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2131B - 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器械及其束帶 - Google Patents

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器械及其束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2131B
TWI672131B TW107142412A TW107142412A TWI672131B TW I672131 B TWI672131 B TW I672131B TW 107142412 A TW107142412 A TW 107142412A TW 107142412 A TW107142412 A TW 107142412A TW I672131 B TWI672131 B TW I67213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tube
inner tube
tube
cervix
restrai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2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7265A (zh
Inventor
楊志文
鄭博仁
陳庭軒
劉振凰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to CN2018115327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25033B/zh
Priority to US16/220,221 priority patent/US10918414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927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7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2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2131B/zh
Priority to US17/145,513 priority patent/US11648034B2/en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揭露提供一種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器械及其束帶,該裝置包括一束帶與一器械。束帶用以束於子宮頸上以約束子宮頸;器械用以將束帶束於子宮頸上,器械包含:一第一外管與一第二外管,第一外管與第二外管為可相對轉動;二叉狀結構,分別連接第一外管與第二外管之一軸向端,叉狀結構可分離地插入束帶。

Description

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器械及其束帶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器械及其束帶,尤指一種結構簡單、易於操作之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器械及其束帶。
早產(Preterm birth)定義為妊娠37孕週前之分娩。現行母胎醫學專業將有既往早產史之個案列為早產高危險族群,醫學界已發展出子宮頸長度測量(cervix length measurement)方法,用以篩檢早產之風險族群,孕產婦子宮頸長度短於25mm者,即使未出現症狀,爾後發生早產的機率仍甚高。針對前述這兩群早產高風險群,尤其是符合子宮頸機能不全(cervical insufficiency)診斷標準者,目前的防治策略包括:子宮頸環紮(cerclage),即使用縫線將子宮頸口完全封鎖,另一個方法是子宮托(pessary),即利用陰道托置入,固定子宮頸角度的原理,預防胎兒下降導致子宮頸提早開口而致早產。
臨床上已證實採取子宮頸環紮術對於流早產高危險群及子宮頸機能不全之孕婦有實質預防之療效。然而子宮頸環紮手術需經過麻醉手術方式行之,施術醫師須具備專業手術能力;另孕婦因擔心麻醉、手術、住院對母體胎兒之風險,故對此一措施接受度不高。而除了前述之風險造成孕婦接受度不高之外,手術用的各式縫合線中有一種編織型縫合線(braded suture),此種縫合線因為表面有細微的編織粗糙面,經打結後不易鬆脫,但根據報導,在英國追蹤大約700名接受子宮頸環紮術的孕婦術後結果顯示,使用編織線的孕婦中有28%早產、15%流產或死胎,而使用單股尼龍線的,則有17%早產、5%流產或死胎,具推測,可能是編織型縫合線細緻的粗糙面導致滅菌失效造成胎兒的感染。
至於子宮托(pessary)方法,最近幾個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子宮陰道托的使用,並未降低單胞胎妊娠早產的發生率。
據此,臨床亟需一種可在門診施行、不需要外科手術、不需要麻醉、不需要住院,可提高孕婦的接受度,並大幅降低早產發生機率之『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器械及其束帶』,是相關技術領域人士亟待解決之課題。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出一種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包含:一束帶,用以束於子宮頸上以約束子宮頸;以及一器械,用以將束帶束於子宮頸上,器械包含:一第一外管與一第二外管,第一外管與第二外管為可相對轉動;二叉狀結構,分別連接第一外管與第二外管之一軸向端,叉狀結構可分離地插入該束帶。
