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9854B - 無線天線 - Google Patents

無線天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9854B
TWI669854B TW106141527A TW106141527A TWI669854B TW I669854 B TWI669854 B TW I669854B TW 106141527 A TW106141527 A TW 106141527A TW 106141527 A TW106141527 A TW 106141527A TW I669854 B TWI669854 B TW I66985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antenna
circuit board
chassis
reg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1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8534A (zh
Inventor
柴克瑞 盧賓
邁克 黎
保羅 馬克 喬卡巴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舒爾獲得控股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舒爾獲得控股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舒爾獲得控股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8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8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9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985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9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in bluetooth or WI-FI devices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2Housings not intimately mechanically associated with radiating elements, e.g. radom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30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antenna units operating in different wavebands and connected to a common feeder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10Resona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a single feed poi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 H01Q9/28Conical, cylindrical, cage, strip, gauze, or like elements having an extended radiating surface; Elements comprising two conical surfaces having collinear axes and adjacent apices and fed by two-conductor transmiss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0Element having extended radiating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用於支援一無線系統之天線,在一項實例中,該天線可在兩個工業、科學及醫療(「ISM」)頻帶中操作,該天線可包含:一第一輻射器及一第二輻射器;及一單饋入傳輸部,其經耦合至該第一輻射器及該第二輻射器。例如,該天線可由一單一平面結構形成。該天線可經組態以配合於一底盤內,在一項實例中,該底盤可為用於一麥克風中之一無線接收器之一底盤。

Description

無線天線
本文中之揭示內容係關於一種用於一無線接收或傳輸系統(包含一無線麥克風)中之天線。
在一無線麥克風中,一或多個天線可經安裝至該麥克風之一底盤之外部,及/或具有外部天線可直接或藉由一RF(射頻)屏蔽電纜而連接於其中之埠。為最佳匹配於改變的發射器極化方向及環境條件,可使用具有至接收器底盤之旋轉附接之外部天線,因此允許使用者將天線定向用於最佳接收。然而,在某些例項中,此方法可能係昂貴的,且可導致機械複雜性及可靠性問題。此外,在某些例項中,一使用者通常可能不知道如何適當地定向天線,且若使用者選擇一不佳定向,則可實際上劣化接收。此外,在某些例項中,一外部安裝的天線可能易於受干擾無法進入期望位置或甚至被損壞。額外地,在某些實例中,可期望在超過一個頻帶中操作天線。
