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6887B - 具有滾動擋止功能的機動車輛前導向架 - Google Patents

具有滾動擋止功能的機動車輛前導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6887B
TWI706887B TW105143307A TW105143307A TWI706887B TW I706887 B TWI706887 B TW I706887B TW 105143307 A TW105143307 A TW 105143307A TW 105143307 A TW105143307 A TW 105143307A TW I706887 B TWI706887 B TW I7068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journal
guide frame
length
rolling
ro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3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6177A (zh
Inventor
路西安諾 索西
安德烈 拉法利
Original Assignee
義大利商比雅久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義大利商比雅久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義大利商比雅久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6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61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6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688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06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telescopic fork, e.g. including auxiliary rocking arms
    • B62K25/08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telescopic fork, e.g. including auxiliary rocking arms for front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1Motorcycles with four or mor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05Suspension lock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9/00Steering deflectable whe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9/02Steering deflectable whe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with means for inwardly inclining vehicle body on be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27Motorcycles with thre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8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steering devices acting on two or mor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1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means for inwardly inclining the vehicle body on be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40Auxiliary suspension parts; Adjustment of suspensions
    • B60G2204/46Means for locking the suspen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3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vehicle
    • B60G2300/12Cycles; Motorcycles
    • B60G2300/122Trik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3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vehicle
    • B60G2300/45Rolling frame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2005/001Suspension details for cycles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用於具有三或四輪之滾動機動車輛之前導向架,包括:一前導向架框架16;至少一對前輪10'、10",彼此動態地連接且藉由一滾動運動機構20連接至前導向架框架16,其使前輪以同步且鏡像的方式滾動,每一前輪藉由個別之一軸頸60連接至滾動運動機構,軸頸機械地連接至車輪的一旋轉銷68以支撐其繞一旋轉軸R'-R'、R"-R"可旋轉;一滾動擋止系統100;懸架裝置90,提供每一軸頸相對於滾動運動機構20具有至少一彈簧懸架運動,一轉向裝置36,適於操控軸頸之旋轉,繞每一前輪之個別轉向軸S'-S'、S"-S",滾動擋止系統100包括一長度可延伸桿110,藉由樞接裝置71、72、73以其二端直接連接二前輪其中之一於對應之個別軸頸60處至前導向架框16,前導向架框16在滾動運動機構所允許之滾動運動中跟隨著軸頸60,長度可延伸桿110適於藉由改變其相對之空間中的方向被動地跟隨軸頸及前導向架框的運動,滾動擋止系統包括可逆擋止裝置,可逆地擋止可延伸桿於一滾動平面上相對於軸頸及前導向架框架之一所在位置,以擋止滾動運動機構所允許之滾動運動,上述所在位置是由一角度 α所定義,角度α由桿110在一垂直投影平面上之一投影及正交於對應之軸頸60之車輪之旋轉軸R'-R'、R"-R"之一參考平面所形成,垂直投影平面橫過一中線平面M-M。

Description

具有滾動擋止功能的機動車輛前導向架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具有滾動擋止功能的滾動機動車輛前導向架。
更特別的是,依據本發明之機動車輛可為機動車輛裝備有二轉向及滾動輪(steering and rolling wheel)於前側及一固定軸驅動輪(fixed axle drive wheel)於後側。
在機動車輛的領域中,提供「混合動力」(hybrid)車輛的趨勢漸增,其結合了摩托車的操控性及四輪車輛的穩定性等特性。
此些範例例如由裝配有二前轉向輪之三輪機動車輛以及稱作全地形車(QUAD)之四輪車輛做代表。
更詳細地來說,上述之三輪機動車輛提供有二個轉向及滾動輪(可傾斜式或可傾式)(tilting or inclining)於前側及一個固定軸驅動輪於後側,後輪旨在提供扭矩且因此允許牽引(traction),而成對的前輪旨在提供車輛方向性。在前導向架(forecarriage)的成對的車輪也可以傾斜及滾動連同著轉向(steering),基於此種解決方案,相對於具兩輪在後軸之三輪機動車輛來說,具兩輪在前導向架的機動車輛相當於真實的摩托 車,因為就像摩托車一樣,機動車輛可以以曲線傾斜(incline in a curve)。相對於只有兩輪的機動車輛來說,此具有成對之二輪在前導向架的車輛,藉由前輪在地面上之雙重支撐以確保具有較大的穩定性,就如同汽車所提供的一樣。
