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4605B - 耐熱、耐久性優異的網狀構造體 - Google Patents

耐熱、耐久性優異的網狀構造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4605B
TWI684605B TW104141685A TW104141685A TWI684605B TW I684605 B TWI684605 B TW I684605B TW 104141685 A TW104141685 A TW 104141685A TW 104141685 A TW104141685 A TW 104141685A TW I684605 B TWI684605 B TW I68460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sh structure
block copolymer
less
network structure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1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6378A (zh
Inventor
章文 安井
信一 小淵
洋行 涌井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6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63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46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460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3/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 D04H3/005Synthetic yarns or filaments
    • D04H3/007Addition polymer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3/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 D04H3/016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enes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3/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 D04H3/0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yarns or filaments
    • D04H3/03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yarns or filaments at rando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係提供一種網狀構造體,係使用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係具有特定硬度,且即使高溫度下、高濕度下壓縮殘留應變亦小,係適合緩衝材等用途。

本發明之解決手段係一種網狀構造體,係具有纖維徑0.1~3.0mm之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連續線狀體所構成之三維無規環接合構造,外觀密度為0.005~0.20g/cm3,70℃壓縮殘留應變為30%以下。

Description

耐熱、耐久性優異的網狀構造體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耐熱性、耐久性優異的網狀構造體,係適合於辦公椅、家具、沙發、保潔墊、床墊、電車/汽車/雙輪車/嬰兒車/兒童座椅等車輛用座位、腳墊、防止碰撞或夾傷之構件等衝撃吸收用墊等。
現今係越來越常使用網狀構造體作為家具、床等寢具、電車/汽車/雙輪車等車輛用座位所使用的緩衝材。專利文獻1及2係揭示使用聚酯系熱塑性彈性體之網狀構造體及其製造方法。前述網狀構造體的優點如下:源自聚胺甲酸酯之透濕透水性、通氣性、蓄熱性優異,且可解決未反應藥品所造成的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燃燒時產生有毒氣體、再利用困難等問題。該等網狀構造體係源於聚酯系熱塑性彈性體而高反彈性優異,係廣泛使用作為高反彈緩衝材。
專利文獻3揭示使用α-烯烴之低反彈網狀構造體。前述低反彈網狀構造體係廣泛使用作為低反彈性、低溫特 性優異的網狀構造體。但是,近年來使用者要求同時達成高緩衝性能、耐久性能,此係較為困難。尤其因素材為α-烯烴而缺乏耐熱性、耐濕熱性,此係一大瓶頸。
專利文獻4及5揭示一種熱尺寸安定性優異的網狀構造體及其製法。前述網狀構造體的目的為40℃下之尺寸安定性,係揭示使用一般α-烯烴且40℃壓縮殘留應變為5~15%的例子。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件]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7-6806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4-194099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6-200118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第5459438號公報。
專利文獻5:專利第5459439號公報。
本發明係以前述先前技術課題為背景所研究者,本發明之課題係提供一種網狀構造體,係使用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係具有特定硬度,且即使在高溫度下、高濕度下壓縮殘留應變亦小,適合於緩衝材等用途。
本發明人等為解決前述課題而努力研究,結果終完成本發明。亦即,本發明如下。
(1)一種網狀構造體,係具有纖維徑0.1~3.0mm之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連續線狀體所構成之三維無規環接合構造,外觀密度為0.005~0.20g/cm3,70℃壓縮殘留應變為30%以下。
(2)一種網狀構造體,係具有纖維徑0.1~3.0mm之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連續線狀體所構成之三維無規環接合構造,外觀密度為0.005~0.20g/cm3,50℃、95%RH之壓縮殘留應變為20%以下。
(3)一種網狀構造體,係具有纖維徑0.1~3.0mm之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連續線狀體所構成之三維無規環接合構造,外觀密度為0.005~0.20g/cm3,80℃、95%RH之壓縮殘留應變為35%以下。
