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2909B - 極化碼交錯和位元選擇 - Google Patents

極化碼交錯和位元選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2909B
TWI652909B TW107104178A TW107104178A TWI652909B TW I652909 B TWI652909 B TW I652909B TW 107104178 A TW107104178 A TW 107104178A TW 107104178 A TW107104178 A TW 107104178A TW I652909 B TWI652909 B TW I6529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it sequence
index
interleaved
code
b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4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41475A (zh
Inventor
吳威德
戴嘉偉
Original Assignee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41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1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2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290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7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 H03M13/2792Interleaver wherein interleaving is performed jointly with another technique such as puncturing, multiplexing or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7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 H03M13/2778Interleaver using block-wise interleaving, e.g. the interleaving matrix is sub-divided into sub-matrices and the permutation is performed in blocks of sub-matric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1Aspec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error detection, not provided for otherwise
    • H03M13/618Shortening and extension of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3Joint error correction and other techniques
    • H03M13/6306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and diversity transmission, e.g. coding schemes for the multiple 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information or the transmission of incremental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3Joint error correction and other techniques
    • H03M13/635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 H03M13/6356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by repetition or insertion of dummy data, i.e. rate re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3Joint error correction and other techniques
    • H03M13/635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 H03M13/6362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by puncturing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3Joint error correction and other techniques
