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3183B - 棧板 - Google Patents

棧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3183B
TWI693183B TW108132617A TW108132617A TWI693183B TW I693183 B TWI693183 B TW I693183B TW 108132617 A TW108132617 A TW 108132617A TW 108132617 A TW108132617 A TW 108132617A TW I693183 B TWI693183 B TW I6931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member
plate
plate body
load
bea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2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0716A (zh
Inventor
戚德彬
張小偉
陳雪鋒
Original Assignee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326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318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3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318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10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0716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一種棧板,包含第一板體、第二板體、第一彈性件以及第二彈性件。第一彈性件與第二彈性件設置於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之間,且第二彈性件較第一彈性件靠近第二板體的邊緣。第二彈性件的密度大於第一彈性件的密度。

Description

棧板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棧板,特別是一種具有不同密度之彈性件的棧板。
在物流領域中,大多會使用棧板來做為運輸大型貨物的手段。棧板除了可以方便諸如堆高機或托板車等升降設備來作業,也具有能夠容納多種外形之貨物的優點,因此可提高物流的效率。
然而,習用的棧板大多無緩衝裝置。若是遇到需要運送諸如伺服器機櫃等大型且不耐碰撞的貨物時,容易在搬運習用的棧板時對貨物產生振動或衝擊力而可能導致貨物毀損。
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棧板,藉以解決先前技術中習用的棧板在運輸過程中不易對所承載的貨物提供緩衝保護的問題。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揭露之棧板,包含一第一板體、一第二板體、一第一彈性件以及一第二彈性件。第一彈性件與第二彈性件設置於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之間,且第二彈性件較第一彈性件靠近第二板體的一邊緣。第二彈性件的密度大於第一彈性件的密度。
根據上述實施例所揭露的棧板,第一彈性件由於具有較低的密度而變形量較大,而第二彈性件與第三彈性件由於具有較高的密度而變形量較小。因此第一彈性件可較第二彈性件與第三彈性件具有較佳的吸震能力,且並可在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之間做為主要的緩衝墊;而第二彈性件與第三彈性件可穩固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之間的連接關係。
以上關於本發明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的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以下將說明有關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首先請參閱圖1與圖2。圖1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棧板10a的立體示意圖。圖2係為圖1之棧板10a的分解示意圖。
