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8906B - 具有形成於其之一端處的一起子可接合凹口的一種螺紋扣件、扣件系統及形成具有形成於其之一端處的一起子可接合凹口的一螺紋扣件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形成於其之一端處的一起子可接合凹口的一種螺紋扣件、扣件系統及形成具有形成於其之一端處的一起子可接合凹口的一螺紋扣件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8906B
TWI658906B TW106122205A TW106122205A TWI658906B TW I658906 B TWI658906 B TW I658906B TW 106122205 A TW106122205 A TW 106122205A TW 106122205 A TW106122205 A TW 106122205A TW I658906 B TWI658906 B TW I6589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grees
groove
notch
fastener
transition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2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5121A (zh
Inventor
蓋瑞 迪林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飛利浦斯螺絲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飛利浦斯螺絲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飛利浦斯螺絲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5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5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8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890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3/00Specially shaped nuts or heads of bolts or screws for rotations by a tool
    • F16B23/0053Specially shaped nuts or heads of bolts or screws for rotations by a tool with a conical or prismatic recess for receiving a centering pin of the tool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5/00Screwdrivers
    • B25B15/001Screwdriver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shape of the tool bit
    • B25B15/004Screwdriver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shape of the tool bit characterised by cross-section
    • B25B15/005Screwdriver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shape of the tool bit characterised by cross-section with cross- or star-shaped cross-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KMAKING FORGED OR PRESSED METAL PRODUCTS, e.g. HORSE-SHOES, RIVETS, BOLTS OR WHEELS
    • B21K1/00Making machine elements
    • B21K1/44Making machine elements bolts, studs, or the like
    • B21K1/46Making machine elements bolts, studs, or the like with heads
    • B21K1/463Making machine elements bolts, studs, or the like with heads with recessed h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3/00Specially shaped nuts or heads of bolts or screws for rotations by a tool
    • F16B23/0007Specially shaped nuts or heads of bolts or screws for rotations by a tool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recess or the protrusion engaging the tool
    • F16B23/0023Specially shaped nuts or heads of bolts or screws for rotations by a tool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recess or the protrusion engaging the tool substantially cross-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1/00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Forging (AREA)
  • Slide Fasteners, Snap Fasteners, And Hook Fastener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文中揭露扣件、起子、衝頭、扣件系統及製造扣件、起子、衝頭及扣件系統之方法。在一實例中,該等扣件、起子、衝頭及扣件系統包含穩定肋件及對應凹口。

Description

具有形成於其之一端處的一起子可接合凹口的一種螺紋扣件、扣件系統及形成具有形成於其之一端處的一起子可接合凹口的一螺紋扣件之方法
本案係關於一種扣件,尤其是一種螺紋扣件。
使用電動工具來高速高轉矩負載地驅動螺紋扣件導致由起子施加於扣件之大力。雖然諸多螺紋扣件驅動系統(尤其是在扣件頭部中具有一起子可接合凹口之螺紋扣件驅動系統)經設計以具有由起子上之對應表面接合之表面,但此理想表面與表面接合實際上難以達成。起子-凹口接合通常集中於小區域或點中,而非為起子與扣件之間的表面與表面接合(可藉此將驅動負載分佈於一大表面積上)。此外,當起子-凹口接合不協調時,會使情況惡化。
此可由諸多因數(諸如扣件或起子之製造不協調性及此領域中所遭遇之困難)所致。領域所遭遇之困難可包含(例如)起子與扣件之不對準或由於已聚積於凹口中之塗料或其他碎屑而無法將起子完全插入凹口中。即使 是起子與扣件之間的略微不對準或扣件或起子與設計規格之一變動,亦會導致起子與扣件之間的接觸面積實質上減少,在諸多情況中,導致起子及扣件之若干部分之近點狀接觸。在此等狀況下施加高轉矩必然導致起子及凹口之材料中之集中應力,其繼而會導致材料因塑性變形或破裂而失效。即使是凹口與起子之接合表面之略微塑性變形,亦會不利地影響系統效能。若凹口變形以界定自垂直傾斜之斜坡表面,則起子會在外加負載之影響下「凸起偏離(cam-out)」凹口。此凸起偏離係非所要的,此不僅係因為其導致起子與凹口之過早或不可控脫離,且亦因為突然脫離之起子會滑動至工件上且損壞工件。另外,驅動扣件時之起子葉片中之過度應力會引起葉片依減少與扣件接觸之表面積且徑向向內地有效移位接觸區域之一方式變形,藉此減少起子-凹口接合之效力且增加失效之風險。
可期望提供凹頭扣件及起子之改良方案,藉此減少或消除上述及其他困難且增加穩定性。
