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8059B - 振動記錄裝置 - Google Patents
振動記錄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08059B TWI708059B TW108107410A TW108107410A TWI708059B TW I708059 B TWI708059 B TW I708059B TW 108107410 A TW108107410 A TW 108107410A TW 108107410 A TW108107410 A TW 108107410A TW I708059 B TWI708059 B TW I70805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te
- unit
- calculation
- vibration
- record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H—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G01H1/00—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vibrations in solids by using direct conduction to the detector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P—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SHOCK; INDICATING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 G01P15/00—Measuring acceleration; Measuring deceleration; Measuring shock, i.e. sudden change of acceleration
- G01P15/18—Measuring acceleration; Measuring deceleration; Measuring shock, i.e. sudden change of acceleration in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振動記錄裝置具備:加速度檢測部,其週期性檢測加速度;運算部,其自上述加速度檢測部之檢測結果運算振動強度;及記憶部,其記憶上述運算部之運算結果。上述運算部於自上述振動強度超過閾值之時序起經過第1特定時間後,自運算狀態轉變為消耗電力小於上述運算狀態之第1狀態。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記錄振動資料之振動記錄裝置。
於專利文獻1揭示一種僅於產生振動時記錄其振動履歷之振動記憶裝置。於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振動記憶裝置中,因僅於產生振動時驅動IC(Integrated Circuit:積體電路)晶片,故可降低未產生振動之狀態下之消耗電力。
[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特開2006-38482號公報
然而,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振動記憶裝置必須要有第1及第2加速度計、及用於將第1加速度計之振動延遲傳送至第2加速度計的延遲構件,為較複雜之構成。
本發明鑑於上述情況,其目的在於提供可藉由簡易之構成降低消耗電力之振動記錄裝置。
本說明書中所揭示之一層面之振動記錄裝置構成為具備:加速度檢測部,其週期性檢測加速度;及控制裝置,其具備自上述加速度檢測部之檢測結果運算振動強度之運算部及記憶上述運算部之運算結果之記憶部;且上述運算部於自上述振動強度超過閾值之時序起經過第1特定時間後,自運算狀態轉變為消耗電力小於上述運算狀態之第1狀態(第1構成)。
又,亦可構成為於上述第1構成之振動記錄裝置中,上述運算部根據上述振動強度之特性而將上述第1特定時間設為可變(第2構成)。
又,本說明書中所揭示之另一層面之振動記錄裝置構成為具備:加速度檢測部,其週期性檢測加速度;及控制裝置,其具備自上述加速度檢測部之檢測結果運算振動強度之運算部及記憶上述運算部之運算結果之記憶部;且上述運算部於自上述振動強度成為極大值之時序起經過第2特定時間後,自上述運算狀態轉變為消耗電力小於上述運算狀態之第1狀態(第3構成)。
又,亦可構成為於上述第1或第2構成之振動記錄裝置中,上述運算部於自上述振動強度成為極大值之時序起經過第2特定時間後,自上述運算狀態轉變為消耗電力小於上述運算狀態之第1狀態(第4構成)。