    • H03M13/635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 H03M13/6362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by puncturing
    • H03M13/6368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by puncturing using rate compatible puncturing or complementary punct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了用於極化碼子塊交錯和位元選擇的裝置和方法。在一個新穎方面,針對極化碼交錯提供了中間部分隔行子塊交錯。在一個實施例中,極化碼的中間部分被隔行交錯並且產生交錯的極化碼。在另一個實施例中,下部分和上部分也利用中間部分交錯方法經過子塊交錯。在另一新穎方面,提供了速率相關的統一的位元選擇。位元選擇可以分為重複、打孔和縮短三種操作類別。每個類別遵循統一的位元選擇規則,不同類別的僅在存取方案上有所不同。在一個實施例中,循環緩衝器被用於位元選。

Description

極化碼交錯和位元選擇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更具體地,涉及極化碼(Polar code)的交錯(interleaving)及位元選擇(bit selection)技術。
通道編碼在無線通信網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信號遭遇嚴重干擾(例如雜訊、干擾和多徑傳播)時,它可以改善傳輸質量。然而卻帶來傳輸位元數量的增加。極化碼是用於下一代無線資料通信的一種通道編碼方案。極化碼是一種線性塊錯誤校正碼(linear block error correcting code)。該碼通過對短內核碼(kernel code)的多次遞歸(recursive)而構建。當遞歸的次數變大時,極化碼的母碼(mother code)大小N可能會超出實體碼位元大小。在無線網路中,需要對極化碼通道編碼進行速率匹配和位元選擇。在無線通信網路中進一步使用交錯以改善質量。
需要對極化碼交錯和位元選擇進行改善和增強。
本發明提供了用於極化碼交錯和位元選擇的裝置和方法。在一個新穎方面,針對極化碼交錯提供了中間部分隔 行子塊交錯。在一個實施例中,極化碼被劃分為三個部分:下部分、中間部分和上部分。極化碼的中間部分被隔行交錯並且產生交錯的極化碼。在另一個實施例中,下部分和上部分也利用中間部分交錯方法經過子塊交錯。
在另一新穎方面,提供了速率相關的統一的位元選擇。位元選擇可以分為重複、打孔和縮短三種操作類別。每個類別遵循統一的位元選擇規則,不同的類別僅在存取方案上有所不同。在一個實施例中,三種類別均使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在另一個實施例中,三種類別均使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在其他實施例中,針對不同的類別使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的組合。
在一個實施例中,UE按照順序將極化碼劃分為下部分、中間部分和上部分,其中極化碼具有極化碼長度N,對極化碼的中間部分執行速率無關的隔行子塊交錯,以獲得交錯位元序列,並且基於輸出長度E從交錯位元序列中執行速率相關的位元選擇,以獲得傳輸位元序列。在一個實施例中,位元選擇被分類為三種位元選擇操作,包括:E大於或等於N時的重複操作、E小於N並且極化碼速率小於或等於預定閾值T時的打孔操作以及E小於N且極化碼速率大於T時的縮短操作。在一個實施例中,位元選擇操作是重複操作,並且其中從索引0到E的傳輸位元序列是從交錯位元序列的最低索引開始選擇的並且從交錯位元序列的最低索引開始重複。在另一個實施例中,位元選擇操作是打孔操作,並且其中從索引0到E的傳輸位元序列是從交錯位元序列的索引(N-E)到交錯位元序列的 索引N中選擇的。在又一個實施例中,位元選擇操作是縮短操作,並且其中從索引0到E的傳輸位元序列是從交錯位元序列的最低索引開始到交錯位元序列的索引E中選擇的。
在一個實施例中,交錯位元序列被設置在交錯循環緩衝器中。对于重複操作,從循環緩衝器的索引0開始依次選擇傳輸位元序列;对于打孔操作,從所述循環緩衝器的索引N-E開始依次選擇所述傳輸位元序列;以及对于縮短操作,從所述循環緩衝器的索引0開始依次選擇傳輸位元序列。
該發明內容不旨在限定本發明。本發明由申請專利範圍限定。
100‧‧‧無線網路
101、102‧‧‧基地台
103、104‧‧‧UE
112、113‧‧‧下行鏈路通信信號
111、114‧‧‧上行鏈路通信信號
130‧‧‧UE 103的簡化框圖
150‧‧‧gNB 101的簡化框圖
135、155‧‧‧天線
133、153‧‧‧收發器模組
132、152‧‧‧處理器
131、151‧‧‧存儲器
134、154‧‧‧程式指令
141‧‧‧分割器
142‧‧‧交錯器
143‧‧‧位元選擇器
156‧‧‧極化碼
191、192、193、194‧‧‧步驟
200‧‧‧極化碼
201‧‧‧編碼器
202‧‧‧解碼器
210‧‧‧遞歸構造器
250、270‧‧‧輸入位元
260、280‧‧‧輸出位元
251、252、253、254、261、262、263、264‧‧‧片段
271、272、273、274、281、282、283、284‧‧‧片段
300‧‧‧極化碼
301、313、316、321‧‧‧下部分
302、314、317、312‧‧‧中間部分
303、315、318、323‧‧‧上部分
306、307、308、309‧‧‧片段
312‧‧‧交錯後的中間部分
310、320‧‧‧交錯碼塊
391、392、393‧‧‧步驟
