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8097B - Vehicle network read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Vehicle network read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8097B
TWI628097B TW105127218A TW105127218A TWI628097B TW I628097 B TWI628097 B TW I628097B TW 105127218 A TW105127218 A TW 105127218A TW 105127218 A TW105127218 A TW 105127218A TW I628097 B TWI628097 B TW I62809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network
capacitive sensing
vehicle
sensing element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7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6805A (zh
Inventor
洪景煌
Original Assignee
以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以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以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272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2809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06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68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80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809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車輛網路讀取裝置及其方法,其為利用電子訊號傳遞中間接產生磁場,利用電容耦合其中的電容式感應原理由外加之電容感應元件內之電壓因磁場變化而改變,進而推導出原始車輛網路實體線路內之電子訊號,此方式對車體訊號干擾降至最低,並可取得電子訊號內的通訊情況,藉此對於現有汽車系統優秀的相容性及可靠性,且可依據取得電子訊號內的通訊情況達成控制外加之車身元件。

Description

車輛網路讀取裝置及其方法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電容式感應讀取車輛網路裝置及其方法,主要透過車輛網路之電子訊號傳遞導致感應元件內之電壓變化,可在不改變現有車輛網路實體線路配置情況下,取得車輛網路內之電子訊號,並依此對另增之外加車身元件產生單次、複數或連續邏輯條件式之互動。
至從1980年代開始,各汽車製造廠開始在其生產的車輛上,配備全功能的控制/診斷系統,除了為了維護方便外,也確保行車安全,依此系統也演變出各類應用。
例如先前技術中,參閱台灣專利證書號I463891揭示一種車輛網路通訊裝置,係以車輛診斷命令達成控制車身元件之裝置者,其包含一指令轉換模組、一連接模組及一通訊模組,其中:該指令轉換模組具有一基板及至少一電子元件,其中該基板用於承載該電子元件,並使該電子元件包含之一處理單元、一儲存單元及至少一被動單元藉由該基板相互電性連接,該儲存單元具有至少一資料庫及至少一邏輯腳本;其中該連接模組具有一物理層電路,該物理層電路設置於該基板之一側,並與該基板電性連接;該通訊模組具有一通訊界面,該通訊界面設置於該基板之一側,並與該基板電性連接;其特徵在於:藉由該物理層電路與車輛之車輛網路之電性連接,該指令轉換模組取得電力及車輛網路連結,外部設備可透過 該通訊界面與該指令轉換模組取得通訊連結,再經由該指令轉換模組轉換通訊內容為一邏輯腳本或一診斷命令,該邏輯腳本包含至少一運行條件及至少一待命診斷命令,該邏輯腳本或該診斷命令再從該物理層電路傳輸至位於車輛網路內之車身電腦執行該邏輯腳本或該診斷命令;依以上可解決操作、衝突及優先順序風險等問題。
然,預設於車輛出廠時,各類裝置於控制器區域網路(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之身分代號皆以固定,如須增加外部裝置於控制器區域網路(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中有其難度;例如在符合SAE J1939情況下的柴油車輛,增加非原廠之外部裝置也只能做到接收各類裝置狀態信息資料,並無法由控制器區域網路(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傳遞通訊訊息。
再,為了外加車輛裝置情況下,需參考原始控制器區域網路(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內各裝置狀態,並安裝橋接於控制器區域網路(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後端,且須加裝儀表板以控制及檢視;可是,各車輛原廠於車輛出廠時為確保車輛駕駛安全已做過各類安全驗證,為維持及確保原廠等級安全性,盡量在外加裝置情況下不改動原廠電性連接,因此需要修改車體安裝控制面板。
