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9893B - Bicycle crank assembly - Google Patents

Bicycle crank assembl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9893B
TWI659893B TW105110654A TW105110654A TWI659893B TW I659893 B TWI659893 B TW I659893B TW 105110654 A TW105110654 A TW 105110654A TW 105110654 A TW105110654 A TW 105110654A TW I659893 B TWI659893 B TW I65989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procket
crank
crank assembly
contac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0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6261A (zh
Inventor
原宣功
Original Assignee
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6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62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98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989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5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front sprocket chain-wheels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3/00Construction of cranks operated by hand or foo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1/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 B62M1/36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rotary cranks, e.g. with pedal cra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s, Cam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於鏈輪構件能夠於旋轉軸方向移動之曲柄組件中防止驅動效率降低。
自行車曲柄組件10包括曲柄構件12、鏈輪構件14、滑動機構16、及鬆動防止機構22。鏈輪構件12具有旋轉中心軸C。滑動機構16係將鏈輪構件12與曲柄構件14連結成可於旋轉中心軸C方向滑動且能夠一體旋轉。鬆動防止機構22防止曲柄構件12與鏈輪構件14之鬆動。鬆動防止機構22包含彈性構件66。

Description

自行車曲柄組件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曲柄組件、尤其是具有旋轉中心軸之自行車曲柄組件。
於安裝有單一之前鏈輪與複數個後鏈輪之自行車中,先前已知有藉由後撥鏈器進行變速者。當藉由後撥鏈器進行變速操作時,有於前鏈輪與後鏈輪之間鏈條相對於前鏈輪之面傾斜地配置的情形。若於前鏈輪與後鏈輪之間鏈條傾斜地配置,則有鏈條自前鏈輪脫落之虞。因此,先前已知有一種自行車曲柄組件,其係以使鏈條不易脫落之方式使前鏈輪於與旋轉中心軸平行之軸向自如移動,從而使鏈條不易極度傾斜地配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於專利文獻1之曲柄組件中,於設置於用以安裝前鏈輪之曲柄臂之一端的複數個臂之前端,設置有沿相對於前鏈輪之旋轉中心軸平行之軸向延伸之支持軸。鏈輪構件於軸向移動自如地被支持於該支持軸。
進而,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曲柄組件,其於曲柄臂之一端配置著具有於圓周方向隔開間隔且沿軸向延伸之複數個槽的筒狀構件。於前鏈輪之徑向內側呈輻射狀延伸之複數個鏈輪臂之端部能夠於軸向移動地被支持於該筒狀構件之槽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2013/0008282號說明書
於專利文獻1之曲柄組件中,利用曲柄臂或自前鏈輪呈輻射狀延伸之臂支持前鏈輪,因此,有支持前鏈輪之部分之強度變得不充分而驅動效率降低之虞。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在鏈輪構件能夠於旋轉軸方向移動之曲柄組件中防止驅動效率降低。
本發明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包括曲柄構件、鏈輪構件、滑動機構、及鬆動防止機構。鏈輪構件具有旋轉中心軸。滑動機構將鏈輪構件與曲柄構件連結成能夠於與旋轉中心軸平行之軸向滑動。鬆動防止機構防止曲柄構件與鏈輪構件之鬆動。鬆動防止機構包含彈性構件。
於該自行車曲柄組件中,當曲柄構件繞旋轉中心軸旋轉時,鏈輪構件亦繞旋轉中心軸旋轉。此時,若於前鏈輪與後鏈輪之間鏈條傾斜地配置,則藉由鏈條之張力而對鏈輪構件作用與旋轉中心軸平行之軸向之力。於該情形時,藉由滑動機構而鏈輪構件相對於曲柄構件於軸向移動,從而於前鏈輪與後鏈輪之間鏈條傾斜地配置之程度變小。於該滑動時,藉由鬆動防止機構之彈性構件而對鏈輪構件及曲柄構件中之一者朝向另一者施力而防止鏈輪構件與曲柄構件之鬆動。藉此,可防止因鬆動而導致驅動效率降低。
滑動機構亦可包括:第1滑動部,其與曲柄構件一體地安裝;第2滑動部,其與鏈輪構件一體地安裝;及至少一個滾動體,其配置於第1滑動部與第2滑動部之間。於該情形時,鏈輪構件經由滾動體而相對於曲柄構件滑動,因此,滑動阻力變小而鏈輪構件順利地滑動。
鬆動防止機構包含:接觸構件,其安裝於曲柄構件與鏈輪構件 中之一者;及按壓調整構件,其安裝於曲柄構件與鏈輪構件中之另一者,且包含彈性構件;且彈性構件接觸於接觸構件。於該情形時,藉由調整彈性構件之彈力,即便因磨損等而導致第1滑動部與第2滑動部之間隙變化亦可防止鬆動。
彈性構件亦可包含第1端部與第2端部,且彈性構件之第1端部接觸於接觸構件。按壓調整構件亦可包含供彈性構件之第2端部卡合之旋動構件、及使旋動構件旋動之動作構件。於該情形時,藉由利用動作構件使旋動構件旋動而使彈性構件之第2端部移動,可容易地調整彈力。
亦可於曲柄構件與鏈輪構件中之另一者形成第1螺紋部,且動作構件包含螺合於第1螺紋部之第2螺紋部。於該情形時,藉由旋動第2螺紋部而可細微地調整彈力。
接觸構件亦可為沿著與旋轉中心軸平行之軸向延伸之合成樹脂製之構件。於該情形時,即便第2滑動部相對於第1滑動部於軸向移動,彈性構件之第1端部亦可順利地移動。
接觸構件亦可具有滑動槽,該滑動槽沿著與旋轉中心軸平行之軸向延伸,且供彈性構件之第1端部滑動。於該情形時,彈性構件之第1端部被滑動槽導引,因此,即便第2滑動部相對於第1滑動部於軸向移動,彈性構件之第1端部亦於軸向確實地被導引。
接觸構件亦可係能夠裝卸地固定於第1滑動部及第2滑動部中之一者。於該情形時,即便接觸構件磨損,亦可更換接觸構件。
本發明之另一發明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包括曲柄構件、鏈輪構件、滑動機構、及複數個防塵罩。鏈輪構件具有旋轉中心軸。滑動機構包含複數個滑動部,該等複數個滑動部將鏈輪構件與曲柄構件連結成能夠於與旋轉中心軸平行之軸向滑動。複數個防塵罩安裝於複數個滑動部之各者。
於該自行車曲柄組件中,當曲柄構件繞旋轉中心軸旋轉時,鏈輪構件亦繞旋轉中心軸旋轉。此時,若於前鏈輪與後鏈輪之間鏈條傾斜地配置,則藉由鏈條之張力而對鏈輪構件作用與旋轉中心軸平行之軸向之力。於該情形時,藉由滑動機構而鏈輪構件相對於曲柄構件於軸向移動,從而於前鏈輪與後鏈輪之間鏈條傾斜地配置之程度變小。該滑動機構之複數個滑動部並非一次被罩住,而是個別地被複數個防塵罩罩住。因此,可效率良好地防止液體及異物侵入至滑動部。藉此,可防止因液體或異物侵入而導致驅動效率降低。進而,由於滑動機構之複數個滑動部並非一次被罩住,而是個別地被複數個防塵罩分別罩住,故而可使防塵罩個別地發揮效果。
複數個滑動部之各者亦可包含:第1滑動部,其與曲柄構件一體地安裝;第2滑動部,其與鏈輪構件一體地安裝;及至少一個滾動體,其配置於第1滑動部與第2滑動部之間。於該情形時,第1滑動部及第2滑動部與滾動體滾動接觸,因此,滑動阻力變小。因此,鏈輪構件可相對於曲柄構件於與旋轉中心軸平行之軸向迅速且順利地移動。
