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3462B - 光路轉折模組 - Google Patents

光路轉折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3462B
TWI693462B TW107123790A TW107123790A TWI693462B TW I693462 B TWI693462 B TW I693462B TW 107123790 A TW107123790 A TW 107123790A TW 107123790 A TW107123790 A TW 107123790A TW I693462 B TWI693462 B TW I69346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path
path turning
axis
carrier
turning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3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5124A (zh
Inventor
林國泉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亞洲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820215207.4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07764454U/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820433827.5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07924345U/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820612755.0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08076821U/zh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亞洲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6/226,94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10890752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935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51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3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3462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Mounting And Adjusting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光路轉折模組,包括一光路轉折單元、一載體、一固定件以及一驅動單元。該光路轉折單元包括一斜面,其中,一光束沿著一第一軸入射該光路轉折單元,經該斜面改變行進方向,而沿著一第二軸離開該光路轉折單元。該載體用以固定該光路轉折單元,並包括一本體以及複數個第一夾持部,其中,該本體相對於該第二軸傾斜設置,該等第一夾持部分別從該本體的左右兩側沿著平行於該第二軸的方向向前延伸。該載體設置於該固定件內。該驅動單元用以驅動該載體以一第三軸為軸心相對於該固定件轉動,該第三軸垂直於該第一軸與該第二軸。

Description

光路轉折模組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光路轉折模組,特別是指一種應用於潛望式鏡頭的光路轉折模組。
習知的光路轉折模組大多以塑膠件組成,整體強度不高。若需要提高整體的強度,則需要對應地增加元件的厚度,然而,這不利於該光路轉折模組的小型化,因此有必要對其結構進行改良。
有鑒於此,本發明提出一種光路轉折模組,可減小整體厚度,並進一步提高整體強度。