(4)如(1)~(3)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網狀構造體,其中烯烴嵌段共聚物為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
(5)如(4)所記載的網狀構造體,其中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係含有乙烯50~95莫耳%及碳數3以上之α-烯烴5~50莫耳%。
(6)如(4)或(5)所記載的網狀構造體,其中α-烯烴為1-辛烯。
(7)如(1)~(6)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網狀構造體,其中網狀構造體之厚度為10~200mm,25%壓縮時硬度為1.5~30N/φ50mm以下。
(8)如(1)~(7)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網狀構造體,其中連續線狀體之剖面形狀為中空剖面。
(9)如(1)~(8)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網狀構造體,其中以脈衝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核磁共振)法測定構成網狀構造體之樹脂所得之界面相比率為40%以下。
根據本發明可獲得一種網狀構造體,即使在高溫、高濕熱下壓縮殘留應變亦小。前述網狀構造體具有以下效果:即使在電車、汽車、雙輪車等,尤其是即使在夏天高溫環境且乘坐者等所產生汗影響之高濕度環境下,壓縮殘留應變亦小。又,即使是在冬天所使用的電熱毯或加熱器、熱水懷爐等所造成的高溫環境,以及寢床內等高濕度環境中,亦具有壓縮殘留應變小之效果。
圖1係例示脈衝NMR法所得自由感應衰減(FID;free induction decay)訊號之圖表。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本發明網狀構造體必須使用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連續線狀體。藉由使用連續線狀體所構成之網狀構造、以及連續線狀體之素材樹脂所具有的橡膠彈性之特徵,而獲得緩衝性。藉由對前述網狀構造體採用適當樹脂、紡絲條件、後處理條件,而即使是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所構成之網狀構造體,在高溫下、高濕熱下之壓縮殘留應變亦小,可獲得具有高耐久性(耐疲勞性)之網狀構造體。又,藉由使用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而可藉由再熔融而再生,故容易再利用。又,本發明之「烯烴嵌段共聚物」是指多嵌段(multi-block)或區段(segment)共聚物,且包括線狀接合2個或2個以上化學上相異之區域或區段(亦稱為「嵌段」)的聚合物,亦即,相對於所聚合之乙烯官能基係非側鏈(pendant)或接枝態樣,且包含末端彼此鍵結之化學上區別之單元的聚合物。
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之素材之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較佳為乙烯/α-烯烴所構成之多嵌段共聚物,更佳為乙烯與碳數3以上之α-烯烴共聚所構成之共聚物。於此,碳數3以上之α-烯烴可舉例如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烯、1-十二烯、1-十三烯、1-十四烯、1-十五烯、1-十六烯、1-十七烯、1-十八烯、1-十九烯、1-二十烯等,較佳為1-丁烯、1-戊烯、1- 己烯、4-甲基-1-戊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烯、1-十二烯、1-十三烯、1-十四烯、1-十五烯、1-十六烯、1-十七烯、1-十八烯、1-十九烯、1-二十烯。又,可使用該等2種類以上。
本發明中乙烯/α-烯烴所構成之多嵌段共聚物之乙烯與碳數為3以上之α-烯烴之比率,較佳為乙烯50~95莫耳%、碳數為3以上之α-烯烴5~50莫耳%之範圍,更佳為乙烯70~95莫耳%、碳數為3以上之α-烯烴5~30莫耳%之範圍。已知一般高分子化合物要具有彈性體性係要在高分子鏈內存在硬區段及軟區段。本發明之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中,乙烯係擔任硬區段,碳數3以上之α-烯烴係擔任軟區段。因此,若乙烯之比率未滿50莫耳%,則硬區段較少,故橡膠彈性之回復性能降低。乙烯之比率更佳為70莫耳%以上,又更佳為75莫耳%以上,特佳為80莫耳%以上。另一方面,乙烯之比率超過95莫耳%時,軟區段較少,故難以發揮彈性體性且緩衝性能差。乙烯之比率更佳為93莫耳%以下,又更佳為90莫耳%以下。
構成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之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之密度較佳為0.84~0.94g/cm3,更佳為0.85~0.92g/m3,又更佳為0.86~0.90g/m3。密度超過0.94g/cm3時,樹脂中硬區段部分過多,緩衝性能較差, 及密度高且網狀構造體本身變重。密度未滿0.84g/m3則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要發揮彈性體性之硬區段不足,橡膠彈性之回復性能會降低。
構成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之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之熔點較佳為90℃以上,更佳為100℃以上,又更佳為110℃以上,特佳為115℃以上,最佳為120℃以上。本發明中,熔點未滿90℃則構成樹脂中硬區段之乙烯的結晶構造不足。熔點上限並無特別限定,但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通常熔點為150℃以下。
構成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之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之比熱較佳為2.26J/g.℃以上,更佳為2.28J/g.℃以上,又更佳為2.30J/g.℃以上。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中比熱為2.26J/g.℃以上,則樹脂中充分存在硬區段之結晶構造。比熱上限並無特別限定,但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通常比熱為2.50J/g.℃以下。
構成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之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之190℃熔流速率(以下稱為「MFR(melt flow rate)」)較佳為2~20g/min,更佳為3~18g/min,又更佳為4~16g/min。若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 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之190℃中的MFR超過20g/min,則冷卻之樹脂固化速度慢,難以形成網狀構造體。又,190℃中的MFR未滿2g/min時,紡絲時之樹脂吐出線速度變低,難以使連續線狀體形成環,而無法獲得網狀構造體。