本實施例之棧板10a包含一第一板體100a、一第二板體200a、至少一第一彈性件300a以及至少一第二彈性件400a。當棧板10a放置於如地面之一平台時,第一板體100a較第二板體200a靠近此平台,而第二板體200a例如用來承載重物(未繪示)。本發明不以棧板10a的放置方式為限。在部份實施例中,亦可用第二板體較第一板體靠近平台的方式來放置棧板,而第一板體用來承載重物。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彈性件300a例如以黏貼的方式設置於第一板體100a與第二板體200a之間。第二彈性件400a例如以黏貼的方式設置於第一板體100a與第二板體200a之間。在本實施例以及本發明的部份實施例中,棧板10a更可包含至少一第三彈性件500a。第三彈性件500a例如以黏貼的方式設置於第一板體100a與第二板體200a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彈性件400a較第一彈性件300a靠近第二板體200a的一邊緣201a。在本實施例以及本發明的部份實施例中,第三彈性件500a較第一彈性件300a遠離第二板體200a的邊緣201a。也就是說,第一彈性件300a位於第二彈性件400a與第三彈性件500a之間。
在本實施例以及本發明的部份實施例中,第一彈性件300a、第二彈性件400a以及第三彈性件500a各自的數量皆為多個,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部份實施例中,第一彈性件、第二彈性件以及第三彈性件各自的數量可僅為一個。
在本實施例以及本發明的部份實施例中,第一彈性件300a、第二彈性件400a與第三彈性件500a在第一板體100a與第二板體200a之間的厚度例如介於75至78公釐(mm)之間。第一彈性件300a、第二彈性件400a與第三彈性件500a的材質例如為膨脹聚乙烯(俗稱EPE珍珠棉,expanded polyethylene),其受到一定程度以內的外力後可回復成原本的形狀。因此,第一彈性件300a、第二彈性件400a與第三彈性件500a可做為第二板體200a與第一板體100a之間的緩衝,使得第二板體200a所承載的重物不易受到來自平台的衝擊。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彈性件400a的密度大於第一彈性件300a的密度。在本實施例以及本發明的部份實施例中,第三彈性件500a的密度大於第一彈性件300a的密度。具體來說,第一彈性件300a的密度例如為4磅每立方英尺(4 pounds per cubic foot),而第二彈性件400a與第三彈性件500a各自的密度例如為6磅每立方英尺。因此,當第一彈性件300a、第二彈性件400a以及第三彈性件500a受到相同的力時,第一彈性件300a由於具有較低的密度而變形量較大,而第二彈性件400a與第三彈性件500a由於具有較高的密度而變形量較小。因此第一彈性件300a可較第二彈性件400a與第三彈性件500a具有較佳的吸震能力,且並可在第一板體100a與第二板體200a之間做為主要的緩衝墊;而第二彈性件400a與第三彈性件500a可穩固第一板體100a與第二板體200a之間的連接關係。在部份實施例中,亦可根據第二板體所承載重物的重量來同步加大或減少第一彈性件、第二彈性件以及第三彈性件的密度。
請一併參閱圖1與圖3。圖3係為圖1之棧板10a之第一彈性件300a的立體示意圖。如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以及本發明的部份實施例中,第一彈性件300a可包含至少二個相同形狀尺寸並且以黏貼方式彼此固定的片狀件AA、BB。舉例來說,當第一板體100a與第二板體200a之間需要設置寬度為80公釐的第一彈性件300a時,可例如選用80公釐的EPE珍珠棉素材,並將此80公釐的EPE珍珠棉素材裁剪成第一彈性件300a的外形;或者亦可例如選用兩個40公釐的EPE珍珠棉素材,並將此兩個40公釐的EPE珍珠棉素材裁分別剪成片狀件AA、BB的外形,然後再將片狀件AA、BB彼此黏貼固定。也就是說,藉由黏貼兩個片狀件AA、BB的方式提供了另一種形成第一彈性件300a的方法,因此在選用EPE珍珠棉素材的尺寸時有較多的選擇性。此外,第二彈性件400a以及第三彈性件500a亦可包含至少二個相同形狀尺寸並且以黏貼方式彼此固定的片狀件,其形成方式與第一彈性件300a相同,在此不再加以贅述。本發明不以第一彈性件300a、第二彈性件400a以及第三彈性件500a的形成方式為限。在部份實施例中,亦可用裁剪單一個EPE珍珠棉素材的方式來形成第一彈性件、第二彈性件或第三彈性件。
在本實施例以及本發明的部份實施例中,第一彈性件300a具有至少一凹槽301a以及至少一凸部302a。具體來說,第一彈性件300a具有二個凹槽301a以及三個凸部302a,但本發明的凹槽301a與凸部302a的數量並不以此為限。在本實施例以及本發明的部份實施例中,凹槽301a位於凸部302a之間,凹槽301a與凸部302a皆朝向第二板體200a。凸部302a靠近第二板體200a之一側的面積小於凸部302a靠近第一板體100a之一側的面積。當第一彈性件300a受到第二板體200a的擠壓時,凹槽301a提供凸部302a變形的空間,因此第一彈性件300a受到衝擊力後不易向外側變形,以便第一彈性件300a在將衝擊力緩衝並移除後得以回復成原本的形狀。此外,第二彈性件400a以及第三彈性件500a亦可具有凹槽或凸部,第二彈性件400a以及第三彈性件500a的凹槽以及凸部的功效分別與第一彈性件300a的凹槽301a以及凸部302a的功效相同,在此不再加以贅述。但本發明不以第一彈性件300a所具有凹槽301a與凸部302a或第二彈性件400a以及第三彈性件500a所具有的凹槽與凸部為限。在部份實施例中,第一彈性件、第二彈性件或第三彈性件亦可不具有凹槽或凸部。