前輪透過運動機構(kinematic mechanism)彼此動態地連接,其使前輪以同步(synchronously)且鏡像(specular)的方式滾動,例如透過鉸接四邊形(articulated quadrilaterals)的插置。此類機動車輛更提供有二獨立懸架(independent suspension),分別用於二前輪之每一個上,裝設有同樣是獨立的減震器(shock absorber)。
滾動三輪機動車輛因此被設計成提供使用者二輪摩托車的操控性,且同時提供四輪車輛的穩定性及安全性。
此種三輪機動車輛已在同申請人之義大利專利申請案IT2003MIA001108中揭示。
由於此類機動車輛的結構特性,使得在特定行駛條件下,例如低速行進或煞車(break)或駐車(stop)的期間,車輛可能會翻倒,因意外及/或不受控制滾動運動。
這個問題已通過為上述車輛配置滾動擋止系統(roll block system)而解決,可由使用者手動或由自動控制系統操作。
用於此類車輛之滾動擋止系統(roll block system)已被揭示,如在同申請人之義大利專利申請案IT2004A000171中所述,此滾動擋止系統是有關於一滾動機動車輛裝配有轉向系統具有鉸接四邊形結構及二個獨立前懸架。滾動擋止系統包 括:一機械卡鉗(mechanical caliper)適於擋止鉸接四邊形的運動,以防止其允許之滾動;二液壓鉗(hydraulic calipers)藉由電動機(electric motor)作用於與減震器平行放置之桿(rod)上而同時操作,以避免由二輪之不對稱彈簧懸架運動(asymmetrical spring suspension motion)所引起的滾動。
上述擋止系統的缺點是其複雜性,事實上其需要三個獨立的擋止裝置,一個作用於鉸接四邊形,二個作用於減震器。
其他防傾系統旨在用於滾動機動車輛提供有轉向系統具有鉸接四邊形結構,在歐洲專利申請案EP2810861A1、法國專利FR2953184及歐洲專利EP2345576B1中已揭示。此些防傾系統直接操作於鉸接四邊形結構上,且藉由擋止鉸接四邊形本身的運動而擋止滾動。
所有上述之防傾系統因專門設計操作於具鉸接四邊形結構之轉向系統上,因此是直接綁定此結構之存在及其機械構造。
因此,需要發展滾動機動車輛配設有滾動擋止系統,其機構簡單以製造且可被應用無關於機動車輛存在之滾動運動機構。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是為了消除或至少減少上述問題,相對於習知技術,提供一種滾動機動車輛之前導向架裝備有滾動擋止系統,其以相較於習知解決方案更為機構上簡單之方式擋止不是由於不對稱彈簧懸架運動(asymmetric spring suspension movement)所引起的滾動運動。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是為了提供滾動機動車輛之一前導向架配設有滾動擋止系統,其可擋止所有的滾動運動,包括相關於不對稱彈簧懸架運動引起之滾動運動,以相較於習知解決方案更為機構上簡單之方式。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是為了提供滾動機動車輛之一前導向架配設有滾動擋止系統,其構造簡單且製造上不昂貴並固設於機動車輛上。
4‧‧‧機動車輛(motor vehicle)
6‧‧‧車架(frame)
8‧‧‧前導向架(forecarriage)
10、10'、10"‧‧‧前輪(front wheel)
12‧‧‧後端(rear end)
13‧‧‧後骨架(rear frame)
14‧‧‧後輪(rear wheel)
16‧‧‧前導向架框架(forecarriage frame)
20‧‧‧滾動運動機構(first kinematic mechanism)
24'、24"‧‧‧橫向構件(cross-member)
28‧‧‧中間樞軸(middle hinge)
40、44‧‧‧橫向端部(transversal end)
48'、48"‧‧‧直立件(upright)
48i‧‧‧下端(lower end)
48s‧‧‧上端(upper end)
52‧‧‧樞軸(hinge)
60‧‧‧軸頸(axle journal)
63‧‧‧支撐裝置(support element)
68‧‧‧旋轉銷(rottion pin)
71‧‧‧球接頭(ball joint)
72、73‧‧‧樞接裝置
90‧‧‧懸架裝置(suspension means)
100‧‧‧滾動擋止系統(roll block system)
110‧‧‧可延伸桿(extensible rod)
111、112‧‧‧部件(portion)
120‧‧‧可逆擋止裝置(reversible blocking mean);帶式制 動器(band brake)
121‧‧‧支撐本體(support body)
122‧‧‧鼓部(drum)
123‧‧‧驅動杆(actuation lever)
130‧‧‧可逆擋止裝置(reversible blocking mean);鉗式制動器系統(caliper-brake system)
D‧‧‧距離(distance)
M-M‧‧‧中線平面(centreline plane)
R'-R'、R"-R"‧‧‧旋轉軸(rotation axis)
S'-S'、S"-S"‧‧‧轉向軸(steering axes)
T-T‧‧‧主延伸軸(main extension axis)
X-X‧‧‧縱向方向(longitudinal direction)
Y-Y‧‧‧理想所在平面(ideal lying plane)
Z-Z‧‧‧理想所在平面(ideal lying plane)
△‧‧‧距離(distance)
α‧‧‧角度(angle)
本發明之技術特徵將從下列之申請專利範圍的內容更為清楚地理解,為使本發明之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一或多個範例且非限制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做詳細說明。
第1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機動車輛配設有前導向架具鉸接四邊形傾斜系統及滾動擋止系統之部份立體示意圖;第2圖係顯示從第1圖中箭頭II側之第1圖之機動車輛之正交平面示意圖;第3圖係顯示從第1圖中箭頭III側之第1圖之機動車輛之後視示意圖;第4圖係顯示第1圖之機動車輛之前導向架之後視立體示意圖;第5圖係顯示第1圖之機動車輛之前導向架裝備有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滾動擋止系統之後視立體示意圖;以及 第6a和6b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之具鉸接四邊形傾斜系統之機動車輛在二前輪間一不對稱彈簧懸架運動的影響,透過依據本發明之滾動擋止裝置之二示意圖及簡化視圖,分別為不具有不對稱彈簧懸架運動及具有不對稱彈簧懸架運動,地面以符號G表示。
在所有參考圖式中,元件符號4在全文中代表依據本發明之機動車輛(motor vehicle)。
基於本發明之目的,需指出的是機動車輛一詞需要被較廣義的考量,包括任何摩托車具至少三輪,也就是二對齊輪(aligned wheel),將在之後詳述,及至少一後輪,如此的定義因此同樣包括了俗稱之四輪摩托車(quad bike),具二前輪在前導向架及具二輪在後側。
機動車輛(motor vehicle)4包括一車架(frame)6從一前導向架(forecarri age)8其支撐至少二前輪(front wheel)10延伸至一後端(rear end)12其支撐一或多個後輪(rear wheel)14。其可以區分為一左前輪(left front wheel)10'及一右前輪(right front wheel)10",其中左、右的定義純粹依常理,且是指相對於車輛的駕駛來說。上述車輪依機動車輛之一中線平面(centreline plane)M-M而配置於左側及右側,相對於一駕駛騎乘時之觀點來說。
在之後的描述中且同樣於圖式中,前導向架相對於中線平面M-M對稱或鏡像之元件符號將以「'」及「"」分別表示前導向架的左側零件及右側零件,相對於駕駛騎乘時之觀 點來說。
依據本發明之目的,機動車輛之車架6可以為任何形狀及尺寸,且可舉例來說為格形骨式(lattice)、箱形骨式(box)、搖籃骨式(cradle)如單搖籃(single)或雙搖籃(double)等等。機動車輛的車架6可以為一體式或數個部件,舉例來說,機動車輛的車架6與後骨架(rear frame)13相互連接,其可包括一擺動後叉(oscillating rear fork,圖上未顯示),其支撐一或多個後驅動輪14。上述後擺動叉可透過直接樞接(hinging)或透過連桿(lever)機構的插置及/或內框架(intermediate frame)等手段而連接至車架6。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機動車輛之前導向架8包括一前導向架框架(forecarri age frame)16及一對前輪10'、10"彼此動態地連接且藉由能使前輪以同步且鏡像方式滾動之一滾動運動機構(first kinematic mechanism)20連接至前導向架框架16。
