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9994B - 用於產生並傳送資料訊框的裝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產生並傳送資料訊框的裝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9994B
TWI649994B TW105109044A TW105109044A TWI649994B TW I649994 B TWI649994 B TW I649994B TW 105109044 A TW105109044 A TW 105109044A TW 105109044 A TW105109044 A TW 105109044A TW I649994 B TWI649994 B TW I64999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der
frame
cef
channels
payload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9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9336A (zh
Inventor
伊坦艾利克山德爾
山德羅維奇阿米亥
貝森蓋爾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9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93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9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999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26Power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79Formats for contro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83Formatting with frames or packets; Protocol or part of protocol for 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9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4Scheduled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案的某些態樣提供了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該裝置包括被配置成產生包括前序信號、第一標頭和第二標頭的訊框的處理系統,其中前序信號和第一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第一協定操作的第一設備解碼,第二標頭不被配置成由該第一設備解碼,並且其中前序信號、第一標頭和第二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第二協定操作的第二設備解碼;及被配置成輸出該訊框以供傳輸的介面。

Description

用於產生並傳送資料訊框的裝置和方法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2015年4月14日提出申請且標題為「Frame Format for OFDM,SC WB,Aggregated SC,and Corresponding MIMO Signals(用於OFDM、SC WB、聚集SC和相應MIMO信號的訊框格式)」的美國臨時申請S/N.62/147,479的申請日權益,該臨時申請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於本文。
本案的一些態樣大體而言係關於無線通訊,更特定言之係關於傳送和接收增強型訊框以用於傳送正交分頻多工(OFDM)信號、單載波寬頻(SC WB)信號、聚集單載波(SC)信號、OFDM MIMO(空間)信號、SC WB MIMO(空間)信號以及聚集SC MIMO(空間)信號。
本文是用於被稱為NG60(下一代60GHz)或亦被稱為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802.11ay的當前開發出的新協定的所建議訊框格式的概念設計。此舉是在現有標準IEEE 802.11ad(過去亦被稱為「WiGig」)之上開發的。
該新標準或協定的主要目標是增加傳輸量並擴展覆蓋以及降低功耗(例如,每位元平均能量)。同樣清楚的是,該新標準應當是與舊版相容的,並且應允許802.11ad(舊式)設備在同一環境中共存。
本案的某些態樣提供了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該裝置包括被配置成產生包括前序信號、第一標頭和第二標頭的訊框的處理系統,其中前序信號和第一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第一協定操作的第一設備解碼,第二標頭不被配置成由該第一設備解碼,並且其中前序信號、第一標頭和第二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第二協定操作的第二設備解碼;及被配置成輸出該訊框以供經由至少一個天線來傳輸的介面。
本案的某些態樣提供了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產生包括前序信號、第一標頭和第二標頭的訊框,其中前序信號和第一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第一協定操作的第一設備解碼,第二標頭不被配置成由該第一設備解碼,並且其中前序信號、第一標頭和第二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第二協定操作的第二設備解碼;及輸出該訊框以供傳輸。
本案的某些態樣提供了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該裝置包括用於產生包括前序信號、第一標頭和第二標頭的訊框的構件,其中前序信號和第一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第一協定操作的第一設備解碼,第二標頭不 被配置成由該第一設備解碼,並且其中前序信號、第一標頭和第二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第二協定操作的第二設備解碼;及用於輸出該訊框以供傳輸的構件。
本案的一些態樣提供了其上儲存有指令的電腦可讀取媒體,該等指令用於產生包括前序信號、第一標頭和第二標頭的訊框,其中前序信號和第一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第一協定操作的第一設備解碼,第二標頭不被配置成由該第一設備解碼,並且其中前序信號、第一標頭和第二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第二協定操作的第二設備解碼;及輸出該訊框以供傳輸。
本案的某些態樣提供了一種無線節點。該無線節點包括至少一個天線、被配置成產生包括前序信號、第一標頭和第二標頭的訊框的處理系統,其中前序信號和第一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第一協定操作的第一設備解碼,第二標頭不被配置成由該第一設備解碼,並且其中前序信號、第一標頭和第二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第二協定操作的第二設備解碼;及被配置成輸出該訊框以供經由至少一個天線來傳輸的介面。
本案的各態樣亦提供了與上述裝置和操作相對應的各種方法、構件和電腦程式產品。
100‧‧‧通訊網路
102‧‧‧存取點
104‧‧‧骨幹絡
106‧‧‧使用者設備
108‧‧‧使用者設備
110‧‧‧使用者設備
200‧‧‧裝置
202‧‧‧發射(Tx)訊框處理系統
206‧‧‧接收(Rx)訊框處理系統
208‧‧‧介面
210‧‧‧無線通訊網路
212‧‧‧存取點
215‧‧‧資料來源
220‧‧‧發射資料處理器
222‧‧‧訊框構建器
224‧‧‧發射處理器
226-1‧‧‧收發機
226-N‧‧‧收發機
230-1‧‧‧天線
230-N‧‧‧天線
234‧‧‧控制器
236‧‧‧記憶體
242‧‧‧接收處理器
244‧‧‧接收資料處理器
246‧‧‧資料槽
250‧‧‧使用者設備
255‧‧‧資料來源
260‧‧‧發射資料處理器
262‧‧‧訊框構建器
264‧‧‧發射處理器
266-1‧‧‧收發機
266-M‧‧‧收發機
270-1‧‧‧天線
270-M‧‧‧天線
274‧‧‧控制器
276‧‧‧記憶體
282‧‧‧接收處理器
284‧‧‧接收資料處理器
286‧‧‧資料槽
300‧‧‧訊框
350‧‧‧EDMG標頭
400‧‧‧訊框
450‧‧‧訊框
500‧‧‧訊框
510‧‧‧訊框
520‧‧‧訊框
530‧‧‧訊框
600‧‧‧訊框
610‧‧‧訊框
620‧‧‧訊框
630‧‧‧訊框
700‧‧‧訊框
800‧‧‧訊框
820‧‧‧訊框
840‧‧‧訊框
900‧‧‧訊框
920‧‧‧訊框
1000‧‧‧設備
1010‧‧‧記憶體
1020‧‧‧處理系統
1030‧‧‧發射/接收介面
1040‧‧‧使用者介面
圖1是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示例性無線通訊網路的示圖。
圖2A是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示例性存取點或使用者設備的方塊圖。
圖2B圖示了根據本案的一些態樣的存取點(概言之,第一無線節點)和使用者設備(概言之,第二無線節點)的方塊圖。
圖3A圖示了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示例性訊框或訊框部分。
圖3B圖示了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示例性擴展型定向多千兆位元(EDMG)標頭。
圖4A-4B圖示了根據本案的一些態樣的供經由正交分頻多工(OFDM)信號傳送的示例性訊框。
圖5A-5D圖示了根據本案的一些態樣的供經由單載波寬頻(SC WB)信號傳送的示例性訊框。
圖5E圖示了根據本案的一些態樣的供經由單載波寬頻(SC WB)信號傳送的示例性訊框的示例性發射功率剖型。
圖6A-6D圖示了根據本案的一些態樣的供經由聚集單載波(SC)信號傳送的示例性訊框。
圖7圖示了根據本案的一些態樣的供經由複數個(例如,三(3)個)空間多輸入多輸出(MIMO)正交分頻多工(OFDM)信號傳送的示例性訊框。
圖8A-8C圖示了根據本案的一些態樣的供經由複數個(例如,兩(2)個、四(4)個和八(8) 個)空間多輸入多輸出(MIMO)單載波寬頻(SC WB)信號進行傳送的示例性訊框。
圖9A-9B圖示了根據本案的一些態樣的供經由複數個(例如,兩(2)個和三(3)個)空間多輸入多輸出(MIMO)聚集單載波(SC)信號進行傳送的示例性訊框。
圖10圖示了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示例性無線設備的方塊圖。
本案的各態樣提供了用於對藉由拘束複數個通道形成的經拘束通道藉由使用在該複數個通道中的每一者中傳送的通道估計訓練序列來執行通道估計的技術。
以下參照附圖更全面地描述本案的各個態樣。然而,本案可用許多不同形式來實施並且不應解釋為被限定於本案通篇提供的任何特定結構或功能。相反,提供該等態樣是為了使得本案將是透徹和完整的,並且其將向熟習該項技術者完全傳達本案的範圍。基於本文中的教示,熟習該項技術者應瞭解,本案的範圍意欲覆蓋本文中所揭示的本案的任何態樣,不論其是與本案的任何其他態樣相獨立地實施還是組合地實施的。例如,可以使用本文所闡述的任何數目的態樣來實施裝置或實踐方法。另外,本案的範圍意欲覆蓋使用作為本文中所闡述的本案的各個態樣的補充或者另外的其他結 構、功能性,或者結構及功能性來實踐的此類裝置或方法。應當理解,本文中所揭示的本案的任何態樣可由請求項的一或多個元素來實施。
措辭「示例性」在本文中用於意謂「用作示例、實例或說明」。本文中描述為「示例性」的任何態樣不必被解釋為優於或勝過其他態樣。
儘管本文描述了特定態樣,但該等態樣的眾多變體和置換落在本案的範圍之內。儘管提到了優選態樣的一些益處和優點,但本案的範圍並非意欲被限定於特定益處、用途或目標。確切而言,本案的各態樣意欲寬泛地適用於不同的無線技術、系統組態、網路和傳輸協定,其中一些藉由示例在附圖和以下對優選態樣的描述中說明。詳細描述和附圖僅僅說明本案而非限定本案,本案的範圍由所附請求項及其等效技術方案來定義。
示例性無線通訊系統
本文所描述的技術可用於各種寬頻無線通訊系統,包括基於正交多工方案的通訊系統。此類通訊系統的實例包括分空間多工存取(SDMA)、分時多工存取(TDMA)、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FDMA)系統、單載波分頻多工存取(SC-FDMA)系統等。SDMA系統可利用充分不同的方向來同時傳送屬於多個使用者終端的資料。TDMA系統可藉由將傳輸信號劃分在不同時槽中、每個時槽被指派給不同的使用者終端來允許多個使用者終端共享相同的頻率通道。OFDMA系統利用正 交分頻多工(OFDM),此舉是一種將整體系統頻寬劃分成多個正交次載波的調制技術。該等次載波亦可以被稱為音調、頻段等。在OFDM中,每個次載波可以用資料來獨立地調制。SC-FDMA系統可以利用交錯式FDMA(IFDMA)在跨系統頻寬分佈的次載波上傳送,利用局部化FDMA(LFDMA)在毗鄰次載波的區塊上傳送,或者利用增強型FDMA(EFDMA)在毗鄰次載波的多個區塊上傳送。一般而言,調制符號在OFDM下是在頻域中發送的,而在SC-FDMA下是在時域中發送的。
本文中的教示可被併入各種有線或無線裝置(例如,節點)中(例如,實施在其內或由其執行)。在一些態樣中,根據本文中的教示實施的無線節點可包括存取點或存取終端。
存取點(「AP」)可包括、被實施為,或被稱為B節點、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進化型B節點(eNB)、基地台控制器(「BSC」)、基地收發機站(「BTS」)、基地台(「BS」)、收發機功能(「TF」)、無線電路由器、無線電收發機、基本服務集(「BSS」)、擴展服務集(「ESS」)、無線電基地台(「RBS」),或其他某個術語。
存取終端(「AT」)可包括、被實施為,或被稱為用戶站、用戶單元、行動站、遠端站、遠端終端機、使用者終端、使用者代理、使用者設備、使用者裝 備、使用者站,或其他某個術語。在一些實施中,存取終端可包括蜂巢式電話、無線電話、通信期啟動協定(「SIP」)電話、無線區域迴路(「WLL」)站、個人數位助理(「PDA」)、具有無線連接能力的掌上型設備、站(「STA」),或連接到無線數據機的其他某種合適的處理設備。因此,本文中所教示的一或多個態樣可被併入到電話(例如,蜂巢式電話或智慧型電話)、電腦(例如,膝上型電腦)、可攜式通訊設備、可攜式計算設備(例如,個人資料助理)、娛樂設備(例如,音樂或視訊設備,或衛星無線電)、全球定位系統設備,或配置成經由無線或有線媒體通訊的任何其他合適的設備中。在一些態樣中,節點是無線節點。此類無線節點可例如經由有線或無線通訊鏈路來為網路(例如,廣域網路(諸如網際網路)或蜂巢網路)提供連通性或提供至該網路的連通性。
參考以下描述,應理解不僅允許存取點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通訊,而且亦允許相應使用者設備之間的直接(例如,同級間)通訊。此外,設備(例如,存取點或使用者設備)可根據各種狀況來將其行為在使用者設備與存取點之間進行改變。而且,一個實體設備可以例如在不同通道、不同時槽或兩者上扮演多個角色:使用者設備和存取點、多個使用者設備、多個存取點。
圖1圖示了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示例性無線通訊網路100的方塊圖。通訊網路100包括存取點 102、骨幹絡104、舊式使用者設備106、經更新的舊式使用者設備108以及新協定使用者設備110。
可被配置用於無線區域網路(WLAN)應用的存取點102可促進使用者設備106、108和110之間的資料通訊。存取點102進一步可促進耦合到骨幹絡104的設備與使用者設備106、108和110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間的通訊資料通訊。
在該實例中,存取點102和舊式使用者設備106使用舊式協定來在彼此之間進行資料通訊。舊式協定的一個實例包括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802.11ad。根據該協定,存取點102與舊式使用者設備106之間的資料通訊經由遵循802.11ad協定的資料訊框的傳輸來實現。如在本文進一步論述的,802.11ad資料訊框包括前序信號,該前序信號包括短訓練欄位(STF)序列和通道估計(CE)序列、標頭、有效負荷資料,以及可任選的波束成形訓練欄位。
