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61463B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61463B CN103761463B CN201410014249.8A CN201410014249A CN103761463B CN 103761463 B CN103761463 B CN 103761463B CN 201410014249 A CN201410014249 A CN 201410014249A CN 103761463 B CN103761463 B CN 1037614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 recognition mode
- electronic equipment
- characteristic recognition
- dist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不够准确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包括:通过传感器检测获得第一参数信息;基于参数信息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采用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也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享受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电子设备的安全,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例如:手动输入密码、语音认证、图像认证等等,而语音认证和图像认证由于与用户的生理特征相关,故而其安全性更高,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申请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通常为默认设置的,然而不同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并不是在每个应用场景下都适用,例如:在电子设备与用户距离较远的情况下,对用户所采集的图像可能不够清晰,不足以进行图像认证,故而图像认证不太适用;而在环境较为嘈杂的情况下,可能采集的声音信息干扰较多,故而语音认证不太适用,在采用不太适用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对用户进行安全认证时,可能会存在着认证不准确的技术问题,例如:将非法用户识别为合法用户、将合法用户识别为非法用户等等。
并且,在现有技术中,如果需要调整电子设备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话,则需要用户手动切换,故而导致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时不够准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传感器检测获得第一参数信息;基于参数信息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是否为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在所述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时,采用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
由于在上述方案中,在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之前,首先通过传感器采集获得第一参数信息,然后确定与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故而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采用合适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进而所确定的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更加准确,从而达到了对电子设备的安全认证更加准确的技术效果。
并且,在确定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时,不需要用户手动切换,故而达到了提高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效率的技术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传感器检测获得第一参数信息,具体为:检测获得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距离;所述基于参数信息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为:基于距离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距离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确定与距离相适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从而达到了即使距离的不同,也能够保证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的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距离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距离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包括:在所述第一距离位于第一距离范围时,确定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人脸识别模式;在所述第一距离位于第二距离范围时,确定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虹膜识别模式,其中,所述第二距离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一距离范围的最小值。也即是在电子设备离用户较远时,可能对虹膜图像的采集不够清晰,在这种情况才采用人脸识别模式可以提高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的准确性;而在用户离电子设备的距离较近时,可能不能够采集用户的整个脸部图像,进而无法使用人脸识别模式,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虹膜识别模式首先能够保证准确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其次虹膜识别模式的安全性也比人脸识别模式的安全性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传感器检测获得第一参数信息,具体为:检测获得所述电子设备所在环境的环境声音值;所述基于参数信息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为:基于声音值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环境声音值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确定与声音值相适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从而达到了即使环境声音值不同,也能够保证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的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声音值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环境声音值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包括:在所述环境声音值大于预设值时,确定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为:拍摄识别模式;在所述环境声音值小于所述预设值时,确定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为:声音识别模式。也就是在环境声音值较高时,由于环境噪音对用户的声音干扰较大,不适用声音识别模式,故而采用拍摄识别模式,从而能够提高识别的准确率;而在环境声音值较小时,则环境噪音对用户的声音的干扰较小,故而可以采用声音识别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或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确定与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不为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时,产生一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将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由所述第一距离调整为所述第二距离,以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由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调整为与所述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第二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也即如果电子设备的当前验证界面只能够采用与第二距离对应的第二生理特征识别模式进行验证,则可以通过产生提示信息的方式,使用户调整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将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调整为第二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从而保证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或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获得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第一距离,具体包括: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是否处于开启状态;在所述前置摄像头处于所述开启状态时,检测获得所述第一距离。由于可以通过第一距离确定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人脸识别模式还是虹膜识别模式,而通常情况下在前置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也即:用户处于自拍模式)时,才能够采集到脸部特征或者虹膜特征,故而在前置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才检测第一距离的话,能够防止无必要的检测第一距离,从而减少电子设备检测第一距离的次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检测模块,用于通过传感器检测获得第一参数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参数信息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判断模块,用于在确定与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之后,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是否为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认证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时,采用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
由于在上述方案中,在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之前,首先通过传感器采集获得第一参数信息,然后确定与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故而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采用合适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进而所确定的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更加准确,从而达到了对电子设备的安全认证更加准确的技术效果。
