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3412B - 修改一支撐表面之工具 - Google Patents

修改一支撐表面之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3412B
TWI703412B TW108125537A TW108125537A TWI703412B TW I703412 B TWI703412 B TW I703412B TW 108125537 A TW108125537 A TW 108125537A TW 108125537 A TW108125537 A TW 108125537A TW I703412 B TWI703412 B TW I70341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ol
substrate
supporting
protrusions
suppo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5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3087A (zh
Inventor
伯特 德克 史古登
彼得 安德烈亞斯 瑪麗亞 比勒根
關天男
特查寇 林德哲
哈羅德 安東 麥哈格努爾
迪 溫可 吉米 馬特斯 威哈幕斯 凡
努艾能 卡斯 約翰尼斯 彼得魯斯 瑪麗亞 范
費斯費爾德 亨德里克斯 特奥多鲁斯 雅各布斯 弗朗西斯 范
馬克思 馬特尼斯 派特斯 安德雷恩尼斯 維莫倫
Original Assignee
荷蘭商Asml荷蘭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荷蘭商Asml荷蘭公司 filed Critical 荷蘭商Asml荷蘭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3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3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34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341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691Handling of masks or workpieces
    • G03F7/707Chucks, e.g. chucking or un-chucking operations or structural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7/00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 B24B37/11Lapping tools
    • B24B37/12Lapping plates for working plane surfaces
    • B24B37/14Lapping plates for working plane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properties of the plate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7/00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 B24B37/11Lapping tools
    • B24B37/12Lapping plates for working plane surfaces
    • B24B37/16Lapping plates for working plane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lapping plate surface, e.g. groove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8Construction of apparatus, e.g. environment aspects, hygiene aspects or materials
    • G03F7/7085Detection arrangement, e.g. detectors of apparatus alignment possibly mounted on wafers, exposure dose, photo-cleaning flux, stray light, thermal loa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8Construction of apparatus, e.g. environment aspects, hygiene aspects or materials
    • G03F7/70908Hygiene, e.g. preventing apparatus pollution, mitigating effect of pollution or removing pollutants from apparatus
    • G03F7/70925Cleaning, i.e. actively freeing apparatus from pollutants, e.g. using plasma clea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1/68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chucks, clamps or pinches
    • H01L21/68714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chucks, clamps or pinches the wafers being placed on a susceptor, stage or support
    • H01L21/6875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chucks, clamps or pinches the wafers being placed on a susceptor, stage or support characterised by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upport members, e.g. support posts or protru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用於修改一基板固持器之基板支撐元件的工具,該等基板支撐元件具有用於支撐一基板之支撐表面,該工具包含具有一主體表面之一主體,其中該工具包含來自該主體表面之多個突起,該多個突起具有經組態以接觸該等支撐表面以修改該等基板支撐元件的遠端。此外,本發明亦揭示一種包含此種工具的微影裝置及一種包含此種工具的方法。

Description

修改一支撐表面之工具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修改一固持器之工具、用於使用該工具修改一固持器的方法及包含該工具的微影裝置。
微影裝置為將所要圖案施加至基板上(通常施加至基板之目標部分上)之機器。微影裝置可用於(例如)積體電路(IC)製造中。在此類狀況下,替代地被稱作光罩或倍縮光罩之圖案化器件可用以產生待形成於IC之個別層上的電路圖案。可將此圖案轉印至基板(例如,矽晶圓)上之目標部分(例如,包括一或若干晶粒之部分)上。通常經由成像至提供於基板上之輻射敏感材料(抗蝕劑)層上來進行圖案之轉印。一般而言,單一基板將含有經順次地圖案化之鄰近目標部分的網路。習知微影裝置包括:所謂步進器,其中藉由一次性將整個圖案曝光至目標部分上來輻照每一目標部分;及所謂掃描器,其中藉由在給定方向(「掃描」方向)上經由輻射射束掃描圖案同時平行或反平行於此方向地同步地掃描基板來輻照每一目標部分。亦有可能藉由將圖案壓印至基板上而將圖案自圖案化器件轉印至基板。