又,亦可構成為於上述第4構成之振動記錄裝置中,上述第1特定時間為上述第2特定時間以上(第5構成)。
又,亦可構成為於上述第3至5中任一項之構成之振動記錄裝置中,上述運算部根據上述振動強度之特性而將上述第2特定時間設為可變(第6構成)。
又,亦可構成為於上述第1至6中任一項之構成之振動記錄裝置中,上述加速度檢測部若上述加速度超過閾值則輸出中斷信號,上述運算部若於非上述運算狀態時接收上述中斷信號,則轉變為上述運算狀態(第7構成)。
又,亦可構成為於上述第1至7中任一項之構成之振動記錄裝置中,上述運算部於上述第1狀態持續特定時間之情形時,自上述第1狀態轉變為消耗電力小於上述第1狀態之第2狀態(第8構成)。
又,亦可構成為於上述第8構成之振動記錄裝置中,上述運算部之輸出資料傳輸率於上述第1狀態時高於上述第2狀態時(第9構成)。
又,亦可構成為於上述第8或第9構成之振動記錄裝置中,上述加速度檢測部之取樣率係上述運算部為上述第1狀態時高於上述運算部為上述第2狀態時(第10構成)。
又,亦可構成為於上述第8至10中任一項之構成之振動記錄裝置中,於自上述振動強度超過閾值之時序起經過上述第1特定時間之期間、與自上述振動強度成為極大值之時序起經過上述第2特定時間之期間具有重複期間之情形時,上述運算部於自上述振動強度超過閾值之時序起經過上述第1特定時間之期間結束後自上述運算狀態轉變為上述第1狀態(第11構成)。
又,亦可構成為於上述第1至11中任一項之構成之振動記錄裝置中,於自上述第1狀態或上述第2狀態轉變為上述運算狀態之前、運算狀態中、或自上述運算狀態轉變為上述第1狀態或上述第2狀態之前之至少一者運算並更新對應於上述振動記錄裝置之姿勢角度之修正值,且使用上述修正值運算上述振動強度(第12構成)。
又,亦可構成為於上述第1至12中任一項之構成之振動記錄裝置中,於上述加速度檢測部及上述控制裝置之初始化時,上述運算部運算對應於上述加速度檢測部之姿勢角度之修正值,上述記憶部記憶上述修正值,且上述運算部於運算上述振動強度時,使用記憶於上述記憶部之上述修正值(第13構成)。
又,亦可構成為於上述第1至13中任一項之構成之振動記錄裝置中,上述運算部若上述加速度為特定值以上,則不運算上述振動強度,而於經過特定時間後自上述運算狀態轉變為上述第1狀態(第14構成)。
又,亦可構成為於上述第1至14中任一項之構成之振動記錄裝置中,具備供安裝上述加速度檢測部及上述運算部之基板,且上述基板之厚度為上述加速度檢測部之厚度以上(第15構成)。
又,亦可構成為於上述第15構成之振動記錄裝置中,上述加速度檢測部配置於上述基板之大致中央(第16構成)。
又,亦可構成為於上述第15或第16構成之振動記錄裝置中,上述基板之俯視形狀為大致長方形之矩形,具備密封上述運算部及上述記憶部之半導體封裝,且於上述基板之長邊方向上,自上述基板之一端部至上述加速度檢測部之距離、及自上述半導體封裝至上述基板之另一端部之距離,各自短於自上述加速度檢測部至上述半導體封裝之距離(第17構成)。
又,亦可構成為於上述第17構成之振動記錄裝置,上述基板之俯視形狀為矩形,焊墊形成於上述矩形之複數條邊(第18構成)。
根據本說明書中所揭示之發明,可提供可藉由簡易之構成降低消耗電力之振動記錄裝置。
1:加速度檢測部
2:運算部
3:雜訊判定部
4:地震判定部
5:記憶部
6:輸入輸出部
7:MCU
8:基板
9:焊墊
9_1~9_10:焊墊
h1:厚度
h2:厚度
I1~I4:消耗電流
L1:距離
L2:距離
L3:距離
P1:極大值
P2:極大值
S1~S8:步驟
S4’:步驟
S1a~S1d:步驟
S4a~S4c:步驟
S101~S106:步驟
T1:時間
T2:週期
T3:時間
Td:第1特定時間
TH:閾值
TM_1:時間
TM_x:時間
TM_y:時間
TM_z:時間
Tp:第2特定時間
Ts:特定時間
X:軸
Y:軸
Z:軸
△1:一定時間
△x:一定時間
△y:一定時間
△z:一定時間
#1:第2待機狀態
#2:運算狀態
#3:第1待機狀態
#4:運算狀態下運算修正值之狀態
圖1係顯示振動記錄裝置之一構成例之圖。
圖2A係顯示振動記錄裝置之動作例之概略之流程圖。
圖2B係顯示初始化處理之一部分之流程圖。
圖2C係顯示與使用修正值之運算處理關聯之振動記錄裝置之動作之流程圖。
圖3係顯示振動記錄裝置之狀態之時序圖。
圖4係顯示振動記錄裝置之狀態之時序圖。
圖5係顯示振動記錄裝置之狀態之時序圖。
圖6係顯示雜訊判定處理之流程圖。
圖7係顯示振動記錄裝置之狀態之時序圖。
圖8A係顯示自上側觀察振動記錄裝置之一構造例之立體圖。
圖8B係顯示自下側觀察振動記錄裝置之一構造例之立體圖。
圖9A係振動記錄裝置之俯視圖。
圖9B係振動記錄裝置之剖視圖。
圖10係圖8A及圖8B所示之振動記錄裝置之俯視圖。
圖11係顯示振動記錄裝置之其他動作例之流程圖。
圖12係SI值之時序圖。
<振動記錄裝置之構成例>
圖1所示之振動記錄裝置具備加速度檢測部1、運算部2、雜訊判定部3、地震判定部4、輸入輸出部6、及記憶部5。密封於半導體封裝之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單元)7包含運算部2、雜訊判定部3、地震判定部4、輸入輸出部6、及記憶部5。