并且,在确定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时,不需要用户手动切换,故而达到了提高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效率的技术效果。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检测模块,具体用于:检测获得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距离;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基于距离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距离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确定与距离相适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从而达到了即使距离的不同,也能够保证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的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距离位于第一距离范围时,确定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人脸识别模式;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距离位于第二距离范围时,确定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虹膜识别模式,其中,所述第二距离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一距离范围的最小值。也即是在电子设备离用户较远时,可能对虹膜图像的采集不够清晰,在这种情况才采用人脸识别模式可以提高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的准确性;而在用户离电子设备的距离较近时,可能不能够采集用户的整个脸部图像,进而无法使用人脸识别模式,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虹膜识别模式首先能够保证准确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其次虹膜识别模式的安全性也比人脸识别模式的安全性高。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检测获得所述电子设备所在环境的环境声音值;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基于声音值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环境声音值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确定与声音值相适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从而达到了即使环境声音值不同,也能够保证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的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包括: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环境声音值大于预设值时,确定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为:拍摄识别模式;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环境声音值小于所述预设值时,确定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为:声音识别模式。也就是在环境声音值较高时,由于环境噪音对用户的声音干扰较大,不适用声音识别模式,故而采用拍摄识别模式,从而能够提高识别的准确率;而在环境声音值较小时,则环境噪音对用户的声音的干扰较小,故而可以采用声音识别模式。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或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提示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不为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时,产生一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将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由所述第一距离调整为所述第二距离,以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由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调整为与所述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第二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也即如果电子设备的当前验证界面只能够采用与第二距离对应的第二生理特征识别模式进行验证,则可以通过产生提示信息的方式,使用户调整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将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调整为第二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从而保证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或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模块,具体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在检测获得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第一距离之前,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是否处于开启状态;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前置摄像头处于所述开启状态时,检测获得所述第一距离。由于可以通过第一距离确定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人脸识别模式还是虹膜识别模式,而通常情况下在前置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也即:用户处于自拍模式)时,才能够采集到脸部特征或者虹膜特征,故而在前置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才检测第一距离的话,能够防止无必要的检测第一距离,从而减少电子设备检测第一距离的次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中将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调整为第二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时不够准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该方法包括:通过传感器检测获得第一参数信息;基于参数信息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采用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
由于在上述方案中,在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之前,首先通过传感器采集获得第一参数信息,然后确定与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故而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采用合适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进而所确定的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更加准确,从而达到了对电子设备的安全认证更加准确的技术效果。
并且,在确定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时,不需要用户手动切换,故而达到了提高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效率的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例如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等,请参考图1,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101:通过传感器检测获得第一参数信息;
步骤S102:基于参数信息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
步骤S103:采用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
步骤S101中,可以检测获得多种形式的第一参数信息,下面列举其中的两种进行介绍,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两种情况。
作为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述通过传感器检测获得第一参数信息,具体为:检测获得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第一距离,在这种情况下,传感器例如为:距离传感器。
作为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过传感器检测获得第一参数信息,具体为:检测获得电子设备所在环境的环境声音值,在这种情况下,传感器例如为:麦克风。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102中,基于第一参数信息的不同,确定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方式也不同,下面列举其中的两种进行介绍,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两种方式。
作为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于参数信息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为:
基于距离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距离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又可以确定多种形式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下面列举其中的两种进行介绍,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两种情况。
①基于距离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距离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包括:
在第一距离位于第一距离范围时,确定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人脸识别模式;
第一距离范围例如为:1m~2m、0.5~2.5m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完整的采集用户的整个脸部特征,并且距离较近,故而采集的脸部特征较为清晰,从而能够准确的通过脸部特征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而不会因为脸部特征不够全面或者不够清晰,导致产生错误的认证结果。
在第一距离位于第二距离范围时,确定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虹膜识别模式,其中,第二距离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一距离范围的最小值。
第二距离范围例如为:0.1m~1m、0.05m~0.5m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所采集的脸部特征不够全面,但是所采集的虹膜特征较为清晰,故而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虹膜识别模式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首先是安全性较高,其次也更为准确。
②基于距离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距离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包括:
在第一距离位于第一距离范围时,确定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声音识别模式;第一距离范围例如为:2m~10m、3m~10m,在这种情况下,摄像头拍摄脸部特征或者瞳孔特征不够清晰,故而采用声音识别模式相对于拍摄识别模式而言,能够提高安全认证的准确率。声音识别模式例如为:语音识别模式、声纹识别模式等等。
