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0540B - 利用微機電製程製造氣體偵測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微機電製程製造氣體偵測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0540B
TWI650540B TW106122883A TW106122883A TWI650540B TW I650540 B TWI650540 B TW I650540B TW 106122883 A TW106122883 A TW 106122883A TW 106122883 A TW106122883 A TW 106122883A TW I650540 B TWI650540 B TW I65054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rengthening layer
structural strengthening
gas detector
mems wafer
bon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2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7144A (zh
Inventor
廖育萱
蔡芳松
吳雅涵
蔡群賢
李庭鵑
蔡群榮
Original Assignee
台灣奈米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灣奈米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灣奈米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228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50540B/zh
Priority to CN201711472914.8A priority patent/CN109211983B/zh
Priority to US15/883,548 priority patent/US10294100B2/en
Priority to JP2018023866A priority patent/JP6393434B1/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05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054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07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7144A/zh

Links

Landscapes

  • Micromachines (AREA)
  • Dicing (AREA)

Abstract

一種利用微機電製程製造氣體偵測器的方法,其步驟為:提供一微機電系統晶圓,其具複數個彼此相鄰的單元,該些單元分別具有一頂部、一自該頂部周緣延伸的側擋部以及一由該頂部、該側擋部圍繞而形成的凹槽,再利用陽極接合的方式將一結構強化層與該微機電系統晶圓接合,接著設置一黏結膠帶,再沿著該些單元的該些側擋部連接處進行切割,而產出氣體偵測單元,最後透過該黏結膠帶使該氣體偵測單元黏結於一基板上,而形成一氣體偵測器,藉由該結構強化層的設置,可以提高元件的強度,防止該微機電系統晶圓產生崩邊,以提高整體良率並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利用微機電製程製造氣體偵測器的方法
本發明為有關一種微機電製程,尤指一種利用微機電製程製造氣體偵測器的方法。
微機電系統(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縮寫為MEMS)是將微電子技術與機械工程融合到一起的一種工業技術,其係用以進行感測或執行功能的一項關鍵零組件,在裝置上既擁有電子訊號的處理能力,且又有機械結構的運動能力,已廣泛應用在現在生活中的各種產品之上,如加速計、檢測器、致動器等等。
如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I552945號之「具多重電極的微機電裝置及其製作方法」,其包含有一基板、一第一電極、一第二電極以及一第三電極,該第一電極設置於該基板,該第二電極設置於該基板並包含一感測部及一固定部,該第三電極設置該基板,其中,當該感測部形變時,該固定部與該第三電極間具有一預設固定距離,其中該固定部與該第三電極間定義一參考電容。
一般而言,於微機電製程中,為了有效集中熱源,通常會於結構上設計出一個可以容納空氣的凹槽,然而,此凹槽會使得整體元件的強度減低,而於後續加工時,容易在切割時產生崩邊,而導致凹槽內會容易積 累切割所產生的殘留物或是清潔液,造成整體良率下降以及成本的提高,因此,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實為相關業者所共同努力的課題。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解決因凹槽而使得整體元件的強度降低,導致切割時容易產生崩邊,而造成整體良率下降以及成本的提高的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微機電製程製造氣體偵測器的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驟:S1:提供一微機電系統晶圓,該微機電系統晶圓具複數個彼此相鄰的單元,該單元分別具有一頂部、一自該頂部周緣延伸的側擋部以及一由該頂部、該側擋部圍繞而形成的凹槽,該些單元的該些側擋部彼此相連接;S2:利用陽極接合的方式將一結構強化層與該微機電系統晶圓接合,且該結構強化層覆蓋住該些凹槽:S3:設置一黏結膠帶於該結構強化層遠離該微機電系統晶圓之一側;S4:沿著該些單元的該些側擋部連接處進行切割,並同時切割該結構強化層與該黏結膠帶,而切割出複數個各包含有該凹槽的氣體偵測單元;以及S5:透過該黏結膠帶使該氣體偵測單元黏結於一基板上,而形成一氣體偵測器。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以下特點:
