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6593B - 光學指紋驗證方法及行動終端 - Google Patents

光學指紋驗證方法及行動終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6593B
TWI666593B TW107107456A TW107107456A TWI666593B TW I666593 B TWI666593 B TW I666593B TW 107107456 A TW107107456 A TW 107107456A TW 107107456 A TW107107456 A TW 107107456A TW I666593 B TWI666593 B TW I66659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ambient light
light intensity
mobile terminal
template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7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43617A (zh
Inventor
周意保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43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3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65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659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24Sensors therefor by using geometrical optics, e.g. using pris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65Matching; Class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65Matching; Classification
    • G06V40/1376Matching features related to ridge properties or fingerprint tex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實施例揭露了一種光學指紋驗證方法及行動終端,該方法包括:當行動終端接收到指紋採集指令時,行動終端控制光學感測器檢測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並將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發送至AP;當AP確定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落入的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之後,行動終端通過AP根據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獲取與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對應的目標指紋範本資料;行動終端控制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內部光源採集指紋資料;行動終端通過AP判斷指紋資料與目標指紋範本資料是否匹配;若匹配,則行動終端確定通過指紋驗證。本發明實施例可以提高光學指紋匹配成功率。

Description

光學指紋驗證方法及行動終端
本發明涉及行動終端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光學指紋驗證方法及行動終端。
隨著智慧型手機等行動終端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現代生活人們基本上已是人手一台手機。目前的手機一般都採用指紋識別技術,指紋識別可以用於行動終端的解鎖、行動支付等各個方面。
光學指紋識別技術以其穩定性好、識別靈敏度高的優點廣泛應用在各種行動終端的指紋識別模組上。光學指紋識別模組一般包括光源和光學指紋檢測模組。光學指紋識別的成像原理為:光源發射光線,光線經過按壓有指紋的顯示幕表面,然後反射到光學指紋識別模組上,光學指紋識別模組接收反射的光線轉化為指紋資料進行處理,從而形成指紋圖像。指紋匹配原理為:光學指紋識別模組將形成的指紋圖像與預先儲存的指紋圖像進行匹配,得到匹配結果。
然而,光學指紋識別模組接收的反射光線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光的影響,導致採集的指紋資料出現偏差,影響指紋匹配結果。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光學指紋驗證方法及行動終端,可以提高光學指紋匹配成功率。
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光學指紋驗證方法,應用於包括應用處理器AP、光學感測器、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行動終端,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包括內部光源,該方法包括:
當該行動終端接收到指紋採集指令時,該行動終端控制該光學感測器檢測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並將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發送至該AP;
當該AP確定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落入的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之後,該行動終端通過該AP根據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獲取與該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對應的目標指紋範本資料;
該行動終端控制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該內部光源採集指紋資料;
該行動終端通過該AP判斷該指紋資料與該目標指紋範本資料是否匹配;若匹配,則該行動終端確定通過指紋驗證。
本發明實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種行動終端,包括應用處理器AP、光學感測器和光學指紋識別模組,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包括內部光源,其中,
該光學感測器,用於當該行動終端接收到指紋採集指令時,檢測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並將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發送至該AP;
該AP,用於確定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落入的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之後,根據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獲取與該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對應的目標指紋範本資料;
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用於控制該內部光源採集指紋資料;
該AP,還用於判斷該指紋資料與該目標指紋範本資料是否匹配;
該AP,還用於當該指紋資料與該目標指紋範本資料匹配時,確定通過指紋驗證。
本發明實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種行動終端,包括應用處理器AP、光學感測器和光學指紋識別模組和記憶體;以及一個或複數程式,其中,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包括內部光源;
該一個或複數程式被儲存在該記憶體中,並且被配置成由該AP執行,該程式包括用於執行以下步驟的指令:
當接收到指紋採集指令時,控制該光學感測器檢測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並將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發送至該AP;
當該AP確定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落入的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之後,根據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獲取與該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對應的目標指紋範本資料;
控制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該內部光源採集指紋資料;
通過該AP判斷該指紋資料與該目標指紋範本資料是否匹配;若匹配,則確定通過指紋驗證。
本發明實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種光學指紋驗證裝置,應用於包括應用處理器AP、光學感測器、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行動終端,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包括內部光源,該光學指紋驗證裝置包括檢測單元、獲取單元、採集單元、判斷單元和確定單元,其中:
檢測單元,用於當該行動終端接收到指紋採集指令時,控制該光學感測器檢測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並將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發送至該AP;
獲取單元,用於當該AP確定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落入的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之後,通過該AP根據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獲取與該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對應的目標指紋範本資料;
採集單元,用於控制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該內部光源採集指紋資料;
判斷單元,用於通過該AP判斷該指紋資料與該目標指紋範本資料是否匹配;
確定單元,用於當該判斷單元判斷結果為是時,確定通過指紋驗證。
本發明實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電腦可讀儲存媒體用於儲存電子資料交換的電腦程式,其中,該電腦程式使得電腦執行如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驟。
本發明實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一種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式產品包括儲存了電腦程式的非暫態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電腦程式可操作來使電腦執行如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驟。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光學指紋驗證方法,AP在進行指紋資料匹配時,根據外界環境光的強度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指紋範本資料,可以減少外界環境光對光學指紋匹配的影響,進而可以提高光學指紋匹配成功率。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本發明的說明書和申請專利範圍及上述附圖中的術語「第一」、「第二」等是用於區別不同物件,而不是用於描述特定順序。此外,術語「包括」和「具有」以及它們任何變形,意圖在於覆蓋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驟或單元的程序、方法、系統、產品或裝置沒有限定於已列出的步驟或單元,而是可選地還包括沒有列出的步驟或單元,或可選地還包括對於這些程序、方法、產品或裝置固有的其他步驟或單元。