請參閱圖4。圖4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繪示之棧板10b與斜坡20b的立體示意圖。以下僅針對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與前述之部份實施例中不同之處進行說明,其餘相同之處將被省略。在本實施例以及本發明的部份實施例中,棧板10b更可包含至少一第一黏貼件600b。第一黏貼件600b例如為二片環狀魔鬼氈並且設置於第二板體200b遠離第一板體100b之一側。第一黏貼件600b可用以連接一斜坡20b。
斜坡20b的用意在於方便將第二板體200b上的重物移動到平台上。以下將詳細說明斜坡20b的結構。請參照一併圖4與圖5。圖5係為圖4之斜坡20b的分解示意圖。斜坡20b包含至少一第一下部固定板21b、至少一第二下部固定板22b、至少一承重塊23b、一上部承重板24b、至少一第二黏貼件25b、至少一邊條26b。當斜坡20b放置於如地面的一平台時,第一下部固定板21b與第二下部固定板22b較承重塊23b靠近此平台。第一下部固定板21b與第二下部固定板22b的用途容待後述說明。承重塊23b例如為四條長條楔形木塊並且設置於第一下部固定板21b與第二下部固定板22b。上部承重板24b設置於承重塊23b遠離第一下部固定板21b與第二下部固定板22b之一側的斜面上。第二黏貼件25b例如為與第一黏貼件600b對應的二片鉤狀魔鬼氈並且設置於上部承重板24b遠離承重塊23b之一側。如此一來,斜坡20b可藉由第二黏貼件25b與第一黏貼件600b簡單且快速地連接到第二板體200b。邊條26b例如為二條長形木條並且沿著上部承重板24b的斜向方向設置於上部承重板24b遠離承重塊23b之一側。
藉由第二黏貼件25b黏貼在第一黏貼件600b的方式,可將斜坡20b並排地固定設置於第二板體200b之一側,以方便第二板體200b上的重物移動到上部承重板24b。當重物移動到上部承重板24b時,承重塊23b可做為上部承重板24b與平台之間的支撐以防止斜坡20b崩塌變形,而邊條26b可導引重物的移動方向並防止重物從斜坡20b掉落。第一下部固定板21b與第二下部固定板22b可固定多個承重塊23b,以防止多個承重塊23b的排列方式產生變化,因此可確保承重塊23b的支撐力足夠。
請參閱圖6與圖7。圖6係為圖4之斜坡20b的側視示意圖。圖7係為圖6之斜坡20b的部份放大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以及本發明的部份實施例中,承重塊23b可在朝向第一下部固定板21b的一側具有不平整表面的設計。因此當斜坡20b放置在平台上且上部承重板24b尚未承載重物時,如圖7所示,在承重塊23b之不平整表面上所設置的第一下部固定板21b與平台會存有一段差D1。
在此情況下,當上部承重板24b承載重物時,重物的重量使得承重塊23b的不平整表面朝向平台些許變形,進而使得第一下部固定板21b與平台貼齊;而當上部承重板24b所承載的重物被移走時,承重塊23b在朝向第一下部固定板21b的一側回復成原本的不平整表面,使得第一下部固定板21b又會回復成與平台之間存有段差D1的距離。
因此,段差D1可被視為當上部承重板24b承載重物時的預留變形量。若是斜坡20b不存在有段差D1的設計,當上部承重板24b被過重的物件擠壓,上部承重板24b在中間區域的變形可能會造成上部承重板24b在遠離第二黏貼件25b的一側(即,上部承重板24b靠近平台的一側)向著遠離平台的方向塑性變形,進而不利於上部承重板24b所承載的物件移動到平台上,或不利於物件自平台移動到上部承重板24b上。因此,藉由段差D1的設計可避免上述的問題發生。
請參閱圖8與圖9。圖8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再另一實施例所繪示之棧板10c的立體示意圖。圖9係為圖8之棧板10c的分解示意圖。以下僅針對本發明之再另一實施例與前述之部份實施例中不同之處進行說明,其餘相同之處將被省略。在本實施例以及本發明的部份實施例中,第二板體200c更可包含一第一承重板210c以及一第二承重板220c。第一承重板210c與第二承重板220c例如為膠合板(laminated veneer lumber, or plywood)並且並排地設置於第一彈性件300c、第二彈性件400c與第三彈性件500c遠離第一板體100c之一側。第一承重板210c的最大面之面積大於第二承重板220c的最大面之面積。第一承重板210c的最大面之尺寸例如為1220公釐 × 880公釐,而第二承重板220c的最大面之尺寸例如為880公釐 × 180公釐。由於常見的膠合板素材的標準尺寸為2440公釐 × 1220公釐,除了可以被裁剪為一個尺寸為1400公釐 × 880公釐的第二板體200c,更可以被裁剪為兩組尺寸分別為1220公釐 × 880公釐以及880公釐 × 180公釐的第一承重板210c以及第二承重板220c。也就是說,藉由將膠合板素材裁剪成兩組第一承重板210c與第二承重板220c的方式來形成第二板體200c可較直接將膠合板素材裁剪成一片第二板體200c要來得靈活,但不以此為限。在部份實施例中,第一承重板與第二承重板亦可為一體成型的。