在此,例舉美國發明專利US8548099B2揭示一種無需有線連接可讀取數位匯流排之裝置(Device for reading information on a digital bus without a wire connection to the network),請參考第1圖此為該發明之實施示意圖,主要先分出控制器區域網路(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之第一實體線路(65a)及第二實體線路(65b),再由第2圖之夾子(Clip)之連線 夾子(60a)及連線夾子(60b)分別夾住,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分別取得代表高及低之數位訊號磁場,再放大和整形後還原為原始數位訊號;其中由第2圖可知連線夾子(60a)由金屬層(61)、絕緣體(62)、束線層(63)和螺絲(64)所構成,由束線層(63)固定金屬層(61)與第一實體線路(65a)緊密接觸,同時依螺絲(64)鎖附使其穩定,最後金屬層(61)取得數位訊號之磁場;然而,其未對最容易發生連接夾子(60a,60b)夾設相反之錯誤,提出相關處理機制解決無法正確讀取一事。
另,見第3圖所示,此為另一種市售無需實體線路電性連接即可讀取線材內傳輸的資訊之磁場,例如將控制器區域網路(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之第一實體線路(65a)置於一具有連續方波形狀之金屬塗層(66)上方,同樣由電磁感應原理分別取得代表高電位(CAN HIGH)及低電位(CAN LOW)之數位訊號磁場,再放大和整形後還原為原始數位訊號;然而,其未對最容易發生第一實體線路(65a)雙線設置相反之錯誤,提出相關處理機制解決無法正確讀取一事。
然而,在美國發明專利US8548099B2及第3圖揭示者,本身而言同樣具有初始取得數位訊號磁場微弱問題,其中第2圖之中可見為防止訊號微弱由束線層(63)固定金屬層(61)與第一實體線路(65a)緊密接觸穩定電磁感應效果;而在第3圖中未呈現固定之結構,但是因線體未呈直線或未置於正中心,再因來源原本就磁場微弱,且車內各類磁場相互感擾,導致以上兩者皆無法確保使用中之穩定度。
另,參閱第5圖及台灣專利申請號105106876揭示一種唯獨式車輛網路通訊裝置及其方法,藉由如第4圖呈現絞線型態之車輛(40)之車 輛網路(41)之第一實體線路(411)穿過該第一下鐵粉芯元件(67)與一第一上鐵粉芯元件(672)接合成之環狀中空部分、如第4圖呈現絞線型態之車輛(40)之車輛(40)之車輛網路(41)之第二實體線路(412)穿過該第二下鐵粉芯元件(68)與一第二上鐵粉芯元件(682)接合成之環狀中空部分,另由上殼體將該第一上鐵粉芯元件(672)及該第二上鐵粉芯元件(682)分別固定於兩側,其中一第一線圈元件(671)環繞該第一下鐵粉芯元件(67)、另一第二線圈元件(681)環繞該第二下鐵粉芯元件(68);接著,該第一線圈元件(671)及該第二線圈元件(681)利用電磁感應產生之電流傳遞致該指令轉換模組(20)重新還原為車輛網路(41)之原始訊號,最後原始訊號從該通訊模組(30)輸出;可惜該技術係為利用電流還原車輛網路(41)之原始訊號,於實務中會有無法還原所有車輛網路(41)內之原始訊號問題,只能還原二訊號源之間的通訊。
除以上問題外,車廠追求更高的安全性的前提下,在最新一般或專業用車輛中,對於未被原車廠驗證及付費許可的外加各類裝置無法在車輛網路中取得登陸/身分代號,進而導致無法再利用車輛網路來傳遞外加各類裝置間之控制或狀態訊息;就此,因加裝非原廠車輛套件導致與原廠間各種責任歸屬,如何符合安全可靠及原廠不願對外開放等,也是一大問題。然,在車輛既有的規範下,對於車身元件各有其要求,如何縮減裝設難度及時間,也有其難處。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係提供一種車輛網路讀取裝置及其方法,其主要透過電容式感應在不改變現有車輛網路實體線路配置情況 下,取得車輛網路內之電子訊號,並依此對另增之外加車身元件產生單次、複數或連續邏輯條件式之互動。
因此,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車輛網路讀取裝置及其方法,具有不干擾現有車輛網路之訊號前提下,配置與汽車電腦互動之外加車身元件。
本發明再一目的係在提供一種車輛網路讀取裝置及其方法,因未直接連接及干涉車輛網路,可避免車輛原廠對於加裝之任一可讀車輛網路之訊號者,提出各種質疑。
本發明再一目的係在提供一種車輛網路讀取裝置及其方法,簡化現今粗暴串接於現有車體裝置後之作法,使成本大為降低。
本發明再一目的係在提供一種車輛網路讀取裝置及其方法,利用車輛診斷命令執行定義之行為腳本,以確保符合控制器區域網路(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通訊之外加車身元件訊號可靠性。
本發明再一目的係在提供一種車輛網路讀取裝置及其方法,解決現有無需實體電性連接讀取裝置對於控制器區域網路(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訊號取得之穩定性。
本發明再一目的係在提供一種車輛網路讀取裝置及其方法,因固定於控制器區域網路(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實體線外,可無障礙於任一車種裝設。
本發明再一目的係在提供一種車輛網路讀取裝置及其方法,根據可儲存自定義之行為腳本,可同時提供多種車身元件控制行為。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使用的主要技術手段是採用以下 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為一種車輛網路讀取裝置,係以非直接電性連接取得車輛網路內之訊號,其包含一線路訊號模組、一指令轉換模組及一通訊模組;該線路訊號模組具有一第一電容感應元件及一第二電容感應元件,而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及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分別纏繞在車輛網路上;該指令轉換模組具有一基板及至少一電子元件,其中該基板用於承載該電子元件,並使該電子元件包含之一處理單元及至少一被動單元藉由該基板相互電性連接;該通訊模組與該基板電性連接;其特徵在於:藉由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環繞車輛之車輛網路之第一實體線路、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車輛之車輛網路之第二實體線路;接著,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及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利用電容耦合產生之電壓傳遞致該指令轉換模組重新還原為車輛網路之原始訊號,最後原始訊號從該通訊模組輸出。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採用以下技術措施步驟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車輛網路讀取裝置,其中該通訊模組具有一外部通訊界面,該外部通訊界面設置於該基板之一側,並與該基板電性連接。