於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出一種器械,包含:一第一外管與一第二外管,第一外管與第二外管為可相對轉動;以及二叉狀結構,分別連接第一外管與第二外管之一軸向端,叉狀結構可分離地插入一束帶。
於又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出一種束帶,用以束於子宮頸上以約束子宮頸,束帶包含:一頭端部分,具有一頭端插孔以及一頭端通孔,頭端通孔內具有一內齒結構;一尾端部分,具有一尾端插孔;以及一中間部分,位於頭端部分與尾端部分之間,中間部分至少一段的兩側各具有一外齒結構,其與內齒結構對應,其中,束帶的頭端插孔與尾端插孔用以另一器械的叉狀結構可分離地插入。
請參閱圖1所示實施例,本發明提供之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100,其包含一束帶10與一器械20。束帶10用以束於子宮頸上以約束子宮頸口張開;器械20用以將束帶10束於子宮頸上。束帶10的材質可採用生物相容性彈性塑膠,使置於人體內而不致造成人體傷害。
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器械20包含一第一外管21、一第二外管22,一第一內管23與一第二內管24,第一外管21、第二外管22、第一內管23與第二內管24具有相同軸心,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外管21、第二外管22、第一內管23與第二內管24由外向內層層軸設並可樞轉。第一外管21與第二外管22為可相對轉動,例如本實施例之第一外管21相對於第二外管22為可轉動。二叉狀結構211、221分別連接第一外管21與第二外管22之一軸向端,叉狀結構211、221可分離地插入束帶10。第一內管23之一軸向端連接一夾爪結構25,夾爪結構25包括三夾爪251,然夾爪251的數量不限於三個。第二內管24軸設於第一內管23內,第二內管24相對於第一內管23為可軸向移動。叉狀結構211、221的內徑大於夾爪結構25的外徑,因此叉狀結構211、221可位於夾爪結構25外圍且可相對夾爪結構25沿一軸向F1前後移動。
請參閱圖3所示,夾爪結構25的每一夾爪251的內側設有一齒輪252,於第二內管24一軸向端設有一齒條241,齒條241與齒輪252相嚙合,使夾爪結構25與第二內管24透過齒輪252與齒條241連接。當第二內管24相對於第一內管23軸向移動時,可由齒條241帶動齒輪252轉動,同時帶動三個夾爪251相對開合。
請參閱圖4至圖6所示本發明之器械之另一實施例。器械20A包含一第一外管21、一第二外管22、一第一內管23A與一第二內管24A,二叉狀結構211、221分別連接第一外管21第二外管22之一軸向端,叉狀結構211、221可分離地插入圖1所示之束帶10。於本實施例中,第二內管24A之一軸向端連接一夾爪結構25A,夾爪結構25A包括由第二內管24A往外延伸之三個懸臂構造251A,每一懸臂構造251A藉由一連接件252A連接於第二內管24A的軸向端,各連接件252A由第二內管24A軸心向外傾斜,使夾爪結構25A呈現一外擴態樣。然懸臂構造251A的數量不限於三個。第二內管24A軸設於第一內管23A內,第二內管24A與第一內管23A可沿軸向相對移動。
請參閱圖6所示,當夾爪結構25A突伸於第一內管23A外時,懸臂構造251A呈外擴狀態,當推動第一內管23A使懸臂構造251A縮入第一內管23A內時,懸臂構造251A呈內縮狀態,亦即,當第二內管24A相對於第一內管23A軸向移動時,可帶動三個懸臂構造251A相對開合。
請參閱圖7及圖8所示,器械20B包含一第一外管21B、一第二外管22B、一第一內管23B與一第二內管24B,二叉狀結構211B、221B分別連接第一外管21B、第二外管22B之一軸向端。叉狀結構211B、221B可分離地插入圖1所示之束帶10。第二內管24B之一軸向端連接一夾爪結構25B,夾爪結構25B包括由第二內管24B往外延伸之四個懸臂構造251B,每一懸臂構造251B藉由一連接件252B連接於第二內管24B的軸向端,各連接件252B由第二內管24B軸心向外傾斜,使夾爪結構25B呈現一外擴態樣。然懸臂構造251B的數量不限於四個。第二內管24B軸設於第一內管23B內,第二內管24B與第一內管23B可沿軸向相對移動。
圖7~8實施例是以圖4~6實施例為基礎,再加上了可限制管件徑向轉動及其他輔助結構,使操作更為簡單便利。
請參閱圖7及圖8所示,第一外管21B設有一第一把手212B。第二外管22B外圍設有一凸環226B。第一外管21B設置於凸環226B與第二外管22B之叉狀結構221B之間,藉以限制第一外管21B的軸向移動,使第一外管21B僅能徑向轉動。
請參閱圖7至圖9A所示,於第二外管22B相對於設有叉狀結構221B之另一軸向端設有一定位槽222B,定位槽222B沿著第二外管22B之軸向延伸一長度,定位槽222B連接一圓形槽223B,第二外管22B於定位槽222B長度方向之相對兩側分別設有一溝槽224B。以及,第一內管23B設有一第二把手231B。
請參閱圖9A所示,定位槽222B的寬度小於第二把手231B的外徑,圓形槽223B的內徑等於或大於第二把手231B的外徑,將第一內管23B軸設於第二外管22B內,當軸向移動第二把手231B,使第二把手231B進入定位槽222B時,藉由溝槽224B的設置,可使定位槽222B擴大,利於第二把手231B進入圓形槽223B中,而後,定位槽222B可彈性回復原尺寸,使第二把手231B被定位於圓形槽223B中。