構成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之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較佳為使用乙烯/α-烯烴所構成之多嵌段共聚物,因一般無規共聚物中主鏈之連結鏈長較短,故難以形成結晶構造而耐久性降低。作為獲得前述多嵌段共聚物之方法之一,可舉出使用鏈穿梭(Chain shuttling)反應觸媒而共聚乙烯與α-烯烴之方法。
構成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之乙烯/α-烯烴所構成之多嵌段共聚物,係含有特定範圍之結晶相、非晶相及界面相。可使用脈衝NMR法測定結晶相、非晶相及界面相之含量。可從脈衝NMR法所得弛緩時間(relaxation time)之結果分別定義結晶相、非晶相及界面相之分離、以及個別的量。
脈衝NMR法之固體回聲(solid echo)法係公知技術,故省略詳細說明,但主要用於測定玻璃狀及結晶性高分子等弛緩時間短之試料。係忽略死區時間(dead time)之方法,施加2個90°脈衝(位相改變90°)之90°x-τ-90°y 脈衝法,若於X軸方向施加90°脈衝,則在死區時間後觀測到自由誘導衰減(FID)訊號。若在FID訊號未衰減時間τ中於y軸方向施加第2之90°脈衝,則在t=2τ之時間點磁化方向會一致而顯現回聲。所得回聲會近似於90°脈衝後之FID訊號。
從脈衝NMR法之解析結果解析物性與相分離構造與組成之關連的方法係公知技術。將脈衝NMR法所得之自由誘導衰減(FID)訊號以最小平方法依序減去自轉-自轉弛緩時間(spin-spin relaxation time)T2較長之成分,並藉由波形分離而可分成3成分。弛緩時間長的成分為運動性大之成分而定義為非晶相,弛緩時間短之成分為運動性小之成分而定義為結晶相,弛緩時間之中間成分係定義為界面相。使用高斯函數(Gaussian function)及勞侖茲函數(Lorentzian function)之計算式而求各成分之成分量(例如參照「固體NMR(高分解能NMR與脈衝NMR)之聚胺甲酸酯樹脂之相分離構造解析」(DIC Technical Review No.12,pp.7~12,2006))。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脈衝NMR法之測定方法。首先,在直徑1cm玻璃管中塞入切塊為1~2mm正方體左右之網狀構造體樣品直至高度1~2cm為止,將該試料置於磁場中並施加高頻脈衝磁場後,測定巨觀磁化緩和舉動,則可得如圖1所示之自由誘導衰減(FID)訊號(橫軸: 時間(μ秒),縱軸:自由誘導衰減訊號)。所得FID訊號之初期值係與測定試料中質子數成比例,測定試料有3個成分時,FID訊號係3成分之回應訊號之和。另一方面,試料中所含各成分的運動性有差異,故成分之回應訊號之衰減速度不同,且自轉-自轉弛緩時間T2不同。藉此,可以最小平方法分為3成分,從自轉-自轉弛緩時間T2長者依序為非晶相(L成分)、界面相(M成分)、結晶相(S成分)(參照圖1)。非晶相為分子運動性大之成分,結晶相為分子運動性小之成分,其中間成分為界面相。又,有關於前述脈衝NMR法、固體回聲法、自轉-自轉弛緩時間T2可參考日本特開2007-238783號(尤其是段落[0028]~[0033])。
「自轉-自轉弛緩時間(T2)」係使用作為分子運動性之指標,數值越大則表示運動性越高。一般結晶相的運動性低,故T2較小,相反地非晶相之T2較高。
可由分子運動之相關時間τc與T2之關係,而理解自轉-自轉弛緩時間T2為分子運動性尺標之理由。τc表示一運動狀態之分子產生分子衝突之平均時間,T2值係因τc增加而成反比變短。此表示隨著分子運動性降低而T2會變短。
「成分量(相量)」是指各相之比例(質量%),非晶相之T2越低,或非晶相之比例越低,則為越硬之樹脂。 又,界面相越少則為結晶相與非晶相明確相分離之構造,具有難以產生應變之彈性特性。相反地,界面相越多則為結晶相與非晶相之相分離不明確之構造,具有延遲彈性特性。
構成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之乙烯/α-烯烴所構成之多嵌段共聚物中,結晶相之弛緩時間較佳為11.4μs以下,更佳為11.2μs以下,又更佳為11.0μs以下。本發明中,結晶相之弛緩時間大於11.4μs則表示結晶相之構造不充分。下限並無特別限定,但乙烯/α-烯烴所構成之多嵌段共聚物中通常為1.0μs以上。
構成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之乙烯/α-烯烴所構成之多嵌段共聚物之界面相分率較佳為40質量%以下,更佳為35質量%以下,又更佳為30質量%以下。
界面相是指硬區段與軟區段之界面,界面相分率少表示硬區段與軟區段之界面明確、以及硬區段與軟區段之界面數少。構成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之乙烯/α-烯烴所構成之多嵌段共聚物的密度係在特定範圍,亦即具有結晶構造之樹脂,與界面相比率多之樹脂相比,硬區段與軟區段之界面相比率少之樹脂係表示形成充分大之結晶構造。結果具有高熔點、大比熱。下限並無特別限定,但乙烯/α-烯烴所構成之多嵌段共聚物中通常為10質量%以上。
結晶相之弛緩時間、界面相比率可藉由使用之樹脂而改變,且可藉由進行熱處理而改變。例如藉由對於所得網狀構造體進行退火處理,可使結晶相之弛緩時間變短,且使界面相比率變少。
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中,除了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以外,可視需要混合作為副材之聚丁二烯、聚異戊二烯;作為苯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之苯乙烯異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或該等之氫化共聚物等之聚合物改質劑。又,可添加苯二甲酸酯系、苯偏三酸酯系、脂肪酸系、環氧系、己二酸酯系、聚酯系之塑化劑;公知之受阻苯酚系、硫系、磷系、胺系之抗氧化劑;受阻胺系、三唑系、二苯基甲酮系、苯甲酸酯系、鎳系、柳基系等之光安定劑;抗靜電劑;過氧化物等之分子調整劑;環氧系化合物、異氰酸酯系化合物、碳二亞胺系化合物等之具有反應基之化合物;金屬非活性劑;有機及無機系之成核劑;中和劑;制酸劑;防菌劑;螢光增白劑;充填劑;阻燃劑;阻燃助劑;有機及無機系之顏料。又,提升熱塑性樹脂之分子量係可有效提升耐熱、耐久性及耐疲勞性。
構成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之連續線狀體之纖維徑為0.1~3.0mm,較佳為0.2~2.5mm。纖維徑係網狀構造體要獲得軟觸感與必要硬度之重要因素。若纖維徑小則無法確保緩衝性所必需之硬度,相反地若纖維徑過大則變得過 硬。纖維徑若未滿0.1mm則網狀構造體之緻密性、軟觸感充分,但難以確保必要之硬度。另一方面,纖維徑若超過3.0mm則容易確保網狀構造體之必要硬度,但觸感較硬且粗糙感明顯。