一、藉由該結構強化層的設置,可以提高整體的強度,防止該微機電系統晶圓於切割時產生崩邊的問題,而可提高整體良率並降低成本。
二、本發明利用該黏結膠帶直接黏結於該基板,相較於習知利用液態接著劑黏結,不會有溢膠或是塗佈不均而造成該氣體偵測單元傾斜的問題。
三、利用陽極接合的方式進行接合,可以減輕因加熱而對該微機電系統晶圓造成的損傷,且無須利用黏結劑,使該結構強化層與該微機電系統晶圓接合的平整度高,不會有傾斜的問題。
10‧‧‧微機電系統晶圓
11‧‧‧單元
111‧‧‧頂部
112‧‧‧側擋部
113‧‧‧凹槽
20‧‧‧結構強化層
30‧‧‧黏結膠帶
31‧‧‧黏結層
32‧‧‧保護層
40‧‧‧氣體偵測單元
50‧‧‧基板
60‧‧‧氣體偵測器
70‧‧‧吸引裝置
80‧‧‧推頂裝置
S1~S5、S5A、S5B‧‧‧步驟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2A~2F,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局部剖面製作流程示意圖。
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現就配合圖式說明如下:請參閱「圖1」及「圖2A」至「圖2F」所示,本發明為一種利用微機電製程製造氣體偵測器的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驟:
步驟S1:如「圖2A」所示,提供一微機電系統晶圓10,該微機電系統晶圓10具複數個彼此相鄰的單元11,而該些單元11分別具有一頂部111、一側擋部112以及一凹槽113,該側擋部112自該頂部111之周緣延伸,且該凹槽113係由該頂部111、該側擋部112圍繞而成,而該些單元11係透過該些側擋部112彼此相連接而形成該微機電系統晶圓10。而於本實施例中,該微機電系統晶圓10的材質為矽,該凹槽113係為利用蝕刻的方式製成,但不以此為限。
步驟S2:如「圖2B」所示,利用陽極接合的方式將一結構強化層20與該微機電系統晶圓10接合,且該結構強化層20會覆蓋住該些凹槽113,且為了減少熱散失,本實施例係於負壓的環境下做陽極接合,如此可以減少該凹槽113中的空氣,有效的避免空氣熱對流傳熱、集中熱源。其中,該 結構強化層20的材質選自於玻璃、硼矽玻璃或其組合等等,且其厚度介於1毫米(mm)至0.2毫米(mm)之間。而陽極接合可以減輕因加熱而對該微機電系統晶圓10造成的損傷,且無須利用黏結劑,使該結構強化層20與該微機電系統晶圓10接合的平整度高,不會有傾斜的問題。於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結構強化層20係採用BF33玻璃,而該微機電系統晶圓10的材質為矽。
步驟S3:接著如「圖2C」所示,設置一黏結膠帶30於該結構強化層20遠離該微機電系統晶圓10之一側,該黏結膠帶30可以為黏晶切割膠帶(Die attach film,DAF)或切割膠帶(Dicing tape),但不以此為限,此外,該黏結膠帶30更包含有一相鄰於該結構強化層20的黏結層31,以及一遠離於該結構強化層20的保護層32,該保護層32係用以防止灰塵沾附到該黏結層31,以保護該黏結層31的黏性。
步驟S4:再如「圖2D」所示,沿著該些單元11的該些側擋部112的連接處進行切割,並同時切割該結構強化層20與該黏結膠帶30,而切割出複數個氣體偵測單元40,該些氣體偵測單元40各包含有一個該凹槽113,於本實施例中,係利用一雷射(圖未示)對該微機電系統晶圓10、該結構強化層20、該黏結膠帶30進行切割,而該雷射位於該微機電系統晶圓10遠離該結構強化層20之一側,利用雷射取代傳統加工方式,不會產生靜電,且沒有刀削力的作用,可以避免該微機電系統晶圓10、該結構強化層20的損傷及可能殘留的內應力,且雷射可以瞬間完成加工且熱影響區域極小,確保高精密加工及減低熱引起的殘留的內應力,又因雷射加工不需要設置冷卻液,可以減少後續清潔問題及衍生的耗材所造成的污染。且藉由該結構強化層20的設置,可以提高整體元件的強度,防止切割時產生崩邊,提高整體良率並降低成本。
此外,該黏結膠帶30可以確實黏附住該結構強化層20,防止切割後,四處散落的問題,且該雷射透過系統控制並不會切割掉該黏結膠帶30之該保護層32。
步驟S5:最後如「圖2E」至「圖2F」所示,透過該黏結膠帶30使該氣體偵測單元40黏結於一基板50上,而形成一氣體偵測器60。於此步驟中,更包含有以下步驟:
步驟S5A:先利用一吸引裝置70自該微機電系統晶圓10之一側吸取該氣體偵測單元40,與此同時,更可以利用一推頂裝置80自該黏結膠帶30之一側推頂該氣體偵測單元40,以利於該吸引裝置70吸附住該氣體偵測單元40,並位移對應至該基板50。
步驟S5B:接著下放該氣體偵測單元40至該基板50上,並透過該黏結膠帶30之該黏結層31使該氣體偵測單元40黏結於該基板50上,而形成該氣體偵測器60。藉此,透過該黏結膠帶30不會有一般液態接著劑所造成之溢膠或該微機電系統晶圓10傾斜的問題。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以下特點:
一、利用陽極接合可以減輕因加熱而對該微機電系統晶圓造成的損傷,且無須利用黏結劑,使該結構強化層與該微機電系統晶圓接合的平整度高,防止傾斜的問題。
二、藉由於負壓的環境下做陽極接合,可以減少該凹槽中的空氣,有效的避免空氣熱對流傳熱、集中熱源。
三、利用雷射進行切割,取代傳統加工方式,沒有刀削力的作用,可以避免該微機電系統晶圓、該結構強化層的損傷及可能殘留的內應力,且雷射的精度高、熱影響區域極小又不需要設置冷卻液,可以減少後續清潔問題及衍生的耗材所造成的污染。
四、藉由該結構強化層的設置,可以提高整體元件的強度,防止切割時產生崩邊,提高整體良率並降低成本。
五、透過該黏結膠帶的設置,可以取代傳統利用的液態接著劑,以防止溢膠或該微機電系統晶圓傾斜的問題。
以上已將本發明做一詳細說明,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限定本發明實施的範圍。即凡依本發明申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等,皆應仍屬本發明的專利涵蓋範圍內。