請參閱圖8及圖9B所示,第二外管22B設有一第二外管滑槽225B,第二外管滑槽225B沿著第二外管22B之軸向延伸一長度且徑向貫穿第二外管22B。第一內管23B設有一第一內管滑槽232B,第一內管滑槽232B沿著第一內管23B之軸向延伸一長度且徑向貫穿第一內管23B。第二內管24B設有一滑塊241B。
將第一外管21B、第二外管22B、第一內管23B與第二內管24B由外而內依序軸設,第二外管滑槽225B與第一內管滑槽232B的位置相互對應,滑塊241B嵌設於第二外管滑槽225B與第一內管滑槽232B內,滑塊241B的頂部與第一外管21B的內側壁呈不干涉配合,亦即,滑塊241B的頂部不與第一外管21B的內側壁接觸,以避免第二內管24B軸向滑動時,滑塊241B的頂部與第一外管21B的內側壁相互干涉而影響滑動的順暢性。此外,滑塊241B的外徑小於第二外管滑槽225B與第一內管滑槽232B的內徑,以避免滑塊241B於第二外管滑槽225B與第一內管滑槽232B內滑動時因相互干涉而影響滑動的順暢性。滑塊241B、第二外管滑槽225B與第一內管滑槽232B之設計之目的在於使第二外管22B、第一內管23B與第二內管24B彼此無法徑向轉動。
請參閱圖10至圖12所示,說明當器械20B於不同狀態時,第二外管滑槽225B、第一內管滑槽232B與滑塊241B之相對位置。
如圖10所示,將第一內管23B朝向設有夾爪結構25B的方向推動到底,使夾爪結構25B呈閉合狀態,並將第一外管21B及第二外管22B同時朝向設有握把242B之一端移動,使第二把手231B卡合於圓形槽223B中時,滑塊241B位於第二外管滑槽225B靠近設有叉狀結構221B的一端以及第一內管滑槽232B靠近設有第二把手231B之一端。
如圖11所示,將第一內管23B遠離設有夾爪結構25B的方向拉動,使第二把手231B退出定位槽222B及圓形槽223B時,滑塊241B位於第二外管滑槽225B靠近設有叉狀結構221B的一端以及第一內管滑槽232B遠離設有第二把手231B之一端。
如圖12所示,將第一內管23B朝向設有夾爪結構25B的方向推動到底,再將第一外管21B及第二外管22B同時朝向設有夾爪結構25B的方向推動到底,滑塊241B位於第二外管滑槽225B遠離設有叉狀結構221B的一端以及第一內管滑槽232B靠近設有第二把手231B之一端。
請參閱圖7、圖8及圖13所示,於第二內管24B相對於設有夾爪結構25B之另一軸向端設有一握把242B,握把242B利於使用者握持並操作器械20B。於握把242B中心沿著第二內管24B之軸向設有一通孔243B連通第二內管24B之內部。通孔243B可提供一照明裝置26插入,以提供第二內管24B具有夾爪結構25B之一端具有照明功能。照明裝置26的種類與型態不限,例如本實施例為一長條形光源261,光源261可分離地連接一控制盒262,由控制盒262提供光源261電力及控制光源261發光與否。光源261即插即用、用後即丟,具便利性,而控制盒262可重複使用。光源261可採用光纖或導光棒。握把242B、通孔243B及照明裝置26同樣適用於圖1及圖4所示器械20、20A。至於在不具有握把242B、通孔243B之情況下,照明裝置26可由第二內管24B相對於設有夾爪結構25B之另一軸向端伸入,換言之,照明裝置26同樣適用於圖1及圖4所示器械20、20A,亦即,照明裝置26可由圖1之第二內管24、圖4之第二內管24A相對於設有夾爪結構25、25A之另一軸向端伸入22到達夾爪結構25、25A之一端。
請參閱圖14A、14B所示,第一外管21B的叉狀結構211B的一側邊緣與第一外管21B的軸向之間具有一第一角度θ1。第二外管22B的叉狀結構221B的一側邊緣與第二外管22B的軸向之間具有一第二角度θ2。第一角度θ1與第二角度θ2的偏斜方向相反,第一角度θ1與第二角度θ2分別介於1~45度之範圍內。關於本實施例之叉狀結構211B、221B具有傾斜邊緣設計之目的,將說明於後。
圖1~3、圖4~6與圖7~8所示夾爪結構25、25A、25B的結構雖不盡相同,但工作原理相同,皆是利用第一內管23(23A、23B)與第二內管24(24A、23B)可相對軸向移動而帶動夾爪結構25、25A、25B開合。而除了圖3所示齒輪與齒條之驅動方式外,亦可以偏心輪與推桿驅動,或以其他機構驅動夾爪結構開合。
請參閱圖15A~15C、圖16A~16C、圖17及圖18所示,束帶10包括一頭端部分11、一尾端部分12及一中間部分13。頭端部分11具有一頭端插孔111以及一頭端通孔112,頭端通孔112內具有一內齒結構113、114。尾端部分12具有一尾端插孔121。中間部分13位於頭端部分11與尾端部分12之間,中間部分13至少有一段的左右兩側各具有一外齒結構131、132,其與內齒結構113、114對應,於中間部分13的兩外齒結構131、132之間設有彈力結構133,於本實施例中,彈力結構133為弧形透空部,提供外齒結構131、132之間具有壓縮空間,以降低此中間部分13於頭端部分11內順向(拉緊方向)移動時之阻力。此外,束帶10之一面更包含由頭端部分11與中間部分13的表面突出的複數凸塊14(本實施例於頭端部分11設有一凸塊14,但不限於必須在頭端部分11設有凸塊14)。將尾端部分12朝向頭端部分11的頭端通孔112插入,中間部分13左右兩側的外齒結構131、132可與內齒結構113、114相嚙合,如圖17所示。此外,可形成如圖18所示環狀態樣之一套環,複數凸塊14位於該套環之內側。
請參閱圖1、18所示,將器械20的叉狀結構211、221插入束帶10的尾端插孔121與頭端插孔111,將第二外管22固定,而後轉動第一外管21,例如可由操作者(例如醫生)以一手握持第二外管22,以另一手轉動第一外管21,即可由叉狀結構211帶動尾端部分12,使束帶10的內徑縮小。同理,圖4至圖6所示器械20A亦可用此方法收縮束帶10的內徑。
此外,請參閱圖1、圖19所示,可於第一外管21與第二外管22設置限位結構以限制第一外管21與第二外管22相對轉動之角度。例如,於第二外管22設有一擋塊222,於第一外管21相對應於擋塊222處設有一凹槽212。如此可限制第一外管21的轉動角度θ3,然而,轉動角度θ3可依所需設計,例如可轉動將近360度,不限於圖示。