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之外觀密度係決定緩衝性之重要因素,可因應用途而設計為0.005~0.20g/cm3,較佳為0.01~0.18g/cm3,更佳為0.02~0.15g/cm3。外觀密度若小於0.005g/cm3則難以確保網狀構造體之緩衝性所需要之硬度,若超過0.20g/cm3則網狀構造體變得過硬。
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之厚度係有關於緩衝性,較佳為10mm~200mm以下,更佳為20~120mm。厚度未滿10mm則網狀構造體過薄而有觸底感。厚度超過200mm則作為緩衝材使用時係過厚而損及舒適性。
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之70℃壓縮殘留應變為30%以下,較佳為27%以下,更佳為25%以下,又更佳為20%以下,特佳為18%以下,最佳為15%以下。若70℃壓縮殘留應變超過30%,則為耐久性(耐疲勞性)差之網狀構造體。70℃壓縮殘留應變之下限值並無特別限定,但通常為1%以上。又,本發明之70℃壓縮殘留應變是指下述值:將網狀構造體裁切為10cm×10cm之大小,計測厚度(處理前厚度:a),使該厚度成為50%壓縮狀態並在70℃環 境下放置22小時後,打開壓縮狀態並以室溫冷卻30分鐘,再次計測厚度(處理後厚度:b),並以式{(a)-(b)}/(a)×100算出之值。前述值越小,則即使在加熱器、熱水懷爐等之高溫環境中使用亦不易產生網狀構造體之厚度減少(疲勞)。亦即為在高溫環境使用時之厚度變化(疲勞)的指標。
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之50℃、95RH%壓縮殘留應變為20%以下,較佳為19%以下,更佳為18%以下,又更佳為15%以下。50℃、95RH%壓縮殘留應變若超過20%,則為耐久性(耐疲勞性)差之網狀構造體。50℃、95RH%壓縮殘留應變之下限值並無特別限定,通常為1%以上。又,本發明之50℃、95RH%壓縮應變是指下述值:將網狀構造體裁切為10cm×10cm之大小,計測厚度(處理前厚度:a),使該厚度成為50%壓縮狀態並在溫度50℃、濕度95RH%之環境下放置22小時後,打開壓縮狀態並在室溫冷卻30分鐘,再次計測厚度(處理後厚度:b),並以式{(a)-(b)}/(a)×100算出之值。前述值越小,則即使在通常之汽車座椅、車輛用墊或棉被內、桌爐內等高溫、高濕度環境中使用,亦不易產生網狀構造體之厚度減少(疲勞)。亦即為在溫熱、濕度環境使用時之厚度變化(疲勞)之指標。
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之8萬次重複壓縮後之硬度保持 率較佳為68%以上,更佳為70%以上,又更佳為72%以上,特佳為74%以上。若8萬次重複壓縮後之硬度保持率未滿68%,則會因長時間使用造成網狀構造體之硬度降低,會造成乘坐感改變。8萬次重複壓縮後之硬度保持率之上限值並無特別限定,通常為95%以下。
又,本發明之8萬次重複壓縮後之硬度保持率是指50%固定變位重複壓縮後之25%壓縮時之硬度保持率,前述值越大,則不易產生因重複變形造成之網狀構造體之耐久性(疲勞)。
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之85℃、95RH%壓縮殘留應變為35%以下,較佳為31%以下,更佳為30%以下,又更佳為28%以下,特佳為25%以下。80℃、95RH%壓縮殘留應變若超過35%,則為耐久性(耐疲勞性)差之網狀構造體。80℃、95RH%壓縮殘留應變之下限值並無特別限定,但通常為1%以上。又,本發明之80℃、95RH%壓縮殘留應變是指下述值:將網狀構造體裁切為10cm×10cm之大小,計測厚度(處理前厚度:a),使該厚度成為50%壓縮狀態並在溫度80℃、濕度95%之環境下放置22小時後,打開壓縮狀態並以室溫冷卻30分鐘,再次計測厚度(處理後厚度:b),以式{(a)-(b)}/(a)×100算出之值。80℃、95RH%係使用於夏天之汽車座椅、車輛用墊等之上限溫度、濕度環境,該值係假設於日常生活中使用時之厚度減少(疲勞)之界限值。亦即為在高溫、高濕度環境 使用時之厚度變化(疲勞)界限之指標。
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之25%壓縮硬度較佳為1.5~30N/φ50mm,更佳為2~20N/φ50mm。25%壓縮硬度未滿1.5N/φ50mm則網狀構造體之硬度低,會有觸底感。又,若超過15N/φ50mm則網狀構造體之硬度高,無法獲得較佳之緩衝性。
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之65%壓縮硬度較佳為5N~30N/φ50mm,更佳為6~25N/φ50mm。65%壓縮硬度未滿5N/φ50mm則網狀構造體之硬度低,會有觸底感。又,若超過30N/φ50mm則網狀構造體之硬度高,無法獲得較佳之緩衝性。
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之遲滯損失(hysteresis loss)較佳為25~60%,更佳為30~55%,又更佳為35~55%。遲滯損失若超過60%則無法感受到彈性。又,若未滿25%則網狀構造體之回復力過大,故為感觸硬之網狀構造體。
說明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之製法之一例。以日本特開平7-68061號公報等所記載公知方法獲得網狀構造體。例如,使用較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之熔點高20~120℃範圍之熔融溫度,而熔融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並藉由具有複數 孔口之多列噴嘴,將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分配於噴嘴孔口。將以該多列噴嘴所熔融之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往下方吐出,在熔融狀態使其線狀互相接觸,藉此而融合並形成三維構造。三維構造體係夾於設置於拉取裝置之拉取網,於冷卻槽冷卻後,以捏合輥夾取而從冷卻槽拉出,瀝水後乾燥,而可獲得兩面或單面平滑化之網狀構造體。僅單面平滑化時可使用以下等方法:吐出於傾斜之拉取網上,在熔融狀態互相接觸並融合而形成三維構造,並僅在拉取網面緩和形態並冷卻。
本發明所使用之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的熔點較以往使用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高,故紡絲時的擠出溫度可設定較高。又,比熱亦高於以往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故連續線狀體形成環且與隣接線狀接觸而形成接點時,可具有更多熱量,此係可形成較以往更強固之接點。
要獲得本發明網狀構造體重要的是紡絲溫度,係因應樹脂之MFR而有適當範圍。適當範圍係MFR=2~5g/min之樹脂則紡絲溫度為熔點+100~140℃,MFR=5~10g/min之樹脂則紡絲溫度為熔點+80~100℃,MFR=10~20g/min之樹脂則紡絲溫度為熔點+40~80℃。若以較適當範圍更低溫進行紡絲,則纖維在形成接點前固化,而無法形成強 固的接點。又,若以較適當範圍進行更高溫的紡絲,則水槽冷卻不充分,而無法形成網狀構造體。