前述的車輛網路讀取裝置,其中該通訊模組具有一內部通訊界面,該內部通訊界面設置於該基板之一側,並與該基板電性連接。
前述的車輛網路讀取裝置,其中該線路訊號模組具有二上蓋體及二下蓋體,由該些上蓋體及該些下蓋體分別固定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於車輛網路之第一實體線路、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於車輛網路之第二實體線路。
前述的車輛網路讀取裝置,其中該電子元件包含一儲存單 元,該儲存單元具有只少一資料庫及至少一邏輯腳本。
前述的車輛網路讀取裝置,其中該電子元件包含一放大器。
前述的車輛網路讀取裝置,其中該電子元件包含一檢查單元。
本發明為一種車輛網路讀取方法,係以非直接電性連接取得車輛網路內之訊號達成控制外加車身元件,其係包括下列步驟:步驟1:將車輛之車輛網路之第一實體線路被一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環繞;接著步驟2:車輛之車輛網路之第二實體線路被一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環繞;步驟3:在車輛網路傳遞電子訊號時,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及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因電容耦合產生微量電壓變化;接著步驟4: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及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分別電性導通至一指令轉換模組重新還原為車輛網路之原始訊號。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採用以下技術措施步驟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一種車輛網路讀取方法,其中步驟4之後,車輛網路之原始訊號由該指令轉換模組之一處理單元轉換及解析網路封包,再找出該指令轉換模組之一儲存單元之一資料庫符合之指令對應數據。
前述的一種車輛網路讀取方法,其中步驟4之後,外部設備經由一通訊模組之一外部通訊界面傳輸至少一邏輯命令至該指令轉換模組轉換為至少一邏輯腳本或一診斷命令。
前述的一種車輛網路讀取方法,其中步驟4之後,可先儲存該邏輯腳本,當該指令轉換模組接收到車輛網路內具有符合該邏輯腳本之 一運行條件描述之網路封包條件,該指令轉換模組再發出該邏輯腳本之一待命診斷命令。
前述的一種車輛網路讀取方法,其中步驟4之後,該邏輯腳本或該診斷命令從該通訊模組之一內部通訊界面傳輸至外加車身元件完成該邏輯命令之操作。
前述的一種車輛網路讀取方法,其中步驟4之後,將還原車輛網路之原始訊號從該通訊模組之一內部通訊界面傳輸至外加車身元件。
前述的一種車輛網路讀取方法,其中步驟4之後,由該指令轉換模組之一電子元件之一檢查單元,確認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及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在車輛網路位置裝設錯誤,反轉原始訊號從該通訊模組輸出。
相較於習知技術,本發明具有功效在於:(1)利用增強取得之(電容式感應)微電壓可改善訊號之穩定度及減少安裝限制;(2)單一裝置可加裝一種以上外加汽車配件功能;(3)藉由一組控制器達成多種控制效果;(4)憑藉物料的精簡,可有效降低生產成本;(5)因多種裝置的合一,可更容易收納及裝設;(6)依循現有實體線路之規範可使用於現今相關設備;(7)經由外部掛附方式不改變現有車輛網路傳輸之可靠度性。
10‧‧‧增強訊號模組
11‧‧‧第一電容感應元件
12‧‧‧第二電容感應元件
13‧‧‧上蓋體
13’‧‧‧上蓋體
14‧‧‧下蓋體
14’‧‧‧下蓋體
20‧‧‧指令轉換模組
21‧‧‧基板
22‧‧‧電子元件
221‧‧‧處理單元
222‧‧‧被動單元
223‧‧‧儲存單元
2231‧‧‧資料庫
2232‧‧‧邏輯腳本
22321‧‧‧運行條件
22322‧‧‧待命診斷命令
2233‧‧‧診斷命令
224‧‧‧放大器
225‧‧‧檢查元件
30‧‧‧通訊模組
31‧‧‧外部通訊界面
32‧‧‧內部通訊界面
40‧‧‧車輛
41‧‧‧車輛網路
411‧‧‧第一實體線路
412‧‧‧第二實體線路
42‧‧‧車身電腦
43‧‧‧外加車身元件
50‧‧‧外部設備
51‧‧‧邏輯命令
60a‧‧‧連線夾子
60b‧‧‧連線夾子
61‧‧‧金屬層
62‧‧‧絕緣層
63‧‧‧束線層
64‧‧‧螺絲
65a‧‧‧第一實體線路
65b‧‧‧第二實體線路
66‧‧‧金屬塗層
67‧‧‧第一下鐵粉芯元件
671‧‧‧第一線圈元件
672‧‧‧第一上鐵粉芯元件
68‧‧‧第二下鐵粉芯元件
681‧‧‧第二線圈元件
682‧‧‧第二上鐵粉芯元件
701‧‧‧步驟1
702‧‧‧步驟2
703‧‧‧步驟3
704‧‧‧步驟4
705‧‧‧步驟5
7050‧‧‧步驟5-0
7051‧‧‧步驟5-1
7052‧‧‧步驟5-2
70521‧‧‧步驟5-2-1
70522‧‧‧步驟5-2-2
第1圖:為本發明之先前技術之實施示意圖;第2圖:為本發明之先前技術之第一示意圖;第3圖:為本發明之先前技術之第二示意圖;第4圖:為本發明之車輛網路之實體絞線示意圖;第5圖:為本發明之先前技術之第三示意圖; 第6a圖:為本發明最佳實施型態之增強訊號模組之第一示意圖;第6b圖:為本發明最佳實施型態之增強訊號模組之第二示意圖;第6c圖:為本發明最佳實施型態之增強訊號模組之第三示意圖;第7a圖:為本發明最佳實施型態之增強訊號模組之第四示意圖;第7b圖:為本發明最佳實施型態之增強訊號模組之第五示意圖;第8a圖:為本發明最佳實施型態之增強訊號模組之第六示意圖;第8b圖:為本發明最佳實施型態之增強訊號模組之第七示意圖;第8c圖:為本發明最佳實施型態之增強訊號模組之第八示意圖;第9圖:為本發明最佳實施型態之指令轉換模組之示意圖;第10圖:為本發明最佳實施型態之第一方法流程圖;第11圖:為本發明最佳實施型態之第二方法流程圖;第12圖:為本發明最佳實施型態之第三方法流程圖;第13圖:為本發明最佳實施型態之第四方法流程圖;第14圖:為本發明最佳實施型態之第一方塊圖; 第15圖:為本發明最佳實施型態之第二方塊圖;第16圖:為本發明最佳實施型態之第三方塊圖;第17圖:為本發明最佳實施型態之流程示意圖。