滾動體亦可設置有複數個。複數個滾動體之各者配置於第1滑動部與第2滑動部之間。複數個滑動部之各者亦可進而包含至少將複數個滾動體於圓周方向隔開間隔而保持的保持器。於該情形時,由於複數個滾動體於圓周方向隔開間隔而配置,故而複數個滾動體效率良好地滾動。
複數個防塵罩之各者亦可將第1滑動部與第2滑動部之間之間隙覆蓋。於該情形時,即便第1滑動部與第2滑動部於與旋轉中心軸平行之軸向偏移,第1滑動部與第2滑動部之間隙亦會被密封。
本發明之又一發明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包括曲柄構件、鏈輪構件、滑動機構、及滑動行程量調整機構。鏈輪構件具有旋轉中心軸。 滑動機構將鏈輪構件與曲柄構件連結成能夠於與旋轉中心軸平行之軸向滑動。滑動行程量調整機構可對鏈輪構件相對於曲柄構件之滑動行程進行調整。
滑動行程量調整機構包含抵接構件,該抵接構件安裝於曲柄構件與鏈輪構件中之一者,且當滑動機構滑動時與曲柄構件及鏈輪構件中之另一者接觸。抵接構件包含與曲柄構件及鏈輪構件中之另一者接觸之抵接部、及直徑小於抵接部之軸部。
於該自行車曲柄組件中,當曲柄構件繞旋轉中心軸旋轉時,鏈輪構件亦繞旋轉中心軸旋轉。此時,有如下情況,即,於前鏈輪與後鏈輪之間鏈條傾斜地配置,藉由鏈條之張力而對鏈輪構件作用與旋轉中心軸平行之軸向之力。於該情形時,藉由滑動機構而鏈輪構件相對於曲柄構件於軸向移動,從而於前鏈輪與後鏈輪之間鏈條傾斜地配置之程度變小。可藉由滑動行程量調整機構對鏈輪構件相對於曲柄構件之滑動行程進行調整。具體而言,藉由以能夠定位於軸向之任意位置之方式配置抵接構件之例如軸部,可調整滑動行程量。因此,藉由根據自行車之車架來調整滑動行程量,可防止鏈條與車架之干涉。藉此,可防止因鏈條與車架接觸而導致驅動效率降低。
滑動行程量調整機構亦可包含第1滑動行程量調整部及第2滑動行程量調整部中之至少任一者。亦可為第1滑動行程量調整部能夠對沿著旋轉中心軸自曲柄構件離開之第1軸向之滑動行程量進行調整。亦可為第2滑動行程量調整部能夠對與第1軸向相反之第2軸向之滑動行程量進行調整。於該情形時,可對鏈條之與旋轉中心軸平行之軸向之兩方向之滑動行程量進行調整,因此,即便以鏈條不接觸於車架之方式進行調整,亦容易確保鏈輪之行程量。
第2滑動行程量調整部亦可就旋轉中心軸就旋轉中心軸配置於與第1滑動行程量調整部為相反側。於該情形時,可平衡性良好地配置 第1滑動行程量調整部、及第2滑動行程量調整部。
滑動行程量調整機構亦可進而包含安裝於曲柄構件與鏈輪構件中之另一者之緩衝構件。緩衝構件亦可與抵接構件之抵接部接觸。於該情形時,抵接構件並非直接接觸於曲柄構件與鏈輪構件中之另一者,而是介隔緩衝構件接觸,因此,可緩和接觸時之衝擊。
本發明之又一發明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包括曲柄構件、鏈輪構件、滑動機構、及鬆動防止機構。鏈輪構件具有旋轉中心軸。滑動機構包含滑動部,該滑動部將鏈輪構件與曲柄構件連結成能夠於與旋轉中心軸平行之軸向滑動。鬆動防止機構係設置於滑動部,防止曲柄構件與鏈輪構件之鬆動。
於該自行車曲柄組件中,當曲柄構件繞旋轉中心軸旋轉時,鏈輪構件亦繞旋轉中心軸旋轉。此時,有如下情況,即,於前鏈輪與後鏈輪之間鏈條傾斜地配置,藉由鏈條之張力而對鏈輪構件作用與旋轉中心軸平行之軸向之力。於該情形時,藉由滑動機構而鏈輪構件相對於曲柄構件於與旋轉中心軸平行之軸向移動,從而於前鏈輪與後鏈輪之間鏈條傾斜地配置之程度變小。於該滑動時,由於在產生鬆動之滑動部設置有鬆動防止機構,故而即便滑動部磨損,亦可確實地防止鏈輪構件與曲柄構件之鬆動。藉此,可防止因鬆動而導致驅動效率降低。
滑動機構亦可包含複數個滑動部。於該情形時,由於滑動機構包含複數個滑動部,故而可使鏈輪構件相對於曲柄構件順利地滑動。
鬆動防止機構亦可設置於複數個滑動部之各者。於該情形時,可相應於各滑動部之磨損而防止鬆動。
滑動部亦可包含:第1滑動部,其與曲柄構件一體地安裝;第2滑動部,其與鏈輪構件一體地安裝;及複數個滾動體,其等配置於第1滑動部與第2滑動部之間。鬆動防止機構亦可設置於第1滑動部與第2 滑動部中之至少一者。於該情形時,藉由使第1滑動部及第2滑動部中之至少任一者朝向另一者移動,可個別地防止各滑動部之鬆動。
滑動機構亦可進而包含將複數個滾動體於圓周方向隔開間隔地保持的保持器。於該情形時,由於複數個滾動體於圓周方向隔開間隔而配置,故而複數個滾動體效率良好地滾動。
鬆動防止機構亦可包含第1凸輪部、按壓構件、及調整構件。第1凸輪部亦可設置於第1滑動部與第2滑動部中之一者。按壓構件亦可包含與第1凸輪部接觸之第2凸輪部,且可將第1滑動部與第2滑動部中之一者朝向第1滑動部與第2滑動部中之另一者按壓。調整構件亦能使按壓構件移位以使第2凸輪部相對於第1凸輪部相對移動。於該情形時,若藉由調整構件使按壓構件移位,則第2凸輪部相對於第1凸輪部相對移動,按壓構件將第1滑動部與第2滑動部中之一者朝向第1滑動部與第2滑動部中之另一者按壓。藉此,可防止滑動部之鬆動。
亦可為第1凸輪部具有第1傾斜面,且第2凸輪部具有接觸於第1傾斜面之第2傾斜面。於該情形時,若藉由調整構件使按壓構件於與第1傾斜面交叉之方向移位,則可調整第1滑動部與第2滑動部中之一者對第1滑動部與第2滑動部中之另一者進行按壓之力。
亦可為按壓構件包含沿著按壓構件之移位方向形成之第1螺紋部,且調整構件包含螺合於第1螺紋部之第2螺紋部。於該情形時,若使調整構件轉動,則藉由第1螺紋部相對於第2螺紋部之相對移動而按壓構件移位,因此,可細微地調整按壓力。
亦可為第1螺紋部為母螺紋部且第2螺紋部為公螺紋部。於該情形時,可將調整構件構成為棒狀,且只要於按壓構件設置螺孔即可,因此,可使調整構造小型化。
鬆動防止機構亦可包含第1凸輪部、按壓構件、及彈性構件。第1凸輪部亦可設置於第1滑動部與第2滑動部中之一者。按壓構件亦可 包含與第1凸輪部接觸之第2凸輪部,且可將第1滑動部與第2滑動部中之一者朝向第1滑動部與第2滑動部中之另一者按壓。彈性構件亦可於第2凸輪部相對於第1凸輪部相對移動之方向對按壓構件施力。於該情形時,彈性構件以按壓構件將第1滑動部與第2滑動部中之一者朝向第1滑動部與第2滑動部中之另一者按壓的方式對按壓構件施力。藉此,可防止滑動部之鬆動。
亦可為第1凸輪部具有第1傾斜面,且第2凸輪部具有接觸於第1傾斜面之第2傾斜面。於該情形時,若藉由施力構件使按壓構件於與第1傾斜面交叉之方向移位,則可對第1滑動部與第2滑動部中之一者向第1滑動部與第2滑動部中之另一者接近而一者按壓另一者的力進行調整。
可於鏈輪構件能夠於旋轉軸方向移動之曲柄組件中防止驅動效率降低。
10‧‧‧自行車曲柄組件
12‧‧‧曲柄構件
14‧‧‧鏈輪構件
16‧‧‧滑動機構
20‧‧‧曲柄軸
22‧‧‧鬆動防止機構
24‧‧‧防塵罩
24a‧‧‧第1開口
24b‧‧‧第2開口
24c‧‧‧第1罩部
24d‧‧‧第2罩部
24e‧‧‧波紋管部
26‧‧‧滑動行程量調整機構
26a‧‧‧第1滑動行程量調整部
28‧‧‧無需工具之止動構件
28a‧‧‧扣環
28b‧‧‧環狀彈簧部
28c‧‧‧操作把手
30‧‧‧滑動行程量限制機構
40‧‧‧臂部
40a‧‧‧軸安裝孔
40b‧‧‧踏板安裝孔
40c‧‧‧連結突起
42‧‧‧支持部
42a‧‧‧支持部本體
42b‧‧‧第1安裝部
42c‧‧‧連結孔
42d‧‧‧第1安裝凹部
42e‧‧‧底部
42f‧‧‧第1托架
42g‧‧‧鳩尾槽
44‧‧‧鏈輪安裝部
44a‧‧‧安裝部本體
44b‧‧‧第2安裝部
44c‧‧‧第2安裝凹部
44e‧‧‧連結凸部
44f‧‧‧第1槽
44g‧‧‧第2槽
44h‧‧‧台座
44i‧‧‧母螺紋部
45‧‧‧基座構件
45a‧‧‧基座本體
45b‧‧‧螺帽構件
45c‧‧‧基座部
45d‧‧‧托架部
45e‧‧‧貫通孔
45f‧‧‧定位凹部
45g‧‧‧調整孔
45h‧‧‧狹縫
45i‧‧‧母螺紋部
46‧‧‧鏈輪本體
46a‧‧‧鏈輪齒
46b‧‧‧連結凹部
48‧‧‧滑動部
50‧‧‧第1滑動部
50a‧‧‧內側面
50b‧‧‧外側面
50c‧‧‧內側導引槽
52‧‧‧第2滑動部
52a‧‧‧外側面
52b‧‧‧內側面
52c‧‧‧外側導引槽
54‧‧‧滾動體
56‧‧‧保持器
56a‧‧‧第1端
56b‧‧‧第1卡合突起
56d‧‧‧第2卡合突起
60‧‧‧接觸構件
60a‧‧‧滑動槽
60b‧‧‧凹部
62‧‧‧按壓調整構件
64‧‧‧定位構件
66‧‧‧彈性構件
66a‧‧‧第1端部
66b‧‧‧第2端部
66c‧‧‧螺紋部
68‧‧‧旋動構件
68a‧‧‧環狀部
68b‧‧‧接觸部
68c‧‧‧卡合凹部
68d‧‧‧接觸面
70‧‧‧動作構件
70a‧‧‧公螺紋部
70b‧‧‧工具卡合孔
72‧‧‧固定構件
72a‧‧‧頭部
72b‧‧‧軸部
72c‧‧‧公螺紋部
72d‧‧‧工具卡合部
74‧‧‧外罩構件
74a‧‧‧缺口部
76‧‧‧保持構件
78‧‧‧螺絲構件
80‧‧‧抵接構件
80a‧‧‧抵接部
80b‧‧‧軸部
80c‧‧‧公螺紋部
80d‧‧‧工具卡合部
82‧‧‧緩衝構件
82a‧‧‧頭部
82b‧‧‧軸部
84‧‧‧第2托架
84a‧‧‧調整孔
84b‧‧‧狹縫
86‧‧‧螺帽構件
86a‧‧‧母螺紋部
88‧‧‧第3托架
88a‧‧‧安裝孔
90‧‧‧擋止部
92‧‧‧第4托架
110‧‧‧自行車曲柄組件
112‧‧‧曲柄構件
114‧‧‧鏈輪構件
116‧‧‧滑動機構
126‧‧‧滑動行程量調整機構
126b‧‧‧第2滑動行程量調整部
190‧‧‧第5托架
190a‧‧‧調整孔
190b‧‧‧狹縫
210‧‧‧自行車曲柄組件
212‧‧‧曲柄構件