在本實施例以及本發明的部份實施例中,第二板體200c更可包含二個第三承重板230c以及一第四承重板240c。第三承重板230c例如為聚丙烯板(Polypropylene Board)。第四承重板240c例如為高密度纖維板(High Density Fiber Board)並且位於第三承重板230c之間。第三承重板230c與第四承重板240c並排地設置於第一承重板210c與第二承重板220c遠離第一板體100c之一側。第三承重板230c的硬度大於第一承重板210c的硬度、第二承重板220c的硬度與第四承重板240c的硬度。由於第二板體200c所承載的重物可能在底部的四個角落裝設有輪子(例如為伺服器機架)因此當第二板體200c在承載重物時,重物的重量容易集中在四個輪子所位於的第三承重板230c的區域。所以,在設計上將第三承重板230c採用較高硬度的材質可以保持第三承重板230c的表面平順而不易產生凹陷變形,以便於重物在第二板體200c上移動。
在本實施例以及本發明的部份實施例中,第二板體200c更可包含至少一固定條250c。固定條250c例如為二條木條並且設置於第三承重板230c與第四承重板240c遠離第一板體100c之一側。固定條250c可藉由螺絲鎖附的方式固定於第三承重板230c與第四承重板240c,並且一併將第一承重板210c與第二承重板220c固定於第三承重板230c與第四承重板240c。
在本實施例以及本發明的部份實施例中,第一板體100c更可包含至少一第一固定板110c以及至少一第二固定板120c。第一固定板110c與第二固定板120c部份重疊並且設置於第一彈性件300c與第二彈性件400c遠離第二板體200c之一側。第一固定板110c的最大面之面積加上第二固定板120c的最大面之面積小於第二板體200c的最大面之面積。第一固定板110c與第二固定板120c可在不使用過多材料的前提下支撐著第一彈性件300c、第二彈性件400c以及第三彈性件500c,並且維持第一板體100c的整體結構強度。
在本實施例以及本發明的部份實施例中,棧板10c更可包含至少一墊塊700c。第二彈性件400c在遠離第一彈性件300c的一側更可具有一容置空間401c,且第三彈性件500c在遠離第一彈性件300c的一側更可具有一容置空間501c。墊塊700c例如為多個木塊。部份的墊塊700c設置於第二彈性件400c的容置空間401c內並位於第二彈性件400c與第一板體100c之間,而其餘的墊塊700c設置於第三彈性件500c的容置空間501c內並位於第三彈性件500c與第一板體100c之間。當需要用到叉車(未繪示)來移動棧板10c時,因為墊塊700c設置的位置剛好與叉車的叉臂位在同一水平上,所以墊塊700c可避免叉臂直接碰撞到第二彈性件400c或第三彈性件500c,進而可避免做為緩衝材料的第二彈性件400c或第三彈性件500c變形而影響了緩衝能力。
根據上述實施例之棧板,第一彈性件由於具有較低的密度而變形量較大,而第二彈性件與第三彈性件由於具有較高的密度而變形量較小。因此第一彈性件可較第二彈性件與第三彈性件具有較佳的吸震能力,且並可在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之間做為主要的緩衝墊;而第二彈性件與第三彈性件可穩固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之間的連接關係。
在部份實施例中,第一彈性件具有凹槽以及凸部。當第一彈性件受到第二板體的擠壓時,凹槽提供凸部變形的空間,因此第一彈性件受到衝擊力後不易向外側變形,以便第一彈性件在將衝擊力緩衝並移除後得以回復成原本的形狀。
在部份實施例中,棧板更可包含第一黏貼件。第一黏貼件可用以連接斜坡。如此一來,第二板體可藉由第一黏貼件簡單且快速地連接到斜坡,以方便將第二板體上的重物藉由斜坡移動到平台上。
在部份實施例中,在設計上將第三承重板採用較高硬度的材質可以保持第三承重板的表面平順而不易產生凹陷變形,以便於重物在第二板體上移動。
在部份實施例中,棧板更可包含墊塊。當需要用到叉車來移動棧板時,因為墊塊設置的位置剛好與叉車的叉臂位在同一水平上,所以墊塊可避免叉臂直接碰撞到第二彈性件或第三彈性件,進而可避免做為緩衝材料的第二彈性件或第三彈性件變形而影響了緩衝能力。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諸項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a、10b、10c:棧板
100a、100b、100c:第一板體
110c:第一固定板
120c:第二固定板
200a、200b、200c:第二板體
201a:邊緣
210c:第一承重板
220c:第二承重板
230c:第三承重板