相較於使用以往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之網狀構造體,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係耐熱、耐濕熱性優異,其理由係線狀彼此之接點強固。亦即,即使在70℃之高溫環境下,或是80℃、95RH%之高溫高濕熱環境下受到壓縮等外力時,因線狀彼此之接點強固,故可將外力分散於網狀構造體全體。因此可避免應力集中且耐熱、耐濕熱性能優異。
要獲得本發明網狀構造體,從多列噴嘴之孔口吐出之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之單孔吐出量較佳為0.5g/min以上,更佳為0.7g/min以上,又更佳為1.0g/min以上。單孔吐出量未滿0.5g/min則連續線狀體過細而難以形成網狀構造體,且線狀體本身所具有的熱量減少,難以與隣接線狀形成強固接點。只要為可形成網狀構造體之範圍,則單孔吐出量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定,但若為7.0g/min以上則線狀體本身會過厚而難以形成網狀構造體,且所形成之網狀構造體難以冷卻,可能產生品質劣化。
為了獲得本發明網狀構造體,噴嘴最下面與水面之距離,亦即氣隙較佳為500mm以下,更佳為470mm以下,又更佳為450mm以下。氣隙若大於500mm則線狀體會待 本身之熱量減少後,才會與隣接線狀形成接點,而難以形成強固接點。氣隙之下限並無特別限定,只要使可形成網狀構造體之範圍則可較短,但較佳為100mm以上。若低於100mm則與隣接線狀之接觸次數減少,故難以形成網狀構造體,且所形成之網狀構造體難以冷卻,可能產生品質劣化。
為了獲得本發明網狀構造體,拉取網之拉取速度較佳為10.0m/min以下,更佳為7.0m/min以下,又更佳為5.0m/min以下。拉取速度若超過10.0m/min則線狀無法交織而無法形成接點。拉取速度之下限並無特別限定,只要為可形成網狀構造體之範圍則可較慢,但較佳為0.3m/min以上。若比0.3m/min慢則形成接點後之冷卻變慢,可能產生品質劣化。
作為獲得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之方法之一,可舉出將冷卻所得之網狀構造體進行熱處理(退火處理)。熱處理溫度較佳為70℃以上,更佳為80℃以上,又更佳為90℃以上。較佳為在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的熔點以下進行熱處理,更佳為在較熔點低5℃之溫度,又更佳為較熔點低10℃之溫度進行處理。熱處理時間較佳為1分鐘,更佳為10分鐘以上,又更佳為20分鐘以上,特佳為30分鐘以上。熱處理時間較佳為較長,但在一定時間以上則熱處理效果無法增加,相反地會引起樹 脂劣化,故進行熱處理之時間較佳為1小時以內。
以示差掃描型熱量計測定構成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之連續線狀體時,較佳為在熔解曲線中,於室溫(20℃)至熔點以下具有吸熱波峰。有時熔點以下之吸熱波峰會有2個以上,根據與熔點之距離或基線形狀,也時也會有肩峰(shoulder)。與不具有吸熱波峰者相比,具有前述吸熱波峰者係耐熱耐濕熱性提升。考量脈衝NMR法之測定結果及熱處理之耐熱耐濕熱性所觀察到之現象,認為係再配列為非晶相更往界面相側、界面相更往結晶相側之接近結晶構造之構造,而形成更安定之界面相。
在不降低性能之範圍內,本發明網狀構造體可在樹脂製造步驟、成型加工步驟、後加工步驟等製品化之任意步驟中賦予防臭抗菌、消臭、防黴、著色、芳香、阻燃、吸放濕等功能。
構成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之連續線狀體之剖面形狀並無特別限定,但可藉由形成中空剖面、異型剖面及該等之組合而賦予優異抗壓縮性、觸感。可藉由纖維徑、所使用素材之模數而調整壓縮特性。具體而言可舉出調整連續線狀體之纖維徑之方法、將連續線狀體之剖面形狀設為異型剖面或中空剖面之方法、改變所使用素材本身硬度之方法等。異型剖面可舉出三角形、四角形、十字型等之多邊形 剖面、及於該等中具有突起之剖面形狀;星型、Y型、U字型、及於該等中具有複數突起者等之異型剖面。藉由設為異型剖面而可賦予抗壓縮性。抗壓縮性係可藉由所使用素材之模數而調整,柔軟之素材則提高異型度,可調整初期壓縮應力之梯度,模數稍高之素材則降低異型度,可賦予乘坐感良好之抗壓縮性。尤其使用中空剖面或異型剖面時,在提升中空率、異型度亦具有相同壓縮特性時,有可能可達成輕量化,若使用於汽車等座位則可達到節能化,使用於棉被等情況則可提升裝卸時的使用性等,係較佳之實施形態。
使構成網狀構造體之連續線狀體成為中空剖面或異型剖面之方法,例如為中空剖面時,可使用可將孔口形狀形成為中空之孔口。有關於中空剖面,在網狀構造體所使用之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之巴拉斯效應(Barus effect)大時,雖然容易提高中空率,但在巴拉斯效應小時,若不盡可能提高孔口的中空率,則無法提高紗線的中空率,因此需視所使用素材而選擇最適當之孔口形狀。本發明之連續線狀體之中空率較佳為3~80%,更佳為5~60%,又更佳為10~50%。中空率未滿3%時,中空效果不充分,若超過80%,則在與剖面垂直之方向會受到力量大之應力集中,而容易使中空剖面變形,極端時會產生中空崩潰而使形態保持性變差。又,剖面形狀若具有中空部則無特別限定,但藉由形成異型中空 剖面而可提升抗壓縮性,故較佳。
將構成網狀構造體之連續線狀體複合化為芯鞘(core-in-sheath)構造,並利用熔點差而求提升接合強力,此亦為較佳之實施形態。此時可藉由以下方式獲得:使用鞘成分與芯成分所使用熱塑性彈性體之熔點差為20℃以上之熱塑性彈性體,並在孔口前分配芯鞘並吐出。較佳為鞘成分與芯成分所使用熱塑性彈性體之熔點差為30℃以上。將構成網狀構造體之連續線狀體複合化為芯鞘構造時,紡絲溫度較佳為以比低熔點成分之熔點至少高10℃之溫度進行。
本發明網狀構造體係包含多層構造者。例如上表面與下層可以相異纖維徑之連續線狀體所構成。例如,上層係以纖維徑小之連續線狀體構成而較軟,下層以纖維徑大之連續線狀體構成而具有硬度,藉此可為兼具軟觸感與降低觸底感之網狀構造體,係較佳之實施形態。多層化之方法可舉出:將網狀構造體彼此積層重疊並以邊套等固定之方法、藉由加熱而熔融固著之方法、以接著劑接著之方法、或以縫製或束帶等束縛之方法等。
(實施例)
以下例示實施例具體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該等實施例。又,實施例中特性值之測定及評價以下述方 式進行。
(1)纖維徑
將試料裁切為5cm×5cm大小,從網狀構造體無規地切出線狀體。以光學顯微鏡用適當倍率觀察所採集線狀體的橫切方向之纖維剖面,藉此測定纖維徑(n=10之平均值)。
(2)中空率
將試料裁切為20cm×20cm大小,由該試料無規地取出20條線狀體。橫切線狀體,在纖維軸方向立起之狀態下載於蓋玻璃,以光學顯微鏡觀察橫切方向之纖維剖面,算出纖維之外周面積(a)與中空面積(b)。以下式算出中空率,求20條之平均值。
(中空率)=(b)/(a)(單位%)。
此時,線狀體的剖面形狀為中空形狀者係視為中空剖面形狀線狀體,剖面形狀為實心剖面形狀線狀體時,僅求中空剖面形狀線狀體之平均值。
(3)試料厚度及外觀密度
將試料裁切出4個8cm×10cm大小之樣品,在無荷重下放置24小時。之後,於高分子計器製FD-80N型測厚器,使用面積15cm2之圓形測定子測定各樣品1處之高度,以其平均值作為試料厚度。試料重量係以電子天秤測 量前述試料。外觀密度係由試料厚度求體積並將試料重量除以體積的值。(n=4之平均值)