STF序列包括複數個級聯Golay序列(Ga128)繼以意味著該STF序列結束的負Golay序列(-Ga128)。STF序列可幫助接收方設置其自動增益控制(AGC)、時序和頻率設置以用於準確地接收該訊框的其餘部分以及後續訊框。
在單載波(SC)傳輸模式的情形中,CEF包括Gu512序列(包括以下級聯Golay序列(-Gb128,-Ga128,Gb128,-Ga128)繼以Gv512序列(包括以下 級聯Golay序列(-Gb128,Ga128,-Gb128,-Ga128)並結束於Gv128(與-Gb128相同)序列。在正交分頻多工(OFDM)傳輸模式的情形中,CEF包括Gv512序列繼以Gu512序列並結束於Gv128序列。CEF幫助接收方估計對藉以傳送了該802.11ad資料訊框的通道的傳遞函數或頻率回應。
標頭802.11ad資料訊框包括關於該訊框的資訊。該資訊包括擾頻器啟動欄位,該欄位指定應用於該標頭的其餘部分和有效負荷資料以用於資料白化目的的擾頻的種子。標頭亦包括用以指示用於傳送所傳送的信號的有效負荷資料部分的12個已定義的調制和編碼方案(MCS)之一的MCS欄位。標頭包括用以指示以八位元組為單位的有效負荷資料長度的長度欄位。標頭進一步包括用以指示該訊框末尾的可任選的波束成形訓練序列的長度的訓練長度欄位。另外,標頭包括用以指示此可任選的波束成形欄位涉及傳送還是接收的封包類型欄位。此外,標頭包括用以指示對標頭位元的循環冗餘碼(CRC)(例如,CRC-32)校驗和的標頭校驗和(HCS)欄位。
再次參照圖1,舊式使用者設備106能夠解碼整個802.11ad資料訊框。本文揭示的後續可被採納用於新標準或協定(諸如當前開發中的IEEE 802.11ay)的此新訊框提供了某種舊版相容性特徵。如在此更詳細地論述的,新訊框包括前序信號(STF和CEF)和 802.11ad的標頭,但一或多個附加部分涉及所提出的新協定。因此,舊式使用者設備106被配置成解碼此新訊框的802.11ad前序信號和標頭部分,但不被配置成解碼此新訊框的其餘部分。舊式使用者設備106可解碼此新訊框的舊式標頭部分的長度欄位中的資料來計算網路分配向量(NAV)以出於傳輸衝突迴避目的而決定此新訊框的長度。
經更新的舊式使用者設備108亦在舊式802.11ad協定下操作,並且能夠使用802.11ad資料訊框來與存取點102通訊。然而,經更新的舊式使用者設備108的訊框處理能力已經被更新以解讀新訊框的舊式標頭中指示該新訊框的屬性的特定位元,如本文進一步論述的。根據舊式802.11ad協定,該等位元被分配給舊式標頭中的資料長度的一或多個最低有效位元(LSB)。亦即,根據此新訊框,舊式標頭部分的資料長度欄位的所分配LSB被用來指示該新訊框的第一部分與該新訊框的根據與新訊框相關聯的特定傳輸模式的第二部分之間的發射功率差。該等位元允許經更新的舊式使用者設備出於信號干擾管理目的而預期功率差(提高)。儘管在該實例中,LSB長度位元的分配意味著上述功率差,但應理解該等位元可被分配用於其他目的。
新協定使用者設備110能夠使用新資料訊框來與存取點102通訊,此新訊框的一些或全部特徵可被採納用於當前開發中的802.11ay協定。如在此進一步 論述的,新資料訊框包括舊式802.11ad前序信號和標頭,其中舊式標頭被稍微修改以指示與新訊框相關聯的傳輸模式以及(如以上所論述地)新訊框的第一部分與新訊框的第二部分之間的發射功率差。對新訊框的舊式標頭部分的該稍微修改可以不影響舊式使用者設備106和經更新的舊式使用者設備108對舊式標頭的解碼。例如,新訊框的舊式標頭部分中的指示傳輸模式的位元是標準802.11ad舊式標頭中的保留位元。
除了舊式前序信號和標頭部分之外,新訊框進一步包括擴展標頭。如在本文更詳細地論述的,擴展標頭包括用於指示新訊框的各種屬性的複數個欄位。該等屬性包括有效負荷資料長度、附加到擴展標頭的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資料區塊的數量、空間串流的數量、經拘束通道的數量、經拘束通道中的最左(最低頻率)通道、用於新訊框的有效負荷資料的MCS、該訊框的不同部分之間的發射功率差,以及其他資訊。如上所提及的,擴展標頭可進一步附加有不在新訊框的有效負荷部分中的有效負荷資料。對於簡訊,所有有效負荷資料皆可附加到擴展標頭,由此迴避需要傳送新訊框的「單獨」的有效負荷資料部分,而如此會給訊框增加顯著的管理負擔。
新資料訊框被配置成提供附加特徵以便藉由採用更高的資料調制方案、通道拘束、通道聚集,以及經由多輸入多輸出(MIMO)天線配置實現的改良空間 傳輸來增進資料傳輸量。例如,舊式802.11ad協定包括BPSK、QPSK以及16QAM可用調制方案。根據新協定,更高的調制方案(諸如64QAM、64APSK、128APSK、256QAM和256APSK)是可用的。另外,複數個通道可被拘束或聚集以增大資料傳輸量。此外,此類經拘束或聚集的通道可使用MIMO天線配置經由複數個空間傳輸來傳送。
圖2A圖示了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用於無線通訊的示例性裝置200的方塊圖。裝置200可以是存取點102、舊式使用者設備106、經更新的舊式使用者設備108,以及新協定使用者設備110的示例性實施,如前所論述的。裝置200包括發射(Tx)訊框處理系統202、接收(Rx)訊框處理系統206,以及耦合到一或多個天線的介面208。
Tx訊框處理系統202接收供傳送到遠端設備的資料,以及用於指定支援該等資料的Tx訊框的參數。基於該等Tx訊框參數,Tx訊框處理系統202產生包括意欲給遠端設備的資料的發射訊框。介面208被配置成輸出該發射訊框以供經由一或多個天線來傳送到遠端設備。在有多個天線的情形中,介面208可輸出發射訊框以供以呈MIMO配置的天線經由空間傳輸來傳送。
介面208亦被配置成接收包括由遠端設備傳送的資料訊框的信號。介面208經由該一或多個天線來接收該信號。在有多個天線的情形中,該信號可以呈 MIMO配置的天線來以空間或定向方式接收。介面208將該資料訊框輸出到Rx訊框處理系統206。Rx訊框處理系統206接收與收到的資料訊框相關聯的訊框參數,並處理該訊框以產生該訊框中所包括的資料。
在其中裝置200是存取點102的示例性實施且在該實例中存取點102能夠使用802.11ad舊式協定和新802.11ay協定來與使用者設備通訊的情形中,Tx訊框處理系統202和Rx訊框處理系統206被配置成處理802.11ad舊式和新802.11ay協定兩者的發射和接收訊框。
類似地,在其中裝置200是新協定使用者設備110的示例性實施且在該實例中新協定使用者設備110能夠使用802.11ad舊式協定和新802.11ay協定來與存取點102通訊的情形中,Tx訊框處理系統202和Rx訊框處理系統206被配置成處理802.11ad舊式和新802.11ay協定兩者的發射和接收訊框。應理解,新協定使用者設備110無需被配置成處理舊式802.11ad訊框,但可以被如此配置以使得使用者設備110能夠與802.11ad存取點或其他11ad設備通訊。
在其中裝置200是舊式802.11ad使用者設備106的示例性實施且在該實例中舊式802.11ad使用者設備106只能使用802.11ad舊式協定來與存取點102通訊的情形中,Tx訊框處理系統202和Rx訊框處理系統206被配置成處理802.11ad舊式發射和接收訊框 以用於傳送和接收資料,而不處理新802.11ay協定訊框。然而,舊式802.11ad使用者設備106可被配置成接收並解碼新協定訊框的舊式標頭部分來例如計算網路分配向量(NAV)以出於迴避傳輸衝突的目的決定新協定訊框的歷時,並決定通訊媒體何時可供用於傳送舊式802.11ad訊框。
先前段落中的描述適用於經更新的舊式使用者設備108。然而,如以上論述的,經更新的舊式使用者設備108可被配置成解碼新協定訊框的舊式標頭部分中的特定位元。此類位元可以是舊式802.11ad訊框中的保留位元和經重新分配位元。該等位元指示新訊框的傳輸模式以及此新訊框的第一部分(例如,舊式前序信號和標頭,以及根據新訊框協定的擴展標頭)與此新訊框的根據新協定的單載波寬頻(SC WB)傳輸模式中的第二部分(例如,新協定前序信號、有效負荷資料,以及可任選的波束訓練序列(TRN))之間的發射功率差。經更新的舊式使用者設備108使用彼等位元中的資訊來預期功率提升以用於干擾管理目的。
圖2B圖示了包括存取點212(概言之,第一無線節點)和使用者設備250(概言之,第二無線節點)的無線通訊網路210的方塊圖。存取點212對於下行鏈路而言是傳送方實體,而對於上行鏈路而言是接收方實體。使用者設備250對於上行鏈路而言是傳送方實體,而對於下行鏈路而言是接收方實體。如本文所使用的, 「傳送方實體」是能夠經由無線通道傳送資料的獨立操作的裝置或設備,而「接收方實體」是能夠經由無線通道接收資料的獨立操作的裝置或設備。
應理解,存取點212可替換地是使用者設備,且使用者設備250可替換地是存取點。
對於傳送資料,存取點212包括發射資料處理器220、訊框構建器222、發射處理器224、複數個收發機226-1到226-N,以及複數個天線230-1到230-N。存取點212亦包括用於控制存取點212的操作的控制器234。
在操作中,發射資料處理器220從資料來源215接收資料(例如,資料位元)並處理該等資料以供傳輸。例如,發射資料處理器220可將資料(例如,資料位元)編碼成經編碼資料,並將經編碼資料調製成資料符號。發射資料處理器220可支援不同的調制和編碼方案(MCSs)。例如,發射資料處理器220可以按複數個不同編碼率中的任一者來編碼該資料(例如,使用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編碼)。同樣,發射資料處理器220可使用複數個不同的調制方案(包括但不限於BPSK、QPSK、16QAM、64QAM、64APSK、128APSK、256QAM和256APSK)中的任一個來調制經編碼資料。
在一些態樣中,控制器234可以向發射資料處理器220發送指定(例如,基於下行鏈路的通道狀況) 要使用哪個調制和編碼方案(MCS)的命令,並且發射資料處理器220可根據所指定的MCS來編碼和調制來自資料來源215的資料。將會瞭解到,發射資料處理器220可以對資料執行附加處理,諸如資料擾頻及/或其他處理。發射資料處理器220將資料符號輸出到訊框構建器222。
訊框構建器222建構訊框(亦被稱為封包),並且將資料符號插入該訊框的有效負荷資料中。訊框可包括舊式(第一)前序信號(例如,STF和CEF)、舊式標頭、擴展標頭、新協定(第二)前序信號(例如,第二STF和CEF)、有效負荷資料,以及可任選的波束訓練序列(TRN)。該前序信號可包括短訓練欄位(STF)序列以及通道估計欄位(CEF)以說明使用者設備250接收該訊框。舊式和擴展標頭可包括與有效負荷中的資料有關的資訊,諸如該資料的長度以及用於編碼和調制該資料的MCS。該資訊允許使用者設備250解調並解碼該資料。有效負荷中的資料可被分成複數個區塊,其中每一區塊可包括該資料的一部分,以及保護區間(GI)以幫助接收方進行相位追蹤。訊框構建器222將訊框輸出到發射處理器224。
發射處理器224處理訊框以供在下行鏈路上傳送。例如,發射處理器224可支援不同的傳輸模式,諸如正交分頻多工(OFDM)傳輸模式以及單載波(SC)傳輸模式。在該實例中,控制器234可以向發射處理器 224發送指定要使用哪個傳輸模式的命令,並且發射處理器224可根據所指定的傳輸模式來處理訊框以供傳輸。發射處理器224可以對訊框應用頻譜遮罩以使得下行鏈路信號的頻率組成滿足特定頻譜要求。
在一些態樣中,發射處理器224可支援多輸出多輸入(MIMO)傳輸。在該等態樣中,存取點212可包括多個天線230-1到230-N以及多個收發機226-1到226-N(例如,每個天線一個收發機)。發射處理器224可以對傳入訊框執行空間處理並且為該複數個天線提供複數個發射訊框串流。收發機226-1到226-N接收並處理(例如,類比轉換、放大、濾波和升頻轉換)相應的發射訊框串流以產生相異的空間分集發射信號以供分別經由天線230-1到230-N來傳送。
對於傳送資料,使用者設備250包括發射資料處理器260、訊框構建器262、發射處理器264、複數個收發機266-1到266-N以及複數個天線270-1到270-M(例如,每個收發機一個天線)。使用者設備250可以在上行鏈路上向存取點212傳送資料,及/或向另一使用者設備傳送資料(例如,用於同級間通訊)。使用者設備250亦包括用於控制使用者設備250的操作的控制器274。
在操作中,發射資料處理器260從資料來源255接收資料(例如,資料位元)並處理(例如,編碼和調制)該等資料以供傳輸。發射資料處理器260可支 援不同MCS。例如,發射資料處理器260可以按複數個不同編碼率中的任一者來編碼資料(例如,使用LDPC編碼),並且使用複數個不同的調制方案(包括但不限於BPSK、QPSK、16QAM、64QAM、64APSK、128APSK、256QAM和256APSK)中的任一者來調制經編碼資料。在一些態樣中,控制器274可以向發射資料處理器260發送(例如,基於上行鏈路的通道狀況)指定要使用哪個MCS的命令,並且發射資料處理器260可根據所指定的MCS來編碼和調制來自資料來源255的資料。將會瞭解到,發射資料處理器260可以對資料執行附加處理。發射資料處理器260將資料符號輸出到訊框構建器262。
訊框構建器262建構訊框,並將收到資料符號插入到該訊框的有效負荷資料中。該訊框可包括舊式前序信號、舊式標頭、擴展標頭、新協定前序信號、有效負荷資料,以及可任選的波束訓練序列(TRN)。舊式和新協定前序信號各自可包括STF和CEF以幫助存取點212及/或其他使用者設備接收該訊框。舊式和擴展標頭可包括與有效負荷中的資料有關的資訊,諸如資料長度以及用於編碼和調制資料的MCS。有效負荷中的資料可被分成複數個區塊,其中每一區塊可包括該資料的一部分以及保護區間(GI),該GI幫助存取點及/或其他使用者設備進行相位追蹤。訊框構建器262將訊框輸出到發射處理器264。
發射處理器264處理訊框以供傳輸。例如,發射處理器264可支援不同的傳輸模式,諸如OFDM傳輸模式以及WB SC傳輸模式。在該實例中,控制器274可以向發射處理器264發送指定要使用哪個傳輸模式的命令,並且發射處理器264可根據所指定的傳輸模式來處理訊框以供傳輸。發射處理器264可以對訊框應用頻譜遮罩以使得上行鏈路信號的頻率組成滿足特定頻譜要求。
收發機266-1到266-M接收並處理(例如,類比轉換、放大、濾波和升頻轉換)發射處理器264的輸出以供經由一或多個天線270-1到270-M進行傳送。例如,收發機266-1到266-M可將發射處理器264的輸出升頻轉換至具有60GHz範圍內的頻率的發射信號。
在一些態樣中,發射處理器264可支援多輸出多輸入(MIMO)傳輸。在該等態樣中,使用者設備250可包括多個天線270-1到270-M以及多個收發機266-1到266-M(例如,每個天線一個收發機)。發射處理器264可以對傳入訊框執行空間處理並且為複數個天線270-1到270-M提供複數個發射訊框串流。收發機266-1到266-M接收並處理(例如,類比轉換、放大、濾波和升頻轉換)相應的發射訊框串流以產生相異的空間分集發射信號以供經由天線270-1到270-M來傳送。
對於接收資料,存取點212包括接收處理器242以及接收資料處理器244。在操作中,收發機226-1到226-N接收信號(例如,從使用者設備250)並且在空間上處理(例如,降頻轉換、放大、濾波和數位轉換)收到信號。
接收處理器242接收收發機226-1到226-N的輸出並處理該等輸出以恢復資料符號。例如,存取點212可以在一訊框中接收資料(例如,來自使用者設備250)。在該實例中,接收處理器242可使用該訊框的前序信號中的舊式STF序列來偵測該訊框的開始。接收處理器242亦可使用STF來進行自動增益控制(AGC)調整。接收處理器242亦可執行通道估計(例如,使用訊框的前序信號中的舊式及/或新協定CEF)並且基於該通道估計來對收到信號執行通道均衡。
此外,接收器處理器242可使用有效負荷中的保護區間(GI)來估計相位雜訊,並基於估計出的相位雜訊來減少收到信號中的相位雜訊。相位雜訊可能是由於來自使用者設備250中的本機振盪器的雜訊及/或來自存取點212中的用於頻率轉換的本機振盪器的雜訊。相位雜訊亦可包括來自通道的雜訊。接收處理器242亦可從訊框的標頭中恢復資訊(例如,MCS方案)並將該資訊發送到控制器234。在執行通道均衡及/或相位雜訊減少後,接收處理器242可以從訊框中恢復資料符 號,並將所恢復的資料符號輸出到接收資料處理器244以供進一步處理。
接收資料處理器244從接收處理器242接收資料符號並從控制器234接收相應MCS方案的指示。接收資料處理器244根據所指示的MCS方案來解調和解碼資料符號以恢復資料,並將所恢復的資料(例如,資料位元)輸出到資料槽246以供儲存及/或進一步處理。
如以上所論述的,使用者設備250可使用OFDM傳輸模式或WB SC傳輸模式來傳送資料。在此種情形中,接收處理器242可根據所選傳輸模式來處理接收信號。而且,如上所論述的,發射處理器264可支援多輸出多輸入(MIMO)傳輸。在此種情形中,存取點212包括多個天線230-1到230-N以及多個收發機226-1到226-N(例如,每個天線一個收發機)。每一收發機接收並處理(例如,降頻轉換、放大、濾波、升頻轉換)來自相應天線的信號。接收處理器242可以對收發機226-1到226-N的輸出執行空間處理以恢復資料符號。
對於接收資料,使用者設備250包括接收處理器282以及接收資料處理器284。在操作中,收發機266-1到266-M經由相應的天線270-1到270-M接收信號(例如,來自存取點212或另一使用者設備)並且處理(例如,降頻轉換、放大、濾波和數位轉換)收到信號。