本發明光路轉折模組的其中一實施例包括一光路轉折單元、一載體、一固定件以及一驅動單元。該光路轉折單元包括一斜面,其中,一光束沿著一第一軸入射該光路轉折單元,經該斜面改變行進方向,而沿著一第二軸離開該光路轉折單元。該載體用以固定該光路轉折單元,並包括一本體以及複數個第一夾持部,其中,該本體相對於該第二軸傾斜設置,該等第一夾持部分別從該本體的左右兩側沿著平行於該第二軸的方向向前延伸。該載體設置於該固定件內。該驅動單元設置於該載體以及該固定件之間,並用以驅動該載體以一第三軸為軸心相對於該固定件轉動,該第三軸垂直於該第一軸與該第二軸。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載體更包括複數個定位部,分別從該本 體的兩側沿該第三軸之方向向外延伸。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光路轉折單元更包括一頂面、一左面、一右面以及一前面,該等第一夾持部均包括一第一部分以及一第二部分,該等第一部分分別夾持在該左面與該右面,該等第二部分均抵擋在該前面,該載體更包括複數個第二夾持部,分別從該本體的左右兩側傾斜向上延伸,並夾持在該左面與該右面。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等定位部包括一支承部分以及一轉軸部分,該支承部分從該本體向外延伸,而該轉軸部分從該支承部分的底面中部傾斜向下延伸。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固定件包括複數個固定件本體,每個固定件本體均形成一容納凹位,該容納凹位用以容納該定位部,並包括二個支承面、一空間以及二個載體限位部,該等支承面用以支承該支承部分,該空間位於該等支承面之間,並用以供該轉軸部分轉動,該載體限位部位於該支承面的斜上方,並抵擋在該等二夾持部的頂面的一部分上。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光路轉折模組更包括複數個加強板,每個加強板均包括一頂部加強部分以及一側部加強部分,該等頂部加強部分均設置於該頂面上,並與該等側部加強部分相互連接,該等側部加強部分分別固定於該左面與該右面,並延伸至該第一夾持部的頂面。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側部加強部分具有一缺口,用以和該第二夾持部配合,且該缺口的內緣與該第二夾持部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相貼合。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光路轉折單元更包括一反射板以及一黏合層,該黏合層位於該反射板與該斜面之間,該斜面、該黏合層以及該反射板依序排列。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光路轉折單元更包括一反射層,該反射層為鍍覆在該反射板的表面上的反射膜。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頂面與該前面形成的夾角大於該斜面與該頂面或該前面形成的夾角。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反射板為玻璃薄片,該反射板朝向該斜面的表面藉由該黏合層固定於該斜面上,且該反射板遠離該斜面的表面鍍覆有該反射層。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反射板為金屬薄板,該反射板朝向該斜面的表面鍍覆有該反射層,而該反射層藉由該黏合層固定於該斜面上。
1‧‧‧光路轉折模組
2‧‧‧光路轉折單元
4‧‧‧載體
6‧‧‧固定件
10‧‧‧光路轉折模組
20‧‧‧光路轉折單元
21‧‧‧頂面
23‧‧‧斜面
25‧‧‧前面
27‧‧‧左面
29‧‧‧右面
40‧‧‧載體
41‧‧‧本體
41a‧‧‧透光孔
43‧‧‧第一夾持部
45‧‧‧第二夾持部
47‧‧‧定位部
49‧‧‧第一搭靠部
51‧‧‧第二搭靠部
60‧‧‧固定件
61‧‧‧固定件本體
63‧‧‧背板
63a‧‧‧台階部
65‧‧‧底板
65a‧‧‧凹位
80‧‧‧加強板
100‧‧‧光路轉折單元
100’‧‧‧光路轉折單元
102‧‧‧鏡頭模組
104‧‧‧光路轉折單元
200‧‧‧本體
200’‧‧‧本體
201‧‧‧頂面
203‧‧‧斜面
205‧‧‧前面
207‧‧‧左面
209‧‧‧右面
400‧‧‧反射板
400’‧‧‧反射板
403‧‧‧第一夾持部
405‧‧‧第二夾持部
431‧‧‧第一部分
432‧‧‧第二部分
451‧‧‧第一部分
452‧‧‧第二部分
453‧‧‧第三部分
471‧‧‧支承部分
472‧‧‧轉軸部分
600‧‧‧黏合層
600’‧‧‧黏合層
601‧‧‧固定件本體
611‧‧‧支承面
613‧‧‧空間
615‧‧‧載體限位部
800‧‧‧反射層
800’‧‧‧反射層
801‧‧‧頂部加強部分
802‧‧‧側部加強部分
802a‧‧‧缺口
1021‧‧‧鏡筒
1023‧‧‧透鏡
1041‧‧‧頂面
1043‧‧‧斜面
1045‧‧‧前面
2001‧‧‧頂面
2001’‧‧‧頂面
2003‧‧‧斜面
2003’‧‧‧斜面
2005‧‧‧前面
2005’‧‧‧前面
4031‧‧‧第一部分
6015‧‧‧載體限位部
第1圖為本發明的其中一第一實施例光路轉折模組之立體圖。
第2圖為第1圖中的光路轉折模組之爆炸圖。
第3圖為本發明的其中一第二實施例光路轉折模組之爆炸圖。