請參閱圖7、圖14A、14B、18及圖20所示,將本案圖7實施例之器械20B的第一外管21B及第二外管22B的叉狀結構211B、221B分別插入束帶10的尾端插孔121與頭端插孔111,將第二外管22B固定,而後轉動第一外管21B,由於第一外管21B的叉狀結構211B的一側邊緣與第一外管21B的軸向之間具有一第一角度θ1,第二外管22B的叉狀結構221B的一側邊緣與第二外管22B的軸向之間具有一第二角度θ2,且第一角度θ1與第二角度θ2的偏斜方向相反,因此叉狀結構211B、221B可對尾端部分12及頭端部分11產生一相互背離器械20B設有夾爪結構25B之力F1、F2,因此於轉動第一外管21B將束帶10的內徑縮小時,可確保束帶10不致與第一外管21B及第二外管22B分離。更精確地說,在束帶10束緊子宮頸的過程中,束帶10的插孔121、111不致與第一外管21B及第二外管22B的叉狀結構211B、221B分離。
請參閱圖21A~21C、圖22A~22C與圖23所示,束帶10A包括一頭端部分11A、一尾端部分12A及一中間部分13A。頭端部分11A具有一頭端插孔111A以及一頭端通孔112A,頭端通孔112A內具有一內齒結構113A。尾端部分12A具有一尾端插孔121A。中間部分13A至少有一段的上下兩側各具有一外齒結構131A、132A,其與內齒結構113A、114A對應。此外,束帶10A更包含由中間部分13A的表面突出的複數凸塊14A。將尾端部分12A朝向頭端部分11A的頭端通孔112A插入,中間部分13A上下兩側的外齒結構131A、132A可與內齒結構113A、114A相嚙合,如圖23所示,如此,本實施例亦可形成如圖18所示環狀態樣之一套環,複數凸塊14A位於該套環之內側。可利用圖1所示器械20或圖4所示器械20A調整束帶10A。
請參閱圖24A~24C所示,本實施例之束帶10B是以圖15A~15C之束帶10為基礎衍生而出。束帶10B包括一頭端部分11B、一尾端部分12B及一中間部分13B。頭端部分11B具有一頭端插孔111B以及一頭端通孔112B,頭端通孔112B內具有一內齒結構113B、114B。尾端部分12B具有一尾端插孔121B。中間部分13B位於頭端部分11B與尾端部分12B之間,中間部分13B至少有一段的左右兩側各具有一外齒結構131B、132B,其與內齒結構113B、114B對應,於中間部分13B的兩外齒結構131B、132B之間設有彈力結構133B,彈力結構133B為弧形透空部,提供外齒結構131B、132B之間具有壓縮空間,以降低此中間部分13B於頭端部分11B內順向(拉緊方向)移動時之阻力。此外,束帶10B之一面更包含由頭端部分11B與中間部分13B的表面突出的複數凸塊14B(本實施例於頭端部分11B設有一凸塊14B,但不限於必須在頭端部分11B設有凸塊14B)。將尾端部分12B朝向頭端部分11B的頭端通孔112B插入,中間部分13B左右兩側的外齒結構131B、132B可與內齒結構113B、114B相嚙合(其狀態可參閱圖17所示)。此外,可形成如圖18所示環狀態樣之一套環,複數凸塊14B位於該套環之內側。
本實施例另具有之特點包括,頭端插孔111B位於遠離頭端部分11B具有凸塊14B之一側,如此可避免套環狀之束帶10B於束緊子宮頸後壓迫圖14B所示之叉狀結構221B,導致叉狀結構221B拔出頭端插孔111時使套環狀之束帶10B移動而歪斜。同理,圖15A~15C之束帶10及圖21A~21C之束帶10A的頭端插孔111、111A亦可移至頭端部分11、11A的相對另一側。此外,本實施例於中間部分13B與頭端部分11B之間設有複數透空部15B,如此可使束帶10B的整體剛性趨於一致,可避免因設有彈力結構133B的剛性較弱而導致所形成之圖18所示環狀套環歪斜而無法形成圓形(亦即可改善套環的真圓度)。
請參閱圖25A~25F所示,說明圖1實施例實施於子宮頸之操作流程。操作者(例如醫生)先將器械20插入束帶10,再可利用鴨嘴器(圖中未示出)將陰道90撐開,以利於器械20將束帶10置入患者之陰道90內以接近子宮頸91。
請參閱圖25A所示,將器械20具有束帶10之一端伸入陰道90,而後推動第二內管24使夾爪結構25張開並使之位於子宮頸91外圍。
請參閱圖25B所示,拉動第二內管24使夾爪結構25合起並夾合於子宮頸91外圍。
請參閱圖25C所示,推動第一外管21與第二外管22,使束帶10朝向子宮頸91的方向移動並越過夾爪結構25後,位於子宮頸91外圍,而後轉動第一外管21使束帶10束緊於子宮頸91外圍。可參閱圖18所示調整束帶10內徑的方式,而藉由凸塊14咬合於子宮頸91,可提高束帶10的固定性。
請參閱圖25D所示,將第一外管21與第二外管22外拉,使第一外管21與第二外管22脫離束帶10,即可將束帶10套設於子宮頸91外圍。此時夾爪結構25仍夾持於子宮頸91外圍。
請參閱圖25E所示,推動第二內管24使夾爪結構25張開以釋放子宮頸91。
請參閱圖25F所示,拉動第一內管23、第二內管24,使第一內管23、第二內管24內縮於第一外管21與第二外管22內,同時將整體器械20退出陰道90外。如此即完成將束帶10套設於子宮頸91外之流程。
請參閱圖26A~26F所示,說明圖7實施例實施於子宮頸之操作流程。操作者(例如醫生)先將器械20B插入束帶10B,再可利用鴨嘴器(圖中未示出)將陰道90撐開,以利於器械20B將束帶10B置入患者之陰道90內以接近子宮頸91。
請參閱圖26A所示,將器械20B具有束帶10B之一端伸入陰道90,而後推動將第一內管23B遠離設有夾爪結構25B的方向拉動,使第二把手231B退出圖11所示之定位槽222B及圓形槽223B,使夾爪結構25B張開並使之位於子宮頸91外圍。
請參閱圖26B所示,藉由推動第二把手231B可同時推動第一內管23B使夾爪結構25B合起並夾合於子宮頸91外圍。
請參閱圖26C所示,藉由推動第二外管22同時推動第一外管21B,使束帶10B朝向子宮頸91的方向移動並越過夾爪結構25B後,位於子宮頸91外圍,而後轉動第一外管21B使束帶10B束緊於子宮頸91外圍。
