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3579B - 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智能呼叫裝置與系統 - Google Patents

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智能呼叫裝置與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3579B
TWI683579B TW107122112A TW107122112A TWI683579B TW I683579 B TWI683579 B TW I683579B TW 107122112 A TW107122112 A TW 107122112A TW 107122112 A TW107122112 A TW 107122112A TW I683579 B TWI683579 B TW I6835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ll
server
intelligent
voic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2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2667A (zh
Inventor
廖立文
程琬真
何彥廷
Original Assignee
星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星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星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221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357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02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2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3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3579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智能呼叫裝置與系統,其中方法適用採用傳統對講機執行呼叫程序的場所,相關系統運用一伺服器,當伺服器接收智能呼叫裝置產生的一呼叫訊號,呼叫訊號記載一識別資訊,用以表示一個呼叫位置,之後,伺服器經查詢資料庫後,相關軟體程序根據呼叫位置組合語音訊號,產生一語音呼叫,即對這些人員所攜帶的對講機發出一呼叫的語音,當有接收到語音的人員到達呼叫位置時,即完成此服務呼叫的程序。

Description

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智能呼叫裝置與系統
說明書公開一種智能呼叫方法,特別是一種利用對講機執行智能呼叫,並通過伺服器執行通知與呼叫管理的智能呼叫方法,以及智能呼叫裝置與系統。
通訊技術的進步帶動物聯網(IoT)的發展,這些發展反映在一些應用上,常見的是設置在一個場所各處的感應器,使用者可以通過各處的感應器得到場所內的一些事件,例如,通過感應器得到的溫度、電力、光線等資訊,而後續的處理程序大約就是根據各種感應到的事件提出對應的措施。
具有物聯網特性的裝置常常可以提供一個自動的程序,例如,應用在需要服務的場所時,如銀行、餐廳、賣場等場所,可以在門口設置移動感測器(motion sensor),可以感測到進入場所的人,系統將主動發出訊息,如鈴聲、語音等訊息,讓服務人員可以適時地提供服務。
然而,在眾多物聯網的應用中,缺乏與人(顧客)的互動,當使用者通過感應器得知一些特定事件,在事件處理過程中,並沒有結合服務顧客的相關服務流程。
揭露書公開一種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智能呼叫裝置與系統,整合軟硬體,針對需要服務或緊急呼叫的場所,提出自動化的處理流程,結合呼叫請求、人員呼叫,以完成服務。
根據此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系統的實施例,系統整合的硬體設備包括由多位人員攜帶的多個對講機、設於多個呼叫位置的多個智能呼叫裝置,以及一伺服器。其中對講機為由人員攜帶的通訊裝置,智能呼叫裝置則是設於需要產生呼叫的位置,例如顧客可以控制的位置、感測器位置等,伺服器則是用以執行一智能呼叫方法,伺服器可以執行於一伺服主機,或是為內嵌於某個終端裝置之中的伺服器。另外,在特定實施方式中,系統可以在場合的某處設一閘道器(gateway),用以轉送智能呼叫裝置產生的訊息。
一開始,由伺服器接收其中之一智能呼叫裝置產生的一呼叫訊號,呼叫訊號記載了智能呼叫裝置的一識別資訊,而識別裝置在一服務場所中可以對應一個呼叫位置,之後,伺服器將根據識別資訊查詢一人員資料庫,以取得對應識別資訊的一或多位人員的呼叫資訊。此時,伺服器中的軟體程序將組合語音訊號,形成呼叫語音,能夠通過人員所攜帶的對講機發出呼叫語音,以語音的方式通知相關人員到產生呼叫訊號的位置,當其中之一人員接收呼叫後,前往產生呼叫的位置,開始服務。
