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4398B - Dehumidifier - Google Patents
Dehumidifier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54398B TWI654398B TW106114773A TW106114773A TWI654398B TW I654398 B TWI654398 B TW I654398B TW 106114773 A TW106114773 A TW 106114773A TW 106114773 A TW106114773 A TW 106114773A TW I654398 B TWI654398 B TW I65439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ondenser
- air path
- refrigerant
- dehumidifi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9/00—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EF值比以往之除濕裝置更高的除濕裝置。該除濕裝置包括:冷媒迴路,係包含壓縮機(1)、第1凝結器(2)、第2凝結器(3)、降壓裝置(4)以及蒸發器(5);及框體(10),係將冷媒迴路收容於內部。在冷媒迴路,冷媒係在壓縮機(1)、第1凝結器(2)、第2凝結器(3)、降壓裝置(4)以及蒸發器(5)依序流通。框體(10)係包含將第1風路(11)與第2風路(12)分離的隔開部,該第1風路(11)係從框體(10)的外部被取入內部之空氣的一部分通過第1凝結器(2),該第2風路(12)係從框體(10)的外部被取入內部之空氣的剩下部分依序通過蒸發器、第2凝結器(3)。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除濕裝置,尤其係有關於一種利用冷凍循環之除濕裝置。
在以往之利用冷凍循環的除濕裝置,在蒸發器對除濕裝置內所取入之空氣以蒸發器冷卻並除濕,在凝結器對在蒸發器所冷卻除濕的空氣進行加溫。
作為表示除濕機之除濕性能的指標,已知表示每1kWh之除濕量L的EF值。除濕裝置係EF值愈高可愈減少耗電量。作為提高除濕裝置之EF值的方法,想到降低冷媒之凝結溫度,使凝結壓力與蒸發壓力之差變小,藉此,減少壓縮機的負載。
以往之除濕裝置係因為在凝結器過熱氣體狀態的冷媒、氣液二相狀態的冷媒以及過冷卻液狀態的冷媒與已在蒸發器進行熱交換的空氣進行熱交換,所以無法使凝結溫度充分地降低。
又,在特開平5-87417號公報(專利文獻1),揭示一種除濕裝置,該除濕裝置係將凝結器的一部分形成於在蒸發器被進行熱交換之空氣的風路上,且將凝結器的剩下部分形成於在蒸發器未被進行熱交換之空氣的風路上。
[專利文獻1]特開平5-87417號公報
可是,在該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除濕裝置,因為在凝結器之冷媒的出口被形成於在蒸發器未被進行熱交換之空氣的風路上,所以在凝結器無法充分地得到過冷卻度。結果,在該公報所記載之除濕裝置,因為難得到大的除濕量,所以難比以往之除濕裝置充分地提高EF值。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如上述所示之課題而開發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EF值比以往之除濕裝置更高的的除濕裝置。
本發明之除濕裝置包括:冷媒迴路,係包含壓縮機、第1凝結器、第2凝結器、降壓裝置以及蒸發器;及框體,係將該冷媒迴路收容於內部。在冷媒迴路,冷媒係在壓縮機、第1凝結器、第2凝結器、降壓裝置以及蒸發器依序流通。框體係包含將第1風路與第2風路分離的隔開部,該第1風路係從框體的外部被取入內部之空氣的一部分通過第1凝結器,該第2風路係從框體的外部被取入內部之空氣的剩下部分依序通過蒸發器、第2凝結器。構成為在第1凝結器在過熱氣體狀態之冷媒與第1風路內的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在第2凝結器在過冷卻液狀態之冷媒與第2風路內之通過蒸發器的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
若依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EF值比以往之除濕裝置更高的除濕裝置。
1‧‧‧壓縮機
2‧‧‧第1凝結器
3‧‧‧第2凝結器
4‧‧‧膨脹閥(減壓裝置)
5‧‧‧蒸發器
6‧‧‧隔開部
10‧‧‧框體
11‧‧‧第1風路
12‧‧‧第2風路
13‧‧‧第1開口部
14‧‧‧第2開口部