由於滾動運動機構,前導向架框架16在滾動運動機構20所允許之滾動運動中隨著軸頸(axle journal)60,由滾動運動機構20所允許之滾動運動不包括源自於軸頸之不對稱彈簧懸架運動(asymmetric spring suspension movement)及相關車輪之滾動運動。
如同之後將進一步描述的,滾動運動機構可以具任何配置,只要其具有可使前輪以同步且鏡像方式滾動之功能。更特別的是,此滾動運動機構可以為一系統配置成一鉸接平行四邊形系統(articulated parallelogram system)如同圖示的 實施例所展現的,或一懸架縱臂系統(suspended longitudinal arms system)。
每一輪10'、10"透過個別之軸頸(axle journal)60連接至上述滾動運動機構20,其是機械地連接至車輪之旋轉銷(rottion pin)68以支撐其可繞一旋轉軸(rotation axis)R'-R'、R"-R"旋轉。
車輪的「軸頸」可理解為機動車輛的機械部份設計成支撐車輪的旋轉銷及動態地相互連接至懸架(suspension)、至轉向裝置(steering device)及至滾動運動機構20。軸頸相對於車輪銷(wheel pin)不具有自由度,且因此與其動態地呈一體。軸頸可與車輪銷一體成型或由機械地連結使其呈單一件(single piece)。
機動車輛的前導向架8更包括:一滾動擋止系統(roll block system)100;一懸架裝置(suspension means)90,提供每一軸頸60相對於滾動運動機構20至少一彈簧懸架運動(spring suspension movement)T-T。
一轉向裝置(steering device)36,適於操控軸頸60繞每一前輪10'、10"之個別轉向軸(steering axes)S'-S'、S"-S"的轉動。
更好的是,如圖所示,上述滾動運動機構20為一鉸接四邊形系統(articulated quadrilateral system)。
更詳細地來說,此鉸接四邊形系統包括一對橫向構件(cross-member)24'、24"於中間樞軸(middle hinge)28而樞 接至前導向架框架16。橫向構件24'、24"於相對橫向端部(transversal end)40、44彼此連接,藉由樞接於橫向端部40、44於側樞軸(side hinge)52之直立件(upright)48'、48"。橫向構件24'、24"及直立件48'、48"定義出上述之鉸接四邊形20。
可操作地,每一直立件48'、48"導引且支撐每個前輪10'、10"之軸頸60。
更有助益的是,如圖所示,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鉸接四邊形滾動運動機構20可以每一直立件48'、48"導引且支撐同軸於其主延伸軸(main extension axis)T-T之個別前輪10'、10"之軸頸60的方式形成。在此情況下,每一前輪的懸架裝置90是結合進(integrated in)對應之直立件,且提供軸頸60沿著直立件48'、48"之主延伸軸T-T的直線(rectilinear)彈簧懸架運動。
更詳細地來說,軸頸60包括一套筒(sleeve)88設置同軸於直立件48'、48",在軸頸60及直立件48'、48"之間設置有前輪10之懸架裝置90,舉例來說,懸架裝置90包括一彈簧(spring)及/或一阻尼(damper)。
更特別的是,直立件48'、48"為中空的,以至少部份在內部環繞著(house)懸架裝置90。更好的是,懸架裝置90是設置同軸於個別之直立件48'、48"。
更好的是,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介於每一軸頸60及個別直立件48'、48"之間的連結是圓柱形型式(cylindrical type),以允許軸頸60相對於直立件48'、48"之主延伸軸T-T的移動及轉動。每一前輪10'、10"具有一轉向軸S'-S'、S"-S", 其與相關直立件48'、48"之主延伸且對稱軸T-T重合(coincide)。
更特別的是,每一直立件48'、48"從一上端(upper end)48s延伸至一下端(lower end)48i,每一前輪10'、10"之旋轉銷68(結合於軸頸60)是設置於鉸接四邊形滾動運動機構20之對應直立件48'、48"之上端48s及下端48i之間。
或者,雖然於圖上未顯示,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鉸接四邊形滾動運動機構20可由每一直立件於其外部(externally to itself)透過旋轉移動型(roto-translational)動態連接系統(kinematic connection system)引導且支撐個別前輪10'、10"之軸頸60所構成。
更詳細地來說,每一軸頸60是由一支撐支架(support bracket)所支撐,又透過設置於對應每一直立件之上端及下端之轉向樞軸(steering hinge)而樞接至上述鉸接四邊形,上述轉向樞軸定義了前輪10'、10"之個別轉向軸S'-S'、S"-S"且彼此平行。
軸頸60是於相對之上及下軸端樞接至支撐支架,藉由至少三個傾斜樞軸(tilting hinge),其定義了個別之傾斜軸(tilting axes),且實現了軸頸60及支撐支架之間的旋轉移動連接。更特別的是,軸頸60是透過一連接桿(connecting rod)藉由二上述樞軸樞接至支撐支架。
每一前輪之懸架裝置可更特別地結合進(integrated in)對應之軸頸60。更詳細地來說,軸頸60包括一護套(sheath)於內側插置有一彈簧,藉由一桿(rod)機械地連接 至支撐支架。護套在彈簧的作用下相對於桿而可移動。操作上的,此系統定義了沿曲線軌跡(curvilinear trajectory)之彈簧懸架運動。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雖然於圖式上未顯示,然上述滾動運動機構20可以為一系統具有二懸臂(suspended arm)。
更詳細地來說,此系統更特別的是可包括二懸臂(suspended arm),以其第一端樞接至前導向架框架繞共同旋轉軸(common rotation axis)轉動,橫過機動車輛之中線平面M-M。於其第二端,相反於第一端,二臂藉由懸架裝置而懸吊,又由樞接至前導向架框架之搖臂(rocker arm)所支撐。透過二懸臂及搖臂的擺動允許了二前輪10'、10"之滾動運動。每一懸臂以其第二端支撐二前輪10'、10"之其中之一之軸頸60。更特別的是,每一軸頸60為可旋轉的連接至個別懸臂,繞其之轉向軸S'-S'、S"-S"轉動。轉向裝置作用於一體成型在軸頸上的二抓取部(gripping portion)上。
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上述滾動擋止系統100包括一在長度可延伸桿110,藉由樞接裝置(hinging means)71、72、73以其二端直接連接二前輪10'、10"之其中之一於個別軸頸60處至上述前導向架框16。
功能上來說,由於樞接裝置71、72、73提供於其二端,故上述可延伸桿(extensible rod)110適於被動地跟隨軸頸60及前導向架框架16的運動,透過改變其相對之空間中的方向(orientation in space)。
更好的是,可延伸桿110透過其而以二端連接軸頸60及前導向架框架16之上述樞接裝置包含一球接頭(ball joint)71或一裝置72、73其運動等效於球接頭71,依此方式之下,可延伸桿110可支持軸頸60及前導向架框架16的運動,不造成卡住(jamming)或阻擋(block)。
更特別的是,上述運動類似於球接頭(spherical joint)之裝置可包含具有相互正交軸(orthogonal)之一對圓柱形樞軸(cylindrical hinge)72、73。
更好的是,在一對樞軸之其中之一第一樞軸72具有其樞接軸正交於二前輪10'、10"之滾動平面(rolling plane)。更有助益的是,由於此樞接解決方案,桿110可平行於上述滾動平面移動,當可逆(reversible)擋止裝置不致動時。依此方式同樣可使運動構件分離,其一是位於滾動平面上,另一是位於與其正交之一平面上。這種選擇在特定情況下是優選的,其中滾動運動機構是以鉸接四邊形構成,其直立件依據一直線運動(rectilinear motion)引導軸頸的運動(請參見圖式)。此「滾動平面」可以理解為一平面橫過(transverse)縱向方向(longitudinal direction)X-X或機動車輛行進的方向,且因此伴隨於機動車輛之中線平面M-M。
更有助益的是,如第4和5圖所示,其可以是桿110以一端連接至球接頭71,以另一端連接至具正交軸之一對樞軸72、73,其中一對樞軸中之第一樞軸垂直於滾動平面。
在特定的例子中,滾動運動機構不允許軸頸之直線彈簧懸架運動(rectilinear spring suspension movement),更 好的是可延伸桿110之樞接裝置包含有球接頭,以避免桿110的運動被卡住。