加速度檢測部1週期性檢測加速度。於本實施形態,使用3軸加速度感測器作為加速度檢測部1。加速度檢測部1根據來自運算部2之指示,於運算部2為運算狀態或第1待機狀態時提高輸出資料傳輸率(ODR),於運算部2為第2待機狀態時降低ODR。加速度檢測部1於提高ODR時以例如100Hz進行取樣,於降低ODR時以例如3.125Hz進行取樣。
加速度檢測部1於運算部2為非運算狀態時若加速度超過閾值則輸出中斷信號。本實施形態中,使用脈衝信號作為中斷信號。
運算部2自加速度檢測部1之檢測結果運算振動強度。本實施形態中,運算SI值及PGA值作為振動強度。又,運算部2將指定加速度檢測部1之取樣率之設定值、通知運算部2是否為運算狀態之設定值等各種設定值輸出至加速度檢測部1。
運算部2於運算狀態時執行上述之運算。運算部2於第1待機狀態時,將運算中途之資料保存於運算部2內之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運算部2於非運算狀態時,確認是否自加速度檢測部1接收到中斷信號。
運算部2於第1待機狀態時消耗電流乃至消耗電力小於運算狀態,於第2待機狀態時消耗電流乃至消耗電力小於第1待機狀態。
運算部2亦運算3軸之加速度。另,藉由運算部2運算之加速度不僅包含加速度自身,亦包含藉由使用加速度之運算所得之運算結果。雜訊判定部3基於加速度進行雜訊判定,且將雜訊判定結果發送至運算部2。運算部2根據雜訊判定結果決定是否執行SI值及PGA值之運算。對雜訊判定之詳情稍後予以敘述。
地震判定部4基於自運算部2輸出之SI值判定有無地震,且將地震判定結果發送至運算部2。此處,若SI值超過閾值,則判定發生地震。另,於判定有無地震中亦可輔助性地使用自運算部2輸出之PGA值而謀求判定精度之提高。
記憶部5非揮發性記憶自運算部2輸出之地震判定結果、SI值、及PGA值。
輸入輸出部6將自運算部2輸出之地震判定結果無遲滯地輸出至振動記錄裝置之外部。又,輸入輸出部6根據來自振動記錄裝置之外部之履歷資料輸出要求,將非揮發性記憶於記憶部5之SI值及PGA值輸出至振動記錄裝置之外部。另,輸入輸出部6於將非揮發性記憶於記憶部5之SI值及PGA值輸出至振動記錄裝置之外部之情形時,亦可配合非揮發性記憶於記憶部5之地震判定結果而輸出至振動記錄裝置之外部。
<振動記錄裝置之動作例>
圖2A係顯示振動記錄裝置之動作例之概略之流程圖。若對振動記錄
裝置投入電力,則振動記錄裝置開始圖2A所示之流程動作。
首先最初,加速度檢測部1及MCU7進行初始化(步驟S1)。若初始化結束,則運算部2成為待機狀態(步驟S2)。
於接續步驟S2之步驟S3中,運算部2確認是否自加速度檢測部1接收到中斷信號。若未接收到中斷信號則返回至步驟S2,若接收到中斷信號則移至步驟S4。
於步驟S4,運算部2成為運算狀態。
於接續步驟S4之步驟S5中,運算部2判定是否檢測到SI值之極大值。作為SI值之極大值之檢測方法,可比較本次之SI值運算結果與上次之SI值運算結果,若本次之SI值運算結果小於上次之SI值運算結果,則將上次之SI值運算結果設為SI值之極大值。
若未檢測到SI值之極大值則移至步驟S6,若檢測到SI值之極大值則移至步驟S7。
於步驟S6,運算部2基於自地震判定部4輸出之地震判定結果,判定是否檢測到地震。
若未檢測到地震則返回至步驟S4,若檢測到地震則移至步驟S7。
於步驟S7,運算部2確認自地震之檢測時序起經過第1特定時間或自極大值之檢測時序起經過第2特定時間,於確認之後移至步驟S8。另,若自地震之檢測時序起經過第1特定時間之期間、與自極大值之檢測時序起經過第2特定時間之期間有重複期間之情形時,於自地震之檢測時序起經過第1特定時間之期間結束之後移至步驟S8。另,第1特定時間、第2特定時間、及稍後敘述之特定時間可為各不相同之長度,亦可為至少兩者為同一長度。
於步驟S8中,運算部2運算修正值而更新修正值。為了準確地檢測到地震,必須使用相對於地球之重力方向水平之2軸之資料。因此,較佳以加速度檢測部1之3軸分別相對於地球之重力方向水平或垂直之方式設置加速度檢測部1。然而,加速度檢測部1有時會相對於上述理想之設置狀態傾斜地設置。因此,運算部2運算用於修正原本應顯示之值(加速度檢測部1於上述理想之設置狀態下所得之輸出值)之修正值。若步驟S8之處理結束,則返回至步驟S2。藉由返回至步驟S2,可謀求降低消耗電力。又,於發生振動之情形時有可能因振動導致設置狀態產生變化。因此,運算部2可於自第1待機狀態或第2待機狀態轉變為運算狀態之前、運算狀態中、或自運算狀態轉變為第1待機狀態或第2待機狀態之前之至少一者,運算最新之修正值而更新修正值。
根據加速度算出角度之方法係由以下之式定義。另,θ係繞x軸之角度,ψ係繞y軸之角度,Φ係繞z軸之角度,AX係x軸方向之加速度,AY係y
軸方向之加速度,AZ係z軸方向之加速度。
另,圖2A所示之流程圖中,於步驟S1中,由運算部2運算並由記憶部5記憶初始(更新前)之修正值。圖2B係顯示步驟S1之處理(初始化處理)之一部分之流程圖。