此發明內容以簡化形式提供關於此揭示內容之一些一般概念之一簡介,此在下文實施方式中進一步描述。發明內容不意欲識別本發明之關鍵特徵或基本特徵。 此揭示內容之態樣係關於一種可在兩個工業、科學及醫療(「ISM」)頻帶中操作之用於支援一無線系統之天線。該天線可包含:一第一輻射器,其經組態以在一第一ISM頻帶中操作;及一第二輻射器,其經組態以在一第二ISM頻帶中操作;及一單饋入傳輸部,其經耦合至該第一輻射器及該第二輻射器。該天線可經組態以配合於一底盤內,在一項實例中,該底盤可為用於一麥克風中之一無線接收器之一底盤。
相關申請案 本申請案主張2016年11月29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5/363,897號的優先權;且本文中之揭示內容係關於2008年8月19日發佈之美國專利案第7,414,587號。出於任何及所有非限制性的目的,兩個申請案以引用的方式完全併入本文中。 在此揭示內容之各種實例及組件之下文描述中,參考附圖,該等附圖形成本發明之一部分且其中藉由闡釋展示可實踐本發明之態樣之各種例示性結構及環境。應瞭解可利用其它結構及環境且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之情況下可對具體描述的結構及方法進行結構及功能修改。 再者,雖然術語「右」、「左」、「前側」、「背側」、「頂部」、「基部」、「底部」、「側」、「向前」及「向後」等等可在此說明書中用於描述各種例示性特徵及元件,但本文中為方便起見(例如,基於圖中展示之例示性定向及/或通常使用中之定向)使用此等術語。此說明書中之任何內容都不應被解釋為要求結構之一特定三維或空間定向,以便落入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 圖1A至圖1D展示一例示性天線101之各種視圖,其中圖1A展示一例示性天線101之一透視圖,圖1B展示一側視圖,圖1C展示一俯視圖,且圖1D展示一正視圖。如圖1A至圖1D中所示,天線101可包含:兩個分離天線或第一輻射器103及第二輻射器105,其等經連接至一共同單饋入柱(饋入傳輸線)107;及單饋入點115,其形成至下文論述之一電路板109之導電連接件111。在此實例中,第一輻射器103及第二輻射器105可經組態以在不同頻寬區域中操作。例如,第一輻射器103可經組態以在900至928 MHz區域中操作,且第二輻射器105可經組態以在2400至2485 MHz區域中操作。在一項實例中,第一輻射器103可具有大於第二輻射器之一表面積。 單饋入點115及單饋入柱107經電耦合至第一輻射器103及第二輻射器105,其中饋入柱107同時支援天線電耦合至一電路板109以及作為第二輻射器之部分。將輻射器103、105定位於饋入點115之相對側上幫助使輻射器解耦合,使得各輻射器103、105可經調諧以實現一特定頻帶並最小化對彼此之干擾效應。因此,天線101可有效地作為一接收器上之一對分集天線103、105操作以在902至928 MHz及2400至2485 MHz之雙ISM無線電頻帶中操作,其等具有至各輻射器103、105之一單饋入柱107。各輻射器103、105利用自饋入柱107延伸之一寬、導電材料片,其使得天線101能在具有高度限制之麥克風之一包殼中實現其操作頻率及寬頻寬。在此實例中,可減小天線101之垂直高度以充分配合,但仍實現ISM頻帶中之操作。以此方式,例示性天線101可經組態為用於印刷電路板上之小形狀因數垂直底座之一順應型雙頻帶平面倒單極,其可在一無線麥克風系統中提供雙極化寬頻帶效能。 再次參考圖1A至圖1D,第一輻射器103(其經組態以接收902至928 MHz之信號)可包括多個突片103A、103B、103C,其等大致形成圖1C之俯視圖中之一「L」形狀。突片103A可由一長形矩形部分構成。突片103B可由一方形部分構成。再者,突片103C可為一四邊形形狀,其中連接側面之角度之一者可大於90º。突片103C可包含大於突片103A及103B之一面積。 可藉由使第一輻射器103呈一倒「L」形狀,且形成面積大於突片103A及103B之突片103C而實現第一輻射器103之形狀及低高度。在某些實例中,下方無需一接地平面,且接地平面可劣化第一輻射器(對應於較低頻帶)之效能,而接地平面增強第二輻射器(對應於一較高頻帶)之效能。此特性在其中金屬片如圖3中所示圍繞底盤之邊角而彎曲的一些實施例中可能係有利的。 如圖1A中所示,突片103A可具有一長度d,突片103C可具有一長度e,且突片103C可具有一長度f。在一項實例中,突片103A之長度d可為15.1 mm。然而,可形成更短的長度d以在兩個頻帶中將頻率回應向上移動。在一項實例中,長度d可在10至20 mm之範圍內。在一項實例中,突片103C之長度e可為34 mm。然而,長度e可在30至40 mm之範圍內,且在一項實例中,縮短長度e可導致頻率回應增大。再者,在一項實例中,突片103C之高度f可為25 mm,且縮短長度f可導致頻率回應增大。 如圖1C中所示,突片103A、103B、103C之各者可相對於單饋入柱107及相對於彼此而成角度或彎曲。在一項特定實例中,角度α可為大約114º。在其他實例中,角度α可為處於或介於100º至135º之間之一角度,以適應一底盤內之各種空間。在某些實例中,改變角度α不顯著影響天線之增益特性。