411、421‧‧‧輸入碼塊
412、422‧‧‧交錯碼塊
413、423‧‧‧交錯器模式
501、511、512、521、522、523‧‧‧步驟
601‧‧‧極化編碼塊
610、611、612、613‧‧‧片段
602‧‧‧交錯碼
621、651‧‧‧打孔位元選擇
622、652‧‧‧縮短位元選擇
623、653‧‧‧重複位元選擇
633、632、631、661、662、663‧‧‧索引
701‧‧‧循環緩衝器
711‧‧‧用於縮短的存取方案
712‧‧‧用於打孔的存取方案
713‧‧‧用於重複的存取方案
801、802、803‧‧‧步驟
在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部件,附圖示出了本發明的實施例。
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無線網路中例示極化碼交錯和位元選擇的示意系統。
第2A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極化碼實現的示例圖。
第2B圖示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選擇用於重複和打孔操作的編碼位元的示例性圖。
第2C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選擇用於縮短操作的編碼位元的示例性圖。
第3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極化碼交錯時中間部分隔行交錯的示例性示圖。
第4A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不交錯下部分和上部分僅中間部分交錯的極化碼的示例性圖示和表格。
第4B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中間部分隔行交錯的下部分和上部分以及中間部分交錯的極化碼的示例性圖示和表格。
第5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極化碼速率匹配的示例性流程圖。
第6A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自上而下的速率相關的統一的速率匹配位元選擇的示例性示圖。
第6B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自下而上的速率相關的統一的速率匹配位元選擇的示例性示圖。
第7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使用循環緩衝器進行位元選擇的示例性示圖。
第8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極化交錯和位元選擇過程的示例性流程圖。
將詳細參照本發明的實施例,並且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
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無線網路100中例示極化碼交錯和位元選擇的示意系統。基地台也可以稱為存取點(access point)、存取終端、Node-B、eNode-B(eNB)、gNB或者本領域中其他術語。在第1圖中,一個或多個基地台101和102伺服服務區(例如小區或者小區扇區)內的多個遠端單元/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UE)103和104。在一些系統 中,一個或多個基地台可通信地耦接至控制器,該控制器形成耦接至一個或多個核心網路的存取網路。本發明並不限制於任何特定的無線通信系統。
一般而言,服務基地台101和102在時域和/或頻域中向UE或行動台發送下行鏈路通信信號112和113。UE或行動台103和104經由上行鏈路通信信號111和114與一個或多個基地台101和102進行通信。UE或行動台也可以被指行動電話、膝上型電腦和行動工作站等。在第1圖中,無線通信系統100是包括基地台gNB 101和gNB 102以及多個UE 103和UE 104的OFDM/OFDMA系統。當存在要從gNB發送到UE的下行鏈路封包時,每個UE獲得下行鏈路分配,例如,物理下行鏈路共用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中的一組無線電資源。當UE需要在上行鏈路中向gNB發送封包時,UE從gNB獲得授權,該授權分配了由一組上行鏈路無線電資源組成的物理上行鏈路共用通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在無線網絡中,使用通道編碼來克服對信號的干擾。5G採用極化碼作為通道編碼。對極化碼進行交錯以實現更好的質量。由於極化編碼的母碼具有較大的大小,有可能超過傳輸位元大小,因此傳輸需要速率匹配。根據速率匹配,執行位元選擇。
第1圖進一步分別例示了UE 103和gNB 101的簡化框圖130和150。UE 103具有發送和接收無線電信號的天線135。與天線135耦接的RF收發器模組133從天線135接收RF信號,將它們轉換為基帶信號並將它們發送到處理器132。 RF收發器133還將來自處理器132的接收的基帶信號轉換成RF信號並發送到天線135。處理器132處理所接收的基帶信號並調用不同的功能模組以執行UE 103中的特徵。存儲器131存儲程式指令134和資料以控制UE 103的操作。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UE 103還包括執行不同任務的多個功能模組。分割器(divider)141依次將極化碼劃分為下部分(lower part)、中間部分(middle part)和上部分(upper part),其中極化碼具有極化碼長N。交錯器(interleaver)142對極化碼的中間部分執行速率無關的(rate-independent)隔行子塊(interlaced sub-block)交錯,來獲得交錯的位元序列。位元選擇器143基於輸出長度E從交錯的位元序列中執行速率相關的(rate-dependent)的位元選擇,以獲得傳輸位元序列。