於步驟S1a中,加速度檢測部1對加速度資料進行取樣。
於接續步驟S1a之步驟S1b中,運算部2算出加速度檢測部1之姿勢角度。具體而言,運算部2基於加速度檢測部1之3軸之方向、與自藉由加速度檢測部1取樣之3軸之加速度資料求出之地球之重力方向之關係,算出以地球之重力方向為基準之加速度檢測部1之姿勢角度。
於接續步驟S1b之步驟S1c中,運算部2基於加速度檢測部1之姿勢角度算出修正值(旋轉矩陣成分)。於步驟S1c中算出各成分之旋轉矩陣,係用於以加速度檢測部1之3軸各自相對於地球之重力方向成為水平或垂直之方式,使加速度檢測部1之3軸在計算上旋轉的矩陣。
於接續步驟S1c之步驟S1d中,記憶部5記憶修正值(旋轉矩陣成分)。將藉由記憶部5記憶之修正值(旋轉矩陣成分),使用於圖2A所示之步驟S4之運算狀態時由運算部2執行之運算處理。
圖2C係顯示與使用了修正值之運算處理關聯之振動記錄裝置之動作之流程圖。振動記錄裝置於圖2A所示之步驟S4之運算狀態時,進行圖2C所示之流程圖之動作。
於步驟S4a中,加速度檢測部1對加速度資料進行取樣。
於接續步驟S4a之步驟S4b中,運算部2使用由記憶部5記憶之修正值(旋轉矩陣成分),使藉由加速度檢測部1取樣之3軸之加速度資料在計算上旋轉。藉此,將步驟S4a取樣之加速度資料,旋轉轉換成加速度檢測部1之3軸各自在計算上相對於地球之重力方向成為水平或垂直之狀態之3軸之加速度資料。即,藉由步驟S4b之處理,將受加速度檢測部1之姿勢角度之影響之加速度資料,轉換成未受加速度檢測部1之姿勢角度之影響之加速度資料。
於接續步驟S4b之步驟S4c中,運算部2使用旋轉轉換後之加速度資料算出SI值及PGA值。
圖3~圖5分別係顯示振動之特性不同之3種模式下之振動記錄裝置之狀態之時序圖。
P1及P2為SI值之極大值。TH為地震檢測中使用之SI值之閾值。
I1係於第2待機狀態下之運算部2之消耗電流。I2係於第1待機狀態下之運算部2之消耗電流。I3為於運算狀態下未執行運算時之運算部2之消耗電流。I4係於運算狀態下執行運算時之運算部2之消耗電流。
Td為第1特定時間。Tp為第2特定時間。Ts為特定時間。Td為Tp以上,例如Td為3分鐘,Tp為10秒。Td之開始時序為SI值超過閾值TH後運算部2之消耗電流初次下降之時序。Tp之開始時序為SI值成為極大值後運算部2之消耗電流初次下降之時序。又,自運算狀態轉移到第1待機狀態之時序為Td或Tp結束後運算部2之消耗電流初次下降之時序。T1係運算SI值及PGA值之時間。T2係運算SI值及PGA值之週期。T3(=T2-T1)係於運算狀態下未運算SI值及PGA值之時間。T1~T3各自為固定值。
#1係第2待機狀態。#2係運算狀態。#3係第1待機狀態。#4係運算狀態且為運算修正值之狀態。另,於圖3~圖5中省略一部分關於#4之圖
示。
<雜訊判定處理>
雖於上述之振動記錄裝置之動作中省略說明,但除了運算及更新修正值之情形以外,於自待機狀態轉變為運算狀態時,運算部2及雜訊判定部3執行圖6所示之雜訊判定處理。
於雜訊判定處理中,首先運算部2運算3軸之加速度(步驟S101)。
於接續步驟S101之步驟S102中,雜訊判定部3判定運算加速度之結果(=加速度運算結果)是否為特定值以上。另,亦可取代加速度運算結果,而使用1個加速度(=某1軸之加速度)。若加速度運算結果非特定值以上則移至步驟S103,若加速度運算結果為特定值以上則移至步驟S105。另,如上所述,藉由運算部2運算之加速度不僅包含加速度自身,亦包含藉由使用加速度之運算所得之運算結果,故加速度運算結果換言之亦可為加速度。
於步驟S103中,雜訊判定部3判定振動是否為雜訊或未知。於接續步驟S103之步驟S104中,運算部2持續運算狀態,結束雜訊判定處理。
另一方面,於步驟S105中,雜訊判定部3判定出現可明確判斷為雜訊之突發性且無持續性之急遽之加速度峰值,判定振動為雜訊。於接續步驟S105之步驟S106中,運算部2於經過特定時間後自運算狀態轉變為待機狀
態,結束雜訊判定處理。
圖7係顯示與雜訊判定處理關聯之振動記錄裝置之狀態之一例之時序圖。於出現可明確判斷為雜訊之突發性且無持續性之急遽之加速度峰值之情形時,不運算SI值及PGA值而轉變為待機狀態。因此,不會徒勞地運算SI值及PGA值,而可降低運算部2之消耗電力。
<加速度檢測部及MCU之配置>
圖8A及圖8B係顯示振動記錄裝置之一構造例之立體圖。圖8A中之一點鏈線箭頭表示藉由加速度檢測部1檢測之加速度之各軸方向。於圖8A及圖8B所示之振動記錄裝置中,將成為供設置將振動記錄裝置安裝於其他裝置時所使用之焊料的位置之10個焊墊9(焊墊9_1~9_10)設置於基板8。於本實施形態中,基板8為印刷電路板。焊墊9_1係輸入I2C時脈信號之焊墊,並藉由印刷配線連接於MCU7。焊墊9_2係輸入輸出I2C資料之焊墊,並藉由印刷配線連接於MCU7。焊墊9_3係輸入編程寫入用時脈信號之焊墊,並藉由印刷配線連接於MCU7。焊墊9_4係輸入輸出編程寫入用資料之焊墊,並藉由印刷配線連接於MCU7。焊墊9_5係輸入重設信號之焊墊,並藉由印刷配線連接於MCU7。焊墊9_6係中斷輸出地震判定結果之焊墊,並藉由印刷配線連接於MCU7。焊墊9_7係中斷輸出可存取與否的通知之焊墊,並藉由印刷配線連接於MCU7。MCU7運算中因禁止自外部對MCU7存取,故通知不可存取。焊墊9_8係輸入用於切換通常模式(振動計測模式)與維護模式之模式信號之焊墊,並藉由印刷配線連接於MCU7。焊墊9_9係連接於接地電位之焊墊,並藉由印刷配線連接於加速