額外地,在一項特定實例中,角度β(其係第一輻射器103之突片103A至第二輻射器105之間之角度)可為160º。在另一實例中,角度β可處於或可介於140º至180º之間。在某些實例中,改變角度β不顯著影響天線之增益特性。 第二輻射器105(其經組態以接收2400至2485 MHz範圍中之信號)可近似一方形形狀(其中高度c類似於寬度b)。在一項特定實例中,寬度可為19 mm,且高度c可為16 mm。然而,預期寬度可在自15至25 mm之範圍中,且高度可在自10至20 mm之範圍中。在此實例中,縮短寬度b或高度c可增大天線101之頻率回應。 在一個實例中,饋入柱可形成有一凹口或切口區域。替代地或額外地,饋入柱107可形成為一矩形突片部分,且在一項實例中,可具有8 mm之一高度(a)。然而,饋入柱107之高度a可在3 mm與15 mm之間之範圍中。此外,在某些實例中,縮短饋入柱107之高度a增大天線之頻率回應。 例示性天線101可由一單件衝壓金屬片形成,在某些實例中,該單件衝壓金屬片減少成本並提供製造便利。在一項實例中,金屬片可由一0.5 mm厚冷軋鋼或其他適合金屬片形成。飾面可包含1至2.5微米厚之一閃銅(copper flash)、無電鎳電鍍。形成金屬片之天線101可提供如圖1A至圖3B所示之一單一平面結構。 在替代實例中,包含各種突片103A、103B、103C之邊角之第一輻射器103及第二輻射器105之邊角可形成為圓形而非方形。此外,可在天線101中包含各種凹口或切口,以促進當形成天線101時之金屬片之彎曲及/或捲曲。 由金屬片形成天線實現提供一寬頻帶效能之一寬導體片。然而,在其他實例中,亦預期天線可由導線形成。例如,天線可由一閉合形狀導線(例如,矩形、方形、橢圓形、菱形、梯形等或其他閉合形狀)形成。在一項實例中,可藉由彎曲一導線之一部分且將導線之一端連接至導線之端之間之一點(諸如一導電連接件)而形成閉合形狀。在一項實例中,此可為焊接連接、螺桿連接或黏合連接。然而,可使用其他類型之連接以便提供電連接性。 雖然圖1A至圖1D中展示之實施例支援從一外部裝置(例如,一無線麥克風)接收一無線信號,但實施例可支援將無線信號傳輸至一外部裝置,其中傳輸及接收天線特性對於一給出頻率值大致相同。 圖2A至圖2C展示另一例示性天線201。天線201可在尺寸上及功能上與天線101相同,其中相同元件符號指代元件符號出現於其中之所有各種圖中之相同或類似元件。然而,天線201係例示性天線101之一鏡像,其中天線101係一右定向天線,且天線201係一左定向天線。 圖3展示定位於一平面印刷電路板(PCB)109上之例示性天線101、201,其等經安裝於一底盤113內。在一項實例中,底盤可形成用於一麥克風之一外殼或用於一無線接收器之一外殼之部分。在一項實例中,底盤可為一塑膠(或等效材料)或一非金屬材料。在此實例中,可使用兩個天線101、201以提供一接收器設定中之多樣化接收。例如,右定向天線101及左定向天線201可經封裝於由底盤113連同印刷電路板109一起形成之一包殼121內。在此實例中,天線101、201一無線接收系統中複製以支援多個接收器。然而,預期僅可使用一個天線101,或可在一發射器或收發器設定中使用天線。在此實例中,各天線101、201可包含一類似輪廓,其中天線係彼此之鏡像。再者,在此實例中,天線可垂直地安裝。 天線101、201可電連接至印刷電路板(PCB)109,其支援(例如)針對導電連接件111處之一無線麥克風接收器之一無線接收功能。在一項實例中,天線101、201之導電連接件111、211可由一金屬墊123形成,該金屬墊123可充當用於天線101、201之一安裝墊123。 在一項實例中,天線101、201可藉由電路板109之邊角中之螺桿117、217而安裝於電路板上。然而,在替代實例中,導電連接件111、211可由一焊料連接、電黏著劑或其他適合連接方法形成。圖3A及圖3B展示天線101、201與電路板109之間之連接之放大示意圖。如圖3A及圖3B中所示,電路板109可包含用於接收天線101、201之安裝墊123。在一項實例中,天線101、201可藉由一螺紋緊固件(諸如螺桿117、217)而固定至安裝墊123。亦預期其他附接方法(諸如焊接、黏著劑、鉚釘等)。安裝墊123可由一介電基板129形成,且金屬板125(其等形成一電接地)可填充電路板109之剩餘部分。然而,為了天線101、201充分輻射,在安裝墊123與電路板109之其餘部分之間形成一間隙127。間隙127係在所有層上移除電路板之導電材料之一區域。然而,間隙127可利用吾等可另外用於將組件放置於電路板109上之寶貴空間。因此,在某些例項中,可期望使間隙127儘可能小。在一項實例中,間隙127可為1.27 mm,且可在自1 mm至5 mm之範圍中。在操作期間,一信號從電路板109饋入至安裝墊123且至天線101、201。 如圖3中所繪示,透過調整其等幾何形狀,天線101、201可經組態以配合於並完全圍封於(例如)一麥克風之一低輪廓底盤113中。如圖3中所繪示,天線101、201(其等再次可由金屬片形成)相對於天線101、201之垂直軸而彎曲以配合於麥克風之底盤113之邊角119內。形成天線101、201之金屬片中之多個彎曲允許天線101、201依該等角度順應麥克風之底盤113之一盒狀形狀,此係因為角度及彎曲允許天線101、201順應底盤113之緊致邊角。 再者,如圖3中所示,第一輻射器103、203可大致遠離印刷電路板109之邊緣懸垂,以減小歸因於其等較大面積及較低操作頻率之電容耦合。此產生第一輻射器103、203遠離電路板109表面之間之間隔。