本文中揭露各種扣件、扣件系統、起子、衝頭及形成扣件系統之方法。實例性扣件可包含形成於其之一端處的一起子可接合凹口,該凹口包含具有一底部區域之一中央芯及自該中央芯向外輻射之複數個翼,該等翼各由一對側壁及聯接該等側壁之一外過渡面界定,該外過渡面自該凹口之一頂部延伸且連接至該底部區域且在該底部區域與該外過渡面之相交處形成一底部區域過渡邊緣。在一實例中,一扣件可包含將一第一翼之一側壁連接至一第二翼之一側壁的一內過渡面,該第一翼及該第二翼彼此相鄰。在另一實例中,該扣件可包含一內過渡面中之一凹槽,其自該內過渡面沿一徑向向外方向延伸,該凹槽自相距於該底部區域過渡邊緣之一第一距離 延伸至相距於該底部區域過渡邊緣之一第二距離。在一特定實例中,該第一距離係非零。在一實例中,該凹槽延伸至該凹口之一頂部。且在又一實例中,該凹槽包括一第一凹槽壁及一第二凹槽壁,該第一凹槽壁及該第二凹槽壁交會於一凹槽頂端處,隨著該凹口凹槽沿自該凹口之頂部朝向該底部區域之一方向延伸,該凹槽頂端朝向該扣件之一縱軸線向內徑向漸縮。
在一實例中,一凹槽頂端依與該扣件之該縱軸線成約10.4度之一角度漸縮。在另一實例中,一第一凹槽壁與一第二凹槽壁之間存在約50.4度之一角度。在一實例中,一凹槽頂端與該內過渡面相交於相距於該底部區域過渡邊緣之該第一距離處。且在又一實例中,一底部區域具有一底部凹口尖端,其與該底部區域過渡邊緣相距一第三距離。且在一實例中,該第一距離大於約0.04英寸。
本文中揭露實例性扣件,其中在一實例中,分別形成於該第一凹槽壁及該第二凹槽壁與該過渡面之相交處的一第一相交線及一第二相交線形成介於其等之間的約6.5度至約7.0度之間的一角度。在另一實例中,該內過渡面依與該扣件之一縱軸線成約3.5至約4.0度之間的一角度漸縮。在一實例中,該等側壁之至少一者進一步包含一釋放區域,其經界定成自其相關聯之外過渡面徑向向內以界定其各自外過渡面與該釋放區域之間的一相對凸起轉矩墊,該轉矩墊係一長形條且沿聯接該外過渡面之側壁之一邊沿縱向延伸。且在又一實例中,該凹口包括四個翼且該等內過渡面之至少兩者具有該凹口凹槽。且在又一實例中,該等側壁之至少一者經構形以界定一螺旋之一段。在一實例中,該等內過渡面之至少一者包含具有一頂部之一干涉表面且自該頂部至該底部區域過渡邊緣之一距離小於該第一距離。
本文中揭露扣件系統。在一實例中,一扣件包含具有一底部區域之 一中央凹口芯。在一實例中,一扣件包含自該中央凹口芯向外輻射之複數個翼,該等翼各由一對凹口側壁及聯接該等凹口側壁之一凹口外過渡面界定,該凹口外過渡面自該凹口之一頂部延伸且連接至該底部區域且在該底部區域與該外過渡面之相交處形成一底部區域過渡邊緣。且在另一實例中,至少一凹口內過渡面將一第一翼之一凹口側壁連接至一第二翼之一凹口側壁,該第一翼及該第二翼彼此相鄰。且在又一實例中,一凹口包含該內過渡面中之一凹槽,其自該內過渡面沿一徑向向外方向延伸,該凹槽自相距於該底部區域過渡邊緣之一第一距離延伸至相距於該底部區域過渡邊緣之一第二距離。且在又一實例中,該第一距離係非零。
在一實例中,一扣件系統包含用於接合一扣件之凹口的一起子,該起子包含一柄部分及形成於該柄部分之一端處之一凹口接合部分,該凹口接合部分包括具有一端區域之一中央起子芯及自該起子中央芯向外輻射之複數個瓣,各瓣由一對起子側壁及聯接該等起子側壁之一起子外過渡面界定,該起子外過渡面自該柄部分延伸且連接至該端區域且在與該起子端區域之相交處形成一端區域外過渡邊緣。且在又一實例中,至少一起子內過渡面將一第一瓣之一起子側壁連接至一第二瓣之一起子側壁,該第一瓣及該第二瓣彼此相鄰。在一實例中,一起子包含該起子內過渡面上之一穩定肋件,其自該起子中央芯沿一徑向向外方向延伸,該穩定肋件自相距於該端區域外過渡邊緣之一第一距離延伸至相距於該端區域外過渡邊緣之一第二距離,該第一距離係非零。且在又一實例中,該凹槽包括一第一凹槽壁及一第二凹槽壁,該第一凹槽壁與該第二凹槽壁交會於一凹槽頂端處,隨著該凹口凹槽沿自該凹口之該頂部朝向該底部區域之一方向延伸,該凹槽頂端向內徑向漸縮。且在另一實例中,一穩定部肋件包括一第一肋件壁及 一第二肋件壁,該第一肋件壁與該第二肋件壁交會於一肋件頂端處,隨著該穩定部肋件朝向該端區域延伸,該肋件頂端向內徑向漸縮。
在一實例中,該凹槽頂端依相對於該扣件之一縱軸線的一角度漸縮且該穩定部頂端依相對於該起子之一縱軸線的一角度漸縮,該凹槽頂端錐角大於該穩定部頂端錐角。且在另一實例中,一凹槽頂端依與該扣件之該縱軸線成約10.4度之一角度漸縮。且在另一實例中,該穩定部頂端依與該起子之該縱軸線成約7.5至約8.5度之一角度漸縮。且在又一實例中,該第一凹槽壁與該第二凹槽壁之間存在約50.4度之一角度。在一實例中,該第一穩定部壁與該第二穩定部壁之間存在約70度之一角度。在另一實例中,該凹槽頂端與該內過渡面相交於相距於該底部區域過渡邊緣之該第一距離處。且在又一實例中,該穩定部頂端在相距於該端區域外過渡邊緣之該第一距離處與該內過渡面交會。
在所揭露扣件系統之一實例中,分別形成於該第一凹槽壁及該第二凹槽壁與該凹口內過渡面之相交處的一第一相交線及一第二相交線形成該等凹槽壁之間的約6.5度至約7.0度之間的一角度。在另一實例中,該起子內過渡面依相對於該起子之該縱軸線之一角度漸縮且該等凹口內過渡面依相對於該凹口之該縱軸線之一角度漸縮,該起子內過渡面錐角小於該凹口內過渡面錐角。且在又一實例中,該凹口內過渡面依與該扣件之一縱軸線成約3.5至約4.0度(含3.5度及4.0度)之一角度漸縮。且在另一實例中,該起子內過渡面依與該扣件之一縱軸線成約2.25至約2.75度(含2.25度及2.75度)之一角度漸縮。且在又一實例中,該等凹口側壁之至少一者進一步包括一釋放區域,其經界定成自其相關聯之凹口外過渡面徑向向內以界定該凹口外過渡面與該凹口中央芯之間的一相對凸起轉矩墊,該轉矩墊係一長 形條且沿聯接該外過渡面之該側壁之一邊沿縱向延伸。
在一進一步實例中,所揭露之實例性扣件系統包含具有四個翼之一凹口且該等內過渡面之至少兩者具有凹口凹槽。在一實例中,一起子包含形成於該等瓣之側壁之至少一者上的至少一轉矩肋件,該至少一轉矩肋件經定向以實質上垂直於該瓣之外過渡面延伸且沿一徑向向外方向增大橫截面面積。在另一實例中,該至少一轉矩肋件之一徑向最外端界定該瓣之最寬部分。且在另一實例中,至少一轉矩肋件具有大體上呈三角形之一橫截面。且在又一實例中,該等凹口內過渡面之至少一者包括具有由一設計凹口干涉區域界定之一頂部的一干涉表面且自該頂部至該底部區域過渡邊緣之一距離小於至該凹槽之該第一距離。在一所揭露扣件系統中,該等起子內過渡面之至少一者包括具有由一設計起子干涉區域界定之一頂部的一干涉表面且自該頂部至該端區域外過渡邊緣之一距離小於至該穩定肋件之該第一距離。且在另一實例性扣件系統中,該扣件系統包含該凹口干涉區域之該頂部與該凹槽之間的一間隙距離。且在又一實例性扣件系統中,該扣件系統包含該起子干涉區域之該頂部與該肋件之間的一間隙距離。
本文中揭露形成一螺紋扣件之方法。在一實例性方法中,該方法包含:形成一螺紋扣件,該螺紋扣件具有形成於其之一端處的一起子可接合凹口。在一實例中,該方法包含:使用一衝頭來形成該凹口,該衝頭包含具有一底部形成部分之一中央芯及自該中央芯向外輻射之複數個翼形成部分,該等翼形成部分各由一對側壁形成部分及聯接該等側壁形成部分之一外過渡面形成部分界定,該外過渡面形成部分連接至該底部區域形成部分且在該底部區域形成部分與該外過渡面形成部分之相交處形成一底部區域過渡邊緣形成部分。在另一實例性方法中,該衝頭包含至少一內過渡面形 成部分,其將一第一翼形成部分之一側壁形成部分連接至一第二翼形成部分之一側壁,該第一翼形成部分及該第二翼形成部分彼此相鄰。在又一實例性方法中,該衝頭包含該內過渡面形成部分中之一凹槽形成部分,其自該內過渡面形成部分沿一徑向向外方向延伸,該凹槽形成部分自相距於該底部區域過渡邊緣形成部分之一第一距離延伸至相距於該底部區域過渡邊緣形成部分之一第二距離,該第一距離係非零。
在一實例性方法中,該衝頭包含具有一第一凹槽壁形成部分及一第二凹槽壁形成部分之一凹槽形成部分,該第一凹槽壁形成部分及該第二凹槽壁形成部分交會於一凹槽頂端形成部分處,隨著該凹口凹槽形成部分沿自一本體朝向該底部區域形成部分之一方向延伸,該凹槽頂端形成部分朝向該扣件之一縱軸線向內徑向漸縮。在另一實例性方法中,一衝頭包含依與該衝頭之縱軸線成約10.4度之一角度漸縮的一凹槽頂端形成部分。
將在附圖及以下詳細描述中提供額外細節。
100‧‧‧扣件
101‧‧‧頭部
102‧‧‧起子可接合凹口/凹口
103‧‧‧翼
104‧‧‧安裝側壁
106‧‧‧移除側壁
108‧‧‧外過渡面
110‧‧‧內過渡面
112‧‧‧凹槽
114‧‧‧凹槽壁
115‧‧‧凹槽頂端
116‧‧‧相交線
118‧‧‧釋放區域
119‧‧‧轉矩墊
120‧‧‧凹口底部區域
122‧‧‧底部區域過渡邊緣
124‧‧‧內過渡底部邊緣
129‧‧‧底部區域
140‧‧‧頭部標記
150‧‧‧距離
152‧‧‧距離
154‧‧‧凹槽間隙距離
156‧‧‧干涉表面
200‧‧‧起子
202‧‧‧凹口可接合部分
203‧‧‧瓣
204‧‧‧安裝側壁
206‧‧‧移除側壁
208‧‧‧外過渡面
210‧‧‧內過渡面
212‧‧‧穩定肋件
214‧‧‧肋件壁
215‧‧‧肋件頂端
216‧‧‧相交線
220‧‧‧端區域
221‧‧‧起子尖端
222‧‧‧端區域外過渡邊緣
224‧‧‧端區域內過渡邊緣
230‧‧‧轉矩肋件
250‧‧‧距離
252‧‧‧距離
254‧‧‧肋件間隙距離
256‧‧‧干涉表面/干涉配合區域
260‧‧‧距離
264‧‧‧穩定部肋件之輪廓
300‧‧‧衝頭
303‧‧‧翼形成部分
304‧‧‧安裝側壁形成部分
306‧‧‧移除側壁形成部分
308‧‧‧外過渡面形成部分
310‧‧‧內過渡面形成部分
312‧‧‧凹槽形成部分