在此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中,當人員前往服務時,即完成整個方法流程。在另一實施例中,人員到達呼叫位置時,仍能夠通過智能呼叫裝置產生解除呼叫訊號,再由伺服器接收,才完成整個流程。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的智能呼叫裝置中的主要電路包括一控制單元,以及提供顧客觸發產生呼叫訊號的觸發單元,另設有通訊單元,用以連線伺服器,以對伺服器傳送呼叫訊號。
在智能呼叫方法的流程實施例中,伺服器先接收某一智能呼叫裝置產生的呼叫訊號,其中攜帶的識別資訊對應呼叫位置,伺服器即根據識別資訊查詢一人員資料庫,以取得對應一或多位人員的呼叫資訊。之後,伺服器對這些人員所攜帶的對講機發出呼叫訊號。
當其中之一人員到達產生呼叫訊號的智能呼叫裝置的位置時,即完成整個服務呼叫的流程。
為了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為達成既定目的所採取之技術、方法及功效,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圖式,相信本發明之目的、特徵與特點,當可由此得以深入且具體之瞭解,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者。
10‧‧‧區域網路
109‧‧‧伺服主機
101,102,103‧‧‧服務生
101a,102a,103a‧‧‧對講機
107‧‧‧呼叫位置
105‧‧‧智能呼叫裝置
201,202,203‧‧‧感測器
25‧‧‧人員
205‧‧‧對講機
22‧‧‧區域網路
24‧‧‧伺服器
20‧‧‧廠房
30‧‧‧伺服器
301‧‧‧處理單元
303‧‧‧服務人員資料庫
305‧‧‧通訊單元
32‧‧‧智能呼叫裝置
321‧‧‧通訊單元
325‧‧‧控制單元
327‧‧‧觸發單元
329‧‧‧計時單元
34‧‧‧對講機一
341‧‧‧通訊單元
343‧‧‧控制單元
35‧‧‧對講機二
351‧‧‧通訊單元
353‧‧‧控制單元
41‧‧‧智能呼叫裝置
42‧‧‧伺服器
43‧‧‧對講機一
44‧‧‧對講機二
步驟401~406‧‧‧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流程之一
步驟S501~S509‧‧‧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流程之二
步驟S601~S607‧‧‧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流程之三
步驟S701~S709‧‧‧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流程之四
步驟S801~S817‧‧‧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流程之五
圖1顯示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系統的實施例圖;圖2顯示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系統的另一實施例圖;圖3顯示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系統中各裝置的電路單元實施例圖;圖4顯示智能呼叫方法的系統流程實施例圖;圖5顯示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實施例流程圖之一;圖6顯示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實施例流程圖之二;圖7顯示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實施例流程圖之三;圖8顯示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實施例流程圖之四。
說明書公開一種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裝置與系統,可應用在需要提供呼叫人員的場所,例如銀行、賣場、餐廳、照護機構、飛機、郵輪、工廠、倉庫、學校中,並可能是需要安全服務(保全)的地方。而所述智能呼叫裝置可以為設置特定位 置的電子裝置,讓附近的人可以觸發電子裝置的按鈕或是特定介面而產生呼叫訊號;智能呼叫裝置也可為設置特定位置的感測器,如溫濕度感測器、移動感知器、影像感測器等,當感測器被特定事件觸發,將可對伺服器發出呼叫訊號。
舉例來說,若系統設於提供人員服務的場所,當消費者進入這類場所,有需要服務人員到達消費者所在位置面對面提供服務時,可以就近觸發一個智能呼叫裝置,例如一個具有傳訊功能的服務鈴、觸控裝置、電腦裝置等,此場所內的伺服器將根據產生服務呼叫的智能呼叫裝置的位置通知附近或是負責該區域的服務人員前往服務。