第4圖為第3圖中的加強板與光路轉折單元之爆炸圖。
第5圖為本發明的其中一第三實施例光路轉折模組中的光路轉折單元之立體圖。
第6圖為第5圖中的光路轉折單元之側視圖。
第7圖為本發明的其中一第四實施例光路轉折模組中的光路轉折單元之側視圖。
第8圖為本發明的其中一第五實施例光路轉折模組中的光路轉折單元相鄰於一鏡頭模組之側視圖。
請參閱第1圖,本發明的其中一第一實施例光路轉折模組1 包括一光路轉折單元2、一載體4、一固定件6以及一驅動單元(未繪示)。一光束(未繪示)沿著一第一軸(未繪示)入射光路轉折模組1後被改變行進方向,沿著一第二軸(未繪示)離開光路轉折模組1,進入一鏡頭模組(未繪示),並入射到該鏡頭模組內的一成像單元(未繪示)。以下詳細說明該等元件的組裝: 請參閱第2圖,光路轉折單元2包括一頂面21、一斜面23、一前面25、一左面27以及一右面29。光路轉折單元2可以一第三軸(未繪示)為軸心相對於固定件6進行轉動,以調整光路轉折單元2接收該光束的傾斜角度,使得進入光路轉折模組1的該光束沿著該第一軸由頂面21入射光路轉折單元2,經斜面23反射後改變行進方向,而沿著該第二軸由前面25離開光路轉折單元2。其中,該第一軸垂直於該第二軸,該第三軸垂直於該第一軸與該第二軸。光路轉折單元2可以是例如稜鏡、反射鏡或者折射鏡。
載體4包括一本體41、二個第一夾持部43、二個第二夾持部45、二個定位部47、二個第一搭靠部49以及二個第二搭靠部51。具體而言,本體41相對於該第二軸傾斜設置,且包括用於供光線通過的一透光孔41a。該等第一夾持部43分別從本體41的左右兩側沿著平行於該第二軸之方向向前延伸,每個第一夾持部43皆包括一第一部分431以及一第二部分432,其中,第一部分431與第二部分432相互垂直,使該等第一夾持部43呈彎曲形,優選地呈L形。該等第二夾持部45分別從本體41的左右兩側傾斜向上延伸,並與本體41垂直,每個第二夾持部45皆包括一第一部分451、一第二部分452以及一第三部分453,其中,第一部分451從本體41傾斜向上延伸,第二部分452與第三部分453分別從第一部分451的兩端垂直延伸。於另一實施例中,第二夾持部45也可以是具有一定厚度的板 狀。該等定位部47從本體41的左右兩側沿著平行於該第三軸之方向延伸,且從側面看來呈T形,每個定位部47皆包括一支承部分471以及一轉軸部分472,其中,支承部分471與本體41平行,優選地位於同一平面內,轉軸部分472從支承部分471的底面中部傾斜向下延伸。該等第一搭靠部49分別從本體41的頂部的左右兩側沿著平行於該第二軸之方向向後延伸,優選地水平向後延伸。該等第二搭靠部51分別從本體41的底部的左右兩側沿著平行於該第一軸之方向向下延伸,且凸出於該等第一夾持部43的底部。
固定件6包括二個固定件本體61、一背板63以及一底板65。每個固定件本體61皆包括一容納凹位,該容納凹位包括二個支承面611、一空間613以及二個載體限位部615,其中,空間613位於該等支承面611之間,並用以供定位部47的轉軸部分472轉動,該等載體限位部615位於該等支承面611的斜上方。背板63包括一台階部63a,用以和載體4的第一搭靠部49配合。底板65包括一凹位65a,用以和載體4的第二搭靠部51配合。
在組裝光路轉折模組1時,光路轉折單元2固定於載體4中,載體4設置在固定件6中,而該驅動單元設置於載體4及固定件6之間,並可用以驅動承載光路轉折單元2的載體4以該第三軸為軸心相對於固定件6進行轉動。載體4在固定光路轉折單元2時,本體41與光路轉折單元2的斜面23平行相對且兩者相互貼靠,於第一實施例中,本體41與斜面23相對於該第二軸傾斜45度。該等第一夾持部43的該等第一部分431分別夾持在光路轉折單元2的左面27與右面29,而第一夾持部43的第二部分432均抵擋在光路轉折單元2的前面25,使光路轉折單元2在平行於該第二軸之方向上限位。該等第二夾持部45的該等第二部分452與該等第三部分453分別與光路轉折單元2的左面27與右面29相抵,使光路轉折 單元2在平行於該第三軸之方向上限位。當載體4設置於固定件6中時,該容納凹位容納載體4的定位部47,支承面611支承定位部47的支承部分471,載體限位部615抵擋在載體4的第二夾持部45的頂面的一部分上。當該驅動單元驅動載體4以該第三軸為軸心相對固定件6進行轉動時,載體4在一限制範圍內向上轉動。
其中,該驅動單元可以是例如線圈和位置感應器、以及磁石,除了磁石與線圈相對配置之外,亦可為音圈馬達或壓電材料進行替換。
其中,在組裝光路轉折模組1時,可先將固定有光路轉折單元2的載體4搭靠在固定件6的背板63和底板65上,之後再組裝固定件6的兩個固定件本體61,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注意的是,載體4通過定位部47設置在固定件6的內表面上,且載體4的第一夾持部43抵擋在光路轉折單元2的前面25,而非如習知技術般地抵擋在光路轉折單元2的底部,因此可以使光路轉折單元2的高度降低,減小了光路轉折模組1的厚度。