持續需要製造具有不斷變小之特徵的器件,例如積體電路。通常使用光學微影來製造積體電路及其他微尺度器件,但已知其他製造技術,諸如壓印微影、電子束微影及奈米級自組裝。
在製造期間,器件經輻照。重要的是確保輻照製程儘可能準確。使得輻照製程儘可能準確情況下問題中的一者為確保待輻照之器件係處於正確位置。為了控制器件之位置,可使用基板固持器。大體而言,基板將在基板正受輻照時由基板固持器支撐。當基板定位於該基板固持器上時,基板與基板固持器之間的摩擦可防止基板在基板固持器之表面上方平坦化。為了解決此問題,基板固持器可具備支撐元件,該等支撐元件使基板與基板固持器之間的接觸面積最小化。基板固持器之表面上的支撐元件可另外被稱作瘤節或突起。支撐元件通常規則地隔開(例如,呈均勻陣列形式)且具有均一高度,且界定基板可定位所在之極其平坦總支撐表面。支撐元件減小基板固持器與基板之間的接觸面積,因此減小摩擦且允許基板移動至基板固持器上之更平坦位置。
支撐元件通常大體上自基板固持器之表面垂直地延伸。在操作中,基板之背面在大體上垂直於投影射束之傳播方向的位置中距基板固持器之主體表面一小距離而支撐於支撐元件上。因此,支撐元件之頂部(即,支撐表面)而非基板固持器之主體表面3界定基板的有效支撐表面。
為了在投影圖案化輻射射束於基板上期間避免疊對誤差,需要基板頂面為平坦的。基板支撐件之支撐表面之不均勻度可導致基板之不均勻頂面。因此,需要避免基板支撐件中的不均勻度。
支撐表面之不均勻度可藉由構成支撐元件自身之材料之高度之間的不相似性引起。當新基板固持器已製造出時,典型地為該狀況。磨損亦可導致不均勻度。在已知實施例中,基板支撐件含有基板台WT (另外被稱作夾具),在該基板台上,支撐具有支撐元件的基板固持器。在替代實施例中,基板台WT及基板固持器可整合城單一單元。不均勻度可為支撐元件之高度之間的差之結果,或為基板固持器之背面中或基板台WT中的差之結果。因此,此等元件仔細地製造為水平的。儘管如此,已發現,當基板台WT及基板固持器(及任何其他元件)經組裝或安設時,不均勻度亦可產生。類似問題對於必須越過射束路徑支撐於良好界定之平面中之其他物品的支撐台或固持器遭遇到,該等其他物品係諸如反射性圖案化器件或透射圖案化器件。
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之US 2005/0061995 A1提供一種微影投影裝置,其包括:一偵測器,其用以偵測影響物品之表面平坦度的支撐元件之高度偏差;一高度調整器件,其經配置以當支撐台在裝置中操作時獨立地修改個別支撐元件之支撐元件材料的高度;及一控制器,其耦接於偵測器與高度調整器件之間且經配置以控制高度調整器件以調整對應於支撐元件之偵測到之高度偏差的支撐元件之高度,該等高度偏差會影響物品之表面平坦度。
當支撐台在微影投影裝置中係處於可操作位置時,現場高度調整器件用以變更個別支撐元件之至少頂部一體式地製成的材料之高度。藉由「可操作」,意謂支撐固持器可自操作位置移動至裝置中之圖案投影位置而無相較於在正常使用期間對支撐台總成更具破壞性的移動。「一體式製成」指用以製造支撐固持器或塗層或其他材料層於支撐元件上的材料,但並非指諸如污染物之偶發性外來材料。藉由調整微影裝置中經組裝支撐固持器中支撐元件的高度,在此可操作位置,可靠之局部及全域高度調整可被實現。
偵測器判定支撐元件中之哪些具有高度偏差且控制單元控制高度調整器件以例如移除具有過量高度的所選擇支撐元件的材料之一部分而非來自並不具有過量高度或者具有低於臨限值之過量高度之其他支撐元件的材料之部分。
已知工具及方法可仍經改良以提供具有改良之平坦度的支撐元件。額外或替代方法及工具可為所要的而以不同方式達成較佳平坦度。此外,有益的是達成此平坦度,同時亦對支撐元件提供所要粗糙度位準,以提供支撐元件與基板之間的某摩擦。
對於擁有成本、貨物成本及/或覆疊之品質,需要提供一種用於微影裝置中的改良之高度調整工具,或至少其替代例。此外,需要提供一種使用此改良或替代性高度調整工具的方法,及一種包含此改良或替代性高度調整工具的微影裝置。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修改一基板固持器之基板支撐元件的工具,該等基板支撐元件具有用於支撐一基板之支撐表面,該工具包含具有一主體表面之一主體,其中該工具包含來自該主體表面之多個突起,該多個突起具有經組態以接觸該等支撐表面以修改該等基板支撐元件的遠端。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修改一基板固持器之基板支撐元件之方法,該等基板支撐元件具有用於支撐一基板之支撐表面,該方法包含:提供如技術方案1至12中任一項之工具;使該等支撐表面中之至少一些與該工具之突起之遠端接觸且使用該工具來修改該等支撐表面。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一種微影裝置,其包含:一基板固持器,其具有經組態以支撐一基板之複數個支撐元件;一材料移除器件,其經組態以修改該基板固持器之該等基板支撐元件,該材料移除器件具有如技術方案1至12中任一項中的用於修改該基板固持器之該等基板支撐元件的一工具。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修改一基板固持器之基板支撐元件之方法,該等基板支撐元件具有用於支撐一基板之支撐表面,該方法包含:提供如技術方案14至15中任一項之微影裝置;使該等支撐表面中之至少一些與該工具之突起之遠端接觸且使用該工具來修改該等支撐表面。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微影裝置,其包含:一物品固持器,其具有複數個支撐元件,該等支撐元件具有經組態以支撐一物品之支撐表面;一材料移除器件,其經組態以修改該物品固持器之支撐元件,該材料移除器件具有一工具,該工具包含具有一主體表面之一主體,其中該工具包含來自該主體表面之多個突起,該多個突起具有經組態以接觸該等支撐表面以修改該等支撐元件的遠端。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修改一物品固持器之支撐元件之方法,該等支撐元件具有用於支撐一物品之支撐表面,該方法包含:提供如技術方案17至18中任一項之微影裝置;使該等支撐表面中之至少一些與該工具之突起之遠端接觸且使用該工具來修改該等支撐表面。
圖1示意性地描繪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之微影裝置。該裝置包括:照明系統(照明器) IL,其經組態以調節輻射射束B (例如,UV輻射或任何其他合適輻射);圖案化器件支撐件或支撐結構(例如,光罩台) MT,其經建構以支撐圖案化器件(例如,光罩) MA,且連接至經組態以根據某些參數來準確地定位該圖案化器件之第一定位器件PM。微影裝置亦包括基板台(例如,晶圓台) WT或「基板支撐件」,其經建構以固持基板(例如,塗佈有抗蝕劑之晶圓) W,且連接至經組態以根據某些參數來準確地定位基板之第二定位器件PW。基板支撐件可包含在上面支撐基板固持器之基板台WT(以其他方式被稱作夾具)。基板固持器可經組態以支撐基板W。該裝置進一步包括投影系統(例如,折射投影透鏡系統) PS,該投影系統經組態以將由圖案化器件MA賦予至輻射射束B之圖案投影至基板W之目標部分C (例如,包括一或多個晶粒)上。
照明系統可包括用於導向、塑形或控制輻射的各種類型之光學組件,諸如折射、反射、磁性、電磁、靜電或其他類型之光學組件,或其任何組合。
圖案化器件支撐件以取決於圖案化器件MA之定向、微影裝置之設計及其他條件(諸如,圖案化器件MA是否被固持於真空環境中)的方式來固持圖案化器件MA。圖案化器件支撐件可使用機械、真空、靜電或其他夾持技術來固持圖案化器件。圖案化器件支撐件可為(例如)框架或台,其可根據需要而固定或可移動。圖案化器件支撐件可確保圖案化器件MA (例如)相對於投影系統PS處於所要位置。可認為本文中對術語「倍縮光罩」或「光罩」之任何使用與更一般術語「圖案化器件」同義。