314‧‧‧凹槽壁形成部分
315‧‧‧凹槽頂端形成部分
316‧‧‧相交線
318‧‧‧釋放區域形成部分
319‧‧‧轉矩墊形成部分
320‧‧‧底部區域形成部分
321‧‧‧尖端形成部分
322‧‧‧底部區域過渡邊緣形成部分
324‧‧‧內過渡底部邊緣形成部分
350‧‧‧距離
352‧‧‧距離
354‧‧‧間隙距離
356‧‧‧干涉表面規測區域
357‧‧‧距離
358‧‧‧距離
359‧‧‧距離
360‧‧‧距離
370‧‧‧本體部分
374‧‧‧表面
376‧‧‧整合尖頭
380‧‧‧頂部
382‧‧‧底部
456‧‧‧干涉配合/緊貼配合
458‧‧‧間隙
α‧‧‧角度
β‧‧‧錐角
γ‧‧‧凹槽頂端錐角
δ‧‧‧角度
ε‧‧‧角度
η‧‧‧凹槽頂端錐角
ζ‧‧‧錐角
圖1係根據所揭露實施例之一實例性扣件凹口之一部分透視圖;圖2係根據所揭露實施例之一實例性扣件凹口之一端視圖;圖3係根據所揭露實施例之圖2之實例性扣件凹口之一橫截面圖;圖4係根據所揭露實施例之一實例性衝頭之一透視圖;圖5係根據所揭露實施例之一實例性衝頭之一透視圖;圖6係根據所揭露實施例之一實例性衝頭之一側視圖;圖7係根據所揭露實施例之一實例性衝頭之一橫截面;圖8係根據所揭露實施例之一實例性衝頭之一橫截面圖;圖9係根據所揭露實施例之一實例性起子之一透視圖; 圖10係根據所揭露實施例之一實例性起子之一側視圖;圖11係根據所揭露實施例之一實例性起子之一端視圖;圖12係根據所揭露實施例之一實例性起子之一橫截面圖;圖13係根據所揭露實施例之與一實例性凹口配合之一實例性起子之一端視圖;圖14係根據所揭露實施例之與一實例性凹口配合之一實例性起子之一橫截面圖;圖15係根據所揭露實施例之與一實例性凹口配合之一實例性起子之一透視圖;圖16係根據所揭露實施例之與一實例性凹口配合之一實例性起子之一透視圖;及圖17係根據所揭露實施例之與一實例性凹口配合之一實例性起子之一橫截面圖。
相關申請案
本申請案主張2016年7月11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62/360,741之優先權,該案之全文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本說明書中,相同元件符號係指所有圖中之類似特徵。
圖1至圖3展示一實例性扣件凹口之各種視圖。扣件100具有形成於頭部101中之一起子可接合凹口102(凹口102)。起子可接合凹口呈在平面中可界定為大體上呈十字形之多邊形形式。凹口包含一中央芯(即,中央凹口芯)及自中央部分向外輻射之複數個翼103(即,第一翼、第二翼等)。翼103各由一安裝側壁104及一移除側壁106(即,複數個凹口側壁)界定,藉 由一外過渡面108(即,凹口外過渡面,其經展示為向下(遠離頭部101)且向內傾斜)來使安裝側壁104及移除側壁106彼此分離。側壁104及106在本文中指稱安裝側壁104及移除側壁(假定為一右旋扣件螺紋)。一內過渡面110(即,凹口內過渡面)延伸於相鄰翼之安裝表面與移除表面之間。
在一實例中,翼103之尺寸大體上符合一標準十字形形狀之尺寸,例如相對於美國工業扣件協會之「IFI英制扣件標準手冊」(2014年第九版)(「IFI標準」,例如參閱作為附錄A附上之一摘錄)內之各種十字槽中所描述之尺寸,該手冊之全文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對於本發明之剩餘部分,除非另有說明,否則所參考之「標準」係指由IFI標準所建立之標準。在一實例中,內過渡面110大體上符合一標準正方形凹口之形狀,例如IFI標準中所描述之正方形凹口。將自本發明明白該等標準之修改。在一實例中,具有翼103及內過渡面110之凹口102及一對應起子可大體上符合一Phillips Square-Driv®(PSD)凹口及起子(就本發明而言,可購自Phillips Screw Company of Burlington,Massachusetts,USA)之各種尺寸。然而,本發明之特徵亦可併入至其他扣件及扣件系統之非驅動表面中。例如,本發明之實施例可併入至既有扣件設計(例如Phillips Screw Company之市售扣件(例如商標名為Pozidriv®、Torq-Set®、Tri-Wing®、Phillips II®、Hexstix®、Mortorq®、Mortorq® Super、External Mortorq® Super之市售扣件)及具有(例如)2個、3個、4個、5個、6個或6個以上翼之其他多翼扣件)中。另外,所揭露之扣件/起子至少部分由螺旋段界定,例如以下各者中所描述之扣件/起子:頒發給Stacy之美國專利第5,957,645號、第6,234,914號及第6,367,358號(Stacy專利)、頒發給Dilling之美國專利第7,891,274號、第8,171,826號及第8,387,491號(Dilling專利)及2016年 6月17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351540號('540申請案),所有該等專利與本申請案共同擁有。此等專利之全文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繼續圖1至圖3之實例性實施例,外過渡面108及內過渡面110合併至一大體上呈凹形之凹口底部區域120中。外過渡面108與底部區域120交會於底部區域過渡邊緣122處。內過渡面110與底部區域120交會於內過渡底部邊緣124處。至少一內過渡面110包含內過渡面110內之一凹槽112。凹槽112自內過渡面向外徑向延伸。因此,無論起子是否包含一穩定肋件(下文將更詳細討論),符合凹口102之尺寸的一起子將配合於凹口102內。(若干)凹槽112與(若干)對應穩定肋件相互作用以穩定凹口內之起子且最小化起子之搖擺。下文將進一步討論此特徵。
在一實例中,凹口102包含一個以上具有一凹槽112之內過渡面110。例如,在一實施例中,沿徑對置之內過渡面各具有凹槽112。凹口102可包含(例如)任何數目對沿徑對置凹槽112。如圖1至圖2中所展示,凹口102包含兩對沿徑對置凹槽112,或在一替代實施例中,具有不同構形之凹口包含三對、四對或四對以上沿徑對置凹槽。
在一實例中,凹槽112包含在凹槽頂端115處連接在一起之凹槽壁114(即一第一凹槽壁及一第二凹槽壁)。凹槽壁與內過渡面110相交於相交線116處。凹槽壁之間的角度可為經構形以提供所要穩定性且亦基於凹口之大小及構形的任何角度。在一實例中,凹槽壁114之間的角度係介於約40度至約60度之間,或對於一PSD大小1-2凹口而言,係約50.4度。在一實例中,一PSD大小命名M-N係指符合根據購自Phillips Screw Company之大小且如IFI標準中所揭露之一「M」大小正方形及一「N」大小Phillips及/或十字形的一PSD凹口及/或起子。
在一實例中,內過渡面110自凹口之頂部朝向底部區域120朝向扣件之縱軸線向內漸縮。內過渡面110之漸縮建立用於提供與對應起子之協作表面之一干涉配合的干涉表面156(以斜線標記指示)。
在一實例中,安裝側壁104或移除側壁106之一者或兩者可具有一釋放區域118,其自對應側壁104、106之上邊緣朝向側壁之底部向下延伸。釋放區域118經形成使得其各自側壁之無釋放部分界定呈一相對凸起條形式之一轉矩墊119,其沿其相關聯側壁之外邊沿(即,側壁與翼103之外過渡面108交會之位置)延伸。轉矩墊119意欲由配合起子之瓣之最徑向向外區域接合以保證將在凹口驅動壁之最徑向向外位置處將驅動轉矩施加至凹口驅動壁。釋放區域118經設計且經構形使得在一實例中,起子葉片不會接合由釋放區域118界定之側壁104、106之部分。可在(例如)Hughes等人之美國專利6,223,634、6,601,482及6,786,827('634專利)中找到有關實例性轉矩墊及釋放區域118之額外資訊,該等專利之全文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藉由維持起子葉片與側壁之最外區域的接合來最大化外加轉矩之矩臂,藉此減小發展轉矩之所要位準所需之力且因此減小凹口非所要變形之風險。凹口之頂部亦可包含頭部標記140,其可接觸凹槽112之一頂面且不對凹槽112產生有害影響。
相對於圖3,凹槽112開始於相距於底部區域過渡邊緣122之一距離152(即,第一距離)且繼續至凹口102之頂部,凹口102係相距於底部區域過渡邊緣122之一距離150(即,第二距離)。在一特定實例中,距離152大於零,使得凹槽112不延伸至底部區域120以因此不干擾一緊貼配合(stick fit)特徵。在一特定實例中,凹槽112具有相距於干涉表面156之頂部之大於約零之一凹槽間隙距離154。
所揭露之實例性凹口可由一鐓鍛衝頭形成,該鐓鍛衝頭經調適以形成具有所揭露對應凹口之扣件之頭部。可在(例如)一雙擊鐓鍛機中以習知鍛頭技術形成凹口。圖4至圖8繪示經構形以形成一實例性揭露凹口之一衝頭300。衝頭係對應於相對於圖1至圖3所描述之凹口102實施例之陰模的一陽模。因此,參考所揭露衝頭300所描述之特徵及尺寸亦適用於對應凹口102特徵及實施例,且反之亦然。