在第一距离位于第二距离范围时,确定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拍摄识别模式,其中,第二距离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一距离范围的最小值。第二距离范围例如为:1m~2m、1.5m~3m等等。拍摄识别模式例如为:脸部识别模式、虹膜识别模式等等。
作为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于参数信息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为:
基于声音值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环境声音值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
进一步的,基于声音值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环境声音值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包括:
在环境声音值大于预设值时,确定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为:拍摄识别模式;预设值例如为:40dB、50dB,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环境噪音对用户的声音干扰较大,故而采用拍摄识别模式。
在环境声音值小于预设值时,确定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为:声音识别模式。在环境声音值小于预设值时,由于环境噪音值对用户的干扰较小,故而可以采用声音识别模式。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在确定与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之后,请参考图2,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1:判断电子设备的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是否为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
步骤S202a:在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不为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产生一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将与电子设备的距离由第一距离调整为第二距离,以将电子设备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由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调整为与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第二生理特征识别模式。
步骤S202b:在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通过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
步骤S201中,电子设备的用户会调用不同的验证界面,例如:解锁验证界面、支付验证界面、登录验证界面等等,其中不同的验证界面可能基于不同的安全等级,会存在不同的生物特征识别模式,例如:对于解锁验证界面其对应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脸部识别模式;对于支付验证界面其对应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例如为:虹膜识别模式;登录验证界面例如为:声音识别模式等等。
步骤S202中,假设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脸部识别模式;而当前验证界面为支付界面,为了保证更高的安全等级,当前验证界面对应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虹膜识别模式;故而电子设备可以产生一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可以为多种形式的提示信息,例如:文字提示、语音提示、振动提示等等;电子设备的用户在接收到该提示信息之后,就通过调整与电子设备的距离,来切换电子设备所使用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例如:将与电子设备的距离由1m降低为0.3m,从而启动第二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也即:虹膜识别模式。从而保证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
步骤S202b中,由于当前验证界面对应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故而可以直接基于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对当前验证界面进行安全认证,而不需要对生理特征识别模式进行调整。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检测获得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第一距离,具体包括:
判断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在前置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检测获得第一距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的任务管理器检测前置摄像头是否处于开启状态,通常情况下,在前置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则表明用户正在自拍,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保证采集到用户的脸部特征或者虹膜特征;
而在前置摄像头没有处于开启状态时,则表明用户没有进行自拍,在这种情况下,则无法采集用户的脸部特征或者虹膜特征,故而无法进行脸部特征或者虹膜特征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进而不要通过距离确定电子设备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故而在前置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才检测第一距离的话,能够防止无必要的检测第一距离,从而减少电子设备检测第一距离的次数。
第二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请参考图3,具体包括:
检测模块30,用于通过传感器检测获得第一参数信息;
确定模块31,用于基于参数信息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
认证模块32,用于采用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
可选的,所检测模块30,具体用于:检测获得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第一距离;
确定模块31,具体用于:基于距离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距离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
可选的,确定模块31,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一距离位于第一距离范围时,确定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人脸识别模式;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一距离位于第二距离范围时,确定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虹膜识别模式,其中,第二距离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一距离范围的最小值。
可选的,检测模块30,具体用于:检测获得电子设备所在环境的环境声音值;
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基于声音值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环境声音值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
可选的,确定模块31,具体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环境声音值大于预设值时,确定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为:拍摄识别模式;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在环境声音值小于预设值时,确定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为:声音识别模式。
可选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在确定与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之后,判断电子设备的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是否为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
提示模块,用于在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不为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产生一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将与电子设备的距离由第一距离调整为第二距离,以将电子设备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由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调整为与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第二生理特征识别模式。
可选的,检测模块30,具体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在检测获得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第一距离之前,判断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检测单元,用于在前置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检测获得第一距离。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之前,首先通过传感器采集获得第一参数信息,然后确定与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故而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采用合适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进而所确定的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更加准确,从而达到了对电子设备的安全认证更加准确的技术效果。
并且,在确定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时,不需要用户手动切换,故而达到了提高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效率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传感器检测获得第一参数信息;
基于参数信息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
采用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
可选的,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通过传感器检测获得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获得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第一距离;
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基于参数信息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距离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距离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