15‧‧‧送風部
16‧‧‧調整部
17‧‧‧第3風路
100、101、102、103‧‧‧除濕裝置
第1圖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的圖。
第2圖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的除濕裝置之在第1凝結器及第2凝結器的冷媒與空氣之溫度變化的圖形。
第3圖係表示以往之除濕裝置的圖。
第4圖係表示第3圖所示的除濕裝置之在凝結器的冷媒與空氣之溫度變化的圖形。
第5圖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的圖。
第6圖係表示第3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的圖。
第7圖係表示第4實施形態的除濕裝置之第2風路的風量之對第1風路與第2風路之總風量的百分比和EF值之關係的圖形。
第8圖係表示第5實施形態的除濕裝置之第2凝結器的導熱面積之對第1凝結器與第2凝結器之總導熱面積的百分比和EF值之關係的圖形。
第9圖係表示第6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的圖。
第10圖係表示第6實施形態的除濕裝置之在第1凝結器及第2凝結器之冷媒與空氣之溫度變化的圖形。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在以
下的圖面,對相同或相當之部分附加相同的參照編號,其說明係不重複。
(第1實施形態)
參照第1圖,第1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00包括:冷媒迴路,係包含壓縮機1、第1凝結器2、第2凝結器3、作為降壓裝置之膨脹閥4以及蒸發器5;及框體10,係將冷媒迴路收容於內部。第1凝結器2、第2凝結器3以及蒸發器5係在冷媒與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的熱交換器。各個第1凝結器2、第2凝結器3以及蒸發器5具有冷媒之入口與出口、及空氣之入口與出口。框體10係除濕裝置100面向作為除濕對象之外部空氣(起居室內空間)。
首先,說明除濕裝置100的冷媒迴路。除濕裝置100的冷媒迴路係在框體10內構成冷凍循環。在冷媒迴路,冷媒係依序在壓縮機1、第1凝結器2、第2凝結器3、膨脹閥4以及蒸發器5流通。具體而言,壓縮機1具有排出口與吸入口。各個第1凝結器2、第2凝結器3、膨脹閥4以及蒸發器5具有冷媒入口及冷媒出口。第1凝結器2之冷媒入口係與壓縮機1的排出口連接。第2凝結器3之冷媒入口係與第1凝結器2的冷媒出口連接。膨脹閥4之冷媒入口係與第2凝結器3的冷媒出口連接。蒸發器5之冷媒入口係與膨脹閥4的冷媒出口連接。壓縮機1的吸入口係與蒸發器5的冷媒出口連接。此外,降壓裝置係不是被限定為膨脹閥4,例如亦可是毛細管。
第1凝結器2的導熱面積(在第1凝結器2與冷媒接觸之導熱管之表面積的總和)係以在第1凝結器2被進行熱
交換之空氣的溫度成為冷媒之凝結溫度以上的方式所形成。第2凝結器3的導熱面積(在第2凝結器3與冷媒接觸之導熱管之表面積的總和)係對第1凝結器2之導熱面積及第2凝結器3之導熱面積的和是25%以上較佳。
其次,說明除濕裝置100之空氣的流路(風路)。在框體10的內部,至少形成第1風路11與第2風路12之2條風路。在第1風路11內,至少被配置第1凝結器2。在第2風路12內,至少被配置第2凝結器3及蒸發器5。在第1風路11,從框體10的外部被取入內部之空氣的一部分通過第1凝結器2。在第2風路12,從框體10的外部被取入內部之空氣的剩下部分依序通過蒸發器5、第2凝結器3。第1風路11內之空氣的流通方向係例如與第2風路12內之空氣的流通方向平行。
具體而言,第1風路11係至少形成於從第1凝結器2的空氣入口至空氣出口之間。第2風路12係至少形成於從蒸發器5的空氣入口至第2凝結器3的空氣出口之間。第2風路12係與第1風路11分離。即,第1風路11及第2風路12係防止在兩者之間之直接性之空氣的出入。第2風路12係例如在第2風路12內之空氣的流通方向經由位於比蒸發器5的空氣入口更上游側的空間與第1風路11連接。第1風路11係在該流通方向經由位於比第2凝結器3的空氣出口更下游側的空間與第2風路12連接。
第1風路11與第2風路12係只要根據任意的方法分離即可,例如藉隔開部6分離。各個第1風路11及第2風路12係例如藉框體10及隔開部6所形成。在第2風路12
之空氣的流通方向,位於隔開部6之上游側的一端(上游端部)係至少形成於比蒸發器5之空氣出口更上游側,例如形成於比連接蒸發器5之冷媒出口與壓縮機1之吸入口的冷媒配管更上游側。隔開部6的該一端係例如形成於比蒸發器5之空氣入口更上游側。在該流通方向,位於隔開部6之下游側的另一端(下游端部)係至少形成於比第1凝結器2之空氣入口及第2凝結器3之空氣入口更下游側,例如形成於比連接第1凝結器2之冷媒出口與第2凝結器3之冷媒入口的冷媒配管更上游側。隔開部6的該另一端係例如形成於比第1凝結器2之空氣入口及第2凝結器3之空氣出口更下游側。隔開部6係具備任意的構成即可,例如形成為平板狀。隔開部6係被固定於框體10的內部。隔開部6係以任意的材料構成即可。