請參閱圖26D所示,藉由第一把手212B同時將第一外管21B與第二外管22B外拉,使第一外管21B與第二外管22B脫離束帶10B,即可將束帶10B套設於子宮頸91外圍。此時夾爪結構25B仍夾持於子宮頸91外圍。
請參閱圖26E所示,藉由外拉第二把手231B可同時拉動第一內管23B使夾爪結構25B張開以釋放子宮頸91。
請參閱圖26F所示,將整體器械20B退出陰道90外。如此即完成將束帶10B套設於子宮頸91外之流程。
本發明圖1、圖4、圖7所提供之器械20、20A、20B,可與本發明圖15A、圖21A、圖24A所提供的束帶10、10A、10B隨意搭配使用,其束緊子宮頸之基本操作流程皆相同。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之預防早產的裝置、其器械及其束帶,其結構簡單、操作方式簡單,可在門診施行、不需要外科手術、不需要麻醉、不需要住院,可提高孕婦的接受度,並大幅降低早產發生機率。
惟以上所述之具體實施例,僅係用於例釋本發明之特點及功效,而非用於限定本發明之可實施範疇,於未脫離本發明上揭之精神與技術範疇下,任何運用本發明所揭示內容而完成之等效改變及修飾,均仍應為下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100: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 10、10A、10B:束帶 11、11A、11B:頭端部分 111、111A、111B:頭端插孔 112、112A、112B:頭端通孔 113、114、113A、114A、113B、114B:內齒結構 12、12A、12B:尾端部分 121、121A、121B:尾端插孔 13、13A、13B:中間部分 131、132、131A、132A、131B、132B:外齒結構 133、133B:彈力結構 14、14A、14B:凸塊 15B:透空部 20、20A、20B:器械 21、21B:第一外管 211、211B:叉狀結構 212:凹槽 212B:第一把手 22、22B:第二外管 221、221B:叉狀結構 222:擋塊 222B:定位槽 223B:圓形槽 224B:溝槽 225B:第二外管滑槽 226B:凸環 23、23A、23B:第一內管 231B:第二把手 232B:第一內管滑槽 24、24A、24B:第二內管 241:齒條 241B:滑塊 242B:握把 243B:通孔 25、25A、25B:夾爪結構 251:夾爪 251A、251B:懸臂構造 252:齒輪 252B:連接件 26:照明裝置 261:光源 262:控制盒 90:陰道 91:子宮頸 F1:軸向 θ1:第一角度 θ2:第二角度 θ3:轉動角度
圖1為本發明之裝置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之器械之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之器械之動作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之器械另一實施例組合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之器械之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4之器械之動作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之器械又一實施例組合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7之器械之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9A為圖7之器械之第二把手與定位槽配合之動作示意圖。 圖9B為圖7之器械之滑槽與滑塊之剖面組合結構示意圖。 圖10~12為圖7之器械於不同狀態時,滑槽與滑塊之相對位置示意圖。 圖13為圖7之器械搭配照明裝置之結構示意圖。 圖14A~14B為圖7之器械之二叉狀結構之傾斜角度示意圖。 圖15A~15C為圖1之束帶之俯視、前視、左側視圖。 圖16A~16C為圖1之束帶之頭端部分之俯視、前視、左側視圖。 圖17為圖1之束帶之中間部分與頭端部分卡合之結構示意圖。 圖18為圖1之束帶之調整狀態示意圖。 圖19為第一外管與第二外管相對轉動之限位結構示意圖。 圖20為圖7之器械之二叉狀結構作用於束帶之動作示意圖。 圖21A~21C為本發明之束帶另一實施例之俯視、前視、左側視圖。 圖22A~22C為圖21A~21C之束帶之頭端部分之俯視、前視、左側視圖。 圖23為圖21A~21C之束帶之中間部分與頭端部分卡合之結構示意圖。 圖24A~24C本發明之束帶又一實施例之俯視、前視、左側視圖。 圖25A~25F為圖1實施例實施於子宮頸之操作流程示意圖。 圖26A~26F為圖7實施例實施於子宮頸之操作流程示意圖。

Claims (44)

  1. 一種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包含:一束帶,用以束於子宮頸上以約束子宮頸;以及一器械,用以將該束帶束於子宮頸上,該器械包含:一第一外管與一第二外管,該第一外管與該第二外管為可相對轉動;二叉狀結構,分別連接該第一外管與該第二外管之一軸向端,該叉狀結構可分離地插入該束帶;一夾爪結構;以及一第一內管與一第二內管,該第一內管或該第二內管其中之一連接該夾爪結構,該叉狀結構位於該夾爪結構外圍且可相對該夾爪結構沿一軸向前後移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中該第一內管與該第二內管為相對可移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中,該第一內管、該第二內管、該第一外管與該第二外管具有相同軸心。