接收處理器282接收收發機266-1到266-M的輸出並處理該等輸出以恢復資料符號。例如,使用者設備250可以在一訊框中接收資料(例如,來自存取點212或另一使用者設備),如前述。在該實例中,接收處理器282可使用該訊框的前序信號中的舊式STF序列來偵測該訊框的開始。接收處理器282亦可執行通道估計(例如,使用訊框的舊式及/或新協定CEF)並且基於通道估計來對收到信號執行通道均衡。
此外,接收處理器282可使用有效負荷中的保護區間(GI)來估計相位雜訊,並基於估計出的相位雜訊來減少收到信號中的相位雜訊。接收處理器282亦可從訊框的標頭中恢復資訊(例如,MCS方案)並將該資訊發送到控制器274。在執行通道均衡及/或相位雜訊減少後,接收處理器282可以從訊框中恢復資料符號,並將所恢復的資料符號輸出到接收資料處理器284以供進一步處理。
接收資料處理器284從接收處理器282接收資料符號並從控制器274接收相應MCS方案的指示。接收資料處理器284根據所指示的MCS方案來解調和解碼資料符號以恢復資料,並將所恢復的資料(例如,資料位元)輸出到資料槽286以供儲存及/或進一步處理。
如以上所論述的,存取點212或另一使用者設備可使用OFDM傳輸模式或SC傳輸模式來傳送資料。在此種情形中,接收處理器282可根據所選傳輸模 式來處理接收信號。而且,如上所論述的,發射處理器224可支援多輸出多輸入(MIMO)傳輸。在此種情形中,使用者設備250可包括多個天線和多個收發機(例如,每個天線一個收發機)。每一收發機接收並處理(例如,降頻轉換、放大、濾波、升頻轉換)來自相應天線的信號。接收處理器282可以對收發機的輸出執行空間處理以恢復資料符號。
如圖2B所示,存取點212亦包括耦合到控制器234的記憶體236。記憶體236可儲存在由控制器234執行時使控制器234執行本文描述的操作中的一或多者的指令。類似地,使用者設備250亦包括耦合到控制器274的記憶體276。記憶體276可儲存在由控制器274執行時使控制器274執行本文描述的操作中的一或多者的指令。
增強型訊框共用的訊框格式
圖3A圖示了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示例性訊框或訊框部分300的示圖。如本文描述的,本文描述的所有訊框格式開始於舊式(例如,802.11ad)欄位:L-STF+L-CEF+L-標頭。該等欄位可以是可由舊式使用者設備和新協定設備(例如,存取點和使用者設備)解碼的。在舊式欄位之後,該傳輸包括一或多個各種欄位,其可以是新協定(例如,當前正在開發的802.11ay協定,亦被稱為「NG60」)的一部分。根據新協定,可使用若干選項:使用正交分頻多工 (OFDM)、單載波寬頻(SC WB)、單載波(SC)聚集來傳送訊框,其中每一者皆具有各種選項和格式。所有上述新協定選項皆開始於具有可任選的附加有效負荷資料的擴展定向多千兆位元(EDMG)標頭。舊式設備可能無法解碼EDMG標頭,但新協定設備能夠解碼EDMG標頭。
根據該示圖,x或橫軸表示時間,而y或縱軸表示頻率。按照用於舊版相容性目的的舊式(例如,802.11ad)協定,訊框300的舊式L-STF部分可具有1.16微秒(μs)的歷時、舊式L-CEF部分可具有0.73μs的歷時,而舊式L-標頭部分可具有0.58μs的歷時。EDMG標頭可具有0.29μs或更多的歷時。在訊框300是全訊框(而非訊框部分)的情形中,訊框300可經由單頻舊式通道來傳送,且包括附加到EDMG標頭的有效負荷資料。該配置可以對於簡訊是有用的,因為根據此新訊框格式,不存在對可能會消耗用於傳輸的管理負擔的單獨有效負荷資料的需求。
舊式L-標頭指定各種參數,並且可以是可由射程內的所有站(舊式設備、經更新的舊式設備、新協定設備,以及存取點)解碼的。該等站在其正在等待要接收訊息時或者在傳輸之前進行監聽。舊式L-標頭指定用於資料傳輸的調制編碼方案(MCS)以及所傳送的資料量。站使用該兩個值來計算本文描述的該等新訊框中的任一者(例如,包括L-STF、L-CES、L-標頭、EDMG 標頭、STF(若包括)、CEF(若包括)以及有效負荷資料(若包括),但排除TRN欄位)的整個歷時長度以更新網路分配向量(NAV)。此舉是允許站即使在其無法解碼資料本身或即使在其不是訊息的預期接收方的情況下亦知曉媒體將被另一設備(例如,存取點或使用者設備)使用的機制。NAV的使用是用於迴避發射信號衝突的機制之一。
在舊式802.11ad訊框格式中,資料被放置在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區塊中,其中大小根據碼率,隨後該資料被編碼成固定長度區塊(例如,672位元)。結果被級聯,並且隨後根據所選MCS(主要是調制)來被分離成快速傅立葉轉換(FFT)區塊(調制符號區塊)。在接收方處,程序是顛倒的。應注意,在低資料MCS中,一個LDPC區塊將需要一或多個FFT區塊,而在高資料MCS中,一個FFT區塊可主存多於一個LDPC區塊。本論述涉及附加到EDMG標頭的LDPC資料的放置,如在本文更詳細地描述的。
圖3B圖示了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訊框或訊框部分300的示例性EDMG標頭350。EDMG標頭指定由接收方使用以便能夠接收和解碼傳輸訊框的傳輸訊框參數(MCS、資料長度、模式等)。無需其他站(不是目的地站)解調EDMG標頭。因此,EDMG標頭以及所附加的資料能夠以適合目的地站的高MCS來傳送。
EDMG標頭350包括:(1)有效負荷資料長度欄位,該欄位可包括24位元,用於指定所有併發通道中的以八位元組為單位的有效負荷資料長度,而不管有效負荷資料是附加到EDMG標頭還是在單獨的有效負荷資料部分中;(2)LDPC區塊的EDMG標頭數量欄位,其可包括10位元,用來指定附加到該EDMG標頭的LDPC資料區塊的數量。當該值為零(0)時,如此意味著在EDMG標頭中有一(1)個LDPC區塊;(3)空間串流欄位,其可包括4位元,用來表示正在被傳送的空間串流的數目(例如,1到16);(4)通道欄位,其可包括3位元,用來指定經拘束通道的數目(例如,一(1)個到八(8)個802.11ad頻率通道(以及802.11ad中不可用的附加通道);及(5)通道偏移欄位,其可包括3位元,用來指定該等經拘束通道中的第一通道的偏移。換言之,通道偏移識別該等經拘束通道中的最低頻率通道。當第一通道是所有可用通道中的最低頻率通道時或者當只使用一個通道(亦即,沒有通道拘束)時,該值被設為零(0)。
EDMG標頭350進一步包括:(6)11ay MCS欄位,其可包括6位元,用來指定訊框的有效負荷資料部分中使用的MCS。注意,附加到EDMG標頭的資料只使用舊式802.11ad MCS(而不使用只有根據新協定才可用的更高的MCS)。新協定MCS可包括除了802.11ad中可用的彼等方案之外的更高傳輸量調制方 案(諸如64QAM、64APSK、256QAM,以及256APSK);(7)GI(保護區間)模式欄位,其可包括1位元,用來指示短或長GI。(8)FFT模式欄位,其可包括1位元,用來指示短或長FFT區塊。(9)LDPC模式欄位,其可包括1位元,用來訊號傳遞通知短或長LDPC區塊。以及(10)長CEF欄位,其可包括1位元,該位元在被置位時指示為MIMO使用長通道估計序列;在空間串流數目為一的情形中,該位元是保留的。
EDMG標頭350進一步包括:(11)功率差欄位,其可包括4位元,用來指示新訊框的舊式部分(L-STF、L-CEF和L-Header)和EDMG標頭與該訊框的SC WB傳輸部分(STF+CEF+有效負荷資料)的聚集發射功率之間的平均功率差。該差異可以是因廠商而異的。一些發射方將由於PA非線性而需要聚集部分與SC WB部分之間的功率後移。該值將告知接收方關於預期功率差的情況以說明自動增益控制(AGC)設置。例如,該值用dB編碼(例如,0000:0dB,0100:4dB,1111:15dB或以上)。
EDMG標頭350進一步包括:(12)保留位元,其可包括此時被保留的22位元。發射方應在此時將其設置為0。在將來,該等位元可被分配給各種需求;(13)專用位元,其可包括能被廠商使用且無需互通性的備用位元。接收方應丟棄該等位元,除非其知曉該等位元是什麼;及(14)CRC欄位,其可包括16位元,用 以簽署EDMG標頭。該欄位將由接收方用來證實收到的EDMG標頭的正確性。所有位元(除了CRC之外)皆應被用來計算CRC。
EDMG標頭350可以在具有恰好相同的內容的每一併發傳送的通道上發送。該複製能被接收方用來提高正確偵測概率。接收方可使用不同的演算法:選項1:接收方只解碼一個通道(簡單但效能最低);選項2:接收方一次只解碼一個通道。若CRC通過,則停止對(諸)附加通道的CRC處理,若未通過,則嘗試對附加通道的CRC處理。選項2在效能方面比選項1更好,但需要連續處理;及選項3:接收方解碼所有通道並選擇具有經糾正CRC的一個通道。選項3具有與選項2相同的效能,但更快。
附到擴展標頭的資料
根據新協定,從實際態樣,接收方需要解碼EDMG標頭,此後第二STF、第二CEF和單獨的有效負荷資料的取樣才能被接收。理由是接收方可能需要執行一些調整。例如,在SC WB傳輸模式中,第二STF在寬頻(WB)模式中被傳送,且接收方前端需要被重新配置成具有新濾波器和其他參數。新協定調制的使用在某些情形中要求使用一些管理負擔(例如,用於處理第二STF及/或第二CEF)。該管理負擔降低效率,尤其是在簡訊中。
對以上的高效支援導致我們建議:(1)使用跟在EDMG標頭後的「備用」時段來開始傳送特定量的有效負荷資料以允許接收方為接收該訊框的SC WB傳輸區段進行建立;(2)在調制被改變為新協定欄位(包括STF及/或CEF)之前將附加到EDMG標頭的資料擴展至至少2個LDPC區塊和2個FFT區塊;及將附加到EDMG標頭的資料擴展到超過最小值(以上指定)以提高短有效負荷資料的效率的選項。
EDMG標頭應使用舊式L-標頭中所指定的舊式802.11ad MCS來在用於任何傳輸的每一通道上發送。EDMG標頭可以附有有效負荷資料(若資料將被發送)。附加到EDMG標頭的資料可以在所使用的所有通道上被分離(相異)。
若使用新協定調制的有效負荷資料在傳輸中使用,則EDMG標頭和所附資料應佔用至少兩個FFT區塊以及至少兩個LDPC區塊(所有該等皆使用舊式MCS)。所有LDPC區塊可以在EDMG標頭中被完全填充。發射方可將該部分擴展至更多LDPC區塊,最多1024個LDPC區塊(每通道,其中所有通道皆使用相同的舊式MCS)。附到EDMG標頭的資料的長度根據LDPC區塊的數量(在每通道的EDMG標頭中的LDPC區塊欄位的EDMG標頭數量中指定)乘以通道數以及每LDPC區塊的位元量。新協定有效負荷資料欄位中的資 料長度是根據EDMG標頭中指定的長度的資料的其餘部分。
若新協定調制未在傳輸中被使用(例如,在簡訊應用中),則EDMG標頭和所附有效負荷資料(若資料將被發送)應佔用至少一個FFT區塊以及至少一個LDPC區塊(所有該等皆使用舊式MCS)。有效負荷資料應從最低通道索引開始填充LDPC區塊(例如,最低頻率通道的LDPC區塊首先被填充,隨後第二最低頻率通道的LDPC區塊被填充,依此類推)。EDMG標頭中指定的長度代表在不使用新協定調制時跟在EDMG標頭後傳送的所附有效負荷資料。
發射方可選擇更多數量的LDPC區塊以最佳化短封包的傳輸(迴避新協定區段,諸如第二STF和第二CEF管理負擔)。接收方應將來自該等LDPC區塊的資料長度與EDMG標頭中的資料長度進行比較以推導出究竟是否有新協定有效負荷資料區段,並且若是,則單獨計算新協定有效負荷資料區段中的確切資料量。注意,包括EDMG標頭和資料的LDPC區塊在存在新協定有效負荷資料的情況下被用資料完全填充。
FFT區塊和LDPC區塊是按通道的。附到EDMG標頭的有效負荷資料從最低通道開始按位元組以循環法方式在諸通道之間被均勻地分離。若整個有效負荷資料無法被限界於附到EDMG標頭的部分,則該部分在資料經由新協定有效負荷資料區段被發送之前首先 被完全填充。EDMG標頭中的資料長度指定八位元組的實際數目,而不管其位於何處(例如,附到EDMG標頭或者在新協定有效負荷資料區段中)。
以下提供了關於附到EDMG標頭的資料區段(針對2個LDPC區塊或2個FFT區塊)中可用的資料量的一些非限定性實例:
情形1:1通道和舊式MCS-1(此情形可以是最少資料的情形)。在MCS-1中,可使用兩個LDPC區塊。該兩個區塊主存336位元並且將花費三個FFT區塊來傳送。在該實例中,EDMG標頭中的資訊欄位(標頭資料)佔用104位元。由此,附到EDMG標頭的有效負荷資料是232位元(29位元組)(亦即,336位元-104位元)。
情形2:4通道和舊式MCS-12(此情形可以是最多資料的情形)。在MCS-12中,兩個FFT區塊主存每通道3584個編碼位元,其可主存5個LDPC區塊。以此碼率,在5個LDPC區塊中有2520個資訊位元,其中104個標頭位元將被用於EDMG標頭。如此留下了2416個位元用於每通道的EDMG標頭中的有效負荷資料。在此,在此種情形中,總共1214個有效負荷資料位元組可經由4個通道的EDMG標頭被傳送。
情形3:2通道和舊式MCS-8(此情形可以是中等資料量的情形)。在MCS-8中,兩個FFT區塊主存每通道1792個經編碼位元,其可保持有2個LDPC區 塊。在該兩個LDPC區塊中,有1008個資訊位元,其中104個被專用於EDMG標頭的標頭資訊。如此留下了總共904個位元用於每一通道的EDMG標頭中的有效負荷資料。對於該兩通道情形,可傳送EDMG標頭中的總共228個有效負荷資料位元組。
用以指示傳輸模式的舊式標頭改變。
作為舊式(例如,802.11ad)L-標頭中的保留位元的位元44到46可以在新協定訊框的舊式L-標頭部分中用於訊號傳遞通知新協定訊框的傳輸模式。例如,舊式L-標頭部分藉由將該3個位元(例如,位元44-46)設為除了全零之外的任何值來將之訊號傳遞通知為新協定訊框。位元值和相應模式的實例在下表中指示:
用於OFDM的訊框格式
圖4A-4B圖示了根據按本案的另一態樣的正交分頻多工(OFDM)傳輸模式來傳送的示例性訊框400和450。OFDM訊框格式應當將舊式802.11ad前 序信號(L-STF和L-CEF)和L標頭維護為首碼以便與舊版相容。另外,OFDM訊框400和450通常在具有某一後移的情況下被傳送以降低峰均功率比(PAPR),此舉需要被應用於舊式前序信號本身。
在該實例中,訊框400是根據新協定的兩個經拘束通道OFDM訊框的實例。訊框400包括用於傳送舊式前序信號(L-STF和L-CEF)、舊式L標頭,以及具有可任選的所附有效負荷資料的EDMG標頭的第一(例如,802.11ad)頻率通道(如所示的下通道)。第一通道可具有大致1.76GHz的頻寬。訊框400進一步包括用於傳送舊式前序信號(L-STF和L-CEF)、舊式L標頭和EDMG標頭的第二通道(如所示的上通道)。舊式前序信號(L-STF和L-CEF)以及舊式L標頭在第一和第二通道中的傳輸是為了802.11ad舊版相容性。附到第一通道的EDMG標頭的有效負荷資料可以不同於附到第二通道的EDMG標頭的有效負荷資料。第二通道亦可具有大致1.76GHz的頻寬。
另外,訊框400包括頻率位於第一和第二通道之間的間隙填充(GF)通道。該GF通道可具有大致0.44GHz的頻寬。由於用於傳輸的總頻寬是3.92GHz,因此第一通道的高頻部分與GF通道的低頻部分交疊達20MHz。類似地,GF通道的高頻部分與第二通道的低頻部分交疊達20MHz。經由GF通道傳送的前序信號(STF-GF和CEF-GF)和標頭GF可以與舊式前序信 號(L-STF和L-CEF)和舊式L標頭基本上相同地配置,但EDMG標頭和可任選的所附資料不可被冗餘地傳送。舊式設備可能無法解碼經由GF通道傳送的前序信號(STF-GF和CEF-GF)和標頭GF,但新協定設備可解碼此類欄位。經由第一、GF和第二通道進行的舊式前序信號和舊式L標頭的傳輸是基本上時間對準的。同樣,經由第一和第二通道進行的EDMG標頭的傳輸基本上時間對準的。
訊框400的有效負荷資料經由經拘束通道來傳送,此經拘束通道具有包括在頻率上被拘束在一起的第一、GF和第二通道的頻帶組合的頻帶。如上所論述的,舊式前序信號(L-STF和L-CEF)、舊式L標頭和EDMG標頭的傳輸是使用舊式802.11ad協定中指定的MCS來傳送的。有效負荷資料欄位中的資料使用根據新協定指定的MCS之一來傳送。由於新協定包括除了舊式802.11ad中指定的MCS之外的附加MCS,所以有效負荷資料可使用與用於傳送舊式前序信號(L-STF和L-CEF)、舊式L標頭和EDMG標頭的MCS不同的MCS來傳送。然而,應理解,用於傳送協定有效負荷資料的MCS可以與用於傳送舊式前序信號(L-STF和L-CEF)、舊式L標頭和EDMG標頭的MCS是相同的,因為新協定可包括對於舊式協定(例如,802.11ad)中指定的彼等而言共用的MCS。
訊框450是在結構上與此二通道經拘束OFDM訊框相同、但包括頻率位於第二和第三通道之間的附加第三通道與附加GF通道的三通道經拘束OFDM訊框的實例。有效負荷資料經由經拘束通道來傳送,此經拘束通道具有包括拘束在一起的第一、第一GF、第二、第二GF和第三通道的頻帶組合的頻帶。
OFDM訊框400和450的EDMG標頭可以本質上與先前論述的EDMG標頭350是相同的,不同之處在於功率差欄位位元被指示為保留位元。如此可以是因為OFDM訊框可以在該訊框的整個歷時上用基本上統一的平均功率來傳送。
儘管訊框400和450是兩通道和三通道拘束的實例,但應理解訊框可以按類似方式配置成提供多於三個經拘束通道。
用於SC WB的訊框格式
圖5A-5D圖示了根據本案的一態樣的供使用單載波寬頻(SC WB)傳輸模式來傳送的示例性訊框500、510、520和530。
SC WB傳輸區段包括可被呈現為STF、CEF和有效負荷資料的三(3)個子區段以及可任選的波束訓練序列(TRN)。STF被構建在Golay碼上(如在舊式L-STF中一般)。在該時段期間,接收方被期望完成:AGC、時序和頻率擷取。STF以與802.11ad STF相同的次序使用Golay序列Ga和Gb。視情況地,STF Golay序列可具有128(如802.11ad中一般)或256或512的長度。