度檢測部1。焊墊9_10係被施加電源電壓之焊墊,並藉由印刷配線連接於加速度檢測部1。
圖9A係振動記錄裝置之俯視圖。另,圖9A所示之振動記錄裝置雖基本之構造與圖8A及圖B所示之振動記錄裝置相同,但於加速度檢測部1配置於基板8之大致中央之點,與圖8A及圖8B所示之振動記錄裝置不同。於圖9A所示之振動記錄裝置中,藉由該配置,加速度檢測部1之檢測結果不易受到基板8撓曲之影響。
成為將振動記錄裝置安裝於其他裝置時所使用之焊料設置之位置之焊墊9,係形成於基板8之兩邊。藉由將焊墊9形成於基板8之複數條邊,而牢固地固定基板8,故基板8不易撓曲。較佳為焊墊9之俯視形狀為矩形且形成於基板8之複數條邊。最佳為形成於基板8之四邊。
圖9B係於圖9A所示之一點鏈線切斷振動記錄裝置之情形之振動記錄裝置之模式性剖視圖。基板8之厚度h1較佳為加速度檢測部1之厚度h2以上。藉此,基板8不易撓曲。
圖10係圖8A及圖8B所示之振動記錄裝置之俯視圖。於此例中亦為基板8之厚度較佳為加速度檢測部1之厚度以上。於此例中,於基板8之長邊方向上,基板8之一端部至加速度檢測部1之距離L1、及MCU7至基板1之另一端部之距離L3係各自短於加速度檢測部1至MCU7之距離L2。藉此,加速度檢測部1不易受到來自MCU7之熱之影響。又,可較圖9A所示之例
更為縮小基板8。另,基板8之一端部至加速度檢測部1之距離L1、與MCU7至基板1之另一端部之距離L3可大致相同。
<其他>
本說明書中所揭示之各種技術之特徵,除上述實施形態外,於不脫離其技術之創作之主旨之範圍內可加入各種變更。即,應理解為上述實施形態之全部之點皆為例示,並非限制性者,且應理解本發明之技術範圍不受限於上述實施形態,包含與專利申請範圍均等之意義及屬於範圍內之所有變更。
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中,雖就檢測地震之振動記錄裝置進行說明,但亦可為以地震以外之振動為記錄對象之振動記錄裝置。
圖6所示之雜訊判定處理亦可應用於不進行圖2A所示之動作之振動記錄裝置。例如,亦可將圖6所示之雜訊判定處理應用於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振動記錄裝置。
第1特定時間Td之長度並不限定於固定值。即,第1特定時間Td可變。例如,第1特定時間Td亦可根據振動強度之特性而可改變。
同樣地,第2特定時間Tp之長度並不限定於固定值。即,第2特定時間Tp可變。例如,第2特定時間Tp亦可根據振動強度之特性而可改變。
作為振動強度之特性,可舉例如SI值之變化率之平均值、SI值之平均值、PGA值之變化率之平均值、及PGA值之平均值等。根據振動強度之各特性之中之任意一個或複數個之組合而使第1特定時間Td可變即可。同樣地,根據振動強度之各特性之中之任意一個或複數個之組合而使第2特定時間Tp可變即可。
例如,於振動記錄裝置根據SI值之變化率之平均值將第1特定時間Td及第2特定時間Tp設為可變之情形時,如圖11所示之流程圖般,於步驟S4與步驟S5之間設置步驟S4’即可。步驟S4’係由運算部2更新第1特定時間Td及第2特定時間Tp之各設定值、且由記憶部5記憶更新後之第1特定時間Td及第2特定時間Tp之各設定值之步驟。
且,例如若於如圖12所示之SI值之時序圖之時間TM_1時進行步驟S4’之處理,則運算部2只要算出對應於時間TM_1之最近之一定時間△1之SI值之變化率之平均值的第1特定時間Td及第2特定時間Tp之各設定值即可。同樣地例如若於如12所示之SI值之時序圖之時間TM_x時進行步驟S4’之處理,則運算部2只要算出對應於時間TM_x之最近之一定時間△x之SI值之變化率之平均值的第1特定時間Td及第2特定時間Tp之各設定值即可。
因此,於判斷振動記錄裝置之狀態之轉換時序時所實際使用之第1特定時間Td之設定值,為對應於SI值超過閾值TH之時間TM_y之最近之一定時間△y之SI值之變化率之平均值的第1特定時間Td之設定值。同樣地,於
判斷振動記錄裝置之狀態之轉換時序時所實際使用之第2特定時間Tp之設定值,為SI值成為極大值P1之時間TM_z之最近之一定時間△z之SI值之變化率之平均值的第2特定時間Tp之設定值。另,上述之一定時間△1、△y、△y、及△z全部為相同長度。
與上述之變化例不同,第1特定時間Td亦可根據來自外部裝置之控制而可變。同樣地,第2特定時間Tp亦可根據來自外部裝置之控制而可改變。作為上述外部裝置,例如舉出與振動記錄裝置有線連接且管理振動記錄裝置的第1管理裝置、及與第1管理裝置無線連接且管理第1管理裝置的第2管理裝置。
1‧‧‧加速度檢測部
2‧‧‧運算部
3‧‧‧雜訊判定部
4‧‧‧地震判定部