更有助益的是,球接頭(ball joint)71或一對樞軸(hinge)72、73可藉由一體於軸頸之支撐裝置(support element)63而連接到軸頸60。
更好的是,每一在長度可延伸桿110可由至少二部件(portion)111、112沿縱向延伸之一主要方向(main direction)彼此套疊(telescopically)而形成。更好的是,桿110之此二部件111、112是以一圓柱形連結(cylindrical coupling)而彼此相關聯,以允許繞上述之縱向延伸之主要方向的相對自由轉動。
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滾動擋止系統100包括可逆擋止裝置(reversible blocking mean)120、130,適於可逆地擋止可延伸桿110在滾動平面上之所在位置(lying position),相對於軸頸60及/或相對於前導向架框架16,因此適於擋止上述滾動運動機構20所允許之滾動運動。
此「滾動平面」可以理解為一平面橫過(transverse)縱向方向(longitudinal direction)X-X或機動車輛行進的方向,且因此伴隨於機動車輛之中線平面M-M。
桿在滾動平面上之所在位置是由桿110在一垂直投影平面(vertical projection plane)上之投影及正交於對應軸頸60之車輪之旋轉軸R'-R'、R"-R"之一參考平面(reference plane)所形成之角度(angle)α所定義,垂直投影平面是橫過中線平面M-M。更詳細地來說,角度α是定義於一交叉線(intersection line)及桿之投影線之間,交叉線是決定於投影平 面及參考平面之間。
上述垂直投影平面大致上對應於滾動平面,因此,垂直投影平面可完全正交於中線平面M-M(當車輪是平行於中線平面時)或可相對於中線平面M-M而傾斜(當車輪轉向時)。
換句話說,適於可逆地擋止可延伸桿110在滾動平面上之所在位置之可逆擋止裝置120、130是可選擇性地擋止可延伸桿110的運動相對於前輪10'、10"的滾動運動。
換句話說,滾動擋止系統100包括長度可延伸桿110,藉由樞接裝置71、72、73長度可延伸桿110以其二端直接連接二前輪10'、10"之其中之一於個別軸頸60處至上述前導向架框架16。此長度可延伸桿110適於透過改變其在空間中的方向相對於包含軸頸60及中線平面M-M之平面或平行於中線平面M-M之平面,以被動地跟隨軸頸60及前導向架框架16的運動,滾動擋止系統100包括可逆擋止裝置120、130,適於可逆地擋止長度可延伸桿110相對於包含軸頸60及中線平面M-M之平面或平行於中線平面M-M之平面之空間上的方向(spatial orientation),藉以專門擋止由滾動運動機構20所允許之滾動運動。
依此方式之下,只有滾動運動被擋止,轉向運動不會被阻擋。更好的是,可延伸桿110是對應於中線平面M-M而連接至前導向架框架16。然而,可延伸桿110亦可對應於一平面其平行於中線平面M-M而連接至前導向架框架16。
在以下的說明及在申請專利範圍中,「可逆擋止裝 置130適於可逆地擋止長度可延伸桿相對於包含軸頸60及中線平面M-M之平面或平行於中線平面M-M之平面之空間上的方向」及「可逆擋止裝置120、130適於可逆地擋止可延伸桿110相對於軸頸60及/或相對於前導向架框架16在滾動平面上之所在位置(lying position)」等描述將被視為相同(equivalent)及可交換(interchangeable)之描述。
操作上地,可延伸桿110所在位置的擋止(或換句話說,長度可延伸桿110相對於包含軸頸60及中線平面M-M之平面或平行於中線平面M-M之平面之空間上的方向的擋止)自動地決定軸頸及前導向架框架之間相對位置的擋止,其等同於滾動運動機構20的擋止,也因此擋止其所允許之滾動運動。
作用於一軸頸上之擋止因此自動地移轉到另一個軸頸上,至少有關於滾動運動機構所允許之滾動運動。二軸頸及二前輪10'、10"事實上是透過滾動運動機構20以同步且鏡像滾動的方式彼此動態地連接。
以下將討論關於由個別懸架(suspension)所允許之軸頸之彈簧懸架運動。
由於桿110直接相互連接一軸頸60至前導向架框架16之事實,可延伸桿110所在位置的擋止(或換句話說,長度可延伸桿110相對於包含軸頸及中線平面M-M之平面或平行於中線平面M-M之平面之空間上方向的擋止)自動地決定了桿110所連接之軸頸之彈簧懸架運動的擋止。不同的是,不受桿110相互連接影響之另一個軸頸之彈簧懸架運動仍被允許,通過比對第6a圖(其顯示滾動擋止系統不存在不對稱彈簧懸架 運動之狀態)及第6b圖(其顯示具有不對稱彈簧懸架運動之狀態)可看出。因此,相較於傳統之滾動擋止裝置來說,依據本發明之滾動擋止系統-至少在上述定義之實施例中-抑制僅部份之由於前輪不對稱彈簧懸架運動所引起的滾動運動。事實上,從第6a和6b圖可知,其中之鉸接四邊形滾動運動機構並不從一狀態至另一狀態而改變其配置。
因此,就性能來說,依據本發明之滾動擋止系統是等同於習知之擋止鉸接四邊形及擋止單一減震器之滾動擋止系統。然而,此程度的性能是在具有二擋止(其一用於四邊形另一用於減震器)之習知系統中被獲得,而在依據本發明之滾動擋止系統中,此程度的性能以單一擋止元件而獲得,即介於軸頸及前導向架框架間的相互連接桿。以達到相同性能來說,依據本發明之滾動擋止系統相對於習知之擋止裝置在機構上是較為簡單的。
即使在具有相同數量的擋止構件時,依據本發明之擋止裝置性能優於習知之擋止裝置。
為此目的,以下將比較依據本發明之擋止系統(具有單一擋止)及僅具鉸接四邊形擋止即不具有減震器擋止之習知之擋止系統。從一操作觀點觀之,可以說由於本發明之單一軸頸之彈簧懸架運動的擋止,機動車輛在滾動時所遭遇(encounter)之剛性(rigidity)遠大於習知具滾動擋止系統之機動車輛所遭遇之剛性,其只抑制了滾動運動機構的運動,而不干預懸架及相關減震器之擋止。事實上,如在上述操作條件下(減震器是自由的而滾動運動機構是擋止的)透過於其側推動而試 圖滾動此習知機動車輛,則可看到串聯之二懸架且因此感受到一剛性(stiffness)等於每一彈簧一半的剛性。不同的是,在依據本發明之具滾動擋止之機動車輛執行相同測試時,只會有自由減震器的剛性,因此,即使施加相同的力,機動車輛只會有一半的傾斜(tilt)。
由本發明所提供之滾動擋止系統因此比習知系統更有效,在習知系統不包括減震器擋止或擋止停用(deactivated)的情況下。
更有助益的是,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滾動擋止系統100包括二可延伸桿,每一個對應於每一軸頸60,以相互連接軸頸至前導向架框架。依據上述之特定實施例,依據本發明之擋止系統使滾動運動之完全擋止被達成,包括由二前輪之減震器之不對稱彈簧懸架運動所造成之滾動運動。然而,此擋止透過二擋止構件(即二桿)被達成,而非透過習知解決方案之三擋止構件(鉸接四邊形的擋止及二減震器的擋止)被達成。同樣的在此情況下,以達到相同性能來說,依據本發明之滾動擋止系統在機構上是較為簡單的。
如同習知擋止系統一樣,包括由車輪之不對稱彈簧懸架運動所造成的滾動運動的完全擋止,決定了俯仰運動(pitch movement)(二懸架之對稱彈簧懸架運動)的擋止。
更進一步,由於滾動擋止系統100直接作用於單一軸頸60上或可能作用於二軸頸60上且不作用於可使車輪以同步且鏡像方式滾動之滾動運動機構20上之事實,依據本發明之滾動擋止系統100並不直接限定此滾動運動機構之存在及 其特定機械配置,而僅間接以影響此滾動運動機構之程度以影響軸頸在滾動運動中的運動。
所有上述構成機構簡化及組裝之進一步要素,使依據本發明之滾動擋止系統相較於習知系統更有優勢。
上述已說明之內容皆可被應用無關於滾動運動機構20的配置,其可更特別為一鉸接四邊形或懸臂。
以下將更清楚地說明,滾動運動機構20在軸頸於滾動運動中的運動的影響,視滾動運動機構的配置及所選擇之可逆擋止可延伸桿110於滾動平面相對於軸頸60及前導向架框架16的類型二者而定。
以下將從頭開始重新描述,選擇用以可逆地擋止可延伸桿之所在位置(或換句話說可逆地擋止可延伸桿相對於包含軸頸及中線平面M-M之平面或平行於中線平面M-M之平面之空間上的方向)之可逆擋止裝置可更特別地具二種類型:
第一類型(較佳例),提供所在位置的擋止(或換句話說,可延伸桿相對於包含軸頸及中線平面M-M之平面或平行於中線平面M-M之平面之空間上的方向的擋止)是藉由擋止可延伸桿110相對於軸頸60或前導向架框架16之轉動而實現,然而讓桿110仍在長度上可延伸。
第二類型(選擇例),提供所在位置的擋止(或換句話說,可延伸桿相對於包含軸頸及中線平面M-M之平面或平行於中線平面M-M之平面之空間上的方向的擋止)是藉由擋止介於由可延伸桿110所連接之軸頸60及前導向架框架16間之二點的距離(distance)D而達成,此防止了桿110在長度上的延 伸。
在第一類型之可逆擋止裝置被採用的情況下,滾動擋止系統100不受滾動運動裝置20的影響。
不同的是,在第二類型之可逆擋止裝置被採用的情況下,滾動擋止系統100可能會受到滾動運動裝置20的影響,將在之後敘述。