可选的,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基于距离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距离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第一距离位于第一距离范围时,确定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人脸识别模式;
在第一距离位于第二距离范围时,确定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虹膜识别模式,其中,第二距离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一距离范围的最小值。
可选的,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通过传感器检测获得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获得电子设备所在环境的环境声音值;
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基于参数信息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声音值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环境声音值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
可选的,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基于声音值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环境声音值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环境声音值大于预设值时,确定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为:拍摄识别模式;
在环境声音值小于预设值时,确定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为:声音识别模式。
可选的,存储介质中还存储有另外一些计算机指令,这些计算机指令在步骤:在确定与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之后被执行,在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电子设备的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是否为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
在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不为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产生一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将与电子设备的距离由第一距离调整为第二距离,以将电子设备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由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调整为与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第二生理特征识别模式。
可选的,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检测获得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第一距离,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在前置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检测获得第一距离。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传感器检测获得第一参数信息,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包括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距离;
基于参数信息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
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是否为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
在所述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时,采用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
在所述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不为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时,产生一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将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由所述第一距离调整为第二距离,以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由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调整为与所述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第二生理特征识别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参数信息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为:
基于距离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距离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距离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距离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距离位于第一距离范围时,确定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人脸识别模式;
在所述第一距离位于第二距离范围时,确定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虹膜识别模式,其中,所述第二距离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一距离范围的最小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传感器检测获得第一参数信息,具体为:检测获得所述电子设备所在环境的环境声音值;
所述基于参数信息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为:
基于声音值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环境声音值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声音值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环境声音值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包括:
在所述环境声音值大于预设值时,确定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为:拍摄识别模式;
在所述环境声音值小于所述预设值时,确定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为:声音识别模式。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获得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第一距离,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在所述前置摄像头处于所述开启状态时,检测获得所述第一距离。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通过传感器检测获得第一参数信息,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包括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距离;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参数信息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
判断模块,用于在确定与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之后,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是否为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
认证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时,采用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安全认证;
提示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不为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时,产生一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将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由所述第一距离调整为第二距离,以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由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调整为与所述当前验证界面所对应的第二生理特征识别模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基于距离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距离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距离位于第一距离范围时,确定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人脸识别模式;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距离位于第二距离范围时,确定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为虹膜识别模式,其中,所述第二距离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一距离范围的最小值。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检测获得所述电子设备所在环境的环境声音值;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基于声音值与生理特征识别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环境声音值对应的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环境声音值大于预设值时,确定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为:拍摄识别模式;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环境声音值小于所述预设值时,确定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识别模式具体为:声音识别模式。
12.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具体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在检测获得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第一距离之前,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前置摄像头处于所述开启状态时,检测获得所述第一距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14249.8A CN103761463B (zh) | 2014-01-13 | 2014-01-13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14249.8A CN103761463B (zh) | 2014-01-13 | 2014-01-13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61463A CN103761463A (zh) | 2014-04-30 |
CN103761463B true CN103761463B (zh) | 2017-09-01 |
Family