第1圖中還示出gNB 101的示例性框圖。gNB 101具有發送和接收無線電信號的天線155。與天線155耦接的RF收發器模組153從天線155接收RF信號,將它們轉換成基帶信號並將它們發送到處理器152。RF收發器153還將來自處理器152的基帶信號轉換成RF信號,並且發送到天線155。處理器152處理接收到的基帶信號並調用不同的功能模組以執行gNB 101中的特徵。存儲器151存儲程式指令154和資料,以控制gNB 101的操作。gNB 101還包括執行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不同任務的功能模組。極化碼156執行支援極化碼交錯和位元選擇的功能。
第1圖進一步示出極化碼處理的功能性步驟。在步驟191,UE使用極化碼執行通道編碼。極化碼是通過遞歸構 造而獲得的,位元長度N=2n。在步驟192,UE對極化的碼塊(polarized code block)執行子塊交錯。在一個新穎的方面,針對極化碼交錯使用中間部分隔行子塊交錯。具有位元長度E的傳輸通道可能小於母極化碼大小N。基於輸入位元大小K來確定輸出長度E,使得K/N的比率與目標碼速率R相匹配。在步驟193,基於輸出長度E來執行位元選擇。在一個實施例中,位元選擇被分類為預定的操作。在步驟194,執行位元交錯。
第2A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極化碼實現的示例圖。極化碼被設計為對輸入通道部分地極化。極化碼200具有編碼器201,其具有輸入U1和U2以及輸出X1和X2。編碼的位元通過雜訊通道傳輸。在接收機側,極化碼解碼器202具有輸入L1和L2和輸出U1'和U2'。極化碼通過串聯的編碼器201遞歸地構造。遞歸構造器(recursive construction)210具有輸入為U1、U2、...U8的四組串聯的編碼器。輸出X1,X2,...X8被遞歸地構造,長度N=2n。當遞歸數量變大時,虛擬通道傾向於具有高可靠性或低可靠性,並且資料位元被分配給最可靠的通道。
在一個新穎的方面,極化碼輸入和輸出被分解成多個片段。根據最大的極化碼大小、輸出序列長度和碼速率,位元選擇分為三種操作,包括打孔操作、縮短操作和重複操作。通過首先執行速率無關的交錯,在速率相關的存取中,不同的位元選擇操作可以被協調至交錯編碼位元的公共緩衝器(common buffer),從而實現統一的極化碼速率匹配設計。第2B圖和第2C圖例示了選擇用於不同位元選擇操作的編碼位元 的對稱性(symmetry),從而可以實現統一的速率匹配設計。
第2B圖示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選擇用於重複操作和打孔操作的編碼位元的示例性圖。輸入位元250被分段為I0 251、I1 252、I2 253和I3 254。輸出位元260被分段為B0 261、B0 262、B2 263和B3 264。由於大多數資料位元將被分配在輸入片段I3中,因而應選擇B3、B2和B1中的相關輸出編碼位元進行傳輸,以保持極化碼的極化增益。由於B3直接連接到I3,而B2和B1是I3的輔助段,所以應該首先選擇B3,並且如果允許,則應該均勻地使用B2和B1。請注意,如果輸入和輸出片段由具有相等位元數目的小子塊組成,也可以按子塊方式進行選擇操作。
第2C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選擇用於縮短操作的編碼位元的示例性圖。輸入位元270被分段成I0 271、I1 272、I2 273和I3 274。輸出位元280被分段為B0 281、B0 282、B2 283和B3 284。在較高碼速率的情況下,更多較高質量的輸入位元通道應該可用於攜帶更多的資訊位元。由於I3將干擾大多數輸入子塊(例如I2和I1輸出),因此將I3中的位元設置為零可以減少對I2和I1的干擾,從而創建更多具有較高質量的位元通道。這反過來將在B3中給出已知的零位元,而這些零位元可以被丟棄,因為接收器也知道這些恆定的零。在B3全部被丟棄的情況下,可以以自下而上的方式(bottom-up manner)均勻地將零位元設置至I2和I1,因為它們都干擾I0。B2和B1中相應的已知的零位元可以均勻地被丟棄。請注意,如果輸入和輸出片段是由具有相等位元數目的 小子塊組成,則也可以以子塊方式進行選擇操作。用於縮短操作的最後的非丟棄/選擇的編碼位元與用於打孔操作的編碼位元互補,這意味著兩種類型的操作可以在存取交錯的編碼位元或子塊的互補部分之前,利用對編碼器輸出位元執行的共同的交錯。
在一個新穎的方面,為極化碼交錯提供了中間部分隔行(interlaced)交錯。一個碼塊首先被分塊成多個子塊。碼塊中間的子塊是隔行交錯的,從而創建了一個新的交錯碼塊。