請參閱第3圖,本發明的其中一第二實施例光路轉折模組10包括一光路轉折單元20、二個加強板80、一載體40、一固定件60以及一驅動單元(未繪示)。第二實施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的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加強板80之結構,該等加強板80係用以改善光路轉折模組10的強度。於第二實施例中,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部分不再贅述。
請同時參閱第4圖,每個加強板80均包括一頂部加強部分801以及一側部加強部分802,頂部加強部分801與側部加強部分802相互連接,而側部加強部分802具有一缺口802a,缺口802a係用以和載體40的第二夾持部405配合。於第二實施例中,加強板80可以由例如金屬製成,具有較高的強度。
如第3及4圖所示,在組裝該等加強板80與光路轉折單元20時,該等加強板80將分別被固定在光路轉折單元20的左右兩側上。具體而言,在光路轉折單元20的頂面201的四角點膠,使該等頂部加強部分801均與光路轉折單元20的頂面201相黏接,並在光路轉折單元20的左面207和右面209點膠,使位於左側的加強板80的側部加強部分802與光路轉折單元20的左面207相黏接,而位於右側的加強板80的側部加強部分802與光路轉折單元20的右面209相黏接。為了避免遮擋光束,加強板80的頂部加強部分801僅覆蓋光路轉折單元20的頂部邊緣,即,頂部加強部分801位於光路轉折單元20的非有效徑區域內。加強板80的側部加強部分802沿著光路轉折單元20向下延伸,但並沒有向下延伸至覆蓋光路轉折單元20的整個左面207或右面209。
當組裝有加強板80的光路轉折單元20固定在載體40內時,加強板80的下緣可以與第一夾持部403的第一部分4031的頂面相互貼合。當載體40的第二夾持部405夾持在光路轉折單元20的左右兩側時,第二夾持部405位於缺口802a內,且缺口802a的內緣與第二夾持部405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相貼合,即,缺口802a的內緣與第二夾持部405的頂面及前後側面的至少一部分相貼合。如此設置的話,在進行黏接時,可以在第二夾持部405與光路轉折單元20之間點膠,且還可以在第二夾持部405與加強板80的缺口802a內緣之間點膠,顯著地改善了黏接的強度。除此之外,光路轉折單元20的左右兩側均被側部加強部分802與第二夾持部405完全覆蓋。
注意的是,加強板80與第二夾持部405的頂面及前後側面的內側部分相貼合,而二載體限位部6015分別抵擋在載體40的第二夾持部405的頂面的外側部份上,這裡的外側部份是指更靠近固定件60的固定 件本體601的部分。
為了進一步消除雜散光及降低鬼影,在加強板80的內表面,設有黑色的吸光塗層,該塗層是黑色消光油墨塗層,或者將加強板80的內表面加以粗糙霧化的方式。
於另一實施例中,也可以省略頂部加強部分801,僅保留側部加強部分802。
本發明的光路轉折模組10改善了光路轉折單元20與載體40的黏接強度,使得整體的強度更加可靠。
本發明的其中一第三實施例光路轉折模組包括一光路轉折單元100、一載體(未繪示)、一固定件(未繪示)以及一驅動單元(未繪示)。第三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的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光路轉折單元100之結構。於第三實施例中,與前述實施例相同的部分不再贅述。
請參閱第5圖,光路轉折單元100包括一本體200、一反射板400、一反射層800以及一黏合層600,而本體200包括一頂面2001、一前面2005以及一斜面2003。請參閱第6圖,反射層800設置在反射板400上朝向斜面2003的一表面上,而黏合層600則同時貼靠反射層800與本體200的斜面2003,使得斜面2003、反射板400與反射層800相互平行。其中,本體200的斜面2003、黏合層600、反射層800與反射板400被依序排列。
注意的是,本體200的斜面2003與頂面2001、前面2005相對設置且與另外兩個側面共同形成封閉空間,若從光路轉折單元100的側面觀察,可發現本體200的頂面2001與前面2005以斜面2003為底邊,形成一等腰三角形,且本體200的頂面2001與前面2005形成的一夾角大於斜面2003分別與頂面2001及前面2005形成的兩個夾角。如第6圖所示, 頂面2001與前面2005連接並相互垂直,本體200的頂面2001與斜面2003的夾角為45度,而本體200的前面2005與斜面2003夾角為45度。
又如第6圖所示,操作時,一光束A沿著一第一軸(未繪示)經由頂面2001入射光路轉折單元100,通過本體200的斜面2003與黏合層600,被反射板400上的反射層800反射後改變行進方向,再通過黏合層600與本體200的斜面2003,最後沿著一第二軸(未繪示)經由本體200的前面2005離開光路轉折單元100。其中,該第一軸垂直於本體200的頂面2001,而該第二軸垂直於本體200的前面2005。