各種突片103A至103C、203A至203C之配置幫助產生此配置以及配置組件以允許天線101、201適貼配合至底盤113之邊角中而非直接從電路板109突出。 例如,底盤或外殼113可界定一第一壁113a、一第二壁113b及一第三壁113c。第一壁113a可垂直於第二壁113b延伸,且第三壁113c可垂直於第二壁113b延伸。針對天線101、201之各者,多個突片103A、103B、103C、105、203A、203B、203C、205之一第一者可大致沿著底盤113之第一壁113a之內部延伸,且多個突片103A、103B、103C、105、203A、203B、203C、205之第二者可大致沿著底盤113之第二壁113b延伸。額外地,預期天線101、201可經組態以藉由提供具有不同彎曲及幾何形狀之天線101、201而順應其他底盤形狀。 額外地,如圖3中所示,第一天線101及第二天線201可經組態以配合於底盤113內。天線101、201具備一短或低輪廓,其允許天線101、201配合於一較短或較低輪廓底盤113內。特定言之,天線101、201可為具有寬頻帶頻率回應之尺寸減小的天線101、201並具有低輪廓,使得天線101、201可經封裝於一塑膠(或等效材料)或非金屬底盤內。天線101、201之垂直尺寸經減小以內部地配合於底盤113內部。天線101、201可藉由在水平方向上增大天線101、201之面積而提供垂直組件長度中之一減小。再者,電路板109可界定一電路板平面,且第一輻射器及第二輻射器之各者可界定多個輻射器平面。多個輻射器平面之各者可實質上或幾乎垂直於電路板平面延伸。 上述例示性天線101、201可提供一簡單構造及低成本結構,其亦可提供藉由修改幾何形狀之調諧便利。天線101、201亦可取決於期望的組態而適於任何無線系統應用。天線101、201亦可提供接收多樣化,此係因為多個天線101、201可緊鄰地提供於相同電路板109上。例示性天線101、201亦可提供一適當增益量及類全向型樣特性,其對於使用者可將麥克風定向於不同位置之無線麥克風系統而言可能係更理想的。 例如,一先前現成的晶片天線可歸因於其尺寸而佔據大的電路板面積。再者,亦需要包含圍繞天線之一間隙,以將接地平面填充物與晶片所在的墊/跡線分離,僅留下基板材料。若電路板已經具有一擁塞佈局,則嘗試配合於此一天線中可能係極具挑戰性的。在天線101、201之例示性設計中,使用一小50 mil (1.27 mm)間隙,允許剩餘的電路板表面積之有效使用。將天線101、201垂直地定向亦減小藉由天線結構利用之電路板空間(例如對比一寬大平面晶片)。 額外地,天線101、201之設計歸因於其等的輪廓而需要電路板109上之非常小表面積用於安裝。製作至電路板109上之導電墊123的天線連接111、211,且電路板109之墊與導電接地平面之間僅包含一小間隙127。例如,天線之垂直結構允許間隙127的最小化且幫助產生額外區域以用於電路板109上之額外電路使用。在一項實例中,導電連接件111、211可界定一第一區域,且第一輻射器及第二輻射器可界定一第二區域,其中第一區域可小於第二區域。在一項實例中,導電墊123可為電路板109之約82 mm2 (包含間隙之107 mm2 )以形成第一區域。在一項實例中,包含第一輻射器及第二輻射器之第二區域之大致面積可為1260 mm2 。因此,在此實例中,第一區域僅係第二區域或各天線101、102之總天線面積之8至9%。在其他實例中,第一區域可為第二區域之5%至10%,或第一區域可小於第二區域之20%。此允許電路板109上之非常小的接地平面移除面積,在一項實例中,該電路板109可具有大約12,400 mm2 之一面積。因此,包含間隙之導電墊僅佔據電路板之總表面積之小於1%,允許剩餘空間用於電路使用或用於其他組件。 雖然天線101、201可與一無線接收系統之電子電路封裝於相同包殼中。亦預期天線101、201可經封裝於一不同包殼中或經外部封裝或安裝至底盤或印刷電路板109。除了無線麥克風以外,天線101、201亦可支援不同類型之無線接收器系統(包含無線麥克風接收器、個人立體聲監聽接收器、無線PAI/呈現系統(例如,Anchor系統)、及具有整合無線麥克風接收器之舞台混音系統)。例如,一無線可攜式P.A.揚聲器係由一內置(整合)VHF或UHF無線接收器、音訊放大器、(若干)揚聲器及通常一內部電源組(其中所有組件係在一單底盤內)組成。 再者,由於天線101、201經內部實施於接收器底盤中,故可保護天線101、201免於可導致個人傷害之意外損害及誤用。再者,在將天線101、201內置於一底盤中的情況下,不易受導致可能對天線效能具有不利影響之腐蝕的環境問題的影響。 儘管圖1A至圖3B中所示之實施例支援902至928 MHz及2400至2485 MHz之ISM頻帶,然其他實施例可支援不同雙頻帶。例如,一些實施例可支援一低UHF頻帶、高UHF頻帶及/或蜂巢式頻帶(例如,800 MHz、900 MHz、1800 MHz或1900 MHz)。因此,一些實施例可支援除無線麥克風以外之無線應用。此外,雖然在圖1A至圖1D中所示之實施例支援雙頻帶,然一些實施例可支援超過兩個頻帶(例如,三頻帶或更大頻帶)。圖7展示尺寸上及功能上類似於天線101及201之一替代天線實例,其中相同元件符號指代元件符號出現於其中之所有各種圖中之相同或類似元件。然而,在此實例中,天線301可藉由將適當大小的槽328、330定位於天線金屬表面中,藉此產生一額外突片316而支援一三頻帶操作。除了902至928 MHz及2400至2485 MHz之ISM無線電頻帶以外,額外突片316可經組態以允許天線在5.8 GHz ISM之一ISM無線電頻帶中操作。 