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8684B - 源極驅動器及其運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源極驅動器及其運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8684B
TWI668684B TW107129689A TW107129689A TWI668684B TW I668684 B TWI668684 B TW I668684B TW 107129689 A TW107129689 A TW 107129689A TW 107129689 A TW107129689 A TW 107129689A TW I668684 B TWI668684 B TW I66868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data
input
coupled
latch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9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9912A (zh
Inventor
顏育男
林余俊
Original Assignee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296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68684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86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868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09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9912A/zh

Links

Landscapes

  • 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於本發明之源極驅動器中,接收單元接收的資料訊號至少包含極性指示資訊、第一資料及第二資料。極性指示資訊領先於第一資料與第二資料。鎖存模組不包含多工器。第一及第二輸出墊分別對應於第一及第二輸出通道。當極性指示資訊具有第一準位時,資料交換單元、輸出級及切換單元均操作於第一切換狀態,以輸出第一極性的第一資料及第二極性的第二資料至第一輸出墊及第二輸出墊。當極性指示資訊具有第二準位時,資料交換單元、輸出級及切換單元均操作於第二切換狀態,以輸出第二極性的第一資料及第一極性的第二資料至第一輸出墊及第二輸出墊。

Description

源極驅動器及其運作方法
本發明係與顯示器有關,尤其是關於一種應用於顯示器之源極驅動器及其運作方法。
一般而言,為了因應顯示面板的特性,源極驅動器通常在輸出顯示資料訊號(Display data signal)時亦會同時輸出極性控制訊號(Polarity control signal),並根據極性控制訊號來決定輸出的顯示資料訊號之極性為何。
請參照圖1,圖1係繪示先前技術中之顯示資料訊號DATA與極性控制訊號POL的時序圖。如圖1所示,在傳統的低壓差動訊號(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LVDS)介面中,極性控制訊號POL會落後於輸入的顯示資料訊號DATA。
亦請參照圖2A及圖2B,圖2A及圖2B係分別繪示當極性控制訊號POL處於高準位(High level)及低準位(Low level)時之顯示資料訊號DATA於傳統的源極驅動器內之不同傳輸路徑。如圖2A及圖2B所示,在傳統的低壓差動訊號(LVDS)介面之源極驅動器中,鎖存模組PT需包含多工器MUX,並且多工器MUX係設置於對應第一輸出通道CH1的第一鎖存單元LH1與第二鎖存單元LH2 之間以及對應第二輸出通道CH2的第三鎖存單元LH3與第四鎖存單元LH4之間。由於極性控制訊號POL落後於輸入的顯示資料訊號DATA的緣故,導致當顯示資料訊號DATA中之第一資料D1及第二資料D2已分別被傳送至對應第一輸出通道CH1的第一鎖存單元LH1及對應第二輸出通道CH2的第三鎖存單元LH3時,還需等接收到極性控制訊號POL才能根據極性控制訊號POL判斷多工器MUX究竟是要將第一資料D1傳送至對應第一輸出通道CH1的第二鎖存單元LH2並將第二資料D2傳送至對應第二輸出通道CH2的第四鎖存單元LH4,還是要將第一資料D1傳送至對應第二輸出通道CH2的第四鎖存單元LH4並將第二資料D2傳送至對應第一輸出通道CH1的第二鎖存單元LH2。
此外,由於在傳統的低壓差動訊號(LVDS)介面的源極驅動器中之鎖存模組PT設置有多工器MUX,當源極驅動器的輸出通道數目增加時,所需多工器MUX的數目亦隨之增加。舉例而言,由於每兩個輸出通道即需32個多工器MUX,因此,當源極驅動器的輸出通道數目為960時,其所需多工器MUX的數目竟高達15360個之多,導致元件數目龐大且生產成本無法降低。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出一種源極驅動器及其運作方法,以有效解決先前技術所遭遇到之上述種種問題。
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為一種源極驅動器。於此實施例中,源極驅動器至少包含一第一輸出通道、一第二輸出 通道、一接收單元、一鎖存模組、一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一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一資料交換單元、一第一輸入級、一第二輸入級、一輸出級、一切換單元、一第一輸出墊及一第二輸出墊。接收單元用以接收一資料訊號,其中資料訊號包含一極性指示資訊、一第一資料及一第二資料,並且極性指示資訊係領先於第一資料與第二資料。
鎖存模組包含一第一鎖存單元、一第二鎖存單元、一第三鎖存單元及一第四鎖存單元,其中第一鎖存單元及第二鎖存單元係對應於第一輸出通道且第三鎖存單元及第四鎖存單元係對應於第二輸出通道,第一鎖存單元耦接於接收單元與第二鎖存單元之間且第三鎖存單元耦接於接收單元與第四鎖存單元之間。