第二CEF序列使用與802.11ad的舊式L-CEF相似的Golay序列構造,只是以用於二拘束通道訊框510的256長度序列、以用於三拘束通道訊框520的512長度序列,以及以用於四(或更多)拘束通道訊框530的1024長度序列來替換128長度序列。長度256、512和1024的Golay序列的格式如下,使用來自802.11ad標準的級聯(||)Ga128和Gb128序列:Ga256=[Ga128||Gb128]和Gb256=[Ga128||-Gb128]Ga512=[Ga256||Gb256]和Gb512=[Ga256||-Gb256]Ga1024=[Ga512||Gb512]和Gb1024=[Ga512||-Gb512]
有效負荷資料使用類似於802.11ad且具有以下變化的MCS來調制:(1)除了BPSK、QPSK和16QAM之外,定義(並且可使用)更高調制:64QAM、64APSK、128APSK、256QAM、256APSK;(2)FFT區塊可以是512(如在802.11ad中一般)或768、1024、1536或2048;及(3)保護區間(GI)(位於毗鄰FFT區塊之間)亦可基於Golay碼(如在802.11ad中一般),且支援更多長度選項:32、64(如在802.11ad中一般)、128或256。
如上所論述的,波束訓練序列(TRN)在所有情形中皆是可任選的。注意,若SC WB傳輸區段(第二STF、第二CEF、有效負荷資料和TRN)未被使用,則可提供根據802.11ad的TRN欄位。當使用SC WB傳輸區段時,則其使用新協定(例如,802.11ay)TRN選項。新協定TRN欄位以與802.11ad相同的方式構建,且具有用於將Golay碼增加2或4倍(例如,使用長度256或512的Golay序列,而不是長度128)的選項。
對於示例性訊框500,該情形是用於單個通道的新協定訊框的擴展。訊框500包括舊式前序信號(L-STF和L-CEF)、舊式L標頭和EDMG標頭。訊框500促進用於傳送STF和有效負荷資料的新協定的新MCS。注意,第二CEF不存在,因為對於單個通道而言無需重新估計該通道。STF存在,因為接收方可為新協定調制的更高群集改良接收器鏈設置。
對於示例性訊框510,該情形是該新協定針對二拘束通道訊框的擴展。訊框510包括用於傳送舊式前序信號(L-STF和L-CEF)、舊式L標頭和EDMG標頭的第一頻率通道(下通道)。訊框510進一步包括用於傳送舊式前序信號(L-STF和L-CEF)、舊式L標頭和EDMG標頭的第二頻率通道(上通道)。注意,附到第一通道的EDMG標頭的資料可以不同於附到第二通道的EDMG標頭的資料。EDMG標頭的資訊欄位可按照先前論述的EDMG標頭350來配置。訊框510的SC WB傳輸區段(即STF、CEF、有效負荷資料和可任選的TRN)經由經拘束通道來傳送,此經拘束通道具有包括第一和第二通道的頻帶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部分的頻帶。如上所論述的,舊式前序信號(L-STF和L-CEF)、舊式L標頭,以及EDMG標頭的傳輸使用舊式802.11ad中指定的MCS,並且SC WB傳輸區段的傳輸使用新協定中指定的MCS,該兩個MCS可以是不同的。
對於示例性訊框520,該情形是新協定訊框針對三(3)拘束通道情形的擴展。對於示例性訊框530,該情形是新協定訊框針對四(4)拘束通道情形的擴展。基於本論述,應理解,訊框可被配置成具有任何數目的經拘束通道。
當站在多於一個通道上進行傳送時,其可將符號時間在通道之間移位任何時間量,僅有的約束是最早和最晚之間的最大差異將不超過1.76GHz取樣速率的1符號時間。此舉意味著最大差異可被限於0.568奈秒。如此做的主要原因是要降低聚集PAPR。舊式MCS聚集區段與SC WB傳輸之間的時間同步應相對於第一(最低頻率)通道地被保持。注意,該偏斜只可對SC傳輸使用且在OFDM模式中是不允許的。實例:在兩通道模式中,此移位可以是½符號,在三通道中可以是1/3和2/3符號,而在四通道中分別可以是¼,½和¾符號。
圖5E圖示了根據本案的另一態樣的示例性訊框510、520和530中的任一者的示例性發射功率剖型。如所圖示的,SC WB傳輸區段的發射功率位準大於(或者可能等於)舊式MCS聚集區段的發射功率位準。SC WB傳輸區段和舊式MCS聚集區段的使用由於PAPR差和實際PA而施加不同的發射器後移。對於任何調制方案,一個傳輸具有的PAPR比對兩個或兩個以上聚集信號使用了相同調制的情況下的PAPR要小,以使得誤差向量幅值(EVM)及/或傳輸遮罩保持遵從。應注意,不同的調制具有不同的PAPR,由此需要不同的後移。後移值是與實施有關的(主要取決於PA)。
為了使得新協定傳輸在許多情形中保持儘可能高效,在聚集模式中傳送的舊式聚集區段將需要更高的後移。該差異是可能影響接收方效能的問題。為了幫助接收方緩解該問題,建議可採用兩個機制,一個用於舊式接收器,而一個用於作為目標的新協定接收器。發射功率改變是在從聚集區段到SC WB區段的切換之處,如圖5E所示。
作為目標的新協定接收器通常在舊式L-STF開始之處調整接收鏈。若在舊式聚集區段與SC WB傳輸區段之間有功率改變,則接收器可進入飽和。接收方可以在STF期間調整AGC,但如此可減少其他活動(如頻率和時間擷取(SC WB信號上))的時間。為了幫助接收方,EDMG標頭中的功率差欄位指定功率階 躍(例如,SC WB傳輸區段與舊式MCS聚集區段的發射功率位準之間的差異)。接收方可使用該功率階躍來預測所需AGC階躍,由此縮短第二AGC。
接收舊式前序信號(L-STF和L-CEF)和L標頭的舊式接收器(802.11ad)使用該等部分來將NAV更新為衝突迴避方法之一。然而,該等接收器亦查看收到功率,因為在某些情形中收到功率低到足以允許重用媒體。在此種情形中,功率階躍可能在功率接近邊界的情況下誤導一些接收方。如前述,對舊式標頭格式的更新描述了用於訊號傳遞通知功率階躍的選項。可解碼該等位元的舊式接收器(例如,經更新的舊式接收器或使用者設備)可應此訊號傳遞通知而採取行動以改良其功率估計。注意,該功能性對於衝突迴避系統而言不是關鍵性的,並且舊式接收器可以在沒有該功能性的情況下操作。
由於該等模式在使用絕大多數的保留位元,並且有要具有某些附加位元(例如,用於訊號傳遞通知SC WB模式中的功率階躍)的某種需求,因此資料長度欄位的LSB可被用於該目的。在所有新協定模式中,舊式L標頭中的長度位元只用於NAV計算。藉由將最多達4位元用於所有MCS(並且在MCS-1被排除的情況下甚至更多),NAV計算不受影響。舊式標頭長度的3個LSB位元被用來根據下表來訊號傳遞通知舊式聚集區段(L-STF、L-CEF、L標頭和EDMG標頭)與SC WB 傳輸區段(STF、CEF和有效負荷資料)的發射功率位準之間的差異:
用於聚集SC的訊框格式
圖6A-6D圖示了根據本案的一態樣的供經由聚集單載波(SC)傳輸模式來傳送的示例性訊框600、610、620和630。聚集SC模式中的傳輸是舊式802.11ad通道的聚集。由於新協定擴展了802.11ad的模式,因此存在對EDMG標頭位元的需求。
用於聚集SC和SC WB兩者的訊框格式(如在此進一步論述的)在其第一區段(舊式L-STF、舊式L-CEF、舊式L標頭和EDMG標頭)中是相似的,而對於該傳輸的其餘部分而言是不同的。類似部分被保持相同,因為其與802.11ad是與舊版相容的以用於舊版相容性特徵。如此意味著舊式(802.11ad)設備將能夠偵測到其並解碼舊式標頭。如上所論述的,該特徵允許舊式設備更新NAV,此舉是衝突迴避方法的一部分。此 外,在通道經拘束(CB)模式中,舊式L-STF、舊式L-CEF和舊式L標頭在所使用的所有通道上傳送以促進舊式設備在所有通道上獲得NAV。
舊式(L-STF+L-CEF+L標頭)以及EDMG標頭應當用相同的功率跨諸聚集通道傳送。然而,由於RF損傷,實際的有效各向同性輻射功率(EIRP)可能不同。EDMG標頭亦在802.11ad通道中傳送。如上所論述的,EDMG標頭包括只作為新協定傳輸的一部分的資訊並且新協定有效負荷資料亦被附到同一符號。以下考慮事項適用:(1)舊式L-STF和L-CEF適用(無需附加CEF);(2)如在802.11ad的舊式標頭中定義的MCS適用於附到EDMG標頭的有效負荷資料;(3)附到EDMG標頭的有效負荷資料改良用於簡訊的管理負擔;(4)附到EDMG標頭的有效負荷資料跨通道經拘束(CB)模式中的諸通道被分離以改良管理負擔;及(5)平均功率應在每一通道中被保持相同(意味著L-STF、L-CEF、L標頭和EDMG標頭的功率是相同的)。
訊框600是該新協定針對單通道情形的擴展的實例。其促進該新協定的用於傳送有效負荷資料和可任選的TRN的新MCS。訊框610是該新協定針對二聚集通道情形的擴展的實例。其亦促進該新協定的用於傳送有效負荷資料和可任選的TRN的新MCS。訊框620是新協定針對三聚集通道情形的擴展的實例。其促進該新協定的用於傳送有效負荷資料和可任選的TRN的新MCS。 而訊框630是該新協定針對四聚集通道情形的擴展的實例。其促進該新協定的用於傳送有效負荷資料和可任選的TRN的新MCS。除了不存在功率差位元(其可改為是保留位元)之外,EDMG標頭和所附有效負荷資料是與針對SC WB傳輸模式所描述的相同的。
對於聚集SC有兩個實施選項:(1)每一通道皆是獨立的;及(2)所有通道被混合。在該第一選項中,每一通道皆是獨立的。亦即,用於有效負荷資料和可任選TRN的MCS在每一通道中可以是不同的。LDPC區塊被限界於一個通道,並且每一通道皆具有其自己的區塊。發射方可以為每通道指派不同功率,但功率對於整個傳輸應是固定的。在此種情形中,EDMG標頭在每一通道中可以是不同的(例如,每通道不同的MCS)。
在該第二選項中,所有通道被拘束且混合。亦即,用於有效負荷資料和可任選TRN的MCS對於所有通道可以是相同的。LDPC區塊被均勻散佈在各個通道之間。發射方可以(且應當)每通道指派不同功率以平均每個通道的偵測概率,但功率在整個傳輸期間應當是固定的。在該選項中,EDMG標頭在每個通道中可以是相同的。
用於MIMO的訊框格式
對於MIMO,舊式區段(L-STF、L-CEF和L標頭)連同EDMG標頭一起在每一發射鏈中發送。類似於802.11ac,延遲△T被插入在舊式區段與EDMG 標頭的所有傳輸之間以防止非有意的波束成形。換言之,單獨傳輸的舊式區段和EDMG標頭的傳輸相對於彼此偏斜達延遲△T。
對於MIMO通道估計,可使用各種技術來估計通道,而不導致太多的潛時,並且保持基本上相同的SNR。第一種技術是在序列之間使用延遲。若該延遲基本上是36.4奈秒,則諸通道估計在接收方處能被分開,因為通道延遲在1.76GHz處不大於64個取樣。第二種技術是使用映射正交P矩陣(PHTLTF)來傳送多個正交序列以用於摘自802.11mc第20.3.9.4.6節的高傳輸量長訓練欄位(HT-LTF)。第三種技術是傳送共軛對正則序列。第四種技術是使用映射P矩陣(P VHTLTF )來傳送多個正交序列以用於如在802.11mc中的22.3.8.3.5中定義的超高傳輸量長訓練欄位(VHT-LTF)。第五種技術是要增加通道估計的長度以實現提高的MIMO估計準確性。增加長度是使用以上技術(第四種技術)在具有相同的Golay序列的情況下完成的。該選項迴避了使用共軛或延遲序列,因為如此使通道估計的積分時間加倍。
用於OFDM MIMO的訊框格式
圖7圖示了根據本案的一態樣的用於使用三(3)通道拘束來在MIMO OFDM信號中傳送三(3)個空間傳輸串流的示例性訊框700。每一空間傳輸皆可 與先前論述的訊框450相類似地配置。應理解,每一空間傳輸皆可包括兩個或多於三個通道拘束。
所傳送的舊式區段(L-STF、L-CES和L標頭)以及EDMG標頭在其間有延遲△T(例如,△T=36.4奈秒)的情況下被傳送以防止非有意的波束成形。訊框700中在EDMG標頭後的區段可以按時間對準MIMO方式傳送。亦即,第一傳輸(TX #1)的通道估計區段(CEF、CEF-GF、CEF、CEF-GF和CEF)以及有效負荷資料可以按時間對準的MIMO(空間)方式與第二傳輸(TX #2)的通道估計區段(CEF*、CEF*-GF、CEF*、CEF*-GF和CEF)和有效負荷以及與第三傳輸(TX #3)的通道估計區段(CEF、CEF-GF、CEF、CEF-GF和CEF)和有效負荷一起被傳送。
由於相應舊式區段與EDMG標頭之間的延遲△T,以及接下來的諸區段(CES和有效負荷資料)的時間對準,在第一和第二傳輸TX #1和TX #2中的訊框的該兩部分之間存在間隙。對於舊式通道和間隙填充通道中的每一者,該等間隙被圖示為陰影格。傳送此訊框700的發射方可以在該等間隙中的每一者中插入啞信號以迴避訊框700內的發射功率變化。
對於最多達2×2的MIMO的情形(各自具有二通道拘束的兩個空間傳輸),該延遲被用來藉由在OFDM中應用通道拘束的SISO(舊式)通道估計序列來估計MIMO通道。對於多於兩個串流,存在要包括跟 在EDMG標頭訊號傳遞之後的新通道估計序列的需求。該通道估計序列遵循與用於通道拘束的格式相同的格式,且附加維度使用以上辦法被添加到此估計中。訊框700是三(3)通道拘束以及三(3)空間傳輸串流的MIMO的實例。
用於WB SC MIMO的訊框格式
圖8A-8C圖示了根據本案的一態樣的用於在MIMO SC WB信號中傳送兩(2)個、四(4)個和八(8)個空間串流的示例性訊框800、820和840。如圖8A和8B中圖示的每一空間傳輸可以與先前論述的訊框510相類似地配置。應理解,圖8A和8B中的每一空間傳輸可包括三通道或更多通道拘束,如此類似於先前論述的訊框520和530。
類似於訊框700,由於波束成形防止訊框800中的傳輸TX #1和TX #2以及訊框820中的空間傳輸TX #1、TX #2、TX #3和TX #4的相應舊式區段(L-STF、L-CES和L標頭)和EDMG標頭區段之間的延遲△T,因此在訊框800的第一傳輸TX #1以及訊框820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傳輸TX #1、TX #2和TX #3的該等訊框的兩個部分之間存在間隙。對於舊式通道和間隙填充通道中的每一者,該等間隙被圖示為陰影框。傳送訊框800或820的發射方可以在該等間隙中的每一者中插入啞信號以分別迴避訊框800或820內的發射功率變化。
同樣,類似於訊框700,訊框800的第一和第二傳輸TX #1和TX #2的第二STF、第二CEF和有效負荷資料以時間對準MIMO(空間)方式被傳送。以相同方式,訊框820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傳輸TX #1到TX #4的第二STF、第二CEF和有效負荷資料以時間對準MIMO(空間)方式被傳送。
圖8C中圖示的訊框840的每一空間傳輸皆可以與訊框500相類似地配置,不同之處在於第二(新協定)CEF及其更長的序列(例如,兩個級聯CEF、兩個級聯共軛CEF(CEF*)、CEF與-CEF級聯,以及CEF*與-CEF*級聯)。使用CEF、CEF*、-CEF和-CEF*的不同組合允許接收方區分對不同空間傳輸的通道估計。由於波束成形防止了延遲△T,因此訊框840的傳輸TX #1到TX #7包括在舊式/EDMG區段與隨後的CEF區段之間的間隙(陰影區域)中傳送的啞信號以迴避訊框840中的發射功率變化。類似地,訊框840的傳輸TX #1到TX #7的相應CES和有效負荷資料區段以時間對準MIMO(空間)方式被傳送。
對於SC WB,傳輸被分成兩個階段,第二STF開始之前及其之後。在第二STF的傳輸之前,MIMO傳輸包括舊式L-STF、舊式L-CEF、舊式L標頭和EDMG標頭,以使得每一發射鏈在僅僅在1.76GHz(例如,36.4奈秒)延遲64個取樣的情況下發送該相同信號。如此做是為了確保不發生非有意波束成形。在 L-STF期間,所有發射天線皆發送相同資料。於是在通道估計欄位(CEF)時間中,每一天線在發送不同的序列,以允許接收方估計整個空間通道。
訊框800是兩(2)空間串流和兩(2)通道拘束傳輸的實例。訊框820是四(4)空間串流和2通道拘束傳輸的實例。訊框840是八(8)空間串流和單通道傳輸的實例。
用於聚集SC MIMO的訊框格式
圖9A-9B圖示了根據本案的一態樣的用於在MIMO聚集傳輸模式中傳送兩(2)個和三(3)個空間串流的示例性訊框900和920。每一空間傳輸皆可以與兩通道聚集SC訊框(諸如先前論述的訊框610)相類似地配置。應理解,每一空間傳輸皆可包括少於或多於兩個聚集通道。
類似地,圖9B中圖示的每一空間傳輸皆可以與兩通道聚集SC訊框(諸如訊框610)相類似地配置,不同之處在於第二(新協定)CEF及其更長的序列(例如,兩個級聯CEF、兩個級聯共軛CEF(CEF*)、CEF與-CEF級聯,以及CEF*與-CEF*級聯)。使用CEF、CEF*、-CEF和-CEF*的不同組合允許接收方區分對不同空間傳輸的通道估計。
MIMO聚集SC使用與SC WB傳輸模式相同的技術(亦即,該三種方法),不同之處在於頻帶(其無論如何不是MIMO相關的)之間的間隙中的通道估計 不被傳送,以使得基本序列是被傳送多次的802.11adCEF序列。
示例性訊框900是具有兩(2)個MIMO空間傳輸的2通道拘束的實例。於是,無需添加附加CEF序列,因為MIMO通道估計是使用舊式前序信號的CEF來完成的。示例性訊框920是MIMO三(3)空間傳輸的情形的實例,並且於是需要附加CEF序列來估計空間通道。該等CEF序列如同以上用於SC WB的彼CEF序列。類似於先前的MIMO訊框,由於波束成形防止了延遲△T,因此訊框900中的傳輸TX #1以及訊框920中的傳輸TX #1和TX #2包括在舊式/EDMG區段與隨後的CEF及/或有效負荷資料區段之間的間隙(陰影區域)中傳送的啞信號以分別迴避訊框900或920中的發射功率變化。
類似地,訊框900的傳輸TX #1到TX #2的相應有效負荷資料區段以時間對準MIMO(空間)方式被傳送。以類似方式,訊框920的傳輸TX #1到TX #3的相應CEF和有效負荷資料區段以時間對準MIMO(空間)方式被傳送。