為了讓本發明之目的、特徵與功效更明顯易懂,以下特別列舉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型態:如第6a、6b、6c、7a、7b、8a、8b、8c、9、10及13圖所示,為本發明一種車輛網路讀取裝置及其方法之第一實施型態;請先參考第9圖所示為本發明具作用之實體;本發明之裝置包含一線路訊號模組(10)、一指令轉換模組(20)及一通訊模組(30)。
首先,請先參考第8c圖所示,該線路訊號模組(10)具有第一電容感應元件(11)及一第二電容感應元件(12)。
具體而言,該線路訊號模組(10)為利用電容耦合其中的電容式感應技術感應車輛網路(41)之第一實體線路(411)及車輛網路(41)之第二實體線路(412)發出的磁通量,藉此反推通過車輛網路(41)實體線路的原始訊號變化;在此來說,如第6a圖表示車輛(40)之車輛網路(41)之第一實體線路(411)由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11)環繞、車輛(40)之車輛網路(41)之第二實體線路(412)由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12)環繞,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11)及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12)因車輛網路訊號通過之各實體線路產生之磁場,進而改變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11)及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12)內之電壓;其中,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11)及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12)為包覆絕緣層的金屬線,利用金屬線之屈服強 度固定於該第一實體線路(411)及該第二實體線路(412)上。
再,由於車輛(40)之車輛網路(41)使用於高變數環境,為確保傳輸品質除了已如第4圖所示之絞線型態保障電磁干擾降代最低外,資料係由如第一實體線路(411)及第二實體線路(412)依相對比較電壓方式來表達數位方波。
較佳者,如8c圖所示該線路訊號模組(10)具有二上蓋體(13,13’)及二下蓋體(14,14’),由該些上蓋體(13,13’)及該些下蓋體(14,14’)分別固定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11)於車輛網路(41)之第一實體線路(411)、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12)於車輛網路(41)之第二實體線路(412)。
請看第9圖中該指令轉換模組(20)具有一基板(21)及至少一電子元件(22),其中該基板(21)用於承載該電子元件(22),並使該電子元件(22)包含之一處理單元(221)及至少一被動單元(222)藉由該基板(21)相互電性連接。
一般而言,該基板(21)通常為一線路基板(circuit board),例如,基板係為一具有單層或多層線路之印刷電路板,此外,依需求基板(21)亦可為一導線架、一電路薄膜(Polyimide)、BT電路板或各種晶片載板。基板(21)內部形成有線路(未顯示於圖式),可作為電性傳遞介面,此外,可利用打線形成之銲線或覆晶接合技術使處理單元(221)及被動單元(222)電性連接至基板(21)。該處理單元(221)係指至少具備數位訊號處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DSP)將真實世界的連續類比訊號進行測量或濾波轉換為數位訊號,如成本允許可為可執行複雜的電腦程序的微處理 器;該被動單元(222)係為被動元件(Passive components);同時,隨然由該增強訊號模組(10)可取得強度穩定的類比訊號,已可反推通過車輛網路(41)實體線路的原始電壓變化,如為再度提高取得車輛網路(41)實體線路發出的磁通量的類比訊號,另可增加如第9圖所示之放大器(224)來放大。
較佳者,另有儲存單元(223)電性連接至基板(21);而儲存單元(223)係指非揮發性記憶體(Non-volatile memory),其即使電源供應中斷,所儲存的資料並不會消失,重新供電後,就能夠讀取內存資料的記憶體。
請看第9圖表示於本實施例中該通訊模組(30)功效為連接其他裝置,該通訊模組(30)與該基板(21)電性連接。
於此實施例中,該通訊模組(30)具有一內部通訊界面(32),該內部通訊界面(32)設置於該基板(21)之一側,並與該基板(21)電性連接,該內部通訊界面(32)可為有線接合或無線連接之其一或其組合;且,內部通訊界面(32)符合車載自動診斷系統(On Board Diagnostics,OBD)電性連接規範。
接著,請配合參閱第10圖所示,為本發明一種車輛網路讀取方法,係以非直接電性連接讀取車輛網路內之訊號達成控制外加車身元件,其係包括下列步驟:首先,請再參考第10圖之步驟1(701)及第4、6a圖表示;步驟1(701)詳細描述如下,將車輛(40)之車輛網路(41)之第一實體線路(411)被一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11)環繞。