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圖案化器件」應被廣泛地解譯為係指可用以在輻射射束之橫截面中向輻射射束賦予圖案以便在基板之目標部分中產生圖案的任何器件。應注意,例如,若被賦予至輻射射束B之圖案包括相移特徵或所謂輔助特徵,則該圖案可不會準確地對應於基板W之目標部分中之所要圖案。通常,被賦予至輻射射束B之圖案將對應於目標部分中所產生之器件(諸如積體電路)中的特定功能層。
圖案化器件MA可為透射的或反射的。圖案化器件MA之實例包括光罩、可程式化鏡面陣列,及可程式化LCD面板。光罩在微影中為吾人所熟知,且包括諸如二元、交變相移及衰減式相移之光罩類型,以及各種混合光罩類型。可程式化鏡面陣列之一實例使用小鏡面之矩陣配置,該等小鏡面中之每一者可個別地傾斜,以便使入射輻射射束在不同方向上反射。傾斜鏡面將圖案賦予至藉由鏡面矩陣反射之輻射射束中。
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投影系統」應被廣泛地解譯為涵蓋適於所使用之曝光輻射或適於諸如浸潤液體之使用或真空之使用之其他因素的任何類型之投影系統,包括折射、反射、反射折射、磁性、電磁及靜電光學系統,或其任何組合。可認為本文中對術語「投影透鏡」之任何使用均與更一般術語「投影系統」同義。
如此處所描繪,裝置具有透射類型(例如,使用透射光罩)。替代地,該裝置可具有反射類型(例如,使用如上文所提及之類型的可程式化鏡面陣列,或使用反射光罩)。
微影裝置可屬於具有兩個(雙載物台)或兩個以上基板台或「基板支撐件」(及/或兩個或兩個以上光罩台或「光罩支撐件」)之類型。在此等「多載物台」機器中,可並行地使用額外台或支撐件,或可對一或多個台或支撐件進行預備步驟,同時將一或多個其他台或支撐件用於曝光。
微影裝置亦可屬於如下類型:其中基板W之至少一部分可由具有相對較高折射率之液體(例如,水)覆蓋,以便填充投影系統PS與基板W之間的空間。浸潤液體亦可施加至微影裝置中之其他空間,例如,圖案化器件(例如,光罩)MA與投影系統PS之間的空間。浸潤技術可用以增加投影系統之數值孔徑。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浸潤」不意謂諸如基板之結構必須浸沒於液體中,而是僅意謂液體在曝光期間位於投影系統PS與基板W之間。
參看圖1,照明器IL自輻射源SO接收輻射射束B。舉例而言,當輻射源為準分子雷射時,源與微影裝置可為分離實體。在此等狀況下,不認為源形成微影裝置之部分,且輻射射束B係憑藉包括例如適合導向鏡面及/或射束擴展器之射束遞送系統BD而自源SO傳遞至照明器IL。在其他狀況下,例如,當源為水銀燈時,源可為微影裝置之一體式零件。源SO及照明器IL連同射束傳遞系統BD在需要時可被稱作輻射系統。
照明器IL可包括經組態以調整輻射射束之角強度分佈之調整器AD。一般而言,可調整照明器之光瞳平面中之強度分佈之至少外部徑向範圍及/或內部徑向範圍(通常分別稱作σ外部及σ內部)。另外,照明器IL可包括各種其他組件,諸如,積光器IN及聚光器CO。照明器可用於調節輻射射束,以在其橫截面中具有所要之均一性及強度分佈。
該輻射射束B入射於圖案化器件(例如,光罩)MA上,該圖案化器件MA固持於光罩支撐結構(例如,光罩台)MT上,且藉由圖案化器件圖案化。在已橫穿圖案化器件(例如,光罩)MA之後,輻射射束B傳遞通過投影系統PS,投影系統PS將該射束聚焦至基板W之目標部分C上。憑藉第二定位器件PW及位置感測器IF (例如,干涉量測器件、線性編碼器或電容式感測器),可準確地移動基板台WT,例如,以便使不同目標部分C定位於輻射射束B之路徑中。類似地,例如在自光罩庫機械擷取之後,或在掃描期間,可使用第一定位器件PM及另一位置感測器(圖1未明確描繪)以相對於輻射射束B之路徑準確地定位圖案化器件(例如,光罩) MA。一般而言,可憑藉形成第一定位器件PM之部分之長衝程模組(粗略定位)及短衝程模組(精細定位)來實現圖案化器件支撐件(例如,光罩台) MT之移動。相似地,可使用形成第二定位器PW之部分之長衝程模組及短衝程模組來實現基板台WT或「基板支撐件」之移動。在步進器(相對於掃描器)之狀況下,圖案化器件支撐件(例如,光罩台) MT可僅連接至短衝程致動器,或可為固定的。可使用圖案化器件對準標記M1、M2及基板對準標記P1、P2來對準圖案化器件(例如,光罩) MA及基板W。儘管如所說明之基板對準標記佔據專用目標部分,但其可位於目標部分之間的空間中(此等被稱為切割道對準標記)。相似地,在一個以上晶粒提供於圖案化器件(例如,光罩) MA上之情形中,圖案化器件對準標記可位於該等晶粒之間。
所描繪裝置可用於以下模式中之至少一者中:
1. 在步進模式中,在將被賦予至輻射射束B之整個圖案一次性投影至目標部分C上時,使圖案化器件支撐件(例如,光罩台)MT或「光罩支撐件」及基板台WT或「基板支撐件」保持基本上靜止(亦即,單次靜態曝光)。接著,使基板台WT或「基板支撐件」在X及/或Y方向上移位,使得可曝光不同目標部分C。在步進模式中,曝光場之最大大小限制單次靜態曝光中所成像的目標部分C之大小。
2. 在掃描模式中,在將被賦予至輻射射束B之圖案投影至目標部分C上時,同步地掃描圖案化器件支撐件(例如,光罩台) MT或「光罩支撐件」及基板台WT或「基板支撐件」 (亦即,單次動態曝光)。可藉由投影系統PS之放大率(縮小率)及影像反轉特性來判定基板台WT或「基板支撐件」相對於圖案化器件支撐件(例如,光罩台) MT或「光罩支撐件」之速度及方向。在掃描模式下,曝光場之最大大小限制單次動態曝光中之目標部分的寬度(在非掃描方向上),而掃描運動之長度判定目標部分之高度(在掃描方向上)。
3. 在另一模式中,在將被賦予至輻射射束之圖案投影至目標部分C上時,使圖案化器件(例如,光罩台)MT或「光罩支撐件」保持基本上靜止,從而固持可程式化圖案化元件,且基板台WT或「基板支撐件」經移動或掃描。在此模式中,通常使用脈衝式輻射源,且在基板台WT或「基板支撐件」之每一移動之後或在一掃描期間之順次輻射脈衝之間根據需要而更新可程式化圖案化器件。此操作模式可易於應用於利用可程式化圖案化器件(諸如上文所提及之類型的可程式化鏡面陣列)之無光罩微影。
亦可使用對上文所描述之使用模式之組合及/或變化或完全不同之使用模式。
如圖1中所展示,微影裝置可包括現場材料移除器件MRD,其經組態以自微影裝置之基板固持器的一或多個支撐元件移除材料。此材料移除器件MRD經組態以自基板固持器之一或多個支撐元件移除材料以便獲得針對支撐於基板固持器上之基板W的甚至更均勻支撐。材料移除器件MRD可定位於大體靜止位置處,且包括材料移除工具MRT,其與一或多個支撐元件接觸以移除一或多個支撐元件的材料。
微影裝置可進一步包括經組態以偵測支撐元件之高度偏差的偵測器HDD,該等高度偏差會影響支撐於基板固持器上之基板W的表面平坦度。偵測器HDD可例如為水平感測器,其經組態以量測支撐於基板固持器上之基板W的上表面。此類水平感測器例如揭示於美國專利案第5,191,200號中,其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偵測器HDD可用以量測多個基板之頂面以判定表面中之哪些誤差藉由基板自身引起,且哪些誤差由基板支撐件,亦即支撐元件引起。
偵測器HDD可連接至控制器MRC,其耦接於偵測器HDD與材料移除器件MRD之間。控制器可經組態以控制材料移除器件MRD以調整支撐元件之高度,該高度對應於影響基板之表面平坦度之突起4的偵測到之高度偏差。控制器MRC可為專門經調適以在需要時藉由移除基板固持器之支撐元件之材料產生平坦表面的分離控制器,或控制器可整合於經組態以在微影裝置中執行多個控制任務的控制器中。
關於材料移除器件MRD之通用操作的其他細節揭示於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的US 2005/0061995 A1中。
大體而言,材料自一或多個支撐元件之移除可藉由材料移除工具MRT與一或多個支撐元件之間的相對移動施行。此相對移動可藉由相對於材料移除工具MRT平移一或多個支撐元件及/或相對於一或多個支撐元件平移材料移除工具MRT來執行。材料移除工具MRT可經旋轉以增強支撐元件的材料移除。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工具,該工具可用以修改基板固持器以改良基板固持器之支撐元件的平坦度。工具可對應於如上文所描述之材料移除工具MRT。工具可另外被稱作高度調整工具。
