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0914B - 套標機及其標籤導引方法 - Google Patents

套標機及其標籤導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0914B
TWI680914B TW107137643A TW107137643A TWI680914B TW I680914 B TWI680914 B TW I680914B TW 107137643 A TW107137643 A TW 107137643A TW 107137643 A TW107137643 A TW 107137643A TW I680914 B TWI680914 B TW I68091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wheel
label
guide
wheel group
mol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7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5976A (zh
Inventor
巫金財
Original Assignee
禾加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禾加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禾加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37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0914B/zh
Priority to CN201910089930.1A priority patent/CN111086711B/zh
Priority to CN201920161889.XU priority patent/CN210000715U/zh
Priority to CN202111218405.9A priority patent/CN114194543A/zh
Priority to US16/596,993 priority patent/US11136157B2/en
Priority to DE202019105707.6U priority patent/DE202019105707U1/de
Priority to KR1020190131406A priority patent/KR102245458B1/k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0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091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15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5976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套標機,包括工作平台、供料單元、輸送單元、套標裝置、熱烘裝置以及第三導引輪組,其中上述各單元、裝置及設備皆配置於該工作平台;該供料單元承裝多個待套標物;該輸送單元輸送由該供料單元所提供的多個待套標物;該套標裝置用以將標籤套設於待套標物上;該熱烘裝置進行熱烘收縮作業;該第三導引輪具有開口朝向該模具的第一溝槽與第二溝槽分別於該標籤上形成第一摺線與第二摺線。使其結構簡單,能夠有效降低製造成本,並可提升套標的良率之優勢;此外本發明另外提出一種使用上述套標機上的標籤導引方法。

Description

套標機及其標籤導引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套標機及其標籤導引方法,尤指一種可有效降低製造成本且結構簡單之套標機,以及透過該套標機能夠穩定精確的將標籤套設於待套標物上,有效提升套標的良率之套標機及其標籤導引方法。
按,套標機所使用之套標機構的種類繁多,一般傳統係以射標的方式套標,其係將套狀標籤帶安設在標籤盤後,透過諸導輪的導引與牽引,將機體上之中心導柱逐一穿設並撐開,接著,再透過輸送裝置之上、下驅送輪分別與中心導柱之觸壓輪對應觸壓著該套狀標籤帶,及相對於驅送輪九十度角方向的支撐輪,亦與設於中心導柱的對應觸壓輪配合觸壓著該套狀標籤帶,該套狀標籤帶將可順暢的被輸送裝置往下輸送,並再透過裁切裝置可對輸送定位的該套狀標籤帶實施設定長度裁切,以及套標物被輸送至中心導柱正下方設定位置時,以該射標裝置的射標輪和設於中心導柱的觸壓輪,又可相互配合對觸壓的已裁切標籤帶快速驅送下移,則套標物便可順利完成預期套設標籤帶的動作。然而,上述這種實施方式,雖然可使套標物完成預期套設於標籤帶的動作,但對於一些體積較小或較細不易站立的套標物而言,在其輸送過程中發生傾倒與不穩定現象之機率較高,易導致標籤帶不易準確套入的情形等問題。
因此,有鑒於上述情形,市面上推出一種套標籤機構,其主要係套標物經供料裝置進入接料分度盤,標籤帶經送帶裝置和裁切裝置後以設定長度進入標籤分度盤,該接料分度盤和標籤分度盤係同步轉動並致分別進入的套標物和標籤套恰相對應,在標籤分度盤鄰側設有推進裝置,透過標籤分度盤和接料分度盤的同步逐一轉動,該推進裝置可將對應到的標籤套逐一推送套設在套標物中,藉以順暢且準確的套入;惟,該套標籤機構之該接料分度盤和標籤分度盤一定需具備同步轉動之必要條件,且彼此之轉速也不容許存在誤差,因此,當各該分度盤產生非同步轉動之情況時,將造成大量的標籤帶未準確套入之問題,當一個標籤帶未被套入,則後續的所有標籤帶有極大的可能亦未被套入,因此,還需仰賴人員的校正與觀察,而且,在套標與輸送之過程中該套標物與標籤帶之條件要求亦相對較為嚴謹,使得整體的流程管控難度增加,且該套標籤機構之配置亦較為傳統複雜,且由於嚴謹的條件需具備較多的裝置對應,其製造成本相對較為昂貴。