在框體10,形成:第1開口部13,係用以從作為除濕對象之外部空間(起居室內空間)將空氣送入框體10的內部;及第2開口部14,係用以從內部將空氣送出至該外部空間。第1風路11及第2風路12係並列地形成於第1開口部13與第2開口部14之間。第1風路11之空氣的流通方向及第2風路12之空氣的流通方向係從第1開口部13往第2開口部14的方向。第1開口部13係在第1風路11之空氣的流通方向,形成於比第1風路11內之第1凝結器2的空氣入口更上游側,且比第2風路12內之蒸發器5的空氣入口更上游側。第2開口部14係在該流通方向,形成於比第1風路11內之第1凝結器2的空氣流出側更下游側,且比第2風路12之第2凝結器3的空氣流出側更下游側。
此外,在除濕裝置100,亦可在第1風路11內,除了被配置於第2風路12內的第2凝結器3及蒸發器5以外,配置構成冷媒迴路之任意的構件。例如,亦可在第1風路11內,配置壓縮機1。又,亦可在第2風路12內,除了被配置於第1風路內的第1凝結器2以外,配置構成冷媒迴路之任意的構件。例如,亦可在第2風路12內,配置膨脹閥4。
其次,參照第1圖及第2圖,說明除濕裝置100之除濕運轉時的動作。第2圖係表示除濕裝置100之在第1凝結器2及第2凝結器3的冷媒與空氣之溫度變化的圖形。第2圖之縱軸表示冷媒及空氣的溫度,橫軸下表示冷媒之流路,橫軸上表示空氣之流路。在第2圖,以In2與Out2表示第1凝結器2之冷媒入口及冷媒出口,以In3與Out3表示第2凝結器3之冷媒入口及冷媒出口。在第2圖,以In2’與Out2’表示第1凝結器2之空氣入口及空氣出口,以In3’與Out3’表示第2凝結器3之空氣入口及空氣出口。
從壓縮機1所排出之過熱氣體狀態的冷媒係流入被配置於第1風路11內的第1凝結器2。流入第1凝結器2之溫度T1之過熱氣體狀態的冷媒係藉由與經由第1開口部13從外部空間被取入第1風路11內之溫度T6的空氣進行熱交換而被冷卻,成為凝結溫度T2之氣液二相狀態的冷媒。凝結溫度T2係溫度T6以上。
另一方面,第1風路11內所取入之溫度T6的空氣係藉由在第1凝結器2與超過溫度T2且溫度T1以下之過熱氣體狀態的冷媒或溫度T2的氣液二相狀態的冷媒進行熱交換
而被加熱。藉此,已通過第1風路11之第1凝結器2之空氣的溫度T7係可變成該冷媒之凝結溫度T2以上。
從第1凝結器2所流出之溫度T2之氣液二相狀態的冷媒流入被配置於第2風路12內的第2凝結器3。流入第2凝結器3之溫度T2之氣液二相狀態的冷媒係與在第2風路12內已通過蒸發器5之溫度T4的空氣進行熱交換,進一步被冷卻,成為溫度T3之過冷卻液狀態的冷媒。從第2凝結器3所流出之過冷卻液狀態的冷媒係藉由通過膨脹閥4而被降壓,成為氣液二相狀態的冷媒後,流入被配置於第2風路12內的蒸發器5。流入蒸發器5之氣液二相狀態的冷媒係與經由第1開口部13從外部空間被取入第2風路12內的空氣進行熱交換而被加熱,成為過熱氣體狀態的冷媒。
另一方面,第2風路12內所取入之空氣係首先,藉由在蒸發器5被冷卻至空氣之露點以下的溫度而被除濕。被冷卻並除濕之空氣係藉由在第2凝結器3與氣液二相狀態之冷媒或過冷卻液狀態之冷媒進行熱交換而被加熱。藉此,已通過第2風路12之空氣的溫度係超過空氣之露點,可變成該冷媒之凝結溫度以下。溫度T5及溫度T7係被設定成外部空間的氣溫不會因已通過第1風路11之空氣及已通過第2風路12之空氣而降低。
其次,說明除濕裝置100的作用效果。除濕裝置100包括:冷媒迴路,係包含壓縮機1、第1凝結器2、第2凝結器3、降壓裝置4以及蒸發器5;及框體10,係將冷媒迴路收容於內部。在冷媒迴路,冷媒係在壓縮機1、第1凝結器
2、第2凝結器3、降壓裝置4以及蒸發器5依序流通。在框體10的內部,形成:第1風路11,係從框體10的外部被取入內部之空氣的一部分依序通過蒸發器5、第2凝結器3;及第2風路12,係與第1風路11分離,且從框體10的外部被取入內部之空氣的剩下部分通過第1凝結器2。除濕裝置100構成為在第1凝結器,在過熱氣體狀態之冷媒與第2風路內的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而在第2凝結器,在過冷卻液狀態之冷媒與第1風路內之已通過蒸發器的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
若依此方式,除濕裝置100係在第2凝結器3在過冷卻液狀態之冷媒與已通過蒸發器5的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因此,除濕裝置100係在凝結器過冷卻液狀態的冷媒與未通過蒸發器的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之在該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除濕裝置相比,可充分地取得過冷卻度,而可得到大的除濕量。結果,與在該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除濕裝置相比,表示除濕性能的EF值高。