於第三實施例中,本體200是一體成型所製成的稜鏡,且其材質選自可透光的玻璃或塑膠,例如壓克力(被稱為塑膠玻璃,所謂塑膠玻璃,係以塑膠製成透明如玻璃的物體)或者主要成分為聚矽氧烷的類玻璃材質等。反射板400是玻璃薄片,反射層800是反射膜,而黏合層600是光學膠,並可通過融合的方式使本體200結合反射層800。
值得注意的是,當本體200為由塑膠所製成的稜鏡,在本體200體積不變的情況下,第三實施例中的光路轉折模組的重量得以減輕,進而使得搭載有該光路轉折模組的一攝像裝置(未繪示)得以減輕驅動該光路轉折模組作動的負荷。在本體200重量不變的情況下,第三實施例中的光路轉折模組的體積得以增加,以增加其光學有效徑,進而使該攝像裝置達到提高影像解析度與增強光亮的效果。在反射板400為玻璃薄片的情況下,對玻璃薄片的加工為兩側平面加工,相比於加工玻璃稜鏡,可改善加工精度,在製作評價過程中加工難度較低。
於另一實施例中,反射板400是金屬薄板或者可反射光線的其它材質的薄板(例如鋁板、鋁薄鏌、銅板、鐵板、鉑板、銀板、鋼板等金屬材質),反射層800則被省略而不設置,而黏合層600則同時貼靠反射板 400與本體200的斜面2003。當反射板400是金屬薄板或者可反射光線的其它材質的薄板且未鍍覆反射層800時,一光束(未繪示)沿著一第一軸(未繪示)經由頂面2001入射光路轉折單元100,通過本體200的斜面2003與黏合層600,被反射板400反射後改變行進方向,再通過黏合層600與本體200的斜面2003,最後沿著一第二軸(未繪示)經由本體200的前面2005離開光路轉折單元100。
又於另一實施例中,在反射板400是金屬薄板的情況下,仍可設置反射層800。此時,反射層800是為反射板400增加反射率的濺鍍層,附著在反射板400朝向斜面2003的表面上,從而使得反射板400的反射率可由原本的85%~92%增加至93%~98%。當反射板400是金屬薄板且有鍍覆反射層800時,一光束(未繪示)沿著一第一軸(未繪示)經由頂面2001入射光路轉折單元100,通過本體200的斜面2003與黏合層600,接著,絕大部分的該光束被反射層800反射後改變行進方向,再通過黏合層600與本體200的斜面2003,最後沿著一第二軸(未繪示)經由本體200的前面2005離開光路轉折單元100,而少部分的該光束則通過反射層800入射反射板400,被反射板400反射後改變行進方向,再通過反射層800、黏合層600與本體200的斜面2003,最後沿著該第二軸經由本體200的前面2005離開光路轉折單元100。
本發明的其中一第四實施例光路轉折模組包括一光路轉折單元100’、一載體(未繪示)、一固定件(未繪示)以及一驅動單元(未繪示)。第四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的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光路轉折單元100’之結構。於第四實施例中,與前述實施例相同的部分不再贅述。
請參閱第7圖,光路轉折單元100’包括一本體200’、一反射板400’、一反射層800’以及黏合層600’,而本體200’包括一頂面2001’、 一前面2005’以及一斜面2003’。反射層800’鍍覆在反射板400’上遠離斜面2003’的一表面上,反射板400’朝向斜面2003’的另一表面貼靠黏合層600’,而黏合層600’貼靠本體200’的斜面2003’,使得本體200’的斜面2003’、黏合層600’、反射板400’與反射層800’被依序排列。
於第四實施例中,反射板400’為玻璃薄片,反射層800’是反射膜,而黏合層600’是光學膠,並可通過膠合、或塑膠射出成型或融合的方式使本體200’結合反射板400’。
又如第7圖所示,操作時,一光束A’沿著一第一軸(未繪示)經由頂面2001’入射光路轉折單元100’,通過本體200’的斜面2003’、黏合層600’與反射板400’,被反射層800’反射後改變行進方向,再通過反射板400’、黏合層600’與本體200’的斜面2003’,最後沿著一第二軸(未繪示)經由本體200’的前面2005’離開光路轉折單元100’。
請參閱第8圖,於第五實施例中,一鏡頭模組102與一光路轉折模組內的一光路轉折單元104的前面1045相鄰,並包括一鏡筒1021以及至少一透鏡1023。透鏡1023的中心形成一光軸L,光軸L垂直於前面1045,並平行於頂面1041。操作時,一光束(未繪示)進入該光路轉折模組後經由頂面1041入射光路轉折單元104,被光路轉折單元104的斜面1043反射,再通過光路轉折單元104的前面1045以進入鏡頭模組102。其餘元件的操作與設置與前述實施例類似,故不在此贅述。可以理解的是,第五實施例中的光路轉折單元也可以使用第三實施例中的光路轉折單元100或第四實施例中的光路轉折單元100’來取代。
1‧‧‧光路轉折模組
2‧‧‧光路轉折單元
4‧‧‧載體
6‧‧‧固定件

Claims (12)