5‧‧‧記憶部
6‧‧‧輸入輸出部
7‧‧‧MCU
Claims (20)
- 一種振動記錄裝置,其包含:加速度檢測部,其週期性檢測加速度;及控制裝置,其包含自上述加速度檢測部之檢測結果運算振動強度之運算部、及記憶上述運算部之運算結果之記憶部;且上述運算部於自上述振動強度超過閾值之時序(timing)起經過第1特定時間後,即使於經過上述第1特定時間為止之間上述振動強度未達到上述閾值,仍自運算狀態轉變為消耗電力小於上述運算狀態之第1狀態。
- 如請求項1之振動記錄裝置,其中上述運算部根據上述振動強度之特性,而將上述第1特定時間設為可變。
- 如請求項1或2之振動記錄裝置,其中上述運算部於自上述振動強度成為極大值之時序起經過第2特定時間後,自上述運算狀態轉變為消耗電力小於上述運算狀態之第1狀態。
- 如請求項3之振動記錄裝置,其中上述第1特定時間之長短為上述第2特定時間之長短以上。
- 如請求項3之振動記錄裝置,其中上述運算部根據上述振動強度之特性,而將上述第2特定時間設為可 變。
- 一種振動記錄裝置,其包含:加速度檢測部,其週期性檢測加速度;及控制裝置,其包含自上述加速度檢測部之檢測結果運算振動強度之運算部、及記憶上述運算部之運算結果之記憶部;且上述運算部係:自上述振動強度成為極大值之時序起經過第2特定時間為止維持演算狀態,且於自上述振動強度成為極大值之時序起經過上述第2特定時間後,自上述運算狀態轉變為消耗電力小於上述運算狀態之第1狀態。
- 如請求項6之振動記錄裝置,其中上述運算部根據上述振動強度之特性,而將上述第2特定時間設為可變。
- 如請求項1、2、6或7之振動記錄裝置,其中上述加速度檢測部,若上述加速度超過閾值則輸出中斷信號,上述運算部若於非上述運算狀態時接收上述中斷信號,則轉變為上述運算狀態。
- 如請求項1、2、6或7之振動記錄裝置,其中上述運算部於上述第1狀態持續特定時間之情形時,自上述第1狀態轉變為消耗電力小於上述第1狀態之第2狀態。
- 如請求項9之振動記錄裝置,其中上述運算部之輸出資料傳輸率係於上述第1狀態時高於上述第2狀態時。
- 如請求項9之振動記錄裝置,其中上述加速度檢測部之取樣率係:與上述運算部為上述第2狀態時相比,上述運算部為上述第1狀態時較高。
- 如請求項1、2、6或7之振動記錄裝置,其中上述運算部於自上述第1狀態或上述第2狀態轉變為上述運算狀態之前、運算狀態中,或自上述運算狀態轉變為上述第1狀態或上述第2狀態之前之至少一者,運算並更新對應於上述加速度檢測部之姿勢角度之修正值,且使用上述修正值運算上述振動強度。
- 如請求項1、2、6或7之振動記錄裝置,其中於上述加速度檢測部及上述控制裝置之初始化時,上述運算部運算對應於上述加速度檢測部之姿勢角度之修正值,上述記憶部記憶上述修正值,且上述運算部於運算上述振動強度時,使用記憶於上述記憶部之上述修正值。
- 如請求項1、2、6或7之振動記錄裝置,其中上述運算部若上述加速度為特定值以上,則不運算上述振動強度, 而於經過特定時間後自上述運算狀態轉變為上述第1狀態。
- 如請求項1、2、6或7之振動記錄裝置,其包含供安裝上述加速度檢測部及上述運算部之基板,且上述基板之厚度為上述加速度檢測部之厚度以上。
- 如請求項15之振動記錄裝置,其中上述加速度檢測部配置於上述基板之大致中央。
- 如請求項15之振動記錄裝置,其中上述基板之俯視形狀為大致長方形之矩形,包含密封上述運算部及上述記憶部之半導體封裝,且於上述基板之長邊方向上,自上述基板之一端部至上述加速度檢測部之距離、及自上述半導體封裝至上述基板之另一端部之距離,各自短於自上述加速度檢測部至上述半導體封裝之距離。
- 如請求項17之振動記錄裝置,其中焊墊形成於上述矩形之複數條邊。
- 一種振動記錄裝置,其包含:加速度檢測部,其週期性檢測加速度;及控制裝置,其包含自上述加速度檢測部之檢測結果運算振動強度之運算部、及記憶上述運算部之運算結果之記憶部;且 上述運算部於自上述振動強度超過閾值之時序起經過第1特定時間後,自運算狀態轉變為消耗電力小於上述運算狀態之第1狀態,上述運算部於上述第1狀態持續特定時間之情形時,自上述第1狀態轉變為消耗電力小於上述第1狀態之第2狀態,其中於自上述振動強度超過閾值之時序起經過上述第1特定時間為止之期間、與自上述振動強度成為極大值之時序起經過上述第2特定時間為止之期間,具有重複期間之情形時,上述運算部於自上述振動強度超過閾值之時序起經過上述第1特定時間為止之期間結束後,自上述運算狀態轉變為上述第1狀態。
- 一種振動記錄裝置,其包含:加速度檢測部,其週期性檢測加速度;及控制裝置,其包含自上述加速度檢測部之檢測結果運算振動強度之運算部、及記憶上述運算部之運算結果之記憶部;且上述運算部於自上述振動強度成為極大值之時序起經過第2特定時間後,自上述運算狀態轉變為消耗電力小於上述運算狀態之第1狀態,上述運算部於上述第1狀態持續特定時間之情形時,自上述第1狀態轉變為消耗電力小於上述第1狀態之第2狀態,其中於自上述振動強度超過閾值之時序起經過上述第1特定時間為止之期間、與自上述振動強度成為極大值之時序起經過上述第2特定時間為止之期間,具有重複期間之情形時,上述運算部於自上述振動強度超過閾值之時序起經過上述第1特定時間為止之期間結束後,自上述運算狀態轉變為上述第1狀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40033 | 2018-03-06 | ||