因此,有鑒於此,發明人秉持多年來相關行業之豐富設計開發及實際製作經驗,特提供一種套標機及其標籤導引方法,以期達到更佳實用價值性之目的者。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套標機,其結構簡單,有效降低製造成本。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再於提供一種標籤導引方法,其能夠穩定精確的將標籤套設於待套標物上,有效提升套標的良率。
為達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套標機,包括工作平台、供料單元、輸送單元、套標裝置以及熱烘裝置。供料單元配置於工作平台,並承裝多個待套標物。輸送單元配置於工作平台,並輸送由供料單元所提供的多個待套標物。套標裝置配置於工作平台,套標裝置包括第一導引輪組、第二導引輪組以及旋轉切刀組件,第一導引輪組與第二導引輪組將標籤導引至預定位置,旋轉切刀組件於預定位置切割標籤以形成第一段標籤與第二段標籤,於第二段標籤套設於待套標物前,第二導引輪組導引第二段標籤移動而與第一段標籤之間形成間距。熱烘裝置配置於工作平台,並對套設有標籤的待套標物進行熱烘收縮作業。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導引輪組導引第二段標籤朝靠近待套標物的方向移動至第一位置,第二導引輪持續導引第二段標籤從第一位置朝遠離待套標物的方向移動至第二位置而與第一段標籤之間形成間距。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套標機,更包括預收縮裝置,配置於工作平台並位於套標裝置與熱烘裝置之間,在熱烘裝置對套設有標籤的待套標物進行熱烘收縮作業前,預收縮裝置對套設有標籤的待套標物進行預收縮作業。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套標裝置更包括基座以及中心導柱,中心導柱配置於基座並能夠供標籤套設,中心導柱包括彼此連接的柱體與模具。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套標裝置更包括第三導引輪組,配置於基座,第二導引輪組位於第三導引輪組與第一導引輪組之間,第三導引輪組、第一導引輪組與第二導引輪組導引標籤至一預定位置,於第二段標籤套設於待套標物前,第二導引輪組與第一導引輪組導引第二段標籤移動而與第一段標籤之間形成間距。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導引輪組包括沿著一第一軸向配置的第一導引輪與第二導引輪,第二導引輪包括沿著沿著第二軸向配置的第三導引輪與第四導引輪,第三導引輪組包括沿著第一軸向配置的第五導引輪與第六導引輪,第一軸向與第二軸向彼此不平行,且柱體位於第一導引輪與該第二導引輪之間,模具位於該第三導引輪、第四導引輪、第五導引輪與第六導引輪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套標裝置更包括板體,配置於基座,板體朝向遠離基座的方向並沿著第一軸向延伸,板體包括彼此相對的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第一表面面向第一導引輪組,第二表面面向第二導引輪組與第三導引輪組,中心導柱從第一表面貫穿至第二表面而穿設於板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旋轉切刀組件配置於板體,旋轉切刀組件包括旋轉輪與配置於旋轉輪上的多個刀具,多個刀具環繞中心導柱。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套標裝置更包括驅動組件,配置於板體,驅動組件包括馬達、傳動輪與傳動皮帶,其中傳動皮帶套設於傳動輪與旋轉切刀組件的旋轉輪,馬達驅動傳動輪旋轉並帶動傳動皮帶,使得傳動皮帶帶動旋轉輪旋轉,進而使得旋轉切刀組的多個刀具以中心導柱為軸心旋轉。
為達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發明另外提出一種標籤導引方法,用於套標機,套標機包括套標裝置,套標裝置包括第一導引輪組、第二導引輪組以及旋轉切刀組件,標籤導引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提供標籤與待套標物;第一導引輪組與第二導引輪組將標籤導引至預定位置;旋轉切刀組件於預定位置切割標籤以形成第一段標籤與第二段標籤;於第二段標籤套設於待套標物前,第二導引輪組導引第二段標籤移動而與第一段標籤之間形成間距。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導引輪組導引第二段標籤移動的方式為第二導引輪組導引第二段標籤朝靠近待套標物的方向移動至第一位置,第二導引輪組持續導引第二段標籤從第一位置朝遠離待套標物的方向移動至第二位置而與第一段標籤之間形成間距。