又,除濕裝置100係在第1風路11內,在第1凝結器2過熱氣體狀態或氣液二相狀態的冷媒與未通過蒸發器5的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因此,除濕裝置100係與在凝結器過熱氣體狀態的冷媒與已通過蒸發器的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之以往的除濕裝置相比,可在不會降低從除濕裝置100所流出之空氣的溫度下,降低冷媒的凝結溫度。結果,除濕裝置100係與以往之除濕裝置相比,可降低凝結溫度且使凝結壓力與蒸發壓力之差變小,而可實現成為高EF值之除濕運轉。
此處,參照第1圖~第4圖,更詳細地說明除濕裝置100與以往之除濕裝置的相異。第3圖係表示上述之以往的除濕裝置200。以往的除濕裝置200包括:冷媒迴路,係冷媒在壓縮機201、凝結器202、膨脹裝置204以及蒸發器205依序通過;及框體210,係將冷媒迴路收容於內部。在以往的除濕裝置200,僅形成其內部所取入之空氣依序通過蒸發器205、凝結器202的風路211。第4圖係表示除濕裝置200之在凝結器202的冷媒與空氣之溫度變化的圖形。第4圖之縱軸表示冷媒及空氣的溫度,橫軸下表示冷媒之流路,橫軸上表示空氣之流路。在第4圖,以In與Out表示凝結器202之冷媒入口及冷媒出口,以In’與Out’表示凝結器202之空氣入口及空氣出口。參照第2圖及第4圖,比較在第1圖所示之除濕裝置100及第3圖所示之以往的除濕裝置200之在凝結器之冷媒與空氣的溫度變化。
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在除濕裝置200,從壓縮機201所排出之過熱氣體狀態的冷媒係流入凝結器202。流入凝結器202之溫度T1之過熱氣體狀態的冷媒係藉由與從外部空間被取入除濕裝置200內並在通過蒸發器205時被冷卻之溫度T12的空氣進行熱交換而被冷卻。冷媒係成為凝結溫度T10之氣液二相狀態,進而被冷卻,成為溫度T11之過冷卻液狀態。凝結溫度T10及溫度T11係溫度T12以上。
另一方面,溫度T12的空氣係藉由在凝結器202與超過溫度T10且溫度T1以下之過熱氣體狀態的冷媒、溫度T10之氣液二相狀態的冷媒、或溫度T11之過冷卻液狀態的冷媒進行熱交換而被加熱。具體而言,溫度T12的空氣係藉由在
凝結器202與溫度T11之過冷卻液狀態的冷媒或溫度T10之氣液二相狀態的冷媒進行熱交換,被加熱至溫度T20,進而藉由在凝結器202與超過溫度T10且溫度T1以下之過熱氣體狀態的冷媒進行熱交換,被加熱至溫度T13。藉此,依序通過蒸發器205及凝結器202之空氣的溫度T13係可變成該冷媒之凝結溫度T10以上。溫度T13係被設定成與除濕裝置200之外部空間的氣溫同程度。因此,在除濕裝置200,凝結溫度T10、與和凝結溫度T10之位於氣液二相狀態的冷媒進行熱交換之空氣的溫度之最高值T20的差變小。結果,在除濕裝置200,無法使凝結溫度T10充分地降低,而難提高EF值。
相對地,在除濕裝置100,在第1凝結器2在過熱氣體狀態或氣液二相狀態的冷媒、與是比通過第2凝結器3之溫度T7的空氣更低溫之溫度T6的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因此,若依據除濕裝置100,在若將除濕運轉時之設定溫度設定成與除濕裝置200相等的情況,可使凝結溫度T2與和凝結溫度T2之位於氣液二相狀態的冷媒進行熱交換之空氣之溫度的最高值T20之差,比凝結溫度T10與和除濕裝置200之凝結溫度T10之位於氣液二相狀態的冷媒進行熱交換之空氣之溫度的最高值T20之差更大。結果,除濕裝置100係即使降低凝結溫度T2,亦因為可使凝結溫度T2與該溫度T20之差成為與除濕裝置200同等以上,所以可使凝結溫度T2比除濕裝置200更降低,而可提高EF值。
(第2實施形態)
其次,參照第5圖,說明第2實施形態之除濕裝
置101。除濕裝置101係基本上具備與第1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00一樣的構成,但是在第1風路11及第2風路12更具備用以將框體10之外部的空氣取入第2風路12的送風部15上相異。
送風部15係形成於框體10內。送風部15係在各個第1風路11及第2風路12,被設置成可對框體10之外部的空氣送風。亦可送風部15係例如由一台送風機所構成。送風部15係形成為可調整第1風路11與第2風路12之風量較佳。送風部15係例如由被設置成可送風至第1風路11的送風機、與被設置成可送風至第2風路12的送風機所構成較佳。