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係對應於第一輸出通道並耦接第二鎖存單元。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係對應於第二輸出通道並耦接第四鎖存單元。資料交換單元具有一第一輸入端、一第二輸入端、一第一輸出端及一第二輸出端,其中第一輸入端與第二輸入端分別耦接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及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第一輸入級係對應於第一輸出通道)並耦接資料交換單元之第一輸出端。第二輸入級係對應於第二輸出通道並耦接資料交換單元之第二輸出端。輸出級具有一第三輸入端、一第四輸入端、一第三輸出端及一第四輸出端,其中第三輸入端及第四輸入端分別耦接第一輸入級及第二輸入級。切換單元具有一第五輸入端、一第六輸 入端、一第五輸出端及一第六輸出端,其中第五輸入端及第六輸入端分別耦接第三輸出端及第四輸出端。第一輸出墊係對應於第一輸出通道並耦接第五輸出端。第二輸出墊係對應於第二輸出通道並耦接第六輸出端。
當極性指示資訊具有一第一準位時,接收單元係將第一資料及第二資料分別傳送至第一鎖存單元及第三鎖存單元,且資料交換單元、輸出級及切換單元均操作於一第一切換狀態,致使第五輸出端及第六輸出端分別輸出具有一第一極性的第一資料及具有一第二極性的第二資料至第一輸出墊及第二輸出墊。當極性指示資訊具有一第二準位時,接收單元係將第一資料及第二資料分別傳送至第三鎖存單元及第一鎖存單元,且資料交換單元、輸出級及切換單元均操作於一第二切換狀態,致使第五輸出端及第六輸出端分別輸出具有第二極性的第一資料及具有第一極性的第二資料至第一輸出墊及第二輸出墊。
於一實施例中,當第一鎖存單元接收到第一資料時,第一鎖存單元透過第二鎖存單元將第一資料傳送至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進行數位類比轉換後輸出至資料交換單元之第一輸入端;當第三鎖存單元接收到第二資料時,第三鎖存單元透過第四鎖存單元將第二資料傳送至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進行數位類比轉換後輸出至資料交換單元之第二輸入端。
於一實施例中,當資料交換單元、輸出級及切換單元均操作於第一切換狀態時,第一輸入端耦接第一輸出端、第二 輸入端耦接第二輸出端、第三輸入端耦接第三輸出端、第四輸入端耦接第四輸出端、第五輸入端耦接第五輸出端及第六輸入端耦接第六輸出端,致使傳送至第一輸入端的第一資料依序透過第一輸出端、第一輸入級、第三輸入端、第三輸出端、第五輸入端及第五輸出端輸出至第一輸出墊,並且傳送至第二輸入端的第二資料依序透過第二輸出端、第二輸入級、第四輸入端、第四輸出端、第六輸入端及第六輸出端輸出至第二輸出墊。
於一實施例中,當第一鎖存單元接收到第二資料時,第一鎖存單元透過第二鎖存單元將第二資料傳送至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進行數位類比轉換後輸出至資料交換單元之第一輸入端;當第三鎖存單元接收到第一資料時,第三鎖存單元透過第四鎖存單元將第一資料傳送至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進行數位類比轉換後輸出至資料交換單元之第二輸入端。
於一實施例中,當資料交換單元、輸出級及切換單元均操作於第二切換狀態時,第一輸入端耦接第二輸出端、第二輸入端耦接第一輸出端、第三輸入端耦接第四輸出端、第四輸入端耦接第三輸出端、第五輸入端耦接第六輸出端及第六輸入端耦接第五輸出端,致使傳送至第一輸入端的第二資料依序透過第二輸出端、第二輸入級、第四輸入端、第三輸出端、第五輸入端及第六輸出端輸出至第二輸出墊,並且傳送至第二輸入端的第一資料依序透過第一輸出端、第一輸入級、第三輸入端、第四輸出端、第六輸入端及第五輸出端輸出至第一輸出墊。
於一實施例中,源極驅動器係採用Integrated-Stream Protocol(iSP)高速傳輸介面協定。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為一種源極驅動器運作方法。於此實施例中,源極驅動器運作方法用以運作一源極驅動器。源極驅動器至少包含一第一輸出通道、一第二輸出通道、一接收單元、一鎖存模組、一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一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一資料交換單元、一第一輸入級、一第二輸入級、一輸出級、一切換單元、一第一輸出墊及一第二輸出墊。鎖存模組包含一第一鎖存單元、一第二鎖存單元、一第三鎖存單元及一第四鎖存單元。第一鎖存單元及第二鎖存單元係對應於第一輸出通道且第三鎖存單元及第四鎖存單元係對應於第二輸出通道。第一鎖存單元耦接於接收單元與第二鎖存單元之間且第三鎖存單元耦接於接收單元與第四鎖存單元之間。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對應於第一輸出通道並耦接第二鎖存單元。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對應於第二輸出通道並耦接第四鎖存單元。資料交換單元具有一第一輸入端、一第二輸入端、一第一輸出端及一第二輸出端,第一輸入端與第二輸入端分別耦接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及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第一輸入級對應於第一輸出通道並耦接資料交換單元之第一輸出端,第二輸入級對應於第二輸出通道並耦接資料交換單元之第二輸出端,輸出級具有一第三輸入端、一第四輸入端、一第三輸出端及一第四輸出端。第三輸入端及第四輸入端分別耦接第一輸入級及第二輸入級。切換單元具有一第五輸入端、 一第六輸入端、一第五輸出端及一第六輸出端。第五輸入端及第六輸入端分別耦接第三輸出端及第四輸出端。第一輸出墊對應於第一輸出通道並耦接第五輸出端。第二輸出墊對應於第二輸出通道並耦接第六輸出端。