214‧‧‧鏈輪構件
216‧‧‧滑動機構
222‧‧‧鬆動防止機構
224‧‧‧防塵罩
224a‧‧‧第1防塵罩
224b‧‧‧第2防塵罩
232‧‧‧扣環
242‧‧‧支持部
242a‧‧‧支持部本體
242b‧‧‧第1安裝部
242c‧‧‧第1安裝凹部
242d‧‧‧第1安裝凹部
244‧‧‧鏈輪安裝部
244a‧‧‧安裝部本體
244b‧‧‧第2安裝部
244c‧‧‧第1收容部
244d‧‧‧第2收容部
244e‧‧‧第1孔
244f‧‧‧第2孔
246‧‧‧鏈輪本體
248‧‧‧滑動部
250‧‧‧第1滑動部
250a‧‧‧內側面
250b‧‧‧外側面
250c‧‧‧內側導引槽
252‧‧‧第2滑動部
252b‧‧‧內側面
252c‧‧‧外側導引槽
252d‧‧‧第1凸輪部
252e‧‧‧第1傾斜面
254‧‧‧滾動體
256‧‧‧保持器
294‧‧‧按壓構件
294a‧‧‧第2凸輪部
294b‧‧‧第2傾斜面
294c‧‧‧母螺紋部
298‧‧‧調整構件
298a‧‧‧螺桿部
298b‧‧‧安裝軸部
298c‧‧‧環狀槽
298d‧‧‧工具卡合孔
310‧‧‧自行車曲柄組件
322‧‧‧鬆動防止機構
334‧‧‧施力構件
344c‧‧‧第1收容部
344d‧‧‧第2收容部
344e‧‧‧螺孔
394‧‧‧按壓構件
394a‧‧‧第2凸輪部
394b‧‧‧第2傾斜面
394c‧‧‧支持凹部
398‧‧‧調整構件
398a‧‧‧螺桿部
398b‧‧‧支持軸
398c‧‧‧彈簧突起
398d‧‧‧工具卡合部
A‧‧‧調整方向
C‧‧‧旋轉中心軸
C1‧‧‧第1軸向
C2‧‧‧第2軸向
DD‧‧‧驅動旋轉方向
L‧‧‧直線
P‧‧‧按壓方向
S‧‧‧滑動行程量
α‧‧‧角度
圖1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自行車曲柄組件之立體後視圖。
圖2係自行車曲柄組件之前視圖。
圖3係自行車曲柄組件之一部分構成之分解立體圖。
圖4係自行車曲柄組件之剩餘構成之分解立體圖。
圖5係將防塵罩卸除之狀態之曲柄組件之後視放大圖。
圖6係利用圖5之切斷線VI-VI切斷之剖視圖。
圖7係利用圖5之切斷線VII-VII切斷之剖視圖。
圖8係鬆動防止機構之立體圖。
圖9係鬆動防止機構之俯視圖。
圖10係鬆動防止機構之分解立體圖。
圖11係第1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相當於圖7之剖視圖。
圖12係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自行車曲柄組件之前視圖。
圖13係第2實施形態之相當於圖6之後視圖。
圖14係第2實施形態之鬆動防止機構之剖面放大圖。
圖15係第2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鬆動防止機構之相當於圖14之剖面放大圖。
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自行車曲柄組件(以下,記作曲柄組件)10包括曲柄構件12、具有旋轉中心軸C之鏈輪構件14、及滑動機構16。又,曲柄組件10進而包括曲柄軸20、鬆動防止機構22、複數個防塵罩24、滑動行程量調整機構26、無需工具之止動構件28、及滑動行程量限制機構30。視需要,曲柄軸20及無需工具之止動構件28亦可選擇性地省略。滑動機構16係將鏈輪構件14與曲柄構件12能夠於旋轉中心軸C方向滑動且能夠一體旋轉地連結。鬆動防止機構22防止曲柄構件12與鏈輪構件14之鬆動。複數個防塵罩24係安裝於滑動機構16,防止異物侵入至滑動機構16。滑動行程量調整機構26可對鏈輪構件14相對於曲柄構件12之滑動行程量進行調整。無需工具之止動構件28係不使用工具即可使鏈輪構件14之下述之鏈輪本體46相對於鏈輪安裝部44止動。
<曲柄構件>
曲柄構件12係例如鋁等輕金屬製之構件。曲柄構件12包含臂部40、及能夠繞旋轉中心軸C與臂部40一體地旋轉之支持部42。如圖3所示,臂部40構成沿旋轉中心軸C之徑向延伸之曲柄臂。臂部40係於一端具有將曲柄軸20能夠一體旋轉地連結之軸安裝孔40a。於臂部40之另一端,以母螺孔之形態形成有踏板安裝用之踏板安裝孔40b。於軸安裝孔40a之外周側,例如藉由壓入或接著將支持部42能夠一體旋轉地連結之連結突起40c呈環狀突出而形成。軸安裝孔40a及連結突起 40c例如形成有細齒。
支持部42係經由滑動機構16而將鏈輪構件14能夠一體旋轉且能夠滑動地支持。如圖4、圖5及圖6所示,支持部42包含形成為大致正方形之支持部本體42a、及沿著與旋轉中心軸C平行之軸向一體形成於支持部本體42a之外周面的複數個(例如4個)第1安裝部42b。支持部本體42a具有能夠一體旋轉地連結於臂部40之連結突起40c之連結孔42c。第1安裝部42b係軸向之長度大於支持部本體42a。第1安裝部42b係自支持部本體42a之背面及正面突出而形成。第1安裝部42b包含呈扁平U字狀凹陷形成於外周部之複數個(例如4個)第1安裝凹部42d。第1安裝凹部42d係遍及第1安裝部42b之外周部之軸向之全長而形成。如圖4所示,第1安裝凹部42d係以自背面側朝向正面側(自圖4左側朝向右側)而寬度逐漸變小之方式形成。又,如圖6所示,第1安裝凹部42d之底部42e係以自背面側朝向正面側(自圖6左側朝向右側)而深度逐漸變淺之方式形成。如圖5所示,第1安裝凹部42d之底部42e係以將旋轉中心軸C與底部42e之中心連結之直線L與底部42e所成之角度α成為銳角的方式配置。藉此,可自曲柄構件12將旋轉驅動力效率良好地傳遞至鏈輪構件14,且可使鏈輪構件14相對於曲柄構件12沿著軸向滑動。再者,於圖5中,防塵罩24省略圖示。
<鏈輪構件>
鏈輪構件14係例如鋁、鈦、鐵等金屬製之構件。鏈輪構件14包含鏈輪安裝部44與鏈輪本體46。鏈輪安裝部44係經由滑動機構16而能夠一體旋轉且能夠沿與旋轉中心軸C平行之軸向滑動地支持於支持部42。
如圖3、圖5及圖6所示,鏈輪安裝部44包含形成為筒狀之安裝部本體44a、及沿著軸向一體形成於安裝部本體44a之內周面之複數個(例如4個)第2安裝部44b。第2安裝部44b係以與第1安裝部42b對向之 方式配置。第2安裝部44b係與第1安裝部42b平行地配置。第2安裝部44b係軸向之長度大於安裝部本體44a,較佳為形成為與第1安裝部42b相同之長度。因此,第2安裝部44b係自安裝部本體44a之背面及正面突出而形成。第2安裝部44b包含呈扁平U字狀凹陷而形成於內周部之複數個(例如4個)第2安裝凹部44c。第2安裝凹部44c係遍及第2安裝部44b之內周部之軸向之全長而形成。如圖3所示,第2安裝凹部44c係以自背面側朝向正面側(自圖3左側朝向右側)而寬度逐漸變小之方式形成。又,如圖6所示,第2安裝凹部44c之底部44d係以自背面側朝向正面側(自圖6左側朝向右側)而深度逐漸變淺之方式形成。
安裝部本體44a係於外周面包含將鏈輪本體46能夠一體旋轉地連結之連結凸部44e。又,於外周面具有用以安裝將鏈輪本體46於軸向定位之定位構件64之第1槽44f(參照圖6)、及用以安裝無需工具之止動構件28之第2槽44g(參照圖6)。定位構件64係例如C型扣環。
又,如圖3所示,安裝部本體44a包含朝徑向內側突出而形成於內周面之台座44h、及固定於台座44h之基座構件45。基座構件45係用以將鬆動防止機構22安裝於鏈輪構件14而設置。於台座44h之內側面,形成有用以將鬆動防止機構22與基座構件45一同固定之母螺紋部44i。如圖10所示,基座構件45係與鬆動防止機構22一同固定於台座44h。基座構件45係藉由鬆動防止機構22之下述之固定構件72而固定於台座44h。基座構件45包含基座本體45a、及安裝於基座本體45a之螺帽構件45b。基座本體45a包含基座部45c、及與基座部45c正交地形成之托架部45d。基座部45c包含固定構件72能夠通過之貫通孔45e及於台座44h定位之定位凹部45f。定位凹部45f係與台座44h對向地形成。托架部45d具有下述之動作構件70能夠通過之調整孔45g與狹縫45h。以調整孔45g之中心軸線與貫通孔45e之中心軸線不平行之方式形成調整孔45g與貫通孔45e。狹縫45h係與調整孔45g正交地形成。於 該狹縫45h能夠裝卸地安裝有螺帽構件45b。螺帽構件45b包含母螺紋部45i。母螺紋部45i係第1螺紋部之一例。再者,亦可不設置螺帽構件45b而於調整孔45g直接形成母螺紋部。於該情形時,無需狹縫45h。但是,若設置螺帽構件45b,則即便母螺紋部45i破損,亦可不更換基座構件45而僅更換螺帽構件45b。
如圖3所示,鏈輪本體46係於外周部包含複數個鏈輪齒46a。鏈輪本體46係與鏈輪安裝部44能夠一體旋轉且能夠裝卸地連結。鏈輪本體46係於內周部包含能夠一體旋轉且能夠裝卸地卡合於連結凸部44e之複數個連結凹部46b。鏈輪本體46係藉由安裝於第1槽44f之定位構件64、及安裝於第2槽44g之無需工具之止動構件28,而於鏈輪安裝部44之外周面於軸向定位且止動,並與鏈輪安裝部44一體旋轉。
<滑動機構>
如圖4至圖6所示,滑動機構16包含複數個(例如4個)滑動部48。於本實施例中,複數個滑動部48係於圓周方向實質上等間隔地配置。複數個滑動部48之各者包含第1滑動部50、第2滑動部52、至少一個滾動體54、及保持器56。於本實施例中,第1滑動部50係與曲柄構件12一體地安裝,第2滑動部52係與鏈輪構件14一體地安裝。