在此步驟1(701)目的係為將如第4圖呈現絞線型態之車輛(40)之車輛網路(41)分出之第一實體線路(411)如第6a圖表示由順時針方向纏繞方式將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11)固定於第一實體線路(411)上;接著,如第6b圖所示將上蓋體(13)套設於第一實體線路(411)上呈現如第6c圖;再,如7a圖所示將下蓋體(14)套設於第一實體線路(411)上呈現如第7b圖;爾後,見第8a圖所示,將纏繞之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11)至於下蓋體(14)內空間(未繪製於圖中)固定纏繞位置,並上蓋體(13)順時針方向鎖於下蓋體(14),由於與纏繞方向一致可藉由摩擦力增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11)與第一實體線路(411)之纏繞穩固性;最後如第8b圖呈現固定第一電容感應元件(11)與第一實體線路(411)於上蓋體(13)及下蓋體(14)中。
接著,請再參考第10圖之步驟2(702)及第4、6a圖表示;步驟2(702)詳細描述如下,將車輛(40)之車輛網路(41)之第二實體線路(412)被一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12)環繞。
在此步驟2(702)目的係為將如第4圖呈現絞線型態之車輛(40)之車輛網路(41)分出之第二實體線路(412)如第6a圖表示由順時針方向纏繞方式將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12)固定於第二實體線路(412)上;接著,將上蓋體(13)套設於第二實體線路(412)上(可參閱第6b圖及第6c圖解釋);再由下蓋體(14)套設於第二實體線路(412)上(可參閱第7a圖及第7b圖解釋);爾後,將纏繞之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12)至於下蓋體(14)內空間固定纏繞位置,並上蓋體(13)順時針方向鎖於下蓋體(14),由於與纏繞方向一致可藉由摩擦力增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12) 與第二實體線路(412)之纏繞穩固性(可參閱第8a圖解釋);最後固定第二電容感應元件(12)與第二實體線路(412)於上蓋體(13)及下蓋體(14)中(可參閱第8b圖解釋)。
跟著,請再參考第10圖之步驟3(703)及第8c、14圖表示;步驟3(703)詳細描述如下,在車輛網路(41)傳遞電子訊號時,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11)及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12)因電容耦合產生微量電壓變化變化。
在步驟3(703)目的係為接收分別因第一實體線路(411)及第二實體線路(412)穿過而產生之微磁場變化,利用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11)及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12)因磁場改變影響之電容耦合,進而導致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11)及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12)內的電壓變化。
再,請再參考第10圖之步驟4(704)及第6、14圖表示;步驟4(704)詳細描述如下,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11)及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12)分別電性導通至一指令轉換模組(20)重新還原為車輛網路(41)之原始訊號。
在步驟4(704)目的係為將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11)及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12)由電容式感應產生之微量電壓變化經由放大器(224)放大後,直接輸入至指令轉換模組(20)之處理單元(221)重新還原為車輛網路(41)之第一實體線路(411)及第二實體線路(412)原始訊號。
較佳者,請再參考第11圖之步驟5(705)及第14圖表示;步 驟5(705)詳細描述如下,將還原車輛網路(41)之原始訊號從該通訊模組(30)之一內部通訊界面(32)傳輸至外加車身元件(43)。
在步驟5(705)目的係為在不允許外加裝置之控制器區域網路(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增加一般只需讀取車輛網路(41)之外加車身元件(43)者,由步驟4(704)取得車輛網路(41)傳輸原始訊號,在利用該通訊模組(30)之內部通訊界面(32)電性連接(可以以有線或無線)至外加車身元件(43),使原先不能正常工作的外加車身元件(43)得以運作。
請再參照第12、15圖所示,為本發明一種唯讀式車輛網路通訊方法之第二實施型態;在第一實施型態與第6a、6b、6c、7a、7b、8a、8b、8c、9、10及11圖中已說明的特徵與第12、15圖相同者,於第12、15圖的符號標示或省略不再贅述。第二實施型態與第一實施型態的主要差異在於無步驟5(705),並增加步驟5-1(7051)、步驟5-2(7052)、步驟5-2-1(70521)及步驟5-2-2(70522),主要是增加外部設備(51)對與本發明之互動。
首先,第12圖之步驟1(701)、步驟2(702)、步驟3(703)及步驟4(704)與第10圖相關部分皆相同。
然後,參考第12圖之步驟5-1(7051)及第15圖表示;步驟5-1(7051)詳細描述如下,車輛網路(41)之原始訊號由該指令轉換模組(20)之一處理單元(221)轉換及解析網路封包,再找出該指令轉換模組(20)之一儲存單元(223)之一資料庫(2231)符合之指令對應數據。
其中,步驟5-1(7051)主要目的為解析網路封包取得車身電腦(42)輸出之控制資料、外加車身元件(43)之網路編碼及外加車身 元件(43)之狀態編碼;此為分析確認與車輛(40)之車身電腦(42)與外加車身元件(43)通訊方式及內容,以利後續互動;其中,該資料庫(1221)包含指令對應數據、狀態數據、傳送數據及接收數據。