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中,該第一外管之該叉狀結構的一側邊緣與該第一外管的軸向之間具有一第一角度,該第二外管之該叉狀結構的一側邊緣與該第二外管的軸向之間具有一第二角度,該第一角度與該第二角度的偏斜方向相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中,該第一角度與該第二角度分別介於1~45度之範圍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中,於 該第二內管相對於設有該夾爪結構之另一軸向端設有一握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中,於該握把中心沿著該第二內管之軸向設有一通孔連通該第二內管之內部,該通孔提供一照明裝置插入。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中,該照明裝置包含一長條形光源,該光源可分離地連接一控制盒,由該控制盒提供該光源電力及控制該光源發光與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中,該第一外管設有一第一把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中,該第二外管外圍設有一凸環,該第一外管設置於該凸環與該第二外管之該叉狀結構之間,藉以限制該第一外管的軸向移動而僅能徑向轉動。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中,該第一內管設有一第二把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中,該第二外管相對於設有該叉狀結構之另一軸向端設有一定位槽,該定位槽沿著該第二外管之軸向延伸一長度,該定位槽連接一圓形槽,該圓形槽的內徑等於或大於該第二把手的外徑。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中,該定位槽的寬度小於該第二把手的外徑,該第二外管於該定位槽長度方向之相對兩側分別設有一溝槽。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中, 該第二外管設有一第二外管滑槽,該第二外管滑槽沿著該第二外管之軸向延伸一長度且徑向貫穿該第二外管;該第一內管設有一第一內管滑槽,該第一內管滑槽沿著該第一內管之軸向延伸一長度且徑向貫穿該第一內管;該第二內管設有一滑塊,該第二外管滑槽與該第一內管滑槽的位置相互對應,該滑塊嵌設於該第二外管滑槽與該第一內管滑槽內。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中,該滑塊的頂部與該第一外管的內側壁呈不干涉配合。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中,該器械的該夾爪結構設置於該第一內管之一軸向端,該夾爪結構與該第二內管透過齒輪與齒條連接。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中,該器械的該夾爪結構為由該第二內管往外延伸之懸臂構造。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中,該束帶包含:一頭端部分,具有一頭端插孔以及一頭端通孔,該頭端通孔內具有一內齒結構;一尾端部分,具有一尾端插孔;以及一中間部分,位於該頭端部分與該尾端部分之間,該中間部分至少有一段的兩側各具有一外齒結構,其與該內齒結構對應,其中,該器械的叉狀結構可分離地插入該束帶的該頭端插孔與該尾端插孔。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中,該束帶更包含一彈力結構,位於該中間部分的該兩外齒結構之間。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中,該束帶更包含複數凸塊,由該束帶的表面突出。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中,該中間部分與該頭端部分之間設有複數透空部,使該束帶的整體剛性趨於一致。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中,該頭端插孔位於遠離該頭端部分具有該凸塊之一側。
  23. 一種器械,包含:一第一外管與一第二外管,該第一外管與該第二外管為可相對轉動;以及二叉狀結構,分別連接該第一外管與該第二外管之一軸向端,該叉狀結構可分離地插入一束帶;一夾爪結構;以及一第一內管與一第二內管,該第一內管或該第二內管其中之一連接該夾爪結構,該叉狀結構位於該夾爪結構外圍且可相對該夾爪結構沿一軸向前後移動。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器械,其中該第一內管與該第二內管為可相對移動。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器械,其中,該第一內管、該第二內管、該第一外管、與該第二外管具有相同軸心。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器械,其中,該第一外管之該叉狀結構的一側邊緣與該第一外管的軸向之間具有一第一角度,該第二外 管之該叉狀結構的一側邊緣與該第二外管的軸向之間具有一第二角度,該第一角度與該第二角度的偏斜方向相反。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器械,其中,該第一角度與該第二角度分別介於1~45度之範圍內。