若系統設於需要安全管控的場所,其中感測器擔負智能呼叫裝置,當感測到異狀時,例如系統通過感測器判斷有不明人士侵入、溫濕度異常等狀況,可由感測器產生呼叫訊號,讓伺服器知悉後並查詢到呼叫位置,以語音通知相關人員前往處理。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一實施例,所揭露的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係應用了人員所攜帶的對講機(intercom),此類對講機一般是接收語音之用,可以彼此在約定的頻道上進行語音通話,而系統中的伺服器將根據要產生乎叫的內容組合語音訊號,形成語音呼叫,其中可應用一種語音運作交換(Voice-Operated Switch,VOX)的技術,以將呼叫語音等轉換為播送於特定通訊頻道上的語音訊息,之後通過約定好的頻道傳送(或廣播)至人員攜帶的對講機。所述伺服器端的語音訊號可以為預先錄製或是製作而儲存在資料庫中的語音訊號,其中軟體程序可根據呼叫資訊與呼叫位置等資訊取得相關語音訊號,再執行組合成呼叫語音,之後,成為人員從對講機聽到的呼叫語音。
根據揭露書揭示的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系統的實施例,主要是一個包括伺服器、智能呼叫裝置與服務人員隨身對講機架構的系統,其中伺服器可以為一獨立的伺服主機,如圖1顯 示的實施例,也可以為一種內嵌於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的終端裝置中的軟體程序,或是運行於一個營業場所內的銷售點系統(Point of Sale,POS)中的軟體程序,另更可以為一個保全主機內的軟體程序。伺服器將通過一個區域網路(可以網際網路、WiFiTM、其他近端通訊協定架構的網路)與智能呼叫裝置連線,而人員所攜帶的對講機可以僅為傳統語音通訊的裝置,但仍不排除可以執行語音通訊的電腦裝置。其中,智能呼叫裝置可指廣泛形式的服務鈴、呼叫裝置、感測器等,並不限制為特定裝置中。
所述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系統可以在需要人員服務或是需要呼叫人員處理事情的場所提出權責管理措施,通過其中伺服器管理,可對不同的事件、不同區域、不同位置設置專責的人員,並且可以設置職務代理人,其中設定多位有重疊責任區域的人員的呼叫順序。當某個位置的預設處理人員主動或是被動表示無法提供服務時,系統將依照職務代理人優先順序自動呼叫職務代理人前去呼叫位置處理相關事宜。
系統的實施例之一可以參考圖1所示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系統的實施例圖,此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系統為軟硬整合的解決方案,相關硬體設備除了伺服主機109外,更包括設於終端的智能呼叫裝置105,以及由多位人員101,102,103攜帶的多個對講機101a,102a,103a。
圖中顯示有一呼叫位置107,此例以餐廳的每個餐桌、呼叫櫃台人員的櫃台,或是特定位置為例,有幾位消費者在呼叫位置107,附近的智能呼叫裝置105可以為服務鈴、點餐裝置,或是具有顯示功能的電腦裝置。
伺服器則運行於一伺服主機109中,伺服主機109通過區域網路10與智能呼叫裝置105連線並進行訊號傳送,以伺服主機109中的處理單元執行記憶體中的軟體程式,實施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
在此實施例中,由呼叫位置107的消費者通過智能呼叫裝置105產生並送出一呼叫訊號,這個呼叫訊號中記載了智能呼叫裝置105的識別資訊(ID),而這個識別資訊在伺服主機109中的資料庫對比呼叫位置107的所在。伺服主機109中運行的軟體程序經區域網路10接收到呼叫訊號,可根據其中識別資訊查詢一人員資料庫,得出對應此呼叫位置107的人員,此例中,接著根據比對結果取得對應識別資訊的一或多位人員101,102,103的呼叫資訊,為傳訊息到人員101,102,103所配戴的對講機101a,102a,103a的通訊頻道,實施例如約定的對講頻率對應的頻道(channel),而人員之間可以編組,各組之間可以設定不同的對講頻道,在特定實施方式中,若一個場合內統一定出對講頻道後,伺服器主機109可以根據特定頻道以廣播方式將呼叫語音送出。
之後,人員101,102,103中的其中之一接收到呼叫後可以前往呼叫位置107進行服務,到達呼叫位置後,即完成服務呼叫的流程。在一實施例中,智能呼叫裝置上可以設有解除呼叫的觸發介面,因此,當人員到達呼叫位置時,可以手動通過此觸發介面(如按鈕)解除呼叫訊號,並完成此次呼叫程序。
然而,根據再一實施例,若人員所攜帶的對講機101a,102a,103a上設有特定訊號發射電路,仍可通過訊號強度得出與產生呼叫訊號的智能呼叫裝置105之間的距離,當智能呼叫裝置105中軟體程序判斷此距離達一門檻時,智能呼叫裝置105將產生一解除訊號,並傳送到伺服主機109,即完成此次呼叫程序。
再舉一例,所述智能呼叫裝置105可以設於餐廳廚房,智能呼叫裝置105的識別資訊即對應在廚房的位置,當此智能呼叫裝置105產生呼叫訊號時,其中可以包括廚師出菜時選擇了呼叫位置(如桌號),以及對此程序設定一個時限,伺服主機109中執行的呼叫流程即開始計時,並判斷是廚房出菜以及得出呼叫位置,即根據餐廳服務人員的資料庫中的人員對照表,發出呼叫訊號, 要求特定人員在時限內到出菜處將菜端到對應的呼叫位置(餐桌)。
更者,通過伺服主機109中的軟體程序可以設定通知與提醒功能,也就是當有客戶到達某一呼叫位置,系統將通過伺服主機109提醒對應的服務人員在一時限內提出服務,並設定時間,可以通過服務人員提醒顧客用餐時間、打烊時間、相關優惠與特別節目等訊息。