第1滑動部50係藉由例如接著而一體地安裝於設置於曲柄構件12之支持部42之第1安裝部42b之第1安裝凹部42d。第1滑動部50係與旋轉中心軸C平行地配置,且以與第1安裝部42b相同之長度形成。如圖4及圖6所示,第1滑動部50具有卡合於第1安裝凹部42d之內側面50a。因此,第1滑動部50之內側面50a係以自背面側朝向正面側而寬度逐漸變小之方式形成,並且以自背面側朝向正面側而厚度逐漸變薄之方式形成。第1滑動部50之外側面50b具有導引滾動體54之剖面為圓弧狀之內側導引槽50c。
第2滑動部52係藉由例如接著而一體地安裝於設置於鏈輪構件14 之鏈輪安裝部44之第2安裝部44b之第2安裝凹部44c。第2滑動部52係與旋轉中心軸C平行地配置,且以與第2安裝部44b相同之長度形成。如圖4及圖6所示,第2滑動部52具有卡合於第2安裝凹部44c之外側面52a。因此,第2滑動部52之外側面52a係以自背面側朝向正面側而寬度逐漸變窄之方式形成,並且以自背面側朝向正面側而厚度逐漸變薄之方式形成。第2滑動部52之內側面52b具有導引滾動體54之剖面為圓弧狀之外側導引槽52c。
至少一個滾動體54係配置於第1滑動部50與第2滑動部52之間。於第1實施形態中,滾動體54係例如鋼鐵製之珠體,且於各滑動部48沿著與旋轉中心軸C平行之軸向隔開間隔而設置有2個。保持器56係將滾動體54於軸向隔開間隔而保持。滾動體54亦可為針狀或輥狀。
如圖4所示,保持器56係於圓周方向之第1端56a包含第1卡合突起56b,該第1卡合突起56b無法於軸向移動地卡合於第1安裝部42b。保持器56係於與第1端56a為相反側之第2端56b包含第2卡合突起56d,該第2卡合突起56d無法於軸向移動地卡合於第2安裝部44b。藉此,保持器56係無法於軸向移動地安裝於各滑動部48。
此處,第1安裝凹部42d及第2安裝凹部44c相對於與旋轉中心軸C平行之平面傾斜地形成,且第1滑動部50及第2滑動部52亦同樣傾斜地形成。因此,可防止將第1滑動部50及第2滑動部52接著於第1安裝凹部42d及第2安裝凹部44c之情形時接著劑自接著面漏出。藉此,即便將第1滑動部50及第2滑動部52接著於第1安裝凹部42d及第2安裝凹部44c,亦可減輕擦拭漏出之接著劑之作業。
<曲柄軸>
曲柄軸20於第1實施形態中為中空之圓筒狀之構件。曲柄軸20係藉由壓入或接著而能夠一體旋轉地連結於曲柄構件12。但是,曲柄軸20亦可藉由例如螺絲構件而能夠裝卸地安裝於曲柄構件12。
<鬆動防止機構>
如圖8及圖9所示,鬆動防止機構22包含接觸構件60、及包含彈性構件66之按壓調整構件62。接觸構件60係安裝於曲柄構件12與鏈輪構件14中之一者。按壓調整構件62係安裝於曲柄構件12與鏈輪構件14中之另一者。於本實施形態中,接觸構件60安裝於曲柄構件12之支持部42,按壓調整構件62安裝於鏈輪構件14之鏈輪安裝部44。再者,接觸構件60與按壓調整構件62之配置亦可顛倒。
接觸構件60係沿著旋轉中心軸C方向延伸之棒狀構件。接觸構件60較佳為例如聚縮醛或聚醯胺樹脂等相對較硬質且滑動性能較高之合成樹脂製。彈性構件66之第1端部66a接觸於接觸構件60。於接觸構件60之供第1端部66a接觸之面,沿著旋轉中心軸C形成有供第1端部66a伴隨滑動機構16之滑動動作而接觸地滑動之滑動槽60a。滑動槽60a係例如剖面形成為半圓形。接觸構件60係藉由螺絲構件78而能夠裝卸地固定於沿著與旋轉中心軸C平行之軸向形成於支持部42之第1托架42f。於接觸構件60之螺絲構件78側之面形成有供螺絲構件78之前端接觸之圓形之凹部60b。
再者,於圖8中,以二點鏈線表示第1托架42f。於第1托架42f形成有開口較底部窄之鳩尾槽42g。接觸構件60具有可卡合於鳩尾槽42g之外側面。接觸構件60係能夠於旋轉中心軸C方向調節位置且與旋轉中心軸C正交之方向之移位被限制地安裝於鳩尾槽42g。螺絲構件78係螺合於第1托架42f而將接觸構件60朝向第1端部66a按壓,藉此,將接觸構件60固定。
按壓調整構件62係藉由彈性構件66按壓接觸構件60,而將鏈輪構件14相對於曲柄構件12於圓周方向施力。藉此,即便於滑動機構16磨損而於滑動機構16產生鬆動之情形時,亦不會使鏈輪構件14相對於曲柄構件12鬆動。
如圖10所示,按壓調整構件62較佳為包含彈性構件66、旋動構件68、動作構件70、固定構件72、及外罩構件74。彈性構件66較佳為包含第1端部66a、第2端部66b、及設置於第1端部66a與第2端部66b之間之螺紋部66c的扭力螺旋彈簧。接觸於接觸構件60之第1端部66a係彎曲成圓弧狀,且彎曲部分接觸於接觸構件60之滑動槽60a。藉此,可減輕彈性構件66相對於接觸構件60滑動時之接觸構件60之磨損。第2端部66b係朝自螺紋部66c離開之方向彎折。彈性構件66係以能夠產生彈力之壓縮狀態安裝。
旋動構件68係於基座部45c上旋動自如地支持於固定構件72。旋動構件68包含:環狀部68a,其載置於基座部45c;及接觸部68b,其朝外側突出而形成於環狀部68a之外周部,且可與動作構件70接觸。環狀部68a包含供彈性構件66之第2端部66b卡合之卡合凹部68c。接觸部68b係可與托架部45d對向地配置,且包含供動作構件70之前端部接觸之接觸面68d。
動作構件70包含螺合於安裝於托架部45d之螺帽構件45b之公螺紋部70a。公螺紋部70a係第2螺紋部之一例。動作構件70係於基端具有可卡合於六角桿扳手等工具之工具卡合孔70b。藉由使動作構件70轉動,而彈性構件66之第2端部66b移動,從而彈性構件66之彈力(彈力)變化。藉此,可調整鬆動防止機構22之施壓力。
固定構件72係用以將鬆動防止機構22與基座構件45一同固定於鏈輪構件14而設置。固定構件72包含大徑之頭部72a、軸部72b、及公螺紋部72c。頭部72a包含可將例如六角桿扳手等工具卡合之工具卡合部72d。軸部72b係於外周面捲繞有彈性構件66,並且對旋動構件68旋動自如地支持。公螺紋部72c係直徑小於軸部72b,且螺合於台座44h之母螺紋部44i。
外罩構件74係用以防止異物附著於彈性構件66而設置。外罩構 件74係薄壁圓筒狀之構件,且於一端部,為了使彈性構件66之第1端部66a側接觸於接觸構件60而形成有用以通過外罩構件74之缺口部74a。
於以此方式構成之鬆動防止機構22,藉由鏈條之張力而使鏈輪構件14於與旋轉中心軸C平行之軸向滑動時,彈性構件66使彈力作用於接觸構件60,因此,不易產生鏈輪構件14之鬆動。因此,可防止因鬆動而導致驅動效率降低。
<防塵罩>
防塵罩24較佳為合成橡膠等彈性體製之構件。防塵罩24係安裝於複數個滑動部48之各者。防塵罩24將第1滑動部50與第2滑動部52之間隙覆蓋。如圖2、圖4、及圖6所示,於本實施形態中,防塵罩24係以將支持部42之複數個第1安裝部42b、鏈輪安裝部44之複數個第2安裝部44b、及滑動部48罩住之方式形成為於內部具有空間之袋狀。防塵罩24包含第1開口24a、第2開口24b、第1罩部24c、第2罩部24d、及波紋管部24e。第1開口24a係用以將防塵罩24安裝於第1安裝部42b而設置。第2開口24b係用以將防塵罩24安裝於第2安裝部44b而設置。第1罩部24c係與第1開口24a相連,且係用以將第1安裝部42b罩住而設置。第2罩部24d係與第2開口24b相鄰,且係用以將第2安裝部44b罩住而設置。波紋管部24e將第1罩部24c與第2罩部24d連接。波紋管部24e係即便第2滑動部52相對於第1滑動部50滑動,亦藉由彈性變形而將滑動部48罩住。波紋管部24e係相對於對向部傾斜而配置於第1滑動部50及第2滑動部52。
各防塵罩24係藉由2個保持構件76而保持於支持部42及鏈輪安裝部44。保持構件76係將彈簧線材彎折成長方形且於中途以沿著第1罩部24c(或第2罩部24d)之方式彎折而形成。保持構件76係沿著第1開口24a(或第2開口24b)之長邊配置。保持構件76係短邊於第1安裝部 42b(或第2安裝部44b)之圓周方向之兩側卡在支持部42(或鏈輪安裝部44)。
防塵罩24係於組裝各個滑動部48之前,擴開第1開口24a而以使正背反轉之狀態安裝於第1安裝部42b之內側。然後,當滑動部48之組裝完成時,使反轉之防塵罩24復原,擴開第2開口24b而安裝於第2安裝部44b之外側。藉此,各滑動部48藉由防塵罩24罩住。
於此種構成之防塵罩24中,複數個滑動部48並非一次被罩住,而是個別地藉由複數個防塵罩24罩住。因此,可效率良好地防止液體及異物侵入至滑動部48。藉此,可防止因液體或異物侵入而導致驅動效率降低。進而,由於個別地藉由複數個防塵罩24將複數個滑動部48分別罩住,故而能夠僅更換已劣化之防塵罩24。
又,即便鏈輪構件14相對於曲柄構件12滑動,由於波紋管部24e產生彈性變形,故而亦可確實地將各滑動部48罩住。進而,由於防塵罩24為彈性體製,故而藉由防塵罩24之彈力而容易使鏈輪構件14相對於支持部42返回至所期望之與旋轉中心軸C平行之軸向之位置(例如,圖6所示之滑動行程之中間位置)。
<滑動行程量調整機構>
滑動行程量調整機構26係對鏈輪構件14相對於曲柄構件12之與旋轉中心軸C平行之軸向之移動量(滑動行程量)S(參照圖7)進行調整。於第1實施形態中,滑動行程量調整機構26例如能夠使鏈輪構件14相對於曲柄構件12於軸向最大移動10mm左右。滑動行程量調整機構26包含第1滑動行程量調整部26a及第2滑動行程量調整部126b之至少任一者。
於本實施形態中,滑動行程量調整機構26包含第1滑動行程量調整部26a。第1滑動行程量調整部26a係對鏈輪構件14自曲柄構件12離開之與旋轉中心軸C平行之第1軸向C1(參照圖7)之滑動行程量進行調 整。