本發明實施例的套標機及其標籤導引方法,透過套標裝置的第一導引輪組與第二導引輪組將標籤導引至預定位置後,旋轉切刀組件於預定位置切割標籤以形成第一段標籤與第二段標籤,於第二段標籤套設於待套標物前,第二導引輪組導引第二段標籤移動而與第一段標籤之間形成間距,當標籤有切割不完全的情況時,藉由在這樣的導引方式,能夠確保被切割的標籤完全脫離,進而使得標籤能夠精準且穩定快速的套設於待套標物上,有效提升套設標籤的良率。再者,本發明實施例的套標機結構設計簡單,標籤僅需透過第一導引輪組與第二導引輪組的導引便可以順利的套設於待套標物上,無需額外配置標籤分度盤等構件,在這樣的結構設計下,除了大幅度降低機台本身的製造成本外,也同時大幅提升套設標籤的效率。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
請參照第1圖至第5圖,第1圖是本發明套標機的結構示意圖;第2圖是套標機的套標裝置的模具分解示意圖;第3圖套標機的套標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第4圖是套標裝置之的另一模具分解示意圖;第5圖是套標機的套標裝置的另一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如第1圖至第5圖所示,本實施例的套標機2包括工作平台20、供料單元21、輸送單元22、套標裝置1、熱烘裝置23以及預收縮裝置24。供料單元21配置於工作平台20上並適於承裝多個待套標物B,在本實施例中,待套標物B例如是瓶或罐,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輸送單元22配置於工作平台20且位於該供料單元21一側,並適於輸送由供料單元21所提供的這多個待套標物B。套標裝置1配置於工作平台20,套標裝置1適於導引標籤T並將標籤T套設於待套標物B上,關於套標裝置1導引標籤的方式將於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描述。熱烘裝置23配置於工作平台20並係於對套設有標籤T的待套標物B進行熱收縮作業。預收縮裝置24配置於工作平台20並位於套標裝置1與熱烘裝置23之間,在熱烘裝置23對套設有標籤T的待套標物B進行一熱烘收縮作業前,預收縮裝置24係於對套設有標籤T的待套標物B進行一預收縮作業。
以下再針對本實施例的套標裝置1的詳細構造做進一步的描述。
如第2圖至第5圖所示,本實施例的套標裝置1包括基座10、中心導柱11、第一導引輪組12以及第二導引輪組13。中心導柱11配置於基座10並能夠提供標籤T套設於其上,中心導柱11包括彼此連接的柱體111與模具112,並該模具112鄰設於該輸送單元22,在本實施例中,柱體111與模具112例如是以可拆卸的方式連接於彼此,此外,在本實施例中,模具112例如是圓柱形的模具(如第2圖所示),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在其它的實施例中模具112例如是呈四邊形(如第4圖所示)、六邊形的多邊形模具。第一導引輪組12配置於基座10的一側,第一導引輪組12包括沿著第一軸向A1配置的第一導引輪121與第二導引輪122,且中心導柱11的柱體111位於第一導引輪121與第二導引輪122之間。第二導引輪組13配置於基座10的另一側,也就是配置在與第一導引輪組12的相對另一側,第二導引輪組13包括沿著第二軸向A2配置的第三導引輪131與第四導引輪132,且中心導柱11的模具112位於第三導引輪131與第四導引輪132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軸向A1與第二軸向A2例如是彼此垂直,也就是說,本實施例的第一導引輪121與第二導引輪122的配置方向與第三導引輪131與第四導引輪132的配置方向彼此垂直,但本發明並不加限定第一導引輪組12與第二導引輪組13的配置方式。
如第2圖至第5圖所示,本實施例的套標裝置1更包括第三導引輪組14。第三導引輪組14配置於基座10,且第二導引輪組13位於第三導引輪組14與第一導引輪組12之間,第三導引輪組14包括沿著第一軸向A1配置的第五導引輪141與第六導引輪142,也就是說,第五導引輪141、第六導引輪142的配置方向與第一導引輪121、第二導引輪122的配置方向相同,且中心導柱11的模具112位於第五導引輪141與第六導引輪142之間。
如第2圖至第5圖所示,本實施例的第一導引輪組12更包括第一調整單元123,第三導引輪組14更包括第二調整單元143。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調整單元123能夠調整第一導引輪121與第二導引輪122之間的間距,第二調整單元143能夠調整第五導引輪141與第六導引輪142之間的間距,使得第一導引輪121、第二導引輪122、第五導引輪141、第六導引輪142能夠更適當的接觸標籤T並順利導引標籤T移動。此外,第二導引輪組13亦具有能夠調整第三導引輪131與第四導引輪132之間間距的調整單元(未繪示出)。
如第2圖至第5圖所示,本實施例的套標裝置1更包括輔助輪組15。輔助輪組15配置於基座10,且第一導引輪組12位於輔助輪組15與第二導引輪組13之間。輔助輪組15包括沿著第二軸向A2配置的第一輔助輪151與第二輔助輪152,且中心導柱11的柱體111位於第一輔助輪151與第二輔助輪152之間。輔助輪組15的功效在於提供中心導柱11更加穩定的支撐,使中心導柱11在套設標籤T的過程中不會產生搖晃或偏斜。需特別說明的是,輔助輪組15可視實際情況的需求移除或配置。
如第2圖至第5圖所示,本實施例的套標裝置1更包括板體16。板體16配置於基座10,且板體16朝向遠離座10的方向並沿著第一軸向A1延伸。板體16包括彼此相對的第一表面161與第二表面162,板體16的第一表面161面向第一導引輪組12與輔助輪組15,板體16的第二表面162面向第二導引輪組13與第三導引輪組14。中心導柱11從板體16的第一表面161貫穿至第二表面162而穿設於板體16上。