240c:第四承重板
250c:固定條
300a、300c:第一彈性件
301a:凹槽
302a:凸部
400a、400c:第二彈性件
401c:容置空間
500a、500c:第三彈性件
501c:容置空間
600b:第一黏貼件
700c:墊塊
20b:斜坡
21b:第一下部固定板
22b:第二下部固定板
23b:承重塊
24b:上部承重板
25b:第二黏貼件
26b:邊條
AA、BB:片狀件
D1:段差
圖1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棧板的立體示意圖。 圖2係為圖1之棧板的分解示意圖。 圖3係為圖1之棧板之第一彈性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4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繪示之棧板與斜坡的立體示意圖。 圖5係為圖4之斜坡的分解示意圖。 圖6係為圖4之斜坡的側視示意圖。 圖7係為圖6之斜坡的部份放大示意圖。 圖8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再另一實施例所繪示之棧板的立體示意圖。 圖9係為圖8之棧板的分解示意圖。
10a:棧板
100a:第一板體
200a:第二板體
201a:邊緣
300a:第一彈性件
400a:第二彈性件
500a:第三彈性件

Claims (9)

  1. 一種棧板,包含:一第一板體;一第二板體;一第一彈性件,設置於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之間;一第二彈性件,設置於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之間;以及一第三彈性件,設置於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之間,該第一彈性件位於該第二彈性件與該第三彈性件之間,該第二彈性件較該第一彈性件靠近該第二板體的一邊緣,該第二彈性件的密度大於該第一彈性件的密度,該第三彈性件的密度大於該第一彈性件的密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棧板,更包含一第一黏貼件,該第一黏貼件設置於該第二板體遠離該第一板體之一側,該第一黏貼件用以連接一斜坡。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棧板,其中該第一彈性件或該第二彈性件具有一凹槽,該凹槽朝向該第二板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棧板,其中該第一彈性件具有一凸部,該凸部朝向該第二板體,該凸部靠近該第二板體之一側的面積小於該凸部靠近該第一板體之一側的面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棧板,其中該第二板體更包含一第一承重板以及一第二承重板,該第一承重板與該第二承重板並排地設置於該第一彈性件與該第二彈性件遠離該第一板體之一側,該第一承重板的最大面之面積大於該第二承重板的最大面之面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棧板,其中該第二板體更包含多個第三承重板以及一第四承重板,該第四承重板位於該些第三承重板之間,該些第三承重板與該第四承重板並排地設置於該第一承重板與該第二承重板遠離該第一板體之一側,該些第三承重板的硬度大於該第一承重板的硬度、該第二承重板的硬度與該第四承重板的硬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棧板,其中該第二板體更包含一固定條,該固定條設置於該些第三承重板與該第四承重板遠離該第一板體之一側。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棧板,其中該第一板體更包含一第一固定板以及一第二固定板,該第一固定板與該第二固定板部份重疊地設置於該第一彈性件與該第二彈性件遠離該第二板體之一側,該第一固定板的最大面之面積加上該第二固定板的最大面之面積小於該第二板體的最大面之面積。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棧板,更包含一墊塊,該第二彈性件在遠離該第一彈性件的一側更具有一容置空間,該墊塊設置於該第二彈性件的該容置空間內並位於該第二彈性件與該第一板體之間。
TW108132617A 2019-09-10 2019-09-10 棧板 TWI6931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2617A TWI693183B (zh) 2019-09-10 2019-09-10 棧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2617A TWI693183B (zh) 2019-09-10 2019-09-10 棧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3183B true TWI693183B (zh) 2020-05-11