如圖3、圖4及圖7所示,第1滑動行程量調整部26a包含:抵接構件80,其安裝於曲柄構件12與鏈輪構件14中之一者,且當滑動機構16滑動時和曲柄構件12與鏈輪構件14中之另一者接觸;及緩衝構件82,其安裝於曲柄構件12與鏈輪構件14中之另一者。緩衝構件82亦可選擇性地省略。
於本實施形態中,抵接構件80安裝於鏈輪構件14之鏈輪安裝部44,緩衝構件82設置於曲柄構件12之支持部42。再者,抵接構件80與緩衝構件82之配置亦可顛倒。如圖7所示,抵接構件80包含與曲柄構件12接觸之抵接部80a、及直徑小於抵接部80a之軸部80b。軸部80b包含公螺紋部80c與工具卡合部80d。公螺紋部80c螺合於螺帽構件86,該螺帽構件86設置於朝徑向內側突出而形成於鏈輪安裝部44之安裝部本體44a之內周面之第2托架84。工具卡合部80d係就軸部80b位於與抵接部80a為相反側,且具有例如能夠卡合六角桿扳手等工具之非圓形孔。第2托架84具有軸部80b能夠通過之調整孔84a、及能夠裝卸自如地安裝螺帽構件86之狹縫84b。螺帽構件86包含螺合於公螺紋部80c之母螺紋部86a。再者,亦可不設置螺帽構件86而於調整孔84a形成母螺紋部。於該情形時,無需狹縫84b。若設置螺帽構件86,則即便母螺紋部86a破損,亦可不更換鏈輪安裝部44而僅更換螺帽構件86。
緩衝構件82係例如合成橡膠等彈性體製之構件。緩衝構件82與抵接構件80之抵接部80a接觸。如圖4及圖7所示,緩衝構件82包含半球狀之頭部82a、及直徑小於頭部82a之軸部82b。緩衝構件82係藉由例如接著而固定於自支持部42之外周面之背面側朝徑向外側突出而形成之第3托架88。軸部82b嵌入至形成於第3托架88之安裝孔88a。
於此種構成之第1滑動行程量調整部26a中,若利用工具等旋動抵接構件80,則可容易地調整鏈輪構件14之第1軸向C1之滑動行程量。 藉此,能以鏈條或鏈輪構件14不與自行車之車架接觸之方式進行調整。
<滑動行程量限制機構>
如圖7所示,滑動行程量限制機構30係將鏈輪構件14之沿著旋轉中心軸C之與第1軸向C1相反之第2軸向C2之滑動行程量S限制於固定之位置。滑動行程量限制機構30較佳為就旋轉中心軸C配置於與第1滑動行程量調整部26a為相反側。因此,滑動行程量限制機構30較佳為與第1滑動行程量調整部26a於旋轉方向隔開大致180度間隔而配置。
滑動行程量限制機構30包含:擋止部90,其安裝於曲柄構件12與鏈輪構件14中之一者;及緩衝構件82,其安裝於曲柄構件12與鏈輪構件14中之另一者,且抵接於擋止部90。於本實施形態中,擋止部90係朝徑向內側突出而形成於鏈輪安裝部44之安裝部本體44a之內周部。緩衝構件82係藉由例如接著而固定於與第3托架88於圓周方向相隔大致180度且自支持部42之正面側朝徑向外側突出而形成的第4托架92。
<無需工具之止動構件>
如圖3所示,無需工具之止動構件28係使鏈輪本體46相對於鏈輪安裝部44於與旋轉中心軸C平行之軸向止動、且能夠利用手動而相對於鏈輪安裝部44裝卸操作鏈輪本體46之構件。無需工具之止動構件28包含具有彈性之金屬線材製之扣環28a。扣環28a例如藉由對金屬線材進行彎曲加工而形成。扣環28a包含環狀彈簧部28b、及一對操作把手28c。環狀彈簧部28b可安裝於形成於支持部42之外周面之第2槽44g。環狀彈簧部28b係形成為於自由狀態下直徑小於第2槽44g之安裝直徑。一對操作把手28c係自環狀彈簧部28b之兩端朝徑向外側延伸,且能夠利用手動使環狀彈簧部28b相較第2槽44g擴徑。於本實施形態 中,環狀彈簧部28b係以兩端於圓周方向重合之方式配置。一對操作把手28c係將自環狀彈簧部28b之重合之兩端朝徑向外側延伸並且沿與環狀彈簧部28b延伸之方向正交之方向延伸的前端彎曲成圓形而形成。藉由用拇指與食指將該一對操作把手28c朝靠近之方向捏住而使環狀彈簧部28b擴徑,可將無需工具之止動構件28自第2槽44g卸除。
其次,對將此種構成之第1實施形態之曲柄組件10安裝於安裝於自行車之底部托架之情形時的曲柄組件10之動作進行說明。
若藉由變速操作使後鏈輪上之鏈條之輪轂軸方向上之位置移位,則藉由作用於鏈條之張力而鏈輪本體46於與旋轉中心軸C平行之軸向朝鏈條移位之方向移動。因此,於前鏈輪與後鏈輪之間鏈條傾斜地配置之狀態得到緩和,而經由鏈條效率良好地將鏈輪本體46之旋轉傳遞至後鏈輪。
本發明之滑動機構16係以沿與旋轉中心軸C平行之軸向延伸之方式構成,因此,支持部42及鏈輪安裝部44可維持較高之強度。
於鏈輪安裝部44相對於支持部42鬆動之情形時,藉由六角桿扳手使動作構件70朝螺紋前進之方向(右旋螺紋之情形時為順時針方向)轉動,經由旋動構件68使彈性構件66之第2端部66b之彈力增強。藉此,可防止滑動機構16之鬆動。
於調整鏈輪安裝部44之移動量之情形時,藉由六角桿扳手使抵接構件80旋動而進行調整。若使抵接構件80向螺紋前進之方向(右旋螺紋之情形時為順時針方向)旋動,則鏈輪安裝部44之行程量變小,若使抵接構件80朝螺紋退回之方向旋動則鏈輪安裝部44之行程量變大。藉此,可根據後鏈輪之數量或自行車之車架尺寸而以鏈條或鏈輪構件14不與車架接觸之方式調整鏈輪構件14之行程量。
於將鏈輪本體46卸除之情形時,用手指捏住無需工具之止動構件28之操作把手28c使環狀彈簧部28b相較連結凸部44e擴大而自第2槽 44g卸除。藉此,可不使用工具而將鏈輪本體46卸除。
<第1實施形態之變化例>
於以下之說明中,關於與第1實施形態之構成對應之構成,利用後兩位相同之三位之符號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符號,關於與第1實施形態之構成相同之構成,利用相同之符號表示。
於變化例之曲柄組件110,如圖11所示,滑動行程量調整機構126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具體而言,滑動行程量調整機構126包含第1滑動行程量調整部26a與第2滑動行程量調整部126b。第2滑動行程量調整部126b可對與第1軸向C1相反之第2軸向C2之滑動行程量進行調整。第2滑動行程量調整部126b較佳為就旋轉中心軸C配置於與第1滑動行程量調整部26a為相反側。因此,第2滑動行程量調整部126b較佳為與第1滑動行程量調整部26a於旋轉方向上隔開大致180度間隔而配置。因此,第2滑動行程量調整部126b係配置於與第1實施形態之滑動行程量限制機構30相同之圓周方向位置。第1滑動行程量調整部26a之構成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因此,省略說明。第2軸向C2係鏈輪本體46向曲柄構件12靠近之方向。
第2滑動行程量調整部126b包含:抵接構件80,其安裝於曲柄構件12與鏈輪構件14中之一者,且當滑動機構16滑動時和曲柄構件12與鏈輪構件14中之另一者接觸;及緩衝構件82,其安裝於曲柄構件12與鏈輪構件14中之另一者。緩衝構件82亦可選擇性地省略。緩衝構件82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構件。
於變化例中,抵接構件80亦安裝於鏈輪構件14之鏈輪安裝部44,且緩衝構件82亦固定於曲柄構件12之支持部42之第4托架92。
抵接構件80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包含與曲柄構件12接觸之抵接部80a、及直徑小於抵接部80a之軸部80b。軸部80b包含公螺紋部80c與工具卡合部80d。公螺紋部80c螺合於螺帽構件86,該螺帽 構件86設置於朝徑向內側突出而形成於鏈輪安裝部44之安裝部本體44a之內周面之第5托架190。工具卡合部80d係就軸部80b位於與抵接部80a為相反側。第5托架190係於與第1實施形態之擋止部90相同之圓周方向及徑向位置形成於安裝部本體44a。第5托架190具有軸部80b能夠通過之調整孔190a、及能夠裝卸自如地安裝螺帽構件86之狹縫190b。螺帽構件86包含螺合於公螺紋部80c之母螺紋部86a。再者,亦可不設置螺帽構件86而於調整孔190a形成母螺紋部。於該情形時,無需狹縫190b。但是,若設置螺帽構件86,則即便母螺紋部86a破損,亦不更換鏈輪安裝部44而僅更換螺帽構件86即可。
於此種構成中,於第1滑動行程量調整部26a中,若利用工具等旋動抵接構件80,則可容易地調整鏈輪構件14之第1軸向C1之滑動行程量。又,於第2滑動行程量調整部126b中,若旋動抵接構件80,則可容易地調整鏈輪構件14之第2軸向C2之滑動行程量。藉此,即便以鏈條或鏈輪構件14不與自行車之車架接觸之方式進行調整,亦容易確保鏈輪構件14之滑動行程量S。
<第2實施形態>
如圖12及圖13所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曲柄組件210主要是滑動機構216之構成及鬆動防止機構222(參照圖13)設置於滑動機構216的方面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曲柄組件210主要包括曲柄構件212、具有旋轉中心軸C之鏈輪構件214、滑動機構216、曲柄軸20、鬆動防止機構222、複數個(例如4個)防塵罩224、及滑動行程量調整機構226。
滑動機構216係將鏈輪構件214與曲柄構件212能夠於與旋轉中心軸C平行之軸向滑動且能夠一體旋轉之方式連結。鬆動防止機構222係設置於滑動部248,防止曲柄構件212與鏈輪構件214之鬆動。
<曲柄構件>
