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6878B - 攝影裝置與攝影裝置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攝影裝置與攝影裝置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6878B
TWI696878B TW108127428A TW108127428A TWI696878B TW I696878 B TWI696878 B TW I696878B TW 108127428 A TW108127428 A TW 108127428A TW 108127428 A TW108127428 A TW 108127428A TW I696878 B TWI696878 B TW I69687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lens module
glue
side wall
fra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7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07191A (zh
Inventor
張耀中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廣州立景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廣州立景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廣州立景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274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6878B/zh
Priority to CN202010173687.4A priority patent/CN11231197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6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687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07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719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一種攝影裝置包括底板、基座、鏡頭模組、框架與膠水。基座位於底板上,鏡頭模組位於基座上,框架位於底板上且環繞基座與鏡頭模組。框架包括頂部、底部與內側壁,頂部鄰近鏡頭模組,底部鄰近基座與底板,內側壁由頂部延伸至底部,且內側壁與基座以及鏡頭模組之間形成有灌膠槽。膠水一體成形於灌膠槽中,膠水的一側接觸內側壁,且膠水的另一側接觸基座與鏡頭模組。

Description

攝影裝置與攝影裝置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攝影裝置,且特別是關於一種用於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攝影裝置。
時下許多可攜式電子裝置具有攝影功能,例如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等。為提供此種攝影功能,在可攜式電子裝置上會設置有微型化的攝影裝置。由於現在的可攜式電子裝置是朝向全屏幕或高屏佔比的趨勢發展,在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前側(顯示側)幾乎被顯示模組佔滿的情況下,而位於可攜式電子裝置的背側的攝影裝置,其底端會面對顯示模組,因此缺乏可供支撐之處,而呈現懸空的態樣。為了讓懸空的攝影裝置的零件能夠緊密結合,這些零件的連接方式倚賴膠水。
請參照圖1,圖1所示為習知的攝影裝置的局部剖面圖。習知的攝影裝置10a包括底板100a、基座200a、鏡頭模組300a、框架400a與膠水600a。基座200a位於底板100a上,鏡頭模組300a位於基座200a上,框架400a位於底板100a上且環繞基座200a與鏡頭模組300a。在製程上,基座200a會預先被組裝到底板100a上,接著鏡頭模組300a會被組合到基座200a上,最後框架400a會被組裝到底板100a上並設置於基座200a與鏡頭模組300a周圍,使基座200a與鏡頭模組300a位於框架400a中。為因應組裝公差,框架400a與基座200a以及鏡頭模組300a之間存有間隙,而膠水600a則位於此間隙中以固定框架400a與基座200a以及鏡頭模組300a。由於膠水600a的黏滯係數相對高,因此膠水600a是難以在此狹小的間隙中流動。需注意的是,圖1的框架400a與基座200a以及鏡頭模組300a之間的間隙是以較寬的方式繪製,以更清楚顯示出間隙中的膠水600a,實際上的間隙可能比圖面所顯示的間隙狹窄。
為了讓框架400a中較深處的基座200a與鏡頭模組300a的底部能夠透過膠水600a黏著框架400a,因此塗布膠水600a的製程至少需要兩道。首先,於框架400a的底部塗布膠水600a(即側面膠水610a),再將框架400a設置於基座200a與鏡頭模組300a周圍,使基座200a、鏡頭模組300a的底部與框架400a的底部透過側面膠水610a彼此黏著固定;接著,於框架400a的頂部與鏡頭模組300a的頂部之間塗布膠水600a(即天面膠水620a),使鏡頭模組300a的頂部與框架400a的頂部透過天面膠水620a彼此黏著固定。習知技術需透過上述分別形成側面膠水610a與天面膠水620a的兩道製程,使基座200a與鏡頭模組300a固定於框架400a中。
由上述習知技術可知,現有攝影裝置在組裝時需要至少兩道塗布膠水的製程,以分別形成天面膠水與側面膠水。此外,雖然組裝人員可以目視天面膠水來觀察其分佈狀況以判斷是否有瑕疵,例如膠水是否均勻分佈與是否有中斷不連續的狀況,然而側面膠水是被包覆在框架與基座以及鏡頭模組之間的深處,組裝人員無法透過目視來觀察側面膠水的狀況。此外,基座與鏡頭模組是先塗布膠水在側面四周,框架再設置於基座與鏡頭模組周圍,框架設置於基座以及鏡頭模組周圍時,框架、基座與鏡頭模組之間的側面膠水會被擠壓,而側面膠水受擠壓後的分佈狀況是難以控制的。若側面膠水有分佈不均勻或中斷不連續的狀況,組裝人員無法即時得知,而這些瑕疵有可能造成攝影裝置的各部零件之間的連接強度不佳,日後可能容易發生各部零件分離的情況,影響攝影裝置的耐用度。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提出一種攝影裝置,以期能有效簡化製程,強化攝影裝置的各部零件之間的連接強度,以提高攝影裝置的耐用度。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一種攝影裝置包括底板、基座、鏡頭模組、框架與膠水。基座位於底板上,鏡頭模組位於基座上,框架位於底板上且環繞基座與鏡頭模組。框架包括頂部、底部與內側壁,頂部鄰近鏡頭模組,底部鄰近基座與底板,內側壁由頂部延伸至底部,且內側壁與基座以及鏡頭模組之間形成有灌膠槽。膠水一體成形於灌膠槽中,膠水的一側接觸內側壁,且膠水的另一側接觸基座與鏡頭模組。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一種攝影裝置的製造方法包括:設置基座於底板上;設置鏡頭模組於基座上;設置框架於基座與鏡頭模組周圍,其中,框架環繞基座與鏡頭模組,框架包括頂部、底部與內側壁,頂部鄰近鏡頭模組,底部鄰近基座與底板,內側壁由頂部延伸至底部,且內側壁與基座以及鏡頭模組之間形成有灌膠槽;填入膠水於灌膠槽中,其中,膠水的一側接觸內側壁,且膠水的另一側接觸基座與鏡頭模組。