如第2圖至第5圖所示,本實施例的套標裝置1更包括旋轉切刀組件17。旋轉切刀組件17配置於板體16,在本實施例中,旋轉切刀組件17配置於板體16的第二表面162,但本發明並不加以限定旋轉切刀組件17的配置位置。旋轉切刀組件17包括旋轉輪171與配置於旋轉輪171上的多個刀具172,這多個刀具172環繞中心導柱11。當第一導引輪組12、第二導引輪組13、第三導引輪組14將標籤T導引至預定位置P,旋轉切刀組件17的這多個刀具172於預定位置P上切割標籤T。需特別說明的是,此預定位置P可以視標籤T朝向待套標物B被導引移動的距離長短而有所改變,也就是說,旋轉切刀組件17在不同的預定位置P切割標籤T來決定標籤T的長或短。
如第2圖至第5圖所示,本實施例的套標裝置1更包括驅動組件18。驅動組件18配置於板體16。驅動組件18包括馬達181、傳動輪182與傳動皮帶183。在本實施例中,馬達181配置於板體16的第一表面161,傳動輪182配置於板體16的第二表面162,傳動皮帶183套設於傳動輪182與旋轉切刀組件17的旋轉輪171,但本發明並不加以限定上述構件的配置位置。如圖6所示,馬達181驅動傳動輪182旋轉並帶動傳動皮帶183,使得傳動皮帶183帶動旋轉輪171旋轉,進而使得旋轉切刀組17的這多個刀具172以中心導柱11為軸心旋轉。
承上所述,如第4圖至第8圖及第10圖所示,本發明實際實施時,模具112係以四邊形為主,套標裝置1係提供標籤T並套設於中心導柱11,由第一導引輪121與第二導引輪122相對應設立於中心導柱11一端之二側,其二者係以反向旋轉頂抵標籤T以傳送,以及第三導引輪131與第四導引輪132相對應位於中心導柱11另端的模具112之二側,其二者係以反向旋轉頂抵標籤T更增進標籤T傳送平順﹔當標籤T導引至預定位置P時,啟動旋轉輪171以同時帶動這多個刀具172旋動,而使標籤T在預定位置P藉由這多個刀具172旋動劃開而被切割斷開,進而藉由第三導引輪131與第四導引輪132以間歇性旋動對標籤T具有牽引力,不僅可達到對標籤T傳送力量的補償,而且對標籤T被劃斷時的具有輔助拉斷牽引力。
再者,供料單元21係提供於輸送單元22上複數個待套標物B並以相鄰併排而輸送,而設定輸送單元22傳送每一待套標物B之中心軸至對應該模具112之中心軸為時間為一傳送固定秒數,而第三導引輪131與第四導引輪132係對應該傳送固定秒數以間歇性旋動,而能達到待套標物B與被切斷標籤T間的精準中心對位,並藉由第五導引輪141與第六導引輪142將切斷標籤T精準推移套入該待套標物B。
進一步,本實施例的第二導引輪組13的第三導引輪131具有開口朝向模具112的第一溝槽G1,第二導引輪組13的第四導引輪132具有開口朝向模具112的第二溝槽G2,具體而言,第三導引輪131的第一溝槽G1與第四導引輪132的第二溝槽G2彼此相互對應並位於中心導柱11的模具112的相對兩側。當第一導引輪組12與第二導引輪組13將標籤T從中心導柱11的柱體111導引至模具112時,第三導引輪131的第一溝槽G1與第四導引輪132的第二溝槽G2分別於標籤T上形成第一摺線L1與第二摺線L2,具體而言,第一溝槽G1與第二溝槽G2分別與模具112相對兩個角隅處嵌合,在第三導引輪131與第四導引輪132導引標籤T通過模具112時,便能夠在標籤T上預先壓製出彼此相對的第一摺線L1與第二摺線L2。
進而,第三導引輪組14的第五導引輪141具有開口朝向模具112的第三溝槽G3,第三導引輪組14的第六導引輪142具有開口朝向模具112的第四溝槽G4,具體而言,第五導引輪141的第三溝槽G3與第六導引輪142的第四溝槽G4彼此相互對應並位於中心導柱11的模具112的相對兩側。當第一導引輪組12、第二導引輪組13與第三導引輪組14將標籤T從中心導柱11的柱體111導引至模具112時,第五導引輪141的第三溝槽G3與第六導引輪142的第四溝槽G4分別於標籤T上形成第三摺線L3與第四摺線L4,具體而言,第三溝槽G3與第四溝槽G4分別與模具112相對兩個角隅處嵌合,在第五導引輪141與第六導引輪142導引標籤T通過模具112時,便能夠在標籤T上預先壓製出彼此相對的第三摺線L3與第四摺線L4﹔進而壓製出標籤T具有第一摺線L1與第二摺線L2與第三摺線L3與第四摺線L4的四方型體,而能對應待套標物B的四方型體,俾於標籤T受推移套入待套標物B達到更具精準性及移套的順暢性。
如第4圖至第9圖所示,本實施例的套標裝置1更包括承載平台19。承載平台19可移動式地配置於基座10並靠近中心導柱11的模具112。承載平台19包括多個承載件191,每一個承載件191具有能夠容置待套標物B的容置空間190。詳細來說,如第9圖所示,每一個承載件191包括第一承載部1911與第二承載部1912,第一承載部1911具有第一斜面F1、第二斜面F2以及鄰接於第一斜面F1與第二斜面F2之間的第一底凹面B1,與第二斜面F2朝遠離彼此的方向傾斜。第二承載部1912具有第三斜面F3、第四斜面F4以及鄰接於第三斜面F3與第四斜面F4之間的第二底凹面B2,第三斜面F3與第四斜面F4朝遠離彼此的方向傾斜,且第三斜面F3與第四斜面F4分別從第一斜面F1與第二斜面F2朝靠近中心導柱11的方向逐漸向外擴張,第二底凹面B2從第一底凹面B1朝靠近中心導柱11的方向逐漸向外擴張,而第一斜面F1、第二斜面F2、第一底凹面B1、第三斜面F3、第四斜面F4以及第二底凹面B2定義出該容置空間190。由於第三斜面F3、第四斜面F4與第二底凹面B2逐漸向外擴張,而待套標物B設置於該承載平台19,待套標物B係貼合該第一斜面F1與第二斜面F2,而待套標物B之中心軸係相對應該模具112之中心軸,而該容置空間190使待套標物B與第三斜面F3、第四斜面F4以及第二底凹面B2間皆具有一間距G,而讓中心導柱11上的標籤T能夠更為順利的被推移套設於待套標物B上。
