWP组,每个BWP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BWP和至少一个下行BWP,所述目标BWP组为所述至少两个BWP组中的其中一个。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1)

1.一种BWP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WP组切换方法包括:
当确定终端需要进行小区切换时,向所述终端发送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其中,
基站为所述终端预先配置有至少两个BWP组,每个BWP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BWP和至少一个下行BWP;所述目标BWP组为基站从所述至少两个BWP组中进行选择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BWP组对应一个不同的小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包括:
当确定终端需要进行小区切换时,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BWP组切换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包括:
通过物理层消息、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消息或无线资源控制RRC层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BWP组切换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或者,
当基站预先配置每个BWP的标识信息与每个BWP组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时,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或所述目标BWP组所对应的任意一个BWP的标识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还携带有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目标BWP组内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目标BWP组内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以及上行定时提前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上行BWP的标识信息和目标下行BWP的标识信息;或者,
当基站预先指示每个BWP组中默认激活的上行BWP和下行BWP时,将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或者,
当基站预先对每个BWP组内的上行BWP和下行BWP进行成对配置,且设置有配对编号时,所述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上行BWP或目标下行BWP所对应的配对编号;或者,
当基站预先对每个BWP组内的上行BWP和下行BWP配置有对应关系时,所述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上行BWP的标识信息或目标下行BWP的标识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目标BWP组中目标上行BWP内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资源分配信息,或者所述目标BWP组内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之前,还包括:
为所述终端配置至少两个BWP组,具体包括:
基于相同的预设参考资源块RB位置,对所述至少两个BWP组内每个BWP的频域位置进行配置;或者,
基于不同的预设参考RB位置,对每个BWP组内BWP的频域位置进行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BWP组内发送的上行信号;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确定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成功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BWP组内发送的上行信号,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BWP组中目标上行BWP内的PUSCH上,所发送的上行数据;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BWP组的PRACH上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12.一种BWP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WP切换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其中,
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预先配置有至少两个BWP组,每个BWP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BWP和至少一个下行BWP,所述目标BWP组为所述至少两个BWP组中的其中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BWP组对应一个不同的小区。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包括:
通过物理层消息、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消息或无线资源控制RRC层消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BWP组切换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或者所述目标BWP组所对应的任意一个BWP的标识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包括:
当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为所述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时,若检测到当前所在的BWP组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不同,则将所述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或者,
当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为所述BWP的标识信息时,根据预先配置的每个BWP的标识信息与每个BWP组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BWP所对应的BWP组;将所述BWP所对应的BWP组确定为目标BWP组,并在检测到当前所在的BWP组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不同时,将所述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还携带有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目标BWP组内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目标BWP组内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以及上行定时提前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包括下述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目标上行BWP的标识信息和目标下行BWP的标识信息、所述目标上行BWP或目标下行BWP所对应的配对编号、所述目标上行BWP的标识信息或者所述目标下行BWP的标识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目标BWP组内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时,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中的上行BWP切换至所述目标上行BWP,并由当前所在的BWP组中的下行BWP切换至所述目标下行BWP。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目标BWP组中目标上行BWP内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资源分配信息,或者所述目标BWP组内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BWP组内发送上行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目标BWP组内发送上行信号,包括:
当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所述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且所述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为所述目标BWP组中目标上行BWP内的PUSCH资源分配信息时,在所述PUSCH资源分配信息所对应的PUSCH上发送上行数据;或者,
当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所述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且所述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为所述目标BWP组内的PRACH资源信息时,在所述PRACH资源信息所对应的PRACH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所述上行定时提前量时,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下行定时和所述上行定时提前量,确定PUSCH的上行发送时间;
根据所述PUSCH的上行发送时间,进行PUSCH发送。
2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在所述目标BWP组所对应的下行资源上进行时间和/或频率同步。
25.一种BWP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WP组切换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其中,
基站为所述终端预先配置有至少两个BWP组,每个BWP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BWP和至少一个下行BWP;所述目标BWP组为基站从所述至少两个BWP组中进行选择得到。
26.一种BWP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WP组切换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
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其中,