綜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攝影裝置,其可有效簡化製程,強化攝影裝置的各部零件之間的連接強度,以提高攝影裝置的耐用度。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悉相關技術者暸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術者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之目的及優點。
請參照圖2與圖3,圖2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攝影裝置10的示意圖,圖3為圖2的其中一組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的局部爆炸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攝影裝置10是設置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上,但不限於此。攝影裝置10包括底板100、基座200、鏡頭模組300、框架400與膠水600。基座200位於底板100上,鏡頭模組300位於基座200上,框架400位於底板100上且環繞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底板100還連接有撓性電路板110,撓性電路板110可進一步連接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控制模組(圖未示),用以在攝影裝置10與所述控制模組之間傳輸訊號或電流。
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攝影裝置10具有三個鏡頭,也就是說,底板100上的對應線路與框架400是被劃分為三個區域,各區域分別設置有對應的一組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在其他實施例中,攝影裝置10可具有單一個鏡頭,亦即底板100上的對應線路與框架400僅被劃分為單一個區域,此單一區域上設置有單一組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在不同實施例中,攝影裝置10亦可具有兩個或四個以上的鏡頭。在不同實施例中,攝影裝置10具有多個鏡頭,底板100上設置有單一個基座200,而這多個鏡頭可以設置於此單一個基座200上,即多個鏡頭可共用單一個基座200。以下說明是針對圖2至圖4的圖面右邊的一組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圖2至圖4的其餘組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亦可參照以下說明,於此不再贅述。
圖3的圖面右邊的一組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是由框架400中爆炸出來且尚未填入膠水600。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基座200包括外側壁210,鏡頭模組300是設置於基座200上,且鏡頭模組300包括外側壁310、鏡頭件320與馬達件330。馬達件330環繞鏡頭件320,使鏡頭件320可升降地設置於馬達件330之中。框架400包括頂部410、內側壁420與底部430,內側壁420由頂部410延伸至底部430。在本實施例中,外側壁310是馬達件330的一部分,例如外側壁310是馬達件330的外殼垂直於底板100的一部分。
請參照圖4與圖5,圖4為圖3的圖面右邊的此組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裝入框架400中的示意圖,圖5為圖2的5-5線段處的局部剖面圖,且圖4圖面右邊的此組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可視為框架400已設置於此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周圍,但尚未透過膠水600固定的態樣。如圖4與圖5所示,當框架400設置於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周圍,框架400的頂部410是鄰近鏡頭模組300,框架400的底部430是鄰近基座200與底板100,且框架400與基座200以及鏡頭模組300之間形成有灌膠槽500。舉例來說,框架400的內側壁420與基座200的外側壁210以及鏡頭模組300的外側壁310之間形成有灌膠槽500。膠水600是一體成形於灌膠槽500中,膠水600的一側接觸框架400的內側壁420,且膠水600的另一側接觸基座200的外側壁210與鏡頭模組300的外側壁310。由於膠水600是填滿整個灌膠槽500,膠水600是同時接觸框架400的內側壁420、基座200的外側壁210與鏡頭模組300的外側壁310,使框架400、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之間的連接關係緊密而穩固。
如圖4與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灌膠槽500包括開口側510與頸縮側520,開口側510位於鏡頭模組300與框架400的頂部410之間,頸縮側520位於基座200與框架400的底部430之間。膠水600是由灌膠槽500的開口側510灌入灌膠槽500,並且膠水600可流動而延伸至灌膠槽500的頸縮側520,最終膠水600是填滿整個灌膠槽500。
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開口側510具有最小寬度W1,而頸縮側520具有最小寬度W2,且開口側510的最小寬度W1大於頸縮側520的最小寬度W2。由於寬度度W1大於寬度W2,膠水600可以更容易由開口側510進入並進而填滿整個灌膠槽500。
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內側壁420相對於底板100傾斜。換言之,基座200的外側壁210與鏡頭模組300的外側壁310是垂直於底板100,而框架400的內側壁420則是相對於基座200的外側壁210與鏡頭模組300的外側壁310傾斜。舉例來說,框架400的內側壁420是平行於方向D1,而基座200的外側壁210與鏡頭模組300的外側壁310是平行於方向D2,方向D1與方向D2之間夾有一預定角度,此預定角度例如是大於0度且小於30度,但不限於此。藉由內側壁420相對於外側壁210、310傾斜的設計,膠水600可以更容易由開口側510流動延伸至頸縮側520,且更均勻地填滿整個灌膠槽500。在不同實施例中,內側壁420亦可相對於底板100垂直,亦即內側壁420平行於基座200的外側壁210與鏡頭模組300的外側壁310,在此情況下,內側壁420與外側壁210、310之間的最小寬度可根據膠水600的黏滯係數加以調整,以利膠水600在灌膠槽500中的流動。