再請參照第10圖至第12圖,第10圖至第1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標籤導引方法的流程示意圖。首先,如第10圖所示,套標裝置1的第一導引輪組12、第二導引輪組13與第三導引輪組14將標籤T導引至預定位置P,而該第二導引輪組13係以間歇轉動,此時,旋轉切刀組17於上述預定位置P切割標籤以形成第一段標籤S1與第二段標籤S2;接著,如第11圖所示,第二導引輪組13與第三導引輪組14導引第二段標籤S2朝靠近待套標物B的方向移動至第一位置P1;接著,如第12圖所示,第二導引輪組13與第三導引輪組14導引第二段標籤S2朝遠離待套標物B的方向移動至第二位置P2而與第一段標籤S1之間形成間距G。在這樣的導引方式下,能夠確保第二段標籤S2完全脫離於第一段標籤S1,有效排除標籤T切割不完全的情況,進而使得第二段標籤S2能夠精準且穩定快速的套設於待套標物B上。此外,需特別說明的是,透過第一導引輪組12、第二導引輪組13以及第三導引輪組14來導引標籤T僅為本發明的其中之一實施例,在其它的實施例中,第三導引輪組14可被省略而僅透過第一導引輪組12與第二導引輪組13來導引標籤T即可。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的套標機及其標籤導引方法,透過套標裝置的第一導引輪組與第二導引輪組將標籤導引至預定位置後,旋轉切刀組件於預定位置切割標籤以形成第一段標籤與第二段標籤,於第二段標籤套設於待套標物前,第二導引輪組導引第二段標籤移動而與第一段標籤之間形成間距,當標籤有切割不完全的情況時,藉由在這樣的導引方式,能夠確保被切割的標籤完全脫離,進而使得標籤能夠精準且穩定快速的套設於待套標物上,有效提升套設標籤的良率。再者,本發明實施例的套標機結構設計簡單,標籤僅需透過第一導引輪組與第二導引輪組的導引便可以順利的套設於待套標物上,無需額外配置標籤分度盤等構件,在這樣的結構設計下,除了大幅度降低機台本身的製造成本外,也同時大幅提升套設標籤的效率。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另外,本發明的任一實施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不須達成本發明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優點或特點。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權利範圍。此外,本說明書或申請專利範圍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語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稱或區別不同實施例或範圍,而並非用來限制元件數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1‧‧‧套標裝置
10‧‧‧基座
11‧‧‧中心導柱
12‧‧‧第一導引輪組
13‧‧‧第二導引輪組
14‧‧‧第三導引輪組
15‧‧‧輔助輪組
16‧‧‧板體
17‧‧‧旋轉切刀組件
18‧‧‧驅動組件
111‧‧‧柱體
112‧‧‧模具
121‧‧‧第一導引輪
122‧‧‧第二導引輪
123‧‧‧第一調整單元
131‧‧‧第三導引輪
132‧‧‧第四導引輪
141‧‧‧第五導引輪
142‧‧‧第六導引輪
143‧‧‧第二調整單元
151‧‧‧第一輔助輪
152‧‧‧第二輔助輪
161‧‧‧第一表面
162‧‧‧第二表面
171‧‧‧旋轉輪
172‧‧‧刀具
181‧‧‧馬達
182‧‧‧傳動輪
183‧‧‧傳動皮帶
190‧‧‧容置空間
191‧‧‧承載件
1911‧‧‧第一承載部
1912‧‧‧第二承載部
2‧‧‧套標機
20‧‧‧工作平台
21‧‧‧供料單元
22‧‧‧輸送單元
23‧‧‧熱烘裝置
24‧‧‧預收縮裝置
A1‧‧‧第一軸向
A2‧‧‧第二軸向
B‧‧‧待套標物
B1‧‧‧第一底凹面
B2‧‧‧第二底凹面
F1‧‧‧第一斜面
F2‧‧‧第二斜面
F3‧‧‧第三斜面
F4‧‧‧第四斜面
L1‧‧‧第一摺線
L2‧‧‧第二摺線
L3‧‧‧第三摺線
L4‧‧‧第四摺線
G‧‧‧間距
G1‧‧‧第一溝槽
G2‧‧‧第二溝槽
G3‧‧‧第三溝槽
G4‧‧‧第四溝槽
P‧‧‧預定位置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S1‧‧‧第一段標籤
S2‧‧‧第二段標籤
T‧‧‧標籤
第1圖:本發明套標機的結構示意圖。 第2圖:本發明套標機的套標裝置的模具分解示意圖。 第3圖:本發明套標機的套標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第4圖:本發明套標裝置之的另一模具分解示意圖。 第5圖:本發明套標機的套標裝置的另一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第6圖:本發明套標裝置之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第7圖:本發明套標機的套標裝置之套標部分結構示意圖。 第8圖:本發明套標機的套標裝置之套標部分結構作動示意圖。 第9圖:本發明套標機的套標裝置之承載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第10圖:本發明套標機的標籤導引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圖。 第11圖:本發明套標機的標籤導引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圖。 第12圖:本發明套標機的標籤導引方法的第三流程示意圖。