跟著,參考第12圖之步驟5-2(7052)及第15圖表示;步驟5-2(7052)詳細描述如下,外部設備(50)經由一通訊模組(30)之一外部通訊界面(31)傳輸至少一邏輯命令(51)至該指令轉換模組(10)轉換為至少一邏輯腳本(2232)或一診斷命令(2233)。
其中,步驟5-2(7052)主要目的為利用外部設備(50)與本發明互動;該邏輯腳本(2232)是為訂定至少一運行條件(22321)在車身網路傳遞的封包符合該運行條件(22321)時,將包含之至少一待命診斷命令(22322)傳遞至內部通訊界面(32)之連續邏輯行為敘述,其可為單次、複數或連續運行;其中,該外部通訊界面(31)可為有線接合或無線連接之其一或其組合。
再來,較佳者可參考第12圖之步驟5-2-1(70521)及第15圖表示;步驟5-2-1(70521)詳細描述如下,可先儲存該邏輯腳本(2232),當該指令轉換模組(20)接收到車輛網路(41)內具有符合該邏輯腳本(2232)之一運行條件(22321)描述之網路封包條件,該指令轉換模組(20)再發出該邏輯腳本(2232)之一待命診斷命令(22322)。
其中,步驟5-2-1(70521)主要在輔助步驟5-2(7052)中再次發生運行條件(22321)時,再度運行將包含之至少一待命診斷命令(22322)傳遞至內部通訊界面(32)之連續邏輯行為敘述。
最後,參考第12圖之步驟5-2-2(70522)及第15圖表示;步 驟5-2-2(70522)詳細描述如下,該邏輯腳本(1222)或該診斷命令(1223)從該通訊模組(30)之一內部通訊界面(32)傳輸至外加車身元件(43)完成該邏輯命令(51)之操作。
其中,步驟5-2-2(70522)主要呈現由內部通訊界面(32)傳遞至外加車身元件(43)來達成邏輯命令(51)行為。
請再參照第13、16圖所示,為本發明一種唯讀式車輛網路通訊方法之第三實施型態;在第一實施型態與第6、7、8、9、10及11圖中已說明的特徵與第13、16圖相同者,於第13、16圖的符號標示或省略不再贅述。第二實施型態與第一實施型態的主要差異在於無步驟5(705),並增加步驟5-0(7050),主要是為修正於步驟1(701)及步驟2(702)中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11)及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12)接反導致還原後訊號錯誤。
首先,第13圖之步驟1(701)、步驟2(702)、步驟3(703)及步驟4(704)與第10圖相關部分皆相同。
然後,參考第13圖之步驟5-0(7050)及第16圖表示;步驟5-0(7050)詳細描述如下,步驟4之後,由該指令轉換模組(20)之一電子元件(22)之一檢查單元(225),確認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11)及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12)在車輛網路(41)位置裝設錯誤,反轉原始訊號從該通訊模組(30)輸出。
實務上,該檢查單元(225)可與處理單元(221)製作在一起,該檢查單元(225)主要功效為判斷步驟4(704)時輸出之還原傳輸原始訊號是否為正確車輛網路(41)訊號,一般會因接反產生波型為反向方波,如果是反向方波則反轉該反向方波校正為正確方波。
詳而言之,見第17圖所示,第一實體線路(411)實為車輛網路(41)之高電位線(CAN H線)、第二實體線路(412)實為車輛網路(41)之低電位線(CAN L線),經由纏繞方式將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11)固定於第一實體線路(411)上、將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12)固定於第二實體線路(412)上;再經由放大及比較取得的訊號,分別還原上升沿(rising edge)及下降沿(falling edge),再結合為完整的數位方波,並由屬於通訊模組(30)之CAN總線傳動器(CAN Bus Transceivers)輸出於外(譬如外加車身元件(43)),另由該檢查元件(225)確認當CAN總線傳動器(CAN Bus Transceivers)之TXD(Transmit Data)有傳遞數位方波時,檢查CAN總線傳動器(CAN Bus Transceivers)之RXD(Receive Data)取得傳遞數位方波不可讀解為車輛網路封包,則對尚未由通訊模組(30)輸出之數位訊號反轉後再輸出。
因此本發明之功效有別於傳統車輛網路通訊裝置,此於車輛網路通訊、外加裝置應用當中實屬首創,符合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俱文提出申請。
惟,需再次重申,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型態,舉凡應用本發明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或圖式所為之等效變化,仍屬本發明所保護之技術範疇,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4)

  1. 一種車輛網路讀取裝置,係以非直接電性連接取得車輛網路內之訊號,其包含一線路訊號模組、一指令轉換模組及一通訊模組;該線路訊號模組具有一第一電容感應元件及一第二電容感應元件,而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及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分別纏繞在車輛網路上;該指令轉換模組具有一基板及至少一電子元件,其中該基板用於承載該電子元件,並使該電子元件包含之一處理單元及至少一被動單元藉由該基板相互電性連接;該通訊模組與該基板電性連接;其特徵在於:藉由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環繞車輛之車輛網路之第一實體線路、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車輛之車輛網路之第二實體線路;接著,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及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利用電容耦合產生之電壓傳遞致該指令轉換模組重新還原為車輛網路之原始訊號,最後原始訊號從該通訊模組輸出。