第3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極化碼交錯時中間部分隔行交錯的示例性示圖。交錯的資料提高了資料通信系統的糾錯性能。極化碼300被等分地向上分為四個部分,即片段306、307、308和309。在一個實施例中,兩個中間片段307和308被分組在一起作為中間部分302。較低索引的片段306是下部分301,較高索引的片段309是上部分303。在步驟391中,在中間部分302處執行隔行交錯。中間部分302被等分為諸如片段307和片段308的兩個部分。片段307中的每個子塊後面是片段308中的一個子塊。隔行交錯後的中間部分312以及下部分301和上部分302形成交錯碼塊310。儘管示出的碼300被劃分為四個片段並且中間的兩個片段被交錯,但是輸入碼位元可以以其他方式劃分。可以配置或預先定義中間部分的大小和位置。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除了在中間部分執行交錯之外,還在下部分和/或上部分進行交錯。在一個實施例中,對 下部分301和上部分303兩者執行相同的中間部分隔行交錯。下部分301分成三個子部分:下部分313、中間部分314和上部分315。以類似的方式,中間部分314在步驟392處隔行交錯。中間部分交錯的下部分301成為碼塊320中的下部分321。類似地,上部分303被分成三個部分,包括下部分316、中間部分317和上部分318。中間部分317被隔行交錯。中間部分交錯的上部分303變成碼塊320中的上部分323。碼塊320包括交錯的中間部分312、中間部分交錯的下部分321和中間部分交錯的上部分323。碼310和碼320都是交錯的極化碼。它們都提供增強的糾錯編碼。
中間部分交錯的極化碼為更好地執行極化碼提供了有效的方式。遵循所提供的方法給出了兩個具體例子。
第4A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不交錯下部分和上部分僅中間部分交錯的極化碼的示例性圖示和表格。輸入碼塊411中的輸入位元被分成索引為0-31的32個子塊。32個子塊分為三個部分:具有子塊0-7的下部分、具有子塊8-23的中間部分、具有子塊24-31的上部分。中間部分的子塊等分為兩個部分A和B。中間部分的子塊以ABABAB的方式隔行交錯。下部分和上部分的子塊保持不變。碼塊412表示交錯碼塊。表413示出了子塊交錯器模式P(i)。
第4B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中間部分隔行交錯的下部分和上部分以及中間部分交錯的極化碼的示例性圖示和表格。輸入碼塊421中的輸入位元被分成索引為0-31的32個子塊。32個子塊分為三個部分:具有子塊0-7的下部 分、具有子塊8-23的中間部分、具有子塊24-31的上部分。中間部分的子塊等分為兩個部分A和B。中間部分的子塊以ABABAB的方式隔行交錯。下部分和上部分的子塊中對應的中間部分隔行交錯。碼塊422表示交錯碼塊。表423示出了子塊交錯器模式P(i)。
當編碼資料塊大於傳輸塊大小時需要速率匹配。速率匹配的基本功能是將傳輸塊中的位元數量與給定分配中可傳輸的位元數量相匹配。在對極化碼進行速率匹配的步驟中,考慮了傳輸塊大小E和最大極化碼大小N。速率匹配隨後將傳輸分類成不同的類別。在一個新穎的方面,如上所示,極化碼的交錯是速率無關的。無論傳輸速率如何,都使用相同的交錯方法。然而,位元選擇是速率依賴的並且基於速率匹配確定的類別。對於重複組,母碼的子集被重複。對於縮短操作,部分母碼輸出位元對於發送器和接收器來說都是已知的值。這些碼位元不被發送器發送,同時接收機在解碼時使用與已知值對應的較大軟值(large soft value)。對於打孔操作,部分母碼輸出位元不被發送,並且接收器在解碼中對這些碼位元使用零軟值。
第5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極化碼速率匹配的示例性流程圖。在步驟501,獲得資料傳輸的輸出序列長度E。在步驟511,將輸出序列長度E與極化碼最大長度N進行比較。如果輸出序列長度E大於或等於極化碼最大長度N,則在步驟521中速率匹配確定的類別是重複操作。如果步驟511確定輸出序列長度E小於極化碼最大長度N,則其進入步 驟512。在步驟512,將極化碼速率與預定的閾值T進行比較。如果步驟512確定碼速率小於或等於閾值T,則在步驟522其類別為打孔。如果步驟512確定碼速率大於閾值T,則在步驟523其類別為縮短。閾值T被用來切換打孔或縮短。T是可配置的或是可以預定義的。T也可以基於一個或多個預定義的觸發事件進行動態調整。
在一個新穎方面中,對極化碼執行速率相關的編碼位元選擇。位元選擇使用統一的速率匹配設計。對於相同的速率匹配類別,應用預定的位元選擇規則。
第6A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自上而下的速率相關的統一的速率匹配位元選擇的示例性示圖。極化編碼塊601具有母碼長度N。在一個實施例中,碼塊601被分割成四個分段B0 610、B1 611、B2 612和B3 613。B0 610包括碼塊0至[(N/4)-1]。B1 611包括碼塊(N/4)至[(N/2)-1]。B2 612包括碼塊N/2至[(3N/4)-1]。B3 613包括碼塊(3N/4)至N-1。在一個實施例中,碼塊首先被交錯成碼602。在一個實施例中,通過將碼602的中間部分B1和B2以B1B2B1B2模式進行隔行交錯,來對碼602交錯。在另一個實施例中,下部分B0和上部分B1也通過相應中間部分隔行交錯的方式而被交錯。
不同的輸出位元速率被分類為重複操作、打孔操作和縮短操作。基於不同類別,位元選擇遵循統一的規則。位元速率的不同類別的差別僅在於:存取重新排列的/交錯的碼塊602的方式。621示出了具有輸出位元序列大小M的示例性打孔位元選擇。位元選擇從具有索引N-M的633開始,並且 選擇碼塊602的從N-M到N-1的塊。622示出了具有輸出位元序列大小M的示例性縮短位元選擇。位元選擇從碼塊602的索引0開始,直到在索引為M的632處所有目標位元都被收集。623示出了具有輸出位元序列大小M的示例性重複位元選擇,位元選擇從最低索引0開始直到N-1,並從頭循環直到滿足所有的輸出位元。
