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0372B - 觸控面板及觸控面板整合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及觸控面板整合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0372B
TWI660372B TW106128473A TW106128473A TWI660372B TW I660372 B TWI660372 B TW I660372B TW 106128473 A TW106128473 A TW 106128473A TW 106128473 A TW106128473 A TW 106128473A TW I660372 B TWI660372 B TW I66037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pattern
electrodes
metal grid
electrode
tou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8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2796A (zh
Inventor
金龍哲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2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27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0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037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10K59/1213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the pixel elements being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觸控面板及觸控面板整合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能夠解決重發的問題,同時能夠展現優異的亮度和顏色視角特性。該觸控面板包括複數個第一電極和複數個第二電極,設置在基板上以彼此相交。每一個第一電極包括第一觸控電極,該第一觸控電極包括具有由彼此交叉的複數個第一線電極和複數個第二線電極形成的晶格結構的第一金屬網格圖案;及設置在第一金屬網格圖案的中心部分中的第一浮動單元,該第一浮動單元與該第一金屬網格圖案電性隔離,該第一浮動單元由透明導電材料製成。每一個第二電極包括第二觸控電極,該第二觸控電極包括由彼此相交的複數個第三線電極和複數個第四線電極以晶格結構形成的第二金屬網格圖案;及設置在該第二金屬網格圖案的中心部分中的第二浮動單元,該第二浮動單元與該第二金屬網格圖案電性隔離,該第二浮動單元由透明導電材料製成。

Description

觸控面板及觸控面板整合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觸控面板和觸控面板整合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在應用於顯示裝置時減少重發現象(retransmission phenomenon)且具有高亮度和寬視角的觸控面板和觸控面板整合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在資訊通信時代,用於在螢幕上顯示各種資訊的核心技術的影像顯示裝置一直在開發中,使得影像顯示裝置更薄、更輕、和便攜,並且展現高性能。此外,控制從有機發光層發出的光量以顯示影像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一直是作為平板顯示裝置,具有比陰極射線管(CRT)重量輕且體積小等優點。
藉由使用自發光有機發光裝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不需要附加光源,並且可以實現為超薄顯示裝置。因此,近年來,一直積極地致力於使用有機發光裝置並在發光單元中包括觸控電極陣列之嵌入式觸控式觸控面板整合型顯示裝置的研究。
一種內嵌式觸控式觸控面板包括:設置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觸控電極、以及設置在第二方向上以與該第一觸控電極相交的第二觸控電極。第一觸控電極和第二觸控電極彼此電性隔離。當具有靜電的物體與該觸控面板接觸時,該觸控面板藉由感測第一觸控電極與第二觸控電極之間的互電容的變化來感測一觸控輸入。
隨著觸控面板的厚度減小,覆蓋該觸控面板上表面的上蓋部分的厚度也可以減小。因此,減小了第一觸控電極和第二觸控電極與使用者手指之 間的距離。此時,增加了第一觸控電極和第二觸控電極與使用者手指之間的寄生電容。由於這種寄生電容而產生的意外觸控信號的重發現象發生,這會導致觸控靈敏度降低且發生故障。
同時,在製造具有可撓性內嵌式觸控結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中,相關研究一直積極地進行將展現高可撓性和低電阻的金屬網格圖案應用於觸控電極。然而,由於這種金屬網格圖案比透明導電材料展現更高的反射性,該金屬網格圖案易於從外部被看到,因此,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整體亮度會降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提出一種將金屬網格圖案與非發光區域的堤岸對齊的方法。然而,該金屬網格圖案可能無法與顯示面板對準。此外,即使當金屬網格圖案與顯示面板精確對準時,當視角增加,該金屬網格圖案是看得見的。因此,難以確保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優異彩色視角特性。
因此,本發明涉及一種觸控面板和觸控面板整合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基本上消除了由於現有技術的限制和缺點而引起的一個或複數個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和整合型觸控面板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能夠解決重發的問題,同時能夠展現優異的亮度和顏色視角特性。
本發明的附加優點、目的、和特徵,一部分將在下文中闡述,另一部分對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審閱下文之後會變得顯而易見、或者可從本發明的實踐中得知。本發明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由說明書和申請專利範圍以及附圖中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為了實現這些目的和其他優點以及根據本發明的目的,如這裡體現和廣泛地描述,一種觸控面板包括設置在基板上以便彼此相交的複數個第一電極和複數個第二電極。
每一個第一電極可以包括一第一觸控電極,該第一觸控電極包括:一第一金屬網格圖案,具有由彼此相交的複數個第一線電極和複數個第二線電極形成的一晶格結構;以及一第一浮動單元,設置在該第一金屬網格圖案的中心部分中,該第一浮動單元與該第一金屬網格圖案電性隔離,該第一浮動單元由透明導電材料製成。
每一個第二電極可以包括一第二觸控電極,該第二觸控電極包括:一第二金屬網格圖案,由彼此相交的複數個第三線電極和複數個第四線電極以一晶格結構形成;以及一第二浮動單元,設置在該第二金屬網格圖案的中心部分中,該第二浮動單元與該第二金屬網格圖案電性隔離,該第二浮動單元由透明導電材料製成。
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鄰的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可以經由一跨橋彼此連接,而且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鄰的複數個第二觸控電極可以經由一連接網格圖案彼此連接。
第一浮動單元和第二浮動單元可以由不同於第一金屬網格圖案和第二金屬網格圖案之材料的材料製成。例如,第一浮動單元和第二浮動單元中的每一個可以包括在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上交叉時而佈置的複數個透明導電圖案。一第三段電極可以進一步設置在該等透明導電圖案之間。該第三段電極可以與該等透明導電圖案一體形成。
根據本發明的觸控面板進一步可以包括:一第一段電極,以接觸的方式設置在第一線電極和第二線電極的交點處;以及一第二段電極,以接觸的方式設置在第三線電極和第四線電極的交叉點處。該第一段電極和該第二段電極的每一個可以由透明導電材料製成。