在伺服主機109運行的服務中,除了根據人員對照表對個別人員或組別提出呼叫訊號外,系統更可以在特定事件下對所有或是部分相關人員發出訊息。在餐廳服務的實施例中,系統可以通過伺服主機109的智能呼叫程序中通知所有或部分服務人員一些共同的訊息,例如,某些菜已經售完、提出新的菜色、新的優惠措施、打烊時間、檢查設備、盤點庫存等訊息。
在一實施例中,當各終端設備(如智能呼叫裝置)的訊號處理能力與記憶體達到一定能力時,所述伺服主機109中執行的伺服器功能(軟體實現的伺服器)可以嵌入某一個終端設備中。
所述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系統可應用於需要安全管控的場所,如工廠或是學校,如圖2所示的另一實施範例,顯示為在一個廠房20內的多個位置點設有感測器201,202,203,作為系統的智能呼叫裝置,作為感測廠房20內多個位置的環境狀態的感測器201,202,203,其中軟體程序感測到有異常時,可以主動產生呼叫訊號,經區域網路22傳送到系統所提供的伺服器24。
伺服器24可以根據呼叫訊號中所載的資訊,如對應到某個位置的識別資訊,查詢到某個感測器的位置,據此形成呼叫語音,可以傳送到相關人員25的對講機205上,以語音通知人員25應該要前往廠房20內的某個呼叫位置。
之後,人員25前往呼叫語音中所指位置後,在一實施方式中,還可以藉由感測器201上的解除呼叫功能產生解除訊號,同樣經 區域網路22傳送到伺服器24,完成本次智能呼叫程序。
圖3接著顯示智能服務呼叫系統中各裝置的電路單元實施例圖,此例由伺服主機30實現系統的伺服器,其中主要元件有處理單元301、服務人員資料庫303與通訊單元305;智能呼叫裝置32的主要電路元件有通訊單元321、控制單元325、觸發單元327與計時單元329;此例顯示配戴於服務人員的隨身裝置有對講機一34與對講機二35,其中主要電路元件有控制單元(343,353)與電性連接控制單元(343,353)的通訊單元(341,351)。
在此一提的是,智能呼叫裝置32在一實施例中可以設有可以感測到對講機等裝置接近的一種近接感測器(proximity sensor),若對講機中設有一個訊號發射電路,可以使得智能呼叫裝置根據訊號強度(如無線接收信號強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估計距離,而能成為觸發產生解除呼叫訊號的依據。
其中智能呼叫裝置32的控制單元325如一微控制器,主要用以處理觸發服務的事件,包括產生呼叫訊號。在一實施例中,智能呼叫裝置32設有觸發單元327,可以為一服務鈴按鈕、觸控按鍵,並可能是其他用以觸發服務呼叫的各種方式,如以語音產生呼叫訊號。觸發單元327電性連接控制單元325,經觸發後,通過控制單元325產生呼叫訊號。智能呼叫裝置32設有通訊單元321,電性連接控制單元325,執行一無線或有線的通訊協定,用以連線伺服器30,傳送呼叫訊號,使得伺服器30得出對應呼叫訊號中識別資訊的一或多位服務人員的呼叫資訊。
在揭露書提出的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實施例中,當人員到達呼叫位置時,並不排除消費者或是服務人員可以手動通過智能呼叫裝置32或操作對講機產生解除呼叫程序的的解除訊號。
智能呼叫裝置32可設有一計時單元329,電性連接控制單元 325。當消費者通過智能呼叫裝置32產生呼叫訊號時,同時啟動計時單元329,開始計時,當計時達一時間門檻時仍未見到人員前來,或是仍未有觸發解除呼叫的動作,將重新發出呼叫訊號,提醒系統再次呼叫人員前去呼叫位置。
根據圖中實施例,在系統執行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時,流程一開始是由智能呼叫裝置32對伺服器30發出(a)呼叫訊號,伺服器30通過通訊單元305經一通訊方法接收此(a)呼叫訊號,其中記載有一識別資訊,對應發出呼叫訊號的裝置所在的呼叫位置,經其中處理單元301處理後,根據智能呼叫裝置32的識別資訊查詢人員資料庫303,可以得到呼叫位置對應的人員。
此時,伺服器30中處理單元301執行的軟體程序可以根據呼叫位置得出對應的人員,也可以得出相關人員的呼叫資訊,例如對講機的對講頻率(頻道),並特別地,伺服器30中軟體程序根據呼叫位置或加上呼叫資訊組合一些語音訊號,形成呼叫語音(calling voice),可以應用語音運作交換的技術將呼叫語音以約定的頻道傳送到各端對講機,此語音運作交換的相關電路可以設於伺服器30中的通訊電路中,以執行語音轉換與播送。
接著,伺服器30以特定語音頻道向比對資料庫得到的對講機一34與對講機二35廣播呼叫語音,並由對講機一34與對講機二35發出語音。此例顯示對對講機一34發出(b)呼叫人員一的訊號,同時也對對講機二35發出(b’)呼叫人員二的訊號。
接著,此例顯示攜帶對講機二35的人員接收到語音指示呼叫位置後,前往智能呼叫裝置32的位置(c),並於到達時通過智能呼叫裝置32上的功能產生解除呼叫訊號,向伺服器30發出(d)解除呼叫訊號,此時,伺服器30中軟體程序又組合另一解除語音,以通知另一人員,此例為攜帶對講機一34的人員,向另一服務人員的對講機一34發出(e)解除呼叫的語音,表示完成此次呼叫程序,不必前往呼叫位置。
圖4接著顯示智能呼叫方法的系統流程實施例圖,此範例描述的流程運作於智能呼叫裝置41、伺服器42與多個人員所攜帶的對講機一43與對講機二44之間。