在本文中提及「實施例」意味著,結合實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在說明書中的各個位置出現該短語並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實施例,也不是與其它實施例互斥的獨立的或備選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顯式地和隱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可以與其它實施例相結合。
本發明實施例所涉及到的行動終端可以包括各種具有無線通訊功能的手持裝置、車載裝置、可穿戴裝置、計算裝置或連接到無線數據機的其他處理裝置,以及各種形式的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行動台(Mobile Station,MS)、終端裝置(terminal device)等等。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裝置統稱為行動終端。
下面對本發明實施例進行詳細介紹。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發明實施例,首先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工作原理進行介紹。請參閱第1a圖,第1a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揭露的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如第1a圖所示,包括觸控顯示幕110和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20。其中,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20包括內部光源121和檢測裝置122,檢測裝置122可以是電耦合裝置CCD陣列。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20可以包括至少一個內部光源121和至少一個檢測裝置122。內部光源121可以發射入射光線,入射光線經過觸控顯示幕表面與手指接觸的區域發生反射,反射光線被檢測裝置122接收並轉換為電訊號資料,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20可以根據全反射原理識別哪些入射光線與指紋的凸起處(指紋的脊)接觸,哪些入射光學與指紋的凹陷處(指紋的谷)接觸。
具體請參見第1a圖中的虛線放大區域,在觸控顯示幕表面,指紋的脊與觸控顯示幕表面接觸,指紋的谷不與觸控顯示幕表面接觸。當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20產生入射光線照射在指紋的谷時,入射光線照射在觸控顯示幕與空氣接觸的表面,此時,通過設計入射光線的入射角度,以使該入射光線發生全反射(觸控顯示幕的材質的折射率大於1,空氣的折射率約等於1,設置觸控顯示幕的材質的折射率大於空氣的折射率即可),此時,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20可以接收到較強的全反射光線。當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20產生入射光線照射在指紋的脊時,入射光線照射在觸控顯示幕與手指指紋凸起處接觸的表面,此時,入射光線照射在手指的凸起處,發射漫反射,此時,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20可以接收到較弱的漫反射光線。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20可以根據接收的發射光線的強弱形成指紋圖像。由於觸控顯示幕的材質的折射率大於空氣的折射率,外界環境光容易通過觸控顯示幕進入光學指紋識別模組,會對光學指紋識別模組接收的反射光線造成干擾。
請參閱第1b圖,第1b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揭露的一種行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如第1b圖所示,該行動終端100包括應用處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101、光學感測器102、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包括內部光源1031(第1b圖中未示出),其中,AP101通過匯流排104光學感測器102和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
光學感測器102,用於當行動終端接收到指紋採集指令時,檢測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並將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發送至AP101。
其中,指紋採集指令可以由使用者輸入,也可以由使用者觸摸觸控顯示幕產生,觸控顯示幕將指紋採集指令發送至行動終端的AP101。當行動終端接收到指紋採集指令時,光學感測器102檢測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並將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發送至AP101。光學感測器102可以檢測外界環境光的總強度。可選的,光學感測器102可以檢測外界環境光中波長與內部光源1031發射的光的波長相同的環境光。
AP101,用於確定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落入的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之後,根據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獲取與該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對應的目標指紋範本資料。
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用於控制內部光源1031採集指紋資料。
其中,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的內部光源1031通過發射光線來採集指紋資料。
AP101,還用於判斷指紋資料與目標指紋範本資料是否匹配。
AP101,還用於當指紋資料與目標指紋範本資料匹配時,確定通過指紋驗證。
其中,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可以預先儲存在行動終端的記憶體(例如,非揮發性記憶體)中。不同的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可以對應不同的指紋範本資料。例如,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為1-50,對應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中的第一指紋範本資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為51-100,對應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中的第二指紋範本資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為101-150,對應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中的第三指紋範本資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為151-200,對應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中的第四指紋範本資料。其中,第一指紋範本資料可以是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在外界環境光強度為1-50的時候採集的,第二指紋範本資料可以是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在外界環境光強度為51-100的時候採集的,第三指紋範本資料可以是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在外界環境光強度為101-150的時候採集的,第四指紋範本資料可以是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在外界環境光強度為151-200的時候採集的。如果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為75,則AP101採用第二指紋範本資料對採集的指紋資料進行匹配。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光強度的數值都是按照相同的標準正規化處理得到的。
在不同的外界環境光強度下,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採集的指紋資料是不同的,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採集的指紋資料會受到外界環境光的影響,如果在所有的外界環境光強度下,都使用同一個指紋範本資料進行匹配,就容易出現匹配不成功的情況,本發明實施例可以預先採集複數指紋範本資料,在不同的外界環境光強度下,選擇匹配度最高的指紋範本資料進行匹配,可以提高光學指紋匹配成功率。
可選的,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還用於AP101根據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獲取與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對應的目標指紋範本資料之前,控制內部光源1031在至少兩個外界環境光強度下分別採集指紋範本資料,得到至少兩個指紋範本資料。
AP101,還用於根據至少兩個指紋範本資料建立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
本發明實施例中,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可以在至少兩個外界環境光強度下分別採集指紋範本資料,得到至少兩個指紋範本資料。例如,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在外界環境光強度為25時採集第一指紋範本資料,在外界環境光強度為75時採集第二指紋範本資料,在外界環境光強度為125時採集第三指紋範本資料,在外界環境光強度為175時採集第時指紋範本資料。然後,AP101根據採集的第一指紋範本資料、第二指紋範本資料、第三指紋範本資料和第四指紋範本資料建立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例如,環境光強度區間與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可以如下: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為1-50,對應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中的第一指紋範本資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為51-100,對應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中的第二指紋範本資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為101-150,對應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中的第三指紋範本資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為151-200,對應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中的第四指紋範本資料。
可選的,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控制內部光源在至少兩個外界環境光強度下分別採集指紋範本資料,得到至少兩個指紋範本資料,具體為:
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控制內部光源以至少兩個光源強度在至少兩個外界環境光強度下採集至少四個原始指紋資料;