該觸控面板還可以包括一層間介電膜,被設置以覆蓋該等第一電極和該等第二電極。該層間介電膜可以設置有複數個接觸孔,使得第一金屬網格圖案的邊緣區域的一部分經由該等接觸孔被暴露出來。該跨橋可以經由該等接觸孔將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鄰的兩個第一金屬網格圖案電性連接。
該跨橋可以被形成以與該連接網格圖案和該第二金屬網格圖案重疊。
同時,一第四段電極可以進一步設置在該連接網格圖案上。
此外,該第一金屬網格圖案還可以包括從與該第二金屬網格圖案相鄰的區域朝向該第二金屬網格圖案突出的至少一個突出部,該突出部具有第一線電極和第二線電極的交點。一第五段電極還可以以接觸的方式設置在該等突出部的交叉點處。
此外,該觸控面板還可以包括至少一個浮動段電極,設置在第一金屬網格圖案與第二金屬網格圖案之間的介面處,該浮動段電極被配置為電性浮動,該浮動段電極由透明導電材料製成。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概述和以下對本發明的詳細描述為示範性和解釋性的,旨在為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提供進一步解釋。
101‧‧‧第一電極
102‧‧‧第二電極
110‧‧‧焊墊電極
111a‧‧‧第一佈線線路
111b‧‧‧第二佈線線路
120‧‧‧第一基板
130‧‧‧第一緩衝層
140‧‧‧薄膜電晶體陣列
150‧‧‧有機發光陣列
160‧‧‧鈍化層
210‧‧‧第二基板
220‧‧‧第二緩衝層
230‧‧‧觸控電極陣列
232‧‧‧層間電介質介電膜
233‧‧‧鈍化層
400‧‧‧黏合層
450‧‧‧密封件
455‧‧‧導電球
912‧‧‧跨橋
1000‧‧‧基板
1011‧‧‧第一觸控電極
1012a‧‧‧第一金屬網格圖案
1012b‧‧‧第一金屬網格圖案
1013a‧‧‧第一段電極
1013b‧‧‧第一段電極
1014a‧‧‧第一浮動單元
1014b‧‧‧第一浮動單元
1021‧‧‧第二觸控電極
1022a‧‧‧第二金屬網格圖案
1022b‧‧‧第二金屬網格圖案
1023a‧‧‧第二段電極
1023b‧‧‧第二段電極
1024a‧‧‧第二浮動單元
1024b‧‧‧第二浮動單元
1025‧‧‧透明導電圖案
1026‧‧‧第三段電極
1027‧‧‧連接網格圖案
1028‧‧‧第四段電極
1031‧‧‧第一線電極
1032‧‧‧第二線電極
1033‧‧‧第三線電極
1034‧‧‧第四線電極
1041‧‧‧浮動段電極
1042‧‧‧接觸孔
1052‧‧‧突出部
1053‧‧‧第五段電極
2350‧‧‧觸控焊墊單元
3000‧‧‧覆蓋玻璃
U‧‧‧單元感測器
所附圖式為本發明提供進一步的解釋並且作為包含在說明書內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範性實施例配合說明書的描述用於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在圖示中:第1圖係顯示包括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包括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的示意性平面圖;第2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沿第1圖的I-I'線所取得的示意性截面圖;第3圖係顯示第1圖的A部分的詳細視圖,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第一觸控電極和第二觸控電極的形狀和連接關係;第4圖係顯示第3圖的B區域的放大圖,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浮動單元的詳細形狀;第5圖係沿第4圖的x-x'線所取得的截面圖,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控電極陣列;第6a圖和第6b圖係第3圖的C區域的放大圖,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跨橋和連接網格圖案的連接結構;第7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沿第6b圖的y-y'線所取得的觸控電極陣列的截面圖;第8圖係第3圖的D區域的放大圖,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第一觸控電極與第二觸控電極之間的介面;以及第9a圖係顯示應用傳統觸控面板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亮度和顏色視角特性的曲線圖;以及第9b圖係顯示應用本發明之觸控面板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亮度和顏色視角特性的曲線圖。
現在將詳細描述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這些實施例的一些範例表示於附圖部分中。其中在這些圖式部分中所使用的相同的參考編號代表相同或相似部件。在本發明的以下描述中,當本發明的請求標的可能被模糊時,將省略對其中併入的已知功能和配置的詳細描述。此外,考慮到說明書準備的容易性,選擇以下描述中所使用的術語,並且可以不同於構成實際產品的部件的名稱。
應當理解的是,當組件被稱為在另一組件「上」時,可以直接在組件上、或者也可以在其間存在一個或複數個中間層或組件。相反地,應當理解的是,當組件被稱為「接觸」另一組件時,其間不存在中間組件或層。
附圖中所示的每一個組件的尺寸和厚度僅僅是為了方便描述而提供,並且本發明不限於此。
在下文中,將參考附圖描述包括根據本發明的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
第1圖係顯示包括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的示意性平面圖。
根據本發明的觸控面板包括於第一方向佈置在基板1000上的複數個第一電極101以及佈置在與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的複數個第二電極10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方向被顯示為水平方向,而第二方向被顯示為垂直方向。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第一電極101包括連續佈置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觸控電極1011。相鄰的第一觸控電極1011在第一方向上經由跨橋912相互連接。此外,第二電極102包括連續佈置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觸控電極1021和連接網格圖案1027。包括第一觸控電極1011的第一電極101可以作用為用於施加觸控信號的觸控電極,而包括第二觸控電極1021的第二電極102可以作用為用於感測觸控信號的感測電極。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下面將詳細描述第一觸控電極1011和第二觸控電極1021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關係。
第一電極101經由第一佈線線路111a連接到觸控焊墊單元2350的焊墊電極110,而第二電極102經由第二佈線線路111b連接到觸控焊墊單元2350的焊墊電極110。在本實施例中,在垂直方向上彼此相鄰的一對第一電極101與第一佈線線路111a中的一個並聯連接,以便共同連接到焊墊電極110,而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相鄰的一對第二電極102與第二佈線線路111b中的一個並聯連接,以便共同地連接到焊墊電極110。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如上所述,在第一電極101和第二電極102成對地連接到焊墊電極110的情況下,一對第一觸控電極1011和設置在與該對第一觸控電極1011的交叉點處的一對第二觸控電極1021被驅動為用於感測一組觸控座標的單元感測器U。
第2圖係沿第1圖的I-I'線所取得的示意性截面圖。
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裝置被配置以具有在顯示面板中實現觸控電極陣列230的內嵌式結構。在本實施例中,作為範例來描述具有內嵌式結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裝置被配置為使得第一基板120、第一緩衝層130、薄膜電晶體陣列140、和有機發光陣列150順序地設置在基板1000上,並且使得鈍化層160被提供以覆蓋有機發光陣列150。第二基板210、第二緩衝層220、和觸控電極陣列230設置在覆蓋玻璃3000內。觸控電極陣列230經由黏合層400被層疊到設置在有機發光陣列150上的鈍化層160,以與有機發光陣列150相對。