從智能呼叫裝置41開始,當有人到達智能呼叫裝置41的位置,可以通過裝置上的觸發功能(如按鍵)產生呼叫訊號;或在感測器的實施例中,智能呼叫裝置41在感測到特定事件時,產生呼叫訊號,呼叫訊號記載智能呼叫裝置的識別資訊,識別資訊可對應到智能呼叫裝置設置的位置(呼叫位置),之後傳送呼叫訊號到伺服器42(步驟401)。
在伺服器42中,其中運行的軟體程序根據呼叫訊號中的識別資訊,組合關於此識別資訊的多個語音訊號,以形成呼叫語音(步驟402)。接著,伺服器42將呼叫語音傳送出去,在可以不要區別接收人員的實施例中,可以直接傳送呼叫語音到對講機一43(步驟403)與對講機二44(步驟404)。在一實施例中,伺服器42可以先得出對應呼叫位置的相關人員或是群組,如稱呼、頭銜等,以將這些資訊轉換成呼叫語音,使得持有對講機的人可以獲知這訊息的傳送對象。在另一實施例中,若每個人員所持有的對講機都有專用的通訊頻道,互不干擾,伺服器42需要決定要傳送的對象,以利用上述語音運作交換的技術以特定頻道將呼叫語音直接轉送到某個對講機。
於一實施例中,根據一般對講機的功能,當手持對講機一43的人員接獲呼叫語音時,當不可前往呼叫位置或需要找人協助,或者是其他原因,仍可通過某頻道告知另一人員(對講機二44)(步驟405)。
之後,方法流程中還可加入解除訊號的動作,也就是,當有人員到達發出呼叫訊號的智能呼叫裝置41時,產生解除訊號,並傳送到伺服器42,以告知已到達處理的訊息(步驟406)。
圖5顯示系統中伺服器執行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 的實施例流程圖。
在步驟S501,伺服器接收某個位置上的智能呼叫裝置產生的呼叫訊號,其中載有識別智能呼叫裝置的位置識別資訊。在伺服器中,如步驟S503,根據識別資訊查詢資料庫,以取得對應的呼叫位置與相關人員,其人員可根據不同的呼叫位置編成不同的群組(group),各群組可以包括一專有的通訊頻道,而不會與其他群組互相干擾,並讓伺服器決定是否僅對某一或多個群組傳送呼叫語音。根據查詢的結果,得出的資訊可包括各人員的呼叫資訊,如人員的稱呼,或加上對講機的通訊頻道。這時,這些資訊都可乘為組合呼叫語音的內容,如步驟S505,伺服器中軟體程序根據識別資訊所對應的呼叫位置、相關人員的稱呼(如名字、頭銜、暱稱等),取得系統中已經錄製、製作或是電腦語音的語音訊號,再組合起來。
在步驟S507中,在伺服器中形成呼叫語音,其中可以包括本次呼叫程序中的相關資訊,如位置、任務等,之後,將此呼叫語音通過特定頻道傳送到各人員的對講機上,如步驟S509。
圖6顯示在智能呼叫裝置解除呼叫程序的實施例流程圖。
當有人員被告知要前往呼叫位置時,如步驟S601,接近智能呼叫裝置,可以通過裝置上的觸發功能表示已經到達現場處理,如步驟S603,並產生解除呼叫的訊號,如步驟S605,以及傳送解除訊號至伺服器,如步驟S607。這個動作將可讓系統中的伺服器記錄整個事件,並知悉已經完成呼叫程序。
若此流程中包括了有人員無法到場而轉換人員的情況,或是有時間過久而重新發出呼叫語音的情況,或是有智能呼叫裝置在逾期而沒有解除的情況下重新發出呼叫訊號的情形,都可以成為系統的記錄,成為往後數據處理的資訊。若為一個服務流程,將可用以改善服務流程,若為一個安全處理的程序,將可以用於檢討是否加強安全措施的根據。
圖7接著顯示伺服器接收解除訊號後的流程實施例。
在此流程中,如步驟S701,伺服器自某智能呼叫裝置接收解除訊號,在步驟S703中,伺服器中運行的軟體程序同樣地根據解除訊號所記載的識別資訊查詢資料庫而得出對應的呼叫位置。
這個表示已經有人員到達呼叫位置的訊息,如步驟S705,伺服器中軟體程序可以根據這些資訊再組合一些語音訊號,如步驟S707,形成一解除語音,同樣地,可通過特定頻道,如步驟S709,伺服器執行語音運作交換的技術,以將解除語音轉換為播送於特定通訊頻道上的語音訊息,將此解除語音傳送至各人員的對講機上,表示已有人員到達呼叫位置。
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的主要系統流程實施例可參考圖8所示流程。
一開始,如步驟S801,伺服器接收某一智能呼叫裝置產生的呼叫訊號,接著,如步驟S803,伺服器中軟體程序可從呼叫訊號中得到智能呼叫裝置的識別資訊,對應一呼叫位置,並查詢人員資料庫得出對應的呼叫位置與對應的一或多個人員,包括職務代理的資訊,如步驟S805,同時取得各人員呼叫資訊,也就是人員所配戴的對講機的通訊頻道。
之後,如步驟S807,依照人員職務代理關係的人員對照表,從第一順位的人員開始,不排除是一次得出一或多位人員,經組合成呼叫語音後,對所攜帶的對講機播送呼叫語音。伺服器可以記錄所有人員的最新狀態,包括是否請假、閒置中、服務中、服務或處理範圍、能力、顧客特性、服務項目、是否處於解除狀態,或是已經到場的時間等資訊,以作出綜合判斷,因此所述第一順位的人員可以是已經排除各種無法出勤的因素所得出的。
當伺服器發出呼叫語音後,即如步驟S809,重置前次計時的時間,開始對此呼叫流程計時,其中可以針對各種情況設定長短不一或是相同的時限。
在步驟S811中,執行於伺服器中的軟體程序判斷是否接收從智能呼叫裝置或是對講機產生的任何解除呼叫的訊號?若在時限內接收到解除呼叫訊號,表示人員已經到達呼叫位置(是),即如步驟S813,解除此次呼叫程序,並可在步驟S815,傳送解除語音到其他人員的對講機,表示已經有人前往呼叫位置;反之,若並未接收到解除呼叫的訊號(否),流程持續步驟S817,判斷是否逾時?如果沒有逾時(否),仍持續計時(步驟S809)與判斷是否接收解除呼叫的訊號(步驟S811)等流程。