衝頭包含本體部分370,其具有一表面374及自表面374突出之一整合尖頭376。尖頭376與凹口之形狀互補且衝頭之表面具有與所欲螺釘頭(此處展示為一平頭)之形狀互補的形狀。相對於圖5,尖頭376包含一中央芯及自該芯大體上徑向向外延伸之複數個翼形成部分303。如圖中所展示,各翼形成部分303包含:一釋放區域形成部分318及一轉矩墊形成部分319,其等形成各自之安裝側壁形成部分304及移除側壁形成部分306;及一外過渡面形成部分308。一內過渡面形成部分310延伸於相鄰翼之安裝表面形成部分與移除表面形成部分之間。
外過渡面形成部分308及內過渡面形成部分310合併至一底部區域形成部分320中。外過渡面形成部分308與底部區域形成部分320交會於底部區域過渡邊緣形成部分322處。內過渡面形成部分310與底部區域形成部分320交會於內過渡底部邊緣形成部分324處。至少一內過渡面形成部分310包含內過渡面形成部分310中之一凹槽形成部分312。凹槽形成部分312自內過渡面形成部分310向外徑向延伸。
在一實例中,內過渡面形成部分310自本體部分370朝向底部區域形成部分320朝向衝頭300之縱軸線向內漸縮。內過渡面形成部分310之漸縮(在對應成形凹口上)建立在衝頭上展示為干涉表面規測區域356(以斜線標 記指示)之干涉表面。所得干涉表面在成形凹口上之位置將取決於凹口之大小及構形及凹口內所使用之起子之大小及構形。例如,所得干涉表面156(圖1及圖3)係內過渡面110之區域,其中對應起子經設計以(在施加安裝或移除轉矩之前)與凹口接觸且其中凹口與起子之間發生一干涉或緊貼配合。在衝頭之製造及操作期間,形成干涉表面之規測區域356可經檢查(或經規測)以確保干涉表面規測區域356落入設計容限內。若所提供之干涉表面規測區域356係在容限內,則凹口與起子之間的干涉配合應發生於適當位置中,即,發生於凹口之凹槽112與底部區域120之間及起子之穩定肋件212與端區域220之間,如下文將討論。可變更干涉表面/干涉表面規測區域356之此位置,即,取決於凹口/起子設計及一干涉配合在凹口中之期望深度來在凹口中(及在對應凹口形成衝頭上)上移或下移干涉表面/干涉表面規測區域356。
參考圖6,在一實例中,凹槽形成部分312包含在凹槽頂端形成部分315處連接在一起之凹槽壁形成部分314。凹槽壁形成部分與內過渡面形成部分310相交於相交線316處。凹槽壁形成部分之間的角度可為經構形以提供所要凹口凹槽之任何角度。在一實例中,凹槽壁形成部分314之間的角度δ(圖8)係介於約40度至約60度之間,或對於一PSD大小1-2凹口而言,係約50.4度。即,第一凹槽壁與第二凹槽壁之間存在約40度至約60度之間(含40度及60度)的一角度。對於用於形成一PSD大小1-2凹口之一凹口的一衝頭設計,在內過渡面形成部分310之平面內,相交線316之間的角度α係介於約6.5度至約7.0度之間(含6.5度及7.0度)。
底部區域形成部分具有一尖端形成部分321與底部區域過渡邊緣形成部分322之間的一距離350(即,第三距離)。干涉表面規測區域356之頂部 380與底部區域過渡邊緣形成部分322相距一距離358且干涉表面規測區域356之頂部380與底部382之間具有一距離357,在一實例中,距離357界定用於規測之干涉表面規測區域356之可接受設計限制之位置。在一實例中,距離357可介於約0.001英寸至約0.012英寸之間(含0.001英寸及0.012英寸),且在一實例中,係約1/100英寸或(例如)約0.012英寸,且在另一實例中,不大於0.012英寸。
干涉表面規測區域356之頂部380與一尖端形成部分321相距一距離359。凹槽形成部分312(即,相交線316之彼此相交點及內過渡面形成部分310)可開始於相距於底部區域過渡邊緣形成部分322之一距離352處以導致干涉表面規測區域356之頂部380與凹槽形成部分312之間的一間隙距離354。
間隙距離354可經判定以提供相距於干涉表面規測區域356之間隙,使得凹槽形成部分312不會干擾內過渡面310之干涉表面規測區域356之規測。規測對確保成形扣件係在容限內而言係很重要的。在一實例中,間隙距離354亦可取決於所得凹槽與起子穩定部肋件之間的所要接合量,如下文將更詳細討論。在特定非限制性實例中,間隙距離354可介於約0.005英寸至約0.011英寸之間(含0.005英寸及0.011英寸),介於約0.005英寸至約0.012英寸之間(含0.005英寸及0.012英寸),或為約0.011英寸。
表1包含參考圖6所討論之尺寸參考之非限制性實例。參考對應PSD起子大小來列出實例性尺寸。起子可購自Phillips Screw Company。
參考圖7,在一實例中,內過渡底部邊緣形成部分324處之對置內過渡面310之間的距離360符合各自起子大小之一標準正方形凹口。在一實例中,對於一PSD 1-2大小起子,距離360係介於約0.0852英寸至約0.0842英寸之間(含0.0852英寸及0.0842英寸)。在一實例中,內過渡面形成部分(及所得內過渡面)依相對於整合尖頭376之縱軸線的一錐角β朝向尖端形成部分321朝向衝頭整合尖頭376之縱軸線向內漸縮。在一實例中,錐角β係介於約3.5度至約4度之間(含3.5度及4度)。於另一實施例中,錐角β係介於約2.5度至約4度之間(含2.5度及4度)的一角度漸縮。錐角β將建立與起子之干涉配合,如下文將討論。因此,根據各自起子之設計,其他錐角亦可為合適的。
在一實例中,凹槽頂端形成部分315依相對於整合尖頭376之縱軸線的一凹槽頂端錐角γ朝向尖端形成部分321朝向衝頭整合尖頭376之縱軸線向內漸縮。在一實例中,凹槽頂端錐角γ係介於約8度至約12度之間(含8度及12度)。在一實例中,凹槽頂端錐角γ係約10.4度。凹槽頂端錐角γ將建立與起子之穩定效應,如下文將討論。因此,根據各自起子之設計,其他錐角亦可為合適的。
圖8展示一凹槽形成部分312之一實例之一橫截面。凹槽形成部分312包含在凹槽頂端形成部分315處連接在一起之凹槽壁形成部分314。凹槽壁形成部分314與內過渡面形成部分310相交於相交線316處。凹槽壁形成部分之間的角度δ可為經構形以提供所要穩定性且基於凹口之大小及構形的任何角度。在一實例中,角度δ係介於約40度至約60度之間,或對於一PSD大小1-2凹口而言,係約50.4度。然而,將自本發明明白其他角度。
圖9至圖13展示一實例性起子200之各種視圖。起子200具有形成於一柄(圖中未展示)上之一凹口可接合部分。起子200呈在平面中可界定為大體上呈十字形之多邊形形式。起子包含一中央部分(即,起子中央芯)及自該中央部分向外輻射之複數個瓣203(即,第一瓣、第二瓣等)。瓣203各由一安裝側壁204及一移除側壁206(即,起子側壁)界定,藉由一外過渡面208來使安裝側壁204及移除側壁206彼此分離,外過渡面208經展示向下且向內傾斜(假定起子尖端221被向下插入至一凹口中)。側壁204及206在本文中指稱安裝側壁204及移除側壁206,假定起子安裝或移除右旋式扣件螺紋。一內過渡面210延伸於相鄰瓣203之安裝側壁204與移除側壁206之間。
在一實例中,瓣203之尺寸大體上符合一標準十字形形狀或標準十字形起子之尺寸。在一實例中,內過渡面210(即,起子內過渡面)大體上符合一標準正方形起子之形狀,例如IFI標準中所描述或依其他方式定尺寸以與IFI標準中所描述之標準凹口接合的正方形起子。將自本發明明白該等標準之修改。在一實例中,凹口可接合部分202具有瓣203及內過渡面210,在一實例中,瓣203及內過渡面210可大體上符合一PSD起子(就本發明而言,可購自Phillips Screw Company)之各種尺寸。然而,本發明之特 徵亦可併入至其他扣件及扣件系統之非驅動表面中。例如,本發明之實施例可併入至既有起子設計(例如Phillips Screw Company之市售起子(例如商標名為Pozidriv®、Torq-Set®、Tri-Wing®、Phillips II®、Hexstix®、Mortorq®、Mortorq® Super、External Mortorq® Super之市售起子)及具有(例如)2個、3個、4個、5個、6個或6個以上翼之其他多翼扣件)中。另外,所揭露之扣件/起子至少部分由螺旋段界定,例如Stacy專利、Dilling專利及/或'540申請案中所描述之扣件/起子。
繼續圖9至圖12之實例性實施例,外過渡面208及內過渡面210合併至一大體上呈凸形之起子200之端區域220。外過渡面208與端區域220交會於端區域外過渡邊緣222處。內過渡面210與端區域220交會於端區域內過渡邊緣224處。至少一內過渡面210包含一穩定肋件212。穩定肋件212自內過渡面210向外徑向延伸。(若干)穩定肋件212與(若干)對應穩定凹槽相互作用以穩定凹口內之起子且最小化起子之搖擺。
在一實例中,凹口可接合部分202包含一個以上具有一穩定肋件212之內過渡面210。例如,在一實施例中,沿徑對置之內過渡面210各具有穩定肋件212。凹口可接合部分202可包含(例如)任何數目對沿徑對置穩定肋件212。如圖9及圖11中所展示,凹口可接合部分202包含兩對沿徑對置穩定肋件212,或在一替代實施例中,具有不同構形之起子包含三對、四對或四對以上沿徑對置穩定肋件。