如圖3與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攝影裝置10更包括膠層700,膠層700夾於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之間。膠層700是用以將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固定在一起。膠層700與膠水600的材料與特性可不相同,舉例來說,膠層700是採用紫外線固化材料,而膠水600是採用熱固化材料,但不限於此。在製程中,組裝人員可先將基座200固定於底板100上,接著在基座200及/或鏡頭模組300的對接面上塗布膠層700後,將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的對接面對接,並以紫外線照射膠層700,使膠層700吸收紫外線而固化以使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彼此黏著固定。接著,將框架400設置於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周圍,並將膠水600填入灌膠槽500中後,對框架400加熱使膠水600吸收熱量而固化以使框架400與基座200以及鏡頭模組300彼此黏著固定。
如圖3與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膠層700的邊緣會切齊基座200的外側壁210,但不依此為限。並且,如圖5所示,膠水600的一側會接觸框架400的內側壁420,而膠水600的另一側會同時接觸基座200的外側壁210、鏡頭模組300的外側壁310與膠層700的邊緣。在不同實施例中,膠層700可以相對於外側壁210、310內縮,在此情況下,膠水600亦可延伸進入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並接觸內縮的膠層700。或者,膠層700可能沒有均勻分佈於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之間,因此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之間存有未被膠層700填滿的空隙,在此情況下,膠水600可滲入並填充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之間的空隙,進一步加強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的固定強度。
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框架400的內側壁420於頂部410內凹而形成段差421,藉此,灌膠槽500的開口側510是因為此段差421而更加擴大,使膠水600可更容易進入灌膠槽500。此外,固化後的膠水600會因為內側壁420的段差421而相應地形成對應段差421的曲折結構,此種曲折結構也有助於膠水600與框架400之間的黏著強度。
請參照圖6,圖6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攝影裝置10的製造方法的流程圖。在本實施例中,攝影裝置10的製造方法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步驟。在步驟S101中,基座200是被設置於底板100上,且基座200與底板100是彼此固定。在步驟S103中,膠層700是被設置於基座200上,例如膠層700是被塗布於基座200的一表面上。在步驟S105中,鏡頭模組300是被設置於基座200的膠層700上,使膠層700夾於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之間,且使膠層700固化以使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彼此黏著固定。在不同實施例中,膠槽700也可以是先被塗布於鏡頭模組300的對接面上,再將鏡頭模組300的對接面對接至基座200。在步驟S107中,框架400被設置於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周圍且被設置於底板100上,此時框架400是環繞基座200與鏡頭模組300,且框架400的內側壁420與基座200以及鏡頭模組300之間是相應地形成有灌膠槽500。在步驟S109中,膠水600是在液態下被填入灌膠槽500中。膠水600填滿灌膠槽後500,使膠水600固化。膠水600的一側接觸內側壁420,且膠水600的另一側接觸基座200、膠層700與鏡頭模組300。需理解的是,攝影裝置10的製造方法的順序並不限於以上步驟,例如步驟S103與步驟S105可先執行後再執行步驟S101。
綜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攝影裝置,在框架設置於基座與鏡頭模組周圍而形成灌膠槽之後,膠水是透過一道製程填入灌膠層,膠水會在此道製程中一體成形且同時接觸框架、基座與鏡頭模組,使框架、基座與鏡頭模組彼此黏著固定。藉此,攝影裝置的製程能有效簡化,且框架、基座與鏡頭模組之間的黏著強度也能提昇。由於本發明實施例不需預先塗布側面膠水再裝入基座與鏡頭模組,從而可避免習知技術的側面膠水被基座與鏡頭模組擠壓後而造成分佈不均的狀況。並且,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框架的內側壁為傾斜,且灌膠槽的開口側與頸縮側的寬度是循序漸進地由大至小,此設計有助於膠水由灌膠槽的開口側延伸至頸縮側且均勻擴散至整個灌膠槽。如此一來,本發明可確保膠水能良好地黏著於框架、基座與鏡頭模組之間,從而強化攝影裝置的各部零件之間的連接強度,以提高攝影裝置的耐用度。
雖然本發明的技術內容已經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術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皆應涵蓋於本發明的範疇內,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10a:攝影裝置 100、100a:底板 110:撓性電路板 200、200a:基座 210:外側壁 300、300a:鏡頭模組 310:外側壁 320:鏡頭件 330:馬達件 400、400a:框架 410:頂部 420:內側壁 421:段差 430:底部 500:灌膠槽 510:開口側 520:頸縮側 600、600a:膠水 610a:側面膠水 620a:天面膠水 700:膠層 D1、D2:方向 W1、W2:寬度 S101:設置基座於底板上 S103:設置膠層於基座上 S105:設置鏡頭模組於膠層上 S107:設置框架於基座與鏡頭模組周圍 S109:填入膠水於灌膠槽中