第6B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自下而上的速率相關的統一的速率匹配位元選擇的示例性示圖。類似於上面所說的步驟,極化編碼塊601具有母碼長度N。碼塊601被分割成四個分段:包括碼塊0至[(N/4)-1]的B0 610、包括碼塊(N/4)至[(N/2)-1]的B1 611、包括碼塊N/2至[(3N/4)-1]的B2 612、和包括碼塊(3N/4)至N-1的B3 613。在另一個實施例中,通過將碼602的中間部分B1和B2以B1B2B1B2模式進行隔行交錯,來對碼602交錯。在另一個實施例中,下部分B0和上部分B1也通過相應中間部分隔行交錯的方式而被交錯。
不同的輸出位元速率被分類為重複操作、打孔操作和縮短操作。基於不同類別,位元選擇遵循統一的規則。位元速率的不同類別的差別僅在於:存取重新排列的/交錯的碼塊602的方式。應用自下而上(bottom-up)的存取規則。651示出了具有輸出位元序列大小M的示例性打孔位元選擇。位元選擇從最高索引N-1開始,並且選擇碼塊602的索引N-M 661至N-1 663的塊。652示出了具有輸出位元序列大小M的示例性縮短位元選擇。位元選擇從碼塊602的索引M 662開始,直到最低索引0。653示出了具有輸出位元序列大小M的示例 性重複位元選擇,位元選擇從最高索引N-1到最低索引0,並從頭循環直到滿足所有的輸出位元。
在其他實施例中,碼塊602可以以其他多種方式進行分解,而不限於等分為四個分段。所示的取決於位元速率的統一的位元選擇也可以獨立於交錯步驟。位元選擇的其他實施例包括不同速率匹配類別(重複,打孔和縮短)的不同組合。例如,在一個實施例中,打孔和縮短遵循如第6A圖所示的自上而下的方法,而重複操作遵循如第6B圖所示的自下而上的方法。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打孔遵循如第6B圖所示的自下而上的方法,而縮短和重複操作遵循如第6A圖所示的自上而下的方法。在又一個實施例中,打孔和重複操作遵循如第6B圖所示的自下而上的方法,而縮短操作遵循如第6A圖所示的自上而下的方法。
第7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使用循環緩衝器(circular buffer)進行位元選擇的示例性示圖。在一個實施例中,經過子塊交錯後的長度為N的位元序列(諸如表423中所示)被寫入大小為N並且從索引0到索引N-1的循環緩衝器701中。在位元塊大小為E的輸出序列的速率匹配之後,不同分類的傳輸使用不同的存取方案,以從循環緩衝器701獲得輸出序列。711示出了用於縮短的存取方案。輸出序列從索引0讀取到長度E-1。712示出了用於打孔的存取方案。輸出序列從索引N-E讀取到N-1。713示出了用於重複的存取方案。輸出序列從索引0開始讀取,並循環直到達到E的長度。
對於不同的類別,循環緩衝器701可以用於其他 不同的方法。例如,採用自下而上的方法,重複操作從索引N-1向後讀取到索引0並循環。類似地,穿孔操作從索引N-E向後讀取到索引0。縮短操作從索引N-1向後讀取到索引N-E。
第8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極化交錯和位元選擇過程的示例性流程圖。在步驟801,UE按照順序將極化碼劃分為下部分、中間部分和上部分,其中極化碼具有極化碼長N。在步驟802,UE對極化碼的中間部分執行速率無關的隔行交錯,以獲得交錯位元序列。在步驟803,UE基於輸出長度E從交錯位元序列中執行速率相關的位元選擇,以獲得傳輸位元序列。
雖然已經結合某些特定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因此,可以在不脫離如申請專利範圍中闡述的本發明的範圍的情況下實施所描述的實施例的各種特徵的各種修改、變化和組合。

Claims (20)

  1. 一種極化碼交錯和位元選擇的方法,包括:將極化碼依次分為下部分、中間部分和上部分,其中所述極化碼的極化碼長度為N;對所述極化碼的所述中間部分執行速率無關的隔行交錯,以獲得交錯位元序列;以及基於輸出長度E,從所述交錯位元序列執行速率相關的位元選擇,以獲得傳輸位元序列。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所述位元選擇被分類為多個位元選擇操作,所述多個位元選擇操作包括:E大於或等於N時的重複操作;E小於N並且目標碼速率小於或等於預定閾值T時的打孔操作;以及E小於N並且目標碼速率大於T時的縮短操作。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位元選擇操作是重複操作,並且其中從索引0到E的所述傳輸位元序列是從所述交錯位元序列的最低索引開始選擇的並且從所述交錯位元序列的所述最低索引開始重複。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位元選擇操作是打孔操作,並且其中從索引0到E的所述傳輸位元序列是從所述交錯位元序列的索引(N-E)到所述交錯位元序列的索引N中選擇的。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位元選擇操作是縮短操作,並且其中從索引0到E的所述傳輸位元序列是從所述交錯位元序列的最低索引開始到所述交錯位元序列的索引E中選擇的。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交錯位元序列被設置在交錯循環緩衝器中。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位元選擇操作是從所述循環緩衝器操作之一中選擇的,所述循環緩衝器操作包括:從所述循環緩衝器的索引0開始依次選擇所述傳輸位元序列的重複操作;從所述循環緩衝器的索引N-E開始依次選擇所述傳輸位元序列的打孔操作;以及從所述循環緩衝器的索引0開始依次選擇所述傳輸位元序列的縮短操作。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極化碼被分解成片段,並且其中使用子塊處理來協調用於不同位元選擇的交錯過程。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還包括:對所述極化碼的所述上部分和所述下部分執行速率無關的隔行子塊交錯。