ID=50528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14249.8A Active CN103761463B (zh) | 2014-01-13 | 2014-01-13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6146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41876B (zh) * | 2014-05-12 | 2017-07-2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控制方法和装置 |
US9710629B2 (en) | 2014-05-13 | 2017-07-18 |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same |
CN105095847A (zh) * | 2014-05-16 | 2015-11-25 | 北京天诚盛业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移动终端的虹膜识别方法和装置 |
US20150347732A1 (en) * | 2014-05-29 | 2015-12-03 |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Same |
WO2016049898A1 (zh) | 2014-09-30 | 2016-04-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
US9305155B1 (en) | 2015-02-12 | 2016-04-05 | United Services Automobile Association (Usaa) | Toggling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
CN104951683A (zh) * | 2015-06-11 | 2015-09-3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6295270B (zh) * | 2015-06-25 | 2019-03-2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
WO2018133282A1 (zh) * | 2017-01-19 | 2018-07-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动态识别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08694353A (zh) * | 2017-04-10 | 2018-10-23 | 上海聚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人脸识别和虹膜识别的多模态身份识别方法 |
CN107122644B (zh) * | 2017-04-12 | 2020-01-1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生物密码识别模式的切换方法和移动终端 |
CN107153818B (zh) | 2017-05-03 | 2020-01-1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光学指纹验证方法及相关产品 |
WO2018205271A1 (zh) * | 2017-05-12 | 2018-11-15 | 深圳市乃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终端的生物识别方法及系统 |
CN107172084A (zh) * | 2017-06-30 | 2017-09-15 |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身份验证的方法和设备 |
CN107465809B (zh) * | 2017-07-03 | 2020-12-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验证方法和终端 |
CN107483705B (zh) * | 2017-07-11 | 2019-12-3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生物识别模式开启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7451536B (zh) | 2017-07-11 | 2020-08-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生物识别模式开启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7426421B (zh) * | 2017-07-11 | 2020-09-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生物识别模式开启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7437176A (zh) * | 2017-07-11 | 2017-12-05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支付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7402787B (zh) * | 2017-07-14 | 2020-07-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虹膜识别模式开启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7463883A (zh) * | 2017-07-18 | 2017-12-1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生物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7450708B (zh) * | 2017-07-28 | 2020-03-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7480496B (zh) * | 2017-07-28 | 2020-03-1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7484168B (zh) * | 2017-07-29 | 2020-07-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生物识别解锁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7527021B (zh) * | 2017-07-31 | 2021-02-0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生物识别模式开启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7613550B (zh) * | 2017-09-27 | 2020-12-2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9345258B (zh) * | 2018-09-26 | 2021-03-23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支付方法、装置及智能穿戴设备 |
CN109409069A (zh) * | 2018-10-31 | 2019-03-01 |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 计算机安全登录方法及计算机安全登录装置 |
CN109635540A (zh) * | 2018-11-12 | 2019-04-1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09922201A (zh) * | 2019-01-21 | 2019-06-2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341147B1 (ko) * | 1999-12-03 | 2002-07-13 | 박재우 | 인터넷/인트라넷 기반하에서의 생체정보를 이용한 사용자 인증시스템 및 그 운용방법 |
US6980234B2 (en) * | 2000-10-19 | 2005-12-2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 for changing setup of first device that executes predetermined function by second device and these devices |
CN201126581Y (zh) * | 2007-11-12 | 2008-10-01 | 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uefi的生物身份识别装置 |
CN101719199A (zh) * | 2009-11-26 | 2010-06-02 | 中山大学 | 一种用于数字家庭身份多重识别的装置及方法 |
JP5636888B2 (ja) * | 2010-11-09 | 2014-12-10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マンド生成方法 |
CN102662554B (zh) * | 2012-01-09 | 2015-06-2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密码输入方式切换方法 |
-
2014
- 2014-01-13 CN CN201410014249.8A patent/CN103761463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61463A (zh) | 2014-04-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61463B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KR102405793B1 (ko) | 음성 신호 인식 방법 및 이를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 | |
CN104094192B (zh) | 来自用户的音频输入 | |
KR20190072563A (ko) | 얼굴 라이브니스 검출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전자 디바이스 | |
EP326103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tivating virtual card | |
KR102584459B1 (ko) |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인증 방법 | |
KR101165537B1 (ko) | 사용자 장치 및 그의 사용자의 상황 인지 방법 | |
CN107111705A (zh) | 基于情境的访问验证 | |
KR20160072705A (ko) | 생채 특징 패턴을 업데이트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 |
KR20180089200A (ko) | 음성 입력 처리 방법,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시스템 | |
KR20180013208A (ko) | 차등적 뷰티효과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4184587A (zh) | 声纹生成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系统 | |
CN106888204B (zh) | 基于自然交互的隐式身份认证方法 | |
KR20150080736A (ko) | 전자 장치의 기능 실행 방법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전자 장치 | |
CN106228054A (zh) | 身份验证方法和装置 | |
CN103716309A (zh) | 一种安全认证方法及终端 | |
EP4002363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 audio signal,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6169075A (zh) | 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 | |
CN104898836B (zh) | 一种旋转摄像头调节方法及用户终端 | |
EP3403210B1 (en) | User interface for a mobile device | |
KR20180067654A (ko) | 얼굴 검증 방법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 |
KR20180082948A (ko) | 심전도 신호를 사용한 사용자의 신분 인증 방법 및 신분 인증 장치. | |
EP3403211A1 (en) | User interface for a mobile device | |
CN105243304B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及装置 | |
CN106815502A (zh) | 查看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