第一緩衝層130和第二緩衝層220中的每一個包括一主動區(active region)和一盲區(dead region)。除了焊墊單元之外,觸控電極陣列230、有機發光陣列150、以及薄膜電晶體陣列140中的薄膜電晶體形成在該主動區中。薄膜電晶體陣列的觸控焊墊單元和焊墊單元形成在該盲區的一部分中。
第一基板120和第二基板210用於在雷射施加或蝕刻程序期間防止其內的陣列的損壞。根據情況,去除基板1000和覆蓋玻璃3000,第一基板120和第二基板210用於保護顯示裝置免受外界的影響。第一基板120和第二基板210中的每一個可以由諸如聚醯亞胺或光聚合物的聚合物材料製成。
第一緩衝層130和第二緩衝層220中的每一個藉由連續堆疊同種類的無機膜例如氧化物膜(如SiO2)或氮化物膜(如SiNx)來形成,或者藉由交 替堆疊不同種類的無機膜來形成。在隨後將上基板層疊到下基板的過程中,第一緩衝層130和第二緩衝層220中的每一個用作防止水分或外部空氣滲透到有機發光陣列150中的屏障。
觸控電極陣列230和觸控焊墊單元2350形成在第二緩衝層220的相同表面中。觸控焊墊單元2350使用黏合層400在上層和下層層疊程序期間經由包括導電球455的密封件450連接到薄膜電晶體陣列140的焊墊單元(圖中未顯示)。黏合層400具有防滲透功能。此外,黏合層400直接接觸覆蓋有機發光陣列150的鈍化層160。因此,除了鈍化層160的功能之外,黏合層400還具有更可靠地防止外部空氣和水分滲透到有機發光陣列150中的作用。
包括焊墊單元的薄膜電晶體陣列140形成為使得其一側比觸控電極陣列230進一步突出。其原因在於,在其突出部分設置有用於傳輸同時驅動觸控電極陣列、薄膜電晶體陣列、和有機發光陣列的信號的驅動整合電路(IC)(圖中未顯示)。儘管圖中未示,一薄膜電晶體陣列驅動焊墊和複數個虛擬焊墊包括複數個虛擬電極,其經由導線連接到驅動IC。在移除玻璃之後,通過黏合將驅動IC連接到可撓性印刷電路板(FPCB),由設置在該FPCB上的微控制單元(MCU)(圖中未顯示)和時序控制器(圖中未顯示)來控制。虛擬焊墊形成在與構成閘極線或資料線之金屬在同一層上的觸控焊墊單元對應的主動區外的盲區的部分中。
一驅動電路可以使用膜上晶片(COF)方法安裝在該可撓性印刷電路板或一各向異性導電膜(ACF)上。
儘管圖中未示,薄膜電晶體陣列驅動焊墊和虛設焊墊經由形成在可撓性印刷電路板或下基板1000上的導線(圖中未顯示)彼此連接。此外,可撓性印刷電路板還可以設置有用於控制驅動電路的控制器(圖中未顯示)。
虛擬焊墊形成在與構成閘極線或資料線之金屬在同一層上的對應於觸控焊墊單元的主動區外部的盲區的部分中。
第3圖是顯示第1圖的A部分的詳細視圖,說明第一觸控電極1011和第二觸控電極1021的形狀和連接關係。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觸控電極1011包括:具有由在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上相交的複數個第一線電極1031和第二線電極1032形成的晶格結構的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和1012b;以及設置在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和1012b的中心部分中的第一浮動單元1014a和1014b,以便與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和1012b電性隔離。第一浮動單元1014a和1014b可以由與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和1012b不同的材料製成。例如,第一浮動單元1014a和1014b可以由例如氧化銦錫(ITO)、氧化銦鋅(IZO)、銦鎵鋅氧化物(IGZO)或(ZnO)的透明導電材料製成。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設置在一側的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和設置在另一側而在第一方向上與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相鄰的的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b經由一跨橋912彼此電性連接。
第一段電極1013a和1013b可以進一步在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上以接觸的方式設置在第一線電極1031和第二線電極1032的交叉點處。根據設計,可以省略第一段電極1013a和1013b。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觸控電極1021包括具有由在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上相交的複數個第三線電極1033和第四線電極1034形成的晶格結構的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和1022b;以及設置在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和1022b的中心部分中的第二浮動單元1024a和1024b,以便與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和1022b電性隔離。與第一浮動單元1014a和1014b一樣,第二浮動單元1024a和1024b可由不同於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和1022b的材料製成。例如,第二浮動單元1024a和1024b可以由諸如ITO、IZO、IGZO、或ZnO的透明導電材料製成。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觸控電極陣列230的第一觸控電極1011和第二觸控電極1021形成在相同的層上,以便彼此電性隔離。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是對角方向。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設置在一側的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和設置在另一側而在第二方向上與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相鄰的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b經由一連接網格圖案互相電性連接。將在以下進行相關描述。
第二段電極1023a和1023b可以進一步在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上以接觸的方式設置在第三線電極1033和第四線電極1034的交叉點處。根據設計,也可以省略第二段電極1023a和1023b。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觸控電極1011和第二觸控電極1021中的每一個具有菱形形狀。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1012b和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1022b以及第一浮動單元1014a、1014b和第二浮動單元1024a、1024b中的每一個也具有菱形形狀。可以根據顯示面板的每一個像素的結構來改變菱形形狀。當顯示面板的每一個像素具有菱形形狀時,第一觸控電極1011和第二觸控電極1021以及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1012b和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1022b中的每一個可以形成為具有菱形形狀。此外,與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1012b和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1022b相交接觸的第一段電極1013a、1013b和第二段電極1023a、1023b中的每一個也可以具有菱形形狀。由於構成包括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1012b和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1022b的第一觸控電極1011和第二觸控電極1021的每一個組件具有菱形形狀,因此可以防止該等金屬網格圖案被看見。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1012b和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1022b不與每一個像素中的開口重疊,而是設置成與每一個像素的非顯示區域或黑色矩陣重疊,從而最小化該等金屬網格圖案的可視性。