  10. 一種極化碼交錯和位元選擇的裝置,包括:收發器,用於在無線網絡中發送和接收來自一個或多個基地台的射頻信號;分割器,用於將極化碼依次分為下部分、中間部分和上部分,其中所述極化碼的極化碼長度為N;交錯器,對所述極化碼的所述中間部分執行速率無關的隔行交錯,以獲得交錯位元序列;以及位元選擇器,基於輸出長度E從所述交錯位元序列中執行速率相關的位元選擇,以獲得傳輸位元序列。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裝置,所述位元選擇器進一步將所述位元選擇分類為多個位元選擇操作,所述多個位元選擇操作包括:E大於或等於N時的重複操作;E小於N並且目標碼速率小於或等於預定閾值T時的打孔操作;以及E小於N並且目標碼速率大於T時的縮短操作。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位元選擇操作是重複操作,並且其中從索引0到E的所述傳輸位元序列是從所述交錯位元序列的最低索引開始選擇的並且從所述交錯位元序列的所述最低索引開始重複。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位元選擇操作是打孔操作,並且其中從索引0到E的所述傳輸位元序列是從所述交錯位元序列的索引(N-E)到所述交錯位元序列的索引N中選擇的。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位元選擇操作是縮短操作,並且其中從索引0到E的所述傳輸位元序列是從所述交錯位元序列的最低索引開始到所述交錯位元序列的索引E中選擇的。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交錯位元序列被設置在交錯循環緩衝器中。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位元選擇操作是重複操作,並且其中所述傳輸位元序列是從所述循環緩衝器的索引0開始依次選擇的。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位元選擇操作是打孔操作,並且其中所述傳輸位元序列是從所述循環緩衝器的索引N-E開始依次選擇的。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位元選擇操作是縮短操作,並且其中所述傳輸位元序列是從所述循環緩衝器的索引0開始依次選擇的。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交錯器進一步將所述極化碼分解成片段,並且其中使用子塊處理來協調用於不同位元選擇的交錯過程。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交錯器進一步對所述極化碼的所述上部分和所述下部分執行速率無關的隔行子塊交錯。
TW107104178A 2017-02-06 2018-02-06 極化碼交錯和位元選擇 TWI6529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55054P 2017-02-06 2017-02-06
US62/455,054 2017-02-06
US201762526422P 2017-06-29 2017-06-29
US62/526,422 2017-06-29
US201762549482P 2017-08-24 2017-08-24
US62/549,482 2017-08-24
US201762550780P 2017-08-28 2017-08-28
US62/550,780 2017-08-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1475A TW201841475A (zh) 2018-11-16
TWI652909B true TWI652909B (zh) 2019-03-01

Family

ID=63038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4178A TWI652909B (zh) 2017-02-06 2018-02-06 極化碼交錯和位元選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425111B2 (zh)
EP (1) EP3577769B1 (zh)
CN (1) CN110249539B (zh)
TW (1) TWI652909B (zh)
WO (1) WO20181413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75765A (zh) * 2017-01-05 2024-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速率匹配方法、编码装置和通信装置
MX2019011245A (es) * 2017-03-22 2019-11-21 Idac Holdings Inc Intercalado por sub-bloque para sistemas de codificación polar, procedimientos y señalización.