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或AP101從在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下採集的至少兩個原始指紋資料中選擇雜訊最小的原始指紋資料,並將雜訊最小的原始指紋資料作為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對應的指紋範本資料,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為至少兩個外界環境光強度中的任一個。
本發明實施例中,舉例來說,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控制內部光源以第一光源強度(例如第一光源強度為50)在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為25時採集第一原始指紋資料,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控制內部光源以第二光源強度(例如第二光源強度為200)在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為25時採集第二原始指紋資料,並判斷第一原始指紋資料與第二原始指紋資料的雜訊大小,如果第二原始指紋資料的雜訊小於第一原始指紋資料的雜訊,則將第二原始指紋資料作為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25對應的指紋範本資料。本發明實施例中,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控制內部光源可以發射不同的光源強度,在同一外界環境光強度下,內部光源採集指紋時採用不同強度的光源,可以得到雜訊不同的指紋資料。如果在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下,內部光源採用第一光源強度得到的指紋資料的雜訊最小,則將內部光源採用第一光源強度得到的指紋資料作為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對應的第一指紋範本資料。在指紋匹配時,如果外界環境光強度也為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控制內部光源以第一光源強度採集指紋資料,並將採集的指紋資料與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對應的第一指紋範本資料進行匹配。本發明實施例中,可以使用雜訊較小的指紋範本資料,進一步提高指紋匹配的成功率。
可選的,AP101,還用於判斷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是否小於預設強度。
AP101,還用於當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小於預設強度時,檢測當前時間是否位於預設黑夜時間區間。
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還用於當當前時間位於預設黑夜時間區間時,控制內部光源採集指紋資料。
其中,預設強度可以預先設定並儲存在行動終端的非揮發性記憶體中,預設強度可以設置為黃昏時候的亮度,一般認為,當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小於預設強度時,則認為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較低,AP101進一步判斷當前時間是否位於預設黑夜時間區間。這裡的預設黑夜時間區間可以是19時-6時。當當前時間位於預設黑夜時間區間時,表明外界環境光強度較低,並且檢測到的外界環境光強度也較低時,則認為當前檢測的外界環境光亮度結果比較準確,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控制內部光源採集指紋資料。實施本發明實施例,可以結合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與當前時間判斷當前檢測的外界環境光強度是否準確,可以進一步提高指紋匹配的成功率。
可選的,如第1c圖所示,行動終端還包括陀螺儀105。
陀螺儀105,用於當當前時間不位於預設黑夜時間區間時,測量行動終端的角速度。
AP101,還用於當陀螺儀105檢測到行動終端的角速度大於預設角速度時,拒絕執行控制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的內部光源採集指紋資料的步驟。
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還用於當陀螺儀105檢測到行動終端的角速度小於或等於預設角速度時,拒絕執行控制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的內部光源採集指紋資料的步驟。
其中,當當前時間不位於預設黑夜時間區間時,表明當前測量的外界環境光強度與當前時間不符合,通過陀螺儀105測量行動終端的角速度來判斷行動終端是否處於運動狀態,如果當前時間為白天,行動終端處於運動狀態且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較低,則可以認為行動終端處於使用者口袋或包裡,行動終端接收的指紋採集指令由很大的可能為誤觸發,則AP101拒絕執行指紋採集指令。實施本發明實施例,可以在當前測量的外界環境光強度與當前時間不符合時,判斷行動終端接收的指紋採集指令是否為誤觸發導致的,並在判斷為誤觸發導致時,拒絕執行指紋採集指令。可以防止誤觸發指紋採集,無需觸發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的內部光源工作,進而節省光學指紋識別模組103的功耗。
可選的,如第1d圖所示,行動終端還包括觸控顯示幕106。
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指紋識別區位於觸控顯示幕106的第一區域,指紋採集指令基於觸控顯示幕106檢測到使用者針對第一區域的觸控操作時產生。
本發明實施例中,當使用者觸摸觸控顯示幕106的第一區域時,產生指紋採集指令。其中,第一區域可以是觸控顯示幕106的任意一個預設區域,該預設區域可以位於觸控顯示幕106的左上側(如第1e圖所示)、上側、下側、左側、右側等任意位置,該預設區域的面積大小以滿足手指的指紋區能夠覆蓋為前提。該預設區域的形狀可以是圓形、橢圓形、四邊形(例如矩形)、手指指紋形狀等任意形狀,本發明實施例不做唯一限定。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觸控顯示幕106可以是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顯示幕、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顯示幕等。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觸控顯示幕106可以包括觸控屏和顯示幕,觸控屏和顯示幕層疊設置,且顯示幕設置於觸控屏的下側面。
本發明實施例中,AP在進行指紋資料匹配時,根據外界環境光的強度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指紋範本資料,可以減少外界環境光對光學指紋匹配的影響,進而可以提高光學指紋匹配成功率。
請參閱第2圖,第2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揭露的一種光學指紋驗證方法的流程示意圖。該方法應用於包括應用處理器AP、光學感測器、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行動終端,光學指紋識別模組包括內部光源,如第2圖所示,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201,當行動終端接收到指紋採集指令時,行動終端控制光學感測器檢測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並將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發送至AP。
202,當AP確定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落入的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之後,行動終端通過AP根據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獲取與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對應的目標指紋範本資料。
203,行動終端控制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內部光源採集指紋資料。
204,行動終端通過AP判斷指紋資料與目標指紋範本資料是否匹配;若匹配,則執行步驟205,若不匹配,則執行步驟206。
205,行動終端確定通過指紋驗證。
206,行動終端確定不通過指紋驗證。
需要注意的是,步驟201和步驟203可以同時執行,即行動終端可以在採集指紋資料的同時檢測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
本發明實施例中,行動終端在進行指紋資料匹配時,根據外界環境光的強度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指紋範本資料,可以減少外界環境光對光學指紋匹配的影響,進而可以提高光學指紋匹配成功率。
請參閱第3圖,第3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揭露的另一種光學指紋驗證方法的流程示意圖。該方法應用於包括應用處理器AP、光學感測器、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行動終端,光學指紋識別模組包括內部光源,如第3圖所示,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301,行動終端控制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內部光源在至少兩個外界環境光強度下分別採集指紋範本資料,得到至少兩個指紋範本資料。
可選的,步驟301可以包括如下步驟:
(11)行動終端控制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內部光源以至少兩個光源強度在至少兩個外界環境光強度下採集至少四個原始指紋資料;
(12)行動終端從在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下採集的至少兩個原始指紋資料中選擇雜訊最小的原始指紋資料,並將雜訊最小的原始指紋資料作為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對應的指紋範本資料,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為至少兩個外界環境光強度中的任一個。
實施上述步驟(11)和步驟(12),可以使用雜訊較小的指紋範本資料,進一步提高指紋匹配的成功率。
302,行動終端通過AP根據至少兩個指紋範本資料建立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
303,當行動終端接收到指紋採集指令時,行動終端控制光學感測器檢測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並將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發送至AP。
304,當AP確定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落入的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之後,行動終端通過AP根據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獲取與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對應的目標指紋範本資料。
305,行動終端控制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內部光源採集指紋資料。
306,行動終端通過AP判斷指紋資料與目標指紋範本資料是否匹配;若匹配,則執行步驟307,若不匹配,則執行步驟308。
307,行動終端確定通過指紋驗證。
308,行動終端確定不通過指紋驗證。
本發明實施例中,行動終端在指紋範本採集時,根據在至少兩個外界環境光強度下採集的至少兩個指紋範本資料建立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在進行指紋資料匹配時,根據外界環境光的強度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指紋範本資料,可以減少外界環境光對光學指紋匹配的影響,進而可以提高光學指紋匹配成功率。