本發明提供用於修改基板固持器的工具。工具更具體而言可用於修改基板固持器之基板支撐元件。支撐元件可另外被稱作瘤節。工具1之實例展示於圖2a至圖2c中。圖2a展示工具1的係用於接觸基板固持器之表面,圖2b展示工具1之透視圖,且圖2c展示圖2a之貫穿X-X的橫截面。展示於圖2a中之工具1的表面可被稱作工具1之基座。此係因為在使用中,工具1通常具備朝向基板W的面向下之展示於圖2a中的表面。
圖3展示具有支撐元件21之基板固持器20的實例,其中工具1可用於修改基板固持器20之支撐元件21。換言之,工具1可用以自支撐元件21移除材料。此情形可變更至少一個支撐元件21之總高度及/或變更至少一個支撐元件21的粗糙度。如圖3中所示,支撐元件21具有支撐表面22。支撐表面22用以接觸基板W之底面。理想地,經組合之支撐表面22提供基板W可如上文所描述支撐於上面的平坦平面。此情形使得基板W在經輻照時能夠為相對平坦的以減小誤差。
工具1可視情況為材料移除器件MRD之部分,如圖3中所示。材料移除器件MRD可包含工具支撐件10,如圖3中所示。工具支撐件10可經組態以緊固工具1。工具支撐件10可提供工具1與微影裝置之剩餘部分之間的連接。
圖3展示微影裝置之基板固持器20的部分。基板固持器20可為基板支撐件之部分,其經組態以在影像於基板上W上之投影期間支撐基板W。基板固持器20可提供於基板台WT上。基板固持器20可例如使用真空系統(圖中未示)固持於基板台WT上。
基板固持器20經組態,使得支撐於基板固持器20上之基板W之表面關於投影射束B之傳播方向處於預定平面中。表面較佳地橫向於投影射束B之傳播方向定向。基板固持器20具有支撐表面23及自支撐表面23延伸之多個支撐元件21以支撐基板W於支撐元件21上。多個支撐元件21之組態經設計以獲得對支撐於其上之基板W的最佳支撐。基板固持器20之部分展示於圖3中之橫截面中,藉此一些支撐元件21位於橫截面平面中且一些支撐元件21位於此平面後方。
如所描述,出於多個原因,基板固持器20可能並不提供平坦支撐表面用於基板W。基板固持器20可隨時間降級,此係由於支撐元件21歸因於與各種基板之互動磨薄。支撐元件21之磨損導致支撐元件之高度越過基板固持器20的變化。
基板W與基板固持器20之間的摩擦在定位於基板固持器20上時促成基板W之形狀。此摩擦歸因於污染物及支撐元件21歸因於磨損之平滑化隨時間改變。此會導致支撐元件21之粗糙度及高度在基板固持器20之壽命上的變化。當前校正方法(對準、APC、基襯套)並非充分能夠限制對疊對誤差之影響,其可導致經圖案化基板的降低之良率。摩擦可隨著支撐元件21被磨薄而改變,此舉可增大基板W與基板固持器20之間的接觸面積。
較大接觸面積產生較大凡得瓦爾力,其使得基板「黏貼」於基板固持器20上。在支撐元件21之支撐表面上提供較佳粗糙度可減小總接觸面積且有助於減小或避免此黏貼。
大體而言,用以接觸基板W之底面的支撐表面21具有所要粗糙度位準。若支撐表面之粗糙度過低,則此導致基板固持器具有增大之摩擦,其可導致黏貼及疊對誤差。因此,係有益的是藉由增大支撐元件之支撐表面的粗糙度來減小摩擦。因此,較佳的是將粗糙度維持於所要位準。
支撐表面之粗糙度通常為nm規模。換言之,支撐元件21之支撐表面22大體上具有為大約幾或數十奈米的結構。舉例而言,基板台WT可具有至少12 nm之接觸粗糙度。原子力顯微法(AFM)可用以表徵接觸粗糙度。另外或可替代地,白光干涉計可用以量測粗糙度。白光量測可與原子力顯微法(AFM)量測粗略地匹配。若接觸粗糙度低於大約12 nm,則凡得瓦爾力接合可通常增大接觸壓力且有效地增大摩擦。
基板W在定位於基板固持器20上時將停置於支撐表面22中之每一者的尖端結構之頂部上。因此,總體基板固持器20之平坦度可藉由減小支撐表面22之粗糙度的尖端來改良,該等支撐表面具有高於其他支撐表面22的尖端。
支撐表面22之粗糙度可藉由查看接觸襯墊以知曉接觸襯墊接觸支撐元件之位置來判定。接觸一個支撐元件20之支撐表面21的接觸襯墊之表面積的量指示該支撐元件20之粗糙度。
基板固持器20可經修改以使用工具1移除材料,此情形可另外被稱作拋光。工具1之材料及粗糙度可經選擇,使得基板固持器20上基板W之所得粗糙度及黏貼保持於最佳位準。工具1可定期、可能按天地使用,此舉可減小或避免系統漂移。理想地,工具1之粗糙度將啟用支撐表面之平坦度、所要粗糙度,及改良之凡得瓦爾力。工具1可另外被稱作圓盤及/或無污點類石材。
工具1可與支撐元件21接觸,且可相對於支撐元件21移動以修改支撐表面22。因此,工具1可用以刮擦支撐表面22以變更支撐表面之粗糙度,此舉影響支撐表面22與基板W之間的摩擦。另外地或可替代地,工具1可用以磨薄支撐表面22中之至少一者以便磨薄至少一個支撐表面22以平坦化藉由支撐表面22提供之總支撐平面。工具1可用以使得基板台WT更平坦,同時亦達成所要粗糙度位準。可為有益的是使用工具1,其改良平坦度而不影響粗糙度(其可處於較佳位準)。替代地,可為有益的是使用工具1,其改良粗糙度而不影響平坦度(其可處於較佳位準)。修改支撐表面22可通常指變更支撐表面22之平坦度及/或粗糙度。
可使用多個工具。舉例而言,第一工具可用以大體改良基板台WT之平坦度而不過多地影響粗糙度,且第二工具可用以產生較佳粗糙度而不過多地影響總平坦度(或反之亦然)。舉例而言,第一工具及第二工具可具有不同組態(亦即,配置成不同構造之突起),其可更適合於影響基板台WT之平坦度及/或粗糙度。使用兩個工具可為有益的,此係因為其提供更大設計自由度以使兩個工具最佳化。
工具1上突起4之設計可變更工具1影響基板台WT之粗糙度及平坦度的方式。因此,例如,工具1上突起4的間距(即,頻率)可變更工具1對基板台WT的效應。工具1對基板台WT之粗糙度及/或平坦度的效應可另外取決於其他參數,例如,突起4之截面積、工具1之粗糙度及/或工具1的重量。
具有低空間頻率之工具1可具有良好隔開之突起,其具有突起4之間的大於大約32 mm之距離。低空間頻率工具可具有最小值以不影響局部平坦度或粗糙度,但可用以變更全域基板台WT平坦度。
具有中間空間頻率之工具可在突起4之間具有小於大約32 mm的距離,且在支撐元件21之間具有例如大於大約1.5至2.5 mm的距離。中間空間頻率工具可改良基板台WT之平坦度,但可具有不影響基板台WT之粗糙度的最小值。此類型之工具可能並不對基板台WT圍繞基板台WT之邊緣的平坦度產生有利效應。
高空間頻率工具在突起4之間可具有小於支撐元件21之間的距離之距離,例如小於大約1.5至2.5 mm之距離。較佳地,高空間頻率工具上突起4之間的距離小於支撐元件21之直徑,例如較佳小於或等於大約210至350 μm。高空間頻率工具在改良基板台WT之粗糙度上可為有益的。高空間頻率工具可能並不對基板台之平坦度有有益效應。
替代地,兩個功能可藉由同一工具提供。舉例而言,具有中間空間頻率至高空間頻率之工具可用以修改支撐元件21以改良基板台WT的粗糙度及平坦度。突起之間的距離可依據對粗糙度及平坦度之所要影響予以選擇。使用僅一個工具可改良效率。
隨著工具1在支撐元件21上方移動(以修改基板固持器20),工具1通常將衝擊支撐表面22之尖端,該等支撐表面於最高處豎起且減小尖端之大小。此舉減小較高總體尖端且改良組合式支撐表面22之總平坦度。
如圖2a、圖2b及圖2c中所展示,工具1包含具有主體表面3之主體2。工具1包含來自主體表面3之多個突起4。換言之,多個突起4自主體2延伸。多個突起4具有遠端5,其經組態以接觸支撐表面22以修改基板支撐元件21。突起4可另外被稱作島狀物或襯墊。遠端5為多個突起之距主體表面3最遠的端表面。
在基板支撐元件21之磨損及修改期間,可產生殘渣。殘渣通常係指任何污染材料,但特定言之自基板支撐元件21且又自工具1自身移除之任何材料。殘渣可影響基板固持器20之粗糙度及總平坦度。
具有多個突起4之優勢為,在突起4之間存在間隙,該等間隙允許殘渣被收集且可能推動至基板支撐元件21之間的間隙。另外,多個突起4產生工具1自身內用於殘渣之儲存空間,從而允許殘渣積聚於多個突起4之間的間隙中。由於兩個此等原因,殘渣不大可能保持於基板支撐元件21之支撐表面22的頂部上。此舉減小或防止在支撐表面22上之污染物。另外,具有多個突起4意謂增大數目個邊緣接觸基板台WT表面,其在產生基板台WT粗糙度上更有效。
另外,提供多個突起4意謂,工具1之接觸基板固持器20之表面區域可經控制以在基板固持器20之總平坦度上使較小空間頻率達到平均數。
另外,提供多個突起4意謂工具1之較小區域在使用中時與基板固持器20接觸。此情形允許刮擦發生以向支撐表面提供改良「黏貼」問題的所要粗糙度位準。