(4)熔點
使用TA Instrument公司製示差掃描熱量計Q200,由從室溫以昇溫速度20℃/分鐘測定之吸發熱曲線求吸熱波峰(熔解波峰)溫度。
(5)比熱
使用TA Instrument公司製示差掃描熱量計Q200並根據JIS-K7123準則之方法而求。以10℃保持10min後,以10℃/min升溫至70℃,以70℃保持10min,對準基線,將25℃的空鋁鍋與樣品之熱流差(H)、25℃的空鋁鍋與基準物質之熱流差(h)、樣品之重量(M)、及基準物質之重量(m)以下式進行測定。
比熱(J/g.℃)=(H/h)×(m/M)×(基準物質之比熱)。
基準物質使用α-氧化鋁而進行測定。
(6)樹脂(resin)之190℃熔流速率(MFR)
以「ASTM D1238」之測定法在190℃、荷重2160g之條件下測定。
(7)樹脂(resin)之密度
以「ASTM D792」準則之方法測定。
(8)樹脂之組成分析
以共振頻率數125MHz之13C-NMR測定。測定裝置使用BRUKER製AVANCE500,溶媒使用氘代苯/鄰二氯苯(20/80 vol%)。於前述溶媒以125℃以上充分溶解試料後,以110℃進行測定。累積次數為512次以上,重複時間為1sec以上。
(9)結晶相之弛緩時間
使用日本電子製脈衝NMR測定裝置(JNM-MU25)測定。以觀測核為1H、測定磁場強度為0.58特斯拉(Tesla)、觀測頻率數為25MHz、脈衝模式為Solid-Echo法、RP脈衝寬(Pw1)為2.0μs、脈衝間隔(Pi1)為8.0μs、脈衝重複時間為500ms進行測定。將以前述方式測定所得之自由感應衰減訊號以最小平方法由長成分依序減去,而進行3成分之解析,弛緩時間短的成分定義為結晶相,長的成分定義為非晶相,中間的成分定義為界面相,而求結晶相之弛緩時間。
(10)界面相之分率
使用日本電子製脈衝NMR測定裝置(JNM-MU25)測定。以觀測核為1H、測定磁場強度為0.58特斯拉、觀測頻率數為25MHz、脈衝模式為Solid-Echo法、RP脈衝 寬(Pw1)為2.0μs、脈衝間隔(Pi1)為8.0μs,脈衝重複時間為500ms進行測定。將以前述方式測定所得之自由感應衰減訊號以最小平方法由長成分依序減去,而進行3成分之解析,弛緩時間短的成分定義為結晶相,長的成分定義為非晶相,中間的成分定義為界面相,而求界面相之分率。
(11)25%壓縮時硬度
將試料裁切為8cm×10cm大小,在20℃±2℃環境下以無荷重放置24小時後,於20℃±2℃環境下之ORIENTEC公司製TENSILON RTM250(使用1kN測力器),使用φ50mm、厚度3mm之加壓板,將試料中心部以10mm/min之速度開始壓縮,測量荷重成為0.3N時之厚度,並作為硬度計厚度。將此時之加壓板位置作為零點,以速度100mm/min壓縮為硬度計厚度之75%後,以速度100mm/min將加壓板恢復至零點。接著以速度100mm/min壓縮至硬度計厚度之25%,將此時之荷重作為25%壓縮時硬度。單位為N/φ50mm(n=3之平均值)。
(12)65%壓縮時硬度
將試料裁切為8cm×10cm大小,在20℃±2℃環境下以無荷重放置24小時後,以20℃±2℃環境下之ORIENTEC公司製TENSILON RTM250(使用1kN測力器),使用φ50mm、厚度3mm之加壓板,將試料中心部 以10mm/min之速度開始壓縮,測定荷重成為0.3N時之厚度,作為硬度計厚度。以此時之加壓板位置作為零點,以速度100mm/min壓縮至硬度計厚度之75%後,以速度100mm/min將加壓板恢復至零點。接著以速度100mm/min壓縮至硬度計厚度之65%,以此時之荷重作為65%壓縮時硬度。單位為N/φ50mm(n=3之平均值)。
(13)遲滯損失
將試料裁切為20cm×20cm大小,在20±2℃環境下以無荷重放置24小時後,以20℃±2℃環境下之ORIENTEC公司製TENSILON RTM250(使用1kN測力器),使用φ50mm、厚度3mm之加壓板,將試料中心部以10mm/min之速度開始壓縮,測量荷重成為0.3N時之厚度,作為初期厚度。將初期厚度測定後之樣品以20±2℃環境下之ORIENTEC公司製TENSILON RTM250(使用1kN測力器),使用φ150mm、厚度20mm之壓縮板,以50mm/min之速度壓縮至初期厚度之75%後,無維持時間而以同速度將壓縮板恢復至初始位置(第一次應力應變曲線),接著無維持時間而重複相同操作(壓縮與恢復)(第二次應力應變曲線)。將第二次壓縮時應力曲線所示之壓縮能量(WC)、及第二次除壓時應力曲線所示之壓縮能量(WC‘)依下式求遲滯損失。(n=3之平均值)
遲滯損失(%)=(WC-WC‘)/WC×100。
WC=ʃPdT(從0%至75%壓縮時之功)。
WC‘=ʃPdT(從75%至0%除壓時之功)。
(14)70℃壓縮殘留應變
將試料裁切為8cm×10cm大小,以(3)所記載方法測定處理前厚度(a)。將測定厚度之樣品夾於可維持厚度(a)之50%壓縮狀態之治具,放入設定為溫度70℃、濕度23%之乾燥機放置22小時。之後取出樣品,冷卻並去除壓縮應變,30分鐘後以(3)所記載方法求厚度(b),將其與處理前厚度(a)以式{(a)-(b)}/(a)×100算出。單位為%(n=3之平均值)。
(15)50℃、95RH%壓縮殘留應變
將試料裁切為8cm×10cm大小,以(3)所記載方法測定處理前厚度(c)。將測定厚度之樣品夾於可維持厚度(c)之50%壓縮狀態之治具,放入設定為溫度50℃、濕度95RH%之恆溫恆濕機放置22小時。之後取出樣品,冷卻並去除壓縮應變,30分鐘後以(3)所記載方法求厚度(d),將其與處理前厚度(c)以式{(c)-(d)}/(c)×100算出。單位為%(n=3之平均值)。
(16)85℃、95RH%壓縮殘留應變
將試料裁切為8cm×10cm大小,以(3)所記載方法測定處理前厚度(e)。將測定厚度之樣品夾於可維持厚度(e)之50%壓縮狀態之治具,放入設定為溫度80℃、濕 度95RH%之恆溫恆濕機放置22小時。之後取出樣品,冷卻並去除壓縮應變,30分鐘後以(3)所記載方法求厚度(f),將其與處理前厚度(e)以式{(e)-(f)}/(e)×100算出。單位為%(n=3之平均值)。
(17)8萬次重複壓縮後之硬度保持率
將試料裁切為30cm×30cm大小,以(3)所記載方法測定處理前厚度。以(11)所記載方法測定已測定厚度之樣品之25%壓縮時硬度,以此值作為處理前荷重(g)。之後,以安田精機製作所之FOAM RUBBER重複壓縮試驗機,在20℃±2℃環境下將測定25%壓縮時硬度之樣品夾於30cm×30cm、厚度20mm之加壓板之間,以至處理前厚度的50%厚度為止之1Hz循環重複壓縮、回復8萬次。將8萬次重複壓縮後之試料從FOAM RUBBER重複壓縮試驗機取出,靜置30分鐘後以(11)所記載方法測定25%壓縮時硬度,將此值作為處理後荷重(h)。以式(h)/(g)×100算出8萬次重複壓縮後之硬度保持率。單位為%(n=3之平均值)。
[實施例1]
使用下述噴嘴:在寬方向96mm、厚度方向之寬31.2mm之噴嘴有效面以孔間間距6mmZ字型排列(Zigzag alignment)孔口,孔口形狀係外徑1mm、內徑0.6mm且為三孔橋(triple bridge)的中空成型性剖面。烯烴嵌段共 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係使用乙烯/α-烯烴所構成之多嵌段共聚物之INFUSE D9530.05(陶氏化學公司製)100重量%,在紡絲溫度240℃、單孔吐出量1.0g/min之條件下由噴嘴下方吐出。在噴嘴面下18cm之距離配置冷卻水,冷卻水之溫度為20℃,作為拉取方式,係以輸送器一部分露出至水面上之方式配置具有寬300mm之不鏽鋼製環形網之拉取裝置。輸送器係平行且間隔為寬20mm,將熔融狀態之吐出線狀彎曲而形成環,使接觸部分融合而形成三維網狀構造。藉由抽取輸送器夾入三維網狀構造體之兩個面,以拉取速度0.75m/min拉入至冷卻水中使其固化而使兩個面平坦化後,裁切為特定之大小,以105℃熱風進行30分鐘退火處理。所得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所構成之網狀構造體之特性示於表1。