圖4繪示例示性天線101、201之一VSWR回應圖表。圖4中所示之回應圖表繪示例示性天線101、201可用於900至928 MHz區域及2400至2485 MHz區域兩者中。在此等區域之兩者中,VSWR小於3,展示天線能夠在兩個區域中操作。然而,可使用一不同VSWR標準來判定操作頻寬。額外地,如圖4所示,預期天線能夠支援例如在700 MHz至1000 MHz與1700至2700 MHz之間之其他頻率區域。此外,預期天線101、201可經進一步微調以支援包含1600 MHz至3500 MHz之額外頻寬。此可藉由改變現有突片之長度及面積或藉由提供額外突片而完成。以此方式,在某些實例中,天線101、201可經組態以支援超過兩個相異頻寬。 圖5A及圖5B進一步繪示天線101、201能夠在915 MHz及2450 MHz之兩個頻寬區域中操作。如圖表所繪示,天線可在所有方向上充分傳輸信號。圖5A至圖5B中展示之量測指示圖1A至圖1D及圖2A至圖2C之實施例具有本質上實質上全向之增益特性。此特性對於無線麥克風系統亦係有益的,允許使用者自由移動,並允許雙極化、類全向型樣覆蓋。此促進天線101、201在一無線接收器系統中之使用。例如,使用者可能無需定位接收天線以建立無線接收器與無線發射器之間之通訊。 參考圖6A及圖6B,電場(遠場)之電腦模擬表明圖1A至圖1D及圖2A至圖2C中所示之實施例具有雙極化特性(垂直及水平分量兩者)。此特性通常對無線麥克風系統係有益的,此係因為發射器極化通常隨著使用者運動而改變,其中發射無線麥克風可處於一垂直或水平位置或其間某處。例如,如圖6A中所示,900 MHz極化(第一輻射器)對平面元件而言更係一垂直寬側,而在另一側,「臂」(例如突片103A、203A)促成一強水平分量。再者,如圖6B中所示,2450 MHz極化(第二輻射器)具有一圓極化(因此具有水平及垂直分量兩者)。 在一項實例中,一種用於支援一無線系統之天線可包含:一第一輻射器,其經組態以在一第一頻帶中操作;一第二輻射器,其經組態以在一第二頻帶中操作;一單饋入傳輸部,其經耦合至該第一輻射器及該第二輻射器;及一導電連接件,其經組態以連接至一電路板。天線可包含一單金屬片。第一頻帶可包含一第一工業、科學及醫療(「ISM」)頻帶,且第二頻帶可包含一第二ISM頻帶。第一ISM頻帶可橫跨900至928 MHz區域,且第二ISM頻帶可橫跨2400至2485 MHz區域。 第一輻射器及第二輻射器可包含具有不同面積之多個突片。多個突片之一第一者可大致沿著一底盤之一第一面延伸,且多個突片之一第二者可大致沿著底盤之一第二面延伸。第一輻射器可大致遵循一「L」形狀。第一輻射器及第二輻射器可沿著一垂直軸而形成一角度。角度可允許天線順應一底盤,且角度可處於或介於140º至180º之間。第一輻射器及第二輻射器可由一單件金屬片形成。第一輻射器可包含複數個突片,且複數個突片可各自相對於彼此而成角度。複數個突片之一第一者及複數個突片之一第二者可形成處於或介於100º至135º之間之一角度。第一輻射器可包含大於第二輻射器之一表面積。第一輻射器及第二輻射器可包含雙極化特性。第一輻射器及第二輻射器可具有全向增益特性。在一項實例中,天線可包含經組態以依一第三頻帶操作之一第三輻射器。再者,天線可包含一導電連接件,且導電連接件可界定一第一區域。第一輻射器及第二輻射器可界定一第二區域,且第一區域可為第二區域之5%至10%。 在另一實例中,一底盤可包含:一外殼;一第一天線,其包括:一第一輻射器,其經組態以在一第一工業、科學及醫療(「ISM」)頻帶中操作;及一第二輻射器,其經組態以在一第二ISM頻帶中操作;一饋入傳輸部,其經耦合至該第一輻射器及該第二輻射器;一共同饋入線,其經連接至該第一輻射器及該第二輻射器兩者;及一導電連接件;及一電路板,其經組態以接收該天線。外殼可經組態以接收電路板及天線,且導電連接件可經組態以連接至一電路板。外殼可界定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第一面可垂直於第二面延伸。多個突片之一第一者可大致沿著一底盤之第一面延伸,且多個突片之一第二者可大致沿著底盤之第二面延伸。第一輻射器及第二輻射器可沿著一垂直軸而形成一角度,且角度可允許天線配合於底盤之一第一壁及一第二壁內。例示性底盤可包含一第二天線,其中第二天線係第一天線之鏡像。再者,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之各者可由一第二單一衝壓金屬片形成。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可經組態以配合於底盤內。 額外地,電路板可界定一電路板平面,且第一輻射器及第二輻射器可界定多個輻射器平面。再者,多個輻射器之各者可垂直於電路板平面延伸。導電連接件可界定一第一區域,且第一輻射器及第二輻射器可界定一第二區域,且第一區域可小於第二區域。額外地,第一區域可為第二區域之5%至10%。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可各自經組態以接收一信號。 參考各種實例在上文及附圖中揭示本發明。然而,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關於本發明之各種特徵及概念之實例,而非限制本發明之範疇。雖然已相對於包含執行本發明之當前較佳模式之特定實例描述本發明,但是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明白存在落於如在隨附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中闡述的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內的上文描述的系統及技術之諸多變動及置換。