然而,根據觀察者在任意觀察位置的視角,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1012b和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1022b對於觀看者是可看得見的。因此,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1012b和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1022b在等於或大於一預定水平的視角上是可看得見的,由此降低了亮度視角和彩色視角。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浮動單元1014a、1014b和第二浮動單元1024a、1024b中的每一個由透明導電材料製成,由此即使當可視角度改變時也可以最小化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1012b和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1022b的可視性。
同時,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觸控面板包括與第一觸控電極1011電性隔離的第一浮動單元1014a和1014b以及與第二觸控電極1021電性隔離的第 二浮動單元1024a和1024b。第一浮動單元1014a和1014b減小了第一觸控電極1011的有效電極面積,從而降低了手指與第一觸控電極1011之間的寄生電容。此外,第二浮動單元1024a和1024b減小了第二觸控電極1021的有效電極面積,從而降低了手指與第二觸控電極1021之間的寄生電容。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觸控面板中,可以減少重發現象。隨著浮動單元的面積增大,可以進一步減少重發現象。然而,如果浮動單元的面積太大,則觸控電極的面積過度減少,從而可能降低觸控靈敏度。因此,在根據本發明的觸控面板中,為了在解決重發的問題的同時保持觸控靈敏度,可以設置浮動單元與觸控電極的一預定面積比。例如,浮動單元相對於觸控電極1011和1021的面積比可以為約10%至65%。
在根據本發明的觸控面板中,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1012b和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1022b中的每一個可以由選自鉬、鋁、鉻、金、鈦、釹、和銅所組成的群組中的任一種或其合金。由於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1012b和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和1022b中的每一個的電阻都較低,所以觸控面板的RC延遲可能會降低。此外,由於金屬材料具有高可撓性,所以根據本發明的觸控面板可以應用於可撓式顯示裝置。
此外,當根據本發明的觸控面板包括設置成與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1012b和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1022b接觸的第一段電極1013a、1013b和第二段電極1023a、1023b時,第一觸控電極1011和第二觸控電極1021中的每一個的有效電容增加,因為每一個段電極具有觸控電極表面,由此提高了觸控面板的觸控靈敏度。
第4圖是顯示第3圖的區域B的放大圖,說明第一浮動單元1014a、1014b和第二浮動單元1024a、1024b的詳細形狀。第4圖所示的第二浮動單元1024b是設置在第二觸控電極1021中,並且具有與設置在第一觸控電極1011中的浮動單元1014a和1014b相同的結構。
參考第4圖,第二浮動單元1024b包括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交叉佈置的透明導電圖案1025和在透明導電圖案1025之間以接觸狀態設置的第三段電極1026。根據設計,可以省略第三段電極1026。在這種情況下,透明導電圖案1025在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上相交以便連成一線,像第一線電極1031和第二線電極1032的形狀一樣。
第5圖是沿第4圖的x-x'線所取得的截面圖,說明觸控電極陣列230。為了方便起見,省略了緩衝層220外部的結構。在第5圖中,僅顯示第二觸控電極1021的第二浮動單元1024b。然而,第一觸控電極1011的第一浮動單元1014a和1014b也具有相同的部分。
參考第5圖,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b形成在緩衝層220上。第二段電極1023b以接觸的方式形成在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b的線電極的交叉點處。當形成第二段電極1023b時,第二浮動單元1024b的透明導電圖案1025和第三段電極1026同時形成。由於透明導電圖案1025和第三段電極1026由例如上述之ITO、IZO、IGZO、或ZnO等透明導電材料製成,所以可以同時形成透明導電圖案1025和第三段電極1026。
在緩衝層220的整個表面上形成一層間介電膜232,其包括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b和透明導電圖案1025以及第二浮動單元1024b的第三段電極1026。一鈍化層233進一步形成在層間介電膜232上。
在第5圖的截面圖中,緩衝層220設置在下側。然而,當觸控電極陣列230實際層疊到有機發光陣列150和鈍化層160時,第5圖的結構恰好相反。也就是說,沿著x-x'線所取得的觸控電極陣列230的實際斷面與第5圖的結構呈水平顛倒形式。
從第4圖和第5圖看到,第二浮動單元1024b與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b電性隔離。因此,如上所述,浮動單元減小了觸控電極的有效面積,從而降低了寄生電容和影響觸控面板的重發現象。此外,由於浮動單元由透明導電材料製成,浮動單元在任何視角都看不見,因此與具有金屬網格圖案相比,第二浮動單元1024b的顏色視角和亮度視角進一步增加。
第6a圖和第6b圖是顯示第3圖的區域C的放大圖,說明跨橋912和連接網格圖案1027的連接結構。
如第6a圖所示,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鄰的兩個第一觸控電極經由跨橋912彼此連接,而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鄰的兩個第二觸控電極經由連接網格圖案1027彼此連接。連接網格圖案1027形成在與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1012b和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1022b相同的層上,並且由與第一金屬網格圖案 1012a、1012b和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1022B相同的材料形成。連接網格圖案1027從構成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和1022b的第三線電極和第四線電極延伸,並且形成為兩條線電極相交的形狀。
因此,連接網格圖案1027具有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鄰的兩個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和1022b使用兩條線電極彼此連接的結構。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跨橋912與連接網格圖案1027電性隔離。如第6B圖所示,跨橋912形成為與連接網格圖案1027的位置重疊的形狀。像連接網格圖案1027一樣,形成為兩條線電極相交的形狀,跨橋912可以形成為與構成連接網格圖案1027的兩條線電極的位置重疊。跨橋912形成為與連接網格圖案1027重疊,並且甚至與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和1022b的一部分以及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和1012b的一部分重疊。此外,跨橋912經由接觸孔1042連接到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和1012b。跨橋912可以由與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1012b和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1022b相同的材料製成。可以提供複數個跨橋912。