又,構成網狀構造體之樹脂的樹脂組成係以前述共振頻率數125MHz之13C-NMR測定方法進行,樹脂組成中的乙烯與1-辛烯之莫耳比率係用以下方法測定。
1-辛烯之共聚莫耳比率係用以下方法決定。
溶媒所使用之鄰二氯苯係在120~140ppm附近觀測到波峰,但其中在最低磁場側檢測之1,2位之13C波峰為133.1ppm。此時,在10.0~50ppm附近檢測之波峰為1-辛烯共聚聚乙烯所對應之波峰。又,其中,3級碳之波峰為38.2~38.4ppm及35.9~36.1ppm,1級碳之波峰為14.0~14.2ppm,除此之外係2級碳之波峰。解析係使用3級碳之波峰(積分值之和=A)與2級碳之波峰(積分值 之和=B)並以下式算出1-辛烯共聚莫耳比率(下式之X)。
A×100/{A+(B-A×6)/2}=X(莫耳%)。
乙烯之共聚莫耳比率以下式而求。
Y=100-X(莫耳%)。
以下實施例中係以同樣方式測定樹脂組成、共聚莫耳比率。
所得網狀構造體係連續線狀體之剖面形狀為圓形中空剖面且中空率為30%,纖維徑為0.78mm。所得網狀構造體滿足本發明要件,特別係高溫、高濕下之耐久性優異的網狀構造體。
[實施例2]
退火溫度為70℃,除此之外係依照實施例1。所得網狀構造體之特性示於表1。所得網狀構造體係連續線狀體之剖面形狀為圓形中空剖面且中空率為29%,纖維徑為0.76mm。所得網狀構造體滿足本發明要件,特別係高溫、高濕下之耐久性優異的網狀構造體。
[實施例3]
所使用之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係使用乙烯/α-烯烴所構成之多嵌段共聚物之INFUSE D9817.15(陶氏化學公司製)100重量%,紡絲溫度為220℃,除此之外係依照實施例1。所得網狀構造體之特性示於表1。所得網狀構造體係連續線狀體之剖面 形狀為圓形中空剖面且中空率為25%,纖維徑為0.68mm。所得網狀構造體滿足本發明要件,特別係高溫、高濕下之耐久性優異的網狀構造體。
[實施例4]
退火溫度為70℃,除此之外係依照實施例3。所得網狀構造體之特性示於表1。所得網狀構造體係連續線狀體之剖面形狀為圓形中空剖面且中空率為24%,纖維徑為0.65mm。所得網狀構造體滿足本發明要件,特別係高溫、高濕下之耐久性優異的網狀構造體。
[實施例5]
所使用之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係使用乙烯/α-烯烴所構成之多嵌段共聚物之INFUSE D9807.15(陶氏化學公司製)100重量%,紡絲溫度及單孔吐出量變更為表1所記載條件,除此之外係依照實施例1。所得網狀構造體之特性示於表1。所得網狀構造體係連續線狀體之剖面形狀為圓形中空剖面且中空率為26%,纖維徑為0.67mm。所得網狀構造體滿足本發明要件,特別係高溫、高濕下之耐久性優異的網狀構造體。
[實施例6]
紡絲溫度為200℃,除此之外係依照實施例1。所得網狀構造體之特性示於表1。所得網狀構造體係連續線狀 體之剖面形狀為圓形中空剖面且中空率為40%,纖維徑為0.95mm。所得網狀構造體的接點強度稍弱,故為8萬次重複壓縮後之硬度保持率稍差的網狀構造體。
[比較例1]
所使用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係使用乙烯/辛烯無規共聚物之ENGAGE 8401(陶氏化學公司製)100重量%,紡絲溫度為190℃,除此之外係依照實施例1。所得網狀構造體之特性示於表1。所得網狀構造體係連續線狀體之剖面形狀為圓形中空剖面且中空率為11%,纖維徑為0.5mm。所得網狀構造體係壓縮殘留應變大且高溫、高濕下之耐久性差的網狀構造體。
[比較例2]
將冷卻後之熱處理(退火)條件變更為表1所記載條件,除此之外依照比較例1。所得網狀構造體之特性示於表1。所得網狀構造體係因退火時之條件而無法維持網狀構造。
[比較例3]
使用下述噴嘴:在寬方向1050mm、厚度方向之寬50mm之噴嘴有效面以孔間間距5mmZ字型排列孔口,孔口形狀係外徑2mm、內徑1.6mm且為三孔橋的中空成型性剖面。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係使用以茂金屬化合物作 為觸媒共聚之乙烯/己烯無規共聚物之NIPOLON(註冊商標)-Z7P55A(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100重量%,從前述噴嘴以紡絲溫度210℃、每個單孔以2.0g/min之速度往噴嘴下方吐出,在噴嘴面26cm下配置冷卻水,以一對拉取輸送器的一部分露出於水面上之方式,以平行、開口寬40mm之間隔配置寬150cm之不鏽鋼製環形網,將該熔融狀態之吐出線狀彎曲而形成環,並使接觸部分融合而形成三維網狀構造。以拉取輸送器夾著三維網狀構造體之兩個面,並以每分鐘1.15m之速度拉入冷卻水中使其固化並使兩個面平坦化後,以捏合輥以每分鐘1.1m之速度,亦即速度比率4.3%進行拉取,裁切為特定大小並以70℃熱風乾燥熱處理30分鐘,而獲得網狀構造體。所得網狀構造體之特性示於表1。
所得網狀構造體係連續線狀體之剖面形狀為中空剖面且中空率為28%,纖維徑為1.2mm。所得網狀構造體在高溫、高濕下之壓縮殘留應變大,且為耐久性差的網狀構造體。
[比較例4]
氣隙為50cm,除此之外係依照實施例1。因擴大氣隙,故纖維在形成接點前固化而無法形成接點,而無法獲得網狀構造體。
[表1]
Figure 104141685-A0202-12-0035-1
Figure 104141685-A0202-12-0036-2
Figure 104141685-A0202-12-0037-3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藉由本發明可獲得即使在高溫、高濕熱下壓縮殘留應變亦小之網狀構造體。前述網狀構造體具有以下效果:即使在電車、汽車、雙輪車等,尤其是即使在夏天高溫環境 且乘坐者等所產生汗影響之高濕度環境下,壓縮殘留應變亦小。又,即使是在冬天所使用的電熱毯或加熱器、熱水懷爐等所造成的高溫環境,以及寢床內等高濕度環境中,亦具有壓縮殘留應變小之效果,在產業上具有很大的貢獻。

Claims (8)

  1. 一種網狀構造體,係具有纖維徑0.1~3.0mm之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連續線狀體所構成之三維無規環接合構造,外觀密度為0.005~0.20g/cm3,70℃壓縮殘留應變為30%以下;以脈衝核磁共振法測定構成網狀構造體之樹脂所得之界面相比率為40質量%以下。
  2. 一種網狀構造體,係具有纖維徑0.1~3.0mm之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連續線狀體所構成之三維無規環接合構造,外觀密度為0.005~0.20g/cm3,50℃、95%RH之壓縮殘留應變為20%以下;以脈衝核磁共振法測定構成網狀構造體之樹脂所得之界面相比率為40質量%以下。