若依據這種除濕裝置101,可藉送風部15增加第1風路11及第2風路12的風量。尤其,除濕裝置101係與除濕裝置100相比,第1風路11之風量可增加,而可使冷媒之凝結溫度充分地降低。這種除濕裝置101係與除濕裝置100相比,EF值提高。
(第3實施形態)
其次,參照第6圖,說明第3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02。除濕裝置102係基本上具備與第1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00一樣的構成,但是在更具備調整第1風路11內之風量與第2風路12內之風量的百分比之調整部16上相異。
調整部16係形成於框體10內。調整部16係只要在可調整第1風路11內之風量與第2風路12內之風量的範圍,具備任意的構成即可。調整部16係例如形成於第1風路11內,並可調整與第1風路11之空氣的流通方向垂直之第1
風路11之截面積(開口大小)的風擋。調整部16係例如在第1風路11內形成於比第1凝結器2更上游側。
被配置第1凝結器2之第1風路11係與被配第2凝結器3和蒸發器5的第2風路12相比,對空氣成為阻力體之構造少。因此,在例如不藉第5圖所示之送風部15等來調整第1風路11與第2風路12之風量的情況,第1風路11之風量比第2風路12之風量更多,而無法使凝結溫度充分地降低。相對地,除濕裝置102係藉調整部16調整第1風路11與第2風路12之風量,而可限制第1風路11之風量。因此,除濕裝置102係與未具備調整部16之除濕裝置相比,可使凝結溫度充分地降低,而EF值高。
除濕裝置102係更具備如第4圖所示之送風部15較佳。在此情況,送風部15係由一台送風機所構成,亦可送風部15本身構成為無法調整第1風路11與第2風路12的風量。若依此方式,因為除濕裝置102係可藉送風部15增加第1風路11及第2風路12的風量,且可藉調整部16調整各風量,所以與未具備送風部15及調整部16的除濕裝置相比,可使凝結溫度充分地降低,而EF值高。
(第4實施形態)
其次,說明第4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第4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係基本上具備與第1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00一樣的構成,但是在將第2風路12的風量被特定是第1風路11及第2風路12之總風量的30%以上且68%以下上相異。
第7圖係表示藉模擬所算出之第2風路12的風量之對第1風路11及第2風路12之總風量的百分比和除濕裝置100之EF值之關係的圖形。第7圖之橫軸表示第2風路12的風量之對第1風路11及第2風路12之總風量的百分比(單位:%)。第7圖之縱軸表示圖3所示之除濕裝置100的EF值對以往的除濕裝置200的EF值的百分比(單位:%)。如第7圖所示,在第2風路12的風量之對第1風路11及第2風路12之總風量的百分比為30%、50%、68%時,EF值之該百分比是110%、118%、116%。
第2風路12之風量的該百分比是30%以上且68%以下之除濕裝置係與以往之除濕裝置相比,因為在第2凝結器3與通過蒸發器5之空氣的熱交換量多,所以可充分地降低凝結溫度,而EF值比以往之除濕裝置提高。
(第5實施形態)
其次,說明第5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第5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係基本上具備與第1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00一樣的構成,但是在構成隔開部6的材料被特定成導熱率比在第1凝結器2構成冷媒所流通之導熱管(未圖示)的材料更低的材料上相異。
構成隔開部6的材料係只要是導熱率比在第1凝結器2構成冷媒所流通之導熱管(未圖示)的材料更低的材料即可,例如是從樹脂、陶瓷、紙以及橡膠等所構成之群所選擇的至少一種。
若依此方式,可抑制第1風路11內之空氣與第2風路12內之空氣經由隔開部6進行熱交換。因此,可抑制在
第1風路11內流通至第1凝結器2之空氣的溫度降低,又,可抑制在第2風路12內通過蒸發器5之空氣的溫度上升。結果,若依據第5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與構成隔開部6的材料是具有與在第1凝結器2構成冷媒所流通之導熱管的材料同等之導熱率的材料的情況相比,EF值高。
(第6實施形態)
其次,說明第6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第6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係基本上具備與第1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00一樣的構成,但是在第1凝結器2之導熱面積被特定為比第2凝結器3之導熱面積更大上相異。