2‧‧‧套標機
20‧‧‧工作平台
21‧‧‧供料單元
22‧‧‧輸送單元
23‧‧‧熱烘裝置
24‧‧‧預收縮裝置
1‧‧‧套標機
B‧‧‧待套標物

Claims (7)

  1. 一種套標機,至少包括:一工作平台(20);一供料單元(21),配置於該工作平台(20)上,並適於承裝多個待套標物(B);一輸送單元(22),配置於該工作平台(20),並位於該供料單元(21)一側;一套標裝置(1),配置於該工作平台(20),該套標裝置(1)更包括設有一基座(10);一中心導柱(11),配置於該基座(10)並能夠供一標籤(T)套設,該中心導柱(11)包括彼此連接的一柱體(111)與一模具(112);一第一導引輪組(12),配置於該基座(10)的一側,該第一導引輪組(12)包括沿著一第一軸向(A1)配置的一第一導引輪(121)與一第二導引輪(122),且該柱體(111)位於該第一導引輪(121)與該第二導引輪(122)之間;一第二導引輪組(13),配置於該基座(10)的另一側,該第二導引輪組(13)包括沿著一第二軸向(A2)配置的一第三導引輪(131)與一第四導引輪(132),該第一軸向(A1)與該第二軸向(A2)彼此不平行,且該模具(112)位於該第三導引輪(131)與該第四導引輪(132)之間,及一旋轉切刀組件(17),該旋轉切刀組件(17)配置於該基座(10),且該模具(112)鄰設於該輸送單元(22);一熱烘裝置(23),配置於該工作平台(20),並設於該輸送單元(22)一側;以及一第三導引輪組(14),配置於該基座(10),該第二導引輪組(13)位於該第三導引輪組(14)與該第一導引輪組(12)之間,該第三導引輪組 (14)、該第一導引輪組(12)與該第二導引輪組(13)導引該標籤(T)至一預定位置(P),該旋轉切刀組件(17)於該預定位置(P)切割該標籤(T)以形成一第一段標籤(S1)與一第二段標籤(S2),其中該第二段標籤(S2)套設於該待套標物(B)前,該第二導引輪組(13)與該第一導引輪組(12)導引該第二段標籤(S2)移動而與該第一段標籤(S1)之間形成一間距(G),該第三導引輪組(14)包括沿著該第一軸向(A1)配置的一第五導引輪(141)與一第六導引輪(142),該第一軸向(A1)與該第二軸向(A2)彼此不平行,且該柱體(111)位於該第一導引輪(121)與該第二導引輪(122)之間,該模具(112)位於該第三導引輪(131)、該第四導引輪(132)、該第五導引輪(141)與該第六導引輪(142)之間,該第三導引輪(131)具有開口朝向該模具(112)的一第一溝槽(G1),該第四導引輪(132)具有開口朝向該模具(112)的一第二溝槽(G2),當該第一導引輪組(12)與該第二導引輪組(13)將該標籤(T)從該柱體(111)導引至該模具(112)時,該第一溝槽(G1)與該第二溝槽(G2)分別於該標籤(T)上形成一第一摺線(L1)與一第二摺線(L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套標機,更包括一預收縮裝置(24),配置於該工作平台(20)並位於該套標裝置(1)與該熱烘裝置(23)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套標機,其中該第五導引輪(141)具有開口朝向該模具(112)的一第三溝槽(G3),該第六導引輪(142)具有開口朝向該模具(112)的一第四溝槽(G4),當該第一導引輪組(12)、該第二導引輪組(13)與該第三導引輪組(14)將該標籤(T)從該柱體(111)導引至該模具(112)時,該第三溝槽(G3)與該第四溝槽(G4)分別於該標籤(T)上形 成一第三摺線(L3)與一第四摺線(L4),且該第一摺線(L1)、該第二摺線(L2)、該第三摺線(L3)與該第四摺線(L4)彼此不重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套標機,其中該套標裝置(1)設有一輔助輪組(15),該輔助輪組(15)配置於該基座(10),該第一導引輪組(12)位於該輔助輪組(15)與該第二導引輪組(13)之間,該輔助輪組(15)包括沿著該第二軸向(A2)配置的一第一輔助輪(151)與一第二輔助輪(152),且該柱體(111)位於該第一輔助輪(151)與該第二輔助輪(152)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套標機,其中該套標裝置(1)更包括一板體(16),該板體(16)配置於該基座(10),該板體(16)朝向遠離該基座(10)的方向並沿著該第一軸向(A1)延伸,該板體(16)包括彼此相對的一第一表面(161)與一第二表面(162),該第一表面(161)面向該第一導引輪組(12),該第二表面(162)面向該第二導引輪組(13)與該第三導引輪組(14),該中心導柱(11)從該第一表面(161)貫穿至該第二表面(162)而穿設於該板體(16),而該旋轉切刀組件(17)包括一旋轉輪(171)與配置於該旋轉輪(171)上的多個刀具(172),多個該刀具(172)環繞該中心導柱(11);一驅動組件(18),該驅動組件(18)配置於該板體(16),該驅動組件(18)包括一馬達(181)、一傳動輪(182)與一傳動皮帶(183),其中該傳動皮帶(183)套設於該傳動輪(182)與該旋轉切刀組件(17)的該旋轉輪(171),該馬達(181)驅動該傳動輪(182)旋轉並帶動該傳動皮帶(183),使得該傳動皮帶(183)帶動該旋轉輪(171)旋轉,進而使得該旋轉切刀組(17)的多個該刀具(172)以該中心導柱(11)為軸心旋轉;一承載平台(19),可移動式地配置於該基座(10)並靠近 該中心導柱(11)的該模具(112),該承載平台(19)包括多個承載件(191),每一該承載件(191)具有能夠容置該待套標物(B)的一容置空間(190)。