請參閱第4圖,第4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揭露的另一種光學指紋驗證方法的流程示意圖。該方法應用於包括應用處理器AP、光學感測器、光學指紋識別模組、陀螺儀的行動終端,光學指紋識別模組包括內部光源,如第4圖所示,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401,行動終端控制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內部光源在至少兩個外界環境光強度下分別採集指紋範本資料,得到至少兩個指紋範本資料。
402,行動終端通過AP根據至少兩個指紋範本資料建立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
403,當行動終端接收到指紋採集指令時,行動終端控制光學感測器檢測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並將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發送至AP。
404,當AP確定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落入的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之後,行動終端通過AP根據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獲取與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對應的目標指紋範本資料。
405,行動終端通過AP判斷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是否小於預設強度。
406,如果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小於預設強度,行動終端通過AP檢測當前時間是否位於預設黑夜時間區間;若是,則執行步驟409,若否,則執行步驟407。
407,行動終端通過陀螺儀測量行動終端的角速度。
408,當檢測到行動終端的角速度大於預設角速度時,行動終端拒絕執行步驟409。
409,行動終端控制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內部光源採集指紋資料。
410,行動終端通過AP判斷指紋資料與目標指紋範本資料是否匹配;若匹配,則執行步驟411,若不匹配,則執行步驟412。
411,行動終端確定通過指紋驗證。
412,行動終端確定不通過指紋驗證。
本發明實施例中,行動終端在指紋範本採集時,根據在至少兩個外界環境光強度下採集的至少兩個指紋範本資料建立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在進行指紋資料匹配時,根據外界環境光的強度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指紋範本資料,可以減少外界環境光對光學指紋匹配的影響,進而可以提高光學指紋匹配成功率。實施本發明實施例,可以防止誤觸發指紋採集,無需觸發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內部光源工作,進而節省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功耗。
請參閱第5圖,第5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揭露的另一種行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該行動終端500包括應用處理器AP501、光學感測器502、光學指紋識別模組503和記憶體504;以及一個或複數程式,其中,光學指紋識別模組503包括內部光源;AP501可以通過資料匯流排505連接光學感測器502、光學指紋識別模組503和記憶體504。
一個或複數程式被儲存在記憶體504中,並且被配置成由AP501執行,程式包括用於執行以下步驟的指令:
當接收到指紋採集指令時,控制光學感測器502檢測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並將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發送至AP501;
當AP501確定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落入的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之後,根據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獲取與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對應的目標指紋範本資料;
控制光學指紋識別模組503的內部光源採集指紋資料;
通過AP判斷指紋資料與目標指紋範本資料是否匹配;若匹配,則確定通過指紋驗證。
可選的,程式還包括用於執行以下步驟的指令:
控制光學指紋識別模組503的內部光源在至少兩個外界環境光強度下分別採集指紋範本資料,得到至少兩個指紋範本資料;
通過AP501根據至少兩個指紋範本資料建立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
可選的,控制光學指紋識別模組503的內部光源在至少兩個外界環境光強度下分別採集指紋範本資料,得到至少兩個指紋範本資料,包括:
控制光學指紋識別模組503的內部光源以至少兩個光源強度在至少兩個外界環境光強度下採集至少四個原始指紋資料;
從在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下採集的至少兩個原始指紋資料中選擇雜訊最小的原始指紋資料,並將雜訊最小的原始指紋資料作為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對應的指紋範本資料,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為至少兩個外界環境光強度中的任一個。
可選的,程式還包括用於執行以下步驟的指令:
通過AP501判斷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是否小於預設強度;
如果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小於預設強度,通過AP501檢測當前時間是否位於預設黑夜時間區間;
如果當前時間位於預設黑夜時間區間,執行控制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內部光源採集指紋資料的步驟。
可選的,行動終端還包括陀螺儀506,程式還包括用於執行以下步驟的指令:
如果當前時間不位於預設黑夜時間通過陀螺儀測量行動終端的角速度;
當檢測到行動終端的角速度大於預設角速度時,拒絕執行控制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內部光源採集指紋資料的步驟。
本發明實施例中,行動終端在進行指紋資料匹配時,根據外界環境光的強度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指紋範本資料,可以減少外界環境光對光學指紋匹配的影響,進而可以提高光學指紋匹配成功率。
請參閱第6圖,第6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揭露的一種光學指紋驗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該光學指紋驗證裝置600應用於包括應用處理器AP、光學感測器、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行動終端,光學指紋識別模組包括內部光源,光學指紋驗證裝置600包括檢測單元601、獲取單元602、採集單元603、判斷單元604和確定單元605,其中:
檢測單元601,用於當該行動終端接收到指紋採集指令時,控制該光學感測器檢測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並將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發送至該AP;
獲取單元602,用於當該AP確定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落入的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之後,通過該AP根據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獲取與該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對應的目標指紋範本資料;
採集單元603,用於控制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該內部光源採集指紋資料;
判斷單元604,用於通過該AP判斷該指紋資料與該目標指紋範本資料是否匹配;
確定單元605,用於當該判斷單元604判斷結果為是時,確定通過指紋驗證。
可選的,採集單元603,還用於控制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該內部光源在至少兩個外界環境光強度下分別採集指紋範本資料,得到至少兩個指紋範本資料;
建立單元606,用於通過該AP根據該至少兩個指紋範本資料建立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
可選的,採集單元603控制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該內部光源在至少兩個外界環境光強度下分別採集指紋範本資料,得到至少兩個指紋範本資料,具體為:
採集單元603控制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該內部光源以至少兩個光源強度在至少兩個外界環境光強度下採集至少四個原始指紋資料;從在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下採集的至少兩個原始指紋資料中選擇雜訊最小的原始指紋資料,並將該雜訊最小的原始指紋資料作為該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對應的指紋範本資料,該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為該至少兩個外界環境光強度中的任一個。
可選的,判斷單元604,還用於通過該AP判斷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是否小於預設強度。
檢測單元601,還用於當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小於該預設強度時,通過該AP檢測當前時間是否位於預設黑夜時間區間。
採集單元603,還用於當該當前時間位於該預設黑夜時間區間時控制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該內部光源採集指紋資料。
可選的,該行動終端還包括:
測量單元607,用於當當前時間不位於該預設黑夜時間區間時,通過該陀螺儀測量該行動終端的角速度。
拒絕單元608,用於當檢測到該行動終端的角速度大於預設角速度時,拒絕執行該控制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該內部光源採集指紋資料的步驟。
本發明實施例中,行動終端在進行指紋資料匹配時,根據外界環境光的強度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指紋範本資料,可以減少外界環境光對光學指紋匹配的影響,進而可以提高光學指紋匹配成功率。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另一種行動終端,如第7圖所示,為了便於說明,僅示出了與本發明實施例相關的部分,具體技術細節未揭示的,請參照本發明實施例方法部分。該行動終端可以為包括手機、平板電腦、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個人數位助理)、POS(Point of Sales,銷售終端)、車載電腦等任意終端裝置,以行動終端為手機為例:
第7圖示出的是與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行動終端相關的手機的部分結構的框圖。參考第7圖,手機包括:射頻(Radio Frequency,RF)電路910、記憶體920、輸入單元930、顯示單元940、感測器950、音訊電路960、無線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組970、處理器980、以及電源990等部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第7圖中示出的手機結構並不構成對手機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圖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佈置。