源極驅動器運作方法包含下列步驟:接收單元接收一資料訊號,其中資料訊號包含一極性指示資訊、一第一資料及一第二資料,並且極性指示資訊係領先於第一資料與第二資料;當極性指示資訊具有一第一準位時,接收單元將第一資料及第二資料分別傳送至第一鎖存單元及第三鎖存單元,且資料交換單元、輸出級及切換單元均操作於一第一切換狀態,致使第五輸出端及第六輸出端分別輸出具有一第一極性的第一資料及具有一第二極性的第二資料至第一輸出墊及第二輸出墊;以及當極性指示資訊具有一第二準位時,接收單元係將第一資料及第二資料分別傳送至第三鎖存單元及第一鎖存單元,且資料交換單元、輸出級及切換單元均操作於一第二切換狀態,致使第五輸出端及第六輸出端分別輸出具有第二極性的第一資料及具有第一極性的第二資料至第一輸出墊及第二輸出墊。
相較於先前技術,根據本發明之源極驅動器係採用Integrated-Stream Protocol(iSP)高速傳輸介面協定,其極性指示資訊會領先於輸入的資料訊號,故可根據極性指示資訊預先處理輸 入的資料訊號,並且由於本發明位於源極驅動器前端的鎖存模組並不包含具有訊號切換功能的多工器,而是由位於源極驅動器後端的資料交換單元、輸出級及切換單元根據極性指示資訊提供訊號切換功能,因此,即使源極驅動器的輸出通道數目增加,其所需多工器的數目並不會隨之增加。舉例而言,無論源極驅動器的輸出通道數目為何,其所需多工器MUX的數目均僅為96個,故可有效減少元件數目並降低生產成本。
關於本發明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STB‧‧‧週期訊號
POL‧‧‧極性指示資訊
DATA‧‧‧資料訊號
SWAP‧‧‧切換控制訊號
D1~DN‧‧‧第一資料~第N資料
T1‧‧‧第一時間
T2‧‧‧第二時間
RST‧‧‧重設訊號
BAC‧‧‧起始指示資訊
RX‧‧‧接收單元
LH‧‧‧鎖存模組
LH1~LH4‧‧‧第一鎖存單元~第四鎖存單元
MUX‧‧‧多工器
NDAC‧‧‧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
PDAC‧‧‧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
-‧‧‧負極性
+‧‧‧正極性
DX‧‧‧資料交換單元
IS1‧‧‧第一輸入級
IS2‧‧‧第二輸入級
OS‧‧‧輸出級
SW‧‧‧切換單元
PAD1‧‧‧第一輸出墊
PAD2‧‧‧第二輸出墊
CH1~CH2‧‧‧第一輸出通道~第二輸出通道
E1~E6‧‧‧第一輸入端~第六輸入端
K1~K6‧‧‧第一輸出端~第六輸出端
圖1係繪示先前技術中之顯示資料訊號與極性控制訊號的時序圖。
圖2A及圖2B係分別繪示極性控制訊號處於高準位及低準位時之顯示資料訊號於傳統的源極驅動器內之不同傳輸路徑。
圖3A及圖3B係分別繪示當極性指示資訊具有第一準位及第二準位時,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之源極驅動器分別運作於第一切換狀態及第二切換狀態的示意圖。
圖4繪示本發明之顯示資料訊號與極性控制訊號的時序圖。
圖5繪示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之源極驅動器運作方法的流程圖。
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為一種源極驅動器。於此實施例中,源極驅動器可採用Integrated-Stream Protocol(iSP)高速傳輸介面協定,並且源極驅動器可包含複數個輸出通道,例如960個輸出通道,但不以此為限。為了方便起見,接下來將以源極驅動器包含兩個輸出通道為例進行說明。
請參照圖3A及圖3B,本發明之源極驅動器可包含有接收單元RX、鎖存模組LH、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NDAC、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PDAC、資料交換單元DX、第一輸入級IS1、第二輸入級IS2、輸出級OS、切換單元SW、第一輸出墊PAD1、第二輸出墊PAD2、第一輸出通道CH1及第二輸出通道CH2。
接收單元RX係用以接收從外界輸入的資料訊號。請參照圖4,從外界輸入的資料訊號DATA可包含極性指示資訊POL、第一資料D1、第二資料D2、…、第(N-1)資料D(N-1)及第N資料DN,並且由於源極驅動器係採用iSP高速傳輸介面協定,因此,極性指示資訊POL會領先於第一資料D1、第二資料D2、…、第(N-1)資料D(N-1)及第N資料DN,也就是說,本發明之源極驅動器可先根據領先的極性指示資訊POL得知輸出資料訊號之極性並據以處理落後的第一資料D1、第二資料D2、…、第(N-1)資料D(N-1)及第N資料DN。
鎖存模組LH包含第一鎖存單元LH1、第二鎖存單元LH2、第三鎖存單元LH3及第四鎖存單元LH4,其中彼此耦接的第 一鎖存單元LH1及第二鎖存單元LH2係對應於第一輸出通道CH1;彼此耦接的第三鎖存單元及第四鎖存單元係對應於第二輸出通道。第一鎖存單元LH1耦接於接收單元RX與第二鎖存單元LH2之間;第三鎖存單元LH3耦接於接收單元RX與第四鎖存單元LH4之間。
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NDAC係對應於第一輸出通道CH1並耦接於第二鎖存單元LH2與資料交換單元DX之間。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PDAC係對應於第二輸出通道CH2並耦接於第四鎖存單元LH4與資料交換單元DX之間。
資料交換單元DX具有第一輸入端E1、第二輸入端E2、第一輸出端K1及第二輸出端K2,其中第一輸入端E1與第二輸入端E2分別耦接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NDAC及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PDAC,第一輸出端K1及第二輸出端K2分別耦接第一輸入級IS1及第二輸入級IS2。
第一輸入級IS1係對應於第一輸出通道CH1並耦接資料交換單元DX之第一輸出端K1。第二輸入級IS2係對應於第二輸出通道CH2並耦接資料交換單元DX之第二輸出端K2。輸出級OS具有第三輸入端E3、第四輸入端E4、第三輸出端K3及第四輸出端K4,其中第三輸入端E3及第四輸入端E4分別耦接第一輸入級IS1及第二輸入級IS2。