101‧‧‧天線
103‧‧‧第一輻射器/分集天線
103A‧‧‧突片
103B‧‧‧突片
103C‧‧‧突片
105‧‧‧第二輻射器/分集天線/突片
107‧‧‧共同單饋入柱/饋入傳輸線
109‧‧‧平面印刷電路板(PCB)
111‧‧‧導電連接件
113‧‧‧底盤/外殼
113a‧‧‧第一壁
113b‧‧‧第二壁
113c‧‧‧第三壁
115‧‧‧單饋入點
117‧‧‧螺桿
119‧‧‧邊角
121‧‧‧包殼
123‧‧‧安裝墊/金屬墊/導電墊
125‧‧‧金屬板
127‧‧‧間隙
129‧‧‧介電基板
201‧‧‧天線
203‧‧‧第一輻射器
203A‧‧‧突片
203B‧‧‧突片
203C‧‧‧突片
205‧‧‧突片
211‧‧‧導電連接件
217‧‧‧螺桿
301‧‧‧天線
316‧‧‧突片
328‧‧‧槽
330‧‧‧槽
a‧‧‧高度
b‧‧‧寬度
c‧‧‧高度
d‧‧‧長度
e‧‧‧長度
f‧‧‧長度/高度
α‧‧‧角度
β‧‧‧角度
當結合附圖閱讀時,更佳地理解上文概述以及下文實施方式,其中相同元件符號指代元件符號出現於其中之所有各種圖中之相同或類似元件。在藉由實例而非藉由有關所主張發明之限制而包含圖式。 圖1A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之一例示性天線之一透視圖。 圖1B展示圖1A之例示性天線之一側視圖。 圖1C展示圖1A之例示性天線之一俯視圖。 圖1D展示圖1A之例示性天線之一正視圖。 圖2A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另一例示性天線之一側視圖。 圖2B展示圖2A之例示性天線之一俯視圖。 圖2C展示圖2A之例示性天線之一正視圖。 圖3展示併入圖1A至圖1D及圖2A至圖2C之例示性天線之一麥克風底盤之一部分。 圖3A展示繪示例示性天線之一安裝位置之一例示性電路板之一放大區段。 圖3B展示繪示例示性天線之安裝之一例示性電路板之另一放大區段。 圖4繪示圖1A之例示性天線之一回應圖表。 圖5A繪示依915 MHz之圖1A之例示性天線之輻射場型。 圖5B繪示依2450 MHz之圖1A之例示性天線之輻射場型。 圖6A展示依915 MHz之圖1A及圖2A之例示性天線之極化特性。 圖6B展示依2450 MHz之圖1A及圖2A之例示性天線之極化特性。 圖7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另一例示性天線之一側視圖。

Claims (18)

  1. 一種用於支援一無線系統之天線,其包括:一第一輻射器,其經組態以在一第一頻帶中操作;一第二輻射器,其經組態以在一第二頻帶中操作;一單饋入傳輸部,其經耦合至該第一輻射器及該第二輻射器;及一導電連接件,其經組態以連接至一電路板,其中該天線包括一單片,且其中該電路板界定一電路板平面,且該第一輻射器及該第二輻射器界定多個輻射器平面,且其中該多個輻射器平面之各者垂直於該電路板平面延伸。
  2. 如請求項1之天線,其中該第一頻帶包括一第一工業、科學及醫療(「ISM」)頻帶,且該第二頻帶包括一第二ISM頻帶,其中該第一頻帶橫跨900至928MHz區域,且該第二頻帶橫跨2400至2485MHz區域。
  3. 如請求項1之天線,其中該第一輻射器及該第二輻射器包括具有不同面積之多個突片,且其中該多個突片之一第一者大致沿著一底盤之一第一面延伸,且該多個突片之一第二者大致沿著該底盤之一第二面延伸。
  4. 如請求項1之天線,其中該第一輻射器大致遵循一「L」形狀,且該第一輻射器及該第二輻射器沿著一垂直軸而形成一角度。
  5. 如請求項4之天線,其中該角度允許該天線順應一底盤,該角度係處 於或介於140º至180º之間。
  6. 如請求項1之天線,其中該第一輻射器及該第二輻射器係由一單件金屬片形成。
  7. 如請求項1之天線,其中該第一輻射器包括複數個突片,且其中該複數個突片各自相對於彼此成角度。
  8. 如請求項7之天線,其中該複數個突片之一第一者及該複數個突片之一第二者形成處於或介於100º至135º之間之一角度。
  9. 如請求項1之天線,其中該第一輻射器包括大於該第二輻射器之一表面積。
  10. 如請求項1之天線,其進一步包括經組態以依一第三頻帶操作之一第三輻射器。
  11. 如請求項1之天線,其進一步包括一導電連接件,其中該導電連接件界定一第一區域,且其中該第一輻射器及該第二輻射器界定一第二區域,該第一區域係該第二區域之5%至10%。
  12. 一種底盤,其包括:一外殼; 一第一天線,其包括:一第一輻射器;一第二輻射器;一饋入傳輸部,其經耦合至該第一輻射器及該第二輻射器;及一導電連接件,且其中該第一天線係一單一平面結構;及一電路板,其經組態以接收該第一天線,其中該電路板界定一電路板平面,且該第一輻射器及該第二輻射器界定多個輻射器平面,且其中該多個輻射器平面之各者垂直於該電路板平面延伸;其中該外殼經組態以接收該電路板及該第一天線,且該導電連接件經組態以連接至該電路板。
  13. 如請求項12之底盤,其中該第一天線包括多個突片,該外殼界定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該第一面垂直於該第二面延伸,且其中該多個突片之一第一者大致沿著該第一面延伸,且該多個突片之一第二者大致沿著該第二面延伸。