曲柄構件212包含臂部40與支持部242。如圖13所示,支持部242包含大致長方形之支持部本體242a、及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複數個(例如4個)第1安裝部242b。第1安裝部242b之配置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但構成相同。即,第1安裝部242b係軸向之長度大於支持部本體242a。第1安裝部242b係自支持部本體42a之背面及正面突出而形成。第1安裝部242b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第1安裝部42b同樣地,包含相對於與旋轉中心軸C平行之平面傾斜之第1安裝凹部242d。於第1安裝部242b之與旋轉中心軸C平行之軸向之兩端,例如螺固固定有由板材構成之防塵罩224之第1防塵罩224a。第1防塵罩224a係將第1安裝部242b之軸向之兩端罩住。
<鏈輪構件>
於圖13及圖14中,鏈輪構件214係例如鋁、鈦、鐵等金屬製之構件。再者,於圖13中,將4個防塵罩224中之2個卸除而進行描繪。鏈輪構件214包含鏈輪安裝部244與鏈輪本體246。鏈輪安裝部244係經由滑動機構216而能夠一體地旋轉且能夠於與旋轉中心軸C平行之軸向滑動地支持於支持部242。
鏈輪安裝部244包含形成為筒狀之安裝部本體244a、及沿著軸向一體形成於安裝部本體244a之複數個(例如4個)第2安裝部244b。第2安裝部244b係能夠與第1安裝部242b對向地配置。第2安裝部244b係與第1安裝部242b平行地配置。第2安裝部244b係軸向之長度大於安裝部本體244a,且大體上形成為與第1安裝部242b相同之長度。因此,第2安裝部244b係自安裝部本體244a之背面及正面突出而形成。於第2安裝部244b之軸向之兩端,固定有由板材構成之防塵罩224之第2防塵罩224b。第2防塵罩224b將第2安裝部244b之軸向之兩端罩住。安裝部本體244a之外周側之構成與第1實施形態實質上相同。
第2安裝部244b包含:矩形之第1收容部244c,其將第2滑動部252 於朝向第1滑動部250按壓之按壓方向P(圖14之上下方向)移動自如地收容;及第2收容部244d,其將下述之按壓構件294於與按壓方向正交之調整方向A(參照圖14)移動自如地收容。第1收容部244c及第2收容部第244d係遍及第2安裝部244b之軸向之全長而形成。第2收容部244d係調整方向A之長度長於第1收容部244c。
鏈輪本體246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藉由安裝於第1槽44f之定位構件64、及安裝於第2槽44g之無需工具之止動構件28,而於鏈輪安裝部244之外周面於與旋轉中心軸C平行之軸向定位且止動,並與鏈輪安裝部244一體旋轉。
<滑動機構>
如圖13及圖14所示,滑動機構216包含複數個(例如4個)滑動部248、及保持器256。複數個滑動部248係配置於大致長方形之角部。再者,於圖14中,未圖示保持器256。複數個滑動部248之各者包含第1滑動部250、第2滑動部252、及至少一個滾動體54。第1滑動部250係與曲柄構件212一體地安裝。第2滑動部252係於按壓方向P移動自如地安裝於鏈輪構件214。第1滑動部250係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藉由例如接著而一體地安裝於設置於曲柄構件212之支持部242之第1安裝部242b之第1安裝凹部242d。第1滑動部250之內側面250a卡合於第1安裝凹部242d。第1滑動部250之外側面250b具有導引滾動體254之剖面為圓弧狀之內側導引槽250c。
如圖14所示,第2滑動部252係於按壓方向P(圖14之上下方向)移動自如地設置在設置於鏈輪安裝部244之第2安裝部244b之第1收容部244c。第2滑動部252係構成滑動部248,並且亦構成鬆動防止機構222。第2滑動部252之內側面252b具有導引滾動體54之剖面為圓弧狀之外側導引槽252c。第2滑動部252係由固定於第2安裝部244b之兩端之第2防塵罩224b限制與按壓方向P及調整方向A正交之方向(圖14之紙 面正交方向)之移動。
至少一個滾動體54係配置於第1滑動部250與第2滑動部252之間。於第2實施形態中,滾動體54亦為例如鋼鐵製之珠體,且於各滑動部248沿著與旋轉中心軸C平行之軸向隔開間隔而設置有2個。滾動體54亦可為針狀或輥狀。
如圖13所示,保持器256係配置於支持部242與鏈輪安裝部244之間的大致矩形之環狀之構件。保持器256係於軸向一次保持1組2個滾動體54,且將4組滾動體254於圓周方向隔開間隔而一次保持。
此處,第1安裝凹部242c相對於與旋轉中心軸C平行之面傾斜地形成,且第1滑動部250亦同樣傾斜地形成。因此,當將第1滑動部250接著於第1安裝凹部242c時,第1滑動部250不易將接著劑刮出。藉此,即便將第1滑動部250接著於第1安裝凹部242c,亦可減輕擦拭刮出之接著劑之作業。
<鬆動防止機構>
鬆動防止機構222包含設置於第1滑動部250與第2滑動部252中之一者之第1凸輪部252d、按壓構件294、及調整構件298。按壓構件294係包含與第1凸輪部252d接觸之第2凸輪部294a,且可將第1滑動部250與第2滑動部252中之一者朝向第1滑動部250與第2滑動部252中之另一者按壓。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凸輪部252d設置於第2滑動部252,第2凸輪部294a設置於按壓構件294。按壓構件294可於第2收容部244d於調整方向A移動。按壓構件294係形成為與第2收容部244d之與旋轉中心軸平行之軸向上之長度相同的長度。按壓構件294包含供調整構件298螺合之母螺紋部294c。
第1凸輪部252d具有第1傾斜面252e,且第2凸輪部294a具有接觸於第1傾斜面252e之第2傾斜面294b。第1傾斜面252e及第2傾斜面294b係以與調整方向A交叉之方式傾斜。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傾斜面 252e及第2傾斜面294b係自曲柄組件210之驅動旋轉方向DD之上游側朝向下游側而於圖14中左邊降低地傾斜。再者,第1傾斜面252e及第2傾斜面294b亦可自曲柄組件210之驅動旋轉方向DD之上游側朝向下游側而於圖14中左邊升高地傾斜。又,第1凸輪部252d及第2凸輪部294a中,只要一凸輪部具有傾斜面,則另一凸輪部亦能以與傾斜面線接觸之方式形成。例如,另一凸輪部亦可包含呈圓弧狀突出而與傾斜面線接觸之至少一個突起部。
調整構件298係以第2凸輪部294a相對於第1凸輪部252d相對移動之方式使按壓構件294移位。調整構件298包含:螺桿部298a,其螺合於按壓構件294之母螺紋部294c;安裝軸部298b,其直徑小於螺桿部298a;及環狀槽298c,其形成於安裝軸部298b。調整構件298係藉由隔著第2收容部244d而形成之第1孔244e及第2孔244f,而旋轉自如地支持於第2安裝部244b。調整構件298係藉由安裝於環狀槽298c之扣環232(例如E型扣環)而相對於第2安裝部244b止動。於調整構件298之第1孔244e側之端部具有形成為可卡合於六角桿扳手之工具卡合孔298d。
<防塵罩>
如上所述,防塵罩224包含將各第1安裝部242b罩住之板狀之第1防塵罩224a、及將各第2安裝部244b罩住之板狀之第2防塵罩224b。第1防塵罩224a例如分別藉由2根螺絲構件而固定於第1安裝部242b之兩端面。第2防塵罩224b例如分別藉由3根螺絲構件而固定於第2安裝部244b之兩端面。
於鏈輪安裝部244相對於支持部242產生鬆動之情形時,使調整構件298朝螺紋退回之方向(右旋螺紋之情形時為逆時針方向)旋動而使按壓構件294朝圖14右側移動。藉此,可調整滑動機構16之徑向及圓周方向之重量,從而可防止鬆動。
<第2實施形態之變化例>
於以下之說明中,關於與第2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構成對應之構成,利用後兩位相同之三位之符號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符號,關於與第2實施形態之構成相同之構成,利用相同之符號表示。
如圖15所示,第2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曲柄組件310中鬆動防止機構322與第2實施形態不同。變化例之鬆動防止機構322並非調整構件398直接按壓第2滑動部252,而是介隔施力構件334按壓第2滑動部252。
第1收容部344c形成為大致長方形。第2收容部344d係於驅動旋轉方向DD之下游側具有螺孔344e。按壓構件394包含具有與第2實施形態相同之形態之第2傾斜面394b之第2凸輪部394a。按壓構件394包含將調整構件398旋轉自如地支持之圓形之支持凹部394c。施力構件334以壓縮狀態配置於支持凹部394c之內部。調整構件398係以第2凸輪部394a相對於第1凸輪部252d相對移動之方式使按壓構件394介隔施力構件334移位。調整構件398包含螺合於螺孔344e之螺桿部398a、及直徑小於螺桿部398a且旋轉自如地支持於支持凹部394c之支持軸398b。又,調整構件398包含用以安裝施力構件334之彈簧突起398c、及用以卡合六角桿扳手等工具之工具卡合部398d。工具卡合部398d形成於螺桿部398a之端面。施力構件334包含在彈簧突起398c之外周側以壓縮狀態配置於調整構件398與支持凹部394c之底部之間的螺旋彈簧。