切換單元SW具有第五輸入端E5、第六輸入端E6、第五輸出端K5及第六輸出端K6,其中第五輸入端E5及第六輸入端E6 分別耦接第三輸出端K3及第四輸出端K4。第一輸出墊PAD1係對應於第一輸出通道CH1並耦接第五輸出端K5。第二輸出墊PAD2係對應於第二輸出通道CH2並耦接第六輸出端K6。
需說明的是,由於極性指示資訊POL領先於第一資料D1及第二資料D2,所以接收單元RX可根據極性指示資訊POL決定究竟是要將第一資料D1及第二資料D2分別傳送至第一鎖存單元LH1及第三鎖存單元LH3,還是將第二資料D2及第一資料D1分別傳送至第一鎖存單元LH1及第三鎖存單元LH3。
接著,將分別針對極性指示資訊POL具有第一準位(例如低準位)及第二準位(例如高準位)之兩種不同情況進行詳細說明。
(1)極性指示資訊POL具有第一準位(例如低準位):
請參照圖3A,當極性指示資訊POL具有第一準位(例如低準位)時,接收單元RX會分別將第一資料D1及第二資料D2傳送至第一鎖存單元LH1及第三鎖存單元LH3。
當第一鎖存單元LH1接收到第一資料D1時,第一鎖存單元LH1會透過第二鎖存單元LH2將第一資料D1傳送至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NDAC進行數位類比轉換後輸出具有第一極性(例如負極性-)的第一資料D1至資料交換單元DX之第一輸入端E1。同理,當第三鎖存單元LH3接收到第二資料D2時,第三鎖存單元LH3會透過第四鎖存單元LH4將第二資料D2傳送至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PDAC進行數位類比轉換後輸出具有第二極性(例如正極性+)的 第二資料D2至資料交換單元DX之第二輸入端E2。
當極性指示資訊POL具有第一準位(例如低準位)時,資料交換單元DX、輸出級OS及切換單元SW均會受控於切換控制訊號SWAP而操作於第一切換狀態。於第一切換狀態下,第一輸入端E1會耦接第一輸出端K1、第二輸入端E2會耦接第二輸出端K2、第三輸入端E3會耦接第三輸出端K3、第四輸入端E4會耦接第四輸出端K4、第五輸入端E5會耦接第五輸出端K5及第六輸入端E6會耦接第六輸出端K6。此時,傳送至第一輸入端E1的第一資料D1即可依序透過第一輸出端K1、第一輸入級IS1、第三輸入端E3、第三輸出端K3、第五輸入端E5及第五輸出端K5之傳送路徑輸出至對應於第一輸出通道CH1的第一輸出墊PAD1;同理,傳送至第二輸入端E2的第二資料D2亦可依序透過第二輸出端K2、第二輸入級IS2、第四輸入端E4、第四輸出端K4、第六輸入端E6及第六輸出端K6之傳送路徑輸出至對應於第二輸出通道CH2的第二輸出墊PAD2。藉此,切換單元SW的第五輸出端K5及第六輸出端K6分別輸出具有第一極性(例如負極性-)的第一資料D1及具有第二極性(例如正極性+)的第二資料D2至第一輸出墊PAD1及第二輸出墊PAD2。也就是說,於第一切換狀態下,分別接收到第一資料D1及第二資料D2的第一輸出通道CH1及第二輸出通道CH2會分別輸出具有第一極性(例如負極性-)的第一資料D1及具有第二極性(例如正極性+)的第二資料D2。
請參照圖3B,當極性指示資訊POL具有第二準位(例 如高準位)時,接收單元RX會分別將第二資料D2及第一資料D1傳送至第一鎖存單元LH1及第三鎖存單元LH3。
當第一鎖存單元LH1接收到第二資料D2時,第一鎖存單元LH1會透過第二鎖存單元LH2將第二資料D2傳送至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NDAC進行數位類比轉換後輸出具有第一極性(例如負極性-)的第二資料D2至資料交換單元DX之第一輸入端E1。同理,當第三鎖存單元LH3接收到第一資料D1時,第三鎖存單元LH3會透過第四鎖存單元LH4將第一資料D1傳送至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PDAC進行數位類比轉換後輸出具有第二極性(例如正極性+)的第一資料D1至資料交換單元DX之第二輸入端E2。
當極性指示資訊POL具有第二準位(例如高準位)時,資料交換單元DX、輸出級OS及切換單元SW均會受控於切換控制訊號SWAP而操作於第二切換狀態。於第二切換狀態下,第一輸入端E1會耦接第二輸出端K2、第二輸入端E2會耦接第一輸出端K1、第三輸入端E3會耦接第四輸出端K4、第四輸入端E4會耦接第三輸出端K3、第五輸入端E5會耦接第六輸出端K6及第六輸入端E6會耦接第五輸出端K5。此時,傳送至第一輸入端E1的第二資料D2會依序透過第二輸出端K2、第二輸入級IS2、第四輸入端E4、第三輸出端K3、第五輸入端E5及第六輸出端K6之傳送路徑輸出至對應於第二輸出通道CH2的第二輸出墊PAD2;同理,傳送至第二輸入端E2的第一資料D1則會依序透過第一輸出端K1、第一輸入級IS1、第三輸入端E3、第四輸出端K4、第六輸入端E6及第五輸出 端K5之傳送路徑輸出至對應於第一輸出通道CH1的第一輸出墊PAD1。藉此,切換單元SW的第五輸出端K5及第六輸出端K6分別輸出具有第二極性(例如正極性+)的第一資料D1及具有第一極性(例如負極性-)的第二資料D2至第一輸出墊PAD1及第二輸出墊PAD2。也就是說,於第二切換狀態下,分別接收到第二資料D2及第一資料D1的第一輸出通道CH1及第二輸出通道CH2會分別輸出具有第二極性(例如正極性+)的第一資料D1及具有第一極性(例如負極性-)的第二資料D2。
經比較先前技術的圖2A及圖2B與本發明的圖3A及圖3B可知:本發明的第一輸出通道CH1及第二輸出通道CH2在第一時間下分別輸出具有第一極性(例如負極性-)的第一資料D1及具有第二極性(例如正極性+)的第二資料D2,並且在第二時間下分別輸出具有第二極性(例如正極性+)的第一資料D1及具有第一極性(例如負極性-)的第二資料D2,也就是說,第一輸出通道CH1及第二輸出通道CH2所分別輸出的第一資料D1及第二資料D2在同一時間下會具有相反的極性,並且第一資料D1及第二資料D2的極性會隨時間進行切換,故可達到與先前技術一樣輸出極性隨時間切換的資料訊號。
然而,相較於先前技術的源極驅動器隨其輸出通道數目增加而需設置大量的多工器,本發明不需在鎖存模組額外設置多工器,而是先根據領先於資料訊號的極性指示資訊事先決定輸入資料應進入對應於哪一個輸出通道的鎖存單元,再透過後端 的資料交換單元、輸出級及切換單元根據極性指示資訊提供資料訊號的極性切換功能,因此,即使源極驅動器的輸出通道數目增加,本發明的源極驅動器所需多工器的數目並不會隨之增加,故可有效減少元件數目並降低生產成本。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為一種源極驅動器運作方法。於此實施例中,源極驅動器運作方法用以運作一源極驅動器,並且源極驅動器係採用Integrated-Stream Protocol(iSP)高速傳輸介面協定,但不以此為限。