JP2018-040033 | 2018-03-0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39038A TW201939038A (zh) | 2019-10-01 |
TWI708059B true TWI708059B (zh) | 2020-10-21 |
Family
ID=67845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07410A TWI708059B (zh) | 2018-03-06 | 2019-03-06 | 振動記錄裝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708059B (zh) |
WO (1) | WO201917170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435419B2 (ja) | 2020-11-24 | 2024-02-21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感震センサ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97310A (ja) * | 1992-07-24 | 1994-04-08 | Hewlett Packard Co <Hp> | ハイブリッド回路 |
JPH0943269A (ja) * | 1995-07-28 | 1997-02-14 | Omron Corp | 加速度トランスデューサ |
TW200847771A (en) * | 2007-02-21 | 2008-12-01 | Sony Corp | Vibration detecting devi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vibration detecting method |
JP2012182362A (ja) * | 2011-03-02 | 2012-09-20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電子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13257642A (ja) * | 2012-06-11 | 2013-12-26 | Fujitsu Ltd | 情報端末装置及びセンサ制御方法 |
CN104114977A (zh) * | 2012-02-21 | 2014-10-22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惯性力传感器 |
JP2015011616A (ja) * | 2013-07-01 | 2015-01-1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 携帯型無線タグおよび無線認証システム |
CN107710022A (zh) * | 2015-07-02 | 2018-02-16 | 东京瓦斯株式会社 | 震感传感器及地震判断方法 |
-
2018
- 2018-12-21 WO PCT/JP2018/047148 patent/WO201917170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
- 2019-03-06 TW TW108107410A patent/TWI708059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97310A (ja) * | 1992-07-24 | 1994-04-08 | Hewlett Packard Co <Hp> | ハイブリッド回路 |
JPH0943269A (ja) * | 1995-07-28 | 1997-02-14 | Omron Corp | 加速度トランスデューサ |
TW200847771A (en) * | 2007-02-21 | 2008-12-01 | Sony Corp | Vibration detecting devi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vibration detecting method |