圖10圖示根據本案的一些態樣的示例性設備1000。設備1000可被配置成在存取點或使用者設備中操作以執行本文描述的一或多個操作。設備1000包括處理系統1020以及耦合至該處理系統1020的記憶體1010。記憶體1010可儲存在由處理系統1020執行時使 處理系統1020執行本文描述的操作中的一或多者的指令。處理系統1020的示例性實施在以下提供。設備1000亦包括耦合到處理系統1020的發射/接收介面1030。介面1030(例如,介面匯流排)可被配置成將處理系統1020對接至射頻(RF)前端(例如,收發機226-1到226-N、266-1到266-M),如以下進一步論述的。
在一些態樣中,處理系統1020可包括以下一或多者:發射資料處理器(例如,發射資料處理器220或260)、訊框構建器(例如,訊框構建器222或262)、發射處理器(例如,發射處理器224或264)及/或控制器(例如,控制器234或274),以用於執行本文描述的一或多個操作。在該等態樣中,處理系統1020可產生訊框並經由介面1030將該訊框輸出到RF前端(例如,收發機226-1到226-N或266-1到266-M)以供無線傳輸(例如,到存取點或使用者設備)。
在一些態樣中,處理系統1020可包括以下一或多者:接收處理器(例如,接收處理器242或282)、接收資料處理器(例如,接收資料處理器244或284)及/或控制器(例如,控制器234和274),以用於執行本文描述的一或多個操作。在該等態樣中,處理系統1020可以經由介面1030從RF前端(例如,收發機226-1到226-N或266-1到266-M)接收訊框並根據以上論述的任何一或多個態樣來處理該訊框。
在使用者設備的情形中,設備1000可包括耦合到處理系統1020的使用者介面1040。使用者介面1040可被配置成從使用者接收資料(例如,經由小鍵盤、滑鼠、操縱桿等)並將資料提供給處理系統1020。使用者介面1040亦可被配置成將資料從處理系統1020輸出到使用者(例如,經由顯示器、揚聲器等)。在此種情形中,資料可以在被輸出到使用者之前經歷附加處理。在存取點212的情形中,使用者介面1040可被省略。
以上所描述的方法的各種操作可由能夠執行相應功能的任何合適的構件來執行。該等構件可包括各種硬體及/或軟體元件及/或模組,包括但不限於電路、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或處理器。一般而言,在存在附圖中圖示的操作的場合,該等操作可具有帶相似編號的相應配對手段功能元件。
例如,用於產生訊框的構件的一些實例包括處理系統1020、Tx訊框處理系統202、訊框構建器222,以及訊框構建器262。用於輸出訊框以供傳輸的構件的一些實例包括發射/接收介面1030、介面208、發射處理器224和發射處理器264。
在一些情形中,設備可以並非實際上傳送訊框,而是可具有用於輸出訊框以供傳輸的介面(用於輸出的構件)。例如,對於傳送,處理器可經由匯流排介面向射頻(RF)前端輸出訊框。類似地,設備可以並非實際上接收訊框,而是可具有用於獲得從另一設備接收 的訊框的介面(用於獲得的構件)。例如,對於接收,處理器可經由匯流排介面從RF前端獲得(或接收)訊框。
如本文所使用的,術語「決定」涵蓋各種各樣的動作。例如,「決定」可包括演算、計算、處理、推導、研究、檢視(例如,在表、資料庫或其他資料結構中檢視)、確定及諸如此類。而且,「決定」可包括接收(例如,接收資訊)、存取(例如,存取記憶體中的資料)及諸如此類。而且,「決定」亦可包括解析、選擇、選取、確立及類似動作。
如本文所使用的,引述項目清單中的「至少一個」的用語代表該等項目的任何組合,包括單個成員。作為實例,「a、b或c中的至少一個」意欲涵蓋:a、b、c、a-b、a-c、b-c和a-b-c,以及具有多個相同元素的任何組合(例如,a-a、a-a-a、a-a-b、a-a-c、a-b-b、a-c-c、b-b、b-b-b、b-b-c、c-c和c-c-c,或者a、b和c的任何其他排序)。
結合本案所描述的各種說明性邏輯區塊、模組,以及電路可用設計成執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通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程式閘陣列(FPGA)或其他可程式邏輯設備(PLD)、個別閘門或電晶體邏輯、個別的硬體元件,或其任何組合來實施或執行。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但在替代方案中,處理器可以是任何市售的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亦可 以被實施為計算設備的組合,例如DSP與微處理器的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與DSP核心協同的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或任何其他此類配置。
應理解,如本文描述的處理可由如以上論述的任何數位構件或任何類比構件或電路系統來執行。
結合本案所描述的方法或演算法的步驟可直接在硬體中、在由處理器執行的軟體模組中,或在該兩者的組合中體現。軟體模組可常駐在本領域所知的任何形式的儲存媒體中。可使用的儲存媒體的一些實例包括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快閃記憶體、EPROM記憶體、EEPROM記憶體、暫存器、硬碟、可移除磁碟、CD-ROM,等等。軟體模組可包括單一指令,或許多數指令,且可分佈在若干不同的代碼區段上,分佈在不同的程式間以及跨多個儲存媒體分佈。儲存媒體可被耦合到處理器以使得該處理器能從該儲存媒體讀取資訊,且向該儲存媒體寫入資訊。在替代方案中,儲存媒體可以被整合到處理器。
本文所揭示的方法包括用於達成所描述的方法的一或多個步驟或動作。該等方法步驟及/或動作可以彼此互換而不會脫離請求項的範圍。換言之,除非指定了步驟或動作的特定次序,否則特定步驟及/或動作的次序及/或使用可以改動而不會脫離請求項的範圍。
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體、軟體、韌體或其任何組合中實施。若以硬體實施,則示例性硬體設定可包 括無線節點中的處理系統。處理系統可以用匯流排架構來實施。取決於處理系統的特定應用和整體設計約束,匯流排可包括任何數目的互連匯流排和橋接器。匯流排可將包括處理器、機器可讀取媒體,以及匯流排介面的各種電路連結在一起。匯流排介面可被用於將網路介面卡等經由匯流排連接至處理系統。網路介面卡可被用於實施PHY層的信號處理功能。在使用者設備106、108和110(參見圖1)中的任一者的情形中,使用者介面(例如,小鍵盤、顯示器、滑鼠、操縱桿等)亦可被連接至匯流排。匯流排亦可連結各種其他電路(諸如時序源、周邊設備、穩壓器、電源管理電路等),該等電路在本領域中是眾所周知的,因此將不再贅述。
處理器可負責管理匯流排和一般處理,包括執行儲存在機器可讀取媒體上的軟體。處理器可用一或多個通用及/或專用處理器來實施。實例包括微處理器、微控制器、DSP處理器,以及其他能執行軟體的電路系統。軟體應當被寬泛地解釋成意謂指令、資料,或其任何組合,無論是被稱作軟體、韌體、中介軟體、微代碼、硬體描述語言,或其他。作為實例,機器可讀取媒體可包括RAM(隨機存取記憶體)、快閃記憶體、ROM(唯讀記憶體)、PROM(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PROM(可抹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EPROM(電可抹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暫存器、磁碟、光碟、硬驅動器,或者任何其他合適的儲存媒體,或其任何組合。 機器可讀取媒體可被實施在電腦程式產品中。該電腦程式產品可以包括包裝材料。
在硬體實施中,機器可讀取媒體可以是處理系統中與處理器分開的一部分。然而,如熟習該項技術者將容易瞭解的,機器可讀取媒體或其任何部分可在處理系統外部。作為實例,機器可讀取媒體可包括傳輸線、由資料調制的載波,及/或與無線節點分開的電腦產品,所有該等皆可由處理器經由匯流排介面來存取。替代地或另外地,機器可讀取媒體或其任何部分可被整合到處理器中,諸如快取記憶體及/或通用暫存器檔案可能就是此種情形。
處理系統可以被配置為通用處理系統,該通用處理系統具有一或多個提供處理器功能性的微處理器,以及提供機器可讀取媒體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外部記憶體,其皆經由外部匯流排架構與其他支援電路系統連結在一起。或者,處理系統可以用帶有整合在單塊晶片中的處理器、匯流排介面、使用者介面(在存取終端情形中)、支援電路系統和至少一部分機器可讀取媒體的ASIC(特殊應用積體電路)來實施,或者用一或多個FPGA(現場可程式閘陣列)、PLD(可程式邏輯設備)、控制器、狀態機、閘控邏輯、個別硬體元件,或者任何其他合適的電路系統,或者能執行本案通篇所描述的各種功能性的電路的任何組合來實施。取決於特定應用和 加諸於整體系統上的總設計約束,熟習該項技術者將認識到如何最佳地實施關於處理系統所描述的功能性。
機器可讀取媒體可包括數個軟體模組。該等軟體模組包括當由處理器執行時使處理系統執行各種功能的指令。該等軟體模組可包括傳送模組和接收模組。每個軟體模組可以常駐在單個儲存設備中或者跨多個儲存設備分佈。作為實例,當觸發事件發生時,可以從硬驅動器中將軟體模組載入到RAM中。在軟體模組執行期間,處理器可以將一些指令載入到快取記憶體中以提高存取速度。隨後可將一或多個快取記憶體行載入到通用暫存器檔案中以供處理器執行。在以下述及軟體模組的功能性時,將理解此類功能性是在處理器執行來自該軟體模組的指令時由該處理器來實施的。
若以軟體實施,則各功能可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代碼儲存在電腦可讀取媒體上或藉其進行傳送。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電腦儲存媒體和通訊媒體兩者,該等媒體包括促進電腦程式從一位置向另一位置轉移的任何媒體。儲存媒體可以是能被電腦存取的任何可用媒體。舉例而言(但並非限制),此類電腦可讀取媒體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碟儲存、磁碟儲存或其他磁性儲存設備,或能用於攜帶或儲存指令或資料結構形式的期望程式碼且能被電腦存取的任何其他媒體。任何連接亦被正當地稱為電腦可讀取媒體。例如,若軟體是使用同軸電纜、光纖電纜、雙絞線、數 位用戶線(DSL),或無線技術(諸如紅外線(IR)、無線電,以及微波)從web網站、伺服器,或其他遠端源傳送而來,則該同軸電纜、光纖電纜、雙絞線、DSL或無線技術(諸如紅外線、無線電,以及微波)就被包括在媒體的定義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磁碟(disk)和光碟(disc)包括壓縮光碟(CD)、雷射光碟、光碟、數位多功能光碟(DVD)、軟碟和藍光®光碟,其中磁碟(disk)常常磁性地再現資料,而光碟(disc)用雷射來光學地再現資料。因此,在一些態樣中,電腦可讀取媒體可包括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媒體(例如,有形媒體)。另外,對於其他態樣,電腦可讀取媒體可包括暫態電腦可讀取媒體(例如,信號)。上述的組合應當亦被包括在電腦可讀取媒體的範圍內。
因此,某些態樣可包括用於執行本文中提供的操作的電腦程式產品。例如,此類電腦程式產品可包括其上儲存(及/或編碼)有指令的電腦可讀取媒體,該等指令能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操作。對於某些態樣,電腦程式產品可包括包裝材料。
此外,應當瞭解,用於執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技術的模組及/或其他合適構件能由使用者終端及/或基地台在適用的場合下載及/或以其他方式獲得。例如,此類設備能被耦合至伺服器以促進用於執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的構件的轉移。或者,本文所述的各種方法能經由儲存構件(例如,RAM、ROM、諸如壓縮 光碟(CD)或軟碟等實體儲存媒體等)來提供,以使得在將該儲存構件耦合至或提供給使用者終端及/或基地台之後,該設備就能獲得各種方法。此外,可利用適於向設備提供本文所描述的方法和技術的任何其他合適的技術。
將理解,請求項並不被限定於以上所說明的精確配置和元件。可在以上所描述的方法和裝置的佈局、操作和細節上作出各種改動、更換和變形而不會脫離請求項的範圍。

Claims (59)

  1.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包括:配置成產生包括一前序信號、一第一標頭和一第二標頭的一訊框的一處理系統,其中該前序信號和該第一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一協定操作的一第一設備解碼,該第二標頭不被配置成由該第一設備解碼,並且其中該前序信號、該第一標頭和該第二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二協定操作的一第二設備解碼,其中該第一協定包括一第一組可用調制編碼方案(MCS),而該第二協定包括一第二組可用調制編碼方案(MCS),該第一組MCS不同於該第二組MCS,其中該處理系統被進一步配置成使用該第一組中的至少一個MCS來調制和編碼該訊框的該第一標頭的一第一組標頭資料和該第二標頭的一第二組標頭資料,其中該訊框包括附到該第二標頭的一第一有效負荷資料,其中該處理系統被進一步配置成使用該第一組中的該至少一個MCS來調制和編碼該訊框的該第一有效負荷資料,其中該訊框進一步包括一第二有效負荷資料,且其中該處理系統被進一步配置成使用該第二組MCS中的一個MCS來調制和編碼該訊框的該第二有效負荷資料;及配置成輸出該訊框以供傳輸的一介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其中附到該第二標頭的該第一有效負荷資料包括一特定量的資料以允許接收該訊框的該第二設備為接收該第二有效負荷資料進行設置,而同時接收附到該第二標頭的該第一有效負荷資料。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二標頭包括針對與該訊框的該傳輸相關聯的一或多個通道指示該第一有效負荷資料和該第二有效負荷資料的一長度的資訊。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處理系統被配置成使用一正交分頻多工(OFDM)信號或一單載波(SC)信號來產生該訊框以供傳輸。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一標頭包括指示該訊框被配置成經由該OFDM信號還是該SC信號來傳送的一第一組標頭資料。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其中該前序信號包括一第一短訓練欄位(STF)和一第一通道估計欄位(CEF),其中該訊框進一步包括一第二短訓練欄位(STF)和一有效負荷資料。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訊框的該第二STF和該有效負荷資料被配置成被調制在一單個載波上。
  8.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包括:配置成產生包括一前序信號、一第一標頭和一第二標頭的一訊框的一處理系統,其中該前序信號和該第一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一協定操作的一第一設備解碼,該第二標頭不被配置成由該第一設備解碼,並且其中該前序信號、該第一標頭和該第二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二協定操作的一第二設備解碼,其中該前序信號包括一第一短訓練欄位(STF)和一第一通道估計欄位(CEF),其中該訊框進一步包括一第二短訓練欄位(STF)和一有效負荷資料,其中該訊框的該第二STF和該有效負荷資料被配置成被調制在一單個載波上,且其中該訊框的該第一STF、該第一CEF、該第一標頭和該第二標頭被配置成分別經由複數個通道以時間對準或時間偏斜方式來傳送;及配置成輸出該訊框以供傳輸的一介面。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訊框包括一第二通道估計欄位(CEF),並且其中該訊框的該第二CEF被配置成被調制在該單個載波上。