  6. 一種標籤導引方法,係適用於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套標機,該標籤導引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提供該標籤(T)與該待套標物(B);該第一導引輪組(12)與該第二導引輪組(13)將該標籤(T)導引至一第一位置(P1),而該第二導引輪組(13)係以間歇轉動;該旋轉切刀組件(17)於該第一位置(P1)切割該標籤(T)以形成該第一段標籤(S1)與該第二段標籤(S2);以及於該第二段標籤(S2)套設於該待套標物(B)前,該第二導引輪組(13)導引該第二段標籤(S2)移動而與該第一段標籤(S1)之間形成該間距(G)。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標籤導引方法,其中該第二導引輪組(13)導引該第二段標籤(S2)移動的方式為該第二導引輪組(13)導引該第二段標籤(S2)朝靠近該待套標物(B)的方向移動至該第一位置(P1),該第二導引輪組(13)持續導引該第二段標籤(S2)從該第一位置(P1)朝遠離該待套標物(B)的方向移動至該第二位置(P2)而與該第一段標籤(S1)之間形成該間距(G)。
TW107137643A 2018-10-24 2018-10-24 套標機及其標籤導引方法 TWI6809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7643A TWI680914B (zh) 2018-10-24 2018-10-24 套標機及其標籤導引方法
CN201910089930.1A CN111086711B (zh) 2018-10-24 2019-01-30 套标机及其套标装置
CN201920161889.XU CN210000715U (zh) 2018-10-24 2019-01-30 套标机及其套标装置
CN202111218405.9A CN114194543A (zh) 2018-10-24 2019-01-30 套标机的承载件
US16/596,993 US11136157B2 (en) 2018-10-24 2019-10-09 Sleeve labeling machine and sleeve labeling device thereof
DE202019105707.6U DE202019105707U1 (de) 2018-10-24 2019-10-16 Sleeve-Etikettiermaschine und deren Sleeve-Etikettiervorrichtung
KR1020190131406A KR102245458B1 (ko) 2018-10-24 2019-10-22 슬리브 라벨링 기계 및 그 슬리브 라벨링 장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7643A TWI680914B (zh) 2018-10-24 2018-10-24 套標機及其標籤導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0914B true TWI680914B (zh) 2020-01-01
TW202015976A TW202015976A (zh) 2020-05-01

Family

ID=69942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7643A TWI680914B (zh) 2018-10-24 2018-10-24 套標機及其標籤導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8091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1291A (zh) * 2021-05-28 2021-09-10 上海鸿富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无毛刺卧式套标机及其控制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63036B (en) * 1998-04-27 1999-07-01 Fu-Chuan Huang Bed type labeling machine
TWM387070U (en) * 2009-11-24 2010-08-21 Lin-Hua Cai Improved label separating device for a labeling machine
TWM436035U (en) * 2012-03-14 2012-08-21 lin-hui Cai Labeling mechanism of labeling machine
TWM539486U (zh) * 2016-11-22 2017-04-11 Dase-Sing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標籤機套標模料推送裝置