當逾期時(是),表示在此次呼叫流程時限內並未有任何人員到達呼叫位置,流程將重來執行步驟S805,重新得出下一順位的人員(可能是之前曾經呼叫過的人員),重新發出呼叫語音、計時,以及各種判斷是否執行呼叫等步驟。
需要一提的是,在特定實施方式中,若系統設有多個智能呼叫裝置,以及/或是以無線方式傳送訊號,可以在場合的某處設一閘道器(gateway),用以轉送智能呼叫裝置產生的訊息。
在此一提的是,所述智能呼叫的方法主要應用在人員配戴語音對講機的場所,因此,當人員接收到語音呼叫時,根據呼叫內容得知呼叫的位置時,即完成本次呼叫程序,並無需通過任何裝置產生解除呼叫的訊號。然而,在特定應用中,智能呼叫裝置(如感測器)中,仍可設置定時器,如果逾時沒有人員到達現場關閉定時器,或沒有解除呼叫,需要再次呼叫。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系統中的伺服器(或通過一種代理程式或代理節點)、智能呼叫裝置40、對講機一43與對講機二44等裝置建構一個區域網路,例如是一種適用物聯網(IoT)的低功耗藍芽通訊(BLE)網狀網路,彼此以低功耗藍芽通訊協定廣播封包。伺服器中設有一人員資料庫,可以實現為一種查表,其中記載智能呼叫裝置的識別資訊對應的呼叫位置,以及呼叫位置對應的一或多位人員的呼叫資訊等。當各呼叫位置對應多位人員時,人員 資料庫將可記載各呼叫位置對應的多位人員的一呼叫順序。呼叫人員時,可以依據系統判斷的順位逐一呼叫,最後仍可能需要由主管出面,這時伺服器可針對對主管發出呼叫語音;另在特定情況下,多位人員可以編組,各組可以設定不同通訊頻道,通過編組可以針對某組的多位人員發出呼叫語音,再由人員決定是否執行呼叫語音中提示的任務。
在一實施例中,在伺服器中,通過軟體程序所形成的呼叫語音可由多段語音訊號組成,由軟體程序根據呼叫位置與人員的呼叫資訊得出所要組合的語音訊號,形成要播送出去的呼叫語音。
綜上所述,通過傳統語音通訊形式的對講機,可以實現揭露書所公開的智能呼叫方法與系統,能夠在需要提供呼叫的場所提出更便利與智慧的處理模式,而相關的POS系統或是伺服器則可以持續產生大數據,如人員的反應時間、設備狀況、老顧客分析(服務喜好、對特定服務人員的喜好可以影響服務人員對照表)、相關場所的安全狀態,並且,在此應用物聯網概念的發明中,所述智能呼叫裝置可以執行各種功能,如特定場所內的各式感測器,並可連結保全系統,當此系統運作時,產生巨量數據,有助於改善服務流程、提昇服務品質,並可提供客製化服務。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可行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區域網路
109‧‧‧伺服主機
101,102,103‧‧‧服務生
101a,102a,103a‧‧‧對講機
107‧‧‧呼叫位置
105‧‧‧智能呼叫裝置

Claims (9)

  1. 一種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包括:一伺服器接收一智能呼叫裝置產生的一呼叫訊號,該呼叫訊號記載該智能呼叫裝置的一識別資訊,其中該識別資訊對應該智能呼叫裝置的一呼叫位置;該伺服器根據該識別資訊查詢一人員資料庫,以取得對應該識別資訊的一或多位人員的呼叫資訊,包括各人員所配戴的對講機的通訊頻道;於該伺服器中的軟體程序,根據該識別資訊,組合關於該識別資訊的多個語音訊號,形成一呼叫語音,使得該伺服器可以根據該呼叫資訊記載的通訊頻道以廣播方式將該呼叫語音送出;以及該伺服器通過一通訊頻道傳送該呼叫語音至一或多個人員所攜帶的對講機。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其中該識別資訊對應該智能呼叫裝置的一呼叫位置,該呼叫語音的內容包括該呼叫位置。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其中該伺服器更根據該識別資訊查詢一人員資料庫,以取得對應該識別資訊的一或多位人員的呼叫資訊,以及一呼叫順序。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其中該呼叫資訊包括各人員的稱呼,或加上傳送該呼叫語音的通訊頻道。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其中該一或多位人員根據不同的呼叫位置編成不同的群組,各群組包括一專有的通訊頻道。
  6. 如請求項2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其中,於其中之一人員前往該呼叫位置時,通過該智能呼 叫裝置上的觸發功能產生一解除訊號,並傳送至該伺服器。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其中,於該伺服器接收該解除訊號後,形成一解除語音,並傳送至該一或多個人員所攜帶的對講機,表示已有人員到達該呼叫位置。
  8. 一種智能呼叫裝置,包括:一控制單元;一觸發單元,電性連接該控制單元,經觸發後,通過該控制單元產生一呼叫訊號;一通訊單元,電性連接該控制單元,用以連線一伺服器,以對該伺服器傳送該呼叫訊號,其中,該呼叫訊號記載該智能呼叫裝置的一識別資訊,該識別資訊對應該智能呼叫裝置的一呼叫位置;該識別資訊對應該智能呼叫裝置的一呼叫位置,該伺服器將根據該識別資訊查詢一人員資料庫,以取得對應該識別資訊的一或多位人員的呼叫資訊,包括各人員所配戴的對講機的通訊頻道;其中,當該智能呼叫裝置產生並傳送該呼叫訊號至該伺服器時,於該伺服器中的軟體程序,根據該識別資訊,組合關於該識別資訊的多個語音訊號,形成一呼叫語音,使得該伺服器可以根據該呼叫資訊記載的通訊頻道以廣播方式將該呼叫語音送出;以及通過一通訊頻道傳送該呼叫語音至該一或多個人員所攜帶的對講機。