  10.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包括:配置成產生包括一前序信號、一第一標頭和一第二標頭的一訊框的一處理系統,其中該前序信號和該第一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一協定操作的一第一設備解碼,該第二標頭不被配置成由該第一設備解碼,並且其中該前序信號、該第一標頭和該第二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二協定操作的一第二設備解碼,其中該前序信號包括一第一短訓練欄位(STF)和一第一通道估計欄位(CEF),其中該訊框進一步包括一第二短訓練欄位(STF)和一有效負荷資料,其中該訊框包括一第二通道估計欄位(CEF),並且其中該訊框的該第二CEF被配置成被調制在一單個載波上,且其中該訊框的該第二STF、該第二CEF和該有效負荷資料被配置成經由包括複數個通道中的至少一部分的一經拘束通道來傳送;及配置成輸出該訊框以供傳輸的一介面。。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二標頭包括指定該等複數個通道中被包括在該經拘束通道中的通道的一數目的資訊。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二標頭包括識別該等複數個通道中被包括在該經拘束通道中的一最低頻率通道的資訊。
  13.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裝置,其中用於傳送該第二STF、該第二CEF和該有效負荷資料的一第一功率位準等於或高於用於傳送該第一STF、該第一CEF、該第一標頭和該第二標頭的一第二功率位準。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二標頭包括指示該第一功率位準與該第二功率位準之間的一功率差的資訊。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一標頭包括指示該第一功率位準與該第二功率位準之間的一功率差的資訊,其中該功率差資訊未在該第一協定中指定。
  16.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包括:配置成產生包括一前序信號、一第一標頭和一第二標頭的一訊框的一處理系統,其中該前序信號和該第一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一協定操作的一第一設備解碼,該第二標頭不被配置成由該第一設備解碼,並且其中該前序信號、該第一標頭和該第二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二協定操作的一第二設備解碼,其中該訊框進一步包括一第一有效負荷資料,其中該第一標頭和該第二標頭包括使用該第一協定中指定的一調制編碼方案(MCS)來調制和編碼的標頭資料,其中該處理系統被配置成使用該第二協定中指定的一第一調制編碼方案(MCS)來調制和編碼該訊框的該第一有效負荷資料;及配置成輸出該訊框以供傳輸的一介面。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訊框進一步包括具有與該第二標頭相同的一配置的一第三標頭,該第三標頭包括與該第二標頭的資訊不同的資訊,其中該前序信號和該第一標頭被配置成經由第一和第二通道以一時間對準或時間偏斜方式來冗餘地傳送,並且該第二標頭和該第三標頭被配置成分別經由該第一和第二通道以一時間對準或時間偏斜方式來傳送。
  18. 如請求項16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訊框進一步包括一第二有效負荷資料,該訊框的該第二有效負荷資料係使用該第二協定中指定的一第二調制編碼方案(MCS)來調制和編碼,該第二MCS不同於該第一MCS,其中該前序信號和該第一標頭被配置成經由第一和第二通道以一時間對準或時間偏斜方式來冗餘地傳送,並且其中該第一有效負荷資料和該第二有效負荷資料被配置成分別經由該第一和第二通道以一時間對準或時間偏斜方式來傳送。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一有效負荷資料包括一第一組一或多個經編碼資料區塊,該第二有效負荷資料包括一第二組一或多個經編碼資料區塊,該第一組一或多個經編碼資料區塊不同於該第二組一或多個經編碼資料區塊。
  20. 如請求項16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訊框進一步包括一第二有效負荷資料,該訊框的該第二有效負荷資料係使用該第二協定中指定的該第一MCS來調制和編碼,其中該前序信號、該第一標頭、該第二標頭被配置成經由第一和第二通道以一時間對準或時間偏斜方式來冗餘地傳送,並且其中該第一有效負荷資料和該第二有效負荷資料被配置成分別經由該第一和第二通道以一時間對準或時間偏斜方式來傳送。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有效負荷資料包括複數個經編碼資料區塊,其中該等經編碼資料區塊的第一和第二部分被配置成分別經由該第一和第二通道來傳送。
  22.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包括:配置成產生包括一前序信號、一第一標頭和一第二標頭的一訊框的一處理系統,其中該前序信號和該第一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一協定操作的一第一設備解碼,該第二標頭不被配置成由該第一設備解碼,並且其中該前序信號、該第一標頭和該第二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二協定操作的一第二設備解碼,其中該前序信號包括一第一短訓練欄位(STF)和一第一通道估計欄位(CEF),該訊框進一步包括一第二通道估計欄位(CEF)和一有效負荷資料,其中該第一STF、該第一CEF、該第一標頭、該第二標頭和該第二CEF序列被配置成經由一第一組通道來傳送,並且該有效負荷資料被配置成經由包括該第一組通道的一第一經拘束通道來傳送,並且其中該第一經拘束通道與一第一空間傳輸相關聯;及配置成輸出該訊框以供傳輸的一介面。
  23. 如請求項22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一STF、該第一CEF、該第一標頭、該第二標頭和該第二CEF被配置成經由一第二組通道來傳送,該有效負荷資料被配置成經由包括該第二組通道的一第二經拘束通道來傳送,該第一STF、該第一CEF和該第一標頭在該第二組通道中的傳輸從該第一STF、該第一CEF和該第一標頭在該第二組通道中的傳輸偏斜,其中該第二經拘束通道與一第二空間傳輸相關聯。
  24. 如請求項22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一STF、該第一CEF、該第一標頭、該第二標頭以及該第二CEF的一共軛被配置成經由一第二組通道來傳送,該有效負荷資料被配置成經由包括該第二組通道的一第二經拘束通道來傳送,並且該第二經拘束通道與一第二空間傳輸相關聯。
  25. 如請求項24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二CEF以及該第二CEF的該共軛被配置成以一基本上時間對準的方式來傳送。
  26. 如請求項22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一STF、該第一CEF、該第一標頭、該第二標頭以及一第三CEF被配置成經由一第二組通道來傳送,該有效負荷資料被配置成經由包括該第二組通道的一第二經拘束通道來傳送,其中該第二經拘束通道與一第二空間傳輸相關聯,並且其中該第二CEF和該第三CEF分別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
  27.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包括:配置成產生包括一前序信號、一第一標頭和一第二標頭的一訊框的一處理系統,其中該前序信號和該第一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一協定操作的一第一設備解碼,該第二標頭不被配置成由該第一設備解碼,並且其中該前序信號、該第一標頭和該第二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二協定操作的一第二設備解碼,其中該訊框進一步包括一有效負荷資料,其中該前序信號、該第一標頭和該第二標頭被配置成經由一第一組通道來傳送,其中該第一組通道與一第一傳輸相關聯,其中該前序信號、該第一標頭和該第二標頭被配置成經由一第二組通道來傳送,其中該第二組通道與一第二傳輸相關聯,並且該第二傳輸從該第一傳輸偏斜達一時間區間;及配置成輸出該訊框以供傳輸的一介面。
  28. 如請求項27所述之裝置,其中與該第一組通道相關聯的該有效負荷資料以及與該第二組通道相關聯的該有效負荷資料被配置成以一基本上時間對準的方式來傳送。
  29. 如請求項27所述之裝置,其中該前序信號包括一第一通道估計欄位(CEF),其中該訊框包括一第二通道估計欄位(CEF),其中該第二CEF被配置成經由該第一組通道來傳送,並且其中該第二CEF的一共軛被配置成經由該第二組通道來傳送。
  30.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產生包括一前序信號、一第一標頭和一第二標頭的一訊框,其中該前序信號和該第一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一協定操作的一第一設備解碼,該第二標頭不被配置成由該第一設備解碼,並且其中該前序信號、該第一標頭和該第二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二協定操作的一第二設備解碼,其中該第一協定包括一第一組可用調制編碼方案(MCS),而該第二協定包括一第二組可用調制編碼方案,該第一組MCS不同於該第二組MCS,其中該第一標頭包括一第一組標頭資料,而該第二標頭包括一第二組標頭資料,其中該第一組標頭資料以及該第二組標頭資料係使用該第一組中的至少一個MCS來調制和編碼,其中該訊框包括附加到該第二標頭的一第一有效負荷資料,其中該訊框的該第一有效負荷資料係使用該第一組中的該至少一個MCS來調制和編碼,且其中該訊框進一步包括一第二有效負荷資料,其中該訊框的該第二有效負荷資料係使用該第二組MCS中的一個MCS來調制和編碼;及輸出該訊框以供傳輸。
  31. 如請求項30所述之方法,其中附到該第二標頭的該第一有效負荷資料包括一特定量的資料以允許接收該訊框的該第二設備為接收該第二有效負荷資料進行設置,而同時接收附到該第二標頭的該第一有效負荷資料。
  32. 如請求項30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標頭包括針對與該訊框的該傳輸相關聯的所有一或多個通道指示該第一有效負荷資料和該第二有效負荷資料的一長度的資訊。
  33. 如請求項30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訊框被配置成使用一正交分頻多工(OFDM)信號或一單載波(SC)信號來傳送。
  34. 如請求項33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標頭包括指示該訊框被配置成經由該OFDM信號還是該SC信號來傳送的資訊。
  35. 如請求項30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前序信號包括一第一短訓練欄位(STF)和一第一通道估計欄位(CEF),其中該訊框進一步包括一第二短訓練欄位(STF)和一有效負荷資料。
  36. 如請求項35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訊框的該第二STF和該有效負荷資料被配置成由一單個載波來調制。
  37.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產生包括一前序信號、一第一標頭和一第二標頭的一訊框,其中該前序信號和該第一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一協定操作的一第一設備解碼,該第二標頭不被配置成由該第一設備解碼,並且其中該前序信號、該第一標頭和該第二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二協定操作的一第二設備解碼,其中該前序信號包括一第一短訓練欄位(STF)和一第一通道估計欄位(CEF),其中該訊框進一步包括一第二短訓練欄位(STF)和一有效負荷資料,其中該訊框的該第二STF和該有效負荷資料被配置成由一單個載波來調制,其中該訊框的該第一STF、該第一CEF、該第一標頭和該第二標頭被配置成分別經由複數個通道以一時間對準或時間偏斜方式來傳送;及輸出該訊框以供傳輸。
  38. 如請求項37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訊框包括一第二通道估計欄位(CEF),並且其中該訊框的該第二CEF被配置成由該單個載波來調制。
  39.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產生包括一前序信號、一第一標頭和一第二標頭的一訊框,其中該前序信號和該第一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一協定操作的一第一設備解碼,該第二標頭不被配置成由該第一設備解碼,並且其中該前序信號、該第一標頭和該第二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二協定操作的一第二設備解碼,其中該前序信號包括一第一短訓練欄位(STF)和一第一通道估計欄位(CEF),其中該訊框進一步包括一第二短訓練欄位(STF)和一有效負荷資料,其中該訊框包括一第二通道估計欄位(CEF),並且其中該訊框的該第二CEF被配置成由一單個載波來調制,其中該訊框的該第二STF、該第二CEF和該有效負荷資料被配置成經由包括複數個通道中的至少一部分的一經拘束通道來傳送;及輸出該訊框以供傳輸。
  40. 如請求項39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標頭包括指定該等複數個通道中被包括在該經拘束通道中的通道的該數目的資訊。
  41. 如請求項39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標頭包括識別該等複數個通道中被包括在該經拘束通道中的一最低頻率通道的資訊。
  42. 如請求項39所述之方法,其中用於傳送該第二STF、該第二CEF和該有效負荷資料的一第一功率位準等於或高於用於傳送該第一STF、該第一CEF、該第一標頭和該第二標頭的一第二功率位準。
  43. 如請求項42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標頭包括指示該第一功率位準與該第二功率位準之間的一功率差的資訊。
  44. 如請求項42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標頭包括指示該第一功率位準與該第二功率位準之間的一功率差的資訊,其中該功率差資訊未在該第一協定中指定。
  45.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產生包括一前序信號、一第一標頭和一第二標頭的一訊框,其中該前序信號和該第一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一協定操作的一第一設備解碼,該第二標頭不被配置成由該第一設備解碼,並且其中該前序信號、該第一標頭和該第二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二協定操作的一第二設備解碼,其中該訊框進一步包括一第一有效負荷資料,其中該訊框的該第一標頭和該第二標頭包括使用該第一協定中指定的一調制編碼方案(MCS)來調制和編碼的標頭資料,其中該訊框的該第一有效負荷資料係使用該第二協定中指定的一第一調制編碼方案(MCS)來調制和編碼;及輸出該訊框以供傳輸。
  46. 如請求項45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訊框進一步包括具有與該第二標頭相同的一配置的一第三標頭,該第三標頭包括與該第二標頭的資訊不同的資訊,其中該前序信號和該第一標頭被配置成經由第一和第二通道以一時間對準或時間偏斜方式來傳送,並且該第二標頭和該第三標頭被配置成分別經由該第一和第二通道以一時間對準或時間偏斜方式來傳送。
  47. 如請求項45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訊框進一步包括一第二有效負荷資料,該訊框的該第二有效負荷資料係使用該第二協定中指定的一第二調制編碼方案(MCS)來調制和編碼,該第二MCS不同於該第一MCS,其中該前序信號和該第一標頭被配置成經由第一和第二通道以一時間對準或時間偏斜方式來傳送,並且其中該第一有效負荷資料和該第二有效負荷資料被配置成分別經由該第一和第二通道以一時間對準或時間偏斜方式來傳送。
  48. 如請求項47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有效負荷資料包括一第一組一或多個經編碼資料區塊,單獨的該第二有效負荷資料包括一第二組一或多個經編碼資料區塊,該第一組一或多個經編碼資料區塊不同於該第二組一或多個經編碼資料區塊。