下面結合第7圖對手機的各個構成部件進行具體的介紹:
RF電路910可用於資訊的接收和發送。通常,RF電路910包括但不限於天線、至少一個放大器、收發信機、耦合器、低雜訊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雙工器等。此外,RF電路910還可以通過無線通訊與網路和其他裝置通訊。上述無線通訊可以使用任一通訊標準或協定,包括但不限於全球行動通訊系統 (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封包無線電服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分碼多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寬頻分碼多工(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長期演進 (Long Term Evolution,LTE)、電子郵件、簡訊服務(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記憶體920可用於儲存軟體程式以及模組,處理器980通過運行儲存在記憶體920的軟體程式以及模組,從而執行手機的各種功能應用以及資料處理。記憶體920可主要包括儲存程式區和儲存資料區,其中,儲存程式區可儲存作業系統、至少一個功能所需的應用程式等;儲存資料區可儲存根據手機的使用所創建的資料等。此外,記憶體920可以包括高速隨機存取記憶體,還可以包括非揮發性記憶體,例如至少一個磁碟記憶體件、快閃記憶體裝置、或其他揮發性固態記憶體件。
輸入單元930可用於接收輸入的數位或字元資訊,以及產生與手機的使用者設置以及功能控制有關的鍵訊號輸入。具體地,輸入單元930可包括指紋識別模組931(例如,光學指紋識別模組)、觸控顯示幕932以及其他輸入裝置933。指紋識別模組931,可採集使用者在其上的指紋資料。除了指紋識別模組931,輸入單元930還可以包括其他輸入裝置932。具體地,其他輸入裝置932可以包括但不限於觸控屏、實體鍵盤、功能鍵(比如音量控制按鍵、開關按鍵等)、軌跡球、滑鼠、操作桿等中的一種或多種。
顯示單元940可用於顯示由使用者輸入的資訊或提供給使用者的資訊以及手機的各種功能表。顯示單元940可包括顯示幕941,可選的,可以採用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等形式來配置顯示幕941。雖然在第7圖中,指紋識別模組931與顯示幕941是作為兩個獨立的部件來實現手機的輸入和輸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實施例中,可以將指紋識別模組931與顯示幕941集成而實現手機的輸入和播放功能。
手機還可包括至少一種感測器950,比如光學感測器951、運動感測器952以及其他感測器。具體地,光學感測器951可包括環境光感測器及接近感測器,其中,環境光感測器可根據環境光線的明暗來調節顯示幕941的亮度,接近感測器可在手機移動到耳邊時,關閉顯示幕941和/或背光。作為運動感測器952的一種,加速計感測器可檢測各個方向上(一般為三軸)加速度的大小,靜止時可檢測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於識別手機姿態的應用(比如橫豎屏切換、相關遊戲、磁力計姿態校準)、振動識別相關功能(比如計步器、敲擊)等; 至於手機還可配置的陀螺儀、氣壓計、濕度計、溫度計、紅外線感測器等其他感測器,在此不再贅述。
音訊電路960、揚聲器961,傳聲器962可提供使用者與手機之間的音訊介面。音訊電路960可將接收到的音訊資料轉換後的電訊號,傳輸到揚聲器961,由揚聲器961轉換為聲音訊號播放;另一方面,傳聲器962將收集的聲音訊號轉換為電訊號,由音訊電路960接收後轉換為音訊資料,再將音訊資料播放處理器980處理後,經RF電路910以發送給比如另一手機,或者將音訊資料播放至記憶體920以便進一步處理。
WiFi屬於短距離無線傳輸技術,手機通過WiFi模組970可以説明使用者收發電子郵件、瀏覽網頁和訪問串流媒體等,它為使用者提供了無線的寬頻網際網路訪問。雖然第7圖示出了WiFi模組9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並不屬於手機的必須構成,完全可以根據需要在不改變發明的本質的範圍內而省略。
處理器980是手機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種介面和線路連接整個手機的各個部分,通過運行或執行儲存在記憶體920內的軟體程式和/或模組,以及調用儲存在記憶體920內的資料,執行手機的各種功能和處理資料,從而對手機進行整體監控。可選的,處理器980可包括一個或複數處理單元;較佳的,處理器980可集成應用處理器和調製解調處理器,其中,應用處理器主要處理作業系統、使用者介面和應用程式等,調製解調處理器主要處理無線通訊。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調製解調處理器也可以不整合到處理器980中。
手機還包括給各個部件供電的電源990(比如電池),較佳的,電源可以通過電源管理系統與處理器980邏輯相連,從而通過電源管理系統實現管理充電、放電、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儘管未示出,手機還可以包括攝像頭、藍牙模組等,在此不再贅述。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電腦儲存媒體,其中,該電腦儲存媒體儲存用於電子資料交換的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使得電腦執行如上述方法實施例中記載的任何一種光學指紋驗證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驟。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式產品包括儲存了電腦程式的非暫態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電腦程式可操作來使電腦執行如上述方法實施例中記載的任何一種光學指紋驗證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驟。
需要說明的是,對於前述的各方法實施例,為了簡單描述,故將其都表述為一系列的動作組合,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知悉,本發明並不受所描述的動作順序的限制,因為依據本發明,某些步驟可以採用其他順序或者同時進行。其次,本領域技術人員也應該知悉,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實施例均屬於較佳實施例,所涉及的動作和模組並不一定是本發明所必須的。
在上述實施例中,對各個實施例的描述都各有側重,某個實施例中沒有詳述的部分,可以參見其他實施例的相關描述。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裝置,可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該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複數單元或元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徵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訊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介面,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訊連接,可以是電性或其它的形式。
該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實體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實體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佈到複數網路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實體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上述集成的單元既可以採用硬體的形式實現,也可以採用軟體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
該集成的單元如果以軟體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並作為獨立的產品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儲存在一個電腦可讀取記憶體中。基於這樣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先前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軟體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電腦軟體產品儲存在一個記憶體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電腦裝置(可為個人電腦、伺服器或者網路裝置等)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該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而前述的記憶體包括:隨身碟、唯讀記憶體(ROM,Read-Only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RAM,Random Access Memory)、行動硬碟、磁碟或者光碟等各種可以儲存程式碼的媒體。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上述實施例的各種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驟是可以通過程式來指令相關的硬體來完成,該程式可以儲存於一電腦可讀記憶體中,記憶體可以包括:快閃記憶體、唯讀記憶體(英文:Read-Only Memory ,簡稱:ROM)、隨機存取記憶體(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RAM)、磁片或光碟等。
以上對本發明實施例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於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100、500‧‧‧行動終端
101、501‧‧‧應用處理器
102、502‧‧‧光學感測器
103、503‧‧‧光學指紋識別模組
104‧‧‧匯流排
105、506‧‧‧陀螺儀
106、110‧‧‧觸控顯示幕
120‧‧‧學指紋識別模組
121‧‧‧內部光源
122‧‧‧檢測裝置
504‧‧‧記憶體
505‧‧‧資料匯流排
600‧‧‧光學指紋驗證裝置
601‧‧‧檢測單元
602‧‧‧獲取單元
603‧‧‧採集單元
604‧‧‧判斷單元
605‧‧‧確定單元
606‧‧‧建立單元
607‧‧‧測量單元
608‧‧‧拒絕單元
910‧‧‧電路
920‧‧‧記憶體
930‧‧‧輸入單元
931‧‧‧指紋識別模組
932‧‧‧觸控顯示幕
940‧‧‧顯示單元
941‧‧‧顯示幕
950‧‧‧感測器
951‧‧‧光學感測器
952‧‧‧運動感測器
960‧‧‧音訊電路
961‧‧‧揚聲器
962‧‧‧傳聲器
970‧‧‧無線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組
980‧‧‧處理器