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预先配置有至少两个BWP组,每个BWP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BWP和至少一个下行BWP,所述目标BWP组为所述至少两个BWP组中的其中一个。
27.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当确定终端需要进行小区切换时,向所述终端发送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其中,
基站为所述终端预先配置有至少两个BWP组,每个BWP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BWP和至少一个下行BWP;所述目标BWP组为基站从所述至少两个BWP组中进行选择得到。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每个BWP组对应一个不同的小区。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包括:
当确定终端需要进行小区切换时,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BWP组切换消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包括:
通过物理层消息、或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消息或无线资源控制RRC层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BWP组切换消息。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或者,
当基站预先配置每个BWP的标识信息与每个BWP组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时,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或所述目标BWP组所对应的任意一个BWP的标识信息。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还携带有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目标BWP组内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目标BWP组内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以及上行定时提前量。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上行BWP的标识信息和目标下行BWP的标识信息;或者,
当基站预先指示每个BWP组中默认激活的上行BWP和下行BWP时,将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或者,
当基站预先对每个BWP组内的上行BWP和下行BWP进行成对配置,且设置有配对编号时,所述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上行BWP或目标下行BWP所对应的配对编号;或者,
当基站预先对每个BWP组内的上行BWP和下行BWP配置有对应关系时,所述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上行BWP的标识信息或目标下行BWP的标识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目标BWP组中目标上行BWP内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资源分配信息,或者所述目标BWP组内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之前,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为所述终端配置至少两个BWP组,具体包括:
基于相同的预设参考资源块RB位置,对所述至少两个BWP组内每个BWP的频域位置进行配置;或者,
基于不同的预设参考RB位置,对每个BWP组内BWP的频域位置进行配置。
36.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之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BWP组内发送的上行信号;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确定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成功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BWP组内发送的上行信号,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BWP组中目标上行BWP内的PUSCH上,所发送的上行数据;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BWP组的PRACH上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38.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基站发送的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其中,
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预先配置有至少两个BWP组,每个BWP组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BWP和至少一个下行BWP,所述目标BWP组为所述至少两个BWP组中的其中一个。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每个BWP组对应一个不同的小区。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包括:
通过物理层消息、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消息或无线资源控制RRC层消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BWP组切换消息。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或者所述目标BWP组所对应的任意一个BWP的标识信息。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包括:
当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为所述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时,若检测到当前所在的BWP组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不同,则将所述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或者,
当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为所述BWP的标识信息时,根据预先配置的每个BWP的标识信息与每个BWP组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BWP所对应的BWP组;将所述BWP所对应的BWP组确定为目标BWP组,并在检测到当前所在的BWP组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BWP组的标识信息不同时,将所述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
43.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还携带有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目标BWP组内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目标BWP组内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以及上行定时提前量。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包括下述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目标上行BWP的标识信息和目标下行BWP的标识信息、所述目标上行BWP或目标下行BWP所对应的配对编号、所述目标上行BWP的标识信息或者所述目标下行BWP的标识信息。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目标BWP组内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时,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之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目标上行BWP和目标下行BWP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中的上行BWP切换至所述目标上行BWP,并由当前所在的BWP组中的下行BWP切换至所述目标下行BWP。
46.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目标BWP组中目标上行BWP内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资源分配信息,或者所述目标BWP组内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信息。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之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在所述目标BWP组内发送上行信号。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目标BWP组内发送上行信号,包括:
当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所述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且所述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为所述目标BWP组中目标上行BWP内的PUSCH资源分配信息时,在所述PUSCH资源分配信息所对应的PUSCH上发送上行数据;或者,
当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所述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且所述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为所述目标BWP组内的PRACH资源信息时,在所述PRACH资源信息所对应的PRACH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
49.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BWP组切换消息中携带有所述上行定时提前量时,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将终端由当前所在的BWP组切换至所述目标BWP组之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下行定时和所述上行定时提前量,确定PUSCH的上行发送时间;
根据所述PUSCH的上行发送时间,进行PUSCH发送。