  1. 一種光路轉折模組,包括:一光路轉折單元,包括一斜面,其中,一光束沿著一第一軸入射該光路轉折單元,經該斜面改變行進方向,而沿著一第二軸離開該光路轉折單元;一載體,用以固定該光路轉折單元,並包括一本體以及複數個第一夾持部,其中,該本體相對於該第二軸傾斜設置,該等第一夾持部分別從該本體的左右兩側沿著平行於該第二軸的方向向前延伸;一固定件,該載體設置於該固定件內;以及一驅動單元,設置於該載體以及該固定件之間,並用以驅動該載體以一第三軸為軸心相對於該固定件轉動,該第三軸垂直於該第一軸與該第二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路轉折模組,其中該載體更包括複數個定位部,分別從該本體的兩側沿該第三軸之方向向外延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光路轉折模組,其中該光路轉折單元更包括一頂面、一左面、一右面以及一前面;該等第一夾持部均包括一第一部分以及一第二部分,該等第一部分分別夾持在該左面與該右面,該等第二部分均抵擋在該前面;該載體更包括複數個第二夾持部,分別從該本體的左右兩側傾斜向上延伸,並夾持在該左面與該右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光路轉折模組,其中該等定位部包括一支承部分以及一轉軸部分,該支承部分從該本體向外延伸,而該轉軸部分從該支承部分的底面中部傾斜向下延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光路轉折模組,其中該固定件包括複數個 固定件本體,每個固定件本體均形成一容納凹位,該容納凹位用以容納該定位部,並包括二個支承面、一空間以及二個載體限位部,該等支承面用以支承該支承部分,該空間位於該等支承面之間,並用以供該轉軸部分轉動,該載體限位部位於該支承面的斜上方,並抵擋在該等二夾持部的頂面的一部分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光路轉折模組,其更包括複數個加強板,每個加強板均包括一頂部加強部分以及一側部加強部分,該等頂部加強部分均設置於該頂面上,並與該等側部加強部分相互連接,該等側部加強部分分別固定於該左面與該右面,並延伸至該第一夾持部的頂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光路轉折模組,其中該側部加強部分具有一缺口,用以和該第二夾持部配合,且該缺口的內緣與該第二夾持部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相貼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光路轉折模組,其中該光路轉折單元更包括一反射板以及一黏合層,該黏合層位於該反射板與該斜面之間,該斜面、該黏合層以及該反射板依序排列。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光路轉折模組,其中該光路轉折單元更包括一反射層,該反射層為鍍覆在該反射板的表面上的反射膜。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光路轉折模組,其中該頂面與該前面形成的夾角大於該斜面與該頂面或該前面形成的夾角。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光路轉折模組,其中該反射板為玻璃薄片,該反射板朝向該斜面的表面藉由該黏合層固定於該斜面上,且該反射板遠離該斜面的表面鍍覆有該反射層。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光路轉折模組,其中該反射板為金屬薄板,該反射板朝向該斜面的表面鍍覆有該反射層,而該反射層藉由該黏 合層固定於該斜面上。
TW107123790A 2018-02-07 2018-07-10 光路轉折模組 TWI6934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226,948 US10890752B2 (en) 2018-02-07 2018-12-20 Optical path turning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5207.4 2018-02-07
CN201820215207.4U CN207764454U (zh) 2018-02-07 2018-02-07 镜头装置
??201820215207.4 2018-02-07
CN201820433827.5U CN207924345U (zh) 2018-03-28 2018-03-28 光路转折模块
CN201820433827.5 2018-03-28
??201820433827.5 2018-03-28
??201820612755.0 2018-04-26
CN201820612755.0 2018-04-26
CN201820612755.0U CN208076821U (zh) 2018-04-26 2018-04-26 手持装置的潜望镜头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5124A TW201935124A (zh) 2019-09-01