這將在第7圖中更詳細地描述。
第7圖是沿著第6b圖的y-y'線所取得的觸控電極陣列230的截面圖。為了方便起見,省略了緩衝層220外部的結構。
參考第7圖,在緩衝層220上形成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和1012b、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和1022b、以及連接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和1022b的連接網格圖案1027。
第一段電極1013a和1013b可以進一步設置成與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和1012b接觸。此外,第二段電極1023a和1023b還可以被設置以接觸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和1022b,並且還可以設置第四段電極1028以便與連接網格圖案1027接觸。
層間介電膜232形成在緩衝層220的整個表面上,包括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1012b和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1022b以及第一段電極1013和第二段電極1023。層間介電膜232設置有接觸孔1042,兩個相鄰的第一金屬網格圖 案1012a和1012b經由接觸孔1042被暴露出來。跨橋912形成在層間介電膜232上,以便連接兩個接觸孔1042。
鈍化層233設置在包括跨橋912的層間介電膜232上。
實際上,第7圖所示的觸控電極陣列230以相反的狀態層疊到有機發光陣列150和鈍化層160上。因此,實際上,第7圖所示的觸控電極陣列230結構具有與第7圖的結構相反的形式。
如上所述,連接網格圖案1027從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和1022b延伸,以具有兩條線電極相交的形狀。也就是說,連接網格圖案1027也可以線性地形成在每一個像素的非顯示區域或黑色矩陣區域中,以便不與每一個像素的開口區域重疊,從而最小化連接網格圖案1027的可視性。
跨橋912還具有彎曲以與第一金屬網格圖案和第二金屬網格圖案和連接網格圖案重疊的線性結構。因此,跨橋912也形成在每一個像素的非顯示區域或黑色矩陣區域中,以便不與每一個像素的開口區域重疊,從而最小化跨橋對觀察者的可視性。
同時,在第6圖和第7圖,跨橋912被顯示為直接連接第一金屬網格圖案。或者,跨橋912可以連接到第一金屬網格圖案上的第一段電極,以便電性連接相鄰的第一觸控電極。
第8圖是第3圖的區域D的放大圖,說明第一觸控電極1011與第二觸控電極1021之間的介面。
如第8圖所示,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包括從其與第二觸控電極1021的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的介面朝向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突出的至少一個突出部1052,並且具有第一線電極1031和第二線電極1032。一第五段電極1053還可以設置在突出部1052的相交處。
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鄰的兩個第一觸控電極1011經由跨橋912彼此連接,而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鄰的兩個第二觸控電極1021經由連接網格圖案1027彼此連接。此時,每一個第二電極102的第二觸控電極1021還可以設置有一連接網格圖案1027和一第四段電極1028,由此第二電極102可以具有比在其設計 的結構中第一電極101更大的有效面積。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提高觸控靈敏度,可以增加構成第一電極101的第一觸控電極1011的有效面積。
為了增加第一觸控電極1011的有效面積,構成第一觸控電極1011的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包括朝向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突出的突出部1052,且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b形成為其中具有與突出部1052對應的凹部的結構。也就是說,由於突出部1052包括在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中,所以調節第一電極101和第二電極102的有效面積,從而提高了觸控靈敏度。
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亮度和視角特性,可以在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與第二金屬網格圖案1022a之間設置至少一個浮動段電極1041。浮動段電極1041也可以由諸如ITO、IZO、IGZO、或ZnO的透明導電材料製成。浮動段電極1041可以設置在每一個第一金屬網格圖案1012a處。浮動段電極1041可以形成為包括透明導電圖案和設置在其間的段電極,如第一浮動單元1014a、1014b和第二浮動單元1024a、1024b。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在經由浮動段電極1041應用觸控電極陣列230的顯示裝置中,可以進一步改善預期亮度和視角特性。
第9a圖是顯示出應用傳統觸控面板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亮度和顏色視角特性的曲線圖;以及第9b圖是顯示出應用本發明的觸控面板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亮度和顏色視角特性的曲線圖。
如第9a圖和第9b圖,可以看出,應用根據本發明的觸控面板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最大亮度高於傳統觸控面板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最大亮度,由此由於視角的增加所引起的亮度降低現像也降低。
此外,可以看出,應用根據本發明的觸控面板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視角變化所引起的顏色座標△U'V'的變化大大地低於使用傳統觸控面板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因此,應用了根據本發明的觸控面板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具有增加亮度和亮度視角並且由於視角變化引起的色座標變化最小化的效果,從而改善了與習知技術相比的顏色視角特性。
從上述說明可知,本發明具有以下效果:當每一個像素具有菱形形狀並且包括第一金屬網格圖案和第二金屬網格圖案的第一觸控電極和第二觸控電極中的每一個具有菱形形狀時,可以防止金屬網格圖案被看見。第一金屬網格圖案和第二金屬網格圖案不與每一個像素中的開口重疊,而是設置成與每一個像素的非顯示區域或黑色矩陣重疊,從而最小化金屬網格圖案的可視性。
在根據本發明的觸控面板中,第一浮動單元和第二浮動單元都由透明導電材料製成,從而即使當視角改變時也可以最小化金屬網格圖案的可視性。
同時,根據本發明的觸控面板包括與第一觸控電極電性隔離的第一浮動單元以及與第二觸控電極電性隔離的第二浮動單元。第一浮動單元減小第一觸控電極的有效電極面積,從而減小手指與第一觸控電極之間的寄生電容。此外,第二浮動單元減小第二觸控電極的有效電極面積,從而減小手指與第二觸控電極之間的寄生電容。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觸控面板中,可以減少重發現象。
由於第一金屬網格圖案和第二金屬網格圖案中的每一個的電阻都低,所以觸控面板的RC延遲可能會降低。此外,由於金屬材料具有高可撓性,所以根據本發明的觸控面板可以應用於可撓式顯示裝置。
此外,當根據本發明的觸控面板包括設置以接觸第一金屬網格圖案和第二金屬網格圖案的段電極時,由於每一個段電極具有觸控電極表面,所以第一觸控電極和第二觸控電極中的每一個的有效電容增加,從而改善了觸控面板的觸控靈敏度。