JP2012182362A (ja) * | 2011-03-02 | 2012-09-20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電子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4114977A (zh) * | 2012-02-21 | 2014-10-22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惯性力传感器 |
JP2013257642A (ja) * | 2012-06-11 | 2013-12-26 | Fujitsu Ltd | 情報端末装置及びセンサ制御方法 |
JP2015011616A (ja) * | 2013-07-01 | 2015-01-1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 携帯型無線タグおよび無線認証システム |
CN107710022A (zh) * | 2015-07-02 | 2018-02-16 | 东京瓦斯株式会社 | 震感传感器及地震判断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39038A (zh) | 2019-10-01 |
WO2019171708A1 (ja) | 2019-09-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269681B (zh) | 包装级热梯度感测 | |
US10739476B2 (en) | Seismic sensor and earthquake determination method | |
US11125772B2 (en) | System with oven control and compensation for detecting motion and/or orientation | |
WO2019026791A1 (ja) | 感震モジュール | |
KR101317727B1 (ko) | 칩의 실장 구조, 및 이것을 구비한 모듈 | |
US11738994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a mems device based on sensed temperature gradients | |
US20150260829A1 (en) | Optical distance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TWI708059B (zh) | 振動記錄裝置 | |
JP2007255953A (ja) | 力学量測定装置 | |
CN104124189A (zh) | 监控晶圆处理的系统及方法以及晶圆处理机 | |
US11680823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bile sensor calibration | |
KR20140021606A (ko) | 역학량 측정 장치, 반도체 장치, 박리 검지 장치 및 모듈 | |
WO2017003678A1 (en) | Pedestal mounting of sensor system | |
WO2018079126A1 (ja) | 感震モジュールおよび感震システム | |
US9964560B2 (en) | Transfer mold type sensor device | |
EP3233716B1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nsor calibration | |
TWI620355B (zh) | 工作狀態的診斷裝置 | |
CN110546516A (zh) | 用于加速度计的去耦结构 | |
US10837845B2 (en) | Detection of strain direction in an integrated circuit | |
JP2011033607A (ja) | 力覚または運動セ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Yang | Oven-controlled inertial sensors | |
US8978474B2 (en) | Inertial measur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e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 |
JP4799533B2 (ja) | 半導体加速度センサ | |
JP2010071817A (ja) | 半導体センサ内蔵パッケージ | |
KR20110077582A (ko) | 일체형 모션 캡처용 6축 센서 및 그 제조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