  9. 一種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系統,包括:由多位服務人員攜帶的多個對講機;設於多個呼叫位置的多個智能呼叫裝置;以及一伺服器,以該伺服器中一處理單元執行一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包括: 一伺服器,以該伺服器中一處理單元執行一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包括:一伺服器接收一智能呼叫裝置產生的一呼叫訊號,該呼叫訊號記載該智能呼叫裝置的一識別資訊,其中該識別資訊對應該智能呼叫裝置的一呼叫位置;該伺服器將根據該識別資訊查詢一人員資料庫,以取得對應該識別資訊的一或多位人員的呼叫資訊,包括各人員所配戴的對講機的通訊頻道;於該伺服器中的軟體程序,根據該識別資訊,組合關於該識別資訊的多個語音訊號,形成一呼叫語音,使得該伺服器可以根據該呼叫資訊記載的通訊頻道以廣播方式將該呼叫語音送出;以及該伺服器通過一通訊頻道傳送該呼叫語音至一或多個人員所攜帶的對講機。
TW107122112A 2018-06-27 2018-06-27 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智能呼叫裝置與系統 TWI6835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2112A TWI683579B (zh) 2018-06-27 2018-06-27 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智能呼叫裝置與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2112A TWI683579B (zh) 2018-06-27 2018-06-27 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智能呼叫裝置與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2667A TW202002667A (zh) 2020-01-01
TWI683579B true TWI683579B (zh) 2020-01-21

Family

ID=69942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2112A TWI683579B (zh) 2018-06-27 2018-06-27 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智能呼叫裝置與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8357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73092A1 (en) * 2002-09-23 2011-07-14 Werbitt Julie M Patron service system and method
US20160100295A1 (en) * 2014-10-02 2016-04-07 Deborah Lynn Pinar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walkie-talkie communications
US20170295475A1 (en) * 2014-10-29 2017-10-12 Kodiak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Leverage 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 for Implementing Push-to-Talk Solutions
US20170303100A1 (en) * 2014-12-30 2017-10-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loo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70339535A1 (en) * 2016-05-19 2017-11-23 Mutualink, Inc. Voice connectivity of push-to-talk client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73092A1 (en) * 2002-09-23 2011-07-14 Werbitt Julie M Patron service system and method