990‧‧‧電源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先前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先前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第1a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揭露的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第1b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揭露的一種行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第1c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揭露的另一種行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第1d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揭露的另一種行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第1e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揭露的一種指紋識別區域的結構示意圖; 第2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揭露的一種光學指紋驗證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第3圖本發明實施例揭露的另一種光學指紋驗證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第4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揭露的另一種光學指紋驗證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第5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揭露的另一種行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第6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揭露的一種光學指紋驗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第7圖是本發明實施例揭露的又一種行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Claims (15)

  1. 一種光學指紋驗證方法,其特徵在於,應用於包括一應用處理器AP、一光學感測器、一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一行動終端,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包括一內部光源,該方法包括:當該行動終端接收到一指紋採集指令時,該行動終端控制該光學感測器檢測一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並將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發送至該AP,其中,該指紋採集指令由一使用者輸入,或者由該使用者觸摸一觸控顯示幕產生;當該AP確定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落入的一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之後,該行動終端通過該AP根據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獲取與該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對應的目標指紋範本資料,不同的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對應該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中不同的指紋範本資料;該行動終端控制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該內部光源採集指紋資料;該行動終端通過該AP判斷該指紋資料與該目標指紋範本資料是否匹配;若匹配,則該行動終端確定通過指紋驗證:該行動終端通過該AP根據該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該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該對應關係,獲取與該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對應的該目標指紋範本資料之前,該方法還包括:該行動終端控制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該內部光源在至少二外界環境光強度下分別採集該指紋範本資料,得到至少二指紋範本資料;該行動終端通過該AP根據該至少二指紋範本資料建立該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該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該對應關係。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該行動終端控制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該內部光源在該至少二外界環境光強度下分別採集該指紋範本資料,得到該至少二指紋範本資料,包括:該行動終端控制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該內部光源以至少二光源強度在該至少二外界環境光強度下採集至少四原始指紋資料;該行動終端從在一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下採集的該至少二原始指紋資料中選擇雜訊最小的原始指紋資料,並將該雜訊最小的原始指紋資料作為該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對應的該指紋範本資料,該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為至少二外界環境光強度中的任一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2項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行動終端控制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該內部光源採集該指紋資料之前,該方法還包括:該行動終端通過該AP判斷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是否小於一預設強度;如果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小於該預設強度,該行動終端通過該AP檢測當前時間是否位於一預設黑夜時間區間;如果該當前時間位於該預設黑夜時間區間,該行動終端執行該控制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該內部光源採集該指紋資料的步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行動終端還包括一陀螺儀,該方法還包括:如果該當前時間不位於該預設黑夜時間區間,該行動終端通過該陀螺儀測量該行動終端的角速度;當檢測到該行動終端的該角速度大於預設角速度時,該行動終端拒絕執行該控制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該內部光源採集該指紋資料的步驟。
  5. 一種行動終端,其特徵在於,包括一應用處理器AP、一光學感測器和一光學指紋識別模組,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包括一內部光源,其特徵在於,該光學感測器,用於當該行動終端接收到指紋採集指令時,檢測一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並將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發送至該AP,其中,該指紋採集指令由一使用者輸入,或者由該使用者觸摸一觸控顯示幕產生;該AP,用於確定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落入的一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之後,根據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該對應關係,獲取與該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對應的目標指紋範本資料,不同的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對應該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中不同的指紋範本資料;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用於控制該內部光源採集指紋資料;該AP,還用於判斷該指紋資料與該目標指紋範本資料是否匹配;該AP,還用於當該指紋資料與該目標指紋範本資料匹配時,確定通過指紋驗證;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還用於該AP根據該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該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該對應關係,獲取與該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對應的該目標指紋範本資料之前,控制該內部光源在至少二外界環境光強度下分別採集該指紋範本資料,得到至少二指紋範本資料;該AP,還用於根據至少二指紋範本資料建立該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該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該對應關係。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行動終端,其中,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控制該內部光源在該至少二外界環境光強度下分別採集該指紋範本資料,得到該至少二指紋範本資料,具體為: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控制該內部光源以至少二光源強度在至少二外界環境光強度下採集至少四原始指紋資料;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從在一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下採集的一至少二原始指紋資料中選擇雜訊最小的原始指紋資料,並將該雜訊最小的原始指紋資料作為該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對應的該指紋範本資料,該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為至少二外界環境光強度中的任一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至第6項任一項所述的行動終端,其中,該AP,還用於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控制該內部光源採集該指紋資料之前,判斷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是否小於一預設強度;該AP,還用於當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小於該預設強度時,檢測一當前時間是否位於一預設黑夜時間區間;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還用於當該當前時間位於該預設黑夜時間區間時,控制該內部光源採集該指紋資料。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行動終端,其中,該行動終端還包括一陀螺儀,該陀螺儀,用於當該當前時間不位於該預設黑夜時間區間時,測量該行動終端的角速度;該AP,還用於當該陀螺儀檢測到該行動終端的該角速度大於預設角速度時,拒絕執行該控制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該內部光源採集該指紋資料的步驟。