第8圖係表示藉模擬所算出之第2凝結器3的導熱面積對第1凝結器2之導熱面積及第2凝結器3之導熱面積的和之百分比、與除濕裝置100之EF值之關係的圖形。第8圖之橫軸表示第2凝結器3的導熱面積對第1凝結器2之導熱面積及第2凝結器3之導熱面積的和之百分比(單位:%)。第8圖之縱軸表示除濕裝置100之EF值對第3圖所示之以往的除濕裝置200的EF值之百分比(單位:%)。如第8圖所示,第2凝結器3的導熱面積對第1凝結器2之導熱面積及第2凝結器3之導熱面積的和之百分比是32%以上。除濕裝置係EF值之該百分比是105%以上,EF值比以往之除濕裝置提高。尤其,第2凝結器3的導熱面積對第1凝結器2之導熱面積及第2凝結器3之導熱面積的和之百分比是50%以上的除濕裝置係EF值之該百分比是115%以上,EF值比以往之除濕裝置提高。
(第7實施形態)
其次,參照第9圖及第10圖,說明第7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03。除濕裝置103係基本上具備與第1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00一樣的構成,但是在框體10的內部,更形成與第2風路12串列地連接,且通過第2凝結器3之空氣通過第1凝結器2的第3風路17上相異。
第1凝結器2具有:第1熱交換部,係過熱氣體狀態之冷媒與未通過蒸發器5之空氣進行熱交換;及第2熱交換部(在冷媒的流通方向位於比第1熱交換部更下游側的熱交換部),係氣液二相狀態之冷媒依序與通過蒸發器5、第2凝結器3之空氣進行熱交換。
第2風路12形成於蒸發器5之空氣入口與第2凝結器3的空氣出口之間。第3風路17形成於第2凝結器3之空氣出口與第1凝結器2之該第2熱交換部的空氣出口之間。第1風路11係例如藉隔開部6與第2風路12及第3風路分離。隔開部6的下游端部係例如與第1凝結器2的空氣入口連接成將第1凝結器2分離成該第1熱交換部與該第2熱交換部。
第10圖係表示除濕裝置103之在第1凝結器2及第2凝結器3之冷媒與空氣之溫度變化的圖形。第10圖之縱軸表示冷媒及空氣的溫度,橫軸下表示冷媒之流路,橫軸上表示空氣之流路。在第10圖,以In2與Out2表示第1凝結器2之冷媒入口及冷媒出口,以In3與Out3表示第2凝結器3之冷媒入口及冷媒出口。在第10圖,以In2’a與Out2’a表示第1凝結器2之第1熱交換部的空氣入口及空氣出口,以In2’b與Out2’b表示第1凝結器2之第2熱交換部的空氣入口及空氣出口,以
In3’與Out3’表示第2凝結器3之空氣入口及空氣出口。
不論如何,都如第9圖及第10圖所示,因為在第2凝結器3的第2熱交換部在過冷卻液狀態之冷媒與通過蒸發器5的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所以除濕裝置103係與在凝結器在過冷卻液狀態之冷媒與未通過蒸發器的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之在該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除濕裝置相比,可充分地取得過冷卻度,而可得到大的除濕量。
又,這種除濕裝置103係與除濕裝置100相比,因為通過第2凝結器3之空氣的量增加,所以提高凝結性能。進而,如第10圖所示,除濕裝置103係因為接近通過第2凝結器3之冷媒的過冷卻溫度之溫度T8的空氣可在第1凝結器2與氣液二相狀態之冷媒進行熱交換,所以比除濕裝置100提高凝結性能。
此外,在除濕裝置103,只要第1風路11與第2風路12分離,亦可第1風路11與第3風路17係未分離。如第10圖所示,通過第2風路12之空氣的溫度T8係例如可成為與在第1風路所取入之空氣的溫度T6同等程度。因此,即使在第1風路11通過第2風路12並在第3風路17內流通的空氣混入,亦可具有與該除濕裝置103相同之效果。
應認為這次所揭示之實施形態係在所有的事項上是舉例表示,不是用以限制的。本發明的範圍係不是根據上述之說明,而是根據申請專利範圍所表示,圖謀包含與申請專利範圍同等之意義及在範圍內之所有的變更。
Claims (6)