源極驅動器至少包含一第一輸出通道、一第二輸出通道、一接收單元、一鎖存模組、一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一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一資料交換單元、一第一輸入級、一第二輸入級、一輸出級、一切換單元、一第一輸出墊及一第二輸出墊,鎖存模組包含一第一鎖存單元、一第二鎖存單元、一第三鎖存單元及一第四鎖存單元,第一鎖存單元及第二鎖存單元係對應於第一輸出通道且第三鎖存單元及第四鎖存單元係對應於第二輸出通道,第一鎖存單元耦接於接收單元與第二鎖存單元之間且第三鎖存單元耦接於接收單元與第四鎖存單元之間,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對應於第一輸出通道並耦接第二鎖存單元,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對應於第二輸出通道並耦接第四鎖存單元,資料交換單元具有一第一輸入端、一第二輸入端、一第一輸出端及一第二輸出端,第一輸入端與第二輸入端分別耦接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及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第一輸入級對應於第一輸出通道並耦接資料 交換單元之第一輸出端,第二輸入級對應於第二輸出通道並耦接資料交換單元之第二輸出端,輸出級具有一第三輸入端、一第四輸入端、一第三輸出端及一第四輸出端,第三輸入端及第四輸入端分別耦接第一輸入級及第二輸入級,切換單元具有一第五輸入端、一第六輸入端、一第五輸出端及一第六輸出端,第五輸入端及第六輸入端分別耦接第三輸出端及第四輸出端,第一輸出墊對應於第一輸出通道並耦接第五輸出端,第二輸出墊對應於第二輸出通道並耦接第六輸出端。
請參照圖5,圖5繪示此實施例中之源極驅動器運作方法的流程圖。如圖5所示,源極驅動器運作方法包含下列步驟:步驟S10:接收單元接收一資料訊號。於此實施例中,資料訊號可包含一極性指示資訊、一第一資料及一第二資料,並且極性指示資訊係領先於第一資料與第二資料;步驟S12:當極性指示資訊具有一第一準位時,接收單元將第一資料及第二資料分別傳送至第一鎖存單元及第三鎖存單元,且資料交換單元、輸出級及切換單元均操作於一第一切換狀態,致使第五輸出端及第六輸出端分別輸出具有一第一極性的第一資料及具有一第二極性的第二資料至第一輸出墊及第二輸出墊;以及步驟S14:當極性指示資訊具有一第二準位時,接收單元係將第一資料及第二資料分別傳送至第三鎖存單元及第一鎖存單元,且資料交換單元、輸出級及切換單元均操作於一第二 切換狀態,致使第五輸出端及第六輸出端分別輸出具有第二極性的第一資料及具有第一極性的第二資料至第一輸出墊及第二輸出墊。
實際上,在極性指示資訊具有第一準位的情況下,當第一鎖存單元接收到第一資料時,第一鎖存單元會透過第二鎖存單元將第一資料傳送至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進行數位類比轉換後輸出至資料交換單元之第一輸入端;當第三鎖存單元接收到第二資料時,第三鎖存單元透過第四鎖存單元將第二資料傳送至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進行數位類比轉換後輸出至資料交換單元之第二輸入端。
當極性指示資訊具有第一準位時,資料交換單元、輸出級及切換單元均會操作於第一切換狀態;此時,第一輸入端會耦接第一輸出端、第二輸入端會耦接第二輸出端、第三輸入端會耦接第三輸出端、第四輸入端會耦接第四輸出端、第五輸入端會耦接第五輸出端及第六輸入端會耦接第六輸出端。因此,傳送至第一輸入端的第一資料即可依序透過第一輸出端、第一輸入級、第三輸入端、第三輸出端、第五輸入端及第五輸出端之路徑輸出至對應於第一輸出通道的第一輸出墊,並且傳送至第二輸入端的第二資料依序透過第二輸出端、第二輸入級、第四輸入端、第四輸出端、第六輸入端及第六輸出端之路徑輸出至對應於第二輸出通道的第二輸出墊。
同理,在極性指示資訊具有第二準位的情況下,當 第一鎖存單元接收到第二資料時,第一鎖存單元會透過第二鎖存單元將第二資料傳送至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進行數位類比轉換後輸出至資料交換單元之第一輸入端;當第三鎖存單元接收到第一資料時,第三鎖存單元會透過第四鎖存單元將第一資料傳送至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進行數位類比轉換後輸出至資料交換單元之第二輸入端。
當極性指示資訊具有第二準位時,資料交換單元、輸出級及切換單元均會操作於第二切換狀態。此時,第一輸入端會耦接第二輸出端、第二輸入端會耦接第一輸出端、第三輸入端會耦接第四輸出端、第四輸入端耦接第三輸出端、第五輸入端耦接第六輸出端及第六輸入端耦接第五輸出端。因此,傳送至第一輸入端的第二資料即可依序透過第二輸出端、第二輸入級、第四輸入端、第三輸出端、第五輸入端及第六輸出端之路徑輸出至對應於第二輸出通道的第二輸出墊,並且傳送至第二輸入端的第一資料即可依序透過第一輸出端、第一輸入級、第三輸入端、第四輸出端、第六輸入端及第五輸出端之路徑輸出至對應於第一輸出通道的第一輸出墊。
相較於先前技術,根據本發明之源極驅動器係採用iSP高速傳輸介面協定,其極性指示資訊會領先於輸入的資料訊號,故可根據極性指示資訊預先處理輸入的資料訊號,並且由於本發明位於源極驅動器前端的鎖存模組並不包含具有訊號切換功能的多工器,而是由位於源極驅動器後端的資料交換單元、輸 出級及切換單元根據極性指示資訊提供訊號切換功能,因此,即使源極驅動器的輸出通道數目增加,其所需多工器的數目並不會隨之增加。舉例而言,無論源極驅動器的輸出通道數目為何,其所需多工器MUX的數目均僅為96個,故可有效減少元件數目並降低生產成本。
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

Claims (12)