  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輛網路讀取裝置,其中該通訊模組具有一外部通訊界面,該外部通訊界面設置於該基板之一側,並與該基板電性連接。
  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輛網路讀取裝置,其中該通訊模組具有一內部通訊界面,該內部通訊界面設置於該基板之一側,並與該基板電性連接。
  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輛網路讀取裝置,其中該線路訊號模組 具有二上蓋體及二下蓋體,由該些上蓋體及該些下蓋體分別固定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於車輛網路之第一實體線路、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於車輛網路之第二實體線路。
  5.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輛網路讀取裝置,其中該電子元件包含一儲存單元,該儲存單元具有只少一資料庫及至少一邏輯腳本。
  6.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輛網路讀取裝置,其中該電子元件包含一放大器。
  7.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輛網路讀取裝置,其中該電子元件包含一檢查單元。
  8. 一種車輛網路讀取方法,係以非直接電性連接取得車輛網路內之訊號達成控制外加車身元件,其係包括下列步驟:步驟1:將車輛之車輛網路之第一實體線路被一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環繞;接著步驟2:車輛之車輛網路之第二實體線路被一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環繞;步驟3:在車輛網路傳遞電子訊號時,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及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因電容耦合產生微量電壓變化;接著步驟4: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及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分別電性導通至一指令轉換模組重新還原為車輛網路之原始訊號。
  9.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車輛網路讀取方法,其中步驟4之後,車輛網路之原始訊號由該指令轉換模組之一處理單元轉換及解析網路封包,再找出該指令轉換模組之一儲存單元之一資料庫符合之指令對應數 據。
  10.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車輛網路讀取方法,其中步驟4之後,外部設備經由一通訊模組之一外部通訊界面傳輸至少一邏輯命令至該指令轉換模組轉換為至少一邏輯腳本或一診斷命令。
  11.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車輛網路讀取方法,其中步驟4之後,可先儲存該邏輯腳本,當該指令轉換模組接收到車輛網路內具有符合該邏輯腳本之一運行條件描述之網路封包條件,該指令轉換模組再發出該邏輯腳本之一待命診斷命令。
  1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車輛網路讀取方法,其中步驟4之後,該邏輯腳本或該診斷命令從該通訊模組之一內部通訊界面傳輸至外加車身元件完成該邏輯命令之操作。
  1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車輛網路讀取方法,其中步驟4之後,將還原車輛網路之原始訊號從該通訊模組之一內部通訊界面傳輸至外加車身元件。
  1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車輛網路讀取方法,其中步驟4之後,由該指令轉換模組之一電子元件之一檢查單元,確認該第一電容感應元件及該第二電容感應元件在車輛網路位置裝設錯誤,反轉原始訊號從該通訊模組輸出。
TW105127218A 2016-08-25 2016-08-25 Vehicle network read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TWI6280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7218A TWI628097B (zh) 2016-08-25 2016-08-25 Vehicle network read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7218A TWI628097B (zh) 2016-08-25 2016-08-25 Vehicle network read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6805A TW201806805A (zh) 2018-03-01
TWI628097B true TWI628097B (zh) 2018-07-01

Family

ID=62189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7218A TWI628097B (zh) 2016-08-25 2016-08-25 Vehicle network read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280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7498B (zh) * 2018-12-14 2022-04-19 南台学校财团法人南台科技大学 车用诊断资讯的电力线通讯模组、系统与讯号传输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4190C (zh) * 2001-02-03 2005-12-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读取器线圈天线以及采用这种天线的非接触型卡识别系统