TW202110716A TW202110716A (zh) 2021-03-16

Family

ID=71896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2617A TWI693183B (zh) 2019-09-10 2019-09-10 棧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9318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4056B (zh) * 2020-10-27 2021-10-2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模組化緩衝棧板結構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72412A (en) * 1994-09-19 1997-09-30 Phares; Randy Lee Recyclable cross-laminated corrugated and fiber core pallet
US20060278137A1 (en) * 2005-03-23 2006-12-14 Yuko Shimada Loading pallet
CN107010303A (zh) * 2015-10-16 2017-08-04 吉房克敏 装卸用栈板
CN109649786A (zh) * 2018-11-07 2019-04-19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缓冲性能的栈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72412A (en) * 1994-09-19 1997-09-30 Phares; Randy Lee Recyclable cross-laminated corrugated and fiber core pallet
US20060278137A1 (en) * 2005-03-23 2006-12-14 Yuko Shimada Loading pallet
CN107010303A (zh) * 2015-10-16 2017-08-04 吉房克敏 装卸用栈板
CN109649786A (zh) * 2018-11-07 2019-04-19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缓冲性能的栈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4056B (zh) * 2020-10-27 2021-10-2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模組化緩衝棧板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0716A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82283B2 (ja) 板状体の梱包パレット
JP5605592B2 (ja) 搬送ユニット
WO2012099070A1 (ja) 梱包容器および梱包体
TWI693183B (zh) 棧板
US3101063A (en) Cushioned skid
CN110525767A (zh) 栈板
US11840370B2 (en) Shock absorbing pallet deck and related methods
WO2021024686A1 (ja) ガラス板梱包体
JP2003112771A (ja) 包装体
JP7470293B2 (ja) ガラス板梱包用パレット及びガラス板梱包体
CN109421988B (zh) 托盘
CN216660717U (zh) 玻璃板捆包体
CN219651782U (zh) 一种包装缓冲结构及包装结构
CN212686171U (zh) 一种加固纸箱
CN218432313U (zh) 一种缓冲托盘
KR200285601Y1 (ko) 종이파레트
CN217228248U (zh) 一种具有缓冲保护功能的纸箱
WO2021049264A1 (ja) ガラス板梱包用パレット、ガラス板梱包体及びガラス板梱包体の製造方法
CN216566542U (zh) 一种履带防护板的包装堆码装置
CN214691162U (zh) 一种玻璃转运支架
CN210479378U (zh) 一种耐用的防静电吸塑成型托盘
CN213168965U (zh) 一种高强度瓦楞纸箱
KR200424788Y1 (ko) 종이 파렛트
CN211196971U (zh) 一种兼具缓冲和堆叠强度的木制托盘
KR200281862Y1 (ko) 종이 파레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