  14. 如請求項12之底盤,其中該第一輻射器及該第二輻射器沿著一垂直軸而形成一角度,且該角度允許該第一天線配合於該底盤之一第一壁及一第二壁內,且其中該第一輻射器與該電路板之一邊緣間隔開。
  15. 如請求項12之底盤,其進一步包括一第二天線,其中該第二天線係該第一天線之鏡像,且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之各者包括一單一衝壓金屬片,其中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經組態以配合於該底盤內,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經組態以接收一信號。
  16. 如請求項12之底盤,其中該導電連接件界定一第一區域,且該第一輻射器及該第二輻射器界定一第二區域,且其中該第一區域小於該第二區域。
  17. 如請求項16之底盤,其中該第一區域係該第二區域之5%至10%。
  18. 一種底盤,其包括:一外殼,其界定一第一壁及一第二壁,該第一壁垂直於該第二壁延伸;一第一天線,其由一單一平面結構形成,該第一天線包括:一第一輻射器,其經組態以在一第一工業、科學及醫療(「ISM」)頻帶中操作;及一第二輻射器,其經組態以在一第二ISM頻帶中操作;一饋入傳輸部,其經耦合至該第一輻射器及該第二輻射器;及一導電連接件,該第一輻射器及該第二輻射器沿著一垂直軸而形成一角度,且該角度允許該第一天線配合於該底盤之該第一壁及該第二壁內;及一電路板,其經組態以接收該第一天線,其中該電路板界定一電路板平面,且該第一輻射器及該第二輻射器界定多個輻射器平面,且其中該多個輻射器平面之各者垂直於該電路板平面延伸;其中該外殼經組態以接收該電路板及該第一天線,且該導電連接件經組態以連接至該電路板。
TW106141527A 2016-11-29 2017-11-29 無線天線 TWI6698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363,897 US10283841B2 (en) 2016-11-29 2016-11-29 Wireless antenna
US15/363,897 2016-1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8534A TW201828534A (zh) 2018-08-01
TWI669854B true TWI669854B (zh) 2019-08-21

Family

ID=60409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1527A TWI669854B (zh) 2016-11-29 2017-11-29 無線天線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283841B2 (zh)
EP (1) EP3549194A1 (zh)
KR (1) KR102145399B1 (zh)
CN (1) CN110100352B (zh)
TW (1) TWI669854B (zh)
WO (1) WO20181021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731170C1 (ru) * 2019-12-11 2020-08-31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Балтийский федера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Иммануила Канта" (БФУ им. И. Канта) Корабельная частотонезависимая УКВ антенная система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9522A1 (en) * 2002-04-04 2003-10-09 Steven Zeilinger Tri-band antenna
CN1669182A (zh) * 2002-09-10 2005-09-14 弗拉克托斯股份有限公司 耦合多频带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468917B (sv) 1991-08-16 1993-04-05 Ericsson Ge Mobile Communicat Miniatyrantenn
JP3253255B2 (ja) 1997-03-04 2002-02-04 株式会社ヨコオ 携帯無線機用アンテナ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携帯無線機
GB2381664B (en) 2001-10-12 2003-11-19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oop antenna, surface-mounted antenna and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having the same