Claims (10)

  1. 一種利用微機電製程製造氣體偵測器的方法,依序包含有以下步驟:S1:提供一微機電系統晶圓,該微機電系統晶圓具複數個彼此相鄰的單元,該些單元分別具有一頂部、一自該頂部周緣延伸的的側擋部以及一由該頂部、該側擋部圍繞而形成的凹槽,該些單元的該些側擋部彼此相連接;S2:利用陽極接合的方式將一結構強化層與該微機電系統晶圓接合,且該結構強化層覆蓋住該些凹槽;S3:設置一黏結膠帶於該結構強化層遠離該微機電系統晶圓之一側;S4:沿著該些單元的該些側擋部連接處進行切割,並同時切割該結構強化層與該黏結膠帶,而切割出複數個各包含有該凹槽的氣體偵測單元;以及S5:透過該黏結膠帶使該氣體偵測單元黏結於一基板上,而形成一氣體偵測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利用微機電製程製造氣體偵測器的方法,其中該結構強化層的材質選自於玻璃、硼矽玻璃及其組合所組成之群組。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利用微機電製程製造氣體偵測器的方法,其中該結構強化層、該微機電系統晶圓係於負壓的環境下做陽極接合。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利用微機電製程製造氣體偵測器的方法,其中於步驟S4中,係利用一雷射對該微機電系統晶圓、該結構強化層、該黏結膠帶進行切割,該雷射位於該微機電系統晶圓遠離該結構強化層之一側。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利用微機電製程製造氣體偵測器的方法,其中該黏結膠帶為黏晶切割膠帶或切割膠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利用微機電製程製造氣體偵測器的方法,其中該結構強化層的厚度介於1毫米至0.2毫米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利用微機電製程製造氣體偵測器的方法,其中於步驟S5之中,更包含有以下步驟:S5A:利用一吸引裝置自該微機電系統晶圓之一側吸取該氣體偵測單元,並位移對應至該基板;以及S5B:透過該黏結膠帶使該氣體偵測單元黏結於該基板上,而形成該氣體偵測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利用微機電製程製造氣體偵測器的方法,其中於步驟S5A中,更利用一推頂裝置自該黏結膠帶之一側推頂該氣體偵測單元。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利用微機電製程製造氣體偵測器的方法,其中該黏結膠帶更包含有一相鄰於該結構強化層的黏結層,以及一遠離於該結構強化層的保護層。
  10. 一種利用微機電製程製造氣體偵測器的方法,依序包含有以下步驟:S1’:提供一微機電系統晶圓,該微機電系統晶圓具複數個彼此相鄰的單元,該些單元分別具有一頂部、一自該頂部周緣延伸的的側擋部以及一由該頂部、該側擋部圍繞而形成的凹槽,該些單元的該些側擋部彼此相連接;S2’:利用陽極接合的方式將一結構強化層與該微機電系統晶圓接合,且該結構強化層覆蓋住該些凹槽,其中,該結構強化層遠離該微機電系統晶圓之一側設有一黏結膠帶; S3’:沿著該些單元的該些側擋部連接處進行切割,並同時切割該結構強化層與該黏結膠帶,而切割出複數個各包含有該凹槽的氣體偵測單元;以及S4’:透過該黏結膠帶使該氣體偵測單元黏結於一基板上,而形成一氣體偵測器。
TW106122883A 2017-07-07 2017-07-07 利用微機電製程製造氣體偵測器的方法 TWI6505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2883A TWI650540B (zh) 2017-07-07 2017-07-07 利用微機電製程製造氣體偵測器的方法
CN201711472914.8A CN109211983B (zh) 2017-07-07 2017-12-29 利用微机电工艺制造气体检测器的方法
US15/883,548 US10294100B2 (en) 2017-07-07 2018-01-30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gas detector by MEMS process
JP2018023866A JP6393434B1 (ja) 2017-07-07 2018-02-14 微小電気機械システム製造プロセスを用いるガス検知器の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2883A TWI650540B (zh) 2017-07-07 2017-07-07 利用微機電製程製造氣體偵測器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0540B true TWI650540B (zh) 2019-02-11
TW201907144A TW201907144A (zh) 2019-02-16