  3. 一種網狀構造體,係具有纖維徑0.1~3.0mm之烯烴嵌段共聚物所構成之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連續線狀體所構成之三維無規環接合構造,外觀密度為0.005~0.20g/cm3,80℃、95%RH之壓縮殘留應變為35%以下;以脈衝核磁共振法測定構成網狀構造體之樹脂所得之界面相比率為40質量%以下。
  4.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網狀構造體,其中烯烴嵌段共聚物為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
  5. 如請求項4所記載的網狀構造體,其中乙烯/α-烯烴嵌段共聚物係含有乙烯50~95莫耳%及碳數3以上之α-烯烴5~50莫耳%。
  6. 如請求項4所記載的網狀構造體,其中α-烯烴為1-辛烯。
  7.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網狀構造體,其中網狀構造體之厚度為10~200mm,25%壓縮時硬度為1.5~30N/φ50mm以下。
  8.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網狀構造體,其中連續線狀體之剖面形狀為中空剖面。
TW104141685A 2014-12-12 2015-12-11 耐熱、耐久性優異的網狀構造體 TWI6846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52025 2014-12-12
JP2014-252025 2014-12-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6378A TW201636378A (zh) 2016-10-16
TWI684605B true TWI684605B (zh) 2020-02-11

Family

ID=56107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1685A TWI684605B (zh) 2014-12-12 2015-12-11 耐熱、耐久性優異的網狀構造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WO2016093334A1 (zh)
TW (1) TWI684605B (zh)
WO (1) WO20160933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94698B2 (ja) * 2016-12-13 2021-06-30 株式会社エアウィーヴ 網状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889332B8 (en) * 2018-11-29 2023-06-21 TOYOBO MC Corporation Net-shaped structure body
JP7399899B2 (ja) 2021-01-19 2023-12-18 美津濃株式会社 跳躍運動用マット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35962A (en) * 2005-03-17 2006-10-16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Three-dimensional random looped structures made from interpolymers of ethylene/α-olefins and uses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21638B2 (ja) * 1993-02-26 1999-07-19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クッション用網状構造体及び製法
JP2002266223A (ja) * 2001-03-15 2002-09-18 Toyobo Co Ltd 立体網状構造体
JP5966471B2 (ja) * 2011-09-16 2016-08-10 東洋紡株式会社 静粛性と硬さに優れた弾性網状構造体
JP2013091862A (ja) * 2011-10-24 2013-05-16 Toyobo Co Ltd 網状構造体
JP5459438B1 (ja) * 2013-11-18 2014-04-02 東洋紡株式会社 熱寸法安定性に優れた網状構造体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35962A (en) * 2005-03-17 2006-10-16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Three-dimensional random looped structures made from interpolymers of ethylene/α-olefins and uses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6378A (zh) 2016-10-16
JP2020204143A (ja) 2020-12-24
JPWO2016093334A1 (ja) 2017-09-21
WO2016093334A1 (ja) 2016-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0459B (zh) 消音性與輕量性優異之彈性網狀構造體
EP2772576B1 (en) Fibrous Network Structure Having Excellent Compression Durability
TWI684605B (zh) 耐熱、耐久性優異的網狀構造體
CN109680413B (zh) 网状结构体
JP5454734B1 (ja) 圧縮耐久性に優れた網状構造体
TW201114816A (en) Expanded polypropylene resin beads and expanded bead molding
EP3255192B1 (en) Net-like structure having excellent low resilience characteristics
CN105683434B (zh) 压缩耐久性优异的网状结构体
EP3305500A1 (en) Three-dimensional crosspiece structure
JP5459436B1 (ja) 熱寸法安定性に優れた網状構造体
KR101866710B1 (ko) 망상 구조체
JP6718848B2 (ja) 網状構造体
JP5978674B2 (ja) 振動吸収性の高い弾性網状構造体
JP5966472B2 (ja) 振動吸収性の高い弾性網状構造体
TWI720710B (zh) 網狀結構體
TWI617712B (zh) 熱尺寸穩定性優異之網狀構造體
WO2016175294A1 (ja) 網状構造体
JP5532179B1 (ja) 圧縮耐久性に優れた網状構造体
JP2017186688A (ja) 網状構造体
JP2017190555A (ja) 網状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6786773B2 (ja) 網状構造体成型品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