  1. 一種源極驅動器,至少包含:一第一輸出通道;一第二輸出通道;一接收單元,用以接收一資料訊號,其中該資料訊號包含一極性指示資訊、一第一資料及一第二資料,並且該極性指示資訊係領先於該第一資料與該第二資料;一鎖存模組,包含一第一鎖存單元、一第二鎖存單元、一第三鎖存單元及一第四鎖存單元,其中該第一鎖存單元及該第二鎖存單元係對應於該第一輸出通道且該第三鎖存單元及該第四鎖存單元係對應於該第二輸出通道,該第一鎖存單元耦接於該接收單元與該第二鎖存單元之間且該第三鎖存單元耦接於該接收單元與該第四鎖存單元之間;一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係對應於該第一輸出通道並耦接該第二鎖存單元;一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係對應於該第二輸出通道並耦接該第四鎖存單元;一資料交換單元,具有一第一輸入端、一第二輸入端、一第一輸出端及一第二輸出端,其中該第一輸入端與該第二輸入端分別耦接該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及該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一第一輸入級,係對應於該第一輸出通道並耦接該資料交換單元之該第一輸出端;一第二輸入級,係對應於該第二輸出通道並耦接該資料交換單元之該第二輸出端; 一輸出級,具有一第三輸入端、一第四輸入端、一第三輸出端及一第四輸出端,其中該第三輸入端及該第四輸入端分別耦接該第一輸入級及該第二輸入級;一切換單元,具有一第五輸入端、一第六輸入端、一第五輸出端及一第六輸出端,其中該第五輸入端及該第六輸入端分別耦接該第三輸出端及該第四輸出端;一第一輸出墊,係對應於該第一輸出通道並耦接該第五輸出端;以及一第二輸出墊,係對應於該第二輸出通道並耦接該第六輸出端;其中,當該極性指示資訊具有一第一準位時,該接收單元係將該第一資料及該第二資料分別傳送至該第一鎖存單元及該第三鎖存單元,且該資料交換單元、該輸出級及該切換單元均操作於一第一切換狀態,致使該第五輸出端輸出具有一第一極性的該第一資料至該第一輸出墊以及致使該第六輸出端輸出具有一第二極性的該第二資料至該第二輸出墊;當該極性指示資訊具有一第二準位時,該接收單元係將該第一資料及該第二資料分別傳送至該第三鎖存單元及該第一鎖存單元,且該資料交換單元、該輸出級及該切換單元均操作於一第二切換狀態,致使該第五輸出端及該第六輸出端分別輸出具有該第二極性的該第一資料及具有該第一極性的該第二資料至該第一輸出墊及該第二輸出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源極驅動器,其中當該第一鎖存單元接收到該第一資料時,該第一鎖存單元透過該第二鎖存單元將該第一資料傳送至該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進行數位類比轉換後輸出至該資料交換單元之該第一輸入端;當該第三 鎖存單元接收到該第二資料時,該第三鎖存單元透過該第四鎖存單元將該第二資料傳送至該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進行數位類比轉換後輸出至該資料交換單元之該第二輸入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源極驅動器,其中當該資料交換單元、該輸出級及該切換單元均操作於該第一切換狀態時,該第一輸入端耦接該第一輸出端、該第二輸入端耦接該第二輸出端、該第三輸入端耦接該第三輸出端、該第四輸入端耦接該第四輸出端、該第五輸入端耦接該第五輸出端及該第六輸入端耦接該第六輸出端,致使傳送至該第一輸入端的該第一資料依序透過該第一輸出端、該第一輸入級、該第三輸入端、該第三輸出端、該第五輸入端及該第五輸出端輸出至該第一輸出墊,並且傳送至該第二輸入端的該第二資料依序透過該第二輸出端、該第二輸入級、該第四輸入端、該第四輸出端、該第六輸入端及該第六輸出端輸出至該第二輸出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源極驅動器,其中當該第一鎖存單元接收到該第二資料時,該第一鎖存單元透過該第二鎖存單元將該第二資料傳送至該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進行數位類比轉換後輸出至該資料交換單元之該第一輸入端;當該第三鎖存單元接收到該第一資料時,該第三鎖存單元透過該第四鎖存單元將該第一資料傳送至該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進行數位類比轉換後輸出至該資料交換單元之該第二輸入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源極驅動器,其中當該資料交換單元、該輸出級及該切換單元均操作於該第二切換狀態時,該第一輸入端耦接該第二輸出端、該第二輸入端耦接該第一輸出端、該第三輸入端耦接該第四輸出端、該第四輸入端耦接該第三輸出端、該第五輸入端耦接該第六輸出端及該第六 輸入端耦接該第五輸出端,致使傳送至該第一輸入端的該第二資料依序透過該第二輸出端、該第二輸入級、該第四輸入端、該第三輸出端、該第五輸入端及該第六輸出端輸出至該第二輸出墊,並且傳送至該第二輸入端的該第一資料依序透過該第一輸出端、該第一輸入級、該第三輸入端、該第四輸出端、該第六輸入端及該第五輸出端輸出至該第一輸出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源極驅動器,其中該源極驅動器係採用Integrated-Stream Protocol(iSP)高速傳輸介面協定。