- 一種除濕裝置,係包括:冷媒迴路,係包含壓縮機、第1凝結器、第2凝結器、降壓裝置以及蒸發器;及框體,係將該冷媒迴路收容於內部;在該冷媒迴路,冷媒係在該壓縮機、該第1凝結器、該第2凝結器、該降壓裝置以及該蒸發器依序流通;該框體係包含將第1風路與第2風路分離的隔開部,該第1風路係從該框體的外部被取入內部之空氣的一部分通過該第1凝結器,該第2風路係從該框體的外部被取入內部之空氣的剩下部分依序通過該蒸發器、該第2凝結器;構成為在該第1凝結器在過熱氣體狀態之該冷媒與該第1風路內的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在該第2凝結器在過冷卻液狀態之該冷媒與該第2風路內之通過該蒸發器的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在該框體,形成係用以從該框體的外部將空氣送入該框體的內部的第1開口部、以及係用以從該框體的內部將空氣送出至該框體的外部的第2開口部;該第1風路及該第2風路,係並列地形成於該第1開口部與該第2開口部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除濕裝置,其中更包括:送風部,係被收容於該框體的內部,且在該第1風路及該第2風路將該框體之外部的空氣取入內部;及調整部,係被收容於該框體的內部,且調整該第1風路內之風量與該第2風路內之風量的百分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除濕裝置,其中該第2風路之風量係該第1風路及該第2風路之總風量的30%以上且68%以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除濕裝置,其中構成該隔開部之材料係導熱率比在該第1凝結器構成該冷媒所流通之導熱管的材料更低。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除濕裝置,其中該第1凝結器之導熱面積比該第2凝結器之導熱面積更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除濕裝置,其中在該框體的內部,更形成與該第2風路串列地連接,且通過該第2凝結器之空氣通過該第1凝結器的第3風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6/068528 | 2016-06-22 | ||
PCT/JP2016/068528 WO2017221351A1 (ja) | 2016-06-22 | 2016-06-22 | 除湿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09555A TW201809555A (zh) | 2018-03-16 |
TWI654398B true TWI654398B (zh) | 2019-03-21 |
Family
ID=60783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14773A TWI654398B (zh) | 2016-06-22 | 2017-05-04 | Dehumidifier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676163B2 (zh) |
CN (1) | CN109312968B (zh) |
TW (1) | TWI654398B (zh) |
WO (1) | WO201722135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240661A1 (ja) * | 2019-05-27 | 2020-12-0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除湿装置 |
WO2021117199A1 (ja) * | 2019-12-12 | 2021-06-1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除湿装置 |
JP7394993B2 (ja) * | 2020-06-05 | 2023-12-0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除湿装置 |
WO2022224416A1 (ja) * | 2021-04-22 | 2022-10-2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除湿装置 |
CN117479998A (zh) * | 2021-06-17 | 2024-01-3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除湿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2135354U (zh) * | 1976-04-09 | 1977-10-14 | ||
JPS5919255Y2 (ja) * | 1979-12-18 | 1984-06-04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JPH0587417A (ja) * | 1991-09-26 | 1993-04-06 |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 Refrig Co Ltd | 除湿装置 |