連接網格圖案從第二金屬網格圖案延伸,以具有兩條線電極相交的形狀。也就是說,連接網格圖案也可以線性地形成在每一個像素的非顯示區域或黑色矩陣區域中,以便不與每一個像素的開口區域重疊,從而最小化連接網格圖案的可視性。
跨橋還具有彎曲的線性結構,以便與第一金屬網格圖案和第二金屬網格圖案及連接網格圖案重疊。因此,跨橋也形成在每一個像素的非顯示區 域或黑色矩陣區域中,以便不與每一個像素的開口區域重疊,從而對觀視者最小化跨橋的可視性。
在根據本發明的觸控面板中,突出部包括在第一金屬網格圖案中,從而調節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的有效面積,並改善觸控靈敏度。
此外,在根據本發明的觸控面板中,由於浮動段電極,可預期亮度和視角特性的更大改善。
很顯然地,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作各種修飾和變更,而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因此,本發明涵蓋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均等範圍所提供的修飾和變更。
本申請主張於2016年8月31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6-0112212號之優先權的權益,該專利申請的全部內容在此藉由引用併入本文中。

Claims (14)

  1.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複數個第一電極,於一第一方向佈置在一基板上;以及複數個第二電極,佈置在與該第一方向相交的一第二方向上,該等第二電極與該等第一電極電性隔離,其中該等第一電極的每一個包括一第一觸控電極,該第一觸控電極包含:具有一晶格結構的一第一金屬網格圖案;以及包含被該第一金屬網格圖案圍繞的複數個浮動段電極以被設置在該第一金屬網格圖案的一中心部分中的一第一浮動單元,該第一浮動單元與該第一金屬網格圖案電性隔離,該第一浮動單元由不同於該第一金屬網格圖案之材料的材料製成,以及該等第二電極的每一個包括一第二觸控電極,該第二觸控電極包含:具有一晶格結構的一第二金屬網格圖案;以及包含被該第二金屬網格圖案圍繞的複數個浮動段電極以被設置在該第二金屬網格圖案的一中心部分中的一第二浮動單元,該第二浮動單元與該第二金屬網格圖案電性隔離,該第二浮動單元由不同於該第二金屬網格圖案之材料的材料製成,其中,該第一浮動單元和該第二浮動單元的每一個包含在一第三方向和一第四方向上交叉時而佈置的複數個透明導電圖案。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金屬網格圖案包含複數個第一線電極和複數個第二線電極,該等第一線電極和該等第二線電極在該第三方向和該第四方向上相交以形成一晶格結構,以及該第二金屬網格圖案包含複數個第三線電極和複數個第四線電極,該等第三線電極和該等第四線電極在該第三方向和該第四方向上相交以形成一晶格結構。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等第一電極的每一個包含一跨橋,用於在該第一方向上連接彼此相鄰的該等第一觸控電極,以及該等第二電極的每一個包含一連接網格圖案,用於在該第二方向上連接彼此相鄰的該等第二觸控電極。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觸控面板,進一步包括:一第一段電極,以接觸的方式設置在該等第一線電極和該等第二線電極的交叉點處;以及一第二段電極,以接觸的方式設置在該等第三線電極和該等第四線電極的交叉點處。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段電極和該第二段電極的每一個由透明導電材料製成。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進一步包括一第三段電極,被設置以接觸該等透明導電圖案。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三段電極與該等透明導電圖案一體形成。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觸控面板,進一步包括:一層間介電膜,被設置以覆蓋該等第一電極和該等第二電極,該層間介電膜設置有複數個接觸孔,該第一金屬網格圖案的邊緣區域的一部分經由該等接觸孔被暴露出來,其中,該跨橋經由該等接觸孔在該第一方向上電性連接彼此相鄰的兩個第一金屬網格圖案。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跨橋被設置以與該第二金屬網格圖案和該連接網格圖案重疊。
  1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觸控面板,進一步包括一第四段電極,設置在該連接網格圖案上。
  1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金屬網格圖案進一步包含至少一個突出部,從該第一金屬網格圖案與該第二金屬網格圖案相鄰的區域朝向該第二金屬網格圖案突出,該突出部具有該等第一線電極和該等第二線電極的交叉點。
  1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進一步包括一第五段電極,以接觸的方式設置在該等突出部的交叉點處。
  1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浮動單元和該第二浮動單元之該複數個浮動段電極由透明導電材料製成。
  14. 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括:一薄膜電晶體陣列,設置在一基板上;一有機發光陣列,位在該薄膜電晶體陣列上;以及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該觸控面板經由一黏合層與該有機發光陣列層疊,以與該有機發光陣列相對。
TW106128473A 2016-08-31 2017-08-22 觸控面板及觸控面板整合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TWI6603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12212A KR102614070B1 (ko) 2016-08-31 2016-08-31 터치 패널 및 터치 패널 일체형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10-2016-0112212 2016-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2796A TW201812796A (zh) 2018-04-01
TWI660372B true TWI660372B (zh) 2019-05-21

Family

ID=59846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8473A TWI660372B (zh) 2016-08-31 2017-08-22 觸控面板及觸控面板整合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10503294B2 (zh)
EP (1) EP3291072B1 (zh)
KR (2) KR102614070B1 (zh)
CN (2) CN107797696B (zh)
TW (1) TWI6603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14070B1 (ko) * 2016-08-31 2023-12-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터치 패널 일체형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11221716B2 (en) * 2017-11-09 2022-01-1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with touch electrodes having zigzag boundaries
US11101334B2 (en) * 2018-02-23 2021-08-24 Beneq Oy Thin film display element
KR102520639B1 (ko) 2018-05-02 2023-04-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력 감지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8897463B (zh) * 2018-07-06 2021-08-06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显示器件