在一實例中,穩定肋件212包含在肋件頂端215(圖11)處連接在一起之肋件壁214(即,第一肋件壁、第二肋件壁等)。肋件壁214與內過渡面210相交於相交線216處。凹槽壁之間的角度可為經構形以提供所要穩定性且亦基於凹口之大小及構形的任何角度。在一實例中,肋件壁214之間 的角度係介於約60度至約80度之間,或對於一PSD大小1-2起子而言,係約70度。在一實例中,肋件壁214之間的角度大於凹槽壁形成部分314(及對應成形凹口)之間的角度δ。在一實例中,使肋件壁214之間的一角度大於凹槽壁形成部分314(或凹槽壁114)之間的角度δ促進穩定性及起子鑽頭肋件與凹口凹槽之表面接觸,如基於(例如)內過渡面處之主要正方形緊貼特徵之任何缺陷所需。此外,其有助於消除起子鑽頭在凹口內之無用來回搖擺。
在一實例中,內過渡面210自起子之柄朝向端區域220/尖端221朝向扣件之縱軸線向內漸縮。內過渡面210之漸縮建立用於提供與對應凹口之協作表面之一干涉配合的干涉表面256(以斜線標記指示)。
在一實例中,安裝側壁204及移除側壁206之一者或兩者可具有轉矩肋件230。轉矩肋件230可經設置以減少凸起偏離及'634專利內所揭露之其他優點。
相對於圖10,穩定肋件212開始於相距於端區域外過渡邊緣222之一距離252處且繼續至相距於端區域外過渡邊緣222之一距離250。在一實例中,距離250可終止於瓣203之上限處,或在另一實例中,繼續通過瓣203。內過渡面210之邊緣(即,內過渡面210與瓣203之交會位置)可形成一角度ε,其亦可符合一對應凹口角。在一實例中,對於PSD大小1-2起子而言,ε係約1.5度。在一特定實例中,距離252大於零,使得凹槽112不延伸至底部區域120。在一特定實例中,穩定肋件212具有相距於干涉表面256之頂部之大於約零之一肋件間隙距離254。
圖11展示朝向具有四個瓣203及四個穩定肋件212之起子200之尖端221觀看之一端視圖。自此視圖可見,內過渡面210朝向尖端221向內漸 縮。
圖12展示圖11之一橫截面。在一實例中,端區域內過渡邊緣224處之對置內過渡面210之間的距離260符合一標準正方形起子大小。在一實例中,對於一PSD 1-2大小起子而言,距離260係介於約0.0889英寸至約0.0879英寸之間(含0.0889英寸及0.0879英寸)。在一實例中,內過渡面依相對於起子200之縱軸線的一錐角ζ朝向起子之縱軸線向內漸縮。在一實例中,錐角ζ係介於約4.5度至約5.5度之間(含4.5度及5.5度)。另外,所揭露之扣件/起子至少部分由螺旋段界定,例如Stacy專利、Dilling專利及/或'540申請案。此等專利之各者之全文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在一特定實例中,錐角ζ大於相關聯凹口之錐角β,藉此在一實例中,在干涉配合區域256中產生一干涉配合。根據各自凹口之設計,其他錐角亦可為合適的。
在一實例中,穩定肋件頂端215依相對於整合尖頭起子200之縱軸線的一穩定肋件頂端錐角η朝向尖端221朝向起子200之縱軸線向內漸縮。在一實例中,穩定肋件頂端錐角η係介於約6度至約10度之間,或對於一PSD 1-2大小起子而言,係介於約7.5度至約8.5度之間(含7.5度及8.5度)。在一實例中,穩定肋件頂端錐角η小於對應凹口凹槽112之錐角γ,其可在一穩定肋件212與對應凹槽112配合時提供穩定肋件212與對應凹槽112之間的額外間隙。根據各自凹口之設計,其他錐角亦可為合適的。
圖13展示其中插入起子200之一實例性扣件100之一俯視圖。為清楚起見,圖中未展示包含軸桿之起子之剩餘部分。
圖14展示圖13之一橫截面圖,其展示接合於凹口102內之起子200。已添加虛線264來指示虛線外之對應穩定部肋件212之輪廓。起子200與扣 件100之間的正常同軸插入中之內過渡面110及210建立一干涉配合456來防止起子尖端221觸及凹口之底部。根據本說明書,可根據扣件及起子設計要求來操縱緊貼配合之數量及程度。此外,在起子200與扣件100之間的正常同軸插入中,穩定肋件212與凹槽112之間存在間隙458。在一實例中,亦可包含此間隙來促進在肋件212與凹槽112接觸時建立一緊貼配合456。
然而,若起子200在凹口102內搖擺或依相對於凹口102之縱軸線的一角度插入,則穩定肋件212將接合對應凹槽112以提供穩定性。此外,若內過渡面210之尺寸或其他起子尺寸超出正常容限使得無法完全獲得一所要緊貼配合456,則穩定肋件212及凹槽112亦可提供穩定性。
繼續參考圖15及圖16,在一實例中,起子瓣203及凹口翼103可經構形使得凹口及起子之各自外過渡面108、208之間存在一間隙458(圖16)。可包含此間隙458(圖16)來進一步確保:在各自內過渡面110、120之間建立一緊貼配合456,而非使起子外過渡面208降至凹口外過渡面108之底部。在一非限制性實例中,對於一PSD 1-2大小起子及對應凹口而言,間隙458可為約0.0020英寸。在一非限制性實例中,對於一PSD 0-1、1-2、2-2及3-3大小起子而言,距離458係介於約0.002英寸至約0.010英寸之間(含0.002英寸及0.010英寸)。
增加起子之穩定性(即,起子軸線與凹口軸線更為一致)具有若干非限制性優點。例如,藉由維持起子在凹口內之穩定性,可發生一改良緊貼配合456,其可提高扣件應用於工件之速度。此外,瓣203可具有與翼103之改良接合,此將減少凸起偏離及起子/凹口損壞。
圖17展示與實例性扣件100接合之一實例性起子200及附表2中之實例 性非限制性尺寸。
依此方式,呈現新穎獨特之扣件、起子、衝頭及扣件系統,其提供相對於起子-凹口接合之穩定特性之一改良方案且亦改良扣件系統之總體效能。
應瞭解,以上描述僅繪示本發明。熟習此項技術者可在不背離本發明之情況下想出各種替代及修改。據此,本發明意欲涵蓋所有此等替代、修改及變動。
附錄A
美國工業扣件協會
IFI英制扣件標準手冊(第九版)

Claims (52)

  1. 一種螺紋扣件,其具有形成於其之一端處的一起子可接合凹口,該起子可接合凹口包括:一中央芯,其具有一底部區域;複數個翼,其等自該中央芯向外輻射,該等翼各由一對側壁及聯接該等側壁之一外過渡面界定,該外過渡面自該起子可接合凹口之一頂部延伸且連接至該底部區域且在該底部區域與該外過渡面之相交處形成一底部區域過渡邊緣;至少一內過渡面,其將一第一翼之一側壁連接至一第二翼之一側壁,該第一翼及該第二翼彼此相鄰;一凹槽,其位於該內過渡面中,該凹槽自該內過渡面沿一徑向向外方向延伸,該凹槽自相距於該底部區域過渡邊緣之一第一距離延伸至相距於該底部區域過渡邊緣之一第二距離,該第一距離係非零。
  2. 如請求項1之螺紋扣件,其中該凹槽延伸至該起子可接合凹口之一頂部。
  3. 如請求項1之螺紋扣件,其中該凹槽包括一第一凹槽壁及一第二凹槽壁,該第一凹槽壁及該第二凹槽壁交會於一凹槽頂端處,隨著該凹槽沿自該起子可接合凹口之該頂部朝向該底部區域之一方向延伸,該凹槽頂端朝向該螺紋扣件之一縱軸線向內徑向漸縮。
  4. 如請求項3之螺紋扣件,其中該凹槽頂端依與該螺紋扣件之該縱軸線成約8度至約12度之間(含8度及12度)的一角度漸縮。
  5. 如請求項3之螺紋扣件,其中該凹槽頂端依與該螺紋扣件之該縱軸線成10.4度之一角度漸縮。
  6. 如請求項3之螺紋扣件,其中該第一凹槽壁與該第二凹槽壁之間存在約40度至約60度之間(含40度及60度)的一角度。
  7. 如請求項3之螺紋扣件,其中該第一凹槽壁與該第二凹槽壁之間存在50.4度之一角度。
  8. 如請求項3之螺紋扣件,其中該凹槽頂端與該內過渡面相交於相距於該底部區域過渡邊緣之該第一距離處。
  9. 如請求項3之螺紋扣件,其中該底部區域具有與該底部區域過渡邊緣相距一第三距離之一底部凹口尖端。
  10. 如請求項3之螺紋扣件,其中該第一距離大於約0.04英寸。
  11. 如請求項1之螺紋扣件,其中分別形成於該第一凹槽壁及該第二凹槽壁與該內過渡面之相交處的一第一相交線及一第二相交線形成介於其等之間的約6.5度至約7.0度之間(含6.5度及7.0度)的一角度。
  12. 如請求項1之螺紋扣件,其中該內過渡面依相對於該螺紋扣件之一縱軸線的一角度漸縮。
  13. 如請求項1之螺紋扣件,其中該內過渡面依與該螺紋扣件之一縱軸線成約2.5度至約4度之間(含2.5度及4度)的一角度漸縮。
  14. 如請求項1之螺紋扣件,其中該內過渡面依與該螺紋扣件之一縱軸線成約3.5度至約4.0度之間(含3.5度及4.0度)的一角度漸縮。
  15. 如請求項1之螺紋扣件,其中該等側壁之至少一者進一步包括一釋放區域,該釋放區域經界定成自其相關聯之外過渡面徑向向內以界定其各自外過渡面與該釋放區域之間的一相對凸起轉矩墊,該轉矩墊係一長形條且沿聯接該外過渡面之該側壁之一邊沿縱向延伸。
  16. 如請求項1之螺紋扣件,其中該起子可接合凹口包括4個翼且該等內過渡面之至少兩者具有該凹槽。
  17. 如請求項1之螺紋扣件,其中該等側壁之至少一者經構形以界定一螺旋之一段。
  18. 如請求項1之螺紋扣件,其中該等內過渡面之至少一者包括具有一頂部之一干涉表面且自該頂部至該底部區域過渡邊緣之一距離小於該第一距離。