JP2003172557A (ja) * | 2001-12-06 | 2003-06-20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JP5046685B2 (ja) * | 2007-03-01 | 2012-10-1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除湿機 |
CN102470726B (zh) * | 2010-04-23 | 2015-05-13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空调装置 |
US9631834B2 (en) * | 2011-11-21 | 2017-04-25 | Lennox Industries Inc. | Dehumidifier having split condenser configuration |
-
2016
- 2016-06-22 CN CN201680085930.9A patent/CN109312968B/zh active Active
- 2016-06-22 JP JP2018523212A patent/JP6676163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6-22 WO PCT/JP2016/068528 patent/WO201722135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
- 2017-05-04 TW TW106114773A patent/TWI654398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09555A (zh) | 2018-03-16 |
WO2017221351A1 (ja) | 2017-12-28 |
JPWO2017221351A1 (ja) | 2019-03-22 |
CN109312968A (zh) | 2019-02-05 |
CN109312968B (zh) | 2020-11-06 |
WO2017221351A9 (ja) | 2018-03-08 |
JP6676163B2 (ja) | 2020-04-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54398B (zh) | Dehumidifier | |
US11649974B2 (en) | Pre-cooling device dehumidifier | |
KR102194676B1 (ko) | 제습기 | |
JP6218659B2 (ja) | 冷凍空調装置 | |
TWI671494B (zh) | 除濕裝置 | |
WO2008136763A3 (en) | Condensation type dehumidifier | |
CN106152339A (zh) | 用于车辆的除湿器 | |
CN115371147A (zh) | 直接膨胀式空气调节系统 | |
JP2016159218A (ja) | 除湿乾燥装置 | |
WO2012085965A1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2020185961A5 (zh) | ||
TWI770482B (zh) | 除濕機 | |
CN105605699B (zh) | 空气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JP2008298379A (ja) | 再熱式空気調和装置 | |
JP6273838B2 (ja) | 熱交換器 | |
CN207350996U (zh) | 具有除湿蒸发器的空调装置 | |
JP6805693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WO2015125251A1 (ja) |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方法 | |
CN208809758U (zh) | 除湿装置 | |
JPWO2022059136A5 (zh) | ||
JP2016145676A5 (zh) | ||
JP7450807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104501452B (zh) | 冷暖型空调器 | |
CN104482684B (zh) | 冷暖型空调器 | |
CN203837316U (zh) | 空气调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