US20160100295A1 (en) * 2014-10-02 2016-04-07 Deborah Lynn Pinar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walkie-talkie communications
US20170295475A1 (en) * 2014-10-29 2017-10-12 Kodiak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Leverage 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 for Implementing Push-to-Talk Solutions
US20170303100A1 (en) * 2014-12-30 2017-10-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loo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70339535A1 (en) * 2016-05-19 2017-11-23 Mutualink, Inc. Voice connectivity of push-to-talk clien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2667A (zh) 2020-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13289B2 (en) Observation platform using structured communications with external devices and systems
US20230262154A1 (en) Alert system,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and door bell system
US8275346B2 (en) Wireless, centralized emergency services system
US20200112633A1 (en) Method for using intercom to perform intelligent calling process, intelligent call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thereof
CN101416540A (zh) 用于报告移动通信设备用户的个人状态的方法及其方法
US20190014602A1 (en) Channel summary for new member when joining a talkgroup
Want et al. The active badge location system
US8521203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atch service
US20090322523A1 (en)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an alarm indication to a dynamically configured set of alarm systems
JP4769101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KR20040087226A (ko) 이동통신을 이용한 긴급출동고지방법
TWI683579B (zh) 應用對講機實現智能呼叫的方法、智能呼叫裝置與系統
US20130121658A1 (en) Remote Device for Monitoring Probationers.
US20100250374A1 (en) Kitchen management system
JP2008282249A (ja) 見守り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US20230222893A1 (en) Home occupancy information system
CN110719576A (zh) 应用对讲机实现智能呼叫的方法、智能呼叫装置与系统
JP3714213B2 (ja) 安否確認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US10419896B1 (en) Walkie-talkie messaging system
JP2021033485A (ja) 位置確認システム、位置確認システムのプログラム、勤怠管理システム、勤怠管理システムのプログラム
TW201947420A (zh) 應用低功耗藍牙網狀網路的物聯網服務系統與其通訊方法
JP6592185B2 (ja)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JP2006277048A (ja) Catvケーブルを利用した施設内移動検知システム
WO2007088641A1 (ja)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TWI692229B (zh) 智慧對講機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