如諸圖中將看見,工具1可通常係呈碟或圓盤之形狀。換言之,主體2可為板形。因此,主體2可形成為具有相對薄厚度的環形物件。舉例而言,工具1厚度可為約若干公釐或數十公釐。僅出於實例目的,工具1厚度可為大約1至10 mm,或較佳大約2至6 mm。
工具1應具有可用以修改支撐元件21之支撐表面22的通用大小。因此,工具1直徑通常為大約數十公釐。理想地,工具1應足夠大,使得並不掉落於基板支撐元件21之間的任何間隙中。
工具1之直徑在圖2c中藉由距離L指示。主體2之直徑L可小於或等於大約50 mm。主體2之直徑L可小於或等於大約35 mm,或更佳地大約32 mm。大體而言有利的是具有係小於或等於大約50 mm或較佳地小於或等於大約35 mm之工具1,此係因為此允許更仔細地控制待對支撐表面22進行之修改。工具1通常將開始過濾小於自身大小之任何事物。因此,對於工具1之直徑通常有利的是大於微影裝置之曝光狹縫大小,該曝光狹縫大小正常地為大約28 mm。通常有利的是具有儘可能大之工具1,此係因為工具1可用以在任何時間修改較大數目個基板支撐元件21,且因此改良工具1之高效使用。因此,工具1之主體2直徑可大於50 mm。
工具1可能並不包含穿孔。換言之,工具1可能並不包含穿過主體2之孔,亦即,工具1可不包含自主體表面3穿過至主體2之相對表面的孔或凹穴。可為有利的是避免在工具1中具有穿孔以使得工具1之製造製程更簡單且容易。
工具1可並不具有總體環面形狀。工具1可不包含例如大體在工具1之中心中的僅一個凹座。工具1可能並不經塑形以提供環形表面從而接觸基板固持器20。可為有利的是避免具有此等形狀(例如,環面或具有簡單凹座)以使得工具1之製造製程更簡單且容易。
提供無穿孔及/或凹座之工具1可為有利的在於,工具1之效應可更大,此係因為工具1可用以一次性修改較大數目個基板支撐元件21。此可係歸因於工具1之一次與基板支撐元件21接觸的增大之面積。
較佳地,主體表面3為大體上平坦的。此意謂,主體表面3理想地沿著表面僅具有小變化。因此,較佳地,主體表面3大體上提供於簡單平面中。表面可具有某量之粗糙度。大體而言,工具1之與基板支撐元件21接觸之部分為工具1的遠端5。因此,主體表面3之特定粗糙度可能並非經控制達與多個突起4之遠端5相同的程度。
多個突起4及主體2可彼此成一體式地提供。因此,例如,主體2及多個突起4可由單件材料形成。替代地,多個突起4可藉由例如利用黏著劑將突起4附接至主體表面3而提供於主體2上。
工具1可由各種材料製成。較佳地,工具1之硬度且特定而言形成遠端5之材料具有硬度,該硬度相同或高於基板固持器20之支撐表面22的硬度。有利地,若工具1之硬度且特定而言遠端5之硬度硬於支撐表面22,則工具1與支撐表面22之間的互動將磨薄基板固持器20而非工具1。有利地,若工具1之硬度且特定而言遠端5之硬度類似於支撐表面22之硬度,則此歸因於工具1與支撐表面22之間的互動可導致支撐表面22的高粗糙度。
較佳地,工具1由相對硬且堅固材料製成。工具1可包含碳加固碳化矽(CSiC)、滲矽碳化矽(SiSiC)、碳化矽(SiC)、氧化鋁(Al2 O3 )及/或金剛石類碳(DLC)。工具1可由單件材料形成。因此,整個工具1可由此等材料中之一者形成。替代地,工具1可由包括此等材料中之至少一者之數種材料的組合形成。詳言之,由於工具1之遠端5為工具1的經配置以接觸基板支撐元件21之部分,因此具體言之經選定用於多個突起4之材料可為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碳加固碳化矽、聚矽氧碳化物、氧化鋁及/或金剛石類碳。另外地或可替代地,工具1可在遠端5上具有由此等材料中之至少一者形成的層或塗層。
較佳地,多個突起4具有介於大約50奈米至1 nm的高度h。更佳地,多個突起4具有大約1 μm之高度。突起4之高度h被視為自主體表面3至多個突起4中之一者之遠端5的距離,如圖2c中所示。高度h可發生變化,且應理解,多個突起4之高度h可隨時間被緩慢輕地磨薄。然而,對於突起4較佳的是具有距主體表面3某距離以確保突起4之遠端5而非主體表面3接觸支撐表面22。
單一工具1上之突起4的數目可發生變化。較佳地,突起4之數目大於或等於20。較佳地,突起4之數目低於或等於50。數目可發生變化且可低於20或大於50。理想地,突起4之數目為大約20至30。提供至少三個突起4可減小或防止工具1在基板台WT之表面上的傾斜。
較佳地,多個突起4中之至少一者具有大於或等於大約9 mm2 或更佳地大於或等於大約20 mm2 的一截面積。較佳地,多個突起4之截面積與多個突起4之遠端5的面積相同。因此,截面積描述多個突起4之可與支撐表面22接觸的區域。較佳的是,多個突起4之面積大於基板支撐元件21之間距大小。僅作為一實例,大約為32 mm之工具1在支撐元件之間的間距大小為大約2.5 mm之情況下可涵蓋大約130個基板支撐元件21,或在間距大小為大約1.5 mm情況下涵蓋大約360個基板支撐元件21。突起之較佳的總數目可與所涵蓋之基板支撐元件21之數目的一半大約相同。因此,在此等實例中,突起之數目為65或180。突起4之較佳數目可高達180,儘管可存在更多突起4。
多個突起4之總面積可經最佳化以保證某壓力藉由多個突起4中之每一者施加至基板固持器20。較佳地,工具1之表面面積的10%或以上形成有突起。若突起4大於工具1之表面面積的10%地形成,則與基板台WT之互動可經增大,且工具1之效應可因此得以增大。多個突起4之寬度可經選擇為大於鄰接基板支撐元件21之間的距離,以便維持工具1之遠端5與支撐表面22之間的接觸。
展示於各種圖中之多個突起4通常展示為正方形。因此,遠端5通常展示為正方形。然而,此情形並非是必要的。多個突起4可以任何形狀提供。舉例而言,多個突起4可具有環形截面區域或三角形截面區域。可使用其他複雜形狀。多個突起4之形狀可經選擇以改良殘渣移除且因此減小污染。然而,具有諸如正方形、三角形或圓形之簡單形狀將很可能更易於製造。多個突起4可為均一的在於,其皆具有類似高度及/或形狀。替代地,多個突起4中之至少一者與其他多個突起4可在高度及/或形狀上不同。
較佳地,鄰接多個突起4之間的間距大於或等於大約5 mm,或較佳地大於或等於大約7 mm,或較佳地大於或等於大約12 mm。如將理解,鄰接突起4之間的間距可取決於提供之圖案之類型而發生變化。舉例而言,圖4a至圖4c中之圖案各自具有提供於鄰接突起4之間的相等間距。然而,可能並非該狀況,如圖2a至圖2c中所展示。間距可為自一個突起之中心至鄰接突起4之中心的距離。此外,間距可藉由一個突起4之中心與另一最接近突起4之最接近中心之間的距離判定。因此,間距可被稱作突起4之間的最小距離。
突起4之大小、形狀及/或間距可經選擇以使工具1對基板固持器20之影響最佳化。理想地,至少大約10至15個支撐表面在任一時間(在使用期間)與工具1接觸,以保證工具1與基板固持器20之間的均一接觸。
主體表面3上之多個突起4可以多種不同圖案提供。此等圖案之實例展示於圖2a至圖2c及如下文將描述之圖4a至圖4c中。多個突起4可以均一圖案提供,如此等圖中所展示。儘管展示各種不同圖案,但對於突起4以一圖案提供並非必要的,且多個突起4可無需以獨特可辨別圖案提供。
展示於圖2a至圖2c中之圖案在主體表面3之中心處具有突起,其中額外突起4沿著朝外徑向線提供。替代性圖案描繪於圖4a至圖4c中,其中突起4之列及行在每一列及行之間具有均一距離。另一替代性圖案描繪於圖7a及圖7b中,其中突起4分別在徑向循環方向上具有細長形狀。將理解,可使用其他不同類型之圖案。
視需要,多個突起4中之至少一者可包含多個突出部6,如圖5中所示。突出部6為突起4中之任一者上的額外延伸部。因此,包含突出部6之多個突起4中的任一者在距主體表面3之最遠點處,亦即在突出部6的末端處具有遠端5。此舉意謂,突起4之遠端5形成於突出部6之末端上。如將看出,此可通常意謂,突起4具有較小突出部6,從而自中間表面7延伸。在不提供突出部6時,中間表面7可對應於突起4的遠端。如圖5中所示,突出部6可提供於每一突起4上。
鄰接突出部6之間的距離d可通常介於大約50奈米與1 nm之間。多個突出部6可在大約50奈米與1 nm之間延伸。換言之,突出部6可具有自突出部之起點至突出部6之末端的大約50奈米至1 mm的高度。
突出部6可形成細線。該等細線可為線性的,或波浪形或彎曲的。
多個突出部6及突起4可經提供為彼此成一體式。因此,例如,突出部6及多個突起4可由單件材料形成。替代地,突出部6可藉由例如由黏著劑將突起4附接至突起4之表面而提供於突起4上。