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器械,其中,於該第二內管相對於設有該夾爪結構之另一軸向端設有一握把。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器械,其中,於該握把中心沿著該第二內管之軸向設有一通孔連通該第二內管之內部,該通孔提供一照明裝置插入。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器械,其中,該照明裝置包含一長條形光源,該光源可分離地連接一控制盒,由該控制盒提供該光源電力及控制該光源發光與否。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器械,其中,該第一外管設有一第一把手。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器械,其中,該第二外管外圍設有一凸環,該第一外管設置於該凸環與該第二外管之該叉狀結構之間,藉以限制該第一外管的軸向移動而僅能徑向轉動。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器械,其中,該第一內管設有一第二把手。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之器械,其中,該第二外管相對於設有該叉狀結構之另一軸向端設有一定位槽,該定位槽沿著該第二外管之軸向延伸一長度,該定位槽連接一圓形槽,該圓形槽的內徑等於或大於該 第二把手的外徑。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之器械,其中,該定位槽的寬度小於該第二把手的外徑,該第二外管於該定位槽長度方向之相對兩側分別設有一溝槽。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器械,其中,該第二外管設有一第二外管滑槽,該第二外管滑槽沿著該第二外管之軸向延伸一長度且徑向貫穿該第二外管;該第一內管設有一第一內管滑槽,該第一內管滑槽沿著該第一內管之軸向延伸一長度且徑向貫穿該第一內管;該第二內管設有一滑塊,該第二外管滑槽與該第一內管滑槽的位置相互對應,該滑塊嵌設於該第二外管滑槽與該第一內管滑槽內。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器械,其中,該滑塊的頂部與該第一外管的內側壁呈不干涉配合。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器械,其中,該器械的該夾爪結構設置於該第一內管之一軸向端,該夾爪結構與該第二內管透過齒輪與齒條連接。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器械,其中,該器械的該夾爪結構為由該第二內管往外延伸之懸臂構造。
  40. 一種束帶,用以束於子宮頸上以約束子宮頸,該束帶包含:一頭端部分,具有一頭端插孔以及一頭端通孔,該頭端通孔內具有一內齒結構;一尾端部分,具有一尾端插孔;以及一中間部分,位於該頭端部分與該尾端部分之間,該中間部分至少有 一段的兩側各具有一外齒結構,其與該內齒結構對應,其中,該束帶的該頭端插孔與該尾端插孔用以令一器械的叉狀結構可分離地插入。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所述之束帶,其中,該束帶更包含一彈力結構,位於該中間部分的該兩外齒結構之間。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所述之束帶,其中,該束帶更包含複數凸塊,由該束帶的表面突出。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所述之束帶,其中,該中間部分與該頭端部分之間設有複數透空部。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所述之束帶,其中,該頭端插孔位於遠離該頭端部分具有該凸塊之一側。
TW107142412A 2017-12-15 2018-11-28 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器械及其束帶 TWI6721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2736.8A CN109925033B (zh) 2017-12-15 2018-12-14 用于约束子宫颈的装置、其器械及其束带
US16/220,221 US10918414B2 (en) 2017-12-15 2018-12-14 Device, instrument and belt for tying cervix
US17/145,513 US11648034B2 (en) 2017-12-15 2021-01-11 Device, instrument and belt for tying cervix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6144244 2017-12-15
TW106144244 2017-12-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7265A TW201927265A (zh) 2019-07-16
TWI672131B true TWI672131B (zh) 2019-09-21

Family