  49. 如請求項45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訊框進一步包括一第二有效負荷資料,該訊框的該第二有效負荷資料係使用該第二協定中指定的該第一MCS來調制和編碼,其中該前序信號、該第一標頭、該第二標頭被配置成經由第一和第二通道以一時間對準或時間偏斜方式來傳送,並且其中該第一有效負荷資料和該第二有效負荷資料被配置成分別經由該第一和第二通道以一時間對準或時間偏斜方式來傳送。
  50. 如請求項49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有效負荷資料包括複數個經編碼資料區塊,其中該等經編碼資料區塊的第一和第二部分被配置成分別經由該第一和第二通道來傳送。
  51.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產生包括一前序信號、一第一標頭和一第二標頭的一訊框,其中該前序信號和該第一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一協定操作的一第一設備解碼,該第二標頭不被配置成由該第一設備解碼,並且其中該前序信號、該第一標頭和該第二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二協定操作的一第二設備解碼,其中該前序信號包括一第一短訓練欄位(STF)和一第一通道估計欄位(CEF),該訊框進一步包括一第二通道估計欄位(CEF)和一有效負荷資料,其中該第一STF、該第一CEF、該第一標頭、該第二標頭和該第二CEF序列被配置成經由一第一組通道來傳送,並且該有效負荷資料被配置成經由包括該第一組通道的一第一經拘束通道來傳送,並且其中該第一經拘束通道與一第一空間傳輸相關聯;及輸出該訊框以供傳輸。
  52. 如請求項5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STF、該第一CEF、該第一標頭、該第二標頭和該第二CEF被配置成經由一第二組通道來傳送,該有效負荷資料被配置成經由包括該第二組通道的一第二經拘束通道來傳送,該第一STF、該第一CEF和該第一標頭在該第二組通道中的傳輸從該第一STF、該第一CEF和該第一標頭在該第二組通道中的傳輸偏斜,其中該第二經拘束通道與一第二空間傳輸相關聯。
  53. 如請求項5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STF、該第一CEF、該第一標頭、該第二標頭以及該第二CEF的一共軛被配置成經由一第二組通道來傳送,該有效負荷資料被配置成經由包括該第二組通道的一第二經拘束通道來傳送,並且該第二經拘束通道與一第二空間傳輸相關聯。
  54. 如請求項53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CEF以及該第二CEF的該共軛被配置成以一基本上時間對準的方式來傳送。
  55. 如請求項5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STF、該第一CEF、該第一標頭、該第二標頭以及一第三CEF被配置成經由一第二組通道來傳送,該有效負荷資料被配置成經由包括該第二組通道的一第二經拘束通道來傳送,其中該第二經拘束通道與一第二空間傳輸相關聯,並且其中該第二CEF和該第三CEF分別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
  56.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產生包括一前序信號、一第一標頭和一第二標頭的一訊框,其中該前序信號和該第一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一協定操作的一第一設備解碼,該第二標頭不被配置成由該第一設備解碼,並且其中該前序信號、該第一標頭和該第二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二協定操作的一第二設備解碼,其中該訊框進一步包括一有效負荷資料,其中該前序信號、該第一標頭和該第二標頭被配置成經由一第一組通道來傳送,其中該第一組通道與一第一傳輸相關聯,其中該前序信號、該第一標頭和該第二標頭被配置成經由一第二組通道來傳送,其中該第二組通道與一第二傳輸相關聯,並且該第二傳輸從該第一傳輸偏斜達一時間區間;及輸出該訊框以供傳輸。
  57. 如請求項56所述之方法,其中與該第一組通道相關聯的該有效負荷資料以及與該第二組通道相關聯的該有效負荷資料被配置成以一基本上時間對準的方式來傳送。
  58. 如請求項56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前序信號包括一第一通道估計欄位(CEF),其中該訊框包括一第二通道估計欄位(CEF),其中該第二CEF被配置成經由該第一組通道來傳送,並且其中該第二CEF的一共軛被配置成經由該第二組通道來傳送。
  59. 一種無線節點,包括:至少一個天線;配置成產生包括一前序信號、一第一標頭和一第二標頭的一訊框的一處理系統,其中該前序信號和該第一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一協定操作的一第一設備解碼,該第二標頭不被配置成由該第一設備解碼,並且其中該前序信號、該第一標頭和該第二標頭被配置成由根據一第二協定操作的一第二設備解碼,其中該訊框進一步包括一第一有效負荷資料,其中該訊框的該第一標頭和該第二標頭包括使用該第一協定中指定的一調制編碼方案(MCS)來調制和編碼的標頭資料,其中該處理系統被配置成使用該第二協定中指定的一第一調制編碼方案(MCS)來調制和編碼該第一有效負荷資料;及配置成經由該至少一個天線來傳送該訊框的一發射器。
TW105109044A 2015-04-14 2016-03-23 用於產生並傳送資料訊框的裝置和方法 TWI6499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47479P 2015-04-14 2015-04-14
US62/147,479 2015-04-14
US15/009,733 US10021695B2 (en) 2015-04-14 2016-01-28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d transmitting data frames
US15/009,733 2016-0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9336A TW201639336A (zh) 2016-11-01
TWI649994B true TWI649994B (zh) 2019-02-01

Family

ID=55590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9044A TWI649994B (zh) 2015-04-14 2016-03-23 用於產生並傳送資料訊框的裝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23)

Country Link
US (2) US10021695B2 (zh)
EP (1) EP3284191B1 (zh)
JP (3) JP6483280B2 (zh)
KR (1) KR101995563B1 (zh)
CN (2) CN107534470B (zh)
AU (1) AU2016247296B2 (zh)
BR (1) BR112017021902B1 (zh)
CA (1) CA2979050C (zh)
CL (1) CL2017002531A1 (zh)
CO (1) CO2017010353A2 (zh)
ES (1) ES2856453T3 (zh)
HK (1) HK1243563A1 (zh)
HU (1) HUE051882T2 (zh)
MX (1) MX367799B (zh)
MY (1) MY182439A (zh)
NZ (1) NZ735142A (zh)
PH (1) PH12017501621A1 (zh)
RU (1) RU2683854C1 (zh)
SA (1) SA517390063B1 (zh)
SG (1) SG11201707039VA (zh)
TW (1) TWI649994B (zh)
WO (1) WO2016167908A1 (zh)
ZA (1) ZA2017069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12749A1 (en) * 2015-01-19 2016-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of multiple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s in a physical protocol data unit
US10021695B2 (en) * 2015-04-14 2018-07-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d transmitting data frames
US9876544B2 (en) 2015-04-30 2018-01-23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multi-us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9949259B2 (en) 2015-05-07 2018-04-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payload in WB SC, aggregate SC, duplicate SC, OFDM transmission frames
KR102401468B1 (ko) * 2015-07-21 2022-05-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EP3348014A1 (en) * 2015-09-10 2018-07-1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and simultaneous beamforming training for multi-input multi-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s
US10225108B2 (en) * 2015-12-08 2019-03-05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Channel estimation for multi-channel transmissions
RU2707146C1 (ru) * 2016-02-29 2019-11-22 Панасоник Интеллекчуал Проперти Корпорэйшн оф Америка Перед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прием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риема
US10333669B2 (en) 2016-03-02 2019-06-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ngle channel, bonded channel, and MIMO OFDM frames with fields to facilitate AGC, timing, and channel estimation
US10587442B2 (en) * 2016-05-03 2020-03-10 Intel IP Corporation Enhanced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preamble frame
EP3454597B1 (en) * 2016-05-03 2022-07-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la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170367099A1 (en) * 2016-06-15 2017-12-21 Laurent Cariou Bandwidth and primary channel indication
BR112019001038A2 (pt) 2016-07-18 2019-04-30 Lg Electronics Inc. método de transmissão/recepção de sinal em um sistema lan sem fio, e dispositivo para o mesmo
US10153935B2 (en) * 2016-07-18 2018-12-11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a transmission according to a rotated 256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QAM) scheme
US20180027556A1 (en) * 2016-07-21 2018-01-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ving signal to a plurality of st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0461983B2 (en) * 2016-08-25 2019-10-29 Intel Corporation Guard intervals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20180063299A1 (en) * 2016-08-29 2018-03-01 Intel IP Corporation Transition intervals for channel bond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EP3509260B1 (en) * 2016-09-01 2020-11-1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US10355896B2 (en) * 2016-09-09 2019-07-16 Intel Corporation Optimized channel estimation field for enhanced directional multi-gigabit network
US11108603B2 (en) * 2016-10-10 2021-08-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ame format with dual mode channel estimation field
US10231194B2 (en) 2016-10-12 2019-03-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eption of transmit power related information
WO2018074119A1 (ja) * 2016-10-21 2018-04-26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集約物理層収束プロトコルデータユニットを用いる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8080586A1 (en) * 2016-10-26 2018-05-03 Intel Corpor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WO2018080608A1 (en) * 2016-10-27 2018-05-03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an enhanced directional multi-gigabit (edmg) physical layer protocol data unit (ppdu) with a training field over a plurality of spatial streams
WO2018084963A1 (en) * 2016-11-02 2018-05-11 Intel Corporation Training unit generation for single carrier physical layer
CN109923841B (zh) * 2016-11-04 2021-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训练字段配置方法及装置
MX2019005381A (es) 2016-11-11 2019-08-1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rocedimiento de acceso aleatorio.