WO2005029642A1 (ja) 2003-09-22 2005-03-31 Anten Corporation 多周波数共用アンテナ
TWM281306U (en) 2005-07-21 2005-11-21 Wistron Neweb Corp Broadband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broadband antenna
US7414587B2 (en) 2006-09-25 2008-08-19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Antenna in a wireless system
US7492318B2 (en) * 2007-02-15 2009-02-17 Laird Technologies, Inc. Mobile wideband antennas
US20080266189A1 (en) 2007-04-24 2008-10-30 Cameo Communications, Inc. Symmetrical dual-band uni-planar antenna and wireless network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120169568A1 (en) 2011-01-03 2012-07-05 Palm, Inc. Multiband antenna with ground resonator and tuning element
CN203503773U (zh) 2013-09-13 2014-03-26 中怡(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及应用该天线结构的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9522A1 (en) * 2002-04-04 2003-10-09 Steven Zeilinger Tri-band antenna
CN1669182A (zh) * 2002-09-10 2005-09-14 弗拉克托斯股份有限公司 耦合多频带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0352A (zh) 2019-08-06
US20180151944A1 (en) 2018-05-31
WO2018102105A1 (en) 2018-06-07
EP3549194A1 (en) 2019-10-09
US10283841B2 (en) 2019-05-07
KR102145399B1 (ko) 2020-08-18
TW201828534A (zh) 2018-08-01
KR20190085111A (ko) 2019-07-17
CN110100352B (zh) 2022-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8303B (zh) 具有低被動相互調變的天線系統
JP6001653B2 (ja) アンテナ構造体
JP2006238414A (ja) アンテナ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具備した無線電子装置。
JP2006180150A (ja) アンテナ装置
JP5328654B2 (ja) ワイヤレスシステム中のアンテナ
US8947309B2 (en) Antenna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JP4295302B2 (ja) アンテナ
TWI669854B (zh) 無線天線
JP2005286915A (ja) 多周波用アンテナ
JP4878024B2 (ja) アンテナ
JP2004048369A (ja) 複合アンテナ
JP6918607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JP2023048947A (ja) フレキシブルアンテナ構造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JP4637638B2 (ja) 多周波用アンテナ
JP2013223023A (ja) アンテナ装置
JP5232577B2 (ja) 広帯域アンテナ
KR101992813B1 (ko) 안테나
KR101992812B1 (ko) 안테나
EP3179558A1 (en) Antenna device with continuous bending 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KR102529334B1 (ko) Mimo 안테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mimo 안테나 장치
KR101992811B1 (ko) 안테나
JP2006014152A (ja) 平面アンテナ
KR101984973B1 (ko) 안테나
JP4295303B2 (ja) アンテナ
JP3804924B2 (ja) 平面アンテ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