US10698548B2 (en) * 2018-08-06 2020-06-30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panel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US10698547B2 (en) * 2018-08-06 2020-06-30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panel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CN108920018A (zh) 2018-08-22 2018-11-3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面板
KR102364569B1 (ko) * 2018-08-24 2022-02-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투명 발광소자 디스플레이용 전극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투명 발광소자 디스플레이
CN111625112A (zh) * 2019-02-28 2020-09-04 松下液晶显示器株式会社 内嵌式触控面板
KR20210030701A (ko) 2019-09-10 2021-03-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기능을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CN112783365A (zh) 2019-11-11 2021-05-11 苹果公司 触摸电极的有效区域布线
CN111309173B (zh) * 2019-12-20 2024-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电极、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11556216B2 (en) * 2020-02-03 2023-01-17 Apple Inc. Touch electrodes with bar and stripe pattern
CN111312770B (zh) * 2020-02-24 2022-09-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1352533A (zh) * 2020-02-28 2020-06-30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消影触控结构、制作方法及触控屏
KR20210114602A (ko) * 2020-03-10 2021-09-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센싱 유닛
US11226709B2 (en) * 2020-03-13 2022-01-18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screen
CN113728296B (zh) * 2020-03-24 2024-0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基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EP3992764A4 (en) * 2020-05-29 2022-08-10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CREEN, TOUCH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766978B (zh) * 2020-06-12 2021-09-2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组件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1596805B (zh) 2020-07-27 2020-10-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US11709558B2 (en) 2020-08-07 2023-07-25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display panel
CN112328119A (zh) * 2020-11-25 2021-02-05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和触控显示面板
CN112860110B (zh) * 2021-02-09 2023-12-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US20240045554A1 (en) 2021-05-26 2024-02-08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control structure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22257034A1 (en) * 2021-06-09 2022-12-1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control structur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4168016B (zh) * 2021-12-10 2023-11-2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225803A1 (zh) * 2022-05-23 2023-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02201A1 (en) * 2009-06-02 2010-12-02 Avago Technologies Ecbu (Singapore) Pte. Ltd. Sensor Patterns for Mutual Capacitance Touchscreens
US20130341651A1 (en) * 2012-06-21 2013-12-2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Sensor substrate and sensing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US20150062457A1 (en) * 2012-03-26 2015-03-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ouch panel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50153873A1 (en) * 2013-12-02 2015-06-0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Touch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touch panel
US20160070406A1 (en) * 2014-09-05 2016-03-10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screen panel and touch screen-integrated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04540A (en) * 2009-07-22 2011-02-01 Ritdisplay Corp Capacitive type touch sensor
US8766105B2 (en) * 2009-11-20 2014-07-01 Fujifilm Corporation Conductive sheet, method for using conductive sheet, and capacitive touch panel
KR101347926B1 (ko) * 2010-01-28 2014-01-07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도전 시트, 도전 시트의 사용 방법 및 터치 패널
WO2011129100A1 (ja) * 2010-04-13 2011-10-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符号化方法および画像復号化方法