ID=68048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2412A TWI672131B (zh) 2017-12-15 2018-11-28 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器械及其束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721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99926B2 (en) 2014-04-14 2019-12-10 Tel Hashomer Medical Research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s Ltd. Delaying pre-term birth
CN112533552A (zh) 2018-06-21 2021-03-19 妊娠科技有限公司 延迟早产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16449B1 (ko) * 2015-12-23 2017-03-15 서정원 자궁경부 봉축기
RU2017105056A (ru) * 2017-02-16 2017-04-11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медицинский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радиологический центр"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ФГБУ "НМИРЦ" Минздрава России) Способ лапароскопического органосохраняющего лечения инвазивного рака шейки матки
CN106794029A (zh) * 2014-04-14 2017-05-31 戴尔马修墨医学研究内结构和服务有限公司 延迟早产分娩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4029A (zh) * 2014-04-14 2017-05-31 戴尔马修墨医学研究内结构和服务有限公司 延迟早产分娩的方法
KR101716449B1 (ko) * 2015-12-23 2017-03-15 서정원 자궁경부 봉축기
RU2017105056A (ru) * 2017-02-16 2017-04-11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медицинский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радиологический центр"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ФГБУ "НМИРЦ" Минздрава России) Способ лапароскопического органосохраняющего лечения инвазивного рака шейки матк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7265A (zh) 2019-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40531B2 (ja) 膣鏡
TWI672131B (zh) 用於約束子宮頸的裝置、其器械及其束帶
US10245073B2 (en) Cervical cerclage assistance device
CN106491176A (zh) 一种可旋转重复开闭止血夹
JP5047390B2 (ja) 顎関節の関節円板縫合固定器械
CN109925033B (zh) 用于约束子宫颈的装置、其器械及其束带
WO2019244159A1 (en) Delaying pre-term birth
JP5226905B1 (ja) 縫合糸押し込み装置、および縫合糸押し込みシステム
CN117064466A (zh) 一种自动打结装置
US20160206391A1 (en) A system to manipulate organs and instrumen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JP5766170B2 (ja) ワイヤー保持スロットを有する医療器具チップ
CN220876831U (zh) 一种自动打结装置
CN215458352U (zh) 新型穿刺结扎钳
RU204889U1 (ru) Ранорасширитель для каротидной эндартерэктомии
CN214678939U (zh)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切口牵开器
WO2024145739A1 (zh) 缝合器、具有缝合器的治疗装置及治疗设备
CN213217443U (zh) 一种腹腔镜钳手术抓钳
CN214857045U (zh) 一种宫颈环扎拆线器
CN216495500U (zh) 血管内异物抓取器
RU106102U1 (ru) Набор микропинцетов для удаления эпи- и межретинальных мембран
US20210177462A1 (en) Cervical cerclage applicator and method
CN207886259U (zh) 分度旋转固定助产产钳
RU2363402C2 (ru) Хирургический желудочный бандаж
AU2015238775B2 (en) Cervical cerclage assistance device
CN206852632U (zh) 一种压血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