  19. 一種扣件系統,其包括:一扣件,具有一凹口,該凹口包括:一中央凹口芯,其具有一底部區域;複數個翼,其等自該中央凹口芯向外輻射,該等翼各由一對凹口側壁及聯接該等凹口側壁之一凹口外過渡面界定,該凹口外過渡面自該凹口之一頂部延伸且連接至該底部區域且在該底部區域與該凹口外過渡面之相交處形成一底部區域過渡邊緣;至少一凹口內過渡面,其將一第一翼之一凹口側壁連接至一第二翼之一凹口側壁,該第一翼及該第二翼彼此相鄰;一凹槽,其位於該凹口內過渡面中,該凹槽自該凹口內過渡面沿一徑向向外方向延伸,該凹槽自相距於該底部區域過渡邊緣之一第一距離延伸至相距於該底部區域過渡邊緣之一第二距離,該第一距離係非零;一起子,其用於接合該扣件之該凹口,該起子包括:一柄及一凹口接合部分,該凹口接合部分形成於該柄部分之一端處,該凹口接合部分包括具有一端區域之一起子中央芯及自該起子中央芯向外輻射之複數個瓣,各瓣由一對起子側壁及聯接該等起子側壁之一起子外過渡面界定,該起子外過渡面自該柄部分延伸且連接至該端區域且在與該起子端區域之相交處形成一端區域外過渡邊緣;至少一起子內過渡面,其將一第一瓣之一起子側壁連接至一第二瓣之一起子側壁,該第一瓣及該第二瓣彼此相鄰;及一穩定肋件,其位於該起子內過渡面上,該穩定肋件自該起子中央芯沿一徑向向外方向延伸,該穩定肋件自相距於該端區域外過渡邊緣之一第一距離延伸至相距於該端區域外過渡邊緣之一第二距離,該第一距離係非零。
  20. 如請求項19之扣件系統,其中該凹槽包括一第一凹槽壁及一第二凹槽壁,該第一凹槽壁及該第二凹槽壁交會於一凹槽頂端處,隨著該凹槽沿自該凹口之該頂部朝向該底部區域之一方向延伸,該凹槽頂端向內徑向漸縮。
  21. 如請求項20之扣件系統,其中該穩定肋件包括一第一肋件壁及一第二肋件壁,該第一肋件壁及該第二肋件壁交會於一穩定肋件頂端處,隨著該穩定肋件朝向該端區域延伸,該穩定肋件頂端向內徑向漸縮。
  22. 如請求項21之扣件系統,其中該凹槽頂端依相對於該扣件之一縱軸線的一角度漸縮且該穩定肋件頂端依相對於該起子之一縱軸線的一角度漸縮,一凹槽頂端錐角大於一穩定肋件頂端錐角。
  23. 如請求項22之扣件系統,其中該凹槽頂端依與該扣件之該縱軸線成約8度至約12度之間(含8度及12度)的一角度漸縮。
  24. 如請求項22之扣件系統,其中該凹槽頂端依與該扣件之該縱軸線成10.4度之一角度漸縮。
  25. 如請求項22之扣件系統,其中該穩定部頂端依與該起子之該縱軸線成約6度至約10度之間(含6度及10度)的一角度漸縮。
  26. 如請求項22之扣件系統,其中該穩定部頂端依與該起子之該縱軸線成約7.5度至約8.5度之間(含7.5度及8.5度)的一角度漸縮。
  27. 如請求項20之扣件系統,其中該第一凹槽壁與該第二凹槽壁之間存在約40度至約60度之間(含40度及60度)的一角度。
  28. 如請求項20之扣件系統,其中該第一凹槽壁與該第二凹槽壁之間存在50.4度之一角度。
  29. 如請求項21之扣件系統,其中該第一肋件壁與該第二肋件壁之間存在約60度至約80度之間(含60度及80度)的一角度。
  30. 如請求項21之扣件系統,其中該第一肋件壁與該第二肋件壁之間存在約70度之一角度。
  31. 如請求項20之扣件系統,其中該凹槽頂端與該凹口內過渡面相交於相距於該底部區域過渡邊緣之該第一距離處。
  32. 如請求項20之扣件系統,其中該穩定肋件頂端與該凹口內過渡面交會於相距於該端區域外過渡邊緣之該第一距離處。
  33. 如請求項20之扣件系統,其中分別形成於該第一凹槽壁及該第二凹槽壁與該凹口內過渡面之相交處的一第一相交線及一第二相交線形成該等凹槽壁之間的約6.5至約7.0之間的一角度。
  34. 如請求項19之扣件系統,其中該等起子內過渡面依相對於該起子之該縱軸線的一起子內過渡面錐角漸縮且該等凹口內過渡面依相對於該凹口之該縱軸線的一凹口內過渡面錐角漸縮。
  35. 如請求項34之扣件系統,其中該起子內過渡面錐角小於該凹口內過渡面錐角。
  36. 如請求項34之扣件系統,其中該凹口內過渡面依與該扣件之一縱軸線成約2.5度至約4度之間(含2.5度及4度)的一角度漸縮。
  37. 如請求項34之扣件系統,其中該凹口內過渡面依與該扣件之一縱軸線成約3.5度至約4.0度之間(含3.5度及4.0度)的一角度漸縮。
  38. 如請求項34之扣件系統,其中該起子內過渡面依與該扣件之一縱軸線成約2.25度至約2.75度之間(含2.25度及2.75度)的一角度漸縮。
  39. 如請求項19之扣件系統,其中該等凹口側壁之至少一者進一步包括一釋放區域,該釋放區域經界定成自其相關聯之凹口外過渡面徑向向內以界定該凹口外過渡面與該中央凹口芯之間的一相對凸起轉矩墊,該轉矩墊係一長形條且沿聯接該外過渡面之該側壁之一邊沿縱向延伸。
  40. 如請求項19之扣件系統,其中該凹口包括4個翼且該等凹口內過渡面之至少兩者具有該凹槽。
  41. 如請求項19之扣件系統,其中該起子進一步包括形成於該等瓣之該等側壁之至少一者上的至少一轉矩肋件,該至少一轉矩肋件經定向以實質上垂直於該瓣之該外過渡面延伸且沿一徑向向外方向增大橫截面面積。
  42. 如請求項41之扣件系統,其中該至少一轉矩肋件之徑向最外端界定該瓣之最寬部分。
  43. 如請求項41之扣件系統,其中該至少一轉矩肋件具有大體上呈三角形之一橫截面。
  44. 如請求項19之扣件系統,其中該等凹口內過渡面之至少一者包括具有由一設計凹口干涉區域界定之一頂部的一干涉表面且自該頂部至該底部區域過渡邊緣之一距離小於至該凹槽之該第一距離。
  45. 如請求項19之扣件系統,其中該等起子內過渡面之至少一者包括具有由一設計起子干涉區域界定之一頂部的一干涉表面且自該頂部至該端區域外過渡邊緣之一距離小於至該穩定肋件之該第一距離。
  46. 如請求項44之扣件系統,其進一步包括該凹口干涉區域之該頂部與該凹槽之間的一間隙距離。
  47. 如請求項45之扣件系統,其進一步包括該起子干涉區域之該頂部與該肋件之間的一間隙距離。
  48. 一種形成一螺紋扣件之方法,該螺紋扣件具有形成於其之一端處的一起子可接合凹口,該方法包括:使用一衝頭來形成該起子可接合凹口,該衝頭包含:一中央芯,其具有一底部形成部分;複數個翼形成部分,其等自該中央芯向外輻射,該等翼形成部分各由一對側壁形成部分及聯接該等側壁形成部分之一外過渡面形成部分界定,該外過渡面形成部分連接至該底部區域形成部分且在該底部區域形成部分與該外過渡面形成部分之相交處形成一底部區域過渡邊緣形成部分;至少一內過渡面形成部分,其將一第一翼形成部分之一側壁形成部分連接至一第二翼形成部分之一側壁,該第一翼形成部分及該第二翼形成部分彼此相鄰;一凹槽形成部分,其位於該內過渡面形成部分中,該凹槽形成部分自該內過渡面形成部分沿一徑向向外方向延伸,該凹槽形成部分自相距於該底部區域過渡邊緣形成部分之一第一距離延伸至相距於該底部區域過渡邊緣形成部分之一第二距離,該第一距離係非零。
  49. 如請求項48之方法,其中該凹槽形成部分包括一第一凹槽壁形成部分及一第二凹槽壁形成部分,該第一凹槽壁形成部分及該第二凹槽壁形成部分交會於一凹槽頂端形成部分處,隨著該凹槽形成部分沿自一本體朝向該底部區域形成部分之一方向延伸,該凹槽頂端形成部分朝向該衝頭之一縱軸線向內徑向漸縮。
  50. 如請求項49之方法,其中該凹槽頂端形成部分依與該衝頭之縱軸線成約10.4度之一角度漸縮。
  51. 如請求項49之方法,其中該凹槽頂端形成部分與該內過渡面形成部分相交於相距於該底部區域過渡邊緣形成部分之該第一距離處。
  52. 如請求項48之方法,其中該內過渡面形成部分依與該衝頭之一縱軸線成約3.5度至約4.0度之間的一角度漸縮。
TW106122205A 2016-07-11 2017-07-03 具有形成於其之一端處的一起子可接合凹口的一種螺紋扣件、扣件系統及形成具有形成於其之一端處的一起子可接合凹口的一螺紋扣件之方法 TWI6589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60741P 2016-07-11 2016-07-11
US62/360,741 2016-07-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5121A TW201805121A (zh) 2018-02-16
TWI658906B true TWI658906B (zh) 2019-05-11

Family

ID=60892955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0653A TWI693126B (zh) 2016-07-11 2017-07-03 具有形成於其之一端處的一起子可接合凹口的一種螺紋扣件、扣件系統及形成具有形成於其之一端處的一起子可接合凹口的一螺紋扣件之方法
TW106122205A TWI658906B (zh) 2016-07-11 2017-07-03 具有形成於其之一端處的一起子可接合凹口的一種螺紋扣件、扣件系統及形成具有形成於其之一端處的一起子可接合凹口的一螺紋扣件之方法
TW109117381A TWI744912B (zh) 2016-07-11 2017-07-03 扣件系統及衝頭
TW110136695A TWI776697B (zh) 2016-07-11 2017-07-03 扣件系統及衝頭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0653A TWI693126B (zh) 2016-07-11 2017-07-03 具有形成於其之一端處的一起子可接合凹口的一種螺紋扣件、扣件系統及形成具有形成於其之一端處的一起子可接合凹口的一螺紋扣件之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7381A TWI744912B (zh) 2016-07-11 2017-07-03 扣件系統及衝頭