  9. 一種行動終端,其特徵在於,包括一應用處理器AP、一光學感測器和一光學指紋識別模組和記憶體;以及一或複數程式,其中,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包括一內部光源;一或複數程式被儲存在該記憶體中,並且被配置成由該AP執行,該程式包括用於執行以下步驟的指令:當接收到一指紋採集指令時,控制該光學感測器檢測一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並將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發送至該AP,其中,該指紋採集指令由一使用者輸入,或者由該使用者觸摸一觸控顯示幕產生;當該AP確定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落入的一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之後,根據該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該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獲取與該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對應的目標指紋範本資料,不同的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對應該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中不同的指紋範本資料;控制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該內部光源採集指紋資料;通過該AP判斷該指紋資料與該目標指紋範本資料是否匹配;若匹配,則確定通過指紋驗證;該程式還包括用於執行以下步驟的指令:控制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該內部光源在至少二外界環境光強度下分別採集該指紋範本資料,得到至少二指紋範本資料;通過該AP根據至少二指紋範本資料建立該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該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該對應關係。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行動終端,其中,該控制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該內部光源在該至少二外界環境光強度下分別採集該指紋範本資料,得到該至少二指紋範本資料,包括:控制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該內部光源以至少二光源強度在該至少二外界環境光強度下採集至少四原始指紋資料;從在一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下採集的該至少二原始指紋資料中選擇雜訊最小的原始指紋資料,並將該雜訊最小的原始指紋資料作為該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對應的該指紋範本資料,該第一外界環境光強度為該至少兩個外界環境光強度中的任一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至第10項任一項所述的行動終端,其中,該程式還包括用於執行以下步驟的指令:通過該AP判斷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是否小於一預設強度;如果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小於該預設強度,通過該AP檢測一當前時間是否位於一預設黑夜時間區間;如果該當前時間位於該預設黑夜時間區間,執行該控制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該內部光源採集該指紋資料的步驟。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行動終端,其中,該行動終端還包括一陀螺儀,該程式還包括用於執行以下步驟的指令:如果該當前時間不位於該預設黑夜時間通過該陀螺儀測量該行動終端的角速度;當檢測到該行動終端的該角速度大於預設角速度時,拒絕執行該控制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該內部光源採集該指紋資料的步驟。
  13. 一種光學指紋驗證裝置,其特徵在於,應用於包括一應用處理器AP、一光學感測器、一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一行動終端,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包括一內部光源,該光學驗證採集裝置包括一檢測單元、一獲取單元、一採集單元、一判斷單元和一確定單元,其中:檢測單元,用於當該行動終端接收到一指紋採集指令時,控制該光學感測器檢測一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並將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發送至該AP,其中,該指紋採集指令由一使用者輸入,或者由該使用者觸摸一觸控顯示幕產生;獲取單元,用於當該AP確定該當前外界環境光強度落入的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之後,通過該AP根據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獲取與該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對應的目標指紋範本資料,不同的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對應該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中不同的指紋範本資料;採集單元,用於控制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該內部光源採集指紋資料;判斷單元,用於通過該AP判斷該指紋資料與該目標指紋範本資料是否匹配;確定單元,用於當該判斷單元判斷結果為是時,確定通過指紋驗證;該通過該AP根據該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該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該對應關係,獲取與該目標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對應的該目標指紋範本資料之前,該獲取單元,還用於:該行動終端控制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該內部光源在至少二外界環境光強度下分別採集該指紋範本資料,得到至少二指紋範本資料;該行動終端通過該AP根據該至少二指紋範本資料建立該外界環境光強度區間與該指紋範本資料集合之間的該對應關係。
  14. 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特徵在於,該電腦可讀儲存媒體用於儲存電子資料交換的電腦程式,其中,該電腦程式使得電腦執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所述的方法。
  15.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特徵在於,該電腦程式產品包括儲存了電腦程式的非暫態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電腦程式可操作來使電腦執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TW107107456A 2017-05-03 2018-03-06 光學指紋驗證方法及行動終端 TWI6665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5873.7A CN107153818B (zh) 2017-05-03 2017-05-03 光学指纹验证方法及相关产品
??201710305873.7 2017-05-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3617A TW201843617A (zh) 2018-12-16
TWI666593B true TWI666593B (zh) 2019-07-21

Family

ID=59793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7456A TWI666593B (zh) 2017-05-03 2018-03-06 光學指紋驗證方法及行動終端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713467B2 (zh)
EP (1) EP3399461B1 (zh)
JP (1) JP6874141B2 (zh)
CN (2) CN107153818B (zh)
AU (1) AU2018262947B2 (zh)
ES (1) ES2763812T3 (zh)
SG (1) SG11201906529PA (zh)
TW (1) TWI666593B (zh)
WO (1) WO20182019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3818B (zh) 2017-05-03 2020-01-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验证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220592B (zh) * 2017-05-03 2020-01-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指纹采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319899B (zh) * 2018-01-09 2021-11-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1222386B (zh) * 2018-11-27 2023-11-10 上海耕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指纹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11259708A (zh) * 2018-12-03 2020-06-09 敦泰电子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存储介质、指纹识别系统及智能装置
WO2020168540A1 (zh) * 2019-02-22 2020-08-2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871820A (zh) * 2019-02-28 2019-06-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下光学指纹结构的亮度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10020619A (zh) * 2019-03-28 2019-07-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KR20220004729A (ko) * 2019-06-19 2022-01-11 에지스 테크놀러지 인코포레이티드 전자 장치
TWI743997B (zh) * 2019-09-19 2021-10-21 昇佳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感測器及其控制方法
US20210088823A1 (en) * 2019-09-25 2021-03-25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pparatus
CN113312940B (zh) 2020-02-26 2024-05-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光传感器模组、光感数据获取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3312944A (zh) * 2020-02-27 2021-08-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方法、校准方法、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和移动终端
EP3910536B1 (en) 2020-03-18 2023-02-01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801683B (zh) 2020-04-08 2022-06-2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1222933B2 (en) * 2020-04-28 2022-01-11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Display panel equipped with function of detecting an object,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 object on a display panel