提供如所描述之突出部6可特別適用於在突出部6之間捕獲殘渣,以減小基板固持器20之污染。另外,突出部6允許工具1之接觸面積經最佳化,且因此工具1下之壓力可增大,此舉在控制支撐表面22之粗糙度上可為有益的。
替代地,多個突起4可以類似於突出部6之方式提供。換言之,相較於如上文關於圖2、圖3及圖4所描述,多個突起4可以小得多之形狀提供。舉例而言,多個突起4中之鄰接者之間的距離x可介於約50奈米與1 nm之間。因此,以此方式,突起4可通常用以在工具1之表面中形成凹槽。此情形之實例展示於圖6中。
突起4可形成細線。該等細線可為線性的,或波浪形或彎曲的。
突起4之高度在此狀況下可介於大約50奈米與1 mm之間。換言之,突起4之遠端5與主體表面3之間的距離係介於大約50奈米與1 mm之間。可為有利的是在形成於多個突起4之間的凹槽中捕獲小量殘渣。
提供具有此等尺寸之多個突起4可特別適用於在多個突起4之間捕獲殘渣以減小基板固持器20之污染。另外,具有此等尺寸之多個突起4允許工具1之接觸面積經最佳化,且因此工具1下之壓力可增大,此舉在控制支撐表面22之粗糙度上可為有益的。
工具1之背面8可以各種形狀提供,使得工具1更容易及/或安全地保持於適當位置。工具1可能連接或可以連接至工具支撐件10。工具1之背面8可包含至少一個凹痕以適配工具支撐件10。工具1之背面8為並非用以修改其基板固持器20的表面。工具1之背面8直徑上可小於主體表面3例如以改良工具1與工具支撐件10之間的連接。
在使用期間,對於工具1可為較佳的是關於基板固持器20保持為大體上平坦的。換言之,可較佳的是保持工具1之主體表面3大體上平行於基板固持器20的表面。然而,此並非必要的,且工具1之定向的變化可允許不均勻支撐表面22被更有效地磨薄或平坦化。工具1可例如藉由使用滾珠及插口類型連接以允許定向變化之方式連接至工具支撐件10。
工具1可為包含多功能(multiple)工具1s之較大系統的部分。多功能工具1s可具有相同或類似的多個突起4及/或突出部6。工具1s中之至少一者可不同於其他工具1s。
工具1可用以遍歷整個基板固持器20。換言之,工具1可用以接觸每一支撐元件21至少一次。
可使用上述工具1來提供一種方法。更具體而言,方法可係用於修改基板固持器20之基板支撐元件21。基板支撐元件21具有用於支撐基板W的支撐表面22。方法可包含提供如上文所述之工具1。方法可進一步包含使基板固持器20之支撐表面22中的至少一些與工具1之突起4的遠端5接觸且使用工具1來修改支撐表面22。
基板固持器20可沿著工具1移動,以便自基板支撐元件21之工具1接觸之頂部移除材料。替代地,工具1可相對於基板固持器20移動,例如儘管基板固持器20保持靜止。舉例而言,材料移除器件MRD可經組態以在基板支撐元件21上方移動工具1,儘管基板固持器20不移動。替代地,基板固持器20及工具1可經同時移動。
為了改良材料移除,工具1可圍繞平行於在圖3中展示之z方向的軸線旋轉(相對於基板固持器)。然而,可能並不需要獲得基板固持器20之所要修改。
用以獲得研磨效應的工具1與基板支撐元件21之間的z方向上之壓力可藉由基板固持器20或工具1(或更具體而言材料移除器件MRD)或藉由兩者施加。較佳地,工具1之使用應經準確地控制,此係因為若藉由工具1賦予之力過大,則此可對基板固持器20之平坦度有不利影響。
工具1可以多種方式使用。舉例而言,工具1可用以修改整個基板固持器20,亦即一次(in one sitting)遍歷整個基板固持器20。替代地,工具1可用以修改定位區域,亦即,整個基板固持器20之一部分。使用工具1之頻率可發生變化。舉例而言,基板固持器20之特定部分之局部清潔可一天施行若干次,例如,每天4至5次。整個基板固持器20的較大規模清潔可較不頻繁地施行,例如按天或按周施行。修改之頻率及類型可基於例如指示基板W及/或基板固持器20之平坦度的進行之量測值來判定。基板固持器20之平坦度被視為基板W定位所在之支撐表面22的平坦度。
可提供包含如上文所描述之工具1的微影裝置。微影裝置可經組態以使用工具1來修改基板固持器20的基板支撐元件21。微影裝置可包含具有複數個支撐元件之基板固持器20,該等支撐元件經組態以支撐基板。
包含工具1之微影裝置可為上文關於圖1描述之微影裝置的全部或部分。包含工具1之微影裝置可為度量衡器件及/或檢驗器件(電子束)的至少部分。包含工具1之微影裝置可結合描述於圖1中之微影裝置使用。包含工具1之微影裝置可更一般化地被稱作經組態以修改基板固持器之基板支撐元件21的裝置。
包含工具1之微影裝置可進一步包含一偵測器,其經組態以偵測支撐元件中之一或多者的高度偏差,該高度偏差會影響支撐於基板固持器上之基板的表面平坦度。偵測器可對應於較早描述之偵測器HDD。工具1可經組態以修改對應於支撐元件之偵測到之高度偏差的一或多個支撐元件之高度。
對應方法可使用微影裝置來提供。
上文中,工具1之使用針對支撐固持器之一或多個基板支撐元件21的材料移除予以描述,以提供對上面之基板支撐件的更均勻支撐。類似工具1亦可用於其他物品支撐系統,諸如圖案化器件支撐。因此,工具1可更一般化地用以接觸支撐表面。舉例而言,在實施例中提供微影裝置。在此實施例中,微影裝置經組態以修改物品固持器之支撐元件。微影裝置包含具有複數個支撐元件之一物品固持器,該等支撐元件具有經組態以支撐一物品之支撐表面。微影裝置進一步包含一材料移除器件,該材料移除器件具有一工具1,該工具包含具有一主體表面3之一主體2,其中該工具1包含來自主體表面3之多個突起4,該多個突起4具有經組態以接觸支撐表面以修改支撐元件的遠端。
包含工具1之微影裝置可為上文關於圖1描述之微影裝置的全部或部分。包含工具1之微影裝置可為度量衡器件及/或檢驗器件(電子束)的至少部分。包含工具1之微影裝置可結合描述於圖1中之微影裝置使用。包含工具1之微影裝置可更一般化地被稱作經組態以修改物品固持器之支撐元件的裝置。
在此實施例中,包含工具1之微影裝置可進一步包含偵測器,其經組態以偵測支撐元件中之一或多者的高度偏差,該高度偏差會影響支撐於物品固持器上之物品的表面平坦度。偵測器可對應於較早描述之偵測器HDD。偵測器可類似於偵測器HDD,但可用以偵測物品而非基板之表面平坦度。工具1可經組態以修改對應於支撐元件之偵測到之高度偏差的一或多個支撐元件之高度。
可提供一種用於修改一物品固持器之支撐元件的對應方法,該等支撐元件具有用於支撐一物品之支撐表面。方法包含提供根據此實施例之微影裝置,使支撐表面中之至少一些與工具之突起的遠端接觸,及使用工具來修改支撐表面。
用於修改物品之用於此實施例中的工具可具有用於工具1之上述變化的任一者或全部,該工具具體而言用於修改基板固持器20。
在微影裝置中提供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工具1給予優於先前技術之微影裝置的多個益處。第一益處為,基板台/固持器(或其他支撐表面)可以較小平坦度且因此以較低成本安設於微影裝置中,此係由於基板固持器可在微影裝置中藉由使用工具1而平坦化。另外,基板固持器之磨損不再具有大的重要性,此係由於歸因於磨損之非平坦度可予以校正。因此,可使用對晶圓台/基板固持器20之材料之較不嚴格的約束。此外,藉由使用工具1,支撐表面22之平坦度可在改良微影裝置之疊對效能的時間過程期間得以改良。
儘管在本文中可特定地參考微影裝置在IC製造中之使用,但應理解,本文中所描述之微影裝置可具有其他應用,諸如,製造整合式光學系統、用於磁疇記憶體之導引及偵測圖案、平板顯示器、液晶顯示器(LCD)、薄膜磁頭等等。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在此等替代應用之內容背景中,可認為本文中對術語「晶圓」或「晶粒」之任何使用分別與更一般之術語「基板」或「目標部分」同義。可在曝光之前或之後在(例如)塗佈顯影系統(通常將抗蝕劑層施加至基板且顯影經曝光抗蝕劑之工具)、度量衡工具及/或檢測工具中處理本文中所提及之基板。在適用的情況下,可將本文中之揭示內容應用於此等及其他基板處理工具1s。此外,可處理基板多於一次,(例如)以便產生多層IC,使得本文所使用之術語「基板」亦可指已經含有多個經處理層之基板。
儘管上文已特定地參考在光學微影之內容背景中對本發明之實施例之使用,但應瞭解,本發明可用於其他應用(例如壓印微影)中,且在內容背景允許之情況下不限於光學微影。在壓印微影中,圖案化器件中之構形(topography)界定產生於基板上之圖案。可將圖案化器件之構形壓入至被供應至基板之抗蝕劑層中,在基板上,抗蝕劑係藉由施加電磁輻射、熱、壓力或其組合而固化。在抗蝕劑被固化之後,將圖案化器件移出抗蝕劑,從而在其中留下圖案。