TW110136695A TWI776697B (zh) 2016-07-11 2017-07-03 扣件系統及衝頭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10953522B2 (zh)
EP (1) EP3482090B1 (zh)
CN (2) CN113586575A (zh)
CA (1) CA3030388A1 (zh)
CL (1) CL2019000069A1 (zh)
MX (1) MX2019000189A (zh)
SG (1) SG11201811606XA (zh)
TW (4) TWI693126B (zh)
WO (1) WO20180132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1201811606XA (en) * 2016-07-11 2019-01-30 Phillips Screw Co Fastener system with stabilizer rib
US10995788B2 (en) * 2017-12-15 2021-05-04 Phillips Screw Company Stick fit fastener recess system
CN113211370B (zh) * 2020-02-05 2022-09-30 鸿安国际兴业有限公司 具有防滑功能的驱动工具
TWI750829B (zh) * 2020-09-28 2021-12-21 諭成有限公司 螺絲拆卸工具
USD980707S1 (en) * 2021-02-15 2023-03-14 Min Woo Lee Bolt
US20240117834A1 (en) * 2022-10-05 2024-04-11 Phillips Screw Company Tool and fastener with overhang structures to reduce stripping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4957A (en) * 1980-07-23 1984-08-14 Gkn Screws & Fasteners Limited Fastener and driver combination
CN1257971A (zh) * 1998-12-18 2000-06-28 有限会社新城制作所 头部开槽螺丝和与之相配的螺丝刀
US6367358B1 (en) * 1997-10-31 2002-04-09 Phillips Screw Company Driver for threaded fasteners with spiral drive
JP2003013924A (ja) * 2001-06-29 2003-01-15 Katsuyuki Totsu ねじ及びドライバービットとの組合せ並びにねじ製造用ヘッダーパンチ
US6601482B2 (en) * 1997-10-03 2003-08-05 Phillips Screw Company Recessed head fastener and driver systems
TW200303398A (en) * 2002-02-26 2003-09-01 Phillips Screw Co Fastener having recess useable with multiple driver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03185055A (zh) * 2011-12-29 2013-07-0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紧固件、与其配合的驱动件及成型该紧固件的冲子
TW201540968A (zh) * 2013-12-03 2015-11-01 阿道夫伍爾特有限公司 螺絲釘與倒角驅動元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8781A (en) 1933-03-02 1936-01-28 Sandura Company Inc Process of producing decorative sheet material
US2173707A (en) * 1937-11-27 1939-09-19 Continental Screw Company Square socket screw with side slots
US2800829A (en) 1954-08-30 1957-07-30 Wesloc Screw Inc Cruciform recessed screw
US3120012A (en) 1959-05-05 1964-02-04 Herman G Muenchinger Tools for punching recessed head fasteners
US3108623A (en) 1959-05-05 1963-10-29 Phillips Screw Co Tools for recessed head fasteners
US3238541A (en) * 1961-05-26 1966-03-08 Phillips Screw Co Method of punching recesses in fastener heads
US3238540A (en) * 1961-05-26 1966-03-08 Phillips Screw Co Punch means for forming recesses in fastener heads and driving tools for said fasteners
US3237506A (en) * 1963-10-22 1966-03-01 Phillips Screw Co Recessed head fasteners
GB1056700A (en) * 1965-04-24 1967-01-25 Gkn Screws Fasteners Ltd Improvements in self-tapping screws
US3584667A (en) * 1966-09-19 1971-06-15 Textron Inc Coupling arrangement and tools for same
US3439413A (en) 1966-12-02 1969-04-22 Gardner Denver Co Method for producing driving tools for recessed head fasteners
US4084478A (en) * 1974-09-12 1978-04-18 Phillips Screw Company Screw heads
GB1521141A (en) * 1975-07-19 1978-08-16 Gkn Fasteners Ltd Threaded fastener
US4126908A (en) 1975-07-19 1978-11-28 Gill Peter J Threaded fastener recess forming punch
US4355552A (en) * 1980-04-14 1982-10-26 Technofast, Inc. Recessed head screw
US5120173A (en) 1991-07-26 1992-06-09 Phillips Screw Company Screw head with slant rib
US5203742A (en) 1991-07-26 1993-04-20 Phillips Screw Company Punch for making such screw heads with slant rib
GB9200093D0 (en) * 1992-01-04 1992-02-26 Gill Peter J Improved threaded fastener
KR20000052734A (ko) * 1996-10-24 2000-08-25 카츠유키 토츠 나사, 드라이버 비트 및 나사제조용 헤더 펀치
JP4307583B2 (ja) * 1997-12-10 2009-08-05 勝行 戸津 ねじ及びドライバービットまたはレンチとの組合せ
JP4493135B2 (ja) * 2000-01-06 2010-06-30 勝行 戸津 ねじとドライバービットの組合せ
DE20009358U1 (de) 2000-05-24 2000-08-10 Wiha Werkzeuge Willi Hahn Gmbh Aufnahmekopf für ein Werkzeug mit einer Schlitz- oder Mehrkantbetätigungsspitze
US20050249573A1 (en) 2003-01-21 2005-11-10 Bernard Tanner Screw and corresponding driver
WO2004065067A1 (ja) * 2003-01-24 2004-08-05 Katsuyuki Totsu ドライバービット及びねじとの組合せ