更好的是,如上所述,用以可逆地擋止可延伸桿110相對於軸頸60及/或相對於前導向架框架16之所在位置之裝置(或換句話說,用以可逆地擋止其長度可延伸桿110相對於包含軸頸及中線平面M-M之平面或平行於中線平面M-M之平面之空間上的方向之裝置120、130)是適於擋止可延伸桿110相對於軸頸60或前導向架框架16之轉動,然而讓桿110在長度上仍可自由地延伸。
更特別的是,上述可逆擋止裝置120可擋止桿110的轉動,於對應於可延伸桿110連接至軸頸60或前導向架框架16之至少一端,直接或間接作用於樞接裝置上。
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如第1至5圖所示,可逆擋止裝置120是配置成直接(directly)作用於樞接裝置上,以擋止其至少部份之轉動。
更詳細地來說,在此情況下,可逆擋止裝置被配置成作用於其上之樞接裝置包含彼此具正交軸之一對圓柱形樞軸(cylindrical hinge)72、73,一對樞軸中之第一樞軸72具有其樞接軸(hinging axis)正交於二前輪10'、10"之滾動平面,依此方式之下,當可逆擋止裝置120不驅動時,可延伸桿100 可平行於滾動平面而移動。
操作上地,可逆擋止裝置120適於擋止可延伸桿110繞上述第一樞軸72的轉動,藉以避免桿110相對於軸頸60或前導向架框架16在滾動平面上的轉動。
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雖然在圖上未顯示,可延伸桿轉動的擋止可在桿100的二端被實現,也就是相對於軸頸及相對於前導向架框架之二端。這樣的雙重擋止是稍過多的且只是在功能上獲得更確定之延伸桿的擋止。
如第1至5圖所示,可逆擋止裝置包括一帶式制動器(band brake)120相關於具正交軸之一對樞軸中之第一圓柱形樞軸72,以可逆地擋止桿110的轉動。
更詳細地來說,如第4和5圖所示,桿110以其一端藉由一球接頭71連接至一軸頸60,以其另一端藉由具正交軸之一對樞軸72、73連接至前導向架框架16,其中第一樞軸72具有其樞接軸垂直於滾動平面。在長度可延伸桿110是由二部件(portion)111、112沿縱向延伸(longitudinal extension)之一主要方向(main direction)彼此套疊(telescopically)相關而形成。帶式制動器120是設置於第一圓柱形樞軸72上。帶式制動器120包括一支撐本體(support body)121一體成形於前導向架框架16,以及一鼓部(drum)122可旋轉地相關於支撐本體121以繞第一樞軸72所定義之一軸而轉動,且藉由第二樞軸73而相關於桿110之第一套疊部件112。鼓部122部份插置入支撐本體121且與其形成一環狀空間(annular interspace),一帶(圖上未顯示)圍繞(housed)於其中。帶(band)的二端部於不同 位置固定至帶式制動器之一驅動杆(actuation lever)123。藉由驅動此驅動杆123,帶繞鼓部122緊縮(tightened)且防止其繞樞接軸轉動,依此方式下,可延伸桿110繞第一樞軸72及相對於前導向架框架16的轉動被防止。操作上地,此導致了桿110及前導向架框架16之間角度α的擋止,也因此擋止了可延伸桿110之所在位置。當杆123不驅動時,帶不會繞鼓部122緊縮且桿110可自由地繞第一樞軸72之樞接軸轉動,以釋放由鉸接四邊形(滾動運動機構20)所允許之滾動運動。
或者,除了帶式制動器120,可以使用一鼓式制動器(drum brake)。
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雖然於圖式上未顯示,可逆擋止裝置可配置成間接(indirectly)作用於樞接裝置上,以擋止其至少部份之轉動。
更特別的是,上述可逆擋止裝置可包括一支柱(strut)於長度上可延伸,此提供有其長度擋止裝置且斜向地(diagonally)連接可延伸桿110至軸頸60或至前導向架框架16。此支柱藉由樞接裝置以連接桿110至軸頸60或至前導向架框架16,使得當支柱在長度延伸保持自由時,其是配置成不阻礙(hinder)可延伸桿相對於軸頸及相對於前導向架框架的運動的,但當支柱在長度被擋止時,此支柱是配置成防止桿相對於軸頸及相對於前導向架框架的轉動,在桿及軸頸或桿及框架之共同所在平面(common lying plane)上。
更有助益的是,上述可延伸支柱是以,即使當被擋止時,其適於讓可延伸桿110在長度可自由延伸的方式被定 位。
如前所述,在第一類型之可逆擋止裝置被採用的情況下,即擋止桿的轉動但桿在長度的延伸是自由的,滾動擋止系統100不受滾動運動裝置20的影響。
一般來說,在長度可延伸桿110因此可連接在軸頸及在前導向架框架之任何二點上,沒有特殊之位置限制。
更好的是,如第4和5圖所示,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在長度可延伸桿110以相對於地面同樣的高度連接軸頸60及前導向架框架16,因此是平行於地面的。在滾動運動機構20包含一鉸接四邊形(如第3和4圖所示)的情況下,桿110大致上是平行於鉸接四邊形之橫向構件24。
可延伸桿110總是有在長度上可延伸之可能性,即使當可逆擋止裝置被驅動時,避免滾動擋止系統影響或阻擋轉向。
更好的是,如第4和5圖所示,為了使在轉向運動期間可延伸桿110在長度的變化最小化,可延伸桿110是以盡可能地靠近相關軸頸60之車輪之轉向軸S'-S'、S"-S"的位置連接至軸頸60。如第4圖所示,可延伸桿110是於相關軸頸60之車輪之轉向軸S'-S'處連接至軸頸60,而如第5圖所示,可延伸桿110是於靠近相關軸頸60之車輪之轉向軸S'-S'處連接至軸頸60。
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雖然於圖式上未顯示,用以可逆地擋止可延伸桿110相對於軸頸60及/或相對於前導向架框架16之所在位置之裝置130(或換句話說,用以可逆地 擋止其長度可延伸桿110相對於包含軸頸60及中線平面M-M之平面或平行於中線平面M-M之平面之空間上的方向之裝置130)可藉由擋止由可延伸桿110所連接軸頸60及前導向架框架16之二點之間的距離D避免桿110在長度上延伸而擋止所在位置(或長度可延伸桿110之空間上的方向)。
更好的是,在可逆擋止裝置130是藉由桿110之可延伸性被擋止而操作的情況下,桿110在軸頸60之連接點被選定,使其位於個別軸頸60之轉向軸S'-S'、S"-S"上。依此方式之下,當可逆擋止裝置被驅動時,即桿的長度被擋止時,轉向運動不會被阻礙。
如前所述,在第二類型之可逆擋止裝置被採用的情況下,即桿的長度被擋止時,滾動擋止系統100可能會受到滾動運動裝置20的影響。
在特定的例子中,滾動運動裝置20為具二懸臂(suspended arm)之系統,則滾動擋止系統100不受滾動運動裝置20的影響。
更有助益的是,在此情況下,在可延伸桿110可連接至軸頸60於軸頸的任何部位,其是位於個別軸頸60之轉向軸S'-S'、S"-S"上,且可連接至前導向架框架16於其的任何部位。事實上,在滾動運動期間,軸頸之間的距離,特別是每一軸頸及前導向架框架之間的距離D總是在改變,無論距離被量測之點之位置。基於此,連接在一軸頸及前導向架框架之間的滾動擋止系統之可延伸桿110將總是影響著滾動運動的擋止。定位在轉向軸上是為了功能上不影響轉向。
在特定的例子中,滾動運動裝置20為一鉸接四邊形,則滾動擋止系統100受滾動運動裝置20的影響。
事實上,在滾動運動期間,軸頸之間的距離,特別是每一軸頸及前導向架框架之間的距離D僅在軸頸之一些部位之間有效地改變。在此情況下,滾動擋止系統100之可延伸桿110不能在任意二點間連接軸頸及前導向架框架,而是必須定義軸頸間連接的特定點。
更詳細地來說,如第6a和6b圖所示,關於此的判別條件為:在軸頸60之連接點所採用的位置相對於鉸接四邊形之與軸頸所對應之直立件48'、48"之一理想所在平面(ideal lying plane)Y-Y;以及在前導向架框架16之連接點所採用的位置相對於穿過鉸接四邊形之二側樞軸(lateral hinge)52之軸的一理想所在平面(ideal lying plane)Z-Z。
「直立件的理想所在平面Y-Y」被理解為指一平面穿過直立件48'、48"在鉸接四邊形之橫向構件24'、24"上之樞軸。
在桿110於軸頸60的連接點位於與軸頸對應之直立件之理想所在平面Y-Y的情況下,且在桿110於前導向架框架16的連接點位於穿過二中間樞軸28之理想所在平面的情況下,桿110的二連接點必須為在不平行於鉸接四邊形之二橫向構件之一方向上相互對準(aligned)的。換句話說,滾動擋止系統之桿110必須能擋止沿不平行於鉸接四邊形之二橫向構件之 一直線上二點之間的距離D。在滾動情況下且因此在改變平行四邊形(parallelogram)配置的情況下,此距離D將改變且滾動擋止系統將影響軸頸及前導向架框架之間距離的擋止。
在桿110於軸頸之連接點不位在與軸頸對應之直立件之理想所在平面Y-Y的情況下,或在桿110於前導向架框架16之連接點不位在穿過二中間樞軸28之理想所在平面Z-Z的情況下,桿110的二連接點可依據對應於鉸接四邊形之二橫向構件之任何方向上而相互對準(aligned)的。此選擇也可以在上述二條件同時發生的情況下進行。在滾動情況下且因此在改變鉸接平行四邊形配置的情況下,上述二點之間的距離D將在任何情況下改變,且滾動擋止系統將因此影響此距離的擋止。