US10097674B2 (en) * 2016-12-28 2018-10-09 Intel Corporation Single user OFDM with bit load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8282301A (zh) * 2017-01-06 2018-07-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528445B1 (en) * 2017-01-10 2021-09-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wla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WO2018140079A1 (en) * 2017-01-27 2018-08-02 Intel IP Corporation Non-enhanced directional multi-gigabit frame forma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8144061A1 (en) * 2017-02-06 2018-08-09 Intel IP Corporation Encoding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0470165B2 (en) * 2017-02-17 2019-11-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nnel width indication in EDMG capabilities and EDMG operations elements in 802.11AY
EP3595204B1 (en) * 2017-03-10 2021-05-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cluding physical protocol data unit in wireless la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0892750B (zh) * 2017-07-06 2023-11-28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和方法
EP3531572A4 (en) * 2017-07-06 2020-01-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EAM FORMING EXERCISE METHOD,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
WO2019013432A1 (ko) * 2017-07-11 2019-0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8023843A (zh) * 2017-12-08 2018-05-11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1比特adc的大规模mimo系统的自适应量化信道估计方法
CN107770105A (zh) * 2017-12-08 2018-03-06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1比特adc的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
KR102411691B1 (ko) * 2018-01-03 2022-06-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외부 전자 장치를 통해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JP2020022118A (ja) * 2018-08-02 2020-02-06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受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JP7068115B2 (ja) * 2018-09-12 2022-05-16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220110020A1 (en) * 2019-02-07 2022-04-07 Hyundai Moto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tual coexisten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lan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18180A1 (en) * 2003-08-08 2005-02-24 Intel Corporation (A Delawar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wireless signals on multiple frequency channels in a frequency agile network
US20100008436A1 (en) * 2008-07-08 2010-01-14 Hongyuan Zhang Physical Layer Frame Format Design for Wide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20100115372A1 (en) * 2008-11-05 2010-05-06 Broadcom Corporation Header encoding for single carrier (SC) and/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using shortening, puncturing, and/or repetition
US20110051705A1 (en) * 2009-08-25 2011-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mo and mu-mimo ofdm preambles
CN102150405A (zh) * 2008-09-09 2011-08-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不同发射方案的共模和统一帧格式
US20120294294A1 (en) * 2008-07-18 2012-11-22 Hongyuan Zhang Preamble Designs for Sub-1GHz Frequency Bands
TW201412066A (zh) * 2012-09-13 2014-03-16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毫米波網路之資料傳輸裝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1422860T3 (da) * 1998-06-30 2005-03-21 Siemens Ag Luftinterface for telekommunikationssystemer med trådlös telekommunikation mellem mobile og/eller stationære sende-/modtageapparater
EP0996248A1 (en) * 1998-10-21 2000-04-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RQ protocol with packet-based reliability level setting
US6636500B2 (en) * 1999-07-27 2003-10-2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dium allocation method
US7215650B1 (en) * 1999-08-16 2007-05-08 Viasat, Inc. Adaptive data rate control for narrowcast networks
US20020104067A1 (en) * 1999-12-29 2002-08-01 Green David W. Method and system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e for an N-tier software component architecture application
US8279740B2 (en) * 2003-01-13 2012-10-02 Intellectual Ventures I Llc Dynamic transmission prote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multiple modulation schemes
US7245879B2 (en) 2003-08-08 2007-07-17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to perform intelligent transmit power control with subcarrier puncturing
US7551581B2 (en) * 2003-09-30 2009-06-2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closely-spaced packets in WLAN devices and systems
US7447232B2 (en) * 2003-09-30 2008-11-04 Intel Corporation Data burst transmission methods in WLAN devices and systems
US8031650B2 (en) * 2004-03-03 2011-10-04 Sipco,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remote devices with a dual-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
EP1805762B1 (en) * 2004-10-20 2009-02-1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evice and method for embedding a secondary signal in a primary data bit stream on an optical disc
KR100934149B1 (ko) 2005-03-10 2009-12-29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지정된 tdm 파일럿을 사용하는, 로컬 영역 파형과 와이드 영역 파형 사이의 천이에서의 타이밍 동기화 및 채널 추정
WO2006120979A1 (ja) 2005-05-10 2006-11-16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端末制御装置及び無線lanシステム
US7782806B2 (en) 2006-03-09 2010-08-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ing synchronization and channel estimation at a transition between local and wide area waveforms using a designated TDM pilot
JP4697068B2 (ja) * 2006-06-27 2011-06-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286284B2 (ja) 2007-02-15 2013-09-11 ミツビシ・エレクトリック・アールアンドディー・センター・ヨーロッパ・ビーヴィ マルチアンテナワイヤレスデータ送信の方法、この方法を使用する送信機及び受信機
US9001815B2 (en) 2007-10-31 2015-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990922B2 (en) * 2007-11-09 2011-08-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of device in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US8902799B2 (en) * 2008-01-16 2014-12-02 Wi-Lan, Inc. Power reduction with multiple receive paths
JP5610233B2 (ja) * 2008-05-15 2014-10-22 マーベル ワールド トレード リミテッド データユニットのプリアンブルを、生成または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
US8576931B2 (en) * 2008-06-24 2013-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overhead redu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582739A (zh) * 2008-06-27 2009-11-18 北京新岸线移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广播信号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和发送系统
CN102119553B (zh) * 2008-08-08 2015-04-22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控制站装置及终端装置
JP5153944B2 (ja) * 2008-08-26 2013-02-27 マーベル ワールド トレード リミテッド 物理層データユニットフォーマット
KR101728736B1 (ko) * 2009-02-12 2017-04-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신호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US20100162078A1 (en) * 2009-03-04 2010-06-24 Comtech Ef Data Corp.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EP2420023B1 (en) * 2009-04-13 2014-08-27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Physical layer frame format for WLAN
US20100303096A1 (en) * 2009-06-02 2010-12-02 Assaf Kasher Apparatus and mehtods for increased mac header protection
EP2320574B1 (en) * 2009-08-21 2019-10-09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Header encoding for single carrier (SC) and/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using shortening, puncturing, and/or repetition
US8989033B2 (en) * 2009-10-30 2015-03-24 Blackberry Limited Downlink MCS selection in a type 2 relay network
KR101559295B1 (ko) * 2009-12-04 2015-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간 분할 다중 사용자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방식을 이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
KR20110082685A (ko) * 2010-01-12 2011-07-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사용자 다중 입출력 시스템의 프리엠블 생성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이 채용된 데이터 전송 장치와 단말
US8717957B2 (en) * 2010-02-10 2014-05-06 Broadcom Corporation Preamble and header bit allocation for power savings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112011100890T5 (de) * 2010-03-12 2012-12-2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enden und Empfangen von Daten in einem MIMO-System
US8867574B2 (en) 2010-06-02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ormat of VHT-SIG-B and service fields in IEEE 802.11AC
CN102291789B (zh) * 2010-06-21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相邻小区信息方法、用户设备的小区切换方法及网络
US8934572B2 (en) * 2010-08-31 2015-01-13 Broadcom Corporation Phase rotation for preambles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2057546A2 (ko) * 2010-10-28 2012-05-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프레임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20120163292A1 (en) * 2010-12-23 2012-06-28 Nokia Corporation Frame Head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01929B2 (en) * 2011-01-10 2015-04-0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ymbol repeatedl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385911B2 (en) 2011-05-13 2016-07-05 Sameer Vermani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packets having a plurality of formats
CA2836397C (en) 2011-08-04 2017-01-03 Digital Compression Technology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the channel capacity of a bandwidth limited communications path
US8555364B2 (en) * 2011-09-30 2013-10-08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loning a wi-fi access point
US8761234B2 (en) * 2011-10-25 2014-06-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 selection for frames in wireless devices
US8830886B2 (en) * 2011-11-04 2014-09-09 Broadcom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apable of controlling signal polarization based on channel conditions
US8787237B2 (en) * 2011-11-16 2014-07-22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to enable handover in a hybrid terrestrial satellite network
US8953478B2 (en) * 2012-01-27 2015-02-10 Intel Corporation Evolved node B and method for coherent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with per CSI-RS feedback
US9572132B2 (en) * 2012-04-13 2017-0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data packets in a cloud cell
US9521567B2 (en) * 2012-07-11 2016-12-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measurement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KR101966291B1 (ko) * 2012-09-10 2019-04-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매크로 기지국과 소형 셀 기지국 간 자원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US9693385B2 (en) * 2013-03-24 2017-06-27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Shared PLCP protocol data unit (PPDU) with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379837B2 (en) 2013-03-24 2016-06-28 Broadcom Corporation Channel sharing with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6272988B2 (ja) * 2013-04-15 2018-01-31 アイディーエーシー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ミリ波(mmw)デュアル接続のための不連続受信(drx)方式
US9398123B2 (en) * 2013-05-03 2016-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ggregation of physical protocol data units o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40335882A1 (en) * 2013-05-10 2014-11-13 Electronics &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configuring dual connectivity
US8964896B2 (en) * 2013-05-16 2015-02-24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PLS header coding for efficient signaling of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s for broadban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9419750B2 (en) * 2013-06-05 2016-08-1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NLOS wireless backhaul uplink communication
US20140362840A1 (en) * 2013-06-07 2014-12-11 Broadcom Corporation Inter-AP coordina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with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479298B2 (en) * 2013-07-08 2016-10-25 Intel IP Corporation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DMRS)for side information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9997507B2 (en) * 2013-07-25 2018-06-1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emicondu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EP3044990A4 (en) * 2013-08-30 2017-07-05 Intel IP Corporation Measurement triggers for customer care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467909B2 (en) * 2013-09-11 2016-10-11 Intel IP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relocating a backhaul channel between a small cell base station and a macro cell base station
US20150124677A1 (en) * 2013-11-04 2015-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finition of different ndp ps-poll types
CN105706520B (zh) * 2013-11-05 2019-12-31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具有双连接性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EP3017641B1 (en) * 2013-11-12 2019-10-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ommunications
US9924541B2 (en) * 2014-03-11 2018-03-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frame in wireless LAN
US9712362B2 (en) * 2014-03-20 2017-07-18 Newracom,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EP2941063B1 (en) * 2014-04-29 2017-11-01 NTT Docomo, Inc. Macro-Cell Assisted Small Cell Discovery and Activation
CN105917713B (zh) * 2014-09-29 2019-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估计方法、通信节点及通信系统
US9954595B2 (en) * 2014-11-25 2018-04-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ame format for low latency channel bonding
US9843465B2 (en) * 2014-11-26 2017-12-12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Distributed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a scalable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04038B2 (en) * 2014-12-25 2016-11-22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of communicating a wide-bandwidth data frame
US9660760B2 (en) * 2015-02-02 2017-05-23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a wireless transmission according to a physical layer scheme
WO2016130970A1 (en) * 2015-02-12 2016-08-18 Huawa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detection of wlan packets using stf
MX366609B (es) * 2015-02-13 2019-07-16 Panasonic Ip Man Co Ltd Aparato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a y metodo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a.
US10021695B2 (en) * 2015-04-14 2018-07-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d transmitting data frames
US9876544B2 (en) * 2015-04-30 2018-01-23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multi-us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9655112B2 (en) * 2015-04-30 2017-05-16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rame with a header
US9749087B2 (en) * 2015-04-30 2017-08-29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multi-us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9949259B2 (en) * 2015-05-07 2018-04-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payload in WB SC, aggregate SC, duplicate SC, OFDM transmission frames
US11032397B2 (en) * 2015-06-17 2021-06-08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high speed data links
US9942060B2 (en) * 2015-08-01 2018-04-10 Intel IP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performing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 training using a beam refinement packet
US9847849B2 (en) * 2015-10-14 2017-12-19 Intel IP Corporation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codes
US10142005B2 (en) * 2015-11-02 2018-11-27 Lg Electronics Inc. Beamforming training
US20170134928A1 (en) * 2015-11-06 2017-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ity support for wlan devices
US9979452B2 (en) * 2015-12-29 2018-05-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multi-user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device for same
US20170208154A1 (en) * 2016-01-13 2017-07-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hysical protocol data unit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device for same
US10250370B2 (en) * 2016-03-04 2019-04-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rame structure for a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US11160039B2 (en) * 2016-03-04 2021-10-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rame structure to support long distance transmission
US10492114B2 (en) * 2016-03-22 2019-11-2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radio connections with a virtual access point
US10587442B2 (en) * 2016-05-03 2020-03-10 Intel IP Corporation Enhanced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preamble frame
WO2018034701A1 (en) * 2016-08-18 2018-02-22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a channel estimation field with golay sequences
WO2018044354A1 (en) * 2016-09-01 2018-03-08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an enhanced directional multi-gigabit (edmg) physical layer protocol data unit (ppdu)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18180A1 (en) * 2003-08-08 2005-02-24 Intel Corporation (A Delawar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wireless signals on multiple frequency channels in a frequency agile network
US20100008436A1 (en) * 2008-07-08 2010-01-14 Hongyuan Zhang Physical Layer Frame Format Design for Wide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20120294294A1 (en) * 2008-07-18 2012-11-22 Hongyuan Zhang Preamble Designs for Sub-1GHz Frequency Bands
CN102150405A (zh) * 2008-09-09 2011-08-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不同发射方案的共模和统一帧格式
US20100115372A1 (en) * 2008-11-05 2010-05-06 Broadcom Corporation Header encoding for single carrier (SC) and/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using shortening, puncturing, and/or repetition
US20110051705A1 (en) * 2009-08-25 2011-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mo and mu-mimo ofdm preambles
TW201412066A (zh) * 2012-09-13 2014-03-16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毫米波網路之資料傳輸裝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88759A1 (en) 2018-10-04
KR20170138427A (ko) 2017-12-15
JP6896833B2 (ja) 2021-06-30
CN107534470B (zh) 2020-12-29
CN107534470A (zh) 2018-01-02
SG11201707039VA (en) 2017-10-30
PH12017501621A1 (en) 2018-02-12
SA517390063B1 (ar) 2020-10-11
CL2017002531A1 (es) 2018-02-02
MY182439A (en) 2021-01-25
WO2016167908A1 (en) 2016-10-20
EP3284191B1 (en) 2020-12-02
CN112804737B (zh) 2023-08-22
JP2018517332A (ja) 2018-06-28
MX2017012914A (es) 2018-01-15
US10021695B2 (en) 2018-07-10
BR112017021902B1 (pt) 2024-02-27
JP2019071625A (ja) 2019-05-09
ES2856453T3 (es) 2021-09-27
US10785777B2 (en) 2020-09-22
JP6724123B2 (ja) 2020-07-15
ZA201706953B (en) 2019-05-29
MX367799B (es) 2019-09-06
HUE051882T2 (hu) 2021-03-29
CA2979050C (en) 2020-04-28
AU2016247296B2 (en) 2020-01-23
EP3284191A1 (en) 2018-02-21
CN112804737A (zh) 2021-05-14
KR101995563B1 (ko) 2019-07-02
JP6483280B2 (ja) 2019-03-13
RU2683854C1 (ru) 2019-04-02
US20160309457A1 (en) 2016-10-20
NZ735142A (en) 2019-06-28
AU2016247296A1 (en) 2017-09-21
TW201639336A (zh) 2016-11-01
JP2020074525A (ja) 2020-05-14
CA2979050A1 (en) 2016-10-20
CO2017010353A2 (es) 2017-10-20
HK1243563A1 (zh) 2018-07-13
BR112017021902A2 (pt) 2018-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9994B (zh) 用於產生並傳送資料訊框的裝置和方法
TWI697219B (zh) 用於傳送具有用以促進agc、時序和通道估計的欄位的單通道、拘束通道和mimo ofdm訊框的裝置和方法
JP6833946B2 (ja) サブキャリアの再チャネル化
US10033564B2 (en) Frame format for facilitating channel estimation for signals transmitted via bonded channels
TW201832492A (zh) 用於無線設備的波束成形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