CN114489410B (zh) * 2021-07-29 2023-11-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光斑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075791A (zh) * 2023-09-29 2023-11-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指纹光斑的显示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5495A (zh) * 2015-06-23 2015-1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TW201612724A (en) * 2014-08-25 2016-04-01 Chiun Mai Comm Systems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play interface adjusting method thereof
CN106488022A (zh) * 2016-10-14 2017-03-08 蔡璟 基于环境光转换指纹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70076133A1 (en) * 2015-09-14 2017-03-16 JENETRIC GmbH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Direct Optical Recording of Live Skin Area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31624A1 (en) 2000-08-11 2002-09-19 Yury Shapiro Fingerprint imaging device with fake finger detection
JP2002236665A (ja) * 2001-02-09 2002-08-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個人認証装置
JP4086523B2 (ja) 2001-12-04 2008-05-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被写体照合システム、被写体認識システム及び画像読取方法
CN102043946B (zh) * 2004-06-01 2013-04-10 光谱辨识公司 个体进行生物识别测量的方法和生物识别测量系统
JP4497211B2 (ja) * 2008-02-19 2010-07-0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981730B1 (ko) * 2011-11-12 2019-05-23 크로스 매치 테크놀로지스, 인크. 비-이미징 접촉 센서들에 대한 주변광 조명
US10222911B2 (en) * 2013-04-12 2019-03-0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03400108B (zh) 2013-07-10 2017-07-1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WO2015009111A1 (ko) 2013-07-18 2015-01-2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생체인식 기반 인증 방법 및 장치
KR20160094933A (ko) * 2013-09-24 2016-08-10 베이징 쩡방 인포메이션 테크놀로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비-접촉식 장문 인증 방법, 장치 및 이동 단말
CN104463083B (zh) * 2013-09-24 2016-08-17 北京正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掌纹认证方法、装置及便携终端
CN103761463B (zh) * 2014-01-13 2017-09-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239465B (zh) * 2014-09-02 2018-09-0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场景信息进行搜索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33306B (zh) * 2014-09-06 2019-09-2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移动设备上注册和识别指纹配置文件的方法及移动设备
CN104537365B (zh) 2015-01-07 2019-03-2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触摸按键和指纹识别实现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US9424458B1 (en) 2015-02-06 2016-08-23 Hoyos Labs Ip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fingerprint based 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imagery captured using mobile devices
CN104598899A (zh) 2015-02-16 2015-05-06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成像方法和指纹成像系统
US10146981B2 (en) * 2015-09-10 2018-1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Fingerprint enrollment and matching with orientation sensor input
CN105302596A (zh) * 2015-09-29 2016-02-0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应用开启装置及方法
CN106570442B (zh) 2015-10-09 2021-05-1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5184284B (zh) 2015-10-20 2018-09-21 杭州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景照明颜色可变的光学指纹采集设备及设计方法
CN105468153B (zh) * 2015-11-25 2019-03-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实现控制的方法
CN205281501U (zh) * 2015-12-29 2016-06-01 深圳市亚略特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身份识别验证终端
CN105653922B (zh) * 2015-12-30 2021-03-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生物特征验证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8268852A (zh) * 2016-03-17 2018-07-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幕组件、指纹采集和识别方法、移动终端及电子设备
CN106022061B (zh) * 2016-05-27 2019-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022073A (zh) * 2016-06-07 2016-10-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095295B (zh) * 2016-06-15 2020-09-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6453723B (zh) * 2016-12-06 2022-10-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感器组件及终端
CN107153818B (zh) 2017-05-03 2020-01-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验证方法及相关产品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612724A (en) * 2014-08-25 2016-04-01 Chiun Mai Comm Systems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play interface adjusting method thereof
CN105045495A (zh) * 2015-06-23 2015-1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70076133A1 (en) * 2015-09-14 2017-03-16 JENETRIC GmbH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Direct Optical Recording of Live Skin Areas
CN106488022A (zh) * 2016-10-14 2017-03-08 蔡璟 基于环境光转换指纹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53818A (zh) 2017-09-12
CN107153818B (zh) 2020-01-14
EP3399461A1 (en) 2018-11-07
WO2018201950A1 (en) 2018-11-08
TW201843617A (zh) 2018-12-16
SG11201906529PA (en) 2019-08-27
JP6874141B2 (ja) 2021-05-19
ES2763812T3 (es) 2020-06-01
CN110826516B (zh) 2023-04-18
JP2020504886A (ja) 2020-02-13
US10713467B2 (en) 2020-07-14
EP3399461B1 (en) 2019-12-11
AU2018262947A1 (en) 2019-08-08
AU2018262947B2 (en) 2020-05-07
CN110826516A (zh) 2020-02-21
US20180322322A1 (en) 2018-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6593B (zh) 光學指紋驗證方法及行動終端
US10963660B2 (en) Method for fingerprint collection and related products
WO2018201848A1 (zh) 一种光学指纹采集方法及相关产品
TWI679585B (zh) 指紋識別區域顯示方法及移動終端
EP3620952B1 (en) Optical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
WO2017206707A1 (en) Method for launching application and terminal
US10425815B2 (en) Unlocking control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TWI663541B (zh) 行動終端、指紋識別控制方法及裝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及電腦程式產品
WO2018196660A1 (zh) 指纹识别区域显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US20200125229A1 (en) Display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292237B (zh) 指纹的采集方法及相关产品
TW201839658A (zh) 行動終端、指紋識別區域顯示方法及裝置
CN107292235B (zh) 指纹的采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463897B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9024736A1 (zh) 一种用户识别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169472B (zh) 指纹操作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231461B (zh) 指纹的采集方法及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