JP4205990B2 (ja) * 2003-05-30 2009-01-07 日東精工株式会社 駆動穴付きねじ及びドライバビット
TWI254770B (en) 2005-04-18 2006-05-11 Kwantex Res Inc Bolt and punch
US7322265B2 (en) * 2006-01-09 2008-01-29 Chen Hang-Hui Compound screwdriver head
US8739660B2 (en) * 2006-04-24 2014-06-03 Ttapdrive As Screw head and tool for use therewith
TWM325405U (en) * 2007-06-23 2008-01-11 Homn Reen Entpr Co Ltd Screw and its screw driver
US7891274B2 (en) 2007-10-22 2011-02-22 Phillips Screw Company High strength fastener system
TWM341775U (en) * 2008-04-11 2008-10-01 Sheh Fung Screws Co Ltd Screw with composite driving opening
US8291795B2 (en) * 2010-03-02 2012-10-23 Phillips Screw Company Fastener system with stable engagement and stick fit
CN102562755A (zh) * 2010-12-28 2012-07-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紧固件、与其配合的驱动件及成型该紧固件的冲子
GB2493031B (en) * 2011-07-22 2015-05-13 Ttapdrive As Screw head and tool for use therewith
CN202579561U (zh) * 2011-12-30 2012-12-05 欧达可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螺丝
CA2809884C (en) * 2013-03-20 2014-02-11 Guido Stahl Fastener head and complementary driver
DE102013103463A1 (de) * 2013-04-08 2014-10-09 Ludwig Hettich & Co. Kg Werkzeug, Schraube und System zur Übertragung eines Antriebsmoments
WO2017218233A1 (en) 2016-06-17 2017-12-21 Phillips Screw Company High strength fasteners, drivers, and fastener systems
US20220161398A1 (en) * 2016-07-11 2022-05-26 Phillips Screw Company Fastener system with stabilizer ribs and square drive
SG11201811606XA (en) * 2016-07-11 2019-01-30 Phillips Screw Co Fastener system with stabilizer rib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4957A (en) * 1980-07-23 1984-08-14 Gkn Screws & Fasteners Limited Fastener and driver combination
US6601482B2 (en) * 1997-10-03 2003-08-05 Phillips Screw Company Recessed head fastener and driver systems
US6367358B1 (en) * 1997-10-31 2002-04-09 Phillips Screw Company Driver for threaded fasteners with spiral drive
CN1257971A (zh) * 1998-12-18 2000-06-28 有限会社新城制作所 头部开槽螺丝和与之相配的螺丝刀
JP2003013924A (ja) * 2001-06-29 2003-01-15 Katsuyuki Totsu ねじ及びドライバービットとの組合せ並びにねじ製造用ヘッダーパンチ
TW200303398A (en) * 2002-02-26 2003-09-01 Phillips Screw Co Fastener having recess useable with multiple driver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03185055A (zh) * 2011-12-29 2013-07-0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紧固件、与其配合的驱动件及成型该紧固件的冲子
TW201540968A (zh) * 2013-12-03 2015-11-01 阿道夫伍爾特有限公司 螺絲釘與倒角驅動元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L2019000069A1 (es) 2019-06-14
EP3482090A1 (en) 2019-05-15
MX2019000189A (es) 2019-10-21
TW202035074A (zh) 2020-10-01
CN109563865A (zh) 2019-04-02
EP3482090A4 (en) 2020-03-18
CN109563865B (zh) 2021-08-20
WO2018013256A1 (en) 2018-01-18
US20180009090A1 (en) 2018-01-11
US20210205965A1 (en) 2021-07-08
US10953522B2 (en) 2021-03-23
TW202204099A (zh) 2022-02-01
TW201922429A (zh) 2019-06-16
TWI744912B (zh) 2021-11-01
CN113586575A (zh) 2021-11-02
CA3030388A1 (en) 2018-01-18
TWI776697B (zh) 2022-09-01
SG11201811606XA (en) 2019-01-30
TWI693126B (zh) 2020-05-11
EP3482090B1 (en) 2024-04-03
TW201805121A (zh) 2018-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8906B (zh) 具有形成於其之一端處的一起子可接合凹口的一種螺紋扣件、扣件系統及形成具有形成於其之一端處的一起子可接合凹口的一螺紋扣件之方法
AU2019240548B2 (en) Socket drive improvement
US20220032362A1 (en) Workpieces for making fasteners and tools
TWI774730B (zh) 卡緊配合的扣件凹槽系統
US6223634B1 (en) Recessed head fastener and driver systems
JP4801837B2 (ja) ネジ山付留め具のための渦巻型駆動システム
TW201714714A (zh) 用於增強型驅動工具頭的方法及裝置
TW201540968A (zh) 螺絲釘與倒角驅動元件
US2016006124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dimensional asymmetrical fastening system
TW201928220A (zh) 卡緊配合的扣件凹槽系統
US20220161398A1 (en) Fastener system with stabilizer ribs and square drive
JP2019519743A (ja) 高強度締結具、ドライバー及び締結システム
TWI622444B (zh) 製造緊固件之模具沖頭
US8850934B2 (en) Screwdriver blade with inclined drive surfac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JP2017057962A5 (zh)
JP2016223630A (ja) 非対称ファスニング装置及び非対称ファスニン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