更好的是,上述二連接點是被選擇,使得其是在平行於鉸接四邊形之二橫向構件之一方向上彼此對齊的。
如第6a和6b圖所示,其顯示桿110於軸頸之連接點位在與軸頸對應之直立件之理想所在平面Y-Y,而桿110於前導向架框架16之連接點不位在穿過二中間樞軸28之理想所在平面Z-Z而與其間隔一距離(distance)△的情況。桿110是配置成平行於鉸接四邊形之二橫向構件24'、24"。
如第6a和6b圖所示,依據本發明之特殊實施例,用以可逆地擋止可延伸桿110相對於軸頸60及/或相對於前導向架框架16之所在位置之上述裝置130(或換句話說,用以可逆地擋止其長度可延伸桿110相對於包含軸頸60及中線平面M-M之平面或平行於中線平面M-M之平面之空間上的方向之裝置130)藉由可延伸桿110之二部件111、112相互套疊滑動 的擋止及因而桿110在長度的擋止而操作。上述裝置130因此適於擋止桿110之二部件的套疊滑動。
更特別的是,上述可逆擋止裝置包含一鉗式制動器系統(caliper-brake system)130,作用於桿110之二套疊部件111、112上。
更詳細地來說,鉗本體(caliper body)是固定至桿之一部件,且裝備有二磨擦元件(friction element),彼此相對且外型對應於桿之第二套疊部件之外型。鉗式制動器(brake-caliper)可以以任何方式操控,較佳的是以液壓操作(hydraulically operated),但也可以通過電線(wire)機械地驅動。上述鉗式制動器允許連續地擋止桿於長度上任何的延伸值(extension value),且可因此允許車輛任何滾動角度的擋止。
除了鉗式制動器系統130,桿之長度之擋止裝置可包含一棘齒條系統(ratchet system)。更詳細地來說,此棘齒條系統包括一鏈齒(sprocket)以較小橫剖面形成於桿之套疊部件上以及一可移動棘輪(movable rtchet)以較大橫剖面樞接至另一套疊部件上,可操作地連接或不連接鏈齒。
然而,不像鉗式制動器系統,此系統不允許連續地擋止桿於長度上延伸的任何值上,只能在分離的擋止值(discrete blocking value)上,則車輛因此僅在既定滾動角度可被擋止。
更好的是,上述滾動擋止系統100更包括上述可逆擋止裝置之一自動控制裝置(automatic control device,圖上未顯示)。此自動控制裝置包括一電子控制單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其依循一既定控制邏輯(predefined control logic)驅動可逆擋止裝置,特別旨在擋止車輛於靜止或以低速行進時之滾動運動,以確保機動車輛的穩定性及使用者的安全。
二者擇一地或與自動操作同時地,上述滾動擋止系統100可包括可逆擋止裝置之一手動致動系統(manual actuation system),由機動車輛使用者直接控制。
更好的是,由使用者設置之手動指令被一電子控制面板(electronic control panel)所過濾,其是依據機動車輛之主操作邏輯(main operating logic)以確保其本身安全性。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機動車輛4,具有至少一驅動輪於後側,及依據本發明之一前導向架8,且特別如前述之內容。
在機動車輛為四輪車的情況下,在後端12之後驅動輪14彼此連接且至一後骨架13,透過上述相關於前輪10之滾動運動機構20。
本發明具有許多優點,部份已在之前描述。
依據本發明之滾動機動車輛前導向架裝備有一滾動擋止系統,在一般實施例中(一單一桿連接一軸頸及前導向架框架)允許相較於習知解決方案以機構上更簡單之方式擋止不是由於不對稱彈簧懸架運動所引起的滾動運動。此擋止事實上由單一擋止構件之裝置而實現,而非二個。
依據本發明之滾動機動車輛前導向架裝備有一滾動擋止系統,在特定實施例中(二桿連接軸頸及前導向架框架)允許所有滾動運動的擋止,包括相關於不對稱彈簧懸架運動引 起之滾動運動,以相較於習知解決方案更為機構上簡單之方式。此擋止事實上由二擋止構件之裝置而實現,而非三個。
更進一步,依據本發明之滾動機動車輛前導向架裝備有滾動擋止系統,其是構造簡單且對製造來說是不昂貴的,且是裝設在機動車輛上的。其事實上可包含相對於長度或相對於轉動(例如,帶式制動器)擋止裝置在長度可延伸之一套疊桿而實現。
依據本發明之滾動擋止系統是以當驅動時其不會阻礙機動車輛之轉向而實現。
依據本發明之滾動擋止系統同樣是獨立於運動機構的,其提供前輪以同步且鏡像方式滾動。
因此,本發明達成了既定目的。
很明顯的,在實際應用時,可假設與上述不同之形式及配置,而不會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
更進一步,所有的細節可因技術等效元件及尺寸,視所需而採用的形式及材質而被取代。本發明雖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任何熟習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4:機動車輛(motor vehicle)
6:車架(frame)
8:前導向架(forecarriage)
10'、10":前輪(front wheel)
13:後骨架(rear frame)
14:後輪(rear wheel)
16:前導向架框架(forecarriage frame)
20:滾動運動機構(first kinematic mechanism)
24'、24":橫向構件(cross-member)
28:中間樞軸(middle hinge)
40、44:橫向端部(transversal end)
48'、48":直立件(upright)
52:樞軸(hinge)
60:軸頸(axle journal)
68:旋轉銷(rottion pin)
71:球接頭(ball joint)
72、73:樞接裝置
90:懸架裝置(suspension means)
100:滾動擋止系統(roll block system)
110:可延伸桿(extensible rod)
120:可逆擋止裝置(reversible blocking mean)
R'-R'‧‧‧旋轉軸(rotation axis)

Claims (20)

  1. 一種前導向架,用於具有三或四輪之一滾動機動車輛,包括:一前導向架框架;至少一對前輪,彼此動態地連接且藉由一滾動運動機構連接至該前導向架框架,其使該對前輪以同步且鏡像的方式滾動,每一前輪藉由個別之一軸頸連接至該滾動運動機構,該軸頸機械地連接至個別前輪的一旋轉銷以可旋轉地支撐該對前輪繞一旋轉軸;一滾動擋止系統;一懸架裝置,提供每一軸頸相對於該滾動運動機構具有至少一彈簧懸架運動;一轉向裝置,適於操控該軸頸之旋轉,繞每一前輪之個別轉向軸;該滾動擋止系統的特徵在於包括一長度可延伸桿,藉由樞接裝置以該長度可延伸桿之二端直接連接該等前輪其中之一於對應之個別軸頸處至該前導向架框,該前導向架框適於在該滾動運動機構所允許之滾動運動中跟隨該軸頸,該長度可延伸桿適於藉由改變其相對之空間中的方向被動地跟隨該軸頸及該前導向架框的運動;該滾動擋止系統包括可逆擋止裝置,適於可逆地擋止該可延伸桿於一滾動平面上之一所在位置,相對於該軸頸及/或相對於該前導向架框架,以適於擋止該滾動運動機構所允許之滾動運動,該所在位置是由一角度所定義,該角度由 該桿在一垂直投影平面上之一投影及正交於對應之該軸頸之該車輪之該旋轉軸之一參考平面所形成,其中,該垂直投影平面橫過一中線平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前導向架,其中,該樞接裝置由球接頭或裝置運動等效於球接頭所構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前導向架,其中,運動等效於球接頭之該裝置包括彼此具正交軸之一對圓柱形樞軸,該對樞軸其中一第一樞軸具有一樞接軸正交於二前輪之該滾動平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前導向架,其中,該長度可延伸桿由至少二部件在主要縱向延伸之一方向上彼此相關套疊而形成,較佳地,該等兩桿部件以一圓柱形連結而彼此相關聯,以允許繞主要縱向延伸之該方向的一自由相對轉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前導向架,其中,該可逆擋止裝置適於擋止該長度可延伸桿相對於該軸頸或相對於該前導向架框架之轉動,讓該長度可延伸桿在長度上可自由地延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前導向架,其中,該可逆擋止裝置適於擋止該長度可延伸桿對應於該長度可延伸桿連接至該軸頸或連接至該前導向架框架之至少一端之轉動,直接或間接作用於該樞接裝置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前導向架,其中,該可逆擋止裝置配置成直接作用於該樞接裝置上,以擋止其至少部 份之轉動,其中,該可逆擋止裝置作用之該樞接裝置是由彼此具正交軸之一對圓柱形樞軸所構成,該對樞軸其中一第一樞軸具有一樞接軸正交於二前輪之該滾動平面,當該可逆擋止裝置不驅動時,該長度可延伸桿平行於該滾動平面而移動,該可逆擋止裝置適於擋止該長度可延伸桿繞該第一樞軸的轉動,以避免該長度可延伸桿相對於該軸頸或該前導向架框架在該滾動平面上的轉動。