5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带宽部分BWP组切换消息之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目标BWP组的指示信息,在所述目标BWP组所对应的下行资源上进行时间和/或频率同步。
51.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4任一项所述的BWP组切换方法的步骤。
CN201910736424.7A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bwp组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Active CN1123515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6424.7A CN112351500B (zh) 2019-08-09 一种bwp组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PCT/CN2020/102063 WO2021027473A1 (zh) 2019-08-09 2020-07-15 一种bwp组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6424.7A CN112351500B (zh) 2019-08-09 一种bwp组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1500A true CN112351500A (zh) 2021-02-09
CN112351500B CN112351500B (zh) 2024-06-04

Family

ID=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66949A1 (zh) * 2021-06-24 2022-12-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切换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WO2023102815A1 (en) * 2021-12-09 2023-06-15 Zt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frequency resource group based service transmissions
WO2023102809A1 (en) * 2021-12-09 2023-06-15 Zt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frequency resource group based service transmissions
WO2023137677A1 (zh) * 2022-01-20 2023-07-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切换bwp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6455A (zh) * 2018-10-19 2019-03-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资源切换方法、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9561489A (zh) * 2017-09-26 2019-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部分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190132845A1 (en) * 2017-10-31 2019-05-02 Alireza Babaei Scheduling With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CN109729559A (zh) * 2017-10-31 2019-05-0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网络设备
WO2019095251A1 (en) * 2017-11-17 2019-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plane design for bandwidth part in new radio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1489A (zh) * 2017-09-26 2019-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部分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190132845A1 (en) * 2017-10-31 2019-05-02 Alireza Babaei Scheduling With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CN109729559A (zh) * 2017-10-31 2019-05-0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网络设备
WO2019095251A1 (en) * 2017-11-17 2019-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plane design for bandwidth part in new radio
CN109496455A (zh) * 2018-10-19 2019-03-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资源切换方法、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UALCOMM INCORPORATED: ""R2-1801270-BWP configuration during handover"",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00 R2-1801270, pages 1 - 4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66949A1 (zh) * 2021-06-24 2022-12-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切换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WO2023102815A1 (en) * 2021-12-09 2023-06-15 Zt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frequency resource group based service transmissions
WO2023102809A1 (en) * 2021-12-09 2023-06-15 Zt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frequency resource group based service transmissions
WO2023137677A1 (zh) * 2022-01-20 2023-07-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切换bwp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27473A1 (zh) 2021-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19152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EP3824669B1 (en) Reporting early measurement results in the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s
CN111357227B (zh) 用于带宽部分切换的方法、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EP3624492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711645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有条件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EP2068581B1 (en) The handoff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the random access channel
CN109729559B (zh)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网络设备
KR20130111476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호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7624260B (zh) Ta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16458208A (zh) 控制无线通信中的有条件移动性过程的执行
US10904767B2 (en) Frequency band shar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4651499A (zh) 参考信令设计和配置
CN115918234A (zh) 无线小区激活和去激活
WO2021027473A1 (zh) 一种bwp组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US10834775B2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access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7643104A (zh) 用于辅助小区组的数据收集增强
US11553444B2 (en) Method, network apparatus, and terminal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position of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US20230354066A1 (en) Methods for 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2351500B (zh) 一种bwp组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7889196B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132354B (zh) Tci的自动修改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05992191B (zh) 一种上行数据接收控制、接收、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6114285A (zh) 用于蜂窝环境中的快速波束跟踪的系统和方法
CN113365317B (zh) 一种通信错误识别方法、通信基站和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11357356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波束故障恢复的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