圖1所示為習知的攝影裝置的局部剖面圖; 圖2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攝影裝置的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其中一組基座與鏡頭模組的局部爆炸示意圖; 圖4為圖3的基座與鏡頭模組裝入框架中的示意圖; 圖5為圖2的5-5線段處的局部剖面圖;以及 圖6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攝影裝置的製造方法的流程圖。
10:攝影裝置
100:底板
200:基座
210:外側壁
300:鏡頭模組
310:外側壁
320:鏡頭件
330:馬達件
400:框架
410:頂部
420:內側壁
421:段差
430:底部
500:灌膠槽
510:開口側
520:頸縮側
600:膠水
700:膠層
D1、D2:方向
W1、W2:寬度

Claims (13)

  1. 一種攝影裝置,包括: 一底板; 一基座,位於該底板上; 一鏡頭模組,位於該基座上; 一框架,位於該底板上且環繞該基座與該鏡頭模組,該框架包括一頂部、一底部與一內側壁,該頂部鄰近該鏡頭模組,該底部鄰近該基座與該底板,該內側壁由該頂部延伸至該底部,且該內側壁與該基座以及該鏡頭模組之間形成有一灌膠槽;以及 一膠水,一體成形於該灌膠槽中,該膠水的一側接觸該內側壁,且該膠水的另一側接觸該基座與該鏡頭模組。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影裝置,其中,該灌膠槽包括一開口側與一頸縮側,該開口側位於該鏡頭模組與該頂部之間,該頸縮側位於該基座與該底部之間,且該開口側的一最小寬度大於該頸縮側的一最小寬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攝影裝置,其中,該內側壁相對於該底板傾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攝影裝置,其中,該基座與該鏡頭模組分別包括一外側壁,該基座與該鏡頭模組的該外側壁與該框架的該內側壁形成該灌膠槽,該外側壁垂直於該底板,該內側壁相對於該外側壁傾斜。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影裝置,其中,該內側壁於該頂部內凹而形成一段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影裝置,更包括一膠層,該膠層夾於該基座與該鏡頭模組之間,且該膠水更接觸該膠層。
  7. 一種攝影裝置的製造方法,包括: 設置一基座於一底板上; 設置一鏡頭模組於該基座上; 設置一框架於該基座與該鏡頭模組周圍,其中,該框架環繞該基座與該鏡頭模組,該框架包括一頂部、一底部與一內側壁,該頂部鄰近該鏡頭模組,該底部鄰近該基座與該底板,該內側壁由該頂部延伸至該底部,且該內側壁與該基座以及該鏡頭模組之間形成有一灌膠槽;以及 填入一膠水於該灌膠槽中,其中,該膠水的一側接觸該內側壁,且該膠水的另一側接觸該基座與該鏡頭模組。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攝影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灌膠槽包括一開口側與一頸縮側,該開口側位於該鏡頭模組與該頂部之間,該頸縮側位於該基座與該底部之間,且該膠水由該開口側進入該灌膠槽並延伸至該頸縮側。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攝影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開口側的一最小寬度大於該頸縮側的一最小寬度。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攝影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內側壁相對於該底板傾斜。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攝影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基座與該鏡頭模組分別包括一外側壁,該基座與該鏡頭模組的該外側壁與該框架的該內側壁形成該灌膠槽,該外側壁垂直於該底板,該內側壁相對於該外側壁傾斜。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攝影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內側壁於該頂部內凹而形成一段差。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攝影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設置該鏡頭模組於該基座上的步驟,更包括: 設置一膠層於該基座上;以及 設置該鏡頭模組於該膠層上,使該膠層夾於該基座與該鏡頭模組之間; 其中,該膠水更接觸該膠層。
TW108127428A 2019-08-01 2019-08-01 攝影裝置與攝影裝置的製造方法 TWI6968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7428A TWI696878B (zh) 2019-08-01 2019-08-01 攝影裝置與攝影裝置的製造方法
CN202010173687.4A CN112311979B (zh) 2019-08-01 2020-03-13 摄像装置与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7428A TWI696878B (zh) 2019-08-01 2019-08-01 攝影裝置與攝影裝置的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6878B true TWI696878B (zh) 2020-06-21
TW202107191A TW202107191A (zh) 2021-02-16

Family

ID=72176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7428A TWI696878B (zh) 2019-08-01 2019-08-01 攝影裝置與攝影裝置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1979B (zh)
TW (1) TWI69687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38779A (en) * 2004-05-21 2005-1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Stucture and method for fixing a camera module
CN101093268A (zh) * 2006-06-23 2007-12-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组装方法