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前導向架,其中,該可逆擋止裝置包括一帶式制動器或一鼓式制動器,與彼此具正交軸之該對圓柱形樞軸之該第一樞軸相關聯,以可逆地擋止該長度可延伸桿相對於該至少一端之轉動。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前導向架,其中,該可逆擋止裝置配置成間接作用於該樞接裝置上,以擋止其至少部份之轉動,其中,該可逆擋止裝置包括一支柱於長度上可延伸,提供有其長度擋止裝置且斜向地連接該長度可延伸桿至該軸頸或該前導向架框架,該支柱藉由樞接裝置以連接該長度可延伸桿至該軸頸或該前導向架框架,當該支柱在長度延伸保持自由時,該可延伸支柱配置成不阻礙該長度可延伸桿相對於該軸頸及相對於該前導向架框架的運動,當該支柱在長度被擋止時,該可延伸的支柱配置成防止該長度可延伸桿相對於該軸頸或相對於該前導向架框架的轉動,在該長度可延伸桿及該軸頸或該長度可延伸桿及該前導向架框架之共同所在平面上,該可延伸支柱是以,即使當被擋止時,其適於讓該長度可延伸桿在長度可自由 延伸的方式被定位。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前導向架,其中,該可逆擋止裝置適於藉由擋止由該長度可延伸桿所連接該軸頸及該前導向架框架之二點之間的距離以擋止該所在位置,避免該長度可延伸桿在長度上延伸。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前導向架,其中,該長度可延伸桿於該軸頸之連接點位於個別軸頸之該轉向軸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前導向架,其中,該滾動運動機構為一系統具有二懸臂。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前導向架,其中,該長度可延伸桿連接至該軸頸於該軸頸之任何部位,其是位於個別軸頸之該轉向軸上,且可連接至該前導向架框架於該前導向架框架之任何部位。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前導向架,其中,該滾動運動機構為一鉸接四邊形系統,包括一對橫向構件於一中間樞軸處樞接至該前導向架框架,該對橫向構件於相對橫向端部彼此連接,藉由樞接於該橫向端部於側樞軸之直立件,該對橫向構件及該等直立件定義該鉸接四邊形系統,每一直立件導引且支撐每一前輪之該軸頸。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前導向架,其中,該長度可延伸桿於該軸頸的連接點位於與該軸頸對應之直立件之一理想所在平面上,該理想所在平面穿過二側樞軸之軸,且該長度可延伸桿於該前導向架框架的連接點位於穿過二中間樞軸之一理想所在平面,該長度可延伸桿的二連接點依 據不平行於該鉸接四邊形之該等橫向構件之一方向上相互對準。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前導向架,其中,該長度可延伸桿於該軸頸的連接點不位於與該軸頸對應之直立件之一理想所在平面上,該理想所在平面穿過二側樞軸之軸,或該長度可延伸桿於該前導向架框架的連接點不位於穿過二中間樞軸之一理想所在平面,該長度可延伸桿的二連接點對應該鉸接四邊形之該等二橫向構件之任何方向上相互對準,較佳地,或該長度可延伸桿的二連接點依據平行於該鉸接四邊形之該等橫向構件之一方向上相互對準。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前導向架,其中,該長度可延伸桿由至少二部件在主要縱向延伸之一方向上彼此相關套疊而形成,較佳地,該等兩桿部件以一圓柱形連結而彼此相關聯,以允許繞主要縱向延伸之該方向的一自由相對轉動,其中,該可逆擋止裝置適於擋止該長度可延伸桿之二部件之相互套疊滑動,以擋止該長度可延伸桿之長度。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前導向架,其中,該可逆擋止裝置由一鉗式制動器系統所構成,作用於該長度可延伸桿之二套疊部件上。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前導向架,其中,該可逆擋止裝置由一棘齒條系統所構成,作用於該長度可延伸桿之二套疊部件上。
  20. 一種機動車輛,包括一驅動輪位於後側及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一前導向架。
TW105143307A 2015-12-28 2016-12-27 具有滾動擋止功能的機動車輛前導向架 TWI7068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UB2015A009407A ITUB20159407A1 (it) 2015-12-28 2015-12-28 Avantreno di motoveicolo rollante con blocco di rollio
IT102015000088101 2015-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6177A TW201736177A (zh) 2017-10-16
TWI706887B true TWI706887B (zh) 2020-10-11

Family

ID=55697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3307A TWI706887B (zh) 2015-12-28 2016-12-27 具有滾動擋止功能的機動車輛前導向架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10766562B2 (zh)
EP (1) EP3397548B1 (zh)
JP (1) JP6873139B2 (zh)
CN (1) CN108698662B (zh)
AR (1) AR107224A1 (zh)
ES (1) ES2793002T3 (zh)
IL (1) IL260231B (zh)
IT (1) ITUB20159407A1 (zh)
MX (1) MX2018007931A (zh)
TW (1) TWI706887B (zh)
WO (1) WO20171152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08168B2 (ja) 2015-11-20 2018-10-1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6646681B2 (ja) 2015-11-20 2020-02-1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リーン車両
WO2017086352A1 (ja) * 2015-11-20 2017-05-2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リーン車両
JP6853182B2 (ja) 2015-11-20 2021-03-3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リーン車両
ITUB20159670A1 (it) * 2015-12-28 2017-06-28 Piaggio & C Spa Avantreno di motoveicolo rollante con blocco di rollio
JP2018144697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8144698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WO2019123092A1 (en) * 2017-12-21 2019-06-27 Piaggio & C. S.P.A. Tilting motor vehicle with three or four wheels and method for safely blocking the tilting movements of a tilting motor vehicle with three or four wheels