CN108683477B (zh) * 2017-03-24 2019-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极性码的速率匹配方法及设备
CN108768586B (zh) 2017-03-25 2019-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236114A1 (en) * 2017-06-19 2018-12-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LOW ADAPTATION FOR COMMUNICATION AND BROADCASTING SYSTEMS
KR102378324B1 (ko) 2017-06-19 2022-03-2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통신 및 방송 시스템을 위한 부호율-조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10391870B (zh) * 2018-04-16 2022-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以及解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200607A1 (en) * 2018-04-20 2019-10-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rq of polar codes with parity check bits
US11031958B2 (en) * 2018-06-25 2021-06-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polar code design for 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URLLC)
US11050519B2 (en) * 2018-09-14 2021-06-29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s, apparatus, systems and procedure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s (HARQs) using polar codes
US11184108B2 (en) 2019-08-02 2021-11-2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using polar cod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826478A (zh) * 2021-01-29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调制与解调解码方法及装置
KR20240018495A (ko) * 2021-06-10 2024-0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 인코딩을 수행하는 방법, 통신 기기, 프로세싱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그리고 채널 디코딩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통신 기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46721B4 (de) * 1998-10-12 2009-09-10 Ipcom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Kodierung und Dekodierung und Vorrichtung zum Kodieren oder Dekodieren
JP3943329B2 (ja) * 2000-12-27 2007-07-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レートマッチング/デマッチング処理装置
US8184726B2 (en) 2007-09-10 2012-05-22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te control in a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122966B (zh) * 2011-04-15 2012-11-14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信道极化的交错结构重复码的编码器及其编译码方法
KR101919934B1 (ko) 2012-04-19 2018-11-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불휘발성 메모리 장치를 제어하는 컨트롤러의 동작 방법 및 극 부호화된 부호어를 불휘발성 메모리 장치의 멀티 비트 데이터에 매핑하는 매핑 패턴을 선택하는 매핑 패턴 선택 방법
KR102015121B1 (ko) 2012-10-17 2019-08-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불휘발성 메모리 장치를 제어하도록 구성되는 컨트롤러 및 컨트롤러의 동작 방법
CN107566089B (zh) 2013-01-11 2020-08-21 太阳专利托管公司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及接收方法
US9362956B2 (en) 2013-01-23 2016-06-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data using concatenated polar codes
USRE49547E1 (en) 2013-08-20 2023-06-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by using polar coding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US9007241B2 (en) 2013-09-16 2015-04-14 Seagate Technology Llc Reduced polar codes
US9467164B2 (en) 2013-10-01 2016-10-1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polar code designs
EP3057255B1 (en) 2013-11-04 2018-08-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ate ma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lar code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5074192A1 (zh) * 2013-11-20 2015-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极化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EP3079287B1 (en) 2013-12-31 2019-10-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olar cod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EP3799314B1 (en) 2014-02-20 2023-07-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ate matching with sub-block interleaving and a virtual buffer for polar codes
JP6363721B2 (ja) 2014-02-21 2018-07-25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ポーラ符号のためのレートマッチング方法および装置
EP3113398B1 (en) 2014-03-19 2020-04-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olar code rate-matching method and rate-matching device
WO2015143593A1 (zh) * 2014-03-24 2015-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极性码的速率匹配方法和速率匹配装置
KR102157667B1 (ko) 2014-05-15 2020-09-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천공 장치 및 그의 천공 방법
US9742440B2 (en) 2015-03-25 2017-08-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ARQ rate-compatible polar codes for wireless channels
US10231121B2 (en) * 2015-06-24 2019-03-12 Lg Electronics Inc. Security communication using polar code scheme
US10461779B2 (en) 2015-08-12 2019-10-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te-compatible polar codes
CN105897279B (zh) * 2016-03-29 2019-03-19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分组马尔可夫叠加传输的系统化编码方法
US10484130B2 (en) * 2016-09-30 2019-11-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arallel polar code encoding/decoding
US10560218B2 (en) * 2017-01-05 2020-02-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ecoding assistant bit-based polar code construction
WO2018236114A1 (en) * 2017-06-19 2018-12-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LOW ADAPTATION FOR COMMUNICATION AND BROADCASTING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41311A1 (en) 2018-08-09
TW201841475A (zh) 2018-11-16
US10979081B2 (en) 2021-04-13
EP3577769B1 (en) 2024-04-17
US20200014405A1 (en) 2020-01-09
US10425111B2 (en) 2019-09-24
EP3577769A1 (en) 2019-12-11
CN110249539B (zh) 2023-07-04
CN110249539A (zh) 2019-09-17
US20180226995A1 (en) 2018-08-09
EP3577769A4 (en) 2020-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2909B (zh) 極化碼交錯和位元選擇
JP7074853B2 (ja) Pbch送信方法および送信装置、ならびにpbch受信方法および受信装置
CN109314952B (zh) 新无线电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设计的方法及其发送设备
JP7189161B2 (ja) 通信及び放送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レートマッチ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US10516505B2 (en) Baseband processors, base station, user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of
CN109039344B (zh) 编码输入数据为极性码的方法及设备、解码方法及其设备
US1112840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17206663A1 (zh) 免授权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177752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control information
US1102624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for dynamic scheduling
WO2017101023A1 (zh) 通信方法及网络设备、用户设备
US11451324B2 (en) Bit selection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s
CN108289009B (zh) 一种被用于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KR20190013374A (ko) 통신 또는 방송 시스템에서 극부호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CN111224742B (zh) 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20210135784A1 (en)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evices for reliable reception of control messages
KR101490252B1 (ko) 반복 전송되는 정보를 고려한 신호 전송 및 복호 방법
CN113574806A (zh) 极化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