CN205283682U (zh) * 2015-12-15 2016-06-01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TWM549881U (zh) * 2017-07-12 2017-10-01 Funder Electronic Global Co Ltd 視覺鏡頭組接固定結構
CN207074333U (zh) * 2017-07-19 2018-03-06 钒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视觉镜头组接固定结构
CN207396823U (zh) * 2017-11-03 2018-05-22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镜头及镜头模块
CN109683273A (zh) * 2019-03-04 2019-04-26 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3660A (zh) * 2012-08-31 2015-05-06 夏普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和摄像机组件
TWM513520U (zh) * 2015-06-11 2015-12-01 Altek Corp 攝像模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38779A (en) * 2004-05-21 2005-1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Stucture and method for fixing a camera module
CN101093268A (zh) * 2006-06-23 2007-12-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组装方法
CN205283682U (zh) * 2015-12-15 2016-06-01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TWM549881U (zh) * 2017-07-12 2017-10-01 Funder Electronic Global Co Ltd 視覺鏡頭組接固定結構
CN207074333U (zh) * 2017-07-19 2018-03-06 钒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视觉镜头组接固定结构
CN207396823U (zh) * 2017-11-03 2018-05-22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镜头及镜头模块
CN109683273A (zh) * 2019-03-04 2019-04-26 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7191A (zh) 2021-02-16
CN112311979A (zh) 2021-02-02
CN112311979B (zh) 202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1280C (zh) 相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CN206272706U (zh) 阵列摄像模组和双摄像模组及其线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7491068U (zh) 双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和电子设备
WO2018121752A1 (zh) 摄像模组及其模制电路板组件和制造方法以及带有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
CN110908163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03486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868515A (zh) 支架、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JPH03155995A (ja) Ic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icカード
WO2020151481A1 (zh) 摄像模组、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TW202022418A (zh) 背光模組
WO2016046974A1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1099650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TWI696878B (zh) 攝影裝置與攝影裝置的製造方法
JP2000227766A (ja) 電気光学パネル、電気光学パネルモジュール及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CN211207839U (zh) 玻璃盖板、显示模块及电子设备
US20180059315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2102726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JP2000227768A (ja) 電気光学パネル、電気光学パネルモジュール及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TWI333568B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with spacer pads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panel with the color filter substrate for lcd
US20180231805A1 (en) Substrate, sealing structure of display pane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5278069B (zh) 一种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JP2007298615A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20532200A (ja) 感光アセンブリ、イメージングモジュール、スマート端末及び感光アセンブリの製造方法と金型
CN113690269B (zh) 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与显示装置
TW202004321A (zh) 攝像模組之組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