IT201800009693A1 (it) * 2018-10-23 2020-04-23 Piaggio & C Spa Un motoveicolo a due ruote anteriori sterzanti e quadrilatero articolato contenente due sospensioni
IT201900005556A1 (it) 2019-04-10 2020-10-10 Piaggio & C Spa Motoveicolo rollante con dispositivo di blocco del rollio
IT201900015908A1 (it) * 2019-09-09 2021-03-09 Piaggio & C Spa Un motoveicolo con una sospensione impiegante un quadrilatero articolato di tchebicheff
IT202100015341A1 (it) 2021-06-11 2022-12-11 Piaggio & C Spa Veicolo rollante a sella cavalcabile con carenatura all’avantreno non rollante.
IT202100015359A1 (it) 2021-06-11 2022-12-11 Piaggio & C Spa Veicolo rollante a sella cavalcabile con capacita’ di carico nella parte di avantreno.
IT202200004796A1 (it) 2022-03-14 2023-09-14 Piaggio & C Spa Motoveicolo con dispositivo di blocco del rollio e metodo
CN114834579A (zh) * 2022-06-22 2022-08-02 浙江欧凯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拉杆组件、悬架及车辆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15231A (en) * 2006-04-26 2008-04-01 Vectrix Corp Vehicle with lockable tilt system
TWI410339B (zh) * 2010-01-22 2013-10-01 Univ Nat Taiwan Science Tech 防翻覆三輪機動車
TW201420410A (zh) * 2012-09-24 2014-06-01 Yamaha Motor Co Ltd 車輛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9735A (en) * 1931-10-07 1936-02-04 Robert F Tuggle Automotive body and frame
DE3433986A1 (de) 1984-09-15 1986-03-27 Wolfgang Dr.-Ing. 7758 Meersburg Trautwein Dreiraedriges fahrzeug
US20130131923A1 (en) * 2008-07-01 2013-05-23 Ofer Tzipman Vehicl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reof
US8123240B2 (en) * 2009-07-10 2012-02-28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Control system for leaning vehicle
WO2012031150A2 (en) 2010-09-01 2012-03-08 Timothy Huntzinger Personal mobility vehicle
DE102011078851B4 (de) 2011-07-08 2022-03-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adaufhängung für Kraftfahrzeuge mit Querkraftkompensation
WO2014046282A1 (ja) * 2012-09-24 2014-03-2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CN104487324A (zh) * 2012-10-25 2015-04-0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车辆
JP6006714B2 (ja) * 2013-12-27 2016-10-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揺動車両の揺動制御システム
DE102015211180A1 (de) 2015-06-18 2016-12-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adaufhäng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6853182B2 (ja) * 2015-11-20 2021-03-3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リーン車両
ITUB20159386A1 (it) * 2015-12-28 2017-06-28 Piaggio & C Spa Avantreno di motoveicolo rollante con blocco di rollio
ITUB20159521A1 (it) * 2015-12-28 2017-06-28 Piaggio & C Spa Motoveicolo rollante con controllo di rollio
ITUB20159670A1 (it) * 2015-12-28 2017-06-28 Piaggio & C Spa Avantreno di motoveicolo rollante con blocco di rollio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15231A (en) * 2006-04-26 2008-04-01 Vectrix Corp Vehicle with lockable tilt system
TWI410339B (zh) * 2010-01-22 2013-10-01 Univ Nat Taiwan Science Tech 防翻覆三輪機動車
TW201420410A (zh) * 2012-09-24 2014-06-01 Yamaha Motor Co Ltd 車輛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R107224A1 (es) 2018-04-11
CN108698662B (zh) 2020-03-03
ITUB20159407A1 (it) 2017-06-28
WO2017115293A1 (en) 2017-07-06
MX2018007931A (es) 2018-08-09
JP2019500265A (ja) 2019-01-10
CN108698662A (zh) 2018-10-23
EP3397548B1 (en) 2020-02-26
US10766562B2 (en) 2020-09-08
EP3397548A1 (en) 2018-11-07
US20190367125A1 (en) 2019-12-05
IL260231B (en) 2021-05-31
ES2793002T3 (es) 2020-11-12
IL260231A (en) 2018-07-31
JP6873139B2 (ja) 2021-05-19
TW201736177A (zh) 2017-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6887B (zh) 具有滾動擋止功能的機動車輛前導向架
TWI706885B (zh) 具有滾動擋止功能的機動車輛前導向架
TWI703069B (zh) 具有滾動檔止功能的機動車輛前導向架
TWI725096B (zh) 具有滾動擋止功能的機動車輛前導向架
TWI706888B (zh) 具有滾動控制功能的機動車輛
TWI725269B (zh) 具有滾動控制功能之滾動驅動車輛的前車架以及控制具有前車架的三輪或四輪滾動驅動車輛的滾動運動的方法
CN110446654B (zh) 具有滚动控制的滚动机动车辆的前转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