  7. 一種源極驅動器運作方法,用以運作一源極驅動器,該源極驅動器至少包含一第一輸出通道、一第二輸出通道、一接收單元、一鎖存模組、一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一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一資料交換單元、一第一輸入級、一第二輸入級、一輸出級、一切換單元、一第一輸出墊及一第二輸出墊,該鎖存模組包含一第一鎖存單元、一第二鎖存單元、一第三鎖存單元及一第四鎖存單元,該第一鎖存單元及該第二鎖存單元係對應於該第一輸出通道且該第三鎖存單元及該第四鎖存單元係對應於該第二輸出通道,該第一鎖存單元耦接於該接收單元與該第二鎖存單元之間且該第三鎖存單元耦接於該接收單元與該第四鎖存單元之間,該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對應於該第一輸出通道並耦接該第二鎖存單元,該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對應於該第二輸出通道並耦接該第四鎖存單元,該資料交換單元具有一第一輸入端、一第二輸入端、一第一輸出端及一第二輸出端,該第一輸入端與該第二輸入端分別耦接該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及該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第一輸入級對應於該第一輸出通道並耦接該資料交換單元之該第一輸出端,第二輸入級對應於該第二輸出通道並耦接該資料交換 單元之該第二輸出端,該輸出級具有一第三輸入端、一第四輸入端、一第三輸出端及一第四輸出端,該第三輸入端及該第四輸入端分別耦接該第一輸入級及該第二輸入級,該切換單元具有一第五輸入端、一第六輸入端、一第五輸出端及一第六輸出端,該第五輸入端及該第六輸入端分別耦接該第三輸出端及該第四輸出端,該第一輸出墊對應於該第一輸出通道並耦接該第五輸出端,該第二輸出墊對應於該第二輸出通道並耦接該第六輸出端,該源極驅動器運作方法包含下列步驟:該接收單元接收一資料訊號,其中該資料訊號包含一極性指示資訊、一第一資料及一第二資料,並且該極性指示資訊係領先於該第一資料與該第二資料;當該極性指示資訊具有一第一準位時,該接收單元將該第一資料及該第二資料分別傳送至該第一鎖存單元及該第三鎖存單元,且該資料交換單元、該輸出級及該切換單元均操作於一第一切換狀態,致使該第五輸出端及該第六輸出端分別輸出具有一第一極性的該第一資料及具有一第二極性的該第二資料至該第一輸出墊及該第二輸出墊;以及當該極性指示資訊具有一第二準位時,該接收單元係將該第一資料及該第二資料分別傳送至該第三鎖存單元及該第一鎖存單元,且該資料交換單元、該輸出級及該切換單元均操作於一第二切換狀態,致使該第五輸出端輸出具有該第二極性的該第一資料至該第一輸出墊以及致使該第六輸出端輸出具有該第一極性的該第二資料至該第二輸出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源極驅動器運作方法,其中當該第一鎖存單元接收到該第一資料時,該第一鎖存單元透過該第二鎖存單元將該第一資料傳送至該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進行數位類比轉換後輸出至該資料交換單元之該第一輸入端;當該第三鎖存單元接收到該第二資料時,該第三鎖存單元透過該第四鎖存單元將該第二資料傳送至該第二數位類比轉換器進行數位類比轉換後輸出至該資料交換單元之該第二輸入端。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源極驅動器運作方法,其中當該資料交換單元、該輸出級及該切換單元均操作於該第一切換狀態時,該第一輸入端耦接該第一輸出端、該第二輸入端耦接該第二輸出端、該第三輸入端耦接該第三輸出端、該第四輸入端耦接該第四輸出端、該第五輸入端耦接該第五輸出端及該第六輸入端耦接該第六輸出端,致使傳送至該第一輸入端的該第一資料依序透過該第一輸出端、該第一輸入級、該第三輸入端、該第三輸出端、該第五輸入端及該第五輸出端輸出至該第一輸出墊,並且傳送至該第二輸入端的該第二資料依序透過該第二輸出端、該第二輸入級、該第四輸入端、該第四輸出端、該第六輸入端及該第六輸出端輸出至該第二輸出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源極驅動器運作方法,其中當該第一鎖存單元接收到該第二資料時,該第一鎖存單元透過該第二鎖存單元將該第二資料傳送至該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進行數位類比轉換後輸出至該資料交換單元之該第一輸入端;當該第三鎖存單元接收到該第一資料時,該第三鎖存單元透過該第四鎖存單元將該第一資料傳送至該第二數位類比轉換 器進行數位類比轉換後輸出至該資料交換單元之該第二輸入端。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源極驅動器運作方法,其中當該資料交換單元、該輸出級及該切換單元均操作於該第二切換狀態時,該第一輸入端耦接該第二輸出端、該第二輸入端耦接該第一輸出端、該第三輸入端耦接該第四輸出端、該第四輸入端耦接該第三輸出端、該第五輸入端耦接該第六輸出端及該第六輸入端耦接該第五輸出端,致使傳送至該第一輸入端的該第二資料依序透過該第二輸出端、該第二輸入級、該第四輸入端、該第三輸出端、該第五輸入端及該第六輸出端輸出至該第二輸出墊,並且傳送至該第二輸入端的該第一資料依序透過該第一輸出端、該第一輸入級、該第三輸入端、該第四輸出端、該第六輸入端及該第五輸出端輸出至該第一輸出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源極驅動器運作方法,其中該源極驅動器係採用Integrated-Stream Protocol(iSP)高速傳輸介面協定。
TW107129689A 2018-08-24 2018-08-24 源極驅動器及其運作方法 TWI6686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9689A TWI668684B (zh) 2018-08-24 2018-08-24 源極驅動器及其運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9689A TWI668684B (zh) 2018-08-24 2018-08-24 源極驅動器及其運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68684B true TWI668684B (zh) 2019-08-11
TW202009912A TW202009912A (zh) 2020-03-01

Family