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輻射」及「射束」涵蓋所有類型之電磁輻射,包括紫外(UV)輻射(例如,具有為或約為365、248、193、157或126 nm之波長)及極紫外(EUV)輻射(例如,具有在5至20 nm的範圍內之波長),以及粒子束,諸如離子束或電子束。
術語「透鏡」在內容背景允許時可指各種類型之光學組件中之任一者或其組合,包括折射、反射、磁性、電磁及靜電光學組件。
雖然上文已描述本發明之特定實施例,但應瞭解,可以與所描述方式不同之其他方式來實踐本發明。以上描述意欲為說明性,而非限制性的。因此,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的是,可在不脫離下文所闡明之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的情況下對所描述之本發明進行修改。
以上描述意欲為說明性,而非限制性的。因此,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的是,可在不脫離下文所闡明之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的情況下對所描述之本發明進行修改。
1:工具 1s:多功能工具/基板處理工具 2:主體 3:主體表面 4:突起 5:遠端 6:突出部 7:中間表面 8:背面 10:工具支撐件 20:基板固持器 21:支撐元件 22:支撐表面 23:支撐表面 AD:調整器 B:輻射射束 BD:射束遞送系統 C:目標部分 CO:聚光器 d:距離 h:高度 HDD:偵測器 IF:位置感測器 IL:照明系統/照明器 IN:積光器 L:距離/直徑 M1:圖案化器件對準標記 M2:圖案化器件對準標記 MT:圖案化器件支撐件/支撐結構/光罩台 MA:圖案化器件/光罩 MRD:現場材料移除器件 MRT:材料移除工具 MRC:控制器 P1:基板對準標記 P2:基板對準標記 PM:第一定位器件 PW:第二定位器件 PS:投影系統/折射投影透鏡系統 SO:輻射源 W:基板/塗佈有抗蝕劑之晶圓 WT:基板台/晶圓台/基板支撐件 x:距離
現將參看隨附示意性圖式僅藉助於實例來描述本發明之實施例,其中: - 圖1描繪微影裝置; - 圖2a、圖2b及圖2c描繪本發明之工具的示意性圖式; - 圖3描繪正在使用以修改基板固持器的圖2a、圖2b及圖2c之工具的橫截面; - 圖4a、圖4b及圖4c展示本發明之工具的變化; - 圖5展示圖2a、圖2b及圖2c之工具的另一變化; - 圖6展示圖2a、圖2b及圖2c之工具的另一變化,且 - 圖7a及圖7b展示本發明之工具的另一變化。
圖式提供包括於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的某些特徵之指示。然而,圖式未按比例繪製。某些特徵之大小及大小範圍的實例在以下描述內容中描述。
1:工具
2:主體
3:主體表面
4:突起
5:遠端

Claims (25)

  1. 一種用於修改一基板固持器之基板支撐元件的工具,該等基板支撐元件具有用於支撐一基板之支撐表面,該工具包含具有一主體表面之一主體,其中該工具包含來自該主體表面之多個突起(protrusions),該多個突起具有經組態以接觸該等支撐表面以修改該等基板支撐元件的遠端,其中該工具不具有一總體環面形狀(overall toroidal shape)。
  2. 如請求項1之工具,其中鄰接突起之間的一間距大於或等於大約5mm。
  3. 如請求項2之工具,其中鄰接突起之間的一間距大於或等於大約7mm。
  4. 如請求項3之工具,其中鄰接突起之間的一間距大於或等於大約12mm。
  5. 如請求項1-4任一項之工具,其中該多個突起中之至少一者具有大於或等於大約9mm2的一截面積。
  6. 如請求項5之工具,其中該多個突起中之至少一者具有大於或等於大約20mm2的該截面積。
  7. 如請求項1之工具,其中該多個突起中之至少一者的該遠端包含多個突出部(projections),其中該多個突出部中之相鄰突出部之間的一距離介於大約50nm與1mm之間。
  8. 如請求項7之工具,其中該多個突出部自該等遠端起延伸大約50nm至1mm。
  9. 如請求項1之工具,其中該多個突起之鄰近突起之間的一距離介於大約50nm與1mm之間。
  10. 如請求項9之工具,其中該等遠端與該主體表面之間的一距離介於大約50nm與1mm之間。
  11. 如請求項1、2-4、7及9任一項之工具,其中該主體為板狀。
  12. 如請求項11之工具,其中該主體之一直徑小於或等於大約50mm。
  13. 如請求項12之工具,其中該主體之該直徑小於或等於大約35mm。
  14. 如請求項1、2-4、7及9任一項之工具,其中該工具並不包含一穿孔。
  15. 如請求項1、2-4、7及9任一項之工具,其中該主體表面為大體上平 坦的。
  16. 如請求項1、2-4、7及9任一項之工具,其中該工具包含滲矽碳化矽、碳化矽、氧化鋁及/或金剛石類碳。
  17. 一種用於修改一基板固持器之基板支撐元件的工具,該等基板支撐元件具有用於支撐一基板之支撐表面,該工具包含具有一主體表面之一主體,其中該工具包含來自該主體表面之多個突起,該多個突起具有經組態以接觸該等支撐表面以修改該等基板支撐元件的遠端,其中該等突起形成一非環形表面(non-annular surface)。
  18. 一種用於修改一基板固持器之基板支撐元件之方法,該等基板支撐元件具有用於支撐一基板之支撐表面,該方法包含:提供如請求項1至17中任一項之工具;使該等支撐表面中之至少一些與該工具之該等突起之該等遠端接觸且使用該工具來修改該等支撐表面。
  19. 一種微影裝置,其包含:一基板固持器,其具有經組態以支撐一基板之複數個支撐元件;一材料移除器件,其經組態以修改該基板固持器之該等基板支撐元件,該材料移除器件具有如請求項1至17中任一項中的用於修改該基板固持器之該等基板支撐元件的一工具。
  20. 如請求項19之微影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偵測器,其經組態以偵測該等支撐元件中之一或多者之一高度偏差,該高度偏差會影響支撐於該基板固持器上之該基板的一表面平坦度,其中該工具經組態以修改對應於該等支撐元件之該偵測到之高度偏差的該一或多個支撐元件的一高度。
  21. 一種用於修改一基板固持器之基板支撐元件之方法,該等基板支撐元件具有用於支撐一基板之支撐表面,該方法包含:提供如請求項19至20中任一項之微影裝置;使該等支撐表面中之至少一些與該工具之該等突起之該等遠端接觸且使用該工具來修改該等支撐表面。
  22. 一種微影裝置,其包含:一物品固持器,其具有複數個支撐元件,該等支撐元件具有經組態以支撐一物品之支撐表面;一材料移除器件,其經組態以修改該物品固持器之支撐元件,該材料移除器件具有一工具,該工具包含具有一主體表面之一主體,其中該工具包含來自該主體表面之多個突起,該多個突起具有經組態以接觸該等支撐表面以修改該等支撐元件的遠端,其中該工具不具有一總體環面形狀。
  23. 如請求項22之微影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偵測器,其經組態以偵測該等支撐元件中之一或多者的一高度偏差,該高度偏差會影響支撐於該物品固持器上之該物品的一表面平坦度, 其中該工具經組態以修改對應於該等支撐元件之該偵測到之高度偏差的該一或多個支撐元件之一高度。
  24. 一種微影裝置,其包含:一物品固持器,其具有複數個支撐元件,該等支撐元件具有經組態以支撐一物品之支撐表面;一材料移除器件,其經組態以修改該物品固持器之支撐元件,該材料移除器件具有一工具,該工具包含具有一主體表面之一主體,其中該工具包含來自該主體表面之多個突起,該多個突起具有經組態以接觸該等支撐表面以修改該等支撐元件的遠端,其中該等突起形成一非環形表面。
  25. 一種用於修改一物品固持器之支撐元件之方法,該等支撐元件具有用於支撐一物品之支撐表面,該方法包含:提供如請求項22至24中任一項之微影裝置;使該等支撐表面中之至少一些與該工具之該等突起之該等遠端接觸且使用該工具來修改該等支撐表面。
TW108125537A 2018-07-27 2019-07-19 修改一支撐表面之工具 TWI7034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185938.0 2018-07-27