TWI693462B true TWI693462B (zh) 2020-05-11

Family

ID=68618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3790A TWI693462B (zh) 2018-02-07 2018-07-10 光路轉折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934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39638B1 (ko) * 2020-09-16 2023-06-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반사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반사모듈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94476A1 (en) * 2016-04-08 2017-10-12 Tdk Taiwan Corp. Camera module
CN107515459A (zh) * 2016-06-17 2017-12-26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其成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94476A1 (en) * 2016-04-08 2017-10-12 Tdk Taiwan Corp. Camera module
CN107515459A (zh) * 2016-06-17 2017-12-26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其成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5124A (zh) 2019-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3529B (zh) 半透过型反射片、导光板和显示装置
US20190243120A1 (en) Optical Path Turning Module
TWI693462B (zh) 光路轉折模組
CN101452142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US11506908B2 (en) Optical device
JPH03203043A (ja) 光ヘッド
TW201930999A (zh) 鏡頭裝置(二)
JP4487323B2 (ja) 撮像装置
CN209805924U (zh) 潜望式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6953871A (zh) 一种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
US5041854A (en) View finder in single-lens reflex camera
CN112987150A (zh) 复合棱镜模块以及图像获取模块
CN221125000U (zh) 车载空中成像装置、中控台以及车辆
JP4454775B2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
TW579514B (en) Optical member and optical pickup using the same
TWI786606B (zh) 複合稜鏡模組以及影像擷取模組
JPH0961608A (ja) 反射鏡とその製造方法と投写型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JPH04114117A (ja) 光コリメート光源装置
CN217332911U (zh) 光学反射组件、光学透镜模块及电子装置
TW201243391A (en) Optical element,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CN210090715U (zh) 一种用于缩短焦距的三胶合棱镜
JPH0728589Y2 (ja) 光ピツクアツプ
JP2594501Y2 (ja)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ー用コンデンサーレンズの保持機構
TW202131027A (zh) 複合稜鏡模組、影像擷取模組以及複合稜鏡模組的組裝方法
TWI355513B (en) Prism syste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