ID=68316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9689A TWI668684B (zh) 2018-08-24 2018-08-24 源極驅動器及其運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686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4514B (zh) * 2021-01-13 2022-05-11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動選擇等化器檔位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48600A (en) * 2011-05-25 2012-12-01 Himax Tech Ltd Display driver circuit and display driving method
TW201349213A (zh) * 2012-02-10 2013-12-01 Sharp Kk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TW201405538A (zh) * 2012-06-29 2014-02-01 Sharp Kk 顯示裝置之驅動方法、顯示裝置及液晶顯示裝置
CN104952407A (zh) * 2015-06-25 2015-09-30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面板的源极驱动器及其驱动方法
US20150310812A1 (en) * 2014-04-23 2015-10-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ource driv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48600A (en) * 2011-05-25 2012-12-01 Himax Tech Ltd Display driver circuit and display driving method
TW201349213A (zh) * 2012-02-10 2013-12-01 Sharp Kk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TW201405538A (zh) * 2012-06-29 2014-02-01 Sharp Kk 顯示裝置之驅動方法、顯示裝置及液晶顯示裝置
US20150310812A1 (en) * 2014-04-23 2015-10-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ource driver
CN104952407A (zh) * 2015-06-25 2015-09-30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面板的源极驱动器及其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9912A (zh) 2020-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84875B2 (ja) データ駆動回路を通してデータを駆動する方法及びデータ駆動回路
US7598950B2 (en) Display control device with multipurpose output driver
US7180438B2 (en) Source driving device and timing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7310057B2 (en) Latch clock generation circuit and serial-parallel conversion circuit
TWI397882B (zh) 用於顯示器的驅動裝置及其相關方法
JP2016517217A (ja) データシンボル遷移ベースのクロッキングを用いたマルチワイヤシングルエンドプッシュプルリンク
WO2014000360A1 (zh)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
WO2020007019A1 (zh) 数据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01241247B (zh) 移位寄存器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676981A (zh) 显示装置
WO2018010412A1 (zh) I2c传输电路及显示装置
KR102043534B1 (ko) 평판 디스플레이에 응용되는 goa 구동 회로 및 평판 디스플레이
US20050168429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and source driver thereof]
WO2017185822A1 (zh)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阵列基板
US20170053598A1 (en) Display device
TW202013172A (zh) 影像訊號切換和轉換之裝置及方法
TW201340063A (zh) 影像顯示系統與雙向移位暫存器電路
WO2022116371A1 (zh) 显示面板及其检测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15003507A1 (zh) Led 显示驱动交互显示装置及方法
WO2018082276A1 (zh) 栅极驱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TW200809747A (en) LCD with source driver and a data transmitting method thereof
JP2009065399A (ja) ディジタルデータ送信装置、ディジタルデータ受信装置、ディジタルデータ送受信システム、ディジタルデータ送信方法、ディジタルデータ受信方法、ディジタルデータ送受信方法、および電子情報機器
TWI668684B (zh) 源極驅動器及其運作方法
TWI410934B (zh) 液晶顯示器中傳輸控制訊號及像素資料訊號至源極驅動元件之方法
WO2020228431A1 (zh) 串行数据传输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