EP18185938 2018-07-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3087A TW202013087A (zh) 2020-04-01
TWI703412B true TWI703412B (zh) 2020-09-01

Family

ID=63079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5537A TWI703412B (zh) 2018-07-27 2019-07-19 修改一支撐表面之工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63418A1 (zh)
CN (1) CN112534354A (zh)
NL (1) NL2023396A (zh)
TW (1) TWI703412B (zh)
WO (1) WO20200205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09177B2 (en) 2018-11-06 2022-04-19 Stmicroelectronics S.R.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wafer
IT201900015416A1 (it) 2019-09-03 2021-03-03 St Microelectronics Srl Apparecchio per la crescita di una fetta di materiale semiconduttore, in particolare di carburo di silicio, e procedimento di fabbricazione associato
CN117063127A (zh) * 2021-03-24 2023-11-14 Asml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修改支撑表面的工具
EP4080285A1 (en) 2021-04-21 2022-10-26 ASML Netherlands B.V. Surface treatment device
WO2022223277A1 (en) 2021-04-21 2022-10-27 Asml Netherlands B.V. Surface treatment device and method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54496A1 (en) * 2015-08-14 2018-06-07 M Cubed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stic finishing of a chuck surface
US20180182657A1 (en) * 2014-11-23 2018-06-28 M Cubed Technologies, Inc. Wafer pin chuck fabrication and repair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9100410A (nl) 1991-03-07 1992-10-01 Asm Lithography Bv Afbeeldingsapparaat voorzien van een focusfout- en/of scheefstandsdetectie-inrichting.
US6217426B1 (en) * 1999-04-06 2001-04-17 Applied Materials, Inc. CMP polishing pad
EP1507172A1 (en) 2003-08-12 2005-02-16 ASML Netherlands B.V. Lithographic apparatus and apparatus adjustment method
NL2004153A (en) * 2009-02-24 2010-08-25 Asml Netherlands Bv Lithographic apparatus, a method for removing material of one or more protrusions on a support surface, and an article support system.
ITMI20110850A1 (it) * 2011-05-16 2012-11-17 Nicola Fiore Utensile multi-abrasivo
JP2014128877A (ja) * 2014-03-03 2014-07-10 Femutekku:Kk 表面加工装置及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82657A1 (en) * 2014-11-23 2018-06-28 M Cubed Technologies, Inc. Wafer pin chuck fabrication and repair
US20180154496A1 (en) * 2015-08-14 2018-06-07 M Cubed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stic finishing of a chuck surfa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4354A (zh) 2021-03-19
US20210263418A1 (en) 2021-08-26
TW202013087A (zh) 2020-04-01
NL2023396A (en) 2020-01-31
WO2020020568A1 (en) 2020-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3412B (zh) 修改一支撐表面之工具
JP7068378B2 (ja) 基板ホルダ、リソグラフィ装置およ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JP5022456B2 (ja) リソグラフィ装置及びサポートテーブルの突起の高さを調節する方法
US8792085B2 (en) Lithographic apparatus, substrate table,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substrate release properties
TWI710052B (zh) 基板固持器與製造基板固持器的方法
US7408624B2 (en) Lithographic apparatus and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TWI475331B (zh) 微影裝置及可移除元件
TWI649634B (zh) 基板固持器、微影裝置及器件製造方法
TWI626708B (zh) 基板支撐件、補償基板之上表面之不平整度之方法、微影裝置及器件製造方法
JP2006352112A (ja) リソグラフィ装置及び装置製造方法
JP2007158309A (ja) リソグラフィ装置およ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TW202111860A (zh) 基板台及微影裝置
TWI698704B (zh) 修復一基板支撐件之系統、裝置及方法
CN113348543A (zh) 用于光刻设备中的衬底保持器和器件制造方法
JP4435760B2 (ja) 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WO2022200267A1 (en) Tool for modifying a support surf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