於此種構成之鬆動防止機構322中,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第2滑動部252藉由施力構件334施力,因此,即便因磨損而於滑動機構316產生鬆動,亦可自動地減輕鬆動。
<其他實施形態>
以上,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能夠於不脫離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 尤其是,本說明書中敍述之複數個實施形態及變化例可視需要任意地組合。
(a)於第1實施形態中,設置有曲柄軸20與無需工具之止動構件28,但該等亦可不設置,亦可設置該等中之至少一個。
(b)於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中,於支持部與滑動部之間使用滾動體而降低滑動阻力,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將支持部與滑動部以能夠滑動且能夠一體旋轉之方式直接連結。例如,亦可使支持部與滑動部花鍵卡合。於該情形時,亦可於支持部及滑動部之滑動部分之至少任一者形成例如潤滑油、或氟化合物覆膜或硬質碳皮膜等用以減小滑動阻力之覆膜。
(e)於上述2個實施形態中,前鏈輪構件為1片,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對前鏈輪構件為複數片(例如2片或3片)之曲柄組件應用本發明。尤其是,於該情形時,可緩和於前鏈輪構件與後鏈輪構件以最小齒數彼此之嚙合或最大齒數彼此之嚙合而產生的鏈條傾斜地配置之程度。
(f)於上述2個實施形態中,旋轉中心軸C方向(軸向)上之各鏈輪構件齒之厚度相同,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將鏈輪齒之總數設為偶數,且於圓周方向交替地配置第1鏈輪齒與第2鏈輪齒,該第1鏈輪齒係卡合於鏈條之外鏈節但不卡合於鏈條之內鏈節,且具有第1軸向厚度,該第2鏈輪齒能夠卡合於鏈條之內鏈節且具有較第1厚度小之第2軸向厚度。於此種構成中,於旋轉驅動時鏈條不易容易自鏈輪構件脫落。
(g)亦可使鏈輪齒之徑向前端部之圓周方向長度大於驅動旋轉時鏈條之滾子接觸之鏈輪構件齒之徑向中間部之圓周方向長度。於此種構成中,於旋轉驅動時鏈條不易自鏈輪構件脫落。

Claims (27)

  1. 一種自行車曲柄組件,其包括:曲柄構件;鏈輪構件,其具有旋轉中心軸;滑動機構,其將上述鏈輪構件與上述曲柄構件連結成能夠於與上述旋轉中心軸平行之軸向滑動;及鬆動防止機構,其防止上述曲柄構件與上述鏈輪構件之鬆動;且上述鬆動防止機構包含彈性構件。
  2.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其中上述滑動機構包括:第1滑動部,其與上述曲柄構件一體地安裝;第2滑動部,其與上述鏈輪構件一體地安裝;及至少一個滾動體,其配置於上述第1滑動部與上述第2滑動部之間。
  3. 如請求項2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其中上述鬆動防止機構包含:接觸構件,其安裝於上述曲柄構件與上述鏈輪構件中之一者;及按壓調整構件,其安裝於上述曲柄構件與上述鏈輪構件中之另一者,且包含上述彈性構件;且上述彈性構件接觸於上述接觸構件。
  4. 如請求項2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其中上述彈性構件具有第1端部與第2端部,且上述彈性構件之上述第1端部接觸於上述接觸構件,上述按壓調整構件包含上述彈性構件之第2端部卡合之旋動構件、及使上述旋動構件旋動之動作構件。
  5. 如請求項4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其中於上述曲柄構件與上述鏈輪構件中之另一者形成有第1螺紋部,且上述動作構件包含螺合於上述第1螺紋部之第2螺紋部。
  6. 如請求項3至5中任一項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其中上述接觸構件係沿著上述軸向延伸之合成樹脂製之構件。
  7. 如請求項6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其中上述接觸構件具有滑動槽,該滑動槽沿著上述軸向延伸,且供上述彈性構件之上述第1端部滑動。
  8.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其中上述接觸構件係能夠裝卸地固定於上述曲柄構件及上述鏈輪構件中之一者。
  9. 一種自行車曲柄組件,其包括:曲柄構件;鏈輪構件,其具有旋轉中心軸;滑動機構,其包含將上述鏈輪構件與上述曲柄構件能夠於與上述旋轉中心軸平行之軸向滑動地連結之複數個滑動部;及複數個防塵罩,其等安裝於上述複數個滑動部之各者。
  10. 如請求項9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其中上述複數個滑動部之各者包含:第1滑動部,其與上述曲柄構件一體地安裝;第2滑動部,其與上述鏈輪構件一體地安裝;及至少一個滾動體,其配置於上述第1滑動部與上述第2滑動部之間。
  11. 如請求項10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其中上述滾動體設置有複數個,上述複數個滾動體之各者係配置於上述第1滑動部與上述第2滑動部之間,且複數個滑動部之各者進而包含至少將上述複數個滾動體於圓周方向隔開間隔而保持之保持器。
  12. 如請求項9至11中任一項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其中上述複數個防塵罩之各者係覆蓋上述第1滑動部與上述第2滑動部之間之間隙。
  13. 一種自行車曲柄組件,其包括:曲柄構件;鏈輪構件,其具有旋轉中心軸;滑動機構,其將上述鏈輪構件與上述曲柄構件連結成能夠於與上述旋轉中心軸平行之軸向滑動;及滑動行程量調整機構,其能夠對上述鏈輪構件相對於上述曲柄構件之滑動行程進行調整;且上述滑動行程量調整機構包含抵接構件,該抵接構件安裝於上述曲柄構件與上述鏈輪構件中之一者,且當上述滑動機構滑動時與上述曲柄構件及上述鏈輪構件中之另一者接觸,且上述抵接構件包含與上述曲柄構件及上述鏈輪構件中之另一者接觸之抵接部、及直徑小於上述抵接部之軸部。
  14. 如請求項13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其中上述滑動行程量調整機構包含第1滑動行程量調整部及第2滑動行程量調整部中之至少任一者,上述第1滑動行程量調整部能夠對沿著上述旋轉中心軸自上述曲柄構件離開之第1軸向之滑動行程量進行調整,上述第2滑動行程量調整部能夠對與上述第1軸向相反之第2軸向之滑動行程量進行調整。
  15. 如請求項14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其中上述第2滑動行程量調整部係就上述旋轉中心軸配置於與上述第1滑動行程量調整部為相反側。
  16. 如請求項13至15中任一項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其中上述滑動行程量調整機構進而包含安裝於上述曲柄構件及上述鏈輪構件中之另一者之緩衝構件,且上述緩衝構件與上述抵接構件之上述抵接部接觸。
  17. 一種自行車曲柄組件,其包括:曲柄構件;鏈輪構件,其具有旋轉中心軸;滑動機構,其包含滑動部,且將上述鏈輪構件與上述曲柄構件連結成能夠於與上述旋轉中心軸平行之軸向滑動;及鬆動防止機構,其設置於上述滑動部,防止上述曲柄構件與上述鏈輪構件之鬆動。
  18. 如請求項17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其中上述滑動機構包含複數個滑動部。
  19. 如請求項18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其中上述鬆動防止機構係設置於上述複數個滑動部之各者。
  20. 如請求項17至19中任一項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其中上述滑動部包含:第1滑動部,其與上述曲柄構件一體地安裝;第2滑動部,其與上述鏈輪構件一體地安裝;及複數個滾動體,其等配置於上述第1滑動部與上述第2滑動部之間;且上述鬆動防止機構設置於上述第1滑動部與上述第2滑動部中之至少一者。
  21. 如請求項17至19中任一項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其中上述滑動機構進而包含將上述複數個滾動體於圓周方向隔開間隔而保持之保持器。
  22. 如請求項20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其中上述鬆動防止機構包含:第1凸輪部,其設置於上述第1滑動部與上述第2滑動部中之一者;按壓構件,其包含與上述第1凸輪部接觸之第2凸輪部,且能夠將上述第1滑動部與上述第2滑動部中之一者朝向上述第1滑動部與上述第2滑動部中之另一者按壓;及調整構件,其使上述按壓構件移位以使上述第2凸輪部相對於上述第1凸輪部相對移動。