TW200948642A (en) * 2008-05-29 2009-12-01 Chief Technology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testing can of vehicle
TWM418848U (en) * 2011-01-20 2011-12-21 Clientron Corp Vehicle-carrying network and monitoring in-vehicle self-diagnosis system
TW201410048A (zh) * 2012-08-27 2014-03-01 Ching-Huang Hung 車輛網路通訊裝置及其方法
TW201618988A (zh) * 2014-11-21 2016-06-01 Ching-Huang Hung 一種汽車網路轉接裝置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4190C (zh) * 2001-02-03 2005-12-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读取器线圈天线以及采用这种天线的非接触型卡识别系统
TW200948642A (en) * 2008-05-29 2009-12-01 Chief Technology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testing can of vehicle
TWM418848U (en) * 2011-01-20 2011-12-21 Clientron Corp Vehicle-carrying network and monitoring in-vehicle self-diagnosis system
TW201410048A (zh) * 2012-08-27 2014-03-01 Ching-Huang Hung 車輛網路通訊裝置及其方法
TW201618988A (zh) * 2014-11-21 2016-06-01 Ching-Huang Hung 一種汽車網路轉接裝置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6805A (zh) 2018-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248361A1 (en) Electric vehicle an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circuit thereof
WO2016088304A1 (ja) 不正検知電子制御ユニット、車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不正検知方法
CN107949909A (zh) 半导体装置、芯片模块及半导体模块
WO2012005025A1 (ja) ネットワーク機器および通信モジュール
JP7073219B2 (ja) 信号生成装置および信号読取システム
US20070011365A1 (en) Electric field device
TWI628097B (zh) Vehicle network read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3842214B (zh) 车辆数据设定系统及其输出设定方法
US9847292B2 (en) Electrical isolator packaging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electrical isolator
US20150061698A1 (e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test apparatus
CN103116349B (zh) 调试系统、电子控制单元、信息处理单元、半导体封装以及收发器电路
JP5941993B2 (ja) 互いに独立した複数の電子構成部品と中央処理装置との間の接続ラインにおける欠陥を検出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TWI607902B (zh) Read-only vehicle network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its method
CN204270294U (zh) 内部集成电路接口的传输线模块
ITUB20155696A1 (it) Dispositivo a semiconduttore, corrispondenti procedimenti di produzione ed uso e corrispondente apparecchiatura
CN111082779B (zh) 数据传输电路、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201134120Y (zh) 一种实现车身控制器功能配置的装置
CN106054101A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的带电校验方法
CN104640735A (zh) 用于测量接有高压电和确定无电压的方法
KR101126640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most 네트워크 진단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3631213A (zh) 车辆网络通讯装置及其方法
JP2011041066A (ja) 磁気結合方式を用いた信号伝達装置
JP7439490B2 (ja) ノイズ対策回路
US20220131423A1 (en)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7729622B (zh) 一种功率电感下走线及过孔的检测避让方法