EP2812779A4 (en) * 2012-02-10 2015-09-2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MESH PATTERN FOR TOUCH SENSOR ELECTRODES
FI20125277L (fi) * 2012-03-14 2013-09-15 Mirasys Business Analytics Oy Menetelmä, järjestely ja tietokoneohjelmatuote videoinformaation koordinoimiseksi muun mittaustiedon kanssa
KR20130120815A (ko) * 2012-04-26 2013-11-0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패널 및 터치스크린 장치
CN103294293B (zh) 2012-07-27 2016-04-0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内嵌式电容触控屏的触控图形结构
US9853092B2 (en) * 2012-11-30 2017-12-26 Lg Display Co., Ltd. OLE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ouch sens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795038B2 (ja) * 2013-10-01 2015-10-14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用電極シート
JP2015148953A (ja) * 2014-02-06 2015-08-2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静電容量結合方式のタッチパネル
US9958973B2 (en) * 2014-10-24 2018-05-01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panel and touch panel-integrat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KR102269919B1 (ko) * 2014-12-12 2021-06-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614070B1 (ko) * 2016-08-31 2023-12-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터치 패널 일체형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02201A1 (en) * 2009-06-02 2010-12-02 Avago Technologies Ecbu (Singapore) Pte. Ltd. Sensor Patterns for Mutual Capacitance Touchscreens
US20150062457A1 (en) * 2012-03-26 2015-03-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ouch panel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30341651A1 (en) * 2012-06-21 2013-12-2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Sensor substrate and sensing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US20150153873A1 (en) * 2013-12-02 2015-06-0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Touch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touch panel
US20160070406A1 (en) * 2014-09-05 2016-03-10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screen panel and touch screen-integrated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91072B1 (en) 2020-10-14
US10928966B2 (en) 2021-02-23
TW201812796A (zh) 2018-04-01
KR102614070B1 (ko) 2023-12-14
CN107797696A (zh) 2018-03-13
US10503294B2 (en) 2019-12-10
CN113703617B (zh) 2024-04-02
US20210165531A1 (en) 2021-06-03
US20200073503A1 (en) 2020-03-05
CN107797696B (zh) 2021-08-27
US11334206B2 (en) 2022-05-17
EP3291072A1 (en) 2018-03-07
US20180059843A1 (en) 2018-03-01
CN113703617A (zh) 2021-11-26
KR20180025036A (ko) 2018-03-08
KR20230171416A (ko) 2023-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0372B (zh) 觸控面板及觸控面板整合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TWI681558B (zh) 可折疊顯示裝置
US9991465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crack prevention portion
US10636849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11381720B (zh) 具有嵌入式触摸屏的显示面板及包括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US11093065B2 (en) Display device
KR20160120854A (ko)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9659341B (zh) 触控显示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US11966534B2 (en) Touch driving circuit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for reducing noise of touch sensing signal according to display driving
US11847286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16963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KR20220039976A (ko) 표시 장치
KR20230046341A (ko) 터치 감지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230020049A (ko) 터치 감지 장치,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14840098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屏、拼接屏
US20200194506A1 (en)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WO2024036433A1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2817480B (zh) 触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230003839A (ko)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표시장치
KR20220170385A (ko) 표시 장치
KR20230024479A (ko) 터치 감지 장치,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