  23. 如請求項22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其中上述第1凸輪部具有第1傾斜面,且上述第2凸輪部具有接觸於上述第1傾斜面之第2傾斜面。
  24. 如請求項22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其中上述按壓構件包含沿著上述按壓構件之移位方向形成之第1螺紋部,且上述調整構件包含螺合於上述第1螺紋部之第2螺紋部。
  25. 如請求項24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其中上述第1螺紋部為母螺紋部,且上述第2螺紋部為公螺紋部。
  26. 如請求項20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其中上述鬆動防止機構包含:第1凸輪部,其設置於上述第1滑動部與上述第2滑動部中之一者;按壓構件,其包含與上述第1凸輪部接觸之第2凸輪部,且能夠將上述第1滑動部與上述第2滑動部中之一者朝向上述第1滑動部與上述第2滑動部中之另一者按壓;及彈性構件,其於上述第2凸輪部相對於上述第1凸輪部相對移動之方向對上述按壓構件施力。
  27. 如請求項26之自行車曲柄組件,其中上述第1凸輪部具有第1傾斜面,且上述第2凸輪部具有接觸於上述第1傾斜面之第2傾斜面。
TW105110654A 2015-04-03 2016-04-01 Bicycle crank assembly TWI6598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76757A JP2016196236A (ja) 2015-04-03 2015-04-03 自転車用クランク組立体
JP2015-076757 2015-04-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6261A TW201636261A (zh) 2016-10-16
TWI659893B true TWI659893B (zh) 2019-05-21

Family

ID=56937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0654A TWI659893B (zh) 2015-04-03 2016-04-01 Bicycle crank assembly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6196236A (zh)
DE (1) DE102016003447A1 (zh)
TW (1) TWI65989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3621B (zh) * 2019-10-23 2022-01-21 日商自由動力創新股份有限公司 旋轉輔助具及附輔助之旋轉工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26041B2 (en) 2017-06-13 2020-01-07 Shimano Inc. Bicycle crank assembly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08526B2 (ja) * 2003-02-18 2005-10-19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クランク組立体
TWM428131U (en) * 2011-10-05 2012-05-01 Shimano Kk Chain wheel fastening structure for bicycle, and crank assembly body for bicycle containing same
JP2013144541A (ja) * 2012-01-16 2013-07-25 Campagnolo Spa 自転車のボトムブラケット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ボトムブラケットアセンブリに用いられる左側のクランクアームアセンブリ
US8955410B2 (en) * 2011-10-12 2015-02-17 Shimano Inc. Bicycle crank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97293B2 (ja) 2013-10-09 2018-03-2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装置、無線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08526B2 (ja) * 2003-02-18 2005-10-19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クランク組立体
TWM428131U (en) * 2011-10-05 2012-05-01 Shimano Kk Chain wheel fastening structure for bicycle, and crank assembly body for bicycle containing same
US8955410B2 (en) * 2011-10-12 2015-02-17 Shimano Inc. Bicycle crank assembly
JP2013144541A (ja) * 2012-01-16 2013-07-25 Campagnolo Spa 自転車のボトムブラケット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ボトムブラケットアセンブリに用いられる左側のクランクアームアセンブ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3621B (zh) * 2019-10-23 2022-01-21 日商自由動力創新股份有限公司 旋轉輔助具及附輔助之旋轉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6261A (zh) 2016-10-16
JP2016196236A (ja) 2016-11-24
DE102016003447A1 (de) 2016-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4111B (zh) 自行車曲柄總成
TWI659893B (zh) Bicycle crank assembly
JP6414333B2 (ja) ウォーム減速機
CN100418713C (zh) 自动链式拉紧器
CN107662172B (zh) 棘轮扳手
US7815204B2 (en) Rack-and-pinion type steering apparatus
EP1829779A1 (en) Bicycle bottom bracket assembly and adapter device for such an assembly
JPH07256605A (ja) モータチェインソーのソーブレードを介して走行するソーチェインの緊張懸架装置
US8979688B2 (en) Cushioning structure for a sprocket
JP2010519063A (ja) クイックリリース式顎部材並びに一体型軸受チャック
EP1580624A2 (fr) Mobile destiné à venir en contact avec un autre élément mobile ou fixe
WO2015144423A1 (fr) Systeme de commande pour piece d&#39;horlogerie
US20220177075A1 (en) Rear derailleur
CA2971758A1 (en) Rotary changer
JP2008155909A (ja) 自転車用部品装着構造
JP2004210272A (ja) 自転車のリアディレーラ用ケージプレート調節機構
JP6705659B2 (ja) 車両用灯具
TWM526540U (zh) 自行車鏈條
WO2010058722A1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
JP2004278794A (ja) 他の可動または固定部材との接触のための可動部品
JP2002266989A (ja) スプロケット
JP2008012780A (ja) チェンソーのチェン張り機構
JP5192057B2 (ja) テンショナー
CN107414185B (zh) 带链条自动张紧结构的链锯
CN220010027U (zh) 自行车的后变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