Family

ID=66213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2883A TWI650540B (zh) 2017-07-07 2017-07-07 利用微機電製程製造氣體偵測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5054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8467A (zh) * 2009-10-21 2010-04-28 东南大学 Mems圆片级封装的划片方法
CN102623411A (zh) * 2011-01-17 2012-08-01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CN102659072A (zh) * 2012-05-18 2012-09-12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芯片和晶圆的键合设备
TWI376739B (en) * 2007-08-30 2012-11-11 Touch Micro System Tech Method of wafer-level segmenting capable of protecting contact pad
CN106082110A (zh) * 2015-04-27 2016-11-09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芯片封装体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76739B (en) * 2007-08-30 2012-11-11 Touch Micro System Tech Method of wafer-level segmenting capable of protecting contact pad
CN101698467A (zh) * 2009-10-21 2010-04-28 东南大学 Mems圆片级封装的划片方法
CN102623411A (zh) * 2011-01-17 2012-08-01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CN102659072A (zh) * 2012-05-18 2012-09-12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芯片和晶圆的键合设备
CN106082110A (zh) * 2015-04-27 2016-11-09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芯片封装体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7144A (zh) 2019-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19923B2 (ja) センサー素子
KR20190004792A (ko) 제어된 열팽창계수를 가진 유리 적층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8779364B2 (en) Scintillator panel, radiation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m
US20120140306A1 (en) Cover device for a micro-optomechanical compon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uch a cover device
KR20140123480A (ko) 전자 디바이스 구조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관련된 전자 디바이스 구조체들
KR102654506B1 (ko) 웨이퍼 분리 방법 및 웨이퍼 분리 장치
US7541218B2 (en) Wafer-level chip package process
KR20140128976A (ko) 제품 기판을 캐리어 기판에 임시로 결합하기 위한 방법
TW201702073A (zh) 可撓性積層體的製造方法
TWI686279B (zh) 貼合基板之分斷方法及分斷裝置
US9365410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icromechanical component, and micromechanical component
JP6542464B2 (ja) 剥離装置
TWI650540B (zh) 利用微機電製程製造氣體偵測器的方法
US20130244351A1 (en) Method of inspec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method of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inspection tool
Barnett Plasma Dicing 300mm Framed Wafers—Analysis of Improvement in Die Strength and Cost Benefits for Thin Die Singulation
CN109211983B (zh) 利用微机电工艺制造气体检测器的方法
TWI637901B (zh) 利用微機電製程製造多種類氣體偵測器的方法
KR102469388B1 (ko) 이간 장치 및 이간 방법
EP3716318A1 (en) Transportation method
US20200105569A1 (en) Methods for processing a substrate
CN110877893B (zh) 物理量检测传感器的制造方法、物理量检测传感器
JP4615475B2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839765B (zh) 指紋識別裝置的製造方法
JP6872206B2 (ja) 有機elパネル
KR102469385B1 (ko) 이간 장치 및 이간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