CN207843571U (zh) * 2018-01-02 2018-09-11 天津普利派克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瓶的传送带
TWM575791U (zh) * 2018-10-24 2019-03-21 禾加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leeve labeling 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63036B (en) * 1998-04-27 1999-07-01 Fu-Chuan Huang Bed type labeling machine
TWM387070U (en) * 2009-11-24 2010-08-21 Lin-Hua Cai Improved label separating device for a labeling machine
TWM436035U (en) * 2012-03-14 2012-08-21 lin-hui Cai Labeling mechanism of labeling machine
TWM539486U (zh) * 2016-11-22 2017-04-11 Dase-Sing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標籤機套標模料推送裝置
CN207843571U (zh) * 2018-01-02 2018-09-11 天津普利派克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瓶的传送带
TWM575791U (zh) * 2018-10-24 2019-03-21 禾加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leeve labeling machin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1291A (zh) * 2021-05-28 2021-09-10 上海鸿富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无毛刺卧式套标机及其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5976A (zh) 2020-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65402C2 (ru) Механизм поз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инструментальной головки для преобразующей машины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поз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множества инструментальных головок в преобразующей машине
TWI680914B (zh) 套標機及其標籤導引方法
ES2883418T3 (es) Grupo de transformación de un soporte plano y procedimientos de desmontaje y montaje de una herramienta rotativa en un grupo de transformación
CN111086711B (zh) 套标机及其套标装置
TWI690463B (zh) 標籤導引方法
TWI684557B (zh) 套標機之套標裝置
TWI719839B (zh) 套標機及其標籤導引方法
TWM575792U (zh) Sleeve labeling device
TWM575791U (zh) Sleeve labeling machine
TWI731815B (zh) 套標機及其套標裝置
TWI746263B (zh) 套標機之承載件
TWI680081B (zh) 套標機之套標裝置
CN104538046A (zh) 一种内孔与外缘结合式抓盘器及其加载和卸载光盘的方法
KR20170123868A (ko) 판재가공장치
WO2016079951A1 (ja) ガラス板の折割方法及びその折割装置
JP3190157U (ja) マーキング装置
JP6595693B2 (ja) 留め具を操作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CN104599687A (zh) 一种内托外夹结合式抓盘器及其抓盘方法
CN105710172A (zh) 一种辊压设备
KR102067988B1 (ko) 스크라이빙 방법
JP6994026B2 (ja) 薄膜材料に折目を形成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KR102514665B1 (ko) 베어링, 편평한 지지부를 처리하기 위한 조립체, 및 회전 공구를 조립 및 해체하기 위한 방법
JP2013177225A (ja) 方向調整装置、ラベル貼付装置
JP6878446B2 (ja) 筒状フィルム開口装置
KR101991269B1 (ko) 스크라이빙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